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在线课程建设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在线课程建设总结范文1
网络课程是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一种高效的方法,既能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也适合在校内开展网络选修课程,使更多的学生能选修本课程,学到更多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课程知识,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方法。在《数据库原理》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就是一个学习者,通过建设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加深对本门课程的理解,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可以不断实现自主发展。通过网络课程建设,为教师学习新知识、增强专业基础知识与教学能力提供了机会;是教师进行课程研究、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一种有效方式;《数据库原理》课程资源平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总结的有力工具。网络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课程建设的机会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其专业素养的提升又会促进网络课程的优质化。
二、《数据库原理》网络课程建设中的不足及对策
网络课程在《数据库原理》课程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相关网络学习的指导不够系统
在为期三学期的网络课程建设中,课程平台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课程一直处于开放使用中,教学团队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但建设中相对缺乏较为系统的网络学习的指导。在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在线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但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指导方法。在线参与学习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提供在线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策略的选择等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因此,要加强师资培训。通过师资培训,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让教师了解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变革,并在教学中适应这些学习变革的特点;了解新技术,了解网络教学,并积极参与网络教学;让技术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服务,如果教师唯技术、或者理解有偏差,都很难开发出高质量的网络课程,也难以实现网络课程的内涵建设。
2、师生、生生互动不足
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网络课程不仅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更能方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目前,网络课程面向的是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互动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方面,每周有四个课时的课堂教学,师生和生生之间更加注重的是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利于阐释清楚问题,思维的碰撞更能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另一方面,在需要答疑,但时空受限时,学生更倾向于邮件方式或者QQ这种一对一的沟通方式。通过访谈,观察发现,由于课程平台的答疑讨论模块的实名制,不少同学处于某些问题的考虑,更加倾向于一对一的沟通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常规疑难问题的共享,同时从平台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师生、生生互动显得不够充分。教学中,教学团队始终以应用为目的,建用结合,以用促建,来开展《数据库原理》网络课程的建设工作。针对使用状况,我们将以服务学生学习交流和教师教学工作需要为目标,以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结合运行中的反馈信息,对答疑讨论模块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
3、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相对比较单一
课程教学内容的呈现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电子教案,二是PPT课件,三是教学录像,四是FLASH视频文件,五是优秀作品展示,六是案例系统学习等。目前没有实现课程知识点的立体化呈现功能,没有提供按照不同线索连接知识点,以服务学生学习多元需求的模块。对于这一现状,教师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要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阐述和呈现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促进课程的教学相长。
4、扩展学习内容模块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在线课程建设总结范文2
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提高了现代教学质量。也由于信息化技术的提升,高职英语听说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内容中的重点。本文初步探究了适合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改革方向。为以后的教学改革方案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
高职英语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
1引言
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大学生。其中包括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面向每个需要相关学习资源的社会学习人士。这些网络课程都是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建设的教育信息传播方式。2012年教育部,正式启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特别是针对高职英语听说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能更好的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能方便直观的学习各个高等院校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借鉴更好的教学方式,培养出色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英语听说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思想
2.1校企合作,共建资源库
就业为导向,应用为目的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培养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更好更多的教学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可以作为基础教学课程,也可以面向企业培养具有一定英语交际能力的企业型人才。所以其中建设课程要充分与社会和企业进行合作。在学校提供的硬件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模块精心设计每节课程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每个学科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学生在精品共享课程上可以学习、作业和在线讨论。
2.2以学生为中心
在教学中教师只能作为知识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学生有权力参与到教学模式的改革当中。而这种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精品共享网络课程要更多考虑到学生使用网络的习惯,充分调动学生使用网络平台学习的积极性。
2.3显著的效果
共享课程的建设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定位,必须教学效果显著。特别是英语听说课程的建设上,必须设定趣味性较高的教学视频。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很好的效果。保证共享课程在教学中切实的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英语听说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3.1师资力量
教师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础。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主持建设。对英语听说师资队伍进行培训,根据每个教师的相关课题研究,进行相应的表彰。根据企业对员工英语水平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教学研究,建设出实用性较高的共享课程。
3.2课程内容建设情况
企业的需求永远都是第一位。在建设初期,教师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充分了解企I人才需求的标准。邀请一些英语水平较高的企业领导或专家参与到课程建设当中。根据企业对员工英语能力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英语听说课程建设。包括日常生活的简介涉外交流课程。日常生活用语以及简单的自我介绍等学习内容的建设,可以分为多个子任务进行细化。这些任务都是以训练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为主。这种任务化教学,基础性比较好,非常适合网上学习。
3.3教学资源
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有大量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英语听说课程的建设中要注重教学录像的基本资源共享。如PPT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等。将这些课程上传到网络上以后,让学生进行评价,针对每个学生的意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英语听说教学每节课时都在两个小时,但是这种录像教学基本上没什么意义。英语听说教学视频要采用微课程的形式,根据实践要求,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课程设计。例如在感叹句的时候什么时候用what什么时候用how。这是很多学生都会混淆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录制5分钟左右的视频进行教学。在这些课程建设中都要设置任务,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目标。根据英语听说课程的需求,共享课程建设时要有大量的视频素材库,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试题和自测系统,还要提供在线交流论坛,让学生进行讨论。
3.4教学环境及教学模式
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网络平台,让学生通过网络观看视频、进行测试、讨论等等。这种软件平台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建设足够的计算机房为教师和学生创造足够的信息化教学条件,拓展学生学习英语听说课程的环境。
在英语听说教学模式上都是以完成任务为主要教学模式。其中有大量的口语任务,实现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通过微视频课程,学生更容易学会英语口语和语法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4总结
英语听说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经过这几年的建设,已经有了大量的网络课程资源。校企合作的前提下,在英语微课程的录制上,保证了完整性和实用性,学习和教学都变的非常方便。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建议。例如英语听说微课程的设计可以与技术人员合作,制作更加有趣、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微课。高职英语听说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但是在不断的沉淀和总结的情况下,不断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在线课程建设总结范文3
关键词 高职 优质核心课程 课程建设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09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perior and core curriculum play a key role in talent training. In this paper, we have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and main goa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perior and core curriculum, and researched the main contents and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uperior and cor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thought
优质核心课程是指对本专业培养目标起关键作用、影响学生专业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并运用系列的教学措施与手段的实施,教学质量优良的课程。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生源状况的变化,一定要创新教育教学手段,加强课程建设。笔者认为以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抓手,可以带动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程资源等建设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从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专业核心课程是支撑学生未来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技能,有些课程甚至可以说是学生的“饭碗”课程,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的未来职业成长的帮助较大,是其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使之更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的需要,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尽快适应企业需求、适应就业岗位要求、提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专业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云平台”和“互联网+”等大数据时代要求升级精品课程建设,将核心课程建设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网络云平台实现共享,可以满足服务毕业生和社会从业人员的需要,甚至可实现远程教育。同时,通过课程本身的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课程建设,将会整体提升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课程团队培养和提升的需要。课程组成员通过全程参与课程建设,以及让课程组成员主持或参与其他课程建设,将使课程团队成员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同时可防止由于原课程任课教师的工作调动导致课程授课教师出现“真空”或教学能力下降。
2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1)课程内容建设目标――建成优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邀请汽车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将课程建设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使课程既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在线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满足学生从事该岗位的工作需求,同时,又能为从事(或准备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技术人员和毕业生的后续发展服务。
(2)课程团队建设目标――培养提高课程团队教学能力。让课程组成员全程参与课程建设并身入其中,让其在参与中体验和体会、在尝试中感知和升华,培养和提高建设团队的微课、MOOC等资源制作能力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能力,为推动本专业的建设发展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3)课程资源建设目标――整合开发课程优质教学资源。联合企业技术专家,共同优化课程标准、细化课程整体设计,共同设计和优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任务单、教案等系列教学资料,完善实习实训条件,整合学习资源,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课堂教学和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打造育人教育平台,且兼具企业培训课程功能,为社会相关从业人员和毕业生提供课程产品服务。
3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3.1 课程内容改革
(1)优化完善课程标准。利用校外课程组成员的人脉优势,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一起进行课程标准研讨,进一步把握行业、企业技术现状,明确岗位职责和要求,优化完善课程标准。
(2)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选择和序化上,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满足学生职业资格鉴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为根本,以真实、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内容,同时融入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规范,使课程内容更具真实性、典型性和可迁移性。
(3)细化课程整体设计。以2或4个学时为教学单位,细化课程整体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讲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应用、学生的技能训练、过程考核等,使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更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4)补充完善课外内容。进一步收集和整理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教学资料(如视频、动画、技术资料、网站等),以便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拓展学生视野,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2 课程实施改革
(1)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按需施教、以学为本、学以致用”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大胆探索与实践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合一,使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课前自主预习、课后自我复习,课堂成为查漏补缺、自我巩固的环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探索和研究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以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为主,采用示范教学法、练习法、相互学习法、任务驱动法,实现手把手、半松手和放开手,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3)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改变传统多媒体教学独霸一方的格局,利用网络平台,探索和尝试微课、MOOC和网络答疑等网络教育教学手段,挖掘典型的教材案例,尝试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应用和推广,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自学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以服务社会。
3.3 考核模式改革
课程考核是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情况的手段,加强能反映学生平时学习和掌握情况的过程考核模式探索与研究,将考核贯穿分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赋予不同权重,细化每个学习任务的过程性考核方案,涵盖考勤、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技能掌握等。探索构建出“考核模式多样化、考核内容系统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对象差异化、考核实施易操作化”的课程考核模式,充分发挥了考核环节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②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
3.4 课程团队建设
利用地方区域优势,吸纳企业技术专家和能工巧匠参与课程建设,利用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导课程建设。让课程团队教师全程参与课程建设并身入其中,鼓励教师平时潜心研究教材教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深入教学改革,积极参与课程教研活动和教学研讨。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以老带新”进行传帮带,“以说评课”进行教学研讨,助推青年教师的成长,使青年教师尽快成才、脱颖而出。选派教师到企业培养锻炼,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选派教师外出技能培训和学习交流,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教育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申报各类教科研课题、撰写教科研论文,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3.5 教学资源建设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网络平台。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与能力培养相匹配的一体化教材、学习任务书、教学视频、在线模拟学习等资料。整合相关互联网学习资源,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库,为教师课堂教学和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便利。
4 结语
社会在不断进步,企业产品在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有人需求也会产生变化,课程和课程内容也应随之发生变动,因此课程改革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和适应时代的变化需求,不断总结、探索、研究、创新,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更应又好又快地改革发展,切实进行改革以提升学生的关键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注释
在线课程建设总结范文4
关键词 高职 精品课程 网站设计 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所推崇的一种教育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其目的是尽可能缩短学生从毕业到正式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所需的过渡期,包括适应时间及工作能力。高职精品课程是指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高校和地方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追风赶潮、粗制滥造等问题。这不仅背离了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而且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精品课程应该作为一种资源中心、交流平台乃至于认知工具、绩效工具、评估工具,真正使学生享受到高水平的优质资源和信息化的学习支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强调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的思想。
一、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必要途径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对职业院校与公司企业两方都有利。对职业院校来说,通过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它的毕业生不但获得了相当的技能,而且有了就业的出路。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它可以更加经济、省时省力地招聘到优秀员工。这不但使企业在经济上受益,而且使职业院校打开发展的突破口,为使我国逐渐摆脱“技工荒”的局面、更好地适应工业化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创造了条件。
二、全方位的工学结合思想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所必须强调的
精品课程中所强调的工学结合,是一种全方位的工学结合思想。专业课程的设置、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开发、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实践教学的开展、毕业设计、考取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等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的思想。
1.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满足企业需求
通过调研,考虑市场需求,设立公司企业急需的人才专业。分析公司企业急需的岗位能力要素,针对性地设置课程。
2.具有丰富经验的师资力量
要求主讲教师与企业联系紧密,在行业企业中有一定影响,亲自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或参与相关的技术服务项目,成果显著。
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选取与开发
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课程的开发要基于工作过程,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
4.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思想
在教育技术的指导下,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工学结合、情境学习、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一体化等教育思想,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突出师生角色的转变、地位的改变,,尽可能做到在校学习与实践工作的一致性。
三、网站栏目设置与内容建设
一些精品课程建设趋于程式化,表现为功能模块固定、资源信息趋同、教学使用偏低、资源特色不足、学习支持不够等问题。通过网站栏目可以体现课程在各方面的建设理念和建设情况,凸显工学结合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特色,强调课程特色。
1.网站栏目设计原则
精品课程网站既是展示精品课程建设各项内容的重要窗口,更是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自主学习的一个平台。高职精品课程网站栏目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栏目设计便于专家访问评审。专家通过各省、市、自治区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与评审系统,根据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评审指标对各校申报课程进行网络评审。《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中的一级指标、申报表及课程录像网站中要作为一级栏目,一目了然,直截了当,便于专家点击评审。
第二,在一级栏目中突出高职工学结合理念,强调高职教育特色、强调课程特色,突出课程独特的优势与建设成果。如设置“实训在线”,下设实训内容、实训环境、实训成果、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践创新、仿真教学等栏目。
第三,在一级栏目中实现网络辅助教学功能。学生和老师浏览网站的目的主要是进行学习、教学和信息查询以及师生交互,如网络课程、拓展资源、交流论坛等。
第四,在二级栏目中,首先必设《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中的二级指标,其次可以根据课程情况增加栏目。如一级栏目“教学内容”,下设内容选取、内容组织、表现形式,还可以增加教材建设、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课程实验、实训项目等。突出阐明内容选取与岗位能力要素对应、基于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等。
2.课程网站必设栏目及内容建设
精品课程网站的必设栏目建设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比如: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队伍、实践条件、教学效果、特色及政策支持。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标志。建议必设三个栏目:网络课程、实训在线和拓展资源,这是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也是对教学内容建设情况的佐证。
教师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起决定性作用,每一门课程凝聚着教师的经验、知识与理念。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的主体。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专兼职结合、“双师”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3.高职精品课程可选特色栏目及内容建设
以特色取胜,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质所在。只有具有本校特色的理念和实践,才能夯筑精品课程的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可以添加一些特色栏目,如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实践创新、实训基地、产学合作、职业鉴定、仿真教学、资源库等,以此来强化此门课程独特的优势。
四、总结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需特别指出,不应只是在精品课程申报评审、整理材料时体现全方位的工学结合,更重要的是要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开发、施教、考核等所有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深入贯彻落实工学结合理念与方法,培养出职业能力、社会能力、行动能力兼备,职业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社会建设人才。
在线课程建设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职探索;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58-02
一、高职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化管理的必要性
1 建设项目的特性的需要。“专业建设与教改项目”规定了经费投入及用途、建设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具有典型的项目要素,非常适宜项目化管理。
2 高质量完成建设项目的需要。各级示范院校建设的核心是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示范院校建设的成效,必须按时、按质完成各建设项目,这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若用一般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难免会出现协调、沟通等各种问题,必须有高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来实施,项目管理正符合这一要求。
3 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需要。示范院校建设过程是一个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而项目管理方式正是一种公认的科学管理方法。在领导方式上,它强调个人责任,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在管理目标上,它坚持效益最优原则下的目标管理;在管理手段上,它有比较完整的技术方法。项目管理的精髓有两个:(1)系统思考,(2)对项目管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以确保项目大体按计划进行。项目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证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高职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化管理机制构建
1 目标确立。依据学校《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要求,确定专业建设与教改项目,明确项目建设目标:优化专业结构;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批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个性化专业教材等。
2 组织运行机制保障。学校成立由校领导和各相关部门组成的示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示范院校建设办公室,有专人负责项目运行和实施。
3 规章制度建立。为规范管理,有章可循,制定如下制度和规程:(1)教学项目建设经费及奖励管理规定;(2)教改项目管理办法;(3)学校教学委员会章程;(4)校专业指导委员会章程;(5)关于专业设置管理规定;(6)专业建设管理办法;(7)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管理办法;(8)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管理规定;(9)课程建设管理规定;(10)精品课程建设管理规定;(11)教材建设条例;(12)教师教研工作量计算管理办法。
4 项目任务量化分解。为便于操作,将项目目标细化,任务量化分解为四个二级项目,每个二级项目又分解为数量不等的三级项目,做到层层分解,层层负责。一级项目(1个)主要有专业建设与教改;二级项目(4个)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四个模块;三级项目(113个)包括9个重点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49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51本教材出版、4个专业实训基地(中心),与之对应,共有一级项目负责人1人,二级项目负责人4人,三级项目负责人113名,每个负责人目标明确,形成了由上到下、全方位、立体的责任体系,保证了项目实施落到实处。
三、项目运行与质量监控
1 立项。(1)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三级项目,除学校建设确定的省级重点建设四个专业外,为带动全校所有专业共同发展,另遴选出5个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合计确定9个重点建设专业,涵盖了全校所有二级学院。(2)课程、教材建设。学校《关于启动优质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建设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就申报范围和限额、申报项目要求、遴选程序等方面进行说明,启动三级项目的立项遴选工作。该通知明确提出:所申报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应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融“教、学、做”为一体,体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所申报的特色教材应强化应用,注重实践,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跟踪先进技术。在各专业认真研究,组织论证,根据申报限额确定本部门推荐申报项目,确定项目申报负责人后,项目申报负责人分别填写《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特色教材建设项目申报书》,并于规定时间报送至教务处。教务处组织专家,以答辩的形式进行申报答辩,专家组综合申报材料和答辩情况初步确定立项项目,最后由学校教学委员会审批确定立项项目。(3)实训基地建设。经学校教学委员会讨论决定,4个省重点建设专业同步建设4个实训基地。上述三级项目确定后,学校行文公布,配套项目经费,下达《项目任务书》。
2 中期检查。项目管理是过程管理。为保证项目实施的质量、及时监控与指导,对所有项目进行三次中期检查。(1)重点检查项目成员构成、项目实施计划编制、项目准备等情况。(2)检查分两组进行。项目负责人按项目任务书建设目标要求,汇报课程建设情况并展示课程网站;检查小组成员与课程负责人交流指导,提出意见。(3)组织专家对所有课程项目进行网评。专家对所有课程建设项目的网站进行评议打分,提出项目课程网站主要在电子教材、教学课件、学习指南、实训实习指导、在线答疑和在线测试等方面需要完善;对项目验收申报书填写进行指导;对项目建设总结撰写情况进行指导,提出修改意见;对项目课程标准的制定进行指导,指出需完善的内容;对教材建设项目出版情况进行摸底落实出版。
3 自查验收。为保证验收质量,分两批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项目包括9个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19+29门课程、20+31本教材。验收依据包括:《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教改项目项目任务书》;《校教改项目建设验收自查表》;《校教改项目建设验收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专业网站。验收过程由四阶段构成:(1)自查阶段。项目负责人依据项目任务书执行情况,填写自查表。(2)申报阶段。提交申报表、自查表,同时展示课程支撑网站。(3)初评。教务处组织专家依据申报表、自查表和项目任务书,结合课程网站建设情况,进行评议,填写评议表。(4)终评。在初评基础上,教务处组织有关专家对初评结果和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进行审议,确定验收结果。验收材料包括:《校教改项目建设验收自查表》;《校教改项目建设验收申报表》;教改项目建设总结(包括项目任务书执行情况、课程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课程是如何改革的、课程内容是如何整合的、教学方法是如何改进的、课程实践环节是如何解决的、课程师资是如何配置和保障的等内容);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支撑网站。网站内容应包括课程概况(课程简介、课程特色、师资队伍);课程规范(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教案、学习指南);教学资源(电子教材、教学课件、课程录像、实训实习指导、课后练习、在线答疑、在线测试、文献网站);录像包括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不超过40分钟)和课程教学录像(不超过20分钟),其中,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以说课为主,包括教学设计以及相应的教学设施、环境和实训实习场景等介绍,并附相应文字说明。
四、高职示范院校建设项目化管理的特点
1 量大面广,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明显。在1个一级项目下,细分为4个二级项目和113个三级项目,除省重点建设的4个专业外,还在无省重点建设专业的学院遴选出5个专业作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合计9个重点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也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并且建设要求、标准、实施等完全相同,带动了全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
2 创新项目经费管理。(1)项目经费足额下拨。一般重 点建设专业3万元/专业、核心课程2万元/门、教材5000元/部。(2)经费分二批下拨。前期启动经费下拨计划的一半,剩下的等到项目验收通过后划拨,验收不通过者不下拨。(3)经费使用权下放。建立项目负责人专用账户,负责人有权使用账户上的专项经费,不需另外的审批手续。
3 注重管理创新。(1)注重项目规划。项目规划应包括时间、内容要求、项目分工、项目制度等。一旦项目启动,就进入到运作当中,什么时间发文,各项工作什么时候到位,中期检查什么时间,各级项目负责人、校和院二级管理人员、参与教师该做什么,等等,这些都要明确具体。(2)注重项目激励,做到随时检查,随时公布结果,随时表扬好的做法和个人,保证项目顺利进行。(3)注重严格督促。人都是有惰性的,没有督促就没有成果。可以通过中期检查、项目进行情况汇报会、说专业竞赛、说课程竞赛等方式进行督促。此外,一级和二级项目负责人要利用项目建设网站,对各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即时监督与关注,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提出管理意见。
在线课程建设总结范文6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综合平台;网络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3-5671-02
Discussion on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for THEOL Appl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ZHOU Ye-shan, QIN Qi-yi
(Xin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Urumqi 83004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used situation analysis of Xin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network education platform,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 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such as the low rate of use, the lack of teaching resources, and less attention to the net? work teaching platform.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Should enhance the minority students’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strengthen propa? ganda, organize application training regularly, and incorporate the network course construction with the standard of Teaching achievement evaluation.
Key words: network teaching; integrated teaching platform; network course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开展网络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十九章明确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1]网络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使教师和学生摆脱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自主学习,最大化共享教学资源。
近几年来,国内很多高校都加大了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力度,部分高校引进了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实现了以网络教学来辅助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然而,各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和发展并不平衡,国内较发达地区的一些院校如清华、北大等,拥有较先进的技术和教学资源,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的成效。其他相对欠发达地区,如西部地区的一些高职院校,虽然也有部分引进网络教学平台,但大部分在教学中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以新疆教育学院为例,新疆教育学院于2011年引入了“清华教育在线”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了网络辅助教学的教学改革模式,在一年多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存在了一些问题。该文基于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在新疆教育学院的应用和推广情况,从需求差异、使用状况、推动过程等方面分析,解决系统平台在推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从而使网络教学平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 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需求差异性分析
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是“清华教育在线”基于质量工程的一体化数字化学习综合支撑环境构建方案中的方案软件。该平台旨在促进多媒体与网络课程规范化和工程化建设,实现师生、生生等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2]。平台分为个人管理区、课程教学区、精品课程区3部分,以课程为基本管理单位,围绕课程有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互动答疑、教学评价与评测、课程组织与管理、辅助教学工具等6个子系统。
平台包含教师、学生、管理员三种角色,学生的课程教学区由教师在课程管理自由设定。个人管理区主要应用有日程安排、问卷调查、网上讨论区、个人资源、教学博客等,课程教学区主要有教学大纲、教学材料、答疑讨论、课程问卷、课程作业、试题试卷库、在线测试等,精品课程区主要有查看、申报、建设精品课程等功能[3]。尽管平台功能比较完善,但是每个学校根据应用的侧重点不同,对平台功能的需求也不一样,以下是我院根据自身特点提出的一些需求差异。
1)界面简洁,操作尽量简单化。THEOL网络教学平台功能非常全面,可是操作起来也很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由于我院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占到了学生总人数的60%以上,很多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比较差,难以理解系统中的部分信息,再加上其入学时的计算机水平比较差,使用起来比较吃力。因此在功能上,要求系统尽可能的通俗易通,操作上要简单明了。
2)平台部分功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比如在线测试,教师需要根据其提供的模板设计习题,而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设定,一方面增加操作难度,一方面也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由于教学的形式逐渐呈现出多样性,教师对教学材料的设计也各不相同,现有平台基础提供的模板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需要进一步增加平台的灵活性,让教师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设计各种模板,比如在线测试、课程作业、研究型教学等。
3)统计功能比较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要统计学生的各种操作,包括提交的作业,在线讨论的情况,在线测试的情况等,而系统平台提供的统计功能比较有限,使得教师在统计学生学习情况方面很费时间和精力。因此在系统平台设计时就把统计功能增加上去,更能体现出网络教学的便捷性。
2 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应用现状分析
截止至目前,我院已完成了对全院在职教师和在校学生的录入,所开课程也已经涵盖了所有分院,以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两个时间段,以开课教师数量、课程总量、学生选课数量、教学大纲设计、个人资源总数、总访问量、人均访问次数,作为总计指标,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从2011年上学期到2011年下学期,开课教师数量增加了111人,课程总量增加了219门,学生选课数量也增加了1771人,总访问量增加了14754次,说明目前平台的使用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教师和学生已经开始使用平台。但是,教学大纲设计从2011年上学期到下学期只增加到298次数,人均资源总数仅在2MB到2.5MB之间,人均访问次数仅有2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平台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教师和学生还没有真正去使用平台为教学服务。同时从课程总访问排行(图2)中也可以看出,访问次数最高的课程是小学数学,也才有23次,说明平台的使用率很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尚未认识到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重要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推动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3项目推动过程遇到的难点及推进建议
通过前面的统计分析,总结出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有:
1)网络教学无形中会增加很多工作量,部分教师不愿意多花时间在网络教学上,认为网络教学是一个负担。因此如何转变教师观念,让被动变为主动是一个关键。
2)从统计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没有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而那些已经使用了的学生,也只是登录进去看看而已,对老师布置的各种网络教学作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在学生中的宣传,提高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兴趣。
3)少数民族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薄弱,经常因为不会使用而放弃努力,而那些使用比较好的学生,也因为缺乏积极有效的引导,最后也失去对网络学习的兴趣。因此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网络学习的兴趣。
4)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没有形成默契,由于重视程度不均衡,任务分工不明确,导致项目推进缓慢。如何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协助,使网络教学平台能够快速的推进。
针对新疆教育学院THEOL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情况,提出几点推进建议:
1)首先通过报告、座谈等多种形式,使学校主管领导、各院系主管领导充分意识到网络教学平台的重要性,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
2)通过行政命令干预,引起教师重视。学校主管领导、教务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及相关行政部门(校办、人事处等)充分重视并联合行政命令,激发教师应用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的积极性。
3)通过多种形式举办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使用培训,并时时跟踪引导学习,解决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4)结合教育部“质量工程”提出的特色专业点和课程建设要求,在校内启动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并确定激励机制,对确定立项建设的网络课程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5)考虑将网络课程建设作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之一,建立多种奖励机制,以网络课程建设评定指标体系为标准,对检查评估获得优秀的网络课程单位适当予以奖励。
4结束语
目前,新疆教育学院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的应用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推动,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应用效果已经开始显现。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广应用首先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配合,教务管理单位要出台相应的推动政策和评价体系,为平台推广提供政策支持;技术部门要大力支持平台使用培训工作,为平台使用提供技术支持;教学单位要积极开展网络课程建设。总之,要使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真正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上到领导、下到教师和学生,都要引起重视并积极主动参与到网络课程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2010,7.
[2]清华教育技术研究所.内部资料[Z].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