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跨国公司并购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范文1
关键词:外资并购;产业安全;并购规制
一、外资在华并购的新动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繁荣、巨大市场需求、廉价的劳动力及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优势已吸引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人。目前,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约有470家来华投资。随着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不断调整,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活动明显活跃,并购的总体规模呈急剧上升之势,出现一些新动向。
(一)并购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是外资在华并购出现单项并购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2000年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活动,半数以上是单个并购案值超过1亿美元。如,法国米其林公司反向收购我国上市公司上海轮胎橡胶涉及金额高达3.2亿美元,汇丰银行出资17.47亿元人民币收购交通银行19.9%的股份,美国花旗集团出资56.7亿元收购广东发展银行20%的股份。同时,外资并购的整体规模也呈不断扩大之势。以2003年为转折,跨国并购在我国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2004年,我国境内的并购总额激增至347.76亿美元,占当年外商直接投资额的57.39%;2005年,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案值创历史新高至466亿美元,占当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724.06亿美元的64.36%。可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国外跨国公司已在我国掀起一场并购的浪潮。
(二)被并购企业多为优质龙头企业。被跨国公司并购的国内企业多数是较为优秀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或拥有可观的市场份额,是国内市场上的主要生产厂家,在某个区域市场居于主导地位;或具有优良的生产资本;或拥有受过良好培训的技术工人;或经营管理状况良好;或拥有垄断性资源,等等。一些跨国公司对在华并购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目前,行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已成为外资并购青睐的对象。行业龙头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其技术水平和资产质量在业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近,我国一些重要行业的龙头企业陆续被并购。如,国内最大的柴油燃油喷射系统厂商无锡威孚、国内唯一的大型联合收割机佳木斯、中国最大的电机生产商大连电机厂等,纷纷被外资控股并购,工程机械制造业龙头企业——徐工集团被外资列入并购行列,但一度曾被叫停;中国前五大水泥企业,除浙江三狮外,其他四家企业都已打上外资的烙印。上市公司同样也是外资并购的重点。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般属于效益较好的知名企业,行业地位突出、资本实力雄厚、营销网络完备,拥有大量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跨国公司并购上市公司更容易获得品牌和知名度。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外资直接或间接进入上市公司乃至控股上市公司,已成为外资并购的新动向。
(三)被并购企业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外资并购的目标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包括食品、日用品、钢铁,机械等,第三产业在并购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近年来服务业一直是吸引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部门。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零售业、电信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等行业的外资并购活动逐渐增多,规模也随之扩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外资参股我国金融业的热潮正拉开序幕。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除积极筹备在华设立营业机构外,明显加快了并购中资银行的步伐,参股、控股中资银行已成为外资银行占领中国市场的重要手段。
(四)外资并购呈独资化趋势。随着我国对外资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外商从合资到独资的发展态势非常明显,以至于外商独资企业已超过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从2006年利用外资情况看,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76%和42.83%,而外商独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同比却增加4.27%和43.63%。近年来,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在控股权方面几乎都提出明确的控制要求,外商已不满足于直接投资,谋求企业控股权的欲望逐渐显露。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以来,跨国公司在对我国企业的主要并购活动中,有半数以上的跨国公司获得绝对和相对控股权。如,法国达能对乐百氏和娃哈哈所持股份分别达92%和51%,并持有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的股份;世界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法国米其林公司控制我国轮胎行业龙头企业上海轮胎橡胶集团70%的股份。合资企业增资扩股也是外资谋求企业控制权的重要方式。外资为保证对核心技术和市场的控制能力,利用整合资源、扩大资本金、收购股权等方式加大对我国企业的控制,逐步实现由原来的合资经营走向独资经营。近年来,最初以参股、相对控股成立的合资企业,外方不断提高在合资企业的股份,通过增资扩股实现绝对控股甚至独资经营。
二、外资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一)部分产业被外资垄断的倾向已出现。外资并购着力于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弱化国内企业的竞争能力,消灭潜在的竞争对手,从而达到控制某个行业的目的。外资并购的快速发展,已对部分产业的市场竞争状况产生影响,外资垄断部分行业的倾向开始出现。一方面,外资并购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产业集中度,逐步形成外资寡头垄断市场的新格局。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利用自己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提高市场进入的门槛,进一步限制竞争。通过对我国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并购,跨国公司扩大了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某些行业甚至出现少数跨国公司垄断市场的局面。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的份额,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的份额,美国“柯达”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70%的份额;在网络设备行业,“思科”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为60%,“富士”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5%。在我国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产品已占我国1/3的市场份额。此外,在彩管、微电机、小汽车、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光纤电缆、啤酒、造纸、洗涤用品、医药等行业,跨国公司目前已实际上取得垄断或控制地位。2005年,80%的中国大型超市处于外资的控制下。
(二)使民族品牌大量流失,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缩小。品牌不仅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国产品进人我国市场的过程中,国内企业所拥有的知名度较高的民族品牌,正是外资顺利进入的障碍。于是,外资企业通过并购来完成对国内民族品牌的消灭。我国知名品牌在被外资并购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受损,活力28、熊猫洗衣粉、扬子冰箱、孔雀电视机和香雪海冰箱等中方品牌,不仅没有在外资并购中壮大自己,反而被封存起来。大连电机厂、西北轴承厂、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无锡威孚、锦西化机等都因为并购不当导致民族品牌的消亡。国内品牌的流失意味着国内企业失去了市场空间,失去了产业发展机会,可能使我国长期处在国际分工的低端。品牌流失还可能影响到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因为外资通过并购,利用中方品牌的销售网络,迅速发展自己的产品品牌,不仅挤垮了国内同行业的企业,而且随着并购的进行,新企业将把国内运行已久的供应链打破,而转向跨国公司母国或跨国公司在国内的配套生产企业,从而必然会对原来中方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和产业造成影响。国内知名品牌不仅是无形资产,也是民族企业的灵魂,是支撑我国产业发展的基础。大量的国内知名品牌从市场上销声匿迹,势必影响我国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产业安全。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范文2
一、中国外资并购中垄断倾向的主要特征分析
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外国投资者进入东道国投资一般采用新建企业和并购东道国现有企业两种方式。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进入方式为新建企业。进入8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战略的调整,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形式。我国对外开放初期,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基本上都采用新建企业方式,外资来源主要是周边国家或地区。由于当时大部分跨国公司不很熟悉我国的投资环境,因而往往采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形式,以求在建立企业和经营管理过程中依靠中方力量打开局面。随着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逐步扩大和外商对华投资环境熟悉程度的加深,国际投资者越来越多地采用并购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外资对股权的要求也与日俱增。特别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在我国某些行业和市场领域形成控股态势,使我国民族工业特别是幼稚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强大冲击。从近年情况分析,我国外资并购中出现的垄断倾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外资加大控股并购的力度,谋求企业控制权的意图日益显露
1998年以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方式一般以举办合资企业为主,通过较低控制程度的股权安排来降低政策不确定和市场不确定等方面的投资风险。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更多趋向以独资方式开拓中国市场,合资企业中的外方居控股地位的比例也在迅速增加。即使在投资初期由中方控股的企业,在以后增资扩股时,由于中方缺乏增资所需的后续资金,造成我国企业股份比例不断降低,甚至丧失控股权。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外合资企业股权变动中,一般从最早的中外方比例75:25变成60:40或50:50,现在基本变成20:80或10:90,由外方绝对控股或变成外商独资。
在跨国并购投资中,外商要求取得目标企业的控股权的倾向也更加强烈。据不完全统计,在2000—2002年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主要并购活动中,有半数以上的跨国公司获得绝对和相对的控股权。如法国达能对乐百氏和娃哈哈所持股份分别增至92%和51%,并持有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的股份;世界最大的轮胎生产企业——法国米其林公司在与我国轮胎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海轮胎橡胶集团的合作中控股70%;法国阿尔卡特公司通过协议收购中方及其他外方股份,持有上海贝尔的股份为50%+1股;荷兰飞利浦在苏飞公司中所占的股份由51%增至80%等。这种情况与2000年前的并购相比,外资控股比例明显提高,股东排名更加靠前。这种控股并购是跨国公司全面衡量在华投资风险、资源投入、技术保密、企业控制和投资效率等因素后所作出的一种战略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垄断中国市场奠定了微观基础。
2.外资采用系统化、大规模的并购方式,企图获得更多的行业控制权
所谓系统化并购是指跨国公司不仅向一个个单独的企业进行投资,而且还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或相关联的企业进行横向的投资,或者是对生产、流通、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纵向或系统的投资。为了实施这种系统化的并购投资活动,许多跨国公司不惜动用巨额资金,数以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并购案例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在2000-2002年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并购活动中,半数以上并购案例涉及金额都超过1亿美元。如法国米其林公司反向收购我国上市公司轮胎橡胶涉及金额高达3.2亿美元;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出资4.3亿美元购买中石化股票;法国通用水务并购上海浦东自来水公司涉及金额2.5亿美元等。
通过系统化、大规模的并购投资,跨国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我国某些行业,甚至形成垄断的趋势。如按销售收入计算,目前外资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皮毛制造、服装生产、文体用品制造4个行业中所占比重均已超过50%;按利润指标计算,在纺织业、煤气生产供应业、机械制造业、仪器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行业中外资均占50%以上;按市场份额计算,外资生产的摄像机和传真机的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99%和98%,移动电话为80%,大中小型计算机为75%,轿车和电子元件均为70%,机床为63%,微型计算机为60%。由于外资对我国某些行业及其主要产品的控制,导致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3.外资并购着眼于品牌控制,导致中方企业无形资产的流失
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利器,一个国家著名品牌的多少是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些跨国公司在并购我国目标企业时,往往把品牌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竞争策略。外方凭借其在资本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要求并购后的企业使用外来品牌或新创品牌,而闲置国内企业已有一定市场信誉的名牌商标。有些外方还通过减少中方品牌宣传费、减少或终止技术开发投入、降低产量等手段,使国有品牌逐渐衰落直至消失。在国内洗涤用品、化妆品、摄像器材、移动通讯、饮料、啤酒等行业,外方控制品牌的问题尤为突出。如目前国内洗衣粉市场上的“碧浪”和“汰渍”品牌,是外资控股并购国内“白猫”、“高富力”生产厂家后推出的新品牌。在洗发产品市场十分叫响的“海飞丝”、“飘柔”品牌,则是外资控股并购广州的“洁花”牌洗发香波生产厂家后推出的,原“洁花”品牌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此外,日本“富士”、美国“柯达”和德国“爱克发”彩色胶卷共占有80%以上的国内市场份额;“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等外企品牌则占有3/4以上的移动通讯市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及其系列产品也已占据了国内大部分饮料市场。
由于国内许多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外方在并购企业中刻意树立外来品牌和新创品牌的商业信誉,使国内名牌商标逐渐淡出市场或被挤垮,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不断付之东流。随着国外著名品牌的大量进入,外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垄断了我国市场,而且还给我国发展自己的名牌产品及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4.跨国并购投资主体发生变化,具有垄断优势的著名跨国公司明显增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据统计,在目前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到我国投资。这些跨国公司凭借自身在技术、资金、规模、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跨国并购投资的主动权,并在我国某些生产领域和产品市场中力图形成垄断的态势。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的整体水平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在外资并购活动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技术水平的差距。如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精密机床、数控机床、飞机和汽车制造以及冶金、化工、采油、采煤、发电等大型成套设备制造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上几乎都存在一二十年的差距。二是企业经营规模上的差距。以汽车行业为例,国外大中型汽车生产企业年产量均超过100万辆,美国通用和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更是多达400万辆;而我国汽车整车厂有近百家,2001年总产量仅为233万辆。三是研发投入上的差距。以制药行业为例,全球制药企业每年在新药研发上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10%—15%,如辉瑞(Pfizer)、默克(Merck)、罗氏(Rocke)等国外大公司每年花费20亿美元用于新药研发;而位居我国医药行业前列的制药厂,一年的新药开发费用只有几千万美元,研发投入仅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此外,我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产品质量、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在外资并购我国企业时,这种不对称竞争极有可能演变为国外企业在我国市场占据垄断地位。据有关部门调查,不少跨国公司的高层主管人员都认为,在进行行业分析或者外部基准化时,根本不必担心来自中国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而要重点分析行业内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外资企业。由于总体实力对比悬殊,在近年许多外资并购事件中,中方都是处于被动地位,跨国公司很轻易地将合资企业纳人其经营系统,并通过收购剩余股权,从合资走向独资。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范文3
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世界跨国投资的快速增长是由跨国并购的剧增带来的。当今,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间吸收外资的主要形式。
一、跨国并购在华的发展和担忧
近两年来,国际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重化工业、基础材料业、消费生产和服装业等领域开展了并购业务,其数量和交易额并不多。2006年跨国并购合同金额仅47亿美元,只占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2.5%。
但是在2006年的几桩并购案令人广为关注:
1.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与徐工科技第一大股东-徐工集团工程机械公司的股权交易。美国凯雷集团以3.75亿美元现金收购中国徐工85%的股权。“徐工并购案”引起各界的诸多争论。审批至今悬而未决。有些媒体称其为是2006年并购市场最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2. 高盛和鼎晖集团联合收购国内最大的食品加工企业-双汇集团100%的股权。高盛集团在参股雨润后,再一次参股双汇,让人们注意到海外私人股本基金在并购中国企业、整合中国产业的作用和力量。这一并购案也引起颇多质疑,担心其是否影响国内产业安全。
3. 拉法基中国海外控股公司与四川双马投资集团公司联姻。四川双马实际控股人为绵阳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绵阳市国资委将其持有的四川双马89.27%的股权转让给拉法基公司。这桩水泥企业的收购案虽然受到国内舆论的质疑,但有关部门仍然批准了这一并购案。2006年外资对国内水泥行业的几十起并购案均告成功。目前,国内前10强的水泥企业都有外资企业的参与。
4. 帝亚吉欧集团(Diageo Highland BV)以2.03亿元受让成都盈盛投资持有的四川全兴集团43%的股权。股权转让后,四川全兴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其中成都盈盛出资2.4亿元,持股比例从94%降为51%,帝亚吉欧折合出资2.03亿元,持股43%,成为四川全兴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借此,帝亚吉欧间接持有水井坊(生产高端白酒的企业)近17%的股权。至此,外资在中国唯一没有涉及的产业―――白酒行业也被突破。
在《外商投资指导目录》中,中国名优白酒被列为限制外商投资的行业。帝亚吉欧明智地避开了从上市公司层面直接介入水井坊,而选择与无实业的投资公司-盈盛投资进行股权交易,进而间接持有水井坊的股权。
这一并购案引起了国内行业不同的反映。有人认为,以谷物为原料的白酒固态发酵工艺,西方国家还不掌握,如果外资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我国的工艺技术可能被外商获得,对我产业安全不利。也有人认为,白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酒,其坚固性很难被洋酒取代。国家对外商投资名优白酒的限制很严,未来可能发生的并购案,应该是发生在二、三线品牌。因此,外资不会对白酒产业造成冲击。
5. 英博啤酒集团收购福建雪津啤酒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交易总额达58.86亿元。这标志着外资企业在中国啤酒市场上的地位日益显著。
6. 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宣布,购买中国好运多超市35%的股权。好运多是我国一家领先的零售商,在全国34个城市开设了101家商场。对这桩收购案,有人认为,沃尔玛必将面临整合的难题。中国零售业有其独特的产生、发展背景,无论在文化、体制、结构等方面的整合难度相当大。也有人认为,这是明智之举。双方的合作将会对好运多顾客的服务上一个新台阶,也为好运多供应商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目前,中国零售业整合度仅有20%,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零售业100强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0%,市场处于分散状态,需要通过资本并购方式进行整合。因而,有人认为,中国零售业并购浪潮将在今后的5年内保持一种旺盛的状态。外资零售企业以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管理将成为并购的主要参与者。部份品牌的民族零售企业也会加强对重组并购方式的使用力度,并成为被重组并购的对象。
7. 外资进入我国商业地产业也很频繁。先后有:摩根士丹利以5.3亿元收购上海徐汇区的高档住宅项目;美国私募基金华平集团出资3000万美元收购上海中凯房地产开发管理有限公司25%的股权,以进入内地楼市;美林国际等海外基金认购地产公司上海置业本金总额为12.396亿元的债券,从而间接介入沈阳和无锡新城项目;荷兰金融机构ING 集团(ING基金)收购深圳地产企业金帝集团一下属公司49%的股权。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案中,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外商谋求对目标企业控制权的意图更加强烈。与2000年以前相比,现在外商在投资并购中控股的比例明显提高,股东排名均在前列。二是,外商的系统化并购日渐明显,外商不仅向单独企业并购,而且还注意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产品或关联企业进行横向投资。三是,外商投资并购的金额日趋增多。据不完全统计,跨国公司在对中国企业的并购中,涉及金额超过一亿美元的占50%以上。数亿美元的并购案屡见不鲜。
跨国公司对我国某些行业的企业已经实现了控制权。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皮毛制造、文体用品等四大行业中,如按销售收入计算,外资所占比例均已超过50%;在纺织业、机械制造业、仪器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如按利润计算,外资均占50%以上;如按市场份额看,外资生产摄像机和传真机分别占99%和98%,移动电话为80%,计算机为75%,轿车和电子元件为70%,机床为63%,微型计算机为60%。当前,外资对我国某些行业和其主要产品已经实现了控制目标,但能否同样视为对我国支柱产业已达到了垄断的目的、危及到我国产业安全或者说国家经济安全,这是一个值得商磋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下,外商不满足在华的绿地投资,他们力图采取并购的方式直接占领中国市场,选择行业的排头兵作为并购的重点,利用国有企业改制和地方推进国有产权改革的时机,加快并购的步伐。因而,引起人们的担忧,担忧外资大量的并购可能形成对我国重要行业的垄断,可能导致我国自主品牌受到威胁,可能影响中国企业的规模扩张与国际化,最终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增加了国家经济的潜在危险。
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支柱产业和企业完全不设防,只强调按市场和资本意志行事是不对的,也是错误的。纵观世界,任何独立自主的国家,都对外资并购施加了种种限制,尤其是发达国家,这种限制都有很长的历史。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必须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和核心技术保持控制权。因此,在国际投资市场中,如何趋利避害,维护产业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跨国并购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方式
在我们重视跨国并购可能对产业安全带来隐忧的同时,也必须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跨国并购。不能将跨国并购都视为损害了国家产业安全。需要充分看到外资并购对推动我国国有企业改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能把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遇到困难就上升为国家产业安全,这样做,往往会以产业安全为名,行保护之实。探讨这个问题应持的基本原则是,开放市场和保护市场相结合,需要认识到产业安全内涵的变化,用辩证、动态的眼光对待新形势下的国家产业安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一直以绿地投资为主,这与国际上资本流动的态势正好相反,发达国家引进外资,并购占80%以上。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资本流通的主要形式,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主要方式。
并购本身是正常的经济活动,是企业之间的博奕,它体现了资本的逐利性质。近两年来,跨国并购在国际投资市场发展迅猛的原因之一是,前几年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全面实行低利率,跨国收购者有充足的廉价资金可供使用,特别是日本自2001年开始实施零利率政策后,廉价的日本资金流向海外市场。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或在高位徘徊,也给石油出口国带来了数千亿美元的额外收入。这笔可观的石油美元也需流向市场,寻求投资。这些因素又推动了国际私人股本基金得以发展和扩大。传统的私人股本基金多数属于创业基金(即以绿地投资为主),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其运营特点呈现显著变化,从创业投资转向扩展融资,进行跨国并购和兼并,重组企业提高盈利,然后再出售或上市,以换回高额回报。从2003-2005年,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并购或夹层基金的筹资额相当于创业基金额的3倍左右。
从外部条件看,国际资本充裕的流动为我国引资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是我们也需要适应当前国际资金运营新的特点,采取新的引资模式,以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
跨国并购将是我国利用外资的新途径。其原因是:
第一,当前,国内传统制造业已出现饱和状态,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和能源、资源的约束,将会影响外资绿地投资的进一步发展,外资并购在我国的增长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引导外资以并购、参股、再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国内企业改造,积极探索盘活国有资产的方法,也是我们的内在需要。
随着我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未来服务业跨国并购将会增加。另外,到2010年,根据国资委提出央属国有企业要缩减到80-100家,出现在中央企业中的并购和东北老工业地区的并购将会逐渐增多。对这一发展趋势,既不要担心它,也不要轻视它。
第二,一些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实现多元化,已经是一个明确的改革方向。中国现有40多万家国有企业,对其进行资产重组需要一笔可观的资金。要使现有国企产权结构多元化,国内民营资本明显不足,而跨国资本则是重要的现实来源。当今,跨国公司资本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资产重组,这为我国国企改革和资产重组提供了一个机遇。跨国并购能够使国企存量变现获得大量资金,用于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跨国并购不仅可以引进资金,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进技术、营销、管理等知识资本,以利促进国企战略重组和技术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三,外资并购将有助于加强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企业生产要素的整合,包括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方向的整合。通过并购,中国企业可获得品牌和技术并使得这两种在中国企业比较薄弱的要素得以加强。跨国并购也有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建设,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有益的。
三、对跨国并购的监管和引导
并购投资比绿地投资要受到更多约束,因为,绿地投资没有直接消灭内资同行企业,没有直接减少市场上的竞争,而并购投资则是直接消除了内资同行企业,直接减少了市场上的竞争,容易形成行业垄断。因此,大多数国家为了保护产业安全而设置了难以跨越的法律障碍。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外资并购的引导和规范”。对外资并购宜疏不宜堵。因而,处理好跨国并购与产业安全的关系和对外资并购加强监管及指导,则是规范跨国并购的两个重要问题。
(一)产业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安全应通过立法、产业政策、贸易救济措施等手段加以保护。保护是手段,安全是目的。
产业安全是指本国资本要对影响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掌握控制权,这些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国的资金、技术和品牌。在经济对外开放条件下,跨国公司在进入支柱产业的深度和广度上应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以保持我国支柱产业的国际控制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创造条件,使受保护的产业对国外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具有较强的抵御和抗衡能力,以保证我国经济稳健地发展。
产业保护应以积极的态度为出发点、以积极的效果为目的。保护的前提是在WTO 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目的是促进受保护产业的有效竞争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不是保护其垄断利润或利益不受国内外竞争的影响。保护的手段,主要是运用WTO 的有关规则,合理维护产业安全的合法效益,并通过合理的产业政策、竞争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产业保护不是全方面的保护,而是有目的、有差别、有选择、有限度地保护。依据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选择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关键性和敏感性、并在现阶段面临严峻对外竞争的产业,对于那些夕阳产业和该转移的产业要敢于放弃。
产业保护不是对整个行业都要进行保护,而是在对重点产业进行细化的基础上,对重点产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又要对产品的保护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要突破产业安全的范畴,应在维护国家综合安全框架下,统筹考虑保护产品的范围。
产业保护应以合理限制,适度保护为原则,对一些幼稚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的民族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采取某些保护性产业政策。对产业保护应有一个全面、准确的应用。要从全局,大处着眼,理解保护产业安全的内涵。不能仅仅盯着案例来判断。这样就可以避免或减少时常出现的争论。
出于对国家或是民族利益的考虑,当今,各国和中国都一样把产业安全的保护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了某些“限外令”。但是,“限外令”不等于杜绝和限制跨国并购。
(二)只要能够规范跨国并购的行为,不仅会有利于我国产业的发展,又可达到产业安全的目的。因而对其不宜掺杂太多的民族因素。在明确外商控股和并购国有企业产业导向以及确定可以参与并购的产业领域的原则下,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欢迎外商进行并购。
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部完整的规范并购活动的法规。在2000年以前,外资并购基本上没有在国内展开。2003年3月,有关部门联合颁布《外国投资者并购国内企业暂行规定》之后,外资并购境内企业逐渐增加。通过几年的实践,外资并购活动,在审批、监管、资产评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反垄断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显现出原来的法规不够细化和全面。2006年8月8日,在《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国内有关部门重新修改制定并颁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简称《规定》)。
《规定》中明确,“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并取得实际控制权,涉及重点行业或可能影响国家经济安全或导致拥有驰名商标或中华老字号的境内企业实际控制权转移的,当事人就此应向商务部进行申报,地方商务机构不可直接审批。”“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向商务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报告:(1)并购一方在中国营业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2)1年内并购国内关联行业企业累计超过10个;(3)并购一方在中国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0%或由于境外并购使其与有关联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25%,都必须接受反垄断审查。另外,《规定》还就企业的资产评估和换股并购等都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规定》的颁布,对外资并购行为的监管有了法律的依据。人们所担心的并购可能影响国家产业安全和出现市场垄断等问题从法律上有了防范的依据。跨国并购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我们对并购的认识正在逐步加深。随着并购案例的不断增多,可能还会出现其他问题,现行的《规定》仍需不断完善,其他相应的法规也需及时研究,适时出台。
跨国并购对市场竞争可能呈现的影响,要根据不同产业和产品的特点,对相关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既不能简单地论定并购会造成集中,产生垄断,妨碍市场有效竞争,也不能排除并购可能产生反竞争的效果。关键是加强对并购的有效监管。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范文4
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很多企业走出国门抄底并购外国企业,形成了一批新型跨国公司。这些跨国公司的本部或母公司在我国境内,依托国内市场业务的深厚根基,不断上演蛇吞象的商业并购案例,诸如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部门等并购案例。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深入,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活动将越来越多,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逐渐增强。我国企业在投资和并购过程中,必须面对会计准则差异对跨国公司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的影响。为了增强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我国新会计准则规范了跨国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处理,然而随着汇率改革的深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跨国企业合并报表的资产核算影响愈加明显。
二、汇率波动对合并报表的主要影响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要求我国境内跨国公司的母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将拥有控制权的境内外子公司纳入报表合并范围。虽然我国通过境外直接投资或并购形成的跨国公司数量还不及欧美发达地区的十分之一,但跨国公司的数量明显加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境外子公司通常以功能货币结算,然而随着我国汇率市场改革步伐加大,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富弹性,人民币汇率波动更加明显,近三十年人民币对日元和美元的汇率波动趋势如图1所示。
欧元区成立后,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的汇率波动如图2所示。
欧债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也送来了百年难遇的对外直接投资机会,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势必要面对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人民币汇率波动使企业合并报表中固定资产折旧加快。人民币升值使我国企业境外子公司的资产在不同时间点不能汇总核算,违背了会计基本原则中的货币稳定原则,近十年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快了境外子公司的资产减值,增加了跨国公司合并报表的资产减值准备,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跨国公司的合并报表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
第二,汇率的大幅波动影响企业合并报表的可比性。人民币升值使境外子公司的资产评估价值不具备纵向可比性,比如某公司境外子公司于2006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10万美元的大型设备,按照20年以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残值为零,则每年的固定资产折旧为5000美元。2006年12月31母公司资产负债表日合并报表时,此设备的折旧计提398.59万人民币。2007年12月31日,由于汇率变化母公司合并报表时计提380.02万人民币,差值18.39万人民币计入管理费用或财务费用。以此类推,2008年计入32.95万成本费用,2009年计入5.7万成本费用,2010年计入3.07万成本费用,2011年计入15.54万成本费用,累计要将75.65万元计入成本费用,而按照年数综合法计提折旧也需要将50.74万元计入成本费用。人民币对日元和美元的汇率变化不同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在日本和欧美的子公司的外币财务报表就不具备了纵向可比性。
第三,我国汇率波动趋势不同,跨国公司的合并财务可理解性降低。当前我国企业公开公布的财务报告多数是合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编制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养对财务报告的质量影响较大,我国当前的会计准则明确了很多会计信息处理操作原则,但细节的操作空间仍然很大,财务部门或者高管可以借由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期间外国通货膨胀环境下存货折算和历史原材料成本折算之间的差额虚增利润,以此美化公司财务报告达到某种目的。
三、汇率波动对合并财务报表影响研究模型
为保证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本文以某电子公司为例,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对案例公司2006年至2011年的财务报告中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所有财务数据源自其公司官方网站公布的财务报告和境外子公司财务报告。
本文案例企业固定资产为因变量y,分别计算人民币对日元和美元汇率波动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选取汇率波动x和时间t为自变量。
案例企业采用加速折旧法核算固定资产,公式如下:
其中:C为固定资产购入价格,C0为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Dt为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为保持与母公司采用统一的会计核算方式,本文采用加速折旧法核算固定资产,并考虑汇率波动对固定资产核算额的影响,将境外子公司的外币核算固定资产用以下公式折算:
其中:C为固定资产购入价格,C0为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Dt为固定资产年折旧率、P(rt)是服从正态分布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并且rt用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λ等于无风险汇率。境外子公司的年固定资产的计算公式如下:
四、汇率波动对固定资产核算影响结果分析
货币稳定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原则之一,只有当本币汇率保持稳定时,跨国公司的财务报告才具备可比性和参考价值,所以在人民币汇率将持续波动的现实情况下,应当确定汇率波动对会计核算的影响程度。本文以汇率波动对固定资产折旧核算的影响为例,分析汇率波动对跨国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按照案例企业境外子公司的季度财务报告上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转换为以人民币计量时,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时需多次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准备或成本费用。按照新会计准则中以控制为基础的合并理念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后资产和负债规模发生明显变化。根据合并报表准则将境外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并酌情考虑合并抵消因素,直接影响了合并后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等方面的规模。合并报表过程中可调整的空间越大,越容易给财务舞弊行为提供操作空间,使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和监管风险增大,因此汇率波动对于合并报表的影响应当得到重视。
跨国企业合并财务报表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内部固定资产交易抵消,还应当重视会计处理方式对合并报表结果的影响,以保证合并报表的可比性和真实性。跨国公司在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时应当重视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合并报表的外币折算差额处理需要恰当,大型设备等固定资产买入时应当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汇率波动对计提折旧的影响,子公司的净资产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现行汇率折算,固定资产和资本项目按母公司投资时的历史汇率折算,由此降低企业高管和财务部门的盈余操作空间,降低跨国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第二,汇率波动不但影响到合并报表的固定资产的核算和折算,而且会影响到境外子公司存货和现金存款等科目的核算和折算。我国汇率改革之后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单向升值,但去年开始人民币汇率出现双向浮动的趋势,预计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弹性将增强,对跨国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外币折算影响更加复杂。
为了降低汇率波动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本文建议考虑应用平滑指数预测法预测汇率波动,并在资产和成本折算时降低汇率波动的影响,改进的资产折算公式如下:
其中:C为固定资产购入价格,C0为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Dt为固定资产年折旧率、Ti为固定资产剩余可使用年限,λ等于无风险汇率,L为根据汇率变化方向取±1,即当人民币升值时L取1,当人民币贬值时L取-1。P(rt)是服从正态分布的累积概率分布函数。应用式(5)计算案例企业的固定资产折算结果相对变化较小,合并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相对增强。模拟结果如图4所示。
五、结论
人民币不断升值给跨国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为众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对外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我国跨国公司应当加强对汇率波动的预测,并且关注汇率波动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以求为投资者和相关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高可比性的合并财务报告。
参考文献:
[1]戴德明、毛新述、姚淑瑜:《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的有用性:理论分析与经验检验》,《会计研究》2006年第10期。
[2]张然、张会丽:《新会计准则中合并报表理论变革的经济后果研究——基于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信息含量变化的研究》,《会计研究》2008年第12期。
[3]陆正飞、张会丽:《新会计准则下利润信息的合理使用——合并报表净利润与母公司报表净利润之选择》,《会计研究》2010年第4期。
[4]贾纬璇:《新准则下合并会计报表范围规定体系的基本特征》,《财会研究》2007年第6期。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范文5
【关键词】跨国公司 市场营销 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流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两大主流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和载体就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其数量、规模、经济实力、科技开发能力都达到空前,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过程中的支柱力量。
一、市场营销战略的基本理论
战略是确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并指出实现长远目标的策略和途径,贯穿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市场营销部门根据战略规划,确定目标市场,选择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并予以有效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市场营销总战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营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实施情况会直接影响跨国企业的在华的发展和生存。
二、跨国公司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的发展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营销发展的三个阶段
(1)探索性进入阶段。在此阶段,跨国公司通常采用合资或独资的方式,协助母公司进驻中国市场。跨国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把它们的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例如宝洁公司在最初探索性进入中国时候, 一方面让中国的专业客户逐步认识自己公司的品牌,另一方面借此认识中国的日用消费品市场,发现发展机遇,降低经营风险。
(2)战略进取阶段。跨国公司在这一阶段,为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往往建立自己强大的品牌,品牌效应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有利于扩大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的忠实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和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长远在中国的发展。
(3)市场主导阶段。这一阶段,跨国公司涉入中国的程度已经非常高。跨国公司仍把实行差异性市场营销作为在华营销战略的重点内容,它们主要通过销售高档产品获取高额利润,以中低档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并不断增加中国的产品研发部门和生产基地。在经营管理方面,在华跨国公司以完善的管理来控制较大的经营,并努力在消费者和供应商中树立市场领导者的形象。
(二)跨国公司在华营销战略的主要类型
(1)全球标准化营销战略。全球标准化营销指的是跨国经营的公司在一个国家、地区或全球市场上提供统一的产品。在各方面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会采取标准化营销战略。标准化营销战略的优势有:受规模经济的影响,具有价格优势;有利于形成品牌优势,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全球差异化营销战略。全球差异化营销认为企业选择本土化营销是着眼于满足各国、各地区当地市场所特有的需要。采取本地化战略的公司会把每一个国家乃至地区作为一个不同的市场单独对待。差异化营销战略能够满足当地消费消费者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避免文化差异;有利于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跨国公司营销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一)中国如何应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和营销策略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跨国公司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国经济增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外部经济风险,民族品牌流失,拉大贫富差距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我国经济的脆弱性。
(1)优化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环境。改善有利于跨国公司投资的软硬环境。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形成健全的法律体系,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得保护;加大科研投入,位高科技人才提供良好待遇;进一步完成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为跨国公司提供公平待遇。
(2)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积极引导。鼓励跨国公司投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生产基地和制造中心,研发中心;鼓励跨国公司投资西部地区和东北革命老区;鼓励跨国公司在华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向我国企业转让先进技术。
(3)扶持民族品牌,保护民族工业。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应提高名牌战略的意识,尽力减少跨国公司对华营销战略新变化给中国民族品牌带来的冲击。一是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外资收购国内品牌的管理,反对形成垄断。二是加强对国内名牌的宣传力度,大力提倡政府在其采购行为中,增加对国产名牌产品的购买。
(二)中国公司如何走出去
(1)形成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意识淡薄,是我国企业的普遍现象,也是制约我国企业的关键因素。建立强大的品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品牌是新经济时代营销的基础,树立品牌效应是跨国公司在我国营销的重要一环,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2)形成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方法。满足顾客需求,顾客忠诚度的维系也是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环节。跨国公司一般都有多年成功的市场运作经验,但它们在进驻中国市场时,通常做足了市场调查。例如宝洁公司工作人员曾经发现许多消费者宁愿经常购买小包装的产品而不愿买大包装的产品,这与美国的消费方式正好相反。于是,他们开发了小袋装的洗发露,最终深受消费者欢迎。
(3)树立战略营销思想,做好长期竞争准备。市场营销的形成与建立,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我国企业发展基础薄弱,而竞争又非常激烈,最终要有打长久战的准备。跨国公司往往把把营销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围绕营销战略来设计和开展经营活动。
(三)通过并购来开拓市场
毫无疑问,并购是实现市场扩张的有效方法。中国企业应该借鉴跨国公司通过在华并购中国企业实现市场快速扩张的成功经验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尽快进入细分市场。中国企业,近年来也有不少并购案例,例如以小博大的联想并购IBMPC业务,吉利收购沃尔沃等。
跨国公司并购案例范文6
本文从现实的企业并购案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这个被誉为“全球最安全的轿车”的知名品牌出发,运用并购理论、成本收益比较理论解释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并提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海外并购,案例分析,战略, 整合
ABSTRACT
Oversea M&A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ompany result from the adjustment requirement of industry framework,the great surplus of domestic capital and the appreciation pressure of RMB.Chinese private company developed quickly.Therefore,it has come the era of oversea merger and acquisition of Chinese private company.
This articles takes from the reality of M & A cases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merge and acquise the well-known brands"Volvo" that is known as the "world safest car" , using the industry chain integration, cost-benefit comparison theory to explain reasons of Chinese private Overseas M & A ,and the risks of Chinese private company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n make strategic proposals.
KEYWORDS:Oversea M&A,Case Study,strategy,Integration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路径 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
二、概念界定 2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3
第二节 文献综述 4
一、垄断优势论 4
二、内部化论 4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5
四、规模经济理论 6
五、协同效应理论 6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背景及并购特点 9
第一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背景 9
一、国际背景 9
二、国内背景 9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 10
一、目标行业差异明显 10
二、央企成为并购主力 10
三、现金出资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11
四、收购方式呈现多样化 12
第三章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的个案分析 13
第一节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简介 13
一、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概况 13
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市场定位 13
第二节 吉利并购沃尔沃 14
一、并购内容 14
二、并购收益 15
三、并购成本 16
第三节 针对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对策与建议 17
一、管理制度的沿用及发展 18
二、品牌管理 18
三、文化整合 19
四、人员管理 19
第四章 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对策建议 21
第一节 并购前企业做好尽职调查 21
第二节 并购方因地制宜进行企业整合 21
一、全面融合 22
二、保持各自独立性 22
三、创立新的企业文化 22
结束语 23
【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方法与路径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全球化成为一个必然趋势。随着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全面接轨,中国企业开始选择“走出去”这一发展道路,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进行新的发展。实现跨国并购是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中,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各国企业都在探索如何转化危机,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占据重要的一种方法是走出国门,进行跨国并购。而其中很大的一股力量是来自中国民营企业。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很多企业都通过并购的方式积极寻求海外发展的道路。民营经济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特殊经济成分。中国民营企业迅速成长的体现有三点:一是上规模的民营企业不断增多;二是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很多专利发明、技术创新以及新产品开发都来自民营企业。三是民营企业各项机制不断完善,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比较好的制度保护。大多数企业选择了公司制的组织形式,以得到政策的更多庇护。
本文运用了成本收益分析法来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一案例,并在文中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除了从政策环境方面的不利因素之外,还有企业自身因素,对被兼并企业的文化管理不了解,造成兼并后的企业运作失败。通过本文研究,可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提供参考。
二、概念界定
(一)企业并购的概念
企业兼并,是指并购方企业取得被并购方的全部股权组成新的法人主体的行为。
1.企业并购(M&A)是企业兼并(Merger)和收购(Aequisition)的合称。企业兼并,是指并购方企业取得被并购方的全部股权组成新的法人主体的行为。具体包括两种形式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
吸收合并是指并购方取得被并购方的股权,被并购企业被并入并购方企业并去法人资格,并购方仍然保留原有的法人资格,并购完成后并购方承担被并购方的全部债权债务。
新设合并是指合并双方并入新成立的公司(以下简称新设公司),合并双方以己原有的股权按照一窄的比例换取新设公司的股权,原双方企业均失去法人资格,同时新设公司产生法人资格,新设公司承担并购双方的债权和债务。
2.企业收购,是指收购方企业用现金支付或股票置换、承担债务等方式,取得并购方企业的股权或资产,从而达到对被收购方企业的控制。收购包括股权收购与资产收购,前者是获得被收购方企业的股权,从而拥有对被收购企业的决策表决权,实现在财务、经营、管理等方面对被并购企业的控制,后者只是资产买卖活动。
3.兼并与收购的最大区别在于,兼并使并购双方原来的两个法人主体合并为一个法人主体,而收购中并购双方并不合并为单一的法人主体,只是一方取得另一方的控制权.但在实际当中,二者联系非常紧密,往往相互交织,难以区分.因此许多学者将二者合并起来,统称为并购,泛指在经济活动中一个企业为了取得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二)企业并购的分类
按并购双方所处的行业分类,公司并购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1、横向并购
横向并购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比如两家啤酒公司的合并就是横向并购。横向并购可以迅速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有利于实现专业分工,改进设备,提升技术,也可以降低管理费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规模经济。
2、纵向并购
纵向并购是指一个企业向上下游企业所实施的并购。按并购的不同方向可分为 前向并购和后向并购。前向并购是向其产品下游企业进行并购,后向并购是向其产品上游企业进行并购。纵向并购可以缩短企业产品的生产周期,节约运输成本,仓储费用:保证原材料及零部件的及时供应,降低交易成本。
3、混合并购
混合并购是生产经营活动没有关联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具体又可以分为三种形态:
产品扩张型混合并购。它是指产品生产技术或工艺相似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在于利用企业本身的技术优势,扩大产品门类。如汽车制造企业并购农用拖拉机或收割机制造企业。
市场扩张型并购.它是指具有相同产品销售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其目的是利用本企业或目标企业的市场优势,扩大市场销售额。如化肥制造企业并购农药生产企业就是利用化肥和农药是面对同一市场,一家企业可以利用另一家企业的市场销售网络优势迅速扩大销售量。
纯粹混合并购。它是指产品和市场都无关联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如房地产企业并购汽车制造企业。混合并购可以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可以增加收入来源,分散企业经营风险。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首先描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日益活跃的现状,其次叙述“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案例过程,指出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原因并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对策建议,最后总结主要观点,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二)研究方法
1.案例分析法
案例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案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并提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从战略上如何选择和遇到风险时需采取的策略。
2.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本文从各大经济学术期刊和论文文献来分析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
3.比较分析法
通过比较成本收益来分析案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研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从战略上如何选择以及遇到风险时需采取的策略。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有学者从产业链、政府和某些具体的产业来分析海外并购前应做好哪些准备。赵红岩(产业链整合的演进与中国企业的发展,当代财经,2008.9)从产业链的四个阶段:规模经济,专业经济,模块经济,网络经济来阐述产业链整合功能对中国企业的影响。赵伟和黄上国(促进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4.3)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认为只有通过采取建立扶持政策、完善监管体系、法律体系和非政府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措施,中国民营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郭旭东(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产业视角,世界经济研究,2007)总结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特征,从家电产业、装备工业、能源产业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出发,以产业视角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认为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国内企业的海外并购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提供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时机及产业发展程度不同导致不同产业的海外收购模式存在差异。武勇、谭力文(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经济问题探索,2004.8)分析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和制约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因素,阐述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急需解决的战略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来帮助民营企业在并购中应思考的问题。
有学者通过具体的案例,如TCL集团海外并购案例、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案例分析,雅戈尔海外并购等海外并购实例来分析并购的特点、原因和战略等。倪奕雯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2007) 采取以规范研究为主,案例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对我企业海外并购的背景、动机和成效进行系统的梳理,并结合TCL集团海外并购案例的分析,对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和并购整合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的对策。王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基于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案例分析,管理世界,2007)以资本市场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和对比分析并购前后财务指标及市场份额变动趋势,研究了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经济后果,认为联想目前仍然没有逃出“赢家诅咒”的宿命,目前成败尚无最终定论。邱欣欣(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趋势、特点及战略分析,商业研究,2004.19)结合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实例对跨国并购的趋势、特点及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在战略采取方面有很大的意义,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来探讨和分析海外并购成功的原因。刘造林和沈洁(雅戈尔海外并购整合的理性分析,财会月刊,2008)以雅戈尔海外并购后整合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并购整合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遭遇到的挑战,总结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需要把握的要点,包括企业对自身的正确定位,对目标公司和并购时机的合理把握,充分认识整合困难,合理估计并购整合成本,整合应以增强企业核心为导向。
有学者注意并购后的整合问题。覃娜(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从企业并购的一般理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提出中国企业大量进行海外并购有四个主要动因,并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进行SWOT分析,指出了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包括并购历史时间尚短,一直以来并购集中在国有企业,并购领域只局限在个别行业和发达地区;并成功进行海外并购的战略措施:做好并购前的准备,优化并购中的环境,注重并购后的整合。陈剑和陈晶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对策初探,企业经济,2007)关注到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认为导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失败的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海外并购目的多为借用国际品牌加速国际化进程,致使目标公司缺乏认同感和双赢意识;没有专业的整合领导团队对整个整合工作负责;文化背景差异;忽略关键员工的价值。针对这四个问题,陈剑和陈晶晶提出整合策略,包括:从观念上摒弃对目标公司的俯视,更多从双赢理念出发,尝试让目标公司取得比目前更好的状况;建立一支专业的整合领导团队全面负责整合工作;加强沟通;知人 善任——挽留启用目标公司的核心人才;关注文化整合,发挥其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员工的企业认同感。
二、国外研究现状
经济学家们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相当重视。主流理论如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L.T.Wells,1977)、技术地方化理论(拉奥,Sanjaya Lall,1982,1990)和技术积累理论(坎特韦尔,John A.Cantwell,1991)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张的原因。其他非主流的国际投资理论还有市场学派理论(克拉维斯,Kravis,1982),制度学派理论(安哥多,1978)和集聚经济理论等。邓宁(J.H.Dunning,2000)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将与资产增加型(Assets Augmenting)及联盟行为相关的跨国投资活动纳入到理论框架中,形成拓展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由于企业跨国并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日渐突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概括而言,在学术界影响较大的企业跨国并购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垄断优势论
该理论是1960年由斯蒂芬•海默(Hymer)在其博士论文《一国企业的国际经营活动: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次提出。他认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有重要的前提假设:即市场始终是完全竞争的结构,企业在其中不具备任何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实际是不完全竞争,且这种不完全在不同的国家和市场都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单个企业无法左右市场,竞争的不完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垄断带来利润并进一步刺激投资,扩大规模。没有特殊优势就不会产生直接投资,因此跨国并购是垄断动机的产物,是竞争不完全性的体现。
因此,跨国公司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就必须拥有某种垄断优势(如技术、先进管理经验、规模经济、信息、国际声望、销售等优势),这些垄断优势足以抵消上述劣势,因此可以保证其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取丰厚利润。
(二)内部化论
该理论是1976由英国学者巴克利(Buckley)和卡森(Casson)在其合著《跨国公司的未来》中,将交易成本理论引进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而形成。他们认为,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发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更重要的在于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为了谋取利润最大化,面对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企业必然力图使这些中间产品在其组织体系内实行内部化转移。国际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主要由关税、配额、外汇管制和汇率政策等政府干预所引起,而跨国化的企业结构可以通过内部“转移价格”使税收支出极小化。内部化论者特别强调知识和信息也是中间产品,并认为知识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决定内部化市场的重要因素。与垄断优势论不同的是,内部化理论并不是强调企业特有技术优势本身,而是强调企业通过内部组织体系和信息传递网络以较低成本在内部转移这种优势的能力。并认为这才是跨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真正动因和优势所在。因为只有通过跨国并购或跨国创建的方法,才能以较低的成本将技术优势转移到国外,并且保护这些知识不被外人染指。美国学者马吉(S.P.Magee)则强调,跨国界的内部化可以使企业在新产品和其他信息开发上的投资得到充分报偿。
但是,交易内部化理论对跨国并购的适用性也是有限的,它是从跨国企业的主观方面来寻找其对外进行投资的动因和基础,而较少从国际经济环境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因此,内部化理论对于交易内部化一定会跨越国界,仍然缺乏有力的说明。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前述的几种理论都是孤立地研究跨国企业的投资行为的。它们或者从企业内部,或者从外部环境分别寻找跨国投资的动因和行为机制,而实际上,直接投资只是跨国企业全部投资经营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跨国企业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和经营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和方式。为此,约翰•邓宁(Dunning)教授在1977年发表的《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中提出该理论。他将前述的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以及区位理论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概括为三类优势:所有权优势(O)、区位优势(L)和内部化优势(I),即OLI优势。并把这三类优势的拥有程度作为判断企业跨国经营方式选择的依据和条件。
所有权优势是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而国外企业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主要包括技术优势、企业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和金融优势等。区位优势是跨国公司在选择海外公司的国别、地点时必须考虑的东道国或东道国公司所具有的各种优势的反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优势、经济条件、社会与制度优势。区位优势的大小不仅决定着一国企业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和投资地区的选择,还决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和部门结构。内部化优势是指由于某些产品或技术通过外部市场转移时会增加交易费用,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进行中间产品的转移,就会防止市场缺陷的冲击,从内部化中获取高额利润。
邓宁从微观角度概括了企业跨国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在主观方面企业拥有对特定无形资产的所有权;在客观方面,某些国家和地区具有特别适合这些无形资产发挥作用的有利条件;把两者联结起来,促使企业跨国化扩展的则是其转移使用无形资产的内部化组织能力。这样,他的折衷理论就较前述理论更全面和综合地说明了企业跨国发展的基本动因。
(四)规模经济理论
所谓规模经济(Scale economy),是指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扩大而引起企业投资和经营成本降低从而获得较多利润的现象。换句话说,规模经济是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着企业规模及生产能力的提高而逐渐降低。在经济学中,这种现象又称作“规模收益递增”。1该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存在于生产、科研、市场营销等的各个环节。企业通过跨国并购,特别是横向并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规模经济,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和生产效率的目标。
这种规模经济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
1、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应。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并购对企业的资产进行补充和调整,达到最佳经济规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购也使跨国公司有条件在保持整体产品结构的前提下,集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工厂中进行单一品种生产,达到专业化水平;并购还能解决专 业化生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使各生产过程之间有机地配合,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2、企业的经营规模效应。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可以针对全球不同的市场进行专门的生产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可能集中足够的经费用于研究、设计、开发和生产工艺改进等方面,迅速推出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此外,跨国公司规模的扩大使得其融资能力大大提高。
(五)协同效应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活动能够给社会收益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而且对交易的参与者来说能够提高各自的效率。
该理论包含两个要点:
一是企业并购活动的发生有利于改进管理层的经营业绩;二是企业并购将导致某种形式的协同效应,即所谓1+1>2的效应(并购后企业的总体效益要大于两个独立企业效益的算术和,同时也能增加社会福利)。
第二章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背景及并购特点
第一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一)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为了加速公司的发展,选择采取在世界各地设立境外生产加工地点,以实现产品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不仅加快了国际资本流动,接触了跨国间的制度障碍,而且使得跨国并购活动更加广泛与迅速。
(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全球化同时,产业结构也需要调整。通过并购,跨国公司以其交易内部化、生产过程全球化和全球生产企业化来重新整合全球的产业结构。目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根据本国经济的实际状况进行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呈现出发展势头良好的趋势。
(三)国际市场的需求和需求的差别化
虽然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但是仍可以发挥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多极化和差别化。所以说很多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处在这样的国际市场中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国内背景
(一)国内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由于大部分消费品市场增长缓慢或者停滞不前,价格竞争激烈,大批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而且还面临着境外企业竞争国内市场。
(二)国内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
国内传统产业的产品市场需求已不能再有大的发展,应转移向高端产业方向发展。这样将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还能扩大海外市场。
(三)国内面临严重的贸易失衡和贸易摩擦
我国企业大多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发展阶段,其产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往往是单一的价格竞争所致。只是依赖低成本优势会遇到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抵制,商品出口模式受到了挑战。另一个原因是,不同的区域经济集团对外来商品往往采取歧视性策略以保护本集团内部企业的利益。
(四)对外依存程度大
国内资源类产品对国外的依赖程度非常大。除了资源以外,中国企业对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也有着很高的依存度。会产生的局面是国企再无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只对跨国公司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而外方在垄断了市场份额后切断了国有企业原来的技术优势,而且也不肯传授和转移他们的核心技术,从而左右了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出能力,甚至控制了他们的未来命运。
(五)国内资本的积累
国内资本供应能力强,外汇收入的增加,本币供不应求,导致本币汇率的升值。为了稳定币值,中央银行必须增加货币供给以收兑外汇,外汇占款比重的不断上升,货币政策不能灵活运用。
(六)人民币走强
人民币升值会引起中国企业更大规模向外投资,因为随着人民币的稳步升值,以人民币计价的海外资产价格将下降,这可使中国的企业能以更少的代价获得国外企业的资产。汇率的升值增强了人民币的购买力,外汇管制的放松便利了资金的流动,强大的外汇储备为企业的兑换提供了支持,这些对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和新设投资都非常有利。
第二节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
一、目标行业差异明显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涉及的行业有家电、汽车、机械在内的制造业,也有电信、银行、IT业在内的服务行业和传统的采矿业。在金融危机前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行业上存在明显差异。
二、央企成为并购主力
海外并购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央企一直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进入21世纪以后民营企业日益活跃在海外并购的舞台上。在2005年的海外并购事件中,有限责任公司占32%,国有企业退居第二位。金融危机发生后,以外销为主的民营企业受到很大影响。
2007年到2009年第一季度的代表性并购事件中,中石油、中铝、中海油等均为央企。民营企业缺位成为金融危机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突出特点。
但是各国对外国国有资本并购本国企业有诸多限制,民营企业参与海外并购时东道国政府审查会相对宽松。民营企业更关注并购成本、并购风险,具有更为谨慎的优势,较宽松的审查有助于他们在海外并购的路上走稳。如雅戈尔收购新马、263收购i Talk和美克收购Schnadig,都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进行海外并购的典型代表。并购交易为上述三家公司带来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现金出资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表3-2 海外并购支付方式一览表
并购支付方式 简单含义
1.现金出资 现金交换目标公司股东股票
2.换股收购 并购方股票交换目标公司股票
3.证券包销的现金收购 先接受并购方的股票,然后将其出售给商业银行变现
4.债券 用债券交换目标公司股东的股票
5.可转换债券或优先股 在规定的时期内按照预定兑换率可转换为普通股的债券或优先股
资料来源:张寒,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D],对外经贸大学
国际上大型跨国公司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可以选择的支付方式有多种(如表3-2)。对并购方而言,由于现金支付能保持现有股东的控制权,并且达成交易迅速简单,因而现金支付在全部支付方式中所占比率最高。但是现金出资对企业现金流的聚合提出了很高要求。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也多以现金出资为主。由于中国企业获得现金流的主要方式是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通过贸易获得的现金大都用于企业日常经营,现金出资使得在并购资格审查过程中大量资金被冻结,企业经营灵活性因而变差。
四、收购方式呈现多样化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方式以往只有单一的协议收购,如今则协议收购和要约收购交替出现。2008年中钢集团以“敌意要约收购”方式完成了对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公司的收购,表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能力正在增强。
第三章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的个案分析
第一节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简介
一、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概况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特别是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总部设在杭州,目前资产总值超过140亿元,在上海、宁波、临海、路桥、兰州、湘潭建有六个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变速器的生产能力。吉利汽车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近500个4S店和近600家服务站,据统计,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120万辆。自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以来,吉利汽车连续六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并被誉为“中国轿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吉利集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前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建立了“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的发展战略。2007年6月,吉利集团开始战略转型,由单纯低成本策略向高质量、高技术、高效率、国际化战略转型。
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的市场定位
吉利汽车初期的口号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推行低价策略,迅速抢占市场。经过几年的推广和运作,吉利汽车连续多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汽车行业十强。有利必有弊,低价策略对吉利汽车早期的开疆扩土功不可没,但同时由于低价策略的执行使广大消费者给吉利汽车打上了低端产品的烙印。这直接导致吉利汽车的品牌知名度尚可,但美誉度较差。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吉利集团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并于2007年6月开始由单纯低成本策略向高质量、高技术、高效率、国际化战略转型,并提出了新的口号—“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虽然吉利汽车已经启动了战略转型,但是并不能立即改变广大消费车对吉利汽车的品牌认识,毕竟品牌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吉利汽车目前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经济型轿车市场上,经济型轿车市场的成功将是进军中高端市场的基础和保障。
第二节 吉利并购沃尔沃
一、并购内容
早在2007年,李书福挖来了英国石油公司(BP)的财务审计师Peter Zhang来负责收购沃尔沃的事宜。后来李书福又请到了沃尔沃前总裁奥尔松出任顾问
通过一家美国咨询公司,李书福在2007年1月的底特律汽车展期间会见了当时
的福特汽车首席财务长勒克莱尔。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讨论了包括沃尔沃在
内的诸多问题,但没有达成什么结果。
金融危机爆发后,双方在2008年1月再次会面,这次李书福直接表达了吉
利有意收购沃尔沃。李书福向福特汽车正式发送了提议函件。但当时福特汽车
还在努力重组沃尔沃,还没有决定出售这一品牌。由于对吉利知之甚少,福特汽车没有认真对待这一提议。
不过,随着美国汽车业在2008年逐渐陷入绝望,尽管福特汽车的状况要好于美国其他汽车公司,但也开始重新评估沃尔沃的选择方案。此后不久,吉利的提议就开始获得福特汽车内部的关注。前高盛集团总裁、出任福特汽车董事职位多年的约翰•桑顿得知了这一情况,他与中国有着广泛的联系。在福特汽车管理层的鼓励下,桑顿开始接触吉利集团。去年12月,桑顿在北京会见了李书福,了解吉利提出的计划。桑顿向福特汽车报告了情况,并建议认真考虑吉利的提议。大约这个时候,福特汽车宣布准备将经营亏损的沃尔沃挂牌出售。
吉利和福特前期已经进行了多次的磋商。该项交易得到了中方银行支持。沃尔沃目前的工厂、研发中心、工会协议和经销商网络将得以保留,同时,沃尔沃将借此进一步增强在中国这个重要汽车市场上的销售网络和采购渠道。未来的沃尔沃将由独立的管理团队领导,总部仍设立在瑞典哥德堡。2009年10月28日,福特汽车公司对外正式发表声明称,吉利汽车在沃尔沃收购谈判中为首选竞购方。
吉利汽车通过长达一年多的时间竞购,于2010年3月28日正式与福特汽车签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二、并购收益
(一)全球成熟的经销网络和供应商网络
如今,总部设在瑞典哥德堡的沃尔沃汽车公司,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设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拥有2,400多个销售点。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经销网络就覆盖到整个世界100多个国家,而不是单一的中国市场,这样势必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因此会带来更大的效益。
(二)品牌效应
一个国家拥有知名品牌的多少反映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但遗憾的是,无论从国产品牌现有数量、质量、规模、还是未来成长空间,中国品牌的塑造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品牌普遍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对于增长己入瓶
颈时期的国内企业来说,如何实现突破,如何与来自国外的知名品牌竞争,单
凭一己力量绝非易事。
高端的沃尔沃品牌及其汽车安全技术会大大提升吉利的形象——吉利的产品一直被认为质量低劣。而且,将生产从瑞典移到中国可能会降低成本,改善收购后的业绩。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进军国际的雄心也会更进一步。自1927年第一辆沃尔沃汽车下线以来,“沃尔沃”这个品牌已响彻全球八十余年。80余年来,安全、环保、品质作为品牌的核心价值,始终贯穿在沃尔沃汽车发展的历程之中。自始至终,安全、环保和品质都是沃尔沃所恪守的品牌核心价值,是沃尔沃对每一个消费者永恒的承诺。当沃尔沃这个知名品牌出现竞争力锐减的趋势,吉利把握这一时机,通过海外并购将沃尔沃和中国的低成本生产制度结合起来,这样不但延长全球性知名品牌的生命周期,可能为企业带来实质的利润,而且能够使该品牌焕发新的光彩,获得新的机遇。
(二)技术和知识产权效应
交易达成后,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实力将得到加强,并在高速发展的市
场上创造新的增长机会和实现各项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吉利借助于沃尔沃公司在 汽车高端市场上的生产技术和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进入以前没有进入过的国外市场,有利于降低技术成本。
不管是技术、能源还是品牌,都可以归纳到“资源”这个大范畴内,而
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匾乏的国家,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目标设定无疑加大了这种资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一旦弥补了这个缺口,那么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将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
三、并购成本
近年来,沃尔沃轿车公司的销售收入下滑严重,2005年还能盈利约3亿美元,但此后3年均亏损严重。如果吉利接手后不能迅速改善沃尔沃轿车公司的经营状况,那这次收购给吉利带来的就会是一个无底深渊。
(一)生产成本高
当沃尔沃的市场表现稳定之后,吉利要考虑的就是如何降低沃尔沃的成本。高昂的成本是其多年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这里所指的成本并不光是生产成本,而是其研发成本。福特近十年间为沃尔沃的技术研发提供了1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个数字是吉利望尘莫及的。不过低成本的车型开发却是吉利的特长。在最近两三年,每次车展吉利都会推出20多款新车型,甚至包括“小劳斯莱斯”等顶级豪华车型,吉利只缺少一个高端平台来投放。如果将来沃尔沃能够通过吉利开发的车型,再进行独有的安全技术的包装,后续产品的研发应当不成问题。
(二)管理成本高
当吉利并购沃尔沃后,整合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整合好收购后的企业,如何进行内部动员及沟通以建立共同的企业使命及企业文化,如何对整合的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协调效应的实现和整合后业绩的提升,如何在整合过程中不分散企业对市场及客户的关注以保证竞争优势,都是吉利并购沃尔沃后所面临的挑战。
整合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整合问题。只有通过人力资源整合,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潜能,和谐处理企业经营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业务整合、治理结构整合、文化整合、营销以及财务管理整合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品牌重新包装成本
沃尔沃品牌的纯正,沃尔沃品牌的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一直是沃尔沃的价值成本之一。而吉利如若太多参与到沃尔沃品牌中去势必会影响沃尔沃在世界上的品牌价值,另外一个办法是重新创造自主品牌,这就需要大量的宣传资金投入和品牌包装的经验和人才,成本之高是可以估计的。
(四)资金成本
吉利用于收购沃尔沃的18亿美元对于一个中国民营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使通过上市融资和引进游资、贷款或内部现金流的重新分配等融资方式可能仍无法满足吉利对巨额资金的需求,因此吉利的资金链紧绷问题也会日益凸现。
第三节 针对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对策与建议
在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中,生产成本、管理成本、资金成本等各项成本总和与此次并购收益相比较,很有可能会大于收益,为了减少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使收购合理,必须增加收益,减少成本,提出以下一些策略及建议。
一、管理制度的沿用及发展
如果沃尔沃的经营情况良好,管理方法基本得当,则应保持其管理制度和方法的暂时稳定性和连续性,以避免损伤沃尔沃员工的感情和工作的积极性。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在同一企业内部存在不同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必然造成政策的混乱,因此充分吸取双方优秀的管理经验,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形成新的管理方法乃大势所趋。
但管理的整合并不是对两个企业优秀管理经验简单地兼收并蓄。随着并购后企业规模的扩大,相应的信息传递渠道、沟通方式和管理方法均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如仍沿用过去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去管理规模扩大后的企业,必然难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需要,可能造成管理僵化、丧失效率。
吉利如何才能做好沃尔沃呢,当务之急,吉利应该保持沃尔沃品牌的纯正度,保持沃尔沃品牌的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这也是瑞典方面比较担心的一点。毕竟,沃尔沃作为豪华品牌出现,其品牌定位和产品价值都与吉利不可同日而语。收购沃尔沃能使吉利的品牌形象及价值提高,但对于沃尔沃来说,其品牌影响力及形象多少会打一些折扣。
二、品牌管理
如何才能保证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形象呢,这就需要吉利能够抵抗住诱惑,至少在产品层面尽量少的与沃尔沃产生瓜葛。吸收和利用沃尔沃的技术必定是吉利收购的诉求之一,但在短期内,为了保证沃尔沃的剩余价值,吉利应当避免与沃尔沃产生本质上的联系。
1 999年福特收购沃尔沃时,为了获得其核心技术,并降低生产研发成本,将沃尔沃及旗下福特等各品牌车型进行平台整合,实现同平台开发,甚至共线生产。而沃尔沃也被一些人看作披着豪华外衣的福特,其品牌影响力迅速下降,在全球豪华轿车市场的占有率逐年走低,从1995年的14.9%降至2008年的8.2% 。
虽然平台化是如今汽车业的发展潮流,但如果在两个迥然相异的品牌之间进行同平台是不合适的。吉利如果急于拿到沃尔沃的技术,而采取同样的策略是不可行的。李书福似乎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表示收购后沃尔沃和吉利会分开运作,保持沃尔沃品牌的独立性。
自从2006年沃尔沃S40开始在长安福特国产后,今年又投产了专门针对化了的内外环境对原有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是海外并购后面临的一项长期的任务。
三、文化整合
企业文化的整合是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还面临企业文化差异挑战。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形象通常与低价格的产品和低效率的企业联系在一起,被并购企业所在国的员工、媒体、投资者甚至是工会仍然对中国企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和偏见,由此带来双方在业务及组织上的整合都受到阻碍,整合的难度将大幅度增加。
吉利要想把文化的冲突降到最低程度,就要学会如何建立起一种共同的文化,而不是非此即彼地选择一种文化。问题的焦点不应放在两种文化有多大的差异上,而应该权衡长期保持这些差异的利弊得失,吉利必须能够在文化整合和沃尔沃对一定自主权的需要方面找到平衡,而过于急进但错误的文化整合会直接导致资产价值的流失。
四、人员管理
并购完成以后人员的整合也是至关重要的。西方很多并购案例表明,人才的流失是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西方并购之后被并购企业核心管理层大面积流失的失败案例也很多。然而,大多数中国企业都缺乏海外市场的运作经验,如果能借力于被并购企业原有核心人才,显然是完成并购整 合的捷径。
虽然相对于国内而言,海外市场有大批职业经理人可用,而且成本也远比国内市场低,但是如果没有把握能留住被并购企业的核心人才,那么吉利就应该仔细审视并购计划,因为新近引进的职业经理人通常需要一个过渡期,这无疑会给整合带来更多变数,因此投入海外成本的方法会行之有效。
第四章 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对策建议
从吉利的并购案例中可以得到启示:并购有很长的路要走,实现了资本上的并购只是并购活动的开始。因此,企业要在并购前做好成本、收益分析,采取提高收益、降低成本的具体做法。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节 并购前企业做好尽职调查
科尔尼公司对全球115项并购案的跟踪研究表明30%的并购失败来自事前的战略规划和目标选择,60%的并购失败来自并购后的整合。并购过程中细致的尽职调查可减少这两种失败的发生。
做好尽职调查的第一步是选择一个好的财务顾问。经验丰富的国际著名投行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首选。吉利应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在现实中,吉利也确实做到了,李书福请到了沃尔沃前总裁奥尔松出任顾问,通过一家美国咨询公司,李书福会见了当时的福特汽车首席财务长勒克莱尔。这使得吉利在人力资源和经验方面的不足得以弥补,与沃尔沃的沟通顺畅,并购运作合规性提高,并购成功的几率因之会增加。
尽职调查的第二步是明确调点。调点包括预测并购的成本与收益。对吉利而言,并购前需调查福特公司经营下的沃尔沃近几年来的利润或是亏损情况,对沃尔沃的剩余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如若并购成功,并购后前期成本和并购后期成本也需相应规划,更重要的是成本与收益要相比较,做出最妥当的决策。
第二节 并购方因地制宜进行企业整合
整合是企业并购的最后一环,也是并购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企业整合没有固定模式,成功者的经验是依据并购后新企业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选择不同整合模式。其共同点只有一个,就是保证并购双方的有效契合,互利双赢,即能发挥协同效应,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一、全面融合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多选择吸收合并。并购方吸收目标公司进入自己已有体系,目标公司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并购方保留自身名称继续存在,并获取目标公司的财产、责任和权利。
在这种情况下,吉利对沃尔沃的整合宜采取全面融合的方式。采用这种模式初期,沃尔沃员工会觉得变化太快,一时难以接受。但是经历过一个调整期后,企业整体的协同效应得以体现。沃尔沃讲会成为吉利企业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整合由此达到目标。
二、保持各自独立性
当海外并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营全球化,分散经营风险时,并购方和目标公司并购后整合仍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做法比较合适。这种并购基于财务投资,即并购方并不想涉足具体经营活动,而是想要分得目标公司的经营利润。
对应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的具体做法是:沃尔沃已经纳入吉利公司的全球体系之中;但是吉利的内部和沃尔沃的内部,管理层和普通员工的职位、企业文化和生产销售的理念不发生改变,吉利只是按股权取得红利。
三、创立新的企业文化
当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是强强联合形成新的强大的企业集团时,整合双方最好的资源以创立一种新的企业文化是一条有效思路。沃尔沃企业文化中存在优秀成分,又与吉利企业属于同一行业,在并购后的整合上吉利企业应该学习对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选择双方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优秀部分加以融合,成为新集团的文化和经营理念。
结束语
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推进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过多年探索,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领域已经积累了若干经验和教训。海外并购的行业也发展到涵盖诸多领域。在海外并购中,民营企业展现成本管控优势,使其在海外并购进程中获得空间。海外并购必须在前期制定严密周到的发展战略规划,做好尽职调查,对目标公司的收购报价坚守底线,充分利用国内和东道国的政策支持,妥善处理并购后整合问题,中国企业仍可以相对安全的进行海外并购。
本文研究的不足:在研究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中,没有用详细的数据来论证案例的过程及风险等,该并购案例是否成功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a.期刊文章
[1] 邱欣欣:《我国企业海外并购趋势、特点及战略分析》[J],《商业研究》,2004(19).22-24.
[2]武勇、谭力文:《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J],《经济问题探索》,2004(8).15-18.
[3]谢霄亭:《中美企业并购动因的比较分析》[J],《财贸经济》,2004(6).3-5.
[4]赵伟、古广东:《当代跨国并购浪潮与中国企业“走出去”》[J],《国际经济合作》,2004(10).9-12
[5]赵伟,邓曲恒: 企业并购与政府干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J]. 浙江学刊, 1999(6).
[6]赵伟; 黄上国:《促进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4(3).4-6.
[7]赵红岩:《产业链整合的演进与中国企业的发展》[J],《当代财经》,2008(9).3-5.
[8].(美国)克拉林格(Krallinger,J.C.)著 陆猛等译:《兼并与收购》,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8-21.
[9]陈剑,陈晶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对策初探[J],企业经济,2007(5):64-66
[10]王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基于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07(2):94-106,119
[11]郭旭东,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产业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07(2):41-45
[12]覃娜,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第20卷(1):6-9
[13]何进日,黄灿,企业并购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第32卷(2):105-107
[14]刘造林,沈洁,雅戈尔海外并购整合的理性分析[J],财会月刊,2008(12):65-67
[15]J.M.Connor,The Market Power of Multinationals: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U.S.Corporations in Brazil and Mexico,New York:Praeger,1977.
[16]Jensen M.and W.Meckling,1991,“Specific and General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in lars Werin and Hans Wijkander,eds.,Main Currents in Contract Economics,Blackwell,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Joseph A.Clougherty&Anming Zhang,200 4."Export Orientation and Domestic Merger Policy:Theory and Some Empirical Evidence,"CIG Working Papers SP II 2004-10,Wissenschaftszentrum Berlin(WZB),Research Unit: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CIG).
b.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18] 倪奕雯.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07, (01) .11-14.
[19] 江雪晶.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与战略选择[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07, (03) .15-17
[20] 李廷猛.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分析及对策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 2006, (11) .
[21] 邱镛妃.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06, (02) .
[22] 朱晔.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投资财务风险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08, (08) .3-6.
[23]郑卫军,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发展战略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0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