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二氧化碳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二氧化碳影响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1

关键词 CCS 二氧化碳的泄露 包气带

中图分类号:S153 文献标识码:A

1 CO2的地质储存与CO2泄露

二氧化碳的排放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问题早已被世人关注,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捕获和埋存废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避免气候继续变暖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要求二氧化碳须埋存几百或几千年。二氧化碳地下埋存可应对因能源需求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带来的挑战,必将为全球资源及环境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CCS技术是指通过碳捕捉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产业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碳储存手段,将其输送并长期封存于生物圈、地下构造层或海洋等与大气隔绝的地方,以减少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而二氧化碳在地下构造层中的封存又称为地质封存。现已研究确定了三类主要地质封存储层是咸水层、衰竭油气藏和煤层。

近年来,我国在相关CCS 示范工程中开展了CO2地质储存逃逸通道及环境监测的研究,为 CO2地质储存场地选址、场地勘查与工程建设提供了主要的依据。虽然 CO2灌注场地经过适当的工程选址评价以及采取合适的工程管理方法可以降低 CO2地质储存泄露的风险,但仍然存在二氧化碳泄露的可能。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特别报告指出,CO2地质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种泄露情景。一是 CO2注入井发生破裂或者从泄露井中泄露,从而引起 CO2迅速从储层泄露,这种情况主要影响泄露事故发生地周围的工作人员;二是通过地质构造中的断裂、断层等发生逃逸,这种情况主要会对浅部含水层的水质以及地表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2 CO2对土壤包气带的影响

CO2逃逸侵入包气带时,可导致土壤的酸化和土壤中氧的置换,进而影响植被生态系统,高流量的CO2引起土壤气体中CO2浓度增高,会导致植物呼吸作用受限,甚至死亡。此外,低pH值和高浓度CO2环境可促使部分生物大量繁殖,导致另外一部分生物由于自然竞争的优胜劣汰而逐渐萎缩甚至消失。一般土壤里CO2的正常含量应该维持在0.2%~0.4%之间,当含量增加到5%时将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当上升至20%时,CO2将变成有毒物质。因此,长期存在CO2逃逸的陆地表面附近,植物一般很难生长。

土壤酶、土壤微生物及根系分泌物是维持土壤微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壤酶主要来自微生物、植物根系分泌物及动植物残体分解释放的酶。酶直接关系到土壤的物质循环过程,主要表现在营养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和植物根系对其吸收过程的影响。土壤温度的升高会直接导致土壤酶的活性改变,影响植物根际微生态系统。作为土壤微生态系统另一重要部分的土壤微生物,其数量、活性及群落结构对根际土壤酶活性起着决定性的贡献作用,同时亦直接关系到根际物质循环过程及根系养分利用特征,而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及群落结构特征却主要受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和含量的变化是会受到植物根际生物量的影响。由此可知植物根际微环境各部分之间有着紧密联系。

3讨论

关于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研究由最初的储存原理,到储存地点、选址方法、以及储存潜力和容量,后来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盖层潜在安全性分析及CO2储存过程中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目前对于封存过程中二氧化碳的运移规律以及对封存的化学影响还只是存在于计算机软件(如tough2)模拟阶段。CO2泄露穿透含水层进入包气带会对地表环境产生影响,如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土壤自身pH值、孔隙度、负压、含水率。CO2入侵包气带可以引起土壤温度的升高,温度升高的具体原因有待确定:

(1)可能是CO2浓度的升高影响微生物的代谢导致呼吸速度加快从而引起土壤包气带的温度升高,进而又反过来影响土壤酶活性;

(2)也有可能是土壤包气带CO2浓度升高影响包气带pH值、孔隙度、负压、含水率的变化,从而使土壤的热容量和热传导率发生改变,进而使包气带温度升高,温度变化首先会对土壤中的土壤酶、根系分泌物及土壤微生物产生较大的影响,会改变土壤微环境,进而作用于植物地上部分,影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雪静,乔明.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外能源,2008,13(5):104-107.

[2] 孙枢.CO2地下储存的地质学问题及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意义[J].中国基础科学,2006(3):17-22.

[3] 郑艳,陈胜礼,张炜,熊鹏,姜玲,邱耿彪,王海.江汉盆地江陵凹陷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数值模拟[J].地质科技情报,2009,28(4):75-82.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2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对小鼠大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 小鼠30 只,随机分成2组:A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15只)和B组(正常对照组15只)。A组饲养于氧舱中,舱内氧浓度为9%~11%,二氧化碳浓度为5%~6%,每天8 h~每周6 d,共4周,其余时间与B组一样,生活于正常环境。测量脑组织ATP,ADP,AMP的浓度;线粒体膜电位、COXⅠ和Ⅲ活性。结果:低氧高二氧化碳组小鼠脑组织ATP,AMP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关键词】 线粒体;低氧,高碳酸血症;氧化应激反应;小鼠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chronic hypoxic hypercapnia on the mitochon-dria in the cerebrum of the mice.?Methods:?Thirty male C57BL/6 mic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hypoxic hypercapnia 4-week experiment group (A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B group).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exposed to an atmosphere containing 9%~11% O2 and 5%~6% CO2 8 hours a day, 6 days a week for 4 weeks. The rest time A group lived in the room as B group did. The concentration of ATP,ADP and AMP was measured by HPLC. The changes of the ultramicrostructures in the mitochondria of the cerebrum were observed under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he membrane potential of the mitochondria was observed by the confocal and the intensity was measured by spectrophotofluorometry. The activity of the COXⅠor COXⅢ in the mitochondria and the SOD or GSH in the tissue of the cerebrum were measured by spectrophotofluorometry, respectively.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TP and AMP of mice was lower obviously (P

Key words: ? mitochondria;hypoxia;hypercapnia;free radical;mice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率近年来不断上升,每年约有250万人死于COPD,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5大死因[1]。既往研究发现,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实验动物认知功能发生损害[2]。但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神经细胞凋亡可能是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导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之一[3]。此外,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还可引起老鼠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水肿和海马部位细胞因子表达异常[3-5]。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工厂”,其主要功能是将有机物氧化产生的能量转化为ATP,是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对细胞的增殖、衰老、凋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7]。本实验采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小鼠模型,探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对实验动物的大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动物??C57BL/6小鼠,SPF级30只,雄性,7~9月龄,约28 g(温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只:分为A组(低氧高二氧化碳组)和B组(正常对照组)。A组置于低氧高二氧化碳舱中(吸入气O2浓度为9%~11%,CO2浓度为5%~6%),每天8 h每周6 d,持续4周;其余时间与B组生活在同一室内(室温22~26 ℃,相对湿度50%~70%)。为了使A组动物能适应,每次O2浓度从21%降至10%的时间控制在15~20 min,CO2浓度升高至5%的时间控制在30 min。B组小鼠吸入空气,其他条件与A组相同。

1.3??取材和方法

1.3.1??取材及SOD,GSH测定:直接用颈椎脱臼法处死,断头剥离颅骨,完整取出脑组织,置于冰盘上,去除脑干和小脑,沿矢状裂将脑组织一分为二。用脑组织匀浆测量其SOD,GSH含量(具体按照南京建成提供的说明书操作)。

1.3.2??脑组织线粒体的提取: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提取脑组织线粒体。取脑组织立即放入4 ℃新配制的分离介质(含0.25 mol/L sucrose、0.1 mol/L Tris-Hcl、0.01 mol/L EDTA,pH 7.4),反复清洗3次,洗净血迹、称重,加入少量分离介质,将组织充分剪碎至肉糜状,分离介质调整至原体积3倍,用玻璃匀浆器手动匀浆,再将匀浆液调整至原体积8倍,1?000×g、4 ℃低温离心10 min,取上清液,7?000×g、4 ℃低温离心15 min,弃上清液,沉淀物加入1 mL线粒体缓冲液(含0.25 mol/L sucrose、0.1 mol/L Tris-Hcl,pH 7.4),整个提取过程均在冰浴中(0~4 ℃)进行。所提取的线粒体混匀后,在-80 ℃冰箱中保存待用,1周内检测。

1.4??线粒体电镜观察??组织块经2.5%戊二醛固定后,PBS清洗,锇酸固定,再次PBS清洗,依次脱水(70%丙酮、80%丙酮、90%丙酮、100%丙酮);环氧丙烷浸透,EPON812包埋,LKB-V型超薄切片机切片,常规染色,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细胞核和线粒体超微结构。

1.5??脑组织腺苷酸的提取??断头后直接经液氮冷冻,再剥离出大脑;加入1.8 mL预冷的0.3 mol/L高氯酸,用研钵冰浴中迅速匀浆;充分匀浆后,匀浆液8?000 r/min,4 ℃低温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用4 mol/L的KOH溶液调pH值至6.0;8?000 r/min,4 ℃重复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得脑组织腺苷酸溶液。

1.6??脑线粒体膜电位测定??采用2μg/μL线粒体10μL,加入稀释液C 400μL,加入染色剂B 15μL混匀,放置冰槽内孵育10 min,取30μL混合液至载玻片上。在激发波长590 nm、散发波长610 nm波段条件下,用激光共聚焦观察反映线粒体膜电位的红色荧光。在激发波490 nm、散发波590 nm条件下,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反映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荧光单位(RFU)。

1.7??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III活性的测定 ??将提取到的各组线粒体配制成蛋白浓度为1μg/μL的线粒体悬浮液,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活性,具体方法参照上海杰美基因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8??脑组织ATP、ADP、AMP含量测定??仪器:日本岛津C18ODS色谱分析柱(5μm,200 mm×4.6 mm),柱温为16 ℃,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1 mL/min,平衡8 min。流动相A:150 mmol/L KH2PO4+150 mmol/L KCl,用2 mol/L KOH调pH至6.0;流动相B:85% A相+15%乙腈;实验当天流动相经0.45μm孔径的微孔滤膜过滤。吸取脑组织混合液20μL测定脑组织ATP,ADP,AMP含量,并计算总腺苷酸TAN(TAN=ATP+ADP+AMP)及细胞能荷EC[EC=(ATP+1/2 ADP)/TAN]值。

1.9??统计学处理方法??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大脑组织SOD、GSH活性测定??见表1。

2.2??脑组织线粒体电镜观察??A组线粒体空泡化,嵴基本消失,内质网扩张;细胞浆内溶酶体、尼氏体明显增多(见图1);B组线粒体、内质网形态正常(见图2)。

2.3??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Ⅲ活性??与B组比较,A组大脑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I、III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2.4??线粒体膜电位测定??与B组相比:A组小鼠大脑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染色红光明显减少,表明A组线粒体膜电位受到抑制(见图3、图4);荧光分光光度计的定量测量结果提示A组线粒体膜电位值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2.5??脑组织ATP,ADP,AMP含量的测定及EC,TAN的计算??两组小鼠脑组织腺苷酸含量及EC水平比较见表4、图5和图6。与B组相比较:A组的ATP,AMP,TAN浓度均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

3??讨论

ATP是生命活动的源泉,细胞的代谢、信号转导、电活动和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ATP产生不足势必影响细胞的代谢与功能,导致细胞结构损伤[6],也是导致细胞凋亡和炎症等病理生理过程的主要原因之一[6-7]。线粒体是产生ATP主要场所,提供机体所需要能量的90%以上。本实验发现,暴露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环境可影响小鼠的线粒体的功能:低氧高二氧化碳组小鼠的ATP,AMP,TAN浓度显著降低,表明线粒体的产能功能受到了明显影响。

暴露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环境造成实验动物的线粒体产能功能障碍的原因很多:电镜发现低氧高二氧化碳组小鼠脑线粒体空泡化,脊消失,内质网扩张,提示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组的小鼠大脑线粒体形态破坏。其次,本实验也同时发现低氧高二氧化碳组小鼠大脑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抑制,而线粒体膜的完整及其电位正常是维持线粒体生物学功能必要条件。线粒体膜电位抑制可能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线粒体内的自由基与线粒体膜进行电子交换,导致膜电位改变[6-9]。第三,线粒体呼吸链又称电子传递链,由四种复合物、细胞色素C和辅酶Q组成,其中线粒体COX?I和III,既是电子载体,又是递氢体,也是线粒体呼吸链中对自由基损害特别敏感的部位[10-11]。本实验发现低氧高二氧化碳组小鼠线粒体COX?I和III活性显著下降,可能与自由基损伤有关。由于自由基具有获取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的化学状态倾向,因此它能诱发对细胞的组成成分的损伤[12-13]。线粒体既是自由基的来源,又是自由基的作用靶点。自由基作用于线粒体DNA、线粒体膜、电子传递链、Ca2+通道等使线粒体损伤,并导致细胞凋亡[14-15]。本实验结果发现低氧高二氧化碳组小鼠脑组织中SOD,GSH活性显著降低。SOD,GSH是内源性氧自由基清除剂, 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性损伤,其活性可反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因此,SOD,GSH活性降低,是线粒体形态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本实验结果,即暴露于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环境造成实验动物大脑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对揭示COPD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Viegi G, Scognamiglio A, Baldacci S. Epidemiology of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J].Respiration, 2001,68(1):4-19.

[2] 胡丽燕,王小同,寇雪莲,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改变及咖啡因的干预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7):68-71.

[3] 陈松芳,邵胜敏,吴志鹏,等.慢性低O2高CO2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脑内NMDAR1亚基表达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7,23(4):434-437.

[4] 李勇,宫剑,邵胜敏,等.慢性低O2高CO2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TLR4和NFκB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9,25(1):27-30.

[5] 李笑蓉,王小同.腺苷A2A受体与慢性低O2高CO2小鼠神经系统炎症的关[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39(2):119-122.

[6] 胡硕,胡成平. 线粒体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06,26(6):463-470.

[7] Haeberlein SL.Mitochondrial function in apoptotic neuronalcell death[J].Neurochem Res,2004,29:521-30.

[8] 刘旺华,李花,周小青,等.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细胞Ca~(2+)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99-101.

[9] 钟炼敏,王文文,陶慧敏,等.共固定化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诱导的HeLa细胞凋亡的线粒体膜电位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26(5):972-977.

[10] 刘树森.线粒体呼吸链与活性氧[J].生命科学,2008,20(4):519-527.

[11] 孙飞,军,孙吉,等.线粒体呼吸链膜蛋白复合体的结构[J].生命科学,2008,20(4):566-578.

[12] 李兵,柳君泽,陈丽芬,等.缺氧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和腺苷酸转位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3):460-463.

[13] 徐瑜,柳君泽,夏琛,等.棕榈酸对模拟高原低氧大鼠离体脑线粒体解耦联蛋白活性及质子漏的影响[J].生理学报,2008,25,60(1):59-64.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3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蛇床子素;,,提取率;,,二次回归连贯设计

摘要:目的对五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进行考察,确定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采用二次回归连贯设计的方法。结果P萃与T分Ⅰ之间的交互作用较为明显,T分Ⅰ与T分Ⅱ之间的交互作用次之,T萃与T分Ⅰ、T萃与P分Ⅰ,P分Ⅰ与T分Ⅱ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蛇床子素提取率有一定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40 MPa,萃取温度40℃;分离Ⅰ温度45℃;分离Ⅱ压力为5 MPa,分离Ⅱ温度为46℃;CO2流量为18 L/h,萃取时间为80 min,在此条件下,蛇床子素提取率可达4.32%。结论采用二次回归连贯设计可以客观地反应各因素对目标函数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蛇床子素; 提取率; 二次回归连贯设计

蛇床子系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 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中药蛇床子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除挥发油外,主要为蛇床子总香豆素(Total coumarins of Fructus Cnidii ,TCFC)。TCFC主要以蛇床子素(osthol)和欧前胡素(inperatorin)为主,目前已知的蛇床子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可达40多种。蛇床子味辛苦,性温,具有散寒、祛风、杀虫等功能。用于湿痹腰痛、阴痒带下等。有关蛇床子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日本学者宫地洋[1]对台湾产蛇床子进行过初步研究,以中国大陆部分产地的蛇床子为研究对象,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的葛发欢等对其挥发性成分[2]和有效成分的萃取[3]进行过初探,山西省中医研究院的王永辉等[4]进行了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CO2流量三因素对蛇床子素含量影响的研究。然而,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工艺参数较多,且工艺参数间往往存在交互作用,为此,本文针对超临界CO2萃取全过程采用二次回归连贯设计法对五因素及其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确定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蛇床子素提取率的影响规律,从而得出回归方程,由此得出最佳工艺参数。

1 材料与仪器

材料:蛇床子购自江苏省姜堰市药材公司,经山西省中医学院中药鉴定室裴香萍、牛燕珍老师鉴定系伞形科蛇床属植物蛇床Cnidium monnieri(L.) Cuss的干燥成熟果实。将蛇床子粉碎至120目备用。CO2:太原天计应用化工有限公司生产,食品级,纯度在99%以上。蛇床子素的标准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实验装置:HA1215001C型超临界萃取装置(采用一萃二分流程),由江苏省南通华安超临界萃取有限公司制造。DF20型流水式中药粉碎机,由无锡中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制造。LC55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UV检测器, 由北京市东西电子科技研究所制造。ME2.1型超声波清洗器,由美国Metter Electronics公司制造。

2 实验过程

2.1 超临界CO2萃取基本流程如下:CO2瓶制冷系统高压泵萃取釜分离釜Ⅰ分离釜Ⅱ(循环)。实验过程:称取120目蛇床子粉末200 g放入萃取釜中,对萃取釜、分离釜Ⅰ、分离釜Ⅱ、贮罐分别进行加热或冷却,当达到所选定的温度时开启CO2瓶,通过高压泵对系统进行加压,当系统压力达到所设定的压力时,开始循环萃取,保持恒温恒压,按照计算机设定的取料时间间隔为每10 min取1次料,从分离釜Ⅰ和分离釜Ⅱ出料口中取料。

2.2 蛇床子素含量的测定

2.2.1 色谱分离条件色谱柱为ODS(十八烷基硅烷)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22 nm;柱温为35℃,进样量20 μl。在上述色谱分离条件下,用外标法测定蛇床子素的含量,其HPLC谱图见图1。

图1 蛇床子素高效液相色谱图(略)

2.2.2 线性关系考察 蛇床子素对照品采用归一化法对其纯度进行测定,结果为98%。精密称取蛇床子素对照品0.031 2 g,用95%乙醇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得0.312 mg/ml的蛇床子素对照品溶液。分别量取上述蛇床子素对照品溶液0.5,1.0,1.5,2.0,2.5,3.0 ml置于6个25 ml容量瓶中,用95%乙醇稀释至刻度,待测。根据浓度(X)-峰面积(Y)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Y=2 747.47+1.550×107X,r=0.999 86 ,线性范围6.24~37.44 μg。

2.2.3 方法精密度实验精密称取蛇床子提取物5份,按本实验方法分别测定蛇床子素的含量,RSD为1.49%,表明方法精密度良好。

2.2.4 加标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蛇床子提取物样品,分别加入一定量的蛇床子素标准品,按本实验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回收率为99.09%~101.86%.

2.2.5 样品测定样品的前处理:用第1溶剂(石油醚:醋酸乙酯=85∶15)100 ml润柱(柱子为100 ml酸式滴定管,硅胶为粗孔80~100目),取1.0 g蛇床子超临界CO2提取物,用5 ml醋酸乙酯溶解后,倒入润洗好的柱子内,再用第1溶剂120 ml润洗,最后用100 ml95%乙醇洗脱,收集样品,将溶剂挥干后待测。样品的测定:精密称取经过处理的蛇床子超临界CO2提取物0.02 g至25 ml容量瓶中,用95%乙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再取2.5 ml稀释至25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待测。

2.3 蛇床子素提取率的计算

蛇床子素的

提取率(%)=蛇床子提取物的质量×提取物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药材的质量×100%

3 实验设计方案

由于蛇床子素提取率受萃取釜、两个分离釜工艺条件的影响,我们选择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Ⅰ压力、分离Ⅰ温度、分离Ⅱ温度这五个因素,并依据经验确定分离Ⅱ的压力为5MPa,CO2流量为18L/h,通过多次实验确定萃取时间为80 min。本实验最开始采用一次回归正交设计,但由实验结果所得出的回归方程经检验: F回=S回/V回

SR/VR=10.56F0.05(15,4)=5.86,表明方程的置信度有95% Flf=Slf/Vlf

Se/Ve=4.50F0.25(1,3)=2.02,表明方程是失拟的。因此必须增加实验次数加大误差自由度并对各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考察。采用L16(215)表进行二次回归连贯设计[5],设:萃取压力(z1)、萃取温度(z2)、分离Ⅰ压力(z3)、分离Ⅰ温度(z4)、分离Ⅱ温度(z5),各因素编码值如表1。采用该法后,为简化计算,按文献[5]的要求,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重新编码。

表1 因素编码(略)

Δj。r为待定参数,r=1.719(计算方法详见4.1中) 。z0j(0)代表零水平实验点;z2j(+1),z1j(-1)代表一次回归正交设计中各因素的最大值点和最小值点,z12j (+r),z11j (-r)代表二次回归连贯设计(即一次回归正交设计中的最大值点1和最小值点-1均扩大r倍)中各因素的最大值点和最小值点。

4 结果与讨论

4.1 结果实验结果见表2。总的实验次数N=mc+mr+m0, m0为零水平重复实验次数(27~30号实验), mc=1

2×2p正交实验次数(1~16号实验),mr=2p为考察非线性关系实验次数(17~26号实验),p为因素个数。对xj2列进行中心化处理[5,6],即对表2中xj2列的第i次实验的因素编码(xij2)进行线性变换:xij1=xij2-1

NN

i=1 xij2,其中 N

i=1 xij2=mc+2r2=16+5.908=21.908, r2=Nmc-mc

2=2.954,r为待定参数。所以,xij1=xij2-0.730。表2中x1~x5列中的1,1,r,-r,0分别代表表1中各因素在z2j(+1),z1j(1),z2j 1(+r),z11j (r),z0j (0)时所对应的数值。x1x2~x4x5列中的数值为每个因素分别取1,1,r,r,0值时相应的乘积。x11 ~x15 列表示将各因素分别取1,1,r,r,0时代入到xij2线性变换式中所得的值。

表2 实验设计方案与结果(略)

表中yi为蛇床子素的提取率

4.2 方差分析与试验结果讨论根据表2的实验结果,作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显著性分析(略)

Se=Σm0

i0=1yi02-1

m0(Σm0

i0=1yi0)2=0.020,ve=m0-1=3,F0.01(1,3)=34.12,F0.05(1,3)=10.13,F0.1(1,3)=5.54,F0.25(1,3)=2.02;式中Dj (x0除外),x1~x5中的Dj=16+2r2,x1x2~x4x5中的Dj 为正交实验次数(16),x1′~ x5′中的Dj =2r4,r=1.719,x0中的Dj 为总体实验次数:Bj=ΣN

i=1Xijyi,bj=Bj

Dj ,Sj =bjBj,Fj=Sj/Vj

Se/Ve由表3可知:在实验研究范围内,对蛇床子素提取率影响较为显著的是萃取压力(z1)与分离Ⅰ温度(z4)的交互作用;次为显著的是:分离Ⅱ温度(z5)、分离Ⅰ温度(z4)与分离Ⅱ温度(z5)的交互作用、萃取压力(z1);有一定影响的是:萃取温度(z2)与分离Ⅰ温度(z4)的交互作用、萃取温度(z2)与分离Ⅰ压力(z3)的交互作用、分离Ⅰ压力(z3)与分离Ⅱ温度(z5)的交互作用。回归方程:蛇床子素的提取率(%)=3.70+0.10x1-0.042x2+0.058x3+0.12x5+0.055x1x2-0.05x1x3-0.20x1x4-0.095x2x3+0.096x2x4-0.041x2x5+0.041x3x4-0.091x3x5-0.13x4x5-0.046x2′-0.077x3′-0.043x4′+0.050x5′

(1)将表1中的各因素编码公式及xj2列中心化处理公式代入方程(1)中,整理得回归方程,如下:蛇床子素的提取率(%)=-7.13+0.102 5×z1+0.034 55×z2+0.344 2×z3+0.187 6×z4+0.043×z5+0.000 55×z1z2-0.001×z1z3-0.002×z1z4 -0.001 9×z2z3+0.000 96×z2z4-0.001 025×z2z5+0.000 82×z3z4-0.004 55×z3z5-0.003 25×z4z5-0.000 46×z22-0.003 08×z32-0.000 43×z42+0.003 125×z52 (2)做回归方程(2)的显著性检验, F回=S回/V回

SR/VR=11.80F0.01(20,9)=4.80,表明回归方程置信度是99%, Flf=Slf/Vlf

Se/Ve=1.75F0.25(6,3)=2.42表明方程拟合得很好,可认为是最优回归方程。综合考虑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40℃;分离Ⅰ压力10MPa,分离Ⅰ温度45℃;分离Ⅱ温度46℃。代入到回归方程中可得:蛇床子素提取率的Y值为4.42%。为了更直观地表述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目标函数的影响规律,我们将其中的三个因素固定为最佳值,在实验研究范围内根据回归方程考察其它两个因素,得图2~11。从图中曲线不难看出,在实验研究范围内蛇床子素的提取率随z2、z4的增加而递减(个别特殊的情形除外);随z1、z5的增加而递增;从图中可以看出z3对目标函数的影响较为复杂,无一定的规律可循;除z1与z2、z1与z5、z3与z4外各因素间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根据超临界CO2萃取的原理,z1、z3通过改变CO2 流体密度改变物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压力增加溶解度增加);z2、z4、z5则通过改变CO2流体的密度和物质的蒸气压而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温度升高,CO2流体密度降低;物质的蒸气压增大。前者使物质的溶解度减少,后者使之增加)。各因素对目标函数的综合影响趋势最终取决于哪一方占主导优势。但溶质自身的性质是影响超临界CO2流体溶解能力最主要的因素。由于蛇床子素的提取率取决于蛇床子提取物的质量和提取物中蛇床子素的含量这两个方面。因此,图中反映的规律应当是温度和压力对蛇床子提取物的质量和提取物中蛇床子素的含量这两个方面综合影响的体现。

图2 萃取压力、萃取温度与蛇床子素提取率关系图(略)

图3 萃取压力、分离Ⅰ压力与蛇床子素提取率关系图(略)

图4 萃取压力、分离Ⅰ温度与蛇床子素提取率关系图(略)

图5 萃取压力、分离Ⅱ温度与蛇床子素提取率关系图(略)

图6 萃取温度、分离Ⅰ压力与蛇床子素提取率关系图(略)

图7 萃取温度、分离Ⅰ温度与蛇床子素提取率关系图(略)

图8 萃取温度、分离Ⅱ温度与蛇床子素提取率关系图(略)

图9 分离Ⅰ压力,分离Ⅰ温度与蛇床子素提取率关系图(略)

图10 分离Ⅰ压力,分离Ⅱ温度与蛇床子素提取率关系图(略)

图11 分离Ⅰ温度,分离Ⅱ温度与蛇床子素提取率关系图(略)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中的蛇床子素等生物活性组分,当分离釜Ⅰ和分离釜Ⅱ的压力相同时,均从分离釜Ⅰ中出料,而分离釜Ⅱ中无收集物。保持分离釜Ⅱ的压力为5MPa,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分离釜Ⅰ的压力时,大约90%以上的提取物仍然从分离釜Ⅰ中出料。从实验结果看,第1个10 min内提取物的出料量约占总出料量的50%,以后出料量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

4.3 回归方程的预测范围在上述优化的工艺条件下,Y值的预测区间可以利用3σ[5]规则来确定。因为σ=0.42,所以,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其指标真值在4.42±0.42之间,即4.00到4.84之间,此时置信度为99%。4.4 验证实验依照最优的工艺条件,进行验证实验见表4。结果与回归方程预测结果基本接近,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参考文献:

[1] 宫地洋,山本秀树.超临界萃取生药成分的研究[J].药学杂志(日),1987,107(5):367.

[2] 王海波,葛发欢,李 菁,等. 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挥发性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1996,19(2):84.

[3] 葛发欢,李 菁,黄晓芬,等. 超临界CO2萃取蛇床子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J].中药材,2001,24(8):570.

[4] 王永辉,张 荣,李艳彦,等.蛇床子超临界萃取工艺的正交设计试验研究[J].山西中医,2005,21(3):51.

[5] 任露泉.试验优化技术,第1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121,243.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4

二氧化碳在气体冷却器中温度变化大,使得气体冷却器进口空气温度与出口制冷剂温度较为接近,可减少高压侧不可逆传热引起的损失,并且二氧化碳的临界温度较低。因此,制冷循环采用跨临界制冷循环时,其排热过程不是一个冷凝过程,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与冷却温度是两个独立的参数,改变高压侧压力将影响制冷量、压缩机耗工量及系统的能效。研究表明,高压侧压力变化时,循环的能效存在着一个最大值,因此,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循环在对不同工况下,存在对应于最大能效值的最佳排气压力。二氧化碳在气体冷却器中较大的温度变化,用于热回收时,有较高的放热效率。

2二氧化碳制冷优势及其应用现状

2.1二氧化碳制冷应用现状

二氧化碳制冷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商业建筑、冷藏库、热泵系统、汽车空调以及工程机械等领域。

2.1.1商业建筑1995年瑞典成功安装了第一个二氧化碳超市制冷系统。截至2011年,瑞典至少有180个超市采用了二氧化碳系统。丹麦于2004年安装了第一套超市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制冷系统。2007年,泰国安装了亚洲的第一套超市二氧化碳复叠制冷系统。

2.1.2冷藏库目前我国食品加工与冷藏业中的大中型冷库80%都采用氨作为制冷剂。氨有毒性,需要增加安全保护措施。截至2005年,美国的冷库中氨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制冷剂,但二氧化碳已经在冷库制冷系统中得到实际应用。采用二氧化碳/氨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大型冷藏库已经投入使用。

2.1.3汽车空调目前汽车空调中主要采用R134a。1996年德国生产的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公交客车空调投入运行。2003年欧洲已有部分汽车装备了二氧化碳空调系统。

2.1.4热泵系统中的应用1994年由挪威SINTEF率先对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在热泵上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在1995年,日本开发了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家用热泵热水器。

2.2二氧化碳制冷剂优势

二氧化碳是碳的最高氧化状态,具有非常稳定的化学性质,即使在高温下也不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作为制冷剂其优点在于无毒、来源丰富、与普通油相溶、容积制冷量大;同时具有优良的热力特性、安全特性和环保特性的天然制冷工质。二氧化碳制冷剂跨临界循环的放热过程可以和变温热源相匹配,从而可得到较高的能效。与其它制冷剂相比,二氧化碳具有下列优点:

2.2.1环境性能优良二氧化碳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质,它的臭氧层破坏潜能(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极小(GWP=1)。二氧化碳大多为化工行业的副产品,用它做制冷剂正好回收了原来排向大气的废物,从而使其温室效应为零。目前国际上已商业化使用或提出的潜在的环保工质氢氟烃(HFC)及其混合物不但会增加温室效应,还会产生其他未知的副作用。

2.2.2价格低廉二氧化碳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二氧化碳制冷系统维护简单,无需回收或再生,操作与运行的费用较低。

2.2.3化学稳定性好二氧化碳无毒、无臭、无污染,不燃、不爆。对常用材料没有腐蚀性,在高温下也不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与水混合时呈弱酸性,可腐蚀碳钢等普通金属,但不腐蚀不锈钢和铜类金属。

2.2.4制冷效率高,稳定性好二氧化碳运动粘度低,压缩比低,单位容积制冷量大,有很好的传热性能。二氧化碳制冷效率高,稳定性好,容积制冷量较大,流动和传热性能高。

2.2.5设备尺寸小二氧化碳制冷较高的工作压力使得压缩机吸气比容较小,从而使得容积制冷量较大,压缩尺寸较小,流动和传热性能提高。减少了管道和热交换器的尺寸,从而使系统非常紧凑。

3二氧化碳制冷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

3.1工程机械驾驶室热环境

工程机械驾驶室玻璃面积较大,室内热环境受外界影响大。太阳辐射通过玻璃窗将热量传入车内,玻璃面积较大时,可通过下式计算,通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热量Qb可按下式计算:Qb=A•k(tb-ti)+C•A•qb式中:A为玻璃窗面积;K为玻璃窗的传热系数;tb为车室外温度,℃;ti为车室内温度,单位为℃;C为玻璃窗遮阳系数;qb为通过单层玻璃的太阳辐射强度。另外,受太阳辐射影响车身温度较高,从而影响驾驶室内温度。太阳照射包括直射和散射,车体外表面温度升高的同时也向外反射辐射热,车体外表面所受的辐射热Q1可按下式计算:Q1=(IG+IS-IV)F式中:IG为太阳直射辐射强度;IS为太阳散射辐射强度;IV为车体表面反射辐射强度,单位为W/m2;F为车体外表面积,m2。

3.2工程机械空调系统特点

工程机械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其空调系统与冰箱和家用空调具有明显的区别。

1)工程机械空调系统往往在过热、灰尘、震动等恶劣环境情况下运行,对其质量和性能要求较高。

2)工程机械空调系统冷凝器和蒸发器均处于强制对流换热状态,均需耗费一定电能或发动机功率,而且冬夏季空调运行时,工程机械爬坡或加速等受到较大影响。

3)工程机械工作时往往震动较为剧烈,容易导致制冷剂泄漏,污染环境。

3.3二氧化碳空调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优势

二氧化碳空调系统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具备较佳的优势:

1)工程机械空调系统制冷剂易泄露、排放量大。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有完全环保的特点。

2)二氧化碳压缩比低,压缩机效率高。同时,高压侧二氧化碳温度变化大,使进口空气温度与二氧化碳的排气温度可以非常接近,减少了高压侧不可逆传热引起的损失。3)尺寸小二氧化碳空调系统可以满足工程机械安装和布置要求,并获得较高的效率,对工程车辆的节油和动力性能也有改善。

4结论

1)二氧化碳制冷剂性能良好,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臭、无污染,不燃、不爆。其臭氧层破坏潜能为零,温室效应潜能极小。价格低廉,来源丰富。

2)二氧化碳循环在跨临界条件下运行,压缩机的效率相对较高,在超临界条件下的特殊热物理性质使其在流动和换热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势,超临界流体良好的传热和热力学特性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提高,并使得整个系统的能效较高。

3)二氧化碳制冷剂应用广泛,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商业建筑、冷藏库、热泵系统、汽车空调以及工程机械等领域,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5

关键词:低碳发展;生态-公平-效率模型;二氧化碳排放空间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758(2012)02-0119-06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所遇最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严重的制约,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全球主要国际组织和国家重视低碳发展研究,现有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论研究主要从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主题的生态环境研究和各国低碳经济的技术实现研究两个角度进行,对低碳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指标分析还比较缺乏,本文主要在生态经济学的构架下建立生态-公平-效率(ecology-equity-efficiency,简称3E)模型,以二氧化碳排放空间作为主要指标,分析全球主要国家的低碳发展现状和前景。

一、生态-公平-效率(3E)模型的建立及指标的选取

1.低碳发展的生态-公平-效率(3E)模型

气候变化和化石能源供给瓶颈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低碳发展是对要求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三者兼顾的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延伸和具体化。以规模、公平和效率为维度的生态经济学作为低碳发展的理论基础,从本质上来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低碳发展要实现生态环境、社会公平及经济增长等目标,须要把生态规模、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三个要素统一起来,并从独立发展到整合的三维要素,见图1。

在环境维度,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已经引起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以生态规模为代表的地球环境接纳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能力应该是低碳发展要考虑的最基本的条件,主要指标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社会维度,在生态规模的基础上,要考虑社会发展权利和福利的合理配置,这是社会发展的第二层需求,主要指标为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经济维度,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考虑效率因素,主要体现在温室气体排放空间这一稀缺资源是否得到有效配置。

2.现有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指标

20世纪90年代起,作为发展中国家代表,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国际气候制度中的公平问题,徐玉高等从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和激励机制角度论述了碳权的分配;徐嵩龄从国际环境法的角度探讨碳减排的公平与效率;徐玉高等提出了气候变化的公平准则,特别指出发展中国家应该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何建坤等就气候变化问题的公平性进行了分析;潘家华等提出了“碳预算”概念,从理论框架和减排策略上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国外学者也在研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方案――温室气体排放权(GDR)方案,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其中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权作为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公平分配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理念但均有缺陷:

(1)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较早出现的二氧化碳排放公平分配指标具有现实意义,但该指标是对当年排放情况的考虑,而缺少对历史责任的分析。从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人际公平原则看,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主要指标的“紧缩与趋同”方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仍然是不公平的。

(2)温室气体排放权(GDR)是由瑞典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提出,设计了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和累积历史排放为核心指标的“责任一能力指数(RCI)”。RCI指数法通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达到世界收入水平线的人口比例等指标,试图融合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和发达国家的能力要求。该方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主要问题集中于历史责任与未来要求的协同考虑和全球收入水平线等取值问题。

二、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研究假设与计算方法

二氧化碳排放空间是指在一定时限内为达到生态目标可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总量,这一指标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生态容量之间的平衡设置了一个阈值。在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基础上,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可以作为重要指标对全球和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合理的分配,通过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指标来实施。本文选择在1990-2005年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均超过全球总排放量1%的主要国家进行分析。具体研究假设和计算方法如图2所示。

1.研究时限

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统计和计算是以1990年和2050年为起点和终点的。1990年作为起点的选择依据是当年召开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明确指出必须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以遏制全球性气候恶化,《京都议定书》也以1990年作为排放总量的基准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还将不断升高,到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将直接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的长期趋势。

2.分配指标

本文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公平原则下的在研究时限内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分配指标。以全球气候变化在“临界点”之内为目标,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确定的情况下,人类应该具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和二氧化碳排放权利。1990-2050年全球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应该成为全球对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进行分配的重要指标。

3.人口数据来源

未来人口估算依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世界人口展望(2006年修订版)》的人口数据,1990-2005年全球及各国人口数据为确定数据,2006-2050年人口数据均为基于历史趋势根据各国生育、死亡、移民速率进行推算的结果。在全球及各国进行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析过程中,全球及各国的人口和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共同决定各国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的分配。

三、基于3E模型的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实证分析

以到2050年不引发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的“临界点”为目标,以1990-2050年为期限,对全球及各国以人口数据为依据进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分配,减去1990-2005年已经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即可计算出2006-2050年全球及各国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和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

1.基于生态规模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预测

经过大量科学预测和分析,将全球温升控制在2℃、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450~550ppm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经过计算,从1990年至2050年共有13 53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的累计排放量。全球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需要尽早得到较好地控制,有研究显示,若峰值出现在2020年以后,那么就必须采取更为激进的减排手段(甚至是排放的负增长),否则就无法在未来实现450 ppm的排放路径。

根据1990-2050年间全球总人年对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总量进行国家间分配,可以得到表1中1990-2050年各国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其中表1中所列出的各国1990-200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来自世界能源研究所,由此可以计算得出2006-2050年各国二氧化碳排放空间。

如表1所示,2006-2050年全球尚有9806.26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其中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在1990-2005年期间已经耗尽本国在1990-2050年期间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需要通过更加严厉的减排手段达到二氧化碳净排放为负值的要求。巴西、印度、中国、墨西哥等国由于1990-2005年的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小,所以还有比较充裕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

2.基于公平分配的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分析

(1)1990-2050年全球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确定

根据本文对不引发全球气候变化“临界点”的分析,1990-2050年全球二氧化碳的累计排放总量约为13530亿吨,这期间全球总人年为4585.33亿人年,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与全球总人年的比值即为全球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经计算1990―2050年全球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95吨/人年。

(2)2006-2050年各国排放空间的确定

按照1990-2050年期间全球及各国的人年统计,可以计算出在时限内全球及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由于1990-2005年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已经发生,因此可以查出全球及各国的事实排放量值;2006-2050年全球及各国可排放的二氧化碳的空间应该在1990-2050年各国二氧化碳排放空间中减去1990-2005年各国的事实排放量值。

(3)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确定及分析

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为对应年限的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或者排放空间与统计人口与年限直接的比值,它代表了在一定时限内各国二氧化碳排放的权利,也体现了二氧化碳减排的难度。本文把1990-2050年分为两个时间段,分别是已经发生的1990-2005年和需要分析与计算的2006-2050年。经过对累计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的计算,在各国历年人口数据统计的支撑下,可以计算出1990-2005年和2006-2050年的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如图3所示。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1990-2005年的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略高于2006-2050年,相差1.24吨/人年。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的1990-2005年的人均年二氧化碳排量超过15吨/人年,德国和俄罗斯超过10吨/人年,日本、韩国、英国、波兰、乌克兰等国也接近10吨/人年,这些国家在2006-2050年间的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都非常有限。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均需要大幅下降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才能满足已经透支的各国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的要求。其中美国作为全球最发达的国家,在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上有着最重的责任,为达到美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空间,美国需要大大降低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从19.55吨/人年降低到净吸收二氧化碳1.62吨/人年才能实现。这就要求发达国家不仅要做好本国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减排工作,也需要为其他国家的减排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才能实现本国的排放目标。在图3中,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的2006-2050年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较1990-2005年还有提高,这说明在1990-2005年这些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没有达到全球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这些国家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排放空间。但需要看到,这些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要经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将有比较大的提高。关注这些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是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3.基于效率考量的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分析

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GDP为横轴和纵轴,以主要国家2006年的人均GDP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做图,可以比较直观地分析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具体数值见图4。

图4中回归线显示了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平均值,位于回归线上方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高于平均水平,位于回归线下方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低于平均水平。从图4中数据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在主要国家中法国是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英国、日本、德国及西班牙等发达国家用相对较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了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澳大利亚、加拿大及美国等属于处于高收入、高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较低的发达国家,需要在二氧化碳减排的相关领域作出更多贡献;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尚较低,但是二氧化碳排放效率高于平均水平。

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分析对中国发展有着现实意义。作为发展中大国,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速加快,2006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已经低于主要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重视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走低碳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二氧化碳排放效率,将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路径。

四、结语

二氧化碳影响范文6

1. 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

①点燃沼气灯增施二氧化碳。在北方“四位一体”(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日光温室)模式的大棚内,可点燃一定数量的沼气灯,燃烧1米3沼气可获得0.975米3二氧化碳。一般棚内沼气池寒冷季节产沼气量为0.5~1.0米3/天,可使0.5亩地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10%~0.16%。

②利用猪呼出的二氧化碳。大棚内猪舍养1头重50千克的猪,每天呼出二氧化碳1.032米3,3头猪每天可呼出二氧化碳3.096米3。这些二氧化碳可通过温室山墙的通气孔和蔬菜大棚内的空气进行自然交换,有利于棚内蔬菜生长。

2.施用二氧化碳的浓度

人工施用二氧化碳的最适浓度因作物的种类、生育期、光照强度和季节等不同而不同。试验证明,一般蔬菜施用二氧化碳浓度为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3~5倍,即0.10%~0.15%,其中,叶菜类以0.15%~0.25%为宜,黄瓜以0.12%为宜,番茄、茄子、辣椒以0.08%~0.10%为宜,西瓜以0.10%为宜。

3. 施用二氧化碳的时间

二氧化碳的施用应在其浓度明显降低时进行,晴天在日出后30~40分钟开始施用,待温室需要开窗通风前30分钟左右停止。若大棚内施用了大量有机肥,可在日出后1小时施用二氧化碳,午后光合作用较弱时可以不施。在春、秋季节,外界气温较高时,施用二氧化碳时间应短些,每天2~3小时;冬季气温较低时,施用时间应长些。一般作物以在生育初期施用二氧化碳效果好。

4. 施用二氧化碳注意事项

①二氧化碳气肥的施用应与大棚内良好的水肥管理相结合,只有在充足的营养条件下,二氧化碳气肥才能发挥较大的增产效果。

②控制二氧化碳的施用时间和浓度。一般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超过5%。如果浓度过高,将会影响作物气孔的张开度,并且扰乱作物的代谢活动。当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5%时,会危害大棚内的人、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