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1
【论文摘要】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做到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落实人文精神教育与素质教育实践。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作为交际和思维的工具,作为文化的载体和组成部份,承载着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孕育着广袤深邃的人文精神;高中语文课文中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人文情怀,对学生的人格、情感、意志、性格、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语文教学因其学科特点,更具有“载首明理、表情达意、文道统一”的使命,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决定了只有人文精神教育与素质教育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作为具有个性生命的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进行思想情感的陶冶,体察现实生活,探索心灵世界中无穷脉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书育人功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一.背景分析
1.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
新课标提出:“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往往是:工具性第一,升学率第一,素质教育被应试教育所挤压,将充满人性、人格魅力和审美趣味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应试训练,烦琐的语言分析训练,忽视了人文价值、人文积淀对语文教育的重要作用。这不仅使语文教学沉闷乏味,教师难教,学生厌学,耗时费力,效益低下,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极其不利于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我们教师要跳出研究高考的狭小圈子,抓住语文学科最能打动人的人文精神,影响学生,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人文精神教育与素质教育实践整合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高中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学习领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富有个性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教育,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个性发展,生命发展,通过学生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学会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和探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我们日常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活动就是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具体的运用和实践,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听”和“读”是对信息的吸收和积累,“说”和“写”是感受领悟后的表达。
3.在素质教育实践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将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引申到语文教学上,就是对人的培养。现今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精神世界的空虚、责任感的缺乏和主体意识不强等现状:有的缺乏对亲情、友情的理解,缺乏感恩之心;有的沉迷于网络,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与回报;有的缺乏理想,人生没有目标,学习缺少动力。而语文教材中的典范文章、优秀作品都以准确的语言、恰当的写法表现出积极深刻的思想内容,学生在学习语言和写作方法的素质实践中,既理解了深刻的内容,丰富了语文知识,又培养了语文素养,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对学生人文精神欠缺的扭转及人文精神在学生精神生活中的迁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具体实施
1.明确整合目标:坚持文道统一原则进行语文教学
文,指文章的语言和写作方法;道,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文道统一是一切典范文章、优秀作品的共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高中新课程改革不再仅仅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规律的同时,要有意识的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文化鉴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文言文选文是历代的名家名作,具有典范性。现代文语言文字规范,内容健康,题材风格多样,涉及到人生、文化、自然、科学诸多领域。例如,读屈原的作品,要让学生牢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索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矢志不移,坚持理想;读杜甫的诗句,要让学生懂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忧国忧民,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读的戏剧《雷雨》,要让学生思考人性的复杂与多变,去追求生活中的真善美;读巴尔扎克的小说《守财奴》,要让学生批判葛朗台的“为金钱而活”的人生观,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是爱与付出……总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由于思想的触动,久而久之,便积累成为个人的精神资源,高尚人格的物质基础。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 转贴于
2.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要求我们构建新型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长处,激发兴趣,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感知、鉴赏、审美能力,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建立开放性学习的语文教材和教学的新体系,让学生在综合的、跨学科的语文学习中培养整体语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既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再创造,倡导个性化阅读,自主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先让学生走进文本,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逐渐形成,教师要充分利用青春期学生正在逐步形成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形成自己的精神建构。例如通过诗歌的阅读学习,从田园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中,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空灵与淡泊;从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中,感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大胆想象与夸张;从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七律中,咀嚼“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忧国忧民;从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豪放词中,领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
迈与奔放;从慢词第一人柳永的婉约词中,领略“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空灵与朦胧……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书育人功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3.突破教学重点: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紧密结合
根据“MI理论”(MUTI-INTELIGENCE)-多重智力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葛敦纳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能力构成,它包括语言能力、数量能力、空间音乐、运动能力、自知能力、交际能力),语文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得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以增进学生的智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潜力;同时,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懂得语文的内涵与真谛,这就要求老师熟知新课标在每一个板块对学生的要求,以三维目标为基点,以学生为对象,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积累知识,培养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具有非常强烈的思想性、文学性和教育性,语脉流畅,气韵酣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不要动辄用所谓的参考答案、权威解读来束缚学生的手脚,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积累、观察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阅读《项链》、《守财奴》等经典名篇,?除了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写作技巧等要素, 还可对小说进行再创造阅读,如把改写、缩写,还可创作并改编成课本剧,强化对小说的形象化理解。改编小说的过程实际上是文学创作的过程, 排练和演出是学生自主学习、享受快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 霍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
[3] 朱绍禹主编《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2
【关键词】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技术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其最终目的应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而不是只懂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指人在生产活动中与机械一样,只是一种工具)。“职业人”首先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具备普通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民;其次作为从事特定职业的公民,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素质。需要具备其职业活动所要求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还必须具备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以及一定的人文素质,如将此视为素质教育理念在职业院校的深化,可归结为职业素质教育。而目前教育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不同看法,主要存在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本文将各观点与职业技术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比较分析。
一、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辨析
通识教育起源于西方,从19世纪初被提出以来,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表述达50多种。1945年,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界定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健全的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公民”。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对教育质量非常不满,发出了“国家处于危险中”的呼声,因而“回归基础”的呼声高涨。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基本学术能力等的训练,许多学校将英文写作、数理统计、自然科学、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批判能力等视为学校教育基本要求。所以20世纪80年代左右哈佛学校发表的《哈佛大学关于核心课程的报告》开启了核心课程作为通识教育标志和特征的新时代。以核心课程取代原有通识教育课程,这些核心课程涉及文理学院六个领域。包括文艺领域、史学领域、社会领域与哲学分析、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道德思考领域。
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毕竟不同。通识教育相对应的概念是专业教育(Special Education),通识教育是关注学生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它是包括文化、道德、情感、体力等各个方面内容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更多在培养一个公民;而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特定专业技能人才。素质教育是从人的素质结构的具体操作目标入手解决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的运用,素质教育包括了通识教育中的内容,同时专业教育中也有素质教育的内涵。
二、人文教育(Humanism Education)辨析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质并促使其内化的教育活动。其中人文知识及方法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行为是人文素质的外化。
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素质就是做人的素质。人为本,做人的素质,特别是人格,是本之本”。可见,人文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内化、积淀,使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能够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虽然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落脚点都在人身上,但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还蕴含着其它诸如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三、文化素质教育(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辨析
文化素质和文化知识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文化知识是指经过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而得到的种种具体知识;而文化素质则指一个人的知识、才能、鉴识所构成的文化造诣或素养的一般体现。
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可见,在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但文化素质教育涵盖了人文和科学素质两方面的教育,内容比单纯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广。
与素质教育相比较,文化素质教育则是把文化素质单独提出,旨在培养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不仅涵盖了人文素质培养,还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
四、职业素质教育(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ducation)辨析
素质教育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于1987年在《努力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的讲话中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他认为基础教育不能单纯办成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着眼于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和品质、强调知识内化和身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叶澜(2006)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宗旨,处于一切教育活动之魂的地位,而不是一个规定化的教育活动的模式。在教育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施以较全面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充分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在教育途径上,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教育评价上,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本品质的养成,并鼓励不同特色的培养。严格上讲,素质教育对教育效果的衡量重基础、重长远,不重眼前。转贴于
素质教育在每个教育阶段应有所不同。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应“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系统提出职业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只零散于各期刊中,多数从探讨的角度进行分析,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较缺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的探讨。对于职业素质的构成,有一定分歧。孙晓霞(2008)提出职业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宫玉杰(2007)认为除上述四项外,应将业务素质也涵盖其中;吉飞(2009)则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更有学者将职业素质进一步细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审美素质、专业素质、社会交往素质、适应素质、创新素质等(周光宇,2009)。职业素质在不同的岗位上有不同的要求,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自然不同,故对其构成有不同认识。在借鉴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职业素质教育虽然在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上有所不同,但仍是具有共性的。本文将职业素质概括为身体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5个方面。
第二,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陈和(2007)认为职业技术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可从职业理念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和创业素质教育5个方面实现。职业素质教育要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点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职业道德(含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等)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素质的培养(杨东进,2008)。黄三平(2008)从校园文化角度提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目前对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职业素质教育多数仍停留在形式上,普遍存在着模糊化、形式化和简单化等问题。职业素质养成是以知识为基础,课程教学仍应是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课程设计是重点,但不能忽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否则难以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落实到位。
五、结论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飞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职业技术院校在重视技能教育的同时,却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情况,在技术能力培养上不仅注重实践操作技能,且在人才培养上注重职业品质的培养,即重视培养技术能力又重视职业素质教育。从目前我国教学现状来看,一些职业技术教育只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播科技,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在职场中为人处事和如何思维,但是现今的职业院校培养很难达到以上要求,目前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应提倡职业技术教育应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才能凸显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林小英.后工业时代的通识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2]American Task Force on General Education Report.1998.
[3]杨叔子.人文教育:情感、责任感、价值观[J].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通讯,1999(3-4).
[4]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叶澜.清思反思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1).
[6]孙晓霞.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
[7]宫玉杰.论高职人才职业素质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07(1).
[8]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
[9]周光宇.浅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辽宁高职学报,2009(6).
[10]陈和.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3
一、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及功能定位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比起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课程来说,学时学分比例少,规模小,学科
系统性差(由于学校学科结构所限),所以其目标比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课也应有所降低,即养成学生必需的人文素质,以应付将来工作的需要,而不是象普通大学一样积累深厚的人文学养,为将来的深造或研究打好基础。基于这种差别,高职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功能层次上应该有所调整。
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一般具有下列三种功能:
1.德育功能。这一功能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其中情感培养中包括爱国情、友善心、正义感等因素;态度培养包括积极、科学、合作等因素;价值观的培养包括真善美判断标准等因素。
2.智育功能。这一功能我们可以分解为知识积累功能、能力增加、智力提高功能。知识积累是指相应的人文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能力增加是指通过显在和潜在课程对学生读写说、交际等能力的提高;智力提高是指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在心理层面上提高学生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
3.美育功能。人文素质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样内涵丰富的功能,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来说是难以达到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改造,将其中最为基本的能力要素分离出来,打造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平台。
这种平台应该符合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即以能力培养为主,将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能力要素提高到首要的地位进行分解后重新整合。
通过对上述三种功能的初步分解,我们可以得到七种基本的人文能力: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交际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其中后四种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往往蕴含在其他能力的养成与训练之中。所以能够得到的三种外显的、与应用型职业活动密切相关且在教育上有较强可操作性和可测性的三种基本能力: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这就是我们分解综合后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所应实现的功能。在2003年教育部进行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中,其中对学生素质的测评就包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可见语言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已成为考察的一个重点,也应该成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职业核心能力考评体系及其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在有限的课时中通过传统的积淀养成式的人文素质教育手段实现上述三种人文能力的培养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通过系统的人文课程进行潜移默化式的教学方法对人文能力的培养与形成其作用是不确定的,同时学制与课时也不允许这样大量开课。所以我们需要设置能够显在地作用于学生的人文能力的培训课程,以及相关的对能力进行测定的考评体系。这种课程可以称为“人文能力养成性课程”,即通过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来强化习惯的养成直至影响到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这就是外(外在的规范与行为)——内(内在的理解与认知)式的人文能力培养模式,与传统的外(外在的课程)——内(内在理解与领会)——外(外在的表现与行为)的教育养成过程相比,省去了一个环节。这种针对人文能力培养的人文素质课程,其课程架构与考评体系的设计无疑是一个充满未知数的挑战。国内目前还没有可供参考的体系,但英国的职业核心能力测评系统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该系统我国劳动部门也正在引进与改造之中。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任何职业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中国劳动部门正在参照英国职业核心技能体系拟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核心技能测评体系,该体系分为8个模块,即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可以看出这8个模块中有一半以上与人文素养有关。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核心能力的培训与考评体系的内涵,我们以与人合作模块为例,该模块的要义为:“与人合作技能是从所有职业活动的工作能力中抽象出来,具有普遍适应性和迁移性的一种核心技能;是指根据工作活动的需要,协商合作目标、相互配合工作、并调整合作方式不断改善合作关系的能力;是从事各种职业必备的社会能力。”该模块与其他模块一样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下页的表格是笔者参与制定的合作模块(中级)培训考评标准。
职业核心能力的其他模块的培训考评体系与上面的模块在结构上完全相同。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核心技能的培训与考评体系针对性、操作性非常强,非常明确地告诉培训对象要做什么、应该如何去做、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能力水平。这种培训模式与高职教育以技术应用为宗旨的实训实践模式不仅有近似之处,而且是对技术应用型实训实践模式的一种补充和提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把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与人文能力实训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特别要注意在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中融人人文能力养成。总之,这种培训考评模式能够像其他专业技能实训实践一样,真正起到我们前面提到的由外而内的“能力养成”的作用,而且收效也比较快,比较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三、高职人文教育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结合我们上文抽取出来的高职人文课程所应具备的对学生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功能,再加上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这一平台应该有语言交际模块、协调合作模块、自我教育与完善模块三个模块。这三个模块设计的难度应以核心能力的中级水平为参考,不再划分初中高三级。其中语言交际模块的内容主要为母语的听说读写及语言的交际运用;协调合作模块基本上参照职业核心技能合作模块所要求的能力,并对难度作以相应的调整;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模块包括分析自己的特长与不足,确定自我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及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与方法,品德的修养与完善等等,这一模块的内容,可以吸收目前高职德育教育的新成果。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这一改革的难点与重点在于教材建设及考评标准的确定。首先应制定一个高职人文素质训导大纲,大纲制定时完全可以按照职业核心技能的“工作活动”、“技能要求”、“培训与自学指导”、“考评指导”四个方面.对人文素质训导的目标、内容、程序、考评作出定量定性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培训教材的编写与考评体系的建设。在教材建设上要突破传统的文本教材的概念,建设一种新型的全方位的立体教材,这种教材除了教学目的与标准确定以外.其他的案例与相关资料应该建成一个分类资料库,可以随机抽取与运用,达到教学内容活化的目的,以避免学生将此课程变成一种记忆性模式化的课程。在具体教法上要以案例、情境模仿和讨论为主,以确保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教学效果。在考评方面,也要突破传统的笔试模式,以能力考核为主.主要方式有任务式、案例式、项目式等。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4
传统沉淀式的人文素质知识积累的教育手段,目前并不实际,由于人文课程系统化的教学对于学生人文能力培养的作用并不确定,而且高职院校学制和学时量导致人文素质培养课程不可能过多开设,因此我们必须要设置能够明显的作用于学生人文能力培养的课程,还要制定相关的评判体系。此课程可统称为人文能力培养课程,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高职生日常的行业规范其思维和行为进行强化培养,最终使学生内在的精神认知发生改变,而这种课程的结构以及其评判的体系的设计与制定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职业的核心能力是指每个行业或职业的工作当中都需要具备的有广泛适用性,在职业的活动当中能够承担支配以及主导作用的综合技能。当前,我国的劳动就业部门按照英国职业核心技能的体系正在制定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核心技能测评的体系,此体系大致分为模块,交流与表达、数字的运算、改革与创新、自我的提高、互助合作、解决问题、处理信息以及外语的应用等。不难发现,这些模块当中半数以上都是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息息相关的。职业核心能力其他各模块培养评判的体系同以上模块的结构完全相同,可以这样说,此核心技能的培训以及评判的体系可操作性及针对性较强,明确的将培训的对象需要做的是什么,要怎样去实施,同时还需达到什么样的能力和水平等。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在目标的培养体系、培训的方法、实践技能的分解以及评判的模式等,可以全部参照上述职业核心技能的培训以及评判的体系,与自身特性及内容进行结合,进行比较全面而且深入的改革与构建,创建更加完善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平台。
2高职院校当中人文教育体系改革需遵循的原则
综合上文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对学生应具备的合作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人际互动交往的能力培养的重大作用,再加之德育与美育的作用,从而得出此平台应具备语言交际模块、自我教育和完善模块、协调合作的模块。这三大模块在设计的水平上应以核心能力培养中级水平为准,不再设定初中高这三级。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外国中小学;美国大学;人文艺术素质教育
人文艺术素质是指具备艺术范畴内的内在知识水平和外在表现相协调统一的一种综合水平和能力,是一个人的艺术素养和心理品质,除了要具有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外,还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养成审美的人文艺术精神。
1 国外中小学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开展情况
我国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与国外已经有近一个世纪发展历史的通识教育相似。通识教育的构建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大学博雅教育和自由教育的理想,其目的不在于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具体职业做准备,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公民”。通识教育的提出与实践提要改变自19世纪以来教育只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忽视人的全面教育,尤其忽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倾向。由于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的历史比较长,研究充分,在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验。下面我们对各国开展的人文艺术素质做一些探讨。
首先,在一些欧美教育发达国家,小孩从小学阶段就会接受启发式的人文艺术教育,并且国家从立法制度课程设置上加强对小孩的人文艺术教育。如美国制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还通过了教育法令把艺术课程列为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使艺术课程获得了与数学、自然等其他核心学科的同等地位。法国通过了《艺术教育法》沏实加强艺术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新西兰明确强调中小学艺术是一门核心课程。日本和澳大利亚规定艺术课程是必修课,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下面以美术课程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脉络。
日本、美国和西欧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普通中学美术课的设置,把美术教育贯穿在青少年教育的全过程中。日本,中学学制为6年。从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都把美术作必修课。美国,中学学制也是6年。初中三年均开设美术课。高中设有美术中学进行专业美术教育。德国,中学学制是6-9年。初中六年均开设了绘画必修课,高中立有专业性的艺术中学,学习音乐、美术专业。罗马尼亚,中学学制是8年。初中四年至高中前两年把美术作必修课,高中后两年分专业学习,设有艺术专业。英国,普通中学类型很多,各类中学均开设了美术课。如文法中学学习年限为5-7年,招收智力较高的学生,主要为大学培养合格的新生,前5年为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是必修课技术中学学习6~7年,前3年开设美术后4年根据专业需要开设课目现代中学学习5年,以完成义务教育为目的。给学生走向生活做准备,5年都开设工艺美术还有公学学习年限为5年,是贵族学校,培养统治者,绝大部分升入大学深造,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一半学生是公学毕业生,此种中学十分重视包括美术在内的人文学科。法国,中学学制为7年。初中四年都开设了艺术教育美术、音乐课,高中三年均开设有制图、艺术教育和工艺学等课程。
在一些新兴国家的教育改革中也把人文艺术教育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如墨西哥的教育改革。
20世纪90年代后墨西哥开始了以通识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其中也把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通过下表我们可以看到墨西哥教育改革中,不仅把人文艺术素质课程作为小学的核心课程还把它贯穿了整个小学时期。
可见在一些欧美教育发达国家,小孩从小就会启发式的人文艺术教育,加上国民整体的艺术传统和对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视,当他们进入大学的时候已经具备相应的人文艺术素质。即使如此,在教育发达国家中在高等教育阶段仍在继续强调人文艺术教育。
2 国外高等教育阶段中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
我们所讲的“通识教育”(也称“通才教育”)一词是在20世纪40年代从英文GeneralEdu.cation(直译为“普通教育”)翻译过来的。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inaFreeSociety),即有名的“红书”(TheRedbook),将通识教育定义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应接受的那部分教育”。它的理念是广义的,它的载体(主要是课程)是狭义的,它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人格的公民,其实质是“全面发展的人”或“全人”的培养。
由于美国的大学以通识教育为原则,所以大学本科教育的且的是训练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或者说大学本科主要是给学生基础性知识,为他们成为专门人才莫定基础。专门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特别是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在本科教育阶段强调全面发展,其中人文艺术素质就是主要的加强方面之一。如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规定学生要从文学与艺术,历史、社会和哲学分析,科学和数学,外国文化等领域中的每一领域选一至二门课,共八门课程作为共同基础课。这些课程共占学生应学习课程总数的1,4。俄亥俄州立大学规定学生必须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朴学3大领域选修若干学分有的教授介绍说学生至少要选15个学分作为基础教育课。耶鲁等大学一、二年级并不分科,学生到三年级以后再选定自己的专业,确定主攻的学科。
2007年7月1日。哈佛大学第28任校长历史学家福斯特(DrewGilpinFaust)教授上任,作为哈佛大学371年来第一位女校长,她在艺术教育改革方面取得新的成就,哈佛大学在经过3年冗长的讨论基础上对现行的核心课程,即1970年代形成,已经有长达30年的时间,没有做过大幅度修改核心课程作了大规模修改,通过了的通识课程改革案。哈佛大学临时校长德里克·博克说,此次精心设计的本科普通教育课程改革将进一步加强西方教育根深蒂固的传统的博雅教育(又译“自由教育”)。新课程中将包括“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文化与信仰”、“经验与数学推理”、“道德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质世界科学”、“世界各社会”、“美国和世界”8大方面的课程与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现有的“核心”课程相比,这些新课程将给学生们提供更广泛的知识领域,并协助他们把目光放得更广更远,而不是只集中在各自所主修的专业与学科上。
具体而言:“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批评的能力,即美学兴趣和解释的能力;“文化与信仰”旨在形成对人类社会传统文化和信仰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经验与数学推理”旨在教学生使用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概念与理论工具,比如统计学、概率论、数学、逻辑学以及决策理论;“道德推理”旨在教学生如何对道德与政治信仰的实践做出推理,以及如何思考和评价有关伦理问题的主张;“生命系统科学”旨在介绍与生命系统有关的概念、事实以及理论。物质世界科学“旨在介绍有关物质世界的关键概念、事实以及理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所赖以生存的世界和宇宙;“世界各社会”旨在考察一个或多个美国以外的社会;“美国和世界”旨在从当代、历史与分析的角度考察美国社会、政治、法律、文化以及经济的制度、实践与行为。在这8大课程中“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文化与信仰”、“道德推理”、“世界各社会”都属于人文课程其中“美学的与阐释的理解”、“文化与信仰”两门课程更是包含了大量的艺术教育子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文学艺术教育的内容明显增加,占全部课程的1/4。
3 国外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明确人文艺术素质教育要求,重新设计艺术教育评估标准和内容。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外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开展首先从国家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明确指导,英美法德等国都有关于加强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立法,这方面给我们以下启示:
(1)教育主管部门应突出加强对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政策引导和指导,将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政策指导范畴,从立法上要求,从体系上构建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一般性标准,并将其作为评估和考核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以促进、提升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2)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从整体上突出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功能。
每年从哈佛等理工类名校走出的一流人才可以说不计其数,这与他们先进的通识教育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我们也应当意识到作为一名现代工程师,应该能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承担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任务。他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品德3个方面。知识方面,应掌握必需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方面,应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协同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尤其要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品德方面,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还要具有一些特殊的职业道德,如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不断进取的毅力、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个人修养等。这就要求我们革新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3)完善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方法,探索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实现形式。
虽然国外大学人文艺术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相对完善的人文艺术课程设置,和科学教学目标,并且给予了高度重视。如哈佛大学要求学生修的人文素质核心课程占到了学生总学分的25%,其课程涵盖了文学、美术、音乐等方面。并且规定人文艺术课程只能小班授课每班人数原则不超过25人,同时课程设置随着时展不断革新。因此在我国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当探索建立完善的人文艺术课程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问题;有效对策
1 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现状问题
1.1 教学理念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理念是人们行为的先导。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其组织一切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当前,很多大学语文教师仍旧将语文学科看成单纯的工具性学科,而忽略了其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重大积极作用。在调查中我们得知,当前很多大学生品鉴文学作品方面的能力十分低下,急需借助传统的经典文学教育对其进行提升与引导,并且很多大学生在人格心理及价值观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的严重缺失,必须在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感染与熏陶,才能促进其人文素质的快速提升。
1.2 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是教师,其是决定教育成效优劣的核心因素。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主要是因为: ①大学语文学科处于边缘状态、地位十分尴尬。大学中急功近利思想盛行,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苛求立竿见影,而大学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因此很多学生对其学习持以怀疑态度。再加上大学语文不像英语学科那样可增加求职的筹码,因此很多高校都尽量压缩其课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十分低下。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高校在选聘语文教师方面门槛较低;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不高,并且也不重视对自身素质的提升。②大学语文课程地位不明确。当前大学语文的独立性不足,缺乏博士点、硕士点支撑,因此教师的学术交流机会与平台也较少,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没有进修与培训教育机会。因此,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找不到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点,逐渐丧失了做语文专题研究的意识与兴趣,从而导致自身的综合素质停滞不前,最终无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高效的人文素质教育。
1.3 考核方式未彰显人文素质教育特点
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依然沿袭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过于重视“语”,而忽略了“文”的价值,这就导致大学语文课程淡化了课程的人文性与审美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考核依旧将知识考查作为重点内容,这就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从而暴露出诸多弊端。有调查数据显示,在对我国30多所大学进行调查中发现,有26所学校仍旧用书面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大学语文学习成效优劣的唯一依据,并且教师设计的试题随意性很大,甚至同一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公共语文课程考试题目各不相同,但是都局限于教材内容,题型也和中学基本一致。尤其需要提出的是,很多试题都是教材或讲义上的原题,没有经过任何转变,再加上很多教师为学生划重点,这就使得那些平常逃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即便在平常不做写作训练与延伸阅读,只要在考前突击,就能考出高分数。
2 有效应对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策略
2.1 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地位
在人文素质中语文素质处于核心地位。换句话说,捕捉到语文教育的规律,就捕捉到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技巧。针对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处于边缘化的现状,教师应重新审视语文教学的目标与重点,在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还应加大对其进行文学艺术方面的教育,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方法与价值观。另一方面,大学语文不仅是一门知识性学科,而且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将“人文性”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用积极的教学理念与行为思想感染与熏陶学生,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大学语文是一门传递文学知识与思想的学科,发挥着将人的精神引向崇高与光明的作用,所以在大学语文课堂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一定的文学知识,而且在不断扩大视野,并且还逐渐提升着自身的人文素养。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母语课程,其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涵盖了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其教学活动是培养较高人文素养、传承经典文化思想的有效途径。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其应该在的新高度,并将大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核心课程,适当加大课时量、提高学分。
2.2 提升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是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教学成效的优劣。因此,为切实提高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质量,高校就应充分重视教师素质对教育效果的巨大影响作用,并积极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应重视对教师如下几个方面的提升:①人格魅力方面。人格魅力涵盖耐性、宽容、赞赏、信任、真诚、关爱等。在实践中我们可发现,教师的人格魅力比空洞的说教更具感染力,其在无声无息中熏陶与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甚至在学生的一生中都能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大学语文教师来讲,其教授的是一门文学艺术类课程,教给学生的是真理与正义,传授的是高尚的人文精神,因此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②积极情感方面。情感在人们的交流与交际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教师只有自身蕴含有丰富的情感,才能对学生的忧伤与快乐感同身受,才能具有感动学生的资本。具体来讲,大学语文教师只有对世间的爱情、友情、亲情、世情有深刻的体味,才能在日常教学中用发自内心的情感感化学生、引导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将教师作为各种真情表达的楷模,用饱满真情的思维去写作、欣赏与阅读,从而逐渐成长为富有情感的与创新精神的有用人才。③学识方面识。“学高为师”中的“学”就是指学识、知识,是大学语文教师立足的根本。教师只有拥有广博而深厚的外国文学与中国古今文学知识,才能在日常教学中旁征博引,为学生传递丰富的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才能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2.3 创新大学语文的考核方式
在笔者看来,全新的、科学的大学语文教学考核模式必须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①在全面检测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下,应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的考核。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考核内容与方式时,应将“人文性”渗透其中:考核题型应给学生预留充足的选择空间,降低选择题、填空题的占比,适当增加作文、论述、分析等主观题目。通常情况下主观题与客观题的配比为7:3;在考核内容上,应尽可能减少需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提高可反映出学生创新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内容,目的是检验学生分文学作品中人文精神的能力、自我反思精神及认知自我的能力。②提高考核模式的全程性与灵活性。应将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放在等高地位,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能力考核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降低学生的期末考试意识,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思维能力等都作为大学语文考核对象。③取消标准答案,激励学生创新。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人们普遍比较重视标准答案,这就极易导致大学语文教学活动限制与扼杀掉了学生的创新灵感与创新积极性。
总之,在大学语文中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时展的需求,而且也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应充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将大学语文课程提高到独立而重要的地位开展教学活动,并借助多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思想情感,从而用自己广博的知识、散发着正能量的言行熏陶与感染学生,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创新能力,最终切实优化人文素质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 黄福元,赵梅赏.当前大学语文教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语文建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