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的背景与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双碳的背景与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双碳的背景与意义

双碳的背景与意义范文1

【关键词】 低碳旅游 乡村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路径探索

一、引言

随着传统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兴起,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生态旅游这一新型旅游活动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乡村生态旅游是依托其保存较好的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类型。然而,基于一些旅游经营者在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和价值、乡村生态旅游的实现手段与措施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还不尽如人意。近来,随着一些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乡村低碳旅游示范点的涌现,乡村生态旅游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并且为探索如何解答上述困惑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因此,在低碳旅游背景下深入理解乡村生态旅游内涵及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这一课题,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但是,尽管低碳旅游在乡村生态旅游实践中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从已有的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文献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开发意义、规划设计、开发成效等方面,而有关如何实现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相结合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涉及,也就无法有效地探寻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结合途径和行动建议。鉴于此,本文试图从低碳旅游角度入手,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有效结合的对策建议。

二、低碳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内在契合性分析

1、低碳旅游。“低碳旅游”源于国际社会对于旅游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提炼和界定。在低碳旅游的概念研究方面,国外对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研究尚不系统,主要成果集中在旅游业碳排放量的定量化研究结论、旅游业碳减排的应对策略等。国内对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的研究,则主要基于“低碳经济”对“低碳旅游”的影响,一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界定“低碳旅游”的概念。从宏观角度出发,蔡萌、汪宇明提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此外,刘啸和江丽芳、王晓云等也都提出了基于不同宏观层面的低碳旅游概念。从微观角度出发,王辉、宋丽、郭玲玲认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树立“低碳”意识,将各种旅游消费行为的碳排放量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尽量减少碳排放量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郑琦提出低碳旅游是指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行动指南的绿色旅行消费活动等。尽管这些概念分别从不同研究需要出发,对低碳旅游的内涵进行定义,由此导致定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在实现低碳旅游的手段措施、期望目标等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共识,普遍认为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实现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它强调的是作为旅游对于低碳经济的回应,低碳旅游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碳汇机制的推行和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的倡导,以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相结合来实现旅游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

2、乡村生态旅游。我国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对乡村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明确和普遍接受的定义,多数学者基于自身研究的需要,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进行阐述,导致实践中不可避免出现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滥用、误用以及泛化。但在乡村生态旅游性质、目标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即从乡村旅游自身发展历程来看,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环境破坏、文化扭曲等不良后果后进行的自我调整、升级,是一种改变了以往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转而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的的新型乡村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强调,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取节能减排和碳总量双约束指标控制的时代精神。乡村生态旅游的实质是在传统乡村旅游中融入了生态文明理念,其核心理念是保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因此,低碳旅游倡导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特性与乡村生态旅游追求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在内涵上是共通一致的。正是由于乡村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存在着这种内在的契合性,乡村生态旅游作为生态旅游在乡村发展的形式、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方面有着明显的先天优势。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过程中,低碳旅游概念的引入将不仅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的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对于推动低碳教育、传播低碳理念和展示我国在低碳行动方面的努力有着极强的示范效应和窗口效应。

三、低碳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拓展

低碳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作为一种可量化、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旅游形式,为乡村生态发展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帮助乡村生态旅游进一步廓清了其对象、方式和发展方向。

1、拓展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对象。乡村生态旅游的对象,在已有的定义中,一般局限于一些保存较好的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淳厚完美的民族习俗。而低碳旅游是以能耗少、污染小为标准来衡量旅游对象,换言之,凡是具备能耗少、污染小特征的旅游对象都可以作为低碳旅游对象。

2、明确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方式。乡村生态旅游强调具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实现方式,就旅游“六要素”而言,就要求有相应的乡村旅游食、住、行、游、购、娱的生态方式,但什么样的具体方式才是生态方式,迄今为止尚未明确。而低碳旅游强调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来促进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旅游企业推进节能环保,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旅游业生态和节能新材料应用,将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新能源应用到旅游业中,实施旅游生态补偿和生态保育建设以增长碳汇,发展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以切实提高旅游业科学发展、生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带有很强行动指向性的具体措施与对策,就明确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实现方式指明了一个具体的发展方向。

3、指明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乡村生态旅游追求的目标是在发展旅游的同时,注重保护当地乡村生态环境,但是如何衡量乡村生态好坏,在实践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的标准。而低碳旅游把衡量生态好坏的标准确定在碳排量这一技术指标上,通过低碳这一量化目标将旅游业所担负的生态社会责任分解到旅游全过程中,通过每一个旅游要素来体现节能减排,以具体指标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生态社会的内涵。这就为衡量乡村生态好坏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进一步廓清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

四、低碳旅游: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创新

在低碳技术的广泛渗透、碳汇机制的普遍推进及低碳生活方式的广泛倡导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将低碳旅游概念引入到乡村生态旅游,将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从发展趋势上看,应建立起在碳交易制度基础上乡村生态旅游向低碳发展的利益引导、保证、约束机制,将发展低碳乡村生态旅游所增加的内部成本外部化,将由乡村生态旅游企业承担的个别成本转为由全社会来分担。以保证乡村生态旅游的低碳发展方向。

1、引导机制。一个有效的导向制度将起到明确的行动引导、示范效应。在发展低碳乡村生态旅游之初,对于乡村旅游企业,要运用财政、税收、经济补偿等方式区别对待,对于高效能、高排放、高污染的旅游企业实行关停;对利用低碳或零排放的企业,采用可再生能源的旅游企业,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生态补偿。

2、保证机制。保证机制主要是从制度标准层面对乡村生态旅游向低碳方向发展确定一个可供操作性的指标体系。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低碳旅游产品、服务、管理的相关质量标准,使旅游业开发、经营、消费、管理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协调旅游、环保、能源、交通、财政、税收等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共同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低碳化、循环化。

3、约束机制。事后的碳排放量审计核算机制,是保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中政府公共部门、旅游企业行为符合低碳发展要求、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的有效约束。一方面,从政府宏观管理层面来看,要在探索建立科学的低碳乡村生态旅游统计核算体系基础上,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指标框架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碳排放量进行准确计算,对乡村生态旅游业生态目标和阶段性减排任务进行科学评估,借此强化监督政府及其公共职能部门在旅游环境规划科学性、旅游管理程序的合法性等方面的有效性,促使政府及其公共职能部门发展地方旅游业的行为举措更加理性科学、更加环保低碳。另一方面,从企业微观管理层面来看,要建立乡村生态旅游企业绿色审计体系,对旅游企业实行以碳排放量为核心指标的资源、环境价值核算,将因乡村生态旅游对环境产生的负外部性通过行政或经济途径纳入到旅游企业运营成本之中,将旅游企业具体经营活动低碳化纳入到可控性、可调性的范畴。

五、结束语

低碳旅游逐渐成为当前国际旅游的新时尚与新热点。低碳旅游概念的提出,不仅大大丰富和拓宽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对象,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而且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低碳旅游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有效地将低碳旅游概念应用于乡村生态旅游将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但总体而言,倡导乡村生态旅游低碳发展方式,选择一些条件适宜地区构建低碳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示范区,不啻为实现乡村生态旅游向低碳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的一种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嘉学、谢洪忠: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步探讨[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2A).

[2] 杨桂花: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3(4).

[3] 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4).

[4]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5] 郑琦:低碳旅游:低碳城市转型的模式创新[J].学习与探索,2010(4).

双碳的背景与意义范文2

题目:系列血管靶向抗肿瘤新药的研发 单位:上海华理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项目需求:天使投资 批件转让 联系人:吴范宏 电话:13601626489 邮箱:

项目一:CBT为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于1989年从南非灌木丛植物中分离得到,在国外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该药物可以选择性地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使[瘤细胞因缺血缺氧而死亡,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损坏。临床预期适应症为晚期实体肿瘤。我司于2012年底获得该新药的临床批文,目前正开展Ⅰ期临床研究。该项目已申请合成工艺专利和制剂专利,合成工艺专利已经获得授权。项目二:EBT- p为我公司自主研发的二苯乙烷类血管靶向抗肿瘤候选新药,化合物制备方法和用途已申请国际PCT专利,已经获得美国、日本、中国和欧盟等多个国家授权。目前已按照成药性评价要求,完成了药学研究、初步体内外药效、药代和安全性评价等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EBT- p已达到药审指南中的临床前药效要求,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本项目拟按多国药品注册申报要求开展临床前研究,申请临床批件,开发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多靶点作用机制的1. 1类新药。

题目:靶向HIV-1 VIF小分子抗艾滋病1类新药SKLB301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项目需求:项目融资 联系人:李锐 电话:18981752840 邮箱:

项目简介:人体内存在可以天然抗HIV的APOBEC3G蛋白,它可以使HIV- 1逆转录形成的负链HIV- 1 cDNA的胞嘧啶脱氨变为尿嘧啶,导致病毒转录产物的突变,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但HIV病毒编码的病毒感染因子Vif可以泛素化降解A3G。因此设计合成靶向HIV- 1 Vif的抑制剂是个很有潜力的研究方向。到目前为止,临床上尚无针对HIV辅助蛋白为靶点的药物,SKLB301是针对HIV- 1 Vif 设计的一类全新小分子抑制剂,它可以有效的保护体内A3G蛋白不受降解,故可以有效的抑制各类HIV临床株和耐药株,且具有毒性低、安全性高、成药性好的特点。

题目:双缺失碳酯的二次开发 单位:常州福泽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需求:天使融资 联系人:王小威 电话:18501758529 邮箱:

项目简介:双缺失碳酯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上首例紧急避孕药,因为有效性更好的米菲同上市,被下架。我们通过其临床药效发现双缺失碳酯是雌激素调控代谢功能的激动剂,同时又是调控生殖发育的拮抗剂,加上临床应用中表现极低的副作用,所以我们开发双缺失碳酯用于治疗女性更年期后因为雌激素缺乏导致的代谢功能低下的综合症,但是不会诱导癌症,也没有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副作用,同时与目前市场上的2个激素类药物比较副作作用极低的优势。此药物属于2. 4类改良新药。

题目:多靶点阿尔兹海默病治疗药物OAB-14的研究与开发 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项目需求:天使融资 联系人:俞晓燕 电话:024-43520085 邮箱:

项目简介:OAB- 14是一个结构全新的小分子化合物。与市售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药物靶点及机制不同,也与绝大多数临床试验失败的抗AD药物的作用靶点与机制不同,OAB- 14仅连续灌胃14天即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8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脑内Aβ沉积,清除率可达67. 4%。同时,显著改善认知及记忆障碍,保护大脑皮层及海马神经细胞及突触结构。连续给药三个月的药效也十分显著。其减少Aβ沉积的机制与Aβ生成酶无关,而是通过增加脑内Aβ代谢酶NEP和IDE的表达、促进脑中小胶质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对Aβ的吞噬作用等机制而实现。在促进小胶质细胞吞噬的同时,抑制小胶质细胞M2型的表达,减少IL- 1β等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 OAB- 14对AD模型动物的改善作用不仅与清除脑内毒性物质Aβ有关,对非AβAD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障碍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死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抑制细胞凋亡。目前的研究提示,OAB- 14抗痴呆作用,除了主要与清除脑内Aβ有关外,也与中枢抗炎、抗氧化、抑制神经元凋亡等机制有关。

分别连续给药两周及三个月的病理切片显示,OAB- 14对肝脏、肾脏、脾脏及心脏等重要脏器均未见毒性改变。提示OAB- 14是一个安全有效、结构新颖、多靶点作用的小分子抗AD候选化合物,极具研究开发价值。

已完成化合物结构确证、合成工艺放大与优化,大部分药效学、作用机制和初步安全性评价、部分药代动力学研究。

题目:c-Met激酶抑制剂候选药物QBH-196的研发 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项目需求:批件转让 联系人:俞晓燕 电话:024-43520085 邮箱:

项目简介:开发多靶点抑制肿瘤信号转导的药物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一个重要方向。选择Cabozantinib作为先导化合物,在对文献报道的该类抑制剂构效关系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一系列4-苯氧基喹啉类化合物,通过体外、体内抗肿瘤活性筛选及药动学初步筛选,得到候选药物QBH- 196。体外药效学研究表明,QBH- 196对c- Met、KDR(VEGFR2)、Flt3、c- Kit、Ret、c- Mer、Tie等激酶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对上述激酶的抑制活性均低于1μM;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具有显著抑制活性。已完成原料药和片剂的药学质量、药效学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毒理学研究。拟于2017年10月递交SFDA申请临床研究。已获得中国、日本和韩国发明专利授权,其他国家正在实审中。

题目:无创肿瘤基因检测 单位:冠昊生命健康科技园

双碳的背景与意义范文3

关键词 碳点; 合成方法; 发光机理; 生物传感; 生物成像; 综述

1 引 言

碳点(Carbon dots, Cdots)是指粒径小于10 nm的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 因其主要元素为碳、氢、氧和氮, 不会发生重金属泄漏, 有望成为重金属半导体量子点的理想替代材料[1]。由于Cdots具有荧光活性高、种类多样、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等优点, 在生物检测[2]、基因转运[3]、药物传输[4~8]和生物成像[9,10]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碳点优良的荧光性能已在分析化学领域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2,10~16]。

2004年, Xu等[17]在分离纯化碳纳米管时, 发现具有荧光性质的组分并证实其主要成分为碳。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证明了其纳米尺寸, 掀起了人们研究碳点的热潮。图1展示了碳点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事件: Sun等[18]使用硝酸回流氧化蜡烛灰得到了碳点, 通过PEG钝化提高了碳点的荧光产率, 推动了碳点由新奇到实用的发展。Liu等[19]通过凝胶分离得到不同发光颜色碳点, 开启了碳点发光机理的研究。Zheng等[20]通过电化学剥离方法制备碳点并研究了碳点的电化学发光。上述研究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剥离或切割得到碳点, 即Top.down策略。微波、水热等合成方法快速发展丰富了碳点的制备方式。Liu等[21]通过水热方法碳化硅球表面有机分子获得碳点, 碳点的制备进入了Bottom.up的阶段, 即由有机小分子、生物分子, 甚至Biomass制备碳点。微波合成技术的引入, 将碳点制备由几小时缩短到几分钟[22]。Zhu等[23]通过水热方法制备碳点, 讨论了碳点的形成机理及传感, 多色成像应用等。

本评述根据碳点制备方法及碳源的不同, 将碳点分为石墨烯纳米点及碳纳米点, 介绍了两类碳点的制备方法, 讨论了碳点发光性质, 剖析了碳点发光机理, 总结了碳点在生物传感、药物传输和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2 碳点的合成

碳点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类: 以石墨类材料为基础的Top.down方法和以有机分子为原料的Bottom.up方法(图2)。碳点也因此被称为石墨烯纳米点(Graphene nanodots)和碳纳米点(Carbon nanodots)等。

2.1 石墨烯纳米点

石墨烯纳米点是指将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氧化石墨烯和有机质高温碳化产物等进行化学或物理剪切, 得到小于10 nm的纳米粒子[24,25]。石墨烯纳米点由碳六元环蜂窝状片层相互重叠形成的类石墨烯多层结构, 原子层数一般小于5, 且原子层边缘含有羧基、羰基和羟基等官能团, 便于后续功能化。

Sun等[18]利用氧化钝化法对蜡烛灰氧化剪切得到石墨烯纳米点, 与PEG.1500N通过酰胺键钝化, 证明了表面结构对于碳点荧光效率的重要性。碳点钝化改善荧光性质, 得到了广泛关注, 并影响了后续合成方法的设计[26~28]。Peng等[29]使用H2SO4.HNO3回流, 使碳纤维沿Zigzag轴裂解得到石墨烯纳米点。Kwon等[30]采用HNO3.十八烯胺/肼两步剪切法, 成功制备了单分散石墨烯纳米点, 并用于白光LED元件的制备。Dong等[31]使用强酸氧化法制备了分子量不同, 荧光由绿到红的石墨烯纳米点, 并发现氧化型石墨烯纳米点的强电化学发光能力。Dong等[32]使用HNO3氧化CX.72炭黑分别得到单层和多层石墨烯纳米点。Li等[33]采用微波加热合成了绿色荧光石墨烯纳米点。Luo等[34]使用两步微波反应制备白光碳点。

电化学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电位调控碳点的性质。Bao等[35]采用电化学剥离方法制备碳点, +0.5~+2.5 V不同电位得到了不同粒径及发光性质的碳点。Lu等[36]使用离子液体为溶剂, 通过电化学石墨剥离得到了蓝色荧光的石墨烯纳米点。Zhou等[37]通过电化学方法从多壁碳纳米管中得到了粒径约2.8 nm的蓝色荧光碳纳米晶体。Tan等[38]在K2S2O8溶液中对石墨进行电解(+5 V)制备了红光碳点。

Pan等[39]对石墨烯进行酸化―水热处理得到石墨烯纳米点。Tetsuka等[40]改进了水热方法, 使用氧化石墨烯/氨水混合溶液获得荧光可控的氨基化石墨烯纳米点。依据这个思路, 通过简单水热方法可以合成多种石墨烯纳米点。 此外, Ponomarenko等[41]通过实验证明, 利用电子束刻蚀大片石墨烯得到了细小的石墨烯纳米点。因此, 石墨烯纳米点可以简便的方法制得,提高了合成效率[42~44]。

2.2 碳纳米点

碳纳米点是以糖、柠檬酸和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为碳源, 通过官能团偶联实现分子间聚合, 即Bottom.up方法形成的碳纳米材料。人们发现鸡蛋清[45]、草[46]、柚子皮[47]、蚕丝[48,49]等也可作为合成碳纳米点的原料。碳纳米点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水热法, 超声法, 微波加热以及中和热法等[23,45,49~56]。

水热法是广泛使用的纳米材料合成手段, Shin等[57]合成70~150 nm的碳球, 通过检测水热过程碳球的核磁信号, 解释了水热反应原理。Yang等[58]以葡萄糖胺为碳源, 一步水热合成了荧光碳纳米颗粒。在此基础上, 他们加入磷酸盐作为催化剂, 分别得到蓝、绿两种荧光碳纳米点[59]。由于水热反应是在高温高压状态下进行, 鸡蛋清[45]、草[46]、柚子皮[47]、蚕丝[48,49] 等生物质也成为合成碳纳米点的碳源。

本研究组设计了简便、绿色的碳化―溶剂萃取法直接制备高荧光效率碳点, 以左旋多巴、精氨酸等含氮化合物为碳源, 实现无需二次分离制备低氧化程度、高荧光效率的氮掺杂碳点[53]。Li等[60]超声葡萄糖合成了荧光碳纳米点。Ma等[61]将这种方法进行拓展, 使葡萄糖在氨水环境下超声制备氮掺杂碳点。Zhu等[22]利用微波加热合成了荧光碳纳米点。Chandra等[62]在微波加热的基础上引入磷酸, 提高糖类化合物的碳化效率。此外, 采用多种碳源如牛奶也可以通过微波的方法制备碳点[63]。

以上碳点的制备方法需要较高温度和能量, 需要外部供能装置。本研究组利用中和反应放热的原理设计了无需外部热源, 一步超快速(合成时间2 min)合成强荧光碳点的新方法[50]。该方法适用于葡萄糖, 柠檬酸以及多巴胺等多种碳源[50,52]。因对碳源碳化不完全, 碳点仍保留有碳源的官能团, 从而使碳点拥有与碳源类似的特性, 有望实现生物分子模拟碳点制备, 拓展碳点的应用范围。

3 碳点的发光机理

碳点显示激发依赖的荧光特性, 这种不同于其它发光材料的荧光特性引起了广泛关注。制备单色荧光碳点, 研究碳点荧光机理是提高碳点应用性的重要研究方向; 研究碳点的电化学发光, 对于拓展碳点的分析应用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实用价值。碳点发光机理较主流的观点有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态、以及电子空穴和辐射重排等。

3.1 量子尺寸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是指当粒子的粒径下降至纳米级时, 费米能级附近的准连续电子能级变为离散能级的现象。因此, 纳米材料, 特别是粒径小于10 nm的材料, 显示与块状材料明显不同的光学性质。Li等[64]使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碳点, 结合柱色谱分离得到不同碳点的组分, 发现不同组分碳点粒径不同, 1.2 nm的碳点发紫外光, 1.5~3.0 nm发可见光, 3.8 nm发近红外光[64]。表明粒径增大, 碳点带隙间距减小(图3A)。Kim等[65]也发现碳点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受粒径调节(图3B)。Bao等[66]证明了碳点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随分子量增大而红移。然而并不是所有碳点都能观察到类似现象, Ding等[67]通过对苯二胺与尿素水热制得的碳点进行硅胶柱分离, 发现4种组分平均粒径均为2.6 nm, 而荧光颜色却分别为蓝、绿、黄、红。

3.2 表面态和官能团机理

碳点的表面官能团是影响表面能级和能级间距的重要因素。Sun等[18]使用PEG.1500N钝化碳点而提高荧光产率。后续工作也证明碳点表面钝化对于改善碳点荧光性质的重要性[68,69], 如十八烷胺作为钝化剂增强了碳点的荧光[68]。含氮有机物有效钝化碳点表面而提高碳点的荧光效率(图3C)[70]。理论计算证明了碳点表面修饰NH2基团可以引起荧光发射的红移; 修饰NH2数目在1~6个时, 碳点的带隙间距会随修饰基团数目的增多而减小(图3D)[71]。

图3 碳点的光学性质及发光机理。(A)荧光发射波长随粒径变化示意图[64]。(B)碳点的紫外吸收与粒径的变化关系图[65]。(C)碳点表面官能团影响能级变化示意图[70]。(D)带隙间距与氨基数目的关系[71]。(E)不同氧化程度的碳点对带隙间距 [72]。(F)蓝色荧光和绿色荧光碳点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转化[73]。(G)氧化程度对碳点荧光的影响[35]。(H)碳点荧光随结构的变化[74]。(I)低氧化态碳点与(J)高氧化态碳点的TEM表征图(标尺为5 nm) [53]。(K)N, S掺杂对碳点荧光机理示意图[77]Zhu等[72]发现碳点氧化程度不同会导致荧光颜色的变化(图3E)。硼氢化钠还原调控碳点表面状态可增强碳点荧光产率至24%(图3F)[73]。Bao等[35]发现电化学氧化制备的碳点表面氧化程度不同, 氧化程度低的碳点发蓝色荧光, 而氧化程度高的碳点发绿色荧光(图3G)。Lingam等[74]通过对比石墨烯纳米点、碳纳米材料和碳纳米洋葱的结构和荧光性质, 证明了石墨烯纳米点的边界态荧光(图3H)。Feng等[75]使用肼还原增强了碳点的荧光。Hola等[76]使用没食子酸作为碳源合成碳点, 探讨氧化程度对碳点荧光发射波长的影响。本研究组通过TEM表征发现低氧化态碳点主要由致密的碳晶核构成(图3I), 而高氧化态碳点由碳晶核和外部的疏松氧化层组成(图3J), 且结构和表面态的差异导致不同的荧光性质[53]。

3.3 电子空穴和辐射重排理论

电子空穴和辐射重排理论主要用于氮、硫等杂原子掺杂碳点的荧光机理解释。本研究组认为氮原子在碳点中提供能级, 才可以引起辐射重排, 提高荧光效率[53]。Dong等[77]对氮、硫共掺杂碳点的发光机理研究发现, 氮掺杂产生了新的表面态能级, 电子的能级束缚产生辐射重排, 增强碳点的荧光效率; 硫原子的引入同样会促进辐射重排(图3K)。

与上述将3种机理分开考虑不同, 本研究组认为在光子激发下, 碳点碳核中的电子受激发从价带(VB)迁移至导带(CB), 这是纳米尺寸效应的结果。由导带回到价带的辐射经表面缺陷的非辐射重排产生荧光, 对应着表面结构对荧光性质的影响[78]。因此, 表面结构作为非辐射重排中心降低荧光效率的和发射波长的红移[29~32,41], 因而解释了碳点大的斯托克位移, 氧化程度对碳点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及其电化学发光现象。当施加电势超过阈值时, 在碳点表面层形成自由基[22,33], 在共反应剂作用下, 自由基湮灭放出光子, 即电化学发光。荧光与电化学发光的过程不一样, 所以碳点的荧光和电化学发光的发射波长也可能不同[79]。

上述单光子荧光检测速度快, 仪器要求低, 但组织穿透能力差, 且激发光能量大对组织光损伤能力强。双光子荧光即发光材料吸收两个长波长光子激发电子跃迁至激发态, 在返回基态时释放出波长小于激发波长的光子, 因此也称为上转换荧光, 并且克服单光子荧光的某些缺点[80]。PEG包覆碳点在880 nm激发下获得了绿色荧光成像图, 表明了碳点双光子成像的应用潜力[69]。但Gan等[81]使用640 nm氙灯对石墨烯纳米点照射, 没有得到上转换荧光。探讨碳点双光子荧光理论, 研究双光子荧光碳点的结构, 进而提高碳点双光子荧光效率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4 碳点的应用

4.1 碳点在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

研究者利用碳点的荧光性质及其表面功能基团构建了多种生物/化学传感器。以检测检测Hg2+及生物硫醇为例(图4A)[47], Hg2+通过表面配位重组碳点中的电子和空穴, 导致碳点的荧光猝灭; 但巯基与Hg2+的强结合能力可以恢复Hg2+猝灭碳点的荧光, 实现“Turn.off”方式检测Hg2+, “Turn.on”模式检测生物硫醇。Dong等[82,83]制备了支链聚乙烯亚胺(BPEI)修饰碳点(图4B), 利用Cu2+与氨基的螯合作用实现能量共振转移猝灭碳点荧光, 河水中Cu2+的检测限为6 nmol/L。

鉴于Cu2+对碳点荧光的猝灭效果, 研究者将其用于细胞中Cu2+的检测。Zhu等[84]制备了AE.TPEA.碳点.CdSe/ZnS纳米点复合材料, 实现对Cu2+的荧光比率型检测, 并用于探测细胞中Cu2+的位置(图4C)。Vedamalai等[85]同样制备了对Cu2+敏感的碳点实现细胞中Cu2+的检测。

碳点.还原氧化石墨(Cdots@RGO)复合材料可用于乙酰胆碱检测(图4D)[86]: 乙酰胆碱酯酶可以将乙酰胆碱转化为胆碱, 而胆碱可以在胆碱氧化酶存在条件下生成H2O2。利用H2O2猝灭碳点复合物的荧光实现乙酰胆碱的定量检测, 检测限为30 pmol/L。此外, 碳点.Ag, Au形成Cdots.Ag/Cdots.Au纳米复合材料可用于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87~89], 对H2O2及葡萄糖的比色检测的检出限分别为0.18和1.6 μmol/L [87]; 利用金纳米粒子与谷胱甘肽结合实现谷胱甘肽的荧光.比色双模态检测, 检测限达到50 nmol/L[88]。Zhang等[90]将硼酸修饰到碳点上, 利用硼酸与葡萄糖的强亲和能力, 实现了碳点对葡萄糖的检测, 检测限为0.03 nmol/L(图4E)。本研究组以葡萄糖为碳源通过中和热法合成碳点 [50], 由于葡萄糖未被完全碳化, 其表面邻羟基与硼酸进行结合, 从而实现对糖蛋白的检测。

碳点还用于构建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的生物传感器。Lin等[91]利用碳点在过氧亚硝酸存在条件下产生的化学发光, 实现了碳点化学发光检测亚硝酸盐(图4F)。Shao等[92]使用Cdots.TPEA电化学响应实现对小鼠大脑中的Cu2+的追踪扫描。Li等[33]通过微波法合成了石墨烯纳米点, 利用羧基官能团与Cd2+螯合的特点, 建立了检测Cd2+的电化学发光检测器, 检测限达到13 nmol/L(图4G)。

4.2 碳点在药物传输和基因转运中的应用

酰胺缩合反应制备的叶酸修饰碳点可以实现对癌细胞的靶向识别[93], 为发展基于碳点的细胞筛选和诊断提供了思路。PEI修饰碳点表面带正电, 因而可以吸附带负电的DNA, 用于基因转运[3]。Liu等[3]评估了碳点的转运能力, 发现碳点具有与带正电的PEI.25K相似的DNA转运能力, 但碳点的荧光可以示踪质粒DNA在转运过程中的分布, 为研究质粒DNA的生理作用提供依据。碳点.DNA复合物转染3 h后可以进入细胞。通过405, 488和543 nm激光的照射分别产生蓝、绿和红光, 说明碳点在转运过程仍然保持其多色荧光性质。

Lai等[4]制备了聚乙二醇(PEG)修饰碳点并实现了阿霉素(DOX)的装载和递送。荧光成像表明阿霉素在细胞内的释放过程: 细胞液中主要显示碳点的绿色荧光, 细胞核内可以观察到阿霉素的红色荧光, 说明阿霉素由碳点转运至细胞, 然后释放并进入到细胞核, 达到治疗的效果。Chowdhuri等[6]将碳点与金属有机骨架结构(MOFs)结合, 实现药物传输。Wang等[8]将壳聚糖.聚乙二醇包覆碳点形成复合水凝胶, 实现pH/近红外光控制药物释放。上述研究初步验证了碳点的相关应用, 有助于研究碳点在体内的变化及其核膜通透性等问题, 推动碳点的临床应用。

4.3 碳点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4.3.1 体外成像 体外成像是以细胞作为研究对象, 评价探针成像能力和毒性, 了解探针进入细胞的方式, 研究探针分布和细胞毒性的手段。碳点已成功用于多种细胞的转染成像, 如HeLa[5,10,11,53,62,94,95]、人神经干细胞[96]、4T1[97]、NIH.3T3[98]、A549[49,85]和HepG.2[53]等。碳点主要通过内吞进入到细胞且主要集中于细胞液中, 鲜有碳点进入细胞核的报道[53]。Zhu等[99]使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绿色荧光碳点, 成功应用于细胞成像, 证明了其低的细胞毒性(图5A)。本研究组发现碳化.萃取法制备的氮掺杂碳点具有激发依赖特性, 在细胞水平上实现了多色荧光成像[53]。碳点的表面修饰有助于开发靶向性多功能生物探针。Tang等[7]在碳点表面修饰叶酸和阿霉素, 实现了对癌细胞的特异性识别、药物运输和荧光成像(图5B)。Bhunia等[95]合成了一系列从蓝光到红光荧光发射碳点, 并通过碳点表面修饰叶酸达到靶向识别效果。Choi等[5]通过修饰叶酸和锌酞菁, 使碳点不仅具有靶向能力, 而且还可以进行光热治疗(图5C)。本研究组以多巴胺为前驱体, 利用快速中和热方法制备了生物分子模拟碳点, 该碳点保留有多巴胺的功能基团, 因而可以巧妙“骗过”核膜进入细胞核, 实现细胞核染色(图5D)[52]。

使用近红外光激发(800~900 nm)实现碳点的双光子细胞成像有助于消除细胞自体荧光的干扰[100]。Yang等[69]在880 nm激光的激发下获得了绿色荧光成像图。Zhang等[80]使用C3N4纳米点实现了细胞核的双光子成像。Kong等[100]制备了pH敏感碳点纳米传感器, 利用碳点的双光子荧光实现了活细胞和组织成像。

4.3.2 体内成像 斑马鱼具有明确的生长周期, 因而广泛应用于疾病发展、生长机理和药物筛选等基础医学研究[101]。斑马鱼光通透性能强, 便于碳点荧光成像。本研究组研究了多种碳点的斑马鱼荧光成像, 发现碳点主要沉积在斑马鱼的眼部及卵黄囊[50,102,103](图6)。碳点荧光可以在斑马鱼体内保持60 h, 便于对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观测[102]。

PEG碳点和ZnS掺杂C ZnS.dots.PEG碳点成功用于小鼠成像, 获得了绿色和红色荧光成像结果(图6), 且对组织和脏器没有毒副作用[9]。通过皮下前足注射PEG碳点可以转移至淋巴节, 实现小鼠淋巴节荧光成像, 可能是PEG修饰所致, 发现碳点的转移速度慢于纳米点[9]。静脉注射1 h后碳点转移至膀胱部位。经过4 h, 器官中的荧光信号变弱, 但解剖发现肾脏中碳点含量较高, 说明碳点是通过尿液排出[9]。Tao等[104]使用不同波长激光照射(455~704 nm), 实现小鼠的体内成像。Li等[105]使用蓝光碳点对昆明鼠进行成像, 发现碳点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到脑部。

5 结论与挑战

改善碳点的光学性质, 提高荧光效率, 发展红色荧光碳点是其基础研究的重点; 实现碳点多功能化, 发展碳点生物分子标记, 对于推动碳点由验证到实用、由新奇到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碳点荧光主要集中在蓝绿光, 仅有少量红光及近红外荧光碳点的报道且发光效率较低[106]。制备低背景荧光碳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选择合适碳源以改善碳点发光性质, 如Jiang等[107]通过调控苯二胺类化合物氨基位置得到红光碳点。Ge等[108]通过使用聚噻吩为碳源, 将碳点荧光红移至650~700 nm; (2)选择合适的钝化剂有助于增强碳点荧光; (3)杂原子的引入可以改变碳点带隙间距, 调控碳点的产率和荧光发射范围。

碳点表面含羧基和氨基[1], 可以通过酰胺缩合与功能分子偶联。但碳点与修饰物之间的能量共振转移可能导致碳点荧光蓝移和猝灭。因此从修饰方面需要考虑: (1)修饰方法的选择。如, 选择合适桥联物(如硅球, 无机粘土等)增加碳点与修饰物间的距离, 降低能量共振转移的影响; (2)多模态功能化。考虑引入多模态成像因子, 构建多模态成像碳点。如Bourlinos等[109]使用钆喷酸为钆源, 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甜菜碱一锅法制备了粒径为3~4 nm的Gd掺杂碳点。 本研究组利用金属与有机化合物的螯合特性, 制备了碳点.Gd复合材料, 以小鼠模为模型, 验证了其荧光/磁共振双模态应用[110]。

References

1 Baker S N, Baker G A. 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38): 6726-6744

2 Lin L, Rong M, Luo F, Chen D, Wang Y, Chen X. TrAC, Trends Anal. Chem., 2014, 54: 83-102

3 Liu C, Zhang P, Zhai X, Tian F, Li W, Yang J, Liu Y, Wang H, Wang W, Liu W. Biomaterials, 2012, 33(13): 3604-3613

4 Lai C W, Hsiao Y H, Peng Y K, Chou P T. J. Mater. Chem., 2012, 22(29): 14403-14409

5 Choi Y, Kim S, Choi M H, Ryoo S R, Park J, Min D H, Kim B S. Adv. Funct. Mater., 2014, 24(37): 5781-5789

6 Chowdhuri A R, Singh T, Ghosh S K, Sahu S K.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6, 8(26): 16573-16583

7 Tang J, Kong B, Wu H, Xu M, Wang Y, Wang Y, Zhao D, Zheng G. Adv. Mater., 2013, 25(45): 6569-6574

8 Wang H, Di J, Sun Y, Fu J, Wei Z, Matsui H, del C. Alonso A, Zhou S. Adv. Funct. Mater., 2015, 25(34): 5537-5547

9 Yang S T, Cao L, Luo P G, Lu F, Wang X, Wang H, Meziani M J, Liu Y, Qi G, Sun Y P. J. Am. Chem. Soc., 2009, 131(32): 11308-11309

10 Luo P G, Sahu S, Yang S T, Sonkar S K, Wang J, Wang H, LeCroy G E, Cao L, Sun Y P. J. Mater. Chem. B, 2013, 1(16): 2116-2127

11 Ding C, Zhu A, Tian Y. Acc. Chem. Res., 2014, 47(1): 20-30

12 Sun H, Wu L, Wei W, Qu X. Mater. Today, 2013, 16(11): 433-442

13 Hola K, Zhang Y, Wang Y, Giannelis E P, Zboril R, Rogach A L. Nano Today, 2014, 9(5): 590-603

14 Wang W, Cheng L, Liu W. Sci. China: Chem., 2014, 57(4): 522-539

15 Du Y, Guo S. Nanoscale, 2016, 8(5): 2532-2543

16 Zheng X T, Ananthanarayanan A, Luo K Q, Chen P. Small, 2015, 11(14): 1620-1636

17 Xu X, Ray R, Gu Y, Ploehn H J, Gearheart L, Raker K, Scrivens W A. J. Am. Chem. Soc., 2004, 126(40): 12736-12737

18 Sun Y P, Zhou B, Lin Y, Wang W, Fernando K A S, Pathak P, Meziani M J, Harruff B A, Wang X, Wang H, Luo P G, Yang H, Kose M E, Chen B, Veca L M, Xie S Y. J. Am. Chem. Soc., 2006, 128(24): 7756-7757

19 Liu H, Ye T, Mao C. Angew. Chem. Int. Ed., 2007, 46(34): 6473-6475

20 Zheng L, Chi Y, Dong Y, Lin J, Wang B. J. Am. Chem. Soc., 2009, 131(13): 4564-4565

21 Liu R, Wu D, Liu S, Koynov K, Knoll W, Li Q. Angew. Chem. Int. Ed., 2009, 48(25): 4598-4601

22 Zhu H, Wang X, Li Y, Wang Z, Yang F, Yang X. Chem. Commun. (Camb.), 2009, (34): 5118-5120

23 Zhu S, Meng Q, Wang L, Zhang J, Song Y, Jin H, Zhang K, Sun H, Wang H, Yang B.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14): 3953-3957

24 Shen J, Zhu Y, Yang X, Li C. Chem. Commun. (Camb.), 2012, 48(31): 3686-3699

25 Zhang Z, Zhang J, Chen N, Qu L. Energy Environ. Sci., 2012, 5(10): 8869-8890

26 Huang P, Lin J, Wang X, Wang Z, Zhang C, He M, Wang K, Chen F, Li Z, Shen G, Cui D, Chen X. Adv. Mater., 2012, 24(37): 5104-5110

27 Li H, Kang Z, Liu Y, Lee S T. J. Mater. Chem., 2012, 22(46): 24230-24253

28 Shen J, Zhu Y, Yang X, Zong J, Zhang J, Li C. New J. Chem., 2012, 36(1): 97-101

29 Peng J, Gao W, Gupta B K, Liu Z, Romero.Aburto R, Ge L, Song L, Alemany L B, Zhan X, Gao G, Vithayathil S A, Kaipparettu B A, Marti A A, Hayashi T, Zhu J J, Ajayan P M. Nano Lett., 2012, 12(2): 844-849

30 Kwon W, Kim Y H, Lee C L, Lee M, Choi H C, Lee T W, Rhee S W. Nano Lett., 2014, 14(3): 1306-1311

31 Dong Y, Zhou N, Lin X, Lin J, Chi Y, Chen G. Chem. Mater., 2010, 22(21): 5895-5899.

32 Dong Y, Chen C, Zheng X, Gao L, Cui Z, Yang H, Guo C, Chi Y, Li C M. J. Mater. Chem., 2012, 22(18): 8764-8766

33 Li L L, Ji J, Fei R, Wang C Z, Lu Q, Zhang J R, Jiang L P, Zhu J J. Adv. Funct. Mater., 2012, 22(14): 2971-2979

34 Luo Z, Qi G, Chen K, Zou M, Yuwen L, Zhang X, Huang W, Wang L. Adv. Funct. Mater., 2016, 26(16): 2739-2744

35 Bao L, Zhang Z L, Tian Z Q, Zhang L, Liu C, Lin Y, Qi B, Pang D W. Adv. Mater., 2011, 23(48): 5801-5806

36 Lu J, Yang J X, Wang J, Lim A, Wang S, Loh K P. ACS Nano, 2009, 3(8): 2367-2375

37 Zhou J, Booker C, Li R, Zhou X, Sham T-K, Sun X, Ding Z. J. Am. Chem. Soc., 2007, 129(4): 744-745

38 Tan X, Li Y, Li X, Zhou S, Fan L, Yang S. Chem. Commun. (Camb.), 2015, 51(13): 2544-2546

39 Pan D, Zhang J, Li Z, Wu M. Adv. Mater., 2010, 22(6): 734-738

40 Tetsuka H, Asahi R, Nagoya A, Okamoto K, Tajima I, Ohta R, Okamoto A. Adv. Mater., 2012, 24(39): 5333-5338

41 Ponomarenko L A, Schedin F, Katsnelson M I, Yang R, Hill E W, Novoselov K S, Geim A K. Science, 2008, 320(5874): 356-358

42 Zhao Q L, Zhang Z L, Huang B-H, Peng J, Zhang M, Pang D W. Chem. Commun. (Camb.), 2008, (41): 5116-5118

43 Li Y, Hu Y, Zhao Y, Shi G, Deng L, Hou Y, Qu L. Adv. Mater., 2011, 23(6): 776-780

44 Song S H, Jang M H, Chung J, Jin S H, Kim B H, Hur S H, Yoo S, Cho Y H, Jeon S. Adv. Opt. Mater., 2014, 2(11): 1016-1023

45 Wang J, Wang C F, Chen S.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37): 9297-9301

46 Liu S, Tian J, Wang L, Zhang Y, Qin X, Luo Y, Asiri A M, Al.Youbi A O, Sun X. Adv. Mater., 2012, 24(15): 2037-2041

47 Lu W, Qin X, Liu S, Chang G, Zhang Y, Luo Y, Asiri A M, Al.Youbi A O, Sun X. Anal. Chem., 2012, 84(12): 5351-5357

48 Li W, Zhang Z, Kong B, Feng S, Wang J, Wang L, Yang J, Zhang F, Wu P, Zhao D.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31): 8151-8155

49 Wu Z L, Zhang P, Gao M X, Liu C F, Wang W, Leng F, Huang C Z. J. Mater. Chem. B, 2013, 1(22): 2868-2873

50 Wei X M, Xu Y, Li Y H, Yin X B, He X W. RSC Adv., 2014, 4(84): 44504-44508

51 Wei W, Xu C, Wu L, Wang J, Ren J, Qu X. Sci. Rep., 2014, 4: 3564

52 Kang Y F, Fang Y W, Li Y H, Li W, Yin X B, Chem. Commun. (Camb.), 2015, 51(95): 16956-16959

53 Xu Y, Wu M, Liu Y, Feng X Z, Yin X B, He X W, Zhang Y K. Chem. Eur. J., 2013, 19(7): 2276-2283

54 Wang F, Pang S, Wang L, Li Q, Kreiter M, Liu C Y. Chem. Mater., 2010, 22(16): 4528-4530

55 Wang X, Qu K, Xu B, Ren J, Qu X. J. Mater. Chem., 2011, 21(8): 2445-2450

56 Liu L, Li Y, Zhan L, Liu Y, Huang C. Sci. China: Chem., 2011, 54(8): 1342-1347

57 Shin Y, Wang L Q, Bae I T, Arey B W, Exarhos G J. J. Phys. Chem. C, 2008, 112(37): 14236-14240

58 Yang Z C, Li X, Wang J. Carbon, 2011, 49(15): 5207-5212

59 Yang Z C, Wang M, Yong A M, Wong S Y, Zhang X H, Tan H, Chang A Y, Li X, Wang J. Chem. Commun. (Camb.), 2011, 47(42): 11615-11617

60 Li H, He X, Liu Y, Huang H, Lian S, Lee S T, Kang Z. Carbon, 2011, 49(2): 605-609

61 Ma Z, Ming H, Huang H, Liu Y, Kang Z. New J. Chem., 2012, 36(4): 861-864

62 Chandra S, Das P, Bag S, Laha D, Pramanik P. Nanoscale, 2011, 3(4): 1533-1540

63 Wang J, Peng F, Lu Y, Zhong Y, Wang S, Xu M, Ji X, Su Y, Liao L, He Y. Adv. Opt. Mater., 2015, 3(1): 103-111

64 Li H, He X, Kang Z, Huang H, Liu Y, Liu J, Lian S, Tsang C H A, Yang X, Lee S T. Angew. Chem. Int. Ed., 2010, 49(26): 4430-4434

65 Kim S, Hwang S W, Kim M K, Shin D Y, Shin D H, Kim C O, Yang S B, Park J H, Hwang E, Choi S H, Ko G, Sim S, Sone C, Choi H J, Bae S, Hong B H. ACS Nano, 2012, 6(9): 8203-8208

66 Bao L, Liu C, Zhang Z L, Pang D W. Adv. Mater., 2015, 27(10): 1663-1667

67 Ding H, Yu S B, Wei J S, Xiong H M, ACS Nano, 2016, 10(1): 484-491

68 Bourlinos A B, Stassinopoulos A, Anglos D, Zboril R, Karakassides M, Giannelis E P. Small, 2008, 4(4): 455-458

69 Yang S.T, Wang X, Wang H, Lu F, Luo P G, Cao L, Meziani M J, Liu J.H, Liu Y, Chen M, Huang Y, Sun Y P. J. Phys. Chem. C, 2009, 113(42): 18110-18114

70 Li X, Zhang S, Kulinich S A, Liu Y, Zeng H. Sci. Rep., 2014, 4: 4976

71 Jin S H, Kim D H, Jun G H, Hong S H, Jeon S. ACS Nano, 2013, 7(2): 1239-1245

72 Zhu S, Zhang J, Tang S, Qiao C, Wang L, Wang H, Liu X, Li B, Li Y, Yu W, Wang X, Sun H, Yang B. Adv. Funct. Mater., 2012, 22(22): 4732-4740

73 Zheng H, Wang Q, Long Y, Zhang H, Huang X, Zhu R. Chem. Commun. (Camb.), 2011, 47(38): 10650-10652

74 Lingam K, Podila R, Qian H, Serkiz S, Rao A M. Adv. Funct. Mater., 2013, 23(40): 5062-5065

75 Feng Y, Zhao J, Yan X, Tang F, Xue Q. Carbon, 2014, 66: 334-339

76 Hola K, Bourlinos A B, Kozak O, Berka K, Siskova K M, Havrdova M, Tucek J, Safarova K, Otyepka M, Giannelis E P. Zboril R, Carbon, 2014, 70(0): 279-286

77 Dong Y, Pang H, Yang H B, Guo C, Shao J, Chi Y, Li C M, Yu T.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30): 7800-7804

78 Xu Y, Wu M, Feng X Z, Yin X B, He X W, Zhang Y K. Chem. Eur. J., 2013, 19(20): 6282-6288

79 Dong Y, Dai R, Dong T, Chi Y, Chen G. Nanoscale, 2014, 6(19): 11240-11245

80 Zhang X, Wang H, Wang H, Zhang Q, Xie J, Tian Y, Wang J, Xie Y. Adv. Mater., 2014, 26(26): 4438-4443

81 Gan Z, Wu X, Zhou G, Shen J, Chu P K. Adv. Opt. Mater., 2013, 1(8): 554-558

82 Dong Y, Wang R, Li G, Chen C, Chi Y, Chen G. Anal. Chem., 2012, 84(14): 6220-6224

83 Dong Y, Wang R, Li H, Shao J, Chi Y, Lin X, Chen G. Carbon, 2012, 50(8): 2810-2815

84 Zhu A, Qu Q, Shao X, Kong B, Tian Y. 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29): 7185-7189

85 Vedamalai M, Periasamy A P, Wang C W, Tseng Y T, Ho L C, Shih C C, Chang H T. Nanoscale, 2014, 6(21): 13119-13125

86 Wang C I, Periasamy A P, Chang H T. Anal. Chem., 2013, 85(6): 3263-3270

87 XIA Chang, HAI Xin, CHEN Shuai, CHEN Xu.Wei, WANG Jian.Hua. Chinese J. Anal. Chem., 2016, 44(1): 41-48

夏 畅, 海 欣, 陈 帅, 陈旭伟, 王建华. 分析化学, 2016, 44(1): 41-48

88 Shi Y, Pan Y, Zhang H, Zhang Z, Li M J, Yi C, Yang M. Biosens. Bioelectron., 2014, 56(0): 39-45

89 Wu L, Wang J, Ren J, Li W, Qu X. Chem. Commun. (Camb.), 2013, 49: 5675-5677

90 Zhang L, Zhang Z Y, Liang R P, Li Y H, Qiu J D. Anal. Chem., 2014, 86(9): 4423-4430

91 Lin Z, Xue W, Chen H, Lin J M. Anal. Chem., 2011, 83(21): 8245-8251

92 Shao X, Gu H, Wang Z, Chai X, Tian Y, Shi G. Anal. Chem., 2013, 85(1): 418-425

93 Song Y, Shi W, Chen W, Li X, Ma H. J. Mater. Chem., 2012, 22(25): 12568-12573

94 Chong Y, Ma Y, Shen H, Tu X, Zhou X, Xu J, Dai J, Fan S, Zhang Z. Biomaterials, 2014, 35(19): 5041-5048

95 Bhunia S K, Saha A, Maity A R, Ray S C, Jana N R. Sci. Rep., 2013, 3: 1473

96 Shang W, Zhang X, Zhang M, Fan Z, Sun Y, Han M, Fan L. Nanoscale, 2014, 6(11): 5799-5806

97 Wang L, Wang Y, Xu T, Liao H, Yao C, Liu Y, Li Z, Chen Z, Pan D, Sun L, Wu M. Nat. Commun., 2014, 5: 5357

98 Zhang X, Wang S, Xu L, Feng L, Ji Y, Tao L, Li S, Wei Y. Nanoscale, 2012, 4(18): 5581-5584

99 Zhu S, Zhang J, Qiao C, Tang S, Li Y, Yuan W, Li B, Tian L, Liu F, Hu R, Gao H, Wei H, Zhang H, Sun H, Yang B. Chem. Commun. (Camb.), 2011, 47(24): 6858-6860

100 Kong B, Zhu A, Ding C, Zhao X, Li B, Tian Y. Adv. Mater., 2012, 24(43): 5844-5848

101 Lieschke G J, Currie P D. Nat. Rev. Genet., 2007, 8(5): 353-367

102 Kang Y F, Li Y H, Fang Y W, Xu Y, Wei X M, Yin X B. Sci. Rep., 2015, 5: 11835

103 Xu Y, Li Y H, Wang Y, Cui J L, Yin X B, He X W, Zhang Y K. Analyst, 2014, 139(20): 5134-5139

104 Tao H, Yang K, Ma Z, Wan J, Zhang Y, Kang Z, Liu Z. Small, 2012, 8(2): 281-290

105 Li N, Liang X, Wang L, Li Z, Li P, Zhu Y, Song J. J. Nanopart. Res., 2012, 14(10): 1177

106 Lim S Y, Shen W, Gao Z. Chem. Soc. Rev., 2015, 44: 362-381

107 Jiang K, Sun S, Zhang L, Lu Y, Wu A G, Cai C Z, Lin H W.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18): 5360-5363

108 Ge J, Lan M, Zhou B, Liu W, Guo L, Wang H, Jia Q, Niu G, Huang X, Zhou H, Meng X, Wang P, Lee C S, Zhang W, Han X. Nat. Commun., 2014, 5: 4596

109 Bourlinos A B, Bakandritsos A, Kouloumpis A, Gournis D, Krysmann M, Giannelis E P, Polakova K, Safarova K, Hola K, Zboril R. J. Mater. Chem., 2012, 22(44): 23327-23330

110 Xu Y, Jia X H, Yin X B, He X W, Zhang Y K. Anal. Chem., 2014, 86(24): 12122-12129

双碳的背景与意义范文4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温室气体排放;低碳;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 Q148: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4-0072-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4.014

中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为迅速的国家,2001-2006年间中国的碳排放增长了近两倍。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人均能耗是农村地区的3.5倍,超过75%的温室气体从城市产生[1]。因此,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开展城市温室气体减排研究十分迫切。

系统动力学模型作为一种综合的仿真模型,适用于模拟能源部门间的供给与消费关系,并实现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环境排放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因果影响,在对能源供应和需求技术详细表述的基础上,通过外生的情景假设驱动,有效协调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间的复杂动态反馈问题。因此,系统动力学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国家、区域或城市以及行业等多尺度下能源消费、供需调控、产业结构调整、温室气体排放与管理的综合研究中。

国家层面:李明玉[2]和宋世涛等[3]都对国家尺度能源供给与消费的供需关系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综述与分析,就影响国家能源供需关系的子系统结构和过程模拟进行阐述。朱勤等[4]建立分析人口-消费-碳排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对人口发展、经济增长、居民消费及碳排放进行动态仿真,定量考察未来人口发展与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量化人口发展与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合理碳排放空间。秦钟[5]等人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GDP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总量及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消费量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能源需求和CO2排放量进行预测。Guan等人[6]在结合生产、生活、碳捕捉与封存和能源利用效率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模拟不同政策和技术条件下中国未来20年CO2排放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大力发展碳捕捉与碳封存技术是未来减排的最有效方式。

区域城市层面:Li和Huang等人[7-9]构建了能源规划利用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动态系统模型,以反映不确定条件下能源可持续利用与碳减排程度的综合实现效果,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加拿大Waterloo市的能源管理与决策分析中。周宾等[10]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甘南藏族自治州区域累积碳足迹模型并仿真,研究区域的累积碳足迹演替情况。由此可见,系统动力学为研究能源经济系统内CO2排放的动态模拟仿真,提供了科学可行的分析工具。李玮和杨钢[11]以能源富集区中国山西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能源消费系统的区域子系统协调发展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调控得出该省能源消费科学发展的最佳方案。吴建新[12]提出独立区域净碳排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简洁综合的系统结构和数据需求综合估算碳排放量,并在天津滨海新区的案例研究中得到与事实比较贴近的仿真结果。

部门行业层面:Stepp等人[13]评估美国交通部门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成效,在考虑政策行动的直接反馈以外,也兼顾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产生的间接影响。Anand等人[14]开发了印度水泥工业二氧化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综合考虑了人口稳定增长、公寓节能和水泥生产工艺结构管理的政策选择对CO2减排影响。此外,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还在废弃物处置、畜牧林业、工业等多个部门的CO2排放核算中得到应用[15-21]。

由此可以看出,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是综合研究复杂能源供需系统关系,模拟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的有效手段,能够为科学、合理的预测与保障能源供给、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提供参考依据,对实现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动力学研究在城市和行业双重层面的考虑下,目前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对城市的能源消费与排放只有通过多行业完整的解析过程才能达到完整与接近现实,这也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本文选择重庆作为案例城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与地处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相比,在重庆这类老工业基地探索低碳经济发展与低碳城市建设的实现模式对于广大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而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对城市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定量核算,制定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掌握温室气体排放结构的基础。本研究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对城市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因素和温室气体排放间的响应关系进行梳理与动态模拟,并预测重庆市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趋势,从而对未来重庆市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建设进行情景分析和评价,最终提出相应减排依据和政策措施。

1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模型构建

1.1 模型边界与建模目的

本研究将温室气体排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边界确定为重庆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综合考虑包括重庆市行政区域内部的能源消费(不包括火力发电导致的氧化亚氮的排放)、工业部门非能源消费、农牧业过程、废弃物处置过程、碳汇等过程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及其内部变量对能源消费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根据重庆历史统计数据和未来发展目标、规划确定模型参数,并采用STELLA软件进行如下仿真:①模拟重庆市2011-2020年间温室气体排放系统主要变量动态变化趋势;②调控模型决策变量并进行模拟,了解不同政策情景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2 模型系统结构分析

将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系统分为能源供给、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经济、人口、碳汇六个子系统。这六个子系统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因果反馈关系。各子系统影响关系见图1所示。

图1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各子系统结构关系图

Fig.1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subsystem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in Chongqing City

由图1可以看出能源供应子系统和能源需求子系统是模型的两大主体,CO2的排放量主要取决于能源数量和使用的能源类型。各经济部门中,普遍使用的一次能源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电作为二次能源来源于燃煤热电站、水电站、核电站等。不同类型的电站生产相同电能时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不同,因此模型把电能供应纳入研究范围。能源需求主要来自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和家庭生活。该模型重点预测经济部门和人口规模的发展情况。

1.3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

在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边界之内,着重分析对能源系统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包括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子系统,如生活能源消费、一产能源消费、工业能源消费、建筑业能源消费和三产能源消费,并对各个子系统内部及相互影响要素和联系进行分析。将温室气体排放系统各个子系统中的关键要素都包含在边界之内,相互之间发生作用,形成复杂关系网;利用反馈组成闭合回路,通过正负反馈关系来反映不同信息与动作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22]。另外,本研究还将经济计量学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奥肯定律悖论和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融入到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中,以提高系统动力学模型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精确性和可信度。

模型中主要反馈关系环和因果关系总结如下(带有“+”号的箭头表示正反馈关系,带有“-”号的箭头表示负反馈关系):

反馈关系环:

1)能源消费一+GDP总量一+人均GDP一+生活水平一+人均生活能源消费一+能源消费

2)能源消费一+GDP总量一+工业GDP一+工业能源消耗一+能源消费

3)能源消费一+GDP总量一+建筑业GDP一+建筑业能源消耗一+能源消费

4)能源消费一+GDP总量一+第三产业GDP一+第三产业能源消耗一+能源消费

5)能源消费一+GDP总量一+固定资产投资一+资本存量一+GDP总量一+能源消费

6)能源消费一+GDP总量一-就业率一+就业人口一+GDP总量能源消费

因果关系:

1)常住人口一+就业人数一+GDP一+能源消费一+温室气体排放

2)常住人口一+固体废弃物一+温室气体排放

3)常住人口一+废水一+温室气体排放

4)建筑行业GDP一+建筑面积一+水泥消费一+温室气体排放

5)工业GDP一+工业固体废弃物一+温室气体排放

6)工业GDP一+工业废水一+温室气体排放

1.4 模型参数及方程确定

本模型的模拟时间段为2011-2020,模拟时间步长为1年。参数确定过程中所需要的历史数据主要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1998-2009》、《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998-2009》、《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8-2009》等资料[23-26],部分模拟参数主要依据重庆市相关规划如《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成果汇编》、《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重庆森林工程总体规划》[27-29]等。

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参数类型主要包括初始值、速率值、常数值、表函数、辅助变量值5种类型。不同类型参数及方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确定:

(1)经验公式法。对于GDP与生产要素投入之间的关系,已有很多研究,得到一些经验公式值得借鉴。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道格拉斯经验生产函数,资本永续盘存,奥肯定律悖论三个经济学观点。

(2)回归分析法。对存在较大相关性的变量间的方程,借助SPSS软件,采用数学最小二乘法统计方法进行二元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历史数据之间的相互规律,并进行拟合优度检验和显著性检验,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回归方程。如第一产业GDP比例与城市化率关系、水泥消费量与建筑业GDP关系、人均生活能源消费与人均GDP关系等。

(3)多年算术平均值。模型中不宜采用回归分析来拟合的参数,可以采用长时间数列的历史数据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来表示参数的平均水平,规避使用数学方程牵强拟合而出现不合理的数据偏差;

(4)表函数法。模型中有些变量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不能代数组合得到,而表函数作为系统动力学建模的一个重要工具,具有方便操作、易于运用等优点[30],可以处理不能通过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来确定参数的情况,实现对参数变化的精确描述。如减少林地面积、万元建筑业GDP能耗、万元工业GDP固废生产量等。

(5)参考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确定参数。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数据。

1.5 模型有效性检验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后,需要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以判断模型和实际系统的符合程度,以保证模型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常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方法包括直观与运行检验、历史检验和灵敏度分析。

本研究在模型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选择2006-2008年重庆的历史数据和模拟数据进行历史检验。检验的变量包括常住人口、GDP、能源消费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共四个重要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4个变量各年份的模拟值与历史值均基本吻合,相对误差

表1 模型有效性检验结果

Tab.1 Validity test results of model

源消费量、废弃物处置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农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碳汇,温室气体排放量;16个参数分别为:自然增长率、机械变化率、城市化率、固定资产投资率、工业产值比例、建筑业产值比例、万元一产能耗、万元工业GDP能耗、万元建筑业能耗、万元三产能耗、煤炭比例、天然气比例、石油比例、电力比例和新造林面积。每个参数年取值变化10%,考察其对8个输出变量的影响。8个灵敏度值的均值可代表某一特定输出变量对某一特定参数的灵敏度;通过灵敏度分析计算出8个变量对某个特定参数的平均灵敏度(见图2)。

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率、工业产值比例、万元工业能耗的灵敏度较高,分别为15.5%、12.6和14.7%,大于10%,说明这三个参数为系统的关键因素。另外,煤炭比例、新造林面积的灵敏度大于5%,其他参数灵敏度较低,说明系统对大多数参数变化是不敏感的。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强壮型,能够用于对实际系统的模拟。

图2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灵敏性分析

Fig.2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dynamic model in Chongqing City

注:1:自然增长率;2:机械变化率;3:城市化率;4:固定资产投资率;5:工业产值比例;6:建筑业产值比例;7:万元一产能耗;8:万元工业GDP能耗;9:万元建筑业能耗;10:万元三产能耗;11:煤炭比例;12:天然气比例;13:石油比例;14:电力比例;15:新造林面积。

2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情景预测

重庆温室气体的排放与经济发展、能源需求、能源结构、碳汇能力等有关。因此,本研究中对经济发展考虑了由于投资率不同带来的高、中、低三种发展情景,并在此基础上设置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分别考虑节能水平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改善、碳汇能力增强对未来重庆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趋势的影响。

2.1 节能情景设置

节能情景的设置主要考虑经济发展和单位GDP能耗水平降低两方面。

2.1.1 经济发展

为了保证经济的高速增长,重庆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相应维持在较高水平。本研究考虑不同的投资率和城市化带来的高、中、低三种经济发展速度及其对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2.1.2 单位GDP能耗

“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将发展产值达1.2万亿元的七大新兴产业,并将发展低碳经济列入规划,确保“十二五”末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16%。将重庆2008年各产业单位产值能耗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发现,重庆一产、工业、建筑业能耗水平均有较大节能潜力和空间(见表2)。三产能耗水平已处于国内较好水平[28]。因此本研究中,假设“十二五”期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效率的提高,重庆每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3.2%,三产能耗水平保持现状不变。

表2 2008年各地区万元产值能耗(1997年不变价)

Tab.2 Energy consumption per 104 Yuan output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2008 (Constant Prices of 1997)

2.2 低碳情景设置

在节能情景的基础上,本研究考虑能源结构、清洁能源、碳汇能力三方面的影响,构造重庆低碳情景。

2.2.1 能源结构

(1)煤炭供应能力预测。

重庆市在“十二五”期间年产煤维持在4 000万t左右,若重庆能源消费结构仍维持目前比例,则2011年其缺口为672万t,到2015年为1 999万t。因此重庆未来的发展,应该减少对煤炭的需求,保障煤炭能源供应安全。

(2)电力供应能力预测。

2010年全市装机容量将达到1 200万kW,2012年将达到1 600万kW,2015年将力争达到2 200万kW。另外,2012年电量缺口120亿kWh,2015年电量缺口180亿kWh。重庆市在“十二五”期间地方电源供电将可以满足全市约81%的电量需求,其余电量缺口可从外部购入。

(3)油料及天然气供需能力预测。

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重庆市不出产石油,所需成品油全部靠外部调入。重庆市是天然气主产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是中国天然气配额是全国统一分配和调度,因此本研究中天然气消费比例缓慢上升,2015年结构比例达到15%。为保证天然气替代工程顺利推行和优化重庆能源结构,重庆市应向国家争取川气东送项目在重庆的留存份额。“十二五”期末重庆市能源消费品种结构变化见表3。

表3 “十二五”末重庆市能源消费品种结构变化百分比

Tab.3 Change percentage of energy consumption construction

in

Chongqing city by the end of “twelfth fiveyear”

2.2.2 低碳能源

本研究中的低碳能源主要是指相对于传统能源,温室气体排放较少或者不排放的能源。重庆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以水电、太阳能等为主,对风力发电给予扶植政策和导向。水电方面:重庆市境内主要有长江、乌江、嘉陵江、涪江等河流及其支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 298万kW,理论年发电量2 013亿kWh。单机装机容量500 kW及以上的技术可开

发电站共有420座,总装机容量982万kW,年发电量446亿kWh;太阳能发电方面:重庆市正加大太阳能使用的普及程度,进一步增强光伏发电产业在重庆的竞争力和产业规模,以实现2015年、2020年重庆市太阳能利用可分别替代当年总耗电量的2%、3%;风电方面:重庆属于风能资源较贫乏地区,但一些山口、河谷地区,特别是盆地边沿的东北部山区风能资源较丰富。根据重庆市气象台站10米高度测风资料统计,重庆市风能总储量2 250万kW,可技术开发的风能在10-50万kW左右。

2.2.3 碳汇

(1)森林碳汇。

根据重庆市森林工程规划[13],2012年新造林1 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2017年新增森林面积1 5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

(2)碳捕捉和封存。

CO2捕集与地质封存(CCS)技术比较适合于像火电、钢铁、水泥等大型工业CO2固定集中排放源,也可应用于大规模产生低碳或无碳的非电力和运输行业及分散的小规模企业。目前,重庆将CCS技术研发纳入“十二五”科技规划,对企业和科研单位CCS技术提供持续的支持,并协助争取国家、欧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2015年前,对合川双槐电厂关键设备和吸收剂性能进行改进,降低运行能耗和捕集成本,扩大烟气捕捉总量,做好碳捕捉技术推广的前期工作。2020年前,选择水泥厂、常规火电厂以及钢铁、合成氨、烧碱等高耗能工业作为试点行业,应用CO2捕获装置并给予经济和政策支持。因此,本研究中假设2015年重庆碳捕捉和封存能力为2万 t,2020年增加到10万 t。

3 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预测结果分析

按照节能情景,本研究确定不同固定资产投资率和能耗强度下重庆市常住人口、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能源需求总量、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3.1 常住人口

按照重庆“十二五”规划,重庆常住人口增长较快(见图3),主要是因为重庆外出打工人口回家就业或创业,导致常住人口比例的增加。

图3 重庆市常住人口情况

Fig.3 Predicted permanent resident population in Chongqing City

3.2 地区生产总值GDP

图4表示了不同情景假设条件下GDP预测值。可以看出GDP(1997年不变价)总量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由模型可知,对GDP影响最大的变量是资本存量。由于重庆目前的资本积累比例非常高,与此对应,“十二五”GDP增

图4 重庆市节能情景经济发展情况(1997年不变价)

Fig.4 Predic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energy saving scenario in Chongqing City

长率保持15%-12%的高速水平。自“十二五”末起,考虑重庆投资率降低的实际情况,GDP增长率也对应略有下降,不同情景减缓速度不一致。

3.3 重庆能源消费

如图5所示,2011-2020年重庆市能源消费呈现出上升趋势。在经济上较有可能实现的中情景

下,节能情景下,能源需求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13 419万吨标煤,是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的2.7倍。

图5 重庆市能源消费预测

Fig.5 Predicted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ongqing City

3.4 温室气体排放

图6、7分别显示了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下,2011-2020年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经济上较有可能实现的中情景下,节能情景下,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36 482.92万 tCO2,是2008年的2.6倍;低碳情景下,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2020年达到34 552.55万 tCO2,是2008年的2.5倍。

图6 重庆市节能情景温室气体排放预测

Fig. 6 Predicted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under

energy saving scenario in Chongqing City

在经济上较有可能实现的中情景下,对比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见图8),温室气体减排强度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20年,节能情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2.053 tCO2/万元,比2005年下降43%;低碳情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944 tCO2/万元,是节能情景的947%,比2005年下降46%。因此,产业能耗水平降低,即节能情景,是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途径。

图7 重庆市低碳情景温室气体排放预测

Fig.7 Predicted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under lowcarbon scenario in Chongqing City

图8 重庆市中速经济下节能情景与低碳情景碳排强度对比

Fig.8 Comparison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intensity between energy saving scenario and

lowcarbon scenario with intermediate

speed economy

4 结论与对策

本研究综合考虑包括重庆市行政区域内部的能源消费(不包括火力发电导致的氧化亚氮的排放)、工业部门非能源消费、农牧业过程、废弃物处置过程、碳汇等过程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子系统及其内部变量对能源消费产生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依据所建立的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重庆市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2011-2020年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模拟预测。

模拟结果表明,中速经济下,2020年,节能情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2.053 tCO2/万元,比2005年下降43%;低碳情景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944 tCO2/万元,是节能情景的94.7%,比2005年下降46%。产业能耗水平降低,即节能情景,是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途径。重庆必须以降低单位产值能耗为首要任务,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节能减排工作,优化能源结构,积极推进森林工程建设,按照低碳情景发展,才能保证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在重庆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评价和预测基础上,提出以下重庆市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经济结构优化。优化第二产业结构,限制高碳产业发展。限期淘汰达不到节能基本要求的火电、钢铁、水泥、化工、氧化铝、煤矿六大高耗能产业的落后产能和高能耗生产设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限制“高碳”行业发展制定行业碳排放强度准入的标准,逐步实行更加严格的产业政策,控制高能能耗、高污染项目审批和建设。(2)能源结构调整。一方面,结合重庆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天然气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有序发展水电,扶持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大力减少碳排放。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集约开发和帮扶区域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的发展。

(3)积极增加碳汇。在稳定现有森林覆盖率的同时,对有提升潜力的区域进一步通过造林和再造林稳步提升森林碳汇的质量和效果;建立健全重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林地的占有、开发、使用和消费,制定合理的生态和经济补偿措施和实施标准;大力发展CCS技术,支持引进先进CCS技术,加大推广执行力度,逐步由试点企业向重点行业推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戴亦欣.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治理模式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2-17. [Dai Yixin. The Necessity and Governance Model of Developing Low Carbon City in China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 19 (3): 12-17.]

[2]李明玉. 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的系统动力学模型[D]. 沈阳:东北大学,2009. [Li Mingyu.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for Energy Supply and Energy Consumption [D]. Shenya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2009.]

[3]宋世涛,魏一鸣,范英. 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42-48. [Song Shitao, Wei Yiming, Fan Ying. Study on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A review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 14(2): 42-48.]

[4]朱勤,彭希哲,傅雪. 我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碳排放变动的模拟分析[J]. 人口与发展,2011,17(2):2-15. [Zhu Qin, Peng Xizhe, Fu Xue. Simulated Analysis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Carbon Emission in Future China[J].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1, 17(2): 2-15.]

[5]秦钟,章家恩,骆世明,等. 我国能源消费与CO2排放的系统动力学预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4):1043-1047. [Qin Zhong, Zhang Jiaen, Luo Shiming, et al. Predi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by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08, 16(4): 1043-1047.]

[6]Guan D, Hubacek K, Weber C L, et al. The Drivers of Chinese CO2 Emissions from1980 to 2030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8, 18:626-634.

[7]Lin Q G, Huang G H. A Dynamic Inexact Energy Systems Planning Model for Supporting Greenhousegas Emission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Renewable Energy Development Under UncertaintyA Case Study for the City of Waterloo, Canada [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9, 13: 1836-1853.

[8]Li G C, Huang G H, Lin Q 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GHGmitigation Oriented Inexact Dynamic Model for Regional Energy System Management [J]. Energy,2011, In Press.

[9]Li Y P, Huang G H, Chen X. Planning Regional Energy System in Association with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under Uncertainty [J]. Applied Energy,2008, 88, 599-611.

[10]周宾,陈兴鹏,王元亮. 区域累积碳足迹测度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实验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3):37-41. [Zhou Bin, Chen Xingpeng, Wang Yuanliang. Regional Cumulative Carbon Footprint Measure System Dynamic Model and Simulating Experiment: The Case of Gannan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z [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0, 27 (23): 37-41.]

[11]李玮,杨钢.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西省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研究[J]. 资源科学,2010, 32(10):1871-1877. [Li Wei, Yang Gang. A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ergy Consumption in Shanxi Province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J]. Resources Science, 2010, 32(10): 1871-1877.]

[12]吴建新. 区域净碳排放量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11,13(1):66-68. [Wu Jianxin. Study of the System Dynamic Model of Regional Net Carbon Emission [J]. 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1, 13(1):66-68.]

[13]Stepp M D, Winebrake J J, Hawker J S, et al. Greenhouse Gas Mitigation Policies and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The Role of Feedback Effects on Policy Effectiveness [J]. Energy Policy, 2009, 37 (7): 2774-2787.

[14]Anand S, Vrat P, Dahiya R P. Application of a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for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of CO2 Emissions from the Cement Industry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6, 79: 383-398.

[15]Lu H W, Huang G H, He L, et al. An Inexact Dynamic Optimization Model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Association with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Control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9,90: 396-409.

[16]Gamett T. Livestockrelat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mpacts and Options for Policy Makers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icy,2009, 12: 491-503.

[17]Moore J L, Howden S M, McKeon G M, et al. The Dynamics of Grazed Woodlands in Southwest Queensland, Australia and Their Effect o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J].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2001, 27: 147-153.

[18]王向华,朱晓东,程炜,等. 不同政策调控下的水泥行业CO2排放模拟与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2007,27(6):851-856. [Wang Xianghua, Zhu Xiaodong, Cheng Wei, et al. Simulation and Scenario Analysis for CO2 Discharge from the Cement Industry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Policy Control [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7, 27(6):851-856.]

[19]张荣荣.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业行业碳足迹研究[D]. 无锡:江南大学,2010. [Zhang Rongrong. Research on Industrial Carbon Footprint Based on System Dynamic [D]. Wuxi: Jiangnan University. 2010.]

[20]佟贺丰,崔源声,屈慰双,等.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水泥行业CO2排放情景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0,(3):40-50. [Tong Hefeng, Cui Yuansheng, Qu Weishuang, et al. System Dynamic Scenarios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s of Chinas Cement Industry [J]. China Soft Science,2010, (3): 40-50.]

[21]车卫红. 我国工业碳源和能源碳源排碳量估算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Che Weihong. Study on Estim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from Industry Carbon Source and Energy Carbon Source of China [D]. Beijing: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10.]

[22]王其藩. 系统动力学[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Wang Qifan. System Dynamics [M].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Press, 2009.]

[23]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摘要-2008[S].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Abstract-2008[S]. Beijing: China Statistical Press, 2008.]

[24]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 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2002[S].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National Bureau of 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ing. Chinese Area Inputoutput Table 2002[S]. Beijing: China Statistical Press, 2002.]

[2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S].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National Bureau of Rural Social Economic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 Rural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10[S]. Beijing: China Statistical Press, 2010.]

[26]重庆统计局. 重庆统计年鉴, 1998-2009[S]. cqtj.省略/tjnj/index.htm. [Chongqing Statistical Bureau. Chongqing Statistical Yearbook, 1998-2009[S]. cqtj.省略/tjnj/index.htm.]

[27]重庆市林业局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重庆森林工程总体规划[R].2008. [Chongqing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Forest Engineering Planning in Chongqing[R].2008.]

[28]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概况[R].2010. cq.省略/cqgk/ [Chongqing Municiple peoples government. Chongqing Profiles[R]. 2010. cq.省略/cqgk/]

[29]重庆市统计局. 重庆市能源消费特征、问题及节能措施研究[R].2008. stats.省略/tjfx/dfxx/t20080806_402497090.htm. [Chongqing Statistical Bureau. Energy Consumption Feature, Problem and Energy Saving Measures in Chongqing [R]. 2008. stats.省略/tjfx/dfxx/t20080806_402497090.htm.]

[30]贾仁安,胡玲,丁荣华,等. SD简化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及其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10):137-144. [Jia Renan, Hu Ling, Ding Ronghua, et al. SD Simplified Rate Variable Fundamental Intree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J]. Systems Engineeringtheory & Practice,2001, (10): 137-144.]

System Dynamics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 in Chongqing City

CHEN Bin JU Liping DAI Jing

(State Key Joint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School of Environ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双碳的背景与意义范文5

关键词;热液型铀矿 铀成矿类型成矿系列找矿方法

1 新时期找矿的新理念

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铀矿床被发现,铀成矿类型及成矿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复杂,为加大寻找铀矿的力度,广大地质科学者对铀成矿理论都提出了许多新思路和新方法,对新一轮的找矿起到了很大的成效。

新一轮的找矿要有新起点和新目标, 应着眼于寻找中大型的铀矿床, 才能满足急剧增长的资源需求。如果仅停留在寻找中小型铀矿床的理念, 则很难满足这种需求。热液型铀矿新一轮找矿要有新理论作指导, 有新思路才能有找矿的新突破。过去,我国找矿主要是以壳源再造、浅成低温的理论为指导, 尽管找到一大批铀矿床, 成绩显著, 但多为中小规模, 中低品位。现在, 我们要着眼于找中大型矿床, 应确立以幔源叠造、深源成矿理论为指导。

新一轮的找矿不能只停留在就矿找矿,要自觉地确立适合于各自地区的成矿模式,并厘定可操作性强的找矿模式(找矿方法的模式) , 实现以模式指导找矿。已知矿区(矿田) 扩大的潜力大, 有幔源叠加的矿田潜力更大。与地幔流体成矿作用有关的矿床探深扩边潜力很大。新不整合脉型铀矿, 即红层覆盖下不整合面与深断裂交切(构造结) 的隐伏铀矿床必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它可能成为今后铀资源新的增长点。

铀成矿类型与成矿系列

我国热液型铀矿床分布广泛, 数量甚多,其含矿主岩有花岗岩、火山岩、碳硅泥岩。就其成因而言, 很难用一种成因类型加以概括和解释。据已有矿床的含矿脉体稳定同位素的资料和矿床不同的特点, 大体可归结为3 种不同的成因类型, 即热水循环富集型、岩浆期后热液型、地幔流体富集型(表1) 。已有的数据表明, 一些岩浆热液型和地幔流体型矿床常混合有大气降水, 表现为双混合的特点。

3 大型铀矿床、矿田与幔源成矿的密切关系

铀矿田常多见有幔源岩浆活动。在某县小丘源铀矿田附近的西垄乌石山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发现二辉橄榄岩捕掳体, 其中有大量浆胞( 地幔岩) , 熔体玻璃中K2O 为1312 %, 证实玄武岩来自幔源, 地幔流体确实富碱(杜乐天) ; 下庄铀矿田中与成矿密切有关的辉绿岩87 Sr/ 86 Sr 为01705 , δ18 O 为713 ‰~8 ‰, 表明其来自地幔。帽峰次火山岩及竹筒尖小岩体, 87 Sr/ 86 Sr 为01706 , δ18 O为714 ‰~814 ‰, 稀土配分曲线为缓倾海欧式, 也表明其来自地幔; 白面石铀矿田中与铀成矿有关的玄武岩, 有资料表明其来自地幔; 会昌铀矿田中与铀成矿有关的安山岩K2O 为5197 %~9166 % , 显著富钾, 可能来自地幔; 若尔盖铀矿田中的加里东辉绿岩δEu = 1 , 无亏损。印支燕山期的石英二长岩、闪长玢岩、煌斑岩的Eu 亏损不大, 属壳幔混熔型等。由于过去认识所限, 重视不够, 获取的资料和数据尚较少, 相信随着今后深入研究, 必将会获得更多新的科学数据。大型铀矿床常见有地幔流体的成矿活动,已在一些大型铀矿床获得有意义的资料可作佐证。

4 深源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

过去研究较多的是壳源再造、低温浅成的区域地质背景, 深源(幔源) 成矿近几年才逐渐引起重视, 对其成矿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尚较欠缺, 现提出不成熟看法以供讨论。基础背景是挤压造山环境形成富铀古隆起区, 并有浅源深成花岗岩浆侵入和喷发隆起带的存在。在活动带前者是加里东隆起区, 后者是印支燕山早期的花岗岩和酸性火山喷发岩隆起带。在此基础上, 必须具备伸展的非造山的拉张裂陷红盆带的叠置条件,尤其要有拆离构造深断裂切壳, 沟通地幔上涌区内幔源物质的上升, 有深源浅成岩浆侵入和地幔流体活动。最有利的成矿区是拉张裂陷带与不同方向大断裂交切的大型构造结,并伴有地幔“柱”活动中心。我国铀矿省的铀矿田分布, 明显受晚白垩世至古近纪的裂陷红盆带控制,其中部分为深源成矿的矿床和矿田, 其特定环境可能为地幔上涌、局部拉裂深切, 具有大型构造结的地幔“柱”活动中心。在扬子地块上, 广泛发育碳硅泥岩型(含碳酸盐岩型、硅岩型) 铀矿床, 其空间分布也明显受K2E 的断陷红盆带控制,其矿岩时差大, 矿化垂幅小, 铀品位较低,矿床规模不大, 很少见岩浆活动与铀成矿有密切关系, 更见不到地幔岩浆和流体活动的痕迹, 这也反证了只有地幔流体型的铀矿才富和大。扬子地块远离华南地幔活动区和大型伸展的拉张断陷红盆带发育区。地块内的断陷红盆带一般规模较小, 且断陷不深, 故伴随的地幔岩浆活动少见。

5 深源(幔源) 铀成矿的识别判据

幔源铀成矿的研究尚不深入, 要总结其成矿的识别判据难度较大, 要分别提出不同比例尺的找矿判据更有困难。为了向即将开展大规模“硬岩”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初步草拟了不分级别的综合识别判据, 甚不成熟, 仅供讨论和借鉴。

(1) 富铀增厚的陆壳隆起区叠加( + )断陷红盆带叠加( + ) 横切的大型构造结;岩浆活动中心和断裂构造活动中心的复合区;

(2) 有地幔岩浆活动及地幔流体活动,见深源浅成的中基性、碱性的小岩体、脉体和火山熔岩;

(3) 有大型的构造积矿空间(深大断裂含矿、含矿密集裂隙群、大型构造结、地化构造不整合面等) ;

(4) 发育碱交代体、隐爆角砾岩; 发育高中低温叠置的大蚀变带(场) , 具有深源和浅源、基性和酸性等复杂的元素地球化学场。

(5) 具有复杂的矿物共生组合, 常见有高中温的矿物和中低温的矿物组合混杂或分阶段产出;

(6) 成矿温度较高, 300 ℃以上;

(7) 成矿期相对较早, 100~140 Ma 居多, 可能与在100 Ma ±有一次地幔活动期有关。

6 深部找矿方法问题

今后找铀矿难度越来越大, 单纯依靠就矿找矿已满足不了深部寻找盲矿的需要, 况且过去几十年对出露地表的“明矿”和浅部的矿已工作程度较高, 关键是如何巧破覆盖精取深部, 提高攻深找盲的能力。过去, 勘查深度仅局限在300~500 m ,深部找矿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但不同矿化类型的矿化垂幅是有差异的, 热水型铀矿床向深部发展的余地不可能太大, 地幔流体型和岩浆热液型矿床向深部扩展的空间可能较大。首先, 要确立适合于各自找矿地区成矿模式的找矿模式, 明确探寻深部不同地质构造环境的方法最佳组合。矿田寻找“交点式”铀矿床类型所建立的找矿模式可作为范例,提出的磁法找辉绿岩脉, 电法找硅化带, 交切点有退磁, 活性炭、热释光异常是深部交点成矿的良好显示, 此找矿方法模式实际应用效果甚好。各地区找矿对象和找矿类型各不相同, 深部成矿地质环境各不相同, 为此, 要建立适合于各地区寻找不同类型铀矿床的找矿模式。

双碳的背景与意义范文6

关键词:企业宣传;新闻眼;记者的职责

笔者的身份是企业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要是谈论到“记者”这个头衔,的确是有点尴尬,走在社会上或许要解释半天,别人方能恍然大悟,虽然这不是一种自我否定,但这却是我们这样的记者圈真实写照,姑且,我们称自己为“小记者”吧。

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四年有余了,四年来,成就也有,不足也多,综合评价起来,算是一名刚刚合格的“小记者”,“小记者”不能自己小瞧自己,也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标准和水平,让别人瞧不上我们和这个职业,认为我们只是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

一、企业宣传不可或缺

有一种观念认为,作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企业,不需要做宣传这类“虚”工作,也不需要这类的“虚部门”。但随着企业宣传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某种程度上,企业宣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的广泛重视。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白热化,企业要想在行业内和用户群中被广泛认可,除了需要企业在产品质量、销售、服务等方面做出一流的努力外,还需要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品牌立企”。一方面,企业通过较高的知名度、良好的声誉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合作伙伴的协作以及群众的拥护和信赖。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独特的品牌,又可以赢得更多的客户,争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取得竞争优势,这就必须发挥企业的宣传功能。

近年来,随着淮南矿业集团的做大做强,“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的发展战略已经叫响行业内外,淮南煤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煤炭行业,淮南煤矿的产量由过去每年徘徊1000万吨左右,发展到2009年煤炭产量突破6700万吨,另外淮南煤矿采煤的步伐已经走出去本土,十二五期间,集团公司煤炭产量本土达亿吨、本土外可形成3000至5000万吨规模;电力方面,从无到有,目前集团公司的电力权益规模已达到1192万千千瓦,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发电企业;房地产,在合肥、芜湖、上海、嘉兴等地业已形成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淮矿地产”,淮南矿业集团成为安徽省最大的房地产企业,淮南煤矿已经完成从百年矿业到百年产业的蜕变,淮矿这个品牌正在中华大地被广泛关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的企业宣传部门做到与企业同进,在关键时刻为企业及时宣传造势。2008年12月5日,国家首个亿吨大型煤电基地投产典礼在顾桥矿隆重举行,当时的大背景是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经济形势一片萧条,国务院为刺激当时正在复苏中的中国经济信心,而用举行大型投产典礼,尤其是建成亿吨级煤电基地这样一个大型工业粮仓的方式来为国家经济复苏助威,在此情形下,除了中央、省市媒体作出相关报道之外,我们利用自己的宣传平台,通过采写新闻报道、新闻链接、新闻特写、系列报道等形式不断深化、升华这一事件的积极意义,向行业内外传递淮南煤矿的信心和作为,在当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二、“小记者”大作用

作为煤炭行业的记者,身份比起一般的企业宣传者,要增添几分特殊意义。众所周知,煤炭行业苦、脏、累、险,在过去,“四处无门把碳掏”,由此可见煤炭行业的艰苦性,尤其是淮南煤矿,虽有着“中国东南部资源条件最好、资源量最大、最具开发潜力的一块整装煤田”的赞誉,但由于瓦斯含量大、水、火、地温、地压等威胁,五大矿井灾害俱全,这块煤又被人形象地比喻成“悬崖上的鲜果”。

干煤矿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谨慎的态度,另外还要有效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才能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这个时候,就要求我们这些做宣传这类“务虚”的工作者冲上去,做一些务实的事情,用我们手中的笔、纸、话筒、镜头去推动和促进矿井安全生产。通过我们的及时报道,可能一项瓦斯治理新技术在全矿区得以推广应用,避免一起瓦斯超限事故;通过我们的深度发掘,可能引导职工改变一个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坏习惯,保护一个职工的生命;通过我们的准确剖析,煤矿中的一种不良管理行为可能得到遏制,保护了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

2009年2月22日,山西屯兰发生瓦斯爆炸事故,74名矿工兄弟失去了生命。分析事故的原因时发现,部分矿工不会正确使用自救器,在悲痛兄弟煤矿发生矿难的同时,笔者在深思:我们的职工对于每天佩戴腰间的自救器能否做到正确使用呢?随即,笔者在淮南矿区广大职工中间进行走访、调查后发现,我们的职工对于自救器使用状况也令人堪忧,对于此番调查结果,除了在做好一组负面新闻报道的同时,也及时地将这一情况反馈到集团公司相关部门,随后,一场覆盖淮南煤矿各个生产矿井的自救器培训活动迅速开展起来了。

三、做一个怎样的“小记者”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企业记者,没有中央、省、市等媒体所拥有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但切不能因此而降低了工作标准,企业记者也有自身肩上的责任:为企业发展造势、关注职工的生产与生活、同与企业发展不协调的杂音做斗争、曝光安全管理中的不健康行为……。既然选择做一名记者,就要尽百倍努力做一名合格的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