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文明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文1

关键词:生态文明 旅游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的发展背景及其内涵

(一)发展背景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不仅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的历史枢纽,而且还通过对人性的理解和使用,促进人类文明自身演变和发展。人类文明社会历经狩猎-采集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几个阶段,每次文明的进展和飞跃,不仅基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大大提高,还基于人类认知前提下不断提升的利用和改造能力。在当今生产力水平高的工业文明中,社会科学、技术和机器依赖于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沉迷于征服自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征服和被征服、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力水平也得到了空前提高,加速了对大自然的掠夺性开采。因此,一方面是社会财富和积累指数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和经济增长的盲目过度扩张,导致生态失衡,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很大,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自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环境污染,生态文明进一步恶化,人类的选择是探索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逐渐清晰起来。面临的三大主题(和平、发展、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作为一个更大的主题(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追求目标,指出一个有效途径,克服目前的僵局。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行动,并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此同时,控制了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加强土地、水、森林、生物多样性和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2003年9月11日,“生态文明”概念首次出现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二)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统一关系总和,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结束了以前的征服和被征服、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它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生态文明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潮流,成为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生态文明引领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我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体系,以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走新型工业化、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道路,将循环经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基于对工业文明的反思,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态工业以低消耗、低(或无)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目标,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规划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工业生态链(许信旺,2008)。对于工业生态链中的“生产者”,应多生产可更新或永续资源,最终实现以可更新的永续资源逐渐取代不可更新资源;在“消费者”阶段,应实现生产无浪费、无污染的目标;“还原者”,应使各副产品再资源化,或无害化处理,或转化为新的工业品。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战略性地调整产业布局,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为生态环境改善创造条件。

生态农业是基于生态经济学规律和生态学,并集农、牧、林、渔、副各业于一身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综合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并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目前有关生态旅游的界定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认可的定义,有关其内涵也众说纷纭。因此,如何实现生态旅游业发展,使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增长协调发展,怎样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开发旅游资源且持续利用等问题,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

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借鉴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可知,在生态旅游业新发展方式建构的历史进程中,旅游业应有特殊的使命与地位,不再是单一独立的产业,而应成为兼跨第一、二、三次产业,凸显服务产业特性的综合型产业(汪宇明、吴文佳、钱磊、蔡萌,2010)。

尽管旅游业是一种“无烟工业”,但是同样会产生污染。当进行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和消费时,也在影响着自然环境。而生态旅游则是在不损害所有的观光自然景物和被观光对象的前提下,持续管理和有规划地开展的旅游活动。随着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欣赏大自然美景、回归大自然、享受自然地域文化和原野风光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内各旅游机构逐渐重视生态旅游的开发,但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资源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区域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1-0161-03

当今世界正处在巨大变革时期,重要表现为“三重转变”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世界经济形式由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社会经济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称之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重转变”。这是21世纪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与时代潮流。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即其中之一。西方的工业文明自产生伊始就因其存在弊端而广受批评,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对工业社会人的道德理性日渐丧失、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日趋弱化发出警告,马克思恩格斯更是就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导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异化这个问题进行过深刻的反思。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环境污染加剧,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渐入人们的视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已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的正效应和负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高层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本质是通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视野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否定的过程。发展学初始于18世纪自然科学中的生物胚胎学。20世纪中叶,康德拉季耶夫、雷诺兹、熊彼特等在原有发展学的基础上提出经济发展长波循环论,发展学得到进一步丰富与完善。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首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个名词,并且赋予它多种定义,其中有的定义包含了旨在限制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内容。1988年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理事会全体委员会的磋商会议期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围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在1989年5月举行的第15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期间达成一致,并通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根据《声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增长。”

传统的发展观源于工业革命,它以工业化及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作为现代化是否实现的唯一标志,把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基本不考虑生态和环境问题。这种片面追求GDP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使人类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与资源代价,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在经历了工业化道路的洗礼之后,发达国家都开始对过去选择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开始由单纯强调经济的增长转向寻求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发展的协调性、综合性和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人类步入后工业时代的必然选择。即便是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可持续发展观也同样受到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和《里约宣言》,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

与传统发展观相比较,可持续发展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可持续发展观把人看作是自然界一部分,强调人虽是万物之灵,但必须与自然界保持协调。这种协调,不是简单地要求人去适应自然,而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重新培植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体,重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主张通过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第二,不以GDP的增长为唯一的奋斗目标,认为绝大多数人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多层次多方面需要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即发展以人为中心。同时,它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可持续性,都要注意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即当前的决策不应对保持和改善将来生活水平的前景造成危害。因而,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必须对经济发展有所限制,绝不能以剥夺或破坏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权利为代价。

第三,可持续发展观是公正的发展观,致力于改变当前区域间、国家间不公正的发展现状,实现资源利用分配以及环境保护费用分配之间的公平公正。目前,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不可持续的,富国不能利用经济上的先发优势无限制地滥用资源以实现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把因环境遭受破坏引发的恶果留给他人品尝。联大44/228号决议中明确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这种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并指出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负主要责任。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必须具有强烈的地球责任感,转变根深蒂固的唯物质价值观,树立人类社会整体观,切实注重从经济发展的质量上寻求突破,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人类生活品质,保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高层次发展,是一种崭新的生态文明观。

二、绿色视野中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早在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前,城市便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两河流域。这一切有赖于工具的革新、技术的发明以及农业的发展为城市的诞生奠定的坚实的物质基础。自诞生之日起,城市文明便把村落文明远远地抛在了身后。马克思曾说:“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完全是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1],“城市的建造是一大进步。”[1]尤其在当代,城市更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舞台。现代城市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大的经济活力和能量,发达的工商金融事业,便利的交通,繁荣的科学、技术、教育及艺术事业,丰富方便的物质生活条件,周到而齐全的服务功能,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等,都对周围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及世界各地产生了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

然而,最先进的生产力首先在城市中萌芽,最野蛮、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最先在城市中暴露[2]。工业革命造就了工业文明,也造就了工业型城市的建立和发展。然而,工业文明与城市的发展存在先天性的冲突。一方面,工业革命把人类迅速带入以大机器作业时代,城市冲破了农业社会的限制,人口急剧增长,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水路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纽约等,经济建设成了城市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与城市化步伐加快相对应的是古老农村文化的日渐式微,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被现代化的机械工业生产方式取代,饱含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村庄逐步为繁杂的车水马龙的城市淹没。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类带来了许多益处,如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更高的文化教育水平等,但是它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空气污染、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的城市病。

当今世界,工业化、后工业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核心城市向无边界、无中心的城市集群演变,而城市大规模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也悄然跨入周边乡村的时空,引发地球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如何重新认识并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从认为人类在自然界中占绝对支配地位的“支配论”到蓬勃兴起的“绿色运动”,人类正在为解答难题做出有益的尝试。绿色运动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兼发明家B.富勒主张将人类发展目标、需求与全球资源、科技结合起来考虑,提出用有限的物质资源进行最充分、最合宜的设计利用和“少费而多用”的循环利用原则[3]。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切尔・卡尔森出版了新著《寂寞的春天》,第一次在书中披露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可能出现的可怕前景,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成为绿色运动的启蒙之作。经过20世纪后期的发展,绿色运动渗透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如绿色GDP、绿色规划、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消费等等,绿色意识已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

1999年,美国人霍肯在其新书《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中,第一次提出自然资本的概念,并指出,未来城市经济的发展必然将自然资源视为资本,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进行自然资本结算。被人们盛赞为“下一次工业革命的圣经”[3]。绿色与城市发展,在过去看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文明悖论,相信能在“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中得到完满的解决。

三、绿色视野中的区域合作

区域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但受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正日益拉大。东中西经济发展的大致脉络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形成的发展空间比例失调、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始终困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可以归纳为三类病灶[4]:西部地区重点表现为“欠发达”;东北三省体制和结构的双重矛盾表现尤为突出;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总量虽然快速增加,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对不足,资源和环境难堪重负;中部地区则兼有上述杂症。三大经济地带不仅是在经济上存在很大差距,在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也是千差万别。因此,利用中西部自然资源打牢东部经济发展的能源与原料基础的同时使中西部自身经济得以发展,即区域合作是缩小地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唯一途径。

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合作就是为了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优势互补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不同地区间各利益主体以一定的资源要素作为合作基础,实施合作行为,形成共同一致的经济行动和行为目标[5]。区域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打破了过去以行政区域配置资源和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跨省区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优势叠加,把分散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促进各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在生态环境已成为影响经济全局发展的背景下,挣脱传统区域合作观念的束缚,从生态环境恶化的产生与发展关联的角度赋予区域合作新的内涵,注重在区域合作的过程中建立有效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将为进一步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3-57.

[2] 王宝,罗正齐.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及其发展趋势[M].学苑出版社,1993:7.

[3] 王颖.城市社会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489-503.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文3

【关键词】生态文明 永续发展 五维思考 政府职能

对于生态问题,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怀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对实现永续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文明理念予以支撑。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能耗的,虽然在改革初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在经济实现跨越的同时,也是发展理念的跨越,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不但要比GDP的增速,更要比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减速”,比发展质量和民生改善的“增速”,为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支撑。

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其中,“减量化”是指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的发展目标,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是指在资源的第一次利用之后,通过修补与加工,对资源再次利用,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尽可能地实现经济发展的低能耗。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就是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因此,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GDP理念需要生态文明呼吁和谐共生予以保障。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绿色GDP”,即绿色国内生产总值,指从传统的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所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比起传统GDP的核算,绿色GDP理念倾向于环保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本目标是保护和发展生态生产力,建立起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即“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的五维措施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围绕以下五个维度进行,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产业文明、 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管理文明。

生态意识文明:确定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生态文明理念下人类的价值观念应当发生转变,树立新的自然价值观、资源价值观,建立新的生态价值观念体系。在价值理念上生态文明要求提升全民族生态文明意识,把人看作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要树立“尊重生命、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观。站在统领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与自然的发展,改变工业时代生产主义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利益为驱动的做法,在生产中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融入道德和生态维度的考虑,破除只顾眼前蝇头小利传统观念的禁锢,充分尊重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在自然资源的可承受范围内以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其传导机制来指导社会生产活动,立足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和谐共生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核心价值。

生态产业文明:确定环境保护与生产发展互利共生的经济生产方式。在物质生产上,生态文明要求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即生产方式的转变是可持续社会的重要特征。一方面,制定生产规划应充分考虑资源的有限性,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工业生产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速度取胜,目的在于实现单一产品短期效益最优,只要能够实现眼前的利益,就开足马力向自然界进攻,这实际上是一种“零和博弈”。生态文明下的生产方式应将“互利共赢”置于首要位置,充分考虑资源的有限性,注重自然界的循环周期和再生能力。为避免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和实现清洁生产,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注重对新能源的开发和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研究。另一方面,用科技法宝让保护环境与生产发展实现互利共生的良性循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借鉴自然资源利用的内在规律,将利用过程重新进行优化整合,使每个环节的废弃物能够作为原料再次进入物质循环利用过程,真正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确保环境保护与生产发展实现互利共生的良性循环,才能完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行为文明:达到最少资源消耗满足人类绿色消费和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生态行为文明要求我们摒弃资本主义发展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废弃”的生活方式,转变成有益于环境的适度消费,自觉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首先,生态文明应讲究消费的适度性,人们消费的前提应是自然的可承载力。自然界有其客观发展规律,我们对资源的消耗不能超过其可再生能力,做到既能保证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消费水平与经济水平应相互协调。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从2010年的奢侈品消费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消费额已达126亿美元,仅次于日本13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消费品消费规模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明显不符,应讲究消费的适度性,有效避免消费与经济失衡的现象;其次,个人消费要适度。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拒绝攀比盲目跟风的消费心理。让保护环境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行为习惯,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自身的修养,远离迷茫空虚,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的诱惑,形成一种节约、健康、绿色、环保、适度的生活消费方式

生态制度文明: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法制制度。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离不开制度和法律的保驾护航。首先,立法者应当积极转变生态立法观念,彻底改变重经济效益而轻生态效益、重眼前局部利益而轻长远整体利益、重单项防治而轻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的立法指导思想,确立敬畏生命、非人类为中心的指导理念,重在保护而非利用。其次,应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对现行立法体系进行生态化改造,在立法上确认生态文明、实施生态系统整体化管理,实现由孤立的点线模式向立体多维的复合关系模式转变。制定高位阶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废弃只注重污染防治的小环保观,确立系统、平等关注污染防治、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大环保观,以弥补生态保护的规定欠缺。再次,应树立生态产品保护立法理念,在环境法中确认和保护环境权,包括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宁的环境等良好生态环境。健全和完善由污染防治法、资源保护法和生态保护法为三大基干的生态文明建设子法体系。最后,对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传统部门法进行生态化改造,使其与专门的环境资源立法一起握指成拳,形成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整体合力。

生态管理文明:规范政府职能,实施生态环境创新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将生态管理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即能够否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实现生态管理。

首先,推进生态管理体制建设。进一步理顺生态管理体制,明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承担的任务,形成工作合力。针对一些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的事项,形成主要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战略格局。同时从考核内容上更多考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节能减排和“富民”的分量,对民生和环境保护方面工作实绩突出的行为褒奖和鼓励,对执行不力的地区实行项目限批、领导班子进行严肃问责。为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奠定基础。

其次,强化行政监督。实施最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监督和执法工作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逐步破解河流水质、大气环境质量、污染减排、资源开发、项目审批、环境投诉等薄弱难题;坚持关口前移,动态处理的原则,推行分类监管机制,开展监察专项稽查试点工作,对已通过验收符合要求的企业开展随机抽检。对正在开展环保规范化建设的企业,主要任务是指导和帮助企业发现和整改环保方面的隐患,引导企业自我完善。发挥执法手段的督促作用,推动企业增强治污整改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最后,推进合作治理。三大行为主体协同整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倡导包括政府在内的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生态环境合作治理。“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这不是一句空话。在生态环境治理中,除了做好监测预警、加大执法检查频次、防控力度以外,党政机关应带头在内部采取强制措施,例如为减少机动车排放而停驶部分公务用车等,部分高耗能企业、土石方施工单位等都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如限产减排、减少作业规模、停止建筑拆除工程等,同时各地方政府应及时向公众生态环境信息,保障群众环境知情权,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积极拓展公民决策参与渠道,为满足群众民主要求提供良好平台,推进引导型政府生态管理职能的民主化发展。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文4

一、当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的农业状况中,现代化水平相对于城镇化、工业化滞后等问题还非常明显,农村发展的速度依然滞后,城乡不协调成为屏障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农业基础发展还有待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底子差、物质装备水平参差不齐,农业公共服务和社会化保障滞后于城镇、农民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且组织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当今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引导调整农产品结构合理、供需动态平衡、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压力越来越大。

2.农村生产基础设施流失严重。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耕地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和非农化、非粮化现象;随着农民大量离家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已进入季节性短缺与相对过剩并存阶段,出现农忙时人手不够、科技人才的稀缺、新农村建设缺少实际的专家等等问题;农村金融类服务及设备供给不足,农村资金外流多、收入少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建立城乡平等交换体系和合理调配机制的需求问题已迫在眉睫。

3.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难度加大。由于农村规模化生产上不去,农业生产成本无法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所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任务相当艰巨。

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经过对两会精神的深入学习,国家政策将从如下方面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2]:

1.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粮种结构,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提高单产水平来得以实现。

2.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机化进程,提倡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扶持乡镇企业发展能力,不断壮大农业农村服务业,培育农业农村新兴产业。

4.努力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主要有: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基础前提下发展第二、三产业,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帮助培训并引导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增加家庭工资性收入。

5.加强农业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教育等公益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完善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由政府主导,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推动;生态林业文明;建设发展

党在十会议中提出了许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其中重点点到林业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要求扩大林业中的造林计划,对于各个省都要求保护和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这不仅仅代表着我国对于生态林业文明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在强调生态林业文明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建设是分不开的。想要加强生态林业文明必须要从我国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一些在工作开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及时的找寻合理、科学的、有效的改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加速我国生态林业文明的建设。

一、生态林业文明具体内容

在林业发展上,要加强生态林业文明建设,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建设林业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天平,效益为目的林业科技创新奖励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首先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其次就是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再次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尽快提升林业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要优化林业的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在第一产业方面,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优特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苗木的开发,加强古树名木的管理和保护。调整林业经济结构,淘汰落后资源能耗大、效益低的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二、我国目前的生态林业文明建设

人们都有着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生活的环境是重点,越来越多的人都希望自己可以生活在可以看见蓝天、非常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中。可以说良好的环境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对于自身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为重视,同时也对目前生存的环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我国将生态建设作为工作中的首要任务,相应的工作内容也在持续稳定状态中进行,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程度的改善。我国从零三年开始紧抓生态林业文明建设,也使得人们更加的认识到生态林业文明建设的强大优势。当然我们的眼光不能局限于优点上,对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能忽视。就我国而言,虽然生态林业文明建设已经有了一定时间的发展,但是与西方的一些国家相对比,我国的生态林业文明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与之有着一定的差距,在许多问题上处理上还不够好。

三、推动我国生态林业文明的建设发展具体措施

1、做好宣传工作

林业部门要紧紧围绕“保护天然林,维护生命线”这一主题,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会议、宣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群众能理解的语言和群众可以接受的方式,深入扎实地宣传,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健全队伍网络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社会性、政治性强。尤其是林业工作站是当地林业局的派出机构,其建在乡镇,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熟悉辖区内民情、社情和林情,林业工作站应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组建专职林员队伍,确定专职护林员负责本辖区的保护工作。

3、“形成一张网”

做到镇有林业站,村有中心护林员,组有护林员的乡、村、组三级联动护林网络,为天然林保护工程奠定坚定的组织基础。乡镇林业工作站在天然林保护资金的使用上,应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实行严格的资金封闭管理,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

4、管好护林员队伍建设

护林员的主要职责是在其落实的管护区域,做好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和防止乱砍滥伐等森林三防工作,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制止乱捕滥猎行为。配合做好防止毁坏开垦和破坏林地的采脂、采矿、采石等行为,制止非法征占用林地等行为,查处人、畜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等。在乡(镇)、村、组选择热爱林业事业、责任心强、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有一定文化水平、林业知识的人员担任专、兼职护林员,坚持护林员定期学习有关林业法律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明确管理对象,弄清管护内容、搞清管护形式,进一步提高管护水平。

5、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造林以前是由林业单个部门办,现在从落实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来看,造林应该由全社会办林业。这种转变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全社会参与林业建设,保障林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林业的性质和特点都决定了仅靠一个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来建设。推进这一转变,有利于大家对林业“谁投资,谁受益”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充分吸收社会生产要素投入林业建设,有利于激活林业内部的运行机制,使林业成为一个有义务、有责任、有利益、有活力前途的事业,有利于促进林业部门的职能转变、不断强化执法监管、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要靠全社会人土的关注及林业人的不懈努力与拼搏。

参考文献:

[1] 涂晨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辽宁大学 2012

生态文明的发展范文6

随着雾霾持续影响中国大部分经济高度发达区域,在几个重要的大城市这种影响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直接损失,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再次以具有教训性的事实摆在我们的面前,其也促使媒体和学术界在蒙蒙雾气中开始谨慎地探讨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无独有偶,关于类似问题的讨论,上个世纪90年代的欧洲就已经开始在决策层与学术界广泛展开——揭开这一讨论序幕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就是《欧洲城市环境绿皮书》的出台。它从一项针对联盟政府的政策建议书到城市发展战略的政策公文,经历了长达十五年的博弈,这一过程再现了欧洲的政治哲学智慧,其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榜样性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经验值得今天的中国思考和借鉴。

一、新功能主义:对城市环境、经济、社会的统合

(一)新功能主义理论的界定

新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外溢”(spillover)是实现统合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功能主义强调的情感与忠诚的“扩展性”转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其“溢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功能性溢出(functional spillover)和政治性溢出(political spillover)。功能性溢出是指统合不可能局限于特定的经济部门,一定领域的合作活动会“溢出”到相关的部门,并使更多的行为体卷入其中。在此基础上,美国学者施密特针对行为者面临的各种选择,对“外溢”概念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又提出“环溢”、“强化”、“紧缩”、“溢回”等概念:“环溢”(spill-around),指增加统合过程的功能范围,但不增加其相对的权力;“强化”(build-up),指统合组织决策的自治性及权威性增加,但并不扩张统合的领域;“紧缩”(retrenchment),指统合组织的权威减少,提高成员间联合仲裁的水平;“溢回”(spill-back),指统合组织的功能范围及权力都收缩到扩溢前的状况。众所周知,新功能主义的这种统合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欧洲一体化推进的过程中,其强调文化接近并多元的功能思想成为了统合的基础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欧洲在讨论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把城市当作了一个统合功能平台,在此基础上讨论环境、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集成

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大多数的观点认为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就要寻找能够较好地整合“环境·经济·社会”三者之间平衡关系的策略。显然,这三个领域与其说是可调和领域,不如说是完全对立的领域,那么,如何寻找一个可以有效整合这三个领域的平台呢?1990年,在欧洲城市研究领域各种各样理论的驱动下,城市被认为能够较好地整合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这种思潮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力量,对推动1990年《欧洲城市环境绿皮书》的出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个绿皮书是欧盟委员第一次针对城市问题而实际应用并的政府文书,在当时作为一项“异例”的政策建议书而广受世界注目。绿皮书15年后,欧盟委员会环境保护总局正式《诸问题战略〈城市环境〉》的联盟政府政策公文,使环境政策在欧盟范围内迈出了坚实的制度化推进步伐。对绿皮书的出台,R.H.williams认为,“这是欧盟委员会在空间政策领域上制定的最有创造力的政策文书”①,在学术界和决策层普遍认为这个绿皮书的出台对EU的城市环境政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一个在人类社会城市环境发展领域的先驱性思想集成。

二、《欧洲城市环境绿皮书》的出台

(一)城乡对接障碍的拆解

绿皮书在欧洲出台的综合性背景是因为EC的预算大范围向农村倾斜引起城市的不满。众所周知,欧洲人口的80%居住在城市,作为全球城市化最彻底的大陆,欧盟委员会在预算分配过程中一直对城市比较轻视,在EC层面只占2成的农村区域却占用了整个预算的五成以上(法国主导了欧洲农业预算的主体,是因为区域农业受到流通和货币自由的打击而不得不采取保护传统农业的一系列制度)。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985年以后随着重工业等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城市中出现了大面积的工业废弃土地,这些被污染的土地成为城市再开发的直接障碍,净化土地成为这一时期欧盟环境政策所面临的主要课题。在各个成员国,土地污染也成为执政当局不得不解决的燃眉问题,这致使联盟政府不得不把环境政策提高到所有政策之上,使之成为优先解决的问题。1988年,几个欧洲城市在欧委会环境保护部长C.R.Diana的支持下,向欧洲委员会提出了“过度关注农村,有片面忽视城市倾向”的意见书。罗马出身的C.R.Diana认为,EC在发展的过程中绝对不能默许无视欧洲城市型社会存在的倾向。在这两股力量的推动下,欧洲议会采纳了由欧洲委员会提出的《城市环境绿皮书》提案,这样由环境保护总局负责的以城市为主要切入点的《城市环境绿皮书》得以起草并在1990年完成。

(二)城市环境症结的引发

绿皮书是在C.R.Diana强有力的主张下,于1990年6月6日的世界环境日公开发行的。绿皮书主要由意大利建筑家、英国生物学家及比利时社会学家三人共同完成,写作上忽略了一般政策建议书的政策解释等繁琐环节,直接进入主题,“绿皮书虽然有大量超越常规的激进思想,但是却活生生地再现了城市所面临的处境”。该书内容非常简洁,主要分两章:第1章从社会层面对城市的作用以及欧洲城市化的本质做了深入考察,对城市环境、城市凋敝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第2章探讨了城市环境战略应该如何推进,具体探讨了推进领域及社区共同体的政策手段等。本文将主要对第一章的内容作必要的解读,以期对中国环境建设提供借鉴。

三、城市新功能主义的定义

(一)对城市内涵的重新诠释

1.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特性

绿皮书首先对城市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才是现代城市所面临的基本问题。绿皮书认为,“(无论是居住在城市或农村)单一城市的生活方式是具有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的”,“城市化与其说是一种固定居住地概念还不如理解为一种个体化的社会行动。消费模式、信息网络、社会关系等这些解释概念也与工业化社会的家庭规模及固定劳动背景下以血缘及地缘为主的视角大相径庭,具有城市单一性的生活方式赋予的现代性特征”②。

2.欧洲特有的城市性基础

绿皮书对欧洲特有的城市性基础进行了分析,指出欧洲城市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质:第一,欧洲城市还是可以拯救的,认为其他大陆城市无论贫富都存在同样的问题——交通阻塞、污染、不合理的公共设施,这些问题都已经达到了极限,而欧洲,这些问题并不是很严重。另外,城市最严重的压力主要是从农村(或地方中小城市)向城市的人口流动,在欧洲,这些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是总体上看,这些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第二,欧洲社会独有的特点是拥有较好的社会团结传统,这使欧洲城市社会的矛盾水平较低③。

3.城市社会的统一体行为

绿皮书对城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认为“城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行为统一体”。经济行为是最深刻体现城市“接近功能”的因素——城市社会所具有的接近性使无计其数的接触行为成为可能,而这种接触带来的信息交换正是城市创造力得以实现的源泉。城市的中心,存在把生产、研究、消费等相关的多种多样的经济主体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对企业的集聚产生强大的吸引作用,而社会行为能够较好地体现城市的关怀功能,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存在的诊所、医院等类似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加专业化和制度化。而社会服务的制度化存在使得因失业及贫困等引起的歧视等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因为在城市社会,虽然会集聚大量的社会问题,但是超越一般性政策的特殊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是可能的,并且大量的雇佣机会对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基础条件。这是城市社会的最大魅力所在。

(二)紧凑型城市概念的提出

1.紧凑的城市形态

城市可以提供对社会关系、教育、服务及职业等的诸多选择机会;文化行为在城市可以为“亲密性”、“接近性”、“选择性”的功能发挥提供可能,而这些功能又会促进文化的“生产”和“消费”,进而为诸如观光等历史文化资产在城市中与经济活动的完美结合开辟道路;政治行为,与其他区域相比,城市必须直接回答市民对“好政府”之类的直接要求,让城市能够较好地提供市民直接参与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使市民意见能够自由地展现④。在此基础上,绿皮书提出了“紧凑型城市”的概念,认为紧凑的城市形态可以有效遏制城市的无序蔓延,保护城市开敞空间,减少能源消耗和土地浪费,并为人们创造多样化、充满活力的生活。

2.均质的发展模式

关于紧凑型城市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按照绿皮书的思想,紧凑型城市从总体来看是具有一定的人口密度、城市功能恰当聚集、环境负担和城市的增长保持良好的平衡和持续发展的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无序的城市扩张,强调高密度、混合功能的土地利用,主张保护农田和耕地,城市未来的开发尽量限于城市建成区,并促进城市土地的再开发和城市中心的复兴;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从而降低对于汽车的依赖,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城市形态上表现为均质的、多中心的、“分散化的集中”模式。

从以上内容来看,绿皮书较好地对城市概念进行了诠释,提出了迄今为止学术界很少提及的基本观点。例如,以生活方式为特征的城市化观点就超越了以往以土地开发为特征的城市化观点、城市行为的四种解释及关系,也较好地对城市性进行了独到分析,即城市的接近性与文化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创造力的提升提供保障作用的观点也是迄今为止城市研究领域的新锐思想。绿皮书提出的四种行为说较好地再现了新功能主义“外溢”理论的基本内涵。按照这些观点看,城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平台功能就是经济行为,而这种行为正是城市社会、文化、政治这三种行为互动过程后的一个直接结果,所以在城市社会中经济是目标、社会是载体、政治与文化是保证。当前城市的一个基本特质就是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已经不再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更应该强调其单一性和多功能特征。

四、城市环境问题视角下的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

绿皮书对城市环境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主要从城市公害(urban pollution)、建筑环境(built-up environment)、城市自然(nature in the city)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绿皮书第一次把建筑环境与其它两项环境相提并论,这被称为一个新的创举。绿皮书从两个方面对城市环境与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的关系做了分析,指出导致城市环境出现问题的两个基本原因是:“强调功能性分区并且落后于时代的城市规划”是城市环境被破坏的经济性原因,“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落后的城市型生活方式”是城市环境疲弊的社会性原因。

(一)对规划主义思想的批评

1.“密度差”设计理念的局限

“现代城市的规划还在遵循《雅典》提出的规划理念以及英国1940年代推行的田园都市运动提出的(经济)功能主义思想。在很多地方,人们还在颂扬以严格分区及功能优化为基础的城市规划系统,人们欣赏那种按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绿地进行的严格物理区分,并且在较大区域内实现交通网络有效连接式的城市规划模式。”绿皮书对这种理念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经济行为过度影响环境的主要原因,主张与这种规划主义思想一刀两断,指出以“密度差”作为基本设计理念,对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绿地等进行土地功能分区的理论正是引起诸多问题的关键。例如,在公共交通无法使不同分区有效连接的情况下,市民就不得不高度依赖自家用车,而这样就会带来进一步的环境问题。另外,“进行功能分区的思想虽然对工业发展非常有利,但是这种缺少对自然关注的严格分区却损害了建筑物的柔软性,使各个建筑物的美感及自然性降低。由于缺少规划的灵活性,功能分区重视的规划思想使城市的综合进一步下降”⑤。

2.功能分区思想的再审视

近代以来,城市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不停地给那些流入城市的工厂劳动者提供住宅,并在此基础上对诸如交通等公共设施进行规划整理,以实现城市的有序管理及发展。而如此做的基本依据就是基于功能分区的规划主义思想。功能分区思想对于公害型工业的隔离曾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很多发达国家,随着脱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城市设计者还是利用这种基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规划理念,进行新的城市规划,这就带来了城市所不得不面对的新的环境污染问题。讽刺的是,这种功能分区思想虽然较好地解决了城市的效率问题,但是却由于环境的破坏使经济行为本身又受到了破坏。简而言之,绿皮书认为注重经济效率的规划主义思想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造成了以土地浪费、污染等为代表的环境问题,而由于这种思想无法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潮流,就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类型的城市环境问题,因此主张应该从环境保护的视角对城市的布局及地位进行重新审视。

(二)对具体环境问题的践行

1.失业人居环境的扩散性影响

与对功能分区规划进行理念性批判不同,针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城市型生活方式”带来的环境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具体针对性的政策行动。这些具体政策主要是从社会问题的层面切入,比如首先从“城市失业和社会排斥”角度对“随着劳动市场的开放带来的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力阶层劳动条件的提升而导致的对社会底层人群的慢性排斥”问题着手解决。一份针对社会环境状况的报告指出,当时有56.1%的失业者是长期失业者,他们极端贫困,生活正在乞丐化,而这些人居住的区域环境极其糟糕,很容易成为吸毒、犯罪等的高发地区,成为城市环境的孤岛。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制止,任其蔓延就会对城市环境造成扩散性影响。

城市行动计划虽然是从失业问题入手,表面上看与环境问题似乎关联不大,但是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而引起的社会性失业问题,确是直接关系到环境改善的具体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及关注的潜在思想还是针对前述的不合理规划思想的一种批判。“过去的城市规划思想并没有对城市或地区可能同时解决多数问题机制的建立做出贡献。而新的城市规划应该注重对城市单功能区域的关注,以对应各个区域市民生活的特定领域(工作、购物、娱乐居住等)。这样,人们生活空间建立在这种单功能、多样化区域基础上的城市才是可以控制的并使环境优雅。”

2.现代城市崩溃的工业化因素

与这一具体策略相照应,同时出台了针对市民的《城市欧洲(EC-Regional Policy,1997)》报告书,从市民生活的角度对功能分区思想进行了阐述,“现在的大多数城市,商业区和居住区、历史中心区与郊外bed town(卫星城)之间处于断裂状态。夜晚无人工作的办公区、购物中心、大学城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空城’。公路纵横交错,高峰期形成无尽的交通阻塞”,“这些导致城市崩溃的状况,在现实城市社会中已经成为无法解决的难题。在过去对工业高度依赖的城市,以工厂为中心的经济结构建构的城市体系,随着工厂的撤离,仿佛成为了1930年代流行的、功能规划主义建筑家描绘的、城市高度扩张时代的文化遗产”。简而言之,工业化时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正是导致现代城市崩溃的直接原因。

与此相关,报告书又做了如下描述,“诸如广场这类开放的空间,本该成为城市周围历史记忆,但是今天却成为车水马龙与广告看板交相辉映的场所。城市的各处充斥着犯罪与暴力活动。‘城市的一元分区’使城市的空间日益孤立,无法提供就业机会,空间城市使社会文化生活日益边缘化”。这份报告书再次对功能分区思想进行了批判,并认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应该首先从失业和社会排斥入手而不是简单地从设计理念进行政策调整。绿皮书及报告书都坚持古代欧洲城市公共空间促进了社会团结这个基本理念,并主张在此基础之上讨论城市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绿皮书提出了一个基本的理念,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坚持发展经济和提升生活品质两个基本方向,但是这两个基本方向的实现都是在确保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展开的,那种注重功能分区的功能规划主义思想及忽略社会团结的做法,都已经远远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状况,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进行设计。到1996年,经过多次讨论,欧盟出台了《可持续发展城市》报告书,在报告书中,第一次较为清晰地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视角,对可持续发展城市理念进行了诠释,对一直以来不同城市提出的零散的思想做了一次统一。报告书对三者关系作了较为明确的解释:第一,在讨论经济发展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环境容纳力的大小,环境系统应该作为建立经济体系的基本前提;第二,以生态学的可持续性作为基本出发点的社会管理体系设计,需要以社会契约的形式对环境容纳力进行指标化;第三,环境可能暂时限制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从长远角度看,以环境为出发点的经济、社会制度设计却具有可持续性。按照施密特的解释,环境成为一个重要的“环溢”领域,而经济的“溢回”作用明显,这种“溢回”显然受到了社会“强制”权力的制约。这样,围绕环境、经济、社会这三个冲突领域,新功能主义较好地在城市这个层面上实现了统合。

五、生态文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功能主义

(一)绿皮书的生态文明意义

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讨论环境问题的主要依据,虽然绿皮书中没有一个字提到可持续发展问题,但是其对生态的讨论使之后的一系列论述都把目光集中到“可持续发展”上来,说明人们除了依然关注发展问题的同时也开始寻找发展本身的意义。绿皮书虽然在其理念的推行过程中一波三折,但是作为关注城市如何对人类未来发挥作用的点上其指向性作用是巨大的,它第一次把环境问题上升到城市文明的高度,以生活方式的角度解释了环境需要实现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共赢,给人类社会提出了生态学意义上的一个课题。与中世纪以来对人口、自由等理念的讨论如出一辙,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不是简单的政策调整,而是通过一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思想碰撞引起人们的思考,通过深入人心的讨论使其理念逐步变成现实,再次体现了欧洲特有的政治哲学智慧。

(二)绿皮书的理想城市色彩

绿皮书的论述展现过程一开始就具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其提出的问题却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绿皮书对此作了如下的叙述:“城市环境政策和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向市民提供具有创造性的、宜居的、充满魅力的城市和生活场所,使因由全球化而带来的城市污染降到最低限度。这一目标今天看起来可能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但是目前提出这一目标是基于实际状况和将来的责任。这一目标的提出对应2个主要环境问题:第一,城市的高度集中性活动带来城市环境负荷日益加重,但却很难实现有效管理;第二,以第一间接相关的城市空间如何调整布局的难题——过去数十年的规划思想和开发主义使城市的格局发生了质的改变,这一过程使城市的土地利用被彻底分割而失去其原有价值。”⑥绿皮书提出的两个基本问题在1990年代以后的欧洲环境政策执行过程中,被一步步改变并成为了现实的政治策略。这两个问题在欧洲之后的环境政策中并没有被分割对应,而是成为欧洲环境政策的两个咬合紧密的齿轮被重视,因为如果不是这样,“适合今日要求,落实将来责任”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在欧洲社会看来,这种提议虽然有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别无它途。

结语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主张,但是仔细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如果说生态可以上升到文明的高度,那么需要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解释,这可以说是一个亘古难题。在绿皮书中也无法找到一个很准确的阐述,但是绿皮书对此作了一个近乎难以置信的描述:“城市环境问题如果说要找到‘对症疗法’是极其艰难的,因为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城市高集中性活动引起的无法管理的环境负荷=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工业社会以来的规划思想和开发主义导致的对土地的严格划分=现代城市规划的单功能分区’。如果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到古代城市设计和管理中寻找思路——多用途、混合型紧凑城市可以使城市的4个行为较好地实现互动,创造出不同结构良好循环的具有生命力的城市。”简而言之,在城市中讨论生态文明,与其不断地提出各种各样的理论,还不如回溯到古代城市中寻找那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这种古代的思想显然可以称为是一种文明。

说明:本文的部分观点基于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44038430)《大都市近郊农村的在地城市化与农村市民社会的形成——以上海和东京为例》的相关研究成果。

注释:

①Williams,R.H(1996)European Union Spatial Policy and Planning,London:Paul Chapman,p196.

②EC/European Commission,Environment(1990)Green Paper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COM(1990) 218 final,p19.

③EC/European Commission,Environment(1990)Green Paper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COM(1990) 218 final,p20.

④EC/European Commission,Environment(1990)Green Paper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COM(1990) 218 final,p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