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范文1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首先,一些地区对于生态旅游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盲目进行发展旅游业,在进行项目规划的时候,缺少创新意识,形式雷同,盲目地抄袭国内外的典范,并未针对该地区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其次,一些地区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时候主要针对经济发展进行,比较轻视环境保护问题,使得所谓的生态旅游规划名存实亡。最后,还有的地区虽然制定了完善的规划,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划的内容来进行,管理并不规范,依然采用粗放型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上述种种现象都表明我国生态旅游事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必须要强化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找到规划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点,使得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要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事业,就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更好地规划,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这三者之间的平衡点,让生态旅游能够稳步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联系

生态旅游的概念原本来源于西方国家,美国生态旅游协会曾经对其有过专门的定义,在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过生态旅游这个概念。①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生态旅游并非简单的旅游产品,它也不是简单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要强调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要寻求的是和生态保护的共同促进。生态旅游不应该破坏环境,而应该起到保护自然资源的作用,要保持各种资源能够被可持续利用,同时也要帮助当地的经济以及环境等方面能够更好地维持可持续的发展。

生态旅游具有和一般旅游不同的特征。它必须保持自然性,是一种原始的旅游方式,在远离城市的自然风光中,人类能够更好地领略大自然原本的风貌,探索大自然的秘密。生态旅游还必须具有保护性,不应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要注意重复利用原则,寻求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要通过合理的谋划来保持长久的经济利益。生态旅游还必须具备科学技术性,对于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对环境容量进行检测,对旅游产品进行科学研发的基础上,开发者要能够充分体现环保意识。

由于生态旅游具有和一般旅游不同的独特特性,这也使得它具有了一般旅游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要更好地规划生态旅游,就必须对它的功能有所了解。②生态旅游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由于生态旅游全面协调自然、经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所以能够可持续地为某地区提供经济收入,并给当地人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我国对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研究。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就有旅游界的人士开始关注并引进了生态旅游这个概念,但是它真正以文件的形式得到确认则要晚得多。1993年,我国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文件《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正式确认了“生态旅游”这个概念。

自此,国内学者便开始关注生态旅游这个概念。首先,有学者对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实践和规划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例如,张秋菊、海鹰撰写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一文,就依据近年来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情况,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也有学者通过设立专项项目,进行了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例如,赵磊发表的“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一文,就以湿地作为研究重点,论述了湿地生态旅游方面的进展。最后,还有学者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对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课题进行研究,例如,王会娟的论文“关于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就研究了环境承载力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随着大量的学术研究和论文资料的收集,国内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也越来越清晰了,2006年,国家旅游局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生态旅游进行讨论,会议对生态旅游的重要性进行了肯定,达成了进一步共识:生态旅游不光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更是强调和谐的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式。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实践。我国不仅对生态旅游的课题进行了学术方面的研究,更致力于具体实践。早在1982年我国便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尝试将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同步开发。此后我国的生态旅游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截至到2005年底,全国各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有2349处之多,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网络覆盖式结构,证明了我国生态旅游事业正在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尝试在不同地区开发生态旅游,有以华山等为代表的山岳生态景区,也有以天池等为代表的湖泊型生态景区,此外以神农架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景区和以内蒙古为代表的草原生态景区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还不乏以冰雪、海洋等为代表的生态景区。③在开发旅游产品方面,我国也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尝试,除了一般的野外观光旅游以外,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开发了以鄱阳湖为代表的观鸟生态景区,以香格里拉为代表的探秘旅游等。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范文2

十年努力,产业迅速发展

凤凰山旅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曲折、也受到过挫折。但是,几任领导班子排除干扰、投入精力、倾入财力,燕子垒窝一样打造成今天的凤凰山。现在,它不但是林区经济的“金山银山”、百姓的“绿色银行”,更是森工乃至龙江的名山大川、北国的香格里拉!

2011年实现门票收入2010万元,凤凰山也相继荣膺东北首家摄影创作基地、北京油画协会创作基地、国家级AAA旅游景区等殊荣。

凤凰山旅游的兴起,不但带动了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带到了山河屯林业局产业的壮大。去年,全局产业总产值实现6.5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利润3356万元,新增固定资产13482万元。资产负债率已由2001年的84.89%下降到现在的46.81%,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招商引资,把产业做大

2012年,山河屯林业局以抓项目、抓招商、抓产业、抓转型为着力点,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发展。

凤凰山旅游着重在加大基础投入、丰富景观打造、加强景区管理、搞好景区经营、提升产品开发、增加旅游收入、驱动旅游目的地建设等十个方面进行加速发展。充分利用社会民间资本招商建设旅游产业项目,策划好以凤凰山为主,东沟水上乐园漂流一线穿珠的旅游精品线路,力争打入哈尔滨“冰城夏都”旅游圈。

进一步放大凤凰山全国摄影创作基地、国家级地质公园、中国最具魅力景区等品牌效应,借势宣传,借节造势,借会促销,叫响“走遍万水千山,我最爱凤凰山”主题策划宣传。建立突破东三省,扩大南方区的多元市场营销体系,创新宣传方式,组建营销小分队,驻扎目标市场,进行“渗透”促销;建强导游队伍,进行“服务促销”;利用媒体展开“立体促销”,叠加放大品牌影响。全面完成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3000万元、拉动区域经济3亿元的目标。

生态保护,让环境生金

2001年以来,特别是随着省委省政府将生态旅游业纳入全省“十大工程”的战略构想的深入实施,山河屯林业局努力突出环保理念,强化生态为先,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累计投资超亿元精心打造凤凰山,使之成为“森工的旅游精品、龙江的名山大川”。凤凰山每年的旅游门票收入从几十万元、百十万元,仅2011年,就拉动相关产业经济2亿元。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范文3

生态旅游是不同于大众化旅游的一种保护环境的持续发展模式[1],它是从生态学的理论出发,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强调资源保护,维持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提高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水平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资源的开发潜力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是否适合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因此,科学评价生态旅游资源,对生态旅游开发规划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进行了研究,周文丽依据生态旅游资源特征,运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测度及评判方法[2],邱云美基于价值工程法对浙江丽水生态旅游资源各评价因素和因子的重要性进行分析[3]。 

本文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采用价值工程法对重庆市部分景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价,为重庆市未来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性对策与建议。 

1 重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生态旅游的特征,结合《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4]等相关评价标准,我们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取资源价值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开发条件三种重要因素进行指标体系构建,其他影响因素忽略不计。其中资源价值条件包括资源种类与规模等6个评价因子,生态环境条件包括地质地貌等5各评价因子,旅游开发条件包括客源市场4个评价因子,如图1所示。 

2 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工程模型 

2.1 价值工程方法介绍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简称VE)是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又称价值管理[5]。将价值工程法的原理应用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中,有利于旅游地规划与发展的资金的合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达到最优化的,同时还是一种侧重旅游资源功能的定量化评价方法。价值工程中的“价值”是指某地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功能价值与旅游发展应具备条件的相对关系,作为一种评价旅游资源价值的尺度,用价值系数公式来定量化比较[3]: 

式中,V为价值系数,即旅游资源功能和价值之比。F为功能,即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用途;C是旅游资源的成本。 

如果价值系数值为1,即资源因子正好满足生态旅游开发条件,功能与价值平衡;如果价值系数大于1,则说明资源因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功能大于价值;若价值系数小于1,表示该资源因子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劣势资源,有待进一步完善,功能小于价值。 

2.2 价值工程法基本流程 

价值工程法的一般程序如下: 

①首先,对影响生态旅游资源的因素进行分解,建立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②对各项因素的分解因子在生态旅游资源价值中的重要性进行模糊打分,各因子按照不同等级打分,将各因子得分汇总,得出每一类影响因素的重要性;③计算各因子的功能评分系数和标准分数。公式如下[6]功能评价系数=某类因素得分/各类因素得分之和各类因素的标准分数=功能评价系数×100;④最后,将计算的标准分按比重分配给每个因子,从而得到各因子的标准得分。进一步对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功能进行评价。 

2.3 重庆市主要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分析 

对上述构建的基于价值工程法的评价体系,我们选取五个重庆主要生态旅游景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了生态旅游资源评价调查问卷,面向专家、普通游客进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1份。问卷中采用模糊计分的方法,各因子按照“极好”、“好”、“较好”、“一般”、“差”划分5个级别分别赋予8-10、6-8、4-6、2-4、0-2的分值,然后根据各因子得分和权重,得到旅游区综合评价得分。 

景点1: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景点2:酉阳桃花源景区;景点3:南川区金佛山景区;景点4:江北区铁山坪森林公园;景点5:长寿区长寿湖景区。 

通过价值系数分析,重庆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范文4

一、湿地概述

湿地一般以《湿地公约》的定义为标准。即:不管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威水、成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5米的水域。

湿地是地球上分布广泛具有多功能的独特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有很高的生产力和许多潜在的功能。它因其复杂的食物网和丰富的动植物多样性而被看作是“生物超市”。由于其能够降解、去除水中沉积物、化学物质和其他污染物而被称为“地球之肾”,同时能够提供控制洪水、保护海岸免受侵蚀和风暴破坏的有效体系而被认为是“自然界的土木工程师”。湿地不仅向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净化水质和提供旅游资源等方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针对湿地保护,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护有限的湿地及其资源,使之达到可持续利用,与人类。

二、湿地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即一个地区内所有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它是一个区域内生命形态的丰富程度。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

生物多样性是描述地球上生命的变化及其形成的自然格局的术语,是生命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跟多种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生态系统进化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圈或其部分区域中的某个物种过于强大时,会造成其他物种数量的减少甚至灭绝,从而损害生物多样性。目前这种情况正由于人类的过于强大而造成。因此,生物多样性还意味着生物种群在个体数量上的均衡分布。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生物多样性是几十亿年来生物进化的成果,生物多样性是自然过程塑造的,同时也日益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形成了一个生命的网络,人类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依赖于它的发展而发展。

三、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湿地生态旅游首先是对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保护,其次是对湿地和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体验欣赏,最后才是经济效益。在湿地生态旅游中,生物多样性保护要集中考虑野生生物、生境和游客三方面的因素,重点体现在野生生物及其生境的科学合理使用。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湿地生态旅游应该重点关注水鸟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控制游客行为,严格按照湿地生态旅游的原则和目的制订相关政策。

(一)建立专管部门

召集来自湿地、生态旅游、生物、水鸟、经济、交通、农业、司法、建设、及地方各个部门的专家组成专门的湿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部门,负责湿地生态旅游的筹建、规划和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搜集各国生态旅游的特点,监测和评估全国的生态旅游活动并收集相关数据,促进地方生态旅游立法等,为湿地开展生态旅游提供借鉴和支持。在研究国内外生态旅游形势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完善的综合战略方案和管理实施规划,同时加强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使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能够深入到基层。

(二)进行科学规划

遵循旅游经济和生态学规律,制订生态旅游整体部署、将生态旅游纳入当地社会经济整体规划中去,减少由于规划的盲目性、局限性和短期性而造成的损失。由于任何一个湿地生态系统都是处于大范围的湿地网络中,因此在生态旅游设计中,要考虑湿地网络的整体功能,充分利用城镇公路、轻轨以及天然廊道如林带、河流将各个湿地相连接,形成游览网络,这可避免某一地区旅游活动和游客过分集中而导致局部生态压力加重,同时公路轻轨的设计不可影响湿地之间野生动物的迁移和基因交流。

在每个生态旅游湿地,要按照生态学理念,合理规划各项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布局,包括公路、宾馆、餐馆、供水、供电、给排水、游览步道、公厕、垃圾收集及宣传牌等。所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在布局上要避开湿地鸟类的核心区,而且要尽量采用低耗水、低耗电或零排放的战略,并利用适宜的系统处理固体废物和废水,以免造成湿地的环境污染。

(三)落实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的教育对象除了游客还包括开发者、经营者、导游、服务人员以及志愿者等所有员工。首先,对生态旅游区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自然生态教育和生态旅游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充实科技知识。尽快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专业队伍。其次,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以生态旅游宣传册等形式预先告知游客来湿地进行生态旅游的目的和旅游中的行为规范等。(2)在旅游中对游客组织开展相对系统但又不乏趣味性的环境教育活动,主要通过导游的讲解、湿地博物馆参观以及环境教育的告示牌等来实现。(3)对当地没有直接从事生态旅游的居民和青少年举办环境教育讲座,鼓励当地社区和有关利益团体积极参与生态旅游过程湿地的维护。只有在明确了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密不可分,人们才可能真正去考虑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才会进行有效的社区参与,才会为湿地生态旅游成为一项可持续性的产业贡献力量。

四、结语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范文5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学科教学;实践;思考

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这就说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理论型人才居多,与社会需求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还存在着严重脱节现象,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不高。通过加大与强化各学科实践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是目前各高校为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动手能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切体会到在学科实践课教学中有机运用“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目标。

一 项目教学法的涵义及基本程式

“项目教学法”是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想、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索性学习架构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过程包括收集信息、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落实、成果展示与评价等。其基本程序和模式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项目。项目的选取是成功的关键,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选取的项目应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2 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包括采用的实验方法(观察、调查、实验等)、步骤、内容、时间、地点、仪器设备等,并需得到教师的认可。

3 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认真细致地观察实践活动中发生的所有现象,并准确无误而又完整客观地作好记录,用文字描述或用数字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

4 检查评估。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研究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评价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关的证据是否支持研究结果?从证据到解释的推理过程是否明显存在某些偏见或缺陷?从相关的证据中是否还能推论出其他合理的解释?等等。

5 成果展示与交流。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研究问题、程序、证据、提出的解释),与他人交换意见。使其他学生有机会就这些成果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的解释,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对实验证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三者之间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最后由老师进行评分。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

二 项目教学法在本科学科教学中的实践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设计与组织项目教学实践活动,笔者作了一些尝试,下面以“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本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生态旅游》课程教学为例探讨。

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确定项目。针对目前我国不少旅游景区盲目追求时尚,在并没有真正明确“生态旅游”的涵义、原则及标准的情况下,匆匆冠上“生态旅游”之名开展名不符实的生态旅游活动的现象,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生态旅游知识,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及所见所闻,对目前被评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一些著名景区进行讨论和分析,找出它们尚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此确定我们开展项目教学的活动内容和方向。

当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老师再引导学生优化和集中问题,确定项目目标和内容。如经学生讨论统一思想后,我们将考察调研“全国生态旅游示范景区――桂林市蝴蝶谷瑶寨生态旅游景区”作为“项目”确定下来。同时拟定十项考察调研内容与任务,具体为“景区生态旅游资源特征、景区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景区生态旅游景点开发设计、景区生态旅游活动项目设计、景区生态旅游线路设计、景区生态旅游商品设计、景区生态旅游营销方案策划、景区现有生态旅游景点生态导游词撰写、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培训、景区与社区居民的矛盾及处理对策探讨”。要求每项任务由5人一小组合作完成,最后每小组提交一份考察调研报告或设计方案,同时制作PPT将考察结果和设想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2 指导学生进行项目教学的相关准备工作。相关准备工作包括理论知识的准备及各种工具的准备。理论知识准备:要求学生复习强化生态旅游特征、原则、标准、规划、设计、管理等基础知识,同时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国内外生态旅游开发较成功的案例等;工具准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考察任务,准备必要的数码相机、录音机、笔记本等。

3 引导学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让学生针对项目内容与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如具体的实施计划、安排、程序、时间及每个成员在小组中的工作分工以及各种突发和意外事件的应对措施等。要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体现在项目中的小模块上,从而让学生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计划框架。

4 指导学生实施活动过程。按照已制定的活动计划实施实践操作。第一步是实地考察调研。由于考察的对象是景区,且景区地处市郊,同时牵涉到景区接待工作及交通工具等具体事宜,所以第一次考察调研活动由老师带领统一前往。要求各小组根据小组既定计划,自行到相关部门和景点开展调查、访谈、考察、拍照等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强调如果此次活动未能完成既定计划,则可根据项目任务需要自行安排时间再次前往景区调研,直至完成全部计划。第二步是资料整理和统计。要求学生将调研得到的文字、数据、图片等资料等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并形成图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起指导、监督、检查、示范、解惑作用,给学生充分自主的创作和发展空间。

5 组织学生进行效果展示、交流与评价。项目活动的最后环节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PPT汇报展示各小组的实施方法、过程、现象、结论以及相应策略等。相互提问、质疑、答辩,与他人交流意见,倾听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从而使该项目活动更具科学性和更有意义。同时,在全班开展评比活动,评出“最佳方案”、“最佳报告”、“最佳创意”等奖项。最后,根据小组、个人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老师总评,并以此作为学生的实践考评成绩,教师对

每个学生付出的努力均给予充分肯定。

三 项目教学效果与思考

通过上述的项目教学活动,全班共提交了考察报告和设计方案共9份,报告中对该景区的自然景观资源、动植物资源、民族风情、科考价值、开发生态旅游优劣势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指出该景区现有旅游产品开发欠缺或不当之处以及社区居民环保意识亟待提高等意见。事后这些报告及设计方案均被作为该景区未来发展规划意见提交董事会讨论,不少意见和方案已得到肯定并予以采纳。其中“景区与社区居民矛盾及处理对策探讨”小组,通过设计“社区居民对景区旅游所带来的影响的感知以及居民对景区旅游发展的态度”调查问卷,获取了社区居民对景区旅游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影响的感知以及对景区未来发展所持态度等一手资料,并通过走访了解了社区居民与景区之间的矛盾成因,最后提交的“蝴蝶谷景区社区居民态度与旅游开发对策”调研报告,为当地政府部门较好地协调和解决该景区与社区居民之间矛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操作指南,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由此可见,在本科学科实践课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调查研究、敏锐观察、大胆质疑、活跃思辩、摄取信息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为将来从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由于项目活动成果可以很快地服务于生产实践,学生因此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将激励和鼓舞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当然,如何使“项目教学”较好地落实到本科学科教学中,这一问题目前在教育界仍处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笔者在经历了一些教学探索后,有以下几点思考:

1 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项目内容既要与理论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并尽可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来确定,做到项目活动被大多数学生喜爱且能顺利实施和完成教学目标。

2 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笔者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得出: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小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分组合作完成,因为学生各有所长,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3 在组织项目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因为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指导要及时,采取启发式和提示性指导。同时,肯定学生所有的探究活动,尤其对失败的探究也应给予探索价值的肯定。

生态旅游未来发展范文6

关键词: 太白山旅游; 大品牌; 坚持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 F5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3-0007-02

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周至、太白和眉县的交界处,总面积56325公顷,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名山。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因太白山而得名,她位于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的眉县境内,面积2949公顷,包括10个景区,有各类景点景物350处,其中自然景点约300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丰富独特。其突出特点,一是森林景观绚丽多彩。太白山保存着大片原始森林,中低山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亦有人工林分布,生物区系起源古老,种类繁多,垂直分布明显,四季景色各异。二是自然景观独特峻奇。太白山以高山风光,古冰川地貌和中低山奇峰、怪石、峡谷、溪瀑、温泉最为诱人。三是人文景观历史悠久。太白山人文景观,主要有历史遗迹、道教庙洞、诗词楹联,典故传说等。除此之外,温泉资源也是得天独厚。眉县汤峪温泉地处公园入口处,具有3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始于西周,盛于隋唐,水源旺盛,现有7眼井组成,水温在40℃—70℃,为陕西之冠、全国第三。水质优良,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即可祛病,又可强身,温泉之旅——带给你快乐与健康,已成为太白山旅游的一大特色。

经过二十年的开发与建设,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以公园为中心建设的旅游区现有宾馆饭店20余家,床位5000余张,游泳、娱乐设施120多家,已成为陕西西线旅游中一处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以及教学、科学考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和陕西省首批公布的全省旅游景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秦岭北麓开发建成了很多生态旅游区。单国家级森岭公园、地质公园、植物园就有15个。这些景区的开发建成为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其旅游开发也面临一种尴尬——森林公园和旅游区的数量逐步攀升,但景区的生态旅游业绩在国内却鲜有“佼佼者”。秦岭生态环境,特别是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也面临一定问题。有关专家学者将其归纳为:一是森林公园同质性强,景区特色不明显;二是各森林公园间联系性较差,缺乏联合路线设计和规模优势;三是旅游客源市场多为区域内的市场,省外和国际游客不多;四是旅游形象缺乏活力,影响度较弱;五是超级大热点、大亮点景区不多,满天星星,没有月亮。

这些问题,在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也不同程度存在着。特别是第二个问题,在这里表现得尤其突出。一座太白山,东起周至县老君岭,西至太白县嘴头镇,南跨黄柏塬,北到眉县营头、汤峪一线。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39公里,总面积为2379平方公里。分属三个县域,登山顶的路线有五条:一是由太白县鹦鸽嘴经平安寺到拔仙台;二是由周至县厚畛子经南天门、玉皇池到拔仙台;三是由眉县营头经蒿坪寺、斗母宫、大文公庙到拔仙台;四是由眉县远门口经接官厅、下板寺、文公庙到拔仙台;五是由眉县汤峪口经下板寺、文公庙到拔仙台。由各家进行投资建设和管理,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因而建设具有超级影响力的景区,打造太白山旅游大品牌迫在眉睫,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2012年是太白山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的发展所面临着大好机遇:首先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关天经济区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将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其中在旅游产业方面,提出要大力发展自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对于太白山发展给予了更高的定位和要求,把太白山列入精品旅游走廊和线路支持发展;其次,在“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以建设旅游强省为目标,进一步彰显“人文陕西,山水秦岭”品牌形象,提出重点建设8条旅游精品线路,在大力加强大秦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太白山等一批高等级旅游景区;第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太白山旅游业发展,县十五次党代会和县“两会”都提出要加快旅游突破步伐,打造“山水眉县、创意田园”旅游品牌,打造太白山5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围绕着这个目标,县委、县政府对旅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太白山的发展,建设国家级的旅游产业新区,这对我园来说,更是一个实现大突破、大发展的有利机遇。这些优势和机遇为太白山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秦岭·太白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总体规划》,把太白山打造成闻名中外的旅游圣地

自太白山旅游开发区确定以来,眉县县委、县政府就高度重视旅游区的规划和建设。从1992年起先后编制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太白山旅游区总体规划》,目前旅游区已初步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一体的旅游业发展格局。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原先的规划已不能适应旅游业市场化、科学化发展的需要。2010年2月,县政府委托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秦岭·太白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总体规划》。此规划是太白山旅游区未来发展的总纲,太白山的开发建设将遵循“突出生态化、突出大格局、突出新视角,突出规模性、突出高品质”的发展思路,本着“显山、露水、强区”的开发理念,以休闲观光、温泉养生和科考健身为核心,最终把太白山旅游区打造成为中国中央国家公园核心旅游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休闲度假旅游名区。不久前,该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太白山旅游业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宝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上官吉庆在评审会上强调,新区总体规划是太白山旅游区未来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各级部门要充分做好规划审批的各项准备工作,规划一旦批准实施,任何开发、项目建设都必须依据规划实施,严禁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建设。这就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创新思维,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太白山旅游突破性发展。

二、加强与秦岭北麓兄弟生态旅游公园的联系,着力打造亮点和精品,推动联合申报“中国中央国家公园”

秦岭是区分我国南北的东西向生态屏障,也是我国南、北方和东、西部生物交会的过渡地带。《中国国家地理》曾专文赞誉:秦岭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中央国家公园”。众多的专家学者也一致认同此观点。秦岭位于我国国土的中央位置,是纵贯东西、地分南北的一座山脉。它不仅对气候有分界意义,也是南、北方文化的交会区;同时,秦岭还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我们必须要以打造特色和亮点入手,利用国家正在实施国家公园试点的机遇,推动秦岭北麓各森林公园联合申报“中国中央国家公园”,中远期争取使其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最终赋予秦岭应有的国际地位。根据太白山的资源优势和特点,应将其定位为“秦岭主峰、中国大陆东部第一高峰、第四纪冰川的天然博物馆”,对其进行包装和宣传,打造亮点和精品。

三、积极探索新的促销机制,创新宣传和促销手段,实现入园游客人数的快速增长

搞好宣传营销,做旺太白山人气,是当前公园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将在总结太白山旅游营销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适合太白山的旅游营销策略和机制,多角度、全方位地花大力气推进太白山旅游营销工作。坚持高起点、大策划、重实效、大投入的务实营销思路,扎扎实实做好太白山的旅游营销工作。首先,创新宣传营销策划。聘请专业策划团队,策划符合实际、理念新颖、操作性强的宣传营销方案,为游客人数实现激增奠定基础。第二,继续调整营销策略。继续对省内外各大旅行社采用吸引力强的优惠政策,搞好与旅行社互相协作,全力做旺太白山人气。第三,全力做热事件营销。紧紧抓住事件营销产生的宣传效应,精心策划,市场化运作,力争把第十二届太白山旅游登山节、太白山森林音乐节、寻找史上最美妲己、太白山国际自行车拉力赛等事件营销活动办出特色、引人眼球、深入人心。同时,努力办好各主要客源地的宣传推介会,积极参加国内各种旅交会,扩大太白山的形象宣传。第四继续强化户外宣传。精心选点,在西宝高速、关中旅游环线等视觉冲击力大、人流量密集的地方设立户外广告牌,在主要客源地西安、兰州等地投放车体广告,招徕游客。第五强化主流媒体宣传。以央视宣传为突破口,继续加强在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南等电视新闻媒体,中国旅游报、华商报等媒体的宣传。同时,以网络媒体为阵地,尤其是以微博为重点,全园微博营销,扩大太白山宣传面。第六加强市场终端营销。继续在西安、兰州、银川、运城、洛阳等主客源市场设立办事处,加强市场的维护和开拓。同时,特定时期,在连锁超市、社区、校园、酒店等场所,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办理VIP会员卡等方式开展直面营销,拓展客源市场。通过这些探索和创新,我们将闯出一条适合太白山发展的宣传促销道路,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太白山旅游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