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积极临床

【中图分类号】B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96-0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是一门旨在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使心理学从只关注于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一转以往心理学的研究,开始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临床心理学于1866年L.Witrmer向美国心理协会(APA)提出,临床心理学的成长与发展与心理测量、心理治疗,心理卫生运动关系紧密。临床心理学对医学模式的侧重强调对病人的治疗,而忽视了对人的力量与美德的促进。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临床治疗并非以消除来访者的症状为首要目标,而是注重发动来访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积极临床心理学在心理治疗的同时兼顾人的自我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1 积极临床心理学概述

1.1 积极临床理论主张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我决定其最终发展状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美德与使个体完善的积极社会,这三个层面人类的力量与美德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减轻和预防心理问题,是人们构建适应能力的关键因素,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基点。在过去几十年里,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成为治疗创伤的学科,人类积极的力量与美德未受到重视,从而使得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存在不平衡。以力量与美德为出发点的积极临床心理学治疗模式和干预措施,将可以帮助个体建构那些有利的人类品质,更好地预防精神以及躯体疾病的发生。以人类的力量与美德为核心取向的积极临床心理学模式下,研究者们将更加关注如何获得持久的幸福。

1.2 积极临床心理学的现状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让许多人认为除积极心理学以外的其它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必定都属于“消极心理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传统的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针对精神疾病建立了良好的科学体系,对许多临床心理症状有细致的分类以及可靠有效的测量评估方法;并且发展出了有效的药物及心理干预措施,使得许多无法治疗的精神紊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有的甚至是痊愈。精神病理学模式下的临床心理学现如今发展势头良好,从而忽视了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因此,发展积极临床心理学不是也不能够取代传统的临床心理学,而是要成为必要合理的补充,促进完整的临床心理学体系的构建。

积极临床心理学要建立成熟完善的操作体系需要更多努力,建立的力量与美德分类目录以及编制的调查问卷已初具规模,但要成为有效可靠的测量工具,满足以力量与美德为取向的病因学与干预体系研究的需要,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心性修养理念,认为美德能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和寿命,美德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在美国开展的积极临床心理学研究,也将为我国的相关研究带来启示。

2 积极心理学影响下的临床心理学

2.1 内核思想的转换

临床心理学自建立就以病理思想,医学模式为核心思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其的衍生学派的理论便在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精神分析理论对内隐心理过程、性,积极冲动的重视也给了病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沃土。公众认为临床心理学是一门对“精神疾病”或“意识疾病”的医疗实践。病理思想把那些前来寻求帮助的人看的很被动,而忽视了人们寻求自我完善的积极主动性。积极心理学思想强调的是目标、幸福感、满意度、幸福、交际能力、坚持、聪明、智慧、个体责任感。关注的是怎么使生活更加精彩,帮助人们更加的自主。这些目标给心理学的功能提出了一个概念,更加注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人们的优势长处。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的临床心理学应该赞同精神失调是个体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以及对完美的关注应该优先于脆弱。

2.2 心理诊断与测量方式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美国精神医学协会出版的《精神障碍的诊断与分类手册》―DSM,到1980年的第三版后,DSM的影响力突飞猛进。DSM-Ⅲ中许多的精神诊断的标准都是基于医学模式。例如:精神失调被定义为具有临床意义的行为与心理综合症。DSM上的所谓的疾病诊断分类可能只是症状现象的堆积;性格力量与临床心理问题的病因之间有可能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一种特定的力量能减轻一组特定紊乱的发展。2000年美国心理协会(APA)在Mayerson基金会的资助下, VIA(Values in Action Classification of Strengths)项目开始,经过五年的时间,《性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的出版对人的24种积极特质进行了分类;分为智慧、勇气、人类、正义、节制、卓越,六大美德。以人类的力量为核心,界定了人类力量与美德的概念。

2.3 心理疾病预防模式的变化

哲学家Wartofsky认为:在高级水平上,我们可以通过三种科学途径区分个体和人类的发展;亚里士多德对美德的理解、达尔文或进化的观点,社会和文化历史或的观点。这些主要观点都代表不同的关于人类的本性和人的发展的先验基本假设。他们的理论并没有在当今被忽视,反而代表着当前科学正在进行的重要项目。积极心理学不赞同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然而,以“积极的个人特质、个体自我提高的愿望以及根据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潜能”为基本观点的积极心理学代表亚里士多德的传统理论。积极临床心理学模式,将成为传统临床心理学的有益补充,二者的融合可以满足人们减轻与预防心理问题的需要,而且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及社会的发展。

3 积极临床心理学的实践运用

积极心理学发展由理论方面探讨进而重点转向应用领域,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法研究。临床心理学对积极心理学发展迅速做出的反应,整合了一些主要积极心理学干预理论与方法。

3.1 感恩练习

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情绪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一种人格特质。McCullougy(2004)等学者将感恩定义为一种道德情绪,感恩情绪预示着个人的社会关系的变化,但感恩产生的互惠动机不同于由债务和不平等引发的动机。作为道德的增强剂,感恩表达能增加恩人在未来再次助人的机会。McCullough等开发的感恩问卷(GQ)-6(六个项目,感恩性格的自陈式量表),发现该感恩特质与积极情感、幸福、亲社会行为、特质与宗教性,精神呈正相关。

3.2 宽恕的临床干预

宽恕是指被冒犯者的亲社会动机的转变过程,它有助于被冒犯者消除愤怒情绪,提升积极的情感体验。Lawler-Row和Scott(2007)分对宽恕进行了三个维度的界定:宽恕的指向、宽恕的方向,宽恕的形式。Engrith等人的研究建立的宽恕的过程模型。该模型包含体验伤害、决定宽恕、实施宽恕,深化阶段等四个阶段。帮助来访者树立宽恕意识,改变来访者对冒犯者的消极认知,促使来访者真正地宽恕冒犯者。临床运用上对宽恕治疗还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3.2.1 宽恕冒犯者就是和冒犯者和解;

3.2.2 宽恕治疗会导致道德化和宗教化的倾向;

3.2.3 宽恕只是治疗的工具,不是治疗的目标。

3.3 创伤后成长的临床治疗

创伤后成长是人们与主要的生活危机斗争后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改变。其概念已经应用于表示创伤后成长现象,包括积极心理变化,与压力相关的成长,积极情绪,健康发展,欣欣向荣。积极的处理模式和应对变化方式使人们从逆境中获得力量。因为,创伤后成长比低水平压力出现更强烈的严重危机感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创伤的新认识强调不应只从负向的病理学角度来看待,更需从“转化”的角度来认识,将创伤看成是一种契机,个体可由此学习到如何克服困境,增强自我力量,实现自我超越。

3.4 身体运动

Seligman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建立不仅帮助个人和团体忍受压力并且生存下去,但也要健康发展的特质”。身体活动是一种人类的行为,它将有助于个人和团体的生存和发展。从个人的角度上看,身体活动可以防止精神疾病,建立积极的情感,缓解个体对生活的压力。从团体的水平上看,身体活动使团体可能更健康,从而增加团体社会资本。从心理功能的角度看,最有力的支持身体活动作用的证据来自于抑郁症。所以经常性的身体运动,对于一些心理问题有很好的作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作为亲近大自然的力量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

4 总结与展望

构建积极临床心理学的同时,我们要适应一种全新的方法与价值观。积极心理学思想强调的是幸福感、满意度、交际能力、坚持、智慧、个体责任感。关注的是怎么使生活更加精彩,帮助人们更加的自主。这些目标给心理学的功能提出了一个概念,更加注重人们的心理健康,和人们的优势长处。更确切的说,积极临床心理学关注人类幸福感的程度和减轻心理压力都一样。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的临床心理学对完美的关注应该优先于脆弱。基于病理思想的临床心理学与积极临床心理学的不同点并非是治疗方法的不同,而是关注点的不同。积极临床心理学是强调关注扩大人类力量并不断探究什么对于人类行为是重要的,对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哪些行为是重要的。因此,对于临床心理学的这一主要转变,不仅是方法上的简单变化,而是观点与任务上的革新。

参考文献

[1] 苗元江,朱晓红,龚继峰.转型与建构:积极心理学历史与沿革[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1): 7-11.

[2] 苗元江,陈燕飞. 感恩:积极心理教育新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 (9):4-8

[3] 张田,孙卉,傅安球. 宽恕治疗中的几个误区及其应用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1,(4)

[4] 姚树桥,朱雪玲,王孟成。临床心理学领域积极功能评估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

[5] 陈虹,张婷婷. 真正幸福论的实践:积极心理疗法[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

[6] James E.Maddux.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the Illness Ideology:Toward a Positive Clinical Psychology[J]. 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08, 57,54-70

[7] P.Alex Linley,Stephen Joseph. Positive psychology in practice[M]. John Wiley&Sons,Inc.2004

[8] McCullough,M.E.,Emmons,R.A.,&Tsang, J. The grateful disposi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topograph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82.112127.

[9] McCraty,R.,&Childre,D.(2004).The grateful heart:The psychophysiology of appreciation.In R.A.Emmons&M.E.McCullough(Eds.),The psychology of gratitud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2

一、“周情孔思正追寻”――从“浅阅读”延伸

唐人颜真卿《劝学》里说:“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意思是读书时不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当今流行的“浅阅读”是有人“引笑”的轻松阅读,同时也是获取信息的阅读。“浅阅读”环境中的人们,就像是在资讯海洋中一天到晚游泳的鱼,这儿吃点儿、那儿吃点儿,以汲取最多的养分。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让“浅阅读”成为教师放松身心和获取信息的最佳方式。但是,在“浅阅读“的环境中要获得更有效的专业发展,必须进行阅读的延伸。

一是带着问题读。根据你的问题,在“浅阅读”中选取你关注的信息。一条信息的意义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面对海量信息,所能做的只能是选取自己兴趣的或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内容来读。笔者曾有段时间一直在思索语文教学人文熏陶如何更有效的问题,在《中华读书报》上看到《何谓积极心理学》一文,眼前一亮,认为积极心理学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于是,笔者进行了延伸阅读,从互联网查找了有关积极心理学应用的研究文献,并购买了积极心理学的书籍阅读。结果就有了《积极心理学视野的语文教学》一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会刊)》上的发表。

二是在“浅阅读”中“读书得间”。清代有学者说过,“读书所贵,得间后可”,意思是,读书最重要的任务是从书中读出自己的空间。现代学者季羡林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到杂志缝里才能找到新意。……因为,一般说来,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往往只谈一个问题,里面是有新意的。你读过后,受到启示,举一反三,自己也生新意,然后写成文章,让别人也受到启发,再去举一反三……”读书得间的方法有多种,而善于联想与想象,是其重要方法。笔者在浏览“互联网+”有关信息时,想到了语文教学“一课一得”,有了“一课一得+”的新想法,经过反复思考,写出了《“一课一得+”的语用抓手》一文并发表。

二、“穷年竹根底”――在专业阅读中求通透

宋朝诗人张拭《青枫峡》“穷年竹根底,和我读书声”,流露了其穷根究底的读书主张。教师的专业阅读要“穷年竹根底”,读懂,读透。

“浅阅读”能获取有关信息,但要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必须进行“专业阅读”。教师的专业阅读是对教育名著、教育专著的阅读,是有灵魂参与的阅读。

专业阅读要力求读懂读透。一是读懂。不仅要能够领会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观点,而且还要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将作者的观点进行阐释。这里实际上包含着两个基本过程,一方面是对作品的“内化”,即能够真正领会和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思想;另一方面是对作品的“外化”,即能够运用自我的语言和概念对作者的观点和思想进行解释和分析。二是读透。在能够有效理解作品的基本观点之后,就需要进一步理清作者背后的分析和论证逻辑。这一过程意味着研究者不仅要对作品所嵌入和勾连的时代背景、社会状况有所把握和理解,而且还要能够对支撑作者基本观点的思路理据有所洞悉和领悟。

专业阅读的读懂和读透,来自多思。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读书与书籍》一书中指出:“读书而不加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教育专著的专业阅读,要通过思考,抓住文本的基本观点、文本如此立论的依据,以及如此论证的逻辑性,而不是抓住片言只语就随便发挥。

专业阅读的读懂读透,还来自教育教学实践。“谁知圣人意,不尽书籍中”。阅读教育理论,要结合教育实践,特别是对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要结合优秀教师的课例,他们的课例是对课堂教学理论的最好阐释。把阅读课例与课堂教学理论结合起来,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通透感觉。

专业阅读的读懂读透,还来自过程,需要时间的“熬煮”,诚如作家铁凝所言,“任何一本好书给读者的营养是缓慢渗透的”。由于阅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因此,这里面包含着一个十分重要的“时间”维度。伴随着社会及环境的变迁以及自我心智的日渐成熟和丰润,对同一部学术作品,我们有可能读出不同的视角和多维感。因此,时间的积淀和浸润,对于我们阅读某部学术作品显得尤为珍贵,也是我们据以穿透过去、站在现在和未来,进而将个人的经历贯通于社会历史结构的有效利器。比如,对于“教学对话”,相信多数教师与笔者一样,今天对其的理解与十几年前课改初期的理解大不一样,不会再是那么肤浅了,不仅仅是从形式上,更多的是从实质上理解对话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笔者《积极教育――语文教学的新思维》一书的编著,就是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专业阅读的副产品。笔者从“浅阅读”获得有关“积极心理学”的信息后,进行了延伸阅读,并进行了专业阅读。既读斯奈德・洛佩斯沙恩《积极心理学》和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专著,也阅读期刊上有关积极心理学应用的大量文献,以及期刊上大量的课例,理论与课例相结合的深度阅读,催生了笔者第一本书的出版。

三、“观山观水皆得妙”――在多学科阅读中提升境界

宋人黄庭坚诗云:“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联想到读书层面,不管读什么书,都能够窥其奥妙,哪还有什么能够污染我们的心灵呢?!

教师阅读的“观山观水”,从文史哲的层面来说,可以读一点哲学,读一点历史,读一点文学。读一点哲学,能让自己保持童心,维持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别人看不到问题的地方总是会发现问题,从而拓宽我们观察的视野,改变我们观察的角度,认识事物的确定与不确定因素,认清事情之间关联的复杂性,并能多一点方法论的意识,能抓主要矛盾解决问题。读一点教育史,可以更全面地看问题,在教育史的长河中审视当下的一些时髦的说法与做法,区分精华与糟粕,诚如教育家吕型伟所告诫的“教育工作者要读教育史,要知道前人都研究了一点什么,有哪些理论。这些理论后来又怎么样,有什么经验、教训,我们可以在什么基础上去发展它,这才是聪明人”。读一点文学,除了人文熏陶以外,还可以有更好的语言表达,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教师阅读的“观山观水”,还可以是听几段音乐、赏几幅字画,既怡情、又长见识,有时还可以触发联想而有意外的收获。记得几年前笔者在欣赏国画时,突然灵光一现,从国画的点染联想到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由此写了《春风十里路――阅读教学中的“点染”与“点化”》一稿在《新教师》发表。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3

关键词: 道德 心理学道德理论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经济也跟随科技的脚步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家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更加的完善,但跟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相反的一种情况是薄弱的精神文明建设。2011年的小月月事件是最让人痛心疾首的道德缺失的惨痛案例,人们用鲜血和生命将基本道德的崩溃演绎到极致,德国哲人康德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身,那就是头顶璀璨的星空和心中高尚的道德律令。”道德的遵从作为自我约束的手段对个人素养和社会环境的提升和优化有着莫大的意义,温总理也谈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真正受人尊敬的国家。”当今社会重视道德的构建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从《反杜林论》有关道德部分的学习出发,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来对比研究哲学和心理学的道德观点和道德理论,并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角度浅析道德观点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两者对道德概念的诠释

从道德观的产生过程来看,马克思本人并不是天生的者,的道德观的形成也经历过一个发展过程。幼年成长时期的经历对他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比较深的影响,其次是学校的影响,学校开设的宗教知识课对他的影响比较深远。

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心理学上也对道德有一定的研究,道德心理是人类道德言行的心理状态、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凡事涉及道德问题的心理现象都属于道德心理的范畴。道德心理学是以道德和心理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道德产生、发展的心理基础,以及心理失衡中的道德调节等一般规律的科学。道德和心理相互关系的另一方面是道德对心理的作用,这种作用明显地表现为当出现心理失衡、心理障碍或心理偏差时,通过道德的调节,能够帮助人们恢复心理健康。

二、具体观点的对比研究

道德观的形成也有恩格斯的贡献,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形而上学道德观点进行了批评。自命为社会主义信徒的杜林,对进行了极其猛烈的攻击。形势的发展使得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必须严肃地批驳杜林的假社会主义理论,所以《反杜林论》虽然是一部论战性的著作,但是“对象本身的性质,迫使批判不得不详尽”,不得不对“在现时具有较为普遍的科学意义或实践意义的争论问题”做出正面的分析。在批判杜林折中主义谬论的同时,恩格斯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发展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第一次从整体性的角度,对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永恒道德观念的同时,系统地阐述了的道德观。第一,说明道德具有历史性,不存在使用于一切社会一切时代的道德。一切道德理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历史发展状况不同,人们的道德观念、善恶观念也必然不同。第二,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社会至今都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而道德又是社会经济运作的产物,因此,道德仍然是阶级的道德。

怎样解读的道德观,的道德观是对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道德拥有三种属性,非强制性、历史性和阶级性。道德的非强制性体现为被动的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以及传统教育和当下的习惯来起作用,为人与人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作调节,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的历史性表现在与一定历史相对应的道德是不同的,如与原始社会所有制相对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的规范标准是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以及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道德的阶级性反映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的道德从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出来。在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是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相对应的剥削阶级的道德,也就是说,道德具有非强制性、历史性和阶级性,不存在永恒的道德和超阶级的道德。但是,社会需要一种大家普遍可以接受且愿意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使得人们可以正常交往,社会秩序正常有序。比如遵守公共秩序,尊老爱幼,爱护公物,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总的来说,道德观主要是从道德宏观层面来阐述道德的意义、特点和作用。

而道德心理学的对道德的研究就相对更加丰富,已形成一定的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都有其著名的道理理论观点。首先,精神分析理论重点关注道德情感,更多的是研究道德自我的情感过程,以内疚感的研究最为明显。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佛洛依德认为道德就是人的超我的具体体现,超我就代表着人的良心、人是否遵守社会准则,超我也是人精神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在他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当中,超我对自我和本我起到监督和控制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所表现出的行为能更加符合社会准则和规范。超我在儿童当中所占的部分尤为巨大,它原始部分包括自我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部分,自我理想部分使儿童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而自我良心又起到对不良行为进行惩罚的作用,当儿童使坏时,自我理想部分会令其产生内疚感。其次,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道德行为,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仿、抗拒诱惑和言行一致等方面,方法主要是实验研究。班杜拉指出,人们的道德行为是儿时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结果,班杜拉用了大量的实验来证明儿童会模仿榜样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再次,以科尔伯格等人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道德认知方面。皮亚杰和科尔伯格都把一个人道德成熟当作人认知发展的必经阶段,以儿童道德发展为例,他们认为儿童的道德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产生新的变化,并认为道德成熟必须建立在道德判断成熟的基础之上,在成熟的道德判断的引导下才能发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以上道德心理学理论观点都明显倾向于道德的某个成分,而心理学家霍夫曼整合了这几种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核心――移情。霍夫曼把移情作为媒介,将道德的各个成分有机结合起来。

三、对现实的启示

道德观对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多的在于对当今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的启示,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来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大多数为90后,独生子女的背景,生活在改革开放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中,他们的道德观也随之喜忧参半,尽管如此,他们本质上还是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里状态,从积极方面看,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从道德心理学层面来看,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不仅要考虑伦理学研究的需要,更要看满足德育教育教学的需要,所以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应该深入具体的教育实践当中去。特别是在我们的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道德心理学的理论力量,道德心理学研究人的感觉、知觉等特征,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发展成一门说服人的科学,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说服感化,注重因材施教。在人们的实践生活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心理失衡,需要人开导指点,但人们对空洞虚伪的说教和不切实际的展望都会大倒胃口、拒之千里。所以道德教育只有立足于客观实际,真实可信,作为教育者主体的师长作风扎实、为人正派、处事公正,才能让人信服。

当然,道德心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的内涵及应用是相当复杂和广泛的,还有待于专门研究。道德研究自古以来一直是社会科学领域里的重大课题,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道德建设的目标还远未能达到,而且困难重重,而的道德观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看似抽象但是实践起来却很具体。要学好前人的经验总结,才可以避免我们少走弯路,而社会经济越发达,精神层面的道德建设就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反杜林论[M],人民出版社.1995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适应;认知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165-02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新生适应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端。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体,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如果产生不适应行为,往往会影响其正常的大学学习和日常生活。Ellis认为非理性或错误的思想、信念是情感障碍或异常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认知灵活性的视角关注大学生的适应问题,首先简要介绍了认知灵活性理论的基本观点,然后阐述了认知灵活性理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研究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增强大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具体建议。

1 认知灵活性理论

认知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包括内容和过程两个部分。认知的内容指我们所知道的,比如概念、命题和事实等;认知的过程指个体如何解释周围世界,并且为生活中的窘境找到创造性解决办法的方式,并由个体来操纵这些心理内容。认知灵活性侧重于认知的过程,打破固有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认知灵活性理论是斯皮罗等人1988年提出的,最初这一理论主要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试图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解释建构学习的过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后来Martin等人(1995)将认知灵活性研究从教育教学领域扩展到了其他领域,主要集中于认知适应的研究,并且编制出有效测量认知灵活性的问卷。Martin(1995)认为认知灵活性是指当可以适当地反应变化以符合新情境的要求时,保持反应定式的思想和动作的灵活性,它包含三个部分:①在任何给定的情境中,有意义地选择的觉知;②灵活的适应情境的意愿;③对灵活的自我效能感。认知灵活的个体对遇到的不熟悉的情境试图尝试新的交流方式,根据事件的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Martin和Rubin强调在行动之前思维过程中对于灵活性的需要。个体首先认识到需要处理的情况,并且形成对各种选择的觉知,在新的情境中对适应和灵活的自动自发,并对自己能否有效地完成这种改变的一种判断。因此,我们将认知的灵活性介入适应过程,探讨其发挥的作用。

2 认知灵活性对高校心理工作的启示

认知灵活性,简而言之,就是当认识到环境改变时,个体能否有效地调整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来指导当前的行为。旧的经验已不适用于现在的情境了,个体能否建立适应于新情境的经验。这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对旧经验的抑制;二是形成新经验并有效地运用。“90后”大学生更具鲜明的时代特色,高校心理工作者应该建立针对性较强的策略来指导新一代大学生。

第一,全面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一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思想。那么在思想政治和心理教育工作中,这种思想的作用就更强烈。人格的差异性在个体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相对来说,“90后”主要表现出理性化、人本化、个性化、世俗化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工作更具成效性。

第二,以人为本。马斯洛的思想强调教育的功能,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中,潜能才能蓬勃而出。那么,在这样一个强调个性张扬的时代,面对形色各异的大学生,能否以普遍接受的态度来面对他们,对高校心理工作者也是一个挑战。

第三,增强活动形式的可接受性。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拥有从网络获取资源的能力,他们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更为多元化,因此,他们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思维也较为深刻。在某些大学生身上,甚至表现出对周围的环境更多的是不屑,这也给心理教育增加了难度。传统的文字、空洞的说教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高校心理工作者应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增加活动的可接受性。

第四,体现心理学的优越性。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是有其相对于其他学科的优越性的。在生活中,人与人的差异性是不可避免的,心理学的优越性就在于可以让人们同时在“独特”和“归属”两类需要上得到满足。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标新立异是他们的普遍心理,他们渴望与众不同,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在心理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发挥心理学的优越之处,让更多的同学愿意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

3 认知灵活性对大学生适应问题的启示

Beck提出,个体会基于他们的想法重构世界,并且做出相应的行为。他认为,思维可以引领感情和行为。比如说,假设心理失衡是由极度的负性条件和持续改变的条件引起的,这些条件是由不灵活的负性思维构成的。这样就可以说,认知灵活性导致了积极的思维。因此,作为适应的主体,大学生要积极应对,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一,充分认识到改变。由中学进入大学,面临各种改变,包括心理、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必然的。在新的环境中旧的学习方式、生活模式、交往模式受到了限制,这要求大学生要建立新的行为标准和行为模式,减少旧的行为模式在新情境中的作用,将新的行为模式整合到新的情境中,实现自我和情境的统一。

第二,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在入学之初,各级学院以及心理办公室会给新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新生见面会、心理适应性培训、心理慰问团等。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了解新的环境,融入到新的氛围中,能够认识更多的同学和老师,这都有助于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

第三,主动锻炼自己。和高中不同的是,大学不再是一个单纯以学习作为衡量标准的学校了,更注重的是综合能力。班委会、学生会、各类社团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施展才能的机会,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发展自己的特长,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大学,是人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学的历练为步入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积极寻求帮助。大学生适应困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心理教育也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各学校日益完善自己的心理工作,入学之初为新生开展心理普查,并建立心理工作室,有些学校对每个学院都配有心理辅导员,积极开展朋辈、团体等多种辅导形式,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入学之初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

4 增强认知灵活性,加快新生适应性

根据Martin和Anderson的相关研究,认知灵活的个体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愿意尝试不同的办法。认知灵活的个体更加的自信,在行为和理解活动中的表现也更加优秀。当发现问题时,能够从自身或者他人的角度寻找原因,而不是单一地将原因归于一类,这有助于理解他人的感觉,也增加了解决问题的技能。当人们经历新的环境时,认知灵活性帮助人们形成对环境的觉知。

在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工作中,介入认知灵活性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认知的灵活性,加强行为之前认知的决定作用。发散思维,了解不同的思维策略和思考方式,将这种策略和方式融入到计划、决定和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方案,并且由认知监控行为过程,从旧的经验中发现可使用的策略,舍弃不可使用的策略,并且明白在什么时候改变。第二,情绪的灵活性。Fredrickson提出的积极情绪扩展和建设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够扩展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建设个体资源,增加认知范围,更新和扩展个体的认知地图,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情绪灵活的个体能够改变方法来处理自己或者他人的情绪,关注每个人的情绪,并且有效处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悲痛、抱怨和阻抗等不良情绪。第三,倾向的灵活性。倾向灵活性是一种与人格有关的灵活性,倾向灵活的个体能够认识到一个不好的情境,但是也会看到一个较好的未来,不会盲目乐观,也不会悲观厌世,情景的不确定性是可以发生并且存在的,而不是威胁或者危险。

面对心理、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改变时,预先进行了解,针对这种变化准备好各种可能的预备方案,积极应对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情绪;学校设置相应的适应性教育和认知教育课程,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建立积极的“认知―情绪―行为”行为模式,有效地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调节压力应对方式,有助于大一新生积极有效地完成这一阶段的适应。

参考文献:

[1]崔光成,邱鸿钟.心理治疗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刘儒德.论认知灵活性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5(155):61-66.

[4]李美华,沈德立.3~4岁幼儿认知灵活性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析,2006,1(26):52-55.

[5]王轶楠.从人际互动角度针对“和而不同”的认知心理学分析[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2010.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5

关键词: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心理素质形塑论;个体社会化;积极心理;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5-0003-04

收稿日期:2013-05-3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积极心理取向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研究”(11YJA880177)。

作者简介:朱翠英(1963-),女,湖南南县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积极心理学研究。

一、心理素质形塑论建构缘起

人类劳动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的共同劳动,在这种共同劳动过程中,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为了生存和生活必须尊重特定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遵守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这就需要年长者或专业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定向培养,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即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三百万年的人类历史,一万年的人类文明,人类始终在探索如何有效地促进个体社会化,并逐渐形成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门性学科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与个体社会化过程有关的专门性学科的专业化研究,解决了许多个体培养的专业化问题,从个体发展的时序特征来看,形成了从胎教、学前教育到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等促进个体社会化的社会化运行体系,同时也形成了涵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个体社会化机制体系。此外,人类发展史上的宗教体系在构建社会秩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伦理道德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面对与个体社会化过程有关的庞大知识体系和社会运行系统,如何有效地构建一个基本轮廓或宏观框架,避免专门性学科的狭隘思维以及由于这种狭隘思维所导致的问题化探究,已引起教育学界、心理学界乃至哲学界等的广泛关注。20世纪中叶迅速发展的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人类发展生态学也就因此应运而生。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出版的《Childhood and Society》,提出了人格终生发展论,即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1]。这一理论使心理发展研究涵盖到人的一生,体现了发展心理学的全局观。1979年,美国人类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1917~2005)出版的《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指出环境对于个体行为、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等属于影响个体发展的关键性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能动地与周围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正是在这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个体才得以实现自身的发展[2]。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将人的心理发展拓展到了人的一生,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将人的发展拓展到了个体社会化的社会系统,为心理素质形塑论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了促进全社会对个体社会化过程形成宏观框架,本文试图提出基于人生历程和社会系统的心理素质形塑论。

二、心理素质形塑论的基本内涵

所谓形塑,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形象塑造,第二种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实施定向塑造或培养,即形成与塑造,本文使用第二种释义。与“形塑”类似的另一个词汇是“型塑”,即按照固定的模型塑造标准化形象。虽然两个词汇都有定向塑造之意,但在程度上是有差异的,“型塑”强调按模型塑造,更重视结果;而“形塑”重视形成过程,强调自我形成和环境塑造并行的发展过程。

心理素质形塑论(Shaping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quality)是一种基于人生历程和个体社会化过程的社会系统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人类的心理素质是可以定向形塑的,个体心理素质的形塑方向应该是基于积极心理取向并兼顾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心理素质形塑过程,必须以个体遗传条件为基础,依托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类资源,通过环境影响、系统教育、定向培养和自我形塑,来实现个体积极心理素质的渐进式发展。心理素质发展是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个体的心理素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外部机制对个体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在其被内化的过程中,通过自我修养而逐步形成个体的相对稳定的积极心理素质。因此,心理素质形塑的一般路径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

三、心理素质形塑论的价值取向

(1)兼顾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个体是社会的组成成员,个体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必须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相吻合,必须遵循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的行为准则,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个体的心理素质形塑过程、目标和措施都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基本要求,这就是心理素质形塑论在社会本位方面的基本价值取向。同时,心理素质形塑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心智提高,以具有特定遗传条件的现实的人为形塑对象,对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形塑,使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健康人。

(2)基于积极心理取向。近年来,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1942—)所从事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因此被尊为“积极心理学之父”[3]。心理素质形塑论推崇积极心理取向,并以塞利格曼的24项积极心理特质为参考,根据词汇学方法析出4项积极心理素质基础维度、基于积极品德的积极心理素质现实维度和以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表征的积极心理素质扩展维度。其中,积极心理素质基础维度包括积极认知(创造力、好奇心、开明、洞察力、爱学习等)、积极情绪情感(热情、爱、宽恕、欣赏、感恩、希望等)、积极意志行为(坚持、交际、领导能力、自律、守信等)、积极个性(勇敢、正直、善良、公正、谦虚、谨慎、幽默等);基于积极品德的积极心理素质现实维度主要是指国家利益、社会责任、团队意识等;以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特征的积极心理素质扩展维度,是指源于信仰和宏观社会影响及个体自我修养所形成的深层观念。在这里,积极认知、积极情绪情感、积极意志行为、积极个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积极认知有助于建立积极情绪情感,积极情绪情感又可促进积极认知;在积极认知和积极情绪情感的基础上,个体的积极意志和行为也激发出来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社会成员的积极个性;积极个性的生成有助于衍生更为丰富的积极心理素质:积极品德以及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心理素质形塑论的基本观点

(1)积极心理素质可塑论。个体的积极心理素质是可塑的,而且可以按照特定的社会要求,对个体实施有效的认知偏差纠正、价值观调整、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积极心理品质训练和心理潜能开发等,从而逐步提高其积极心理素质,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当然,环境影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和自我形塑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或误导,均有可能形成较大的负性影响,即心理素质形塑发生方向性错误,从而形成非健康的人或病态个体,心理疾病和犯罪就属于这种方向性错误的结果。

(2)积极心理素质的形塑目标。心理素质形塑论兼顾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以培养具有积极认知、积极情感、积极意志行为、积极个性和积极品德以及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这就是积极心理素质的形塑目标。简言之,心理素质形塑论的形塑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备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任何社会形态和社会阶段都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但基于认识和手段的限制,在实现目标的程度上存在差异。宗教的教义和传播方式属于心理素质形塑的原始雏形,基于统治者的利益和维护社会秩序的需求,国家机器需要依赖有影响力的宗教来形成特定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和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并使信仰成为人类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内驱力。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使人类对心理世界有了更科学、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为有效地实施心理素质形塑过程和达到心理素质形塑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3)积极心理素质的形塑过程。心理素质形塑过程是多样化的,其基本途径主要包括环境影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和自我形塑,这些形塑过程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内外兼修)而实现的。在心理素质形塑过程中,环境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物质表层、形式浅层、体制中层、观念深层等不同层次文化要素的感染和熏陶,使个体在环境影响中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积极心理素质。这种环境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等)、学校环境(校园文化)、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和宏观社会环境)的综合作用;定向培养是个体社会化的必需过程,从幼龄个体到成年个体,首先接受的是受家庭成员的定向培养和合理引导,贯穿到成年期的个体间相互交流和戒勉也是一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成为系统教育的专门组织,加速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的时间进程,提高个体心理素质发展的实施效果;自我修养在积极心理素质形塑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接纳的外界信息和刺激,在人生历程中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鉴别、判断等过程,逐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积极心理素质的形塑路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积极心理素质形塑的外部路径,自我修养是积极心理素质形塑的内部机制(见图1)。自我修养是指按照一定社会要求,在感知、学习、历练、感染、陶冶等过程的基础上,为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和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过程。

五、心理素质形塑论理论构架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构建心理素质形塑论理论构架,就是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为导向,以形塑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以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的意志行为、积极个性和积极品德以及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形塑对象和形塑内容,通过环境影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自我形塑等形塑过程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修养等形塑路径,形成心理素质形塑论理论构架(见图2)。

心理素质形塑论理论构架表达了心理素质形塑论的基本内涵:依托心理素质形塑的外部机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内部机制(自我修养),通过环境影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和自我形塑,实现心理素质的形塑目标(符合社会需要的具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在这里,心理素质形塑路径虽然是相对独立的通道,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对于某一个现实个体而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都是必要的社会化过程,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综合作用过程。这种综合作用过程必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向,那就是实现心理发展符合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形塑具有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心理素质形塑的四大主要路径,都会从不同角度和程度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环境影响、定向培养、系统教育和自我形塑,所以心理素质形塑的四大过程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并最终内化为个体的自我形塑。依托心理素质形塑的四大主要路径,通过心理素质形塑的四个过程,最终实现社会对个体的形塑目标,即培养和塑造符合社会需要的具积极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他们在现实社会中表现为具有积极品德,在内在的观念深层方面具有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外在的表现方面具有积极认知、积极情绪、积极意志行为和积极个性,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积极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 Erik H. Erikson, Childhood and Society[M]. W. W. Norton & Company, 1963(second edition)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6

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弗洛伊德创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其主要内容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释梦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精神层次理论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即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应该是无意识。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当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出现矛盾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冲突双方的关系,既可以使超我接受,又可以使本我的欲望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二、精神分析理论对当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理论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对当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利用价值:

1、充分发挥无意识教育的作用,作为有意识教育的重要补充。有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但无意识教育的隐蔽性、平等性、渗透性能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教育的目的。无意识教育的重点体现在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及行为会通过无意识无形中传递给受教育者,从而影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行为;无意识教育还可通过看课外实践、各种文艺活动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并扩展到各个方面。

2、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弥补灌输式教育的缺陷和不足。精神分析理论中的有个概念叫升华,指的是个人将被压抑的欲望或者心理能量移用到对社会有益的创造性活动中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外在力量,关键在于对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情感和欲望进行积极引导,使之得到升华,让个体得到积极的成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了解受教育者本我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灌输道德观念并引导其进行道德实践,将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相结合,发展受教育者健康的超我,完善人格。给予受教育者充分的自由,鼓励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认可并找到归属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该营造一种活泼自由的环境和氛围,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沟通,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活动。

3、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些具体观点可适用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且必要系统学习精神分析理论。对梦及无意识的关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深入探究受教育者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这对教育者深入了解受教育者,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度开展是很有帮助的。

4、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重视儿童教育,积极创造有利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精神分析理论特别注重早期经验,儿童时期的经验会对其人格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儿童时期教育,积极引导儿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其建立自信心,联合家庭因素给予其高质量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