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光伏行业现状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光伏行业现状分析范文1
关键词:光伏发电 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光伏发电是一种利用光生伏打效应,将电能转化为电能直接供人们使用。它的核心是半导体材料,通常我们使用的是晶硅。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分为独立系统和并网系统,独立系统是将太阳能电池作为唯一的直接电源为外部供电;而并网系统则是将整个系统接入公共电网,并且要求所转化的电流符合电网要求可以直接使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口的增加,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煤炭等一次能源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和使用日渐枯竭,同时由于使用一次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并且为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不小的威胁。太阳能具有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可以再生,无污染等特点,可以说是人们心目中最理想的替代能源。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直接供人们使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零污染、零排放的发电方式在世界的范围内得到逐步的推广应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在我国,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电快速增长,而光伏发电的应用缓解了城市供电的压力。现在,已有许多在建或建成的项目中应用了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依附在建筑物表面工作,这种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的结合,将太阳能这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转化电能,用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向电网直接提供电力。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节省了空间,而且零排放,零污染,具有非常显著的节能功用,并且创造了巨大的环保效益。光伏发电还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维护简单,稳定性好,安全的特点,这些优点使得它被人们越来越多应用在建筑上。其中著名的建筑有北京鸟巢,上海世博主题馆,天津新建的生态城等。这些建筑采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系统所转化的电能可以供应内部用电,多余的可以卖给电力公司,在太阳能供给不足时可以从电网买进市电补充。
我国的光伏发电产业刚刚起步,还处在初步发展的阶段,我认为,我国的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还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2.1还未形成管制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的权威机构
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一些太阳能相对丰富但是难于输送电力的地区设置光伏发电系统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些系统在当前的科学技术的前提下是否能够真正发挥其优势,并且创造经济效益,推动电气节能的进一步的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没有具体的检测和判断的方法。在相关的规范中也未能设立相关判断标准和选取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也只是依据需求方的要求来建设需要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绿色建筑。没有一个权威的管制机构来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2.2行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不够先进
光伏发电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元件就是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的制造原料是晶硅,晶硅电池发电的稳定性相当好,而且发电功率高,几乎没有光衰效应。但是生产晶硅的消耗较大,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来自于生产多晶硅。我国生产多晶硅还是采用的国外技术的改良方法,这已经是目前所掌握的较为成熟的生产工艺了。但是美国、日本的发达国家掌握着其中最重要的提纯工艺。薄膜电池虽然用硅量较少,但是由于其昂贵的生产设备,我国主要依赖于进口。而与外国合作研制的生产设备,其成本虽然相对来说较低,但是由于技术不够成熟,薄膜电池的稳定性有待提高。
3改革创新,完善行业的管理
3.1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投入资金
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来说,光伏发电系统的造价昂贵,再加上建设时期银行贷款的利息、光伏电池的正常的衰减问题和对整个系统运营维护的费用,其经济效益的优势在与其他的发电方式相比较的情况下并不明显,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的对其进行扶持。如果没有政府的扶持,那么以目前的情况来说,这个系统在整个可以使用的周期内收回成本的可能性非常低。这时候如果加上前期系统元件的生产消耗和环境效益,那么它的经济效益可能成为负值。
3.2研发新技术,降低成本是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的光伏发电市场潜力巨大,如何保住我国光伏产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抵制外国产业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对于我国光伏产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技术创新是关键,我们可以在以下几方面中进行创新:
(1)钻研核心技术,特别是多晶硅的提纯技术,从而打破发达国家对其的垄断状态。
(2)提高电池的效率,降低成本,确保现有的工艺精益求精。
(3)研发创新技术,改进现有的制造工艺,选用新的电池制造材料。研究新类型的太阳能电池,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工艺成熟、可以大规模生产的目的。
3.3积极引进技术型人才
光伏行业的发展,说到底靠的是人才。现代的行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引进、培养高端技术人才迫在眉睫。抓紧人才队伍的建设,创建技术平台。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方法:
(1)招募具有过硬的专业水准的的人才,严格考察专业知识水平和动手操作的技能,同时也要考察其道德水平的优劣。
(2)对内部人员组织进行以提高其工作能力的专业培训。
(3)制订一定的奖惩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鼓励其自主创新,不断进取,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长足的发展。
4总结
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优质清洁能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在大中城市,由于经济发达、现代化水平较高,在公共建筑上建设并网光伏发电设施,逐渐成为了一种节能环保的标志,并且逐步的应用到居民区和办公区的建筑上,在城市公共设施的用电中提倡使用光伏电源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同时,光伏发电在交通领域,通讯领域和石油、海洋气象领域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虽然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发展还有诸多问题,但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它的发展,并且制定许多相关政策类似扶持该行业的发展,促进其产业扩大产业规模。该行业的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使我们相信,在未来光伏产业将能够和常规电力竞争。我国应该将光伏发电产业作为新兴的国家战略产业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伟,陈英杰.试论光伏发电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0期
光伏行业现状分析范文2
关键词:教学内容 光伏发电技术 软实力 硬实力
随着产业的发展,光伏产业从盲目的井喷式逐渐转变为了理智的良性发展。目前中国高校设置的光伏技术专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何与社会需求接轨,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快进入状态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光伏企业的人才岗位需求,探讨了应如何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才能满足岗位需要。
一、光伏企业就业岗位分析调查以及现状分析
中国的光伏产业中,电池产品主要涉及两种:晶硅电池和薄膜电池。其中晶硅电池(主要为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占光伏产业80%的产能,这主要是由于晶硅技术成熟、效率较高、成本控制较低等因素所致。薄膜电池(非晶硅、CIGS)产能较低,主要是由于制备工艺复杂、设备价格昂贵、电池效率较低等因素所致。巨大的光伏产业需要不同的人才,下面根据河北省的光伏企业,如保定英利、河北晶澳等分析光伏企业岗位人才的需求。
我国高校光伏技术专业起步晚,专业设置滞后,其中最早开设太阳能专业的也是在2007年以后(江西新余学院)①。先前光伏产业的人才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半导体等相关行业转型光伏的人员。
2.校企合作专门培养的职业技术人员②。
3.国内高校从相关专业转型的研究型人才,转型的专业也都为物理、材料等相关学科。
4.海归光伏专家和高端人才。此类人聚集在企业的高端管理层或具有很高的技术职称。
即使如此,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员工的流动性非常强;光伏技术专业培养滞后性;技术以及管理运营高端人才缺失。
以河北晶澳和保定英利两企业为例,其中宁晋以及保定、衡水等地为其主要生产基地。根据企业地域的发展规划部署,两公司主要运营电池、中游产业链。在两家企业中主要涉及以下岗位需求:工艺、设备、研发、质量质检、品质、采购等。如此多的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极为迫切。
现如今光伏企业人才选择的范围专业主要涉及材料、物理、机械、电子、光伏、新能源、电气、化学等,范围领域广,人才选择也十分广泛。故此在开设专业课程时,可以根据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凸显专业设置的优势,同时提高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双选”意向。
二、对高校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
针对上述分析,本文以光伏企业所需的系统工程师为例,论述如何根据现有的发展需求来进行光伏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
2014年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规划,总的光伏组件装机容量为14GW,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为8GW,地面光伏电站为6GW。如此巨大的产业规模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从企业招聘岗位来分析,最近几年光伏企业招聘的人才多集中在光伏系统工程师上,如何根据企业的需要来改进教学内容,主要阐述如下。
1.结合不同专业的力量,提升光伏技术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光伏技术专业是应对光伏产业发展而生,在诸多领域需要学习的知识有很多,现有的学制时间不可能开设所有的专业课程。根据地域的需求进行光伏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可更好地突显光伏技术专业设置的优势。可以采取专业之间互通有无的方法,来整合整个学院的师资力量,提升光伏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同时要对本专业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让他们多参加实践培训,培养“双师型”教师,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
2.提高公共课程要求,抓好基础知识传授。根据光伏系统工程师以及更高级别的工程师的要求,对所需人才计算机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将C语言改为实用性强的制图软件,可开设Auto-CAD,PRO-E等二维、三维的制图软件,同时加大了对英语知识的要求(尤其是专业英语),扎实的英语功底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际产品的认识。
3.拓宽专业课程领域,增强学生的硬实力。现有的光伏技术专业课程主要涉及半导体原理、光伏电池原理、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建筑一体化等课程,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范围较宽,但重复内容较多。在将光伏技术专业进行新的定位后,传统的课程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根据光伏系统课程的性质,我们要结合电力、电子等专业的课程构建来完善光伏技术专业课程,除了要开设常规的光伏发电系统课程外,还要开设逆变技术、并网技术等课程来加强学生对电网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开设电气控制技术、电气工程设计等课程来加强学生对电气器件的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由于光伏系统知识的实践性高,在开设课程后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次数,具体可采用以下方式来进行。
(1)校企联合,加强产学研的合作。通过联系相关的企业,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实习,时间不少于1个月,让学生对光伏系统的组成以及安装、设计有一个整体直观的了解。
(2)学校构建自己的实习基地。通过购买所需的光伏系统器件,来搭建属于自己的光伏系统实训场所。限于场地以及资金因素,学校可以进行部分改进,以降低器件的选购标准,提高器件的耐用性和系统的完整性,提高学生对系统构建的全面认识。
4.介绍光伏系统的政策法规,提升软实力。随着近两年国家在光伏产业发展上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国内市场急剧膨胀,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国家在光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法规逐渐完善,从“金太阳”到现在的FIT政策,国家政策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制度也越来越完善。通过政策与动态的讲解,我们既能把握最新动态,及时进行专业设计方面的调整,又能让学生避免在光伏系统申请时出现政策法规方面的常识性错误。
三、总结
本文通过保定英利和河北晶澳两家企业的人才需求,对现有的光伏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改革要求。专业的设置要集中教学优势,提升公共课程的教学比例,加大专业课程的选择范围,同时介绍现有的政策法规,以便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软硬实力。
注释:
①廖卫兵,罗双根,孔青荣,熊明辉.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太阳能光伏专业建设――关于太阳能光伏技术人才培养的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8(13):3.
②江民华,陈裕先,廖卫兵,熊明辉,李雪竹.光伏专业“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J].新余学院学报,2011(12):16.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就业岗位的调查分析,践行光伏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编号:13041334);衡水学院2013年度“服务地方社会发展”一般课题(编号:2013050)。
光伏行业现状分析范文3
[关键词]家电;电子技术;现状及前景
中图分类号:TG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48-01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家电产品和家电技术的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家电产品质量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在我国家电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电子技术是整体技术的核心,家电电子技术的发展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家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家电电子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不能够完全适应家电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由此可见,本文对家电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对于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家电电子技术概述
1.1 直流家电电子技术概述
直流家电电子技术是目前十分常用的一种家电电子技术形式,这种电子技术是通过直流电力来驱动相应的家电产品。这种家电产品主要适用于采用直流供电的用户。这种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新的技术形式,该技术被称为“直流调速技术”,这种技术主要被应用在高端的家电产品之中。这种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将交流电进行整流。目前,直流家电主要应用在运用光伏发电以及风力发电的住户当中,由于自身的技术特点,在发展的过程中通常要配套相应的蓄电池来更好地发挥几点的作用。
1.2 虚拟家电电子技术概述
虚拟家电电子技术是目前在城市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家电技术形式,在运用这种技术的过程中能够将用户家中的所有虚拟家电进行统一的控制,进行相应的能量资源整合。在运用虚拟家电电子技术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家电的开关功能、作业启动功能、作业行为模式以及作业的控制量进行控制,在对这些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进行控制。在控制的过程中往往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能够提升家电的安全性和节能性。
1.3 网络家电电子技术概述
网络家电电子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家电电子技术,这种技术的发展主要得力于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家电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人们的家中构建网络家电、家庭网络、智能家居等先进的家电产品,能够更好地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网络家电电子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功能实现途径是信息互联,这样能够更好地搜集用户的使用信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自动化控制和信息反馈。
2.家电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直流家电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直流家电电子技术是通过直流电力来驱动相应的家电产,这种家电产品主要适用于采用直流供电的用户。在用户的住宅中应用直流供电技术最早是由荷兰的电力能源研究中心提出的,这种提议和技术方法通过了多国的认证,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良好的效果,我国对于这种技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目前我国在应用直流家电电子技术的过程中只在部分的设施中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有350伏住在家电项目和供电项目,目前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2 虚拟家电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虚拟家电电子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我国在使用该技术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有由国外引进的LonWorks虚拟家电电子技术、Zigbee联盟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同时在应用虚拟家电技术的过程中也应用了我国自己研发的“E家佳”家庭网络联盟技术,这种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着良好的使用效果。但是目前这种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家电的相关控制规范存在着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家电电子技术的发展,仍然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和解决。
2.3 网络家电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网络家电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家电电子技术形式,在我国目前家庭网络还没有完全普及,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家电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讲家电和因特网相结合。目前我国用户使用的家电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和音频、视频有关的网络家电、其二是和家庭家电自动控制有关的网络家电。其中前者在发展的过程的市场更大,能够带给用户更好的视听体验,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而后者的整体应用范围和市场较为狭窄,往往是在高端住宅中有所使用,因此如何降低其自身门槛,开辟市场已经成为网络家电发展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3.家电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景分析
3.1 网络家电电子技术发展前景
网络家电及其电子技术是目前家电市场中最热的设备和技术形式,很多家电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推出了相应的样板屋,同时有很多高端用户已经开始使用网路家电,整体的使用效果较好,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是这种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向数字网络信息融合的方向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在更多的家电中有更好的应用,尤其是在小家电发展的过程中会有更好地应用。在未来家电行业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家电及其电子技术会是行业发展的热点,同时也会为家电企业自身带来十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2 直流家电电子技术发展前景
直流家电及其电子技术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的前景十分广泛,这主要是因为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人们在使用家电的过程中开始使用光伏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在使用这些电力能源的过程中就需要搭配使用直流家电及其电子技术。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搭配相应的蓄电技术来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当然这种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需要相应配套设施的发展与使用,还要解决一些市场准入和行业剪短的问题。这种家电电子技术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值得进行进一步地探索。
3.3 虚拟家电电子技术发展前景
虚拟家电及其电子技术在目前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但是未来发展的市场前景同样十分广阔。运用这种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能源、能量和家庭物质资源的结合,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家电行业应当依据相应的发展需要来设计丰富多彩的软件,要保证产品能够更好地适应人们生活的需要,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人工智能的发展,当然这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但是总体来说,虚拟几点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景较好,值得进行相应的投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更好地充实我国的家电市场。
结语:综上所述,在家电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家电电子技术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核心,目前我国主流的家电电子技术主要有直流家电电子技术、虚拟家电电子技术、网络家电电子技术。本文在开展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对这三种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做出了相关分析,不同的家电电子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点,同时也有着自身的发展劣势。因此,在研究家电电子技术和促进家电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要对不同技术的发展前景有较好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不同技术的优势,促进家电行业的发展,满足人们对于家电产品的需要。
参考文献:
光伏行业现状分析范文4
【关键词】 新能源 产业 雾霾 困境
新能源产业被确定为我国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产业竞争环境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企业数量的增多而日趋激烈,不断成熟的国内市场正推动着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产业战略机遇期,不管是已经具备新能源产业基础还是即将进入新能源产业的地区,都面临着如何实现本地区产业持续升级以及经济跨越发展的问题。近日持续的雾霾进一步警示中国经济到了要加快转型的时候,经济发展不可只看眼前利益,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大面积爆发雾霾天气
从2013年1月10日开始,全国33个城市经检测显示空气严重污染,全国超过130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发生严重雾霾灾害天气,京津冀、河南、江苏等多个地区都大面积爆发雾霾天气,道路能见度不足2000米,个别区域甚至不足200米,多个地区的PM2.5监测数据爆表,甚至超过了最高污染指数500,首都北京更是首当其冲,PM2.5每立方米超过了900微克,达到中国有PM2.5检测数据以来最高记录。
多方研究已经证实,PM2.5是形成雾霾污染主要的原因。而构成北京等地PM2.5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扬尘、燃煤、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及机动车排放等,其中燃煤和机动车排放等是核心因素,此外还有本地工业、扬尘等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因素,也包括周边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叠加的因素。工业在为经济和社会提供原材料和产品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
PM2.5可直接吸入肺中,对人体伤害较大。有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近20年增长高达8倍之多,已经正式替代心血管病成为第一大致死病因。PM2.5引起我国居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发病率不断攀升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严重的空气污染,迫切需要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1、大力发展新能源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都非常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美国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战略,提出到2030年清洁能源达到30%的目标;欧盟宣布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20%的目标。目前,我国已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工程列为“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可见,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各国摆脱传统能源掣肘、占领未来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培育新的优势产业等具有战略性意义。
2、环境污染代价高,新能源产业发展顺应经济持续发展需要
环保部近日的绿色GDP核算结果表明,从2004年到2009年,环境污染的代价已从5118亿元提高到9701亿元。这也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上升。大范围雾霾天气进一步预警,飞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已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了。中国应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入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提高天然气、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从短期来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改变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为汽车产业制定更严格的新标等措施,必然会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受损。但从长远来看,将极大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发展正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的正向外部性,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对环境具有友好性,而环境收益归于全社会;二是技术发展的正外部性,新能源技术使用的部分收益归全社会所有。坚持不断探讨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并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始终保持新能源的领先地位应当成为我国重要国策。正如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直接促使了1956年英国洁净空气法案的通过,推动了英国环境保护的进程。但我们不应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改善空气质量非一日之功,转方式、调结构刻不容缓。
三、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现实困境
1、国内外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
中国新能源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不论是政策环境,还是技术、市场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新能源产业已经被确定为我国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技术的进步和企业数量的增多导致产业竞争环境日趋激烈,不断成熟的国内市场对产业发展的拉动力量日益加强。
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上看,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迅猛增长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新能源产业主要分布于美国、欧盟、日本、巴西以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新能源产业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中,美国在新能源领域开发相对较早,也是全球新能源产业技术最成熟的国家之一;欧洲是全球新能源市场集中地之一,也是新能源技术开发中心;日本新能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各项新能源均呈现倍增趋势。在太阳能利用领域,目前日本除了拥有日立、东芝、三菱等核电设备制造大型企业外,世界上太阳能发电的专利也主要由日本厂家掌握――夏普、京瓷、松下和三菱,它们被称为日本光伏领域的四大骨干企业。
目前,我国国内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生物质能。新能源的种类以及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如表1所示。
在区域政策和资源的影响下,我国新能源产业集聚特征显现,依托区域产业政策、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各集聚区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西南、西北等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其中,长三角区域聚集了全国约1/3的新能源产能,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高地;环渤海区域是我国新能源产业重要的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西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新能源项目建设基地;西南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硅材料基地和核电装备制造基地。
从创新能力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国新能源产业技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光伏电池制造、太阳能电池封装材料、风电装备制造、风电零部件制造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制造技术,中国新能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我国风电专利申请在“十一五”期间达到高峰,专利申请数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0%。2005年风电领域申请专利402件,同比增长151%,2006年申请专利610件,同比增长152%,2007年申请专利625件,同比增长103%。
截至2012年,我国核电在建机组同比增长175.3%,共有30台,容量32.73GW,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同比增长39.8%,增加到63GW,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201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较2011年增长42.9%,达到30GW。
2、我国新能源产业面临一系列困境
从我国新能源产业体系上看,不健全的因素偏多,凸显产业过剩与不足并存的困境。近年来,全球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光伏和风电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我国光伏产业面临严峻形势,既有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的影响,也与国内政策不配套导致的需求不足直接相关。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光伏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急剧下降。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光伏产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2012年10月,美国开始对我国太阳能电池征收14.78%~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249.96%的反倾销税;作为全球光伏产业最大市场的欧盟方面也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双反”调查。欧美的“双反”重创了中国的光伏企业,加速了中、美、欧互补的产业链条断裂,使得国内光伏产业利润大幅下滑、经营困难,很多中小型光伏企业停产,而行业龙头如尚德、赛维等上市企业也濒临破产。2012年,我国光伏企业的开工率不到70%。在这种形势下,政府频出救市政策。中央财政共拨付资金130亿元,支持启动光伏发电国内应用的总规模达到5.2GW;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免费并网措施、公布金太阳项目目录,旨在扩大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支持光伏企业发展。而对于风电设备制造行业,国内已经有80多家企业参与风电投资,各类大小风电设备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但由于国内核心技术的缺失,以及风电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风电设备质量存在隐患。风电零部件供应依然是限制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由于新能源产业运营体系不健全,导致新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背离,截至2009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2%左右,而发电量占比不足1%。由于产业体系不健全,新能源产业在发展中同时出现产能过剩和不足的困境。核心技术空心化的问题,在我国新能源产能的快速膨胀中,也正越来越突出。风电制造领域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自主研发企业数量和投入少,大多走的是引进路线,既有的成果实际推广应用成效甚微。除太阳能、风能外,生物质能源也被寄予厚望,尤其是生物质液体燃料,却也面临着原料收集、核心技术缺失和市场销售等难题。
3、我国新能源产业政策体系仍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对项目审批、专项资金安排、价格机制等统一的协调机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在中央和地方政府补贴狂潮下,吸引了不少短期投资者,各类新能源企业泥沙俱下,不少补贴企业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成为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绊脚石。另外,由于新能源和传统能源间的矛盾和利益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导致一些政策执行不到位。我国没有真正地建立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体制和机制,重大制度的设计不完善加之市场消纳问题,也使得风电难以更好地发展,在吉林、内蒙古等地有30%~40%的风电因为不能联网而被放弃掉。
在一系列成就背后,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非常突出。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天然气、水电、风电、核电4种能源加在一起,仅占全部能源消费比重的14.5%。这说明我国未来能源产业需要的不仅是产量的增长更是制度的改革,是能源体制的革命性变化。另外,我国的新能源市场多集中在海外,产业的外向型特征比较明显,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成熟度较低,还缺乏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完善的市场环境。
四、客观认识我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坚定信心寻求长远发展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新兴产业的成长是一国社会和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各个国家对于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侧重各有不同。英国、美国和欧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发展低碳产业为主,英国同时关注数字产业,日本侧重能源和环境产业,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中国则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通信七大产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
然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我们应该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未来的重要意义有客观的认识,有正确的判断,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在经过全球气候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石油地缘政治、欧美征收碳关税以及对华光伏“双反”调查、日本核泄漏事故、国内油荒电荒等一系列事件后,我国围绕能源如何发展已积累了充分的经验,并充分认识到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作用重大,现在已经显示出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中国政府将持续出台支持鼓励和优惠补贴政策,推动新兴产业需求爆发性增长。新能源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既要信心百倍,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在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推动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而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努力构建制度,更需要产业界从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如果在能源转型上的努力不够,中国的能源技术、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间将会有更大的差距,因此能源产业要有忧患意识。同时,鼓励能源技术发展需要相关政策支持,这对相关管理部门来说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十二五”时期,中国新能源要在规模和基本产业链条形成的基础上,实现质量上的飞跃,建立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当下,我们尤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快我国应用新能源的步伐。在技术层面,主要依靠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确保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要代表的新能源电力实现全部上网;在政策层面,相关的配套政策和规划也要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
治理雾霾污染将是促进汽车产业技术革新、带动汽车产业升级的又一次机会,将给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的发展带来机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同时也与广大民营企业家勇于探索、努力创新的奉献精神是分不开的。2012年2月1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相信未来,新能源领域中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加宽广。而对从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产业的企业来说,如何抓住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蕴藏着的巨大的发展机遇,仍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前行。
【参考文献】
[1] 施卫娟、李福保:云南省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新财经(理论版),2011(8).
[2] 张志刚:企业产业联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J].决策咨询,2011(1).
[3] 司凯、张琪:以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36).
[4] 王利政: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1).
[5] 郑江淮: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念、可能的市场失灵与发展定位[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4).
[6] 姜大鹏、顾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7).
[7] 马武松: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经济发展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加紧布局[J].中国科技产业,2010(5).
光伏行业现状分析范文5
【关键词】GMR;应用前景;推广策略;分析研究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行各业都有了很大的机遇。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鼓励科技创新。磁产业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经济全球化也对它有了深远的影响。而东方微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微磁)主要生产磁电子产品,GMR又是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它的发展对于磁产业有着直接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东方微磁GMR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国内GMR的发展现状,并就GMR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及推广策略研究,旨在为促进东方微磁乃至国内GMR的发展。
1 GMR发展现状
就目前而言,现在很多领域内都在使用霍尔元件。而随着GMR的出现,它的性能比霍尔元件更好,集成度更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品逐渐使用GMR来代替霍尔元件。目前GMR已经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通过GMR衍生出来的各种二次产品比如远距离磁开关,用于测速的磁转轴,用于定位的磁感应器件等。而东方微磁主要生产巨磁电阻芯片薄膜,通过芯片加工成其他的二次开发产品,公司GMR的生产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2 GMR现状分析
2.1 GMR在技术层面的现状[4]
通常,每个产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过程。而东方微磁对于GMR巨磁电阻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处于成熟阶段。公司拥有GMR的核心技术,对于GMR的生产薄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
2.2 行业企业的经济形式[3]
对于东方微磁来说,公司GMR的生产技术方面已经处于成熟阶段,但是由于公司成熟生产才将近一年,经济方面才刚刚起步,它的经济周期属于增长型。而且对于这个产业来说,国内这样的公司很少,能够掌握GMR这个产品核心技术的公司更是少之又少。就目前在国内来说,公司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磁电子公司,前景一片大好。
2.3 技术创新上的突破
对于技术创新上的突破,首先,是东方微磁公司自主研发生产GMR的核心技术。其技术是通过一系列的流程实现了将7万多个GMR芯片集成在一张光盘大小的薄膜上。这是他们产品上的创新,其次是工艺上的创新。为了满足他们产品的高集成度,他们从美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引进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在创新方面不断与其他国家的专家进行深入的交流以不断改进自己的生产工艺,实现产品更好的生产。
2.4 社会的认可度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刺激了人们许多潜在的消费需求。众所周知,汽车变得越来越普遍,人们对于汽车各方面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而GMR对于汽车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配件。汽车内部各项指标的检测都离不开GMR,汽车行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拉动了巨磁电阻的需求量。而现在人类也迈进了信息化的社会,各种信息的采集都涉及到巨磁电阻,GMR逐渐取得了社会上的认可。
2.5 国内外趋势研究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产业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于磁产业,国内的磁产业才刚刚起步。而东方微磁生产的GMR在国内虽然是一枝独秀,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能仅仅只是和国内的产业作对比,而是应该和全球的产业作对比。尤其是对于东方微磁来说,公司才刚刚起步,与国际接轨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3 GMR未来的应用前景预测
3.1 GMR的市场估值
随着人们对GMR效应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自旋子学逐渐兴起起来[1]。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NSF)提出:自旋子学科的发展及应用将预示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这就意味着GMR将会对我们未来的生活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未来的应用前景将会不可限量。相比霍尔元件而言,它的性能较霍尔元件好,集成度也比霍尔元件高,这就使得GMR很受消费者喜欢,它的市场价值将会无法估量。
3.2 国内同行业竞争情况[2]
东方微磁于2015年磁产品才投入生产,而同行业的公司国内仅有几家,以中巨磁能技术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于2015年11月成立,公司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设施还不够完善,产品种类也较少,这就使得东方微磁在国内同行业地位就非常重要。而公司在技术层面上目前正处于成熟阶段,目前生产的二次开发产品主要用于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工业控制及消费电子领域,而这一切也都基于GMR等磁传感器,这就使得生产的产品种类比较局限。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磁产品也将会随之大力推广。可以预测到,公司未来将会大力推广其他二次开发产品,拓宽磁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从而让公司走向世界前列。
4 GMR的推广策略
4.1 增加宣传方式[5]
由于东方微磁创立不久,企业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大。公司目前的宣传方式主要是线下宣传,而线上宣传方式很少,仅仅只能通过公司网址才能了解公司。公司今后可增加一些线上的宣传方式如微信、微博平台对其进行宣传,也可通过广告宣传的方式来进行宣传其二次开发的产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东方微磁,了解GMR巨磁电阻传感器。
4.2 采用公司品牌联合推广方式[6]
东方微磁目前虽正处在成长期,但国内生产GMR产品的公司数量不多,公司产品基本上垄断了国内同行业市场,若让其品牌GMR与其他品牌组成协作联盟,通过两个公司的品牌联合宣传,就能让两个公司的品牌更多的人了解它,这样也让两个公司实现了双赢。
4.3 进行销售促进
东方微磁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全资投入的,公司可与政府机构联合举办技术说明会、演示会等,这样可以让公司的一些产品效果得到直观呈现,可以引起潜在客户兴趣,同时通过所处行业专家的推荐来证明产品性能是最有效的广告,这样也可以间接宣传公司以及公司产品。
4.4 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由于东方微磁运营时间较短,企业自身建设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制度建设、文化建设等等。企业需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公司制度,建立企业自身文化,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去购买产品,从而达到推广产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松青,杨渭.巨磁电阻应用的现状与展望[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15.
[2]孙岳军.中国光伏产业竞争力现状与前景分析[J].复旦大学,2009(10):23.
[3]卜小平.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途径与前景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4):1.
[4]辛春来.行业分析的方法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2005(5):20.
光伏行业现状分析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机遇;挑战;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4.0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12-02
一、芜湖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芜湖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芜湖作为一个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城市,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5%,全市森林覆盖率为28.5%。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均居全国前列,获得“安徽省园林城市”称号,跻身“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并连续3次获得“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的称号。到2010年芜湖市已拥有国家3级及以上环境监测站4个;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为35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5%;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Ⅱ类标准,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3%;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99.6%,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9.4%。
2.经济基础现状。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芜湖市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实现了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902.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4%;财政收入为14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为900.69亿元,比上年增长46.5%;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下降0.8%;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5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5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28家外资企业扩大投资,与中央企业合作项目总投资为1348亿元。近几年,芜湖市经济增长与部分长三角城市相比均处于较高水平,经济总量与长三角的差距正逐步缩小,为芜湖承接长三角地区转移产业提供了物质平台,使产业承接成为可能。
3.产业结构特征。近年来,芜湖市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第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正以较快速度逼近长三角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芜湖市正处于第一产业维持、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地位逐渐上升的工业化初期,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农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服务业比重稳步提升,内部结构逐步升级。
4.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芜湖市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例如:芜湖市政府大力支持奇瑞轿车的自主创新,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拓全球汽车市场,加快实现以奇瑞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集群创新。芜湖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若干意见》,编制了自主创新重点项目库,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目前,芜湖建成了奇瑞、海螺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鑫科公司等2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奇瑞国家级节能环保汽车工程实验室批准组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建立了研发机构。
(二)芜湖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城市经济增长面临严峻压力。首先,根据《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的统计,芜湖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全球第十位,但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平衡状态,市区经济发展较快,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三县经济总量偏小,农业经济比重过大,存在“重生产、轻环保”的错误观念。其次,城市经济的增长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项目,但由于城市人口就业面窄,文化层次低的居民无法满足外企就业要求,产生大批未到退休年龄却依靠政府社保来维持生计的居民,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影响了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由于对高科技人才吸引力不强,人才磁石效应尚未形成,区域经济竞争加剧造成的人才外流对芜湖市经济发展带来压力。第三,近几年芜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但产业定位不明。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难以突破人才、技术、资金的瓶颈,缺乏竞争优势,片面强调经济过快增长必然会盲目定位,最终会损害经济利益。
2.第二产业中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能源消耗大。芜湖第二产业要发展,必须要依靠大量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来实现,加重了芜湖经济的高碳特征。据相关资料显示,芜湖市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和电力为主,2010年前三季度的原煤消费为518.68万吨、焦炭为52.29万吨、电力为39.8亿度、热力为240.84万百万千焦、焦炉煤气为16041.26万立方米、高炉煤气为133702.85万立方米、天然气为4483.13万立方米、汽油为4351.66吨、柴油为23411.74吨,其中,原煤和电力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7.4%(折标准煤计算)。三大高耗能行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能耗占比为88.9%,而工业总产值占22%。与此相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低耗能行业产值占比为51.2%,而能耗占比仅为3.8%。
三、芜湖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1.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力,推进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目前芜湖市工业经济结构上的突出问题是,高新技术水平低下、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不足,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大量过剩。落后的不淘汰,先进的上不去。所以,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克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忽视增长质量和协调发展的倾向,真正把着力点放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调整优化结构、全面协调发展上来,推进制造业生产手段的根本改造和大幅度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率,建立起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基于先进生产力的工业发展新优势。
2.充分发展新能源经济。芜湖市正处于一个快速工业化的阶段,对能源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但能源是有限的,因此充分利用新型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消费,以促进经济发展是迫切而有效的节能方式。结合本地实情,芜湖市可以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通过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安徽省拥有全国顶尖的太阳能光伏技术,芜湖市政府可以利用安徽省相关配套政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建立光伏电站。同时,可以有序稳步地推进核能和风能的利用,淘汰落后的生产力,实现向建设清洁高效能源的转变。
3.积极打造低碳产业发展平台。要把低碳经济理论转化为生产力,必须有具体的实践,将各种理论措施细化,建立各个行业的低碳标准。这些都需要有一个试点来进行前期探索,这使得低碳工业园的提出成为一种可能。因此,积极打造“低碳经济发展区”、“低碳工业园区”,提供一个低碳产业发展平台,可以成为芜湖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设想,如果在新园区,从规划之初就引入低碳理念,以此统筹城乡建设,在规划中再加以落实,逐步建立低碳产业支撑体系,会使产业结构调整变得更加切实可行。加上政府引资和投入的不断增加,为园区贯彻低碳理念奠定了重要基础,最终会走出一条具有芜湖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同时,芜湖市可以重点推动一批低碳经济示范工程建设,使研发和产业化互为依托,将重大技术产业化的责任与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使低碳园区成为芜湖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并起到示范先锋的作用。
4.转变传统能源的利用技术与手段。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仍将是我们最主要的能源之一。芜湖市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传统能源,但坚持走低碳经济之路,就必须转变对煤炭资源的利用技术,其途径是提高石化能源尤其是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和煤炭高附加值利用水平。同时,以先进的战略研究方法,如技术路线图、全生命周期评价等手段,对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进行全局性、系统性、基础性研究,为芜湖市低碳化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5.逐步构建和完善碳金融支持体系。芜湖市可以支持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将低碳产业作为优先扶持项目,在贷款条件方面给与优惠,增加对中小企业的减排融资支持,减少并努力消除低碳经济的融资障碍。其次,在资本市场上可以尝试为低碳企业建立公开发行和上市的“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具备一定资产规模和技术力量、运作规范的低碳产业上市,以尽快提高低碳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比重。
参考文献:
[1] Gilbert E. Metcalf (2009).Tax Policies for Low-carbon Technologies”[J].NBER Working Paper No.15054.
[2]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和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02):79-87.
[3] 鲍健强等.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04):153.
[4] 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3):1-7.
[5] 孙钰.投资低碳经济 迎接气候挑战[J].环境保护,2008,(03):72-73.
[6] 刘立、陆小成、李兴川.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低碳技术创新及其社会建构[J].中国科技论坛,2009,(07):48-52.
[7] 宋德勇、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9,(03):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