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双碳的作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双碳的作用范文1
企业管理者应充分应用保健因素手段,调动和保持员工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最大程度防止员工产生厌烦或不满情绪。但此目的达到后,又面临着不能产生更高效的生产力等问题。而此时,激励因素的介入,则可能将人们更好的工作状态激发出来,使之取得更大的工作业绩。由此可见,双因素理论无论从哪个方面出发,都要求企业管理者务必充分发挥出工作本身对员工群体的价值指导和激励促进作用。
2当前恩施州供电企业员工管理的成绩与不足
当目光回到恩施州供电公司,再来审视双因素理论究竟是怎样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发挥作用的。
2.1恩施州供电企业员工管理的成绩
近年来,该公司体制机制正逐步发生着重大变革,特别是自2012年以来,公司以推进农电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强基础、建体系、促对接、保和谐、提素质”为主线,扎实开展了规划计划管理、劳动用工管理、收入分配管控、教育培训与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建设、社会保险管理,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顺利完成州农电体制改革各项工作任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由湖北省电力公司“代管”变为“直管”体制后,该公司继续夯实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有序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实现人力资源集约管控,达到“六统一(人力资源规划和计划统一、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统一、劳动用工制度统一、薪酬福利制度统一、绩效考核制度统一、人才培养和开发统一)和实现“管理接轨、政策对接、文化融入、创新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这主要表现在:①高度重视物质保健因素,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努力提高员工工资,还根据实际制定出加强员工薪酬管理的制度办法,对员工劳动给予合理报酬,薪酬发放公正、公平、客观,满足了员工的保健因素;②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设“和谐恩电”氛围,尽可能为员工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给员工更多人文关怀;以员工为中心设计工作重点,使员工工作多元化、个性化、丰富化;③以“国家电网”品牌传播为推手,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④按照不同时间节点和员工情况开展人员清理,建立详细的人员台账,人资信息管控有力;⑤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梳理公司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学习国网公司劳动定员标准精神,启动标准体系建设工作;⑥完善竞争上岗机制,完善员工劳动合同签订并规范社会化用工,规避用工风险;⑦对企业负责人及各单位、各部门开展年度业绩考核,按照考核结果兑现绩效薪金;规范业务流程,员工岗位与薪酬调整需从线下和线上进行业务变更申请,薪酬福利也实现了有序对接,规范了福利性补贴的发放管理,并健全了员工工资收入台账。
2.2恩施州供电企业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①“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逐步推进,但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尚不能与湖北省电力公司实质对接,工作不能满足省公司业务要求。②随着体改上划,公司系统自收自支事业编制退休人员养老保险的移交、缴费问题以及“农电工”社会保险的转移问题,还需省公司与人社部门协调解决。③企业结构性缺员问题突出。公司基层员工年龄偏大,新招聘大学毕业生多数是专业管理人员,不能满足基层一线生产需要。④基层单位高负荷的劳动,较省内其他地区偏低的工资水平,使一线员工不堪重负。⑤部分工种效率至上,忽视了员工的权利和发展,抹杀了员工个人生活。⑥过于分工精细,使部分技术岗员工局限于固定的简单工作流程中,缺乏工作成就感。人际关系冷漠等现象也使员工没有归属感。笔者认为企业在员工工资刺激等保健因素和员工工作成就感等来自工作本身的激励因素上均有成功实践。但具体细节上又有需改进的地方,特别是企业处于改革发展阶段,更要处理好以上两种因素间的关系。
3双因素理论对恩施州供电企业员工管理的启示
双碳的作用范文2
关键词:幼师弹唱教学;音乐教育;双基作用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242-01
幼儿教育对于人生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与一些行为习惯都是在幼儿园中形成的。随着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究得知,幼儿接受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还能影响其未来发展。幼儿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弹唱教学是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重点研究弹唱教学与音乐教育的双基作用。
一、弹唱教学与音乐教育
弹唱属于一门综合性音乐形式,在弹唱教学中,不仅含有大量的音乐理论知识,还包含不少音乐技能实践知识,同时还有很多与教育心理学等有关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幼师的弹唱教学是一种较为单一的主体再创造活动,要求接受教育的学生在创造时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同时带有一定的歌唱性质与演奏能力,在演唱阶段要求学生掌握争取的演唱方法,无论是对音色的掌握还是对旋律的控制都要有极强的表现力,这就需要在幼师教育中不能将音乐教育束缚在特有的模式中,而是要不断进行创新,转变教学观念与方法。对于幼师弹唱教学的评价也在注重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重视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在总体评价上应坚持民主原则,既要有教师的评价也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现了学生在其中的地位。在弹唱教学中,主要包含弹奏和歌唱两部分,不仅要求要有一定的歌唱能力,还要伴有优美的演奏,这也是成为幼师的必备能力,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师最重要的就是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具备弹唱能力。
二、双基作用
幼师演唱教学与音乐作用的双基作用主要是指不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技能,在音乐教育中,审美实践与双基学习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依赖。要真正做好弹唱教学,就要学习与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促进音乐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音乐知识是为了增强幼师的专业修养,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践主要是培养幼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多次进行练习,以便使其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而使其获得良好的实践能力,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记忆音乐知识,更好的适应幼师工作。
三、提升幼师弹唱教学与音乐教育双基作用的方法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学习已有的音乐知识,掌握更多的音乐实践能力,最重要的还有要进行音乐创作。弹唱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参与,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与掌握音乐活动内容,创造音乐。这就要求教学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将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融入其中,注重弹唱教学与欣赏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弹唱教学较为注重音乐实践能力,尤为注重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应侧重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观察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假想,并运用正确的音乐思维找到问题解决办法。对于实践研究来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应用已有的知识找出问题答案;对于情感教育来说就是在音乐实践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态度,增强学生探索的能力,在探索中认识到自身价值。
此外,在实际音乐教育中,应将发展音乐作为主线,促进学生的音乐活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与动口,以便发展音乐思维。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谈论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在各种教学资源的帮助下,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让学生喜欢音乐,将弹唱学习变为一种享受[3]。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每周最后一堂音乐课上,让学生进行弹唱表演,并将成绩作为考试一部分。
四、结论
幼师工作意义非凡,肩负着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弹唱教学与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学生走出校门以前,在音乐教育上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多给学生表现机会,以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幼师。
参考文献:
[1]傅丽娜.幼师舞蹈教学创新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用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双碳的作用范文3
学生督导双督导制方法,监督指导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的满意度较之前有所提高。
对于教学督导的概念,有研究者指出,“高校教学督导是在学校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学校所制定的教学管理办法,按照一定的工作原则、程序和方法,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向学校领导反馈信息,提供教育决策依据的活动。”[1]朱继洲认为在学校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继续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中,重要的是“切实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办出本科教育特色”,本科教育是督导工作的主旋律。[2]
一般督导的评定人选多为该领域专家或领导,然而作为教学直接的接收者,学生,同样具有评定教师教学水平与质量高低的能力。我院结合自身教学特点,实行“双督导制”――专家督导与学生督导相结合,从专家和学生双方角度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意见与建议。专家督导组成包括资深专业退休教师、超过15年教龄的骨干教师;学生督导组成包括班长、学习委员、学生党员等。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专家访谈、问卷调研、数据统计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定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两门专业必修课程作为督导实施课程,选取某级6个临床医学专业班级学生作为实施对象,其中随机抽取三个班级实行“双督导”制,另三个班级不实行。授课教师均为系科内讲师级别的青年教师,统一集体备课,在之前的学生评教中得分相近。课程结束后考试前,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访谈和教学满意度问卷调研,从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运用统计学检验方法,甄别有无差别及差别有无意义。(卡方检验、P
研究结果
任课教师访谈结果。此次研究中预防医学课程共有5位任课教师,其中3名教师被实施“双督导”制;医学统计学课程共有6位任课教师,其中3名教师被实施“双督导制。被实施“双督导”制的教师表示,虽然一开始对于这样的听课方式有点紧张,但2、3次之后便越来越习惯这种形式,而且每次上课结束后都会及时得到督导专家的反馈,对教学方法、讲话语速、幻灯片制作、循序渐进程度以及其他等方面都有较为专业的指导与建议。通过学生督导,教师能够更了解学生学习的及时情况,方便设置讲课侧重点,授学相长。而未被实施“双督导”制的教师表示,上课时没有过多的压力,授课进度往往凭自身感觉,对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不能正确估量,不能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
学生满意度问卷调研结果。此次研究的某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589名,其中295名学生实施“双督导”制,另294名学生未被实施。统计结果如下:
通过调研数据可得,两门专业课在是否实施“双督导”制中,学生对任课老师的满意度是有统计学差异的,实施了“双督导”制的班级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更高。由此可见,实施“双督导”制对于任课老师的授课水平是有帮助的。
讨论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越来越受重视。在科研压力巨大的高等学府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对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延续性以及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不仅是高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更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把高校潜在的教学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生产力的基本手段,也是高校实现内涵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各高校也相继开展实施确保并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措施,许多高校吸收了国内外教育教学管理的新理论,新成果,甚至借鉴企业管理的模式和经验,初步构建了各具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模式。[4]例如:目标体系、组织体系、监控体系、保证体系、保障体系等各种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了质量管理模式,并初步形成了教学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而我院采用的就是专家与学生相结合的“双督导”制管理模式。
双督导”制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我院实施的“双督导”管理制度实施一学年,对比前后学生对于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发现,大多数学生表示实施后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显著效果,并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专家与学生督导的访谈中得知,督导的本质作用不在于简单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而是将侧重点放在如何提出有意义的指导与建议。专家的作用在于能给予教师更正确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作用在于能代表广大学生反馈给教师学生的诉求。如图3:
双碳的作用范文4
12月12日,中国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这一“双碳”目标,可谓“压力山大”。
因为中国碳排放体量大、任务重,且完成这一目标的时间很紧张。此外,中国能源结构不合理、高碳化石能源占比过高,能源利用效率偏低、能耗偏高,都对目标的完成造成阻碍。
因此,中国按照之前按部就班地推进碳减排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
一、增加与碳减排相关的资金投入
“双碳”目标提出后,势必将通过目标任务分解和细化到各地。地方政府成为能否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和必要条件。
中国自2010年以来陆续开展了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期间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资金支持力度不足,资金缺口较大,地方积极性不高。
研究结果显示,2030年实现“碳达峰”,每年资金需求约为3.1万-3.6万亿元。目前每年资金供给规模仅为5256亿元,缺口超过2.5万亿元/年。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先进储能、绿色零碳建筑等领域的新增投资将超过139万亿元,资金需求量巨大。
但从中国政府财政资金来看,除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国家收入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外,目前没有直接与此相关的公共资金收入。
因此,未来中国需要不断完善与碳减排相关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增加资金来源和对地方的财政投入,助推地方“碳达峰”和“碳中和”。
二、设立低碳转型或“双碳”相关基金
推进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是有成本和代价的。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不一样,不同的地方、行业、企业将面临不同的约束与挑战。
例如,低碳转型会加速“去煤化”,就会有大量的职工要从煤炭等高碳产业链中转移出来,这对于山西、内蒙古等传统的煤炭富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来说,影响大,成本高,转型阵痛更为明显。
这就需要借鉴欧盟的公平转型机制,由国家设立低碳转型或“双碳”相关基金,通过专项资金,对这些地方、群体进行倾斜,帮助和支持这些地区传统能源产业工人的培训和转岗,尽量避免出现因低碳转型而导致贫困化等社会问题和不利影响。
三、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
横向对比,中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水平较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欧盟的6倍多。人均碳排放也要超过部分发达经济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只有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速度高于GDP年均增长速度,才能使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从而实现“碳达峰”,并为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
预计未来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4.73%以上,届时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年下降率要达到5%左右才能抵消能源消费增长带来的碳排放增量,从而实现“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目标。
如果要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话,未来40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年均下降9%左右,比2005-2019年年均下降4.6%的降幅要高出约1倍。
四、降低煤炭直接消费
2019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为57.7%,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消费水平(30%)。
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大幅削减煤炭直接消费,特别是散煤消费,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逐步摆脱对煤炭的高度依赖才是根本解决之道。
电力是中国碳排放主要来源,其中火电占比最高。因此,在电力供给侧,未来需合理控制燃煤电厂的总规模,提升清洁电力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在消费侧,则要持续推进交通、供暖、工业、建筑等领域的电能替代工程。
五、降低低碳能源的成本
能源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性投入之一,能源成本、价格的变化对经济、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有代价的。在与低碳能源体系相耦合的新技术、新业态尚未成熟甚至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如果不计“外部性成本”,传统能源的高效减排以及清洁低碳能源的利用,势必会导致整个能源使用成本的上升。
此外,“碳排放权”市场的建立意味着传统能源类企业将面临高昂的成本,能源成本的上升必然会传导到能源品价格中去。
因此,实现“双碳”目标一定要算经济账,通过加强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加快能源体制改革,提高能源效率,设计有益于提升清洁能源企业竞争力的政策等方式,努力实现低碳能源规模化,降低低碳能源的成本。
六、推动能源科技进步和创新
能源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和必然选择。
国内主要研究机构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如果延续当前政策、投资和碳减排目标,现有低碳、脱碳技术是无法支撑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因此,必须要有革命性先进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来支撑,并加快成熟低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例如,加速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推广;重点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和扩大示范规模;加快新能源乘用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部署;研究重点区域、行业非CO2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形成全口径温室气体管控技术方案,等等。
七、推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碳排放和产业结构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减少碳排放、提升碳排放绩效,同时碳排放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推动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工业产业既是传统用能大户,能源消费占总终端能源消费的2/3,又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0%左右。
工业产业中,钢铁、化工和石化、水泥和石灰以及电解铝等四个传统产业的能源密集、碳排放相对较高。
因此,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严格控制上述几大传统高耗能、重化行业新增产能,优化存量产能,推动其进行节能改造,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
此外,还要加快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产业增长,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新型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降低工业产业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逐步实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
八、推动传统化石能源企业转型
目前中国有近10家能源央企,数百家从事煤炭、油气为主要业务的国有大型化石能源企业。“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倒逼这些传统化石能源企业进行深度变革,加快转型步。
一是将碳排放纳入到绩效考核、投资决策、资产配置等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实现生产运营过程各个环节的低碳化。
二是加速调整企业未来经营战略,加快布局发展氢能、风能、太阳能等零碳新能源,努力将自己打造成能源技术服务的提供商,而不是能源资源的提供方,实现提供能源产品服务的低碳化。
三是以数字化和低碳化相结合,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以创新来推动传统化石能源企业转型,适应与引领“双碳”目标的实现。
九、深化电力与碳交易两大市场建设
“双碳”目标将推动风能、太阳能等零碳新能源发电进入规模化“倍速”发展。新能源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又依赖于两大市场建设。
一是电力市场建设。受体制改革不到位、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低等影响,中国新能源发电一直存在限电、弃电等消纳难问题。
因此,未来应继续深化能源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电力中长期电力市场、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可能的容量市场等,使各种电力资源都能市场交易中实现其经济价值,以促进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全电量市场化消纳。
二是碳交易市场建设。碳交易市场作为一种低成本减排的市场化政策工具,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运用。它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激励功能,即激励新能源产业或非化石能源产业,以解决减排的正外部性问题;二是约束功能,即约束抑制化石能源产业,解决碳排放的负外部性问题,从而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地改变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治理环境污染。
应在总结此前碳交易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构建全国统一的交易市场,在碳排放配额、企业参与范围、产品定价机制等作出系统性的安排,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管理气候风险、发现排放价格,从而低成本、高效率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十、树立新能源安全观
目前中国能源安全风险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供给风险,主要是指石油、天然气因对外依存度较高,对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地缘政治等外部环境风险更为突出和敏感。
二是技术层面风险,尤其是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风险。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由于零碳新能源大规模、大比例进入能源电力系统,所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将发生重大变化,即能源安全从担心国外供给转为担心国内供给,从能源供给风险转为技术层面风险。
一方面,新能源大规模应用后,油气占比将有所降低,其对外依存度过高所带来的外部风险将逐步降低,能源供给从油气过高依赖国外进口转化为能源自主供给比例加大。
另一方面,新能源发电具有很强的波动性、不稳定性、随机性,新能源大比例的发展和进入将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巨大影响,一旦出现大面积、持续性长时间的阴天、雨天、静风天,发生大面积电力系统崩溃风险的概率增大。
十一、避免出台激进措施
“双碳”目标尤其是“碳中和”是一个远景目标。因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很大,不同地区应有不同的“碳达峰”与“碳中和”时间表。
有些地区的民生还依赖于高碳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在压减高碳能源的同时,各地要有配套的社会政策,避免这些人群陷入困境。
此外,还要防止各地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出台激进的、不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碳减排措施,互相攀比,搞碳减排竞赛,大幅度减少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的产量与消费,导致出现因能源转型力度过大、化石能源投资不足而带来的能源短缺,损害经济的发展。
对此,国内外都有过经验教训。
国外,2020年夏天美国加州分区轮流停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该州在大幅提高新能源发电比例、推进能源转型的同时没有实现正确的能源组合,最终导致缺乏充足的电力资源。国内,2020年为完成当年能源“双控”目标和“减煤”工作任务,浙江义乌市、温州市等地推出措施,在一定条件下限制机关单位、公共场所、部分企业等用电。
十二、坚持系统思维,打破壁垒和藩篱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工程,这要求坚持系统思维,打破各种壁垒和藩篱。
一是打破能源企业、种类之间的壁垒。传统能源体系下,煤电油气核等各类能源相互割裂、各自为战,能源体系整体布局还停留在单一、少数能源种类上,造成能源综合效率低下。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和国情现状决定未来不可能发展单一能源,需要进行多能互补,实现各类能源融合发展,提高全社会能源整体利用效率。
二是打破能源与其它行业之间的壁垒。能源行业虽然CO2排放量最多的行业,但建筑业、工业、交通等排放量也不少。所以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能源一个行业部门的事,而是包含其它众多行业在内的事。不仅是行业生产领域的事,也是行业消费领域的事。
三是打破中央与地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壁垒。立足全局,统一谋划,统筹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利益关系,突破区域壁垒,形成“全国一盘棋”,让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双碳的作用范文5
金属有机化合物从广义上认为是一些具有金属性质的非金属元素和碳原子连接的化合物。在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通过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物及其性质;另外一种研究金属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金属有机物合成物,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方法来合成金属有机物,并且研究其化学和物理性质,从而探究这些化合物在高分子材料中的相关应用。金属有机合成化学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研究,金属化合物如何在合成其它化合物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得到相关的配体,促进物质的合成;但是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在物质合成中的作用。金属有机化学综合了多种学科的优势,包含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材料学、晶体学等多种学科。特别是金属有机化学中研究不对称有机合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对于现代有机化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利用已知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来研究新的化合物的合成。
现在已经比较熟悉的金属有机化学的反应有双取代、三取代烯烃;炔烃-α,β-不饱和羧基化合物的偶联串联反应;亚胺烷基反应;1,3-双烯等的立体合成以及四异丙氧基钛的促进还原烯化反应。其中炔烃-α,β-不饱和羧基化合物的偶联串联反应是由我国独立研究发现的金属有机反应,而且这一反应的发现有些的解决了猝灭C-Pb键。双取代、三取代烯烃和1,3-双烯等的立体合成主要是通过以硒等化合物的价键结构,以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基元反应为基础,同时也结合了新的有机合成的方法,将金属原子或者其它类金属原子导入到烯基硒化合物中,而后形成碳碳连接的双官能团试剂,并且在过渡金属的催化作用性发生偶联反应,发展了多种双取代、三取代烯烃等。这一理论方法一在多种模式下的风雨中,用来合成各种不同性质的烯烃。亚胺烷基反应在我国的有机化学研究中发展比较快,目前已经开发了多个亚胺丙烯基化反应。四异丙氧基钛和三苯膦可以促进还原烯炔反应,可以合成三氟甲基-(E)-烯丙醇。这些相关的金属有机化学反应在我国的金属化学研究中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而且促进了金属有机化学交叉学科的发展。
2)对金属有机化学反应规律的研究。
在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中,逐渐发现了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双等瓣置换以及加合等瓣置换等化合物中的选择性合成。这是金属有机化学规律研究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反应,通过研究金属有机化合物在单等瓣置换反应的基础上,发现了桥连双环戊二烯基双金属络负离子可以同时和两分子簇方式等瓣置换反应。
二、金属有机化学的应用分析
1)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的应用。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是将容易在低温下挥发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作为前驱,并且在预加热衬底表面下发生氧化或者还原反应有机分解等而最终制造出成品或者薄膜的技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和传统的化学沉积方法相比,其沉积温度更低,而且能够在物质的表面下形成不同的薄膜,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中等薄膜材料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反应是一种非平衡状态下的反应,外延层的生长速度和组织充分受到了温度、金属有机前躯体浓度有机基体表面的状况等因素的影响。金属有机前躯体作为反应中的重要物质,主要是有金属卤化物、金属氢化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组成。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其它的金属化合物相比在沉积温度、毒性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的优势,而且大部分金属化合物都属于容易挥发的液体或者固体,容易进入到反应室中。作为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前躯体,应当具备相关的特点,例如在室温下的化学现在稳定,而且蒸发的温度低,蒸发的速度比较稳定,分解的温度低而且沉积速率容易控制等;高沉积率可以应用到沉积厚度比较大的涂层,沉积速度低的可以应用到半导体薄膜的沉积中。同时在沉积的过程中对环境没有污染,不会产生其它的杂质,而且不易自燃爆炸等。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作为气相外延的一种,逐渐成为半导体化合物材料气相外延生长的重要技术手段。
2)含碳硼烷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
硼作为形成多种类化合物中的类金属元素,可以形成碳硼烷、金属碳硼烷等多种化合物。近年来金属碳硼烷化学的研究不断的深入,人们对于金属碳硼烷的性质也有了更多的了解。碳硼烷分子对于光、热、氧化剂以及酸等的稳定性比较强,而且其功能比较优异,可以用来作为改变材料的性质。还有碳硼烷基的聚合物材料可以用来作为陶瓷前躯体、基体树脂、碳/碳复合材料等,可以作为材料表面的涂层来提高耐热和耐氧化性。金属碳硼烷多层结构还可以用来开发具有光学、电磁性质的新材料,用来作为数据才存储和恢复等。通过将碳硼烷结构引入到药物分子中,可以借用硼中子来治疗癌症等。
三、结束语
双碳的作用范文6
关键词:低碳经济 审计 问题 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资源的耗损和环境的恶化给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 人们对自然资源及环境问题日益关注,“低碳经济”一词已成为有关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的代名词。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基于低碳经济的审计机制越来越迫切。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能源高效利用、 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 GDP 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我国对此制定的目标是,到 2020 年我国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 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审计作为经济活动中的监督和促进力量, 显然需要介入并发挥作用, 从而促进上述目标的实现,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开展低碳经济审计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因此,构建低碳经济审计机制不仅是经济形势发展与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需要。
拿房地产企业来说,审计方法就明显落后,对于大多审计房地产开发项目,主要采用的是详查法。因为房地产企业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以这种方法进行审计,费时费力,效果不明显。基于此本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对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完善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的策略,以维护资本市场的有序性,促进经济健康的发展。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的审计机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已经并入我国社会发展规划。近年来,我国虽不断加大对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建设的资源投入,但基于我国环境财务会计缺乏整体规范性,以至于我国现行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的审计机制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缺乏低碳审计标准,取证困难
面对着温室效应的危害,国家开展低碳审计工作已是迫在眉睫。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行碳审计实践,并鼓励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及学校进行碳审计工作。对于我国低碳审计工作而言,碳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概念和审计门类,缺乏专门的理论框架和准则,同时,低碳审计工作尚未形成一整套标准、规范的审计方法;另一方面是碳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到资金使用状况,基于相当一部分被审计单位质疑碳审计标准,使得难以及时提供有效资料,不利于低碳审计取证的顺利开展。
(二)低碳审计数据核算受阻,准确度较低
国家低碳审计数据核算受阻,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我国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其天然气、石油资源相对较少,因此,其实施能源推广时往往致力于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之上;另一方面是国家计算碳排放量通常以当地政府的权威统计数据为依据,受计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能源消耗方面产生过低估计或者过高估计的系统性误差,以此,大大降低了低碳审计核算的准确度。
(三)缺乏低碳审计专业人才
在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审计工作中,专业低碳审计人才起着主导作用。就目前现行国家审计人员来看,其大都出身于财经人员,由于财经和审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再加上,受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的限制,使得现行低碳审计人员局限于传统财务审计思想、技术和方法之中,无法保障有效核实相关配伍数据,不利于审计结论的准确性、高效性。
二、加强我国低碳审计工作的有效策略
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财务状况,因此,我国各级审计署、国家环保局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相关职业团体针对于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的审计机制存在的问题,以碳会计与碳审计规范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现实状况,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我国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审计工作。
(一)政府正确引导、企业积极配合碳审计
首先是完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机制,建立以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为中心的审计体系,进一步确定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审计标准;其次是大力推广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审计,号召和鼓励更多的企业、学校等组织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审计活动中来,不断壮大审计队伍;再次是加大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审计监督管理机制执行力度,及时发现和查处碳排放领域的经济犯罪问题和违法违规现象,并予以严厉惩处,力争为公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最后是增强企业、学校以及各组织的环保意识,使其能够全面认识碳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充分调动各组织的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审计的积极性、自主性,为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审计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低碳审计工作,降低低碳审计风险
传统的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审计工作主要着力于碳源的负债确认问题与碳汇的资产确认问题,此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低碳审计工作的高效性,因此,应进一步强化低碳审计工作,在传统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审计工作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一方面是充分披露因废弃排放对环境产生的各种风险,通过降低低碳会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起到降低碳审计风险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低碳经济的房地产企业审计应积极开展计划审计工作,严格按照风险评估程序,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保障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
(三)加强低碳审计业务培训,培养“双复合型”审计人才
企业加强低碳审计业务培训,培养“双复合型”审计人才是加强我国低碳审计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伴随着审计工作的日益复杂,给予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不仅要熟练掌握低碳审计相关知识,而且还能够依据能源数据计算及时挖掘出企业使用能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因此,首先要企业构建专门审计知识培训机构,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审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审计人员业务水平和适应能力,保障其能够满足碳审计的需求;其次是加强培养“双复合型”审计人才。“双复合型”人才是指集审计知识、环境知识、工程技术知识等为一体的人才,同时,该人才需要具有灵活的头脑、清晰的思路、较强的综合能力、工作责任感以及实践水平,且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三、结束语
目前,审计风险己经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更多的是关注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的风险,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还重视不够,主要是部分人的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审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全文通过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希望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意识,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水平。
低碳经济审计始于西方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系统的一个新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在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方面发挥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同。 尽管当前我国的低碳经济审计工作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但随着环保宣传工作的不断加强,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低碳经济审计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新的进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平衡,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影响,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加入全球化的碳贸易体系作准备,碳审计是一个必要且必须的手段。当然,由于碳审计工作固有的复杂性,其在我国的全面实施还需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要从基础的碳会计工作做起,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球化经济的现状,循序渐进地推进这项工作。作为新时期的审计人员,要从国家竞争力、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碳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学习碳审计知识,为国民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玲,周志方.全球气候变化下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问题:最新发展与评述[J]. 财经科学,2010
[2]陈燕燕,彭兰香.我国碳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财会月刊, 2010
[3]周志方,肖序.国际碳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