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室内空气 污染 防治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急剧变化。现代人平均有90%的时间生活和工作在室内,其中65%在家里。专家认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EPA(美国环保署)已将室内空气污染归为危害公共健康的5大环境因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有关部门在1994年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我国城市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有的超过室外56倍。在2002年召开的首届全国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上,公布了一个惊人的数字,目前,我国每年由于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已达11.1万人。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在给人们健康造成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仅1995年我国因室内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07亿美元。

1、室内空气质量及我国相关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一些西方国家出现。当时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建筑物的气密性大大提高,由此带来室内通风不足,致使室内空气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一项分析报告显示,美国在120万商业建筑物中有2500万工作人员患“致病建筑综合征”。美国一个历时5年的专题调查发现,许多民用和商用建筑,室内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的2至5倍,有的甚至超过100倍。日本约有30%的住宅因为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而引发“新居综合征”。在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美国以及其他工业发达国家都曾暴发因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军团病,并导致大量人员死亡。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估计,在新建和改建的建筑物中,约有30%是致病建筑。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对室内环境质量制定相应标准。

在我国,200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提出了对氨、游离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指标浓度的限制。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卫生部和国家环保局联合制定并我国第一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2003年3月1日实施。标准引入了室内空气质量概念,明确提出“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臭味”的要求。规定控制的化学性污染物质不仅包括甲醛、苯、氨等污染物质,还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3项化学性污染物质,《标准》的出台为室内空气检测提供了统一的、规范的依据。

2、室内空气污染的污染来源

2.1烹调和取暖的生活炉灶。

大量的研究表明,厨房炉灶炊事时释放出的油烟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一大重要来源,其成分极其复杂,目前已经分析出的3800多种物质,它们在空气中以气态、气溶胶态存在。其中气态物质占90%,主要包括颗粒物[包括 B (a)P等致癌物]、CO、SO2、甲醛等物质。

2.2人类自身活动

2.2.1室内吸烟及二手烟

二手烟是香烟和雪茄或其他烟草产品燃烧时飘散出来或吸烟者抽烟时呼出的一种粒子或蒸气形式的烟雾,二手烟的主要成分包括粒子物质、尼古丁、甲醛、一氧化碳及4000种其他物质。每百只香烟烟雾中苯并芘的含量约为0.2-12.2微克,是室内空气中苯并芘的主要来源。

2.2.2人体污染源

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及各种生活废弃物的挥发成分也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原因。人在室内活动,除人体本身通过呼吸道、皮肤、汗腺可排出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碳、氨和气味等,其它日常活动,杀虫剂、清洁剂的使用等也会造成空气污染。另外人在室内活动,会增加室内温度,促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据统计,人在室内活动、呼吸、出汗等散发出的固态和气态污染物可占室内总污染物的13%。

2.3建筑及装饰材料

室内装饰及家具的污染是目前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方面。油漆、胶合板、刨沫填料、内墙涂料、塑料贴面等材料中均含有甲醛、荼、甲荼、乙醇、氯仿、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有机蒸汽,且以上物质大多都具有相当的致癌性。建筑物自身的污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建筑施工中加入了化学物质,(北方冬季施工加入的防冻剂,渗出有毒气体氨),另一种是由地下土壤和建筑物中石林地砖、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形成的氡,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放射性的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2.4室外污染物

室外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生产、交通运输等,主要污染物有:微生物、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Pb等,另外还分部分植物的花粉。这些污染物都会借助于室内通风换气和渗透而进入室内。

2.5其它污染源

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污染源还有各种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家庭中饲养的宠物,家养的花草和“建筑物综合症”等。

3、绿色室内环境

根据绿色消费的含义,绿色室内环境主要是指无污染、无公害、可持续、有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或者说是在室内环境的建筑、设计和装饰中,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生存和审美需求,还要满足消费者的安全、健康需求。

4、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在上述室内空气污染源中,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达300多种,其中最主要、最常见、危害最大的4种污染物质是甲醛、VOCs、氨、氡,被称为四大隐形杀手。

4.1室内环境中甲醛的危害

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0.6mg/m3时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再高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气肿。当空气中达到30mg/m3时可当即导致死亡。长期低浓度接触甲醛气体,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两侧不对称感觉障碍和排汗过剩以及视力障碍,且能抑制汗腺分泌,导致皮肤干燥皲裂;浓度较高时,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具有强烈刺激性,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产生毒害。

4.2室内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危害

VOCs对人体的污染基本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气体和其它感觉效应(如刺激作用)、粘膜刺激和其它系统毒性导致的病变、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由研究表明暴露在高浓度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工作环境中可导致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和血液中毒,个别过敏者即使在低浓度下也会有严重反应。

4.3室内环境中氨的危害

按毒理学分类,氨属于低毒类化合物。氨是无色气体,当环境空气中氨达到一定浓度时,才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人对氨的嗅阈值为0.5~1.0mg/m3。氨是一种碱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吸收组织中的水分,溶解度高,对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氨进入肺泡后易和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浓度过高时除腐蚀作用外,还可通过三叉神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短期内吸入大量的氨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头晕、恶心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肺水肿或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4.4室内环境中氡的危害

氡是一种放射性惰性气体。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气味,由镭衰变而产生,是自然界惟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比重是空气的7.5倍。由于无色无味,所以它对人体的伤害也是不知不觉。氡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一是导致肺癌,主要通过被呼吸系统截留的氡子体在肺部不断累积完成,其诱发肺癌的潜伏期大多都在15年以上,是引起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它列为18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二是导致白血病。三是使人丧失生育能力,主要通过杀死完成。另外,氡可以通过人体脂肪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

5、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特点

长期在被污染了的室内环境中生活,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有以下特征

5.1长期性:

人的一生之中有3/4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长期在被污染了的室内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是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危害的特征之一。

5.2低剂量:

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时的浓度很低,但是低剂量的有害物质往往是人产生麻痹心理。一般来说,人只要能够感觉到气味的存在,就说明有害物质的浓度已经相当高了。低剂量的有害物质,因其浓度较低,又不会当时治病、致死。这在装修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低剂量的有害物质就象是室内空气中的隐形杀手,所以容易被人们忽视,造成危害健康的安全隐患。

5.3无选择:

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水和食物。水和食物是可以选择的,可以通过加强防范来避免发生的。但是我们呼吸的空气是无法主动选择的,室内空气一旦被污染,居住者就只能被动的呼吸,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6、防治室内空气污染的对策

6.1加强通风控制

利用通风的作用将室内空气污染物冲淡。通风换气是最经济的方法,不管住宅里是否有人,应尽可能地多通风,一方面它有利于室内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是装修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尽早的释放出来。对新风首先要有量的要求,同时还要质的要求,即使用低污染的新风。对一般无中央空调的居室则尽可能地打开门窗,进入新鲜空气。

6.2污染源的控制

在装饰材料中被广泛应用的人造板材、大理石、瓷砖、水泥、油漆、涂料等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和气体将近20种,其中大多数是致癌物质。因此,在家庭装修中,对装修材料的选择要慎重,要选择经过国家权威部门或名牌及正规厂家生产无毒和少毒的装饰材料;严禁使用超标的材料。厨房用料、日常用品及家电等生活用品的选择也是一样,在选购时,一定要注意产品说明时各重要参数的检验情况,要尽量选购危害少的,以将室内空气污染尽可能降低到最低限度。

6.3净化处理

空气净化可以通过室内净化器、除臭器、空调系统过滤器等设备除掉室内气态污染物。 目前使用的空气净化器都不是采用单一技术手段而均采用复合式,常用的技术包括有过滤、静电、吸附、催化、等离子体、负离子、增湿等技术,针对所需去除污染物的种类,将各种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对于颗粒物和气溶胶常用粗、中效过滤器和HEPA过滤器,或者采用静电除尘的方法。对于低浓度VOCS、二氧化碳、硫化物、氮氧化物,吸附技术时一种比较有效且简便易形的方法。此外,近来倍受关注的净化方法,如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和纳米-光催化技术的结合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6.4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已于2002年7月1日起开始正式执行,为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应继续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7、小结

室内环境污染的成因具有极其复杂的多样性,其中装饰装修污染和家具污染是绝对主要因素。因此,预防和控制室内环境污染,也就是保护“室内环境安全”对保护公众健康极为重要。室内环境质量亟待引起重视,改善室内环境,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空间已经迫在眉睫。

针对室内环境污染,要从源头上抓治理。不仅仅要求高质量的建筑装饰材料,还要提高消费者的认识,提倡简约装修,绿色消费。

参考文献:

1.《公众健康》1999《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李军

2.《煤矿环境保护》 2002.6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 雷灵琰 王丽萍

3.《应用科技》 2000.3《室内环境的污染问题及其防 治技术》

4.《科学顾问》2001.6《室内空气污染及其控制》李启东何阿弟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建筑材料;室内空气质量;影响;评价

现代建筑已经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遮风挡雨的场所,更多的是满足人们在工作、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求。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多数人有超过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而现代建筑中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会造成一定的室内空气污染,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巨大,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

1建筑材料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对当前的建材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建筑材料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就其功能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基本材料(水泥、石材等)、饰面材料(各类保温隔热板材、涂料、瓷砖等)以及装饰材料(大理石、墙面砖、壁纸等)。相比较而言,装饰装修材料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最为巨大,尤其是在装饰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粘合剂和涂料,一般都含有大量的甲醛、甲苯等,这些物质对于人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建筑材料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具有几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一是范围广,现代人待在室内的时间超过80%,因此受到影响的范围比较广;二是危害大,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建筑材料产生的污染物浓度并不高,但是种类繁多,对于人体的危害巨大,尤其是在长时间的作用下,这些物质会逐步侵入到人体中,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1]。建筑材料所产生的污染物对于所产生的危害是非常阶段的,以甲醛为例,这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在大理石、粘合剂等材料中广泛存在,而且很容易在室温条件下挥发出来,对于人体的皮肤和黏膜产生刺激性作用,不仅会导致视力以及免疫功能的下降,而且还存在致癌的风险。又如,氨同样会对人体的眼睛和皮肤产生刺激,导致人体出现中毒,如果长期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甚至可能诱发机体功能衰竭和死亡。

2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影响的评价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重视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对于人体的危害,保证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而想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必须了解建筑材料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还必须做好相应的空气质量评价,准确把握室内空气的质量水平,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1明确评价依据

一方面,应该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标准进行明确。就目前而言,对于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的国家标准有三部,即《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装饰装修有害物质限量》以及《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在标准中,提出了对于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的规则,同时也是进行室内空气质量分析和污染评价的基本依据[2]。不过,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复杂性,从保证评价效果方面考虑,可以依照建筑本身的功能,将空气质量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执行不同的空气质量标准,一类功能区包括住宅、学校、医院等,二类功能区包括图书馆、商场、宾馆等,三类功能区则主要指工厂、矿区等;另一方面,应该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因子进行明确。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因素并非一成不变的,必须结合相关原则,做出灵活的选择[3]。首先,评价因子的选择应该尽量与污染物评价标准中评定的污染物保持一致,以方便进行对比分析;其次,评价因子应该尽可能选择已经经过污染物调查的物质;然后,选择的评价因子应该在理性检测中具备较高的浓度,同时对于人体的危害性巨大。

2.2规范质量等级

在针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评价时,应该构建环境质量指数与实际空气污染之间的定量关系,同时将环境质量级别与指数值相互联系起来,将空气质量分级作为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利用指数值来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标识,一般情况下,会将综合指数在0.5以下的数值看作是清洁的空气环境,综合指数在1.5以下的看作是轻度污染,综合指数超过2.0,则被认为是重度污染。

2.3选择评价模式

就目前而言,在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中,采用的多是普通指数评价模式,可以进一步分为单因子指数以及多因子指数,前者被称为分指数,是构成指数评价方法的基础,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可以对环境质量指数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其可以随着环境质量的提高递增,也可以使得其随着污染物含量的提高递增。多因子指数一般适用于室内环境存在多种污染物时的空气质量评价,也被称为综合指数,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映室内空气质量,由单因子指数根据一定的原则构成。普通指数评价模式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特点,一是能够根据室内空气质量的功能分区,对评价标准等级进行划分和明确,即空气质量等级的分级并不固定;二是采用单因子指数无法反映不同污染物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也不能反映某一种污染物的超标程度;三是可以利用综合指数,反映出室内空气的污染水平,不会受到污染因子数量的影响。现阶段,普通指数评价模式一般被广泛用于新建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能够确定评价标准等级、计算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指数,确定首要污染物等,从而为室内空气污染的治理提供参考依据[5]。

3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材料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装饰装修材料,如果使用不当,必然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结合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可以了解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从而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参考。在实际操作中,想要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选择装修材料,二是提升建筑的通风性能,三是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建筑室•61•内的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活环境。

作者:祝叶 陈竣 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亚飞,秦春丽.浅论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及评价[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5):66-68.

[2]张友民.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价[J].化工管理,2015(17):220-221.

[3]龚万灯.室内空气质量受到建筑材料的影响和相关评价分析[J].福建建材,2015(1):82-83.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室内污染;放射性污染;内辐射;装修材料

Abstract: study of the pollution of house air and it’s actuality, source and hurt of humanbody, put in the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ure countermeasure. Make use of summarize a few the interfix authority information. Conclusion through administrative of measure in government, establishment and enforce upholster material’s standard; Improveing human protected environment of consciousness at house air, make use of upholster in reason, the house air were enhanced, let’s people come into being scientific the live habit.

Keywords: Indoor pollution, radioactive pollution, inside radicalization, fitment-material

中图分类号:X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购房、居室装修已成为人们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人们在追求居室完美的同时,却带来了室内空气污染,被称为“高楼综合征”、“装饰装修过敏症”等室内装修污染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国家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对北京、南京等地30套居民新装修房进行了监测,没有一家能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的要求。国际卫生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人们所患疾病的68%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1]。

室内空气污染种类比较多而且比较复杂,同时有许多可以联合作用形成更严重的二次污染对人体造成较大的危害,有许多室内空气污染物质在人们生存的环境中引起普遍重视,如:甲醛,多环芳烃,噪声等,但是人们对感官觉察不到的放射性物质不太重视。在我们的生活中放射性物质无处不在,人们每天大约有8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呼吸的空气主要来自室内,与室内污染物接触的机会和时间均多于室外[2]。所以对室内空气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具有较大的意义。

室内空气放射性污染是指该地段和建筑材料所含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气体---氡(Rn)超过了国家所规定的标准,并对人体产生了一定的危害作用。

室内空气放射性污染现状

1.1在国内放射性污染现状

在我国首届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学术研讨会上有关部门公布:目前发展中国家有近200万例超额死亡可能室内空气污染所致,全球约4%的疾病与室内环境相关。国内的监测数据也表明,近年来我国引起的超额死亡数可达11万人,超额门诊数22万人次,超额急诊数430万人次。

有学者对北京及附近区若干职工宿舍楼内已装修的普通居民进行调查,装修仅为低档水平,并选择同楼内未装修的居民作对照,楼内居民家家用燃料均为燃气,调查对象成人占近90%,老少占10%右。调查发现居民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异嗅、眼痒、眼干、嗓干、鼻涕多、打喷嚏、胸闷、恶心等以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为主的症状,这都是甲醛、放射性氡早期危害作用。调查中发现被查人群主要是用人造板家具、地板革、油漆涂料,大理石等使用含甲醛的粘合剂和放射形物质,这些家具和装修材料都是室内甲醛和放射性气体污染的主要来源[1]。

1.2国外的放射性污染现状

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统计,美国室内从业人员出现SB

症状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2%上升到目前的35%~65%,显示出室内环境污染带来的巨大危害。日本滨国立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报告也显示:竣工周后的房子,其室内污染程度比室外高出近40倍。即使在取换气措施后其污染程度可相差近10倍。

2. 室内空气放射性污染来源

室内空气中的氡(Rn)及其子体有80%~90%来自地基土壤,氡气是铀、镭、钍等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物,是一种无色、无味、唯一的放射性气体。氡主要来源于房基土壤、建筑材料、从户外进入室内空气、供水以及用于取暖和厨房设备的天然气等,但建筑材料是室内氡(Rn)的最主要来源,其具体的如下[3]:

2.1建筑材料

用量最大的砖石、混凝土、泥土以及石材、地砖、陶瓷制品等材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镭,它可衰变出氡气,并进入室内。

2.2房屋地基下的岩石和土壤

经检测发现,靠近地表的土壤中氡的浓度比靠近大气中氡(Rn)的浓度高出10倍以上。土壤中的裂隙及岩石中的断裂构造可使房屋地基下的岩石和土壤中的氡(Rn)向室内扩散。

2.3从室外空气中进入室内的氡(Rn)

在室外空气中,氡被稀释到很低的浓度,几乎对人体不构成威胁,可一旦进入室内,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就会大量积聚。

2.4供水、燃煤及天然气等释放的氡(Rn)

1.供水、燃煤及天然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镭和氡。氡会随着水、天然气的使用进入室内,不过浓度很低。

2.氡气是含在土壤和岩石中的铀在衰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具有放射性的惰性气体。氡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地基土壤、岩石和地下深处。国际癌症机构已确认氡及其子体对人体有致癌性。氡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个肺癌病因[4]。世界上大概有10%~25%的肺癌和白血病是由氡诱发的。由于无色无味,摸不着又看不到,因此它对室内环境的污染不易发觉。

3.氡(Rn)除存在于水泥、矿渣砖、装饰石材及土壤中外,煤也是氡(Rn)的重要来源,我国是一个燃煤大国,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地区。煤中含有一定放射性元素铀,个别产地的煤和一些地质层位中的煤放射性元素铀含量很高,煤燃烧后的煤渣、飞灰相对煤而言体积减小了,但铀被浓缩,其铀含量大大提高了,这些煤渣与飞灰的堆放地也成了永久性的氡源。

3. 污染机理

氡(Rn)222是a辐射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放射性惰性气体。由于Rn化学性质稳定,一般情况下很难与其他元素发生化学反应,在空气中是以原子状态存在,很少与空气中微粒飘尘相结合。但可被活性炭,硅胶,聚乙烯等物质所吸收。 氡子体性质与母体Rn的理化特性全然不同,其子体是一种固体粒子有很强的附着力,能在其他物质表面形成放射性薄层,或与空气中的微粒形成结合态,成为放射性气溶胶。其衰变系主要有8个子代核素,其中4个子体的半衰期都比Rn的半衰期短,通常短寿命子体。另外4个子体的半衰期比Rn的长,称长寿命子体[5]。在整个衰变过程中,既有α辐射,也有β和γ辐射,所以氡的衰变系列是α、β和混γ合辐射。

氡(Rn)可以在房基下的土壤和岩石的空隙中自由的运动,氡可以通过混凝土地板和墙壁上的裂缝,地沟等途径进入室内,氡也可以从建筑材料中释放出来,建筑材料如水泥,石材沥青等本身含有微量放射性元素而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氡气。 氡气是含在这些材料中的铀在衰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具有放射性的惰性气体。这些气体主要是通过扩散与对流的方式想空气中迁移。在断裂与构造发育区,即岩石,土壤中含量不高。由于氡有良好的运移通道,细小的氡流可以汇集,导致在这些地带的土壤、对应的空气及其建造在该地带上的建筑物的室内空气中的氡浓度偏高[6]。人们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室内,更应关注室内氡的危害。

4. 影响因素及浓度分布特征

氡(Rn)及子体在环境中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与衰变量和析出率有关,也与气象(温度,湿度,气压,通风,大气对流,逆温),地形以及地理位置有关。通常,花岗岩分布区高于沉积岩覆盖源,内陆地区高于沿海地区,山区高于平原,秋冬季节高于春夏季节。

5.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一般环境里,室内外空气中也存在着氡(Rn)及其子体,对人体所产生的辐射剂量约占整个天然、辐射剂量的一半[6]。氡和子体总是相联系而存在。有氡的地方必然有氡子体,其给机体造成的危害总是两者相叠加,但是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氡子体而不是氡。氡被吸入人体,其中一部分衰变成附着在人体的呼吸器官内,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呼吸器官又排到环境中。一旦离开高氡的环境,呼吸系统内氡浓度很快降低。而子体有较强的附着能力,进入机体后,很快沉积在呼吸系统表面,特别是短寿命高品质因子的α辐射体不仅把潜在能量完全转移到器官表面,而且可形成很高的局部剂量当置。估计表明,在氡与子体达到平衡状态时,给予机体的辐射剂量95%以上来自子体而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则是4种短寿命子体[7]。

6. 放射性氡对人体的危害

6.1 氡(Rn)对人体健康的体内辐射与体外辐射危害[5]

6.1. 1. 体内辐射

体内辐射主要来自于放射性在空气中的衰变而形成的一种放射性物质氡及其子体。氡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气体,氡在作用于人体的同时会很快衰变成人体能吸收的核素,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诱发肺癌。

6.1.2. 体外辐射

体外辐射主要是指辐射体直接照射人体后产生一种生物效果,会对人体内的造血器官,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伤。 特别对儿童,老人,孕妇健康的损害, 使身体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并诱发类似白血病的慢性放射病。

6.2 氡(Rn)对人类的健康危害主要表现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5]。

6.2.1. 确定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表现为在高浓度氡的暴露下,机体出现血细胞的变化,氡与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如:氡气会引发人胸闷恶心,头昏目眩,并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等症状,都是与人体体内脂肪结合引起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结果。

6.2.2随机效应

随机效应主要表现为肿瘤的发生。室内氡的污染及危害建筑物中石材、地砖、瓷砖中放射性物质氡(Rn),是一种较严重的污染,氡是放射性元素铀、钍等衰变链的一个产物,具有极强的迁移流动性,凡是有空气的空间就有氡及其子体的存在,氡及其子体能附着于空气中的气溶胶粒上,悬浮于空气中,当被吸入人体内时,一些氡的寿命短的固态子体即可沉淀在气管壁或肺叶上,造成氡及其子体衰变时产生的粒子在人体内长期照射,使得身体受害组织或细胞发生电离化,引起细胞染色体的畸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确认,氡是19种主要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室内氡超标是引起肺癌、胃癌、白血病的元凶之一,尤其是对儿童和胎儿最敏感,美国环保局已将其列为最危险的致癌因之一[7]。我国在室内氡污染方面研究工作虽起步较晚,但从目前所获得资料足以说明我国室内环境氡的污染也十分严重。影响室内氡浓度因素很多,但对某一特定区域来说,总有一种或几种因素占主导地位,其中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住宅基建设应尽量避开氡本底含量高的地区以及尽快制定建材行业标准。

氡气污染在肺癌诱因中仅次于吸烟,排在第二位。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氡气还可能引起白血病,不孕不育,胎儿畸形,基因畸形遗传等后果。据测算,如果生活在室内氡浓度为200Bq/m3 环境中,相当于每天吸烟15根。

但在肺癌方面,至今,对于居住区室内氡暴露与肺癌的关系仍处于争论阶段, 美国的Field 认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而加拿大的 Duport坚持两者之间无关联的观点。

7氡致肺癌的机理

氡致肺癌等疾病,主要是其子体在起作用。人类受电离辐射损伤致病,最早被记录 的要算高氡及其子体照射下的矿工患肺癌。由于氡的半衰期较长(3.825d),且其在人体内停留的时间较短。经测试,在高氡场所工作时,经0.5h左右,人体吸入的氡与呼出的氡达到平衡,体内氡含量不在增加,且离开场所1h后,体内的氡浓度被排除90%。所以,在呼吸道内产生的氡剂量很小,危害相对也比较小些,而氡的子体则不然,氡多产生的2个218Po和214Po,呈固态吸附在空气中的微粒上和烟雾中[4]。当人们吸入后,它会停留或贮存在肺的组织内,通过α衰变时形成内辐射损害肺管,而且很容易被鼻咽和气管组织及肺部呼吸系统截留,并在局部区段积累,因其半衰期短(一般分秒量级)全部在原处衰变,是大支气管上皮组织细胞的主要剂量源。当支气管接受了大量的辐射后会受到损害,从而引发癌变的可能[11]。

8.防止污染对策

室内空气污染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虽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如何从根本上控制或解决却是相当困难的问题,现就如何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提出以下几条措施:

1. 从源头抓起

政府部门应采取行政手段,对不具备生产建筑装饰材料的厂家应坚决取缔,对具备生产建筑装饰材料的厂家也应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加以监督、检测,并定期公布检测结果,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经营劣质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商、销售商严厉查处,净化建筑装饰材料市场。

2. 加强管理

强制执行建筑装饰材料的环保标准,选用合格的建筑装饰材料,建立绿色环保产品准入制度,杜绝劣质建筑装饰材料鱼目混珠。

3. 加大宣传力度

卫生、环保、技术监督、新闻等部门相互配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新闻等媒体进行宣传,以公益广告、卡通片、文艺宣传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传授防治知识;卫生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在各小区设宣传栏,不定期举办有关医学知识讲座,指导居民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室内环境保护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有足够的新风量。

(2)合理使用建筑装饰材料,在施工时考虑室内空间的承载量及通风量,采用低污染的装饰材料。

(3)选用环保涂料封闭地面、墙体的缝隙及墙面用环保涂料涂厚加以遮蔽,减少氡气的放出;尽量减少使用石材、瓷砖等容易产生辐射的材料;所有建筑装饰材料购置前应向商家索取相关检测合格证明。

(4)刚装修后的居室不宜立刻居住,应在开窗通风30天左右再投入使用[14]。

(5)在居住之前请权威部门对装修后的居室进行室内空气检测,合格后方可居住。

(6)在家具的装修中为防止氡气从墙体漏出,应尽量使用防氡环保涂料涂抹墙体。涂料油漆应多做几遍,涂抹要达一定的厚度。

(7)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规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中的标准,才能建造绿色环保型的建筑物。

(8)慎重选择绿色建筑装饰材料,以低毒或无毒的绿色产品代替高毒物质,住宅地面装饰使用较多的材料为地面砖、装饰石材和木地板。地面砖无论是釉面砖或瓷质砖,本身都没有污染,至于装饰石材应首选用A类石材,我国产的大理石几乎都符合这一标准,对一些花岗岩如杜鹃红应避免使用。.

(9)购买建筑材料时按照环境辐射标准由环保监测部门进行检验,确保室内装饰材料符合环境辐射安全要求,避免用花岗岩做室内建筑材料,建筑选址一般不要建在放射性水平高的区域,从源头杜绝放射性积累。条件许可时,可定期使用空气净化器,负离子发生器降低室内氡浓度。

综上所述,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切实有效地防治室内空气污染,提高我国居民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卫生部有必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加强对相关产品、材料及室内空气质量的监督、监测,在进行我国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的工作方面,需要立法机构、政府机构、企业和居民几个方面的配合与协同一致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君卓等.室内装修与不良建筑物综合症[J] ,环境与健康,2000,1

2.崔九思.室内空气污染监测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1 (32)

3.宋广生.室内环境污染防治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10

4.仲民.对居室内氡危害的关注,环境科学,1998,10(6)

5.吴忠标、赵伟荣.《室内空气污染及净化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1月出版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烟 环境因素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对2007年4月~2008年4月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门诊和住院的病人,通过问病史、症状、查体及肺功能测定,筛查出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共320例,其中男207例,女113例,年龄34~82岁。

调查方法: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病史,同时做体格检查,并以肺功能(CHESTGRADH Hi-101型肺功能仪)测定 FEV1(1秒钟用力呼出气容积)占预计值%

个人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等)、居住环境(城镇或农村、居室装修情况和年限、是否做饭和厨房通风情况)、职业暴露史(如是否从事煤炭、纺织等行业)、吸烟史(吸烟年限、吸烟类别、日均吸烟数量)、过敏史及家族史(父母、兄弟姐妹有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

其他检查:①体格检查。②心电图。③ X线胸部透视。④肺功能测定:FVC、FEV1、FEV1/FVC等。

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的320例均为临床确诊的吉林省内COPD患者。其中,男207例(64.7%),女113例(35.3%);高中以上学历88例(27.5%),初中和高中125例(39.1%),初中以下107例(33.4%);城镇居民174例(54.4%),农村146例(45.6%);≤50岁36例(11.3%),51~69岁168例(52.5%),70岁以上116例(36.2%)。

主动吸烟211例(65.9%),被动吸烟76例(23.8%),否认主动及被动吸烟33例(10.3%);在主动吸烟人群中,>400支/年142例(67.3%),200~400支/年49例(23.2%),

有职业暴露史的84例(26.3%)(包括经常接触谷尘、棉尘、水泥、化学品、粉尘等物质),否认职业暴露史的236例(73.7%);有家族史的48例(15.0%);有过敏史的79例(24.7%),其中曾被明确诊断过支气管哮喘的32例(10.0%)。

否认所有环境因素和过敏史、家族史的2例(0.6%)。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状态,这种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认为,COPD有关发病因素包括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这两者相互影响。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是吸烟,其次是接触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和室内空气污染等)。在我国农村,还与烹调时产生的大量油烟和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尘有关。因此,早期预防显得十分重要。就本次320例COPD调查结果,以下对可能引发该病的环境因素进行讨论。

吸烟: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吸烟人群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升高,FEV1的年下降幅度明显增快,并多有呼吸道症状。国外80%~90%COPD患者由吸烟引起,本次调查的COPD患者中,吸烟及被动吸烟人群占总数的89.7%,与上述统计数据基本相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吸烟者都会发生COPD,仅部分罹患。此外,被动吸烟也可能导致呼吸道症状以及COPD的发生,本次调查中,患COPD的被动吸烟者约占23.8%。

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吸烟可以从多个环节上促进COPD的发病,如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变短,排列不规则,使纤毛运动发生障碍,降低气道局部的抵抗力;可以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以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

吸入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职业粉尘及化学物质(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煤尘及室内空气污染等)的浓度过大,或接触职业粉尘以及化学物质的时间过久,也可能导致COPD的发生。本次调查中,约有26.3%的患者曾有职业暴露史。接触某些特殊物质、刺激性物质、有机粉尘及变应原,能够使气道反应性增加,尤其是已经合并其他易感因素的,更容易并发COPD。

空气污染: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生活在空气受到污染的区域,可能是导致COPD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室内空气污染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也逐渐引起重视,如装修挥发出的化学气体及燃料燃烧不完全、烹调时的油烟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可刺激支气管黏膜,使气道清除功能遭受损害,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居室环境与COPD易患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其他:呼吸道感染可能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感染是否可以直接导致COPD发病目前尚不清楚。另外,社会经济地位、气候变化等也可能是COPD的发病因素。在本次调查中,有2名COPD患者否认所有环境因素和过敏史、家族史,其发病可能与营养状况、东北寒冷气候、既往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1).

2 蔡柏蔷,李龙芸,等.协和呼吸病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2.

3 程显声,武阳丰,李景周,等.吸烟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患因素的研究.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22(10).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植物;甲醛;室内空气

中图分类号:X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6-0001-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居住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为了让居住的家庭更加舒适,新房入住前都要进行必要的装修,甚至演化成“有室必装(饰)”的程度。与此同时,由于建筑材料自身、装饰装修、家具和现代家电与办公器材造成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威胁环境安全的重大隐患,引起专业人士和公众的关注。

治理室内污染的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有物理吸附、催化、化学中和、空气负离子、臭氧氧化、常温催化氧化、生物、材料封闭技术等。目前有众多消费者倾向于采用植物进行室内空气净化,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对室内污染防治认知度不高,加之诸多媒体和互联网对某些植物净化能力未经科学验证的报道,致使很多消费者在选择绿色植物净化室内空气时存在消费“盲区”和“误区”,延误了治理室内污染的时机甚至选择了错误方法。本文通过芦荟、吊兰两种植物对室内主要污染物甲醛的净化效果进行测试,以期评估植物净化室内甲醛污染的效果,研究以抗污染植物为载体的净化和降解室内甲醛污染的生物治理技术方法。

1 试验设计与技术路线

1.1 主要设备、仪器、试剂

(1)玻璃人工气候试验箱:内部容积1m3,透光性良好,有利于全视角观察,可密封性能高,预留有Φ10检测孔和通气孔。

(2)检测设备:TY2000型电化学传感器法甲醛测定仪。测量范围:0-10ppm;分辨率:0.01ppm;精度:±(读数2%+0.01);重复性:±0.5%FS;响应时间:60秒;采样方式:间断进样式。

(3)辅助仪器设备:干湿度计、风扇、微量进样器、表面皿。

(4)试剂:甲醛溶液(优级纯),甲醛含量>36%。

1.2 实验方法

(1)在室内放置人工气候试验箱,保持每日阳光直射时间≮1h,光照度≥5000LX。

(2)在试验箱内放置待测植物样本、内置微风扇、干湿度计、表面皿后密封。

(3)测量箱内甲醛本底值。

(4)用微量进样器抽取甲醛溶液通过检测孔注入试验箱;开启风扇,强制空气循环,室内温度恒定在23℃,均匀;5min后停止风扇,开始定时检测。

(5)每个监测周期结束后,开启玻璃人工气候箱顶盖,并开启风扇,强制换气,保证洁净的试验环境,每次试验箱使用前测定其本底值。

2 试验内容与结果

2.1 箱内漏风系数测定

在箱内本底环境下向试验箱内注入苯,开启风扇,强迫空气循环,温度均匀;5min后停止风扇,分别按4、8、12、24……h不同间隔定时抽样检测,检测其浓度情况,具体测定结果见表1。

试验结果表明,玻璃人工气候试验箱漏风率

2.2 箱内甲醛自然衰减速率

在箱内本底环境下向试验箱内注入甲醛,开启风扇,强迫空气循环,温度均匀;5min后停止风扇,分别按4、8、12、24……h不同间隔定时抽样检测,检测其浓度并考察甲醛自然衰减情况,具体测定结果见表2。甲醛浓度变化图1。

试验结果表明,在良好的光照、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甲醛有一定的自降解能力。

3 植物对甲醛的净化效果

3.1 芦荟对甲醛的净化效果

试验箱中放置芦荟成株2盆,叶片面积约0.20m2,容器内注入甲醛,模拟正常室内光照,保证有效的气流分布,控制并记录箱内容器内温度25-34℃,湿度35-65%。检测其中甲醛浓度衰减情况。芦荟对空气中甲醛净化效果见表3。

3.2 吊兰对甲醛的净化效果

试验箱中放置成株吊兰2盆,叶片面积约0.26m2,容器内注入甲醛,模拟正常室内光照,记录并控制箱内温度28~33℃,湿度30~70%。检测其中甲醛浓度衰减情况,吊兰对空气中甲醛净化效果见表4。不同植物对甲醛净化效率见图2。

4 结果与讨论

通过上述两种植物对甲醛气体的净化效能试验结果分析,扣除试验箱内漏风、甲醛自然衰减量等因素影响,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芦荟、吊兰对于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净化效能与甲醛的自降解能力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2)很多消费者认为采用植物进行室内空气的净化,既能清洁空气,又能美化居室空间的观点具有局限性。消费者应当认识到,仅仅依靠几株植物来达到彻底清除室内污染是不现实的。

(3)本次实验采用的人工气候试验箱内环境与实际的建筑室内环境有着很大差异,如相对空间内植株密度、叶片面积等对于室内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影响颇大,并且有的植物对室内污染物的净化机理不完全取决于植物叶片面积,可能受制于根茎及土壤微生物;另外若室内植物过多,由于其自身呼吸作用会造成夜间(或白昼)室内空中氧气含量降低,从而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

总之,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很多,任何单项防控措施不可“百病包治”。清除室内空气污染应当事先做好室内检测,针对室内主要污染物“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的污染来源进行专业治理才是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郑京力.甲醛污染的危害及控制措施[J].科技情罂发与经济,2004,14(6).

[2]张军.室内甲醛污染检测与控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1).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浓度;PM10;可吸入颗粒物;室内环境;空气质量

1 引言

非工业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已变成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1,2】,室内环境健康受如下因素影响,化学物质、生物颗粒以及人体工程学因素【3】。越来越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开始抱怨室内空气质量低下带来的工作效率低下【4】,据统计,全球近一半的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35.7%的呼吸道疾病,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癌。据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结果证明,室内环境污染每年给美国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约3000亿美元。以哮喘为例,大约有1500万美国人遭受哮喘病的折磨,其中500万为儿童,哮喘已成为美国学校师生误工缺课的主要原因。因此,WHO(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明确将室内空气污染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之一。

研究表明,空气污染是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空气中的粒子成分是主要的致病因子,决定是否有害以及致何种疾病【5】,室内外悬浮粒子的浓度处于同一数量级上,而室内可吸入粉尘的浓度还远远高于室外的浓度【6】。

为此,本文将通过现场实测,分析西安某高校教室、宿舍和食堂三个场合的室内PM10情况,对其的颗粒物污染情况进行评价。

2 测试方法

测试地点为某高校的食堂、宿舍、教室,其中食堂测试时间为早上700~800、中午1130~1230、晚上1730~1830三个就餐较为集中的时间段,教室上课时测试时段为上午800~900、下午1400~1500、晚上1900~2000,宿舍测试时段为上午900~1000、中午1300~1400、晚上1900~2300,每次测试时间间隔为5分钟,每个场合根据建筑特点布置3个测点,最后对各个时段不同测点的数据取平均值,测试内容包括粉尘的粒径分布以及粉尘的浓度。

实验中采用美国TSI Aero Trak 9310型激光粒子计数器对上述环境中不同粒径的颗粒数进行了测试,该激光粒子计数器设置了6个粒子通道,分别为0.3μm、0.5μm、1.0μm、3.0μm、5.0μm、10μm六档。室内PM10浓度采用采用国产的智能化多功能袖珍式LD-3C微电脑激光粉尘仪,该粉尘仪检测灵敏度为1CPM=0.01mg/m3;测量范围为0.01~100mg/m3。

3测试结果与讨论

3.1测试结果

表1分别显示了三地点不同时段的PM10质量浓度,从中可以看出三个场合下,在测试时间段内PM10浓度几乎都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0.15mg/m3,尤其食堂午饭时间的平均浓度达到了国家标准规定的2.8倍,早饭时间也达到了2.3倍;室内空气质量较好的是宿舍,教室次之,食堂最差;由于人员活动原因,各场合室内空气质量较好的时间段不完全相同。食堂全天都最高,下午时段教室和宿舍的浓度接近,上午和中午时段教室高于宿舍。三个时段相比,食堂和教室中午时段质量浓度最高;宿舍早上时段最高,下午最低;对于食堂下午和上午浓度接近,对于教室中午最高,上午高于下午阶段。

表1各地点PM10浓度

图1-图3显示了三地点粒径计数累计频率,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个场合所有测试时间段中粒径小于3μm的颗粒几乎占了计数频率的100%,其中粒径小于1μm的颗粒占计数频率的90%左右,粒径小于0.5μm的颗粒占计数频率的40%左右。

图3宿舍计数累计频率图4教室质量累计百分比

图4-图6显示了三地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质量累计百分比,从图中可以看出,教室中小于3μm的颗粒约占颗粒总质量的25%-55%之间,小于5μm的颗粒约占颗粒总质量的40%-65%之间;食堂中小于3μm的颗粒约占颗粒总质量的40%-60%之间,小于5μm的颗粒约占颗粒总质量的55%-65%之间;宿舍中小于3μm的颗粒约占颗粒总质量的45%-65%之间,小于5μm的颗粒约占颗粒总质量的55%-85%之间;三地点中小于1μm的颗粒约占颗粒总质量的10%。可见,上述三个室内环境中,小于5μm的颗粒均占颗粒总质量的一半以上。

图5食堂质量累计百分比图6宿舍质量累计百分比

3.2分析与讨论

研究表明,室内颗粒物污染中,小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性较大,其中,可吸入颗粒物中的细颗粒物PM2.5因其粒径较小和比表面积较大,更容易富集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远比粗颗粒物大[7]。而上述测试中,小于3μm的颗粒物,占到可吸入颗粒物质量的50%左右,几乎占到了计数浓度的100%,可见其对室内环境健康将造成很大危害,必需将以控制。

4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得如下结论:

①学校室内PM10污染较为严重;

②可吸入颗粒物中,小颗粒物所占比重偏大,其中小于3μm的颗粒物,占到可吸入颗粒物质量的50%左右,几乎占到了计数浓度的100%;

③从场合上分,食堂颗粒物浓度最高,污染最严重;

④从时间段分,中(下)午时段污染较为严重。

由于所测试建筑采用自然通风系统,建议在人员密度较大的学校建筑中,增加机械通风系统,通过通风稀释等手段降低室内颗粒物污染。

参考文献

【1】NRC. 1981. Indoor pollutant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2】Spengler, J., C. Hallowell, D. Moschandreas, and O. Fanger. 1982.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Indoor air pollution. Pergamon Press, Oxford, U.K.

【3】2009 ASHRAE Handbook.

【4】 Burge, S., A. Hedge, S. Wilson, J.H. Bass, and A. Robertson. 1987. Sick building syndrome: A study of 4373 office workers. Annals of Occupational Hygiene 31:493-504.

【5】车凤翔.中国城市气溶胶危害评价.中国粉体技术[J].1999.5(3):4~9.

【6】2005 ASHRAE Handbook-Standard 62.1.

【7】孟昭阳,张怀德,蒋晓明,等.太原地区冬春季PM2.5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24(5):648-65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