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1
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娱乐休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内容,是紧张的工作之余精神放松的方式。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人,工作生活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到一定时候,这种心理压力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宣泄出来,使压力得到缓解,否则不利于身体健康。调查显示,人们在休闲时,不仅使精神得到放松,同时会获取很多社会信息。电视节目、读报、上网就成了主流的休闲方法,其中电视节目尤其重要,电视节目从视觉、听觉、感受、节目主持人的引导等多方面给受众传播信息,使受众全方位了解社会众多元素。尤其是其中一些互动环节或者访谈类节目,可以使受众更好地参与到思考某些问题和社会现象中来,导向作用更加明显。
重庆电视时尚频道将社会的众多元素进行融合,集时尚资讯、休闲娱乐、都市文化为一体。该频道是全国独家播出全自办栏目的频道,频道健康综合指数排名重庆第二位,收视率始终稳居重庆电视台各大频道前三位,是重庆地区颇具特色的频道。
重庆影视频道正面引导的形式多样,比如大型、公益性主题晚会、专题报道、名师解读等。通过对亲情、友情、爱情等进行阐释,使受众更好地认清社会价值观,不断规范、提高自己,对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崇高的社会主义荣誉感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在引导中注意采取特殊方式
由于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的认识不够,对主流价值的宣传过于简单化、教条化,宣传和引导方式不当,致使主流价值边缘化。甚至部分大众传媒自身的价值观就存在问题,也就不能促进良好社会价值观的构建。有的媒体表达的中心思想不统一,相互存在着矛盾,不能形成清晰合理的哲学思想。一些电影、电视剧,一些低俗化的商业炒作,对受众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反而助长了错误的社会价值观。因此,要对受众进行更好的引导,就要反思大众传媒的低俗化、过度娱乐化等负面行为。大众传媒要采取健康、规范的方法,与受众建立更好的关系,正确引导受众积极向上。
重庆电视不但以歌舞、评书、脱口秀、小品等娱乐表现形式丰富大众精神生活,还采取其他较为严肃、深入的节目影响受众社会价值观。比如以“都市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主线,通过小演播室内的访谈和外景穿插讲述当事人双方的冲突,加入心理、社会等学科的深入分析和讨论,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为观众提供现实生活的指导,引导人们面对生活困境和心理疾患做出智慧的选择,做了一档探讨都市人心理问题、解开生活中种种郁结的专业谈话节目。此外,还提出了本土帮忙类民生节目,帮老百姓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如消费投诉、情感援助、生活帮忙、公益服务等。通过这些节目,从社会、精神多方面向受众宣扬、传播社会主流元素,积极引导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规范自身行为。
提升自身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同志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在当前的历史机遇期,弘扬社会主义文化,释放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电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渠道。重庆电视也应该提升自身建设,顺应时代潮流,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总之,“寓教于乐”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原则之一,重庆电视的发展也是如此。重庆电视在娱乐化背景下进行节目创新,在具有娱乐性、知识性的同时也让观众参与进来。同时,重庆电视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土化、民族化,以平民化、日常化为发展重点,结合重庆的具体特点、时代特色,借鉴海外节目的成功经验,从而打造出既能反映重庆特点,又有世界胸怀和时代特色的节目来。
【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SKZ1106】
参考文献:
①孔令顺:《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②张力伟 孔峥:《本土化中国电视产业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③李岚:《中国电视产业评估体系与方法》,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④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CSM):《中国电视市场报告》,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体育运动 虚拟现实 注意力经济
难以想象如果现代人的生活里没有网络、电视、广播、报刊……那会是怎样的景象,现代生活的特征之一就是传媒对生活的巨大影响,从早上醒来睁开眼睛那刻起,一个人每时每刻获取的信息里无处不见传媒的影子:无论是打开收音机收听早间新闻,还是展开报纸浏览最近发生的大事,又或是打开电视观看天气预报……人们关注的是信息,而对这来到自己身边的信息所依赖的媒介却习焉不察,大众传媒就是这样渗透在每个人的生活里,悄无声息又无孔不入,暗中影响着人们对现实的建构和认知。作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现代体育运动也深受媒介的影响。媒介不仅是体育运动的报道者和记录者,而且深入到了体育运动机制的现实建构之中,成为左右体育运动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力量。然而,体育运动也并非消极地受到传媒的影响,它也以自己的方式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传媒,甚至它自身就是一种复杂的传媒。
一、大众传媒、虚拟现实与体育的媒介化
什么是大众媒介呢?通常认为,“媒介就是大规模传递信息的载体,是通讯社、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的总称”[1]。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提出了“拟象”、“仿真”、“超级真实”等术语来描述这种高度媒介化的现实。广义的仿真指摹仿,包括仿造、生产和狭义的仿真等;广义的仿真物即广义的拟像;狭义的仿真则指超级真实的再现,其仿真物为狭义的拟像[2]。
而“超级真实”又是什么呢?这要从鲍德里亚对符号价值的界说讲起。鲍德里亚认为,对于人而言,事物都同时具有两种价值:作为物品的价值和作为符号的价值。事物的文化价值主要是由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决定的,人类的社会活动总是伴随着符号交换,而对事物和符号的摹仿就是仿真。依据生产“符号价值”的因素不同,他将人类社会分为了以下几个阶段:在传统社会里,符号价值由种性决定,“在种性等级森严的社会里,没有时尚,没有社会流动,只有社会分发。在这样的社会里,符号受到禁令保护”[3]317。比如同样是龙的图案,对于不同官阶的官员而言,他们衣服上所被允许出现的图案是不同的,处于下级的官员不能使用上级的官员衣服上的图案,否则就会被视为冒犯和不敬。在这一时期,事物的符号价值主要由仿造的水平决定,所遵循的是自然价值规律[3]302-328。
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神圣价值开始解体,符号的神秘性被打破,人们生产出的物品带有了全新的属性:这些物品的价值完全由市场价值规律决定,表现出交换价值,没有什么原型。比如鞋厂批量生产的鞋子,它们都是流水线的产物,都具有相同的特征,无所谓哪个是原本,哪个是复制品。这一时期,符号价值主要由生产的水平决定,遵循的是商品价值规律。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出现,我们进入了一个新型的仿真时代,仿真更发展为拟像,它不再需要什么原型。这时事物的符号价值主要由仿真决定,所遵循的是结构价值规律。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的世界完全被拟像与仿真所控制,拟像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已经消失,于是“拟像不再是对某个领域、某种指涉对象或某种实体的模拟。它无需原物或实体,而是通过模型来生产真实:一种超级真实(hyperreality)”[4]。
鲍德里亚用超级真实一词来说明现代社会生活不再是“在那里”的客观存在,而是彻底沦为了符号化的幻像,完全成了摹仿的产物。日常生活里不再有什么“实在”、“本质”、“真实”,一切都被“理想化”的模型所主导,不再是戏剧描述再现生活,而是生活模仿戏剧:人们从《精品购物指南》里学会如何穿衣打扮,从《心灵鸡汤》一类的畅销书里学会如何为人处世,从肥皂剧里学习如何谈情说爱……显然,这种“超级真实”主要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产物:录像就是对现实在影像上的虚拟,录音就是对现实在声音上的虚拟,而现场直播只是意味着“在信息中事件及其复制品的瞬时接近”。
借助于鲍德里亚的“超级真实”来考察现代体育运动,就会发现它已经高度媒介化、娱乐化了:体育运动从业者变成了形象刻板的体育明星,对体育运动的报道变成了“媒体奇观”,体育变成了一种景观。
从精神实质来看,体育是以身体训练为手段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人文教育[5]。而教育又是什么呢?按照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解释,教育是“指保育(养育、维系)、规训(训诫)以及连同塑造在内的教导”,“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6]。按照这种观点来看,体育作为人文主义教育的一部分,是个人自我完善的手段,这就意味着行动者的亲身参与。而现代社会里,被媒介所广泛报道的体育运动却并非如此,它是由“众多行业赞助,全民参与的带有一定商业性质的活动”[7],公众对体育运动的这种参与是间接和虚拟的,更多的是通过媒介来实现的一种娱乐活动,这与作为人文教育的体育已经没有多大关系了。
随着体育运动被传媒变得娱乐化,体育运动从业者也变成了大众的消费对象――体育明星。有学者指出:“大众所迷恋、追逐、崇拜的偶像明星,并不是运动员本身的自我,而是经过大众传媒包装了的外在形象。……由此而产生的明星崇拜就成为伴随着对形象化的文化的一种消费。”[7]当运动员的形象变得比他的运动成绩还要重要时,媒介已经征服了体育。
于是,对体育运动的报道也就变成了“媒体奇观”,因为媒体倾向于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来观察和报道事物。有研究者一针见血地指出,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足球赛就是一场体育媒体奇观:“技术精湛的球星、狂热的球迷、性感的球星太太、充满悬念的比赛结果、层出不穷的花絮新闻”,“媒体打造的体育‘奇观文化’,把体育简约为形象、展览和故事,并且运用各种娱乐形式向不同阶层的大众推销运动员的形象、人品和成绩,每天的体育新闻报道都是按照娱乐的要求来构思”[8],在媒体打造的体育奇观面前,人们都变成了看客和观众[8]。
二、传统体育媒介、注意力经济与作为媒介的体育
按照信息传递的方式不同,媒介可分为广播媒介、电视媒介、网络媒介、纸质媒介等类型;按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不同,媒介又可分为综合型与专业型两大类,围绕着体育这一内容来源,就形成了体育媒介,这就是对于体育媒介的传统定义。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它包含了多种媒介类型,涵盖了从广播媒介、电视媒介、网络媒介、纸质媒介等诸多类型,是对各种媒介在内容上的定性。
随着社会的高度媒介化,体育运动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对体育运动的报道被传媒变得娱乐化、体育运动从业者变成了形象刻板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是体育运动本身就变成了媒介,并成为左右其他媒介的重要力量。
1997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戈德海伯发表了《注意力购买者》一文,在文中他提出了“注意力经济”这一概念,用以说明在互联网时代过剩的信息里,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资源,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宰[9]。有学者认为:“媒介经济的本质就是注意力经济。”[10]以奥运这一重要的体育赛事为例,奥运会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来自媒介的销售收入,二是来自赞助商与广告商的赞助。赞助商之所以会投资奥运会,就因为它本身汇聚了巨大的注意力资源,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商机。正如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所指出的:“从本质上看,奥运经济是由注意力资源的相对集中给举办城市和国家带来的一种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经济现象。如果这种注意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将对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使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适当超前。”[10]从注意力经济的角度来看,像奥运会这样的体育赛事乃至体育明星就是一种媒体,发挥着媒体的功能[7],它几乎整合了电子广告媒介、印刷广告媒介、事物广告媒介、户外广告媒介和人际传播媒介等所有媒介[11]。从历史上看,可口可乐、耐克等国际品牌的成长无不得力于国际体育赛事的传播,这已足以说明体育赛事作为媒介的影响力。从现实中的情况来看,像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在他的成名背后所隐含的就是中国13亿人口对美国NBA的关注和由此带来的电视广告收益以及与之相关的体育服饰、用品销售的增加;火箭队以姚明为商品性形象与国内的一些企业达成的上千万元的广告收入协议,以及围绕他展开的商业文化运作[7]。
总之,在注意力经济的背景下,作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现代体育运动不但深受媒介的影响,而且它本身就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媒介,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其他媒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佚名.虚拟现实、沉浸及其文化意涵.虚拟无忌网站.
[3]让・鲍德里亚著.象征交换与死亡,载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4]Jean Baudrillard:Simulations.New York:Semiotext(e),1983:2.
[5]王学锋.教育学视域下对身体教育与竞技运动的思考,体育学刊,2007,(9).
[6]康德著.赵鹏,何兆武译.论教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5).
[7]刘瑛,张永军.消费经济视觉中的体育明星及消费文化功能.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
[8]陶玉流.媒介再现与体育真实建构.体育文化导刊,2008,(4).
[9]传媒观察.从“二次销售”到“购买―销售”.省略/a_ArticleShow.aspx?view_id=40619.
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方言影像 消费文化 娱乐文化 “小众化”
影像艺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影像也成为了人们对生活感受的来源。电视、电影、录象、影碟、广告等等无不用影像来吸引人们,有人惊呼我们已经进人了一个影像文化的时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影像艺术中呈现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就是方言影像作品的勃然兴起。巩俐演的“秋菊”用陕西话打起官司;张国立在《手机》中用四川话表达了教授的无奈;赵有亮用沪语吐诉着“孽债”的痛苦。当电影和电视剧用方言火了一把以后,方言栏目剧也火热开了。湖南、重庆、四川、云南、江西、陕西、天津、北京、东北三省、河南、上海等地区省市级电视台都有方言短剧。就湖南而言,本土笑星奇志和大兵的方言相声家喻户晓,在湖南受众中其地位完全超越北方相声名家。湖南经视的方言短剧《一家老小向前冲》创全国电视综艺栏目白天档收视率之最。2002年,娱乐脱口秀节目《越策越开心》横空出世,成功地创造了电视娱乐方言类节目的典范。
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在文化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社会,发轫于交通闭塞交往隔绝、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的方言,为何会成为大众传媒中的文艺的一种令人注目的工具?在现代性语境中方言影像为何会有如此强的生命力?方言影像艺术的勃兴有怎样的文化背景?又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一个全面的全新的学术视野予以剖析。
一、消费文化与地域文化自我确认的诉求
如果我们将自己所置身的生活与过去相比,不难发现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向。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大幅度提高了,社会进入到一个大众消费的时代。在消费社会里,人们消费物质,也消费文化。伴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适应社会大众趣味的大众文化迅速兴起,并不断挤压着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文化的转向。这种文化转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在美学和艺术领域中,从审美的文化向消费的文化转变。
历来人们都把文化艺术理解成具有精神特征和价值特征的东西,它超越于具体和现实的功利性,不为外在的东西所左右。正如霍克海默所说,“人类,就其没有屈从于普通的标准而言,他们可以自由地在艺术作品中实现自己。”文艺的这一特质使其与人们现实的具体生活和行为,尤其是经济生活和行为有所区别。大众文化则与以往的文化艺术有截然不同的特点,凸显商品化和消费化的特征,或者说本身就成了商品和消费品。在市场化的社会,文艺已不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也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文化和艺术的品性发生了变化,利润和效益成为文艺的重要目的之一,随着社会全面走向市场经济,文艺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的口味,俯就公众,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斯科佩克认为,一个文化存在最明显的标志是“独特的或具有特异性的言语形式”的使用②。在以区域性社会阶层为题材,反映地域文化的文艺中,采用当地观众普遍适应的方言、方音,似乎也是文艺生产的必然要求。
从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看,方言能成为深刻的社会纽带,这种纽带靠共同语是无法建立的。同一地域的人们对方言、方音的情感认同会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不同职业、地位、性别、年龄、身份的人达到心理同归。在消费化文化背景下,文艺作为一个文化生产场,势必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重要定位,这时方言这种独特的言语形式可望成为连接观众的纽带,尤其是展现地域文化、地方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的文艺生产中,方言的选择使方言言说者倍感亲切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成就感,同时使方言言说者更能理解影像文本的原初意义,实现较少损耗的解码与信息还原。另一方面,生长在特定自然环境、社会习俗、历史背景下的观众,对共同的地方风物、历史、习俗等地域文化具有共同的认知,通过影像形式的正式播放和群体的收看,以前被主流传媒漠视和放逐的地域文化得以确认,使地域文化的身份和地位得到提升。按照布尔迪厄的观点,文化资本是提高和强化社会阶级地位的一种手段。⑧方言作为民问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通过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结盟,使自身在大众传媒中的合法化得以张扬,并且通过跻身于主流意识形态的陈述而谋求自身的权威性。方言影像的出现和发展折射出地域文化自我确认和自我肯定的文化诉求。而对于非方言区的观众来说,在方言影像文艺的欣赏巾,通过视觉符号的畸变和影像内容的异域性,产生新鲜、惊奇、趣味,同样可以产生出另类,这是方言文艺具有全国影响的重要原因。
正是有了文化的转向,也正因为方言影像所致,很多方言节目开播已逾十年,收视率总足名列前茅,湖南经济电视台综合频道的《一家老小向前冲》收视率居长沙第一,湖南第一;东方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老娘舅和儿孙们》收视率居上海第一;重庆卫视的《雾都夜话》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播出,收视率居第三。方言文艺的传播保证了高收视率,高收视率反过来又影响地方媒体决策层对方言文艺传播的关注和重视,方言影像文艺的传播在传播媒介这一直面受众的文化领域日甚一日已成必然。
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4
一、消费是审美变革的原动力
现代生活中设计涉及到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囊括了人们为了适应周围环境到改善周围环境,从满足基本需要到精神层次的更高需求以及寻求更优化生活方式的迫切需要的各个层面。而在把商品赋予一种文化价值的消费中,其新颖美观的设计自然而然地成了各种符号彰显身份的最佳展示。进入新世纪,我国为了促使经济发展,刺激消费已成为目前社会生活的潮流。而富人阶层的出现,导致了感官享乐主义的盛行,使设计成为被消费的主体,甚至成为一些文化产业的内核。人们开始由对物质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更多转向对物质商品附加值的消费,从而形成了消费主义。于是,设计艺术经由“消费”这一手段而转化为其中一个社会性的、有代表性的文化象征符号。设计作为按照一定的社会理想、审美意识来改变社会生活的有力工具,人们通过设计理解生活环境和产品,在使用与审美的意义上掌控生活环境与产品。因此,在现代消费生活中,设计艺术是人对环境与产品的审美关系的最高表现手段。在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驱使下,设计艺术的目的是使其设计的产品与审美达到和谐的统一。在此,设计艺术成为被消费的主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维护自身使用价值,二是强化审美价值。尤其是后者使设计进入了社会生活层面而形成一种消费美学。在消费时代,消费主义一方面促使设计成为被消费主体中的必要元素,同时体现了大众的、世俗化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设计在消费的过程中,又反过来刺激着商品的生产,在“消费—生产—再消费”关系中,设计必然带有浓重的消费主义色彩。伴随着消费主义和设计意识而生的,是以视觉审美为中心的设计艺术。消费经济促使人们将设计的焦点放在人的精神要素上,人的审美、人的消费过程及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尤为明显,这应该是当代社会消费经济条件下最突出的变革之一。设计以人为本的目的和动力是设计史上的无论哪个阶段都无法否认的,可以这么说,当代设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为设计对象所接受,也是与大众的消费潮流、审美观念相符的。
二、审美内涵的泛化与普及
良好的设计是促进消费的主体性的标志,设计是在通过人对消费品进行感知和认同中获得一致性的愉悦。在当下的设计审美中,往往对消费品的时尚、新颖、方便等设计意识充满兴趣,可以说,对设计意识与艺术价值的关注与重视,是目前消费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确定审美内涵泛化与普及的有效途径。完美的设计内涵赋予了商品更多新的感觉。消费者实际上付出了高于一般商品的价钱,但他们一定程度上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他们得到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商品所缺乏的评价其同类的具体方面的感官,用交换者自己五种和五种以上的感官补足并发展了。”①设计能满足顾客心理、精神和文化上的需要,尤其是审美,是设计赋予商品的额外价值。审美所产生的价值常常比盛装在里面的消费品还重要,是消费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知识与智慧的反映。任何设计都要反映消费者的主观爱好,符合时代的审美风潮,它的具体物质形态体现是商品的商标、包装、声誉以及追加功能、附加利益等,这些正是用知识与智慧创造出来的价值。人们的审美是依靠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设计作为一门创意艺术,它所要表现的是一些精神上、意识上的东西,它的直接作用是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并且一定要具备足够的审美价值,要符合社会的审美要求。设计的审美价值是以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有用性为前提的。包含着无法用数量计算的“美感”、“优越感”、“舒服感”以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设计艺术之所以体现丰富的美学内涵,其基本前提在于把握人的审美需求,对设计内在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追求是当前设计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大都市,快速的生活节奏、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使消费也成为人们享受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一种生活方式。消费社会中,对设计的审美常常会出现一种个性化与标准化既矛盾又统一的双重要求。社会的解放与个性的张扬,似乎使人的生活模式与态度的独立成为现代民主的一种大众化标识。因此,设计在当代消费社会的凸显,还有着现代人自身心理审美需求的内在原因。现代生活中,艺术与设计渐渐失去了它的神圣性、意味性和超越性。当代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日常生活模式的审美化。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后现代中,流行艺术和娱乐活动以其通俗易懂的大众特征成了最普遍的文化消遣。最能体现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最便于了解流行艺术趋势的,莫过于大众对自身生活方式的规划与设计。设计无形中成了审美生活不可或缺的支撑。生活审美的广泛性、普及性又使得设计伴随着消费一起融入大众。人们通过生活与媒体所展现出来的对高质量、高品位的感性生活的追求与欣赏,正是设计艺术在消费时代审美内涵泛化与普及的具体表现。
三、审美意识的媚俗与个性
在消费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使设计艺术在人们的个性解放中有力用武之地。消费社会里,设计已伸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经济与消费对设计的迷恋,使设计审美暗合了当下世俗文化的需求与认同。而最善于制造消费热点和宣传物质文明的大众传媒与电子网络的推波助澜,又使审美意识的媚俗与个性当仁不让地成了消费时代的设计艺术的重要特征,也实现了普通人在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的梦想。人们日益关注对自身形象,对形象的追求又使审美更加世俗化和生活化。现代设计的泛审美化极易引导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年一代对形象美的渴望,进而提高了对大众形象设计的要求。在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趣味去打扮自己,改造自己,甚至不惜通过手术的方式把自己设计成为最独特的个体。设计一个良好形象,已成为获取成功事业和美好前途的一个门槛。这也是大众的个性审美价值观念日益受到关注的社会深层原因,设计文化在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看似个性自由背后潜伏着的是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体的价值导向和审美标准。长期以来,人们心中被视为“欲”的“俗”一旦解放,它以重感性、重世俗生活、重享乐生活的特点在消费社会逐渐普及,各种引领流行趋势的时装、主导消费走向的时尚杂志和吸引大众崇拜效仿的明星,在流行色彩、搭配风格等方面都对大众的审美追求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诱导作用。
设计体现着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文化水平、审美水平以及传统习俗等。设计的审美变革从这些的角度来看,艺术与设计审美的独特人群化与民族化特征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而消失,相反得到了重新的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独立人群与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其一,使本国、本地区与本民族的人群感到亲切,有认同感;其二,使其他的人群产生新颖独特的感受;其三,传统的审美与现代的观念的结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个性化特征表现在人们的审美情趣上,现代审美观念中就十分重视富于个性化的审美趋向和审美特征。作为成功的设计,民族或人群的统一性与个性化也是现代设计审美价值取向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性。综合这些特殊或特定的因素使得设计审美的个性渐渐出现风格化的趋势。如在现代审美意识中,抽象化风格就得到大众的认同。抽象主义意味着从自然与感觉体验中提取出精化前所作的分析、推理、分离、选择、简括和对几何形的运用。个性风格化使设计的审美意识更丰富,设计发展变革的广度被拓宽,力度得到增强。人们在彰显个性追求、审美自由的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经济社会、消费产业及自身需求的压力和束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时尚潮流的影响,为当代世俗审美观念所牵引。
四、审美形态的结合与交融
当代社会,信息化、全球化已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急剧的改变。设计的审美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当代设计审美形态出现了新的交融与结合。设计对审美的贡献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的再创造,它以某种内涵依附与商品之上,如便捷的使用、时尚的形式等,通过图形、品牌暗示引导消费者的心理及感受来实现的。设计使消费者能通过消费得到商品的独特性而获得某种生理、心理、情感的满足,从而影响消费购买和使用产品。不同的消费层次与消费人群的消费需求不一样,小至文字包装、大到品牌形象,目标不同,对审美的态度要求也有差别。而我国恰恰正处在各种消费层次并存,各种审美需求同在的社会阶段,于是出现了雅俗共赏、土洋结合、古今交融的审美形态。目前我国的消费经济条件下,设计艺术的流行,既有精英式的、崇高的;也有媚俗的、大众的。媚俗有着大众的文化基础,表面上看,它缺少深刻的意义、象征的价值,是肤浅、贫乏、游戏式的,但在某种意义上却是对所谓“精英”的模拟或模仿,以形式美和潜在的符号价值来满足大众对精英阶层的上流风尚、生活品质的虚拟性参与。尤其是所谓“精英”尚未成为真正的精英之前,作为设计艺术来说,雅和俗并没有本质区别。消费领域扩展到对商品所附带的象征某种地位、声誉和品位的符号消费上。设计突破了精英文化的圈子,已经完全融入大众文化了。而且,设计的商品化意味着艺术与设计正成为消费品,中国古典传统的设计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人士大夫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代中国的社会形态复杂,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种文化形态并存,对设计的关注和开放往往只是大都市里的时尚,许多中小城市还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发展初期,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仍十分贫困落后,思想的保守与物质的匮乏使大多数人们至今还在为生计奔波,设计文化现在不会很快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关键词。但是,大众传播的迅速扩散又使有关设计的审美信息不断渗透到这些地区,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作为整个地球村的一份子,无论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在当前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互相结合,彼此交融。
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5
现实生活的良性机制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具有教化意义的文化理念。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成为文化整合的基础,是因为它能够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保持一种契合与互动关系。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种健康发展的文化机制的形成,主要得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众生活的内在契合与互动,得益于核心价值观念对人们思想的不断点化和提升。因而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仅仅看成是“政治教育”,否则就会使它丧失文化的“本真”,失去精神的自由创造功能。在市场霸权、网络兴起的时代,社会结构和民众生活发生巨大变化。随着人们交往空间不断扩大,一个独立的社会领域已经形成,以往用以进行社会动员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能效渐趋弱化。而人们的社会生活又因缺乏贴近现实的文化理念的引导,缺乏一种文化价值的自觉,渐趋颓废化和庸俗化。因而要强调作为社会生活样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形态,以重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理念与社会生活的内在关联,这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当务之急。为此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教化“虚”与“实”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教化对自在文化的点化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精神的“社会知识分子”践履。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教化中“虚”与“实”的结合。文化教化具有“虚”的一面,即本质上它是一种理想性存在,因而其本身与现实的世界会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文化教化又具有“实”的一面,即这种教化的理念不仅是一种观念性的存在,还是一种承载这种教化理念的现实载体,以便与现实的生活世界相关联。比如说自古以来教化都需要礼仪的设计、机构的设置,以及作为传承载体的“以身体道”的阶层或群体。因而“虚”与“实”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困境,正是这种“虚”与“实”的错位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教化,必须以我国的主导意识形态为基础。但它与意识形态教育并非等同关系,二者内在的张力表现为: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凝聚力的特殊的有组织的理论信念体系,决定了文化教化的体制和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在于赋予一个群体的世界观、期望、计划和行动以理论上的合法性。意识形态并非表面上看来的以个人或群体的专门利益为基础的,意识形态的正当性或合法性诉诸于一种更高层次的,似乎更具有概括性,因此更具有适用性的权威。”另一方面,文化教化又不同于意识形态教育。意识形态教育重在培养“政治人”,而文化教化则更立足于塑造“完整人”,其价值旨趣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存在,推动主体的文化自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化之道,就是要使价值观由政治事务转变为一种社会事务,成为人们生活世界中的个体精神需求。从“虚”的方面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内在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教养本原,为人的现实存在赋值和奠基。其“实”的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对自在文化的点化与提升、文化精神的现实人格化践履等。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教化对自在文化的点化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它不是抽象的存在和空洞的概念,而是当下每个人的现实生活。自在文化和自觉文化是我们生活世界中的两种文化形态。自在文化是“以传统、习俗、经验、常识、天然情感等自在的因素构成的人的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自觉文化是“以自觉的知识或自觉的思维方式为背景的人的自觉的存在方式或活动图式”。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文化存在多是自在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体现日常生活之道,已经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撑”,但它并不是简单地适应生活、迎合生活,而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点化与提升。因此,文化教化就是要对生活世界中的自在文化进行反思、自觉、提升,以重塑人们的自在文化行为。然而现实中,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往往远离大众的生活世界,根据政治需要,以独断的话语展开说教;以应然代替实然,回避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这种远离大众现实生活的教育,消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教化功能,面对民众在实际生活中的困境,从理论上也难以自圆其说。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自在文化形成良性互动,发挥其对自在文化的点化和提升作用,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应该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建立直接联系,以便及时回应和驾驭人们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文化思想和文化行为,并以通俗化、生活化的话语表达,以大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其文化思想和文化行为予以点化和提升。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精神的“社会知识分子”践履。文化教化的理念需要“以身体道”的群体或阶层作为它的体现和传承的载体,通过人格感召的形式实现文化理念的教化效果。这在各个文化系统中都有所体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尤其重视“以身体道”群体的塑成,“不可辩论,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从孔子开始,知识分子就以“道”自任。在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天下无道”,统治阶级已经失“道”,担“道”的重任就被“士”所承接。而在今天,要践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神,实现其文化教化功能,同样需要具备良好教育背景、有社会责任感、能“以身体道”的、“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然而反观现代社会,真正的“知识分子”却越来越缺失,“知识分子”的培养已经成为紧迫任务。为此,首先应加强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科目、教学一定要能够探寻到人类精神的自由、生命的尊重、资源的善用、宇宙的和谐等。现代教育学科分类越来越细,人为的学科壁垒,切割了学科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当代学校教育的常态。实际上,人文学科是认识和了解人本身最贴切、最直接的学问。在中西方传统的“博雅”教育中,都注重对学生文史哲的一体化教育。社会所关注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方面的训练,还要关注怎样做人,特别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处理。而只有加强通识教育,才有可能完成“知识分子”的培养。其次要强调“社会知识分子”的文化教化功能。知识分子依靠知识优势,以自己言说和著述,承担着传播先进思想的重任,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在当代中国,我们迫切需要“知识分子”发挥其知识优势,创造、传播先进思想,以其精神力量,引领社会风气,推动大众的文化自觉。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教化“多维辐射”的组织运行系统的形成马克思认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通过文化教化,推进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中国面临的迫切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教化的具体实施,需要通过具体的组织运行系统来开展。文化教化的含义比较宽泛。在价值观教化中,不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只要能促使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精神、实现其文化精神的内化,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教化的范畴。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教化,就必须改变过去狭隘的“学校教育观”,使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多维辐射”的文化教化组织运行系统。其中关键是推进学校教育系统的完善和社会教化体系的健全。
第一,学校教育系统的完善。“教育,尤其是健全的教育,能够为某种普遍价值理念和伦理规范的主体内化提供并建立较为广泛具体而持续有效的传播方式、解释资源、知识和智力支持、接受机制。这种传播、解释、接受的科学教化机制及其优越效率,是任何其他文化形式所难以媲美的。”学校教育具有规模巨大的特点,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而紧密的关联,在社会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而人们对学校尤其是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寄予了厚望。正确的教育理念极为关键。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在教育方面,我们首先注意到,由于民主社会实现了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在这种社会中,各种利益相互渗透,并特别注意进步或重新调整,这就使民主社会比其他各种社会更加关心审慎的和有系统的教育。”杜威在“民主社会”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他认为,“这种社会必须有一种教育,使每个人都有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控制的个人兴趣,都有能促进社会的变化而不致引起社会混乱的心理习惯。”我国目前正在倡导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要使之达成“全民共识”,促进一种“相互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形成。为此,学校教育就要推动学生形成一种主体性的文化自觉,这是当前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使命。在学校教育中要推动学生的主体文化自觉,首先要有文化主体意识,能够认识到每个个体都是文化世界的主体,因而要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提升文化活力。其次要认识到自身的主体能力,发挥主体能动性,在实践中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创造新的文化形态。最后还要有主体价值意识。认识到人是一切存在物中最有价值的存在,人不只是适应文化,还要在实践中能动地推动文化前进,以实现自我价值。
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消费社会;同一性霸权;象征交换;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7)04-0004-05
消费社会理论是鲍德里亚哲学思想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想理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一书具体探讨当代西方发达社会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变后所引发的一系列变化,阐释消费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并不局限于《消费社会》这本书,而是与他的整个哲学思想都有一定的关联。他后来写作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等专著,都对消费社会思想作出进一步的研究,探讨走出消费社会的道路和途径。消费社会理论是鲍德里亚对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概括和反思,认为消费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发生重大变化,进而对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产生广泛影响。
一、消费通过贴标签的社会定位方式实现对人生活的总体操控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认为,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从生产型社会转变成消费型社会,社会生活出现物的丰盛状态,各种消费品充斥于人们的生活中,人处于被物包围的境地,如何消费物的问题成为社会生活中困扰和支配生活的紧要问题。这表明,消费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要素,对人的社会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消费成为调控人的社会生活状态的主导模式。
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看来,消费从属于生产,有什么样的生产活动就有什么样的消费活动。对消费社会理论来说,并不否定生产构成消费的基础。消费社会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导致社会生活中物品出现丰盛现象,生产已经能够为消费提供足够多的物质支撑,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消费的问题。社会发展的目标不是生产什么产品,而是如何消费产品,在消费产品的过程中推动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消费社会理论并不是对生产基础的否认,而是对生产完成之后的问题的关注。在消费社会中,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已经能够得到满足,这与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工人饥寒交迫的生存困境相比要改善很多。在消费社会中,工人虽然没有改变雇佣劳动者的身份,但在消费活动中工人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工人的社会存在状况已经从生存需要转向生活需要,如何把生活组织得丰富多彩成为工人的生活目标。生产力的发展并不能直接导致人在社会关系用婊竦米杂珊徒夥拧I产主要解决人与自然层面的生存矛盾,为人的社会生活提供足够多的物质产品。生产的社会层面的自由和解放意义具体表现在对社会关系的改造。可以说,生产活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仍然具有基础性地位,它对整个社会关系的改造产生影响,通过生产力影响生产关系。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来说,生产关系仍然是人的社会生活不可逃避的外在大环境,在发挥生产关系对人的现实生活的积极推动作用的过程中,必须找到促使生产关系对人的社会存在状态的积极影响从理论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现实切入点。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取代生产成为人组织自己的社会交往关系的重要基点,决定人的社会生活状态。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人采取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方式,尤其是在消费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消费活动,直接表明人的存在状态的个体性特征。在消费社会理论看来,当代消费社会中的消费重点不是对物的使用价值的消费,而是对物的符号价值的消费,这种符号价值表明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鲍德里亚指出,在消费社会中,“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1]34人的符号消费活动表明人自身的存在特征,根据消费活动的水平能够把人区分为不同的消费阶层,给人的社会存在贴上消费标签,表明你就是一个什么样消费水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