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经济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经济建设

生态经济建设范文1

1.1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新疆实施天保工程15年来,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通过调减木材产量和天然林管护的有效实施,森林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了有效改善,森林资源社会性消耗得到控制,资源储量、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时林分质量也明显提高,枯立木通过自然竞争和清理逐年减少,林内卫生逐年得到改善。形成了多树种森林资源优化组合,林分抗性和生长力逐步提高,涵养水源能力进一步加强,林区内河流流量、水质得以恢复和净化,抵御山洪、风倒、雪崩等自然灾害能力逐步加强,工程区内森林的生态效益得到全面加强和提高。

1.2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持续增长

天保一期新疆累计调减木材产量251.7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资源消耗1.44亿立方米。通过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管护补助林地面积由101.20万公顷(1518万亩)增加到327.87万公顷(4918万亩);森林蓄积由2.34亿立方米提高到2.62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5.66%提高到28.94%,实现了山区天然林有林地面积、覆盖率和蓄积量的“三增长”。

1.3工程区内民生得到了改善

通过工程区棚户区改造,将改造工作和山上林场撤并工作相结合,职工全部集中到县城居住,教育、医疗条件和职工住房、饮水、取暖等生活条件也有了进一步改善。工程区积极有效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后续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逐年稳步提高,工程区职工社会保障水平和收入随之逐步提高,林区在岗职工均实现了应保尽保,职工收入大幅度增加,由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1997年)的人均5142元,上涨到2010年的3.2万元,上涨幅度近5倍。实现了职工社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地方统筹。据国家局核查和省级复查结果显示,截止2010年末,我区林业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均为100%。

1.4工程区内国有森工企业完成体制改革

自1998年天保工程试点开始,工程区内的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保护该区域自然资源的职责,到2005年全面停止采伐,工程区内国有森工企业转变为单一的保护、管理、培育森林资源的管护单位,不再生产主导产品,没有经营收入和利润,但各工程区内的国有森工企业长期以来却仍以企业名义存在,不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管理体制机制不顺严重影响到林场的管理和发展。通过多方努力,2003年,将天山西部林业局和阿尔泰山林业局改制为全额拔款事业单位,同时理顺事业单位职能,调整内设管理机构,将管理经费纳入自治区财政预算,成为全国135个重点森工企业改制的先行者,并于2007年更名为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和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2008年成立了天山东部国有林管理局。2012年,将天保工程区直属国有林场的单位性质由国有企业改为全额预算的事业单位。目前各天保工程单位正在由生态工程建设向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由维护生态安全向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由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

2天保工程建设在新疆生态经济建设的作用

2.1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中的具有首要作用

新疆地处西北边陲、欧亚大陆的腹地,属温带干旱荒漠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受大气、水及生物等自然作用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长期影响,形成了以山区生态为基础、以荒漠生态为屏障、以绿洲生态为核心、以内陆河流为纽带的新特的荒漠生态系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新疆一方面,降雨量少,全年平均降水量165.6毫米左右,最干旱的地方年降水量只有10毫米左右。森林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另一方面,生活、农业、工业用水紧缺。水已成为新疆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命门。据测算,全区84%以上的降水集中在两大山区,经天然林涵养后成为新疆各水系的源头。发源于两大天然林区的水系的总水量占到全疆地表流量的70%以上,且流量相对稳定,成为新疆农牧业稳产丰产的重要条件。可见,天保工程区的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天保工程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新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在建设美丽新疆过程中具有基础作用

天保工程建设已在建设生态新疆和美丽新疆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反过来说,没有良好生态作保障,就谈不上生态文明,更谈不上美丽新疆。天保工程区是大美新疆最出彩的区域,新疆70%的景观资源集中在林业部门,林业部门最优质的景观资源和最著名的景区大部分都集中在天保工程区。天保工程区已在文化、娱乐、健康、游憩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成为和谐美丽区域的代名词,成为人们最向往的地方。

2.3在构建和谐新疆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区的天保工程区主要集中在偏远的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区域经济欠发达,人民致富的欲望强烈,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该区域的群众和承担天保工程建设任务的国有林区职工收入水平普遍偏低,社会发展事业严重滞后,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等问题突出,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较大。长期以来,天保工作把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深化改革、保护林地资源、保障林产品供给、提供就业增收机会等,增加了天保工程区人民的幸福指数。纵观天保工程15年来的建设,加强了森林资源保护,改善了生态环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工程区经济发展的步伐,扩大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林区群众收入,在维护我区的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4在我区循环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生态经济建设范文2

(一)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始终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首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我们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因此,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这对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它们的关系,不能夸大或忽视某一方面的作用。

(二)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个方面含义: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因此,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坚持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着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性质和特点,二者的关系也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

题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属性。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2]。这决定了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从表面上看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水火不相容,经济建设必须牺牲生态环境,其实它们处于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中,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看,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如今,生态环境这块木板越来越短,若人类一如既往地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环境,虽然经济这块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斗争性,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四)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而在这些矛盾中又可以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而每一个矛盾中也存在着诸多方面,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需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要根据我国国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分清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次关系,既要分清矛盾的主次关系,又要推进矛盾的相互转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对策。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首先是人们非生态性的发展观以价值为单一目标,重经济,轻发展,片面地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唯GDP至上。从而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的局面。其次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人们一直没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警觉,责任心浅薄。最后相关制度不健全。

三、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态文明是经济建设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生态文明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只有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和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但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的发展。因为良好的环境只有在发达的经济条件下才能达到,如若不然就会出现滥伐滥砍,过度放牧和捕捞等现象,从而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

四、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提高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严重的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在我国京津冀、华东等地区雾霾天气频发,特别是在2013年1月,多地遭遇大范围持续雾霾,北京市有26天为雾霾天气,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3]。近5年来,我国仅西北地区累计遭受到的严重沙尘暴袭击就有20多次,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多人[4]。这些数字和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在这些情况下,人类的幸福感大大降低。因此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绿色经济、生态城市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科普知识,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认识环境标志,选择绿色食品,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抵制过度包装的产品,节约用水、用电,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崇尚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自觉绿色出行,高扬合理消费的时尚理念,积极参与到节约低碳健康科学的新生活中。

(二)建立新的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不仅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们认识到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而不是一味地从自然中索取。

(四)拓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健全干部考核制度

生态经济建设范文3

[关键词]生态经济;财税政策;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

一、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东北地区是我国起步较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资源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严重制约该地区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1.资源面临全面枯竭。随着自然资源的采掘资源储量逐渐减少,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下降,资源开采工业的生产成本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从整体上看,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鼎盛期已经过去,矿产资源产业的整体萎缩已经相当明显。辽宁省的资源产业枯竭和衰退主要体现在煤炭、有色金属矿产上。目前,全省7个矿区除铁法区外,都是萎缩矿区,煤炭产量逐年下降。黑龙江省、吉林省也同样面临着资源产业萎缩的问题。

2.资源利用率低。东北地区虽然资源较为丰富,但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加工利用程度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许多企业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依赖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在工业结构中,高能耗产业比重大,低能耗的第三产业明显落后;工业技术和装备落后,个别国有企业还在使用20世纪40年代的耗能设备。2005年,东北三省万元生产总值消耗能源1.65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2%。在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存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

3.环境污染严重。东北历来是重工业基地,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大,资源和能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较为严重。2005年,东北地区废水排放总量为43.41亿吨,其中经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仅为1/3,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15908.78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极低。

4.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由于环境意识淡薄,对环境资源只知索取不知保护,造成东北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近年来,城市的扩建,使许多工厂、企业迁到郊区或农村,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土地占用、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直接导致耕地锐减,农民收入减少。

二、建设生态经济是振兴东北的现实选择

生态经济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原理为主导,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整体上去研究生态系统和生产力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和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的一种经济模式。

1.建设生态经济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建立起了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格局和生产力布局,但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发和低水平利用,使东北地区面临着资源危机、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及企业危困的严峻局面。建设生态经济就是要转变传统发展观念,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理论为指导,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协调发展。与传统经济相比,生态经济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生态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从而维系和修复生态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中,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产品的重复使用和再循环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

2.建设生态经济是推进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要求用新的思路去调整旧的产业结构,用新的体制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生态经济模式正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佳形式。它依靠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制度创新,对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中的资源能源实施“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调控,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破坏,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生态效率,达到资源能源低消耗、经济高产出、污染低排放,注重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进行体内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为新型工业化开辟出了新的道路。

三、推进东北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财税政策建议

1.调整现行税制,完善生态环境税收体系。建设生态经济,有效开发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应杜绝破坏性开采、过度浪费资源行为。政府必须及时调整税收政策,以规范市场主体经济行为。首先,应尽快完善资源税。一是扩大征收范围。在现行资源税的基础上,将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滩涂和淡水等自然资源列入征收范围,限制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并为恢复生态平衡提供资金;同时,将现行其他各类资源性收费并人资源税,设置不同税目,统一征收管理。二是调整计税依据及税率。将现行的以销售量和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调整为以产量为计税依据,采取累进制方式,将资源产量划分档次,不同档次使用不同的税率,税率级次应跳跃式增加,特别是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稀缺性资源应课以重税,以限制掠夺性开采与开发。其次,应着力调整消费税。一是扩大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对资源消耗量大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如一次性木筷、高档建筑装饰材料、高尔夫球具等,应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对煤炭、电池、一次性塑料包装物及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氟利昂产品也应列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二是提高消费税的税率。对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如大排量的小汽车、越野车、摩托车、摩托艇应征收较高的消费税。三是开征燃油税。取消消费税中对汽油、柴油的课征,对汽油、柴油、重油等在其销售环节从价开征燃油税,适当提高含铅汽油和低标号汽油的税收负担,以抑制含铅汽油的消费。再次,应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等收费制度改为征收环境保护税,凡在中国境内从事有害环境应税产品的生产和存在应税排污行为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环境保护税的税目可以包括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垃圾污染税等;根据

污染物的特点实行差别税率,对环境危害程度大的污染物及其有害成分的税率应高于对环境危害程度小的污染物及其成分的税率。通过强化纳税人的环保行为,引导企业与个人放弃或收敛破坏环境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同时筹集环保资金,用于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对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成本“社会化”或“外部化”,环境的真实成本被湮没,环境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企业缺乏珍惜环境的内在压力和动力,不会像珍惜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去珍惜环境。因此,应大力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革除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积弊。首先,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向环境排污,“侵占”或“消费”的是有限的环境容量,排污权可以被视为环境使用权或占有权的一种具体形式。所有污染企业必须进行排污申报登记,领取排污许可证,并严格按照核定的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对各个污染源的排放行为(如排放的浓度、速率、数量、时段、烟囱高度等)做出具体规定,进一步将排污权具体化、商品化。从而变得可定价、可交易。其次,建立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积极推进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政府通过招标、拍卖等形式,将排污权卖给企业,使企业生产成本完整地反映环境成本,迫使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地关心环保,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使用这种市场化手段可以极大地调动排污企业的积极性,使其可以选择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式主动减排,同时可使减排的社会总体费用大规模下降。排污权交易是引入市场机制优化环境资源配置,提高环境使用效率的有效措施。企业有偿取得排污权后,必然产生珍惜环境、减少排污权使用即减少排污的内在动力和压力,从而促使企业自觉采用生态经济的生产方式或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3.设立专项基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中央财政应设立生态经济发展基金,组成专家委员会,对生态经济有关项目、企业、技术进行评估、审核,采取由专项资金直接拨款,或通过财政贴息、低息或无息贷款的形式,对具有一定预期效益的行业、项目、企业、技术予以资助,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低能耗产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支持再生资源和新能源开发,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率。生态经济产业是一种挑战性的产业,该产业投资大、建设周期相对较长,而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效益较差,资产负债率高,历史包袱沉重,因此,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给予生态经济产业资金支持,以促进该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同时,改变政府预算内投资范围太宽、包揽太多的格局,对促进东北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的产业予以投资倾斜。政府应增加投入,促进有利于东北地区发展的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治理西部盐碱地和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及沿海地区污染,扩大和深化“三北”防护林体系,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风力发电基地,建设东北地区公路水路通道,建立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等。由于上述承建企业经济负担较重,政府通过投资性的支出,既可以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也可以调动企业建设生态经济的积极性。此外,增加政府专项补助支出,帮助单一资源型地区和城市解决资源枯竭问题、接续产业的发展问题,下岗职工生活、再就业问题,提高对采煤沉陷区资金补助比例,增加发展替代产业的补助和人员培训投入,给予资源枯竭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安置资金补助,保证对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补助和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助支出。

4.扩大税收优惠政策,实施税收激励机制。为推进生态经济的建设,应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因此,对发展生态经济的企业、项目,应给予各种税收优惠:一是调整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费用全部给予税前扣除;对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备的企业减免增值税、所得税;对购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备的企业允许新购进机器设备所含增值税税金全部抵扣,并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税收优惠;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实行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缩短无形资产摊销期限、减免企业所得税;对使用废弃再生资源产品的企业予以免征相关税收。二是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税收政策。在进口税方面,降低低耗能产品进口关税,对相关进口企业给予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对导致高能耗的仪器、设备、技术的进口提高进口关税与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制定鼓励低油耗、小排量车辆的税收政策。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对研发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或补贴,对节能生产设备实行加速折旧政策;对产品生产企业降低所得税税率;对流通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免;对消费者免收此类商品消费税,降低此类商品燃料税税率;对专门回收此类商品的企业减免所得税。

生态经济建设范文4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建设 意义 措施

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一直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些年来社会发展加快、人口快速增长、物质需要成倍增长,导致自然界的森林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传统林业也必须进行调整和改变,不能持续先发展后治理的老办法,必须要坚持经济和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1-3]。同时,现代林业建立在标准林的基础上,应注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试图在林业生态发展和林业经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走上又好又快的道路。现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论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一、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现实意义: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生态环境呈几何速度恶化,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和严重过度索取,大量自然资源都面临着短缺和后续乏力,其中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按常理来说,作为可再生资源的林业,只要统筹科学、开发合理,是可以持续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但是,我国森林产业的现实状况是:森林生态系统退化速度比建设速度快,局部好转,总体恶化,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缺位、供体错位,载体即林地和林木发展跟不上经济发展需求。林业生态环境恶化造成了每年数百亿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林业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势在必行。

2、经济意义:森林是大陆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也是林业经济的最重要载体。培育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最主要目标。完整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效益也能持续提供经济效益。被破坏的退化的森林不仅在物质生产能力上明显衰退,森林的其他效益功能也必然相应减少。我国现有森林生产力只相当于其潜在生产力的1/3,这是国内林业产业界内的共识,因此恢复、开发和提高森林生产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也是必要的。

二、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是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生态优先并非不考虑经济功能,只有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才有物质基础;应分清国家对天然林和人工林管理的政策界线,切实保护天然林资源,按照森林经营的技术要求合理利用人工林;遵循林木生长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采伐利用,让林业在发挥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提高林农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业部门划定采伐区域、数额,企业与林农实现“订单林业”,减少了企业的灰色支出,使林农直接受益,可有效提高森林加工企业和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三是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林业要素市场建成后,通过林权有序、规范流转,可以盘活林木林地资产,解决森林资源经营周期长、效益兑现慢、生产风险大的问题,提高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林业规模经营、集约经营。通过林权证抵贷款,解决林农发展林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社会闲散资金与银行资金流向林业,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

三、保护林业生态环境产生的新经济建设点和经济增长点

传统林业只将注意力集中在森林所能提供的最主要资源――木材上面,但是林业资源可以提供远比木材更多的产品,能够对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下是3种主要经济增长形式。

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林业生态环境最主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也开始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也是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途径,并且正在我国迅速生成和增长。

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的开发

林业资源除了能够提供木材之外还能提供很多林副产品,如动物、林果、花卉、次生动植物资源。根据不同地区的林业资源特色,可以建立不同的副产品产业,最主要的有野生动物资源产业、林果深化加工产业、次生动植物开发产业等。深化开发林业资源的副产品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遇。

3、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产业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持续的生态工程,需要有组织的、科学的、专业的主体承担,这一投入过程本身就对经济建设有着积极作用。要发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时社会和人民的力量,在保护林业环境的同时把林业融入到自然――社会大系统中去,使其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生态建设和生态服务的工程。

四、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措施

1、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省森林覆盖率明显有所增长,保持青山绿水作为全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守的4条底线之一。今后几年,将继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大力推进退耕还林、防护林、速生丰产林、绿色通道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严防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健全林业法治,切实加强林地、林木保护管理。同时,将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全社会投入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大力招商引资,为造林绿化事业注入活力;加强科技支撑,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和效益。

2、实现工业园区和园林城市协调发展

这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减少城市建设浪费现象、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建议规划主管部门从生态城市建设实际出发,科学地对部分山体、植被和水系进行保护,以最低的代价维护工业园区的良好景观和环境。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为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建议规范一次性木筷子的生产、流通行为,有利于促进木材的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何锁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德思考[J].道德与文明,2006(3):69-72

[2]叶蔓.中国生态化城市建设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5(5):123-124

生态经济建设范文5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经济建设相关策略

1发展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我国社会和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一直走下坡路,自然生态系统被过度的污染,严重过度的索取,自然所形成的资源,已经面临着不断的短缺,导致后续生长乏力,林业资源也是其中之一。林业森林资源是生态建设的最为重要的部分,在生态系统中是一个比较大的循环系统,林业资源中有着大量的可再生资源,都是绿色能源,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同时林业资源也是生态文化的根本,是在不断的发展中,通过科学的理论得以验证的正确经营理念,是人类、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政策来看,林业经济的发展还是有很多的不足,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发展道路。森林资源作为林业重要的资源,是林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的实现林业经济的战略目标。现阶段,我国的林业资源生态环境破坏非常的严重,物质生产力一直在不断的下降,其效益功能也趋于下滑。大力发展林业资源进行生态保护势在必行。那么不断的完善林业资源建设的功能性外,还应在此基础上发展特色企业,增加林业经济来源,使林业经济建设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林业产业功能的概述

2.1社会功能的概述

林业产业,是人类社会与森林资源的相互重叠交汇所产生的产业,它的发展与我们人们日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是一个缩影的过程,然而林业产业,它的社会功能也随之出现,不但可以非常明显的反映我们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还能够从中调节人与自然关系、促进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功能;还可以通过人类的保护行为,对濒临危险的树种进行拯救,因此,林业产业还具备一定的促进文化发展和延续的社会功能。

2.2经济功能的概述

林业产业的功能还有经济功能,森林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及社会急需性资源,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部分树木本身就有一定的经济性,也可以做药材和家具的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造纸、工艺品,药业等领域,活跃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各个领域中。但是由于林业管理者的管理不当,太过于追求林业的经济效益,导致林业资源逐步的匮乏,生态效益不断的缺失,故而需对林业的经济发展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提高林业产业的生态效益。

3加强林业生态保护下林业经济建设的相关策略

3.1完善和调整林业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

我国地域广阔,森林资源也相对丰富,发展林业的企业也比较多,最近几年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脚步非常的迅速,以致于社会对于林业资源的需要也就越来愈多,一些不良人士通过乱砍乱阀私下通过不当手段获取森林资源,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我国森林生态系统,遭破坏严重。因此,我国政府必须要重视此事,应针对林区生态保护工作,不断地对于林业保护的法律进行完善和调整,势必要通过相应的法律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员进行制裁,杜绝滥砍滥伐、偷伐、偷猎等现象。同时政府还要呼吁广大群众,吸引社会各界对林业产业的关注,并进行招资引商,以实际行动推动林业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

林业企业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要兼顾林业的神态保护工作,这就需要加大林业产业生态建设力度。一方面,需要相关政府部分的符合和帮助,在林业建设上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使林业进行趋于现代化发展,以保障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另一方面,林业企业要把争取来的资金合理利用,真正将生态建设资金落实到实处,通过人工补植的方式,对林区空隙处补植高等树种,逐步完善林区生态系统结构,使其发展为地被植物、草、灌木、乔木构成的、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以提升林区的生态效益。

3.3坚持科学稳定的发展战略

一个产业能够做强做大,一定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辅助支持,那么林业产业也不例外。从目前我国林业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第一,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使林区种植及补种得到更好的利用,既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又有助于林区生态保护建设。第二,在林区生态系统稳定之前,林区的抗灾害能力相对较弱,加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能够辅助林区,免遭病虫害侵扰,对于维护林区生态平衡,是非常有效的。第三,将先进林业科技或相关理论,真正的应用于林业发展当中,还有助于提高林业产业市场竞争力。第四,只有坚持科学稳定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林业经济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4丰富林区经营模式

由于地域的不同,各个地区在开展林区生态保护工作,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依据各自的需求进行工作,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地区经济优势,开扩多种林业经营模式,以满足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如林区所在地区农业发达,即可将林业与农业向结合,在林区种植部分农作经济产物,以实现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再比如部分林业所在地,旅游资源丰富,林业经营者即可将林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进行生态林业旅游经营,不仅促进了林业的经济发展,还间接对林业产业进行宣传,实现多种经营目的。此外,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也应充分利用当地生态优势,优先补植当地优势树种,完成林区生态保护工作的同时,体现生态保护的经济性。

生态经济建设范文6

一、生态湿地的综合环境价值

湿地是一种自然景观,一个自然综合体,是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的过渡的生态系统,湿地分布广泛,具有较多的自然类型。关于湿地的定义也有多种表述,通常采用的最有代表性的是《湿地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关于湿地的定义,即:"不问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因此,湿地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沼泽、泥炭地、滩涂等,还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以及退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海域。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重要环境功能的生态系统和多种生物的栖息地和孳生地,也是若干原材料和能源的地矿资源。

湿地的水陆两相性使它在生态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湿地是一个半开放的系统,一方面它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替过程;另一方面它在许多地方又需要依赖相邻的地貌景观,和他们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也影响临近系统的活动。因此,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它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各类湿地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水质,显著净化水体

湿地能显著地净化水体。当水流经湿地时,流速减慢,加上植物枝叶的阻挡,悬浮物沉积;附着在湿地植物上的细菌、真菌、单细胞生物等将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植物根系可以吸收的无机物,从而促进了碳、氢、氮、磷、氧和微量元素的循环;捕食细菌消灭水中的病毒、病菌和其他病原体;湿地植物在其根、茎、叶中吸收和储存重金属物质。湿地改善水质并促进物质循环,从而防止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所以,人们常称湿地为“地球之肾”。

(2)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减缓旱涝灾害

江河湖畔的湿地具有天然的水量调节作用,因此减缓了旱涝灾害,同时改善小气候,湿地周边区域的空气比其他地区湿润。湿地存积了大量的碳,破坏湿地意味着其储存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造成气候变暖。

(3)提供多种生物的天然栖息地

湿地丰富的水源和多样的食物来源决定了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湿地是多种生物的天然栖息地。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据统计,中国湿地已知高等植物825种,被子植物639种,鸟类300余种,鱼类1040种,其中许多是濒危或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类群[1]。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的31种,如丹顶鹤、黑颈鹤、遗鸥等就生活在湿地环境中。

湿地自然风景优美,具有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西方国家为保护湿地制定政策、法规,并提供专项基金,众多的自然湿地得以保护并恢复其功能,但是,我国的湿地状况不容乐观。

二、我国生态湿地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共拥有湿地面积六千五百九十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居亚洲第一位。自一九九二年中国正式签署《国际湿地公约》以来,青海湖的鸟岛、湖南省洞庭湖和香港米浦等七处湿地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湿地面积急剧萎缩。统计显示,近四十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海滨滩涂湿地大约一百多万公顷以上,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一半[2]。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规划设计,湿地受污染的情况也日益严重,其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下降。

近年来,我国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都与湿地的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有关。由于江河湖泊的湿地大幅减少,其蓄洪、滞洪、行洪能力降低,暴雨成灾的情况日益加剧;淡水蓄积能力下降,旱灾发生频率加大;土壤侵蚀严重,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在景观设计中加强生态湿地建设

生态湿地在自然平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人们对湿地的了解不够全面,它们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面对中国湿地急剧减少,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干扰的现状,景观设计师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重视生态湿地的恢复和建设,创造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景观空间。

(1)进行科学的湿地规划,保护天然湿地,拓展人工湿地

天然湿地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历史上,我国许多地区将湿地开发为水田和旱田,破坏了天然湿地的生境。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湿地进行开发区建设的情况也很普遍,这样就导致了局部生态环境的恶化。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应力争保护天然湿地,避免将其开发为工农业用地;对产量较低,经济效益不高的农田,可以“退田还湖”;对已经废弃的工矿用地,符合建设湿地条件的,可以规划为湿地,恢复其生态功能。

人工湿地模拟天然湿地建造,也有较高的环境功能。世界各地建设了多种类型的人工湿地,主要用来处理废水,具有运营成本低、消耗能源少、处理成效显著的特点。美国密西西比OceanSpring城的人造湿地处理系统每天处理的污水达到11,35,000升,污水直接进入沉积湖,然后流入人工湿地或者泵入草场进行喷洒,最后排放到附近的海湾[3]。这样的系统值得借鉴。

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规划引入了湿地系统规划的理念,形成了可持续湿地环境的营造模式。该方案设计了以湖泊水面、挺水植物为主的中央湿地和环绕园区的线状湿地系统。来自实验室和建筑组团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中心初步处理后,进入线状湿地系统,缓慢绕园一周后成为干净水源;园区径流直接进入湿地系统;湿地同时可作为绿地的灌溉水源。[4]

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的规划中,设计师们带来这样的理念: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园区的生活污水和雨水径流,尽量维持开发区域的生态平衡,可以减少开发区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样可以创造富有吸引力的景观。

(2)进行科学的湿地建设,尽快恢复湿地生态功能

在进行湿地建设时,对影响湿地生态的因素要加以细致考虑。

在湿地重建过程中,水文功能恢复得比较快,但水位的波动对湿地生境有较大的影响。建成的湿地应控制人为干扰,避免水位的过度波动,减少污染物和垃圾的倾倒,保持相对稳定的湿地环境,这样才能加快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

在选择湿地植物时,乡土物种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土壤和其他条件不良的地区,乡土物种可以依靠其较强的抗性来维持正常生长,具有成活率高,维护费用低的特点,同时较能体现地方特色,而这种特色往往是城市建设所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