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交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低碳交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低碳交通

绿色低碳交通范文1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设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方法是建设寒地高校校园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原则。以往传统的校园交通体系的规划只关注交通功能,缺乏对人行为的尊重与分析,比如在教学区内部出现车行交通,比如横平竖直的路网体系缺乏的人文关怀,注意的是动态路网的组织,缺少了静态节点的设计。在我们新时代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在校师生等人群的行为,或多或少的、主动被动的被“低碳”所引导所约束。

2寒地校园行为与绿色交通的关系特征

动态交通在高校校园中人群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以及职工,其行为模式对绿色交通体系作用的特征:首先是人流产生的间歇性,在课间及放学下班的时间人流往往会集中出现,易造成各种交通模式交叉混乱。其次是步行交通系统的扩大性,校园交通不同与城市交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校园道路的形式形态主要是为了师生的步行所使用的,当出现大量人流时,这种步行的方式也是交通疏导的最好方式。第三是交通方式的多样性,在一些大中型的校园中,师生们往往需要步行,自行车,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第四是我们静态交通的文化性,这里设定的静态交通主要是指一些交通的节点,及一些漫步、休憩的广场等。第五是寒地校园师生冬季的活动多以室内为主,由于气候环境比较特殊,在严寒的冬季人们往往聚集与室内。

3建立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

在寒地校园中建设绿色交通目的就是要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直接方法是减少校园内私家车的使用,加强步行系统的建设,增设自行车自动换乘点等。

(1) 步行系统的建设

步行系统一般根据空中、地面、地下位置不同需要区别设置。其中以地面步行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包括广场,步行带,人行道等等。在高校校园中步行系统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必经之路,更是一种交流的空间。在设置这些步行系统的时候要关注使用者的感受,方便瞬时产生的学生流的集散。在一些交叉口需要空间尺度上适当的扩大,学生们便于在这些场所集中聚会,同时不妨碍其他师生的行进。另外在步行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改变人行道单调乏味的状态两侧的乔木、灌木等植物要穿插设置,形成多变的曲线。在寒地气候这种特殊条件的影响下,冬季气候恶劣,为了师生通行设置一些过渡性连廊可以缓解气候的影响和一些教职工使用机动车躲避恶劣气候的潜在想法,如沈阳建筑大学的长廊设计(图1)。

(2)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低碳绿色交通中自行车的使用是必不可缺的。它即可以比步行交通更高的效率,同时也是减少校园内机动车使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有着不直接消耗能源、不造成环境污染的特性。可以设置几个主要道路的自行车使用点提供免费的使用存放功能,基本要设置在机动车停放附近,方便教职工远距离交通使用。自行车交通也有很大弊病就是容易受到气候影响,在我国寒地校园冬季使用,需要地下交通的配合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 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我们要如何建设这种新型寒地高校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首先我们需要将这种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理念与整个校区的规划发展之中,可以将碳排放作为约束性量化考核指标分配给校园中大量能源消耗者。

对于机动车辆交通的组织应设置好校车,通勤车的停靠点,方便同学师生的使用。通勤车的使用可以分为两种设置,一种为快速通勤直达各个分校区,或是各个乘降点;另一种为慢行通勤车可以模仿公车在路上多设置停靠点,方便教职工上下班使用。减少了教职工机动车使用的频率减少了碳污染。可以采用如上海大学新校区的内外环分开规划设计,将一些对外机构、后勤区、实验区、运动场地等用地布置在外环车行线以外,使内环形成怡人的步行空间(图2)。

(4)静态交通的建设

所谓的静态交通主要是指校园停车场地的设置。以往的大学停车考虑的是停车场服务半径,停车场的位置分布以半径内覆盖校园为目标,如美国康乃尔大学停车场布置(图3)。绿色低碳校园交通体系要减少机动车在校园的使用,我们就需要在各个主要校园出入口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同时需要同时设置自行车停车位,和提供自行车租用服务,方便师生使用。从长远来说地下停车可以节约土地的使用,同时可以同地下步行系统相结合设置,有利于寒地校园的冬季的节能降碳。解决自行车停车问题不仅要建设地下、半地下停车场以保证供应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对地面停车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引导改变停车观念。对校园现有空间进行评估,选择适当的消极空间作为集中停车场,是迅速改善校园景观、优化和提高停车效率的良好办法。

4结语

新时代的寒地高校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是大学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环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整个低碳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由师生不同的低碳行为模式出发,我们确立了扩大了学校步行系统的建设;以非机动车系统为纽带严格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合理调整构建静态交通等方法措施。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建设策略,对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希望可以为那些正在从事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建筑师提供一定的启发,为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孙靓.城市空间步行化研究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22(03):78

[2] 龚岳.大学校园道路系统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2,17-18

[3] 宋泽方,周逸湖.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126

[4] 李增道.环境行为学概论.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

[5] 王玉栋.大学校园交通系统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01,30

作者简介:

1、何晓斌 男 助理工程师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

绿色低碳交通范文2

城市是能耗与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城市生活的不同层面,如交通、住房、供电等均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息息相关。作为消费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城市消费了全球资源和能源的85%,占全球废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85%。我国有600多个城市,2万多个小城镇,对其中287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统计,这些城市的能耗占中国总能耗的55%,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中国总排放量的58%。近300个城市就占到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未来三十年内我国还将有大约5亿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化进程推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所需要的大量水泥和钢铁只能在国内生产。因此,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仍将经历一段刚性的高增长阶段。

与发达国家相同的是,中国必将经历城市化进程,这一进程具有高能源消费,高排放的特征;与发达国家不相同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着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稀缺等诸多全球化的挑战。在城镇化过程中节能减排控制的压力,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低碳城市发展的复杂性、系统性都是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中国不可能人为地减缓城市化进程,但是,可以把城市化进程作为低碳发展的机会,推动城市化进程向低碳、绿色发展。

城市化的进程涉及到产业、建筑、交通等各个方面,因此必须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是绿色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城市化进程的核心支撑。无论是对于全球还是对于中国而言,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都是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低碳、绿色发展离不开低碳技术的创新。

我国低碳技术创新工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组织体系。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强“科技―产业”统筹,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其次,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投入体系。创立开放式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在政府引导和示范作用下,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建立多元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投入体系。第三,打造低碳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以绿色低碳技术评估机构、金融服务机构、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交易市场等创新服务。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打造绿色低碳现代服务业体系。

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城市化进程绿色发展将改变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从绿色产业角度来看,生态城市本身的产业结构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通过统筹“科技―经济”发展和统筹“农业―工业―服务业”发展,构建结构科学、发展协调的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绿色低碳产业体系。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实现传统工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绿色低碳发展先机,构建绿色低碳现代工业体系。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优先发展总部经济、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环保服务和科技服务等服务业,建设绿色低碳现代服务业体系。

建立绿色建筑技术支撑体系

建筑能耗过高和建筑垃圾污染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发达国家,建筑所需能耗已达到全部能耗的30~40%,建筑环境污染在整个环境污染中的比重也达到了38%。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则给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可以采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法,研发低碳建筑技术与产品,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建筑技术支撑体系,切实实现城市化低碳发展的目标。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低碳建筑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建筑体系的建立;建筑节能新型材料和固体废弃物再生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工程示范;低碳建筑物设计标准的制定;城镇建筑全生命周期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建筑规划设计、建造、使用、运行、维护、拆除和重新利用全过程低碳控制优化等。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交通领域也是能源消耗大户,发达国家交通能耗已达29.5%。另外,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是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交通运输发展转型,对于解决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降低大气污染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发展绿色交通,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我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快发展城市地铁和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提高交通综合运输的效率。第二,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型城市交通,加快推广清洁燃油、天然气混合型动力和纯电力公共汽车。第三,大力提高交通运输科技和信息化水平,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有效集成应用到交通运输行业的步伐。第四,发展交通运输低碳经济,大力发展以低碳为主要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推进结构性、技术性和管理性节能减排,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交通结构、建设方式、消费模式,促进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绿色低碳交通范文3

上海市民王女士在今年6月的时候,通过“网上1号店”买到了一张“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这张小小的卡片,不仅被王女士这样的普通大众购买了,也被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哥伦比亚前总统安德列斯•帕斯特拉纳等名人收藏。一张交通卡,究竟蕴涵了什么魅力呢?

“要是不早出手,卡很快就销售一空了。”

如果你现在才得知“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想买一张,很抱歉地告诉你,卡片已经在推出一个月内便销售一空了。

不平常的交通卡

今年6月5日,在上海世博会低碳世博总体方案新闻会上,上海世博局宣布,由上海市公共交通卡有限公司和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共同发行的“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将通过4家推广合作伙伴面向社会公众发行,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

同月15日,上海市民王女士便买到了这张“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公交卡每张售价40元,其中20元是成本费用,另外20元则是购买1吨碳指标的费用,用于中和购买者参加世博过程中交通出行产生的碳排放。这张印有世博会标志的公交卡上有一组以C开头的编号,将这组编号输入绿色出行的网站后,就可以显示出购买的碳指标来自哪里。回到家后,王女士根据卡上的数字,在“绿色出行”网站上查询到,她购买的这1吨碳指标用在了四川广元市农村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农村测土配方施肥碳减排)。

在环保专家眼里,上千万人参与的上海世博会是一个巨大的碳排放活动,最大的碳排放则来自于这几千万人的出行。根据有关方面的测算,世博会80%的碳排放来自于游客的交通出行。因而,通过出行方式进行减排,不失为一种良策。

世博绿色出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群众性低碳运动,正让人们自己体会“低碳”。 在世博园的“天下一家”展馆、荷兰馆、芬兰馆、卢森堡馆等,持“世博绿色出行交通卡”,就可走绿色通道参观。通过全球首款含碳指标的绿色交通卡,抽象的“抵消碳足迹”概念,就此变成每一个人的生活行为。

为了让卡片能够为公众所认知、购买,主办单位为公众开通了4种售卡渠道。世博绿色出行项目负责人张建宇博士介绍说:“一个是大众票务公司,它占上海整个票务的2/3,是上海公交卡主要的推广单位;二是‘网上一号店’,这是上海主要网上购物的一个网站;三是如家酒店,它在上海、长三角地区分布很广;四是天下一家馆,是世博局的自建馆,专门宣传环保、低碳理念。”

名人低碳行

四川广元的农民不会想到,当他们在自家的田里施肥时,远在上海的世博参观者,正通过一系列巧妙设计的碳交易体系为他们买单。那些掏钱的人,除了成千上万普通市民,还有一些大名鼎鼎的公众人物。

当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来到上海参观世博园时,他的脖子上就佩戴了这一交通卡。戈尔自掏腰包购买了这张卡,其中的20块钱,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被用于购买广元农民劳作中减少的1吨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购买了交通卡后,戈尔说:“希望所有人都能人手一张这样的交通卡。我是个乐观的人,我对人类携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景很乐观。特别是今天在世博园所看到的关于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细节,让我更加充满信心。”

而哥伦比亚前总统安德列斯•帕斯特拉纳在参观完上海世博会后,也购买了这张交通卡。在世博园的哥伦比亚馆里,帕斯特拉纳听取了世博绿色出行项目的介绍后,当场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认为这个项目具有国际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对于“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帕斯特拉纳说:“这是我本次中国之行收获的最有意义的礼物。”

除此以外,一些中国明星也在用绿色出行的方式推广低碳理念。前不久,几位明星穿着随意的休闲装,脚蹬轻便的旅游鞋,佩带着绿白相间的绿色出行挂绳,挂在胸前的正是这张“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

很快,路人就认出了他们――闫妮、戴军、陈辰和黄锐,这几位明星使用“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通过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手段,以最为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为上海市民呈现了一道亮丽的“明星全程公交出行”风景线,并以此号召广大上海市民不开车或少开车,减轻交通拥堵,降低城市碳排放,为实现低碳世博的目标而努力。

链接东西部的桥梁

在我国,农业产生的碳排放占的比重相当大,因此农业减排意义深远,许多地区也在这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比如,四川广元农村地区开展的农村测土配方施肥碳减排项目,就是通过测量土壤里面实际的化学含量来精准地施肥,这样就可以少用化肥,从而减少了碳的排放,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

绿色低碳交通范文4

对城市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约需要4.4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6849亿美元)

6月7日,在峰会召开期间,一份由保尔森基金会、能源基金会(中国)和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共同撰写的《绿色金融与低碳城市投融资》最新研究报告。报告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所需投资总额将达到6.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万亿美元),用于低碳建筑、绿色交通和清洁能源三大行业。该研究由彭博慈善基金会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提供支持,是建立中国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投融资方案的一项探索。

联合国城市与气候变化问题特使、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和彭博慈善基金会创始人迈克尔・布隆伯格表示:“中国已提出了使全国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的宏伟目标,并认识到实现经济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必须齐头并进。中国的引领促成了《巴黎协定》的最终达成。而现在,中国正在寻找用于低碳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投融资途径,以达成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城市的绿色发展战略离不开绿色金融支持。交通、建筑和能源作为城市最主要的排放部门,其绿色化进程也成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

据了解,《绿色金融与低碳城市投融资》报告共分为三篇,分别聚焦三个关键领域――建筑、交通和能源。研究探讨了诸如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碳融资等不同绿色金融工具、机制以及相关政策的潜力,从而推动民间资本进入低碳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根据由保尔森基金会负责撰写的建筑篇的计算,“十三五”期间中国需要投资1.65万亿元人民币(约2540亿美元),用于支持新建绿色建筑以及对现有住房和商业建筑的进行大规模节能改造。

建筑篇作者、保尔森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执行主任莫争春表示:“政府已经承诺通过实行更完善的建筑标准和提供公共补贴提升建筑能效,同时我们看到民间资本对这些项目也表现出了日益浓厚的投资兴趣。我们正在开发创新的节能建筑投融资机制,比如结合第三方评级机构体系建立绿色建筑政府担保机制,那么绿色建筑领域的经济增长潜力将是巨大的。”

十三五”规划就中国城市的绿色交通提出了宏伟的发展目标,对城市铁路、公交、电动汽车、自行车和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约需要4.4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6849亿美元)。

绿色低碳交通范文5

1.战略分析框架

1.1 系统分析法

从系统论的视角,交通运输系统既是一个实体系统,由基础设施网络、交通运输装备、管理控制系统、运输对象(旅客、货物)及其承运主体等要素组成;又是一个动态关系系统,由运输供给方与运输需求方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因此交通运输系统可以表达为一个多元素的集合,即:交通运输系统={交通网络,运输装备,经济空间,运输组织,管理制度}。其中:交通网络、运输装备、经济空间构成了交通运输的实体部分,运输组织和管理制度决定了基于实体部分的复杂的运输供给与交通需求关系。

1.2 方法学

Kaya等人于1991年提出交通运输领域CO2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人口、人均交通强度、交通工具能耗强度、单位能耗的含碳量。世界银行建立了ASIF方法学用于分析研究交通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具体而言,交通部门的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可分解为四个组成部分,即活动水平(transportActivity)、交通方式构成(modalSplit)、各种运输方式能源强度(energyIntensity)和不同燃料组成(Fu-elmix)。用数学公式可直观表述为:G=A.S.I.F。

2.战略思路与目标

2.1 总体思路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降低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碳排放总量的双控机制为核心,以加快推进低碳生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建设、低碳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低碳监管能力提升为主要任务,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交通结构、推动低碳转型,深化改革创新、加强协调联动、倡导全民行动,加快建设以综合交通、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创新驱动、智慧管理为主要特征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为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2.2 战略目标

到2020年,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输装备结构和运输服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化和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全行业低碳发展意识明显增强,低碳交通运输战略规划体系、法规标准体系、组织保障体系、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基本建立,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低碳监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低碳交通运输科技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先进适用成果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创新驱动能力明显提高。全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建成符合国家要求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3.战略路径

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部署推进,并在以下方面重点突破:

3.1 强化需求管理

交通运输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派生性需求。交通运输低碳发展,不仅要不断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而且还要合理引导和促进降低经济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强度,强化运输需求的源头控制,变被动适应为主动服务、变支撑保障为先行引领。一是加快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降低高碳排放的重工业比重,大力提高轻工业、服务业比重,不仅可以降低单位GDP综合碳排放强度水平,而且也将促进交通运输货种结构的调整优化,从源头上削减运输服务需求的总量,降低单位GDP的运输碳排放强度水平。二是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产业布局、城镇化发展的引领作用,以交通运输网络布局支撑和引领产业和空间的合理布局和战略性调整,实现都市圈同城化、城镇布局紧凑化,强化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TOD)模式,尽可能减少无效运输需求,缩短客货运输距离,从整体上降低交通运输活动水平及其碳排放总量。

3.2 优化交通结构

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必须坚持以发展综合运输为战略统领,加快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着力构建节能低碳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是按照“宜水则水、宜陆则陆、宜空则空”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加快发展水运、铁路等绿色低碳运输方式。二是要全面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地铁、BRT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大力发展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着力提高绿色出行比例,积极开展“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多措并举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提升城市交通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和低碳化水平。三是积极发展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先进运输方式,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培育一批具备供应链统筹能力的龙头企业,提高货运实载率。四是加快优化交通运输装备结构。加快发展大吨位车辆、大型化船舶,积极推进节能与清洁能源道路客货运车辆、公交车、出租车、城市物流配送车辆、营运船舶的应用。

3.3 提高能源效率

交通运输低碳发展不仅要注重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的低碳化,而且也要注重加强运输组织管理、提高运输系统效率。效率提升也是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例如,在提高运输效率方面,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尽可能发展直达运输,在不超载的前提下,根据客货量合理配置车型,尽可能提高客货运输车辆的实载率,降低空驶率;在港口作业方面,通过尽量减少装卸与输送机械空转时间,优化作业流程、缩短输送距离、减少倒载次数等,提高装卸生产效率,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在城市交通方面,通过完善城市慢行系统、落实公交优先,吸引公众多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出行,改善交通流管理,加强城市交通信号的智能化管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可以大大降低城市交通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在物流管理方面,通过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可以实现物流链各环节、各参与方的信息共享,提高运输组织效率,降低碳排放;在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上,通过加强综合客货运枢纽建设、统一运输装备标准,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减少换装、换乘和无效运输,实现节能减排。

3.4 发展低碳能源

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快推动交通用能的绿色低碳转型。近中期应重点实施“气化交通”战略,大力推广天然气车辆、船舶;加快推进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RTG)等港口装卸机械的“油改电”工作;深入开展铁路电气化改造;因地制宜地利用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展清洁燃料专项行动,着力提高燃油品质。此外,大力支持推广油电、气电等混合动力汽车,同时积极试点应用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车辆。远期,应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因地制宜研发推广第三代生物质燃料;积极探索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在运输船舶中的应用;积极研究探索应用生物质燃料替代航空煤油,等。

3.5 加强低碳创新

交通运输低碳发展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一是组织开展低碳交通科技创新专项行动。重点是要切实加大低碳交通科技投入,着力加强物联网等信息化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突破低碳技术瓶颈,加快节能低碳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对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驱动力和支撑力;加强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尤其是集装箱车辆、大飞机、高铁、电动机车、专业运输船舶、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运载装备,建立低碳交通关键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的信息沟通和共享平台、鼓励性政策和管理机制;加强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力推广智慧交通技术,如物联网、车联网、船联网、智能交通系统(ITS)、智慧公路、感知航道、公众出行服务系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和港口智能调度系统等技术。二是要切实强化低碳政策创新。重点是要建立稳定的低碳交通财政性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低碳交通财税、金融等政策,积极探索节能低碳投资担保机制,拓宽低碳交通融资渠道;积极探索差异化的车船使用税、通行费等政策,密切跟踪研究碳税、燃油消费税、资源环境税、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等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制定新能源车辆购置与使用优惠政策,如政府采购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为新能源车辆提供道路行驶优先权、停车优先权和费收(如交通拥堵费、过路过桥费、停车费等)减免等,按照“高耗高排高税、低耗低排低税”原则制定汽车购置和使用环节的税收减免、贷款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领跑者制度、绿色标识、碳排放交易等市场减排机制应用;加强交通需求管理(TDM)政策创新,主要包括如限行限购政策、差别化停车收费、智能停车管理、交通拥堵收费、单双号限行、错时上下班措施等。

3.6 提升低碳能力

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必须加强低碳交通基础能力建设。一是完善低碳交通战略规划体系。强化交通运输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制定低碳交通与综合交通、绿色交通和智慧交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宏观战略和长远规划。二是完善低碳交通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制定《交通运输节约能源条例》等法规,建立健全相关配套规章和制度体系,重点加紧完善营运车船能耗与碳排放的市场准入和退出、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监管、节能评估和审查等制度;加强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建设,抓紧制定港口装卸机械、工程机械等燃料消耗和碳排放限值标准,完善公路桥梁工程节能设计、绿色施工等技术规范,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的法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三是建立健全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完善交通运输能耗和碳排放统计监测报表制度,稳步推进交通运输能耗在线监测及平台建设,建立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指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4.结语

绿色低碳交通范文6

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及家属:

随着**的发展,公路客流和物流不断增大,交通事故、道路拥堵时有发生,给交通管理和安全出行带来很大压力,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生活秩序。为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为**生产建设和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自觉学习和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我们责无旁贷。为此,公司文明委向**广大干部职工家属及社会各界发出以下倡议:

一、从我做起,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做遵守交通法规的模范。 二、从我做起,走人行道、人行天桥,自行车上路紧靠道路右侧行驶。不在马路上追逐、嬉戏、打闹;不穿越、倚坐在马路边的护栏、花池上;不在路口急拐猛跑;穿越道路要仔细看清来往车辆,安全穿行。

三、从我做起,不擅自挖掘道路、占用道路或从事其他影响交通安全的活动;不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损毁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

四、从我做起,文明乘车,在站台等候公交车,做到车辆停稳后有序上下车,不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不向车外抛弃物品。

五、从我做起,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遵守交通标志、标线,服从交警指挥;坚决抵制无证驾车、驾驶无牌无证机动车、超速行驶、乱闯红灯、随意掉头、占道行车、强行超车、酒后驾车、疲劳驾车、乱停乱放等一切不文明交通行为。

六、从我做起,骑车和搭乘摩托车配带安全头盔;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按时检验机动车、购买强制保险;不将车辆交给没有驾驶资格的人驾驶。

七、从我做起,说文明话、走文明路、驾文明车、做文明人。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经常教育和提醒家人、亲戚、朋友和邻居,树立文明交通意识,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守护者,确保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

八、从我做起,自觉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关心、理解和支持交警的工作,宣传交通文明常识,纠正不文明交通行为,维护交通秩序,形成一个人人讲交通安全、个个守交通法规的良好氛围,共建安全、畅通、有序、和谐的文明交通环境。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摒弃陋习,文明礼让,做文明人、走文明路、开文明车,以文明的交通形象共建**美好家园。

范文二

广大市民朋友们:

当城市里穿行的汽车越来越多,道路显得越来越窄时;当路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出行不再便捷时;当空气被污染,蓝天白云难以再现时我们有理由思考、改变我们的自身行为,重新考虑出行方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承受着难以负载的压力,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特别是在全球能源需求紧张,经济危机日益蔓延的背景下,节能、减排、环保已经成为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广元是全国较早提出低碳发展的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走低碳之路,建低碳广元,是广元312万人民的共同责任。为更好的建设低碳新家园,树立生态、文明的广元城市新形象,我们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共建绿色文明家园为宗旨,发起低碳出行,文明交通为主题的节能减碳公益行动,倡导低碳出行、健康出行、绿色出行、文明出行,并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争做低碳出行文明交通的宣传者。低碳生活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看似生活琐事,但关乎长远、影响大局。我们倡议广大市民通过各种形式认真学习掌握、广泛宣传低碳生活知识,提高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积极向群众和亲朋好友宣传开展低碳健康出行,文明和谐交通的意义,宣传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带动更多人自觉参与到低碳出行,文明交通行动中来,人人争做倡导绿色交通、文明交通、爱护环境的宣传者、传播者、践行者,让我们的家园多一丝绿色,多一路畅通,多一点文明,多一些健康。

二、争做低碳出行文明交通的倡导者。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大量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急剧上升直接导致气候变暖趋势加剧。我们倡议广大市民充分认识驾驶汽车出行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交通拥堵问题,倡导能走不骑,能骑不坐,能坐不开的出行理念。倡导购车族尽量选择低油耗、低排放、低污染、更环保的汽车;倡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车族每周一天主动放弃使用小汽车,尽可能采取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等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给我们的地球放一天假!给我们的城市放一天假!给我们超负荷的身心放一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