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双碳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双碳的含义范文1
论文摘要:依照专业实践性的客观要求,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模式接轨的目标,以及对《外贸函电》在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整个课程设置中的位置和作用的综合考虑下,该课程走双语教学的途径有其本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与障碍。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理念转变、师资力量建设和科学质量评价体系方面作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1《外贸函电》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专业实践性的客观要求
双语教学相对较好地解决了社会、企业对国际贸易特色人才的需要,有效补充了理论到实践的过渡环节,缩短了融人社会的进程,也为企业和个人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2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正在顺应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步伐和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教育是一个高效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科学机制,双语教育是这个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1.3与世界发达国家教育模式接轨的客观要求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开展双语教学的先例可供我们借鉴。目前,双语教育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实施。在这些国家经济发达的现象背后是一整套历史悠久、运作成功的教育模式,充分理解并且掌握这些国家的双语教育经验,无疑是为我国双语教育的探索阶段提供了一条捷径,也是今后与世界其他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必要内容。
1.4《外贸函电》课程定位的客观要求
《外贸函电》在国际贸易专业是最为适合列人双语教学的课程。它一方面与《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相联系,以英语作为载体将先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另一方面以学生十几年的公共英语为基础,进一步锻炼英语写作能力。再者,通过课堂上英语听、说、读、写的联系,有利于有效提高师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外贸函电》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
在《外贸函电》课程的教学中,针对常见问题和障碍,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充分体现双语教学区别与传统模式的个性化特征,完全达到教学预期,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实施策略。
2.1教学模式革新
《外贸函电》课程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建议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模式。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述概念、写作规则、范文讲解和习题解答外,还应该特别关注课堂和实验室的结合,引人全英文的教学软件,结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实验流程,让学生分组模拟公司的方式,在贸易流程中增加谈判的内容,至少包括询盘(En-quiry )、报盘(Offer )、还盘(Counter-offer )、成交(Conclu-sion of Business or Acceptance)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按照贸易进展的特殊要求,也会自然加人在细节方面的磋商,比如包装(Packing )、运输条款(Shipment )、保险(Insurance)、(Agency)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教学理念的转变。
主讲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侧重讲解重点和难点的部分,具体的课程细节则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与思考,教师在实例教学中,不仅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解决方法中的差异性,强化思辨能力。
2.3师资力量的储备
双语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来源一是要在本校专业教师中选拔基础较好者进行英语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储备,鼓励青年教师有计划地转变观念,不要再把英语当做专业。
二是人才的引进,高校的教师建设可以适用“走出去”的战略,从国外引人一些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利用他们的语言优势,顺利开展双语教育。
三是已有资源的整合,为了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引人竞争机制可以施行教师跨校授课、学生跨校选课,实现资源更有效的整合。
2.4建立科学的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双碳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国际贸易;碳排放;EKC;碳泄漏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3-0013-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3.003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但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等一系列问题,给中国的减排带来了很大压力。与此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将污染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了中国,使得CO2排放问题更加严峻。因此,对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验证贸易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1文献综述
关于贸易开放对环境-增长关系的直接影响,国外文献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竞次(Race to the Bottom)假说[1]。根据这一假说,开放的贸易会对一国的环境标准产生向下的压力。另一类重要文献是碳泄漏(Carbon Leakage)问题[2]。而贸易对CO2排放的间接影响渠道是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即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关于贸易对CO2排放的直接影响。主要倾向于研究贸易隐含碳问题,而且所得结论基本一致,即国际贸易中隐含的CO2量显著增加,且近年来出口商品中隐含的CO2量要大于进口商品中隐含的CO2量[2]。第二,验证EKC的存在性。有学者支持倒U型的结果[3],有学者则得出其他结论[4]。
在研究国际贸易的直接影响――碳泄漏问题时,国内外文献通常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静态的利用投入产出等方法直接测算进出口商品隐含的CO2量;另外则是从动态的角度判断是否出现了“污染产业转移”现象,很少有文献利用回归方法分析碳泄漏问题。本文利用1996-2010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根据碳排放强度将制造业分为高碳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并分析其碳排放趋势,利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回归方法验证制造业碳排放是否存在EKC曲线;在回归方程中加入贸易值和工业增加值的交互项对碳泄漏问题进行验证。
2.2高碳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的划分
根据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1996-2010 年的碳排放量,我们可以得出碳排放量和工业总产值的比值,即碳排放强度,并计算制造业整体1996-2010年碳排放强度的平均值,以其作为参考指标,把高于平均值的行业划分为高碳制造业,反之则为低碳制造业。依据这一划分标准,高碳制造业主要有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余的20个产业则为低碳制造业。
5个高碳制造业、5个低碳制造业以及制造业总的碳排放强度。将低碳制造业、高碳制造业与制造业平均碳排放强度进行对比,发现低碳制造业的碳排放强度远远低于这个值,高碳制造业的碳排放强度值则相反。可见,高碳制造业的存在拉高了整个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平均水平。
傅京燕等:国际贸易、碳泄漏与制造业CO2排放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3期2.3制造业人均碳排放与贸易开放度的趋势
因为高碳制造业观测点比较少,奇异点会对图形产生很大影响,所以我们去除了高碳制造业样本中的一小部分数值过高或过低的行业。由图可见,低碳制造业的人均碳排放与贸易开放度之间存在负的线性关系,而高碳行业则存在着正的线性关系,虽然拟合度不高,但是大体趋势是上升的。
3回归方程的设定和数据处理
Richard等认为,碳泄漏问题可以通过在回归方程中加入贸易和可以代表发展水平变量(工业增加值)的交互项来进行验证,如果发达国家利用贸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碳排放,则此交互项的系数为正,说明存在碳泄漏,若为负,则反之。本文在回归方程中加入此交互项,借此验证中国的碳泄漏问题,若系数为负,则说明我国没有接受发达国家的碳泄漏,反之则表明我国是发达国家的“污染避难所”。
3.2数据来源与说明
《中国统计年鉴》中对制造业各行业进行了分类,从2004年的统计年鉴开始包括30个细分行业,之前的部门分类中由于不包括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以及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两个产业,因此为保持统计口径的连续性,本文去掉这两个产业。另外,本文将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合并为食品加工制造业,因此最后是27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各行业年工业总产值和年工业增加值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分行业职工人数(万人)1996-2002年的统计范围为职工数,2003-2010则为各行业平均从业人员,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镇)生活及价格年鉴》。制造业分行业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来自联合国 UNCOMTRADE 统计数据库。煤炭消费比重(用coal来表示)用制造业各个行业煤炭消费量占该行业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来衡量。本文各行业煤炭消费比重所需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研发强度(用 rd 表示)用制造业各行业的研发经费支出与 GDP 之比来衡量。研发经费支出数据来自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物质资本(用pci来表示)用非工资占增加值的比重来衡量。物质资本可以反映行业的要素禀赋情况,其中非工资份额等于各行业增加值减去各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
4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4.1计量方法
本文利用1996-2010年的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对27个制造业分行业的碳排放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使用stata 12.0 软件来进行实证检验。首先用BreuschPagan 检验,得到的p值为0.00,小于0.05,所以支持随机效应模型。然后对异方差进行检验,得到的P值为 0,因此存在异方差。最后对随机效应(单尾和双尾) 、一阶序列相关以及两者的联合显著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存在随机效应和序列相关,因此我们使用FGLS回归方法对上述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问题进行修正。
4.2制造业EKC的存在性以及贸易的间接影响
表2是制造业人均排放的FGLS回归结果。对于制造业整体而言,如模型1所示人均GDP(y)二次项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存在显著的倒 U 型关系,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成立。贸易开放度(openness)和CO2排放量显著负相关,表明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是正面的。为了检验模型1的稳健性,我们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煤炭消费比重、物质资本和研发强度三个变量得到了模型2,回归结果依然支持模型1的结论。煤炭消费比重(coal)系数为负,这与一般的观点相反。对此的解释是本文用的变量是用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来衡量的,虽然煤炭的总消费量逐年上升,但受制于经济增长和可替代能源的发展状况,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呈现下降态势,与CO2排放趋势呈反方向变动。
上述关于整个制造业的分析除了模型2中加入的控制变量(研发强度和物质资本)外,基本适用于低碳制造业。低碳制造业的人均碳排放存在着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国际贸易对碳排放也是有利的。但是研发强度和物质资本变量的符号却并不显著,因此研发强度和物质资本对于低碳制造业而言碳排放的影响不确定。
对于高碳制造业而言,虽然模型2中加入的控制变量的系数符号和显著性与整个制造业相同(可见高碳制造业对于制造业的影响之大),但关键变量的符号却存在很大分歧。首先,模型1和模型2中,人均GDP二次项的系数不显著,一次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着正的线性关系。其次,贸易开放度的系数为正,但是不显著,说明贸易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可能存在负影响。因此,国际贸易对我国高碳制造业的影响不能确定,高碳制造业可能存在着污染产业的转移。
4.3贸易的直接影响:碳泄漏
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由于受减排承诺的约束,可能会利用贸易专业化于清洁产品的生产,将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造成了碳泄漏。对于这一问题的检验,我们借鉴Richard等的方法,在回归方程中加入贸易和一个可以代表发展水平指标的变量(工业增加值)的交互项,来研究中国是否通过贸易接收了其他国家的碳泄漏。我们将回归方程的因变量换成碳排放总量,回归结果如表3。
如模型1和模型2所示,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人均GDP(y)二次项的系数在统计上显著为负,说明碳排放存在着倒U型的EKC关系,而高碳制造业人均GDP二次项系数并不显著,只有一次项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存在着正的线性关系;贸易改善了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的环境,而恶化了高碳制造业的环境。这与表2人均碳排放回归结果相似。工业增加值(VA)对于碳排放的影响均为正,即工业增加值增加了碳排放。贸易与工业增加值交互项的系数在对低碳制造业的回归结果中显著为负,说明贸易使得我国低碳制造业的排放减少;高碳制造业的系数为正,虽然不是很显著,但是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碳泄漏,存在着污染产业向我国的转移。但由于低碳制造业因为贸易所减少的碳排放远远大于高碳制造业因为贸易所增加的碳排放,所以整个制造业交互项的系数最终为正,表明我国没有接受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没有成为污染避难所。
4.4工具变量
5结论
本文通过对低碳制造业和高碳制造业碳排放趋势分行业的研究,以及对国际贸易直接和间接影响回归结果的分析,所得结论如下:①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的人均碳排放和总的碳排放存在着EKC曲线,而高碳制造业却存在着线性关系;②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的碳排放随着贸易开放度的增加而降低,即贸易有利于其环境的改善,但却使得高碳制造业的碳排放增加。制造业贸易量的
增加对于人均的碳排放量和总的碳排量的影响是有利的;③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不存在碳泄漏的问题,而高碳制造业则相反,但整体上中国并没有成为污染避难所。
总的来说,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都是有利的,中国不需要因为要减少CO2的排放而去限制制造业的对外贸易。但是,制造业未来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我国应制定有效的低碳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并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对原有的旧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针对制造业中高碳制造业的高排放强度,我国应努力做大产业规模,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研发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技术进步,达到减排的效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Ederington J, Minier J. Is Environmental Policy a Secondary Trade Barrier? An Empirical Analysis[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2,36(1): 137-154.
[2]Babiker M H. Climate Change Policy, Market Structure and Carbon Leakag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5,65(2):421-445.
[3]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7):11-25. [Chen Ying, Pan Jiahua,Xie Laihui. Energy Embodied in Good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hina: Calcula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Economic Research, 2008,(7):11-25.]
[4]付加锋,高庆先,师华定.基于生产与消费视角的 CO2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实证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4(6):376-381. [Fu Jiafeng,Gao Qingxian, Shi Huading. Empirical Study on the CO2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eve Based on Productionand Consumptionbased CO2 Emissions[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2008,4(6):376-381.]
[5]Richard K, Piergiuseppe 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arbon Emiss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2012,(24):509-529.
[6]Frankel J A,David Romer. Does Trade Cause Growth?[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9,89(3): 279-399.
双碳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贸易;低碳化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3-0004-03
作者简介:王晓芳(1978-),女,山西太原人,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研究方向:经济学与国际服务贸易。一、引言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贸易低碳化日益受到各国重视。2009年6月美国在其《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中增加了有关碳关税的条款,即美国有权对来自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并从2020年开始实施。法国也提出从2010年开始对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此前一些发达国家也曾提出,如果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不能达成协议,将考虑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向低碳化深入发展,美国、欧盟和日本推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都将低碳领域作为投资的重点,低碳经济成为实现全球减排目标、促进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发达国家凭借在低碳领域的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加紧制定和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筑世界产业和技术竞争新格局。对中国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环境污染严重,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和确保能源安全;另一方面,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气候变暖使发展低碳贸易成为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必须采取的外贸发展模式。因此,我国从国情出发实施节能节排,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低碳贸易模式,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是当前化解现实压力和承担国际责任的迫切需要。
二、国际贸易低碳化研究综述
低碳贸易作为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的主要贸易发展议题。关于低碳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低碳贸易的理论研究
Grossman和Krueger(1991)在研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环境影响时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个方面建立了对外贸易环境效应分析的基本框架。Chichilnisky(1994)认为实行贸易自由化,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会得到改善,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恶化将会加剧,全球总体环境也将趋于恶化。Copeland和Taylor(1994,1995)最早利用南北贸易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关系。他们假定各国的比较优势来源于环境标准的差异,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高于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可以改善环境,发展中国家则会加剧环境污染,而世界贸易从总体上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低碳贸易的实证研究
Wyckoff和Roop(1994)研究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1984—1986年间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结果发现,OECD国家进口制成品中隐含碳排放量占其总排放量的13%。Antweiler等人(2001)利用44个国家的数据研究了国际贸易与二氧化硫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技术的正效应要超过规模的负效应,自由贸易有益于环境的改善。Frankel和Rose(2002)利用工具变量估计双边贸易引力模型,发现环境和贸易之间相互影响。Ahmad和Wyck-off(2003)测算了24个国家货物贸易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证实了产业地理转移对全球排放的影响。Peters和Hertwich(2008)的测算结果表明2001年全球国际贸易的二氧化碳隐含排放量达到53亿吨。Nakano等(2009)对OECD 41个国家和地区17个产业的可比贸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21个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存在逆差。
(三)中国对外贸易碳排放现状研究
Shui和Harriss(2006)计算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的7%~14%是由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造成的。Wang和Watson(2007)的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净出口商品隐含碳排放占中国当年总排放量的23%。You Li和Hewitt(2008)发现,中英贸易使得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17亿吨。Weber等(2008)研究发现,2005年中国1/3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约17亿吨)是由出口产品造成的。陈迎等(2008)定量研究了2002—2006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的隐含能源问题。刘强等(2008)研究发现中国出口过程中带走了大约13.4%的国内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4.4%。齐晔等(2008)估算了1997—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孙小羽等(2009)测算了中国出口贸易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闫云凤和杨来科(2009)测算了1997—2007年中美贸易的隐含碳,并深入分析了商品贸易和隐含碳双失衡的原因。
(四)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1.增加新的要素禀赋与贸易内容。在传统的资本、劳动、技术、自然资源等要素之外又增加一个碳要素,将使国际贸易内容发生改变,贸易结构发生变化,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将趋于下降,而低耗能、低污染产品的比重则趋于上升。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的日益扩大,碳排放权有可能像劳动、资本、技术等其他要素一样跨国自由流动,将很有可能替代一部分货物贸易。
2.改变现有国际贸易格局。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在参与国际分工过程中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将会发生转化: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上具有优势,将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占据未来国际市场竞争制高点;而尚未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则可能被迫退出国际分工——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粗加工比重大、耗能多、污染严重,而且存在路径依赖,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削减碳排放量。随着碳要素被引入世界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国际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上可能出现碳排放权的稀缺性差异,国际产业链面临重构。引入碳要素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短时间内不足以扭转当今国际贸易的流向——发达国家出口仍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而发展中国家出口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
3.低碳经济将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低碳经济建立起新的贸易壁垒,获得垄断与竞争优势。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严格的减排标准是一种技术性歧视。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以限制碳排放为名征收碳关税,这有可能成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又一个借口,借此改变国际贸易竞争格局,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优势,对发展中国家出口构成严峻挑战。由于起点不同,征收“碳关税”将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关系更趋复杂化,不利于全球齐心协力应对气候变化难题。
三、中国开展低碳贸易的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中国低碳贸易的发展现状
中国目前仍只是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优势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总体上看还比较粗放、可持续性不强,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维系贸易顺差。迄今为止,中国实现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总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发展低碳贸易对中国既是阻力,也是动力。近些年来,我国在低碳贸易方面实施了许多重大举措,力图通过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等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对“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007年开始对重点“两高一资”产品加征关税等。但由于我国尚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实现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低碳化仍需不懈努力。
(二)中国向低碳贸易转型的制约因素
1.要素禀赋约束
中国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155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0.7%,居第三位。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的比重超过2/3,这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格局大不相同。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碳排放强度方面对中国特别不利:石油的碳排放系数平均仅相当于煤炭的80%,天然气仅相当于煤炭的60%,煤炭消费比重越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就越高,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明显。中国能源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导致单位GDP能耗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中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和供需变化,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结构不会有根本性改变,煤炭所占比重仍将维持在60%以上。
2.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上涨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能源消费尚属于生存型消费,严格的碳排放标准将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障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必然导致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年后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9.7%。
3.低碳贸易的锁定效应
王晓芳:中国发展低碳贸易的现状与对策王晓芳:中国发展低碳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所谓锁定效应,即现在的决策将会影响到今后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因为基础设施、机器设备等一旦投入将成为沉没成本,其使用年限均在15年以上,其间一般不会采用新技术对其更新。例如,现在投巨资新建的燃煤电厂将被这些投资“锁定”,未来十几年内只能继续沿用传统技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的状况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改变。
4.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位置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美、日、欧等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已进入服务经济时期。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落差。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承接了相当一部分高耗能、低效率、高排放的重化工业和制造业。受经济发展阶段和科技发展水平制约,中国正处于发达国家经历过的重工业化阶段,二氧化碳排放量自然较高。
四、实现我国国际贸易低碳化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引导,自上而下地推动低碳贸易
对于碳减排来说,客观存在着边际成本随减排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对于理性企业和经济消费者而言,发展低碳贸易意味着增加额外的成本,完全公益型发展模式很难持续,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通过补贴或碳税等形式推进我国低碳贸易的发展。例如,日本光伏企业在发展初期享受政府补贴,光伏产量发展迅速,占全球份额超过70%,后来日本取消政府补贴,德国、中国企业由于技术及成本优势,乘势而上抢占了国际市场。政府要充分发挥在构建以低碳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政策引导和协调作用。例如,符合节能环保的中国制造的电动自行车在欧美市场占有很大份额,但我国针对电动自行车行业的国家标准过于苛刻,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协调相关部门利益,对电动自行车出口予以扶持。
(二)发展低碳产业,夯实低碳贸易的基础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推动的低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未来的企业竞争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英国能源白皮书显示,英国近30年中经济规模增加1倍,但能耗总量只增加了10%,这一方面得益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面对国际贸易低碳化的大趋势,中国的贸易强国之路也需要用低碳化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中国目前的工业化水平及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尚处于工业化初期,产业低碳化任重道远。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而企业应成为低碳经济的践行主体。政府应通过低碳产业规划、财政税收扶持、金融融资支持等引导企业进入低碳产业,研发低碳产品,鼓励企业积极建立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力争在清洁和高效能源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在国际碳减排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激励企业坚持节能优先,大幅度降低能源强度,从而降低碳强度。敦促企业定期企业环境报告书,披露温室气体的产生情况及削减措施等信息,以减少碳排放。
(三)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及时调整思路,以适应国际贸易低碳化发展趋势。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国际社会积极协作,特别是加强在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效方面的全面合作,积极履行国际减排义务,共同实现全球减排目标。在节能环保领域和新能源领域抢占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的制高点,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我国要坚持《京都议定书》中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争取更为有利的发展时机与发展空间。通过编制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协商和谈判,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动参与者和制定者,维护国家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UK Government.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a Low Carbon Economy[R].EnergyWhite Paper,2003.
[2]Wangxiaofang.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Chinese Low-carbon Trade[J].Energy Procedia,2011.
[3]Bin Shui,Robert C·Harriss.The Role of CO2 Embodiment in US-China Trade[J].Energy Policy,2006(34):4063-4069.
[4]陈迎,潘家华,谢来辉.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J].经济研究,2008(7):11-25.
双碳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低碳生活;公正;适度;责任
一、低碳生活的含义
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涵盖所有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方式。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通过减少生活作息中所消耗的能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是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的生活方式。由于大多数人认为导致气候变化的碳的排放主要是在人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中,所以提出了低碳生活作为低碳的核心内容之一。这也是人类应对地球气候变化所采取的一种措施,反映了人类面对全球变暖的气候问题和能源枯竭的威胁而对未来的担心,或者是一种源自人类传统的未雨绸缪的心理。低碳生活是从国外传过来的,近年在国内也开始逐渐被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看作人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向的一个标志。
低碳生活就是人类通过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根本转变生存发展观念,以更合理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低碳生活因为与作为伦理存在的人密不可分,所以低碳生活本身蕴含着伦理的意味,同时,低碳生活是为了应对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问题而出现的,所以其相应的蕴涵着生态伦理的因素。低碳生活这种方式,表明了当代人对于保持与大自然的更安全、更和谐关系的诉求。
二、生态伦理的概念
生态伦理是人类应对日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新型伦理思想,相对于传统的人际伦理和社会伦理,它是对伦理概念的崭新突破,将道德关怀的对象拓展到了自然界,扩大了人类的道德责任范围。
生态伦理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中各自的地位及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重要性的看法和评价。同时,生态伦理又是产生于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又对活动起着重大影响的实践精神。儒家的“天人合一”,古希腊的自然神论哲学等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在对人与自然同一关系的领悟、体会基础之上确立的,是原始的具有生态伦理意味的价值理念。生态伦理还是道德主体的内在品格、责任意识的体现,生态伦理的实现有“契约式”和“美德式”的两种,其中“美德式”的生态伦理跳出了权利、义务相互交换的窠臼,主张生态伦理是道德主体自身潜能的充分发挥,是德性的完满展现,对自然爱护与否,是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道德品性的重要标志。生态伦理还是一种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即人类处理自身与其周围的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
三、低碳生活的生态伦理意蕴
(一)低碳生活提出了公正分配资源的生态理念。
公正(正义)是处理自身与他人、人类与自然的利益问题的重要准则。亚里士多德认为“分配的正义就是自愿同另一个或更多的人分享共同福利方面的正义”[1],它对于人类尤为重要,是维持人类社会及人类与自然界秩序必不可少的因素。亚当·斯密指出:“正义犹如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且巨大的建筑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2]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在西方的启蒙运动之后,摆脱上帝、神权束缚的自由幻化成了个体的无限制的欲望,这直接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掠夺,加之科技知识的发展,让人体会到了控制自然的乐趣,最终导致人的异化,让人与自然在本质意义上渐行渐远。而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直接影响着自然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对于自然的掠夺也让人类对于子孙后代无法交代,公正(正义)在代内代际都显得越来越弥足珍贵。“当约束对保存环境来说必不可少时,似乎每个人都应当根据适当的正义原理获得其公正的部分并受到某种公正程度的制约”。[3]
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已经表明,在社会共同体之间存在着资源占有的不公平,工业化进程让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但这是以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这种高碳模式不仅表现在生产中,也表现在生活中,石油危机和气候变化让人类体会到了这种模式带来的危害。从某种意义上讲,发达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能源消耗,所以更应当在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方面负起更多的道义责任,不考虑发展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实力等实际情况来谈治理环境责任是不公正的。从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到2005年的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开始了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历史,都表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已对温室气体对于气候变暖的影响达成共识,并在考虑承担义务的问题。但是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最终也没有出台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让人对于各国在公正分配自然资源、承担保护自然环境责任的真诚度打了问号。
低碳生活主张能源的低消耗,强调全球的每个公民都选择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在倡导对资源进行平等公正的分配,在利用自然资源、谋求自身利益和发展的过程中,把大自然看成全人类共有的家园,平等地享有自然资源,共同承担维护自然的责任。同时,当代人在满足自身需要、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尽可能的给他们留下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在世代更替过程中对利益的享有保持公平。低碳生活方式让大家站到了一起,一起去尽责任,一起为后代子孙考虑,在限制人的欲望、重新分配资源中实现伦理的公正。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生活承担了代内代际资源分配消费公正的责任。
(二)低碳生活提供了适度消费的生态规范。
生态伦理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规范。低碳生活以适度消费等体现了生态伦理的规范内涵。传统的高碳生活,大肆铺张浪费,比拼消费规格,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带来了环境问题、能源问题,正是在应对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威胁中,低碳生活应运而生,其提倡的适度消费的道德规范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向西方消费至上主义、享乐主义倾斜,超前消费、一次性便捷消费等观念受到热捧,但高消费在刺激生产,提高生产的高效率的同时也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的高碳排放、资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目前的消费方式,尤其在消费驱动的工业经济中的消费方式,正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元凶,现在的消费情形正是要改变的东西。”[4]所以,从长远来看,过度消费是一种不顾长期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毕竟,地球可以满足人类暂时的需要,但是始终满足不了人类无止境的贪婪。
西方工业文明的进程是以能源的耗费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飞跃、科技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对能源的耗费显而易见,20世纪50年代的首次石油危机就已经表明其问题所在。人类必须估计到,非再生矿物能源资源枯竭可能带来的危机,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能源结构上,尽早探索、研究开发利用新能源资源。同时,在生活中处处注意能源的节约。
消费不仅具有经济意义,它还有伦理意义,而适度消费是一种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消费伦理思想崇尚节俭,“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左传》)。在西方,节制(节俭)与智慧、勇敢、公正并称为古希腊“四主德”。亚当·斯密认为“奢侈是公众的敌人,节俭是社会的恩人。”[5]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对于适度消费的认可和提倡。
低碳生活的消费观念主张,消费主体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他人及子孙后代消费需求的满足,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的数据显示,每节约1度电就可以减排1千克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千克;用手洗代替一次洗衣机洗衣,减排0.3千克。所以,为了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平衡,就要节制,适度消费,使消费更加符合道德价值要求。具体来讲,就是选择健康的、自然的生活方式,让舒适、环保和可持续共同主导自己的生活。
低碳生活引导公民重新认识传统的消费观,强调节约身边的各种资源,破除过度消费观念,适度消费不是提倡为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就抑制生产的发展和个体的合理需求,而是在满足正当需求的同时注重精神需求,让适度消费不仅成为一种道德规范,也成为人的一种精神追求,最终目的是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三)低碳生活呼唤道德主体的生态品性。
低碳生活作为人类应对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而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与道德实践主体密不可分,是道德主体的一种理性选择,体现了道德主体的责任意识。
这种责任是单向度的。汉斯·约纳斯指出,人类与自然都是存在,都有被保护的渴求,但人是唯一的目的性力量,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占据主动地位,所以人应当主动承担起保护自然的义务。人对自然的这种道德保护,如同“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不可逆”的。按照这个理解,低碳生活方式也是道德主体的一种责任,面对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污染及气候变化,道德主体自觉的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无需任何回报。
这种责任是整体的、长远的。低碳生活指向的责任客体不仅是当代人,还包括子孙后代,不仅是人类社会,还有自然界。每个公民都将自身的日常生活与他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切实承担起减少碳排放的责任,保护人自身也保护人的“无机身体——自然界”。道德主体让自己的日常行为与他人、与后代甚至与自然界联系起来,用长远的、整体的目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体现了整体、长远的责任意识。
低碳生活呼唤道德主体自身的善良品性。中国传统儒家的观点主张,道德是一个主体去自觉显现自身固有善良本性并努力实现其的问题。对于儒家而言,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成为圣人,只要他愿意并选择去做。因为人性是上天所赋予的,是天道的体现。儒家伦理学认为,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要有主观努力的自我实现行为,更有作为基础的道德心。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的实现是人的各种潜能的充分发挥,是对功能的完满实现。低碳生活呼唤大家面对自然,时刻注意去显现并努力实现自身爱护自然的善良本性,要倾听自身内部理性声音并认真遵循其指导,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展现关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德性。
总之,低碳生活不仅需要人类秉持公正的价值理念,也需要建立保护环境、适度消费的道德规范,同时需要道德主体显示爱护自然的责任感与内在品性,以真正地促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生态伦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6页.
[3][美]温茨著:环境正义论[M],朱丹琼,宋玉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双碳的含义范文5
在地质循环中,地壳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要使岩石实现转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和外部的太阳能是岩石转化的动力;二是物质运动,地质循环和外力的搬运是岩石转化的链条;三是地质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岩浆上升冷凝、高温熔化是岩石转化的基本条件。
对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可归纳为以下三类模式图:
1.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互相转化
此类图相对简单,仅仅是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对此图具体解读如下:
2.沉积岩形成过程中常展现出沉积物的固结成岩环节
如图2所示,在各类岩石形成沉积岩的过程中,分成了两个步骤:先由岩浆岩或变质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物,然后沉积物再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新的沉积岩。
3.岩浆岩根据形成条件不同又可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此类图中,增加了沉积物环节,而且体现了两种岩浆岩类型――侵入岩与喷出岩。地下深处的岩浆,既可以侵入地壳上部,形成侵入岩;也可以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喷出岩或侵入岩经过隆起出露地表后,可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物,而后沉积物再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新的沉积岩。
4.方法总结
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变式图较多,但不管哪种变式图,我们在判断地壳物质名称时都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1) 岩浆:三进一出。岩浆是“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源于岩浆,也是地壳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起点和归宿,因此有三个箭头指向的应是岩浆。
(2)岩浆岩:一进三出。在组成地壳的物质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因此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
(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岩浆岩可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可互相转化,因此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一般是沉积岩或变质岩。
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二、分类例析
题型一:“单图”展示
只呈现单一的物质循环图,由此考查三大类岩石及地质作用类型。只要能熟练掌握上述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各种变式图及相应的作用类型,此类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例1 (2016年高考江苏地理卷)图4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
B.②指搬运作用
C.③指成岩作用
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 ( )
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
【解题思路】题图呈现的是地球四大圈层的相互关系。第(1)题,读图可知,①表示水中的化学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而沉淀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②表示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③表示变质岩经过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④表示火山喷发。第(2)题,自然界碳循环的基本过程如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大气中。绿色植物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成为植物体的碳化合物,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成为动物体的碳化合物。动、植物死后,残体中的碳,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成为二氧化碳而最终排入大气。一部分动、植物残体在被分解之前即被沉积物所掩埋而成为有机沉积物。这些沉积物经过漫长的年代,在热能和压力作用下转变成矿物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当它们在风化过程中或作为燃料燃烧时,其中的碳成为二氧化碳排入大气。人类消耗大量矿物燃料对碳循环产生重大影响。人类燃烧矿物燃料以获得能量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以及其他工业活动,二氧化碳的生成量估计每年增加4.8%,其结果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这样就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可能导致气候异常。
【答案】 (1)AD (2)AC
题型二:“双图”考查
1.第一类为“景观图+物质循环图”。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考查方式,通常是呈现某一景区的某一著名景观,给出背景材料(如该景观的岩石组成),进而在题目中给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选择该岩石在循环图中所在的位置,进而宏观判断该景观的形成过程或形成的内外力作用。
例2 D5中A为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典型的花岗岩)风化景观,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形成“日光岩”风景的岩石属于图B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A中“巨石”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地壳上升―岩浆侵入―风化堆积
B.地壳下降―岩浆喷发―风化侵蚀
C.岩浆喷发―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D.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解题思路】第(1)题,先明确此类图的判断技巧:岩浆是“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起源于岩浆,终止于岩浆,而且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因此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所以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由此可以判断出:乙为岩浆岩,丁为岩浆,甲、丙为变质岩和沉积岩,再由题干中“花岗岩”得出正确答案应为B项。
在该题中,也可能给出如下的变式图:
通过与图5对比,该图增加了沉积物环节,这两类图的区别如下:
在图5中,各类岩石过外力作用形成新的沉积岩;在图6中,某类岩石先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物,然后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新的沉积岩。根据判断技巧,图6中乙为岩浆,丙为岩浆岩,甲由沉积物转化而成,因而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第(2)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侵入,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的,后地壳上升,岩石露出地表,经风化侵蚀形成图A所示景观。
【答案】 (1)B (2)D
2.第二类为“板块运动图+物质循环图”,可以看成是第一类图的一种变式,只不过把景观图换成了板块运动图。
例3 图7为板块运动示意图,图8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在图7所示板块边界区域,可能形成的地表形态为( )
A.东非裂谷 B.海岸山脉
C.大西洋 D.喜马拉雅山脉
(2)在图7中的①处,最可能形成的岩石类型应为图8中的( )
A.a B.b C.c D.d
【解题思路】第(1)题,读图可知,该图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区,可以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等;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处,则形成高大的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在板块张裂区,常形成裂谷或大洋中脊,例如东非大裂谷,因此,该题答案为B项。第(2)题,读图可知,①位于火山通道附近,可能受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图8中,根据前面介绍的解题技巧,判断出b为变质岩。
【答案】(1)B (2)B
三、能力测试
古雷半岛位于福建省漳浦县境内,整座岛屿的面积仅有40平方公里。剧烈的地质运动,让古雷半岛上衍生了珍贵的风动石(图9)。风动石是花岗岩石蛋地貌的一种特殊类型,因石蛋的底部与基座的接触面积很小,给人一种大风吹来摇摇欲坠的感觉。读图,完成1~2题。
1.风动石所属的岩石类型为图10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目前,易对该景观造成损毁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10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物质大循环示意图(图11,图中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回答3~4题。
3.图示各种地质作用中,相同的是( )
A.①③⑤ B.④⑥⑧
C.①②⑤⑥ D.⑤⑥⑦⑧
4.从物质大循环的完整性看,图中缺失的过程包括( )
A.沉积物到变质岩的过程
B.变质岩到火成岩的过程
C.沉积岩到岩浆的过程
D.火成岩到沉积岩的过程
图12中甲为江西三清山的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它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5~6题。
5.甲图中“巨蟒出山”景观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岩浆喷出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
D.地壳抬升岩浆喷出风化、侵蚀
6.图乙各数字中,能代表“巨蟒出山”景观岩石类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2年7月1日,云南澄江化石地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澄江生物化石群生动地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的壮丽景观和古生物的原始特征。图13为澄江三叶虫化石,图14为地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13中的古生物盛行的地质年代是( )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双碳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视觉文化 师范教育 视觉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22-03
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经历了图画―文字―图像的发展过程。人类在早期的图画交流中诞生了文字,而如今文字信息越来越多地被转化为电视、电影、动画、摄影等视觉信息进行传播,特别是多媒体和互联网出现以后,通过图像进行传播、依赖于视觉获取信息已经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人们的交流方式正在全面地由文字向图像转变,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交流文化――视觉文化。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人类文化形态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人类认识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的转变。当前,从小学到大学,学习资源的可视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知识能力的获取对视觉感官的依赖越来越强,视觉的表达方式正在渗透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视觉化思维日益成为现代人把握信息的重要途径。显然,人类已经从“阅读时代”进入“读图时代”。面对这样一个认知信息方式的变化,直观地思考所呈献图像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的关键性技能之一,由此而形成的对图像综合解读的能力,即视觉素养则变成一个人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综合国内外专家对视觉素养的研究,可将视觉素养的构成分为4个能力层次:即视觉感知能力、视觉理解能力、视觉交流能力和视觉创造能力。视觉能力是一个具有正常视觉功能的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正常人都具有正确感知、理解、交流和创造图像的视觉信息的能力。因为,这种视觉信息的能力是后天形成和逐步发展的,也正是视觉素养的培养过程。在印刷时代,文字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读与写的素养则是当时最重要的素养。而在视觉文化时代,视觉素养则与印刷时代的读写素养一样,是现代人最重要的素养构成。我们每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视觉资讯,如果缺乏视觉认知能力,将成为现代“视觉信息文盲”;如果没有敏锐的视觉批判认知能力,就难于解构包含在这些信息中的深层次含义,更难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由于视觉素养的发展依赖于成长过程中视觉信息的刺激、教育和训练,如果缺少这种教育和训练,必然会影响到视觉素养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一个人在“读图时代”对信息的学习、表达、解读、创造与传播能力。
一、国内外视觉素养培养的现状
(一)国外视觉素养培养现状
可以说,美国是视觉素养概念及视觉素养教育运动的发源地。从20世纪20年代的“视觉教育运动”到2011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颁布的《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美国一直引领着视觉教育的发展,不断促使人们重视图像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视觉素养的培养。特别是20个世纪60年代后,美国掀起了以“荧屏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视觉素养运动”,在政府资金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视觉教育逐渐进入从小学到大学的课堂。1980年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觉教育资源陆续被开发和应用,并成立了众多的视觉素养教育组织,这些标志着视觉素养教育运动进入蓬勃发展时期。美国的视觉素养教育过程从培训教师开始,首先提升教师本身的视觉素养,让各级教师在提升自身视觉素养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培训方法,逐步使视觉教育成为从小学到大学的正式教学科目。视觉培训模式包括探索、记录、表达、激发、交流和想象6种模式。经过这些模式的培训,能更具体、更明确地要求学习者正确理解图形、图像、图表、图标和视频等视觉现象背后的含义,且能够解释视觉材料的制作者如何使用这些视觉工具来表达思想。加拿大视觉素养教育与美国类似,但其主要通过学习资源的视觉化来提高学生的视觉素养。英国视素养觉教育在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其培养模式或作为一个科目开设,或与其他课程整合开设。最值得借鉴的是英国,它在大多数师范教育中,都将视觉素养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开设或嵌入其他课程中,同时有大量的视频学习资料和网络信息。澳大利亚被认为是最重视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国家之一。从小学生开始培养,其培养模式与英国类似,分科学习或整合进其他科目中。此外,其还非常重视将视觉素养教育融入生活中,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制作大量内容生动的视觉教材,学生在课堂之外也拥有很好地发展视觉素养的途径。
(二)我国视觉素养培养现状
我国视觉素养教育整体起步较晚,徐亚男等对香港、台湾及大陆视觉素养教育作了较为全面的比较。香港地区早在1973年就出版了系列媒介素养教育普及读本,并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从青少年到成人的培训网站、视觉资料及课程,几乎在所有高等院校均设有与视觉文化相关的硕士和博士专业。台湾地区不仅政府重视视觉素养教育,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视觉素养教育的普及。1998年,在政府的倡导下,他们将原独立设置的艺术类科目整合成“艺术与人文”科,在这种整合中融入了视觉素养的教育内容,并在学者“视觉素养大众化”的呼吁下,从幼儿教育到成年人的培训,设立了系统的视觉素养教育活动,建立了内容丰富的视觉素养学习网站,为培养大众视觉素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笔者曾参观过台湾多所高校,已感受到学生视觉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普及情况。在大陆,视觉素养教育明显滞后,虽然已有一些学者撰文呼吁,一些研究机构针对中学生视觉素养设计开发了视觉素养训练软件,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已写入 “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但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西部偏远地区,从教师到管理部门均未给予视觉素养教育应有的重视,其他科目的教学活动更没有形成视觉素养教育的自觉行为。
二、视觉素养在师范教育中的现状及意义
阿尔文・托夫勒在其早期的未来学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就曾指出:“人类社会正在孕育三种文盲: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视觉文化文盲。”而扫除视觉文化文盲的根本途径就是使国民具备视觉素养。师范教育肩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在视觉文化时代,其培养对象视觉素养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自身的职业发展,而且关系到全民的视觉素养水平。当前我们对未来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即通识知识、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在查阅目前大陆许多高等师范院校所施行的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后,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哪类知识或培养方案中均难觅对视觉素养教育的具体要求,绝大多数师范院校没有开设有关视觉文化或视觉素养教育的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包括色彩、图形、图像及其编辑处理技术等有关视觉素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软件操作,这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无疑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常常是本科目知识传授中的副产品。可以说,对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尚未成为高等师范院校各科教学活动中的自觉行为。
视觉素养的基础来源于艺术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在我国大陆,美术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美术教育发展经历了从实用技能、审美教育到现在把美术教育作为人文学科,强调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等发展阶段。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国家标准》中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来说,学习活动包括“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这为师范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但在视觉文化时代,仅依靠九年义务教育的美术基础来应对读图时代的各种信息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目前中小学教师视觉素养尚处于懵懂阶段。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视觉素养的调查显示,除对视觉信息表达能力表现良好外,其视觉信息认识能力、视觉信息解读能力及视觉信息的评价能力均表现较弱。笔者接触一些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生,发现他们对色彩、图形的一些基本含义缺乏理解,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其完成的多媒体图像或视频作品在意义表征和界面构图设计美化方面远不如文科学生。
学生素养的缺乏往往是源自于教育和训练的缺失,师范生对视觉信息的解读和运用能力同样也需要经过培养训练和文化熏陶才能有效提高。因此,在师范教育中,纳入系统、完整的、自觉的视觉素养教育是当务之急。
三、师范教育中加强视觉素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重视视觉素养教育
首先,正确的思想认识是指导行动的前提。开展视觉素养教育不仅关系到师范教育的质量,同时也关系到未来国民的整体素质。要想跟上时展和国际上视觉教育发展的步伐,提高未来教师的视觉素养,必须让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管理者和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认识到新的时代对学生素质的新要求,从政策和管理层面给予倡导、引导和支持。其次是培训教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教师的视觉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视觉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对教师开展相关的培训或将视觉素养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使教师有自我提升视觉素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敦促有基础、有能力的教师开设视觉文化类校性选修课程,逐步将选修课程发展为教师通识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并使之成为师范生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教育技术、艺术类等专业将视觉文化类课程设为专业必修课。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师范生视觉素养教育的氛围和体系,并将视觉素养教育写入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
(二)编写系列教材,专设视觉素养教育课程
有关在高等院校开设视觉文化或视觉素养类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被阐明和呼吁多年,但实际情况很不乐观。目前,仅个别院校形成视觉素养的教学和研究团队,开设了相关课程并在校园里推广和普及了视觉素养教育,而绝大多数院校没有相应地课程或培训,这是令人焦虑的。究其原因,除从管理者到教师自身认识不到位外,直接原因是师资缺乏。视觉文化或视觉素养教育课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的课程,涉及视觉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广告学、文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对网络文化的敏感,不经过系统学习和长期积累,很难胜任。因此,要实现在高校普遍开设视觉素养课程,教育管理部门要计划、有步骤地培训教师,组织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教材,根据国外的经验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教材的基本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引导和助推视觉素养教育的普及。
(三)将视觉素养教育融入各科教学中
现代信息传播手段和媒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当前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中,投影、多媒体、各种视觉资源的运用,已呈现出读图时代的教学特征,这给视觉素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视觉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师范教育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目前的问题是多数教师尚处于视觉素养教育的无意识阶段,若加以引导和培训,不仅能提高教师自身的视觉素养、强化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意识,而且可成为高校视觉素养教育的主力军。
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兴趣,借助于计算机等媒介精心制作课件,合理添加图片、视频、Flash以及特效,灵活使用概念图、关系图、流程图、树状图等。理科教学对一些变量关系数据的呈现,根据需要正确使用折线图、柱状图或饼图等。这样做不仅能充分展现现代教学手段的魅力,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和有趣味,而且可大大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提升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让学生懂得如此运用图形、图像来传递信息和表达的意图,以培养学生视觉认知能力和解读能力。
在学生方面,要给予学生视觉表达的训练机会。对能以图形、图片、图像表达的内容则尽量少用文字。如植物生物学教学中,对细胞的内膜系统在发育上和功能上的联系、碳三和碳四植物叶结构和光合效率上的差异等内容,教材中已有部分文字描述,布置作业则要求学生以图形的形式表示;对一些实验步骤的描述、实验方案的设计则要求学生以流程图的方式呈现。这样要求,学生不仅有兴趣,而且通过画图可让学生理清思路,把原来感到模糊的各要素间复杂的关系理解清楚,帮助学生简化学习信息,深刻领会和记忆知识点。在此过程中,可促进学生语言符号与视觉符号的相互转换,有效地培养学生视觉信息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只有这样,视觉素养的培养才能真正深入课堂,使学生的视觉素养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积累和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第2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2] 雷要曾,袁冬梅.美国中学生视觉素养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1(7A).
[3] 聂黎生.读图时代的视觉素养概念及其视觉素养教育[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 王帆,张舒予.读图时代的大众素养:媒介素养或视觉素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8(2).
[5] Bernard Cesarone. Visual Literacy[J].Childhood Education, 2005(82).
[6] Elkins,J.Visual Literacy[M].New York:Routledge,2007.
[7] Peter Felten,Visual Literacy[J].Change:The Magazine of Higher Learning,2008(40).
[8] 张舒予.视觉素养、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教师,2010(9).
[9] 王志强.视觉素养对现代戏媒体艺术教学的新要求[J].视觉杂谈,2009(2).
[10] 罗双兰.解读美国《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
[11] 蒋海琳.英国高校视觉素养培养特色及其启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2).
[12] 黄宁宁.澳大利亚中学视觉素养教育的特色分析与启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10).
[13] 徐亚男,蔡冠群.中学视觉素养教育比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4).
[14] 孙芳芳,任永祥.基于视觉文化的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