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在线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专业在线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专业在线教育

专业在线教育范文1

一、学生学习英语所面临的心理困境

部分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也下过决心要努力学习,而学习不仅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而且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由于他们缺乏毅力,一旦短期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丧失继续进取的信心,形成了想学好又怕吃苦的心理矛盾。另外,有的学生存在畏难心理: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学生会碰到许多困难,如果缺乏刻苦攻读,认真钻研的精神,全凭一时的热情学习,一旦遇到困难,或考试受挫,就会退阵下来,灰心丧气,便萌发放弃学习外语的念头。个别学生还存在自卑心理:由于学习基础差,个人的智力和非智力等各方面的原因,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即使努力了,也收效甚微,成绩不能提高;有时甚至还遭到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形成自卑心理。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如果按规律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如果在学生面临困难的时候和地方给以帮助,如果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以便掌握,如果对掌握规定明确的标准,那么所有的学生事实上都能够学好的。对教师来说,必须认真研究心理学,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下面着重谈谈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点来设计、组织和进行教学的体会。

二、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S.布卢姆说过,“学校学习中的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只在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时的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因此,即使是对成绩、表现双差的学生也从未动摇过。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的重点应主要体现在对数量最多,智力条件一般的学生的教育上。如果能持之以恒对这些学生施以严格的训练和正确的鼓励,他们当中有很多会取得突出的成绩。

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同时,还必须承认每个具体学生的差异性。所谓差异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人们之间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如性格、兴趣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潘菽语)反映在外语教学上,即每个人的吸收与反应能力总有快有慢,理解与记忆总有强有弱,表达与创造能力总有高有低。因此,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以同样的速度取得一样的成绩。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尽量给予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学生反应快,掌握得也牢固;有的学生开始学得慢、很吃力,后来却能突飞猛进。切忌简单地用强迫手段去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进度。

三、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这是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在目前这种状况下,这个问题尤其显得重要。“教师有权威性,学生有向师性,这两种心理状态决定了教师对学生有重大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往往源于对任课教师的人格、学识等方面的热爱和崇敬,这种‘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现象,在中小学生尤为突出。”(周瑛语)要坚持以表扬为主,不讽刺或讥笑差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现在和自己的过去比。努力创造条件使得各种不同才能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的模范作用。

四、要加大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热爱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学习的兴趣,是产生学习自觉性最好的动力。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时,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非常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志,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杠杆:既是教改的重点,也是备课的重点。正如(心理学)(伍棠棣等编)所指出:“对学科内容本身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特别大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本身感到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什么是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就是指“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接近或探究某些事物而进行学习的心理倾向。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成为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帮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

1.加强备课,尽力挖掘课文内容中的文化因素,即知识因素,增进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学习外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是否把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学习,外语材料是否有趣。2.坚决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充分发挥青少年获得“成就感”的心理特点。大部分学生在开始学习外语时,目的性并不十分明确,只是出于一般好奇心。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难度的增大,这种好奇心便会随之而去。而要保持这种好奇心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利用课文对话在教师的指导下创设新的情景,做有指导的复述和写作,组织英语节目演出等等。当他们真的感到英语有用,有成效,有“用武之地”时,于是就更主动自觉地学习。随着学生自信心增强,学习效果也就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负担逐渐减轻,学习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兴趣也就自然能得以持久。3.根据初一起始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教学轻松活泼;认真设计每一个教学步骤和教学过程,想方设法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争取做到当堂巩固、消化,无形中逐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英语学习中来,使他们感到上英语课不是苦差事,而是乐于上英语课、爱学英语,并能主动积极地参加课堂实践。

五、对英语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分配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等提出的记忆原理和遗忘曲线的规律,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复习工作。一方面分散教学难点,反复操练教学重点;另一方面,尽量将瞬时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将机械记忆转变为理解记忆,将有意识记忆与无意识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最大限度地提高旧内容的复现率并做到适时复现,是英语教学中防止再分化、提高质量的关键。复现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旧内容的逐步深化。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教师满腔热情地设计课堂复现训练,做到新旧内容有机地结合之外,开展听力训练和课外阅读则是最好的措施,最有效的方法。

专业在线教育范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生物工程;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仿真实验;应用

生物工程专业课包括发酵设备、发酵工厂设计、发酵动力学、酶制剂工艺学和发酵工艺学等课程内容。而发酵工艺学课程还包括氨基酸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和抗生素工艺学等课程。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空间的日益拓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的应用已成为2l世纪教育的主流。如何迎接现代科学技术的挑战,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1]。

1 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为研究范围,以实现教学过程优化为最终目标[2]。与其他新技术一样,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对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尤其是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远程通讯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更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全面的挑战。

专业课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综合运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知识的重要阶段,直接为学生就业工作做准备。对于工程技术类的学生而言,积累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际工程技能的训练。多年来,生物工程专业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以下问题:

(1)就教学内容本身而言,生物工程专业课理论性强,教学难度大;内容多,概念抽象,公式推导复杂,知识的融合面广(涉及高等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和化工等);运算过程长,公式多,经验系数多;教具少,缺少形象化教学,尤其是设备部分,价格昂贵,难以建立工艺实验;实践性强,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工业设备都离不开生产实际。

(2)就科学技术发展而言,随着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许多学科、特别是最为密切的生物工程领域的许多研究方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诸如:生物反应工程、生物分离工程与技术(生物工业下游技术)、酶工程、生物生产工艺等;其研究手段更加先进,涉及的领域更为宽广,研究的内容更加丰富。这对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须不断地将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3)就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言,在传统教学的教学中,教师讲,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的接受者即灌输对象,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面,参与程度,实际上难于达到施教者的初衷。而且教法单调、教师费力、费时,学生却感到抽象,不易理解,教学效果差。另外由于受时间、空间及经费等限制,学生很难亲临现场观察。

针对工科专业课程的以上特点,传统的“黑板 + 粉笔”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要,学生也难以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和现代教育媒体的涌现,为解决生物工程专业课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我们认为,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课后使用网络课程,在实验条件不足情况下采用仿真技术,建立计算机仿真实验室。只有这样,才能更大满足对生物工程专业课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多媒体课件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其丰富、多样的信息承载形式,灵活、方便的交互特点,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之中。传统的利用黑板模式的教学方式,针对于生物工程专业课教学,面对有众多学生,教师资源和学时数有限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需要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工具进行改观。

几年来,作者将全部教学内容设计、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投入到理论教学当中。实践证明,设计合理,加工细致、使用得当的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效果较好。

2.1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利于分析归纳教材内容,重点突出。

生化工程专业课程涵盖的内容很多,比如《发酵工艺学》课程内容就包括抗生素、微生物酶制剂、氨基酸发酵、有机酸(柠檬酸、乳酸)、多糖发酵生产工艺和丙酮丁醇发酵的生产工艺等等。这些内容中的绝大多数本身就可以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讲授,如果全部介绍,课时肯定不够。但是,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设计课件脚本时,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和归纳,并选择有代表性的知识作为授课重点内容。为此,我们把以上所有发酵生产工艺中的共性部分独立出来,设计出这样一条课件制作主线:工业微生物基础淀粉制糖工艺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无菌空气的制备培养基中氧的供需和传递生物反应器发酵工艺控制发酵染菌的分析和防治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化产品的分离和纯化生化生产工艺实例。而对于其他相关内容仅仅布置自学提纲,使同学们通过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方法进行学习。我们在讲授具体工艺内容时,对同学们已掌握和了解的内容不再重复讲授或仅要求同学们复习相关的章节,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突出了本课程的重点。

2.2 巧妙使用课件制作软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生化工程专业课内容多,有些内容学生无法实际观察,比较抽象,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清晰地呈现这些教学内容,从而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利用优秀课件制作软件如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Flash制作二维动画、3DMAX等制作三维动画。这样制出的教学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而且还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便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如《发酵工艺学》这门课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设备是发酵罐,为了在授课时更加形象生动,学生更好接受课本内容,我们采用Flash软件把发酵罐做成能播放的动画“元件”。这样,在讲授各个章节课件时,当有涉及到发酵罐内容时,就可直接调用它,非常方便。再如在《发酵工艺学》课件制作中,用PowerPoint 作为操作平台,在课件制作时利用工具栏中的“图片”工具栏,利用自选图形中工具,可在幻灯片制作过程中使用各种不同自选图形,把复杂的工艺过程绘成流程图,这样使得讲授内容条理更加清楚,系统性强,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学生容易接受。这样以生动的图像、图片及流程图将有关内容展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容易建立起工业设备或工艺流程的空间概念,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对专业的兴趣。

2.3 有利于化学公式推导以及工艺流程图的演示

生化工程专业课程化学公式多,工艺流程图复杂,教学难度大,传统的教学往往不利于公式推导的过程工艺流程图的演示。这方面的教学也是一个比较容易使学生陷入学习困难的地方,是很多教师比较头痛的教学部分。但是如果合理地运用成熟的办公软件对公式和工艺流程图进行处理,更多技巧的运用可以让多媒体教学发挥传统黑板教学推导公式和演示工艺流程图时不能达到的效果。比如:(1)利用办公软件的动画功能就可以设置公式演算和工艺流程图的慢放效果或者手动放映效果,使公式或工艺流程一步一步演示出来,或者在教师操作下演示出来,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同书写到黑板上一样有步骤、有时间顺序,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2)为了强调某个部分与下一个步骤的联系,可以用颜色效果或者箭头来表示内部联系。(3)对于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步骤,可以任意回放重新演示,并且在需要讨论的地方暂停讨论。

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以前传统的“黑板 + 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取得以前传统教学辅助手段(模型、地图和挂图)所达不到的效果。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生化工程专业课的教学改革。

3 网络课程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黑板和挂图(含幻灯片、胶片投影)的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当前教学内容大信息量和更新周期短的需要,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也只能满足有限的课堂教学的需求。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笔者自2003年以来,首先把生物工程专业课之一的主干课《发酵工艺学》课程制作成适合在网络上运行的网络课程,并作为辅助教学使用。在教学时,采用网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课程中的基本概念、重点和难点采用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课程作业、课堂讨论、在线答疑和理论考试等放在网络上进行。经过二年多的实践,已经初步取得成效。

网络课程内容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教学信息呈示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向学习者介绍学习这门课程应有的知识准备,通过学习达到的学习目标以及学科的知识结构等。栏目主要包含:教师风采、课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学习等,在主页面上设有教学公告栏,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知道本课程的教学信息,并在课外学习栏目中补充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成果等资料,供同学们在网上自由学习。(2)网上交流部分。这部分主要是为师生或生生交流提供“阵地”的。主要栏目包括课堂讨论、网上答疑、学习讨论、师生信箱和任课老师值班时间安排等。(3)评价系统部分。包括对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考试与作业的评价、对学习过程参与度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及专家对课程系统的评价等。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课程的使用,学生可以采取多种学习方式:

(1)资源利用式,即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上提供的相关链接,获得教育教学网站上丰富的学习资源,查询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包括各种生物学知识、观点和最新的生物学成果等。比如,生物引擎网网址bio-engine.com,中国科学院科技文献全文数据库系统网址lcc.icm.ac.cn/fulltext/database.html,科学数据库网址cnc.ac.cn,生物科技在线网址monsanto.com等。

(2)协商合作式,协作式学习是网络教学的最重要特点,也是最重要优点之一,学生通过网络上的课堂讨论、网上答疑、学习讨论栏目,可以进行讨论、交流,而且还可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因此能集思广益,便于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能在较短时间内使参加讨论的同学对同一复杂问题,获得多方面的较为深入的认识,这对于事物的复杂性和培养辩证思维、发散思维,无疑有很大好处;

(3)自主发现式,即借助网络资源,通过比较异同点,发现问题,主动探索的学习。比如学生学习课本第十章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之后,学生通过比较发酵生产的三种培养方式(分批培养、补料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找到了异同点,学生对内容的分析和归纳,不但很快得找到了知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还进一步发现,在实际生产中,人们一直极其重视微生物、动植物细胞的改良和新产品的开发,而忽视了探求改进生产工艺和改善工业生产设备的工艺研究。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工艺的改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效益,起到上游过程无法实现作用,也充分认识到工艺的研究和优化显得更加重要。

同传统课堂教学课件相比,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与其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许多同学在与网络接触之后,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求知欲望异常强烈。在通过网络扩展了知识外延的同时,学生们真正体会到了“学然后知不足”的深切内涵,进而确定了终生学习的思想。因而,我们应根据网络教学特点,认真研究网络教学对课件的要求,把握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制作原则,力争制作出高质量的网络课件。

4、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而实验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必须通过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实现。但专业实验不同于基础实验,大部分实验操作是综合性大型工艺实验,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生化工程专业实验室,投资较大,如购买一套70升全不锈钢中试发酵罐及其控制系统等较为完备的实验设备,投资就得上百万;另外,传统实物实验要受实验室的自身条件,如仪器设备的种类、状况、成套数及器材消耗等因素的限制,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选择性地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往往存在较大难度;第三,如果专业实验开设数量有限,实验内容更新缓慢,就难以适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利于学生研究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建议把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到生化工程专业实验中,建立生化工程专业仿真实验室。

与传统实物实验相比,虚拟仿真实验以软件为基础,用软件替代硬件实现了各种器件和电路的显示、数据读取、数据分析处理等实物实验只能用硬件完成的功能;同时实现了实物实验很难实现的数据编辑、存储、打印图表等功能,而且点击鼠标即可进行仿真操作,完整地模拟实验操作的全过程。随鼠标的移动,指示出实验装置的各个部件名称,便于了解实验装置的结构,使得学生实验变得更加灵活、简单而富有创造性。

在发酵工艺学课程的专业实验中,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模拟实验环境,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 进行模拟实验 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 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可较好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以青霉素的发酵生产为代表,仿真一套完整的、与工业化生产完全相同的青霉素发酵、分离提取的工艺实验,在仿真实验过程中,将发酵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的测定融合到具体的实验中。例如:发酵液中青霉素含量的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pH的在线检测、发酵液中溶氧浓度DO值的在线检测、菌体浓度OD值的检测、菌体染色及形态观察等,要求学生从实验开始到实验结束,每隔一段时间出样一次进行各种参数的检测。最后根据实验得到的各种数据,结合学过的发酵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对发酵过程中的各种参数的变化及出现的发酵异常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写出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它课程的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虚拟仿真实验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观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实验平台,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优良的辅助教学平台,适合反映新技术新成果应用的新型实验,使学生更直观、灵活、自由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发酵过程是一种内在机理十分复杂的生化过程,实际上很难有一种数学模型对所有发酵过程进行准确的描述。为此我们认为,应该把虚拟仿真实验作为传统实验教学的完善与补充,把实物实验与网上虚拟实验、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实际考核与网上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网上虚拟实验教学,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5 结束语

每一种媒体都有自身的长处,对某种特定的教学和学习有效,不存在一种处处适用的全能媒体。同样,每种媒体又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不利于某些教学和学习。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一种媒体会比另一种媒体更有效。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须和传统的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多种教学媒体互相补充、协调统一,接教材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其优势,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另外,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深入钻研、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并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提高自己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从而优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引人生化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是高校实施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专业在线教育范文3

关键词:非日语专业教育;日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56-02

良好的日语教学是由教师优秀的教学水平、学生自身的努力、教材的选用、硬件设施的配备、好的教学环境等方面共同构成的。本文重点从日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课程的安排等方面,浅谈目前培训机构的日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非日语专业教育中教师及培训学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首先,教师在日语教学中起到的是引导性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具备好的教学法的同时,还要能很好的活跃课堂气氛。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提高学习效果。活跃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消化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高校日语专业面向大学生,学生的年龄、学习经历大致相同。日语培训一般是面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日语的所有人,如上班族、在校大学生、待业青年、假期中的中小学生等等。学生的年龄段、学习经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等不尽相同。就客观而言,对日语培训教师的水平要求应该更高。

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高校的日语专业教师以毕业于正规院校的博士或者硕士为主,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教学责任较重。而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日语培训机构内,除了个别位外聘的高校教师和外教之外,在职的日语教师大多是本科或者专科毕业。不能否认一些优秀的培训机构中的一些优秀日语教师的素养是很高的。同时,这些教师在调动课堂气氛、与学生的相处等方面并不逊色于高校日语专业教师。但是由于学习经历相对短一些,所以知识深度上会略显不足。一些培训机构在招聘日语教师的时候,往往是先考察学历,一般要求本科,至少是专科,符合要求后安排笔试考察专业知识,再通过试讲考察讲课能力,经过综合考核之后,决定录用与否。录用之后,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教师在参加教学工作之前,刚刚大学毕业,完全没有教学经验。由于经费等客观原因,培训机构往往没有针对零教学经验的教师,做教学法培训和日语基础知识的再检查。没有教学法培训的话,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初期一般只是按照以前学到的知识去教学生,并没有好的、自成风格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如果教师不能保证假名、单词发音的准确度,如日语五十音图中的「く、「ひ、「ふ等音、复合名词的发音等;不能保证语法的讲解、近义词的区别讲解等是否准确的话,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扰。

这就要求日语教师和培训学校共同努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及时审视、总结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逐渐摸索自己特有的教学方式、系统的归纳出日语语法、找出快捷的日语单词记忆法等。加强和其他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培训学校不应将大部分精力和经费投放在招生方面上,应该将招生和教学并重,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监督指导,经常和任课老师沟通,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会等。

二、非日语专业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

在日语学习中,教师起的更多的指引的作用,好的单词记忆方法、言简意赅的语法讲解等。如果只是有教学水平高的老师,而学生自身不努力或者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也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学习者自身的努力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实际教学经验中入手,考察学生最初的学习动机、课上的理解能力、课下的努力程度,与最终学习效果的关系。

(一)培训机构内日语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

在学习时,学习者有明确的、积极的学习动机,会驱使自己为了目标而努力。因为培训机构内的学生学习背景不同,学习动机也不相同。在某培训机构的日语教学过程中,笔者曾对17位零基础开始的日语学习者最初的学习动机和最终的学习效果做了统计。

学习时长为120个课时。这17位学生中,有2名是英语专业大三的学生,准备考研,考试的第二外语是日语。有3名学生将去日本留学。这5位学生由于学习目标明确,课上学习积极性高。课下能认真复习,学习效果好。

还有5名学生学习日语是出于工作需要。学习效果:有1名女生的接受能力稍微慢些,其余学生的听课效果好,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只是课后复习时间有限,整体学习效果还算可以。

另外有3位学生是出于兴趣爱好,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在学习初期,学习积极性高,听课效果很好。但是到了中后期,积极性有所减弱,主要表现在课后不复习。学习效果为基础很好,但是总体来看效果一般。

还有4名学生目前没有固定的职业,所以选择先学习一门外语,以后找工作时可能会用到。由于这种学习动机具有不确定性加上学习者自身对未来定位的迷茫性,所以这4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上听完课后,课后很少主动复习,学习效果不理想。

17名学生的数据虽然少,但是能明显体现出一个整体的特征。1、明确的学习动机能产生认真积极的学习态度。但是仅仅依靠一时的兴趣不一定能让自己长久的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2、课堂上的听课效果都不错,但是课下的复习程度和理解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二)高校内非日语专业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

在某高校内的某家辅导机构中,笔者通过实际教学,对2个班共39名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做了调查,课程共70个课时。共33名大一新生、4名大二学生和2名大三学生。大一大二的37名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想考国际日语4级证,一小部分学生希望能增加一门技能。另外2名大三学生均是英语专业,学习日语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考研需要。

学习效果显示,非日语专业的大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初期到中期,对日语这样一门新的外语充满了兴趣,课堂上的学习积极认真,能够很快的领会老师讲解的内容。但是到了后期,整体学习效果差异很明显,其中有8名学生学习效果非常好,这其中包括2名准备考研的学生,另外6名表示是在学习过程中喜欢上日语,课余时间会做复习。其余31名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或非常不好,有24名学生表示因为专业课的学习负担重和课余活动很多,只是课上认真听讲,课余时间很少复习。还有7名学生觉得日语很难,自己学不好,到了课程的最后阶段选择了放弃。这个课程结束之后,39人中有3名学习效果好的学生表示今后想继续学习日语。

综上,目前大部分高校内非日语专业学生学习日语最初的动机多是想考个证或是多学一门技能。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际的学习水平感觉到仅仅70个课时的课堂学习根本达不到日语4级考试的要求,或者仅仅掌握皮毛,几年以后的工作中可能派不上用场。课程结束之后,隔了一段时间,笔者再次询问了一些学生,想继续学习日语的3名学生确实付诸了行动,目前还在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日语。还有一些学生表示,课程结束之后就没再复习过日语,当时记住的内容大部分已经忘了。

综上,不难发现,出于考证或考级等功利性的学习动机,造成了一些学生既不是真正喜欢所学的知识,也达不到考级的水平。所以课程结束之后,就不愿意再复习当时学的内容,导致学习效果近乎为零。

但是反过来也可以看出,现在有一部分大学生能够把握住在校的学习时间,在以后就业的准备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这也是值得鼓励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非日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严格要求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职业规划做一些积极的指引。帮助学生更好的树立学习日语的信心。

三、培训机构课程安排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培训机构的日语教学多是速成式的,短期一般为100个课时左右,长期的一般控制在500个课时以内。即使是500个课时,也只是接近高校日语专业一个学期的日语课时数。由于课时比较紧凑,所以课程安排相对单一,往往侧重日语精读的学习,忽略日语听力和会话能力的培养。日语能力的提高是应该一个听说读写同步进展的过程。目前培训机构的学生甚至日语专业的学生也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听、说、读的能力弱。另外,外语的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例如笔者曾教过一名在日企工作的学生,在学习日语一段时间后,他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日式发音,而且经常主动问问题,学习积极性高,成绩也非常好。询问原因,学生表示,因为每天能听到办公室里的日本人和翻译的对话,语言环境好。

专业在线教育范文4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教师;素养现状;发展策略

高校体育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高校体育教师是实施高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群体,是高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力量,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和决定着高校体育教育的质量。

1. 研究对象

为了研究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笔者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的现状与来源,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促进其发展的途径入手,从2013年6月-7月间,通过选取重庆市18所高校体育学院或体育部的在职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共计120人,为了保证调查研究对象的结果平衡性,选取本科高校6所、高职高专6所、民办高校6所为研究样本,其中选取男教师60名,女教师60名,不同职称等级教师人数比例结果合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表2。

2.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现状的现状及分析

2.1思想道德素质

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一种特殊的素养,是人们为实现本阶级根本利益进行的各种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特定品质”。〔1〕思想政治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着教师的道德、行为的方向。道德素质是指“教师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师德较之其它职业道德有其特殊性,表现为在道德认识上具有更高的水平,在道德行为上具有更强的典范性,在道德影响上具有更广泛深远的特点。

研究结论的差异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可能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思想道德素质的理解有新的变化;第二,选取的样本有偏差或者是选用的指标不科学。关于高校体育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2身心素质

新的健康观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是“三维健康观”,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大部分研究普遍认为高校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整体较高,体格健壮,心肺功能良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身体劳损、伤病的困扰也日趋明显。这可能与他们常年坚持体育锻炼且多为户外竞技活动直接相关。

2.3文化科学素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习得体育技能的促进者,而且是有关体育课程的开发者和体育知识的研究者,在整个体育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坚持思想性和科学性有机统一的原则。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具备语言文学、美学、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这是高校体育教师形成良好教学、训练、科研等能力的基础文化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基础。

2.4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教师的专业素质被看作是教师拥有和带往教学情境的知识、能力和信念的集合,它是在教师具有优良的先天特性的基础上经过正确而严格的教师教育所获得的。在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专业素质的研究也比较多,目前的研究表明,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

3. 提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策略

3.1 强化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目前,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可归结为三类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intellectual approach)、实践一反思取向(practical―reflective,approach)和生态取向(eco―logical approach)[ 。高校体育教师可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学习,建构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结构,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性与体验性,通过理解自己的实践而实现专业发展。根据生态心理学观点,教师和其所处的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环境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理论研究也可促进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3.2 贯彻终身教育思想

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改革的构想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理论。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直接影响了教师教育的发展,国际上逐渐形成了把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统一起来的趋势。终身教育思想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高校体育教师本身为了生存与发展也需要进行不断地学习与更新。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体育教师在职所受的继续教育和不断地自学对体育教师知识的更新已显得非常重要。

3.3 拓宽高校体育专业知识来源,提升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知识在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教师应注重专业知识的发展提高,拓展专业知识的来源,注重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可通过攻读更高学位,以教学促进科研,改进教学方法手段,进修培训,以科研促进教学,和同行进行交流合作等渠道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情意,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阻碍高校体育教师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个人主观因素(业务能力、职业阶段等)和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和岗位聘任制度。因此,高校体育教师需从主观上分析、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高校应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和岗位聘任制度,使其人性化、科学化,具备一定的发展性。

4.1.2 如何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及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高校职务评聘制度及办学规模的扩大或减小也是影响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1.3 攻渎更高学位和以教学促进科研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和进修培训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科研促进教学、和同行进行交流合作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次要途径。

4.2 建议

4.2.1 强化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高校体育教师可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学习,建构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结构,通过理解自己的实践而实现专业发展。

4.2.2 贯彻终身教育思想,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各校相关部门要加强理论培训工作,为高校体育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2.3 高校体育教师可通过以个人专业发展为起点,拓宽高校体育专业知识来源,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促进高校体育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金钦昌.学校体育学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76― 377.

专业在线教育范文5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理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1 教学方法在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群内中的课程中有很多都是以基本概念和管理原理为基础的,也就是要求学生首先掌握相关的理论,其次再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尤其对于大学本科学生而言,一定的理论基础还是必须的。但往往这些内容是枯燥乏味的。对此可以采取参与式教学方法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1.1 参与式教学方法

1.1.1 培养创造性思维、强化创新意识。如有些实际问题,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因为经营者就可分为几种类型:如风险型、保守型等。不同类型的人解决问题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有些问题,可以使思维发散一些,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更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1.1.2 教学互动,提倡参与式教学。工商管理很多专业课程都经历了兴起、热潮、回落、重振这样一个过程。其中包括很多理论、很多学派。许多定义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如果老师能告诉同学,这门学科并不是“天衣无缝”的,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在教学内容中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包括一些有争议的论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他们的求知和参与的欲望就大大增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1.3 启发式教学。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自终处于主动地位。对于工商管理课程群内的课程来讲,可以安排学生先行进行自学,使其对课程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再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要让学生表达出他们的认识。

1.2 实践教学法

1.2.1 课堂案例讲授。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收集和制作相关的案例,把有关素材完整地提供给学生,而后运用基本原理进行启发、引导,要求学生在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或点评,或进行补充性、提高性的讲解,以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作为考核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决定考核成绩。这种方式有利于保持专业课程的鲜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帮助学生掌握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主动收集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2 适当运用情景式教学。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模拟教学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演练。二是建立相应方向的有形实验室,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训练的场所。

2 现代教育技术在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现代工商企业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为了全面提高和增强学生在今后实践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就要打破原先的“教材 + 黑板 + 笔记”的模式,在教学手段上要有一定的创新。而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在工商管理专业中的应用方式共有两种:

(1)以媒体为基础的应用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更加适用于某种环境的科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应用于教与学的领域,它们都在为一个共同的教学目的服务――优化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

(2)基于课程类型的应用课堂教学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主要是对理论和技能的教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以生动和直观的形式呈现的学生面前,使学生易于理解,克服传统教学内容显示过于呆板的弊端;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一支粉笔,一个讲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发现式等新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夏大慰,陈启杰.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一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赵纯均,雷曜,杨斌.中国管理教育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中国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工商管理研究备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赵呈领,杨琳,刘清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专业在线教育范文6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对教师的个人素质、实践技能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必然带来教师教学技能上的变化、发展。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教学艺术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是提升小教本科生素质的重要标志。提升小教本科生的教师教学技能,不仅体现师范教学的本质要求,而且对于缩短师范毕业生的职后工作适应,提高学生自身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等均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我们渤海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中,07级就读的小教专业的大三学生、刚刚教育实习的08级大四学生和从小教毕业并已从教3—5年的年轻在职小学教师,我们选取了以上三类不同类型的“小教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从基本情况来看,小学教育的专业中女性教师占90.4%,男女教师的比例极不协调.在所有任教学科中语文,数学所占比例居多,分别是39.5%、34.9%。但是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只有34.9%,说明这些人在班主任工作能力方面欠缺。同时对于教学技能大赛效果也不显著,从表中可以看出只有16.3%的人获奖。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

本次共发放问卷83份,回收83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83份,无效问卷0份,回收有效率为100%。

(三)数据分析

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录入、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基本技能分析

基本技能在教师职业技能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教师基本技能涵盖书写技能、口语技能、沟通技能。

口语技能包括传统的“一话”(普通话)及口语表达。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在口语技能方面,当被问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被调查人员中22.9%的等级为一乙,69.8%的为二甲,7.2%的为二乙。总体上,100%的学生表示已取得二乙以上的普通话证书,二甲以上的占到92.8%,取得了小学语文的从教资格。其中,关于文字表达能力8.4%为很好,63.9%为较好,27.7%为较差。这些数据表明普通话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已达到较好的水平,但处于高层次的人还是少数。

书写技能即传统师范教育的“三字”,包括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书写技能,它是“从事教师职业必备的,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运用书写工具和材料,通过训练达到书写文字,而形成的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技能”。总体上,这“三字”很好的分别占8.4%,8.4%,6.0%,较好的分别占68.7%,67.5%,44.6%,较差的分别占22.9%,22.9%,43.4%,粉笔字中没有很差的,但钢笔字与毛笔字分别有22.9%,6.0%很差。“三字”的比例相比较,钢笔字与毛笔字的书写能力不是很好,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格外注意这方面的练习。

近100%的人认为国二考试并不是无所谓的。但只有49.4%的人参加并已经通过。在此基础上的课件制作水平,有12.0%的人很好,32.5%的人较好,54.2%的人一般,另有1.2%的人课件制作水平很差。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情况有82.0%的人会依据内容取舍,但没有人选择不使用多媒体。可见,课件制作与应用能力在现代化的教学中的地位的认识比较高。

当被问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否重要时,有近百分之百的人认为重要,并且有67.5%的人认为学会沟通的最重要的渠道是“态度”。当问及平时遇到疑难问题怎么解决时,我们发现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有不同。32.5%的人选择向教师请教,50.5%的人选择与同学交流,还有3.6%的人选择与家长联系,13.3%的人选择自己解决,即解决问题的渠道是多样化的。

(二)教学能力情况分析

教学技能是指师范生在将来从事教学情境中,运用有关教学理论、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针对课堂教学能力,当被问及备课情况,24.1%的人表示“独立备课极少借鉴他人”,24.1%的表示“多半参照他人”,4.9%的学生表示若无辅导材料,不能完成备课。可见,备课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加强。

在实际说课、授课方面,当被问及对教学最有帮助的方式时,有36.1%的人表示每周定期的集体备课,53%的人表示听指导老师的上课、评课,8.4%的人表示观摩学校的优秀课,8.4%的人表示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近一半的人认为同指导老师上课、评课对教学帮助最大,这也说明大多数人还是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

(三)教育能力情况分析

教育能力包括班主任工作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其中班主任工作能力涵盖了班级管理技能、学业指导能力、组织班集体活动技能、思想教育技能。在小学班级管理方面,当被问及是否知道该怎样去管理好一个班级时,有48.2%的学生知道,51.8%的学生则是不太清楚或者不会,此外在组织管理能力上,较强的占45.8%,一般的占43.4%,而很强的只占2.4%。这表明相当部分学生在班级管理方面能力的匮乏,缺少实践经验。

(四)科研能力调查分析

在科研实践方面,当问及是否做过课题时,30.1%表示有过一次,19.3%的表示有过两次,13.3%表示有两次以上,37.3%的表示一次都没有。这表明,总体上很少一部分人接触过课题研究,而大部分人表示尚未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当被问到开展课题研究对教学工作的影响时,参与过课题研究的人中,54.2%认为反而会有帮助,32.5%的人基本不影响,但有13.3%的人认为多数会有影响。这说明很多人对于课题研究的重要性还未深入的了解。

(五)教师特长等综合技能情况的分析

对于小教本科生而言应该具备文艺、体育等多方面的才华,这样才能被学生所喜欢、被人才培养的标准所认可。在调查中,当问到特长(或多才多艺)对一名小学教师的重要性时,有43.4%认为非常重要,有48.2%认为一般重要,只有8.4%认为不重要。其中希望发展的特长中,艺术类占56.6%,体育类占26.5%,计算机类占14.5%,心理学类占18.1%。心理学类对于教学十分重要,但是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这说明对于心理学的学习还不够重视。

(六)教育实习情况分析

教育实习是小教本科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当被问及将教育实习时间调整到半年怎么样时,41.0%选择非常好,33.7%选择一般,20.5%选择延至一年。另有4.8%选择不必要。当问及经过半年的实习,从时间看,能否取得教学实习的效果时,回答能的占18.1%,基本能的占69.9%,认为不可能和与时间无关的占12.0%,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在教育实习方面,通过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接触来提高小教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七)专业认同感分析

教师的专业认同主要是指教师个人或群体在教育教学专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自己身为教师的理解和看法。小教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是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果的重要保证。课题组成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了职业意愿的调查,当被问及“你选择目前所学专业的原因”,仅33.3%的学生表示选择小学教育专业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大部分受父母意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38.6%选择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受父母的意愿影响的占21.7%,受教师职业比较稳定等就业形势影响的占36.1%。当被问及“目前,你对所学专业的看法”时,对小学教育专业学习感兴趣的占80.7%,其中22.9%对该专业非常感兴趣,57.9%的学生表示对该专业比较感兴趣。而19.8%的选择“不太感兴趣”,由此可见,入学后,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对本专业的进一步了解,一大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了兴趣。但不容忽视的是仍有一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四、总体分析

综上,“经过四年的学习,你感觉你的专业教学技能”,“成熟”占16.9% , “一般”占69.9%,“欠缺”占 14.5% 。当问及“如果需要补充知识,最想补充”的是什么时,“多媒体技术”占7.2%,“课堂教学技能”的占67.5%,“教育科研水平”的占 15.7%, “现代教育理念”的占9.6% 。当最后问及“你对自己目前发展状况的评价”时,“满意”占 7.2% ,“基本满意”占48.2%, “一般”占 42.2% ,“不满意”占2.4%。

基于以上的分析,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制订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这一计划纳入课程建设整体中来统筹考虑;

其次,采取多元、开放的培养理念,优化培养途径;第三,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师范生素质;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构建有利于教师教学技能形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