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发展概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光伏产业发展概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光伏产业发展概况

光伏产业发展概况范文1

一、引言

自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的经济持续低迷,其贸易保护主义也时有抬头,导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2011年的当地时间11月8日,美国商务部在华盛顿对德国光伏巨头Solar World在美分公司以及其他六家美国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提出的,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反倾销、反补贴联合调查申请举行首次听证会,决定对此案进行立案调查。此事件将影响中国国内75家主要光伏企业的对美出口。据悉,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组织下,14家中国光伏企业已经联合抗辩美国“双反”,并委托美国盛德律师事务所为应辩事宜。由于我国光伏企业的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因此,对此次事件处理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光伏企业的长期发展。在目前国际不可再生能源的日渐枯竭的情形之下,大力发展光伏能源更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采取“双反”调查的现状

受债务危机的影响,欧盟光伏产业大国削减了对光伏产业的扶植力度,而来自多家权威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数据均显示,因为欧洲市场萎靡及国内市场启动乏力的影响,2011年以来,国内光伏市场全产业链产品价格均呈一路下滑态势。在2010年12月,2011年5月和11月多晶硅料的价格分别为80美元/公斤,67美元/公斤,40美元/公斤;光伏电池片的价格分别为1.3美元/片,0.95美元/片,0.55美元/片;多晶硅片(156mm)的价格分别为3.6美元/片,2.7美元/片,1.5美元/片。

价格下跌的同时,是众多企业节节攀升的库存量。眼下国内的产能估计已经达到30GW-40GW,而2011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才达到24GW,也就是说,即使全球都用中国的光伏电池,中国还是有1/3-1/2的产能要放空。

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4大巨头英利集团、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赛维LDK太阳能有限公司陆续了第三季度财报,4家公司共亏损2.9亿美元。一度风光无限的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产能过剩,市场需求萎缩。受基本面的影响,在美国上市的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无锡尚德等中国光伏龙头企业,2012年以来连连亏损,股价下挫了70%以上,无锡尚德目前股价只有2美元左右,而它的股价最高曾经达到过85美元。

三、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从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太阳能的优势可以看出光伏产业是一个未来极具增长潜力的产业

在能源形势以及生态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产业蓬勃发展,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2000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为561MW,而2010年全球光伏太阳电池产量达到了27.2GW,比上年增长了118%,该增长率创下历史新高。在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方案中,光伏并网发电的增长势头最为迅猛。从2000年到2009年,并网光伏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0%;并网光伏发电在所有太阳能电池发电应用中的份额也由2001年的50%左右增长到2009年的90%以上。

据IMS研究收集的数据,2011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增长了24%,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4GW。其中欧洲仅增长3%,美国和亚洲加速了全球安装量的膨胀。去年,意大利取代了德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市场,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安装量占全球的78%。

从我国可开发的资源蕴含量来看,学者和专家比较公认的数字是,生物质能1亿千瓦,水电3.78亿千瓦,风电2.53亿千瓦,而太阳能是2.1万亿千瓦,只需开发1%即达到210亿千瓦,我国2010年总的电力需求为41.92亿千瓦时;从其比例看,生物质能仅占0.46%,风电占1.74%,水电占1.16%,而光电为96.64%。根据欧洲JRC的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将在世界电力的供应中显现重要作用,占比达到10%以上,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比例达到30%;2050年太阳能发电将占总能耗的20%,可再生能源占到50%以上,到本世纪末太阳能发电将在能源结构中起主导作用。下图为光伏发电和常规发电的比较,更可说明光伏发电这一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及未来价值。

从图1可看出,截止2010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占总电力的比例尚不足0.5%,而该产业在2010年的年产值已经超过3000亿元,吸纳的就业人数超过30万。由此可见,光伏产业若遭受打击而导致的社会经济损失将是十分巨大的。

(二)从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来看,光伏产业作为应对能源危机而诞生新能源产业,已经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从全球的光伏发电市场来看,其本质是一个政府政策驱动的市场,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仍是传统能源发电的8倍以上,如果完全依靠市场驱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将举步维艰,所以政策扶植成为当前推动光伏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政策突变不但使本国光伏市场立即陷入低谷,对全球光伏市场也产生了巨大冲击,这充分说明了光伏市场对于政策的敏感性。日本和德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证实了政策引导的力量。持续稳定的政策支持是光伏产业向前发展最有力的保障。

德国于1991 年首先提出了“1000光伏屋顶”计划,开创了政府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的先河。在2001年1月颁布实施了与“全网平摊”相配套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法》。2004年1月实施修正后的上网电价。在《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法》拉动下,德国的光伏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使德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发展最快的市场。

日本于1994年开始执行阳光计划,把光伏发电作为国家电力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06年,日本住宅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37.4万千瓦,规模比之制度开始时1994年的0.2万千瓦扩大了数百倍。虽然日本在2004年底累计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113万千瓦,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国,但由于在2005年停止了对太阳能产业的辅助政策,到2011年,其新装机容量占全球新装机容量的比例只有4%。从已有数据可以看出,这两个国家出台的光伏发电政策取得了预期效果,是有效使用政策工具的典范。

美国法律中促进太阳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有颁布于1978年的《公共事业政策管理法》、1990年的《清洁空气法修正案》、1992年的《能源政策法案》,其中2005年布什政府签署的《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一直沿用至今。奥巴马政府2009年经济刺激法案中,适用于太阳能光伏的政策主要有:可再生能源项目享受30%的初始投资补贴,代替原来的税收抵免;可再生能源贷款担保计划;可再生能源相关制造业可享受30%的税收抵免。2010年,美国参议院又通过“千万太阳能屋顶提案”,计划在2020年之前安装1000万个太阳能系统。

相对而言,中国的光伏产业起步要晚得多,相关政策与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也相对滞后。中国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但很多发展规划尚属于理论范畴,并没有确立具体的实施内容。2007年,国家电力监管会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2008年4月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开始施行。2009年3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7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金太阳示范工程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0年1月27日,中国政府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成立国家能源委员会的通知》。在这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一些扶植政策的激励下,在2007年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为20MW,占全球总安装量的比例为0.8%,到了2010年的时候,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达到500MW,占全球安装量的比例为3.1%。

世界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处于日渐减少的趋势,而随着世界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耗的能源趋于增加。由此,光伏产业作为最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将是保证国家持久发展的长足动力。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传统能源的过渡依赖必将成为我国发展的绊脚石。由此,如果美国“双反”不能打赢,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能源上再次制约于别人。

四、政策建议

1.组织一支精通WTO规则和相关法律的人才队伍。我国自加入WTO以来,频频遭受外国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而国内欠缺应对此类案件的相关人才,往往需要依靠国外的相关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应对此类事件的处理能力。

2.加强光伏产业链的整合。目前,我国光伏企业数目众多,产能严重过剩,必须引导优质光伏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以提高我国光伏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淘汰大量落后光伏生产企业,使供需平衡,促进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健全光伏发电应用的相关体系建设。包括产品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研究制定、并网管理办法的研究制定等,为光伏发电的市场化奠定基础。

4.加大政策扶植力度。研究主要发达国家针对太阳能发电产业的财税政策, 结合我国发展太阳能发电产业的总体规划,拟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一揽子财税补贴、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并积极进行落实,增加我国国内对光伏产品的需求,降低对出口的依赖。

参考文献

[1]赵玉文.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及思考[C]. 第十届中国太阳能光伏会议论文集:迎接光伏发电新时代, 2008.

[2]张耀明. 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与前景[J].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07(01).

[3]朱玉知,孙海彬,李国荣. 光伏发电政策工具与政府选择――基于德国、日本和中国的比较. 生态经济[J], 2011(08).

[4]朱震宇. 国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借鉴及启示[J]. 中国市场, 2010(13).

[5]罗如意,林烨. 美国太阳能扶植政策解析[J]. 能源技术, 2010(02).

[6]徐永邦,王彬. 中德光伏发电发展对照[J].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9(03).

[7]刘益君. 国内外光伏产业政策比较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0 (12).

[8]何晓萍. 光伏发电市场,政策仍需发力[J]. 新能源,2011(17).

[9]黄颖川. 工信部:光伏产业要警惕国际贸易保护主义[N]. 南方日报,2011.

[10]李少卿, 陈晓平. 中国光伏产业寒冬:一个靠天吃饭行业的困局[N]. 21世纪商业评论, 2011.

[11]曾卫锋. 国际经济学(微观部分) [M],2版.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

[12]胡润青. 国际光伏发电激励政策的变化和启示[J]. 中国能源, 2009(11).

光伏产业发展概况范文2

一、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从1958年开始研究太阳能电池,1971年首次成功地将太阳能电池应用于东方红二号卫星上,1973年开始将太阳能电池应用于地面。2002年在“送电到乡”工程项目的启动以及世界光伏市场的拉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开始快速发展。2008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突破2000MWp,确立了我国太阳能电池产能世界第一的地位。2011年我国多晶硅产能约占全球60%,硅片产能约占70%,多晶硅电池产量约占70%,组件产能约占70%。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也从2006年的2.25亿美元猛增到2011年的358.21亿美元,五年来增长了150倍以上。我国光伏产业的飞速发展,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产业分工和科技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企业为全球市场提供了质优价廉的产品,有效降低了各国光伏发电建设和应用的成本,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尽管我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制约其健康、稳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诸多深层次阻滞因素却依然存在。

首先,是产业链两头在外问题,即我国光伏产业链最上端的原料硅提纯技术和最下端的光伏产品市场应用普及这两个最关键环节均在国外。一方面核心技术的缺失使我国光伏产业沦为海外廉价组件生产商和代工商,例如太阳级硅原料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厂商手中,它们凭借垄断技术获得了太阳能产业链中最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国内大多数光伏设备仍需高价从国外进口,加大了我国光伏产业链下游环节的开发利用成本。

其次,是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光伏产业的高利润率以及风险投资基金和银行融资的介入导致该产业超常规发展,每年产能呈几何级数增长。2011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达到60GW,而实际产量为30GW,实际安装24GW;同年我国光伏组件产能为40GW,实际产量仅为21GW,国内实际安装500兆瓦。这意味着光伏产业组件的产能利用率仅为50%左右,我国光伏产能明显过剩。

再次,是出口市场集中度高问题。2011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为358.21亿美元,其中出口美国55.74亿美元占总额的15.56%,出口欧盟则高达204亿美元占总额的56.94%。不论美欧是出于贸易保护主义还是出于遏制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目的,其发动了“双反”且“双反”成立,至少反映出我国产品确实存在低价销售的情况。低价本身就是产能过剩的副产品,并且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并不绝对领先的我国光伏产品能以低价格大量出口美欧国家特别是德国光伏市场,这里面也有政府财政补贴的因素。所以,美欧以“双反”为由,谋求对我国光伏产业进行制裁自然就不可避免。

二、“双反”冲击下我国光伏产业面临的困境

(一)光伏产业发展整体大幅下滑

美国、欧盟、印度多方“双反”围堵的愈演愈烈,不仅使得我国光伏产业的国际市场环境迅速恶化,而且带来产业自身一系列矛盾问题的集中爆发,最终导致我国光伏产业在2012年开始出现从“炽热”到“彻寒”的逆转。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进出口总额为289.5亿美元,同比下降32%。出口降幅最大的是在光伏产品出口中占主导地位的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2012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占了全部光伏产品出口的64.2%,出口额为149.7亿美元,同比下降42.1%。作为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的最大省份,江苏省的出口额仅为96.1亿美元,同比下降36.3%。出口严重受挫和国际市场前景堪忧使投资基金与银行对追加投资缺乏信心,众多光伏企业面临经营性现金流锐减、资金链紧绷甚至断裂的风险。再加上产能过剩、供需失衡、库存和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结果造成光伏产业整体利润大幅下降、经营业务一片萧条。

(二)光伏产品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由于国内光伏市场刚刚启动,截至2011年底的光伏累计装机仍不足全球的10%,国内光伏电池/组件产品90%仍然依赖海外市场,所以受“双反”的冲击最大。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终裁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具体产品为我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模块、层压板、面板及建筑一体化材料等。“双反”税率终裁结果剔除重复征收部分后,无锡尚德适用税率为35.97%,天合光能适用税率为23.75%,包括英利、阿特斯在内的59家应诉企业适用30.66%的平均税率,其他未应诉的企业将面临260%以上的“双反”税率。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在美国原有10%左右的价格优势已完全消失,我国光伏产品将被迫退出美国市场,仅就2012年来说,我国光伏产品对美国出口就同比下降了30.5%。

(三)主力欧洲市场遭受史上最大冲击

美国“双反”造成的更深层次不利影响是策动欧盟、印度对华光伏“双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相对只占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量15%左右的美国市场,欧盟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光伏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2011年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光伏产品约合204亿美元,占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的57%。但从欧盟委员会于2012年9月6日正式立案公告对我国光伏电池发起为期15个月的反倾销调查,到今年宣布从3月6日起对产自我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强制进口登记,接连不断的“双反”冲击使我国对欧盟的光伏产品出口大幅下滑。2012年我国出口到欧盟的光伏产品总额仅为111.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5.1%。欧盟反倾销一旦最终成立,不仅我国光伏产业将失去超过200亿美元的出口额,而且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至少将直接导致超过3500亿人民币的产值损失,超过2000亿人民币的不良贷款风险以及30至50万人失业。

(四)光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在频遭“双反”重创下,不单使我国相关中小企业在日趋惨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而且使为数众多的光伏支柱企业也举步维艰。天合光能的全年财报显示,其在2012年净亏损了2.666亿美元;而据2013年3月4日英利的全年财报,其2012年的净亏损高达30.6亿元人民币。支柱企业如此,中小企业的境况更是被媒体形象地比喻为“哀鸿遍野”,普遍性亏损几乎是所有光伏企业都难以逾越的生死关口。事实上,目前90%的光伏企业已经停产,由此带来关联企业破产、银行信贷受损、大量工人失业等一系列严峻问题。此外,我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债务累计高达175亿美元(近1100亿人民币),其中赛维LDK负债总额高达60亿美元,无锡尚德、英利绿色能源的负债都超过30亿美元,江西赛维LDK、无锡尚德、英利绿色能源、中电光伏、阿特斯、晶科、天合光能等大型光伏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均在60%以上,整个光伏行业大约万亿资金存在坏账风险。

三、 “双反”冲击下我国光伏产业摆脱困境的处路

(一)产业纵向整合,重塑竞争优势

我国光伏产业应加大优胜劣汰力度,进行纵向整合。从太阳能级硅原料,到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一直到下游光伏电站,通过资本力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产业链有机整合,形成兼顾应用技术、系统架构和利益分配的新型模式。整合后的光伏企业应具备并网发电的能力从而消化现有过剩的产能并获得相对稳定的回报,并具备在各个环节可靠的低成本优势。

近年来,国内光伏电站招标及“金太阳”示范工程推进过程中,均曝出因组件质量不合格或延期交货而导致的工程项目开工率不足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下游电站开发商开始积极谋划向上游组件制造领域扩张,以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控制成本,并确保电站发电效率。由于产业结构决定产品结构,通过纵向整合还可改变我国单一光伏产品出口的局面(2012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出口额占全部光伏产品出口的64.2%),形成光伏产品、制造设备和项目开发服务共同出口的多元化出口模式,提升我国光伏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再加上相关配套政策,例如给予部分光伏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退税率,激励骨干光伏企业不断优化技术品质和有效控制运营成本,推动相关生产业发展,以及加速合同能源管理与光伏产业融合,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我国光伏产业多点支撑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二)突破关键技术,启动国内市场

现阶段全球光伏市场的动荡是暂时的,光伏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可再生能源取代化学能源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2011年我国太阳能光伏的安装量仅500兆瓦,占世界安装总量的2.08%,占国内产量的2.38%。当前国内光伏市场启动的难点在光伏电池的安装应用环节,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转换效率、稳定并网是国内光伏产业共同面对的技术性难题。当前应以金太阳示范工程等项目为抓手,以典型示范工程带动前沿关键技术的突破,以产品应用推广拉动国内光伏全产业链的快速健康发展。

在具体实施中,首先应扩大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规模,鼓励集中连片和自发自用;其次应鼓励自带储能单元、可并网/离网双模式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在条件成熟的地区积极推动智能微网系统建设;再次应推动具备大功率、大容量、高效率、瞬间充/放电、安全稳定、寿命长、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的飞轮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弥补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缺陷,实现光伏电力平滑并入电网;最后应前瞻性地开掘、培育终端消费市场需求,推广家庭并网发电,使普通百姓家庭成为光伏产品最广阔的市场。国内光伏市场一旦启动,不但可以创造千万亿的内需市场、增加数百万就业岗位,而且能够促进光伏产业研发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转战新兴市场,争取主导地位

2010年欧洲市场占全球太阳能市场安装量(18.2GW)的82%,2011年欧洲市场在全球太阳能安装量(24GW)中的比重降至68%。随着欧洲各国纷纷削减补贴,不论欧盟是否“双反”,我国光伏产业在欧洲的市场都将呈现日益缩减的趋势。由于近年来光伏产品的单价已经从2007年的超过4美元/瓦直线下跌到现在的0.6到0.8美元/瓦,大批发展中国家也逐步具备了使用光伏产品的基础和发展光伏产业的能力,东亚、东南亚、澳洲等地的新兴太阳能市场迅速崛起,中东、非洲和南美的采购商也开始涌现。2012年,我国对韩国、东盟和非洲的光伏产品出口同比分别增长了26.8%、22.1%和10.9%。

在新兴市场竞争中,我国光伏产业有机会引导市场,并参与主导规则的制定。目前我国一些光伏企业在新兴市场拓展方面已开先河,例如晶亨光电已对光伏电站设备进行调整和改进,使光伏产品更加适应非洲环境,提升电站的整体发电量。我国光伏产业应逐步将业务重心向新兴光伏国家和地区倾斜,认真研究其市场准入政策和经营运作流程,力求科学进入、稳定拓展和长期获利,积极开辟新的国际市场增长空间。

光伏产业发展概况范文3

【关键词】 县域经济 中小企业 工业园

在湖北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县域工业产业聚集度提高,在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化工、纺织、建材、医药、食品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县域特色工业产业群,其中部分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以现有的县域开发区为载体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宜昌磷化工、仙桃无纺布、鄂州燕矶的金刚石刀具、随州专用车改装、荆州石油机械、京山包装机械等一批产业集群,不仅在县域产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极大地带动了本地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部分产业集群在湖北省乃至于全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一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2011年,全省67家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聚集了规模以上企业2904家,比上年净增303家,实现销售收入5979亿元、上交税金181.9亿元,分别增长34.7%和33.8%;规模过百亿级的产业集群达到18个。二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随州专用车、宜昌磷化工、荆州石油机械、江夏装备制造等一批在全国和省内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已经形成。仙桃无纺布、鄂州金刚石刀具、通城涂附磨具、宜昌磷化工和化成箔、荆州石油机械、京山包装机械、谷城蓄电池、大冶劲酒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宜昌磷化工和仙桃无纺布两个产业集群入围“第三届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三是名优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2011年,县域涌现出“中国驰名商标”39个,占全省总量的四成以上。在培育自主品牌的同时,各地还引进了一大批名牌产品和名企落户湖北,与本地资源对接“联姻”,盘活存量,做大增量。

近些年来,湖北省各地抢抓沿海产业升级的大好机遇,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着力引进了一批行业领军型企业和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大项目。仙桃引来全球第四大印制电路板厂商——台湾健鼎科技,其投资5亿美元在仙桃建设中国最大的印制电路板生产基地,近20家上下游关联企业扎堆跟进,将建成年规模近500亿元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九州方园总投资50亿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园落户宜都,将建成“单晶硅棒拉制—硅棒切片加工—电池片生产—光伏组件—系统集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和产值将达300亿元的世界一流的光伏生产基地。

然而由于县域经济的工业化程度普遍不高,结构、质量和效益不优,县域产业集群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一方面,县域产业集群中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五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县域,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情况下,这些产业迫于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面临转型;另一方面,多数产业集群规模相对较小,导致集群程度不高,产业链缺乏纵向外延,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明显,企业之间缺少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利于资源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的流动,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情况。同时,每个企业生产所造成的大量废弃物不能进行综合治理,增加了环境保护的成本。

二、以县域资源为依托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布局从宏观上要求县域产业群体的集聚规模要适度,产业结构要合理,分工要明确且具有高效益,协作要密切并具有高效率,以便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优势,最大限度地获得县域经济发展上的集聚效应。研究证明,县域集聚群体发展的历史过程是选择建立某个县域优势产业部门起家,再逐步围绕这个主导部门纵向和横向地发展一系列有联系的部门,然后群体不断扩大、完善和系统化。影响集聚经济规模大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条件、县域经济基础、经济环境、经济社会主体质素、区位优势以及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等。据此理论指导,县域经济发展应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塑造风格各异、关系互补的县域产业分工格局,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取得较好的区域产业分工效益。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在于企业对这种聚集经济效益的追求。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提高了群内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县域中小企业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与销售额。同时,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可以使企业利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一体化生产与销售。以其“柔性生产体系”满足市场个性和多样化的需求,以集群这个整体的合力切入到全球生产链,这就是波特“钻石结构”的力量。集群内部通过专业化分工,可以整合企业内外资源,获得规模经济,使平均成本得到明显降低:垂直一体化降低物流成本,信息流动效应降低信息成本,企业集聚降低交易成本,人才集聚效应降低人才搜寻成本。集群还极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关系,它有利于信息的集中、传递和扩散,有利于经验、技巧的相互学习,能激发企业的创新。

经济发展需要发挥比较优势,而资源禀赋是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广大的县域资源禀赋上的差异,给县域之间的发展提供了互利组合的可能性。从这种意义上说,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特色产业是一个地方长期发展形成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往往得益于特色产业。要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充分发挥县域的资源和地域空间比较优势,依托当地的产业、地理资源、社会人文背景,形成特色,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群,就是要立足县域实际,顺应市场需求导向。突出地方特色,把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依托某一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此聚集企业,形成产业群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衍生新的产业集群,如此滚动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要发挥比较优势。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等不同,适合发展的产业也就不同,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时一定要从本县实际出发,要注重发挥本县的比较优势。选择本县最具优势的产业,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聚合各种要素,进行重点培育,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把产业链做长,完善产业体系。

三、实施产业集群政策,促进产业园区建设

基于产业集群要实现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政府管理部门在产业集群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注重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引导社会资源流向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建设。

产业园区建设有利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的规模经济。同时,产业园区企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容易形成产业链,加强上下产业链之间企业的联系,将污染尽可能在产业园区内企业之间进行处理,以做到减量化,保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地级开发区中对资源环境依赖较大的产业,以及精细化工、盐化工、磷化工等资源型产业集群,都应该运用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产业集聚和生态产业园的建设并重的原则,引导产业集聚,促使企业改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规划引导,强化工作措施,在形成特色、培植龙头企业、打造平台、配套服务上下功夫,突出发展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特色鲜明、市场优势明显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一方面,做好园区规划。依据产业布局的总体规划,按照“定位准确、功能完备、特色明显、长远发展”的原则,抓好各类产业园区规划,突出区域功能分工和园区产业特色,促进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另一方面,强化政策引导,按照园区发展定位,对有集群属性和与产业相关联的企业在特定产业园区落户的,可以给予税收、设施配套等优惠政策倾斜,对在其他地方落户的企业,则不给予相关优惠政策,以此引导企业向各类专业园区集聚,提高园区产业集群化程度,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与发展。

要切实创新服务手段。进一步完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政务运行机制,积极探索新的务实高效的服务方式,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要切实提高缓解制约因素的能力,要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市场的办法解决土地、资金等发展瓶颈。蕲春县漕河镇利用荒坡地建节能灯具工业城,建起41栋、1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实行农民得地租、集体得房租、政府得税收、老板得利润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样的经验和做法要在全省总结和推广,鼓励各地探索利用闲置、荒废资源引进外来投资、社会投资的新机制。

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强化“小进规”目标管理和跟踪督办;制定促进小企业升级培育计划,建立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育成机制,对列入计划的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配”发展之路,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进一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上规模、提档次、创品牌,培育壮大一批骨干民营企业。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坚持“放”与“扶”相结合,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和湖北省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放开经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办事程序,健全创业服务体系,为创业主体创造良好环境。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增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撑能力。 “十二五”时期,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湖北既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又有工业、交通、人才、科教优势,为促进湖北省县域要素集聚和产业承接提供了有利条件。优化发展环境,坚持以营造全国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强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大力发展重商文化,营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社会氛围,把重商崇企的理念转化为服务经济的自觉行为,破除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激发民间投资创业活力,把湖北县域建设成思想最解放、资源要素最开放、创新创业活力最强、发展举措最活最好的发展高地。

【参考文献】

[1] 柏玲: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J].经济论坛,2009(2).

[2] 刘宝珍: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J].北方经济,2008(3).

[3] 张爱琴:基于县域经济范围的山西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度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光伏产业发展概况范文4

【关键词】电子信息制造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战略性

1.电子信息产业概述

1.1电子信息产业的定义和内涵

电子信息产业的定义随着人们对它的认识也逐步发展,但核心基本不变即社会经济活动中专门从事信息技术开发、设备产品的研制生产、提供信息服务的产业的统称,是一个包括信息采集、生产、检测、转换、存储、传递、处理、分配、应用等门类众多的产业群。普遍认为它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两个大的分类。电子信息产业所包含的子行业众多,但不管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还是电子信息制造业,都几乎涉及到设备、软件和服务三大部分,这也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区别于传统制造业的特征之一。设备、软件、服务三个主要环节构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的一条主要产业链。

1.2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

国家层面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上海市在国家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和聚焦,把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九个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被确立为国家层面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它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高端软件。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六个子领域中,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都属于电子信息制造业范畴,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电子信息制造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各地区在现阶段乃至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主攻的战略要地。

2.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概况

2.1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呈现出的几个特点

产业发展梯次化、产业分工全球化。电子信息制造业具有广泛的国际性,其全球性采购、全球性生产、全球性经销的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主要从事系统集成和高技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而把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大量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发达国家在行业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产品生产规模化,产品设计个性化。电子信息产品大部分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达不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产品则很难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同时,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个性化逐步成为潮流,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为了适应市场的这一变化,柔性生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要求的产品应运而生。

产业界限模糊化,技术创新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与机械、汽车、能源、交通、轻纺、建筑、冶金等技术互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技术领域和更广阔的产品门类。

竞争核心技术化,竞争领域集中化。电子信息制造业领域的竞争核心越来越集中在关键技术的创新和垄断上。电子信息技术竞争的主要领域集中在软件、集成电路和新型元器件。软件是电子信息产品的核心,而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则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基础,并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从国家的层面上讲,美国、日本在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霸主地位源于掌握并垄断这些领域的产品开发和生产技术。韩国以及我国台湾为提高竞争力,也在大力发展关键元器件。印度、爱尔兰和以色列则在软件开发生产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2.2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情况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仍很突出,产业发展正处在从速度规模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收入增速大幅回落,出口形势急转直下,投资增速放缓,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未来几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调整和振兴,是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紧迫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电子发展基金的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截至2010年年底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7.8万亿元,在工业领域中位居第一。2010 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9%,比上年加快11.6 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63395 亿元,同比增长25.5%,比上年加快22.4 个百分点;软件产业收入1.3 万亿元,增长30%左右。

2.2.1集成电路领域

推动重点整机核心芯片开发和产业化。如高性能处理器、3G移动通信芯片、数字多媒体处理芯片、平板显示和LED控制、驱动芯片、IC卡芯片、信息安全芯片以及IP核等。持续推进制造业和封测业,增强产业综合实力。重点支持和舰科技、中芯国际集成进行0.13微米至90纳米系列先进工艺的开发和产业化。重点支持长电科技、天水华天、南通富士通等骨干企业进行FBP技术、MCM塑料等先进封装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支持LED的研发和产业化,完善产业链。三安光电、杭州士兰明芯、蓝光科技、武汉迪源等成功突破高亮度、高光效的功率LED芯片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晶能光电自主开发硅衬底外延技术。开发新型电子电力器件模块,推进节能环保。重点支持了IGBT、MOSFET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推动公共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平台的建设。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青岛等一些重点地区建成了若干个集成电路的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设立了基于SOC参考平台的国产IP核推广示范项目。目的在于通过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支持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

2.2.2计算机领域

计算机领域,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95万亿元。重点支持笔记本计算机、高端服务器等信息化关键产品。提高了国内企业的笔记本计算机设计、研发和生产能力;推动国内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笔记本计算机、服务器等高端产品;提升自主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国产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得到有效提升。其中,联想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0%。浪潮、曙光、联想等单位研制出运算能力超过万亿次的高端服务器,并实现产业化。重点支持网络信息安全关键设备。高性能防火墙、入侵防御等信息安全高端设备相继自主研制成功,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在电信、金融等重点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增强了我国信息安全的自主可控能力。

2.2.3通信领域

重点围绕终端、测试仪器仪表、天线、光纤拉远基站、室内覆盖产品、验证平台、业务平台、特色应用等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大了支持力度。积极推进TD-SCDMA的技术演进,广泛支持了TD-SCDMA增强型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加快成熟,产业链逐渐健全完善。

2.2.4数字视听领域

数字视听领域,2010年产值已经超过1万亿元。重点支持了基于自主标准和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卫星电视、数字电视前端设备、激光视盘机、数字家庭智能终端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产品技术领域。带动彩电业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数字电视相关产业发展较快,自主视听标准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企业综合实力逐步提升,初步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2.2.5电子基础产业领域

电子基础产业领域,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3万亿元。支持平板显示产品及成套设备、市场急需的高端元器件、进展较快的新能源制造装备和大宗的配套材料产品等,按照上下游配套思路,进行系统部署,促进基础电子产业链建立。通过多种联合方式打造平板显示产业链,面板、偏光板、彩色滤光片、背光模组的研发及产业化初见成效,已初步具备大尺寸液晶电视用液晶面板生产能力。太阳能光伏产业规模和投资增长迅速,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迅速提高,太阳能电池产量以10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连续4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多晶硅自给率大幅提高,光伏产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结论:从“十一五”期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和支持的重点领域来看,各领域都更关注核心技术和产业链的发展,集中于产业链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改造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不难发现,集成电路、通信及网络设备、汽车电子、新型显示都是现今乃至未来几年市场迫切需求产品的关键领域,而这些产品的特征或则核心就是节能、环保、低碳。

3.对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基于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良好前景,建议在发展该产业时,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3.1充分利用我国土地资源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对产业基础依赖小的特点,大力开展对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招商引资

我市有着土地、环境等发展制造业的优势,这些条件都对作为先进制造业的电子信息制造业有着一定的吸引力。要重点引进服务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拉长产业链。此外要充分关注新企业在全市乃至全国同行业中的技术能力和竞争实力,在支持产业集群建设和提升的同时,通过电子信息制造业创新能力强和创新要求高的特点显现,带动形成上海市产业创新的集群。

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基础,吸引已有产品的上下游企业落户我市。此外,依托上海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快、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品升级快、制造工艺变革快等优势和特点,可迅速引进利润空间大、技术先进的电子产品制造企业。

3.2积极引导现有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提升,向“微笑曲线”两头延伸,拉长产业链

“微笑曲线”准确地展示了产品形成的各个环节的价值,如图6所示。结合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现状研究,我们提出:

图6 微笑曲线

3.2.1“订单+产品”向“产品+技术”的转型,提升企业现有产品的附加值

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在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中的产出处于第二的位置(25.8%)。经过初步的调研,发现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同行业中技术领先的企业很少,多数企业产品以OEM(代工贴牌)为主。在产业中能掌握了关键技术及关键零组件的企业可获得更高利润,一般制造或代工企业只能获得非常少的利润,这是行业内的共识。因此,提升现有企业的能及和产品的附加值是上海企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以“永继”为例,该企业已从OEM向ODM转变,并在尝试向OBM的发展。其企业的产出逐年快速增长,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逐年增加。同样已成功转型的皓月电容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设计能力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得以发展的有效路径。

3.2.2“服务”向“服务+产业化”转型,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如果说“产品+技术”的转型适用于制造类企业,那“服务+产业化”的转型就适用于有一定技术研发能力的服务类企业。简单的例子就是上海众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转型,该企业其实是软件认定企业,多年来从事开发化工领域的管理和应用软件。而随着物联网在化工领域应用的进一步深化,传感器、数字仪表等物联网产品给电子信息制造业市场带来新的活力,而传感器、数字仪表等工业器件的信息化管理离不开软件管理平台。这样,众达公司一方面致力于研发物联网应用的软件管理平台,另一方面也尝试对平台中的工业器件的产业化,已在工业区买地准备建厂。这种转型,将企业自身的软件技术价值延伸到硬件产品价值中,有利地提升了企业的利润空间,相比单纯生产或则单纯研发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市场风险抵抗力和竞争力。这样也给我们一个启发,基于上海市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思考,我们可以关注从事软件技术研发的注册型企业的软件产品应用领域,一旦发现这些软件产品可以结合硬件生产具有产业化特征的,都可以将其引进,这样既延伸了企业的价值链,同时也解决了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高端发展时研发和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

3.2.3“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型,提升企业利润空间

这里就涉及到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随着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日益成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再仅停留在产品本身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正在逐渐提升服务在其整个经营运作中的比重。这其实在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得到了更好的体现,电子信息制造业也最适于服务化。比如一些国外的先进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已经不再是简单地销售产品,而在销售的同时,提供与该产品配套的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即“产品+服务包”,这样使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得到提升。

从目前上海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的现状来看,很大部分的企业在短期内很难形成行业内的技术优势。这样的企业,可以考虑从“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型。鼓励企业把低附加值的产品,通过整合产品营销和售后的服务,附加值得以累计,再把产品和服务打包一起往产业发展趋势中之高附加值的区块移动,从服务化的角度,提升企业的层次和竞争力。当然“产品+服务”的转型也适用于前面描述的其他转型企业。

3.3关注注册企业,鼓励成熟企业落地发展

光伏产业发展概况范文5

关键词: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2-0068-04

1.清洁发展机制的背景与内容

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明显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已成为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1-4]。增强的温室效应使全球的平均温度比1860年升高了0.6±0.2℃,预计到2100年,地球平均地表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1.4~5.8℃。气候变化不仅会对全球环境、生态等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还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空间等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

正是由于气候变化影响的深刻性,气候变化问题得到了各国政府与公众的极大关注。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从而使国际碳减排行动具有了法律性文件[5,6]。《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缔约方在2008~2012年间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2%[7],对于多数国家而言,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6]。

为使发达国家能够实现减排承诺,《京都议定书》允许发达国家出资和出先进技术设备,在发展中国家境内共同实施有助缓解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由此获得经过核证的碳减排量(CERs),作为其遵守《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的一部分贡献,这一方式称作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发达国家为完成其在《京都议定书》下的承诺,在2008~2012年的5年时间里,每年将需要通过CDM项目购买约2亿~4亿吨CO2当量的温室气体。

《京都议定书》第12条规定:清洁发展机制的目的是协助未列入附件1的缔约方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对完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做出贡献,并协助附件1所列缔约方遵守其依第3条规定的排放量限制和削减承诺。依据清洁发展机制:(a)未列入附件1的缔约方将获益于经确认(certified)的减少排放的项目活动;(b)附件1所列缔约方可以利用通过此种项目活动获得的经证明的减少排放,促进其遵守由《公约》缔约方会议依议定书第3条规定所确定的量化限制和减少排放的承诺之一部分(第12条3项),清洁发展机制应置于由作为《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的权力和指导之下,并由清洁发展机制的执行理事会监督(第12条4项),每一项目活动所产生的减少排放,须经《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指定的CDM执行理事会根据以下各项做出确认:(a)经每一有关缔约方批准的自愿参加;(b)与减缓气候变化相关的实际的可测量的和长期的效益;(c)相对于在没有进行经确认的项目活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任何减少排放是净增量。

2.清洁发展机制的特征

2.1 双赢性

清洁发展机制是一种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双赢作用的机制。正是由于清洁发展机制的双赢性,使得清洁发展机制受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关注,并有了稳步的发展。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清洁发展机制有利于其完成减排义务,同时是一种以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履行《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减排义务;清洁发展机制也是一种崭新的技术转让方式。在清洁发展机制的实施过程中,发达国家产品和技术的转移对其国内市场具有间接的积极作用,因为这将刺激发达国家环境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与出口,改善国内税收和扩大生产。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清洁发展机制能够为那些有利于转向更繁荣的更低碳强度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项目带来资金;鼓励和允许私人和公共部门的积极参与;为技术转移打开了一条新渠道,CDM资金投资的项目通常是那些替代老旧的、低效的石化燃料技术,或者带来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工业;增进能源效率和节能;改善当地环境;扩大收入和就业,消除贫困;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

2.2 双重目标

根据《京都议定书》第12条规定,CDM具有两个目标:协助未列入附件1的缔约方(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对完成公约的最终目标做出贡献;协助附件1 缔约方(主要是发达国家)遵守其做出的排放量限制和削减承诺。这个双重目标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议定书谈判过程中激烈争论的结果。由于双方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的优先顺序不同,争论的核心主要是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关注和优先考虑的是可持续发展、公平、共同但又有区别的责任、技术转让和财政援助;而发达国家优先考虑的是减排、排放贸易和信用、私营企业的参与以及实现减排承诺。

2.3 各方自愿参加

《京都议定书》第12条规定:每一个相关缔约方必须是自愿参与项目,也就是说,无论CERs的出售方还是购买方都是自愿参加。目前全球CDM合作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仍然表现出了多种灵活的模式,参与方涉及到了政府、企业、中介、贸易机构等。

2.4 真实、可测量和长期收益

CDM项目中,买卖双方交易的内容是CERs。而CERs本身是个指标,看不见摸不着,这样,必须是以实际项目为依托。CERs是如果没有该项目而上常规项目多出的排放量,其排放量是虚拟项目与实体项目的差值。虚拟项目是在现有条件下的普遍方案,其排放量要高于实体项目,其差值即是实际将产生的减排量。因此,实体项目的排放量必须是真实可测量的。CDM项目的长期收益表现在它的“固定计入期”和“可更新计入期”上。在“固定计入期”,CDM项目最长可收益10年。在“可更新计入期”,CDM项目在一个单一的计入期最长可为7年后,可更新两次(即CDM项目最长可收益21年),因此它也具有长期收益性。

2.5 可利用民间资本

CDM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不仅利用政府资金,民间资金也得到利用。对各发达国家来说,现在的官方发展援助(ODA)已达到最大限度,如果不能利用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民间资本(占77%),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对策将非常困难[7]。

3.中国CDM的发展概况

我国已经于2002年由国务院核准《京都议定书》,国家发改委是我国开展CDM项目的主管机构,目前我国实施CDM项目的依据为2004年6月制订、2005年10月修改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8]。自加入《京都议定书》后,我国展开了一系列的CDM能力建设和项目推动工作,并与意大利、加拿大、荷兰、日本、欧盟、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家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合作行动,我国的CDM项目开发能力也在国际合作中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的CDM项目开发机构力量逐步壮大,一些潜在CDM项目的业主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所蕴含的巨大的经济、技术和发展机遇,一些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也认识到CDM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产业改造、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我国的CDM工作迅猛发展,截至2006年12月31日,已成功注册CDM项目36个,年减排量合计达到4 63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折合收益每年超过40亿元人民币。尽管我国的CDM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的状况与我国所拥有的减排潜力相比仍相去甚远,需要在更多的领域和地区进行清洁发展机制的知识培训、项目发掘和能力建设工作,在帮助发达国家完成减排任务、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为减缓全球变暖做出贡献。

4.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开发程序

清洁发展机制框架下的国际合作是基于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进行的,一个合格的CDM项目需产生真实、长期、可测量的、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同时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利益。具体来说,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必须是尚未完成的新建或改造项目,能够产生可测量的减排量,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影响项目融资的吸引力,或者没有外部的资金或技术支持就难以完成。我国对CDM项目也做出了一些专门规定[9,10],如鼓励开发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回收利用甲烷和煤层气等领域的项目;发达国家用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资金,应额外于现有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和义务;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应促进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让;项目的参与主体应为中国境内的中资、中资控股企业等。

《京都议定书》[9]认定了6种温室气体的减排项目可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它们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CDM项目作为一个新生的国际合作领域,有其一套严格的识别、设计、申请、批准、确认、注册、监测、核实和减排量签发的程序,项目开发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因此目前我国所开发的CDM项目多由专门机构参与项目的咨询、设计和申报等工作。大致来说,一个一般性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包括以下的开发程序:

(1)初步确定符合温室气体减排条件的相关项目

・项目尚未完成,正处于项目招商、设计、可行性研究或施工阶段

・项目存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障碍

・项目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可测量的温室气体减排

(2)项目开发工作

・项目识别(PIN文件编写)

・项目设计(PDD文件编写)

・利益相关方调查

・确定项目计入期:1×10年;3×7年

(3)温室气体减排量的国际买方筛选与谈判

・减排量出售方式一般要以实际减排量为准;

・减排量价格要把握国际行情

(4)申请、审核、批准与注册

・国内审核、批准

・CDM执行理事会指定的经营实体对本项目的确认和现场评估

・提交CDM执行理事会注册

(5)监测、核证与签发

・建设项目完工并运行,在计入期内对减排量进行监测

・CDM执行理事会指定的经营实体每年对项目减排量进行核证

・CDM执行理事会签发当年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

(6)向买方转让当年的CERs

5.甘肃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的意义

清洁发展机制的目标是在帮助发达国家完成温室气体减排任务的同时,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参与清洁发展机制意义尤其重大,蕴含着巨大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首先,甘肃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和资源开发、加工省份,重化工业仍然是主导产业,钢铁、石化、采掘、制造等产业总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温室气体的减排空间较大,就长远而言,进行产业改造和技术升级是必然的工作。对于那些对环境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急需立项,但缺乏资金的产业发展项目而言,如果能够通过CDM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解决部分建设资金,无疑将加快项目工作的进展,提高企业竞争力,改善企业形象,降低企业发展的环境和经济成本。

其次,甘肃省能源结构中煤炭和石油比重仍然较高,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程度偏高,目前正在逐步实施的能源转型工作要适时地引进清洁发展机制,这意味着额外的资金与机会。在甘肃省的一些偏远地区,能源还非常短缺,尚有超过10万户的家庭还没有使用电力。利用当地优越的可再生资源条件,将是这些地方解决贫困、推动发展的重要机会。在这类地区开展的一些小型风电、水电和太阳能开发项目已经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利用清洁发展机制,继续加大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力度,无疑将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步伐。

第三,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相对脆弱,植被覆盖率低,生态恢复与环境重建任务艰巨。目前正在实施或即将开展的一些植被恢复工作(尤其是造林工程)所固定的CO2,也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交换国际资金,从而进一步扩大绿化面积,巩固绿化效果,改善自然与人居环境,这对于迫切需要改善生存环境的西北而言,具有重大的长远意义。

总之,清洁发展机制是甘肃省可以利用的一次重要机会,是一项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生活条件与自然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额外性”意义的项目合作工作。

6.甘肃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的优势

清洁发展机制所提供的国际合作机会可以让地处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化劣势为优势,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及环境重建、产业改造和社会发展的空间,加快甘肃省可持续发展的进程。根据甘肃省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的一项估算数据,到2010年,甘肃省各行业可减排温室气体近6千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全部纳入清洁发展机制将获得超过4亿美元的收益。概括而言,甘肃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具有以下优势:

(1)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资源丰富,水力理论蕴藏量1 724万千瓦,水力发电量居全国第4位;日照强,日照时数长,年日照2 000~3 200小时;理论风能资源1亿千瓦以上,居全国第5位。目前正在规划中的一些项目均可通过申请纳入CDM项目体系,如白龙江、嘉陵江、党河等河流上的水电项目,酒泉的光伏发电项目,白银的风电项目等。

(2)煤层气储量巨大,年排放量在2.44亿m3左右,但缺少资金和技术投入,难以进行有规划的开发,造成资源浪费,威胁煤矿安全,破坏大气环境。在具有较好的煤层气开发条件的靖远和华亭等煤矿开展CDM国际合作,无疑是一项双赢的工作。

(3)甘肃省是重要的钢铁冶炼、石化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大省,技术改造、提高能效、减少排放的需求潜力大。

(4)大面积的退耕地、四荒地有待恢复林地,这一部分的碳汇也可以开展CDM合作。

(5)另外,在很多新兴的领域,如生物质能、氢能、节能建筑、废弃物处理等,也蕴藏着巨大的CDM合作机会。

7.甘肃省进一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的建议

甘肃省是国内最早关注清洁发展机制的省份之一,目前是我国最主要的CDM项目开发省份之一,尤其在水力资源开发项目方面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06年底,甘肃省CDM项目国内注册数量达到24项,合计年减排量约为20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有6项已经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得到注册。对甘肃省而言,目前还需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或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推动甘肃省在参与清洁发展机制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的进展。

加强机制建设。从“项目是发展的载体,有项目才会有投资,有投资才会有发展”。高度重视CDM项目的保障和推动工作,完善领导和协调机制,确保从决策到落实等各个环节的畅通。

推动观念转变。增进政府和企业人员对CDM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水电项目的推动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扩大CDM理念在煤层气开发、提高能效、能源转型、环境工程、恢复植被等更广阔领域的普及。

建立专业队伍。CDM的发展需要甘肃省培养一支开发和申报CDM项目的地方力量,目前在科技界已经初步兴起一批关注CDM的人士,有效地组织这些科研、生产和中介力量,发挥团队作用,将有助于甘肃省申报CDM项目的工作。

保证经费投入。在CDM项目发展之初,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协助与支持,尤其是项目申报所需要的启动经费是CDM项目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保护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结合目前的税收减免等鼓励政策,对既有利于环境,又有利于发展的CDM项目给予相应的扶持,鼓励企业对CDM的参与。

推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参与。目前甘肃省大中型企业对CDM的关注还较少,需要从政府层面推动国有企业的参与,从减排量及对环境贡献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参与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开展潜力和效益评估。目前CDM项目的申报工作在很多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既要抓住目前机遇,扩大CDM项目引进规模,又要把握甘肃省减排潜力,适应未来减排交易市场的变化情况;既要引进资金,推动可持续发展,又要准确把握形势,保证最大的综合收益。

基金项目:本文由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甘肃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与实现途径研究”和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甘肃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编号:2GS063-A74-014-01)联合资助。

参考文献:

[1]Heimann M.当代全球碳循环和100年前Arrhenius与Hogbum的预见的回顾[J]. 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7,26(1):17-24.

[2]曲建升,孙成权,张志强,高峰.全球变化科学中的碳循环研究进展与趋向[J].地球科学进展,2003, 18(6):980-987.

[3]IPCC.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R]. Combridge, Newyork: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孙成权,高峰,曲建升.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IPCC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价报告概览[J].自然杂志, 2002,24(2):114-122.

[5]曲建升,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科学政治化倾向[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26(2):78-83.

[6]曲建升,孙成权.温室气体减排:过去,现在与未来――俄罗斯批准《京都议定书》使国际气候行动出现新转折[J].地球科学进展,2004,19(6):1052-1053.

[7]庄贵阳. 清洁发展机制与中日合作前景: 中国的视角[J].2002,(2):68-74.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EB/OL].省略china.省略

[9]UNFCCC. The Kyoto Protocol[EB/OL].

[10]21世纪管理中心,清华大学.清洁发展机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

[11]21世纪管理中心,清华大学.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9.

[作者简介]曲建升(1973-),男,山东莱阳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和国际环境政策等相关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