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危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室气体危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室气体危害

温室气体危害范文1

摘要:村企共建是目前我国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的一种重要模式,将企业的资金、技术等优势与农村的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因素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资源型农村因为具有矿产资源、土地等优势,往往是大中型企业优先选择进驻的对象。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许多资源型农村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结构转型以及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等一系列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影响村企之间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村企共建;成效;问题;对策

我国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各自的优势,区别对待。资源型农村拥有丰富的矿产、土地等资源,可以吸引相关企业进驻对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地区农村发展的短板日益显现,许多农村面临着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单一、人才和技术缺乏等一系列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何利用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是资源型地区农村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山东省威海市H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H村经济发展现状及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提出资源型地区农村转型发展的对策。

一、威海市H 村资源禀赋及发展现状

威海市H村地处胶东半岛东南端,通讯便利,水电充足,桃威铁路、309国道横穿东西,牟乳公路纵向南北,距烟台、威海机场、港口均在90公里左右,离青岛机场港口190公里。全市两大河流之一的黄垒河流经该村,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220千伏变电站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动力保障。全村共667户,1680人,面积560亩,该村地处丘陵地带,村庄黄金资源储量丰富,目前已探明金矿储量可开采年限为20年。

二、H 村村企共建所取得的良好成效

对于Q矿业公司来讲,在充分利用H村的矿产、土地、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上,公司的经济产值保持快速发展。2013年,累计生产成品金8516 两,同比增长了6.45%;全年共完成采矿量17.39万吨,同比增加了64.52%;完成出矿量20.37 万吨,同比增加了14.57%;完成掘进12271米,同比增加了24.39%;完成选矿处理量18.17万吨,同比增加了5.76%;新增地质探矿储量17.52 万吨,同比增加了38.50%。

对于H村来讲,不仅在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得到Q矿业公司的极大支持,进行道路硬化、河道疏理,而且Q矿业公司吸收大量H村的剩余劳动力进入企业工作,并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提升了农民的就业素质,拓宽了他们的收入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H 村村企共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征地补偿、失地农民就业等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Q 矿业公司在进行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因占用村民耕地需进行补偿以及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等问题,企业虽然通过H村两委班子与村民进行积极协商,但在征地补偿款方面,Q矿业公司至今仍与部分村民之间存在分歧尚未解决;并且部分失地农民并没有得到公司合理的就业安置,其失去土地之后的社会生活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2.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相关技术、管理人才

一方面,H村生产大量的农副产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目前发展仍然以初级产品、原材料开发为主,产品附加值低,效益差[1];另一方面,H村在同企业扩大合作及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优秀的管理人才。就目前发展水平看,H村无论从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与发达地区都有一定差距,对人才的吸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因此,管理人才匮乏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3.村委班子经济发展带动能力不足

H村近年来经济、民生取得的巨大发展都得益于良好的村集体班子带动,但是,随着村企共建规模的扩大、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村两委班子在带领村民进行多元化投资、吸引人才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产生夜间扰民、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农村矿产资源运输、开发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夜间运输扰民、空气粉尘污染等问题,企业虽然已经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但部分村民在这些问题上仍然和企业之间存在矛盾,如不能合理解决则有可能导致村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影响农村发展的稳定。

四、资源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资源型地区农村在村企共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参与共建的各方要合理确定转型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把握政策契机,扩大农村就业,走转型发展路子。

1.政府应积极扮演好引导、调解者的角色

政府在扶持农村发展和培养新型农民中应居于主导地位,政府针对不同发展程度农村的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才能保证整个农村地区的全面均衡发展[2]。在村企共建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优惠的投资政策吸引大中型企业到资源型农村进行投资开发,使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村企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不仅应保证各项优惠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并且应在二者发展出现矛盾的时候扮演好“调解者”的角色,积极解决村企之间产生的问题,避免一些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保证资源型农村的良性发展。

2.企业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Q 公司目前已探明H 村金矿资源可开采年限为20年,为保证村企共建的长远发展,企业一方面加大勘矿力度,延长服务年限;另一方面,积极进行绿化治理,积极为产业转型做准备,Q公司所在地已经作为山东省黄金公园组成部分,设计相关的参观流程。同时,Q公司还新建尾矿利用分公司,进行尾矿处理,生产架起块砖,提高矿石的利用度与附加价值。

3.村委班子做好带头作用

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核心,村委班子一头联系着政府,一头连结着农民,起着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3]。一方面,村委班子要提高自身领导能力,与政府保持紧密沟通,发挥政府的调解功能,积极和企业协调解决征地补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等问题,避免相关矛盾冲突的扩大化,从而保证村企之间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与企业在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的劳动技能培训、文化合作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共建,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4.积极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与劳动技能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承担者和受益者,是农村发展的主体,任何一项政策和发展规划没有农民的配合都无法开展与实施。农民要利用好大中型企业进驻农村的有利时机,摆脱传统小农思想的束缚,积极参与企业相关劳动技能培训,掌握金矿勘探、开采技术,提高自身的劳动素质,为日后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江爱,李利宏.资源型农村的治理困境及出路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3(1).

[2]周灿芳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企共建模式”初探——以广东惠东县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1(14).

[3]刘倩等.资源型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平山县温塘镇北马冢村为例[J].调研世界,2011(7).

温室气体危害范文2

近1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动,总的看气温为长升趋势。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为什么全球气候会变暖呢?

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引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汽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根本原因。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又与日益发达的现代工业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倡导节能环保,开拓新兴工业产业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

不仅工业企业生产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也会造成一定量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如用电、用水、用纸……换言之,全球气候变暖与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们要科学地生活、工作、学习。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绿色环保。

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不仅如此,还会将水域面积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气温升高可能会使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北极熊和海象会渐渐灭绝。最终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成为不适宜人居住的星球。

温室气体危害范文3

当国际社会正放眼于如何解决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时,一群黑色的颗粒也开始在我们的家园“捣蛋”。

最近几个月,我国许多城市都遭遇了罕见的连续雾霾天气,PM2.5持续爆表。而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员中就有黑碳(black carbon),这一陌生词语随着公众对雾霾天气的关注,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黑碳除了能引起雾霾天气和慢性咳嗽外,还是推动全球变暖的第二大“罪魁祸首”。

黑碳的“身世”

黑碳,又称作烟炱和煤烟,是含碳物质(主要是石油、煤、木炭、树木、柴草、塑料垃圾、动物粪便等)不完全燃烧和氧化形成的产物。它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比较短,大概只有几周时间。生活在北方的人们应该对冬日里烟囱中冒出的滚滚黑烟不会感到陌生。这些黑烟实际上是煤未充分燃烧时产生的微小碳颗粒,随着燃烧加热的空气飘上了天空。除了煤和柴油等矿物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黑碳,柴火、秸秆等生物燃料燃烧也都会释放出黑碳,火山爆发,森林大火冒出的黑烟中也有它的身影,它是PM2.5中数量最多、危害最大的污染物。

从2004年的一份资料可以看到,按地理区域划分,中国的黑碳排放贡献量最大,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5;而按燃料种类,生物质燃烧的排放量最大,占全部燃烧的60%。

“世界屋脊”陷入黑碳的“包围”

黑碳对环境的破坏能力不可小视,它们通常“游走”于距离地面2~5公里的高空中,并不断加热着大气,连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也没能逃脱它的侵害。但要近距离观察这种加热效应并不容易,因为降雪会将黑碳从云端带入人间,沉积于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

中国科学院的专家曾在青藏高原对不同气候区多条冰川表面雪样或雪坑样进行采集,获得了时间跨度不同的7支冰芯。专家通过对冰芯深浅不一的冰层成分的分析以及结合大气环流的规律对黑碳来源进行了追踪,最终还原了近60年来黑碳含量的时空曲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的黑碳排放对青藏高原西北部冰川的融化有相当“贡献”;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来自南亚的黑碳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大量“集结”,以几倍于过去的力道“侵蚀”着冰川。

“虽然我们尚无法断言黑碳的融雪作用到底有多强,但国际同行的现场观测实验证明,随着黑碳的沉降累积,原本反光的白雪会‘吃’进更多阳光。”而且让参与此次冰样采集的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徐柏青不安的是,黑碳的“破坏力”会随着冰雪消融而不断增强,当冰川表层的新鲜降雪流失殆尽,黑碳会顺势溜入下一层积雪,继续“搞破坏”。

而从青藏高原冰川雪坑及表面雪样品分析结果看,青藏高原雪冰中黑碳的平均含量已高于北极地区。现在,青藏高原的消融季节来得早,持续时间也较长。“黑碳在冬季大量附在冰雪上,加快吸热,使冰雪在三四月份就开始消融,而这并不是农牧业需水时期,造成本就紧张的冰雪水资源大量浪费。”徐柏青说。由于喜马拉雅冰川是长江、恒河、印度河等亚洲主要河流的水源,冰川融化将使中国、印度和许多南亚国家的供水受到严重影响。

变身灰霾与棕色云

加速冰川融化,仅仅是黑碳效应的“冰山一角”。实际上,黑碳更像是一个“两面派”:一边“加热”大气,一边也为地面“遮光”。因为在数千米的高空,黑碳能够与它的气溶胶“同伙”——硫酸盐、硝酸盐、有机碳、沙尘等相互交织,组成厚重的大气棕色云。

棕色云内部,不同的颗粒物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它们有的吸收阳光,有的则将阳光反射回大气。黑碳虽然能够吸收阳光,起到增温的效果,但是与之相反的是,硫酸盐等颗粒物能够将大部分阳光反射回大地,这样一来棕色云就像一把阳伞,能够起到为地球降温的效果。

在为地球降温的同时,棕色云也正在使地球变暗,减少了太阳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量。这样一来,棕色云就不单只是影响地球温度,还能间接“掌控”大气中的水循环,增大区域之间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概率。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水汽蒸发量下降,降水云就会减少,干旱也就会随着而来。

灰霾同样是由黑碳变身而来,它跟棕色云的区别只在于在大气中所处高度的不同。灰霾通过大气的提升作用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经过风力吹动,将不同地区或城市上空的灰霾连成片,就形成了棕色云。与棕色云相比,灰霾位置更低,更接近人体活动的范围,对人体的直接危害更大,它不仅直接刺激人体的呼吸系统,还妨碍人们的正常活动,是能见度降低,严重影响交通运行。2012年冬季我国中北部持续的灰霾天气就让人们吃尽了苦头,感受到了灰霾的厉害。

二号“气候杀手”浮出水面

提起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种温室气体,尤其是罪魁祸首二氧化碳。从温室气体对全球升温贡献的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占约55%无疑是最大的,因而二氧化碳当仁不让地被列为头号温室气体,而甲烷以约15%曾位列第二。人们一直认为,在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中,在大气中存在时间长的温室气体,起效应最值得关注,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可达200年。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的各种减排努力,似乎也都是针对二氧化碳的。在1997年于日本京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中,也指出要对六种温室气体进行削减: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

2013年1月,一项历时四年的国际研究发现,黑碳对气候变暖同样具有较强的影响,其致暖效应被认为是每平方米1.1瓦,大约是头号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三分之二,跃居甲烷之前,超出先前估计的两倍。显然,我们以前大大低估了黑碳排放对于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作用。这个研究同时也发现,黑碳是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如美国北部、加拿大、欧洲北部和亚洲北部迅速升温的一个重要原因,它的影响还可延伸至更远的南方,包括导致亚洲季风降雨模式的变化。

终于 ,黑碳,这个“气候杀手”浮出水面。

我们的思索

国际社会的研究结果和近期我国北方绵延数日的灰霾天气,都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些大气中的短寿命污染物——黑碳。

黑碳来势汹汹,但是我们能够通过哪种途径遏制它呢?

温室气体危害范文4

一旦臭氧层受到破坏,囤积多年的冰川就会融化,海平面升高,而这倒霉的就是沿海国家以及城市,这破坏力远远超过了印度洋海啸的威力。

为什么每年的冬天越来越暖和?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们焚烧化石矿物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全球气候变暖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2012年10月14日,英国气象局称全球已停止变暖16年,再次引发热议。

全球变暖是一潜在的危机,其罪魁祸首就是-人类。人类不爱惜地球,不保护环境,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尽管在尽力的改善,但还是不能避免。

温室气体危害范文5

气候变化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早可追溯到马尔萨斯悲观的人口理论,而且,长期以来,人口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与人口问题相伴而生的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由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强烈刺激了人们对人口、资源及环境担忧的神经。而近20多年,随着全球升温速度的加快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出现,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以联合国为主的国际组织推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学术研究。1988年成立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展开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影响和社会经济问题的综合评估,分别于1990年、1996年、2001年和2007年了四次评估报告,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达成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对主要工业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提出了量化减排标准;2007年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尽管没能达成任何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但会议还是在国际社会及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是气候变化经济学发展的原动力,而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共物品特殊属性以及由此带来的艰难的国际谈判则为气候变化经济学注入了能量强大的推进剂。气候变化经济学目前尚无完整的理论体系,它作为经济学的研究方向而存在,研究领域集中在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气候变化治理的经济分析以及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本文从以下方面展开对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进展的综述: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温室气体减排的经济含义,温室气体减排手段的经济分析,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以及气候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二、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在由布伦特兰夫人主持的该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在《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中,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为“可持续的发展是指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国家主权的含义”。随着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原则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1]公平性原则是指发展的机会及带来的福利增加应该公平地惠及全体人类社会,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可持续性原则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要着眼当前利益,还要追求长期稳定发展,即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共同性原则是指世界各国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承担着共同责任。

潘家华[2]在归纳发展的广义内涵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的权”与“发展的限”的概念。潘家华将发展归纳为个人、社区、国家和全人类的生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水平的提高。这是在人文发展的框架下做出的归纳。所谓发展权,潘家华认为主要表现在人文发展具有方向性和人文发展潜力的可实现性,实现较高水平的人文发展是个人、社区和国家的基本权益。所谓发展限,潘家华认为包括两层含义:生物学意义上的限和物理学意义上的限。生物学意义上的发展限存在下限和上限两方面。下限是指人的生存的最低物质保障,如营养、住房、医疗的最低限值;上限是指,在给定的技术经济水平下,人的营养需求、寿命等方面存在绝对量的边界,不能无限扩张。物理学意义上的发展限是指人文发展需要物质基础,即人文发展的物质约束。潘家华所说的物理意义上的限就是自然资源约束,包括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

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不断增加,人类发展正面临日益严重的自然资源约束。在人类发展的自然资源约束中,煤炭、石油、天然气这类化石能源的约束最为突出,温室气体也主要由燃烧化石能源所引发,因而人类发展的自然资源约束集中反映在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上。①这一约束就是潘家华所说的人文发展的物理意义上的限。

人类发展面临温室气体浓度的共同约束,但具体到不同历史阶段,以及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这一约束的强度却是不同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由低水平阶段上升,碳排放强度(每美元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公斤数)呈上升之势,到人均收入约8000美元,碳排放强度开始下降。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工业化的历史时期,尚未面临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在这期间,温室气体随工业化的进程而大量排放。现如今,发达经济体已走过了碳排放增加阶段,进入下降阶段;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排放的增加。但温室气体积累所导致的全球变暖效应使得温室气体排放约束非常强烈,这一约束同样施加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压制作用。这使得新兴市场经济体承受着发展的不公平。

三、温室气体减排的经济含义

毫无疑问,排放温室气体具有负的外部性特征。但正如斯特恩(Stern)[3]指出,温室气体的外部性特征有四个方面的独特之处:一是它具有全球性属性;二是它影响长远,并由流量-存量进程所支配;三是它的许多方面尚不能进行科学的判定,还存在不确定性;四是它的潜在影响非常大。

温室气体减排具有全球公共物品的本质属性。按照经济学教科书的解释,所谓公共物品是指既不具有排他性也不具有竞用性的物品[4]385。某个国家或地区为减排温室气体付出了成本,而全球的人们享用减排的收益。

很多经济学家讨论了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与收益,其中,以英国经济学家斯特恩(Stern)[5]主持的《斯特恩报告》(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影响最为广泛。《斯特恩报告》以气候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展开,分析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可能损失与减缓气候变化所付出成本之间的关系。《斯特恩报告》的结论是,世界各国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气候变化所造成的损失将相当于全球每年GDP的5%—20%,而且损失将延续下去;如果立即采取行动,并能将 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500—550二氧化碳当量,其成本仅为全球每年GDP的1%左右。《斯特恩报告》在分析中所依据的关键因素是贴现率,而正是这一关键因素的取值引起了较大的争论。《斯特恩报告》将贴现率确定为0.1%,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一取值过低。Nordhaus[6]指出按照市场利率确定贴现率,其结果与《斯特恩报告》完全不同,即不是如斯特恩所主张的立即大幅减排温室气体,而是初期小幅减排,中、后期大幅减排。Dasgupta[7]认为,0.1%的贴现率是不现实的,这一贴现率的确定更是出于政治考虑,而非学术考虑。斯特恩(Stern)[3]对这些批评进行了反驳。他强调,在《斯特恩报告》中所确定的贴现率是社会贴现率,而批评者混淆了市场回报率与社会贴现率,也混淆了纯时间贴现率与社会贴现率。社会贴现率,按照斯特恩的定义,是用以计量一个消费单位在t时间上相对于初始时间的社会价值,它应该参照长期无风险利率取值。尽管在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与收益方面的争论激烈,并提出了不同的治理方案,但经济学家对温室气体减排紧迫性的认识是一致的。

四、温室气体减排手段的经济分析

温室气体减排的手段有两大类:命令-控制手段和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也有两大类,即基于总量控制的市场交易手段和基于价格控制的税收手段。经济学家对于市场交易手段和税收手段孰优孰劣的讨论十分热烈。

市场交易手段是指温室气体排放权的确定及其交易。温室气体排放权是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权利界定,政府确定排放总量或标准,然后确定企业的排放配额(排放权),企业可以在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其交易,由市场决定排放权的价格。将温室气体排放权定性为可交易的商品,其理论依据是资源的稀缺性理论和产权交易理论。前文已述,人类发展面临着温室气体排放的约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空间已很有限,因而,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就成为了稀缺资源。产权交易理论则来自著名经济学家科斯。按照科斯定理,只要明确产权,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则产权交易最终会产生有效率的结果。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分配温室气体排放权,由于各企业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需求有大有小,因而排放权就有了可交易的价值,并激励企业减少排放。美国人Dales[8]于1968年最早提出了排污权交易的设想。税收手段就是征收碳税,即根据燃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产品的碳含量的比例征税。税收手段的理论基础来自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当个人的经济活动在给其带来利益时也给社会的其他人造成了利益损害,其私人成本就小于社会成本,这就是负的外部性。庇古提出,纠正外部性的方案是政府通过征税来补贴社会成本,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利益与社会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排放温室气体是典型的具有外部性的经济行为,纠正这一外部性的具体手段就是征收碳税。

斯特恩(Stern)[3]认为市场交易手段和税收手段各有优势,市场交易手段的优势是排放量的确定性以及国际合作的有效性,而税收手段的优势是价格的确定性及实施的便利性。张中祥和巴兰兹尼[9]认为市场交易手段与税收手段的优劣取决于很多因素,难以辨明,关键看具体的执行环境。斯特恩同样认为,由于不同经济体风险的不同以及市场完善程度的不同,市场交易手段和税收手段在不同经济体中执行的效果也会不同。

《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温室气体减排三个灵活机制,即联合履约(JI)、清洁发展机制(CDM)和排放贸易(ET),推动了市场交易手段的实施。目前,全球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碳交易市场:自愿市场和规范市场。自愿市场主要是个人或企业出于环境保护的道德意愿而进行碳交易的场所。规范市场是基于国际、国内或区域的强制性排放指标而建立起来的碳市场。在规范市场中,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市场(EUETS)是最大的市场,其交易量占全球交易量的62%。[10]正是由于实际效果突出,市场交易手段受到了一些学者的推崇。Hepburn[11]乐观地估计,到2050年碳交易将促成全球减排60%—80%,因而,碳市场在未来几十年会迅猛发展。Hepburn进一步认为,相对于碳交易突出的优势,碳税的缺陷十分突出。一是与碳交易相比,碳税的国际协调的难度很大,甚至无法实现。二是碳税不能如碳交易机制那样,使得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在国际市场出售减排指标获取收益。三是碳税在实行起来会有很大的阻力,减排压力大的产业集团会强烈反对;而环保集团也会反对,因为碳税不能确定量化的减排目标。四是碳交易与碳信用体系相伴生,并对相关企业的兴起起到带动作用,而碳税则不能。五是碳交易是一种萝卜加大棒的手段,而碳税仅仅是大棒手段。

诺德豪斯[12]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诺德豪斯认为以《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市场交易手段是个新鲜事物,并没有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未来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税收是个历史悠久的、成熟的政策手段。诺德豪斯对美国二氧化硫交易市场和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他指出由于碳排放配额的供给和需求缺乏弹性,往往会造成碳排放市场中碳价剧烈波动,而价格剧烈波动会使得依靠价格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无法实现。Hepburn[11]反对税收手段的理由之一是碳税的国际协调难度大,而诺德豪斯则认为在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谈判中加入了太多的政治因素,因而市场手段的国际协调难度更大。与市场交易手段相比,碳税更透明、更直接,因而更能得到各国的支持。

五、气候变化治理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

气候变暖是影响全人类的公共事件,因而对这一事件的治理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但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国际社会共同治理气候变暖的复杂性。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带来了搭便车的后果,使得私人部门对提供公共物品缺乏动力,只能由这一社会的政府提供它。在国际社会,各国是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私人部门,但国际社会没有政府部门,增加温室气体减排这一公共物品的供给就成了难题。

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进展十分艰难,其矛盾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从现实的横截面角度看,各国的产业结构、减排技术水平以及承载气候变化的程度存在差异,因而对减排的目标量以及减排的急迫性也就不同;第二,从历史的纵向角度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累计排放的温室气量不同,而且,由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已经揭示了温室气体减排对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第三,正是由 于温室气体减排对不同国家的不同影响,它成了个别国家压制他国的工具。

以《京都议定书》为标志,庄贵阳[13]将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认识及谈判内涵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分析了其特征。1997年达成“议定书”之前为第一阶段,其特征是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辩论;1997年至2005年“议定书”生效为第二阶段,其特征是辩论减排的经济影响及技术的可行性;2005年以后为第三阶段,其特征是大国及国家集团之间在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展开政治经济博弈。在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政治经济博弈中,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集团是矛盾的主线,欧盟、美国和“77国集团+中国”是三股相互制衡的力量。

潘家华等人[14]分析了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谈判的五个关键要素。一是共同愿景,其核心是2050年的长期减排目标,它涉及科学、经济、政治、伦理等因素。随着国际谈判的深入,有关共同愿景的实质谈判会逐步展开。二是技术,谈判各方在此问题上分歧很大。发展中国家强调发达国家转让先进技术,主张建立全球技术基金,依靠非市场的多边公共资金推动技术开发与转让。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阵营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从而淡化政府的责任,并对技术转让附加减排或限排的条件。三是资金,谈判各方都赞同实现减排目标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但对所需资金的具体数额有分歧。四是适应,即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适应的核心是资金,重点是信息、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在适应问题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愿再向适应基金提供资金,而发展中国家坚持发达国家要承担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五是部门承诺方案。由于缔约方众多,利益难以协调,很难达成2012年以后综合性全球气候协议,因而以各经济部门为单位提出部门承诺方案的提议得到各方的重视。日本提出部门方法可以科学识别各经济部门的减排潜力,通过加总每个部门的可能减排量来制定国家减排目标。但是,许多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部门和活动并不适合国际合作,而且,部门方案可能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信任。更有人指责部门方案是混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上应承担的责任。

国际合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会议之所以能够接连召开,就在于国际合作的基础还存在。但各国、各利益集团为获取各自的最大利益在谈判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国际合作的进展并不顺利。因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谈判是各国间的政治经济博弈。

六、气候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所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阶段,面临着经济发展与减排的矛盾。在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之时,中国在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压力。为了维护中国的发展权,以及在气候变化治理国际谈判中的公平地位,中国学者对公平的减排方案进行了研究。在人文发展权与发展限的概念基础上,潘家华、陈迎[15]提出了碳预算方案。该方案将保证气候安全的450ppm当量水平设为全球碳预算总量,并将碳预算总量按全球人口进行平均的初始分配,然后根据各国历史排放和未来需求进行碳预算的转移支付。潘家华、陈迎在方案中以直接累积方法计算碳排放的累积量,尽管这一计算方法有待改进,但方案总体上体现了公平原则和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兼顾了历史、现实与未来需要。樊纲等人[16]指出最终消费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原因,基于这一理论,他们提出应以最终消费来衡量各国的碳排放责任,并提出了消费排放的概念。以实际碳排放计算,1950-2005年在全球累积排放量中,中国占比高达10.19%,但以消费排放计算,中国累积消费排放仅占世界累积消费排放总量的6.84%。樊纲等人进一步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扩展为“共同但有区别的碳消费权”原则,依据此原则,将1850年以来的人均累积消费排放作为国际公平分担减排责任与义务的重要指标。

中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气候变化更增加了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程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迫切的任务。一些学者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手段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樊纲等人[16]对中国减排的制度安排、能源战略、技术政策以及经济手段及其经济影响进行了综合研究。温宗国[17]等学者侧重研究了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还有学者对低碳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细化研究,如潘家华等人[14]研究了低碳经济对就业的影响。情景分析是重要的实证方法,也是制定气候变化治理政策的重要依据。由戴彦德领衔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课题组[18]对低碳发展前提下中国2050年能源需求暨碳排放进行了情景分析。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和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主持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19]研究了2050年中国低碳发展情景。

七、结语

气候变化经济学可以界定为关于气候变化及其治理手段的经济影响的研究,其渊源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同样是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基本原则。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集中在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温室气体减排手段的经济分析以及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等领域。在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方面,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一致认为减缓全球变暖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紧迫工作。在温室气体减排手段的经济分析方面,学界对市场手段和税收手段孰优孰劣展开了分析和争论。在气候变化的国际政治经济分析方面,更多的学者应用博弈分析方法进行论述。有关中国的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成果丰硕。潘家华、樊纲等学者提出的国际减排方案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更多学者深入研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手段及其影响;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也成为研究前沿。

气候变化问题归根结底是可持续发展问题,因而可持续发展是治理气候变化的前提。发展既有现实性又有历史性,治理气候变化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是现实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其含义是:第一,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免遭或减轻因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作为一个整体,人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该有所削减;第二,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责任又是不同的,发达国家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其排放的温室气体都比发展中国家要多,对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负有更大 责任,因此应率先并大幅减排;第三,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的历史和现实责任都较小,又面临着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任,因此应该有一定的排放增长空间;第四,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也不是无限的,它们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降低排放增长的速度。

温室气体危害范文6

最近这几年,大家觉得天气一下子就变热了,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居然达到了40度以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人类自己惹的祸。

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

主要危害有以下几条:

(1)低地被淹:(2)海岸被冲蚀(3)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4)地下水位升高。全球变暖对人类有很大危害,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首先是人类要树立环保意识,在没有这种意识的前提下做什么都是无用的。

第一,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来看主要是臭氧层空洞所造成的,那么人类就应该减少使用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品。

第二,就是多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让自然的天平更加倾向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