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范文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县十三次党代会的筹备工作,紧紧围绕打造全省山区经济第一县、在率先小康的目标定位,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刻分析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进一步深化完善目标路线、工作重点和对策措施,奋力推动科学发展新跨越。
二、调研课题及责任分工
1、建设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研究
研究重点:
(1)建设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内涵;
(2)建设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分析;
(3)建设全省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思路及对策措施。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县委农办
2、深入推进工业立县核心战略研究
研究重点:
(1)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深入推进工业立县核心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3)深入推进工业立县核心战略的重点任务及措施。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县经信局
3、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措施
研究重点:
(1)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形势分析;
(2)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要求和政策措施。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
4、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的研究
研究重点:
(1)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
(2)大力加强文化建设的目标、思路和对策措施。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局
5、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研究
研究重点:
(1)县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2)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思路及对策措施。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
6、发展环境的研究
研究重点:
(1)发展环境的现状分析;
(2)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流发展环境的思路及对策措施。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县纪委、县监察局
7、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
研究重点:
(1)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2)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及努力方向;
(3)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及对策措施。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县政府办
8、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研究
研究重点:
(1)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2)未来五年(2012年—2016年),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3)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县委办
9、推进双拥工作的研究
研究重点:总结分析近几年来双拥共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提出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工作、促进军地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县人武部、县民政局
10、加快发展旅游业研究
研究重点:
(1)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2)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定位;
(3)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思路及对策措施。
牵头领导:姜萍
责任单位:县旅游局
11、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平安和谐山水园林城的研究
研究重点:
(1)充满活力的平安和谐山水园林城的内涵;
(2)建设充满活力的平安和谐山水园林城的基础和条件;
(3)建设充满活力的平安和谐山水园林城的思路及对策措施。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12、构建良好融资平台的研究
研究重点:
(1)县融资平台建设现状分析;
(2)构建良好的融资平台的政策措施。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人行、县城司
13、推进科技创新的研究
研究重点:
(1)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2)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的目标思路、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县科技局
14、统筹推进工业园区扩容提质的研究
研究重点:
(1)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分析;
(2)统筹推进工业园区扩容提质的对策措施。
牵头领导:
责任单位:工业园区管委会
三、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对县委确定的调研课题,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制定调研方案,明确调研内容和要求,并迅速组织实施。课题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要主持相关调研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组织起草调研报告,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各课题责任单位在2011年8月上旬将调研报告(附电子文档)报送县委办公室综合科。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范文2
大边疆战略视野下的“问题”分析
中国西部民族事务管理
中国民族问题与边疆安全
美巴分歧和矛盾及两国关系前景
中印关系的若干问题
西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研究
新一轮西部开发与研究型大学的使命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自然资源补偿机制研究
发挥口岸在兴边富民中的作用
西部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实践研究
新时期西部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中国西部边疆政治制度安全研究论纲
西部地区最低生活保障体系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西部灾后农村社区扶贫的思考
西部大学生集体户籍管理问题研究
四川人口城镇化动力机制的VEC模型分析
成都市人口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成都市残疾人生存与发展研究报告
成都市残疾人公共服务需求现状分析
残疾人的社会距离初探
优势视角下残疾人就业环境研究
四川省三峡外迁移民生计重建与社会融入研究
外来移民社会融合研究述评
从稳控到整合:社会管理的创新路径
汶川地震后成都市公民意识变化情况及其影响研究
社会工作对灾后社会建设的作用初探
非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的伦理困境探析
试析发展政策的包容性特征
西北地区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网研究
浅析我国反贫困政策的改革之路
西部民族地区个体经济的发展现状解析
西部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现状及体系构建
西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刍议
西部电视选秀节目的特色与策略研究
欧盟碳排放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西部大开发的立法完善与法制保障
西南地区民族纠纷的类型及法律应对
西部地方政府在中国—南亚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西部民族地区公共投资布局优化研究
西部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西部地区跨部门政府信息整合与共享机制研究
西部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华蓥市的调研报告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中的股权投资基金基地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寺无僧”问题现状及对策
时期中国内地会西南边疆传教活动述略
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转折点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范文3
关键词:生态农庄;休闲度假;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1005802
1 田水湾项目概况
田水湾生态农庄位于湖北省仙桃市近郊,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此次改造设计方案是针对场地现状,进行景观的提档升级,更好的服务省内外游客。因此,2017年3月26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团队对田水湾生态农庄进行了细致的现场踏查。经过现场考察分析,设计团队给出了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田水湾生态农庄场地功能规划合理,服务设施齐全。比如:别墅区、湖心岛、采摘区、烧烤区等景点都给人印象深刻。
(2)田水湾生态农庄场地功能虽然齐全,但是园林景观做的不够细致,观赏性不强,尤其是花田景区和整个园区的园林植物绿化,都显得太过粗糙和单一。
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建议重点改造花田景区和整个园区园林植物绿化。
2 花田景区改造设计方案
2.1 场地现状分析
地形整体平坦,视野开阔,花卉种植品种略少,色彩单一。园路为水泥路面,园林小品设施简单,管理较为粗放,主题功能不明确,导致该区域景观效果不佳,游客量稀少。
2.2 花田景区改造
田水湾生态农庄花田景区改造方案以“甜蜜浪漫・邂逅爱情”为主题,打破传统仪式,花海中搭建浪漫、富有参与性的婚礼场地[1]。该区设计将花卉结合婚庆、摄影、科普养生、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增加场所吸引力。增设室外婚礼、花田摄影、花艺学习、玫瑰香包制作体验活动[2]。种植设计采用现代自然式的风格,设置花簇锦攒的紫藤花架、姹紫嫣红的鲜花田园主题花卉景观,营造轻松闲适的氛围。植物选择以各类型观花植物为主,着重挑选花期长、味道清香的植物,色调以紫、粉和黄色为主,兼具其他常见花色。此外,大量使用的品种以低维护、高抗性为主,如:波斯菊、郁金香、薰衣草、月季、百合等。
3 园林植物绿化改造
3.1 植物现状分析
植物品种偏少,缺少植物组团,植物搭配没有层次且凌乱,场地边缘,道路边缘等游人视线的落脚点植物群落稀少。各个景区的植物主题功能不明确,没有特色的季相变化,导致园区园林景观档次不佳。
3.2 植物绿化改造
田水湾生态农庄植物绿化改造方案以“多彩四季・花果田园”为主题,打造春季落英缤纷、夏季浓荫匝地、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雪香云蔚的植物群落景观[3]。植物组团要常绿落叶搭配、高低错落、有季相变化、有一定的植物体量、至少做到高中低三层绿化。种植设计以各类型观花观叶植物为主,着重挑选花期长、味道清香、色调鲜艳的植物品种,大量使用本地表现良好的植物品种以低维护、高抗性为主。
3.3 园区植物配置特色
3.3.1 春景落英缤纷、繁花似锦
园区入口和别墅区是游客入园的第一印象,植物配置应该以展现春景为主,春季开花植物最多,落英缤纷、繁花似锦的第一印象,一定会让游人印象深刻。春景选用的植物品种有:垂柳、水杉、白玉兰、紫玉兰、紫叶李、日本早樱、紫藤、凌霄、日本晚樱、垂丝海棠、碧桃、木本绣球、牡丹、芍药、杏花、梨花、云南黄馨、红叶石楠、金森女贞、金叶女贞、瓜叶菊、三色堇、二月兰、红花酢浆草、鸢尾等[4]。
3.3.2 夏景浓荫匝地、荷风习习
湖心岛、烧烤区、和其他水景区域是夏季游客最爱停留戏水的区域,植物配置应该以夏季提供阴凉、赏荷、戏水主。选用的植物品种有:国槐、法桐、合g、刚竹、毛白杨、加拿大杨、旱柳、白蜡树、泡桐、榆树、梧桐、樟树、夏鹃、紫薇、月季、栀子、荷花、睡莲、千屈菜、梭鱼草、芦苇、金银花、花石榴、石竹、宿根福禄考、波斯菊(图1)。
3.3.3 秋景霜叶尽染、花果飘香
采摘区、瓜果区、儿童活动区植物配置应该以秋季色叶和瓜果为特色。选用的植物品种有:栾树、无患子、枫杨、银杏、木槿、木芙蓉、桂花、三角枫、五角枫、红枫、鸡爪槭、重阳木、黄栌、乌桕、柿子树、青铜、桑树、榉树、火炬树、一串红、半支莲(太阳花)、凤仙花、百日草、向日葵、鸡冠花、千日红、翠菊、波斯菊[4](图2)。
3.3.4 冬景雪香云蔚、苍松挺拔
餐饮区、拓展中心、小吃街景区是冬季吸引游客和游客停留的地方,植物配置应该使冬季时也有景可赏,不能有萧条之感,从而打造冬季特色植物景观。选用的植物品种有:腊梅、梅花、黑松、白皮松、雪松、杜鹃、茶花、茶梅、金森女贞、龙柏。
4 结语
田水湾生态农庄改造设计立足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挥乡野旅游、采摘种植等资源优势,挖掘当地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内涵,以休闲观光、亲子农业为开发重点,打造集主题婚庆、农业旅游、科普研学、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水上休闲等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参考文献:
[1]王小雨,李婷婷,王 .基于乡村景观意象的休闲农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7).
[2]申丹萍.休闲农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以郑州丰乐葵园农庄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3).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范文4
关键词:农家乐 旅游 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74-01
一、吉林省农家乐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70%的休闲旅游资源分布在乡村,农家乐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吉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汽车上的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浓厚的乡村风貌、良好的基础设施。全省具有乡村旅游景点300多处,旅游形态包含农林牧副渔等各种形态,旅游形式也迎接不穷,如采摘节、观赏园、农家乐等。目前来说,农家乐旅游的主要三个类别:城郊农家乐、农村农家乐、景区农家乐在吉林省境内均有分布。并且根据对吉林省郭县的调查得知,这里有80%的村民都从事乡村旅游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条龙的农家乐旅游服务产业链。
目前,吉林省的农家乐旅游广泛受到民众的认可和欢迎,已经打造出长春―集安,长春―春晖等五条特色农业旅游项目。在2016年出台的《吉林省旅游十大计划》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吉林省将构建以农业观光、乡村休闲、农家享乐、年俗体验为主的农家乐旅游产品体系。
二、吉林省农家乐现存的问题
(一)农家乐产品趋同化
由于农家乐开发的成本低,经济利润大,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开发商以及当地民众纷纷建立起农家乐,但是由于农家乐经营者缺乏创新经营的理念,其更多的是照搬照抄其他成功农家乐经营模式,农家乐产品出现同一化、单一化问题。比如,很多地区农家乐的娱乐项目仅有打扑克、打麻将等几种。
(二)卫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
农家乐的食品卫生安全是社会一直关注的问题,由于有些旅游目的地地区偏远,食品卫生问题疏于防范,农家乐是否具有食品卫生安全牌照不得而知,并且很多旅游者抱着“品农家菜,享农家乐”的态度,喜欢吃当场宰杀农家的家禽、当地采摘的野菜,而农家自己出产的家禽和野菜几乎没有经过卫生检疫,其中暗含的有害物质是人眼所看不出来的。其次,农家乐大多数是由当地居民利用自住房开展,其厨房内餐具是否消毒,卫生是否合格都不可知。
另外,春夏野外活动,蛇虫遍布,农家乐是否具备完备的防范措施,也都是令人深思的。
(三)文化素质低,缺少管理人才
吉林省虽然经济发展不容小觑,但是依然存在着人才外流的问题,尤其是乡村、城镇,受过教育的人群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一般会选择搬迁入城市或者其他地区生活,导致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城镇陷入人才缺乏境地。而留在当地的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缺少创新思维、科学的管理思维等,不利于当地农家乐的经营发展。
(四)宣传力度小
旅游产品卖得好不好,宣传是关键的因素。比如网站上现存可见的旅游产品,都是经过美化和包装才吸引了目标用户的眼球。而农家乐产品,由于其自身经营者大部分为当地农村居民,宣传的力度小或者方式不对,都导致其农家乐产品出售不尽如人意。比如,长春土门岭地区,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的农家乐项目仅有野菜采摘一项,并且也没给予过多的说明,不能将当地的具体情况展示给目标群众。
(五)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农家乐受到广大城市人们钟爱的同时,旅游者也带来大量的垃圾,其中包括食品包装、当地居民招待游客的剩余食品垃圾,污染了当地自然环境。这些垃圾最后都会留在旅游目的地,而当地居民处理垃圾的惯用方法就是焚烧,焚烧出的气体进而污染了当地空气,对当地原住民和外来游客造成了一定的伤害。
三、建议
(一)开发特色,创新创意
农家乐开发者应该集思广益,创新旅游产品,或者学习成功农家乐经营者的创新思维,但是不能仅是照猫画虎,还需要加入自己的特色。
(二)建立卫生安全机制
虽然是农村,但是涉及大量人口流动的休闲旅游景点,当地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卫生安全机制,周期性检查农家乐的食品卫生安全,定期排查野外危险,并且建立一定规模的专门针对游客的医疗小组,以防游客在乡村遇到伤害,处理不及时导致人员伤残的状况。
(三)号召人才归来,吸引外来有识之士
当地政府应该设立一系列政策法规,给予当地人才一定的优待政策,将未出走的人才留在当地,发展农村。同时号召离开的人才回村、乡、镇建设家乡,利用优厚的待遇条件吸引此类人群和外来人才到来,帮助村民建设农家乐。
(四)扩大宣传力度
农家乐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的原因是网络不够普及、旅游产品包装不到位、宣传途径不当等。当地政府应该组织当地村民学习网络知识,聘请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召开宣传讲座,政府为当地村民寻找、选择宣传有利途径等。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范文5
【关键词】新建县;进贤县;体验经济;农业生态旅游
1.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值得消费者记忆的活动。一旦这种活动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体验经济时代就到来了。体验经济的出现是人们需求变化的新趋势,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有专家说,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体验经济的条件。南昌市拥有多种类型旅游资源。红色、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尤为突出。各种资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为体验式旅游经济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旅游业是经济行业,更是文化行业,旅游一定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都市居民出游乡村,是要暂离其都市文化常态,去享受乡村农耕文化的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乡村旅游的“主餐”,也正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很强的农耕文化情结。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体验是我国乡村旅游顺利发展的主要问题。结合目前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方式,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应该有较好的基础和持续的市场需求。南昌新建、进贤二县农业经济基础良好,文化底蕴丰厚,适合发展体验式农业旅游。
3.南昌新建、进贤县都市体验农业旅游的现状
3.1大环境发展优势。南昌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五大优势,分别为:①省会城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②区位优势:南昌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国内惟一一个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节点城市,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③交通优势: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快捷畅通、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④休闲氛围浓厚:休闲已经成为南昌市民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为南昌市建设休闲旅游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产业基础。⑤环境优势:山是城之魂、水是城之灵、文是城之韵,山脉、水脉、文脉相融的南昌市拥有旅游业发展的绝对环境优势。
3.2两县资源储备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3.2.1区位优势。新建县位于南昌市西北,与南昌市一江之隔,县城与红谷滩新区紧密相连,融为一体,交通四通八达。全县处于南昌市50公里经济圈内,是南昌西拓的重要承载区。进贤水域辽阔,陆路交通便利,称“东南之藩蔽,闽浙之门户”,成为省会南昌市的东大门。当今是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进入南昌的必经之路,已成为江西乃至整个中部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
3.2.2资源优势。新建县地域广阔,耕地多,山地资源巨大。文化底蕴丰厚,有道教圣地西山万寿宫,江南最大的民间建筑群汪山土库。旅游景点多,全县有五色旅游景点,如:古色的西山万寿宫,红色的小平小道、金色的厚田沙漠,绿色的象山森林公园、溪霞水库和梦山朱权墓,特色的汪山土屋等。劳力资源多,技术优势强。农业发展优势表现在一是市县财政投入资金多,二是区位效应,三是农业招商引资势头强劲。新建县是宗教资源富集区。进贤县水域面积大,是亲水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旅游资源富集区。如李渡酒文化旅游区、军山湖与青岚湖生态旅游区、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等。
3.2.3特色农业现状与发展优势。近年来,新建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发展城郊型都市农业,实行“一村一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藠头生产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贤县紧紧围绕“工业优强县、产业特色县、绿色生态县、和谐文明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对接南昌,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旅游业应对体验经济
旅游业应对的体验经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确立创意体验主题。体验主题定位成功的关键在于什么是真正令人瞩目和动人心魄的。一般而言, 创意好的旅游目的地体验主题主要包括:一是调整人们的现实感受。如在西山万寿宫体验传统道教文化与在小平小道体验红色旅游,渡酒文化旅游区体验酒文化,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文化之旅都是典型的现代体验旅游。二是改变游客对现实的感觉。无论是在李度饮酒,还是在军山湖吃螃蟹,都是在在活动中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三是协调的现实整体。从万寿宫到小平小道,从李度到文港,从道教文化到红色文化,跳跃性大,空间变化大,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4.2打造体验服务。旅游体验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游客感受。游客从制定旅行计划,到旅游的全过程,包括前往景区和离开景区,最终形成旅游的整体印象。因此,宾馆、饭店、景区小卖部以及乘坐列车飞机过程中游客所受到的服务,都会提供给游客最令人难忘的体验。各类星级宾馆、乡村酒店及其提供的良好的体验式服务,如在李渡烧酒遗址、文港笔都增加一些文化展示服务,通过文化创意和时尚解读,“活化”一些特色旅游产品。
5.新建、南昌县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5.1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基础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化解“三农”问题,推进“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如何依托独特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城郊型都市农业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新建、进贤人面的一个重大的农业课题。
5.1.1新建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要发展特色农业,具体要做到“五要”,即:一要大,即规模要大。二要专,品种要专一。三要特,特色要明。四要强,产品竞争力要强。五要精。一是农业生产要精,二是品牌要精,三是发展精品农业要注重产业的横向联系,例如抓住两县地处城郊,旅游资源丰富这一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把精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起来,形成一大特色产业,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
为此建议抓好六项措施。一抓投入。二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抓农民培训。四抓农民转移。五抓龙头企业发展。六抓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5.1.2进贤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进贤山青水秀,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农业是进贤的基础,也是经济优势所在。2007年8月,第七届全国县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公布,进贤县为中部百强县名列第67位。该县的文化用品“一支笔”、医疗器械“一根针”、 高空礼弹“一盆花”、食品加工“一瓶酒”、钢架结构“一张网”、 特种水产“一只蟹”、食用菌类“一朵菇”等七大特色产业群体,紧紧围绕“工业优强县、产业特色县、绿色生态县、和谐文明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对接南昌,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2制定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重点推出红色旅游绝品、文化旅游名品、生态旅游精品和休闲旅游新品等南昌旅游“四品”。 转贴于
新建县定位于“生态家园、休闲绿洲”,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以及参与型旅游产品。重点项目为湿地生态观光与科考项目、温泉开发、厚田沙漠、宝葫芦农庄、汪山土库、象山森林公园、小平小道、溪霞水库、西山万寿宫等。主要旅游产品有:小平小道 、厚田沙漠、西山万寿宫景区、汪山土库、梦山、宝葫芦农庄。
进贤县定位于“亲水型乡村休闲旅游区、传统文化体验区”。主要发展文化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等。重点项目为李渡酒文化旅游区、军山湖与青岚湖生态旅游区、军山湖观湖品蟹天堂项目、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军山湖国际螃蟹美食节等。主要旅游产品有:军山湖风景区、李渡旅游区、文港笔都旅游区等。
5.3确定旅游产品开发战略。南昌市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当形成由精品型、提升型、潜力型构成的金字塔型旅游产品开发体系。重点建设厚田沙漠、小平小道、汪山土库、李渡烧酒遗址等精品型旅游产品。使之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产品。军山湖螃蟹节、万寿宫、宝葫芦农庄等提升型旅游产品是精品型旅游产品的有益补充,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精品型旅游产品。文港笔都、以李渡烟花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等潜力型旅游产品,需要大规模投入(智慧或资金)才能开发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潜力型旅游产品对于丰富南昌市产品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5.4打造新型旅游产品。根据旅游市场个性化、休闲化、运动化的变化特点,南昌市要规划建设新型旅游产品,其中新建、进贤二县主要包括:
5.4.1汽车营地。汽车营地既是面向自驾车旅游市场的新型旅游产品,又是满足自驾车旅游对旅游服务设施需求的主要基础设施。在厚田沙漠、军山湖等地,按照国际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自驾车营地,其中包括帐篷露营地、房车营地,以增强对长三角、珠三角和周边城市自驾车市场的吸引力。
5.4.2亲水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南昌市地表水域面积大、水体形态多的特点,大力开发亲水旅游产品。实施水系联通工程,开发环湖游、环城休闲游、夜航船、海——河——湖产品、水上娱乐、水上餐饮、水上演艺、湿地公园亲水旅游产品,营造“水中有景、景中有水”的水体景观。
5.4.3休闲旅游产品。南昌市拥有数量丰富、特色突出的休闲旅游资源,两县品古文化休闲旅游区、青山生态休闲旅游区,规划以都市休闲旅游、农(渔)业休闲旅游为基础,以文化休闲旅游、亲水休闲旅游为重点,以美食休闲旅游、保健养生休闲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商务休闲旅游为特色,以工业休闲旅游、修学培训休闲旅游为补充的十大系列休闲旅游产品。
5.4.4打造一流生态旅游城。新建县生米镇生米镇是我国最大的藠头生产基地,藠头通过农业部的验收,被认定为“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并授予其“中国藠头之乡”的光荣称号。在注重生态资源保护、全力打造南昌后花园的同时,2007年1月宝葫芦农庄也相中了生米镇这块风水宝地。2008年9月28日,宝葫芦农庄内成功举办了南昌市金秋金贸月和新建县第七届旅游文化节,活动成效得到省、市和县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同时也是农业生态旅游的良好依托。
5.4.5打造一流温泉城。在未来的开发建设上,新建县温泉城计划依托温泉,打造养生天堂、欢乐天堂、商务文化天堂、湿地天堂,成为南昌旅游的龙头、江西省休闲旅游的标志、亚洲最大的综合性温泉中心,并力争叫响世界。进贤——枢纽之地、鱼米之乡?、特色之县?、文化之邦,为进一步唱响特色品牌,做强特色产业,使之成为省市乃至全国的特色,经过科学论证,提出了“打造大温圳工业经济圈和环军山湖生态经济圈”的战略构想。
参考文献:
[1]B.Joseph Pine.Ⅱ and James H.Gilmore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2
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2] 陈超、沈彩虹、杨荣斌.体验经济迎面扑来.文汇报,2001 - 08 - 01
[3] 吕鹤剑、刘斌中.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陕西农业科学,2006 (1)
[4]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旅游学刊,1997(5)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范文6
关键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休闲农业;三门峡;发展研究
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与休闲农业概述
2016年01月04日,我国国务院正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要求我国农村城市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当前农村产业经济链新道路,促进广大农民的就业及创业发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对原有产业、产品运营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升级与融合。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表现。具体的是农业提供资源,以旅游服务为表现,通过农业产业链中的与旅游产业链的价值模块相契约的部分以新的商业价值向市场全方面的渗透,而旅游产业因农业价值的融入,大大增加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使得新的产业链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简单的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休闲农业更具有市场价值,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
2河南省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
三门峡市所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位于我国内陆区。平均气温高,日照充足,很适合种植业和林果业等的发展。而且三门峡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合开展体验性的观光项目。再加上三门峡市的人口众多,为当地休闲农业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2010年7月5日,我国农业部与国家旅游局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并提出“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政策。政策主旨从三方面出发:一是进一步完善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尽快启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工程;三是以重要活动为载体,形成全国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良好氛围。并召开2010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推动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目前,三门峡市全市已建成数家大型果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主要包括果汁、果酒、果奶、果番等系列100多个品种。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全市形成了“果一菌一肥一果”和“果一加一畜一肥一果”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对本市的产业经济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扩大社会就业,提高综合效益。
3河南省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3.1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成就
沿黄带观光农业创收。沿黄河农业带由本身的传统农业带转变为现在的观光旅游带,借助天鹅湖湿地公园,黄河公园,天鹅岛,天鹅湾等自然景观和坡沟,发展特色小镇,旅游度假村,吸引大部分游客入境消费。可以促进销售当地种植的特色农产品,旅游业中的民宿,农家乐,特色美食街,风情表演等等都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特色旅游区和特色旅游小镇,投入了科技含量,培养了一批人才,如花卉,有机蔬菜水果领域,建设了特色农业产区,打造了特色休闲农业后,加强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区促增效。将农业和服务业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园区提高了科技含量,对缺水地或水源不足的地带,建设了生态农业带,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了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
3.2三门峡市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3.2.1农业基础相对薄弱三门峡市的有效灌溉面积为5.27万平千米,只占耕地面积的32%。当地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化现象日趋严重,三门峡市中低产田占地面积约为80%。干旱发生频率高达80%。当地节水灌溉等面积较小,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较低,仅为0.56,当地旱地水分利用率为55%。3.2.2特色农业发展面临瓶颈三门峡市果品业在全省有较高领先地位,然而其在国内的影响力度较低,规模和质量效益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异。当地畜牧业面临着用地、环保条件制约,以及当地烟叶受政策影响较大,发展空间均被压缩。渔业、食用菌、蔬菜、药材等体量小、产品粗放、名优产品少,优质高端产品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开发。3.2.3产业化程度低由于缺乏休闲农业的创新型人才,对产业链的延伸没有进行深度研究,产业链条没有得到充分完善,而且当地产业化发展缺少引领其发展的大型龙头企业,仅有的两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困难,当地省级龙头企业仅占全省的3.4%。3.2.4管理体制不完善休闲农业作为新兴旅游产业,更作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具备开放性、综合性的多元化旅游主体,因而对管理层次的要求要远高于简单的农业及休闲业。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目前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内部员工相关知识较为缺乏,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服务人员素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3.2.5缺乏宣传力度由于使用传统的宣传方式和各个经营主体零散、分布不集中,各个经营主体之间没有形成经营圈,宣传力度比较小。在品牌培养和宣传推广方面,经营者投入的资金较少,公益性的产地宣传、地理标志品牌宣传缺失。
4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4.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为经营者可以借助政府的支持,建立蓄水池实现涵养水源,减少干旱带来的深度影响。在道路方面,加大力度改进开展休闲农业村庄的道路,还可以建设乡村观光旅游专用道路,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在供水、停车场、网络设施方面,要加大建设力度。对于游客的接待,要做到一条龙服务,时刻为游客准备时间和精力。
4.2创办三门峡市特色休闲农业
当地休闲农业没有突出的特色优势,因此可以鼓励发展以休闲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聚集村,当地经营者可以通过农村的各种资源加强特色农业的创建,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建立特色村镇景区。三门峡市果品业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可以加大力度发展观光果园,创办具有特色的果品采摘园。吸引游客体验当地农业活动,促进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还可以发展具有特色的农家乐活动,但是得大力监管食品安全,确保游客的健康安全状况。其次加强景区的安全防护,为游客打造一个舒适满意的旅游环境。同时可以提高当地服务质量,可以使游客充分享受乡土田园的乐趣。
4.3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建设
通过把农业产业链的价值融入服务业里面,增加了休闲农业的价值,也可以休闲农业为依托,把地产、创意等相关产业在农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的服务功能。农业不再局限于在生产以及产业经营,还可以展现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从而推进休闲农业产业化建设。
4.4合理规划布局
作为农业的经营管理者要加强规划引导,将农业资源和人文艺术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要按照市场的经济运行规律,并且学会借鉴其他城市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划,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合理的优化发展布局。作为政府,要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使三门峡休闲农业走上合理规划的发展道路,防止在经济开发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5加强宣传、铸造口碑
由于半数以上的休闲农业游客是在亲戚朋友口中获得信息的,所以这说明休闲农业园区在品牌培养和宣传推广方面做得不好,行业缺乏系统性的营销策略。在宣传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比如农村宣传片,向全国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广的休闲农业精品景点,还可以举办影响力大的农事节庆活动,吸引各地的城乡居民到乡村休闲消费。
5河南省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意义
目前休闲农业在我国的整体发展潜力及发展趋势都有着很好的表现,并对我国近年来关于社会生态环境的维护及产业经济的优化及提高都有良好的帮助。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更为当地的农村经济效益带来了巨额提高,并对现有的资源实行了进一步利用。
5.1对当地资源的进一步利用
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问题的处理中,因地制宜发展创新经济发展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这次农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融合,争取能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带动当地的产业经济链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三门峡市由单一的农产品生产改变为多类产业共同发展,产生了特色产业,发展了循环经济,建立了新兴产业园,以工带农,以旅游资源带动农业的发展,延长了当地经济产业链。确切培训与发展“互联网+产品”行动,大力运行新型营销模式,促进发展果品电子商务对于销售主体的吸引力,不断拓展销售市场的覆盖面。如建立产品的特色馆,通过特色农产品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2对现有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
通过旅游产品整合,调整旅游产品结构。近年来在我国政策引导下,农业经营模式有着不断的创新与开展。农业旅游的模式更突出了乡村旅游也将会更好走向广大群众,传扬我国本土文化。三门峡市休闲农业的开展更是在当地作为一个很好的开端,对现有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及发展,对河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及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5.3推动当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产业融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长农民经济收入,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发展模式的创新,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当地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贯彻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当地丰富的产业链发展,推动了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葛小平,林雪涤,王玲.挖掘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以芜湖市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
[2]孙洁.农业三产融合来了,解读《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国农村科技,2016,(03).
[3]王兴国,史晓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东岳论丛,2016,(02).
[4]苏毅清,游玉婷,王志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探讨、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软科学,2016,(08).
[5]姜长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题应有新解法[J].中国发展观察,2015,(02).
[6]舒绍茂.南京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查[J].江苏农村经济,2016,(05).
[7]潘利兵,李增杰,刘晓军,梁漪,孙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农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J].农业工程技术,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