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1
(1)农业科技中涉猎多个学科,例如植物学、化学、昆虫学、遗传学、育种学、经济学等,所以农业科技的研究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合作,解决农业生产前、中、后的各个环节的问题,而且,科技成果的应用,还需要综合配套措施,以确保效果。(2)由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周期与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周期密不可分,必须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因此研究和开发农业科学技术不可一蹴而就,大多数项目的研究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所以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渐进式的。(3)要从实践中寻找课题,并且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所以必须将"科研"、"教学"、"推广"这三个环节融会贯通,共同强化,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整合与共享机制,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把项目作为凝聚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的载体和平台。(4)由于地域性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重大,所以农业科技的发展也必须因地制宜,不同地域应该有符合自身特点的农业科技创造。还有就是在地域要求方面,不仅仅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还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民风民俗等特点,没有最好的科技,只有最适合的科技。(5)创新永远是科技研究的主题,在农业科技发展上,增强自主创业能力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
2农业科技进步的意义
(1)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农业科技进步不仅能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能够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2)我国面临农业发展资源短缺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局面,所以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也愈发凸显,而这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来实现。(3)要实现科技兴农,实现农业的集约经营和飞速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是唯一出路。只有大力发展,促使农业科技进步,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推动农业发展。
3农业科技进步的机制
(1)健全的机制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公共性、基础性、公益性,是农业科技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加有利于健康、经济、环保以及安全的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推广和实践。(2)在确保农业科技的公益性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龙头企业、科技试验园区等形式来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将科技、经济资源有效地整合,才能够集结优势力量,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优质平台。(3)人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根本保障,因此在人才的运用上,农业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要有明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做到人尽其才,让科技工作者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挖掘出自身的潜力,为农业科技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4农业科技进步的举措
(1)通过加强农业生物学研究,结合生产实践和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等多重因素,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开发创新科技,提高农业生物技术水平,对农业科技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各级农业部门借助网络化、咨询平台、远程教育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农业信息的交流。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建立的各类栽培技术数学模型、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为农业生产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持。(3)农业资源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农业发展的命脉,所以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在此处得以体现。要加强农业资源环境的建设,一方面要依靠农业科技中的多学科和多种科研成果的整合,另一方面也要依靠有效的行政管理政策。
5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
(1)过去30年里,随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已经培育成功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超过1万个,优良畜禽和水产新品种近100个,促进了农业品质的更新换代,为推动我国粮食产量和肉、禽、蛋、果、蔬、水产等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农业科技事业适应了三农发展需要,为粮食连年增产、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自给自足的基本目标。(3)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稳步提升,良种推广补贴、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的实施,让大批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4)农业科技进步有效突破了我国农业生产资源约束的瓶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针对广大农村各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现状,依靠科技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5)国际合作项目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鼓励了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实现了科研、推广、示范、生产、销售的农业经济体系。
6结语
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2
关键词:车站;科技;项目;管理
随着铁路现代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运用,要适应这种新形势、新变化,必须用科学的思想、现代化的手段来管理企业,走以科技促发展、用科技保安全、靠科技创效益的发展道路。而车站科技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铁路系统科技发展水平,因此,抓好车站科技项目管理,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车站科技发展迫切需要改善提高的重要工作。
一、对项目和项目管理的认识
对科技管理部门来说,项目是一个很熟悉的词汇,通常是指规划、计划、方案、工程、任务等, 申报项目、确立项目、 实施项目、验收项目、 评审项目是每个科管人员都耳熟能详的业务流程,但从项目管理的专业化角度,项目和项目管理的真正内涵和规律还未被真正理解,项目通常是一次性的工作任务,项目管理是对整个过程全方位的管理,项目和项目管理组成为项目管理系统知识体系,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运用众多的管理知识和技术的集合。因此学习、研究和应用项目的涵义以及项目管理的方法,对科管人员来说,意义非凡。
二、车站当前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车站的科技项目管理是对车站各部门的科研项目情况进行严谨的需求调研、慎重筛选出科技含量高的课题、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对确立的科技项目进行过程监测、进度控制、完成后的验收办理、鉴定评审等管理。近年来,车站创造了一些科技成果,但随着铁路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特别是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的重大变化和设备方面质的飞跃对铁路科技发展带来了极深远的影响,这些新变化造成车站科技项目管理出现许多不适应的方面。
1.在思想认识方面还有局限。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车站在科技管理方面存有落后的思想观念,认为车站管理是传统的生产管理,对经验的需求高于技术,对科技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明确的科技工作方针目标,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差,科技创新的源动力不足,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自身的科技工作基础比较薄弱。
2.管理体制建设滞后。车站的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自05年以来车站制定的科技管理办法未能与时俱进加以修订,造成研发过程中出现程序不规范,课题重申报轻管理,少数立项课题拖延时间,仓促研发形成结题质量不高等现象。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造成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低下,参与和关心程度不够。一些自主研发的项目经费不能及时落实,成本支出上有困难。
3.科技人才建设缺乏创新。科技人才是企业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战略资源,随着铁路装备现代化加速推进,铁路职工技能不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显,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技术水平的科技人才尤其缺乏,车站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引进人才的途径比较少,加上工作条件、福利待遇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使得铁路的人才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车站的培训力度不够,培养的方向侧重于一线生产岗位的实践和锻炼,注重经验的培养,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举措较少。这都对车站的科技人才的储备造成很大影响。
三、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几点想法
1.完善机制,提高科技管理的规范化。一是应进一步完善领导组织机制,确立科技管理网络。成立科技管理职能部门及科管专(兼)职人员,担负起贯彻路局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实科技工作计划、制定适合车站的科技工作目标和科技管理实施细则、推进车站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责任。二是应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管理制度。要针对车站科技工作的薄弱环节,从制度上给予加强规范。使科技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制定项目立项的流程、课题管理的方法、科技经费的使用、科技奖励办法、人才培养制度等。三是应进一步明确车站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以车站的行车安全、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的需求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保安全、增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方面的科技课题上。
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3
关键词:科技文化;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053-02
科技文化是被科技改造后的文化,它肇始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的进程,同时也影响着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带动因素。第一次科技革命后,科学技术以第一生产力的姿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有力地影响了科技人员的心态,经济效益成为评价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科学技术树立的那种坚忍不拔、追求真理的科技文化品质以及崇尚科学的精神追求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广袤的舞台。
一、科技文化的推动力
由科技进步带来的对生产生活的巨大变革,主要体现在科技文化对经济的影响。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强推动力,它们的发展可以产生新的产业链条,并呈现新的经济发展方向。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新的科技文化观念,推动着并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被科技发展打上时代烙印的文化,我们称之为科技文化。
全球化大生产发展的今天,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动力。人类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每一项重大技术的突破,都引领着新的经济的高速增长。单纯的资本和人力资源投入,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有限。科技创新带来的革命性的生产力变革是提高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最强有力的手段。科技进步推动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科技因素在现阶段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并且在经济进程中,科技的发展能催生新兴产业的出现,形成经济增长中新的增长点,新产品的问世以及生产中的成本降低,开辟新的市场领域,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科技文化,不仅仅包含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文化渗透带来的长远社会效应远比单纯的影响生产力更具有深远的作用力。它还为社会注入了新的理念,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催化剂和进步的源泉,使我们的社会元素更加丰富多彩,朝着稳定的、和谐的社会状态发展。目前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要通过科技文化给予社会转型必要的影响,进入开放的、和谐的、稳定的现代文明社会,并且通过科技的影响选择一条最有效、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进程,使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化成高度发达的社会。
科技文化在科技推动生产生活发展的基础上,为人们灌输的是一种科技富强的理念,它推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真理、永不放弃的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源于科技进步又高于只是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精神追求。科技文化带来的那种人们广泛追求真知、渴望创新、崇尚科学的文化氛围,已经超越了经济发展的局限,把科技创新纳入了人类生存的必需里。
除此之外,科技文化的发展方式要以自主创新为主,依托现有的实际情况和条件发展新思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通过创新的形式突出自主创新的自主性。不能简单地通过引进技术,要通过学习,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根本上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从而发展科技文化的自主创新,为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服务。
二、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必要性
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各方的共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不可逆转。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的发展为沿海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我们更应该利用好福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依托港口,发展临港工业,推进海西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海西经济的跨越发展。
(一)海西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福建海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已有的产业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积极调整、优化海西产业结构,推进海西产业升级的诉求显得十分强烈。
发挥福建海西区域地理优势,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传统的经济发展忽视了产业联动和海陆联动的重要性,没能充分发挥工业集聚协作的优越性,使现有工业产业的集聚度不足。福建海西经济的发展需要顾全海西经济区域的大局,以区域经济为主导定位产业的发展,均衡利益关系,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
(二)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
我国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倾向于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和倾向于粗放式经营方式――大量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扩大建设规模,不重视提高生产要素的使用率和经济运行质量。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发了当前经济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比如,一些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低下,技术进步缓慢;工业生产中物耗高、产品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能源利用率低;资金利用效益低下,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提高要素和资源利用效益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
海西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再继续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
(三)海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的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作为海峡西岸的主体,肩负着经济发展与政治战略的双重使命。
1.承担闽台产业链建设的重任
福建与台湾在气候和产业类型上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而且,互补性的闽台产业链条,使得福建经济的建设处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的特殊位子。福建经济作为直接与台湾经济息息相关的区域,更应改变传统的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提升自身的产业结构,优化、延长产业链,在高层次上协调海西产业分布格局,实现福建经济自身的发展和对台湾经济的互补促进作用。
2.实现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战略目标
福建作为著名的侨乡和海西经济发展的主体,它的发展成果具有政治战略意义。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暴露出的种种弊端已不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只有改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海西产业的优化重构升级,创建产业联合互动的新产业集群,不仅有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还能吸引侨资,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展现国威,示我中华富强。中国的和平崛起,归根到底要依赖于经济的崛起。一个大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首先表现在其经济的欣欣向荣上。经济的发展,是党和国家正确指导方针的正确引导。经济的繁荣呼之而来的民族向心力和海峡两岸同胞渴望统一的民族认同感,意义远在单纯的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之上,具有不可小觑的政治战略目的。
三、科技文化与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海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需要各方面的支撑。国家政策的偏重为海西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经济建设发展的环境。政府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为经济建设搭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产业布局扶持政策的重点倾斜。经济发展的最有效的推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双重作用的必然。
福建海岸线长,是发展临港产业的优势所在。但如果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经济发展的潜力就很难发挥出来。最关键的是,海西建设中经济发展受到了创新能力的制约,随之带来的就是产业结构存在问题,能源和资源的浪费,节能减排任务繁重,科技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限。
现在,我们要求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更多的是要求经济的发展。在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环境下,我们要转变那种旧式的只为经济的增长而运转经济增长模式,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塑造经济发展的新的广阔前景。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最有力的支持因素就是科技文化的注入。推动经济的发展,最具活力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随之又引发的一系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与生产生活理念的剧变。首先,要运用科技文化手段,发掘有力的发展模式,通过科技文化方式渗透产业结构模式的调整,以便稳步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使高新技术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科技文化对产业的影响,加强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调整结构,形成产业高端,科技规模化的模式。在高新技术上,运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完善产业职能。
科技文化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不断变革以激发生产力潜力的变革思想。因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也就合乎情理地成为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而进行的必要变革。在变革中,强化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方式转型中的支撑作用。在技术上,勇于创新,致力于新技术、新能源、新产业的开拓与尝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与技术支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同时与优化生产力改善产业结构相结合,并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良性循环体制,以增强科技创新技术的储备,完善技术创新的体制。在思想上,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了解科学技术转变经济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海西经济现存状况的同时,勇于追求真知,不断思考,不断要求进步。在科技文化影响甚至决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道路上,敢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教条僵化体制。科学地运用科技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了社会要求革新进步的良好的精神氛围。
海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又能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进海西经济迅速发展与崛起的同时,也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与精神鼓励,科学技术的发展亦深入影响渗透着科技文化的理念。
科技文化与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密不可分,相互协调发展。海峡西岸的经济建设,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投入大量资本、科研技术与人文关注。海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非常有效且势在必行的发展经济的举措。借助科技文化的支持,并大力促进科技文化的创新进步,是海西经济建设的关键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王关义.论科技进步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J].甘肃社会科学,1997(2).
[2]王斌.西方的科技文化与中国的政治文化[J].学术论坛,2009(2).
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4
今晚我们相聚在这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中,为做好迎接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的准备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保护智力劳动成果的一项重要制度,发挥着激励创新、规范竞争、调整利益和传播信息的重要作用。因此,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已显的越来越重要,它将更利于提高公民的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市场竞争和维护自身的权益。因此,扎扎实实搞好今年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不仅能与*县的法制建设、制度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同时也有利于营造我县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所必需的更好的社会环境。
四月十二日,全国召开了整规工作电视电话会,吴仪副总理在讲话中就把保护知识产权列为今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公众和企业维权意识有所增强,但是,我县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然不强。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努力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二、本次活动的各项内容和各部门的任务
这次“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保护知识产权与促进科技进步的关系,通过深入宣传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社会公众自觉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和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全县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促进我县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服务。这次活动的时间是4月20日至26日,活动的主题是“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活动的宣传重点是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法律法规;合理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创造、实施、管理、保护等方面的有关知识,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知识产权保护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参加此次活动的的部门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对照分工方案,主动配合,共同齐心协力地搞好宣传活动和联合执法行动。广电、移动、联通等单位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及时宣传报道活动的过程,传送信息给广大民众,在全县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浓厚的社会氛围。
三、紧密地将宣传活动和联合执法行动结合起来,做出新成效。
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5
[关键词]科技技术;档案保护;寿命;电子档案;纸质
1.对档案进行技术保护的必要性
对档案进行技术保护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档案的寿命。档案保护技术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变化规律和档案保护技术方法的学科,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从本质上而言,对档案进行技术保护就是为创造适宜于档案存储环境从技术上采取的具体办法。包括:①控制影响档案有害因素的物质条件;②对档案经常性的防护措施,如调节与控制库房温湿度、防光、防污染物的危害、档案有害生物防制等。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对档案进行保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延长档案的寿命,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
2.科技技术进步对于档案保护技术的影响
2.1借助科技,让档案保护技术有了立足点
从本质而言,档案的保护技术的发展其实并非是专属于档案本身的研究,它的本质还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形式下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借助科技,让档案保护技术有了立足点。在档案保存的过程中,对于温度、室内的湿度、阳光、防污染物、有害气体、尘埃、霉菌、害虫等,都需要通过技术来进行严格地控制,进而来保证档案能够保存得更加长久。也就是说,科技的进步有力地激活了档案的保护技术的发展,这对于档案的保护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2.2科技进步为档案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对于档案本身来说,不同的档案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其本身的材质和现有的保存状况,都有针对于其的不同保护技术。科技的进步为档案的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例如针对档案的防光、防止污染物危害档案等问题,科技已经给出了最完善的保护方法。为了防光,可用毛玻璃、花纹玻璃、彩色玻璃或在玻璃上喷涂或粘贴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涂料或薄膜,减少档案露光的机会和时间。配置净化与过滤设备,选用质地较为耐磨、光滑不易起尘的材料来作为库房的墙壁,减少尘土。可见,科技的进步为档案的保护提供了更为便捷、更为先进的方法。
2.3科技进步让档案的保护形式更加完整
科技的进步让档案的保护形式更加完整,纸质档案在技术的推动下有了进一步地保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激发了电子档案的进步。这些不同形式的档案保护方法大大地促进了档案的保护。科学家们通过对档案纸质的研究,比如其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等,可以从技术手段更好地掌握档案的保存环境,这对于延长档案的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科技的进步大大提高了档案保护的效率,让档案的保护形式更加完整,科技的渗透必将会给档案技术学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3.如何进一步实现档案保护技术的进步
3.1加大科技的投入和研究,提高技术手段
在档案的保护问题上,要想让档案保护技术有更新的突破,就要在科技的研究上下功夫。国家和地区要加大对于科技的投入,根据不同特点的档案材质、特性等,展开研究,集中精力来提高档案保护的技术。只有提高了技术手段,才能够让档案得以更好的保存,这对于延长档案的寿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档案寿命的提高,能够为国家和社会节省许多资源,这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说,科技技术的进步有着多重的意义,它通过提高档案的保护手段,间接地为人类社会的其他方面也创造了较多的可能性。
3.2根据档案现存的问题有针对性研究保护策略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的保护技术,最重要的是要从档案本身的特点出发,根据不同特点的档案,有针对性地对它们展开研究,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够更好地保护档案,延长它们的寿命。有针对性地对档案进行研究,可以将档案保护工作做得更加细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档案的保护手段,在后续的保护工作中也会产生极大的意义。特别是对于纸质档案而言,由于它们的年代不同、材质不同,它们在保护方法上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只有从个体出发,针对不同的档案展开研究,才能够提高档案的保护技术,从根本上延长档案的寿命。
3.3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双管齐下”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电子档案在档案保护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同时注重起来,做到“双管齐下”,才能够实现最有效的保护。档案的形式在电子档案非常发达的今天数字档案馆逐步兴起,这对于档案的纸质保护技术也是一项非常严峻的挑战,如何能将档案保存的更加完整、长久也是档案人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档案数字化达到了有效的资源共享,纸质档案保存更加是数据真实性的来源,两者缺一不可。因此,要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档案保护技术的突破,才能够为将来的档案保护工作创造更多地可能。
4.结语
科技技术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档案保护技术的发展,要想档案的寿命更长,就需要借助技术来进行实施。借助科技,让档案保护技术有了立足点,为档案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另外还丰富了档案保护的形式。要想进一步推动档案保护技术的发展,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和研究,提高技术手段、根据档案现存的问题有针对性研究保护策略、实现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双管齐下”等,以此来实现档案保护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龙秀云:对我国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的继承及发展分析[J];《城建档案》;2013,(10)
[2]曹黎莉:档案管理的技术保护新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8)
科技进步的必要性范文6
每天,在伦敦奥运会各个比赛场馆,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进行各项比赛。而位于伦敦东北埃塞克斯郡的伦敦奥运会反兴奋剂实验室里,1000多名工作人员正面对着400多份尿液和血液样本忙个不停。他们的工作就像“奥运侦探”一样,在样本中仔细查找7类240多种违禁药物的蛛丝马迹。
这些样本中,包括所有获得奖牌的选手一没有反兴奋剂实验室兴奋剂阴性的检测结果,获奖运动员不能上台领奖。近50年反兴奋剂的历史
兴奋剂是指能刺激人体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从而提高机能状态的药物。事实上,我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兴奋剂。茶、可乐、咖啡,这些常见的饮料中所含的咖啡因,就是一种兴奋剂。
而我们的祖先在尚不知兴奋剂为何物时,早已开始食用一些能让人精力异常充沛的食物。比如,古罗马的斗兽士们,在降伏野兽前,一般会饮下特殊饮料。这种由一些菌类植物和芝麻籽混合酿造的液体,据说喝下后能壮胆。
人类用兴奋剂来提高运动成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2000年前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根据德国《时代周报》的报道,当时运动员为了追求“刺激”的感觉,会喝下生物碱和白兰地等烈酒的混合物,或吃一些带有微量毒性的蘑菇。据悉,为了获胜,一些运动员会服用来自蘑菇、仙人掌的提取物,也有运动员将士的宁一类生物碱与酒精混合在一起饮用。
在1896年发源雅典的现代奥运会上,兴奋剂种类开始丰富起来,鸦片、士的宁、苯丙胺、硝酸甘油,均成为运动员使用的兴奋剂。
在《反兴奋剂战争——老鼠永远跑在前面》这篇文章里,讲述了一件彼时兴奋剂如何“助跑”运动员的事情:1904年,第三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拉松比赛的冠军获得者希克斯,是靠着士的宁跑完全程。途中,教练卢卡斯一直跟着他,当希克斯精疲力竭之时,卢卡斯就给他注射一针士的宁,并给他喝下一大杯威士忌。在终点前4英里,几乎再次崩溃的希克斯又被打了一针士的宁。
为了增强耐力,欧洲的自行车运动员曾服用一种海洛因和可卡因混合制成的兴奋剂。当时,欧洲常举行一种日夜不停、持续进行144小时的自行车六日赛,这种比赛特别消耗体力。据报道,参加六日赛的比利时运动员在比赛时会吃一种药物浸泡过的糖片;法国运动员服用咖啡因药片;而英国运动员则吸入纯氧并用白兰地送服士的宁、海洛因和可卡因。
在那个时代,使用药物并不是不光彩的事情,反而被认为是科技进步的“典型”。如在希克斯夺冠之后,官方报道称,“马拉松比赛充分从医学角度证明了药物对于长跑选手是多么重要!”又如,在1930年环法比赛参赛手册上注明,主办方不负责提供各参赛队的“药物”费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用不用药物是你们运动员自己的事情,我们不埋单”。
滥用兴奋剂的恶果,在上个世纪60年代逐渐显现。
1960年罗马奥运会,丹麦自行车选手简森在比赛中昏厥,于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报告中提到,他服用了苯丙胺和酒精的混合物。
1967年,前奥运铜牌获得者,英国自行车运动员辛普森在环法比赛途中猝死,死时口袋里还有未吃完的甲基苯丙胺,即常说的冰毒。
类固醇类药物,让前东德的运动员脂肪代谢紊乱、高血压、肝功能异常、好斗,让女性外表变得像男性、嗓音粗哑,月经不调或闭经。
一系列令人扼腕的消息,让人们意识到禁止使用兴奋剂的必要性。
1964年,奥委会开始在自行车项目中试验兴奋剂检测,自此开始了近50年反兴奋剂的历史。
谁比谁快
科技的发展,让反兴奋剂斗争成为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某些时候,猫甚至比老鼠跑得慢些。
1968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参加现代五项的瑞典选手利延沃尔,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被检测出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他服用的违禁药物是大量酒精。
也是在那一年冬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奥组委在所有项目中引入了兴奋剂检测。其所公布的违禁药物只有8种,其中如苯丙胺、麻黄碱等刺激剂和大力补、康力龙等合成类固醇是当时运动员常用的。
到了70年代,尿液中的苯丙胺可以被轻易检测出来,但对于类固醇,奥委会依然毫无力崎去。
随后血液兴奋剂,或称血液回输,在欧洲体坛悄然兴盛。
血液兴奋剂并不是一种药物,而是将运动员自身的血液抽出一部分保存起来,比赛前再注射回体内,以此来增加血红细胞的数量,血液输氧量增大,从而提高肌肉耐力。
这种技术最初是在二战中给士兵使用,之后在瑞典应用于运动员身上。
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之前,血液兴奋剂一直都未被视作兴奋剂。
洛杉矶奥运会后,美国奥委会透露,参加自行车比赛的美国运动员中,至少有7名在赛前使用了血液兴奋剂,其中有4名获得了奥运会奖牌。这才使得血液兴奋剂为人所知。不久,国际奥委会便宣布禁止使用血液兴奋剂。
血液兴奋剂在尿液中无法检测。1986年起,对血液兴奋剂的检测研究就已经在进行,然而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检测手段。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人员才找到对血液进行检测的方法,并在1994年冬奥会滑雪项目中,开始采集运动员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此时的血液检测,是专门针对血液兴奋剂的。
检测技术的进步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兴奋剂在公众面前不再神秘。
男子100米飞人争夺中,加拿大运动员本·约翰逊战胜卡尔·刘易斯,并打破了世界纪录。仅仅几个小时后,本·约翰逊被查出使用了违禁药品康力龙,还没捂热的金牌被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