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产生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二氧化碳产生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二氧化碳产生的原因范文1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3.认识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意义。

5.初步学会运用各种媒体获取信息;初步学会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学习重点: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2.从各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课堂学习:

第一课时: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及与人体的健康

教师提问: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如果把这0.03%的二氧化碳从空气中除去,行吗?

师生交流:相互讨论。

归纳引入: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如此重要,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1、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

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是如何消耗的?

学生讨论

共同归纳:学生发言,补充、板书。

教师提问:1、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与消耗二氧化碳的速度相当吗?

2、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含量恒定吗?

3、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会带来什么问题?

4、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对人类也有好处吗?

设问引入:二氧化碳对人有毒吗?

学生阅读:课本表2—5

学生交流:在教室里学习时,为什么要保持教室通风?

课后探究:如何检测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呢?我们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直接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氧化碳的性质

教师提问:通过预习,结合生活经验,你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的那些性质?

问题汇总:(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同学们的回答)

教师提问:同学们对其中的那些问题感兴趣?

明确探究的问题

探究1:如何用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拟备实验:1、简易天平测量法。2、气球法(注意比较)。3、倾倒法。

探究2:如何知道二氧化碳溶于水?

拟备实验:1、向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汽水瓶中到入半瓶水,盖紧、震荡。

2、向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到入半瓶水,盖紧、震荡、倒立。

探究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拟备实验:如何简易得到二氧化碳?向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

探究4:能见到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吗?

拟备实验: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制干冰。

探究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吗?

拟备实验:1、水与石蕊试液的反应。2、向石蕊试液中吹气。3、向石蕊试液中加入溶有

二氧化碳的水。

质疑:让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是什么呢?

提供信息:用一组酸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

归纳:酸让石蕊变红。

提供信息:二氧化碳不是酸,酸从何来?

学生阅读,讲解归纳。

学生实验:加热变红的石蕊试液。

讨论讲解:石蕊试液又变色的原因

整理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

介绍: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学生举例:说出你知道的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实例。

留疑:教材46页第5题。

第三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制法

复习引入: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板演反应式。

教师提问:如何在实验条件下得到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教师提问:如何才知道所得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呢?

演示实验:用石灰水检验所得气体。

讲解板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交流;书中42页与43页产生氧气的装置有何不同?

集中讨论:1、铁架台的作用是什么?2、反应容器的区别是什么/

3、用分液漏斗的好处是什么?4、如果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行吗?

5、如何检验二氧化碳何时收集满?

演示实验:制取二氧化碳。

归纳整理: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常见方法及一些注意事项。

二氧化碳产生的原因范文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7.033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三课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第一课时。在教材编排上,是继氧气、单质碳等物质学习之后,进入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启蒙课。本章教材研究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对二氧化碳比较熟悉,但缺乏系统性的认识。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本节内容主要讲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本课题有利于巩固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又为以后学习酸碱盐做了良好的铺垫。本堂课的重点是采用探究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实验来探讨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学会从化学视角来认识二氧化碳。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相对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二氧化碳的知识,如碳酸饮料,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鉴于此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本节课的内容。而实验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很想进行一些探究性实验,但是学生对于实验的过程不熟悉。因此,在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并总结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

三、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对展示的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何种气体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并且设计实验证明,通过创设情境,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运用学生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思考和推断。通过实验,验证和归纳得出CO2的一系列性质。再通过回忆基本的概念,区分得出CO2的性质。

四、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演示并分析实验来学氧化碳的性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实验的剖析和对学生的组织,引导,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领悟知识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安排部分简单且安全的实验来让学生设计并完成,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教师的演示实验应着重引导,将分析实验的任务留给学生去完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自主得出实验学习的结果,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教师:展示一瓶气体,让学生猜想可能是何种气体,思考验证方法。

学生:观察,思考,验证。

一位学生上讲台,演示验证该气体。

教师:板书,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介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二氧化碳气体,结合前面学习的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描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板书,二氧化碳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过渡:那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演示,在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约四分之一体积的水,振荡,观察塑料瓶变瘪。思考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塑料瓶中压强减小,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所以瓶子变瘪。那么根据此性质,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呢?

学生:制汽水。

教师:你能如何证明汽水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动手实验,在汽水瓶上连接一个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过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那么在溶解的同时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也就是说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呢?

教师:演示实验:取一些塑料瓶中的溶液,滴几滴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提出问题,谁使得石蕊溶液变红?

学生:猜想,二氧化碳?水?

教师:验证:(1)在紫色石蕊试纸上喷水

(2)将紫色的石蕊试纸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现象:两张试纸均不变红。

结论:说明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使石蕊变红。

大家的猜想不成立,再想想?

学生:思考,回答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能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使石蕊变红。

教师:演示,将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确实能与水反应,那么生成物是什么呢?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稀醋酸中,石蕊均变红。所以二氧化碳与水也反应生成酸。

教师:板书,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方程式:CO2+H2O■H2CO3

教师:演示

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分析(板书):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教师:讲解:下面请大家把黑板上的性质分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记载在化学书上。阅读书本116页内容,小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影片: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教师:小结:(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

(2)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3)温室效应的危害

(4)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

六、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问题驱动

本节课从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出发,通过实验一步步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能够保持较高的思维活跃度,通过三十分钟的新课学习,学生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学生实验,亲身体验

本节课采用了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式,其中既有验证型实验,也有研究型实验和拓展型实验,呈逐步深入递进的关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对比最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亲手实验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掌握的不只是枯燥、干瘪的“化学方程式”,而是“眼见为实”的实验现象,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3.激活旧知,建构新知

教学总是具有一定的连贯性,新知是在旧知的某一连接点上生长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有关知识掌握情况,注意在新旧知识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获得知识的桥梁,激活缩短新旧知识的距离,以旧引新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比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对二氧化碳收集方法的回忆来得出CO2的物理性质;通过学生熟悉的用澄清的石灰水的回忆来验证CO2的化学性质,进而学习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样的教学便于学生接受和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氧化碳产生的原因范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

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

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建议

为了完成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2课时完成此节教学;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其中有两个探究:制备药品的探究(快、易)、制取装置的探究(重点、慢)。

讲授过程指导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结合实验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边讲边实验。

注意运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适当与氧气、氮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结合装置讲解制二氧化碳装置与制氢装置的区别与联系(均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气);结合二氧化碳气的性质,讲解二氧化碳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课程结束指导

复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

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实验,用醋酸和鸡蛋壳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业,注意计算和装置图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2.蜡烛燃烧

3.木炭燃烧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5.木炭还原氧化铜

6.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7.碳酸受热分解

8.人或动物的呼吸

9.高温煅烧石灰石……

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制取应简便迅速;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

学生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小结】以上方法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讲解】经过不断研究改进,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

【板书】一反应原理

1.试剂石灰石或大理石盐酸

【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问】可不可以用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在两个表面皿中分别放有大小一样的石灰石各一块,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让学生观察到开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随后加入硫酸的试管,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最后停止。)

【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等对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必要时教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

【板书】二、反应装置: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讲解】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用投影显示制氢气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讨论】

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实验演示、讲解)

【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结果没有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讲解】

1.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2.锥形瓶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玻璃仪器代替。

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4.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板书】三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

【板书】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讲解】上一节学过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如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录像】各种二氧化碳型灭火器介绍

【演示】灭火器原理实验。

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有:

(1)泡沫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小结】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必须明确制取气体的顺序是: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药品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

3.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二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从二氧化碳制取装置的探究过程中,提升实验室气体装置的设计思维水平。

教学过程:

【引入】

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今天我们将来探究在实验室中如何制得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前面学习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经验分析,在实验室制取一种气体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代表发言。制取所需药品、化学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制取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或验纯的方法。

【展开】目前已学过哪些反应可生成CO2?

学生活动:

列出很多反应

除大家列出的反应外,还有许多反应可以得到CO2。但并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适合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如煅烧石灰石在实验室中很难实现。碳燃烧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等等。

提问:以上反应中最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是?说明原因。

学生活动:通过讨论和实验排除反应1、2、3、4、6、7、8。明确反应5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

[板书]:

实验药品:

1.石灰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CO2­+H2O请归纳反应的特点。

3.反应装置:固液不加热装置

4.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提出探究问题:设计何种实验装置来制取CO2?(至少2种)

教师提供制氧气、制氢气的装置图供学生参考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小组活动。

1.首先考虑制氢气的装置。

2.在制氢装置∩希慕笛樽爸谩?/P>

3.提出各种装置的创意。

4.画出草图,有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设计思想。

5.其他小组质疑。

(建议:此处应提供可制备CO2的各种仪器及组装好的装置图。最好是动态的。)

在同学们的共同设计中找到满足条件的设计。

1.简易气体发生装置(试管、导气管)

2.将试管改为烧瓶、广口瓶等较大液体容器。

3.类似启普发生器装置(气体出口有控制开关或固液分离机关设计)

提出问题:根据大家的设计,总结满足需要的制取CO2的合理装置。

1.制取少量的气体

2.一次性制取大量的气体

3.随时开始随时停止的实验装置。

【结束】

提问:根据CO2的制取装置的讨论,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一般思路。

(建议:此处应设计动画图。)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根据药品的状态、反应条件及待制取气体的气体的溶解性、密度等因素来考虑制取气体的装置。

1.固体加热装置。例如制氧气。

2.固液不加热装置。例如制氢气、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

家庭小实验:

二氧化碳产生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实验失败;科学态度;教学效果;探索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245-02

实验教学有很大的益处,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等多项功能。而其他教学手段都不能很好的达到这种效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这已成不争的事实。为此,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每逢遇到实验部分都会进行充分的准备,唯恐实验过程出现差错,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每次见到的教学实验都是成功的,正确的,这就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化学实验其实很简单,他体会不到化学家们在探索化学知识时的那种艰辛,那种无数次的失败之后才获得成功的喜悦,更体会不到科学家们的那种探索意识。所以我认为,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时,要允许出错,甚至要故意出错。实验失败了,要和同学一起分析,分析原因,提出假设,找出改进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好实验失败会在教学中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如在进行《二氧化碳的性质》一节教学中,关于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部分的教学就可以充分运用实验失败。

在讲授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知识时,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振荡过后石灰水并没有变浑浊,学生观察思考,这一现象的由来。学生也会感到奇怪,为何这么长时间石灰水没起反应?接下来有学生提出质疑:“可能是石灰水少了吧?”我便让他们又加了一些石灰水,但还是没变化。这时,又有学生提出:“可能是二氧化碳少了。”于是我又给他们吸管,让学生自己向石灰水中吹气(学生都知道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但是你急他不急,同学们忙了很长时间还是和原来一样,没有任何变化。实验失败了,学生们都一脸困惑,这可如何是好呢,怎么办呢?

其实,此时我已经意识到是石灰水的问题了,这个时候坦言失败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便对学生严肃而郑重地说:“这次实验失败了!”学生们都一脸的失望,齐刷刷的“啊”了一声。我马上补充说:“实验失败是很正常的现象,失败也并不像同学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关键是要搞清楚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同学们疑惑而又失望的表情多少缓解了一些。接着,我把制作澄清石灰水的过程又向学生详细的作了一遍介绍,学生马上对刚才做的实验进行了诊治。有的学生说:“也许是石灰水的浓度太低了吧。”有的学生依旧坚持自己的见解:“我觉得还是和二氧化碳的多少有关系,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高。”还有善于观察的学生说:“老师用的是干的熟石灰调制成的石灰水,应该用生石灰,我看过别人煮石灰用的就是那种生石灰。”一个会分析的学生这样说:“这种石灰水已经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起过反应了,所以课堂上的实验就失败了。”最后有学生提出这样的建议:“可能老师做实验的时候,瓶里剩下的石灰水能够做成功,那里的石灰水的溶度高一些,又没和空气多接触。”集合了这些同学的建议后,我们重新做了实验,实验果然成功了。

再比如,我在演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实验时,有意安排了一个小插曲。先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当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时,没有把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而是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教学过程大体如下: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要求学生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石灰水变混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石灰水变混浊了。”“还能描述得更完整一些吗?”“产生了白色沉淀。”“好,这样回答才算是完整的,向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同时板书化学方程式)“哎!石灰水又变得澄清了!”“同学们,我们实验是不是又失败了?下面我再给大家演示一个实验,请注意观察。”再取一支试管,装入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变混浊后,停止通入二氧化碳,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产生了白色沉淀。”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问:“又看到了什么现象?”“白色沉淀消失了。”“从这个实验中大家得出了什么结论?”(讨论)“可能是碳酸钙和盐酸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能溶于水的物质。”(引导)“根据上一节课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请大家作一个推导。”……“碳酸钙能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能溶于水的物质。”“好,非常好,那么我们再来看刚才完成的实验,同学们会得出什么结论?”(讨论)“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了一种能溶于水的物质。”“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产生的这种物质我们叫它碳酸氢钙。下面我们再来对碳酸氢钙的溶液进行加热,看看会有什么变化?”作加热操作。“又产生白色沉淀了。”“由此还能得出什么结论?”“碳酸氢钙不稳定,在加热的情况下会发生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

总结并简介溶洞的形成,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

实验的目的在于提供认识事物的感性材料,并根据这些客观的材料得出自然科学的规律,因此要求我们在实验中必须“实事求是”。实验失败是常有的现象,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作为教师要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实验失败,决不能含混其词,蒙混过关,应当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氧化碳产生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初中地理;趣味性;自主学习

笔者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中发现,学生对于华师大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重要的碱》这节课中有些问题不明白: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无明显现象,到底有没有反应呢?教师说反应了,学生不见的会明白!这跟学生所认为的化学反应有气泡或者沉淀现象等等是不同的,对学生来说这是个难点!那么如何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呢?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的处理方法:演示实验――在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迅速盖住瓶盖。振荡溶液,会发现瓶会变瘪。由此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使瓶内气压变小,从而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瓶变瘪了。

对于这个实验我觉得有以下问题:对于瓶变瘪的现象学生觉得可能是由于二氧化碳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的水中造成的,因为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也能使瓶内气压变小,从而使瓶变瘪。而教材提供的素材没有排除水的因素。那么如何排除水的干扰?笔者对教材的演示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一、先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1.实验

准备两个事先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标上甲、乙。(1)在甲矿泉水瓶中注射进20毫升水。(2)在乙矿泉水瓶中注射进20毫升氢氧化钠溶液。然后仔细观察现象!

2.对这个实验的说明

(1)笔者用的矿泉水瓶是农夫山泉350毫升装的空瓶,选用这种瓶的原因是,这种瓶相对较硬挺,在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在有针筒插在上面的橡皮塞时,不会引起瓶的形变,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却会使瓶发生明显变瘪的现象。还有一点是,这种瓶要用稍大的力才能变形,便于区分现象。

(2)实验设置理由:既然教材的处理方法会让学生觉得瓶变瘪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的水中,那么我们可以在一个同样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分别注射进相同量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我们控制的唯一变量是注射进的物质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3)为何在实验中将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改为注射氢氧化钠溶液?笔者在准备实验时做了试验:在两个同样充满二氧化碳的空矿泉水瓶中分别倒入20毫升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倒入水的瓶会变瘪,不过不是很明显,而倒进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变瘪很明显。经过分析比较,很容易得出瓶变瘪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但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倒入水的瓶变瘪不明显是不是会让学生觉得二氧化碳不会溶解在水中。这与华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册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相矛盾。

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变瘪的矿泉水瓶变回正常形态

1.具体的教学过程

案例名称:突破“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教学难点的教学设计。

演示:将CO2分别通入Ca(OH)2、NaOH溶液中。

师: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在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溶液变浑浊,而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

教师板书Ca(OH)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师:CO2与Ca(OH)2反应有沉淀生成,而放NaOH的试管无现象,那么CO2与NaOH是不是确实发生了反应?接下来我们用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板书:用实验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师:先来观察一个对照实验、仔细观察产生的现象并思考其中的原因。这里需要事先说明的是,矿泉水瓶的瓶盖我换成了橡皮塞,等一会儿注射时为了避免针头在橡皮塞中被橡胶堵塞,所以老师会换上有针头的橡皮塞。因为常温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只要换的快一点,对实验的影响应该是不大的。

演示实验:准备两个事先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标上甲、乙。(1)在甲矿泉水瓶中注射进20毫升水。(2)在乙矿泉水瓶中注射进20毫升氢氧化钠溶液。

师: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1:甲瓶没有变瘪,乙瓶明显变瘪了。

师:我们来分析这些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来分析甲瓶的现象,原来甲瓶容积约为380毫升,我将20毫升的水注射进瓶内,总体积应该为400毫升,但现在总体积约为384毫升,减少了16毫升,水还在里面,说明减少的是气体,那么这16毫升气体到哪里去了呢?

生2: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了。

师:对,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平常情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而现在20毫升水大约溶解了16毫升,这是为什么呢?

生3:因为气体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师:对,1体积的水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0摄氏度时的情况,而今天的气温大约为20摄氏度,所以20毫升的水大约溶解了16毫升的二氧化碳气体。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乙瓶的现象。乙瓶变得很瘪说明里面的气体的体积变小了很多,这么多的气体到哪里去了呢?

生4: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里了!

生5:不可能,理由是如果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的水中了,那么甲瓶、乙瓶现象应该一致!

师:那么二氧化碳到哪里去了?

生6: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了。

师:说得对!二氧化碳可以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教师板书:2NaOH+CO2=Na2CO3+H2O

师:现在知道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了使瓶变瘪,现在有没有办法使变瘪的瓶变回正常形态?

生7:只要加入足量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就行。

师:下面我们来试验这个方法。

教师演示实验:将20毫升盐酸用针筒注射进乙瓶。

师: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8:出现很多气泡,瓶身慢慢变鼓了。

师:出现刚才的现象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两个针筒活塞位置显示里面体积分别为18毫升和35毫升,还有瓶的容积为380毫升,总和为433毫升,原来两个针筒和瓶总容积为420毫升,前后相差为13毫升,因为现在瓶还有稍微在此地方瘪的,估计体积为8毫升左右,这样前后体积差就只有5毫升了。

2.案例反思及对策

(1)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的错误思维充分暴露出来!

在下面的小片段中:

师:对,1体积的水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0摄氏度时的情况,而今天的气温大约为20摄氏度,所以20毫升的水大约溶解了16毫升的二氧化碳气体。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乙瓶的现象。乙瓶变得很瘪说明里面的气体的体积变小了很多,这么多的气体到哪里去了呢?

生4: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里了!

教师处理的不够到位!不能直接让这个学生坐下去,应该追问学生:为什么你觉得二氧化碳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里了?使学生错误或不完善的思维暴露出来,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有利于此学生以及其他学生理解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反应!

(2)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

在最后分析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使瓶身变回正常形态时处理不好。①应该先让学生来分析前后体积变化,教师不要替代学生来分析,即使学生分析不出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分析。②既然瓶身还有那么一点瘪,为何不让学生思考如何把瓶身完全恢复到正常形态呢?如果学生思考不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利用针筒的活塞让瓶身恢复正常形态。如果瓶身温度与原来感觉不一样可以通过在空气中冷却后再比较。

总之,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对课本实验进行改进,对科学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会拉近学生对科学的积极态度以及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晶.关于中学化学实验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2).

二氧化碳产生的原因范文6

1林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林业是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部分研究认为,林业减排是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抑制毁林、森林退化可以减少碳排放;其次,通过林产品替代其他原材料以及化石能源,可以减少生产其他原材料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燃烧化石能源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2]。

1.1毁林、森林退化与碳排放近年来,大部分的毁林活动都是由人类直接引发的,大片的林地转变成非林地,主要活动包括大面积商业采伐以及扩建居住区、农用地开垦、发展牧业、砍伐森林开采矿藏、修建水坝、道路、水库等[3]。在毁林过程中,部分木材被加工成了木制品,由于部分木制品是长期使用的,因此,可以长期保持碳贮存,但是,原本的森林中贮存了大量的森林生物量,由于毁林,这些森林生物量中的碳迅速的排放到大气中,另外,森林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土壤有机碳,毁林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也引起了这部分碳的大量释放。因此,毁林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源头。毁林已经成为能源部门之后的第二大来源,根据IPCC的估计,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全世界由于毁林引起的碳排放一直在增加,19世纪中期,碳排放是年均3亿t,在20世纪50年代初是年均10亿t,本世纪初,则是年均23亿t,大概占全球温室气体源排放总量的17%。因此,IPCC认为,减少毁林是短期内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

1.2林木产品、林木生物质能源与碳减排①大部分研究认为,应将林产品碳储量纳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主要理由是林产品是一个碳库,伐后林产品是其中一个重要构成部分[4]。通过以下手段,可以减缓林产品中贮存的碳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使用林产品,提高木材利用率,扩大林产品碳储量,延长木质林产品使用寿命等。另外,也可以采用其他有效的手段来减缓碳的排放,降低林产品的碳排放速率,如合理填埋处置废弃木产品等方式,这样,甚至可以让部分废弃木产品实现长期固碳。在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碳平衡方面,林产品的异地储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②贾治邦认为,大量使用工业产品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如果用林业产品代替工业产品,如减少能源密集型材料的使用,大量使用的耐用木质林产品就可以减少碳排放。秦建华等也从碳循环的角度分析了林产品固碳的重要性,林产品减少了因生产钢材等原材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又延长了本身所固定的二氧化碳[5]。③以林产品替代化石能源,也可以减少因化石能源的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例如,木材可以作为燃料,木材加工和森林采伐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木质剩余物,这些都可以收集起来用以替代化石燃料,从而减少碳的排放;另外,林木生物质能源也可以替代化石燃料,减少碳的排放。根据IPCC的预计,2000—2050年,全球用生物质能源代替的化石能源可达20~73GtC[6]。相震认为,虽然通过分解作用,部分林产品中所含的碳最终重新排放到大气中,但因为林业资源可以再生,在再生过程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而生产工业产品时,由于需要燃烧化石燃料,由此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使用林产品最终降低了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石化燃料燃烧产生的净碳排放[7]。林产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降低碳排放量:一是异地碳储燃料,二是碳替代。这两方面可以保持、增加林产品碳贮存并可以长期固定二氧化碳,因此,起到了间接减排二氧化碳的作用。从以上分析可知,林业是碳源,因此在直接减排上将起到重大作用;林业可以起到碳贮存与碳替代的作用,可以间接减排二氧化碳。因此,林业是减排二氧化碳的重要手段。有些研究认为林业在直接减排二氧化碳方面的作用不大。这是基于较长的时间跨度来考察的,认为林业并不是二氧化碳减排的最重要手段,工业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长久之计;但是从短时间尺度来考察,又由于CDM项目的实施,林业是目前中国碳减排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2森林碳汇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巨大

绝大部分的研究认为,林业是增加碳汇的主要手段。谢高地认为,中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人类生活水平都是以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和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为基础。虽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单位GDP碳排放量有所差别,但都必须依赖碳排放以求发展。这种依赖是长期发展形成的,是不可避免的,我国现有的技术体系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之前要突破这种高度依赖性非常困难,实行减排政策势必会影响现有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产生相应的经济发展成本[8]。谢本山也认为,中国还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发展的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才能使这种以化石能源为主要能源的局面有所改变,而且需要很长的周期,目前的条件下,想要实现总体低碳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与工业减排相比,通过林业固碳,成本低、投资少、综合收益大,在经济上更具有可行性,在现实上也更具备选择性[9]。从碳循环的角度上讲,陶波,葛全胜,李克让,邵雪梅等认为,地球上主要有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圈碳库四大碳库,其中,在研究碳循环时,可以将岩石圈碳库当做静止不动的,主要原因是,尽管岩石圈碳库是最大的碳库,但碳在其中周转一次需要百万年以上,周转时间极长。海洋碳库的周转周期也比较长,平均为千年尺度,是除岩石碳库以外最大的碳库,因此二者对于大气碳库的影响都比较小。陆地生态系统碳库主要由植被和土壤两个分碳库组成,内部组成很复杂,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碳库[10]。从全球不同植被类型的碳蓄积情况来看,森林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蓄积的主要发生地。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蓄积了陆地大概80%的碳,森林土地也贮藏了大概40%的碳,由此可见,林业是增加碳汇的主要手段。聂道平等在《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中指明,在自然状态下,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固定于林木生物量中,同时以根生物量和枯落物碎屑形式补充土壤的碳量[11]。在同化二氧化碳的同时,通过林木呼吸和枯落物分解,又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同时,由于木质部分也会在一定的时间后腐烂或被烧掉,因此,其中固定的碳最终也会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大气中。所以,从很长的时间尺度(约100年)来看,森林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作用,其影响是很小的。但是由于单位森林面积中的碳储量很大,林下土壤中的碳储量更大,所以从短时间尺度来看,主要是由人类干扰产生的森林变化就有可能引起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大的波动。根据国家发改委2007年的估算,从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30.6亿t,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二氧化碳16.2亿t。李育材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森林净吸收二氧化碳约5亿t,相当于当年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的8%。还有方精云等专家认为,在1981—2000年间,中国的陆地植被主要以森林为主体,森林碳汇大约抵消了中国同期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4.6%~16.1%。由此可见,林业在吸收二氧化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发展森林碳汇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