网课线上教学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课线上教学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课线上教学总结

网课线上教学总结范文1

为科学、有效的应对突发疫情,最大程度减少延迟开学带来的影响,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响应上级号召,我们利用互联网思维,通过网络、通讯等途径与家长和学生保持联系,合理调整教学方式,灵活安排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保证教学效果有效、优质。现在对这一阶段的线上学习进行回顾,及时总结反思。 

一、线上教学的收获

1.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由于新型肺炎疫情的突然打乱了我们的教学计划,放假时课本也没有到位,保括其他任何的纸质备课资料都没有,我们就在网上搜集下载了电子课本、教师用书、教学设计、讲课视频等资源。有了充足的资源,才可以更好的备课。我们发挥语文学科组的智慧,一起研究讨论新学期教材特点,认真备课。另外大家集体培训网络直播的方法,互相请教、互相交流,在群内多次体验尝试,发现问题及时学习,使困难得到解决。 另外学生层面也要做好准备:要网络教学同学们是主体,只有学生做足准备才可以开展教学和保证教学质量,为此做了两个方面的准备:先调查学生学习硬件,发放问卷调查学生网络学习使用的设备,如:手机,电脑,平板等,是否有网络。通过调查知道绝大部分同学具备硬件设施,这为上课打好了基础。这让我们放心不少。接着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准备也不可少,面对新的授课方式做好心理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让家长和学生在线签订了承诺书,还在开课的前一天上了一节直播班会课,为正式的学习进行了充足的准备! 

2.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提前安排学生的预习任务,教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方法,提出预习要求。比如开课之前,老师给学生布置读书任务,在群里打卡提交读课文的录音,老师通过直播方式检测孩子的读书内容。开课后练习作业方面,老师通过学生的作业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老师引导好,监督好,时时跟踪,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好。老师积极研究认真备课 我们语文组在收到学校的“线上教学工作安排”后,教研组内就组织大家线上交流和讨论,要求我们每个人首先要明确各自的首要任务——事先备好课,为接下来的上课做好充分准备。实际工作中虽然大家依照分工,各负其责,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遇到的很多细节问题,还需要同伴相互协作和帮助来共同完成的,比如,材料的查找,一起小学老师、一起小学学生、钉钉的操作使用等。

 要给学生好课,首先就要备好课。我们主要使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完成的:

(1)、借助电子教材和课文阅读链接来熟悉教材;

(2)、认真阅读学区推荐的电子版教师用书,再次梳理教材脉络和重难点;

(3)、认真修改学区推荐的同步教学;

(4)、观看名师教学视频,再次熟悉教材,把握重难点。

二、避免出现开学后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1.准确把握假期学习的效果根据蚌埠市教育局下发的通知、开学后还要进行0起点教学。虽说孩子在电视已经观看了名师课堂直播课,但网上直播课毕竟与普通上课有差别。无法保证学生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生学习效果,也无法保证学生网络通顺。所以开学后针对直播内容组织学生测试检测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以便于开学后0起点的教学。 

2.明确线上学习家长及监督者的重要性 在网课进行前期的讲解当中,我们已经详细地对班上家长和同学解释了线上学习的方式和重要性,尤其是提醒家长做好监督、提醒工作,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好孩子的引导者和监督人。同时上课过程中,要求家长为孩子拍摄照片并发送至班级学科群,及时跟踪和记录孩子的学习状态,提醒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直播课上,老师要求孩子们不利用钉钉软件或其他软件互加好友,私下聊天或玩儿游戏,课堂不点赞,认真听讲,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我们还要求孩子制定属于自己的作息计划,做到生活有安排,运动和学习相互结合,避免因为大片时间的空闲,在游戏上耗费大量的学习时间。 

网课线上教学总结范文2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有效教学

1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有效教学

1.1混合式学习的内涵

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既可发挥教师组织、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和需要随时、随地进行自由、自主地学习。

1.2有效教学的概念界定

有效教学是一种朴素的教育理念,孕育、萌芽、形成于中外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之中。国内外学者围绕有效教学开展的研究很多,但对有效教学的内涵如何界定,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见解。根据相关文献,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客观教学规律,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以适当的教学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获得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与自我发展,实现教学过程和结果双方面的有效作用,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1.3混合式教学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促进作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形成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它所依靠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有效教学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理念和技术支撑,特别是对以数字化教学形态呈现的高职课堂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结合网络化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依靠网络教学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老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校兴趣,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

2混合式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2.1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责任感

混合式教学首先要求授课教师要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要及时更新知识,根据行业发展、就业趋势、岗位需求等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其次,混合式教学模式还要求授课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无论是线上教学资源的制作,还是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都要求高职教师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借助信息技术将知识点形象化、直观化,将学习形式多样化。此外,混合式教学模式还要求授课教师对混合式教学保持积极性和责任感,保持对学生的重视,对教学组织过程的重视,对教学的不断反思和改进,使教学真正有效。

2.2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影响混合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情感要素,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接受和完成线上线下学习学习任务,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去。学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反过来作用于教师的教学,促使教师更精心的准备教学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此相辅相成,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2.3线上教学资源的建设质量

混合式教学离不开线上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资源既要保证一定的数量又要有质量,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能够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要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对关键的知识点,抽象的、复杂的、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和技能,要采用形象、直观、可视等方法展现出来,让学生看的懂,易于理解和掌握

2.4线下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线下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效果,也是影响混合式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线下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与线上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应根据线上学习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不应该是线上学习的重复照搬,而应该是深层化、具体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可以采取小组学习、展示汇报等方式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3.1目标性原则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要有目标,不仅每个教学单元要有目标,线上线下教学环节要有目标,而且要把单元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需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作为导向,课堂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顺利有效地进行。

3.2评价性原则

要想落实教学目标,就必须根据学生表现、状态和学习情况,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这就是评价性原则问题。混合式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需要依靠教师做好引导,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可、自我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3.3情感性原则

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沟通方式多样化,师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QQ、微信等多种交流工具开展教学交流,避免了学生因面对面害羞而不敢与老师交流的情况。师生通过论坛、话题讨论等板块活动增进来感情,活跃了气氛。作为教师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学习、理解,使得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学会去接受、信任、接纳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学会尊重、宽容与理解学生;学生也更加信任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

4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计算机应基础课的有效教学实践

4.1计算机应用基础混合式教学目标设定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学生必须的公共基础课程,也是提升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根据课程标准和岗位技术要求,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3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掌握word图文混排的操作;会使用excel电子表格软件;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了解网络基本知识,学会使用浏览器和internet工具。(2)能力目标。具备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解决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岗位中的问题,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养成使用信息技术服务学习、生活、工作的习惯,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计算机应用基础混合式教学课程设计

(1)案例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学生边实践、边做、边学,老师针对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情况做相应的引导和咨询,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小组讨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能力。(2)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将任务分解、教—学—做和经验。总结有机结合,采用“教师布置任务一小组制定方案完成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模式,实现“教、学、做”合一。通过工作岗位任务进行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探索与学习,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门的求知欲望。(3)综合运用丰富的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化教学手段,化解重点和难点,进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综合运用“优慕课”APP、微课、视频、教学动画、教学资源库等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有效教学。

4.3计算机应用基础混合式教学有效实施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自学、讨论、作业和测验等环节,教师通过“优慕课”APP学习任务单,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的步骤和要求完成课件、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的观看,完成自学测验或作业。教师及时登录网络教学平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完成情况,督促学生按时完成线上学习学习任务,同时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效果情况,对测验或作业的完成质量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易错点,做好线下课堂教学准备。(2)课上学习。线下课堂教学是线上教学的巩固和提升,解决学生线上学习遇到的难题,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课上学习分为线上学习反馈,课堂任务创设、任务实施和评价提升四个部分。教师根据线上学习中学生认知的薄弱环节,带领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汇总提炼,确定课堂实施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实施方案,教师在学生讨论和实施过程中进行巡查和答疑。实施完成后各小组进行作品的展示和汇报,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点评和和总结。(3)课后拓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外,更要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应该是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的相结合,因此课后的能力拓展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优慕课”APP布置课后任务,通过任务拓展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和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师生通过微信、QQ、网络教学平台等工具进行实施方案的探讨,学生完成拓展任务后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分享,锻炼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4.4课程有效教学评价

《计算机应用基础》每个知识点都结合案例进行教学,课程理论知识由网络教学平台自动评分,学生的实践作品由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得出综合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有效的评价学生出勤、课前预习、线上学习活跃度、测验及作业完成情况等,有效的帮助教师了解和反馈学情,实现师生有效互动、优化教学流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更便捷和高效。

5结束语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的课堂讲授无法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发挥了传统教学的优势,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很好的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线上—线下—线上、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过程的实践,实现教学过程由教师为主向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提高师生教学满意度,这对提高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实效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

网课线上教学总结范文3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分析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分析化学理论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该课程所讲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知识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及能力结构的基础。通过学习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对定量分析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掌握,并了解学科领域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等科学思维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在科学方法上得到初步训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存在脱节的现象,通常理论课才开始一两周,实验课就已经进行了,此时学生只了解分析化学的基本任务和作用等基础知识,对具体的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滴定法等原理并没有掌握,即使在实验课上,由老师通过板书的方式为同学们讲解相关实验内容,学生对实验现象和过程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1]。因此在实验操作中,学生也因理解不透彻而导致实验过程频频出错,学生只是按照老师黑板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完成,不懂的地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问老师,忽视了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解决分析化学实验中出现的众多问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团队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了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改革探索。以期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病,并遵从OBE理念撰写教学大纲,以产出为导向,培养学生成为专业基础扎实、环保意识强、有责任、敢担当和有作为的新时代专业工程技术人才[2]。

2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分析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

混合式教学是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利用二者的优势开展的新型教学模式[3-4]。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等在近些年已经逐步成为网络教学的重要工具,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7]。超星学习通也是在网络教学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一种网络教学系统。该系统可在电脑、手机等多种电子产品端进行阅读和学习,还开设有网络公开课、资料图书等资源。我校为方便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活动,与超星学习通合作,开通了泛雅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该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革,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更好的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自己的课程体系中。为此,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也利用该教学平台对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进行了改革,将混合式教学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中[5],通过混合式教学改革,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掌握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各种典型的分析方法。

2.1教学资源建设

对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以OBE理念为指导,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在整合并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制定课程教学大纲。针对教学大纲,并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不同实验项目的难度,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组将容量分析器皿的使用和校准、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操作练习、有机酸摩尔质量的测定、HCl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溶液中铋和铅的连续测定、I2标准溶液的标定及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等几个重要实现项目录制成微课,并上传到超星学习通泛雅学习平台。微课内容包括学习目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数据处理、注意事项以及课后思考题。同时,根据不同实验内容,课程组也制作了相应的实验讲义,供同学们书写报告和预习使用。通过教学资源的建设,为实现分析化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2.2分析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

课前,教师通过超星泛雅学习平台预习任务,教学任务中包括教学视频和教学讲义两个部分,学生课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应的任务点,并学习与该项目相关的实验知识。从图1中可以看到,26.67%的学生在网络预习部分可以获得满分,此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认真完成了网络平台上的预习任务。43.33%的学生成绩在80~100分之间,证明绝大部分同学也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有23.33%的学生成绩在60~80分范围内,只有少数同学没有按照规定的任务要求完成网络课前预习部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少部分没有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同学的实验操作辅导,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实验项目。课上,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成绩分布图,教师可以准确掌握同学们的课前预习效果。并根据学习效果适当安排课前提问,以巩固、加深重点内容。在正式实验操作前,老师在讲台前也要对微课视频中容易出错的步骤和关键操作环节进行演示,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实验过程中虽然是单人单组进行演示操作练习,但是每个实验项目也安排了相应的学生助教,帮组同学们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对线上预习中成绩不高的同学,要更加关注他们在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步骤和方法是否正确、规范,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帮助他们纠正操作中的错误。实验过程中,每个同学也要记录自己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并要求每个实验项目都要重复操作三次,以保证实验的准确率。课后,针对本次实验项目中大部分同学遇到的问题,安排小组讨论并总结改进计划。讨论内容包括课后思考题、实验中易错操作环节、实验项目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热点问题。教师将全班同学平均分成6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组织成员进行讨论。最后每组以PPT的形式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对于实验项目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应用,其他组同学如果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相应的补充。最终的实验成绩不仅包括了课前预习,课上实验操作,还将小组讨论部分换算成分值计入总成绩,这就有效避免了单一考核制度带来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病,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总之,通过小组讨论,加强了学生间的沟通和互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注与分析化学有关的食品安全、药品分析、化妆品研究和环境监测等问题,使学生树立了科学、公平的分析检测意识。

3分析化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改革调查

有学者认为,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以及学习能力各有差异,单独的通过行政班的成绩来衡量和评价教学效果是不够准确的[8]。因此我们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同学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在所有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结束后将问卷发送给学生,调查结果不影响学生的实验成绩。本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影响,此次调查也为后期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3.1线上预习环节调查

线上预习调查见表1。从表1线上预习调查表和图2调查结果分布图中可以看出,81%的同学能够按照任务点要求完成线上预习,只有4%的同学从来不预习,说明大部分同学对待课前线上预习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同时在调查中发现,96%的同学认为线上预习是有必要的,对课堂上的实验操作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这个调查结果与参与线上课前预习的调查结果相吻合,说明能够完成课前预习的同学都觉得线上预习对线下的实验操作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帮助。而在调查同学们是如何完成课前预习的结果中可以发现,有62%的同学不仅能完成老师在线上的预习内容,还结合了实验教材进行有目的预习,说明绝大部分同学在预习的过程中并不是机械的观看视频和PPT,而是带着问题和思考去完成课前预习部分,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3.2混合式教学效果调查

混合式教学效果调查见表2。从表2混合式教学效果调查表和图3调查结果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有72%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对提高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帮助的,但仍有20%的同学认为,只是有少部分帮助而已。因此,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虽然混合式教学能够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所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发掘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以更大的限度帮助同学们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92%的同学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这也更加激励我们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探索更适合的教学方式,从而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后,我们在混合式教学能否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的调查中发现,78%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效果,但仍有少部分同学持否定态度,这个结果与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网课线上教学总结范文4

关键词:线上教学;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疫情防控

2020年春,肺炎疫情在全国范围内暴发,为遏制疫情的蔓延传播、降低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教育部明确提出“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线上教学成为防疫的应急之策,线上教学活动在全国高校广泛开展。笔者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该校)为例,就如何组织开展线上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

1线上教学组织与实施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线上教学都是一种相对新鲜的教学模式。为使该校的线上教学工作落实、落地,主要从学院和教师两个层面抓实、抓细。

1.1学院层面:全面统筹推进,做好组织者和推动者

1)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统筹指导线上教学工作。成立由校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职能部门及教学院(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工作组,提出“一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一主导(以教师为主导)、六跟进(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组织管理、教师能力提升、质量督导、学生管理、心理疏导同步跟进)”的线上教学工作要求,制定出台《关于开展线上教学准备的通知》《关于做好线上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教学管理文件,明确学校、教学院(部)、教师和学生四个层面的工作要求,全面确保疫情防控时期高职教学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开展[1]。2)组织师生线上培训,了解熟悉线上教学平台。该校主动联系超星、智慧职教、蓝墨等企业,为学院线上教学提供平台支持、技术服务与培训,建立了吉工职院超星线上教学群、吉工职院智慧职教线上教学群、吉工职院蓝墨云线上教学群,面向全体授课教师开展了“一平三端线上解决方案”“超星学习通‘六步’网络教学法”“智慧职教‘职教云’帮助中心”等应用培训,形成《教师线上教学操作指南》《学生线上教学学习指南》等指导性文件,帮助教师和学生迅速掌握线上教与学的方法和要领,提高教学实效,为课程平台建设和线上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3)开展学情教情调研,科学制定线上教学方案。一是教务处下发了《关于排查不具备线上学习条件的学生的通知》,各教学院辅导员、班主任、授课教师积极与学生联系,认真排查不具备线上教学条件的学生,针对偏远地区无网络条件的学生、家庭所在地网络信号差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完成学业;二是各教学院充分考虑不同生源在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差异性,通过微信群、QQ群、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等形式,对扩招学生的学业水平、技术技能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目的和心理预期等深入调研,开展有关测评,形成学情分析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4)制定教学应急预案,保证线上教学正常运行。超星、智慧职教等教学平台用户较多,疫情期间线上教学难免出现卡顿、拥堵、延迟等现象。为保障线上教学的正常运行,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是教务处会同学院信息中心尽最大努力与相关企业沟通保障网络畅通,联系相关企业为学院搭建钉钉平台;二是授课教师采用钉钉平台、腾讯会议、微信、QQ等辅助平台配合线上教学;三是教师根据出现的突况和平台限流合理调整授课时间,错峰上课;四是辅导员、班主任积极与学生沟通,一方面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线上学习,另一方对网络出现的卡顿、拥堵、排队等现象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学生均能够给予理解和包容。5)坚持督导管理并行,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降。为确保线上教学有序推进、标准不降,实行学院、教务处、教学院(部)三级管理,建立学院疫情防控督导组、学院教学质量督导组、教学院(部)教学质量督导组三级督导机构,做到早准备、早落实,注重抓过程、抓质量。校督导组、教学院(部)督导组调整督导模式和评价标准,采用进入在线课堂听课、查阅平台教学资源、“一对一”网络交流等多种模式持续地跟踪、检查及指导线上教学活动[2]。在过程管理方面,进一步强化课程、专业和教学院(部)的主体责任,并实行教学院(部)—学校二级周通报制度,突出线上教学的时效性、过程性。

1.2教师层面:精心设计实施,做好引导者和实施者

1)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全体教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的教学思路,修订课程教学标准要求,重新梳理教学内容,规划课程线上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科学制定教学进度表。并通过学习、引用、整合、开发等方式不断建设和完善更具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线上教学资源,有“教”材更有“学”材,除了教学课件、教学文档、教学视频(微课、录播课)、章节测验等学习类资源外,还建有课程教学标准、授课计划、课程线上教学方案、学生线上学习指南等指导性资源。2)选择优质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特点,选择优质的线上教学平台(如超星“一平三端”、超星“学习通”等)及合适的线上教学方式(如MOOC、SPOC、“PPT+语音”、直播等),借助课程网站资源有序开展线上教学,有效运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来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保持互动、答疑解惑。通过线上考勤、布置线上作业、在线测试等途径加强线上互动,引导学生线下自学、完成作业,师生共同线上讨论答疑,做好在线测试等过程性考核,形成详细的过程性教学、学习、考核记录,保证教学质量标准不降低。3)重视线上教学反馈,强化线上教学过程。授课教师及时监测教学活动数据,监测教学状态,对有问题的课程及时反馈调整,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做到“五个一”。教师正式线上上课前1周在班级微信群授课通知,教师每周向学生至少布置1次以上作业,教师每周至少进行1次以上课程互动,教师每周通过网页端、手机端查看学生学习进度至少1次以上,教师每周进行线上辅导答疑1次。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变化和课堂反馈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反馈,既督促学生维持学习,又依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2线上教学反思与改进

2.1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

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共历时18周,该校面向6979名学生开出了300余门线上课程,在超星学习通、智慧职教等在线学习主流教学平台了课程资源42645个,其中文档资源26580个,音视频资源16065个,累计时长151591min,极大保障了春季学期各类课程的顺利开展。课程PV量(浏览量)累计45307464次,章节学习量累计5652620次,较频繁的教学活动有章节学习、课堂签到、活动测验等,其中签到、抢答、问卷、活动测验合计达189人次。在4月和7月分别向学生发出调研问卷,了解线上教学整体情况,7月调研结果显示:49.93%的学生表示可以较好地跟上教学进度、全部掌握所学内容,43.94%的学生表示能够大部分掌握所学内容,说明93.87%的学生认可线上教学效果。同时有86.17%的学生表示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职业观。

2.2线上教学反思

1)网络授课模式还不适应。由于准备时间仓促,加之网络平台本身存在的缺陷,个别教师一时难以适应线上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个别教师教学准备不充分,直播授课紧张、录课质量不高、线上教学资源类型单一;二是部分教师对线上教学平台的操作还不够熟练,对一些常用功能还未掌握;三是部分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还有欠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还不够,“灌输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印记较为明显;四是教学手段还比较单一,仍然是以“教”为主,而不是以“学”为主,导致在互动方式上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而不是学生提问,教师解答。2)学生上课缺少有效监督。在授课过程中,多数教师在讲授时没有开启全员视频,老师看不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老师只能看到学生签到,网上显示在上课,但学生不在现场,无法保证到课率;二是教师看不到学生,很难做到与学生及时沟通(包括动作、表情等身体语言的传达),无法根据学生的状态及时做出调整;三是教学效果不能保证,多数教师的教学活动仅限于课堂,对于学生是否真知真懂真会并不掌握,学生的课后辅导还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3)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面临时差和信号问题。一些学生条件受限,线上学习断断续续,有部分农村学生在户外寻找信号上网课;个别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对于线上教学存在融入较慢、压力较大的现象;部分学生线上学习方法尚欠,加之网络资源过于庞杂,许多学生对资源分类存在困难;一些学生认为线上学习知识消化较慢,容易遗忘,需进一步指引。

2.3线上教学改进措施

1)因课制宜,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动态优化,创新思路,保证线上教学质量。一是因“课”制宜选好授课平台。授课前老师结合课程特点和根据网络平台功能,选好用好网络授课平台。二是强化学生监督机制。通过签到、小测验、随机点名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阶段性考试检查学习效果。三是做好课后答疑工作。利用教学平台、QQ群、微信群给学生答疑,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各教学院(部)积极推广使用SPOC教学、线上小班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每周定期教学材料[3],布置作业和组织网上讨论。2)强化服务,做好保障工作。在线教学师生准备时间短,任务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各位授课老师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各教学单位周密配合,离不开管理和服务部门的精心保障。教务处、各教学单位、教师发展中心将密切关注教师的教学需求,不定期组织授课教师学习各种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为授课老师制作授课平台操作使用手册等,努力消除教师线上教学的后顾之忧。学校持续健全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加强网络服务保障、软件使用指导、硬件设备维护等伴随式服务保障团队建设,牢固树立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思想,积极探索疫情期间教学模式,圆满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质量、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3结语

线上教学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体现出巨大的优势,也显现出存在的问题。而线上教学绝不只是一时的应急之策,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都是未来国家大力推行的新型教学模式[4],因此,需要不断总结、反思和改进线上教学过程,助力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邓嘉琪.疫情防控期间高职院校线上教学工作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4(15):10-11.

[2]刘文宏,刘立新.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扎实开展线上教学工作[J].技术与教育,2020(3):62-64.

[3]甘伟.教育信息化视域下高职教育慕课的应用与反思[J].现代职业教育,2020,4(50):4-5.

网课线上教学总结范文5

关键词:金课;混合;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2-0055-04

一、概述

“打造金课,杜绝水课”正成为近年来中国大学教育的新的教学理念,金课要求课程内容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而把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和当前大学教学改革相结合,其主要实践方式就是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由此引发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国内教育界一些文献基于金课理念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陆恩(2019)在金课视角下对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考察;张熙悦和王怀祖(2020)以《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为例,在“金课”建设背景下,对“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汪芳等(2018)基于在線开放课程建设,对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进行效果评价研究,指出混合式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在线课程平台等四个层面实施联动,每个层面都要依据自身的核心目标加以改进;杨学坤(2019)基于线下“金课”建设联动机制,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体验式教学改革的模式、思路与实施方案;钱琼(2019)基于金课视角,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中国高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科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成为各经济类院校必开设的重要的应用经济类专业课和学科基础课。马越越(2019)、赵海涛(2019)和张敏(2019)对高等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以教学型的“二本”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于2012年6月重点课程建设结项,2012年11月计量经济学试题库建设完成,2013年精品课程建设结项,2018年6月教材《计量经济学》编写完成,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2019年又获得校一流本科在线金课建设立项。计量经济学课程正一步一个脚印建设完善,我们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于2019年12月启动了计量经济学混合式金课改革的大学生评价调查项目,通过问卷星电子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混合式金课改革的评价,从而作为先行者在提高和改善“二本”院校的金课改革教学工作方面提供建议和参考。

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开展研究:

1.本课程采用网络教学方法,实现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线上全面使用学习通APP进行网络教学,网络签到,网络课堂测验等内容,并将教材、实验指导书等相关教学资料上传至网络,供师生使用,线下采用启发式教学理念,将课程计量模型设计和实验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为每堂课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幻灯片,并配合案例及计量教学支持软件操作演示。我们将对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从大学生角度进行考察。

2.对教学资源、课程考核方法和实践创新等内容从大学生角度进行综合考察。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问卷设计,第三部分样本大学生基本情况,第四部分教学方法评价统计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教学资源、课程考核方法和实践创新等内容的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

二、问卷设计

计量经济学课程调查问卷,基于个人基本信息,对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调查。问卷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下: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户籍、年级、所在学院、目前担任职务、目前的学分绩点在班级排名、每月生活费);对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评价(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课程难度、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对课程教学资源评价(教程、课件ppt、实验指导书、课后作业、模拟试卷);对课程教学方法评价(已有项目、未开发项目、课后作业、实验课程);对课程考核方法评价(平时成绩、总评成绩、期中考试难度、线上期中考试);对课程实践创新评价(课程案例、实验项目、学生科创项目积极性、计量建模型知识作为一项工具对分析事物帮)。

数据来源于我们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使用问卷星对266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66份。

三、样本大学生基本情况

此问卷填写成员半数以上为在校大三本科学生,这是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一般在第三学年开设,需要学生先修相关的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相关课程。样本大学生中,34%担任班长、班委和学生会部长等职务,绩点在前20%的学生比例为47.37%,约半数来自于一线城市(具体参考19年城市类型划分),90%月生活费在3000元以内。

四、教学方法评价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设计(见表2)

从教学设计的五个方面(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课程难度、教学案例和实验项目)来看,大学生的认可度均在94%以上,说明计量经济学现在的教学设计对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是基本合适的,能够满足线上教学的需要和大学生的要求。其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案例和实验项目认可度更高。

(二)教学方法(见表3、表4)

现在计量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教学方式是采用超星公司的学习通APP,进行学习通签到、学习通ppt演示、学习通测验、学习通云教学资料和线上视频课前预习,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近乎高达97%认可目前的线上教学方法,并对学业起到积极帮助效果。计量经济学的课后作业和实验课程我们还没有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仍为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认可度也较高,但大学生对其评价认为帮助不大的比例是要高于线上教学方法,说明对于线上教学方法大部分大学生是持欢迎和认可态度的,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国内教育界打造金课,进行线上教学方式改革是受大学生欢迎和支持的,也是课程教学团队进一步加强、优化线上教学方式的动力。

五、教学资源、课程考核和实践创新等内容的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资源(见表5)

当前的教学资源已经全电子化,并已上传至学习通云教学资料,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目前教学资源(教材、课件ppt、实验指导书、课后作业、模拟试卷)能达到较好效果,但在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仍有近4%对教材、实验指导书认可度不高,课程教学团队需重点对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仔细进行改进,计量经济学教材是我校自己主编的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已在国内大学使用一年多,我们准备依据教材在校内外使用中教师和大学生反馈的意见,对教材进行修订,计划在2020年9月出版教材第二版,并计划出版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的认可度。

(二)课程考核(见表6)

對于课程考核,平时成绩考核方法为考勤、作业、实验报告与期中成绩各占25%,总评成绩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50%。大学生对目前课程考核方式认可度高达近99%,我们将进一步试行线上期中考试,逐步完善线上教学。

(三)实践创新(见表7)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均较强的一门课,近85%的参与调研大学生认为课程案例及实验项目与实践可以有效结合,而认可度约为99%,说明课程案例和实验项目对大学生使用计量建模型知识分析事物有较大帮助,也激发了大学生参与科创项目的兴趣。

六、结束语

网课线上教学总结范文6

关键词:通用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75-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微课、慕课、在线学习等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始走进课堂、辅助教学,各种线上视频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视频课程与传统学校教学相结合,更契合我国教育现状和新课改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发展,给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更注重学生协作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技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因此可以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前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课上时间充分用来安排小组活动、交流展示,教师主要为学生答疑解惑。

一、翻转课堂起源与发展

翻转课堂教学(Flipped Classroom)就是课下观看教学视频,课上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混合教学形态。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经济学教育杂志》上,Large和Platt发表了相关文章,首次提出“翻转课堂”的概念。翻转课堂早期的应用是在2010年,美国的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在这个山区高中,学生经常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按时到校而错过课程导致无法跟上学习进度。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使用录屏软件制作课件。两位老师要求无法按时到校上课的学生在家观看他们录制的教学视频,到课堂上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并完成作业。这种教学模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逐渐两位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新课学习以在家观看视频教学为主,把课堂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作协作学习和对知识点的巩固练习,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随着国内网络课程、视频课程、网易公开课、微课等线上教育资源的丰富,翻转课堂教学在各地也开展起来。福鼎二中建立高一课改信息化实验班,班级每名同学配备由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构成的电子书包,学生通过云课堂和Moodle平台进行课前预习、检测反馈,在课堂上利用教学平台互动交流和巩固提升。2015年5月19日浦东第一教育署举行了“翻转课堂”观摩交流活动,活动中展示出的课程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翻转课堂教学特点,在课前学生进行微视频学习,在课上学生根据学习成果进行研讨和练习,教师给予辅导和评价,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二、翻转课堂特征分析

1.“翻转”让学习者拥有更多可控性。翻转课堂教学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让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节奏,也就是让学习者获得更多的控制权。根据Malone的研究,控制权有助于激发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同时为了让学习动机更加持久,学习效果更加有效,就应该建立“合作式学习”模式。

2.“翻转”改变学生的课堂行为。传统课堂对学生的要求是保持安静,认真听课,遵守纪律等,要求学生做一个听话的知识接受者。而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环境下,要求学习者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问题,在讨论、小组协作中巩固新知。

3.“翻转”不是网络视频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是把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学习效果大于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视频课程教学的单一存在。通过视频学习完成新知建构,同时提高学习者的探究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搜索能力。在课上通过教师答疑解惑,与同伴小组讨论,完成作业,加深对知识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学习能力。

三、通用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这种学科特点,通用技术课堂更适合采用小组协作、自主探究、任务驱动等能够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便于协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美国富兰克林学院的教授Robert Talbert,通过教学实证,总结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课前教师应精心准备视频内容,到线上教学平台,学生通过教学视频结合教材进行学习。在上课时先评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再答疑解惑,促进知识内化,最后总结反馈。

布鲁纳学习观认为学习的实质不是被动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主动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手段是发现法,即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的形式。“要达到使所有学习者都能进行高级思考的教育目标”。学习进化论认为,“学习者的大脑本来就是一个收音机,里面什么线路都有,老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理顺这些线路”。学习进化论的三要素是:承认学生现有知识和主动性、给学生充分的环境刺激、提供试错的机会和及时反馈。

根据以上理论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特点与通用技术学科特点,构建通用技术翻转课堂模式(见通用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

在课前学生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应该包括学习区和讨论区。在学习区可以观看视频、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在讨论区能够和同伴进行交流,也可以给授课教师留言。每个学生通过ID登陆学习平台,教师能够看到每名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生在课前需要观看下一节课的视频课程,浏览相关学习资料。这一部分是知识的输入。每一节课有一个探究式问题在平台上,这个问题可以是关于知识点内容的探究也可以是为课上的小组任务做铺垫。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搜集资料,探究思考。同时可以与同伴讨论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这一部分学生通过内化,完成自己的知识建构,在交流中完成知识输出。

在课上学生活动和教师指导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导。首先是课前学习成果展示,每堂课任选一个小组到台上给同学们讲解这节课的知识点。教师通过提问检验课前学习成果。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讲解、回答。让学生对相关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通用技术学科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每节课根据学习内容布置一个课上的小组任务,小组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后进行交流展示,最后教师总结评价。

四、小结

通用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是一种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前期任务量较大,一方面是需要充分准备线上教学资源。尽量做到课件中图片、文字、声音并茂,切忌枯燥,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让学生在非正式学习场所维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选择好线上学习平台,要功能齐全同时没有学习无关信息干扰。通用技术翻转课堂教学的难点在于课上教学内容的设计。技术构建了学生新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这种环境下需要进行从知识传播者到教学环境设计者的角色转变。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并能够在关键时刻提供帮助和支持,当好学生知识建构中的脚手架。做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无缝对接,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在通用技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105-112.

[2]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55-61.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5):74-80.

[4]关中客.颠倒教室空间颠倒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5):29-35.

[5]郭利群.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浅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2008,(9):164.

[6]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