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能物流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能物流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
1 概念概述
1.1 物联网及其技术
物联网的概念最先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主要的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些主要的信息设备有:全球的定位系统、射频识别装置、红外线遥感技术、以及激光扫射装备等。目前比较常用的主要物联网技术有:EPC技术以及RFID技术等。EPC技术就是电子产品代码技术,其主要的作用就是降低供应链的成本以及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水平,作为一种编码系统,在物流中的主要应用就是在商品标签的时候加上这样的编码就可以将与其连接的动态数据进行识别,从而确定产品的状态。RFID技术适合用于比较灵活化、自动化的简单却实用并且易于操作的技术,不仅可以支持可读模式,还支持读写的工作模式。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标签、读写器以及天线等。
1.2 智能物流供应链
对物流供应链进行管理主要的围绕企业核心展开,主要管理的内容包括各种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对供应链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驱动企业的采购、销售、生产以及财务信息等活动。目前的物流供应链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成本控制、供应链的可视性、用户需求的增加、全球化以及风险的管理等。供应链目前无法满足与成本的波动同步的需求。并且在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与用户的亲密程度等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使得目前的物流企业在成本方面逐渐的上升。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实现物流管理的的自动化和便捷化。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可以更好的降低物流在仓储上面的成本,实现在物流的时候主动的获取信息,并且在货物运输的途中实现对其主动的监控。主动的分析相关的物流信息,让储集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实现货物和物流的跟踪和管理,最终实现信息流和物流的同步。
2 物联网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将物联网应用在物流的管理上,一方面,体现了物联网应用于万物,实现人类和物理、信息技术的融合。高科技的物流管理技术和体系,提高了物流的管理效率,加快了业务的传输运送、方便了业务供应商和收货商,增强了企业的服务态度和素质,提升了企业的外在形象加深了企业与客户的联系,有利于方便企业与客户的合作。物联网为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提供了高科技的管理技术,强化了物流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扩大了物流的服务市场和服务范围。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利用物联网对物流进行管理,既是物联网在现代化的一种应用。其可以检验物联网在业务应用上的可行性,是检验物联网技术的一个重要手段;物流管理采用物联网进行物流管理,是对物联网技术和物联网应用于万物的运作的支持。第三,物联网与物流管理的合作,相辅相成,实现两者智能化。综合地说,就是物联网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科技高智能平台实现了物物相连,物流的管理更为便捷,提高了物流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素质、拓宽了物流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物流管理利用物联网操作支持物联网技术和运作,实现了三网合一的运作。
3 物联网对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的影响
物联网的技术为物流的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可以实现物流产生的更大和更专业化。还可以实现同类资源的集约化,并且实现各种横向的整合。更专业主要体现在对物流的信息进行采集的时候,通过深加工,实现商品的流程整合和优化。而物联网对于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的管理主要的影响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现信息的同步化和共享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供应链中的物品的同步跟踪,并且同时向所有与该商品有关的人传输所需要的实时信息和数据,不仅可以降低信息失真出现的概率,还可以实现快速的信息传输。物联网技术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其对信息的及时准确的预测, 并且最大程度的降低物流企业供应链的库存成本和水平。
3.2 优化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水平
通过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转换,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可以将物流供应链的过程更加的优化,并且使得整个的物流供应链之间的管理更加的高效,同时降低人工工作中出现错误的概率,物流供应链的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和监控就可以更加的优化。
3.3 实现网络无缝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顾客愿意选择物流公司进行购物。而个性化多样的客户就需要物流企业加快对其进行反应的速度,保证加工和生产过程的敏捷和快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物流企业的成本增加。通过智能化的供应链的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对其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的控制力度。帮助企业再次的确定其对物资进行采购的路线、方法和计划,在降低仓库存储成本的同时,实现再造物流供应链的管理流程。
3.4 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
通过利用EPC技术,将每一个物品进行标签,在标签中加入可以对其进行跟踪的动态数据。这样就可以让任何一位与该物品相关的人员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产品信息的实施追踪,了解产品的成分、制造的过程和使用的说明等。通过对物联网技术下的信息和价值链进行管理就可以实现物流供应链的可视化。
4 物联网对智能物流供应链的作用
针对物流企业的特点,物联网可以实现企业的所有相关的供应链从产品的产生供应商到客户全方位的动态化的管理。
通过将物联网的技术应用于整个的物流企业的所有供应链中,就可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将物流网运用与物流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具有很独到的作用,具体贯彻到每一个环节的作用有:
4.1 生产环节
通过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所有零部件以及i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辨别,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用人工的方式来鉴别的成本,还额可以有效的提高其鉴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4.2 运输环节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所有运输的货物和车辆贴上在EPC作用下的信息技术标签,并且在运输的路线上面安装一些可以对信息进行接受和转发的设备和技术,这样就可以对货物的运输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跟踪,了解货物的具置和信息。
4.3 仓储环节
通过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货物物流的仓储环节,不仅一方面可以实现对活存管理的信息化以及自动化,将存货的盘点技术实现由以前的人工盘点,变换成目前的以物联网技术为依托的自动化的盘点。还可以实现对库房的存货情况机械能准确和及时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与企业的内部需求情况进行对比,以此来做出及时的补货和其他的决策,避免无效库存的产生。
5 结语
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下,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可以更加的高效和便捷,并且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其可视化和无缝化,有效的减低物流信息的失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昆,马林艺,王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管理平台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1).
[2]左斌,姚瑶.物联网在物流产业中的推广障碍、影响与策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09).
智能物流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商务智能;第三方物流;数据挖掘;决策支持
一、商务智能概述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等现代科学技术,针对的是企业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分享商业信息的流程,目的是为企业提供信息,扩大信息受众范围,增加信息价值,使企业的各级决策者获得知识或洞察力,为他们及时、准确进行决策提供服务,并促使他们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决策。 商业智能的基本功能包括个性化的信息分析、预测发展趋势和辅助决策,一般由数据仓库(或数据场)、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在线分析、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部分组成。
信息时代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数据爆炸。企业资源计划(ERP)、销售POS终端、市场调查、供应商、客户、Web、政府等都在不断地往我们的桌面添加信息,实际上,平均18个月信息量就翻一翻,但是我们能分析的数据究竟有多少呢?有些项目专家估计只有7%,并且我们能分析的数据来源仅限于数据库。各个企业面临这样庞大的数据,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快速准确地找出需要的信息,做出高明的决策,是商业智能发展的驱动力。
此外,更多成熟技术的出现,比如硬件上的大容量存储技术、并行处理器技术,软件上的挖掘工具、数据仓库环境的管理工具等,使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投资商业智能,进而得到更高投资回报率。再加上Internet 技术使得分销商、供应商、商业伙伴、零售商和生产主之间的数据访问和共享成为可能,因此商业智能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也就不足为怪了。
商业智能的实现涉及到软件、硬件、咨询服务及应用,其基本体系结构包括数据仓库、多维分析和数据挖掘三个部分。其中数据仓库用于抽取、整合、分布、存储有用的信息,多维分析可全方位了解现状,数据挖掘则是发现问题、找出规律、预测将来,达到真正的智能效果。因此,可以说商业智能的核心就是数据仓库系统。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商业智能的过程是这样的:从不同的数据源收集的数据中提取有用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清理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将数据经转换、重构后存入数据仓库或数据场(这时数据变为信息),然后寻找合适的查询和分析工具,数据挖掘工具,OLAP 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这时信息变为辅助决策的知识),最后将知识呈现于用户面前,转变为决策。
二、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所谓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见国标物流术语)。现代物流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追求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服务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大生产的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是80年代中期由欧美提出的。其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souring)引人物流管理领域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 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目前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
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商务智能的需求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挑战,在很多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只有智能驱动型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物流企业也是如此,它对商务智能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以来,我国物流企业运作效率低、成本高,决策缓慢。由于缺乏科学的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导致库存过高,运输成本高,资金周转率缓慢等严重问题。最近一次中国物流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报告显示85%左右企业商品库存期在1 周至3 个月。现实表明我国物流企业需要象商务智能这样的技术支持。
2.消费者需求逐渐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表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对商品品种、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进货方式、配送产生深刻影响,订货周期越来越短,频率越来越高,配送要求也不断提高。科学的管理和快速决策变得更加重要。
3.物流的过程同时也是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过程。现代物流要求将这些过程有机的统一起来,减少重复、非效率、不能增值的活动,提高物流效率和物流服务的可靠性。
4.物流企业联系着生产和销售环节。物流企业不仅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为企业内部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提供适时准确信息,促进企业内部效率提高。同时还肩负为企业外部用户如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共享提升他们的价值。
5.现代物流企业打破传统束缚,具有勃勃生机,同时面临的竞争对手也日趋增多,国家也在酝酿把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引入国内物流竞争机制。我国物流企业如何才能利用后发优势,抓住机遇,领先对手而不是被对手甩下?从日常交易数据中获得更有价值信息,快速决策成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 商务智能在物流企业中的决策支持作用
对物流的将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系统将会成为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因素。对企业而言,速度就是生命。企业决策者如何在第一时间里就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并及时做出决策,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企业拥有的信息越多,分析能力越强,速度越快,则投资回报将会更高。商务智能在物流企业管理和决策支持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快速查询信息。物流企业的各种数据分散于不同部门的各个数据管理子系统中,甚至用户界面,支持系统也不一样,而且很多原始数据是未经加工和整理的,这给企业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带来一定困难。只有经过提炼和挖掘,分析和处理的数据才形成智能。通过商务智能,用户可以接入联网的关系型数据,也能接入其他数据库,并且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挖掘,这样各层次用户才能快速查询利用各种信息,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尤其是管理决策层可以摆脱计算机技术的束缚,经过简单操作,自动生成所需的报表、报告等。
2.突破认知极限。个人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对问题的看法及洞察也有片面性,同时个人所拥有的信息也不全面。有一半以上的管理人员承认,为弥补信息不足,会用个人直觉代替事实做出决策。商务智能通过整合、挖掘、分析存储在不同部门、不同应用系统中的数据,为决策提供了更多的事实和信息。
3.多角度、全面分析。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化,企业日常业务生成了大量的数据,如订单数据、进出库数量、作业准确率、仓库面积利用率、运输配送数据等。但是,大部分用户对现有数据除了做一些简单的、局部的和浅层次的查询外,还缺少对企业财务、业务进行全面、历史和多角度的分析,数据被有效利用的还不足7%。商务智能通过对数据淬取、加工、挖掘、切片分析,从多维度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关键因素,为决策提供更为准确、信度高的信息。
4.信息增值。信息价值如知识一样随着使用频率的上升而上升,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信息价值计算方法类似于迈凯特定律中的计算机网络价值的计算方法,价值呈几何级增长。商务智能提倡信息民主化,倡导组织内外成员共享信息。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决策应该在组织的最下层做出,并尽可能接近决策的执行人”,物流企业的运作需要从上到下的协调一致,既要搬运、装卸、保管等基层人员作业,也需要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计划、管理、协调工作。商务智能最大限度的扩大了信息受众对象,使得信息不断增值,为决策制定和执行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总之,商务智能通过获得高质量,有意义的信息,帮助企业分析问题,及时、准确做出决策,提高内部运作效率,提升了物流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文德.商务智能浅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5(6).
智能物流的概念范文3
一份看上去更像是采购包销的合作协议,背后其实隐藏着,阿里的“互联网+”的布局与理念。
我们所熟知的,BAT中,阿里市值超越百度、腾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阿里巴巴旗下产品,对于中国经济影响力更为深远,淘宝、天猫等等直接与我们的生活方方面面气息相关。
“互联网+”的概念与移动互联网浪潮,本质其实一样,那就是互联网不再仅限于互联网本身,而将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
从天猫与美的集团达成的协议中,我们其实可以对阿里集团如何理解与布局“互联网+”的。
我们所知道的,经济简单地分为三块:生产-运输-消费。阿里的强项在于,它通过淘宝、天猫、聚划算等等控制了消费端,抓住了营销主动权,但这是不够的——从支付宝、蚂蚁金服的业务布局,到菜鸟的布局,再到此前阿里通过聚划算推行的C2B,我们都可以看出,阿里正努力试图将自己影响力,从消费端逆流而上,逐渐渗透到运输与生产。
在智能家居,智能生活概念越发火热之际,我们也看到了,阿里的智能生活、智能家居的布局——也就在天猫与美的集团达成合作的前一天,4月2日,阿里宣布成立“阿里巴巴智能生活事业部”,全面进军智能生活领域。阿里巴巴将整合集团旗下天猫电器城、阿里智能云、淘宝众筹三个业务部门,阿里将调动各类优质资源,全面支持智能产品的推进,加速智能硬件孵化速度。
可以说,天猫与美的集团的合作,是阿里的“互联网+”的一个标准范本:天猫电器城、聚划算、淘宝负责引流,销售产品,并提供相应的产品研发数据,给予美的,美的根据用户需求生产定制化产品,再由天猫、淘宝等销售产品;这还没完,生产的智能电器,采用的是阿里云的服务,并且配送用户的仓储、物流也由阿里的菜鸟与美的合作完成。
除此之外,阿里的菜鸟物流也是一个开放平台,除了菜鸟自身的仓储、物流之外,也可以对接美的集团原有的仓储、物流系统,根据菜鸟与美的集团的渠道成熟力来说,阿里与美的集团的合作,也可以实现家电O2O。
这其中,我们不难看出,阿里的“互联网+”的核心优势所在:淘宝、天猫积累的消费数据以及流量优势;阿里云以及云OS基础;菜鸟物流的物流优势——三位一体的因势利导。
互联网曾经讲究的是,单点强压,单点突破,以点带面。不过,此刻,这种做法在智能家居,智能生活领域,却显得有些过时——智能生活的的布局,更讲究协同性效应,并且需要一个明显优势的突破口,或是流量,或是软件基础。
智能生活,智能家居中,我们看到了BAT、小米等巨头的布局,也看到了如美的、海信、格力、海尔等传统巨头的跃跃欲试。群众逐鹿,各家的布局也是从自身优势出发。
智能物流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
一、引言
随着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电子商务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美好的前景。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1.08亿人,年增长45.9%,网络购物使用率继续上升,目前达到了28.1%。
电子商务即为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三者统一。可以认为,电子商务是信息流的保证,而物流则是交易执行的保证,没有先进的物流配送模式,电子商务只能是一张空头支票。
二、物流的概念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意思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
其起源可以追溯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军队围绕战争供应建立并将其用于战争活动中的“后勤”(Logistics)理论。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进了“物流”的概念,到了70年代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直接引入“物流”概念至今。
根据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物流的定义,物流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三、国际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特点
电子商务物流是指基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网络化的物资或服务的配送活动,包括软体商品(或服务)的网络传送和实体商品(或服务)的物理传送。电子商务给全球的物流业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也使传统的物流具备了一些新的特点。
3.1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电子商务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在美国,而当时美国的物流管理技术自1915年发展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美国企业的电子商务信息化最显著特点是:采购、仓储、配送在一体化前提下实现全方位信息化,并成为美国电子商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而在物流系统同样十分发达的日本,物流行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化的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
3.2自动化
物流自动化即利用条码、射频、自动分拣系统等技术,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差错。由于我国物流系统起步较晚,物流自动化作业并不普及。
而我们的邻国日本,近几年来采用信息技术和条码技术,物流业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运营。条码技术广泛应用,可以利用传送带等机械对货物进行自动分拣、装卸。
早在1985年,美国知名企业沃尔玛便建立了EDI,即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进行无纸化作业,所有信息全部在电脑上运作。凭借包括物流条形码、射频技术和便携式数据终端设备在内的信息技术,沃尔玛如虎添翼,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3网络化
物流的网络化是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主要特征之一。物流网络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表现为物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化和物流组织的网络化。
在日本,货物一进配送中心,工人就会利用无线的手持机接受装卸指令,在装卸货物时刷货物条码进行确认。而物流公司和货主可随时从网上查询货物的位置,并发出作业指令。另外,日本的一些大公司如日本通运公司、电信通讯公司等3000多家公司正跨越不同行业间的鸿沟,联手建立涵盖整个日本国内的一个包括一切物流分支部门的电子物流信息市场。这一举措将会使日本电子物流信息市场的规划、构筑和运行走在世界的前列。
计算机公司戴尔通过网站向供应商提供实时数据,使供应商了解零部件库存、需求预测及其他客户信息,更好地根据戴尔的需求组织生产并按JIT配送。同时,戴尔的客户在网上按指令配置电脑,下订单5分钟后就可以得到确认,36小时以内客户订购的电脑就会下生产线装上配送车。通过网上采购辅助材料、网上销售多余库存以及通过电子物流服务商进行仓储与运输等手段,全面实现网络化。
3.4智能化
智能化是物流网络化、信息化的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路径的选择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和经济才能解决。为了提高物流现代化的水平,物流的智能化已成为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配送过程中,运筹学的运用很重要。
日本企业通过有效地利用IT技术,开发出智能交通系统ITS。同时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发展,也对运输路径的合理选择和定位,提供了便利。
3.5柔性化
柔软化是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提出的,要求生产和物流都必须按照需求端的要求来组织生产,安排物流活动。随着市场变化的加快和人们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加大,产品寿命周期正在逐步缩短,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这就要求物流配送中心要消费需求“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的特点,灵活组织物流作业。:
四、结论
近年来,国外企业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极快,已经成为主导企业物流效益提升的重要方面。而由于国内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晚,观念、技术都相对落后。另外我国许多企业对物流管理比较粗放,导致物流管理在我国明显滞后于销售管理,给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对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面临着对现有系统的整合提升或重组改造,也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和机遇。只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选择合适的符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模式,才能走出一条发展壮大之路,电子商务中的瓶颈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参考文献:
[1]余昕。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关系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09,(08)。
智能物流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智慧物流;供应链;制造业;大数据;物流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新兴技术的出现,智慧物流也应运而生。智慧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实现物流系统信息交流、企业及时获取货物的多方位信息,掌握货品的物流状态,监控货品的品质和物流活动。智慧物流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反馈、分析处理,因此,智慧物流可以分为基础层、感应层、传递层、分析层、决策层。基础层包括物流仓库、运输车辆等,这是物流最传统的基础设施;感应层是安装在车辆、货物外包装和仓库中的各种类型感应器,比如,光感器、远红外线、监控摄像头、湿度感应器等,能够将感应转换成数据;传递层是将感应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设备传送到企业供应链物流控制中心;分析层是利用各种云计算软件和测评系统来分析所获得的数据,从而得出相关的结论;决策层是根据分析层的报告对企业战略做出具体的部署决策。其中基础层、感应层和传递层可以应用物联网技术,而分析层和决策层可以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实现了制造业物流的智能化。
1智慧物流在企业供应链中的发展现状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智慧物流供应链规模的扩大。智慧物流能够最大化地将企业的生产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物流方案,提高物流供应链作业效率,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成本。智慧物流中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汇总分析数据后,能够利用机器人手、光感应技术、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化地实现对物流供应链的管理与控制,具体而言就是将客户信息、订单信息、货物信息、运输车辆定位信息、承运车辆的运能、物流网络等汇总到企业物流供应链数据技术中心进行数据处理,经过云计算数据分析,得出决策依据,进而调整供应链的物流方案、调控物流运力、物流路线规划和物流承载力预测等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物流的智能水平持续上升,从而实现了供应链从头到尾的管理,确保了供应链整个流程的数据可以查询,可以追溯。
2智慧物流在企业供应链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物流要素资源共享协同程度低
当前,大多数企业都意识到将物流新兴技术应用到生产领域所带来的竞争性优势,因此都建立起了物流智能化项目。制造企业在供应链建设中需要进行多方产业协调,需要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企业共同参与,物流各个环节中的企业合作协同才能共赢。如果盲目草率启动,缺乏相配套的物流优化环境,发展单一会导致效率低下。比如,一些企业引入了智慧物流的概念,但是企业的文化理念跟不上,战略先导不能带动企业文化氛围,使得企业不能够顺利推进和贯彻智慧化物流。企业之间B2B领域的物流环节,配送活动涉及众多因素,运力、车辆调度、路线优化、运输成本、路况等因素之间联系紧密,但是企业间缺乏协同,联系不足导致发展效用差别很大。在智能化仓储领域同样也存在入库、存储、分拣和保管、配货要素之间相互割裂,物流协作优势受到制约的情况。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化和协同化水平低,使得企业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市场竞争力弱。
2.2智慧物流标准化不到位,监管不足
企业制造对商品信息化标准建设不足,这样商品信息的输入就会受限,供应链体系中信息互相割裂,产生信息孤岛,导致智慧物流的数据共享没有统一的标准。智慧物流中有很多新兴设施设备,但是设备的型号、规格缺乏统一标准,这样设备和设施之间的兼容性不足,影响了物流供应链作业的效率。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实力情况和节约成本的考虑,在选择标准时也会有一定的倾向性,导致标准差异给物流活动带来了制约性影响,难以发挥优势。智慧物流下,大数据和物联网、云计算等IT技术的普及,使这个行业内涌入大量的物流行业参与者和利益参与者,所以急需继续健全企业的征信体系。当前物流行业市场秩序缺乏规范,存在真空地带,政策法规缺乏有效的针对性,现行的监管制度在智能货柜、无人机等无人化设备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对智慧物流的发展产生了制度性障碍。
2.3新兴技术人才不足
智慧物流在制造业中涉及众多知识领域,比如,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大数据、图形图像、财务金融等,所以建设智慧化物流供应链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复合人才培养速度较慢,不能很好地满足物流人才队伍的需求。对于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是一项急需的重要任务,影响着智慧物流供应链的建设。
3智慧物流在制造企业供应链中的建设策略
现今企业对物流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对时效性、安全性、快速反应和环保都提出了高要求,因此现在的企业需要将众多IT技术,比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运用到企业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生产等重要的物流环节中去。结合智慧物流中的机器设备,比如,机器人手、自动导引运输车、AGV、RGV、无人驾驶配送机、自动配送车等智能化设备,实现企业物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自动化。形成智能化的物流体系,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智慧物流不是单个企业的事,需要物流行业不同环节的企业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物流产业链,物流企业、行业相互补充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3.1建立智慧化的仓储中心
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库,采用机器人手进行拣货和堆码作业,AGV、自动拣选机等设备,配合传感器、光感器等电子技术,对货物的入库、在库、堆码、拣选作业进行自动化的高效无人作业。通过空气传感器和光感器对空气中气体进行检测,当空气指标超标时发出警报,对不正常货物出入进行提示,提高了仓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将产品的入库、出库数量进行记录,汇入企业大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汇总,与企业的供应链系统、企业的资源计划ERP系统进行对接匹配,这样企业能够及时掌握真实的库存情况,了解存放时间、存放数量、批次等,合理地调节仓库的库存量,达到经济库存量水平。仓储过程实现智慧化仓储,能够对物流作业信息和库存货品信息全面掌握,协调管理。
3.2大数据下产品的物流监控
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都有可能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故障,为了能够追根溯源,我们需要对生产从原材料采购,半成品生产,产成品入库,到最终商品销售环节,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可追溯体系。同样追溯产品需要企业从采购、物流、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同时进行,从产成品入库、包装、装车运输,到送货完成这些物流环节都需要保证信息是可以追溯的。产品的追踪可以双向进行,一方面产成品完工后,拥有自身对应的唯一编码,登记入大数据库中,对其后续的物流仓储、运输、销售和送货等环节进行记录登记,收集相关数据到数据库中;另一方面追溯该产成品的生产过程、原材料、供应商等信息,包括入库记录、库存保管记录、验收报告等。这样就保证了原材料与产成品的信息能够一一对应,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可以追根溯源,找到问题所在,实现对每一环节异常情况能够提前预警、及时解决,从而降低了企业风险。
3.3物流供应链流程可视化
将摄像头、数据传输、视频监控等技术与企业物流技术相融合,比如,物流的GPS卫星定位系统、RF技术等,能够实现物流供应链全流程可视化。从采购原材料、仓储储备、配送车辆运输调度、物流在线调配等物流供应链全流程可以通过视频、音频进行实时传输和监控。比如,在货物运输过程中,GPS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实时位置监控显示在企业控制调度中心,可以实现产品运行轨迹的及时调配和监控,当某地区对产品有紧急需求时,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对产品的目的地进行及时调换和更改。如果在仓储中心或者物流中转站建立这样的可视化系统,能够配合视频检测系统,更好地对产品的质量、状态和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监控。比如,在产品的外包装上、运输车辆上、集箱上安装监控设备、光感器、红外线感应器、温湿度传感器、压力器等,它们将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图形、字符信号传回企业,这样企业就能监控产品。
3.4供应链上下游控制智慧化
智慧化的供应链涉及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在信息的传输上,上下游企业和制造企业需要在信息的传输、共享上达到及时、准确。因为当今的供应链数据信息数量大,更新的速度也很快,传统的供应链信息传递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反应的需要。所以,需要利用新兴物流技术,比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将上下游企业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整合,实现整条线的信息共享。共享的信息从物流需求、原材料采购、产成品运输、货品仓储、市场销售、财务分析、战略决策等全方位地进行整合。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下游销售商的共享信息、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通过云计算分析出市场的销售情况、客户的需求情况,从而改善产品,调整产能,改进工艺,制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计划;另一方面,企业将生产计划分享给上游供应商,原材料商能够据此精确地预测原材料供货量,从而明确交货期、制定合理的工业计划,尽量做到JIT生产和零库存,确保了整条供应链上生产的稳定性。
3.5智慧物流采购活动智慧化
原材料采购品质是企业面临的问题,采购品质难以控制,企业不可能对全部原材料进行检验,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太高。大宗货物的价格变动频繁,一旦价格变动过大,企业会面临被违约、以次充好的困境,采购环节信息也不对称,企业面临着信用风险和价格风险。采用了智慧物流后,我们可以利用智慧物流的监控功能,在原材料仓储和运输过程中,运用感应器智慧物流实时监控采购的原材料货物的状态、温度、湿度和出入库情况,防止库存原材料的数量差异和在库原材料因为保管不当导致的变质和毁坏。在采购价格方面,运用大数据系统,将采购原材料的价格和市场上同品质、同地区的价格相比较,能够控制采购的价格,防止采购中舞弊的风险。
智能物流的概念范文6
一、智慧物流的内涵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现实物理世界的物流实体运作与网上虚拟的物流信息开始了全方位融合,现代物流进入了4.0时代。当下智慧物流被炒得很热,那么,到底什么是智慧物流?
要了解智慧物流,首先需要搞清楚什么是物流、什么是物流管理。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物流的具体功能中,储存、运输和配送被称为物流的主要功能,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被称为物流的辅助功能,信息是物流的支柱功能。物流管理是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管理、协调与控制。
智慧物流是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如通过RFID、传感器、移动通讯技术等对物流网络内的物品、设施、设备、人员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实现运输的可视化、仓储的自动化、配送的智能化,使物流具备感知、记忆、逻辑、判断、决策等智慧功能的创新物流形态,具有多元驱动、情景感知、智能交互、智慧融合四个显著特征。
二、智慧物流的认识误区
智慧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物流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目前,中国是物流需求大国,但还不是物流强国,物流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物流业是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存在物流市场不规范、物流运作不集约、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交通运输拥堵、物流服务及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我国传统物流企业做的事情更多的是仓储和运输,总体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真正要实现智慧物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些都值得企业管理者认真思考。
提到物流管理,一般我们会想到制造业企业内部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商贸流通领域物流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等。其实物流是一个系统,物流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管理,各个系统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物流网络生态圈。智慧物流强调智能技术与物流业的高度融合,发展智慧物流首先必须在多方协同的情况下夯实技术基础,以加快物流网络开放、销售渠道下沉、信息互联共享,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集物流信息、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智能分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信息平台,进而建立健全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在经济遇冷的2016年,传统物流行业正经历着从散兵游勇、单兵作战向“快速创新、专业化分工、平台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转变正在快速进行,优质货源会进一步远离小型企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的平台公司靠拢。其实通过平台叫车的物流公司多年前早已存在,但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大部分从事干线运输的民营三方物流企业仍采用“夫妻老婆店”式的运作方式,严重制约了物流管理能力的提升。在当前的互联网思维下,“互联网+物流”的社会化物流服务模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各种物流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好像都实现了智慧物流一样。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在近年来走访及管理过的多家物流企业看到,我国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基础较差,很少有人真正懂得物流管理,对智慧物流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
什么是真正的智慧物流管理,值得物流企业管理者仔细思考。智慧物流管理需要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来改造传统物流管理过程,智慧物流管理中的过程管理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物流运营、物流时效、客户服务、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财务、预防管理等方面。智慧物流管理能大大降低制造业、流通业、物流业等企业管理成本,着实提高企业的利润,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三方通过智慧物流相互协作,信息共享,能更有效地节省物流成本。其关键技术诸如自动识别及追踪、无线定位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物流的可视化与智能调度管理,整合物流核心业务流程,加强物流管理的合理化,降低物流资源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增加利润。
三、企业物流管理的智慧化要求
智慧物流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科学的管理体系,企业要想实现物流管理智慧化,需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实行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要有科学的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有健全的经营、财务、统计、安全、技术等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能应用ERP系统或物资资源管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人流)、财务资源管理(财流)、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流)等企业管理软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四流合一”,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管理过程实现信息透明化等。总之,智慧物流管理涉及的面很广。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人力资本之间的竞争,任何可以用金钱买到的都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设备、信息化软件可以外购,但企业的核心人才、员工在物流管理过程中各项优秀的管理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等是金钱很难买到的,这些才是一个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要推动物流管理创新,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些外企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例如笔者曾经全面负责管理过的三星全球分拨中心项目。三星电子作为全球半导体产品排名第一的生产商,在全球有两个生产厂——苏州和韩国,一个组装厂,两个OEM工厂。因为两个OEM工厂不是三星的企业,不能直接销售货物到客户,只能将货物出口到韩国总部后,再次配送全球客户。这样,对成本控制和时间响应的要求都很高。为了降低总体物流成本、提高订单响应速度,三星决定在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内设立全球分拨中心,统筹管理三星(苏州)、两个OEM工厂电子产品的全球配送。全球分拨中心建立后,其物流模式为:所有工厂(包括国外三星工厂和OEM工厂)的货物首先运送到分拨中心,再由分拨中心根据订单进行全球配送。具体模式如图1。
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三星项目整个上下游的供应链管理,因此该项目将把涉及到的所有单位联合起来成立联合办公组,如:三星工厂管理团队,上下游供应商,国际、国内货代,国际、国内物流公司,以及报关公司、海关、商检、第三方理货公司等,让这些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整个物流操作从三星接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订单开始,通过一系列信息系统处理,如通过RFID、传感器、货物扫描、标签、称重后完成订单处理作业,并由系统出具箱单、发票等。整个项目管理过程真正实现了智慧物流管理,对物流网络内的物品、设施、设备、人员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实现运输可视化、仓储自动化、配送智能化以及装卸、搬运、包装和流通加工环节的自动化。
三星项目的特点是:时限要求很紧、安全要求很高,根据订单作业,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实行无纸化报关、快速通关,以JIT的方式交货。通过供应链上下游协同管理、信息系统对接等软性管理技术,这个项目管理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通过管理运送时间,改善了距离、频率、运输模式、空间利用率等;通过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减化审批流程等,压缩了订单处理时间;通过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实现了信息系统直接对接,快速获取客户需求计划,从而实现供应链交付柔性管理等。
再以电商巨头亚马逊的智慧物流管理为例,其从客户下订单开始,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处理等相关技术,通过信息系统对物流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客户订单的快速响应,保证物流配送的时效性。
四、智慧物流管理的实现路径
不管时代如何进步,物流的基本功能如运输、仓储等不会改变。物流组织过程的基本逻辑就是分与合、集与散,技术的引入、组织方式的进步,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制造和销售,更好地提高效率,压缩整个物流过程的时间。所以,物流管理一定程度上还是要从科学管理开始,引入制造业长期积累起来的一些基本管理方法,如全面质量控制、精益物流管理、预防管理等。
在互联网时代,整个市场环境、消费需求和管理体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世界尚无成熟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在这种颠覆性的变革与创新环境下,应该尽快探索智慧物流管理方法,选择复合型的领导者,调用、储备和引进众多行业、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互联网化“T”型人才,使企业物流管理运作完全智慧地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打破工序、流程界限,打造智慧企业;建立基础数据库,对数据采集、跟踪分析并建模,为智慧物流的关键应用打好基础;同时需要推进业务流程优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最新管理理论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需要实现车辆人员智能管理,最终实现物流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加强仓储管理,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充分发挥数据的力量做好库存管理;智慧物流管理需制定预防管理应对机制,不仅要加强企业常态化管理,更应努力提高危机管理水平;如今还需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管理上逐步实现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实现真正意义上与时俱进的智慧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