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范文1

关键词:行动导向 财务管理 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146-03

《财务管理》是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相关知识技能掌握较差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教育没有摆脱传统学科教育的影响。学科教育体系下该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数学模型较多,对高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而且对于较抽象的管理知识技术学生学起来比较茫然,不知道相关的知识什么情况下用,怎么用。因而将行动导向教学应用于该门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迫在眉睫。

一、行动导向教学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当前提到行动导向,更多的是有关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实际上,行动导向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方法论,确切地说,它更代表一种教育教学的理念,上面提及的教学方法也是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另外还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设施、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教学过程的开展,以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定位等。总而言之,行动导向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融入到教学各要素,体现在教学各环节中的一种指导思想,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动的交往情景,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设施、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重新组合,引导学生在专业对应的职业情境中自主学习,构建自己的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这里的“行动”是探索性的活动和实践中的自我教育,并且这种“行动”是围绕特定目标展开的、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活动。

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关键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

(二)行动导向课程开发的步骤

1.划分行动领域:首先进行职业岗位调研,确定专业毕业生面向的服务区域,准确确定岗位,找准岗位群。其次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分析相关岗位的职责与任务,任职资格。在以上基础上划分行动领域,划分来源于职业实践的相关任务集合,即典型工作任务的集合。

2.转化学习领域:对指向当今和未来职业实践的行动领域进行教学论反思与处理,就产生了学习领域,即根据每一行动领域的要求,把各传统学科的相关内容,包括专业基础,专业理论,专业课和实习课都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个学习领域让学生进行整体学习,这样不但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加速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过程。一个学习领域由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任务描述的学习内容和总量给定的学习时间三部分构成。一般来说,一个职教专业的课程由10至20个学习领域组成。

3.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要素,是学习领域在职业学校学习过程中的扩展,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具体化,是具体的课程方案。学习情境要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目标表述和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构成在学习领域框架内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学习领域是课程标准,学习情境则是实现学习领域能力目标的具体课程方案,需通过教学实施逐步优化。

二、行动导向《财务管理》课程开发实践

(一)课程定位

《财务管理》课程是在行业专家对财会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本课程针对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主要培养学生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财务预算及控制、财务分析等实务操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时间价值观念、大局观念、风险报酬意识、服务意识以及综合管理素质,为学生财务管理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课程以企业资金管理为主线,将教学过程工作化;以企业资金管理基本技能为主体,将教学内容任务化;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将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按企业资金管理工作流程,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仿真操作、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财务人员在企业资金管理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二)课程目标设计

1.方法能力: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一定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对工作的总结评价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社会能力: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能力,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好的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保守秘密、谨慎细致的职业态度,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意识。

3.专业能力:进行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计算,进行短期、长期资金筹集,确定最佳资本结构,进行项目投资决策和证券投资管理工作,胜任企业收益分配工作,进行企业各项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控制工作,协助完成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胜任财务分析工作。

(三)课程内容设计

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资金的运动,包括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处理财务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财务关系,企业基本的财务活动主要有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和收益分配活动。同时,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五大工作环节,每一工作环节都需围绕基本财务活动进行,其中核心工作环节是财务决策。综合考虑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和基本财务活动,将课程内容设计为学习情境:财务预测、筹资决策、投资决策、收益分配决策、财务预算、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学习情境基本按照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环节依次设置,并考虑重要性程度,对某些环节按企业财务活动进行了分解,其内在的逻辑顺序为企业首先根据上一年财务分析结果及其它相关资料,采用一定的技术方法进行财务预测,然后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决策,并根据决策结果编制财务预算,接着为保证预算实现就要执行预算,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加强预算控制,最后进行财务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促进下一年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此外,设计一个理论模块“认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放在学习情境之前。此模块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内容、环节、目标,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课程内容结构有一个框架性的认识,并深刻理解财务管理的两个最基本的理念“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为进入学习情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接下来对每一学习情境,即主题学习单元进行设计,这里以筹资决策学习情境为例,具体设计如表1。

(五)课程考核设计

1.考核要求:课程考核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其中形成性考核占60%,终结性考核占40%。形成性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和出勤情况、课堂作业、小组任务完成情况三个部分,其中学习态度和出勤情况占10%,课堂作业占20%,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占30%。终结性考核中理论考核占20%,实务考核占20%。

2.评价标准:“学习态度、出勤情况”以课堂发言的主动性、回答问题质量以及小组合作态度和出勤原始记录为评价标准。“课堂作业”以平时作业能否独立、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为评价标准。“终结性考核”按照期末考试试题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形成性考核中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是针对每一学习情境相关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的小组考核,这里也以筹资决策学习情境为例,其评分标准具体构成见表2。

三、行动导向《财务管理》课程开发特色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结构设计

以企业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步骤为主线,将四块基本财务活动融于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步骤中,形成八个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都与一定的教学内容相联系,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直接相关,有具体的成果展示,具有一定的难度,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才能解决的问题。在每一学习情境中又以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任务为驱动,课程通过师生共同实施学习情境中的工作任务而开展教学,在实际工作需要时引入相关知识,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工作任务有机结合在一起。如在“筹资决策”学习情境中设计三个串行的工作任务:制定筹资项目策划书、评价策划书、进行筹资方案决策。制定和评价筹资项目策划书主要包含筹资目的、筹资原则、筹资渠道与方式、不同筹资方式的优缺点等筹资相关知识点。筹资方案决策主要涉及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相关知识点。且每一工作任务又都按资讯、决策与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价的工作步骤进行。课程将抽象的理论、割裂的知识点,融入相互联系的系统的工作任务中。学生在按一定的工作步骤完成任务时,既实际运用了财务管理技能,培养了职业关键能力,又掌握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

(二)多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的运用

课程根据不同学习情境下的具体需要分别采用了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如在“财务预测”学习情境中,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根据某企业上一年财务资料及企业当前实际生产经营情况采用销售百分比法编制企业融资预测表,预测出当年的外部融资需求额。在“筹资决策”学习情境中,运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分别扮演企业财务处、董事会和管理层来完成特定的项目任务,在完成任务同时了解相关职能的执行部门,切身体验企业财务管理实际工作过程。对“投资决策”学习情境中股票投资这一任务,运用模拟教学法,在给定的投资额和投资期内,让学生利用股票投资相关知识到网上进行模拟炒股,根据模拟炒股所获得的投资回报进行项目任务评价。这一模拟炒股的氛围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切身体验到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在“财务分析”学习情境中运用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分小组,在互联网上搜集某上市公司的信息,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财务状况的基本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该公司近期或远期发展目标的建议。这种模拟现实的训练模式使学生既学会了如何运用网络数据及大型数据库资料,参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又锻炼和培养了实际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责任观念和忧患意识。在“收益分配”学习情境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入某公司利润分配的案例,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讨论分析。通过研读和分析案例学生对利润分配有了比较直观的了解,能更好地理解各种利润分配政策及分配过程。总之,通过灵活多样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感到财务管理理论不再是空中楼阁,分析和解决的具体问题,均源于现实经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突出职业能力评价的多方位考核

针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法的变化,《财务管理》课程采用以职业能力素质评价为核心的多方位考核评价。课程考核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结果性考核为辅。形成性考核最关注每一学习情境下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因为它是在财务管理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形成的,且以团队合作形式进行,其完成的好坏能全盘体现学生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职业能力;其次是注重财务管理实际操作水平的课堂作业,主要是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的考核;最后是工作态度及出勤情况,主要是对学生社会能力的考核。课程考试引入实务考核内容,采用真实的财务资料,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分析,运用真实的企业财务管理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既考核学生对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方法、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又对学生是否具备细致、准确、有条不紊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测试,综合评价学生的财务管理职业能力。整个课程考核实现了形成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个人考核与小组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张国祥,朱敏红,孙健.活动理论视角下的行动导向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2.宋之苓,王婧.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与实践[J].当代职业教育,2011(4)

3.龙安国.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应用电子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9(8)

4.丁志康,谢卫东.德国职教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教通讯,2011(10)

5.王德华.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微观考证(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

6.张晓燕.行动导向视角下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10(11)

7.傅伟,袁强,王庭俊.高职教育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特征与要素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8.蒋卫平.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成人教育,2011(10)

9.张国峰.如何有效实施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J].成人教育,2011(11)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范文2

关键词:职业导向;个性发展;课程改革;MOOC

一、引言

当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差异,是现代职业教育必须重视的课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6次提到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人才培养观念更新中明确提出“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在国内外的教育实践中已经是一个被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在国外教育史上提出了“量力性原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实际水平进行教学,教给学生可接受的知识。中国的教育一直都在提倡“因材施教”,就是指教育只有尊重个性、促进个性发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形式改革研究

课堂教授、课后做习题的方式,使很多学生对制图的学习感觉就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普遍采用先手工绘图后计算机绘图的模式,剥夺了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绘图方式的权利,抑制个性需求。因此,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开发个性发展的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手工和计算机绘图方式协同教学,让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绘图手段;引入MOOC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外看视频学知识,并在线讨论交流,对于不懂的知识可以重复观看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可以多看多学;引入SPOC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得课堂不只是“教”,更重要的是变成“学”的阵地;运用课内与课外“双课”教学,课内有教师指导学习但很难做到一对一个性化指导,课外可以聘请“学生老师”。例如,以“机械制图协会”为平台,组织学长为学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手把手教画图,或者通过QQ群和微信平台进行在线辅导。由学生指导学生,消除了学习者的心理压力,使其更愿意将自己不懂得或者不好意思请教教师的个性问题提出来,使性格t腆的学生有一个好的求教方式。在线辅导可以最大限度、及时地满足学生随时学习的需要。

三、课程评价方式改革研究

单一的评价机制已经不适应个性化学生的培养需要,科学的、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急需探究。高职院校很多考试内容与职业岗位脱节,脱离了社会的要求。教师应积极采用过程性多元化评价标准,确定学生的职业岗位发展目标,并持续不断地搜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对学生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与考核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个性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热爱专业、勇于创新、乐于实践等精神。在课程评价中,应探索一条坚持目标的、考核形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学习形式制订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将考制图员证拉入评价体系,还可以参考MOOC视屏的观看时长、在线测试、课堂提问的回答、作业的完成、课程答辩情况以及导师的评价等。在评价中应体现公平公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释放他们的创新潜能。

四、结语

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尊重个性就能激发人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将职业导向与个性发展相融合,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本研究为该课程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为实施课程改革做了必要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叶素娣.实施MOOC示范项目优化工程制图教学方法[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38-49.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范文3

《审计基础与实务》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该学习领域是会计专业一门综合性和结束性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使学生更快、更容易、更轻松地学好这门课程,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我认为对这门课程应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一、什么是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定义:行动引导型教学法是学生同时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活动为导向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由一系列教学技术所组成。通过行动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诸如“头脑风暴法”、 “案例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 “知识竞赛法”、“引导课文法”……等等具体的新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作用,所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也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还是一种创新的职业教学理念。《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应把握以下两点:

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教好书,要把握整个教材的灵魂,达到教学设计与内容明确且有针对性的要求,这样才能真正做到胸有成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的设计应突出实用性、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感受到审计实务工作的情景和所需要的能力要求。将《审计基础与实务》课程学习领域分为3个学习子领域,审计基础理论、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每个子领域由3个学习情境构成,各层次难度不同,按照低、中、高的难易程度设定,不同专业或不同基础的学生可根据需求来选择教学情境中的项目。教学实施过程按初步学会型学会型熟练型推进,加强学生的主作用,老师的指导作用逐步减弱。最后完成“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变为“引导学习”再到“自主学习完成项目”的转变。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同时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情境及项目。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根据《审计基础与实务》教学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运用行动导向教学中案例讨论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和精讲多练等教学方法。重视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为实训项目,将实训与岗位、项目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应用。

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样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的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法是职业教育中的最高级形式。也就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环节中的基本要求。在审计授课过程中,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达到轻松学习、自主学习的目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具体实施时每个审计项目按确定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过程进行。把学生划分成小组,由学生自由组合,为每个项目聘项目经理一名,通过应聘竞选方式选拔出,再由项目经理去为其他同学分工,一起进行筹备,第一项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如在资产项目审计中选取库存现金审计、应收账款审计、存货审计三个项目,每个项目的难易等级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要求或自身基础选择完成其中的某一个或全部的项目,第二项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第三项决策:学生自己做出决策,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第四项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步骤和程序工作。第五项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第六项归档或结果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严格按六步法实施。直到完成项目后交教师审核,教师在其中起指导作用,学生起主导作用,这样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这种教学法有助于提高他们操作技能。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团队精神。

2案例教学法: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锻炼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高手”,解决“怎么干”,“干什么”的问题。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在审计授课过程中,就审计教师来讲,他要去选择和组织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就学生来讲,他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分析,讨论。,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工作流程的认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由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要我认真对待变成我要认真对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行案例教学是最合适的人数在10人左右,因为这样可以充分的交换意见,每个重要知识点均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范文4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效性;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效性教学是本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信息传播渠道多、速度快,当前,全国大多数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方面普遍存在问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不佳的成因分析

(一)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

我校现在使用的“基础”教材是各高校统一使用的统编教材。该教材没有进行本科学生和高职高专学生的划分,由于本科与高职高专培养目标不同,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本教材面向所有的高校学生,显然不妥。而现行的“基础”教材体例注重了道德法律教育的知识性和灌输性,重视社会需要,而现在的高职生面临的第一位是就业问题,生存需要。如果只强调社会需要,忽视学生个体的实际需要,导致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把“基础”课程的理论力量完全内化到学生日常的实际行为中去,使理论教育与实际结果脱节。

(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高职生成长的需求

长期以来,"两课"教师由于承担全校的公共课的教学,课时多,教学任务重,大部分"两课"教师业务能力无法得到提高,使得所掌握的知识长期处于"透支"状态,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大学生们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和拥有的信息量有时甚至高于教师。他们普遍不再满足甚至厌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客观事实的描述,而是迫切地希望能够从课程中找到现实生活中现象的根据。然而,学生在课堂上成为被动的被约束的对象,使不少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产生了逆反心理。最后的结果是,学生要么应付,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入心入脑;要么是一些学生独立人格弱化,循规蹈矩,缺乏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不能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不利于高职生健康的成长,也不利于教师的成长。

(三)课程目标定位不妥

一般来说,教材的编写具有一般性的内容和体系,是相对凝固的共性的内容,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社会现实的实际,构建具体的教学体系,将共性的内容转化为“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的逻辑结构”,“教学过程运行的逻辑流程”,再转化为学生个性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在这个转化中,教师必须牢牢把握课程的目标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提高课程教学实效,又能反映国家的需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素养,增强适应社会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本课程面临的困难多,不少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将课程的目标定位偏向知识传授;有的提出课程的情感目标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爱劳动,对道德和法律的敬仰;还有的将本课程的目标设定为政治性目标、思想性目标和实践性目标。

二、解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不佳的有效对策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展开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在追求和实现具体教学目标过程中去实现课程教学的总目标,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坚持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

讲授式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高校“基础”课教学的传统模式。其存在着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比较单一、片面等缺点。对此,我们可以通过采用讨论、辩论、演讲、情景等现代教学方式以达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同时,要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要从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对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给予科学的合理的引导,对于一些抽象的理论应予以取舍。这都需要教师在选择和整合课堂教学内容时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来进行。

(二)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基础”课的教学,其实也是学生思想情感体验、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养成及文明行为实践的过程。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础”课除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外,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也很重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育为互动式、开放式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纯理论的教学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除安排课堂上的学习外,可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岗位实践,深入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组织生活、学习座谈、专题报告、参观考察、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引导大学生在组织中学、在活动中学、在实践中学。

(三)坚持教育与自我修养相结合

“基础”课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其目的在于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需要接受社会教育,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日常报刊杂志影视作品方面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他人的帮助等。另一方面,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更要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社会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和他人的帮助,只有通过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范文5

株洲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安浩介绍,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初步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全面实施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到2021年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建立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仍采用等第制

考试考查科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13个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查范围。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考试考查形式与时间: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采取笔试形式,各科分卷、闭卷的方式进行。各科目考试均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后进行,生物、地理在初二第二学期期末进行,其他科目在初三第二学期期末进行;以上考试时间为6月16、17、18日三天。

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等科目,采取现场测试、机考、现场操作等方式进行考查,语文、英语口语交际等采用现场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查。考查均于当年5月底前完成。

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命题依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考试范围为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全部内容,考试内容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不考查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收集、分析、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逐步增加开放性、探究性、案例分析型题型的比例。严格控制考试难度,各学科整卷难度系数控制在0.60至0.70之间,各学科具体难度系数严格遵照省教育厅编制的《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各学科试卷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的比例为6︰3︰1。各学科考试覆盖面要求达到考试标准所规定内容的80%左右。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范文6

六大变化!兰州市中考改革试行方案公布

《兰州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在去年12月3日公布之后,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3月21日,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之后,《兰州市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正式出台。这次兰州市中考第三次改革将改写2018年初中新生的中考命运,计分科目增加;英语听力与口语人机测试;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增加实验操作考试;综合素质单独成为录取前置;命题减少机械记忆等将使未来中考更趋向于灵活。

12门考试科目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共12门课程,分为全市统一考试和考查两类:全市统一考试科目共10科: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全市统一考查科目共2科:艺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统考总分740分

确定录取计分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等10科,各科目考试成绩以分数形式计入录取总分,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等4科分卷考试;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6科实行相近学科合卷考试。统考以原始分计入,总分740分。

各科分值为语文、数学、外语各12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各50分,地理、生物各40分,体育与健康50分。其中外语分值中包含30分的口语与听力测试分值,物理、化学、生物的分值中包含10%的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分值。考查科目艺术、信息技术各50分。

笔试与实践结合

考试方式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6科实行书面纸笔闭卷考试,其中外语加试听力与口语测试,实行人机对话的考试方式;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实行书面纸笔闭卷考试和现场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每科两项考试成绩合并计为该学科总分;体育与健康实行现场测试考试;信息技术教育实行无纸化上机操作考查,艺术(音乐、美术)、劳动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考查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应维度。

分卷与合卷组考

各科目考试时间为:纸笔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各120分钟,外语90分钟,物理、化学合卷共150分钟,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共100分钟,地理、生物合卷共100分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各15分钟,外语口语与听力30分钟,信息技术30分钟。

地理、生物合卷八年级即考

考试按照“学完即考”的原则,地理、生物(含实验操作)、信息技术教育的考试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6月底前进行,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的纸笔考试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6月中旬进行,体育与健康测试、理化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外语听力与口语测试、艺术(音乐、美术)考查、劳动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考查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5月底前进行。

综合素质1A4B是省级示范“底线”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计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计等的招生录取模式。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评价维度,评价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依次对应优秀、良好、合格、待提高。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均达到c等及以上者方可毕业,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综合素质评价2A3B及以上作为享受优质高中对口分配名额、“双优助学班”和“珍珠班”等优惠政策的基本依据,其中思想品德维度必须为A等;1A4B及以上作为享受自主招生录取政策和省级示范性高中统招录取的基本依据,其中自主招生具体的A等维度由各招生学校拟定;5C及以上作为其他普通高中学校统招录取的基本依据。没有综合素质评价的考生,高中阶段学校不予录取。

四条控制分数线保“底线”

新中考政策确定实行最低录取控制线制度,市教育局根据当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和考试成绩,分别确定城区优质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城区其他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城区民办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远郊县(区)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实现学生的合理分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升学需求。

对口分配比例不低于75%

坚持和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招生政策,对口分配比例不低于75%。进一步完善名额分配办法,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进一步严格分配名额的享受条件,小升初不按规定入学的学生不得享受优质高中对口分配名额。

5%自主比例不得跨界招生

取得自主招生资格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范围与普通生招生范围一致,不经允许,不得跨市(州)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人数在当年下达的招生总计划内执行,一般高中原则上不超过5%。自主招生所有方案,录取过程以及各类预录取,录取结果都要公示。

中考改革方案“六变”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兰州市于2018年启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这意味着本次中考改革招生方案将于2021年中考执行。记者注意到,和现行政策相比,新方案最重要的变动有六个方面。

01

将科目Ⅱ四科由等级变为计分纳入中考录取总分

按照目前的招生方案,中考考试科目分Ⅰ和Ⅱ。科目Ⅰ的考试结果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科目Ⅱ的考试结果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前置条件。科目Ⅰ:语文、数学、英语(德语/法语)、物理、化学、体育6科,总分720分,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科目Ⅱ: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4科。各科成绩均以等级形式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

此次中考改革方案调整了部分科目的成绩呈现方式。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四个学科的成绩由以等级形式呈现作为中考录取的前置条件调整为以分数形式呈现纳入中考录取总分。统考计分科目增加4科。

02

实行听力口语人机测试,实验操作从笔试变“动手”

目前的中考外语考试实行闭卷笔答,含听力。而新中考方案将改革了部分科目的考试方式,

其中,增加了外语口语考试,将外语听力测试从笔试中分离出来,实行外语口语与听力测试人机对话的考试方式。同时,更加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从笔试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实验操作技能考试。

03

各科卷面分值均有调整

今年中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卷面分值均为150分;物理卷面分值为120分;化学卷面分值为10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两科合场分科合卷考试,卷面分值为100分,地理、生物两科合场分科合卷考试,卷面分值为100分。

而新中考改革方案调整了卷面分值设置:语文、数学、外语各120分,体育与健康5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各50分,地理、生物各40分,总分740分。外语的分值包含30分口语与听力测试分值,物理、化学、生物的分值各包含10%的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分值。

04

实行计分计等结合录取

改革了普通高中录取办法,实行计分计等相结合的招生录取制度。由现行的“将科目Ⅱ的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前置条件,在符合前置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考生志愿,按照科目Ⅰ的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的办法”调整为“以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评价等级为前置条件,在符合前置条件的基础上,根据考生志愿,按照10科录取计分科目的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的办法”。

计分计等结合录取,使得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的评价结果作为初中毕业资格认定和普通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以及作为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的参考依据。

05

命题将加强能力考查

从中考改革方案可见,未来中考命题将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更加注重发挥对课程与教学的导向作用,更加注重减负增效,切实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密切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中考方案的命题要求上可见,未来中考将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试卷难易适度,难、中、易比例原则上定为1:2:7,充分体现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杜绝偏题、怪题。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