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进步的意义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1

不能洗头?

现在大部分人几乎天天洗头,有女士甚至一天两次,医师指在月经期间,可以不洗头的话,就尽量不要洗。不过整个月经期达4至6天,要完全不洗头根本不可能,应选择天气暖和时才洗头,而且上午较晚上好,次数亦不要太频繁,洗头时要用热水及关好门窗,以免着凉。此外,医师提醒最重要的是洗^后要立即吹干吹透,否则易患头风、头痛。

经期中无可避免要洗头时,尽量在暖和的上午进行,并要立即吹干。

忌冻饮、生冷食物?

在中医角度,冻饮、生冷食物均有损健康,平时应少吃为妙,月经期间更加要避免。因这些冰冷的食物及饮品,不但有碍消化,还会损害人体的阳气,让寒邪入体,有机会使子宫受寒,导致经血运行不顺,令经血过少,又或是血因寒而凝,造成血瘀,有机会使下次来经时出现经痛。故此,长期喝冻饮、吃生冷食物的女性,比较容易出现经痛,甚至难以怀孕。

生冷食物有机会使子宫受寒,导致经血运行不顺,女性在经期进食更有可能难以怀孕。

不能喝茶?

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分子结合,形成沉淀物阻碍肠道黏膜吸收铁元素,而铁质是人体中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女性来经时,铁质会随经血而流走,流失量较平日为多。此时若喝茶,茶愈浓,人体吸收铁分子的能力就愈低,进一步加重铁质的流失量,故经期时应尽量避免喝茶,在饮食匕宜进食合丰富铁质的食物,以补充体内的铁元素。

月经期间喝茶会加重体内铁质的流失,应尽量避免。

忌重口味?

行经时,进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核桃、芝麻等帮助消化,同时也应多喝水,减低因大便不畅而引致盆腔和下半身充血的情况。此外,太辣、太咸、煎炸的食物均会刺激血管扩张,使月经提前和经血量过多,甚至容易导致经痛、头痛等症状。

太重口味的食物,有机会使经期提前及经血过多,甚至出现经痛。

不能补身、补血?

以个人体质而定,体质偏热、经血量多者,不宜在经期期间补身,行气活血的食物亦忌吃,否则会增加经血的流量,严重者甚至引发重度贫血或经期大量出血;相反经血少又体寒的人,饮黑糖姜茶、红枣水等,反而对经期顺畅有帮助。医师指最佳进补时间为经期后,按体质以平补或补气血为主,如红枣、杞子、北芪、党蓼等,不过不是人人经期后都需要进补,若经期正常、身体健康,只要营养均衡充足,不用特别进补。

经期后食用杞子、红枣等,可帮助补气血。

不能做剧烈运动?

医师认为即使身体健康、少病痛,平日有做运动的习惯,经期期间运动亦不宜太过剧烈,中等程度便可,否则会耗气伤血,但体质较弱者,稍稍拉筋或做瑜伽便可。坊间有说,月经期间运动可减肥,医师指部分人来经时口肿面肿,做运动的确有去水肿效果,但对减肥作用不大。

行经期间不宜做剧烈运动,拉筋或瑜伽较为合适。

不能有?

中医认为月经期间,女性易受寒邪入宫,不适合行房,亦不宜浸温泉、游水,因女性的腹腔与男性有别,男性的腹腔基本上是密闭空间,而女性的腹腔则连接输卵管、子宫。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脱落,行房时有机会使皮肤破损,甚至将细菌带入腹腔,造成盆腔炎。

经期前…

喝凉茶或进食凉性食物,可催经?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2

以农业新品种选育协作攻关为抓手,全面启动实施现代种业发展工程。种业是农业基础、核心产业,发展现代种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去年全省农业科技大会后,我厅组织召开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会议,讨论研究种业创新工作。按照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的要求,以增强育种能力为核心,以技术优势领域和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部署落实农业新品种选育协作攻关工作。整合全省产学研各方育种科研资源,组建了水稻、旱作粮油和十大农业主导产业等12个领域的多学科跨单位育种协作攻关组,共集聚整合科研人员1443人,参与协作组的企业有90多家。各产业领域紧密结合种业发展的实际,研究提出了2012-2016年新品种选育协作攻关实施方案。力争经过五年努力,打造一支1000人以上的生物育种科技创新队伍,培养一批国内知名的领军人才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育成各类动植物新品种(系)250个以上,其中150个以上进入生产主导品种,形成一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优良品种,使我省自主选育新品种覆盖率显著提高,生物种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以设施农业与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为重点。组织实施产业技术支撑工程。我们把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点任务。我省十大主导产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薄弱环节,而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物流的技术工艺、设施装备落后则是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克服这一薄弱环节,我们组织实施了“设施农业与农产品精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构建与产业链相配套的科技链,推进产业链与价值链向高端提升,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主要包括:以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设施化技术为重点,加强材料、设施、装备、灾害防御和配套农艺技术的研发,加快发展园艺栽培、山地种植、畜牧饲养、水产养殖等设施农业;以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林特产品为重点,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保鲜储存、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保障等技术、工艺与装备的研发;着力突破一批制约农业主导产业提升的关键性、共性技术,以先进装备与高效设施支撑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储存保鲜水平,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产业增效。“十二五”期间,由我省单位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涉及新型罐头加工装备、农产品产地处理成套装备、易腐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茶产业升级等多个领域,累计获得国家资助经费近亿元。可以预见,通过这批项目的实施,我省在农产品加工技术及装备等领域的研发创新能力将有进一步的提升。

以农业“两区”建设为载体,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我们始终把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我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根本落脚点。按照服务大产业、组织大项目、推广大成果的思路,采取部门协作、资源整合、省市县联动的方式,组织实施农业成果转化工程。把农业“两区”作为农业新技术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的重要基地,大力组织实施农业新品种示范工程、高效生态农业技术转化工程、农产品安全与加工技术转化工程,熟化和应用一批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取得了一批成果。按照成熟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优先选择我省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产业规模大涉及面广、各方面工作基础较好的竹产业和茶产业,启动实施“十县百万亩竹产业增效科技提升工程”和“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科技示范工程”,每个产业各选择10个左右基地县(市、区)的主导产业示范区作为重点区域,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农业科技企业作为转化应用的主要对象,在农业“两区”建立科技示范园。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样板,提高农业产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11年,主要面向农业“两区”,以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44项,其中13项获国家成果转化资金支持。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在农业“两区”建立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植一批企业兴办的农业研发机构。

以创新主体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我们坚持把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我省各类创新主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面向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我们通过整合科技资源,集聚创新要素,联合共建了水稻、茶叶、竹业、渔业等省级行业和区域创新服务平台13个;在特色优势领域组建省级重点创新团队24个,形成了一支由创新领军人才领衔、产学研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创新人才队伍;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茶叶集团公司、浙江勿忘农种业公司、浙江寿仙谷生物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骨干企业,成为产业联盟的牵头单位;杭州生物能源环境工程公司成为国家生物燃气产业联盟的牵头单位。这些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发展壮大,使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现有省级农业科技企业624家,建立企业科技研发中心241家。下一步还将继续推进涉农高校农业科研机构、重点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研究院等创新主体建设,扶持各类创新载体的建设和发展。2012年拟新建农业类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创新团队15家以上。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3

“科技金融”是科技与金融的耦合:金融参与科技的创新活动,分散科技创新的风险,同时科技创新所引致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更快地财富化给金融带来更丰厚的回报。科技金融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将导致两者的耦合受限的“市场失灵”现象。政府应当在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承担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

科技金融;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政策含义

一、科技金融:科技与金融的耦合

中文“科技金融”一词最早出现于1993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通过后成立了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关于其定义与内涵,存在多种不一致的看法:第一种看法侧重于金融方面,是指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而提供的金融活动(主要是融资),比如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2009)定义“科技金融”为“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是由向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种侧重于科技活动。例如房汉廷(2010)就认为科技金融的主要活动是科技活动,科技金融只是科技工作的深化。第三种认为是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这是多数人的观点。

也有学者将科技金融的本质定义为多个子项:(1)是一种创新活动。即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的融资行为总和;(2)是一种技术一经济范式,即技术革命是新经济模式的引擎,金融是新经济模式的燃料,二者合起来就是新经济模式的动力所在;(3)是一种科学技术资本化过程,即科学技术被金融资本孵化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4)是一种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即同质化的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异质化的配置,获取高附加回报的过程。

本文认为,将“科技金融”定义为“科技”与“金融”的耦合(不仅仅是结合)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耦合意味着两者必须具有共同的基础,同时具有相互补充的特质:技术创新导致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引致了追逐高额回报的风险资本投资于新技术,从而出现技术创新与金融的耦合,最终导致两者的几何级数的增长,即是说,要让金融参与科技的创新活动,分散科技创新的风险,同时也让科技创新所产生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更快地财富化给金融带来更丰厚的回报。但是在科技与金融的耦合中,却存在一种破坏的因素――信息不对称问题,即科技活动者与金融获得者之间(由于信息的获取渠道等原因导致)获得信息量的差异。

二、科技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金融的价值在于资产的跨时空配置。跨时空本身就意味着信息的不对称,因此,金融的产生具有应对资产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优势,比如,作为主要间接融资渠道的银行就比存款者具有甄别优质借贷者的专业优势。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回顾一下经济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信息不对称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阿克洛夫(G.Akerlof,1970)、斯宾塞(M.Spence,1973)和斯蒂格利茨(J.Stiglitz,1976),他们都在2001年因为对信息问题的分析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简言之,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劣质的物品会将优质物品驱逐出市场,从而导致市场的物品质量越来越差,市场萎缩直至消失(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2)为应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物品的供给者可以采取向需求者发射“信号”以证明自已的物品是优质的(比如学生取得名牌大学的文凭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强);(3)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为应对这两种问题,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保险合同”来使交易对手志愿说出其真实想法(或真实状况),即所谓的激励相容机制(又称说实话机制)。

现在我们转向分析科技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科技和金融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产业,其语言的建构存在重大差别,科技的表达有科技的专业术语,金融也具有专业术语,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其次,科技创新与金融活动的特点极易产生信息不对称。科技创新过程的风险是服从降序排序的,而金融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也是服从降序排序的。这就意味着越靠前期的科技创新活动越存在着极大的风险,金融资本相应的风险厌恶程度也越高,而越靠后端的科技创新活动,市场成功几率越高,金融资本的厌恶程度也越低。同时,科技创新的收益是服从先升后降的规律,而金融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收益则服从降序排列,即越靠创新活动后端,金融资本的回报率越低。风险与收益匹配模式的差异容易导致两者的耦合程度会受到限制,严重的话,可能会使得科技金融萎缩甚至消失。因此,单纯依靠市场的自发力量可能无法解决科技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存在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现象,这为政府的政策安排提供了可能。

但是在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中,金融与科技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具体形态会有所不同:(1)在基础性科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公共适用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以及应用过程中,投入者与受益者不存在严格对应的关系,而且可预见利润较少,科技金融难于解决其融资问题;(2)在应用性科技研究、开发研究及其成果处于萌芽和初具规模时,很多成果具有商业化前景或价值,投资者与受益者具有比较强的对应关系,但由于研究与成果形成及商业化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使得处于科技市场之外的金融资本对于新科技的前景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能够提供的融资数量有限;(3)科技成果即将产业化阶段,技术较为前沿,市场前景明确向好,科技与金融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大减低,此时科技与金融的耦合迅速(科技金融发展较快);(4)当科技研究进入成熟期后,产品已经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却运用较广,此时金融资本对这种类型的科技已经相当熟悉,完全有能力通过一般的金融产品满足科技的融资需求。

三、政策含义

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为防止科技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引致的科技金融的萎缩甚至消亡的“市场失灵”,政府进行发射信号和设计“保险合同”是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在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科技研究活动中,政府应当起到不同的作用。

(一)在一些基础性科技活动中,科技与金融的信息极端不对称,所以这部分科技创新问题的融资通常由政府全部或主要提供,即提供一种“保险合同”(保障)。

(二)在应用性科技研究中,政府通常可以利用科技金融机制(保障机制),尝试把部分财政无偿资助资金以金融的方式投入到科技创新载体或平台,提高或加快成果产出及商业化进程。如欧洲的“空中客车”项目、我国的“大飞机项目”等,基本上使用这种模式。

(三)科技成果即将产业化阶段,是科技金融最具用武之地的环节。政府投入通常从主导转为引导,手段也从无偿资助为主转变为权益性资助为主,即使是无偿资助也主要是补助或奖励的方式(信号方式)。这个环节的科技金融活动主体主要是各类科技金融主体.如创业投资、科技担保公司、科技保险公司、科技银行、知识产权质押等,政府通过它们为科技创新载体提供权益性资金引导这些科技金融主体共同释放融资规模,达到满足创新载体融资的目的。

(四)科技创新活动进入稳定和成熟期后,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已经较为紧密,因此政府的支持已无必要,政府可以从科技金融中退出。

参考文献:

[1]G.Akerlof,1970.The Market for Lemon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4,No.3

[2]M.Spence,1973.Job Market Signal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87,No.3

[3]M.Rothschild and J.Stiglitz.Equilibrium in Competitive Insurance Markets:An Essay on 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90,No.4

[4]陈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

[6]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陈志武.金融的逻辑[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作者简介: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课程改革;整体联动;典型引路;教学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它所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明确了方向。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课程改革为主要载体,牵动教育理念、运行机制、培养模式等全方位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的传播和积极实践,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课程改革必须向纵深推进。基于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以求进一步明晰未来深化课程改革之方向。

一、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全社会整体联动

近1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往的经验表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整体联动才能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无论是宏观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在运行进程中随着矛盾的运演而日渐清晰和完善的。因此,深化课程改革不只是对学校层面广大校长、教师的新课程执行能力的严峻挑战,也是对政府、家长及整个社会的一次考验。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到总结经验、完善制度、突破难点、深入推进的新阶段Ⅲ,政府、学校、家长等只有联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

首先,就政府层面来说,我国的课程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系统改革,政府在这场改革中始终担当着主体角色。从这个角度讲,课程改革的推动和进一步深化取决于各级政府的课程领导力。代表国家意志的宏观政策,其作为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欲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必须通过省、地、县各级政府对课程改革政策的深刻领会和科学解构,并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科学设定区域改革目标及其行动线路,通过资源配置、制度保障、检查督导、专业引领等有效的行政举措,为课程改革创设条件与环境,形成推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这其中,区域课程改革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目标的调整和完善是否到位?相关政策、举措的出台是否适合、有效?检查督导、专业引领是否得力?这些问题无疑对各级政府课程改革领导力的专业化水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目前,各地课程改革的推进还很不平衡,这与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教育基础、文化传统等不无关系,但其与当地政府对课程改革领导的执政能力也高度相关。一些率先进行课程改革并成效显著的地区的经验表明,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当地政府的科学决策和有力的专业指导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就学校层面而言,课程改革的终端结果必定要通过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方能实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校长与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态度、状态、素质、能力至关重要。“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学校办学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基层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改革力,关键是如何使它焕发出来。课改总的改革方案不可能具体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具体的实施模式及经验必须在学校里创造,学校的价值就在这里,学校的作用也在这里。”其中,校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动者、组织者、指挥者,是保证学校这一组织机体得以良性发展的大脑和中枢。校长对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是否认同,校长能否将课程的宏大目标及相关政策转化为广泛认同的学校愿景,校长能否通过思想发动、制度安排等举措有效动员人、财、物等资源形成促动课改的整体合力,校长能否对课程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咨询与帮助,等等,决定着一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施水平。就目前现状而言,校长队伍的素质还远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难以担负课程改革的重任。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无疑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校长专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p#分页标题#e#

最后,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较原有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在教育角色上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并不断提高对课程的整合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策略上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育结果向重教育过程转变、由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目前,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正驱动教师的职业状态及生存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依赖于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高度认同,依赖于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实践,并能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塑教育教学行为,全面提高自己对新课程的适应性和创造力,以全新的职业状态为课程改革的新探索、新进展提供重要支撑。

将新课程由政策理念转化为积极的教育实践,由宏大的政策主旨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有力度的专业支持。在既没有成功的案例及经验参照,又缺乏专家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寄希望于一线校长、教师独自完成这种转化是不现实的。一线校长、教师大都没有丰厚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淀,而日常又被绑定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没有能力也无更多的精力来开展系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这就需要理论工作者与一线校长、教师形成紧密的对话机制,实现实质性的连接与互动,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教师理解、体会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共同探索、创生新课程的实施模式。一线校长、教师也只有经过课改实践及与之相伴的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系统化专业引领,才能正确把握新课程要领,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不断付诸教学实践。

当然,教育是一个庞杂的社会子系统,文化传统、社会评价导向、家长价值取向等无不影响着教育的实际走向和实践形态。因此,课程改革不单是教育系统自身就能包揽完成的,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及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需要政府、社会、家长共同来深刻反思传统的功利主义教育观

念的弊端,广泛认同新课程的理念,共同构建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舆论环境,共同促动课程改革实现新的跨越。

二、“典型引路”是目前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的迫切诉求,要切实以此为抓手将课改引向深入

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改革的急先锋,特别是广为人知的江苏省洋思中学所进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所进行的“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他们勇作改革的弄潮儿,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使新课程实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同和追崇,为我国新课程的整体推进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洋思现象”“杜郎口现象”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即一线校长、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予以广泛认同,并表现出空前的参与积极性。但这也表明我国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素质能力存在局限性,在驾驭新课程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层面还是教学一线都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难以独自完成有效实施新课程的任务。同时也表明,受制于教研机制和教研力量的制约,目前教研员对中小学的专业指导根本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难以为一线校长、教师提供及时、有力的专业支持。寻找可参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课改榜样、摹本成为广大一线校长、教师迫切的实践诉求。他们希望找到实施新课程的有形载体,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模式,找到在具体实施中应当注意解决和规避的问题,找到可用来借鉴的具体经验。这是因为,只有在与具体经验的对照中,他们才能更好地领会新课程的政策与理念,悟出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化的具体通道,找到实施新课程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从而有效步入个性化的新课程探索实践。 #p#分页标题#e#

因此,相关教育部门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课改中先进的典型和成功的榜样,积极帮助和扶持这些学校进行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帮助它们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它们办学条件、专业指导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协助它们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步由局部到整体走向模式化建构。同时,政府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行政导向的作用,推出一批诸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这样的全国性、区域性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它们实施课改的创新精神和宝贵经验,充分发挥成功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无疑将对课程改革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相关教科研机构要增强课程改革的急迫感、使命感,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创新教研形式,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一线校长、教师一起开展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形成务实、高效、直接对话的教研共同体。高校或教科研机构可以重点扶持一批学校、教师率先进行创新尝试,由局部突破到整体建构,摸索改革路子,积累成功经验,不断加以理论总结和提升,形成对课程改革推进路径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并通过鲜活的成功个案、不断深化的理论认识来引导和推动更多的学校与教师步入课程改革的快车道,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

各地、各学校都应深刻认识到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对于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从各地、各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帮助、扶持、培植所在地区的学校典型、学科典型。各个学校也应树立起自己的学科典型、教师典型,大胆地走“典型引路”的课改之路。一批批典型将以它们成功的鲜活经验演绎出有形的课改实践图景,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范例、教育信息化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成功做法、有效改进评价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状态所产生的积极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等具体、有形的“现身说法”,对广大一线校长、教师就新课程理念进行生动的解读,以实践经验所具有的现场感强、启发性强、操作性强、贴近实际、易于借鉴效仿等不可替代的示范效应,来引领和带动一个个区域、一批批学校、一支支队伍更加深刻地领悟新课程、适应新课程,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新课程。

三、深化课程改革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主要载体,努力推动新课程运行的常态化

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以适合的载体为支撑。近年来,许多地区和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观摩典型经验、听取专家报告、实施校本研修等方式,积极为课程改革创造条件,努力探索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转换的通道,即从多种维度来寻求有利于新课程有效实施的适合的载体。但是,目前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做法和尝试还显得凌乱无序,要么应景性地组织教师听几场专家报告,要么抓一阵子教师集体备课,要么组织几次教师公开课,要么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几所学校,等等。这些做法停留于被动应付,走过场的成分多些,使课程改革成了注重外在形式的跟风应景之作;或是受制于能力不足,只是在局部细节上小打小闹,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内涵建设则远远不够。我国课程改革走到今天,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实质性建构已势在必行,而选择适合的载体则尤为关键。

就学校层面而言,实现新课程实施的常态化,必须以创新教学模式为依托。教学模式是任何学校等教育组织都必须依托的组织、计划和调控教学活动的方法论体系。一般意义而言,教学模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提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教学目标,设定较稳定的结构和方式来调配和整合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内容、方法与管理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活动程序和操作要领,以保证教学活动按规定方式展开和功能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中介性。它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可将教学理论范型化,又可将具体经验概括化,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正是适合的教学模式的建构,才使得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成为可能,使新的理念转变成人们易于接受和掌握的方式,实现了教育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具体指导;同时又使人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个别化的具体经验得以理论凝练和提升,使之系统化、概括化并具有了普遍性与推广性。基于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属性与功能,学校要担当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实现新课程由理念向实践的转换,必须以教学模式为载体。 #p#分页标题#e#

只有以创新教学模式为载体,才能使课程改革由理论体系转化为实践体系。教学模式内含着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价值体系,并框定了相应的结构方式和操作要领,离开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进而言之,学校层面的课程改革其核心就是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各地不少学校围绕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积极的多样化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譬如前文提及的江苏省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改实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自主学习”的教改实验,它们就是在教学模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目前,令人担忧的是尚有不少学校还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对课程改革还滞留于外在表层的理论政策的学习、了解或是观望,还未完成课程改革在学校的“内化”过程;对学校课程改革的目标尚不清晰,还未将课程改革的国家意志付诸于教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它们在凌乱无序的应景之举中使课程改革一再被虚化,而没能通过对教学模式创新的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来牵动学校的全面变革。

毋庸讳言,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学校可以将课程改革由政策主旨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指导思想和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机制、师生关系的基本设定以及对教学活动基本程序和操作要领的基本要求,这样就形成了清晰而具体化的课改目标,进而将牵动学校的资源配置、管理举措、教师发展等都整合在创新教学模式的旗帜下,由此激活学校所有办学力量,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找差距,寻对策,围绕创新教学模式的具体目标不断深化改革,从而使课程改革转化为全员的办学行为。这必将大力促进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建构,并促进学校的整体良性发展,促进学校朝着新课程实施常态化模式迈出重要步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2]张民生,校长必须学会领导课程[N],中国教育报,2007-01-16(6)

[3]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4-45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5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性基础学科,也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免疫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课在免疫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不同专业医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免疫学实验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免疫学实验课不同专业医学生免疫学是医学科学的前沿学科,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其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个领域。免疫学知识更新快,技术发展快,涉及学科广,是推动现代生命科学的支柱性学科,并且是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学习并掌握好免疫学的相关知识,对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以及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免疫学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实验课是免疫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免疫学实验课的开展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课的相关知识。因此,开展并安排好免疫学实验课,对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意义重大。现阶段免疫学实验课内容相对单一,主要是一些经典的验证性免疫学实验。各专业学生均采用统一的实验课教材,缺乏对医学生专业不同的针对性实验课设置,无法很好的调动起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导致了免疫学实验与将来的实际运用严重脱节。因此免疫学教学迫切需要对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实验课方案,以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让各专业医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免疫学实验技术。为了有针对性地进行免疫学实验课调整,可以将实验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课时的1/3用来安排经过精心挑选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免疫学实验,使新学者对免疫学的经典理论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实验课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2/3的课时根据不同的医学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使不同医学专业的免疫学实验课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各专业学生对免疫学的学习兴趣,更会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针对不同专业的免疫学实验课程设计进行探讨。一、基础医学专业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是科研队伍的后备力量,是未来的科研工作者,因此要尤其重视对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本专业的学生特点,免疫学实验课应多设计完整的系统性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或者独立开展一个小的研究课题,使学生熟悉并了解实验的延续性和完整性。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几个实验设计,让学生通过查询文献资料,和老师进行探讨,选择几个可行性方案,并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实验,用不同的方法来共同解决同一个科学问题。例如,可以设计抗体的制备实验。第一步,选择佐剂开始,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选择。比如,可以选择弗氏完全佐剂(CFA),铝剂,蛋白佐剂等;第二步,动物的免疫,可以选择小鼠,大鼠,兔子等实验动物;第三步,血液的采集,可以有尾静脉取血法,眼外眶采备血法;第四步,血清的分离;第五步,抗体的检测,可以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体的滴度和抗体的亲和力等。最后,让学生比较不同组之间获得的结果,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抗体的制备原理和特点。二、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是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如何将免疫学实验与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相关联,对他们而言比单纯掌握一种实验技能更有意义。实验教学中应以具体的临床疾病或相应的动物模型为例开展,不但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临床疾病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超敏反应是临床上的常见免疫系统疾病,可以对本专业学生针对性地设计建立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小鼠模型的实验。以钥孔血蓝蛋白(KLH)为致敏原,首先皮下免疫刺激机体淋巴细胞产生初次免疫应答,7天后,在小鼠脚掌以KLH冲击免疫,通过测量小鼠脚掌厚度来检测小鼠二次免疫应答引起的超敏反应的强度。以此为例,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实验技能,又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超敏反应原理的理解。三、医学检验专业近年来,医学检验发展迅速,新的检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临床疾病诊断和监测的准确性,但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的依赖性。因此,检验医学专业的学生应着重培养其实验动手能力及对实验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评价能力,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检验结果。可以设计临床上最常用到的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实验,让学生综合采用ELISA,金标免疫层析法和化学发光法来检测阴性标本和不同数量级的阳性标本。由于不同检测方法得到的结果并不完全相同,这就需要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分析实验结果,并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的异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同时还了解了各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四、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夭折。因此,本专业的学生实验课程的重点应该安排在如何预防疾病方面。预防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疫苗。因此,疫苗的研发和制备应该在本专业学生免疫学实验课程中占有绝对的分量。可以设计蛋白质疫苗的原核重组表达、纯化与免疫效果分析实验。让学生从引物的设计开始,到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蛋白质诱导表达与纯化,进而免疫实验动物以检测蛋白疫苗的效果。考虑到实验周期长所带来的具体实施上的问题,可以根据课时对实验课方案进行调整,先让学生了解整体的实验线路,再对其中的具体的几个关键步骤进行实验操作。五、药学专业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分子免疫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以基因工程制药为主的生物制药已成为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医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包括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和生物诊断试剂三大类,药学专业学生正是从事生物制药行业的主力军,因此免疫学实验课设置可以将重点放在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等方面。实验课是免疫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传统的免疫学实验课内容相对单一,不同专业之间没有区别,达不到因材施教,针对性教学的要求。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后实际工作的需要,有的放矢地设计免疫学实验课内容,不断更新完善实验教学方案,不但可以调动各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排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同时,也为他们今后职业生涯中免疫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艳峰,曹雪涛.关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免疫学杂子志,2011,27(5):468-470.

[2]罗红,杨光,孙文平,刘辉.改革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三能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84-85.

[3]王艳,杨静,冯承恩.药学专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教学初探[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73-274.

科技进步的意义范文6

Abstract: The rat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is an important index of reflec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Basing on the theory of equal efficiency,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elastic coefficients of capital and labour productivity in the C-D production function of DaQiong oil field by using Lingo software. Furthermore, we measures the rat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from 2005-2008.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being a rising trend for the rat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of DaQiong oil field. The average value has reached 60% or more which exceeds 40% level of the whole country. So, the technolog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f making up for the natural decline rate,and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Oil production.

关键词:等效益面;科技进步贡献率;自然递减率;DEA(数据包络分析)

Key words: equal efficiency;rate of the contribu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natural decline rate;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011-03

0 引言

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形成以及技术变革和创新被喻为经济增长的“四个轮子”(Samuelson,1998)[1]。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已深入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它不但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还包括社会科学技术;不但包括生产技术.还包括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这里所讲的科技进步指的是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剔除了由于增加资金和增加劳动力数量以后的所有其余成分的共同作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种内涵型扩大再生产。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将其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提高装备技术水平;改革工艺;提高劳动者索质;提高管理决策水平等。即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剔除了由于增加资金和增加劳动力数量因素以后的部分即为科技进步的困素。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大小的一项综合指标,是综合要素。

除了直接运用生产函数(C-D)计算外,目前测算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方法还主要有:①索洛余值法,该方法主要是根据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它将总产出看作是资本、劳动、技术三个要素的函数,从总产出中扣除资本、劳动的增长带来总产出的增长部分,用余值作为科技进步作用的度量。例如,阿布拉莫维茨(1998)[2]认为美国经济增长来源从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中期的工业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800-1890年间的增长主要依靠劳动投入增加;1855-1890年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深化;1890-1966年间的经济增长则以科技进步为基础。栾文英(2001)[3]、张海明(2002)[4]用同样方法分别测算了我国不同时期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认为我国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率呈现正值的增长。②利用计量分析方法,通过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王天营(2003)[5]、章刚勇和阮陆宁(2006)[6]、王启现等人(2006)[7]、王生荣,张营周(2007)[8]分别用该方法计算了我国相关地区及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该方法实质也属于索洛余值法的变形,通过回归计算出资本和劳动力的弹性系数,并从总量中扣除这两部分的增长,进而获得由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第三种方法则以冯英浚为代表,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及其等效益面方法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冯英浚、吴江琴(1991)[9],冯英浚、李成红(1993)[10],葛虹、冯英浚(2004,2005)[11、12]定义了等效益面生产函数,在假设规模效益不变的情况下,将经济增长量分解为三个要素的代数和,进而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

利用索罗余值法和回归分析法在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过程中有一些局限性:第一,该方法是建立在宏观的基础上进行科技进步增长速度的测算,对于微观企业技术进步速度的测算具有一定难度;第二,索洛余值法可以提供的管理信息太少。对于一些重要的信息,例如,微观企业的产出是否处于有效生产前沿面上?基层单位是否技术有效?等问题很难通过索洛余值法获得;第三,衡量企业技术进步的真实效益应该是多指标的,从多指标输出的角度测算企业技术进步增长速度,才能从不同侧面综合反映有技术进步带来的企业素质变化及其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第四,回归分析需要有一系列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模型的支撑,而且数据之间要求具有较好的平稳定和非自相关性,这在实际测算中对数据的要求极高,很难做到。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采用基于“等效益面法”测算大庆油田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主要是运用数学模型,把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分离出来,对每个评价单元技术进步的增长速度、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作出定量的估计。

利用“等效益面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出发点是建立每个评价单元科技进步与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每个评价单元相对效益取等值的轨迹是该单元科技进步零增长的轨迹。也就是说,如果每个评价单元科技进步保持不变的水平,自身的素质没有变化,那么当投入发生变化时其相对效益是不变的,即对应的产出在它的基期等效益面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该评价单元的产出超过了基期等效益面上对应的值,那么超出的部分就是科技进步作用的结果;反之,如果该评价单元的产出未达到等效益面上对应的值,那么相差的部分就是科技进步负增长的结果。

1 等效益面及其计算科技进步率

1.1 基本思想 建立等效益面是利用“等效益面法”度量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出发点。具体思想可以由图1描述。

设A(x0,y0)和B(x1,y1)分别为评价单元在一个周期间隔上t=0和t=1时刻的生产活动,其中x代表投入,y代表产出。若一段时间投入没有变化,则如果评价单位自身素质没有变化,各种外界条件也没发生变化,则产出也与基期一样没有变化,即x0=x1,y0=y1。表明此时评价单元的生产活动具有不变的相对效益,不存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但如果产出增加了,即x0=x1,y0<y1,表明这段时期内评价单元产出的变化y1-y0与投入要素无关,是由于科技进步的作用产生的。但在实际中,一段时期内的投入往往会发生变化,这样产出的变化既有投入要素的影响,又有科技进步作用的影响,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科技进步的作用从产出的变化中分离出来。

图1中弧AC是评价单元在基期t=0的等效益面,即评价单元相对效益取等值的轨迹是科技进步作用为零的轨迹。如果评价单元保持不变的科技水平,自身的素质没有变化,所处的外部条件没有变化,那当投入变化时其生产的相对效益是不变的,对应的产出将在它的基期等效益面上。如果在现期,评价单元的实际产出超过了基期等效益面上对应的数值,那么超出的部分就是科技进步作用的结果,反之如果现期的产出未达到等效益面上对应的产出,那么相差的部分就是科技进步负增长的结果。图1中C点上的产出■1就代表了对应于现期投入x1的等效益面的产出,A点和B点分别为基期和现期实际的生产活动,则BD=y1-y0是整个的经济增长部分,BC=y1-■1是科技进步所起的作用,CD=■1-y0是投入增加的结果,则科技进步的作用即科技进步贡献率为e=■=■。

这里将科技进步作用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作为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概念,比“索洛余值法”将相对的科技进步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作为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更为合理。

1.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

1.2.1 确定各评价单元在有效生产前沿面的投影

设Xj是评价单位投入向量,Yj是评价单元的输出,其中j=1,2,…n。

对于线性规划问题:

maxZj

s.t.■λjXj?燮Xj

■λjYj?叟zj0Yj

■λj=1,λj?叟0

j=1,2,…,n

设z0是其最优值,令xj=xj,y*j=z0yj,称(xj,y*j)为评价单位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原来的样本点(xj,yj)被投影到基于DEA的前沿生产函数曲线上的点(xj,y*j)。下面则用投影后的样本点来估计前沿生产函数的参数。

1.2.2 理想生产函数的确立 生产函数是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基础。生产函数表明一个生产单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与它所能提供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油田企业的生产函数应为:

y=A0K?琢L?茁(1)

其中A0为广义技术水平,本文将其作为以随即变量,并服从正态分布。?琢、?茁分别为资金和劳动力要素的产出弹性。

确定理想产出,首先需要对生产函数中的弹性系数进行估算。对于评价单元来说,将生产函数变形为:

y*j=Aj■x■■(0?燮?琢i?燮1)(i=1,2,…,m;j=1,2,…,n)(2)

将(2)式变形为Aj=y*j ■x■■(3)

由于假定Aj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则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估算参数:min■(Aj-■)2(3)

s.t.0?燮?琢i?燮1(i=1,2,…m;j=1,2,…,n)

其中:■=■■Aj=■■yj*■x■■

利用Lingo软件进行规划求解,求解?琢值,即求得生产函数的产出弹性。

1.2.3 等效益产出的确定 理想生产函数参数的确定为估计等效益产出提供了基础。令?兹=y/Y为基期的实际产出y与对应的理想生产函数产出Y的比值。这样,油田在不同输入条件下生产的相对效益?兹取等值的轨迹就是基期的理想等效益面。理想等效益面反映了企业在基期的实际生产情况,也是评价单元科技进步作用零增长的轨迹,公式为:■t=?兹・■Kt?琢Lt?茁(t=1,2,…,n)。

1.2.4 科技进步贡献率 根据前述对科技进步贡献率原理的介绍可知,在评价单元某时期的实际产出、等效益产出,自身状况无任何变化的产出已知的情况下,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e=■=■(t=1,2,…,n)

2 2004年-2008年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地下储量的逐渐减少,石油产量必然存在逐渐递减的规律,与此同时,为了弥补这种自然递减的产量所采取的科技措施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需要针对石油企业生产的特点,因此,本文采用上述介绍的基于等效益面的方法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

数据的处理:根据测算需要,本文选取大庆油田生产总值、资金投入和劳动力三个计算指标,由于通货膨胀、原油价格变动及原油递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步处理。此外,中国石油集团包括上市和非上市两部分,上市部分产值的计算需要考虑原油产量、价格变动、原油自然递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大庆油田上市和非上市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处理再汇总。

2.1 对资产原值的调整 通货膨胀能引起物价普遍上升及单位货币购买力的降低,因此在每年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会加大投资费用货币的名义值。由于通货膨胀,投入资金的名义值要大于其实际价值。为了真正反映每年投入资产的实际价值,可用通货膨胀率对每年的新增固定资产的名义值(现价)加以调整,以克服物价上升对固定资金的影响。

另外,由于对地下资源的不断勘探与开发,使得地下能源不断消耗,自然能量下降,综合含水上升,造成石油企业生产难度逐步加大。为保证稳产和增产,必须加大投入(特别是资金的投入),这样就造成原油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当然也受价格因素影响)。这表明,作为反映石油行业生产难度的成本上升这一因素,对资本增量影响很大,因此,为了真正反映投入的资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用成本上升率队投入的资金加以调整,以克服生产难度对资金的影响。

①克服通货膨胀的影响。令K0为基年资产原值,?驻Kt为t年新增资产,Kt为第t年克服通货膨胀后的资产原值,ft为第t年的通货膨胀率,则第一年末克服通货膨胀后的资产原值为

则可递推计算第t年末克服了通货膨胀后的固定资产原值为

②克服开发难度对资金的影响。由于体现生产开发难度的原油成本中也含有价格因素影响,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即通货膨胀)造成的原油成本上升的影响,对原油成本也进行了处理。

令?啄t为t年内每年的原油生产成本上升率,则计算期内各年在克服了通货膨胀和原油生产开发难度这两个因素影其中 t=1,2,…,n

2.2 原油产量自然递减率的弥补 石油资源不断减少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维持原有产量的稳产和增产,石油企业就要采取各种措施弥补原油生产的自然递减。弥补的原油自然递减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石油企业的经济增长。

课题组对原油产量做出如下调整:

令ηj为自然递减率,第t年调整后的实际原油产量为

在对原油产量按照自然递减率修正后,按照基期即2004年的原油价格计算油田公司的年产值,得以计算出大庆油田各年总产值。

2.3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按照前述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方法和步骤,运用Lingo软件求解相应的参数,其中?琢=0.211,?茁=0.789,理想生产函数中资金的产出弹性为0.211,表明对于石油企业增加一个单位的资金投入对产出增长的作用非常小,如果单纯依靠追求资金的投入来维持油田的生产是不合理的,经济效益只能越来越低。因此,需要依靠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决策水平的不断提高等科技进步因素,才能保证油田生产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其他的参数见表1。

根据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算公式,可以测算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历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见表2。

3 结论

本文利用等效益面方法计算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05~2008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2005~2008年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均值为0.629,可以看到,科技在弥补自然递减率、保证原油产量的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油田生产的增长很大程度来自于科技进步所起的作用,表明油田的生产模式从原来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正向内涵式、效益式的集约型生产转变,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所以,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和管理决策水平的提升,才能使油田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P.samuelson.经济学(中译本)(第十六版)[M].萧琛(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19-421.

[2]Abramowitz M. The search of the sources of growth:area of ignorance, old and new[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98,53,(2):217-243.

[3]栾文英.经济增长要素贡献率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01,(3):16-18.

[4]张海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要素配置的市场化:1978-1999[J].世界经济文汇,2002,(3):20-29.

[5]王天营.我国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量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3,(5):49-51.

[6]章刚勇,阮陆宁.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比较研究―来自江西生的经验[J].江西社会科学,2006,(11):244-247.

[7]王启现等.“十五”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2020年预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6):416-419.

[8]王生荣,张营周.甘肃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计量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2):3-6.

[9]冯英浚,吴江琴.测算科技进步增长速度的一种新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1,(11):45-50.

[10]冯英浚,李成红.等效益面的建立及其在测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含量的作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7):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