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范文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旅游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国内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生态旅游龙头品牌。生态旅游是21世纪最重要的旅游发展方向之一,更是旅游研究的热点。国内对生态旅游的学术研究与旅游业开发过程紧密联系,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的资源评价到多学科的交叉集成,主要涉及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开发策略及规划等等,目前旅游学已经成为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涉及旅游、生态、地理学、管理学、地质学、艺术的多学科集成。本文在梳理了生态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旅游评价和开发的基本内容,并且提出相关的问题和建议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相关研究进展

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于绿色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于1983年提出的,其初衷是通过改变旅游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生态旅游的概念逐渐取代了绿色旅游,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在1993年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并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双重责任的旅游,更加侧重旅游对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

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市场规模、生态旅游评估等方面。国内对生态旅游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评价、开发潜力、适宜性、开发策略、美学评价、景观评价、环境效应、社区参与等一系列的研究,生态旅游类型主要包括森林、湿地、滨海、山岳、湖泊等等。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其后期开发的基础,如何科学的、全面的制定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是制定出合理的开发规划的关键所在。其目的是通过运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能够科学的衡量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生态价值,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确保在保护的前提下,确定最适宜的开发方式。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制定主要的原则为科学性、典型性、系统性、代表性和综合性,既要科学全面的反映出区域环境的特点,又要使评价指标尽量简练,可获得性强。目前,《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家标准(GBT18972-2003)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旅游资源评价大多在此基础上进行。黄震方等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条件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江苏海滨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刘水良等从资源条件、区位交通、经济基础、客源市场等方面对广东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张晓琴等以张掖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功能性分区。贾哲等建立了包括3个类,14个亚类,31个指标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对狼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总结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旅游资源禀赋、生态条件以及外部条件三个方面进行。旅游资源禀赋反映了资源自身的价值,直接关系到后期产品的优劣。生态条件则是生态旅游资源的环境脆弱程度,也关系到开发的强度。外部条件则是开发是否能成功进行的关键所在。指标体系分各个层次,主要可概括为目标差-准则层-指标层,反映了评价指标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三、生态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

尽管生态旅游的定义尚不统一,总结已有的生态旅游开发经验,但是应该坚持生态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突出主题和特色原则、社区参与原则。具体来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兼顾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社区共同参与,以达到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优化,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旅游环境逐步改善,旅游经济稳步提高,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发与保护并重

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区域往往都是生态环境脆弱性很高的区域,因而就存在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开发规划的要在摸清楚区域自然环境容量及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使规划的旅游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还要保证开发与保护的同步性。在当前的报道中,旅游开发造成环境破坏的问题并不鲜见,主要包括景观破坏、植被退化、水质污染等等,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

(二)突出主题和特色

当前生态旅游的开发已经是遍地开花,但是存在重复建设导致旅游产品重复、雷同,形成不必要的竞争,使旅游市场混乱。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特色,突出主题,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要认真研究当地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分布、组合形式,对各种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规划,从而确定各自的比较优势,突出其的主题和特色,处理好开发与保护、重点和一般、传统和现代、投资与收益的关系,扬长避短,才有可能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

(三)注重社区参与

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Z2011507)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月2日

为了实现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发展目标,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旅游业作为全省主导产业加快培育,使得旅游业保持了较快发展速度,全省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河北省接待海内外游客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近900亿元,比“十五”末接待人次增长近90%,旅游收入翻了一番,接待入境游客92.12万人次,创汇3.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42%和19.03%。但在我们惊喜于旅游业发展成绩的同时,不能不注意到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说旅游地环境的恶化、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无烟工业冒烟”等现象,这会严重影响河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要兼顾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那么开展生态旅游应该成为河北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首次提出,其含义不仅是指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览的景物不应受到损失。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其内涵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活动全过程及旅游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均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突出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强调天人合一,追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主要是指采用生态友好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生态体验的服务和要素组合;作为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指到具有生态价值的地区,用生态友好的方式,体验生态之美的行为。

二、河北省生态旅游发展优劣势分析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要使河北省生态旅游获得可持续发展,就应对河北省旅游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分析,对其本身的优势、劣势有清楚认识,对其外部的机遇和挑战时刻提高警惕,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发展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优势分析

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资源的禀赋条件对地区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民俗风情等,是开展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的主要场所。符合这些要求的河北省生态旅游资源极其丰富:(1)众多的名胜古迹。全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4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明长城、清东陵、清西陵,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承德、保定、邯郸、正定、山海关,现有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具有科研价值的文物12,000余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7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8处,均居全国前列。(2)齐全的地形地貌和秀美的自然风光。河北省是全国唯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山地、高原的省份,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国家级森林公园9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3)独特的民俗风情。永年太极拳、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名扬世界。(4)璀璨的民间工艺。衡水内画壶、武强年画、蔚县剪纸、丰宁布糊画等享誉海内外。

2、区位优势明显。河北环抱京津,濒临渤海,消费群体集中,京津常住及流动人口达3,000多万人,而且京津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出游能力强,是全国主要的客源地,尤其重要的是该地区的居民普遍受教育程度高,环境保护意识强,符合生态旅游对旅游者素质的要求。此外,京津两市是国内外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尤其是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入境口岸,成为海外游客进入中国的主要口岸之一,故而,河北省可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充分开发进入京津的国内外客源市场。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有利于河北省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3、旅游产业基础有一定规模。经过长期开发建设,全省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基础和旅游生产力。目前拥有景区景点450余处,星级饭店313家,旅行社727家,旅游车船公司30多家,中国优秀旅游城市7座,4A级景区30处,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较为配套的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的旅游产业基础为河北省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劣势分析

1、生态环境脆弱。河北省以复杂的地形地貌为特色的旅游资源,既是有独特吸引力的生态旅游资源,同时也属于脆弱易损型资源。因为河北省地处中纬度亚欧大陆东部,季风现象显著,易发生狂风、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加上过去传统的旅游发展观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不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造成很多河北省适合发展生态旅游的区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一是土地沙漠化。如承德、张家口两市土地沙化面积约1.83万平方公里,坝上4县土地风蚀沙化面积达54%,其中康保县风蚀土壤面积占91%;二是水土流失严重。河北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3;三是草场退化严重。由于长期过量放牧,导致很多山场林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承德坝上草原退化面积已达3,200万亩,占总面积的43.4%。这些问题威胁到我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从业人员生态意识薄弱。河北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约46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到200万人,但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接受生态旅游方面的教育,其中许多人都不能在知识和技能上完全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他们对生态旅游的知识和特点知之甚少,因而即使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也难以使之达到最佳的旅游效果。

(三)机遇分析

1、生态旅游成为国内外旅游发展趋势。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以来,它已充分显示出在维护旅游资源与环境质量,维持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的优越性,生态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产业。在我国生态旅游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猛。在1999年国家旅游局确定该年为“生态环境旅游年”之后,全国各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生态旅游实践活动。这一切都为河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河北省应紧跟国际生态旅游的发展潮流,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影响力的生态旅游产业。

2、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契机。为了解决河北省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期间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建议,其中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和战略举措。另外,为了促进河北省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河北旅游的综合竞争力,河北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研究制定了《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充满活力、带动性强、国内领先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产业政策的导向和政府的重视为河北省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

(四)威胁分析

1、业界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和理解不足。开发生态旅游是一种新思想、新意识,旅游管理部门对生态旅游的含义、特点以及生态旅游对旅游地生态、社会、经济的影响缺乏全面、科学的研究,对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开发、管理的特殊性研究不足,尤其是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生态环境监测不够,如旅游旺季人满为患现象严重,以至超过生态旅游区最佳环境容量而对生态旅游区资源及生态造成破坏。另外,在实践中,由于旅游学界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尚有不同,致使众多的生态旅游活动只是贴上了生态旅游的标签而已,并没有真正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有别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凡是与自然的或绿色的有关的就是生态旅游。有的企业甚至拿“生态”做幌子,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不惜以牺牲生态资源为代价谋取经济利益,结果造成环境永久性破坏,与生态旅游的初衷背道而驰。生态旅游在中国还处在探索阶段,理论上还有很多误解需要澄清,实践中也存在许多偏差需要纠正。

2、邻近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河北省的区位既对生态旅游发展有促进作用,也使其面临“南北夹击”的挑战,周围的北京、山东、河南等地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屏蔽。尤其北京是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优良的服务水平和完善的管理体制对河北构成强烈的竞争,同时河北省的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与北京具有雷同现象,但景区面积、景观条件、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大都劣于周边发达地区。另外,河南、山东等省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也都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周围区域的生态旅游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情况下,如何在突出地方特色、生态特色上做文章,组合旅游资源,发挥品牌优势,成就旅游精品路线,形成竞争力是河北省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三、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很大,只要合理规划,科学发展,利用机遇来克服劣势,发挥优势来迎接挑战,一定会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上显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

(一)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生态旅游观念。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所以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培养公众生态旅游观念。对社会公众开展环境保护和景观生态教育,利用宣传媒体、学校教育、旅游节活动和其他一切有效形式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宣传保护旅游景观的重要性及对社会带来的好处。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旅游从业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加强他们对有关生态旅游的政策、法规、运营规律、操作程序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真正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环保教育,在旅游中让他们自觉遵守旅游规章,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指导旅游行为,自觉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只有全民的生态素质提高了,生态旅游这一朝阳产业才可能蓬勃发展。

(二)以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为主导,开展生态旅游规划研究。建议省政府尽快组织编制《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整合现有生态旅游资源,完善生态旅游服务体系,使生态旅游有序发展。各级政府根据《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制定既符合现实需要,又适度超前的生态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在编制规划过程中,首先要求规划者对各旅游地的生态环境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对旅游者的行为有良好的控制力。其次,要充分了解河北省各旅游地资源、环境的价值、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以资源的生态特色为基点,进行资源与环境保护区划研究,针对不同类型保护区域,确定相应的开发利用方式、强度与开发秩序。最后,将生态旅游规划纳入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之中,依靠当地各级政府通过财政、行政、政策引导、信息引导等各种手段,协调解决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差异开发,错位发展,形成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布局。河北省应充分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的比较优势,针对京津日益增加的度假休闲、回归自然的市场消费需求,突出河北独特的优势资源,实现与周边旅游产品的差异开发和错位发展。按照“生态河北、绿色河北”的原则,构建环京津生态旅游圈,形成如下生态旅游布局:秦皇岛、唐山海滨生态旅游区,应发挥其环渤海优势,开发海滨度假、森林休闲、民俗、长城和皇家陵寝观光等生态旅游产品;承德、张家口森林草原生态旅游区,应发挥森林草原、冰雪、古建园林、清文化、辽文化等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森林草原生态观光、避暑、度假、滑雪等生态旅游产品;太行山绿色生态风景区,应开发浓郁燕赵风情、森林休闲、太行风光、人文古迹观光等生态旅游产品;廊坊、保定温泉湖泊生态休闲区,依托温泉、湿地等特色资源,整合商贸、农业和历史文化等资源,开发温泉养生和湿地生态等生态旅游产品。

(四)建立生态旅游示范基地,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根据旅游资源品级及择优成片开发的理论,可以选取一些资源基础良好、开发条件优越的生态旅游资源,建立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扶持,打造成河北省生态旅游精品。生态旅游精品在旅游产品结构中起着支撑的作用,将对生态旅游市场产生较大的吸引力,所以围绕“生态长城”、“绿色燕赵”、“皇家休闲”和“红色太行、生态太行”四大品牌,精心设计,打造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旅游精品,树立河北省生态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和良好信誉。

(五)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开展生态旅游宣传活动。集合目前全省生态旅游区,举办生态旅游推介会,树立河北省生态旅游的整体形象;注重市场营销,设计生态旅游区的形象、宣传口号,录制宣传片,开展异地或本地的旅游推广活动;利用政府机关、林业部门、旅游部门的网站和服务窗口,搭建生态旅游信息平台,及时最新的生态旅游建设动态、生态旅游指南;在京津及环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生态旅游宣传图片展等活动。

主要参考文献:

[1]河北旅游政务网.河北旅游2010年工作总结.http://hebeitour.省略,2011.1.

10.

[2]焦慧元,路紫.河北省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6.21.

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由于近几年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应运而生,而且已经成为旅游业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佳选择。由于生态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实施基本是在同一时间开始的,所以在现阶段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如何界定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者之间的区别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与生态旅游相关的一些理论研究与其他领域交叉混合,而导致研究数据混乱,缺乏统一性和针对性。本文将就生态旅游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与存在的问题做系统性讨论。

一、生态旅游可持续研究与实践的依据

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有足够的权威性、智慧性、前瞻性的人物与机构指定的相关内容的细则,而且要保证有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状态作为支撑的旅游发展方向。所以生态旅游的定义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实践的效果而不断改变,主要内容应涵盖时段、层面对象的责任与义务等。生态旅游所追求的目标符合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利用,因此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努力推行。这个目标就是要保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保证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生态平衡,而且还要保证社会与经济的平衡发展。在重新审视了传统规划的设计理念、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成为一种能够满足全方面要求的旅游模式,这些方面包括了保护和增强未来机会,旅游者的审美和旅游目的等。生态旅游是一种与可持续旅游紧密联系的旅游产业,而且与某些能够保证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得以维持的标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生物的多样性、生命支持系统整体规划发展的保护等。综上所述,生态旅游对于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者有相关责任和义务,这些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生态旅游中具体化的体现。

二、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1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1.1规划相对滞后

就目前而言,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还比较缓慢,规划工作相对滞后,尤其是规划的理念与专业化水平,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自从生态旅游开始兴起,有些旅游景区的管理者将其作为捞金的机会,在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的情况下,盲目开发景点,最终不仅未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反而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1.2建设投资不足

对于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以人类干预较少的自然景观为依托的,而这样的资源往往会位于较为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这种情况也必然会造成当地政府在财力、物力方面都相对缺乏,这将直接制约开发的规模与景观的质量,例如景点分散、配套设施不健全等,致使丰富的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2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2.1真正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不被破坏和污染,将生态旅游对生态、文化和社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减少最低的程度,坚决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2提高旅游者体验自然的需要,既保证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要确保旅游业的未来发展的空间。

2.3通过旅游文化的提升,要求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游客善待生态资源,建立人和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

2.4保护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以最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当地的文化,以最大的经济利益回馈地方。

2.5、生态旅游是维系旅游地的生命力和多样性的最佳选择,是促进旅游业有序发展的保障,而且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模式的必要性与起步方案

1必要性

中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许多珍贵的自然保护区正逐步被开发为旅游的热点区域,所以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有些贫困地区为了脱贫致富,盲目开发景点或者低价出让旅游的黄金地段,而导致地方老爷爷失去了发展的空间。这些问题表明我国的旅游业亟需建立基于持续发展目标的旅游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

2起步方案

2.1建立生态旅游的规划体系,对生态旅游形成科学合理的认识、生态环境虽然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其本身是非常脆弱的,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协调自然保护区、草原生态旅游中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做好景观规划、水资源规划等具体的准则。

2.2针对不同的环境管理条件和环境管理技术,建立相应的环境影响和承载力评估。谋求一条旅游与环境之间能够和谐发展的道路,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2.3建立取代产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旅游投资效益评估体系。由于不同地区,旅游的开发模式的不一样的,因此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旅游与产业经济关联度的评估体系,通过数据确定旅游业的优势地位。

2.4确定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能,建立一套具有可持续发展功能的管理模式,确定环境补偿机制,废除职责划分不清晰的管理模式。制定旅游区管理条例,条例中应该包括资源开发、景区划分等细则。

四、结束语

作为新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已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随着相关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这些问题必将得到好转,实现旅游业在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效益的统一和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张余纯.生态旅游发展及其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上半月刊), 2005(10): 65 .

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生态旅游;产业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

生态旅游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本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经验、总结条件、最后解决问题为基本线索和逻辑关系。通过对生态旅游的一些旅游观光园区进行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手段,来研究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及其发展前景,对目前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生态旅游的发展

1.发展概况

(1).发展背景

生态旅游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生态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

生态旅游是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通过保持旅游区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来实现代际间的利益共享和公平,是实现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途径,全球绿色浪潮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生态旅游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实际上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形式之一。

(2).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态旅游主要是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由于不健全的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和落后的管理体制以及盲目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有些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缺乏深入调研和全面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便急功近利地进行探索式、租放式的开发,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二. 存在的问题

1.由于游客的随意采摘,为建造房屋等基础设施而进行的大面积生态资源移除,森林火灾等造成的森林和草地的退化等原因,植物资源被破坏的情况较为严峻。

2.破坏自然环境;

3.生态旅游被标签化。

三.发展对策

1.加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

认真调查旅游区的生态资源和可能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旌来解决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负面问题,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提倡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体现生态之美、自然之美。坚决制止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旅游经济增长的项目。

2.维护自然生态稳定

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景观受人类干扰较小,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展开。这些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土生态,经济的最后安全防线。所以维护生态安全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的核心目标。

3.加强游客教育管理

目前我国旅游者的环保意识还不强,很容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要加强游客管理。加强游客管理可以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 要根据景区内环境承载力的状况,利用门票、线路设计和分区规划等技术手段对游客进行引导,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布局 以达到不破坏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目的。第二 借助景区的宣传栏、宣传画、演播厅、书籍、手册指南以及导游解说系统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旅游之前就应明确告诉旅游者应遵守的规范,特别是通过生态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身体力行和生态旅游区周围社区的环保氛围,使旅游者受到教育和感染。第三 生态旅游景区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有的景区实行旅游者携带物品的检查制度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但塑造了负责任的旅游者,也是在进行我国的生态旅游市场培育,必将加速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的兴起和成熟。

4.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依法规范生态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必须加强生态旅游环境立法和制度建设,通过规章制度建设,通过法律的手段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规范,避免游客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不断完善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体系,推进生态旅游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

四.结论

在我国,生态旅游正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生态旅游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只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战略高度出发,更新观念、改革不足,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学技术在生态旅游发展的科技含量,就可以逐步解决其中的问题和矛盾,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的长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一从理论走向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田里.旅游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雷默特.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对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青海湖;景区发展;生态旅游

青海湖是美丽的,其生态环境也是脆弱的。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青海湖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青海省的旅游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经历了近几年的粗放、野蛮、疯狂的开发后,青海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面临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青海湖景区生态旅游现状分析

(一)青海湖的生态地位

青藏高原物种的多样性、丰富性、密集性在青海湖都是绝佳的体现,普氏原羚这一极度濒危物种唯一的栖息地就是青海湖,不仅如此,青海湖及周边地区有许多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青海湖于1992年1月经国务院审批通过,最终加入到国际重要湿地的行列,成为世界著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

(二)青海湖的生态环境现状

(1)沙漠化不断扩大。不得不说的是据2004年卫星遥感调查的数据,青海湖区域沙化面积高达13.4万公顷来看,青海湖已发展成为青海省最严重的沙化地区之一。青海湖湖域原集中在东北部的沙丘开始急速扩展向整个湖区。

(2)草地退化严重。1950年青海湖盆底优质草场占整个湖区面积的57%约有201万公顷;到1990年末,短短40年的时间却致使产草量急剧下降至50%,优质草场只有109万公顷。

(3)渔业资源濒临枯竭。青海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特有的鱼类资源,其生长极其缓慢,资源总量十分有限。湟鱼体积逐年变小,急剧下降的群体数量,使湟鱼成为越来越珍惜的濒危水族。

(4)珍稀野生动物濒临灭绝。青海湖景区有占全国32.3%的一、二级保护动物,但濒临灭绝的动植物资源却远远超出全国的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三)青海湖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现状

2007年以前,不同地区和部门由于盲目开发景区旅游资源获取利益,致使整个景区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在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青海湖景区,各地区、各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由于侧重点和着力点不同,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形成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无序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严重制约了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2)青海湖景区缺乏旅游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对生态环保方面的统筹考虑,景区基础设施简单,目前青海湖二郎剑、鸟岛、沙岛景区,虽然已有旅游基础设施,但由于缺乏参与性、娱乐性和有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既无法承担大型的旅游活动,又很难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

(3)景区旅游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尤其缺乏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职工队伍呈现低文化、低素质的特点,致使整个青海湖景区旅游服务体系还存在经营管理、服务质量不到位等状况,与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和“建设高原旅游名省”的要求差距较大。

二.青海湖发展生态旅游的建议

(一)明确发展原则

(1)坚持可持续发展。“以保护求发展,以发展求保护,保护发展并举”,在保护好青海湖旅游资源及周围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开辟新景点,使资源永续利用,良性发展。

(2)突出特色旅游。抓住青海湖旅游的新,高原、空气清新、视野广袤、山浓绿水湛蓝等;奇,滑沙、鸟岛等;特,藏羌风情,淳朴高原游牧文化。

(3)抓住市场导向。开发青海湖景区旅游周边产品及旅游住宿等独具风情特色的服务接待设施设备,用以满足游客长短期游览观光及纪念品的需求。

(二)提高游客及当地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着力宣传

对社会大众及景区内原住民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补充与加强,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成立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科教基地,并拿出专项资金对其宣传、培训、教育等服务予以辅助支持,整体提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用性,在公民心中树立鲜明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建立科学技术支撑体系

对青海湖景区内的濒危物种制定出专门的保护繁育计划,同时建立起野生动物的抢救中心,对于珍惜动植物的繁育与培植可以成立特殊的站点做专门的保护研究。把握好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这两门技术,用于实时掌控青海湖景区内生态环境的变化,定期调查区域生态状况,收集整理好有价值的材料和数据并深入分析形成数据的人为、自然因素,得出可靠的区域生态系统状况,并为下一步可持续发展的计划提供最有价值的数据与参考。

(四)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依法保护

青海湖景区各级管理部门因贯彻下达国家对生态旅游景区的法律保护政策,切忌得过且过和视而不见的“表面管理”,切实执行法律法规并严格监督管控;对景区内可能新增的一切污染源进行严格的把控与限制;积极响应国家的生态保护号召并努力为青海湖生态旅游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投资和项目。

(五)对景区生态进行地面监控、评估,重点维护保护区

对青海湖景区生态进行地面监控、评估,定期进行数据分类与比对并整理成册或编制为专项报告;无论是景区监管者还是技术人员均设置定期的培训,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和能力技能的提升;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破碎,在规定区域保护范围内,拆除并杜绝人为设置的网围栏,同时重点保护受到威胁的物种。

(六)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业

游览观赏、中药及藏药、草场、太阳能等资源都是大自然赋予青海湖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便是青海湖的发展并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主导产业,但只要整合资源,凭借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依然能对青海湖生态旅游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青海湖景区的日益发展,游客数量的增加,将会给青海湖景区生态保护带来巨大压力,如何正确的处理好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需要景区管理部门的深入研究探讨因此,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为青海湖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一些建议,希希望能为景区生态旅游贡献一点力量,推动青海湖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取得双丰收。

参考文献:

[1] 张登山,刘秋锋,鲁瑞洁等.青海湖生态旅游规划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3):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