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

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范文1

关键词:特色;主线;环节;三性;四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29-02

在2012年的毕业招聘会上,笔者所在的学院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出现一名毕业生平均有八个岗位供选择的就业形势。而富有高职特色的课程建设,是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较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支撑和保证。《制药工艺技术》是本院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认真学习高教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决议》等文件精神,深刻领会职业教育的内涵,围绕“突出一个主线;完善两个环节;坚持三性建设;形成四双核心竞争力。”的特色进行课程建设

一、突出一个主线

《制药工艺技术》课程建设是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为主线,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切入点,将职业能力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行业发展前沿知识整合到课程中。在教学中将知识学习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操作规范相统一,把合成原料药的合成原理、生产操作、设备操作及维护、成本核算、“三废”防治、GMP知识和安全生产融于教学过程中,融于典型产品讲授中,融于实训教学的训练中,融于职业资格考核中,实现高职课程建设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

二、完善两个环节

《制药工艺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专业课,完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环节是我们课程建设的内容。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明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的关系,按课程标准,以“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组织理论知识教学,完善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在实践技能教学中,我们精选实践技能教学内容,使基本操作标准、规范、熟练。遴选和设计实训项目贝诺酯的制备,贝诺酯是21世纪的解热镇痛药,山东是全国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基地。在实训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实训指导书的操作要求,在指导教师的监控下,通过设计制备方案、选择工艺路线、制备粗品、精制、成品、质量检查和形成报告的实训过程,使学生学到了技能,养成职业素质,掌握规范化岗位操作标准。近几年出现的“欣弗”事件和“齐二药”事件,都是企业生产人员岗位操作不规范和职业素质差造成的恶性事件。所以,我们在实践教学中按照职业要求,规范、熟练、准确地进行实验、实训教学,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坚持三性建设

职业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它是培养职业技能,在生产一线成为行业操作能手、技术骨干和一线管理者,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化,为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的课程建设坚持职业定向性、技能主导性和内容适用性。为使课程建设与“三性”吻合,我们对山东医药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山东省医药行业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优势化学原料药,以新华鲁抗、齐鲁制药、安丘鲁安等企业为龙头,将山东省建设成为世界级解热镇痛原料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产品有阿斯匹林、异丙安替比林、盐酸曲马多、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化学原料药。

1.职业定向性。职业定向性指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生毕业后不明确在什么岗位工作的职业院校是没有理由存在的,所以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必须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满足教育对象生存和就业的需要。我们在课程建设中,以山东“重点发展产品”中涵盖的职业岗位为课程建设内容,以提高专业应用能力和为山东医药行业服务为课程建设方向,将内容设置成数个教学项目,对每一项目进行课程设计,包括生产路线的选择、工艺条件的确定、生产操作过程、关键岗位的操作要点和“三废”防治等,把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设备融入课程中。对应着项目,我们配备了咖啡因生产工艺流程仿真操作系统、萘普生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流程模型等,为学生创造看模型、看设备、看图、看课件和动口、动脑、动手的四看、三动机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技能主导性。技能主导性指职业技能的获得是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职业技能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优势,是与学历教育的主要区别,培养操作技能与现场控制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心所在。在实践课教学中,我们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根据山东省“重点发展产品”中涵盖的岗位,设计实训项目,按照实训项目的技术含量安排实训内容,如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频率高、种类多、影响因素复杂、技术要求严格,我们在设计实训项目时,选择了用相转移催化剂制备L-苹果酸的实训项目,实训中讲透原理、反复练习、摸索规律、掌握操作,体现技能的主导性。

3.内容适用性。内容适用性指课程内容要适应当时、当地所属行业、职业的要求,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因为我院的生源基本来自山东,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山东各医药企业,我们在《制药工艺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教学内容中,基本围绕山东省医药行业生产的药物种类展开教学的,毕业生一进入企业就熟悉产品、熟悉岗位。

四、形成“四双”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建设重在效果,我们化学制药技术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受欢迎,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课程建设中的“双师型、双教材、双标准、双基地”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形成课程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1.双师型。几年课程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双师素质”的教师熟悉医药行业的职业道德,了解企业对本专业各工种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制药工艺技术》课程的主讲教师有企业工作的经历,所授课程的内容与生产接轨,与岗位贴近。

2.双教材。在课程建设中重视教材的建设,我们实施理论课“规划”教材和实践课“校企开发”教材的双教材建设机制。通过论证、比较和试用,理论教材我们以反映新工艺、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制药工艺技术》“十一五”规划教材为蓝本,根据职业要求和山东医药行业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增加、删减,使理论知识必须够用。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的获得需要实践教学完成,而实践性教材的缺陷已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要突破瓶颈,开发满足企业和岗位需求,反映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和常见问题处理方法的实践教学训练教材,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紧密协作,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制药工艺技术》实训教材开发程序是,首先广泛深入地进行职业调研,收集资料;再根据调研内容与专家沟通,充分研讨、论证,提炼出实训教材编写方案、实训项目和编写内容,拟出实训教材编写大纲,交企业专家审定;然后专业教师任主编,行业、企业专家任主审,由专业教师执笔,遇到技术问题随时与企业专家探讨;最终编写完成定稿、企业专家终审、使用。我们与企业专家合作开发了《制药工艺技术实训指导书》、《职业资格与制药工艺技术》教材,经试用效果比较理想。

3.双标准。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制定了《制药工艺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已明确提出要把课程标准与教学质量有机联系在一起。在理论课课程标准中,我们根据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要求,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项目,按项目组织教学过程,确定考核内容、方式和标准。在实践课课程标准中,我们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安排教学内容,以典型药物产品为载体,使实践教学具体化。

4.双基地。双基地是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我们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强化基本技能,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配合《制药工艺技术》课程建设,我们建成了工艺岗位齐全、技术成熟、内容全面的安乃近模拟车间和教、学、做一体化的单元反应教室,在教室讲理论、原理,进模拟车间和一体化教室动手操作,学生到企业后可以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我们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去企业实训基地见习和参观劳动,培养职业素质。从反馈的结果显示,由于我们坚持课程改革和课程特色的建设,笔者所在的学院化学制药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优势,继续学习有基础,今后发展有空间。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符合企业需求,深受企业欢迎,形成了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Z].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Z].

[4]赵临襄.化学制药工艺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5]雷希梅.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13):163-164.

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范文2

关键词 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内涵;建设理路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9-0046-05

农民职业教育对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其通过对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有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式发展[1],同时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落实。然而,由于农民居住分散、需求多样以及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等原因,针对农民开展普及性的职业教育成本高、难度较大,还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云”技术的发展给农民职业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可能,依托农村网络及其终端设备开发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有助于农民职业教育的普及与效率的提升。

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内涵

课程是农民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决定着教育实施的成效。在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云”技术得以广泛运用的背景下,“云”技术以其便捷、高效与大容量等特征为农民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生发土壤,因此,开发与建设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对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一,农民是一种身份界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其内涵基于社会分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农民的身份具有时代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指以农业种植为主要工作的人群,如《管子》中“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即为此意。建国后,国家对农民身份做出了新的界定,包括农林牧渔等基础性行业的人员。此时期农民身份既是一种户籍认证,也是对农民居住地域的界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人口的流动,传统基于行业、地域与户籍的农民身份与实然意义上的农民身份渐趋模糊,从而出现了三种与农民身份相关的群体。一是已迁入城市,不再以农业生产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具有农民户籍身份的农民群体。二是继续长居乡村,且具有农民户籍身份的群体。三是介于二者之间,具有农民户籍身份的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农民工群体。由于第一种与第三种群体在工作性质上都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农业生产,其居住地具有相对便利的教育资源,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种类型,即居于乡村且具有农民户籍身份的农民群体。

第二,“云”计算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所诞生的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技术或模式,其可通过网络让需求者在自身的终端设备上获取需要的任何资源。“云”技术的研发与运用正逐步成为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如美国历届联邦政府都把“云”计算技术的创新与使用作为推动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手段,并于2011年出台了《联邦云计算战略》,欧盟委员会于2012年启动了释放欧洲云计算潜力的战略计划,韩国政府2011年颁布《云计算全面振兴计划》,我国也于2012年首个部级云计算专项规划《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云”课程正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全球化的背景而提出的,其指“建立在云技术(云计算)、智能移动等新技术基础上的新课程形态”[2]。由“端、管、云、台”四要素构成,“端”指手机、电脑、MID等移动接入终端设备,“管”指网络(宽带),“云”指课程资源库,‘台’指专门开发的课程运行平台。“云”课程的核心在于“云”技术强大的处理能力,“用户所处理的数据保存在互联网的数据中心里,用户不需要担心自己的存储能力不够,也不需要关心存储发生在哪朵‘云’上。”[3]端、管、台只是“云”课程运行的辅助措施。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2011)》规定职业教育是“为学习者掌握在某一特定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从业所需特有的知识、技艺和能力而设计的教育课程”。以此为基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指为使农民获取从事农业生产和加工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艺和能力,以“云”技术为基础所开发的课程形式。其运行的内在机理主要表现为:在乡村范围内,分散居住的农民可以在任何互联网覆盖的地方借助网络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通过互联网获取职业教育课程“云”中的任何信息,还可以通过“云”课程虚拟的与现实的学习环境讨论交流课程“云”已包含或未覆盖的信息。总体而言,乡村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有助于解决农民因生产与生活、交通不便而难以集中学习的问题,“云”课程大容量能满足农民职业学习的个性化需求,虚拟学习平台的搭建有助于解决部分农民因学习能力较差而学习效果不好和“云”课程未涵盖而现实生产中却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的现实基础

(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政策基础

教育本身是一项需要资源支撑的社会活动,在某种教育形式尚未形成自觉化的时期,其全面发展往往需要政策的支撑与推动。就我国现实而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已具有政策基础。

第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有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支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形成资源配置与服务的集约化发展途径,构建稳定可靠、低成本的国家教育云服务模式”。教育云服务模式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全面普及,提升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居于乡村的农民居住分散、对职业类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多样,致使对其集中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存在困难。诚如贵州省F县W村的成人学校校长所言,“我们2016年2月开展为期一天的养牛基础常识培训,结果全村只有5户养牛散户来参加,但是我们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管理,2名教师负责上课,课酬花掉了1000元,这确实有点浪费”。针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建成农民职业教育数据库,并把养牛的相关技术分成微小主题融入课程云中,农民能通过网络进入学习系统随时查询并学习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第二,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有城镇化政策的推动。城镇化并非仅指地域、人口的城镇化,其目的是城乡一体化,即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最终促进社会公平,根本在于人口素质的提升。农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民观念、知识与技术等内涵上的城镇化。从生产生活的视角而言,城镇化首先解决的是城镇化后农民的就业问题,这要求基于地方实际针对农民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培训。然而,鉴于农民基本都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情况,农民职业培训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农民自身的生产生活,因此,在集中培训的情况下,依托城镇化的政策,建设职业教育云课程体系,把职业教育融入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既有利于农民职业教育效率的提升,也有助于城镇化政策的落实。

(二)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设施保障

技术的运用要以相应的载体为依托,“云”技术的运用也需要依托相应的载体,即物质载体与虚拟载体。物质载体指“端”与“管”,虚拟载体即“云”与“台”。物质载体是前提与基础,虚拟载体建立于其上。进入21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逐步蔓延并走进乡村,成为乡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例如智能手机与无线网络在农村已基本普及,甚至部分条件好的乡村已有了有线网络、电脑、网络电视以及WiFi等,这为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

第一,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电视等电子终端设备是“云”课程建设最基础的物质资源保障。“云”课程的载体是“云”技术所依托的电子设备,否则“云”课程只能停留在理念层面。我国乡村目前已经具备或具有具备“云”课程运行所需的终端电子设备条件。已经具备指我国乡村已存在大量智能手机,这为“云”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具有具备指乡村农民具备购买智能手机的能力,甚至具有购买电脑与网络电视的能力。这类显在或潜在的电子设备为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硬件支撑。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智能手机、电脑、网络电视等电子终端设备在农村将会更加普及,为“云”课程的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第二,乡村的网络、QQ、微信与各类网络播放器是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虚拟的保障条件。“云”课程的建设不仅需要“端”与“管”在硬件上的支撑,也需要“云”与“台”的软件支持。在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部分乡村已覆盖有线网络,而在能使用手机的地方基本也能使用无线网络,这使得“管”已具备乡村基础。“云”是课程的核心资源库,是“云”课程称谓来源的依据所在。目前农民职业教育课程“云”尚未形成,这是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尽管如此,目前农民仍能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查获相关资料,这为“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观念与技术上的参照。QQ、微信与多种播放器能在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使用,为“云”课程提供了“台”要素的保障。

(三)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主体基础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3.91%,其中,农民占农村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地区建设符合农民学习需求及特点的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体系具有宽泛的人口基础。农民是成人,具有与儿童不同的学习需求与特点,“云”课程自身的特点与农民学习特点具有内在逻辑关系,从而使得农民教育“云”课程具有深厚、稳定的乡村基础。农民职业教育“云”课程的主体基础主要表现为“云”课程自身的特点能满足广大农民职业学习的基本需求。一是“云”课程能从数量上满足广大农民学习的需求。农民居于乡村,由于其散居与需求多样,难以集中开展教育活动,“云”课程灵活、便利的特点能在不把农民集中起来的情况下开展教育活动,能扩大农民的受教育面,让所有乡村农民获得学习的机会。二是“云”课程的特点符合农民学习的真实特点。农民以散居为主,加上生产与工作性质、学习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农民教育需关注农民学习的个性化特点与需求。成人教育家梅里安认为,“成人不仅是自愿学习者,他们所学的课程或技术也主要是由自己选择的”[4]。“要根据成人学习者各自的要求与爱好来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5]农民也属于成人,因此农民职业教育要满足成人的个性化需求。“云”课程系统随身、随时与内容全面的特点能满足农民碎片化学习的需求,而且不会干扰其日常生产与生活。

三、农民教育“云”课程建设的内在理路

“云”课程作为农民教育的新理念,在农民职业教育领域的落实仍面临巨大挑战,需从课程环境、课程文本、课程“人”观念[6]与课程管理模式四个维度开展建设。课程环境的重建即如何突破传统的实体学习环境而重建虚拟学习环境。课程文本建设即建设符合农民学习需求与特点的职业教育课程“云”。课程“人”观念的转变要求转变课程开发者、学习指导者、管理者与农民的观念,其中农民学习观念的转变是核心。课程管理模式的重建即重建一种既能管理又不会影响农民正常生活的管理模式。

(一)基于农民的现实条件重建虚拟课程环境

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范文3

关键词:创新教学内容; 对接岗位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16-001

一、实施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部署,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标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式的要求,我校电子专业以人才培养加快推进教学内容创新,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参与的教材及资源库建设机制,创新教学内容、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专业情境、培养专项技能,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学科教学实践活动,创新教学内容、对接产业需求、构建专业情境,实施“任务引导、工学交替、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课程建设途径,形成与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相关行业岗位人才需求对接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三、实施过程

在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中,我们制定专业建设计划、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结合地方行业产业需求,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注重创新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以基于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理念,我们电子专业重点组织了《电机电气控制线路》《电子电路板维修技术》2门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同时组织骨干教师参与《电工技术》等6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1.专业调研机制建立

定期进行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形成专业调研成果,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我校电子专业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调研,从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电子电器专业的发展趋势、全国电子电工电器行业的分布和大规模人员从业态势、到本地工业园区人才的微观需求,从学生家长的心态、到学生学习中阶段性的愿景,都是本专业开展专业调研的关注点。

2.团队建设

课程建设离不开团队,在创新教学内容、对接岗位需求的课程建设中,我们参加了省协作团队,也自建了学校课程建设团队。2012年11月,我们加入了江苏省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协作组,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建过程中,依托学校建设成果和对专业建设的独特见解,承担了牵头协作组成员校共建核心课程的建设任务。

3.创新教学内容

(1)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要求,引入企业案例、创新教学内容。我们根据企业工作岗位任务、提取典型工作案例,编写专业教材,建设教学工厂。以项目工作的实际场景录制视频影像;以工作环节中典型思路和工作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以实际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组织学科知识和生产性技术数据;以生产规范为基础,开展技能训练;以工作项目任务的完成、体验工作成果的乐趣;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拓展学生能力,以教学工厂、职业环境的模拟、顶岗实习,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习惯向职业岗位素养的迁移。

(2)以课程负责人的方式,开展课程建设、建立课程框架。我们在专业学科资源库建设中,先确定课程负责人,组建课程建设团队,课程负责人首先设计模板,提交团队讨论,针对提出意见,进行修改,确定基本模板。例如在建设《电机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数字化资源库时,将课程分成若干项目任务,每一个项目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为理念,设计学习过程,第一步列举典型生产案例,团队教师收集、拍摄相应场景图片,摄制工作场景视频,作为数字化资源库素材。第二步分析案例中工作控制电路,收集、设计同类控制线路,选取典型电路。第三步,围绕控制线路中所用器材,研究期间结构、原理、技术参数及选用、使用要点。第四步,工作原理分析,以文字图片及二维互动仿真,演示控制工作过程。第五步,选取器件安装控制线路,包含连接工艺、线路检测、故障排除、通电试车,安装实际应用线路。第六步,项目拓展,给出同类生产应用实例,应用知识和技能,设计电路、选取器件、安装电路、实现应用。

课程负责人首先将一个任务材料做完,提供样板和建议,布置团队人员,按此构思搜集素材,进行教学设计。成员完成的内容,课程负责人逐一审核、修改,再返回到团队队员手中,在加工后,作为课程成果发至网络资源库。其他成员在使用建成的初级库中,再加入自己素材及经验成果,作为字库纳入资源库,实际教学使用时,讲资源库内容和自己教学成果再次设计后,应用于教学中。

(3)建立与创新教学内容配套的立体教学资源库。我们建立了和创新教学内容配套的教材、数字化资源库和校本专业实训室,利用资源库整合了企业案例、视频、图片、3D器件、模拟仿真实训及电子教案等数字化资源。同时利用省共建共享机制,建立了核心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做到校内教师共建共享,《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电机电气控制技术》等实训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了资源共享,做到教学经验传承和促进了青年教师成长。

四、主要成效

1.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教学内容的课程建设能力的提高

在课程建设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课程建设能力。同时,学校为促进专业建设,还建立了各项激励机制,大大调动了教师开展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近年2位教师获得市有突出贡献的技术能手称号,1位教师获得省技术能手称号,14位教师获得技师技能等级证书。

2.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通过课程建设,在本专业学生取得毕业证、中高级工证书、计算机一级B高新技术证书基础上,2014年1月,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专项能力的提升,在2.0+0.5课程时序之间,我们试点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电子高级工的技能鉴定,26人通过技能鉴定,获得更高一级的技术技能等级证书。本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在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6人次。

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范文4

【关键词】工学结合 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研究的背景

上世纪80年代,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开始走上快速发展道路,大多数职业学校是从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的职业高中或是由培训学校升格的职业中专,受普通(义务)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较大。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是教学和实验实习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形成了以让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为目标的认知主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90年代后,随着德国“双元制”等西方先进教学模式的引入,人们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必须学会一门专业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加强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办企业的建设,教学过程中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并重,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形成以操作技能为目标的训练主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进入21世纪,人们对职业能力的认识逐步深入,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培养可迁移的关键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求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始逐步学习和探索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视学习者为主动的工作者的情境建构主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并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世界先进国家普遍采用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教育部《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因此有必要探讨工学结合条件下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课程建设调查

为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课程建设问题,我们从2011年开始深入洛阳市及周边县市机电类企业、工厂和各类职业学校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行业、企业发展情况、人才需求状况及专业人才教育和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情况。调查发现,中职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对中职课程评价不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致不是很高,对课程的认识模糊,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是很明确,30%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只是一般重要。二是工学结合的要求不是很强烈,从学校方面讲,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程度还不是很高,方式方法也比较单一,从学生的认识上来看,学生对工学结合的要求不高,35.9%的学生选择假期顶岗实习,36.7%的学生选择某一学期半工半读。三是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始终是以教育界为主,与企业和职业比较,注重的是学科的系统化,单单是校内实践课程满足不了学生对生产实践的需要。四是学习方法重讲授,轻操作,许多校内实训是“电脑+网络”的机房不符合当前生产实际,同时,校外实习基地还未完全建立,提供实践的机会并不多。五是课程评价重分数轻能力,40%的学生认为书面考试最能反映个人能力,32%的学生认为实际工作过程是最能反映个人能力,整体上讲课程评价体系单一重分数轻能力。六是课程建设没有实质性突破,在调查的几所学校里,课程设置上基本采用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构成的“三段论”式课程模式。七是课程内容更新较慢,课程改革的内容仅限于增加专业课课时,压缩文化课课时比例,定向班的课程与普通班的课程没有什么差别。八是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不热心,他们认为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事,如果需要企业合作,企业可以从行业的角度提出意见。九是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看法是中看不中用,很多企业认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只能说明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中看不中用,职业技能只能在工作过程中才能掌握。十是校企双方合作的意向比较强烈,但双方的沟通不是很顺畅,还存在一些障碍。

三、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课程建设分析

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课程建设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1.社会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和不认同是职业教育多年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传统观念上中职教育就是考不上高中,文化程度较低、学习积极性较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后就业,所以说职业教育是一种弱势教育,我国的教育一直以来是重知识轻技术,重理论轻应用,以单一标准单一模式培养单一型人才。

2.政府原因

国家对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和原则,但缺乏配套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工学结合是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类职业学校,还涉及到行业、企业及相关主管部门,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的参与及作用的发挥对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目前,各方参与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构建。

3.企业原因

首先,企业对学校工学结合的需求不强。工学结合需要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而现在劳动力市场出现构性过剩,企业的很多岗位被没有经过职业学校培训,不具备职业技能的低素质劳动者所占据,就业岗位相对紧缺。目前,人力资源市场的总体状况上供大于求,用人单位获得适用人才相对容易。

其次,企业一般要求工作岗位上人员相对稳定,企业担心参与工学结合的学生频繁轮换,刚刚成为熟练工的学生换成生手,还需重新培训实习,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再次,企业担心工学结合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企业参与工学结合,需要抽调专门的技术人员参与工学结合管理,工学结合实习学生所占机器设备,企业支付学生的劳务报酬等都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

四、创新构建中职教育课程体系

1.确定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以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一般电子设备的装配、调试与维修人员,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2.召开企业能工巧匠、职教专家座谈会,研究建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邀请企业能工巧匠、行业专家、职教专家和骨干教师一起研究分析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电子设备装配调试中级工国家职业标准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同时,经过反复的研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一步确定完成每个任务所必备的知识、技能,然后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课程,得到26门专业课程,其中,8门为专业基础课程,5门为专业核心课程,4门素质拓展课程。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的组合,建构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教理念的课程模式,注重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不同的专业核心课程。

3.构建学习领域的课程,组织、设计课程内容

学习领域课程,是以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它是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教学原则,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学习领域课程的特点:第一,课程目标是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第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注重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潜力的培养;第三,学习内容的基础是来源于典型工作任务;第四,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生在接近工作实景的过程中思考和学习。

4.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导向开展课堂教学实验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境,以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程序是:提出任务要求学生进行任务分析和必要的学习准备制定完成任务的计划计划的实施过程学习的评价反馈(评价反馈贯穿在学习的全过程)。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和掌握学习方法的目的,实现学校教育的功能。

通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将有助于改革中职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顶岗实习、工作实践等环节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中职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教改革的必由之路,2012.12.

[2] 马陆亭.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思考,2012.12.

[3] 刘荣才.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2006.9.

[4] 邱才训. 广州市中职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的背景、目标、策略和内容.

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范文5

关键词:新时期;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对策

作者简介:张蓬(1978-),女,鞍山师范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54-03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高等职业教育也迅速发展起来,“以服务为理念,以培养人才为核心,以高效就业为目标”的高职教育发展思路已被人们达成共识。[1]对于我国师范院校来说,职业教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也是一切教育和教学活动的中心部分,师范院校培养出的人才综合素质如何取决于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展和设置,如何使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目前已经成为各所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我国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师范院校培养的教育型人才与我国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还有差距,并且在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上还存有一定问题,需要更好地改进和完善。[2]

一、分析新时期国情下的我国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

近些年来,我国师范院校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上,通过不同程度上的改革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效,在某些方面打破了原有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架构,并从国外借鉴了新的模式和实践操作技能,使其与我国的改革相结合,逐渐努力寻找出一套适合我国当今国情发展的合理有效的教学系统。[3]和以前的教育课程相比,之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忽视了对职业要求的实践性和针对性,而是效仿其他性质的高校教育体系,太过强调于系统化模式没有把自身的特点脱离出来,严重缺乏教育特色。此外,师范院校对于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过于简单清晰,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三个部分,而且在职业教育课程过程中造成“重老师,轻学生”的教育思维,导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师范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教育,不仅不能使师范院校学生得职业特点得到发挥,[4]又不能持续满足我国新时期背景下市场的需求。如今,我国的师范院校中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应该给其更大的自由性和自动性,在对待职业教育课程的完善和设置上要更加重视其实用性和连接性,并且在对职业专业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对社会发展的适应作用和需求影响,只有能够适应企业和社会不同阶段的需要,才能更好的给师范院校学生提供发展自身职业才能的空间,才能更好的跟随社会导向和推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我国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国情,我国很多师范院校本着提升职业教育的实践能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效率为目标,不断探索和改善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师范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全面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师范院校在课程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我国各师范院校之间缺少对职业课程建设和设置基本的协调,不能突出自身职业教育的本质。当前我国很多师范院校在对自身职业课程教育的建设设置上采用各自为阵的模式,只顾自我发展使得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合理设置重复繁琐,导致师范院校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这种现象的发生不仅由于各所师范类院校对校际间相互协调、共同进步的意识比较淡薄,竞争意识远远多于共同合作,此外,我国师范院校对于职业教育课程的协调机制不健全,由于不同高校的生存竞争的增大,导致高效间有效的沟通交往仍是相互设防的,很难组织成为统一的机构。[5]

(二)我国师范院校与社会企业之间合作表面化,华而不实,即便合作企业所合作下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缺乏规划,并且在学校选择职业课程内容和课时分配等方面,并没有很多企业参与进来。同时,在教学实践方面师范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充分,学生毕业后在有关企业的实习太过重于形式,而往往忽略了实训的指导,使得学生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实践十分稀少,严重影响师范类学生的本质专业和就业效果。[6]虽然有些企业为师范院校建立实训场所,但是由于政府缺乏对企业的鼓励政策再加上人才供求关系不平衡的影响,使得这种校企联合的方式形同虚设。

(三)创新是国家的未来,创新是教育的延续,但是对于很多师范院校来说,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方面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而且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在我国,许多师范类院校的职业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仍然沿用或者借鉴其他高校的课程内容,不能及时补充与当今社会的发展相联系的新技术、新经验。同时职业教育课程不同与其他学科,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过于针对性,而目前很多师范院校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不尽合理,造成学生不能很好的学习本职专业的知识,这对学生的未来出现严重的影响。此外,在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中,没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作为保障,这无形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就业困难。

(四)我国师范学院的院校评估体系不够完善,尚未形成一系列合理有效的成熟的指标群,不能对学生或者课程进行全方面的评估和解决。不成熟的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及时观察和改善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和执行情况,而且也不能很好的发现课程在设置和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为我国的很多师范类院校的课程评估体系仍然效仿其他的高校,而且在对课程的评估过程中,评估主体主要是针对师范院校本身来说,而缺乏学校与企业间的共同参与,这样造成的评估主体的评价呈单一性、明确性、构成性和最终性,导致评价的不规范和不完整。[7]

三、加快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方法和对策

首先,高校教育课程模式是在一定的职业教育理念和知识理论的基础上,以某种简单明确的表达形式对课程进行规范,并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架框和实施手段。突出师范院校教育本质及课程建设的原则,即抓住自身特点努力培养自身职业教育课程的多样性统一性相结合的原则,可以使政府统一规定的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与师范学校自身的教育课程相结合,制定出适合自己学校职业教育规划方向的课程体系。同时,也可以准确把握自身与其他各所师范型学校在职业教育课程上的不同,提高和改善与其他高校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和关联性,从而进行对自身课程体系的有效改善。师范教育的目标、性质和作用都是由职业教育课程来具体实现,而且课程模式必须与职业教育的特有环境和因素相适应,必须以“运用、实践、创造”为主旨思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从教师的课程实践中构建,成功的课程模式来自院校的成功实践。此外,在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上,学校应根据就业现状进行整调,处理好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并有效分配课时为毕业就业做好充分准备。[8]

其次,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时期,使企业可以和师范学校有效的合作,以提高其合作内容和效率。加强师范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使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是加快师范院校教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措施。这样不仅能使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又能培养出职业性的技术人才,提高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的进度。此外,学校和企业的合作途经多样化,在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上,师范院校要积极参加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规划,为学生提供优秀的实践条件和设施,从而改善了原有的教学模式,使职业教育课程与学生融为一体,形成良性发展趋势。

再次,对于职业教育的课程应努力跟随时代的发展,科学创新,并大力调整师范院校师资队伍的构成。目前师范院校要不断加强各门学科的创新教学,特别是职业教育课程更是要改变原有模式加入新鲜的社会元素,使学生能够紧跟时代。学校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关注学生对技能知识有目的的运用与实践,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训练,必须突破传统体系的束缚,以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职业性人才,还要提倡职业教育课程的多样性模式,从而形成学校课程模式的多元化。而且在师资结构方面也要加强整顿,一方面要对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培训,保证其专业知识的更新,能够适应职业能力课程的不断变化,另一方面还要对新充实进来的专职教师加强其教学经验和实践训练的培训,并鼓励号召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在自我提高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新来教师共同进步。

最后,师范院校应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评估体系,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课程评估组织,主动建立一系列的阶段性的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自我评估体系,比如一至两年或者以季度为单位,从而使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得评估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可以由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估专家作为主要的评估人员,并吸收优秀的企业人士参加进近来,做到客观性、公正性和动态性的评价体系。由于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评估过程相对来说耗资不大,要使职业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每一个环节和阶段都应及时得到考核评估,其评价的内容要体现课程的统一性和针对性,在评价过程中及时发现课程能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及时的观察评价执行的情况,此外,评价的机制要有效公平合理,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评价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我国,对师范院校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建设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加快目前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关系到整体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现,因此被社会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要确定职业教育课程所针对的对象是以学生为本,在课程的设置和内容上进行多样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只要我们勇于在课程上创新,积极地与社会各界相沟通协作,努力改善师资力量,构建职业教育课程的长效机制,就会使师范学校的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迈向新的阶段,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和实现职业人才的学校培养以及在企业使用两者之间的完美契合。

参考文献:

[1]赵哲.对高师院校教育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再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2]陈祖标.面向21世纪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

[3]金玉梅.高师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1).

[4]殷晓静.师范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01).

[5]任平,王金梅.职业师范院校中教育类课程的解构[J].教育与职业,2009(02).

[6]李盛兵.我国高师课程体系的缺失―人文性和师范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98(05).

职业教育核心课程建设范文6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机电类专业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形式,有着其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学校的特点去推进此种培养模式,达到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值得我们不断的探索。

一、五年制高职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五年制高职教育自1985年试办以来,至今已有近30年的办学经验,它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对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职业院校的生源和数量急剧下降,在某种程度上已对五年制高职的生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普遍特点是由于其年龄偏小,不够成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很弱,对专业的认同感较差,加之其学习基础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信心缺失。同时由于其受教育的经历,他们在道德素养方面较之其他同龄学生有较大的差距,在这一点上,企业对此也有比较强烈的反应。但从另一方面分析,五年制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长,其年龄偏小也使是其可塑造的有利条件之一,因此,可以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开发等多方面全面规划、探索针对五年制生源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其培养成有利于社会的专业人才。

二、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思路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文件精神,结合五年制高职教育现状及生源特点,实施了以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举措。

1.根据企业要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与企业合作,在专业委员会指导下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办学指导思想是学院发展的灵魂,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我院围绕示范校的建设,提出了“以德为先全面育人,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办学与服务双赢,开放办学不断创新”四大办学理念。其中第一条就是强调学生的德育教育,这一点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同,他们认为学校应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密围绕这四大办学理念进行设计规划,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十分注重学生德育的教育和实践教学的环节。通过通识课和选修课等进行专门的德育教育,通过各专业课程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根据专业特点及学生在企业实习的主要岗位,安排相应的专项与综合技能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其中,专项技能训练内容全部以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形式融入到相关的课程之中,综合技能训练课程见表1。

表1 机电类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课程

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其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已达到了58.3%。

2.根据企业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我院机电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也在逐步从基于知识获得的学科体系向着基于知识与能力并举,以能力应用为主的方向发展。首先通过深入的企业调研,确定专业核心课程及相应的课程标准,然后根据此标准对专业核心课程予以建设,主要建设形式是通过院级教改项目的立项来实施,目前已完成或正在实施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工作已占到核心课程的60%以上。其中,《数控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同制订了本专业数控编程加工岗位的职业岗位标准,表2为其加工岗位主要职业名称。根据这些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开发建设了“数控机床编程与零件加工”(车床与加工中心)等2门课程。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具有实施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编制,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操作以及选择刀夹量具等工艺装备的能力。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工作过程导向、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根据企业本岗位的工作流程,如:零件图纸分析工艺制订数控编程机床加工零件检验等,将本课程分为加工工艺分析、数控编程、机床操作(以数控车和数控加工中心为主)、自动编程等若干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围绕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展开。各典型工作任务以模块化形式出现,本专业学生要求全部选择,机电类其它专业根据需求选择。课程建设的主要步骤如下:

(1)企业调研。围绕企业数控加工岗位,就本专业毕业生初始就业岗位和未来发展岗位进行调研。

(2)能力确定。本着课程建设的目的,校企双方研讨,确定本岗位的主要专业能力为:工艺制订、数控编程及机床操作等。

(3)总结归纳。根据企业对本岗位能力的需求,确定课程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能力要求,并从中选择和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建设提供基本素材。

(4)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的成果之一就是教材与学材的建设,这也是教学基本保障和教学成果的形式体现。目前,此项工作正在以学院“十二五”教育规划中教材建设项目的形式实施。

表2 数控加工岗位职业名称

本专业的另一门重点课程“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的建设思路基本类似,其典型工作任务由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提炼,部分提高拓展内容来源与相关的技能大赛。

技能训练课程是职业院校课程建设的另一重要环节,新修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单项技能训练的内容全部融入到相应的课程之中,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如将数控编程训练、数控设备维修训练融入到相应的课程之中。其结果是使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够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经过检验,此种模式比较适合五年制学生的特点。

考核评价的改革也关系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根据职业教育及五年制教育的特点,考核方式除笔试外,可采取口试、答辩、现场测试、实践操作、作品设计与制作等多种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3为目前实施课程考核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考核方法。

表3 课程考核内容及方法

三、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经验总结

通过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近几年机电类专业的学生在北京市教委举办的一系列技能竞赛中均有斩获,成绩不断提高,毕业生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其主要经验可归纳如下:

1.实施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BETC等,其核心思想都是校企双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我院机电类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与企业合作,实施共同培养,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校的核心工作是人才培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则是人才培养的具体体现形式,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核心课程,保证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2.采用理实一体化形式的教学方法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教学改革是落实课程建设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机电类专业的各专业核心课程,均采用理实一体化的形式授课,使理论和实践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工科类专业的教学尤为适用,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3.建设实施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措施,师资队伍的质量和素质是确保五年制高职教育模式实施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科研可以提高其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实践证明:科研与社会服务既是校企合作深入持久发展的助推剂,又是促进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学院于2011年提出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其中一翼即为科研和社会服务,为此,学院对师资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水平非常关注,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教师从事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良好的制度保证加之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既有为企业服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型项目;又有为教学服务的教学改革项目。迄今为止,机电类专业教师100%均在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中主持或参与过项目,做到了科研为生产和教学服务的目的,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教师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使校企合作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不断发展,学生培养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培养模式也应不断创新,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注意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其次,在价值观方面,注意培养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协作和法律意识,使其能够做到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树立正确的人身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遵纪守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8年。

[2]马能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及实证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3]莫东晓.关于五年制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3年9期

[4]陈莉.创新课程开发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实践探索[J].投资与创业.2012年9期。

[5]范次猛、夏春荣.创新五年制高职办学模式凸显高技能人才培养优势――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五年一贯制高职专业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3年3期。

[6]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3期。

[7]丁金昌.高职院校“三能”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7月。

[8]张荣.构建工学结合『321专业课程体系的案例分析――以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年3月。

[9]汪金营、胡霞.国内外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及实践[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