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司并购合作协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司并购合作协议范文1
关键词:吉利;技术获取战略;技术战略
一、吉利控股汽车公司的技术获取战略概况
2001年吉利模仿天津夏利上市了两款低档经济型轿车,从外形内饰到整车技术都是以天津夏利为蓝本制造的,但价格却远远低于天津夏利。
2002年12月16日,吉利与意大利汽车项目集团及韩国大宇国际株式会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2004年初吉利投入5亿元人民币,对旧生产线进行了技术升级,引进了许多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
2004年,吉利投入3.5亿元人民币新建了一个快速成型车间,同时聘请韩国汽车工程协会会长沈奉燮来参与吉利研究院新车型的研发,
2005年6月,吉利投入3.5亿元人民币在临海建立了我国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研究院。
2005年,吉利和马来西亚EGC集团开始建立吉利马来西亚工厂的合作项目。
2006年,吉利、上海华普汽车和英国锰铜控股公司成立上海英伦帝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2007年,吉利成立了同济汽车工程研究院。
2009年,吉利全资收购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
2009年,吉利汽车与壳牌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09年,吉利集团、浙江利民公司与韩国大义集团三方合作签约,这标志着吉利汽车零部件全球供应体系的新模式正式确立。
2009年,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与吉利集团签订全球战略合作协议。
2010年,吉利并购沃尔沃。
2010年,法国佛吉亚集团、浙江利民公司、吉利集团正式签署全球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联合成立合资公司。
2011年,吉利集团与韩国、法国、日本、美国及国内多个知名零部件供应商共同建立国际高端汽车零部件园区。
2011年,吉利集团成立吉利汽车安全技术实验室。
2011年,吉利集团与法国佛吉亚集团成立汽车排气系统合资公司。
二、吉利控股汽车公司技术获取战略分析
(一)技术对吉利技术获取战略的影响
技术的技术生命周期的阶段越靠后,企业越倾向于采用外部获取的技术获取模式。吉利通过外部获取的技术获取方式来获取技术主要有4次,分别为2001年模仿夏利开发新车,2004年引进大批国际先进设备、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2009年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2010年收购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从技术成熟度来看,这四个项目都获得的是非常成熟的产品,吉利的技术获取策略非常合理,它通过外部获取方式获得的技术都是处于技术生命周期后期的技术。
从2009年吉利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来看,作为全球第二大的自动变速器公司,它的研发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同时,能达到现在的技术水平,也是付出了相当多的研发时间,投入了巨额研发开支,而吉利跳过自主研发自动变速器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直接以并购的方式获得自动变速器技术应该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二)企业特性对吉利技术获取战略的影响
企业所处的产业的成熟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采用并购的技术获取模式。在国际市场上,汽车产业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它的技术发展已经过了上百年的时间,因此技术成熟度非常高,要想从无到有的发展汽车制造技术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资本充足的话,采取并购的方式是比较合算的,即减少了内部研发的时间,还避免了技术研发的风险,因此,吉利选择了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和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并且,吉利在时间上也选择得很好,正好处于世界金融危机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金。 企业在新产品开发领域里的所处的相对技术地位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采用内部研发的技术获取模式。在传统汽车制造业中,包括吉利在内我国汽车企业所处的相对技术地位一般都较低,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一般会采取外部获取的方式来获取技术,吉利的技术获取战略也证明了这一点。
企业的研发设备越先进、研发实力越强,企业越倾向于采用更多依靠自身研发力量的技术获取模式。企业相关产品的研发经验越丰富,企业越倾向于采用更多依靠自身研发力量的技术获取模式。尽管吉利新建了多所汽车研究所,研发投入也有很大增长,但相对于国外汽车公司来说,研发实力远远落后,研发经验也远远不足,因此,吉利也并未用己之短攻人之长,没有大规模的采取内部研发的方式,而是大部分通过合作研发和外部获取的方式来获取技术。
企业与其它企业关系越密切,企业越倾向于合作研发或外部获取的技术获取模式。在本案例中体现得比较明显,如浙江利民公司和法国佛吉亚集团都与吉利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吉利也与它们进行了多次战略合作,建立了多个合资公司以进行合作研发。 --!>
(三)环境特性对吉利技术获取战略的影响
企业倾向于采用政府政策所支持的技术获取模式。近年来,中国政府越来越强调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问题,对我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吉利从2009年到2011年进行的9个技术获取项目中,仅有一个属于内部研发,其它8个项目都属于合作研发和外部获取,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对其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吉利汽车公司技术获取战略的影响因素总结
在对吉利的技术获取战略的影响因素中,技术方面有2个,企业方面有4个,环境方面有1个。
至少从本文的理论分析上来说,吉利的技术获取战略实施得较为成功,但实际效果如何只有让市场来检验,2011年吉利的汽车产销量市场占有率相对于2010年来说并未有明显增长,但2011年中国市场的汽车产销量相对于2010年来说也未有明显增长,因此,吉利的未来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检验。
本文对吉利的技术获取战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讨论,但限于水平原因也有诸多缺憾,本文所借鉴的理论框架模型仅能说明哪些特性对其有影响,但并不能说明这些特性对其的影响程度有多大,哪些特性的影响更为明显,哪些特性的影响较小,因此,对于吉利的技术战略分析也有局限的地方,期待能在以后的研究中提出更为完善的框架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公司并购合作协议范文2
这一被命名为“造舰”计划的大型产业投融资平台的启动,将助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产业升级,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记者了解到,目前,资源和资金瓶颈对开发区的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尚未消除,区内企业生存与发展存在较大的压力。面对新的挑战,开发区对产业发展作出了战略性调整,并逐步开始实施“造舰”计划,通过打造大型产业投融资平台,要走出一条以资招商、以资强商、以资促业的新路。
借国际并购打造千亿产值产业园
近几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速度非常快,GDP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即便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开发区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4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域,支持着2200多亿元的工业产值,这在全国主要开发区当中都是遥遥领先的。
为引领和辐射带动北京亦庄高端产业新城的建设,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未来五年内,配合亦庄70万人口高端产业新城的建设,开发区将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汽车四大主导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在发展规模上迈上新台阶,工业总值将突破5000亿元,实现在现有基础上翻番。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仅靠目前的发展速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亦庄必须要在大项目上做文章,未来五年,至少要有5个千亿元产值的大项目,5个500亿元的大项目,通过大项目的投资拉动及配套企业的跟进,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地区生产总值5000亿元的建设目标才有望实现。而搭建一个强大的投融资平台,走以资招商、以资强商、以资促业的新路,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是亦庄产业实现飞跃式发展的利器。
亦庄国际,正是在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肩负着神圣历史使命应运而生的。
配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并为亦庄新城建设提供投融资服务,是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的明确宗旨。
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家伦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亦庄国际成立后不久,即迅速投入到开发区重大海外并购的行动中,2009年与德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手,共同出资10亿元人民币成立了京芯世纪半导体有限公司,收购了飞思卡尔等国际企业的3G无线通信核心技术,将以此为基础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芯片,并通过这一契机启动了亦庄移动硅谷产业园建设。目前,亦庄移动硅谷产业园已成立专业的园区管理公司。开发区对产业园的建设给予了极大支持,在京津唐高速路以东规划出0.9平方公里的远期土地,当前各项手续正在办理之中。亦庄移动硅谷产业园将重点发展以电子通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建成后,预计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亦庄国际支持的另一个千亿产值的大项目是亦庄数字产业园建设,并投资14亿人民币参与京东方8代线建设,与开发区总公司共同开发数字产业技术。预计未来三年,亦庄数字产业园将带来千亿元产值,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将为产业新城的建设做出巨大贡献。
截至目前,亦庄国际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接手操作开发区近20多个投融资项目,成为开发区产业发展的资本推手。2010年,亦庄国际将通过实施“T计划”,与大型央企及民营合作伙伴联手,并购欧美先进汽车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又一个年产值千亿元的汽车产业园,在已有奔驰汽车基地的基础上,加强开发区汽车产业的支柱地位,通过三年左右的建设,有效解决关键汽车零部件的配套问题。据介绍,2010年上半年,亦庄国际将完成融资100亿元,为“T计划”的投资做准备,预计在2010年底前,该收购计划将有一个较大的进展。
建金融体系形成区域金融中心
在通过国际并购、参与产业园建设促进开发区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亦庄国际也正在全力打造属于自己的金融体系。
2009年12月23日,随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长王红、开发区工委书记杨林为开发区产业投融资平台揭牌,北京亦庄普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亦庄国际担保有限公司、亦庄企业上市服务中心集体亮相。三家新机构浮出水面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的基本完成组建,标志着以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融基金、担保、小额贷款及上市服务四大功能板块于一体的开发区产业投融资基础平台已构建成形。
当天,开发区总公司总经理赵广义代表新揭牌的三家机构和组建中的小额贷款公司分别与相关合作方及投资者签署了金融合作协议和股东合作协议。其中,普丰基金与北京浩华浩信资产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签订规模为10亿元股权基金募集框架合作协议,与黄石基金签订规模为20亿元基金募集框架合作协议,预计该创投基金未来规模将达100亿元以上;担保公司与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首创担保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合作规模近30亿元;上市服务中心携手西南证券,签署企业上市服务台作框架协议。
亦庄国际副总经理张家伦告诉记者,亦庄国际在普丰基金中的投资规模为5个亿,其功能在于放大亦庄国际的造血功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为开发区提业发展基金;担保公司的投资规模为3个亿,主要为开发区内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目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有2800多家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0余家,中小企业数量有2200家之多,融资难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促进开发区企业“进得来、立得住、还要大发展”目标的实现,亦庄国际专门成立担保公司,为区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推动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另外,按照北京市金融工作局2009年的统一部署,北京市每个区县都要至少成立一家小额贷款公司。亦庄国际作为亦庄小额贷款公司的主发起人,将以30%的投资比例,联合至少四家投资者,共同发起成立亦庄小额贷款公司。
张家伦介绍说,联合发起人是在开发区内外投资于金融业的企业中经过优选确定的,区内企业2家、大兴区企业1家、顺义区企业1家。目前,亦庄小额贷款公司正在接受市金融工作局的资信评估,春节前有望通过资格审查并正式成立。
目前北京市已有2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多为互的金融组织。亦庄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目的显然并不在此。
“我们将以天津银行、渤海银行等为标杆,与其他小额贷款公司区别开来,打造亦庄区域性金融中心。”
张家伦预计,未来三、五年内,北京小额贷款公司很有可能出现优胜劣汰的整台趋势,“亦庄国际将密切关注其中变化,抓住机会尽快推进区域银行的建设步伐。”
记者了解到,亦庄小额贷款公司的初期注册资本为1亿元,预计一年后,将增资到3亿元,三年后,亦庄小额贷款公司的净资产将达到10亿元。届时,亦庄小额贷款公司将有可能变身成为区域性银行,成为北京亦庄响当当的金融品牌。因此,联合发起人的后续增资能力是亦庄国际甄别合作者的重要指标。
引金融资源缓解企业资金饥渴
新成立的亦庄国际以产业资本运作为主,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以股权投资的方式配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建设,待项目成熟落地后,通过股权转让或上市的方式退出,转而投资新的重点项目,对开发区重大项目的引进起到孵化器和加速器的作用。另一方面,亦庄国际也在尝试做金融,亦庄小额贷款公司即是这方面的突破点,“金融做好了,将不只局限于开发区,在布局上很有可能寻求更大的空间。”张家伦告诉记者,亦庄国际的目标是大发展、大金融、大格局、大项目。
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期内,开发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导致资金需求量非常大,然而就目前的金融环境来看,仅靠区内的8家银行是远远不够的。
目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只有工、农、中、建、北京、浦发等8家银行设立的支行,平均每家支行要为三、四百家开发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企业数量已远远超过了银行的实际承受能力。另外,按年度各支行的放贷量来计算,8家支行一年能为开发区企业提供的贷款总额全部加起来也不足300亿元,而单单开发区总公司和亦庄国际两家企业今年的融资需要就不止200亿。目前开发区的金融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已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称情况,金融资源严重滞后,出现了“金融凹地”现象。区内企业发展需要资金。当在区内无法满足的时候,只能突破障碍,从区外寻求资金支持。因此,吸引大量外区金融资源流入开发区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要实现2015年5000亿的远景目标,据初步测算,今年开发区至少要投入200亿元的资金作为支持,融资的重任需要新成立的亦庄国际为主来完成。张家伦介绍说,在未来的资金投入方面,亦庄国际需要更多地借助市场化的办法进行融资。
记者了解到,目前亦庄国际已同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了多方接洽,成效显著,区内各大银行分支机构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授信额度上予以大力支持。外地金融机构也表现出入驻开发区的极大兴趣,亦庄国际与京外的银行金融机构,如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厦门信托等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在开发区内合理配置,解决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
资金的问题解决好了,将极大地影响开发区的融资进程和融资成本,可有效解决亦庄产业发展上的资金制约问题,充裕的信贷资金保障,将对开发区产业升级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公司并购合作协议范文3
农历四月廿五 星期一
行业“会诊”纺织原料瓶颈
为帮助企业把握当前市场形势下的原料供需关系,更高效地使用多种纺织原料,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开拓新兴消费市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全球视野全球布局合作共赢”为主题,于6月3~4日,在南京召开2013年中国国际棉纺织会议暨中国国际纺织原料市场会。
当前,原料已成为影响纺织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如何才能不被原料卡脖子?业界在呼吁对临时收储政策进行适当调整的同时,也积极行动起来,进行多种尝试力图破解原料难题,转向非棉领域和加大替代纤维开发力度提上日程。
6月16日
父亲节 星期日
国家级超仿棉产业园落户新沂
6月16日,江苏新沂国家级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仪式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徐州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与江苏省新沂市共同签署江苏新沂国家级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合作协议。
“十二五”期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和新沂市人民政府将在超仿棉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应用方面实现合作,依托龙头企业江苏斯尔克集团首期5万吨超仿棉生产线的成熟技术工艺基础,逐步形成包括集切片、纺丝、纺织、印染、后整理、服装于一体的100万吨超仿棉产能,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争取尽快在新沂建成“国家级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这是产业链协同创新与行业、地方集成创新的新探索。
6月19日
农历五月十二 星期三
森马收购GXG
森马服饰19日宣布将以19.8亿元至22.6亿元收购宁波中哲慕尚控股有限公司71%股权。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中国服装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并购案,可以预见的是,类似的并购案例将在库存压力改善的服装业陆续上演。
据了解,中哲慕尚是一家主要定位于中高端休闲男装的自有服装品牌公司,旗下有“GXG”、“gxg.jeans”品牌,目前在全国的主流百货及购物中心开设约1200多家零售门店。森马服饰目前则依靠森马、巴拉巴拉两品牌,在年轻休闲装及儿童服装市场有一定地位,但中高端市场鲜有作为。
6月20日
农历五月十三 星期四
针织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冠军获授“五一劳动奖章”
近日,青岛即发集团员工杨敬双、上海文珍针织制衣有限公司员工孟凡成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副主席杨冬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人事部副主任孙晓音、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林光兴分别代表全国总工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及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向两人颁发奖章。
近年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多次举办纬编、横机、经编等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意在提升行业人员技能水平。同时,为鼓励优秀员工,协会每年推荐大赛的优秀选手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评选。杨敬双和孟凡成分别是2011年全国纺织行业“佰源杯”纬编工职业技能竞赛及2012年全国纺织行业“龙星杯”横机工职业技能竞赛冠军。
6月28日
农历五月廿一 星期五
公司并购合作协议范文4
从去年收购绿城以来,融创的并购脉络越来越清晰:从进绿城一开始,融创还是想拿下企业的,而这次与天朗就完全是要拿项目,从拿企业变成拿项目,融创的目的越来越明确。
去年5月15号融创公告收购绿城而后开始入驻,到年底结束了这一段短暂的“婚姻”,但是最终融创还是拿到了融绿平台上除上海黄浦湾外的所有项目。然后是今年年初收购佳兆业,并购过程中一上来就锁定了上海的4个项目,最后虽然因种种原因谈判破裂,但此后融创还收购了上海东郊项目及中渝成都7个项目。而这次天朗事件,从短暂出现的声明中也可以看出,就是收购项目。这都说明融创已经从收购绿城、佳兆业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训,拿公司不如拿项目,与其要去花无数的力量去改造一家公司,还不如实实在在的拿到一些项目来运作,要实惠得多。
融创有这样的操作思路也和今天拿地模式的变化有关系。事实上,今年以来融创已经较少参与招拍挂,到目前为止只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在杭州、济南、重庆各拿了一块地,这跟企业2014年前的拿地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部分企业目前拿地的基本思路,随着部分热点城市土地价格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房企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并购这个“二手市场”,而融创就是其中的先知先觉者,毕竟这要比公开招拍挂合算得多。
公司并购合作协议范文5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在京召开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新公司)成立大会。筹备多年,备受业内关注并被誉为“中投二号”的国新公司正式挂牌亮相。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国新公司的定位为:配合国资委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其主要任务是持有进入国新公司的中央企业的国有产权并履行出资人职责,在中央企业范围内从事企业重组和资产整合。
据了解,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之初即启动央企重组,当年央企数量是196家,至2006年年末减少至161家。当年国资委指导意见,要求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明确到2010年,央企将调整至80至100家。目前,央企数量尚有122家,离此前确定的到2010年年底减至80至100户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据分析,未来国新公司将更多地承担国资委解决央企重组的重任,央企由此或将正式进入一个新的整合期。
中海油70.6亿美元并购泛美能源
中海油公司近日宣布,将联手阿根廷BEH公司,以70.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石油公司持有的60%泛美能源公司(PAE)股权。至此,中海油成功并购泛美能源公司。根据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对PAE的股权收购完成后,中海油探明储量与平均日产量预计将分别增加4.29亿桶油当量和6.8万桶油当量。
根据签署的协议,中海油全资子公司中海油国际和BEH同意共同向英国石油公司注资约49亿美元,用于支付上述收购价格的70%。这项注资将由双方等额作出,各约24.7亿美元。收购价格其余30%约合21.2亿美元,将由英国石油公司自行安排的第三方贷款或由中海油国际和BEH进一步注资补足,但该项收购不包括泛美能源公司在玻利维亚的资产。
与此前花旗银行对泛美能源公司60%股权估计102亿美元相比,中海油与合资伙伴的此次并购付出的代价相对较低,这与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有很大关系。中海油方面透露,此次收购在成交之前还需取得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批准,并且满足其他先决条件,成交预计将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
斯巴鲁与奇瑞谈合资拟投24亿在大连建厂
近日,斯巴鲁国产化进入了新的阶段,在继北汽、力帆、一汽以及江铃等企业之后,奇瑞也进入了斯巴鲁的备选名单。
据日本媒体报道,斯巴鲁与奇瑞已经正式进入合资交涉,斯巴鲁母公司富士重工计划在2011年投资300亿日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在大连建设合资工厂2013年将投产。
有消息称,富士重工总裁森郁夫近期将会来华与奇瑞方面高层进行会谈,届时将会进入具体合资计划的交涉。如果合资交涉顺利达成,今年3月份有望正式确定合资方案。双方将会以对等出资的方式建立合资公司,共同构建生产与销售体系。
据了解,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透露在大连建厂的计划,目的是充分利用大连港的运输优势,便利出口。斯巴鲁与奇瑞将会以对半出资的方式建厂,初期投产的车型可能将会以目前人气较高的SUV为主。预计最初产能为5万辆,将来会逐渐上升到15万20万辆。美国工厂是斯巴鲁目前最大的海外工厂,产能约为16万辆,大连工厂的建设规模或许将超越美国工厂。
中石化和巴斯夫10亿美元扩建扬巴石化
中石化和巴斯夫公司近日签署谅解备忘录,拟扩建双方合资企业-扬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责任公司,预计累计投资10亿美元。巴斯夫同时宣布,将在上海建设一个新的大中华区总部大楼及创新科技园。
根据中德两家企业的约定,双方将新建一套年产16万吨的精丙烯酸装置、一套丙烯酸丁酯装置等,并打算建设一套世界级规模的采用过氧化氢制环氧丙烷(HPPO)工艺的联合装置。
扬巴石化设立于2000年,2005年9月该公司实现了蒸汽裂解装置和9个下游装置的商业生产,10年来中德双方对其累计总投资(包括正在计划的投资额)超过330亿元。
通用电气宣布投入20亿美元扩大在华业务
美国通用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此前在北京宣布,通用电气将投入5亿美元用于在中国加强研发活动和建立多个创新中心,以更好地服务西南、西北、东北和中部市场。同时,他还承诺投入超过15亿美元建立新的合资企业。伊梅尔特表示,这次宣布的合资企业协议体现了通用电气的一贯战略,即与中国企业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支持通用电气在中国和全球市场的业务增长。在新的创新中心里,1000多名研发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将加强通用电气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沟通,促进通用电气新产品和新技术在中国本土的开发和应用。
据悉,通用电气计划在六个城市建立创新中心,第一阶段的候选城市包括成都、沈阳和西安。新的创新中心专注于新产品研发、应用开发和采购支持,涵盖的行业包括医疗、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高能效照明、水处理、运输和航空等通用电气重要的业务领域。此外,伊梅尔特还宣布了与中国合作伙伴最新达成的一系列合资企业协议,涉及业务领域包括机车推进系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电网技术、配电和城市轨道交通解决方案等。通用电气还确认,与中国南车成立的生产内燃柴油机车发动机的合资企业,其生产基地日前已在常州破土动工。
沃尔玛中国推中型超市发力二三线城市
沃尔玛中国再一次推出新业态,试图扩大其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最近宣布,继沃尔玛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商店、社区店和惠选店之后,近期会在中国市场推出全新业态的中型超市。据介绍,这一新业态将以新兴城市及二、三线城市为主,更贴近社区。
据沃尔玛国际业务首席执行官董明伦(DougMcMillon)透露,沃尔玛准备借用其在墨西哥和阿根廷的低成本紧凑型卖场模式,在中国开设一系列“紧凑型卖场”新店。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证实,这一新业态属于中型超市。同其主力模式沃尔玛购物广场相比,中型超市面积较小,营业面积一般为3000-5000平方米。
日本最大电器卖场进军中国
日本最大的家电零售企业山田电机(YAMADA)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专营店亚玛达电器2010年12月10日亮相沈阳,它带来了与国美、苏宁等本土卖场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按照计划,山田电机将于今年6月份在天津开设第二家店,未来3年店面数量达到5家。
据悉,亚玛达电器沈阳店于沈阳沈河区中街,拥有7层卖场,总面积近2.4万平方米,与山田电机在日本的最大旗舰店“LABI1日本池袋总店”规模相同,陈列了150万件商品。与国美、苏宁等主要销售家电产品不同的是,亚玛达电器更像是百货商店,除了家电,还有化妆品、玩具和日用百货等。另外,在其6层,还拥有餐饮、儿童乐园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目前,亚玛达电器共拥有约500名导购人员,其中有100多名是在日本经过培训的中国留学生。
山田电机虽然首次涉足海外市场,但已是全球第二大家电卖场,仅次于美国的百思买。截至2010年11月,山田电机在日本全国拥有2457家店铺,2009财年销售额达到2兆164亿40万日元(近1600亿元人民币)。不管是门店数量还是销售额,都约为国美或者苏宁的2倍。
中行与台湾两家银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中国银行与台湾两家商业银行近日在北京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两岸银行间的全面业务合作进入实质性新阶段。
公司并购合作协议范文6
定价权体现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资源控制权,产业链资源之间的不断融合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产业链控制策略也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善于整合的企业将拥有更多创新的机会,也将更具相对优势。因此,产业链跨国并购是实现资源整合的重要方式,是我国企业基于全球资源市场的产业链整合,是获得全球资源定价权的重要手段。
一、铁矿石定价权博弈关系
在全球铁矿石市场上,交易主要采取长期协议合同和现货交易两种方式,世界铁矿石进口大国一般采用长协交易,以获得长期稳定的铁矿石供应。国际铁矿石长协谈判分别在上游矿业公司与中游钢铁企业之间展开,一年一议,按照惯例,任意两方的谈判首发价都将被其他各方接受。铁矿石价格的波动不仅体现国际铁矿石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且进一步反映国际铁矿石市场上买卖双方的谈判能力,以及国际资源定价权差异。
铁矿石谈判中各方实力对比集中体现在产业集中度、资源占有量和矿山控制力三个方面,反映谈判主体的企业能力。产业集中度的高低反映产业垄断实力的强弱,体现产业链该层链条中企业的能力,并直接影响谈判的主体地位。资源占有量的多寡以及对矿山的控制力体现企业对产业链关键资源的控制权,决定各方在谈判中的底线。
以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为代表的上游矿业公司具有较高的垄断地位,利益相关性较大,行动步调较为一致;而代表中游博弈主体的亚洲、欧洲等国家的钢铁企业,相互间缺乏利益相关性,行动上各自为阵,相对力量分散。上游矿业巨头通过控制产量降低现货市场供应,抬高现货矿供应价格,以此蓄积提高长协价的压力,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钢铁企业可以缩小产能降低需求,向上游矿业企业施压,但由于其刚性需求的存在,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
中小矿业企业的行为对谈判实力变化具有一定影响。中小矿企与中游钢铁企业的联合,或其自身的成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将有力地牵制三大矿山的谈判主动权,反之,中小矿企之间或与三大矿山之间的联盟又将增强上游矿业公司的谈判话语权。
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钢铁企业的实力是以国家能力为基础,依托国内钢铁产业竞争力而实现的宏观、中观与微观三层次的合力。国家通过对钢铁产业发展的合理规划实现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调节铁矿石进口次序,有效提升钢铁企业的国际铁矿石定价权。钢铁企业通过产业链跨国并购,增加海外矿产资源占有量,提高对上游矿业企业的股权控制力,将有利提升国际铁矿石定价权。
二、我国资源企业定价权缺失的原因
我国铁矿石进口长期跟随首发价,直到2007年,宝钢第一次取得中国首发价,然而2008年,宝钢与力拓达成的协议价格却高于国外钢企已达成的长协首发价,对我国钢铁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09年,金融危机抑制了全球铁矿石需求,新日铁与力拓首先就粉矿和块矿分别降价32.95%和44.47%达成一致。但是,中钢协坚持认为首发价不足以反映市场需求,要求更大幅度的降价。2009年8月,中钢协与FMG(华菱钢铁为其第二大股东,拥有一名董事会席位)达成较大幅度的降价,但受FMG产能的限制,该协议价格没有改变三大矿山的态度。铁矿石谈判价格涨幅的变化(如表1)表明,我国资源企业缺乏国际铁矿石定价权,铁矿石进口价格长期处于不利地位,这主要是由我国资源产业的国内矛盾与国外矛盾造成。
1.国内矛盾:钢铁行业利益分配不均。我国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由2005年的500多家,逐步削减到现在的112家,其市场垄断能力进一步增强。中小钢企没有铁矿石进口资质,只能通过现货市场或向拥有进口资质的商购买原材料。拥有进口资质的大型钢企和贸易商获得了长协价的实惠,且高价出售进口铁矿石侵占中小钢企利益,造成了我国大型钢企与中小钢企之间的利益矛盾。
2.国外矛盾:垄断性供给与市场化需求。世界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占全球海运铁矿石的70%以上,具有极强的卖方垄断地位。然而,2008年我国钢铁行业产钢量最大的10家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5%,产业集中度较低,缺乏对国内钢铁产业的控制力,也是造成资源定价权不足的原因。
三、我国资源企业在澳洲的并购成败分析
为提升产业链关键资源控制权及国际资源定价权,我国资源企业加强了上游产业链跨国并购。由于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且在离岸价格接近的情况下,考虑海运费用的成本因素,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平均到岸价格远低于其他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进口国,也是我国资源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
(一)中铝失手力拓的原因及影响
2009年2月,经营陷入困境的力拓集团与中铝签订进一步战略合作协议,力拓董事会试图利用中铝195亿美元的注资提前偿还到期债务。其中,72亿美元将用于购买力拓英国和澳大利亚分别发行的次级可转换债券,该债券转股后将使中铝公司持有力拓集团总股本的比例从9.3%上升至18%;另外123亿美元将用于投资铝、铜、铁矿石战略联盟,包括认购战略联盟票据或股权投资。
由于交易涉及到力拓集团董事会席位和较高比例的控股,澳大利亚政府与民众均表现出对中国资本入主本国矿业的担忧,澳大利亚财政部宣布对交易延期90天审批。但是,经过漫长的等待,力拓集团董事会于6月5日撤销对双方战略合作交易的推荐,转而与必和必拓达成新的合作协议,并实施配股融资偿还债务。
中铝注资失败,一方面是由于4个月来,澳大利亚力拓的股价上涨了近70%,英国力拓的股价也上涨了近1倍,力拓董事会认为已经有能力依靠新股发行获得偿还到期债务的资金。另一方面,力拓集团不愿意看到下游的中铝公司参与上游利润分配,并可能在谈判中失去一定的铁矿石定价权,与上游必和必拓的强强联合显得更有利可图。虽然在力拓毁约以后,澳大利亚政府表示这一后果纯属商业行为,并强调高度重视与中方的合作以及对中国资本的需求,但其背后隐藏的政治、文化等因素依然是交易失败的重要原因。
(二)我国企业在澳洲的主要成功并购交易的意义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逐渐波及到矿产资源领域,大宗商品交易价格急转而下,众多小型矿业公司纷纷破产倒闭,即使大型矿业公司也面临严重的经营风险。2009年,金融危机中相对冲击较小的我国资源企业大规模发起海外并购,在澳大利亚资源领域的投资出现井喷式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表2)。
相比中铝注资力拓的交易,这些成功交易的金额和规模相对较小,不易触动敏锐的政治神经,更容易被政府及民众接受。其中,部分交易包括综合性项目投资,如鞍钢收购金达必的交易,不仅是建一个新的矿山,同时包括港口和周围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将直接促进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和运输业的发展,这类性质的投资更容易获得批准。
跨国并购的经验极其重要,且在某国的成功并购将对后续在该国的并购产生重大影响。在澳大利亚资源领域的成功交易中,我国企业取得了部分矿企的董事会席位,成为重要的大股东,具有了经营活动的重大决策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海外矿业公司的控制,提升了国际资源定价权,并积累产业链海外发展经验,为全面实施并壮大全球产业链地位奠定基础。由于这些交易的目标企业相对规模较小,在产业链上游的影响力较弱,不足以改变我国资源企业的国际铁矿石谈判地位,但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国资源企业的产业链跨国并购具有借鉴意义。
四、对策建议
铁矿石谈判经验的增长,以及产业链跨国并购中所取得的成果,加强了我国资源企业对产业链关键资源的控制权,增强了我国钢铁企业在2010年国际铁矿石谈判中的实力,但与三大矿山之间的博弈将依然处于劣势。为进一步增强我国资源企业能力,提高产业链关键资源控制权,提升国际资源定价权,我国资源企业可以基于以下思想实施产业链跨国并购战略。
第一,提升产业链跨国并购的战略地位。产业链跨国并购是实现对全球关键资源控制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增强我国资源企业的国际定价权,实现以合理的价格保障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并取得相应的产业链利益。产业链跨国并购应该作为国家资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基于国家层面的产业链海外发展长期战略,减少海外扩张的盲目资源占有,关注对上游目标公司的股权控制及财务控制,参与上游矿业企业经营管理,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资源领域定价机制及规则制定中的主导权。
第二,加快国内产业链资源整合。产业链跨国并购作为国内产业链整合的有机外延,是我国资源企业实施的全球资源整合,是国家能力增强的自然延伸。增强资源企业的国内市场实力,加快国内产业链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国内资源企业利益共同体,提升企业文化、制度等软实力,为实施海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