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温室气体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温室气体的特征范文1
一、问题课程的特征
“问题”是问题课程的基本特征。在问题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引导、启发、讨论、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向教师或同学质疑,使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和学习。问题课程的意义衍射出几个重要特征:
(一)兴趣性问题课程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疑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牵动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言:“思维是从兴趣开始的,有了兴趣,才有思考、才有创新”。
(二)自主性问题课程使学生产生自然要求的学习动机,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只充当幕后导演,对学生的观点和思想进行分析、总结、评价和纠正。问题课程打破了课堂被教师垄断的传统习惯,扭转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尊重了学生的意愿,体现了一种开放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精神。
(三)有效性问题课程能使相关问题尽可能当场暴露,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和解答,缩短学习过程,加深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理解能力,乃至学生终身学习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四)批判性问题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方法和意义敢于质疑和反思,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充满自信,不迷信权威。
二、问题课程的基本模式
问题课程的基本模式包括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或假设、启发与点拨、讨论与分析、解决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是靠其在相对独立地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不应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积极的思维活动者,在这种思维活动中对原有的知识信息进行改造和加工,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揭示出新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选择能反映一般关系特性和方式、具有概括性特点的问题,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教师的启发和讨论,使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问题所提出的要求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使学生感悟到已有知识与问题解决存在差距,从而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提出问题或假设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仅仅是一个方法或实践上的技能,而提出问题要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超越和勇气,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内容的问题性与非问题性只是一个程度上的区别,如果教学内容易于识记、理解和应用,则其不是问题或其包含的问题性程度不高;如果教学内容难以理解,需要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把握,则其问题性程度就很高。
(三)启发与点拨提出问题以后,教师通过启发和点拨,给学生提供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方向和解决目的,使学生意识到已有知识和问题之间的矛盾,提高其探索解决问题的独立性程度,而不是把现成的答案灌输给他们。当学生在探索中积累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时,让他们发现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只有学生在学习中走进了死胡同,教师才向他们提供最低限度的帮助,告诉他们怎样摆脱困境。
(四)讨论与分析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和发展水平不同,在班级授课条件下,不会在每个学生身上产生问题情境,因此,问题课程强调注重学生个性,提倡集体讨论,在讨论中使每个学生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拓宽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范围。在讨论分析中,教师要把握好四个关系:一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基础);二是还要发现或解决什么(目标);三是如何去发现或解决(方式方法);四是如何确信学生已经发现或解决(结果评价)。当然,讨论并不等于散漫和放任,而是改变师生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将学生吸引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对问题的解决中来。
(五)解决问题问题课程的实质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都是信息的发出者、接受者或加工者,都是对问题不同意见的交换者,只要师生对问题都有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解决问题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问题课程的反思
在借鉴问题课程教学模式中必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如考虑课程的不同、教师的能力不同以及学生的愿望不同等对问题课程教学模式实施的影响。
(一)不同的课程是否都能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问题课程的精髓,问题课程作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策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积极的、进步的。然而,要在所有课程教学中都创设问题情境的确是有难度的,课程不同,问题的情境、性质及其复杂性程度也不相同,如文科教学与理科教学创设的问题情境就大不一样。但不管怎样,课程不同并不能否认创设问题情境的可能性。
(二)教师是否有这个能力问题课程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与教师的职业素养、知识水准、教学技能密不可分,教师主体不同,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大不一样。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的教学仍然是以灌输式、填鸭式、训话式和演讲式为主,甚至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是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对自己讲授的内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使问题课程教学得到推广,必须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教师不断努力钻研,不断吸收新的理论知识,不断进行社会实践,这样,才能增强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生是否有这种愿望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学习仍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缺乏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精神,少数学生认为上课就是听课,讲坛就是“神坛”,课堂上很少向教师提问,课上抄笔记,课下背笔记,考试翻笔记,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过关。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与问题课程理念大相径庭。
四、问题课程对会计教学的启示
会计既不是文科,也不是理科,而是界于文、理之间的双重边缘学科,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会计教学应借鉴问题课程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实现学生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零距离”,缩短会计应用型人才的成熟期,满足用人单位对会计学生就业工作经验的要求。
(一)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会计的特点决定了会计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首位。知识是基础,一定程度上知识的掌握是能力发展所必须的,但知识不一定导致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对知识死记硬背却往往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甚至导致想象力的匮乏和知识的枯竭。教师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把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形成应用知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第一的教学原则会计是一门技术或手艺,会计教学就象师傅带徒弟,不能只靠口头讲授,必须要靠实际行动。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会计理论知识更多的需要通过会计实践才能掌握和验证,因此,会计教学决不能只是照本宣科,除了课堂实习外,还必须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社区进行会计实际操作,把会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此,建议会计教学将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图书馆、实验室、社会实践”为中心,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准会计工作者,直接为学生就业打基础。
温室气体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水库;温室气体;进展
水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水生态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比如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水库温室气体通量具有极强的时空不确定定性,涉及整个流域的碳循环。水库温室气体从水体传输到大气一般有三种途径,溶解性气体的扩散;气体浓度过饱和产生的气泡释放以及以植物作为媒介的传输。
1 国内外进展
水库温室气体的研究始于1993年,DucheminE和Lucotte M则首次对水库水-气界面上的温室气体通量进行了测定和计算[1]。Rudd等[2]最早报道了南美热带雨林地区水库CH4、CO2释放通量的观测数据,Fearnside[3]甚至认为某些热带雨林地区的水库的碳排放当量可与同等发电量的使用化石燃料电厂相,进而对水电的清洁属性提出质疑。1993年到2003年,加拿大魁北克水电管理局组织科学家在加拿大寒带地区的205个水生生态系统开展了气-水界面温室气体的总通量的测量工作,通过长期开展的水库温室气体原位监测及不同类型水生态系统的对比研究,对水库温室气体产生机制、影响因素、监测方法、实验手段等方面做出了较全面的深入分析、并得出了丰富研究成果[4]。Soumis[5]观测了美国六个水库温室气体源汇变化基本情况,包括水气界面的扩散通量和泄洪道的消气作用甲烷和二氧化碳变化,同时发现扩散通量和水体pH值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oehm[6]测试了加拿大魁北克La Grande 2和La Grande 3两个北方水库水轮机对二氧化碳源汇变化的影响,水体溶解二氧化碳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采样,二氧化碳扩散通量是采用薄边界层法进行计算的,研究结果表明消气作用在冬季和春季变化最为剧烈。FrédéricGuérin[7]在法属Guiana和巴西两个水库研究了大坝以下河流对于热带水库温室气体的的影响及所占比例,研究结果发现大坝以下河流温室气体排放在整个水库温室气体源汇变化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国内对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尚处于学习和摸索阶段。国内最早从事水域温室气体研究是从湖泊、湿地、海洋开始的。针对水库水域的温室效应研究也逐渐开始开展,汪福顺等[8]从2007年7月到2008年7月在中国四个典型亚热带水库进行了温室气体监测,观测指标包括水体CO2分压及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四个水库二氧化碳的源与汇随站季节而变化。喻元秀等[9]对乌江流域洪家渡、红枫湖等水库的溶解二氧化碳进行了研究,估算出了这些水库水体的二氧化碳分压的分层分布特征及其排放通量。李红丽等[10]在具有十年库龄的典型温带水库北京玉渡山水库开展了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原位监测,分析了其时空变化规律。赵登忠等[11]在三峡水库附近清江流域水布垭水库开展了水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原位监测,分析了水库上空温室气体大气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李干蓉等[12]在猫跳河流域梯级水库开展了水库水体溶解无机碳含量及其同位素的分析研究,其研究成果表明夏季水库溶解无机碳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表层水体受藻类生物作用的影响较大,而下层水体受到有机质降解作用的影响较大,同时溶解无机碳含量从上游到下游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表明河流受到大坝拦截后水化学性质产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坝建设蓄水对于河流生源碳具有一定的拦截作用。2009年,重庆大学陈槐等[13]研究了三峡水库消落带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认为三峡水库消落带新生湿地能够释放大量的CH4气体,由此推断三峡水库可能是一个重要的CH4排放源。
2 结束语
目前国内外针对水库温室气体的大部分研究主要还是基于某些点位的研究,主要围绕水库水气界面的温室气体净通量开展。但是各个研究团体并未在研究方法上形成一致性的标准。如中科院地化所刘丛强团队在乌江流域进行的水库温室气体研究基本上是利用水化学平衡模型结合薄边界层模型来计算出该区域水库水体在水气界面的温室气体交换通量[14]。该方法所测得的值均小于国外在热带与寒带区域所测得的值,且其值相差了一个数量级。郭劲松[15]在三峡库区及其部分支流采用通量箱法进行的实地测量所得值与刘丛强研究员团队的研究结果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距,这表明不同研究方法之间所得的计算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是,针对这一现象,由于缺乏测量的方法与技术应用标准,目前尚不能确定谁的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这也是目前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存在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Duchemin E, Lucotte M, Canuel R, et al. Production of the greenhouse gases CH4 and CO2 by hydroelectric reservoirs of the boreal region[J].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1995,9(4):529-540.
[2]Rudd J W M, Harris R, Kelly C A, et al. Are hydroelectric reservoirs significant sources of greenhouse gases?1993,22(4):246-248.
[3]Fearnside P M. Hydroelectric dams in the Brazilian Amazon as sources of 'greenhouse'gases.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1995,22(01):7-19.
[4]Tremblay A.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Fluxes and Processes: hydroelectric reservoir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M].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2005.
[5]Soumis N, Duchemin ?, Canuel R, 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reservoirs of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J].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2004,18(3).
[6]Roehm C, Tremblay A. Role of turbines in th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wo boreal reservoirs, Québec, Canada[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1984-2012),2006,111(D24).
[7]Guérin F, Abril G, Richard S, et al. Methane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ropical reservoirs: significance of downstream rivers[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6,33(21).
[8]Wang F, Wang B, Liu C Q, et 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rom surface water in cascade reservoirs-river system on the Maotiao River, southwest of China[J].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11,4
5(23):3827-3834.
[9]喻元秀,刘丛强,汪福顺,等.洪家渡水库溶解二氧化碳分压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U散通量[J].生态学杂志,2008,27(7):1193-1199.
[10]李红丽,杨萌,张明祥,等.玉渡山水库生长季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12,31(2):406-412.
[11]赵登忠,谭德宝,汪朝辉,等.清江流域水布垭水库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监测与分析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28(10):197-204.
[12]李干蓉,刘丛强,陈椽,等.猫跳河流域梯级水库夏-秋季节溶解无机碳(DIC)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的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09,30(10):2891-2897.
[13]Chen H, Wu Y, Yuan X, et al. Methane emissions from newly created marshes in the drawdown area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1984-2012),2009,114(D18).
[14]刘丛强,汪福顺,王雨春,等.河流筑坝拦截的水环境响应――来自地球化学的视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4):384-396.
温室气体的特征范文3
水库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产生于汇入库区水体中有机物质的分解。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基于生态学方法,对不同气候、地形条件下的水库开展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水库存在一定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但在不同环境和流域背景条件下水库的排放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别。即使在同一个水库内,受水库形态以及水力和水环境条件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不同水域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影响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过程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为水库或其沉积物提供有机碳的过程,其二是影响水库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的过程。前者主要取决于水库集水区内通过地表径流提供的有机物质输入和消落区内植物、凋落物、土壤中挟带的陆源有机质;后者的影响因素则包括水体中有机质、温度、溶解氧以及表层水体初级生产力等水体理化特征的表征参数。通过对上述过程和参数的监测,有助于了解和分析产生水库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及其时空变化的原因。
目前,国际上开展水库温室气体研究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方法体系,如何以科学严谨的方法获得水库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及其变化动态,是各国学者正在努力探讨的科学问题。
2008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国际水电协会(IHA)联合启动“淡水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研究项目”,旨在了解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相关过程,基于其前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淡水水库温室气体测量指南》(下简称《指南》)。《指南》在述及基于原位监测数据的排放量估算时,指出了对监测数据进行空间尺度外推、时间整合以及净排放量计算的重要性,但对于水库温室气体排放这样一种存在极强空间异质与时间变异性的现象而言,《指南》推荐的统计分析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
因此,基于原位观测的生态学研究方法,虽然有助于了解温室气体产生、排放的过程,但无法掌握水库,尤其是大型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过程,从而使得水库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_生。科学家Lcuis等人对温带(加拿大、美国、芬兰)与热带(巴西、法属圭亚那)地区20多个水库的水库温室气体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气候条件下水库的排放存在明显的差异。以甲烷为例:温带地区平均甲烷排放约20mg/m2・d,而热带地区达到3D0mg/m2・d(毫克每平方米每天)。在同一个水库内,其观测结果也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幅度,如法属圭亚那的小梭(Petlt Saut)水库的平均甲烷排放约为n40mg/m2・d,而观测获得的实际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5―38D0mg/m2・d,若仅以该水库的平均排放水平进行排放量的估算或与其他水库进行对比,显然将导致片面的结论。
另一方面,人们往往是在水库建成后才意识到水库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因此大多缺乏水库建设前温室气体排放的本底值,从而无法以生态学观测手段获得由水库建设导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水平,无法对水库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客观的评价。解决的方法是将遥感与生态学方法相结合,掌握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格局、时间过程和净排放水平。
遥感数据具有多尺度、多光谱、多时相的特点。多尺度是指遥感能以不同的空间分辨率记录地表信息,以不同的详细程度反映地表格局等特征;多光谱是指遥感以不同的波段设置,记录地物在不同波长处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特性;多时相则是指遥感能以不同的周期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观测,并且伴随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形成较长时间序列内的遥感数据集。遥感数据的以上特点,决定了它能在反映地球表面宏观结构特性的同时l也反映微观局部的差异,全面、客观、系统地反映地表的状况及动态,遥感也因此成为目前可实现对地表时空连续观测的重要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物的识别以及对地表空间结构与时间过程的监测,具体的应用包括地表温度与土壤湿度监测、植被类型与植被覆盖度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地表水分蒸发以及生态系统质量及演化评定等。
受传感器信号接收过程中大气吸收与散射以及地表其他过程的影响,遥感技术并不能直接捕捉水库水气界面的温室气体通量特征,只能通过对与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各个过程和参数的间接监测,反映水库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库区生境的动态监测,包括集水区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消落区植被恢复等,分析库区陆地生态系统碳元素注入等过程对水库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影响;二是对水库水环境异质性的监测,分析产生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异质性的原因;三是利用遥感历史积累数据,实现对历史状况的追溯。
库区陆地生态系统动态监测
作为产生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碳物质来源,进入库区水体碳物质的量决定了温室气体产生以及排放量。《指南》中指出水库中碳物质来源包括自源与异源两类,自源主要产生于水生生物的代谢过程,异源则包括消落区内植被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淹没分解以及集水区内随水土流失的有机物质注入。
集水区水土流失是影响库区水体的重要地表过程,而随水土流失进入水体的碳物质是使水库在建设前后持续产生温室气体的重要碳物质来源;消落区植被与土壤中的有机碳则是导致水库温室气体净排放的主要碳物质来源。遥感可以监测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负荷,从而分析库区陆域入库碳通量,为水库温室气体的估算提供依据。
遥感技术之所以可以成为水土流失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由于其对地表一些典型的水土流失标志,如地表程度、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等,进行了空间连续的记录。以经过高精度预处理(定标、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等)的遥感影像提取包括库区土壤可蚀性因子、地形因子、植被因子等水土流失标志的专题信息,结合开展地面调查获得的地区水土流失防治以及降雨强度等综合信息,辅以GIS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可实现对库区水土流失强度的定量监测。基于上述方法对三峡库区2007年水土流失进行监测,并根据不同的流失强度进行分区,结果表明:三峡库区2007年水土流失总面积37335平方公里,占库区土地面积的64.5%,其中轻度侵蚀面积占29.2%、中度侵蚀面积占42%、强度及以上侵蚀面积占28.8%。以上结果结合库区土壤属性等数据,可用以定性分析可能产生明显碳流失的敏感区域。
在水土流失监测的基础上,补充开展库区径流小区观测,分析不同地形和植被条件下的碳流失强度,建立碳流失强度与地形、植被以及水土流失强度的定量关系,进而实现对库区陆域的碳流失通量估算。
消落区是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而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特殊区域。以三峡水库为例,2010年三峡水库实现175米最高位蓄水,意味着次年水位降至145米汛限水位后将在30米的水位落差内形成消落区。在水位逐渐降低的过程中,出露的消落区将产生植被的自然恢复及植物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积累过程。利用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对不同高程下消落区在退水初期的植被状况及其随后的恢复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包括植被的覆盖度水平、生物量等,进而可以估算消落区植被的碳储量水平。对2D09年三峡172米消落区内植被的遥感监测结果表明,消落区平均植被覆盖度在退水初期(2009年6月)为31%,而在退水末期(2009年8月)达到67.6%。当水库进入新一轮的蓄水过程,新生植被再次被淹没盹即可根据遥感监测的结果,估算蓄水淹没的植被生物量或有机碳的量,结合特定环境条件下植物体的分解速率研究结果,实现对水淹没植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及相应排放速率的估算。
与此同时,水库低水位期间对消落区植被的遥感监测结果,也可为开展蓄水后水气界面观测点位的选择提供参考。消落区在出露期植被恢复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在蓄水后将成为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热点区域,因此在设置观测点开展通量观测时,需重点考虑。根据蓄水前对消落区植被分布状况遥感监测的结果,结合地形和土壤等信息,对可能产生相同排放水平的区域进行分区,并设置相应观测点开展观测,基于分区与观测结果可对消落区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估算。
水环境异质性的监测
基于原位观测的生态学方法,受仪器与经费的影响,往往只能选择小部分水域开展观测,且容易将注意力集中于可能产生温室气体的敏感区域如浅水区、消落区等。由于各个观测点的空间代表性有限,在进行排放水平的空间外推或基于观测数据进行模型模拟时,将导致估算结果偏离真实的排放水平。
遥感技术可获取不同理化状态下表层水体所表现出来的反射率差异,实现对叶绿素a、可溶性有机质等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关键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层水体空间异质性,进而可客观分析由此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分布格局。
纯净水体在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曲线是接近线性的,且随着波长增加反射率呈降低趋势。自然水体中由于污染物质对入射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和散射作用,使水体的反射光谱曲线呈现不同的形态。通常认为影响水体光谱反射率的污染物质主要有三种:浮游植物、悬浮物以及由黄腐酸、腐殖酸组成的溶解性有机物(通常称为黄色物质)。由于不同类型污染物具有特定的吸收波长,而不同的污染物浓度又会对入射辐射产生不同强度的吸收和散鼽最终导致传感器接收到的不同水体的辐射信号表现出不同的反射特性。遥感技术正是基于这一性质,通过分析不同水质参数浓度与吸收特征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建模、反滨。目前借助遥感手段可反演的表层水体理化指标包括叶绿素a、悬浮物、有色可溶性有机物、总磷、总氮、透明度和水温等。
大型深水水库的理化指标(温度、溶解氧等)往往存在分层的现象,而这种分层结构将影响水体中物质的转换与传输过程。因此,开展对水库水体分层结构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对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过程的理解,结合遥感技术对表层水体理化性质的监测与观测获得的水体温度、溶解氧、溶解二氧化碳等参数的分层特征,建立库区水体理化参数的三维空间分布模型,可更有效地分析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时空变化的原因。
对水库建设前排放水平的追溯
国际上对水库温室气体排放的认识均是来源于近年来少数学者对少数水库开展少数观测工作获得的初步结论,而多数水库此时已完成建设并蓄水运行,往往缺少在水库建设前相同区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观测,缺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本底水平,因此难以分析和估算因水库建设所导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从而无法客观评价水库建设导致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遥感技术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了多平台、多时相的连续对地观测体系,积累了较长时间序列的多源遥感数据。以现阶段开展库区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观测所获得的不同环境条件下库区消落区以及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以及遥感技术对库区陆域、消落区以及水环境的监测结果为参考,借助积累的遥感时间序列数据,对水库建设前库区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以及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进行回溯,进而对因水库建设导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进行估算。
结语
温室气体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 户用沼气池;温室气体;农村能源;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 TK6,X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3-0048-06
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土地利用变化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 增加,迫使人类开始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签约国之一,中国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要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可 再生能源,并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农村沼气建设和城市垃圾填埋气回收利用以控制温室气体 排放。
发展农村沼气,不仅可以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卫生面貌、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沼气具有较高的热值, 并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及薪材、秸秆等生物质能源,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2]。此外,农村户用沼气池通过集中管理人和牲畜的粪便,进行厌氧消化处理 ,从而避免温室气体尤其是甲烷的排放[3,4]。
本文从沼气利用能缓解农村能源短缺问题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个方面出发,利用1991以来 中国农村利用沼气的数据,分析其在农村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中的作用。
1 农村沼气建设成就
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约占国家一次性能源消费的16.7%, 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难以获得商品 性能源, 农村居民66. 7%以上的生活用能依靠传统的生物质能[5]。沼气是一种可 再生能源,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得到推广,作为农村炊事、照明等生活用能,成为农村居民 重要的非商品性能源。
我国农村沼气建设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阶段主要是解决农村地区严重的能源短缺问题 [6]。80年代中后期,为满足广大农民对清洁、方便和低成本能源的需求,沼气 建设以燃料 改进和优质化能源开发为主要目标。进入90年代,沼气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紧密结合,形成 了以南方“猪-沼-果”和北方“四位一体”为代表的能源生态模式,随着国家“生态家园 工程”和“能源环境工程”的开展,沼气建设在保护植被资源、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和资源 高效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02年以来,随着国家“小型公益设施补助资金农村能源项 目”和国债沼气建设项目的实施,农村沼气建设标志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5年中 央安排10亿元国债资金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并将沼气建设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 合,将沼气技术与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相结合,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良性循 环。
2 计算方法
2.1 沼气利用节约的能源量计算
刘?宇等:农村沼气开发与温室气体减排 2008年 第3期首先计算历年生产的沼气能源量,即:以1991年到2005年中 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所产生的沼气量数据为基础,根据沼气的平均低位发热量(20 908 kJ/ m3)、折标煤系数(0.714 kg coal-e/m3)、沼气密度(1.22 kg/m3)依次换算成沼气 的热值、标煤当量、沼气质量。
其次,根据历年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计算出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然后由第一步所得 的沼气 能源量按照每年的能源结构比例分配到不同能源,得到每年沼气所替代的能源量。由此可以 分析农村沼气利用对于减少煤炭、油品、秸秆、薪柴、电力等能源的消费情况。
具体来说,以2005年为例,沼气产气量为65.0亿m3,其热值、标煤当量、沼气质量分别为 135 902 TJ、4.64×106 t标煤、7.93×106 t。而根据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可以计 算出如果没有这部分沼气,农村将消耗更多的其它能源,也就是说,2005年沼气利用节约的 能源量为:秸秆(44 928 TJ)、薪柴(32 057 TJ) 、煤炭(43 839 TJ)、电力(10 220 TJ ) 、成品油(2 834 TJ)、液化石油气(1 279 TJ)、天然气(57.32 TJ)、煤气(38.26 TJ)。
2.2 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
沼气使用在节约能源消费的同时,还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一,煤炭、秸秆、薪柴等 农村普遍使用的生活能源的排放因子大于甲烷(沼气的主要成分),因此同样热量的能源消 耗,使用沼气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较少,如果沼气能替代煤炭等高排放潜力的能源,自然 达 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效果,减少的这部分温室气体量为ERES(Emission Reductio n from Energy Substitution);其二,在农村利用沼气过程中,往往通过“一池三改” 实现了人 与牲畜粪便的集中管理,利用其在厌氧环境下产生的沼气,从而避免了分散或露天管理粪便 而逸散到大气中的甲烷,减少的这部分温室气体(主要是甲烷)为ERMM(Emission Reduct ion from Manure Management)。此外,沼气作为生活能源燃烧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温 室 气体,这部分温室气体本文称为EBC(Emission from Biogas Combustion)。扣除EBC之后的 ERES与ERMM总和即为沼气利用净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ERES的计算参考IPCC推荐的方法,即能源利用导致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由能源利用量(FS)及 其排放因子(EF)决定[7,8]:
ERESGHG,fuel=FSfuel×EFGHG,fuel(1)
ERES的计算关键在于排放因子的合理选取,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农村生活能源利用效率、炉 灶结构、农民生活习惯不同,因此IPCC推荐的默认值针对不同国家可能会产生较大误差,必 须采用本国甚至本地区的排放因子。Zhang J et al 公布了中国家庭炉灶温室气体的排放因 子 ,通过实验分析了不同能源使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9],本文计算以他们确定 的排 放因子为主,此外,还搜集了其他一些国别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10,11,12]及 2006年国家发改委(NDRC)公布的《关于确定中国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公告》。
由于不同作者提供的排放因子单位不一致,有的是以燃烧的能源量(g gas/kg)为单位,有 的是以消耗的能源热量(kg gas/TJ),在后者的计算中需要考虑到炉灶的能源利用效率问题 ,因此排放因子需要乘以能源利用效率得到单位能源排放的实际温室气体的量。
农村粪便主要排放的温室气体是甲烷,因此在粪便管理减少的排放量(ERMM)的估算中 ,N2O的排放量可以忽略。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原料以人畜粪便为绝大部分,因此,本文以如下公式计算粪便管理过程中甲烷的排放量[8],具体指标可参看 IPCC报告:
其中,1991-1999年农村每户平均养猪数从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获得,由于每年平均每 户有沼气池的农民家庭养猪数基本不变,故其它年份采用1991-1999年的平均值。对于MCF的 取值,根据中国所处的纬度及其气候特征,采用温带的最低值,农村采用的粪便管理方式一 般是液体/泥浆或者是粪池储存,因此采用IPCC 2006提供的数据MCF=27%[8]。由于 两种管理方式的MCF值相同,可以视为MS全部由一种管理系统,即MS=1。
此外,沼气的使用过程仍然会排放温室气体,主要的来源是作为生活能源提供者甲烷的燃 烧 会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由于氧化亚氮的排放量极少本文没有计算),计算方法与ERES的计 算公式相同,由沼气燃烧量与其对应得排放因子决定(见公式1)。
以2005年为例,在各种能源节约量已知的基础上,根据每种能源对应的排放因子(表2), 并 结合其燃烧效率与低位发热值,利用公式(1)可以计算出CO2、CH4、N2O三种温室气体 的减排量,汇总可知ERES为:秸秆3 801.97 Gg、薪柴2 909.08 Gg、煤炭4 939.55 Gg、成 品油 213.77 Gg、液化石油气78.84 Gg、天然气3.88 Gg、煤气1.62 Gg、电力2 461.54 Gg, 合计2005年沼气利用因节约能源而减少14 410.25 Gg温室气体排放。
采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可知2005年沼气燃烧释放出5 931.64 Gg CO2与4.19 Gg二氧化 碳当量的CH4,共计5 835.83 Gg温室气体。
此外,利用公式(2)与公式(3)可计算出2005年1 700万拥有沼气池的农户由于粪便管理而减 少的温室气体为3 063.53 Gg,其中猪粪管理减少2 296.18 Gg CO2-eq CH4,人的粪便 管 理减排767.35 Gg CO2-eq CH4。因此,由以上2005年的ERES、ERMM及EBC数据可以计算 出全年净减少温室气体量(NER)为11 537Gg。
沼气池使用过程中,由于管道的老化和操作失误等原因,有可能会有甲烷的泄漏问题,如果 有详细的数据需要进一步考虑这个问题。不过这部分泄漏量非常少,农户为了 提 高沼气的利用率,会经常检查管道的密闭性,减少泄漏的可能性,因此计算时沼气泄漏量可 以忽略不计。
3 沼气利用效果分析
3.1 沼气利用节约的能源量
15年来,农村户用沼气产气量总计达398亿m3,提供能源量832 749TJ,由1991年 的23 251 TJ增加到2005年的135 902 TJ,年均供能55 517TJ,约占农村生活用能的0.4 8%。
由图1知,15年来,沼气利用节约的能源主要是秸秆273 199.24 TJ、煤炭270 292.99 TJ、薪柴19 7 492. 66 TJ、电力61 370.13 TJ、成品油17 619.04 TJ,其他能源节约量较少。秸秆、煤炭 、薪材、 电力的年平均替代量为18 213 TJ、18 020 TJ、13 166 TJ、4 091 TJ,而对于其它农 村生活用 能源,沼气的替代作用不明显。总体而言,由于沼气建设的推广,沼气产气量增加,使得沼 气在农村生活用能的比重逐渐增大。
3.2 沼气利用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3.2.1 能源替代减少排放量(ERES)
1991-2005年15年中沼气利用减少的温室气体共计88 064.02 Gg(千吨)二氧化碳当量,其 中 ,各种替代的能源减排量分别为:秸秆23 119.30 Gg,薪材17 921 Gg, 煤炭30 455.46Gg,油 品1 328.87 Gg, 沼气181.51 Gg, LPG494.58 Gg,NG24.42 Gg,煤气9.59 Gg,电力14709.89 Gg 。可见,煤炭的减排量最大,其次为秸秆、薪材、电力。每年沼气替代能源减排量由1991年 的2 467.24 Gg增加到了2005年的14 410.25 Gg,增长了484.06%。
由于煤炭在农村生活用能中的比重大,加上其二氧化碳的排放因子也大,导致其减排量最大 。秸秆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虽然小于煤炭,但是其消费量大,而且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系 数都大于煤炭,使得它的减排量也加大,居第二位。薪材和电力的减排量随后,而其它能 源在农村生活用能中份额很少,故其减排量比重不大。[KH+5mmD]注:N2O为7.24~42.32 Gg二氧化碳当量,相对于CO2和CH4,数值太小 ,图中显示不明显。[KH+2.5mmD]从ERES不同温室气体的组成来看,CO2占绝大部分,15年间CO2减排量为84 243.94Gg,占总 排放量的95.66%,CH4减排量为3 560.01 Gg(4.04%),N2O的减排量最少,为26 0.08 Gg,只相当于总减排量的0.30%(图2)。
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公布,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40.6亿 t二氧 化碳当量(4 060 000 Gg),2004年排放总量约为61亿t二氧化碳当量(6 100 000 Gg)。本文数据表明, 在ERES中,1994年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避免了2 976.54 Gg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国总排放量 的 0.07%,2004年沼气利用减少排放量为14 410.25 Gg,减排比重达到全国的0.24%,也就 是说 ,随着农村沼气的推广,节约的农村生活能源不断增加,减少的温室气体在全国总排放量的 比重越来越大,1994至2004年11年间增长了两倍多。
3.2.2 粪便管理减少排放量(ERMM)
由于将粪便集中在沼气池中处理,15年间总共避免了13 409.24 Gg二氧化碳当量的甲烷 直 接排放到空中,ERMM由1991年的383.05 Gg增加到2005年的1 932.00 Gg,平均每年减排 量为894 Gg CO2-eq(图3)
3.2.3 沼气利用过程排放量(EBC)
沼气在农民生活使用过程仍然会排放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少部分甲烷,氧化亚氮的 排放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由表3可知,沼气燃烧过程排放的主要为二氧化碳,随着沼气 产气量的增加,排放量逐渐增大,2005年达到了5 931.64 Gg,而甲烷当年的排放量仅仅为4 .19 Gg,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0.07%。总共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这15年间为36 372.25 Gg 。
3.2.4 净减排量(NER)
净排放量为能源替代减排量与粪便管理减排量之和减去沼气利用排放量的值,由图4可见,1 9 98年以前净减排量增速较缓,1998年到2001年增加幅度加大,2001年以后迅速增加,达到了 2005年的11 537.94 Gg,年均净减排量为4 877.17 Gg,十五年总共减排量为73 157.59 Gg 。单位沼气产量的年平均净减排量为1.88 kg/m3,变化范围为1.76-2.11 kg/m3(图4)。 从绝对值来看,ERES最大,EBC其次,ERMM最小。以往的文献一般仅仅考虑了ERES[1,1 3], 但实际上,ERMM
仍然不能忽略,其对净排放量的贡献约为21.42%(18.52%~28.44%), 由此说明,如果仅仅考虑沼气的利用 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只是由于能替代煤炭、石 油、天然气、秸秆、薪材等燃烧的排放是不够的,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与全国现有的两个总排放量数据对比来看,1994年沼气利用净减少温室气体2692.16Gg,2004年为9906.12 Gg,分别占当年全国总排放量的0.07%与0.16%,表明仅农村 户用沼气建设这 一项内容就能减少全国0.07%~0.16%的温室气体,充分显示了沼气开发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
3.2.5 各省市自治区沼气利用中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根据各省市区的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和户用沼气总产气量,按照同样的计算方 法计算出各省 市自治区1991-2002年的沼气利用导致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由于缺少2003-2005年的各地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故只计算到了2002年)。
1991-2002年,全国各省市总净减排量为38 623.35 Gg,其中,四川、湖南、广西、湖 北、云 南、江西、江苏等省区减排量均超过了2 000 Gg,特别是四川省一支独秀,总减排量高达10 268.44 Gg,占全国总减排量的26.59%。受气候条件制约,、新疆、黑龙江、青海、内 蒙古等地的沼气开发很少,历年减排量之和都在24Gg以下(图5)。图5 1991-2002年各省市区净减排量
Fig.5 Net GHG emission reductions in China from 1991 to 2002 4 温室气体减排前景分析
2005年,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沼气总产气量达到了65亿m3,拥有沼气池的农户达1 700多万 ,为农民提供了135 902 TJ,即相当于4.64×106 t标准煤的热量,部分的满足了农 村对于优 质燃料日益迫切的需求,适应了富裕起来的农民从满足人的“生存需求”向“享受需求”转 变的形势[14]。根据王效华等人在江苏和安徽农村调查的结果,由于能源利用效率 的提高,建设了沼气池的农户家庭耗能要比没有沼气池的农户家庭耗能少40%以上[15 ],按照2005年沼气提供的能量为4.64×106 t标准煤计算,如果不利用沼气的话,这 1 700万户农民需要使用6.50×106 t其它能源来替代沼气。
“十一五”期间,中国通过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将在500个县(场)建设10 000个资源良 性循环的生态新村。根据中国农村沼气建设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国农村户用沼气达到4000万户,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28.4%,到2020年力争使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70%,基本普及 农村沼气。《规划》实施后,将有效提高农村优质能源的用能水平,使5 000多万农户使用 清洁燃料的比重达到80%以上,受益人口超过2亿。
由前文分析可知,单位沼气产量的年平均净减排量约为1.88 kg/m3,随着沼气建设和管理 技术的提高,户均产气量将会逐渐增加,取保守值2005年的390 m3/户,则2010年农村户 用 沼气总产气量将达到156亿 m3,温室气体净减排量将达到29 328 Gg,2020年户用沼气将 会到385亿m3,减排的温室气体将达到72 380 Gg。
5 结 论
农村沼气开发能提供清洁的非商品能源,节约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和秸秆、薪柴等低效率 生物质能的使用,缓解农村能源短缺困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全 球气候变化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沼气开发还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途径。但是 ,目前的农村沼气普及率还不够(2005年为12%),需要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技术推广力 度和对农民扶持力度,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纽带,积极开展生态家园富民行动,并站在应对气 候变化的国家高度,促进户用沼气技术的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 的能力,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的贡献。(编辑:徐天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Zhang P D G Jia et al. Contribution to Emission Reduction ofCO2 and SO2 by Household Biogas Construction in Rural China [J]. Renewable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7, 11 (8):1903~1912.
[2]Bhattacharya S C , Thomas JM 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the M i tigation Potential of Using Animal Wastes in Asia [J]. Energy, 1997, 22(11): 1 079~1085.
[3]MontenyG J ,Bannink A et al. Greenhouse Gas Abatement Strategies for A animal Husbandry [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06, 112(2~3):163~170.
[4]Hou J, Xie Y et 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Livestock Waste: C hina Evaluation[J].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 2006, 1293: 29~32.
[5]王效华, 冯祯民. 中国农村生物质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 报, 2004, 27(1) :108~110.[Wang Xiaohua, Feng Zhenmin. Biofuel Use and Its En vi ronmental Problems in Rural Areas of China[J].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University, 2004, 27(1):108~110.]
[6]方炎. 我国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战略研究[A]. 王锡吾. 农村沼气发展与农村小康建设 研讨会论文选编[C], 2003.[Fang Yan. The Development Stratagem for Rural BiogasConstruction[A]. Wang Xiwu. Analects of Rural Biogas Development and Rural We ll-off Construction Proseminar[C], 2003.]
[7]IPCC. Second Assessment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 iversity Press,1996.
[8]IPCC.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R], I GES, Japan, 2006.
[9]Zhang J,Smith K R et al. Greenhouse Gases and Other Airborne Pollutantsfrom Household Stoves in China: a Database for Emission Factors[J]. Atmospher ic Environment, 2000, 34(26): 4537~4549.
[10]IPCC. Revised 199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 ventories[R]. Bracknell, 1997.
[11]Bhattacharya S C S. Abdul P et al. Emissions from Biomass EnergyUse in Some Selected Asian Countries[J]. Energy, 2000, 25(2): 169~188.
[12]Bhattacharya S C , S Abdul P. Low Greenhouse Gas Biomass Options for Cooki ng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J]. Biomass and Bioenergy, 2002, 22(4): 305~ 317.
[13]Purohit P ,Kandpal T C. Techno-economics of Biogas-based Water Pumpingin India: An attempt to internalize CO2 Emissions Mitigation and Other Economi c Benefits[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07, 11(6): 1208~1 226.
[14]Yan L,Min Q et 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BioEnergy Developmentin Rural Areas of China[J]. Resources Science, 2005, 27(1): 8~14.
[15]Wang X,Di C et al. The Influence of Using Biogas Digesters on Fam ily E nergy Consumption and Its Economic Benefit in Rural Areas-Comparative Study Betw e en Lianshui and Guichi in China [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7, 11(5): 1018~1024.
Rural Biogas Development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Mitigation
LIU Yu1,2 KUANG Yaoqiu1 HUANG Ningsheng1
(1.Key Laboratory of Marginal Sea Geology, 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China; 2.Graduate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温室气体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国际环境公约;碳排放权单位交易;WTO体制
中图分类号:DF9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2.03.06
碳排放权单位交易在我国,针对大气中碳排放的数量,名称多种多样,比如碳汇量、碳排放权、碳排放量、碳排放权单位。笔者在文中以碳排放权单位为碳排放交易的对象,碳排放权则是基于碳排放权单位形成的权利,以碳排放权单位为交易对象形成的机制称为碳排放权单位交易机制。在广义上是指各类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最早是联合国提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贸易体系。自以《京都议定书》为基础的市场化机制建立以来,全球碳排放权市场呈现欣欣向荣态势,碳排放权单位交易机制在欧盟、北美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并为阻止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碳排放市场在我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中仍属于新兴领域,本文作者力图在碳排放权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在WTO框架内厘清碳排放交易单位与派生行为的属性和地位。
一、 碳排放权机制之国际条约追溯
碳排放权单位交易市场化机制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5月9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框架公约》),以此为起点,国际社会先后达成一系列协议、计划、行动纲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之后,国际社会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升温,并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和磋商,先后达成《京都议定书》、《马拉喀什协议文件》、控制气候变化的蒙特利尔路线图、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协定书》等一系列文件。在实务领域中,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化机制亦蓬勃发展,例如,在金融市场上出现各种与碳排放权单位相关的衍生产品。理论渊源和实践操作两种渠道共同促进着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碳排放权相关国际条约之缔结沿革
与碳排放权单位交易相关的国际条约缔结过程,最早可以溯及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成员在纽约通过了《框架公约》。公约为碳排放权单位交易厘清了技术性概念
该公约首次明确温室气体的定义,将温室气体认定为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其中以二氧化碳所占比重最大。;其次,将公约目标定位于“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创造性地提出在环境方面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将缔约方区分为附件一缔约方和非附件一缔约方
附件1缔约方主要是指工业化国家缔约方和正在朝市场经济过渡的缔约方,主要包括共计38个发达国家,非附件1缔约方主要包括发展中国家。,根据不同的发展条件承担不同的责任,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措施。
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化中,最重要的公约无可置疑是《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于1997年第三次缔约方会议通过,其主要贡献在于:议定书制定了对附件一国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将目标定位为:“在2008-2012年承诺期间,附件一所列缔约方将总排放量从1990年水平减少5%”,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议定书同时创造性地引入市场机制,并设定相应的实施路径和操作指南,从而使得议定书不再仅仅是一纸空文。《京都议定书》最终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
在200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厘路线图”(Bali Roadmap)确定了2012年后世界各国加强落实《框架公约》的具体领域。“巴厘路线图”明确规定,《框架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包括量化的温室气体减、限排目标,同时要确保发达国家间减排的可比性。同时,缔约方达成“巴厘行动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给予发展中国家技术和资金支持等内容。
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协议。不幸的是,会议最终仅达成无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但该协议维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
(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之贸易方式及市场结构
在技术商业化尚不成熟而全球减排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以《京都议定书》为核心的国际多边环境公约和议定书以探索性的方式,初步奠定了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化机制的基础,通过市场的手段来帮助各国降低实现减排目标的成本,其主要方式包括:共同执行(Joint Implementation,简称JI)、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排放权贸易(Emission Trading,简称ET)。
温室气体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规划;低碳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低碳指的是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城市指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坚持低消耗和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现象,将高效率、高效能和低排放作为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的特征。我国在城市建设之中坚持低碳模式,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人和自然的关系,使用节约型能源,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低碳的内涵和定义
我国的低碳城市,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之下,节约使用能源,实现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可量化和可行的发展模式,我国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理念,贯彻科学发展观,着重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向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生产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以百分之十的速度递增,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城市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平也不断增加,早在2002年,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就位居世界前几位,并且连续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的加快,使温室气体的排放和能源消耗不断增高,使我国城市发展的能源消耗、生态脆弱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不断加剧,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住房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出现了刚性增加,导致了能源耗费无法在短期内下降。
2、低碳战略和城市发展模式的关系
我国目前的城市发展主要有一个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是高增长的模式,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十分快。第二,能源的消耗水平很高,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土地和能源。第三,高排放。单位的国民生产总值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三废的排放水平很高,远远多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第四,存在着严重的乱开发的现象,同以往片面开发的情况不同,很多沿海城市的能源开发水平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四十,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开发水平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第五,城市的发展不协调。区域之间的城市发展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增长速度缓慢。城市和农村之间发展不协调,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同时,在用地方面也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城市之中的生态用地和居住用地很少,但是工业用地的比重很大。第四,土地和人口急剧扩张,在近几年之中,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增加,因此,生活方式、人口素质的转变和程式化进程不相适应。
落实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就是在节约使用资源环境的基础之上,解决我国目前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挑战和矛盾。在城市化进程中落实低碳理论,通过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目标需求,应该坚持人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国的低碳城市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将之作为一条完善的产业链,实现集约化程度高的资源,使公共事业、就业与之协调发展,让全体居民都可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建设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安全运行、适宜居住、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城市。应该从容量和环境条件出发,确立完善的城市发展原则、区域发展原则,应该在完善主体功能的条件之下,保证城市的正确发展方向,同时转变消费和生产的发展,实现低碳城市的推广和试点。不断完善低碳理念的建筑节能、交通系统和城市规划的政策落实和政策制定,并且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广和建设有效的绿色建筑、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等技术手段。
3、城市规划的引导手段和引导措施
城市的产业结构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产生影响,在传统的生产之中只需要使用辅的能源,减少了单位产值所消耗的能源,交通运输、建筑和工业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之中,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完善工业用地的用地规模、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引导,减少污染水平高的产业,对印染、制革、造纸、有色金属、水泥、钢铁、煤炭和电力行业,应该提高行业的准入标准,对发展规模和备用地进行控制,坚持低排放和高能效的建设目标,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保证城市的持久化发展,对城市生活进行改善。
应该通过两个方面,提高交通规划的水平。第一,应该转变以往的交通模式,对交通体系进行绿色化的改造,对私人交通的数量进行控制,例如,使用单双号制度,减少城市交通体系的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对多种运输系统进行开发,对公共汽车进行辅助,能够方便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将自然车和公交车的换乘相结合,最终使交通的能耗不断降低,减少空气污染水平,同时,还能够增加人们的锻炼时间,实现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建设文明绿色的城市。
在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之中,应该重视推广和普及节能建筑,在建筑的施工和设计方面,应该使用节能的建筑标准,大力推动太阳能建设,提高太阳能的适用范围,加快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在住宅区的规划过程中,应该将风能和太阳能相结合,最终实现可再生的能源网络。使用低冲击的模式,实现环境和人的共同发展,保证道路、小区和城市建筑能够对雨水充分的吸收,最终实现水循环。
在进行低碳规划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绿色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做好城市内部的绿洲建设、自然绿化带建设,还应该对城市内外的整个系统进行综合性的考虑,通过光合作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浓度,使用再造林和绿化森林等措施,使土壤和植物的固碳能力不断增强。
4、结语
我国的低碳城市,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之下,节约使用能源,实现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可量化和可行的发展模式。在城市化进程中落实低碳理论,通过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目标需求,应该坚持人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顾朝林,谭纵波,刘宛.气候变化、碳排放与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9(3):38-45.
[2]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 (a)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