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留守儿童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留守儿童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留守儿童现状

乡村留守儿童现状范文1

关 键 词:农村 留守儿童 体育现状 影响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既有地域性的特殊情况,又有家庭性的特殊情况,可以说是多种情况作用下当今社会的一种特殊产物。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属于农村户口的家庭,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因各种原因流动到其他地区生活和工作,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投入严重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地区。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大多选择出外去打工并且夫妻二人共同出外打工比较常见。因为经济原因、户籍原因等因素,只能把孩子留在家里,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在国务院下发的《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把单一的传统教育向全面的时代教育转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庆市岳西县毛尖山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现状为研究对象,主要是毛尖山乡旭辉小学、毛尖山中心学校(初中)在读6-18岁的留守儿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与农村留守儿童体育状况相关的文献资料10多篇、著作10部。检索了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各中小学体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和体育设施分布情况的资料信息,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的体育锻炼情况和深度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现状情况。

1.2.2访谈法

在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的过程中,我们随机选取了部分家长和孩子,一方面了解所居住地方的体育设施情况和体育活动情况,另一方面了解孩子们所在学校体育教育情况和体育设施情况,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的体育锻炼现状。

1.2.3.1问卷调查的设计

在设计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问卷调查内容的有效性与内容的涉及面与调查研究的问题特征保持相对一致,针对所涉及的所有问题,咨询了体育专业的专家、学者、一线老师的意见,对问卷内容不断修正更改,最终形成问卷。

1.2.3.2问卷调查的发放流程

由于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调查员在发放过程中,监督并解释整个问卷调查的过程,及时回收,共发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9%。

1.2.3.3数据处理法

通过计算机利用Spssl2.0对回收过来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分类,根据研究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和分析

2.1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2.1.1人口统计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中,男、女生留守儿童分别占58%、42%,其中男生比例大于女生,但是女生平均年龄大于男生。样本年龄主要在6-16岁,其中8-14岁占总人数75%。

2.1.2目前监护人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样本中,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占31.72%,与父亲单独生活在一起的只有14.40%,但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所占比例较大占52.41%。在走访各个农村留守家庭中发现,绝大多少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沉默寡言,孩子们大多数比较恋母,畏惧父亲,在长期家庭教育中得不到足够的教育,对孩子心理、生理上造成一定影响。

2.1.3家庭经济情况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容乐观,所以才会出现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涌向经济发达地区,把孩子留在家里生活。在调查样本里,孩子生活费在0―100元之间的竟然高达45%,在100―400元之间的有37.5%,但只有17.5%的孩子生活费可以达到400元以上,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孩子能购买的体育运动产品也是非常有限的,更别说花钱参与体育锻炼。

2.2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现状

2.2.1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有92.5%的孩子表示喜欢体育锻炼,不喜欢体育锻炼的只占7.5%。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质、减小压力和释放心情、减肥、交更多朋友。这些说明农村留守儿童还是有较强的体育健身锻炼意识,对体育锻炼的需求也高于人们的期望值,他们还是希望能够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2.2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农村留守儿童是生活在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地方体育条件有限,而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地方,常见体育锻炼器材严重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体育器材拥有率普遍低于城市周边地区,体育教育投入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开展的项目影响也是巨大的。通过问卷调查样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前5位分别是跑步、羽毛球、乒乓球 、广播操、骑自行车。

2.2.3 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地点选择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时间和地点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根据样本数据,52%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每天锻炼不超过1个小时(不包括体育课),17%的农村留守儿童可以参与体育锻炼2个小时左右,只有5%的农村留守儿童每天体育锻炼时间可以超过3个小时。体育锻炼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学校操场、公园、家里。但是有65%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没有固定锻炼的地点,23%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地点是学校操场,只有极少数人(19%)选择公园或家里进行体育锻炼。农村体育健身器材的严重缺乏,没有适合的场地进行体育锻炼,都影响着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质量和时间,阻碍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成长

2.2.4体育锻炼的形式

农村留守儿童在农村可以利用的体育锻炼设施是很少的,都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形式单一,枯燥。通过样本数据统计显示,78%的农村留守儿童喜欢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13%的农村留守儿童喜欢独自参加体育锻炼,只有5%的喜欢和家人一起参加体育锻炼,这三种形式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有较强的朋辈群体观念和独自自主观念。在遇到困难时,52%选择向朋友们求助,28%选择向家人亲戚求助,只有9%选择向老师长辈求助,看来农村留守儿童对朋辈的依赖超出了对家人的依赖,这是明显亲情缺失导致这种现象。

2.3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

2.3.1家庭体育环境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体育意识淡薄,特别是其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不关心孩子的体育锻炼,希望孩子把更多时间放在学习上,把体育锻炼看做一种“无用的行为”,甚至阻止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更别提积极的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了。由此可知,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锻炼的根本性原因,尤其家庭经济情况、监护人对体育的态度等对其有显著影响。

2.3.2学校体育环境

学校体育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配备以及学生的数量等。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安庆岳西县是安徽省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大多数安庆岳西县的中小学校,地域偏远,体育场所简陋,部分还存在安全隐患,学生多数沉默寡言,造成较差的体育锻炼环境。学生普遍反映部分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的开展,72%认为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课的开展,很多学校把体育课当做其他学科的“补习课”私自占用体育课时间。另外68%的人觉得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不能让自己尽情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2.3.3 农学留守儿童自身的因素

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年龄比较小,对体育锻炼的作用没有更深的认识 (23%的孩子认为体育太累),体育意识较差。87%的孩子没有具体体育锻炼计划,9%的孩子有体育锻炼计划,但是并不能遵守锻炼 ,只有4%的孩子体育锻炼有计划并且遵守下去。大多数孩子没有体育特长和爱好,而且部分孩子体质比较虚弱,发育不良,在体育游戏中表现不尽人意,增加他们心理的负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体育行为和体育现状。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1)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只有极少数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但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分布广,带给社会一些问题。

(2)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和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行为。大多数父母比较支持孩子参加体育锻炼,隔代管教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因本身教育水平低,没有能力在学业、体育锻炼上提供帮助。

(3)农村地区的体育设施严重缺乏,体育活动内容也较为单一枯燥,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可以选择的体育项目不多,导致体育项目的选择出现区域化、集群化现象。

(4)与性格内向,自卑心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在体育活动中,往往比较紧张、怕人,害怕参与竞争[4]。

(5)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学校的体育环境比较差,表现在缺少适合的运动场所、缺少运动器材、缺少专业的体育指导老师等。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不够,体育课的开展没有达到国家教育部门的教学要求。

3.2建议

(1)加大对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特别是运动场地的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补助优惠政策,鼓励体育基础建设走向农村,深入农村。

限制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专有的运动健身场地,在全面健身计划运动启动后,城市的很多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保障。

(2)加强对监护人的指导、交流合作,密切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育教育问题。

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程度不高,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对于体育锻炼的功能认识不足,给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和心理压力。学校应主动承担点责任,把体育教育延伸到留守儿童家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3)建立健全的农村地区体育教育体系,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相关问题,保障学校体育教育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体育锻炼,参与体育锻炼。

(4)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干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长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教师责任制度。

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很多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如果不及时解决,对他们会造成很大伤害。农村体育教师要定期举办适合的体育活动、体育赛事,加深他们对体育锻炼的理解,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同时也拥有一个阳光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陈绍艳,胡庆山,杨成.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33(1).

[2]高建磊.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

[3]任秀安,郭燕.河南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体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新乡、焦作地区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

[4]杨荣.体育活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品行影响的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2).

[5]柳友荣,罗永义,柳泳.农村社区体育: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干预的现实路径―基于公共治理视域[J].池州学院学报.2013,27 (2).

所获荣誉:

乡村留守儿童现状范文2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情感; 价值取向; 行为方式

中图分类号: 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6-0126-0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不断增多等情况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口素质以及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绥化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例较高,留守儿童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绥化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绥化地区唯一一所地方性高等院校,在拓展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本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针对当代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年龄差距不大、充满青春活力、容易沟通交流等优势,积极引导我院大学生深入绥化市周边的农村关爱和帮助这里的留守儿童,即拓展与延伸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路径。

一、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

为了把握乡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2008年3月,我院大学生对绥化市周边辖区内的72所乡村中小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其中小学14所,初级中学56所,中小学结合校2所,这些学校共有在校生29 393人,其中留守儿童4 300人,所占比例达到14.63%。透过统计数据发现,这些孩子的主流价值观是积极正确的,精神生活在整体上呈现出健康向上的正态变化。其中58%左右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日常表现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强;70%以上孩子在思想状况、心理情感方面积极健康。这些数据表明,绥化市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但仍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价值取向有待引导

一些家长由于常年在外,往往用金钱来弥补对孩子缺失的亲情,致使一些孩子滋生了享乐主义思想倾向。有16%的留守儿童把人生价值定位在金钱、权力、地位和生活享受上,认为长大后也会象父母一样进城打工,没有理想、进取心不强,缺少人生目标和规划。

2.学习生活有待指导

由于农村图书资源不足,文化活动场所较少,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一,除了看电视,其他文化娱乐活动有限,其中有39%的孩子放下书包就看电视,加之,还有不少孩子受家长及监护人影响产生读书无用思想,致使69.7%的孩子回到家里基本不复习功课,学习成绩普遍偏低。此外,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导致留守儿童遇事无人请教,有了烦恼无人倾诉,碰到困难得不到及时帮助,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3.心理情感有待疏导

在调查中发现,30.5%的孩子与父母很少见面。由于留守儿童感情缺少疏通的渠道,有22.6%的留守儿童孤僻内向,37.2%的留守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顺畅的沟通,甚至害怕与人交流。对于这些渴望亲情却失去了亲情的滋润,心理上长时间处于“情感饥饿状态”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的心理健康、人格和智力发育受到消极影响则是很难避免的。

4.行为方式有待引导

众所周知,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天生的,但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亲生父母的关爱,再加上临时监护人的溺爱、放纵和疏于管理,致使有些留守儿童经常逃课,出入网吧等场所,进而产生厌学现象。结果导致这些经常逃学的孩子与社会闲散人员在一起,沾染了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说话不文明,缺少礼仪规范,惹事生非,甚至养成小偷小摸等不良或过激行为。

二、解决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自2008年4月,我院决定在全院开展大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心手相牵,共享蓝天”实践活动以来,尤其是笔者通过与绥化市周边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接触,以及在组织青年大学生关爱和帮助这些留守儿童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分析与整理,认为如下一些对策,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发挥了较大作用。

1.信函对接,热情相牵友爱之手

信函对接是我院大学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的开端,其做法是由大学生志愿者向留守儿童发出一封封热情洋溢的信函,同时还要邮出留守儿童复信用的信封和邮票。不断的信函联系,使留守儿童们开始向大哥哥、大姐姐敞开心扉,请教学习方法、倾诉心理烦恼,甚至个人秘密,大学生们用真诚的爱心唤醒了留守儿童的心灵,友爱之手真情相牵。

2.见面相识,不断升华纯真友情

经过一段时期书信的沟通与交流,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之间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许多孩子一旦有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就迫不及待的给大哥哥、大姐姐们写信商量,他们之间逐渐产生了见面的渴望,于是我院就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编排文艺节目,带着各自的礼物,到乡村学校去与留守儿童联欢、对接畅谈,见面相识活动不仅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还促进了这种纯真友情的升华。

3.请进校园,再度激发成才热情

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大学校园里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优雅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热情,我院还将许多留守儿童及临时监护人代表请进校园,组织各种参观、联谊活动。孩子们与大哥哥、大姐姐同吃食堂、同住宿舍,体验大学生活的美好,大学生志愿者的关爱之情以及他们的言谈举止,点燃了留守儿童奋发向上的理想和希望。

4.探亲回访,心灵交汇真情相依

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过程中,除我院组织的集体回访以外,更多的是大学生与孩子之间的个别交流和家访活动,尽管每人回访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却更加牢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当大手与小手再次紧握着的时候,他们之间已经有了心灵的交汇。当志愿者即将乘车离开时,留守儿童们跟着客车追跑着,彼此都流出了依依不舍的热泪。

5.协手通力,多种教育因素共赢明天

在信函沟通的基础上,我院还倡导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利用电话连线、手机短信、电脑网络等快捷方式来弥补通信周期长,信件易丢失的不足。同时鼓励志愿者积极主动与留守儿童的班主任老师和家长以及监护人建立联系,而且我院还抽调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资深教师到乡村学校为监护人现场辅导和讲解,共同研究成长期孩子的教育方法以及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关爱绥化市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的启示

大学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民工解决了后顾之忧,激励并促进了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也激发了大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意识,真正实现了一项活动教育两代学生的目的。

首先,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不仅找到了倾诉的知音,也觅到了成才的榜样。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渴求文化知识的心理是相通的,农村留守儿童也不例外,但他们与外出打工的父母交流有限,而监护人的影响更是少得可怜,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找到了可以沟通与倾诉的对象。在通信中这些平时厌学、沉默寡言的孩子们逐渐敞开了心扉,向大学生请教学习方法;开始与身边的人交流沟通,心理积压的问题慢慢的得到了疏导和释放。此外,大学生志愿者还为留守儿童讲述外面精彩的世界,讲述知识改变命运的事例,并用各种方法鼓励他们用奋斗去创造自身美好的未来,一次次把阳光与希望带给乡村的孩子们,期盼这些可爱的孩子能够带着理想的翅膀,飞向属于自己的蓝天!通过一系列请进校园和回访活动,孩子们潜在的愿望与激情被激发出来,他们甚至把志愿者的教诲作为精神寄托,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关爱留守儿童弥补的不仅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时也带给了农民工家庭的和谐与留守儿童成才的希望。

其次,对大学生而言,不仅学会了珍惜和关爱,而且也懂得了责任与感恩。社会生活实践是大学生运用知识、施展才华、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日常的思想教育,重理论讲授,轻实践锻炼,理论课教学由于不能针对学生的所思所想,去寻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使得教育的痕迹过于明显,导致大学生难以产生心灵碰撞并获得学习动力。通过关爱留守儿童,大学生走进火热生动的社会课堂,亲眼目睹了农村孩子家境的贫寒、生活的拮据,亲身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与刻苦,思想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发自内心地要为这些孩子做点事情。大学生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动态时空环境中践行感悟,理解和懂得了爱,也感受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发自内心地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一点贡献、尽一份心力。

最后,对高校而言,不仅激发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也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我们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开展以生活世界为支点、以问题取向为中心、以应用服务为指向的“项目制滚动式”实践教学,突破了以往理论说教空洞乏味的瓶颈,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的现实感、凝聚力和教育功能,让学生感悟到人间的关爱之情与至善之心,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和向心力,这是校园里的思想教育活动无法替代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的价值主体,他们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历练中自醒自悟、情景互动、理实交融、转识成智,在“生活世界”这一广阔天地中,由被动接受式教育转变为主动参与式教育,以独立的主体身份在实践中实现了自我教育的角色体验,形成了知情意行相对和谐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化、学分化管理,全面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实践运行、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形成了理论课教师、团学工作者和辅导员共同参与、多维互动的育人合力,使思想教育得以贯穿于关爱活动的各个环节,充分诠释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发展的教育真谛,是一项高校与社会互惠共荣、一举双得的新举措。

参考文献

[1]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5):13-15.

[2]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年(10):32-34.

乡村留守儿童现状范文3

一、留守儿童社会化主体的特征及影响分析

(一)家庭结构残缺及影响

家庭结构残缺主要指因儿童父母长达半年及以上不与儿童共同生活,导致家庭结构不完整。该村共有210户留守儿童家庭,其中65%的留守儿童家庭是父亲外出、母亲在家,34%的家庭是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子女与爷爷奶奶一块生活,其它家庭情况为1%。因此,该村拥有两种家庭结构, 是65%的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只是名义核心家庭,其实质为单亲家庭;二是类核心家庭结构,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留守儿童的模式。由于大多数家庭都是与父辈、同辈兄弟隔邻而居,再因留守妇女把大量时间安排在生产活动及社会活动上。因此,留守儿童在家活动时间主要与祖辈一块度过,即名义核心家庭与类核心家庭同质性明显。

1 类核心家庭对留守儿童社会教化的弱化。一是祖辈监护人思想观念落后导致对留守儿童精神道德层面的教化弱化,90%的祖辈局限于满足留守儿童物质、生活需求,而在精神和道德层面上缺乏管束与引导;二是祖辈监护人年老体弱和接受教育年限有限,无力承担对孙儿辈的监护和养育重任,他们平均年龄为66岁,80%的祖辈患有慢性疾病,40%的祖辈为小学文化,其余为文盲。三是祖辈很少有主动要求对孙儿辈的监护,只是一种无奈的被动接受。虽说监护人都强烈期望后代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但因自身综合素质较低以及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故难以担负起家庭教育或社区邻里教育的重任。

2,名义核心家庭对留守儿童个性的负面影响。由于该村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90%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由于父亲常年在外,母亲对孩子比较溺爱,又相对缺乏儿童心理发育知识,没有在孩子3岁以前养成独居室的习惯,尤其不利于男性儿童的角色认同。因此,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出定心理幼稚、依赖性强、孤僻不合群等个性特征,男孩子普遍缺乏阳刚之气。

(二)社会教化方式非人性化

在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上,监护人对他们社会教化方式简单粗暴,非人性化比较明显。非人性化的社会教化方式,违背了儿童的认知规律,无助于留守儿童对“社会”的内化,其原因在于其监护人教化观念落后。该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儿童AK要求的前三项分别为学习好84%,健康73%,穿衣吃饭54%。由此可知,他们主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智育、身体健康上,把其它方面就忽略了。总之,监护人从来没有想过塑造良好的、人性的家庭环境来对留守儿童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

(三)学校教育不规范

目前导致学校教育不规范的原因在于合村并校。合村并校致使中心校教学班规模扩张,每班学生数多达70人,严重违背小学小班教学原则;教师精力有限,无法顾及所有学生,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两极分化对该村留守儿童十分不利,双差生中85%为留守儿童。比起父母直接监护的孩子(非留守儿童)而言,大多数留守儿童努力学习,但成绩总不尽如人意,少部分厌学逃学,一味追求玩乐、物质享受;还有的留守儿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早熟,丧失了儿童应有的天真、幻想与童趣。

(四)留守儿童伙伴危机及大众媒体影响强化

同辈群体是儿童社会化的 个重要途径,同伴游戏互动缺位导致留守儿童伙伴危机。由于长期低生育率,同龄儿童偏少;该村同龄儿童居住地分散,且距离较远;该村没有公共活动空间。

在缺乏同龄互动同伴的情况下,该村儿童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观看电视节目上。由于较多电视节目并不适宜少儿观看,儿童缺乏自主辨别能力,特别是在监护人不在场的情况下,电视对儿童的教育效果实在是不值得乐观。

二、建议

1 加快全国范围的劳动力市场规范建设,确保劳动力的自由流通,弥补留守儿童残缺的家庭结构。现有家庭结构并不是留守儿童及其父母的主动选择,而是“二元社会结构”约束下的产物。因此,废除户籍身份制及附加福利制度,实现人口的自由迁移,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国民身份的真正平等,加快已非农化的乡村劳动力及其家庭的城镇迁移,还留守儿童个完整的家庭结构。

乡村留守儿童现状范文4

关键词: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教育; 角色定位

一.陕西省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我省构建和谐大省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留守儿童现象也是我省在转型期间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国家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促进教育的持续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都得到充分保障的今天,却有近5800万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来自父母的亲情关怀和教育。本文从家庭,社会和政府多方面出发,来分析留守儿童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1. 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

本研究对陕西临潼、蓝田、渭南、户县、周至、长安区等地共发放问卷310份,有效回收276份,有效回收率达89%。通过调查,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情况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父母中的一方监护,占总调查比例的23.7%。二是隔代监护,主要由爷爷奶奶或者祖父祖母监护占总调查比例的49%。三是上代监护,即孩子由亲朋好友监护,占调查比例的19.3%。四是孩子自我监护,占总调查比例的8%。

调查显示:单亲型留守儿童的生活相对较好;隔代监护与上代监护的儿童,监护人在孩子生活教育细节上做的不够好,过份溺爱,有时候职责也不到位;自我监护的儿童,监护责任完全在于孩子自身,这种情况下的儿童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父母主要从经济上满足孩子的需要,但是欠缺与孩子的情感沟通。

2.留守儿童学习的情况。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有了问题很少向家人求助。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11.3%,学习一般和很差的儿童占74.6%左右,良好的占14.1%。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监护人文化程度低下,或者监护人家务繁重,无力或无暇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

(二)政府教育的现状

家庭因素对留守儿童起着直接影响作用,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环境也是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容忽视的因素。

1.留守儿童面临教育危机

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在中国教育制度和政策下,留守儿童的教育费用主要由农民自己承担,农村的财政收入投入到教育上,特别是乡村教育上的资源较少,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始终无法落实,最终形成农村的学校农民自己出钱办,义务教育父母自己尽义务的局面,农村的教育设施、师资力量及资源与城镇无法相比。

2. 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感情关怀太少。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渴的孩子,特别需要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大力关注,从心里角度看,孩子在年幼时期如果缺少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们的性格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已经努力在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政府也应该将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问题考虑进去,多给予他们一些情感补偿,从长远来看,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对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的关注与支持。

(三)社会教育的现状

社会因素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发展以及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媒体、网络等的信息传播比较快,加之社会公众对于媒体、网络对象无法控制,而网吧等场所对于未成年人的限制不够严格,致使大量留守儿童迷恋于网络游戏或者不健康内容,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思想及人格发展。许多留守儿童犯罪都是从媒体或网络节目中学习的,因而公众或者说社会群体要对传媒内容予以慎重考虑。

二.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研究对陕西省若干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和走访,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从家庭、政府、社会三个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一)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1.监护人监管不利。

调查显示:43.62%的留守儿童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监护人大多年龄偏大、文化较低,只注重孩子吃穿和安全问题,在儿童所需的营养和健康方面不够重视,对儿童心理、情感和品德的关注较少,更谈不上有意识的家庭教育。很多监护人忽视留守儿童的内心真实感受,对他们的思想变化了解不及时,容易使他们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心理、品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大多监护人溺爱孩子,导致留守儿童放纵任性。

2.留守儿童与父母(监护人)沟通困难。

长时间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造成留守儿童对父母亲情的缺失,使其逐渐淡化亲情观念,出现问题不找父母或者监护人沟通。调查显示:41.9%的留守儿童经常与父母沟通,54.25%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沟通,3.85%的儿童无法与父母沟通。

(二)政府教育方面的问题

1.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教师队伍师资力量缺额大,编制不足,而城镇教师数量严重超编,造成农村小学没有教师上课,只能聘请一些初中毕业生临时代课,导致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下滑。

2.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形式把中国公民分成身份不同的两大类,蜂拥入城的农民工居住在城市,户籍却在农村。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应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农民工子女在流动的同时,教育资金并没有随之流转,从而使处于流入地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不了流出地政府的教育财政补贴,也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

乡村留守儿童现状范文5

1.农村常驻儿童教育问题突出

城乡二元模式促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大量农村留守儿童。“意见”打破“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模式并且保证随迁子女在迁入地的受教育权利,将再一次促进曾经因为顾及子女教育而未进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此前,随迁子女在迁入地受教育权利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并且得不到与城市孩子相等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受到“户籍”的阻碍,因而绝大部分进程务工人员将孩子留在家里。而今,孩子可以随着父母迁入务工地,并且在务工地接受与城市儿童相同的教育,无疑导致务工人员将留守儿童随迁入城。新户籍制度相对地保障了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给曾经的留守儿童带来接受优质教育的希望。与“随迁”或曾留守的儿童相比,农村常驻儿童则成为相对弱势的群体。常驻儿童的家境比较贫寒,世代农耕,经济收入全部指望几亩田地。家庭经济稍微宽松的儿童已由“留守”向“随迁”或“流动”转变,而常驻儿童家庭经济不乐观,只能指望已经萎缩的农村学校。相比留守儿童,新户籍制度给常驻儿童带来更多的是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较之后的失望。大批学生流向城镇、乡村教育走向衰落的同时,农村常驻儿童的教育权利及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乡村学校的撤点并校,使得农村优势资源过于向城镇地区集中,导致农村常驻儿童失去了一些教育机会,这对乡村常驻儿童的伤害是非常严重的。

2.学校教育“离农效应”进一步强化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教育价值取向:农本主义价值取向和城市主义价值取向,前者更多为“为农”模式,后者更多为“离农”模式。教育价值取向的“离农效应”强化主要表现在:首先,新户籍制度在推动进一步城市化中,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看到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为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化的需要,更多的农村人受教育的目的转向“离开农村进城”或者“跳出农门”。在当前情形之下,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就是如何比照城市教育,使之朝向城市教育模式。农村教育依然陷入“读了大学回到农村即是没有出息”之悖论,更多的大学生即使在大城市碌碌无为也不愿意回去建设乡村。其次,在教育者方面,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解体,农村教育已经不能依旧为“农村服务”。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人也应该全部离开农村,因此农村教育目标在于“离开农村”,或者产生“农民无用论”抑或“农村无前途论”。第三,长远发展上,“城乡二元户籍”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危机感。农村教育主要是指在农村经济社区环境里,对农村居民(或农民)及其子女进行的教育。长远来看,农村已经从户籍上消失,农村在当前情况之下早晚面临消逝,随着这一思想的蔓延,新户籍使“离农效应”进一步强化。

3.农村教育与乡村文化渐行渐远

文化是物质环境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农村教育的变迁也同其他事物一样,都是一种综合体,然而当下农村教育的变迁逐步驱离乡村文化。在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显然造成农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不和谐。首先,在课程结构上,主要以考试为主,农村学校教材采用与城市学校一样,既没有乡土教材也没有显现出乡村文化价值体现,农村教育已经步履维艰。乡村文化价值的显现不仅仅是乡土教材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乡村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即在整体乡村教育教材中应该体现对乡村社会与乡村文化价值的充分关注与尊重。其次,在教学过程上,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室用普通话教学,然而农村学校学生有着惯用方言,在教学过程中学到的东西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转化”,语言障碍往往难以使所学内容与生活相连,亦更加难以运用。再次,学校地理位置的设置上,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撤点并校”和寄宿制学校轰轰烈烈进行,农村学校的校舍距离农村越来越远。乡村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地域概念,成了一个没有实质内涵或者说缺少文化底蕴的空洞符号。作为文化生命的乡村已经终结,乡村社会成为文化的看客,不再具有自我文化生长与更新的能力和机制。学校与村庄渐行渐远,甚至没有了村庄的味道,“一村一校”逐步成为美好的回忆。

二、农村教育困境背后的多重原因

农村学校的教育困境是多重的,新户籍制度催生农村留守儿童转变为城市流动儿童,为留守儿童开启了“教育的春天”。对于常驻农村的儿童而言,他们所受到的教育比较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农村儿童越跟不上城市教育步伐,便对城市教育和城市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期待和向往,致使城市教育价值取向在农村蔓延和越演越烈。农村人走向城市,村庄在形式上逐步衰落,农村人吸取城市文化,城市文化在农村滋长,同时农村失去已有的文化之“根”,使现存的农村文化失去长期以来的传统之“根”,村庄在实质上衰落。农村学校教育是城市的复制和翻版,农村教育“有根”文化缺失而“无根”文化滋长。

1.新户籍制度催生农村学校生源困境

新户籍制度最直接的变革是促进人口的流动,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 102.55万。随着新户籍制度对于流动儿童教育权利的保护,农村留守儿童逐步随着父母进入城市接受城市教育。“要求各地要按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人数来拨付教育经费,同时加大中央财政对各地接收随迁子女学校的专项奖励力度”。改革“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落户问题”是此次改革的重点,这一政策刺激有能力的或者能力比较强的进城务工者将留守在家的子女随迁进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户籍制度为农村留守儿童带来“教育的春天”。且不说农村留守儿童进城之后收到的教育具体如何,但是最起码在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之间,有主动选择的权利。相对来说,新户籍制度对于随迁子女的教育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村的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部分留守儿童随迁入城,农村学校教育尤其是农村的教学点更是难以维持,甚至会出现倒闭现象。一些优秀的留守儿童随迁入城接受城市教育,由此而削弱原本已经与城市教师难以企及的农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对于祖祖辈辈世代务农,也缺乏城市就业能力,更无法适应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致使农村人不愿也不能进城,这一类人群的子女成为农村常驻儿童,不管农村教育衰败到何种程度,他们始终只能在灰心、失望中顽强坚守。

2.城市教育价值取向对农村人的诱惑

农村教育只是城市教育的翻版,农村学校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问题,不少农村学校把追求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重普通文化的知识传授、轻职业生活技能,农村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农村学校教育更多的教育目的是帮助学生顺利“过独木桥”并且“跳出农门”。即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使学生和他原本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就是使他们不断疏远这种环境……他自己祖祖辈辈所创造的文明在他眼里被看成是愚蠢的、原始的和毫无用途的,他自己所受的教育就是要他与他的传统文化决裂。农村学校教育有用之处不在于教给学生农村生活和生存的技能、心态和技巧,而在于诱惑学生埋头纸堆通过高考“独木桥”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新户籍制度下,大量的农村人流向城市,并且有一部分人通过在城市打拼而获得城市户口,过上了农村人羡慕已久的生活,农村学校教育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城市生活的需求,在教学上侧重城市价值取向而相对忽略农村价值取向;“农村无用论”在农村学校的蔓延,农村不仅仅在各个方面的硬件上比不上城市,在如今信息化和城市化逐步发达之下,农村文化已然没有价值,甚至有教师认为“走不出农村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而最终的表现形式都是需要逃离农村的生产和生活。

3.村庄衰落与学校“有根”文化缺失

更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大熔炉,吸取城市文化,村庄在形式上衰落。生活在农村的农村人难以抗拒城市诱惑,城市文化更进一步在农村滋长,农村文化被边缘化和异化,村庄在文化实质上衰落。村庄越来越小并越来越离散是当前农村的外在特征,村庄生活进一步接近城市,甚至更多的人不愿意从事农村生产。农村教育本应植根农村生产和生活,但是如今的农村教育已然脱离农村传统和已有的生产生活实际。新户籍制度的根本是要鼓励农村群体转向城市,致使城市文化横亘在农村之上,农村文化被淹没甚至被遗弃,农村教育已经不能引导和发展农村已有文化,反之使农村失去已有文化之“根”。农村学校原本有传播、继承和发展农村文化的职能,农村学校是农村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有时候还是唯一的文化策源地,他对于农村的智力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当前农村学校教育不仅仅没有承担起作为农村文化策源地的身份,反而在新户籍制度之下更进一步催促农村学校传播城市教育,进而使农村学校教育的传播根源异化。现存的农村文化失去长期以来的传统之“根”,村庄在实质上衰落,农村学校教育“有根”文化缺失而“无根”文化滋长。

三、农村教育的困境脱离及其出路

新户籍制度的颁发和执行,在一定程度上给原已艰难的农村学校教育带来困境。应保证常驻儿童教育权利,开展适合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的教育活动,以防止农村学校教育盲目向城市取向转变。

1.保证常驻儿童教育权利

教育的权利的执行与获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公平,新户籍制度改革对于农村教育的意义之一就是使更多农村学生享受日益均等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让农村孩子能够得到与城镇孩子一样的教育,拥有更好的教育保障和发展机会。新户籍制度的颁发和执行依赖于农村的发展,而农村的发展依赖于农村的人才储备量,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改变常驻儿童的教育状况。第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应该竭尽所能保证农村常驻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特别要使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师资、设备条件与城市均衡发展。这就需要国家在教育投入方面向农村倾斜,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使农村家庭子女也能够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第二,积极探索、建立公平有效的教师流动机制和管理办法,更好地解决教师合理流动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城镇教师合理地向农村流动,切实保障流动教师在农村学校的工资待遇及福利水平,解除他们在农村教育教学的后顾之忧,使农村常驻儿童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第三,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以解决农村师资缺乏和学生较少的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包班制现状、农村复式教学、一师一校等等,采取一定的教师培训、教法指导,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总之,农村常驻儿童教育权利应该在政策上予以保证,在教学质量上予以提高,在生活上予以关怀。

2.城乡教育取向的相互融合

城市取向模式和乡土取向模式,两种模式没有绝对好,亦没有绝对坏,两种取向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育者尤其是学校教师对于两种取向应该心知肚明。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更多的留守儿童进入城市,会让他们产生对城市教育的向往,有攀比心理的学生,在仅仅看到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外在差距之下,会对农村教育失望而向往城市教育。城市教育取向也有一定的不足:首先,城市教育本身针对城市,忽略农村本土生活,教育出来的学生总会犯“五谷不分”的错误;其次,在农村秉承城市教育取向,实则是给濒临边缘化的农村教育再一次雪上加霜,使之更加边缘化,从而再一次减少农村生源。纯粹的乡土模式也有一定的缺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纯粹的乡土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化需要。而纯粹的城市教育模式又完全脱离农村,应该将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相互融合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

3.教育文化寻根与村落合体

乡村留守儿童现状范文6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实例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157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伴随他们的也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的农民工群体,也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向城市去建设城市,才出现了这群被滞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对于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他们来说,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方面缺少了父母的指导和帮助,极易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更是如此,家教教育的常年缺失、学校教育观念的滞后以及社会教育扶持的空白,使得孩子在学习、心理安全、品德及生活等方面都受到诸多限制。教育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首先应该解决的,这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一代甚至几代人,同时对农村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及现状

第一,调研中农村中留守儿童数量众多,覆盖面广。百福司镇管辖的许多村存在留守儿童,如廖家坝村、石梁子村、高洞村等,且该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留守幼儿和小学生的比例远远超于初、高中生,这一庞大的群体对基础教育的影响相当关键。

第二,农村留守儿童以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为主。我们的调研发现,该地区的46岁及以上人员占比高达8476%,表明了百福司镇基本上都是老人,他们带着年幼的孩子,生活在镇中,即隔代监护。另外小部分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也存在亲戚代为监护的现象,这种监护或多或少也会阻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农村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将会持久存在。因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迁移愿望并不是很强烈,并不想扎根城市,只是希望挣钱回家;即使部分农民工已经开始在慢慢融入城市,但其市民化的过程也是十分漫长的。因此,只要农民工回不了家,子女的教育问题就会持久存在。

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第一,由于父母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仅仅停留在肤浅的层面。调研发现,该地区留守儿童的家长普遍认为外出打工挣钱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为了多挣钱他们回家的时间极少,即使回家过春节待的日子也不超过7天,有时候没赚钱就整年不回家,孩子们与父母相聚的时间不过短短几天。每次打电话回来,也是询问孩子有没有听话,成绩有没有进步,而没有去真正关心孩子,不走进孩子内心,也没法关注到孩子在学习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第二,学校方面由于观念滞后加上条件有限,使得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准备不足。村镇干部以及学校的老师没能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大多只关注孩子们的成绩,极少有人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目标和理想,学校也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去关心及呵护他们脆弱的内心世界。

第三,由于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农村社区教育基本处于空白,没能发挥社区教育的辅助功能。这里所说的农村社区即村组织等,在我们调研的过程中发现该地区很多的村干部压根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这一问题,自然也就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对其进行帮扶。此外,该地区的村落也极其缺乏教育及文化组织,在我们调研的几个村子中,仅有村委会等基本组织,但却不能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任何额外的帮助。

3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有条件31农民工对子女的教育逐步有了理性的认识

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即部分流动人口的子女经历了从正常留守到被迫留守,再到主动外出,再到主动留守甚至回流,父母一方考虑或者已经回到家中,开始理性思考并重视留守儿童的问题,积极配合学校及社会开展家庭教育,并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32生源的减少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提供了条件

由于部分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缺位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有的家庭找不到合适的监护人就将孩子一起带进城里务工。流动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多则相应减少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源量,从而促使农村中小学进行优化和重新布局,发展寄宿制学校、并充分利用调整后富余的师资来成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从而为学校教育减压。

33媒体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已经实现

近年来随着不少学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大学生进村开展调研、以及媒体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广泛报道,学者的大量研究使得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对该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并逐渐加深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并为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加快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对策思路

41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之一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要积极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家长需要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发挥到极致。首先在外出前做好孩子的生活及学习安排,并保证监护人有能力对孩子的学习及成长进行必要的监督和管理,当遇到学习及情感难题时,能及时引导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必要的疏导和沟通。其次,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孩子,用健康优良的品德影响孩子,助力学习的顺利开展;最后,还要积极与学校配合,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并驾齐驱,及时了解孩子的成长动向、学习及思想状况,并加强与教师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共同致力于孩子学习的进步与发展。

42学校尽力满足乡村教育的变化和需求

一是以家庭教育咨询等方式,使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观念、知识与方法技巧,从而唤醒对子女全方位的教育责任,并让他们认识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常回家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二是搞好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尝试学校教育的家庭化,使孩子在充满快乐、爱和理解的大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让学校成为孩子的另一个“家”。

43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

农村社区是留守儿童生存的又一重要环境,建立社区教育监护体系能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品行道德表现以及性格发展起到良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设立村委会、工会、基层学区等留守儿童帮扶组织,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及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5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是国家的未来和栋梁,这一庞大的特殊群体需要社会各界的接纳与关怀。如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就会阻碍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及成才,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要齐心协力,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致力于留守问题的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以期为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出力。

注:本文基于《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与创意绘本活动设计――以恩施州来凤县百福司镇及其所属乡村为例》这一实际调研。

参考文献:

[1]熊亚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张欣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研究――以天津市蓟县下营镇为例[D].天津:天津理工大学,2015

[3]王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