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双碳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双碳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分形理论;Zipf定律;碳储量分布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1-0054-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1.016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温室气体不断的在地球大气中积累,导致陆地地表和海洋大气的气温持续上升[1],温室效应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2]。因此,降低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是解决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
森林作为陆地生物圈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维持着约占全球86%以上的植被碳库,同时也维持着巨大的约占全球73%的土壤碳库[3]。土壤每年呼吸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是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CO2的10倍以上[4]。土壤有机碳库的轻微变化足以对大气中的CO2造成极大的影响,进而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全球气候变化[5]。所以有必要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分布特征进行详细研究。与此同时,为更好地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为提高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提供数据支持,还需要研究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分布情况。
森林土壤和植被碳储量的分布形态可以理解为是在某种规定的尺度中离散的分布。这种分布上或结构上的离散性是森林资源规模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规模分布形态的方向之一[6-9]。笔者利用分形理论和Zipf定律对江西省森林土壤和植被碳储量的规模分布及其特征进行定量分析,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林业部门制定区域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方案提供了新理念。
1 分形理论与Zipf定律介绍
1.1 分形理论
分形理论(Fractal theory)是现代非线性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科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和手段。1967年,Mandelbrot首次创造性地阐述了分形理论,它可以定量表达自然界中传统欧式几何学不能描述的复杂而有规则的几何现象,揭示非线性系统中有序和无序的统一、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问题,为人们认识和分析复杂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经过众多研究者的修正,分形得以有了较为全面而恰当的定义[10-13]。而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则是描述分形的重要参数,能够反映分形的基本特征,用数学模型表述为:
N(r)~r-D (1)
模型中,r为尺度;N(r)为被量度客体的数目;D为分形维数。分形理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气象学、地质学、计算机图形学、材料学、经济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成为当今国际上许多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14]。目前,分形理论在林业科学中的应用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分形特征研究、森林气候时空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森林火灾的分形模拟、森林植被空间格局的分形研究、树木结构特征的分形模拟、木材构造及其生理特征分形研究、植物形态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的分形模拟以及林业遥感图像的纹理分析等方面[9,10]。
1.2 Zipf定律
在认识自然资源数量的分布形态及其表现实质时,Zipf定律给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思考的途径和一类精巧的模式。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吉弗于1949年出版的《人类行为与最小努力原则》一书全面阐述了Zipf定律的内容。该定律针对空间地域分布中的非连续现象(即离散分布现象),从诸如等级-大小或秩位-规模等的关系中揭示出了一条值得重视的结论[15]。Zipf定律可以用数学模型表述为:
lnP(k)=-qlnk+lnP1 (2)
模型中,k为某个体在系统中的等级,即位序;P(k)为等级k的个体规模;P1为等级首位的规模;q为参数(Zipf维数),且q×D=R2[6,15],R2为拟合出的式(2)的决定系数。Zipf维数具有明确的分维意义,揭示了等级-大小等关系的分形结构特征。目前,Zipf定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城市、经济、生态、海洋、旅游等许多领域。杨国良等[16]用zipf定律对四川省入境旅游流规模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zipf定律、差异度、均衡度指标均可作为旅游流规模结构分析的有效手段或工具。谈明洪等[15]对Zipf维数和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zipf定律在林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较少,刘羿等[6]用zipf定律对全国森林资源规模分布情况的研究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方法
以江西省为研究范围,各市为研究的基本单位,对各市的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森林植被碳储量规模进行排序,并将规模序号和指标数量进行对数变换,绘制在双对数坐标图上,观察其拟合状况。如果二者存在回归拟合函数关系,即满足式(2),则可以认为该碳储量规模结构符合Zipf定律;反之,论证前的假设不成立,碳储量规模结构不符合Zipf定律。如果符合Zipf定律,就逐点拟合出最优的数学模型,并根据q和R2利用D=R2/q计算出分形维数(D),最后对绘制的图形进行分析。当Zipf维数q>1,分形维数(D)较小时,系统无标度区间内森林土壤和植被碳储量规模结构差异较大,说明无标度区间分形特征形态表现较差;当Zipf维数q
2.2 数据来源
研究所采用的数据是江西省2001―200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选择的指标是0~2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森林植被碳储量(表1)。
2.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Excel软件,包括数据排序、图表分析、模型lnP(k)=-qlnk+lnP1的拟合。
3 结果与分析
3.1 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格局分形特征
将江西省各地区的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数据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分别得到0~20 cm和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序列。把排在首位的地区等级定为1,排次位的等级定为2,依此类推。江西省等级-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规模双对数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等级-森林0~2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规模的散点图很难用一条直线或曲线拟合,其间出现明显分岔转折点,表明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规模结构发育不完善,在大的结构体系下存在2个次级结构子系统,即存在无标度区[13]分段情况,也就是双分形特征[19]。从散点图初步可以判定,第6、7点出现断裂,该断裂很可能是分岔点,由式(2),根据已知的P(k)和lnk经过逐一回归,确定两条最佳拟合直线,即第1~6点所代表的系统Ⅰ和第7~11点所代表的系统Ⅱ。通过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指标能够说明碳储量规模分布符合Zipf定律,并出现双分形特征[16]。从图1和表2拟合情况看,系统Ⅰ中q1,分形维数(D)较小,说明散点图上对应的景德镇市、萍乡市、鹰潭市、新余市、南昌市5个地区0~20 cm土壤碳储量规模结构差异较大,分布相对分散,分形特征形态表现较差。综合图1来看,2个规模结构等级子系统不仅内部结构的分布模式不同,而且子系统之间呈跳跃式突变,分别代表第6点和第7点的九江市和景德镇市,0~2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前者为3 774万t,是后者1 192万t的3倍左右。由图2和表2拟合得到的最佳方程可知,在等级-森林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规模分布中同样出现了双分形特征和2个子系统,其中系统Ⅰ中q1,分形维数(D)较小,说明散点图上对应的景德镇市至南昌市5个地区在0~100 cm土壤碳储量规模结构差异较大,分布相对分散,分形特征形态表现较差。综合图1、图2、Zipf维数和分形维数来看,0~20 cm和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规模分布规律相似。
3.2 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格局分形特征
对江西省各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数据按上述方法进行相同处理,绘制在双对数坐标图上,江西省等级-森林植被碳储量规模双对数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森林植被碳储量规模分布与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规模分布基本一致,等级-森林植被碳储量规模分布在双对数图上也都存在2个子系统,表现出明显的双分形特征,以森林植被碳储量为指标的森林资源规模分布符合Zipf定律。从散点图(图3)和拟合得到的最佳方程(表3)可知,系统Ⅰ中q1,分形维数(D)较小,说明散点图上对应的景德镇市至南昌市等5个地区在碳储量规模结构上差异较大,分布相对分散,分形特征形态表现较差。
3.3 全省碳储量规模分布情况
综合分析0~20 cm土壤碳储量规模分布、0~100 cm土壤碳储量规模分布以及森林植被碳储量规模分布情况可知,这3个指标的规模分布规律均符合Zipf定律,都出现了双分形特征,在大的结构体系下存在2个次级结构子系统,系统Ⅰ都由赣州市、吉安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九江市构成,系统Ⅱ则由景德镇市、萍乡市、鹰潭市、新余市、南昌市构成。这2个规模结构等级子系统不仅内部结构的分布模式不同,而且子系统之间呈跳跃式突变,系统Ⅰ中位次最低的城市的碳储量是与之相应的系统Ⅱ中位次最高城市碳储量的2~3倍。这种规模分布情况说明在江西全省范围内,无论是土壤碳储量,还是森林植被碳储量,在资源规模分布上都存在着极大的不均衡性,空间结构差,优化程度不高,亟待进一步完善。
4 结论与讨论
1)森林土壤碳储量和森林植被碳储量规模分布均符合Zipf定律,通过Zipf定律描述碳储量规模的分布规律是可行的。
2)森林土壤碳储量规模分布结构差异性较大,在0~20 cm和0~100 cm土壤碳储量规模分布中都出现了双分形特征,显示出了2个子系统的存在。2个子系统Ⅰ的Zipf维数(q)分别为0.621 4和0.629 3,分形维数(D)分别为1.585 0和1.562 1,说明这2个系统内部结构差异性较小,碳储量分布相对集中,分形形态表现较好。2个子系统Ⅱ的Zipf维数(q)分别为2.250 1和2.221 8,分形维数(D)分别为0.422 0和0.420 6,说明系统内结构差异性较大,分形形态表现较差。2个指标的子系统Ⅰ和Ⅱ之间呈跳跃式突变,系统Ⅰ中各城市0~20 cm和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均值分别为6 000万t和15 400万t,远高于系统Ⅱ中的800万t和2 100万t,说明赣州市、吉安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九江市在江西全省范围内土壤碳储资源优势非常明显。
3)森林植被碳储量规模分布同样结构差异较大,森林植被碳储量规模分布中也都出现了双分形特征,显示了2个子系统的存在。子系统Ⅰ的Zipf维数(q)为0.573 8,分形维数(D)为1.703 4,说明这2个系统内部结构差异性很小,碳储量分布相对集中,分形形态表现较好。子系统Ⅱ的Zipf维数(q)为2.750 4,分形维数(D)为0.345 7,说明系统内结构差异性较大,分形形态表现较差。该指标的子系统Ⅰ和Ⅱ之间同样呈现跳跃式突变,系统Ⅰ中各城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均值为3 900万t,远高于系统Ⅱ中的560万t,说明赣州市、吉安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九江市在江西全省范围内森林植被碳储资源优势同样明显。
4)“十五”期间,南部和西部的赣州、吉安、宜春等地区主要以天然森林为主,碳密度较高,在江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中占主导地位,而中部和北部的城市如萍乡、新余、南昌、鹰潭和景德镇,分布着大量的人工林和次生林,并且以中、幼龄人工林为主,碳密度较低,碳储量少[18],这应该是造成植被碳储量规模分布出现双分形特征的主要原因。而森林土壤碳储量规模分布中之所以出现双分形特征,很可能与地形差异、维度以及南北自然区域降水量的分布差异等因素有关。
5)综合江西全省森林土壤碳储量和森林植被碳储量规模分布来看,笔者认为通过对南部和西部的赣州、吉安、宜春等地区的天然林进行封山育林,稳定碳储量的同时,大幅增加中部和北部新余、鹰潭、景德镇等地林分中的地带性树种组成,调整现有森林结构和提高现有森林的经营与管理水平,有利于削减这种植被碳储量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并且随着中部和北部地区人工林木的快速生长和成熟,地表凋落物分解及根系分泌物增多,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将增大[20,21],形成巨大的贮碳潜力,同时,森林土壤规模分布结构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 宋金明.CO2的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及海平面的变化[J].自然杂志,1991,14(9):649-653.
[2] 方精云.全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POSTW M, RMANUELW E. Soil carbon pools and world life zones[J]. Nature,1982,298:156-159.
[4] RAICH J W,POTTER C S.Global pattern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soils[J]. Global Biochemical Cycles,1995,9:23-36.
[5] JENKINSON D S,ADAMSD E,WILD A. Model estimates of CO2 emissions from soil in response to globe warming[J]. Nature,1991,351(23):304-306.
[6] 刘 羿,佘光辉.基于Zipf定律的森林资源规模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2):73-76.
[7] 王伟峰,廖为明,张智慧,等.基于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江西省生态安全数量化评价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1):108-114.
[8] 刘 羿,佘光辉,刘安兴,等.森林资源系统自组织特征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5):51-55.
[9] 牛文元.Zipf定则及其广延在自然资源数量计算中的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1988,3(3):271-280.
[10] 高 峻,张劲松,孟 平.分形理论及其在林业科学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4,17(6):12-15.
[11] 孙玉英.分形理论及分形维数的应用[J].林业科技情报,2005,37(4):8-9.
[12] 路 琴,杨 明,何春霞.分形理论及其在农业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J].土壤通报,2009,40(3):716-720.
[13] 李伯奎,杨 凯,刘远伟.分形理论及分形参数计算方法[J].工具技术,2004,38(12):80-84.
[14] 刘 莹,胡 敏,余桂英,等.分形理论及其应用[J].江西科学,2006,24(2):205-209.
[15] 谈明洪,范存会.Zipf维数和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值的关系探讨[J].地理研究,2004,23(2):243-248.
[16] 杨国良,张 捷,刘 波.旅游流规模结构的Zipf特征与差异度对比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3):318-328.
[17] 宋满珍.江西省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09.
[18] 李 鑫,欧阳勋志,刘琪Z.江西省2001―2005年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区域分布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4):655-665.
[19] 陈彦光,周一星.城市等级体系的多重Zipf维数及其地理空间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6):823-830.
对双碳的理解范文2
1问题的提出
多年来,笔者在观评课、书刊上发现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些严谨性缺失问题,问题涉及的大多既是中学基础有机化学中的发展性知识,又是大学基本的学术性问题。从当今社会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新课程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和学生持续学习认知的衔接性考虑,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讨论澄清的。
2 问题的讨论
2.1乙炔的不饱和度大于乙烯,所以乙炔使溴水褪色的速率也大于乙烯
这是一个习以为常的模糊认识。乙炔结构上的特点是具有碳碳叁键,它跟烯烃一样能与卤素(如Br2、Cl2)等亲电试剂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机理相似,但乙炔同溴水的加成和乙烯相比要困难一些(通过平行对比实验可获得证实),这一实验事实往往使人感到不好理解。因为从成键情况看,乙炔分子中有2个π键,乙烯结构中只有1个π键,由此推测乙炔应该比乙烯活泼,容易起加成反应。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可从二者碳原子成键杂化轨道的不同和键的离解能大小获得解释。根据分子轨道模型,乙炔中的两个碳原子以sp杂化轨道成键,乙炔的sp杂化轨道的s电子成分比乙烯中碳的sp2杂化轨道中s电子成分多,即从乙烯的33.3 %增至50 %,使乙炔分子中2个p轨道电子云重叠程度大于乙烯,碳碳叁键的键长变短(乙烯中C=C键长为134 pm,乙炔中CC键长为120 pm),两个碳原子间电子云密度增大,叁键中电子与碳原子结合得更加紧密,使π键离解能增大。
由于乙炔的π键重叠程度比乙烯中的双键大难以极化,虽然乙炔比乙烯多一个π键,却不容易给出电子与亲电试剂结合,故乙炔等炔烃的亲电加成反比乙烯等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慢。还可以通过以下反应来说明:分子中同时存在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时,滴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首先主要与双键发生加成反应:
CH2=CHCH2CCH+Br2CH2BrCHBrCH2CCH(90 %)
2.2含醛基(-CHO)的物质一定能与新制的Cu(OH) 2悬浊液混合煮沸后生成红色沉淀
通常这一性质实验结论被认为是正确。其实这里有例外的情况。由于苯环和醛基电子效应的影响,或者因为苯甲醛没有α-H,与强碱共热时,一分子作为氢的共体,发生氧化反应;另一分子作为氢的受体,发生还原反应,即迅速发生歧化反应(又称Cannizzaro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羧酸和醇:
2Ph-CHO+OH- Ph-COO-+Ph-CH2OH
使苯甲醛中的醛基在强碱性环境下还原性减弱,文献[1,2]和对照实验证明,苯甲醛等芳香醛不能还原强碱性环境新制的弱氧化剂 Cu(OH) 2, 从而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实验:①取强碱性新配制的试剂 Cu(OH) 2悬浊液约2 mL,滴加0.5 mol・L-1的苯甲醛溶液8~10滴,摇匀,加热至微沸(或沸水浴加热)。未沸腾时即有黑色沉淀产生; 黑色物质的成分主要是Cu(OH)2热分解产生的CuO;②取与实验①相同的碱性试剂Cu(OH)2悬浊液约2 mL,滴加0.5 mol・L-1的乙醛溶液8~10滴,摇匀,亦加热至微沸, 有橘红色或亮红色沉淀。对比实验说明苯甲醛中的醛基不能还原碱性Cu(OH)2。
2.3酯的水解反应不一定是取代反应
该观点从反应机理分析认为酯化反应大多数属于“加成-消去反应”,只有“少数特定的酯”在酸催化下的水解属于取代反应[3],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酯的水解历程主要有以下两种断键方式:
(1)(2)
(酰氧键断裂,简写作Ac) (烷氧键断裂,简写作Al)
酯的水解有碱催化的不可逆和酸催化的可逆反应(酯化反应的逆反应)两种,就绝大多数而言发生的是酰氧键断裂。机理有碱性水解的酰氧键断裂的双分子反应(用BAc2表示,B表示碱性条件,2表示双分子反应)。这种机理的水解反应中,首先氢氧负离子进攻酯分子中的羰基氧原子,生成四面体的加成产物;加成产物再脱去烷氧基负离子得到羧酸;由于羧酸的酸性比醇强的多,生成的羧酸迅速与烷氧基负离子进行质子交换,转变为稳定的羧酸根负离子和醇,使水解反应进行到底。若酯分子RCOOR'中的-R'基团能形成稳定的碳正离子时,在弱碱性(或中性)中该类酯的水解则按照烷氧键断裂机理进行,且是单分子历程(用BAe1表示)。
一般的,一元酸与伯醇或仲醇生成的酯在酸催化下的水解都为AAc2 (A表示酸性条件反应)机理,是通过形成它的共轭酸来进行的。步骤如下:反应的第一步是酯羰基上的氧原子接受一个质子形成共轭酸,使羰基氧原子的亲电性增强,容易接受水分子的亲核进攻;第二步是生成加水产物,随后脱去质子,生成反应的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烷氧基上的氧原子接受质子,最后分解成质子化的羧酸和醇,反应速率的决定步骤是羰基加水这一步。当酯分子RCOOR'中-R'能形成稳定的碳正离子时,则与BAl1类似,发生酸性水解反应时酯按烷氧键断裂的方式(用AAl1表示)进行。例如, CH3COOC(CH3)3型结构的酯发生酸性水解,因为水解时烷氧键断裂,能生成稳定的叔丁基碳正离子。
酯的以上水解反应的几种主要机理说明,不论用什么催化剂,也不论哪种历程中的断键方式,酯的水解都属于一种取代反应。
问题中的观点实际上是混淆了有机反应的机理和反应类型概念的内涵。反应机理是研究有机反应是怎样发生的,反应类型是对发生什么反应的判断,是从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相互关系(组成和结构)看的,与历程无关。这里举两个简单熟悉的例子说明:①乙醇在强酸的作用下消除水生成乙烯的历程,第一步是乙醇结合酸提供的质子生成质子化醇(快),然后失去水产生碳正离子(慢);第二步是不稳定的碳正离子从β-碳原子上失去质子生成乙烯和硫酸(快)。我们能不能据此机理称该消除反应为“化合―分解―分解反应”呢?恐怕不会。②羧酸与醇在酸催化下的酯化历程,依次经历质子化、加成(决速步骤)和消除的步骤,人们仍称这一反应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而不是按历程称为“加成―加成―消除反应”,类似以上两例在有机化学反应中不胜枚举。很明显,这种机理历程即是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悖常理,不能自圆其说。
2.4 卤代烃和醇类一般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但只有一个碳原子的或具有下列结构的卤代烃和醇
这种观点被绝大数教师和教学资料认同,在各种类型的考试中也多有涉及,课堂教学中也常听到教师这样耳提面命地告诫学生。其实这是错误的结论。卤代烃与醇脱卤化氢或水的消去反应不只局限β-消除,还有碳正离子重排消除、γ-消除和α-消除反应等方式;机理有单分子消除(E1,常伴有重排)、双分子消除(E2)和单分子共轭碱消除(E1cb)三种历程。如(CH3)3CCH2Br型卤代烃在乙醇存在下起E1反应时,生成的新戊基碳正离子立刻发生重排生成更稳定的叔戊基碳正离子,然后再从碳正离子的β位消去氢,生成稳定的2-甲基-2-丁烯,机理如下[5,6]:
又如,无β-H的醇[如(CH3)3CCH2OH、 (CH3CH2)3 CCH2OH等]在硫酸存在下也能发生E1历程消除,稳定的碳正离子中间体的生成也易于发生重排反应,生成稳定的烯烃。例如,下列醇的消除由于苯基的优先重排,生成正电荷分散于含苯环的稳定中间体中,所以,主要产物是苯的重排产物烯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消去两个原子或基团产生活性中间体“碳烯“(俗称卡宾)的反应,叫α-消除。卤代甲烷、CH2N2等都能发生这种消除反应。例如,氯仿在强碱作用下消去氯化氢生成二氯卡宾(:CCl2)的机理如下[5~7]:
2.5向乙烯与溴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 用观察有没有淡黄色沉淀的方法,探究乙烯与溴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还是加成反应
这一问题源于高考模拟卷中的实验探究题,见于教师陈述、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案例。该设计方案提供的理由是:若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后生成1,2-二溴乙烷不与AgNO3反应,无沉淀;若发生的是取代反应,生成的HBr可以通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Br沉淀检出。其实这种设想结论纯属想当然,缺乏科学性依据。乙烯与溴的水溶液加成反应是亲电加成的两步历程,第一步是解离的Br-与乙烯的π电子结合形成含溴的、带正电荷的三元环状中间体,第二步不稳定的中间体受到溴负离子和氢氧负离子从背面的进攻,即加上负性基团得到加成产物:CH2Br-CH2Br和CH2Br-CH2OH,由守恒原理可知,反应后溶液中同时生成与CH2Br-CH2OH等量的HBr,即向加成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也会有AgBr沉淀生成。
实验:将乙烯依次通入浓NaOH、品红试液,然后通入饱和的2.5 mL溴水至褪色,再通乙烯约10 s,再用pH计测pH,滴加AgNO3溶液。除可观察到小试管溶液中有少量油状液珠外,pH约为3.6,加AgNO3溶液生成浅黄色沉淀。pH=3.6说明反应后溶液显较强的酸性,生成AgBr沉淀说明溶液中产生了Br-。
上述实验事实表明发生加成反应的同时生成了HBr,不仅为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机理的正确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也说明问题中探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操作与结论缺乏应有的严密性、科学性和可靠性。
3 教学反思
“标新立异的处理教材、创造性的设计探究性教学方案” 生成教学资源,对改变化学教学过分依赖教学资料中已有定论、已设计好的教学程序的现状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标新立异”又绝不能脱离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和科学性支撑而想当然,不能忽视学生学习的持续发展,否则必将远离基础有机化学教学和新课程提出的探究性教学本身。
参考文献:
[1]曾昭琼主编. 有机化学实验 (第2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94.
[2]荣国斌主编,大学有机化学基础(第2版,下册)[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79.
[3]李新颖. 酯的疑点解析[J]. 中学化学. 2009(6):11.
[4]王后雄. 高考化学完全解读(课标本)[M]. 南宁:接力出版社,2009:260.
[5]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合编. 有机化学(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301,308~309.
[6]荣国斌,袁履冰,王全瑞等. 高等有机化学(研究生教学用书)[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440~441.
对双碳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高中;氧化还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22-02
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内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形成了一条知识主线。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材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内容分五次编排:初中化学第一章,结合氧气的化学性质,定义了氧化反应,第三章介绍氢气的化学性质时,又定义了还原反应;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一章,总结、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的一般特征和电子转移的实质,第二册第二章安排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的教学,第三册第三章有关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教学安排,则引导学生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理解物质的变化。每一次的教学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每次的后续学习又都是对以前知识的巩固和深入理解。选修化学第三章第一节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教学,作为最高阶段的学习,应该结合对旧知识的复习,从各角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
1.从氧化反应定义、还原反应定义入手,着眼于化学变化,强化宏观和微观双视角分析问题的学科思想。
初中化学,定义氧化反应为物质跟氧结合的化学反应,定义还原反应为物质失去氧的反应。随着化学知识的不断丰富,高中化学深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把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把物质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新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进而用电子守恒这一不变的事实,说明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对立统一、相伴发生。并把这一规律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前后教材,从具体的得失氧的变化到抽象的化合价升降的变化,从宏观的得失氧的变化到微观的电子转移的变化,帮助学生从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强化从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的化学思想。如下的例题求解过程就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指导作用:
例:在反应CuSO4+P+H2O―Cu3P+H2SO4+H3PO4中,1摩尔CuSO4氧化多少摩尔P?
从元素Cu、P化合价的变化,分析Cu2+、P得失电子数,可知1摩尔CuSO4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n(P)=■=0.2moL。
2.从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入手,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线索,总结、梳理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
首先,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根据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F2、Cl2、Br2、O2等非金属单质,MnO2、Fe2O3、CrO3等高价氧化物,高价含氧酸及其盐和Fe3+、Ag+等金属离子属于重要氧化剂;Li、Na、K、Mg、Al、Fe、Zn等金属单质,C和H2等非金属单质,非金属氢化物及其盐和SO2、FeSO4、CO等低价态化合物属于重要还原剂。
再者,C、N、S、Cl等重要非金属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呈现多种不同的化合价。以每种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线索,掌握相关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归纳总结物质间的相互联系,把零散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组合成有机的整体。
(1)碳元素。碳元素处于最低价态的甲烷跟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产物:碳元素的化合价随氯原子取代氢原子个数的变化而呈现规律性变化。乙炔跟氢气加成,生成乙烯或乙烷,发生还原反应,碳元素化合价随之降低。若乙炔、乙烯分别跟氯气加成,碳元素化合价会随之升高。
当卤代烃发生水解反应时,卤原子被羟基取代,碳原子化合价不变。如:CH3ClCH3OH,CH2ClCH2Cl
CH2OHCH2OH等。
(2)硫元素。
①H2S+H2SO4(浓)S+SO2+2H2O
②S+O2 SO2
③SO2+Cl2+2H2OH2SO4+2HCl
④4FeS2+11O2 2Fe2O3+8SO2
⑤2H2S+3O2(足量) 2SO2+2H2O
⑥S+2Cu Cu2S
⑦2H2S+SO23S+2H2O
⑧2H2SO4(浓)+Cu SO2+CuSO4+2H2O
3.从氧化性、还原性的定义入手,用元素化合价变化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来解释物质的稳定性,培养科学观点。
(1)在中学化学中出现了一些“歧化”、“反歧化”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SO2+2H2S=3S+2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3NO2+H2O=2HNO3+N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HCl(浓)+Ca(ClO)2=CaCl2+2Cl2+2H2O
通过这些反应,比较各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稳定性(表现为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并认识环境或介质对这种稳定性的影响。
(2)分类总结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认识某些物质的活泼的化学性质。
①活泼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化合反应。
6FeO+O2 2Fe3O4 Cl2+H2 2HCl
3Cl2+2P 2PCl3 Cl2+PCl3PCl5
Cl2+2Na 2NaCl 3Cl2+2Fe 2FeCl3
2Na+O2 Na2O2 2Na+SNa2S(爆炸)
②活泼氧化剂的分解反应。
2KMnO4 K2MnO4+O2+MnO2
2KClO3 2KCl+3Cl2
2H2O2 2H2O+O2
2HClO 2HCl+O2
4HNO3 4NO2+O2+2H2O
对双碳的理解范文4
1森林碳增汇的影响因素
森林通过呼吸和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减缓温室效应提供贡献。这种贡献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森林生物量的大小、树木生长速度以及森林固碳时间长短三个测量指标。生物量大小直接决定固碳量,森林的碳汇作用主要有林地固碳、林下植物固碳和森林生物固碳三种形式。树木生长速度在时间轴上可以衡量森林的固碳效率,而在森林不断生长的过程中,合理轮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促进森林的固碳效率。固碳时间长短与树木等林中植物生命周期有关,它衡量的是森林对于固碳的总体贡献。鉴于此,森林蓄积存量是保持森林固碳能力的一个基线,森林蓄积增量部分才是森林固碳增汇的贡献量。
2必须充分重视森林延续性
林地固碳和林下植物固碳有明显的作用,但在不断的轮伐过程中它们会处于一种降低、恢复的循环中,但总体上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定量。因此,衡量森林碳增汇效果不仅要考虑森林的直接固碳作用还要考虑森林间接固碳作用,森林间接固碳就是指森林采伐后林木等产品继续固碳,这也可以理解为森林固碳的延续性,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但常常被公众乃至研究者忽略,因为土地是有限的、树木生长速度是有限的、一定面积上的森林蓄积理论上存在一个“阈值”。这个“阈值”也决定了森林固碳的上限。森林在一个轮伐期结束的时候,森林固碳形式将会变为以木材或相关木材衍生产品的的存在而固碳。在森林采伐和加工过程中,会有部分森林固碳量损失或者以各种形式又重新回归大气,但是绝大部分森林固碳量仍然会保存下来,木制品可以继续固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木浆纸为优质纸制品,一般通过循环利用可以继续固碳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我们认为合理培育、合理轮伐森林资源可以使森林固碳作用被拉伸、延长和放大,同时也可以实现森林经营木材生产、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含碳汇)等多目标的最佳结合。
3伊春林区森林碳增汇潜力预测
假设某速生丰产树种,轮伐期是30年,以90年为一个计算周期。那么合理轮伐应该达到3次,如果一味地强调保护可能轮伐只有1次或者2次。假设森林成熟总蓄积量为V,总面积中生态林所占比例为X,木材比重为α,活立木(树木)含碳率为β,森林资源利用率r1,木材出材率r2。用N表示轮伐次数。据此计算总面积森林固碳量和轮伐后固碳延伸总量:因活立木木质部分的元素成分构成因树种不同有所差别,但是大体构成如下:碳占50%,氧占43%,氢占6%,氮占1%,由此可知,β=50%。伊春林区2010年木材产量为1423580t,森林蓄积量为267313777m3,由此可知α=1423580/267313777=0.53%。目前伊春林区的生态林比例为25%左右,本文X分别取25%和15%对伊春林区90年内碳增汇潜力进行计算(见表3)。综上所述,如果森林进行合理培育、合理轮伐,在一定的时期内,其固碳总量会有较大增长。虽然这只是一种在假设前提下的理想模式,但是可以从宏观上证明合理采伐是使森林固碳作用被拉伸、延长和放大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是在假设伊春林区未来90年内蓄积量和木材比重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以上计算的,但是实际上按目前趋势估算,到2015年伊春林区林木年生长量将由874万m3增加到950万m3,森林总蓄积量由5亿m3增加到8亿m3。若轮伐增量与生长增量的比例持平,则伊春林区的碳增汇潜力将符合以上公式的计算结果,若轮伐增量始终保持一个略小于生长增量的比例,则伊春林区的固碳量将被更大的内涵式拉伸。为了实现森林面积与森林蓄积“双增”的目标,为了发挥森林在低碳经济中的实际贡献,应该充分重视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应该考量森林碳增汇的总贡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森林碳汇作用。
4计算结果证明
①森林碳增汇能力与森林活立木总蓄积正相关:这是所有研究者所认同的共同的结论,但是这里的活立木总蓄积,应该是在考虑林地有限性、在考虑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在考虑森林的可再生性的基础上的森林活立木总蓄积的累计量,或者说应该考虑森林合理培育、合理轮伐对社会的碳汇作用总贡献量,而不是狭隘的考虑单纯强调培育或者延迟森林采伐来增加森林碳汇量。因为这种增长是一种被动的、狭义的增长,长期考虑这种做法无论从森林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含碳汇)都是得不偿失。②森林碳增汇能力与生态林比重负相关:分类经营是我国林业生产一种成熟的经营理论和经营方式。森林碳增汇能力与生态林比重负相关并不说明分类经营理论和方式的缺陷,而是证明在保证森林其他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合理、高效利用有限的林地资源是实现森林碳增汇的重要因素之一。③森林碳增汇能力与森林合理轮伐次数正相关:人们往往容易一味强调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而忽视了对森林进行合理的轮伐,采伐次数过低。其实适当增加轮伐次数也将对森林碳汇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低碳经济下伊春林区森林碳增汇的主要措施
1阶段性停止主伐、增加森林资源蓄积量
我国到2020年要达到“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hm2、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m3”的目标,必须同时着眼于森林资源的外延式增长和内涵式增长。伊春林区作为重要的国有林区,森林覆被率很高,在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背景下,森林碳增量更多地需要依靠森林资源内涵式增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伊春林区经过长期的赤字采伐,现在森林资源结构严重不合理、成熟林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持主伐。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伊春林区通过停止主伐、强化抚育等一系列刚性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恢复,年均立木生长量达到900多万m3。保守估算,到2020年,森林蓄积量将至少比2005年净增1.3亿m3,相当于中国向世界承诺的森林蓄积增加量的1/10。但是从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从林业自身发展、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对于木材和生态的双重需求考虑,这种停止主伐的做法是必需的,但同时这也应该是阶段性的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反映了现阶段伊春林区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利用既有被动的因素也有主动的因素。
2加强抚育、积极培育森林资源
根据对伊春森林资源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由于实施天保工程以前长期以采伐利用林木为主,却忽视了森林的合理抚育,现在伊春林区森林单位面积蓄积只有85m3/hm2,与世界平均水平森林单位面积蓄积114m3/hm2以及吉林森工集团单位面积蓄积139.5m3/hm2相差较大,这一方面反映出森林培育的差距,另一方面从伊春森林资源面积结构和蓄积结构可以分析,伊春林区幼、中龄林面积占84%,蓄积占79%;而近、成熟林面积占16%,蓄积只占21%。由此看出伊春林区森林增汇潜力巨大,而近熟林、成熟林质量不高。停止主伐可以使伊春林区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之后需要通过加强森林资源抚育力度,促进森林加快增长,提高森林蓄积量,达到增加森林碳汇的效果。在森林经营上下功夫,以科学的经营方法和有效的人工抚育,利用有限的林地生产出更多的林木蓄积量,才会实现森林资源保持固碳存量和实现碳汇增量的目标。
3集约经营、积极合理轮伐森林资源
土地相对于我们的需求永远是一个约束条件,任何树木的生长速度也是一个约束条件,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土地资源,在一定长度的时间段生产出最大的碳汇量是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只有合理培育、集约经营、合理轮法森林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如果一味地片面地强调保护森林而忽视了森林资源的合理轮法是极为消极的措施,那样做也不能达到林业经济、木材生产以及生态保护的多赢的目标。如何用好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集约经营、合理轮伐才是增加森林固碳量的关键。因此从长远来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培育和合理轮法森林资源才是伊春林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之路。
4采取森林碳汇基量和增量分离式的补贴方式
利用森林的固碳功能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固碳项目被认为是低碳经济下固碳减排方式中成本效益最优的方法,但是根据额外性的原则,类似于伊春林区这样的国有林区很难开展森林碳贸易项目。虽然国有林区森林碳汇量巨大,但是国有林区森林覆被率已经很高,只能通过内涵式发展提高森林蓄积量并增加森林碳汇量,但这并不符合额外性原则。面对这一矛盾,应该制定面向国有林区的特殊政策,给与国有林区森林固碳存量基线的正常补贴和森林碳汇增量的额外补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国有林区重视森林碳汇并做好森林碳汇工作的积极性。
结论
对双碳的理解范文5
关键词 口诀;记忆;化合价;体会
化合价(Valence)是指由一定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化学键的数量,是原子之间相互化合时电子得失的数目。化合价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化学初学者来说,是一个很难掌握的知识点。但化学式是整个化学科目学习的基础,而化合价又是化学式书写的基础,所以熟练掌握化合价是十分关键的。如果学生没能记住元素化合价,或者各个元素化合价混淆不清,将会直接影响一系列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如离子符号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甚至对相关的一些计算题也会有影响,如部分学生将氯化钠的化学式写出Nacl2等,而导致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无法配平等现象。下面简述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口诀巧计化合价的体会。
一、利用口诀巧计元素化合价
初中阶段学习的元素一般为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以及一些常见的铁、铜、锌、银、硅、钡和锰等常见的元素。对于初中的学生,元素化合价的记忆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因为元素种类繁多,而且有些元素只有一个化合价,有些元素却有2个、3个甚至更多的化合价,让学生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记住如此繁多的符合和化合价实非易事。所以基本到了此部分内容的学习时,化学教师一般都会自己总结出各种口诀方便学生记忆,下面介绍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元素化合价记忆口诀。
(1)单价元素化合价的记忆。只有一个化合价元素的记忆相比多种化合价元素记忆容易许多。上述元素属于单一化合价的有氢、锂、铍、硼、氟、钠、镁、钾、铝、钙、锌和银。我们可以利用记忆口诀: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此口诀的优点是,五句话就能熟练记住单价元素的化合价,而且在记忆的过程中就把正负化合价分开记忆了,避免了记忆过程中的混淆。
(2)多价元素化合价的记忆。变价元素化合价的记忆相对来说较为困难,因为有些元素不仅只有2个化合价,这给学生的记忆带来了比较大的困扰。具体变价元素有铜+1和+2价、铁+2和+3价,碳+2和+4价,氯有-1、+1、+5、+7价,氮有-3、+2、+4和+5价,磷有-3、+2、+4和+5价,硫有-2、+4和+6价,锰有+2、+4、+6和+7价。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记忆口诀: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而死,硫有负二正四六。这些口诀在组织语言上面比较顺畅,学生背起来也比较通顺,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变化元素的化合价。
(3)整合记忆。通过了对单价和多价元素化合物的介绍后,我们可以将他们整合在一起进行记忆,可编成一段诗词如下: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硫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编成这样一段百余字的诗词,学生只需将诗词熟练背诵,就能完全掌握元素化合价。此外据研究表明,人在记忆一段没有规律的数字时,通常1个月左右就会出现印象模糊的现象。我们把元素化合价编成朗朗上口的诗词,让学生一想到化合价,就能顺口背出这段话,从而对号入座找出它的化合价,减轻了学生记忆的烦恼。
二、结论
化合价的教学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化合价,那么对后期的化学计算将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部分的教学不容人不重视。所以有经验的教师都在探讨如何将这部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对于化合价的记忆一直是初中化学的难点,为此不少教育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也有利用口诀记忆法的,但不同的口诀可能实际的效果会有所差别,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大多数学生都反应本文描述的口诀能够很好的记忆元素化合价并熟练运用,同时这种有新意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引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化学科目的教学质量。
利用口诀记忆化合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长期以来,都在初中化学化合价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有效利用口诀法进行化合价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快速掌握化学知识的能力。这种方法学生喜闻乐见,记忆起来顺口,容易背诵并且经久不忘。这是一种即简洁又方便的教学方法,也是便于记忆和理解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路永红,牟建光.巧用口诀学好化学[J].新课程(教师版),2007,08:104.
对双碳的理解范文6
压不弯狗尾巴草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最近制造出一种超轻物质“碳海绵”,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轻的固体材料。“碳海绵”是一种气凝胶,其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满空气。这一成果的相关论文已于2013年2月18日在线发表在材料科学界权威学术杂志《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并得到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的重点评论。
据悉,气凝胶是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轻的一类物质,因其内部有很多孔隙,充斥着空气,故而得名。1931年,美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硅制得了最早的气凝胶,外号 “凝固的烟”。美国HRL实验室、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加州理工学院合作制备了一种镍构成的气凝胶,密度为0.9毫克/立方厘米,成为当时最轻的固体材料。把这种材料放在蒲公英花朵上,蒲公英茸毛几乎没有变形——这张照片入选了《自然》杂志年度十大图片。
高超课题组用石墨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制造的“碳海绵”密度仅为0.16毫克/立方厘米,比氦气还轻,仅为同体积氢气重量的两倍。“碳海绵”“踩”在狗尾巴草上,纤细的草须一点都没有被压弯。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碳海绵”的内部呈现出无数个由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撑的孔隙。“就像体育场馆等大型空间结构,用钢筋做支架、用高强度的薄膜等做墙壁,整体结构既轻且强。而在“碳海绵”中,碳纳米管就是支架,石墨烯则为墙壁。
气凝胶的基本制备原理是除去凝胶中的溶剂,让其保留完整的骨架。在以往制备气凝胶的案例中,科学家主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模板导向法。前者可批量合成,但可控性差;后者能产生有序的结构,但依赖于模板的精细结构和尺寸,难以大量制备。高超课题组另辟蹊径,探索出无模板冷冻干燥法:即将溶解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水溶液在低温下冻干,便获得 “碳海绵”。这种工艺可任意调节形状,令生产过程更加便捷,也使大规模制造和应用成为可能。
在浙大实验室,有不少大小不等的“碳海绵”,大的像网球、小的像酒瓶塞,灰不溜秋,摸上去很有弹性。高教授介绍,“碳海绵”弹性很好,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而“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并且只吸油不吸水。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将其撒在海面上就能迅速将漏油吸收,而且凭其超强的弹性,吸进的油还能被挤出回收。此外,“碳海绵”也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前景广阔。
当然,“碳海绵”若能走出实验室投入工业化生产,其超轻的特性使它极有可能成为一种使用广泛的模型制造材料。以后如果大家在模型上见到这种神奇的材料,可千万不要大惊小怪。
要闻聚焦
2013年9月13日,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模型博览会(以下简称2013深圳模型展)在深圳会展中心3号馆拉开帷幕。对于已有十多年历史、办会经验丰富、在国际模型展会业界颇具知名度的中国国际模型博览会,布局中国模型产业重地华南地区还是第一次。
借助中国国际模型博览会(又称北京模型展)业已形成的巨大影响力,2013深圳模型展首次开展就吸引了60余家模型企业参展。展会规模虽然不能与成熟的北京和上海模型展相提并论,但其深入模型产业腹地、毗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令模型业界充满期待。
历时3天的展会吸引了不少客商和模型爱好者参观。但可能是由于展会规模有限、大牌展商较少的缘故,观展人气一直不温不火。60余家展商中,广东本地的模型厂商占了绝大多数。这也符合深圳模型展目前的定位——吸引本地模型企业参展。
根据在展会现场的观察,国内外厂商对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继续提高。Futaba、JR、Hitec等较早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品牌都租用了较大的展位进行品牌宣传。而更多的中国展商也加大了在国内的推广力度。面对观众对产品的问询,那种“我们不做国内市场”的回答几乎绝迹,大多数厂商都将国内市场摆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来自深圳本地的一家企业哈博森实业有限公司(Hubsan)头一次出现在国内展会上,他们主推带有FPV功能的模型产品,无论模型还是搭配的遥控器做工都非常精良。特别是即将上市的最新款微型4轴飞行器,飞行性能与拍摄效果俱佳,令人期待。该公司之前的产品主要针对国外市场,如今也开始加强国内市场的推广。
此外,来自广东澄海的玩具企业也大批亮相深圳模型展。这些玩具企业因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纷纷涉足模型产业。虽然他们的产品目前还局限于一些入门级模型,技术含量不高,但在玩具领域积累的经验使其开发的产品更易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有利于模型在小朋友中的推广普及。传统的双旋翼小电直被“打扮”成“尼莫”鱼、“愤怒的小鸟”甚至“奥特曼”的形象,价格非常“亲民”,受到了小朋友的格外喜爱。入门级的模型以玩具的形态示人,普及面自然更广。
而对于一些专业模型企业,以往的经营模式也到了必须进行调整才能适应市场的时候了。东莞天太模型厂是一家研发各类遥控像真模型飞机的厂商,他们的产品涵盖翼展小到1米以内、大到超过四五米的模型飞机。以往,国外经销商都是批量订购产品,他们只需开发较少的机型就能满足客户需要。但因当前经济环境不佳、经销商压力大增,不可能再像以往那样大批量订货。为此,他们主动改变传统模式,提高研发投入,扩大产品线,采用小批量、多品种的销售策略,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几年的实践证明,虽然经营成本上升了,但小批量产品售价的提高反而使盈利更有保证。
可见,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无论是转战国内市场、进军模型产业,还是调整经营模式,只有主动求变去适应环境,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虽然首届深圳模型展还有很多不足,但只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加大推广宣传力度、提升服务内容与品质等工作上努力,就有机会成为能与北京、上海模型展并驾齐驱的知名展会。
航模活动
“航空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北师大三帆中学朝阳学校
2013年9月27日下午,由朝阳区教委和中航国际联合举办的“航空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北师大三帆中学朝阳学校,为学校七、八年级学生送上了丰富有趣的航空知识讲座及模型组装试飞活动。这也是航空知识杂志社在2012年受中航国际员工志愿者联合会邀请参加“航空科普进校园”活动后双方的又一次合作。
活动伊始,中航国际公司向北师大三帆中学朝阳学校赠送了精美的飞机模型。随后,《航空模型》编辑部主任宁波为同学们做了航空科普知识讲座。通过图片、故事、视频、模型展示等各种方式,同学们对飞行原理、航空历史和飞机、航模等相关知识有了初步了解,讲座过程中穿插的提问互动环节则让同学们加深了对航空的认识。
讲座结束后,志愿者又分组指导同学们进行了简易航模的组装制作,并组织大家到室外进行了放飞竞赛,使同学们进一步理解了之前所学的航空专业知识。这次航空科普类活动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使同学们开阔了眼界、点亮了心中的“航空梦”。
航空知识杂志社所属的《航空知识》与《航空模型》杂志长期致力于航空科普工作。在青少年航空科普工作方面,杂志社仍将继续发挥媒体的优势,为普及航空与航模知识做出应有的贡献。
热心企业献爱心 科技体育进校园
2013年9月17日下午,吉林省航空模型运动协会、吉林市教育局在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举行了科技体育器材捐赠仪式。仪式上,香港欧姿国际服饰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向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市第23中学和永吉县口前镇第二小学捐赠了价值近3万元的科技体育器材,包括航空模型、航海模型、航天模型和车辆模型等。
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充满期盼的天真笑脸,欧姿公司吉林分公司总经理唐晶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能够帮助贫困儿童参加航空模型大赛、普及国防科技体育知识,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坚持走下去一定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科技体育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这项活动得到锻炼和培养,进而促进全面发展。捐赠仪式结束后,吉林省航空运动协会代表向学生们介绍了科技体育相关知识,与师生互动,现场制作模型,并为大家做了精彩的飞行表演,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吉林省航空运动协会)
精彩赛事
第九届亚太地区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2013年9月1~6日,第九届亚太地区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在韩国洪川君举行。本次大赛共有来自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乌克兰、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运动员参加,是近几届亚太地区无线电测向比赛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届盛会。
来自宁波的6名运动员刚参加完浙江省第二届体育大会和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就代表宁波队出征亚太大赛。最终,宁波代表队取得了1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冯奔获得少年组3.5MHz个人冠军、邵栩涌获得成年组3.5MHz个人季军,楼国君获得成年组144MHz团体亚军。这也是宁波代表队在历届亚太地区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宁波市模型无线电运动协会)
培 训
2013年苏州市航空模型基层辅导员培训班
9月27~28日,2013年苏州市航空模型基层辅导员培训班在苏州园区金鸡湖学校开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自由飞项目的制作与试飞、电动线操纵和遥控固定翼模型飞机的基本飞行、遥控电动模型直升机的飞行技巧等,授课之余,还组织学员进行了外场飞行训练。各位基层辅导员将会把此次培训内容带回各自的学校,进一步推动和开展好航空模型运动。两天的培训顺利落下帷幕之时,也揭开了2013年苏州市中小学生航空模型锦标赛的序幕。(苏州航模协会)
全国航空航天模型裁判员培训班
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主办,山东省航空运动协会、胶州市政府承办的2013年全国航空航天模型裁判员培训班于9月17~19日在山东青岛胶州市香港路小学举行。来自安徽、山东、山西、江西、湖北、河北、北京、四川、内蒙古、上海等地的28名基层中小学校、科技馆和青少年宫的科技体育辅导教师参加了为期3天的教育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