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碳减排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碳减排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问题;辅助措施
21世纪的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给排水施工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建筑单位要如何去解决这些隐患呢?这就要求人们熟知建筑业的发展,要明确建筑物尤其是建筑单位与日俱增的原因。目前建筑排水施工安装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建筑业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这些问题的成了本文论述的重中之重。
一、目前我国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
1项目设计人员缺乏对工程规范的认识
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多的设计人员对国家有关部门所颁布的条款并没有一个十分全面和清晰的认识,很多技术人员对条款的规定也比较忽视,很多设计人员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工程进行分析,这也非常容易导致技术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就对其进行设计,这种现象也使得技术人员提出了很多无法适应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的一些技术条款,所以在工程的建设当中也非常容易出现一定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尤其是经济损失根本就无法弥补。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它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系统和工程,但是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很多设计人员都不能树立全局观念,在工程设计工作中只是考虑到了工程本身,而没有对其他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这也就使得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仅仅考虑施工技术是不够的,在施工的过程中除了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之外,还应该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更好的实现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2建筑给排水材料的选择存在问题
建筑给排水材料在实际上并不是非常的复杂,但是这些材料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很多讲究的,首先就是地漏的选择问题,地漏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被放在室内的厨房和卫生间等位置,在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材质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要根据其使用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规格和材质的控制,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止地漏出现堵塞的现象而无法实现其正常的功能。另外一方面就是要重视对管道的选择,当前很多工程中使用的排水管道都是UPVC管,这种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非常优良的性能,这种类型的管道价格相对较低,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操作也比较方便,使用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但是这种材料比较不好的一点就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尤其是在卫生间和厨房的位置,如果不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就会对人们正常的生活带来很大的障碍,这样也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的正常运行。
3建筑给排水安装中存在隐患
好多从事安装工作的员工对其经验不足,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操作能力,只是一味的紧固加拴等,不仅提高不了速度,还会事倍功半,达不到安装的效果,比如说:地漏的安装就非常的关键,需要恰到好处,通常,如果地漏的安装过高,卫生间的排水是个问题,降低排水速率,如果地漏安装过低,地漏孔就容易发生堵塞,造成严重的恶臭,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再比如说,管道的安装,室内的和屋外的安装是2门学问,室内的管道如果是走厨房上方,需要热的在上,冷的在下,排气管道在上,排水管道在下,既不影响房间内的采光,又不能干扰房间的正常出入,室外的管道不能埋在道路的中央,或者容易发生震动的地方,这样,安装的管子极容易松懈,出现裂纹等,减少使用寿命,管子的尺寸和口径要根据实际使用的功效进行细分,使其各尽所需,此外,室内的竖管应该根据国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标准和准则,要避免安装在死角处,阻止检查或后续的维修等等。
二、给排水项目问题解决方案和策略
1提高设计人员质量意识,保证设计质量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是第一位的,给排水项目的施工更是如此,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给排水项目施工条款和法规,严格把关,防止管材的破裂,渗漏以及管道衔接处的密封性,为了提供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设计单位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公司的相关设计人员进行培训或者安排职业进修,保证设计质量的水准。另外,设计人员在进行实地勘察、放线、测量时,应根据现场的用地面积、水文地质,以及施工的难易程度综合考虑,设计过程中要统筹兼顾,精心部署,技术关和经济利益同时顾及,选择经济、技术综合性价比高的设计方案,保证施工技术的风险最低。
2管道选材需要严格把关
给排水工程项目的介质是水,其管道的密封性至关重要,为此,需要选择密封性能好,强度较大的管制材料,尤其是对于暗道的管材安装。比如:建筑给排水管道通常选用PVC或PPR两种型材,可以极大幅度的提高管道的防渗漏能力,保证管道直接的衔接和密封性。由于给排水管道需要承受强大的水流压力,所以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地的具体情况分析,计算出合理的耐压能力值,保证水流管道的正常使用。
3排水管道做好灌水测试
整个给排水工程项目的重点,就是保证水流的正常运输,防止管道的泄露,在管道安装完成后,不能先埋土,封闭,需要先灌水进行简单的测试,在此期间,每个细小的角落都要密切关注,充分发挥手持式照明工具的功效,了解每个管路的压力情况,对于管道中有渗漏或者管材选择压力不足的地方,都要抓紧时间更换,整修,地质较差,比如说边坡的管道,就需要有支护装置,进行辅助定位,最终保证管道埋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给排水施工过程要细
给排水工程项目的施工是一个比较精细的活,需要每一步都很认真,才能保证整个管路的畅通,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需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要求,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和样图进行开工,给排水工程中需要根据项目的整体结构和构建特性进行施工,避免由于结构问题出现地质的沉降,发生渗漏等问题。给排水管道通过楼板表面时,设计中要求楼板表面留出2~3cm的槽,便于走板管道在平层内铺设。其次,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与建筑主体设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校对给排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单位和个人的整体设计水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给排水工程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程,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一定要找到相应的方式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在设计工作中,技术人员一定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设计的质量,合理的安排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工序和环节,在施工的过程中同样也要对施工方案和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施工和设计的质量,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妥善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给排水功能的正常发挥。
参考文献:
碳减排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企业 碳减排 收益 对策 适应性创新
一、“减排困局”:企业对碳减排认知的误区
面对能源经济危机以及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性影响,碳减排已然成为全球共识。尽管在减排分工与实施路径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但是限制二氧化碳排放无一例外的成为各个国家的战略决策,我国也公开承诺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减排目标。与国家层面主动应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层面的犹豫不绝和地方政府的“非理性”行为后危机时代,企业利润受到内外因的影响,发展受到制约。在很多企业看来,承担减排责任将提高企业的短期生产成本,占用企业的“生产性投资”企业对碳减排缺乏动力就成为自然。就另一方面而言,面对企业的消极作为,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国家碳减排任务的刚性要求,无奈时只能采用限产、强制迁移等“非理性”行为,这对于中国经济转型与区域协调发展是较为不利的。
如何提高企业参与碳减排的积极性,推动区域经济优化协调发展就成为突破当前困局的关键。参与碳减排并非无利可图,相反发展减排技术会给企业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甚至在短期也会获得不菲的回报。本文正是基于对碳减排行为的获益机制进行剖析,为企业具有操作可行的对策。
二、系统思考:企业碳减排收益的内涵与外延
尽管企业减排实施创新行为的未来收益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一旦企业实施了减排行为,就选择了一个具备良好发展势头的产业方向,社会资本流入以及这种行为所带来的绿色竞争优势就会逐步凸显。在企业核心创新能力没有带来长期收益的时候,优质社会资源将会为企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而绿色竞争优势也为企业未来应对低碳需求和绿色壁垒扫平了道路,这种收益往往是以降低成本的方式体现的,企业不容忽视。
事实上,企业最容易忽视的是以碳金融和政府扶持为代表的金融衍生产品和地方财政政策,这些都是企业短期可以从碳减排中收益具体行为。因此,企业在碳减排收益的举措是多方面、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最外层的称为短期收益,包括排放税、碳交易、政策支持三种;中间层可以看做战略层收益,包括获取绿色竞争优势、引导资源流入;最内层的是核心收益,主要是环保技术创新带来的创新补偿,熟悉了解这些获益机制将为企业制定有效的减排举措奠定基础。
(一)短期收益:立竿见影的减排获益途径
通过排放税、获得政策支持以及碳交易都可以让企业获益。排放税按照税基可以分为三类:碳税、二氧化碳税、能源税。排放税的征收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降低企业产品的竞争力。目前在国际贸易中,欧美国家正在考虑对那些因没有缴纳排放税而获取成本优势的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与此同时,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宏观的国家政策环境。合适的发展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后,各国政府日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对低碳技术和新能源研发的投入,号召企业自觉承担碳减排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碳交易市场主要包括强制减排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主要是通过排污权交易实现的。排污权交易作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对企业经济激励在于排污权的卖出方由于超量减排使排污权剩余,继而将节约的排放指标暂时“储存”以备未来自身扩大发展之用或者通过出售剩余排污权获取经济回报,从而达到市场对企业环保行为进行补偿的目的。
(二)战略层收益:打造企业新时期的竞争利器
绿色竞争优势,绿色竞争优势最早由Kolk A .and Pinkse J(2008)提出。在低碳经济时代,绿色竞争优势是企业最核心的特定竞争优势。它包括节能环保管理而改善环境质量的产品差异化,以及节能环保管理引致的成本降低。一般我们认为,产品的竞争优势来自特色竞争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绿色竞争优势能带来产品差异化和管理成本的下降,扩大产品的利润空间,从而为企业的研发投入及扩张提供资金支持,使得企业进入良性的发展循环。
引导资源流入,企业自觉承担环保的社会责任,研发新的降耗技术会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岳书敬(2011)认为在政府政策调控以及公众低碳意识逐渐觉醒的背景下,资本会向更具低碳发展性的企业流动。自觉创新减排的企业因其成本较低自然会获取资本的亲睐,环境友好型企业也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容易获取进一步扩张的机会,而环保技术的创新来企业利润的增长则会带来更多的资本流入。
(三)核心层收益:通向企业未来发展的成功之道
获取创新补偿,创新补偿是指企业在环境规制的影响下,进行应用性研究或引进新的环保技术,寻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或者采用变废为宝的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会给企业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销售收入的提高和持久的技术领先优势。“波特假说”认为,合理的环境规制能刺激被规制的企业在变动约束条件下,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改进技术水平,刺激出企业的“创新补偿”效应,从而在部分乃至全部抵消企业“遵循成本”的同时,还能提高它的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在社会环境意识逐渐提高及有效的环境规制下,企业通过率先采用环境友好技术性质措施,如改进生产工艺、流程,采用新节能技术等,并率先将这样的产品或技术导入市场,便可优先于其他竞争者获取先动优势,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从而使其符合时代潮流,不至于在未来的绿色潮流中被淘汰。
三、执行之道:企业在碳减排收益的可行举措
(一)直面碳税征收,笑对贸易壁垒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北欧很多国家已经率先征收碳税,继而实施能源效率标准、碳排放交易制度等多种措施。中国财政部财科所课题组的《中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报告称,可以考虑在未来五年内开征碳税并提出我国碳税制度的实施框架。国际上,自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以来,美、法、英、日等发达国家提出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这无疑会提升国际市场的进入壁垒,削弱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对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获与封存、清洁汽车等具有战略意义的低碳前沿技术开发进行了部署并加大了投入力度。同时,许多国家对采用先进减排技术的企业和正在发展的清洁发展项目给予税收优惠。企业应该利用节能减排与低碳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积极开发、应用碳减排技术,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进行必要的战略投资,开发利用低碳产品和低碳能源,抢占低碳经济的商机,赢得企业的发展。利于获取未来低碳经济的最大收益。
(二)响应减排号召,争取政策支持
近年来,各国纷纷宣布了未来碳减排的目标,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有助于碳减排的奖励政策。如2008年11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法案》,明确承诺到2020年,削减26%-32%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实现降低温室气体排量60%的长远目标。英国政府积极支持绿色制造业,研发新的绿色技术,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向低碳产业倾斜。2009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到2020年将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发展风电、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同时加大了对清洁发展项目的政策和资金倾斜的力度。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把握时代潮流会获取政策的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借得东风。
(三)参与碳市交易,借力金融工具
一般看来,人类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由原始社会向农业文明的过渡,第二次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第三次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文明的革命——低碳文明。低碳文明带来的碳金融给企业发展碳减排技术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在欧美国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碳交易市场,如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英国交易体系等。目前中国的碳金融市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排污交易所主要有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作为世界最大的CERs出售国,中国正在积极构建国内碳交易市场以期在国际碳市场中掌握更多的定价权。因此,企业应当把握住国内外碳市场的发展机遇,投身碳金融市场,利用金融的杠杆作用,对冲碳减排的投入风险,获取碳减排的超额收益。
(四)获取创新补偿,创造持久动力
在不断变化的21世纪中,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不断的创新。而企业最主要的创新便是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主要是基础应用创新。环保技术创新能为企业带来成本竞争优势和特色竞争优势。一方面通过降低能耗而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具价格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用途、完善功能、改进质量以及植入绿色消费观念而使产品对消费者更具特色吸引力,从而在整体上推动者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同时,环保技术创新会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某段时期内获得垄断地位,从而给企业带来环保技术领先者的形象,是企业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销售渠道和要素来源,更能带来高额的垄断利润。继而企业又可从高额的盈利中拨出资金进行新的基础创新研究,从而将企业送上良性的发展轨道,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四、简要结语:一种新竞争优势的凸显
简言之,无论是立足短期的企业成本降低还是长期的竞争优势打造,碳减排无疑都可以为企业带来不菲的收益。系统认知外部环境变化,有效甄别风险下的隐藏收益必然成为“后危机时代”企业获胜的重要能力,碳减排问题的解析正是这种能力的一个缩影。因此,企业的适应性创新能力将成为企业的一种新兴的竞争优势,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通过内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机制有效化解外在复杂环境给企业带来的不确定性,进而将其转化为可观的超额收益。这种能力的产生既有赖于现实企业家的敏锐洞察力和决策力,也将借助于理论学者创新工具的提出,因此就为学界与实务界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碳减排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碳交易 企业 利益 策略
一、 企业考虑碳交易策略必要性分析
我国从2008年开始,先后在北京,天津和上海建立了三个自愿性的环境交易所,形成了碳交易市场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已经进行二氧化硫排放交易,北京环境交易所开启了企业自愿减排市场,此外十二五规划也要求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可见碳减排也成了政府的目标之一。尤其2012是京都议定书对我国没有强制性减排义务的最后一年,直到目前我国在碳减排上所做的,主要是与西方企业合作,通过CDM机制来进行碳交易,我国企业主要扮演单一的卖方,但从2013年起,我国将会有一定配额进行碳减排,这些配额最终会分配到相关我国的企业进行,无论其对环保持何种态度,政府都要求企业进行参与,企业在碳交易过程中采取恰当策略,无疑是在减低企业成本,同时也可在新市场中获取利益。
当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一种产权时,拥有它,便是资源,资源是企业能力的来源,企业能力是竞争力的来源,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力的来源,持续竞争力是优势的来源,企业优势是超额利润的来源,故在这样的低碳理念的大背景下,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断壮大的现状下,企业摸索制胜的碳交易参与的策略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显而易见。
二、企业碳交易策略分析
1.企业开发技术自我减排和购买减排权的策略衡量
碳排放权交易和其他商品交易其本质是一样的,低买高卖,现在的情况,已知政府会在不久的将来要求企业碳减排,或许是通过配额形式,或许是税收形式,我们先来做这样一个假设:未来排放二氧化碳将会须要支付成本。该假设意味未来盈余二氧化碳排放权企业可以卖该产品,而缺少的可以买。企业所面临的策略,何时买,何时卖,企业获得利润最大。
首先我们先引入影子价格这个理论,影子价格是一种边际价值,设B 是{ max Z = CX | AX ≤ b,X ≥0 }的最优基矩阵,由强对偶定理知Z* =CX*= CBB-1b=Y*b=W* 由此,影子价格CBB一1实质上是资源的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
具体企业可以根据该边际成本的衡量来进行策略选择,当然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国越来越巨大的减排压力角度出发。因此,在当前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还处于低位时选择自主开发,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
2.从企业战略层面考虑策略
据世界银行统计分析从2007年到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的增长中,化石燃料占77%,其中,石油需求从2008年的8500万桶/天增长到2015年的8800万桶/天, 2030年增长到1.05亿桶/天,石油需求的高速增长势必会导致石油需求的枯竭。
企业如果依赖碳排放较多的石油作为主要燃料,石油枯竭和国家战略性储藏将是指日可待,对于这些企业而言,研发使用新能源,开发利用燃料替代技术,已然超越了环保的话题,而是真正涉及企业自身生存与否的一个重大要素。现在的世界竞争格局已经进入了超级竞争格局,市场的假设已经被不稳定性和变化的观念所取代,在环保观念日益盛行的今天,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多排放,不仅会增加企业未来的有形成本,同时也对企业品牌构建造成冲击,所以对于那些能源消耗大,对于石油需求大的企业,即便在计算边际成本上,开发技术的成本高于碳减排后的交易价格,从长远战略角度考虑,企业也应当进行自我减排,开发减排技术,开发新能源,毕竟这一部分的经济利益损失,将会在未来获得补偿,并且增强企业软实力。
3.企业之间博弈考虑碳交易策略
假设政府为企业A、B的配额都是100吨,A、B都需要再减100吨。A的减排技术比B要先进,A的减排成本是每吨50元,而B却需要每吨150元(该数值是以欧盟减排成本和中国减排成本相近)。A、B都有两个选择:自减或者购买。市场价格(m)有三种可能性,大于150元,小于50元和处于两者之间。
(1)m>150,我们取200为例:
表1 A和B企业碳交易决策情况(当市场排放权价格大于150元)
由于m>150,故100m>15000,当市场价格比减排技术低的企业进行自减的价格都要高时,AB企业都会选择进行自减。
(2)50< m
表2 A和B企业碳交易决策情况(当市场排放权价格为100元)
该情况下,A企业选择自减,而B企业选择购买
(3)m
表3 A和B企业碳交易决策情况(当市场排放权价格为40元)
当市场价格低于A、B当中较低一方的自减成本时,两企业都不会选择自减。因而,(4000,4000)是AB的最优策略,即双方都选择购买。
由于表1和表3的这两种情况比较极端,而且在目前的背景下,已经不存在,我们就来考虑当价格介于50元和150元之间,(5 000,10 000)是AB的最优策略,但容易发现,B始终比A多付出5 000元的成本代价。
假设AB互相敌视,实现减排目标,最理想的一种状态B和A一样需要付出5000元的成本。而AB合作共同实现减排目标,双方都只需付出3000元成本,与(5000,5000)相比,(3000,3000)更具有帕累托优势,它使双方共同的成本降低,也不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落后企业会不断学习先进企业的方式,以及寻求和先进企业合作,极力改变自己的竞争地位,在这样的碳交易市场上,合作比独立研究更快有成果,并且能运用于市场,而先进技术企业可以通过与落后企业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相应地获得碳减排量。目前,碳项目市场主要包含两个子市场,一是技术换资源市场,另一个是联合减排市场。企业可通过分析外部的环境和企业自身状况,选择其中一种,对于技术换资源,一般适用于合作双方在技术上差别比较大,对于联合减排比较适用企业性质类似,甚至是上下游企业之间。
4.企业参与碳交易领域选择策略
对于企业来说,最直接参与参与碳交易一方面可以减排,另一方面,可以购买减排权,除此之外,还可以间接参与,通过投资碳交易来参与与开发这片浩瀚的蓝海。
投资领域主要有六大方式,一种是直接投资碳交易相关资产,作为股东或是合伙人;其次是投资以碳交易为主要获利来源的碳基金――截止2006年,全球已有64亿美元被投入50个碳基金用于购买碳减排。再次是自行设立碳基金,成为国际买家;或是经营CDM项目咨询公司,咨询公司致力于可开发减排的工厂项目,项目主要产生CER(核证减排量)卖给需要的企业或基金公司;也可以直接开发CDM项目。最后一种是主导或参与发起新的碳交易所。世界银行统计201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超过1500亿美元,超过石油期货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对于以上这些选择跟企业的财力,发展业务,人才储备等都是息息相关的,例如发起交易所一般的企业是很难企及的,不能觉得有利润就盲目跟从。
三、结束语
参与碳交易,对于企业而言,可预见的利益有很多,诸如,新能源开发,技能技术提高,企业品牌打造,技术的提高,这些带来的是有形资源,而品牌打造,社会形象的塑造,带来的是无形资产,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全球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曾使许多活跃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投资机构由于现金流紧缩而退出碳市, 部分买家为了套现而抛售持有的排放额度, 使碳排放权市场供大于求。固企业在考虑参与碳交易市场,必须考虑全球经济复苏情况。
参考文献:
[1]袁庆明.产权确定性及其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价值[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5):5-9
碳减排的重要性范文4
一、国际碳交易市场特征
(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迅速
欧洲气候交易所于2005年4月推出碳排放权期货、期权交易、碳交易被演绎为金融衍生品。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国际碳排放交易的主要市场有阿姆斯特丹的欧洲气候交易所,法国的未来电力交易所、德国的欧洲能源交易所,还有加拿大、日本、俄罗斯市场,美国和澳大利亚也有自己的国内交易市场,其中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是全球首家国内气候交易所。除交易所外,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以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碳市场中也扮演不同的角色。
(二)发展中国家正成为主要的卖方市场
在1996―2000年间,大部分碳交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但是,最近这种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转轨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减排量的合同交易份额已经由2001年的38%上升到2002年的60%。
(三)交易市场流动性差, 发展不完善
由于存在多种交易方式,导致目前的碳排放权交易形成了多个分割的交易市场, 而且各个交易市场之间缺乏流动性。其中最典型的是CDM项目的交易市场和国际其他交易市场之间的流动性问题。CDM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实施的碳减排项目, 发展中国家只能将减排额度出售给发达国家的买方,却不能拿到国际市场去进行出售,导致这一市场成为明显的买方市场。相反,国际买家却可以将在发展中国家购买的减排额度拿到国际市场去出售,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四)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波动剧烈
受到交易市场的不完善、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目前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交易价格经常出现巨大的波动,我国CDM项目最初的交易价格在5美元左右,最高上升到15美元,现在稳定在10美元左右的交易价格上。相应的,欧盟内部的交易市场的价格波动更为剧烈。2006年4月中旬,欧洲气候交易所创下了每吨30欧元的纪录,但在5月中旬又狂跌至10 欧元,2007年的期货价格则已降到了4欧元。
二、我国CDM项目开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CDM项目开展现状
2004 年7月1日,我国颁布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 提出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的优先领域、许可条件、管理和实施机构、实施程序以及其他相关安排,并于2005 年10 月12 日开始实施。
我国积极参与CDM项目合作,截至2009年4月,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接近2000个,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注册成功的项目接近500个,居世界首位。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和提高能效这两大领域,其次是甲烷回收利用、低排放的化石能源发电、燃料替代、燃料转换、分解温室气体HFC-23、N2O减排,分解N2O。但从减排量来看,我国主要减排量来自于HFC-23和N2O项目。这两类项目只需要在现有设备上稍微进行技术改进,即可获得大量温室气体减排,开发成本低,风险低,收益大,项目开发者最乐于开发。但是,此类项目对东道国的区域环境改善、社会环境效益增加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并不大。可再生能源项目、能效提高项目、甲烷回收利用项目等对技术转让和新技术应用促进较大,可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就业率,对落后地区扶贫帮助也很大,具有明显的可持续发展效益,但往往属于资金密集型,减排成本较高、风险较大、投资回收期长,产生的CERs(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核查证实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较少,而不被重视。
(二)我国CDM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分布不合理
从已注册项目的分布区域看,CDM并没有在贫穷落后地区取得较好发展。目前我国三分之二的减排量来自于东北以及东部沿海区域,且主要集中在城市或者较发达地区,真正惠及贫穷区域的项目较少。截至2009年3月31日,我国12个欠发达的中西部省区(包括青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内蒙、重庆、、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已在EB 注册的CDM项目数占全国已注册项目总数的41%,为83个。
从已注册的项目类型来看,工业CO2(二氧化碳)减排项目占据了绝大部分。截至2009年3月31日,在EB注册的CERs中约有60% 来自于HFC-23项目。然而,HFC-23项目技术较为简单,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并不大。相对而言,可持续发展强调的可再生能源开发项目以及提高能效项目比重较小。
目前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工厂或者其他大型集中的区域场所,而对于一些分散的减排量较大的项目,如家庭住户的可再生能源推广项目或者交通节能、建筑节能等项目,由于减排活动的高度分散性,在现有CDM框架下项目交易费用较高,难以开发。
2、推动技术转让的效果欠佳
技术转让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因为其可快速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技术转让总是最重要的议题。一些CDM项目,因为有高昂的商业回报,可以为技术转让提供机会。但在CDM项目实践中,真正能实现技术转让的案例很少,大多数情况下,CDM仅是纯商业交易项目,CER买卖双方仅出于获得利润的目的,并不关注CDM项目能带来多少技术转让。
3、缺乏规范指导,偏离方法学要求
由于我国实施CDM项目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规范的指导守则,国内许多企业在应用相关方法学进行计算时为图省事,常常根据实际容易获得的数据对计算方法进行一些变动,这往往被负责审核的经营实体(Operational Entity,OE)视为对方法学应用的某种偏离而遭到质疑。在项目的选择上,许多国内的企业忽视了EB对于这些项目规定和提倡的条件要求,没有从根本上了解项目的实际环境意义,从而导致了项目申请注册的命中率不高。
4、信息不对称,延误注册时机
国内许多企业对CDM项目实施此还比较陌生。在我国一些能够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符合CDM项目要求的企业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消息比较闭塞,很多企业在听说可以实施CDM时,都已经建成投产了,错过了申请注册CDM的时机。由于《京都议定书》只规定了附件一国家2008年到2012年的减排义务,因此CDM机制不仅具有国际性,更具有时效性。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往往在论证CDM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错过了注册机遇。
5、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对项目业主的要求仅为中资或中资控股,没有明确CDM项目带来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对项目参与方,特别是咨询公司和中介公司的资质和行为规范并无明文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国内CDM市场有些混乱。
三、我国碳交易市场市场模式选择与制度建设
我国现已拥有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目前京沪两地交易所都还仅限于节能环保技术的转让交易,二氧化硫、COD(化学需氧量)乃至二氧化碳的排放权交易还在探索中,天津交易所主要致力于开发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交易产品和能源效率交易产品。
(一)我国碳交易市场模式选择
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组建应该分两步走:
第一步为发展阶段―――建立碳排放权现货交易市场。这一阶段为碳交易的初级阶段,时间为2008―2012年,这一时期我国并不承担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义务。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我国企业进行碳交易的实质、内容与程序等方面内容进行宣传与引导,国家的环境管理部门对我国的年碳排放总量的确定与分配进行论证,对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必需具备的条件,包括完善的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科学合理的分配排放权、政府对排污权市场交易维持和管理等进行充分研究。在具备碳排放权交易所需条件后,我国政府可以建立初步的碳交易市场,在此阶段以现货交易为主,现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具有这样的性质。
第二步为完善阶段―――建立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在这一市场体系中,以现货交易市场为基础,期货交易方式为主,项目合作为辅,两个市场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可借鉴欧洲气候交易所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碳期货合约,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中国的标准化碳期货合约。建立完善的交易和结算机制,包括碳期货交易所的布局、市场参与主体、价格形成制度、实物交割制度等项工作。
(二)加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制度建设
一是从理论上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行为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必须在原有对国外排污权交易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国际间的碳排放的研究工作,加快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可行性研究,并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工作。同时加强环境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从技术上解决排污总量确定的难题。
二是要完善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法规,将碳排放权交易的进行置于法律的框架下。要建立规范化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就必须有法律保障,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同时,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根据中国特有和不断变化的立法和司法要求,创立一系列的法律规则,奠定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基础。
三是改变官员政绩考核标准,扭转政府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的总量控制相结合。发挥国家环保产业导向的作用,使排污企业认识到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要性。
四是大力培育碳交易的市场主体。建立环境中介组织或咨询公司,有专业化机构提供信息服务,发展环境金融事业并规范企业的碳融资行为。
碳减排的重要性范文5
1.碳补偿的由来
《京都议定书》下确立了三种发展机制,其中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它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发达国家的减排义务以及国际碳市场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京都议定书》规定国际上有减排义务的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的碳补偿项目来获得减排信用额度。这里面蕴藏了很多经济利益,企业的参与一是可以为提高自身工艺技术、清洁发展流程、实现可持续发展争取到所需资金,二是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制造企业发展的有利社会舆论;金融机构的参与可以激活碳市场的发展动力,提高流动性,通过不断创造推出新产品,可以带动广大群体参与到碳补偿交易中来聚集大量资金,一方面通过将资金投入到环保项目赚取利益,一方面也为自身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碳补偿市场之所以能慢慢发展起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CDM项目的实施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很多CDM项目申报程序繁琐,实施成本大,收益见效慢,对于一些小规模的CDM项目很难筹集到发展所需资金,经济上缺乏可行性。碳补偿市场则是基于自愿原则,能够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公众参与热情,激发社会环保意识,并为一些规模小、环保意义大、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资金渠道和交易平台。
2.中国碳补偿市场
对于我国来说,碳补偿还是一个比较新兴的词汇,相信很多人对碳补偿的内涵和意义尚未深入了解。我国不属于《京都议定书》的附件I国家,所以以前还不用承担碳减排任务,但随着我国自身的发展以及2012年以后我国政府承诺的后京都时代的巨大的减排目标,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碳市场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为以后我国减排义务提供足够的信用额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国民环保意识不强,许多企业也没有很好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是靠高能耗、高污染来支持自身发展的,所以尽快发展和完善有关碳市场的交易和机制对我国来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就目前看来,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在很多领域处在研发探讨阶试点段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市场性的碳市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严格有序的管理尚未到位,对于碳补偿市场也是如此。由于碳补偿市场主要是个人计算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付钱到专门机构相当于购买补偿配额来抵消自身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如果国民环保意识不强、企业求省事不愿付出额外成本、金融机构对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推出缓慢,那碳补偿市场的发展仍会面临艰巨的挑战。随着我国政府加大对绿色环保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在碳补偿市场也有所行动和进步。
2011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会议第二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牛文元建议建立"国家碳补偿制度",努力增加碳汇,加大对气候友好型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应的仲裁标准、政府采购清单,设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模式和碳定额管理制度。据统计,中国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预计到2025年前后,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上升到第一位,所以努力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大通过各种途径吸收固定空气中二氧化碳数量的力度,成为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3.中国林业碳汇
目前来说,在我国关注比较多、发展比较快、应用比较广的要属森林碳汇(也称林业碳汇)了。所谓森林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改善森林质量等措施使得森林植被吸收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土壤中,以此来减少抵消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通过技术改造实行二氧化碳减排,每吨的成本约100美元,而通过林业碳汇,每吨的成本只需10美元左右。森林可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存库,在减少温室气体浓度改善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有巨大的作用。林业碳汇是基于《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CDM机制下的项目,但由于国际市场上的林业碳汇项目很少,批准手续复杂,交易成本较高,发展规模有限。所以我国应该努力开发国内市场,充分利用好国内资源,为我国自身的气候改善服务。虽然在目前为止我国政府、企业已经为森林碳汇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努力和贡献,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者很多的不足。
3.1对森林的管理不利。我国人工林的质量差、利用效率低、功能不齐全,乱砍乱伐现象严重,使得森林退化、功能减退。同时,对于森林碳汇,它有其特殊的一个方面,就是容易将固定下来的碳储量又重新释放到大气中,最典型的就是森林火灾。我国有时因管理疏忽也引致森林大火,一致向大气中重新排放了二氧化碳。
3.2森林碳汇市场缺乏有效推动力。我国对于森林的承包经营管理和产权明晰及转让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很好的做出规范,对相关平台的建设和宣传不到位,交易产品的流动性很低,使得一方面森林经营者不了解该市场不知道该如何参与进来并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阻碍了企业通过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转移分散风险的能力。
3.3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由于该市场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市场,很多机制的建立和产品的开发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参与。我国由于对该领域的接触时间短、起步晚,尚需对该市场做更加深入的研究,有关学者也需要时间来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3.4卖方进入交易市场面临瓶颈。卖方进入市场有四个环节:(1).营造碳汇林需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碳汇造林系列标准"。(2).要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3).要有与国际接轨并符合中国国情的碳汇计量、监测技术体系。(4).要有第三方审定、核查、以及规范的项目注册和碳信用签发程序。(李怒云,2012)
4.中国碳汇市场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公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在吸取国际碳补偿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分阶段、分步骤的建设我国碳补偿市场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这对于我国气候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武曙红.《森林管理项目纳入我国碳补偿自愿市场必要性分析》[J].林业经济,2008,(12):53-56.
[2]蔡志坚,华国栋.《对我国发展森林碳补偿贸易市场的相关问题探讨》[J].林业经济问题(双月刊),2005,25(2):68-76
[3]吴育文、张骏立、陈静、刘博《"碳补偿"机制在构建低碳城市进程中的意义──以北京市零碳车贴为例》[DB/OL]
碳减排的重要性范文6
Abstract: Based on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gress of the domestic 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market. Taking D Group as a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a centralized management platform, which is a carbon management company.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D Group in the domestic carbon trading market, then designs suitable solution for carbon emissions centralized management for D Group, including management ideas, management content and management programs.
关键词: 碳排放;集中化管理;碳交易
Key words: carbon emissions;centralized management;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044-03
0 引言
国际社会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直在作出努力。1997年签署、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确立了缔约国中发达国家总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额度和减排、限排义务[1]。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逐年增加,因此国际社会要求中国进行强制减排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政府也已经认识到未来国内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的环境约束问题和进行节能减排的必要性,并开始尝试强制减排[2]。国内的大型电力企业,尤其是集团化运作的企业如何对自身的碳排放进行管理,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实行什么样的管理策略,将会对企业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3]。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的相关政策有:2011年10月29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批准确定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省、湖北省和深圳市等国内首批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并要求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碳排放权试点交易。
2014年1月13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以2010年为基准,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或以2010年为基准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超过五千吨标煤)的企(事)业单位需要定期报告该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此项通知发出的目的在于尽快建立国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为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工作提供基础支撑数据。
2014年12月10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发《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该管理办法主要为框架性的文件,明确了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的主要思路和管理体系。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规划,2015年将为国内碳交易市场准备阶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相应基础设施建设。
2016年10月27日,国务院《“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明确表示要打造低碳产业体系,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为“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
1 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状况
2014年的中国碳交易市场不仅在试点平稳运行的基础上努力推陈出新,而且随着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开始拉响号角[4]。我国若能成功设计并启动碳交易市场,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的低碳转型,也有助于提升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还能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碳交易市场发挥重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5]。
截至2015年底,全国7个试点碳市场已经全部启动,20余个行业、26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试点,年排放配额总量约12.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和深圳碳市场纳入的重点排放单位已经完成了2次碳排放权履约;7个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排放配额交易约67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交易额约为23亿元。
目前国家碳交易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2 D集团公司碳排放管理现状及问题
2.1 D集团公司概况
D集团公司是2002年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特大型国有发电企业集团。主要经营范围为:经营集团公司及有关企业中由国家投资形成,并由集团公司拥有的国有资产;从事电力能源的投资、开发、建设、经营及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新能源项目开发等。集团公司通过实施以集团公司、分(子)公司、基层企业为基础的三级责任主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
2.2 D集团公司碳排放管理现状
集团公司在国内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辖区内,分别在广东省、北京市、天津市和深圳市各有一家电厂被纳入当地控排企业名单中。2013年度合计分配到的配额为2350万吨,配额获得数量较企业实际排放数量均有少量富余,4家企业均已在2014年完成2013年度排放量的履约,并在2015、2016年分别完成了2014、2015年的排放量履约。
CCER项目开发方面,目前已有13个风电项目、2个水电项目在国家发改委自愿减排信息平台备案,其中1个风电项目的减排量已获得核证和签发,并以10元/吨的价格出售了部分减排量给另一家机构投资者。在开发中的CCER项目20余个,这些项目都将起到为集团公司降低减排成本、创造经济效益的积极作用。
2.3 D集团公司碳排放管理存在的问题
2.3.1 管理架构和管理层级不明确
目前集团公司没有明确的碳排放管理架构,纵观整个集团公司,仍以发电为主营业务,对碳排放管理这一新兴业务并未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而碳排放管理目前暂由集团公司发展规划部主管,这项业务不属于该部门的传统管理职责范围,同时发展规划部也不是专业化、具备碳交易相关背景的部门。该部门目前以行政命令、发放通知等形式对整个集团的碳排放管理业务进行指导,使得各下级单位只有转发的作用,直到相关通知发放到各基层企业。
2.3.2 缺乏统一的管理流程及制度
正因集团公司没有明确的管理架构,相应的管理流程和制度也非常欠缺。集团公司层面目前指定的发展规划部中,已有的各项规章制度都是在传统管理职能中发挥相应作用,并没有专门针对碳排放管理的流程和制度。这就造成了在执行层面缺乏相应指导、无法统一管理的局面。
2.3.3 基层企业缺乏相关技术储备
发电企业的碳排放管理是一项新兴管理内容,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对于集团公司的各个基层火力发电企业而言,他们作为碳排放市场的参与主体和执行主体,很有必要对当地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和相关要求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但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非碳排放交易试点地区的企业,对于碳排放管理的相关概念还不是很充分,更无从谈起相应的技术储备了。这对以后各个基层发电企业参与到全国范围的碳排放市场将产生不利影响,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
3 D集团公司碳排放集中化管理方案设计
3.1 碳排放集中化管理架构
本文针对D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集中化的碳排放管理架构。集团公司内部碳排放管理可以通过成立专门机构或子公司来实现,在参与碳市场的职能上需要获得集团最高管理层的授权。集团公司碳排放管理公司应至少包括碳资产管理部门、碳排放管理部门和低碳技术管理部门。集团公司建立碳排放集中化管理的架构如图2所示。
3.2 碳排放管理公司组织结构设计
3.2.1 碳排放管理公司的部门设置和职能
D集团公司碳排放管理公司主营业务部门包括碳资产管理部、碳排放管理部和低碳技术管理部,根据碳排放集中化管理的需要和大型国有企业的特点,还应设置财务部、商务合同管理部和综合管理部等部门予以保障和配合。主要业务部门的设置和职能如表1所示。
3.2.2 业务部门主要工作内容
碳排放集中化管理工作从最基础的排放数据管理入手,逐步完善管理系统,保证D集团公司下属各企业低成本完成履约,并发现集团内部减排投资、购销优化和外部减排投资的机会。碳排放管理公司主要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有:
①配额申报。对于公司的控排类火电企业,应通过前期碳盘查工作摸清各企业的碳排放情况现状,并开展定期的排放报告工作,对于碳交易试点地区的控排企业进行第三方核查以完成履约并确定每年度的配额发放数量。
②CCER项目开发。对于公司的新能源类型发电企业,可以参与国内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开发,成功开发出的CCER可用于火电企业抵消碳配额,也可以为新能源企业创造额外的收入,应尽早进行优质项目的开发工作。首选对可持续发展有贡献、准入门槛低且市场比较欢迎的可再生能源类项目,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的项目,以抢占市场先机,尽快降低集团公司履约成本。
③履约交易。根据公司控排企业碳排放数据、获得配额数量和持有、潜在的碳抵消额数量,可以确认企业的履约能力,并根据不同企业减排成本制定公司下属各企业的具体交易策略。
④配额/抵消额管理。在国家层面碳市场建立和规则确定的过程中,可建立公司层面的配额/抵消额管理体系,利用可再生能源企业产生的可抵消的排放量对冲集团公司火电企业的配额,形成集团内配额与抵消额的平衡,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
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之后,其碳交易价格代表的是全社会的最低平均减排成本,因此任何低于此成本的减排都将带来总收益的提升,通过推动减排成本低于碳价的项目实施,可产生更多配额盈余和资产溢价。
碳排放管理公司主要业务部门工作内容如图3所示。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针对D集团公司面临国内碳交易市场的问题,提出了碳排放集中化管理的方案,并详细阐述了该公司的组织结构、部门设置、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内容。对于D集团公司而言,充分发挥碳排放管理公司的集中化管理作用是应对国内碳交易市场的核心举措。随着国内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完善,电力行业势必会被作为重点控排行业纳入其中,碳排放交易体系将对电力生产、管理和运营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发电企业必须将参与碳交易工作上升到战略的高度来积极规划,建立专门的碳排放管理公司对于集团化运作的企业来说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刘航.中国清洁发展机制与碳交易市场框架设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2]阴俊.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刘潇.碳资产管理及其在中国电力企业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