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铁路货运安全问题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铁路货运安全问题分析范文1
【关键词】铁路;货物运输;安全;因素
1.铁路货物运输安全因素分析的意义
对于整个铁路运输工作而言,铁路货物运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货运量高低与否关系重大,将会对铁路的长期发展造成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因而铁路货运安全工作不仅具有长期性,同时还具有艰巨性。所以,基于铁路货物运输安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其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从而使铁路货物运输具有更好的安全系数。无论对于铁路而言,还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对铁路货物运输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均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2.影响因素的分析
2.1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主要涉及两大部分,一个是职工的工作态度,另外一个是职工的安全教育水平。
2.1.1职工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必须要具备积极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一切,以积极的心态把工作当作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就能发掘出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在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够让职工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和完成本职工作,从而为铁路货运安全的保障提供有力的保障。
2.1.2职工的安全教育水平。现阶段,我国铁路安全教育体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硬件设施欠缺,缺乏理想的外部支持环境,职工的业务技能以及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专业教师较少,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在以培训为代表的诸多环节缺乏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支持。
2.2设备因素
在铁路货运安全的诸多影响因素中,设备因素的影响是比较重要。相关设备主要有车辆、基础设施、装卸设备等。现阶段我国铁路技术装备尚存在诸多不足,如货场场库设备陈旧,装卸机械设备落后,计量检测设备问题突出,铁路车种车型多样,且有些车辆技术状态较差等。不良的设备因素给铁路货运安全埋下了隐患。
2.3管理因素
对于铁路货运安全而言,安全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保障。现阶段,我国铁路安全管理中的不足集中体现在: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未能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仅仅是制定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文件传达后,也就是应付工作,根本未能深植广大职工心中,宣传教育效果极为有限,对安全问题是否能够吸取教训?是否杜绝能够类似安全问题再次发生?目前,铁路大多采用事后管理模式,即事故出现后,才予以调查、分析,并做相应调整,应当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对策
3.1提高职工素质
通过以培训和技能竞赛为代表的一系列活动,激发职工的学习欲望,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一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组织危险货物运输、装载加固、货检和超限超重货物运输等专业技术培训,做好对专用线企业运输员、托运人、押运员等相关人员的宣传与培训工作。二是严格基本规章和作业标准的落实,强化现场作业控制。针对货运组织改革后人员调整变化情况,优化岗位设置,强化队伍建设,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纳入作业标准,实施常态化管理。
3.2提高设备质量
铁路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有效减少由于设备因素而导致的货运安全。在货物装卸作业过程中,一是严格执行特种设备运用管理制度,严禁设备出现过期或过劳现象。二是严格落实装卸作业标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防止货物超偏载,从而影响货物安全。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货运安全计量检测监控系统作用,进一步深入调研,完善、拓展系统功能,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货运安全监测网络,及时发现问题,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在引入和应用相关技术设备的工作中,要保证资金到位,一方面要将钱花在刀刃上,另一方面还要避免无谓的浪费。在引入和应用先进技术,除了重点提高线路质量之外,还应尽可能地提高装载加固的质量要求,构建完善的铁路货运计量安全监测系统。
3.3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
在管理铁路货运工作时,应重视并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深入现场与职工多做接触,并向他们灌输安全意识,让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从而使职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工作。铁路应对当前的管理模式进行积极改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应对。进一步提高货运安全基础工作,以强化安全风险动态研判和专项整治为突破,深入推行安全风险管理,优化安全管理思路和手段,全面加强货运安全基础管理、过程控制、应急处置、文化建设、考核评价工作,构建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货运安全风险控制体系,确保货运工作安全稳定发展。同时,落实安全预警制度,做好风险研判工作,及时补充修订风险项点和控制措施,加强对货运系统管理规范化,作业标准化考核制度力度。
4.关于铁路货物运输装载加固的分析
在影响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的诸多因素中,货物装载加固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本文将其单独列出进行深入探讨。
随着货运改革的深入以及货运列车的不断提速,给货物装载加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提高货物装载加固的工作质量,保证铁路货物运输安全,有必要做好以下工作。
4.1严把从业人员素质关
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开展现场演练活动,从而提升货物装载加固的技能水平;二是要制定科学的装载加固方案,并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执行。
4.2充分发挥货运安全检测设备的作用
随着轨道衡、超偏载检测装置、轮重测定仪等新设备的引入和应用,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强化货运安全检测设备建设,一方面对目前的铁路货运计量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还应进一步做好计量安全检测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相应设备的维护管理机制,从而使其稳定、高效运行。
4.3严格落实“装车从严、发站从严”的原则
对车辆进行合理选用是提高货物装载加固质量的关键。在装车之前,应按照相关规定对货车当前的技术状态进行全面且严格的检查,选用符合要求的车种车型和技术状态良好的货车。一旦发现技术状态存在问题,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安全措施不到位的货车,不允许使用。加强装车作业监督检查,落实按方案装车和装车质量签认制度,强化装载加固材料和装置管理,做好篷布苫盖和绳索捆绑。同时做好装载加固安全检查:一是检查是否严格执行按方案装车制度,安全管理及监装卸人员能否按时到位,是否对装载加固装置和材料的质量实行严格控制。二是检查装卸车后、专用线交接检查、挂运前检查是否做好残货和杂物的清理工作,是否采取防止货车空车不空的措施。
铁路货运安全问题分析范文2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货运管理;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 X731 文献标识码: A
一、铁路运输安全的特点
我们在前面在铁路运输安全的概念已经提到了有关铁路运输安全特点的相关方面的内容,接下来我就详细地就铁路运输安全的特点进行仔细的描述。首先要进行描述的是铁路运输安全工作的系统性。铁路运输从其本身来说具有开放性,极易受到内外部条件的影响。具体来说铁路运输安全包括铁路营运和线路两个方面。而这两个项展开来说又包括从业人员的安全、火车车辆的安全、铁路相关设备的安全、危险货物运输安全以及线路安全中的道口安全、运输安全、隧道安全等方面。其次,铁路运输安全具有动态性和事发严重性。这个特性是根据列车运行本身的特点总结出来的。列车运行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高速运行的状态下一旦发生事故,一方面只能因为高速运行而引发连续事故;另一方也使得救援工作基本上成为不可能。正因为如此,造成的损失是我们难以估量的。最后,铁路运输安全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我们的铁路运输安全工作必须保持长期高度的关注与紧张的状态,不能够在任何时候有所松懈。
二、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管理体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我国铁路设备实施和组织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铁路运输管理的制度的要求也相对于更高。但是目前来看,我国铁路管理的体制仍然是铁道部领导之下的管理体制,只是单纯的注重铁路运输的共性,忽视了不同地区的线路的个性特点,导致无法真正的把握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当前铁路管理体制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就会导致铁路的安全问题没有做好预先的防备,导致出现了安全隐患。
2、存在事故隐患
铁路运输事端首要包含机车脱轨脱线、机车损伤(撞上人或物)、人员触电以及铁路施工中的事端。机车车辆损伤中的隐患包含:工作人员短缺结实的安全认识,没有按规则的走行径路行走、钻爬车底并在道心行走;其次首要是工作人员短少自我保护认识,不按规章制度跳、爬车,以车代步,致使下道及躲避不及形成人身损伤;另一方面时工作人员在执行防护工作中短少防护认识,缺少保护措施或不设防护等。再次,人员触电中的隐患包含:在电气化区进行调车或施工工作时有关人员安全认识不强、违章胡来、削减工作过程,存在侥幸心理;室内许多工作都带电操作;电务部分进行接触网维修工作时又没依照路局和段有关要求进行防护,一起未增设绝缘东西、地线等。
3、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落后
随着铁路客运提速、货运重载的开展,被运用的新技能配备成倍增加,而人员的技能知识的更新却远远落后于技能设备的更新,判断、处理故障的经验、能力不足以满意铁路运送的需求。发现故障后,不能在规则定时间内处理完结,虽未酿成大事故,但却降低了运送效率。消除隐患、抓小防大,防备胜于救灾等领先安全管理手法很难落实。
三、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安全管理体制
安全管理体制是全面有效的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必要前提,安全管理应该渗透于铁路运输安全。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要求,铁路安全的管理人员应该树立安全的管理理念,重视铁路安全的管理工作,全面做好铁路安全运输的工作,并且不断的提升决策的水平。同时,还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加强对客运人员的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其次,则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的安全管理体制,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工作和实施。同时要加强安全负责制的实施,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考核,完善对客运人员的管理约束机制,以提高客运人员的责任感,在进行工作执行时,认真谨慎。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的铁路安全法规和监督机制,以不断提高提高铁路的安全管理。
2、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对铁路客运人员的培养,是保证客运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高效进行的途径。首先,要强化客运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以保障旅客的生命财产为宗旨,加强工作的责任感。其次要加强对铁路客运人员安全教育的投入,提高其业务水平、文化水平及人文素养,以高度的责任心及综合能力进行铁路运输工作的执行。最后,要加强对使用技术设备的人才建设,提高客运人员技术素质和安全素质,加强对列车运行期间设备设施的规范使用,以减少由人为举措造成的安全事故。
3、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加强转变经营管理观念,以“服务型”为导向,让更多的货主感受到实惠和利益,增强货主的安全感。铁路货运管理体制改革应该坚持服务型的原则,使得货物运输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从货物运输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货主提供便捷、实用、精简的货物办理流程,进一步降低货物运输办理门槛,让更多的货主选择铁路货物运输。
四、铁路货运改革的措施以及效果
1铁路货运体制改革采取的措施
1.1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这次货运体质变革的根本意图主要是从根本上改善铁路货运效劳,全部参加商场物流业竞争。其主要内容一是变革运送安排方法。依据客户的需要编制运送方案。二是变革货运受理方法。拓宽渠道,简化手续。三是整理标准货运收费标准,一切收费严格执行国家的运价政策,统一标准报价。四是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效劳,实施全程“一口价”收费,减少中间环节,推进铁路货运服务向现代物流改变。
1.2组建货运营销中心
我国铁路总公司组成货运营销基地,推进铁路货运加快向商场的改变。新组成的货运到位、机构、人员调整到位,简化了货运受理方法,客户只需提出运送需求,铁路客服人员就会直接协助客户办理完成货运手续,货运计划申报、请求车等冗杂手续被撤销,完成了货运、装卸和延伸服务的一体化。
2、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效果
我国铁路总公司的这次货运安排变革带来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改动:一是货运受理方法发生改动,货运“一条龙”,变等客上门为取货上门。铁路货运变革即是对客户取消货运方案申报、恳求车等冗杂手续,随到随办,全面铺开受理。一起,从发货到送货再到收货做到全程盯梢,保证运送安全,表现了铁路效劳上的活跃改动。二是运送安排方法发生改动。自变革以来,铁路部门改动思路,依据客户的运送需要编制运送方案,完成了由坐等客户上门向自动效劳的改动,使运送方案服从于市场,充沛满意广大货主需要。三是清理标准货运收费方法,改动以往附加费用较多,环节多,不透明表象真实表现出铁路货运的价格优势,以此吸引客户挑选铁路货运。四是大力发展铁路全程物流“门到门”效劳。“门到门”运输是指货物从托运人在走运货物地址装车开端至收货人接纳货品地址停止的全过程运送服务。
结束语:
铁路企业必须按照市场化规律建立强有力的机制进行改革。同时转变经营机制,升华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对所发现的问题不断总结,不断反省,才能根本上扭转铁路货运市场占有率小的不利局面,使铁路货运走出困境,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申玉雷.浅谈铁路货运组织改革运输收入管理[J].中国外资,2014,02:106-107.
[2]王兴坤.刍议如何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244.
铁路货运安全问题分析范文3
乙方:
根据国家安全运输危险品的规定和重庆市有关文件要求,甲方委托乙方负责承运甲方生产的危险化学品,为明确双方的安全权利和义务,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本协议履行期限与双方的运输经营合同履行期限相同,属运输经营合同的附件之一,与运输经营合同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二、甲方必须向乙方发放所承运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告知乙方所承运的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特性及应急处理事项。
三、乙方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乙方的车辆及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法有效资质。
四、运输安全由乙方负责,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五、乙方应按国家要求的路线和时间运输危化学品,不得在人口稠密地段停留。
六、乙方的运输车辆进入甲方厂区必须按照甲方规定的路线行驶,按照甲方规定的要求停放,并作好防火防爆措施同时设立警示标示。
七、乙方的运输车辆在甲方厂里不得违章作业。如因违章作业产生后果由乙方负责,如造成甲方损失,乙方必须作出赔偿。
八、本责任书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XX年 月 日 XX年 月 日
------
为加强港口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完善铁路公司与各作业区(集司、股司)之间的安全协作关系,充分挖掘运输生产的潜力,增强港口集疏运能力,加速铁路车辆及港口货物的周转,确保铁路行车及货物运输安全,提高货运工作质量及运输生产效率,经铁路公司(以下简称铁司)与一、三作业区、股司、集司(以下简称作业区)充分协商,共同签订并遵守本运输安全协议。
第一章 铁司、作业区双方共同遵守下列规定
第一条 双方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严格执行国家《铁路调车作业标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和港区《交通安全规则》等有关安全规定,严格履行本协议。
第二条 双方职工必须爱护机车、铁路车辆、铁道线路、道岔、通信信号设备和港口装卸机具等国家财产。
第三条 双方职工必须遵守《湛江港习惯性违章行为处罚规定》有关港口安全规定的条款。
第四条 行人和机动车辆、机械通过铁路道口时,必须注意道口的警报信号及栏杆的关闭状态,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确认没有火车来往才能通过,严禁与火车抢道。
第五条 严禁行人爬车和钻车底,严禁人员在火车卡底下或钢轨上坐卧。
第六条 机动车辆、机械在道口上发生故障不能移动时,道口工及司机必须在现场看守和在铁路来车方向设置防护信号(昼间为红旗,夜间为红灯,下同)并立即采取措施排除故障。同时通知铁司调度,铁司取送车辆不得过该道口。
第七条 发生交通事故时,应立即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第八条 货码及门机巴杆下不准行人通行和逗留。火车通过门吊底前,门机必须按规定停止作业,禁止货码和巴杆在运行的火车上停留和越过,并执行以下协定:
1、铁司机车进入码头线路作业前,铁司车站值班调度负责将调车作业计划提前三十分钟左右通知作业区调度,由作业区调度负责通知门吊司机暂停装卸作业,并将装卸机具停放在铁路限界外。
2、铁司机车车辆进入门机作业现场前,应减速慢行并鸣笛警示,直至门吊停止作业为止。
3、如果门吊司机不听指挥,在机车车辆通过门吊底下时仍强行作业,危及调车人员和机车车辆运行安全的,铁司立即将情况通知作业区安全部门处理。
第二章 铁司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第九条 机车进港取送作业前,铁司必须派员对有关线路、道岔、车辆进行检查,发现险情应立即报告车站调度员,由车站调度通知作业区调度派人处理。
第十条 调动车辆推进运行时,调车人员应在车列前部了望,监视列车运行,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防护措施。
第十一条 在港区线路牵引或推进运行时,经过道口前应鸣笛(吹哨)示警,以提醒道口工下放栏杆防护道口(当车辆进入股司石化部油库区前必须挂好防火罩,并停车接受检查)。
第十二条 严禁在港区内溜放调车作业(港三区第一道口以北各延长线除外)。
第十三条 港区内调车作业速度最高限制为:推进运行(车辆在前机车在后部推送)不超过15km/h;单机及牵引运行不超过20km/h。
第十四条 送车时应按作业区的第一次要求对准货位。送好位的车辆不得堵塞道口(成组装车需要除外)。
第十五条 原则上不准调动正在进行装卸作业的车辆。遇特殊情况必须调动时,须遵守以下规定:
1、调车人员应事先通知作业区装卸人员停止作业,撤离装卸机械;
2、装卸作业人员必须下车候工,不准随车调动;
3、捣勾作业后应及时将装卸未完了的车辆送回原装卸车地点;
4、遇装有贵重货物的车辆,应由作业区派人随车看守;
5、车辆偏载或需加固而尚未加固的车辆禁止调动。
第十六条 机车车辆不得越过防护信号,调车作业人员不得自行撤除防护信号进行车辆连挂作业。
第十七条 非作业区卸车的重车,不准送入港区(特殊情况经双方协商同意除外)。
第十八条
装运超限、超长、集重以及危险货物,铁司应会同铁路货运人员在装车前进行检查,共同商定装运方案,装车中进行业务指导,装完车后进行验收。 第十九条 铁司行车、货运人员在作业区内作业时,应严格遵守作业区制定的有关安全规定。
第三章 作业区应遵守下列规定
第二十条 线路两侧及站台上堆放的货物,要堆码稳固。站台上堆放的货物距站台边缘不得少于1米;线路两侧堆放货物距线路钢轨头部外侧不得少于1.5米。
第二十一条 夜间调车取送作业时,作业区应保证作业线有足够的照明;机车车辆运行经过门吊、桥吊底之前,门吊、桥吊应主动停止作业避让机车车辆。
第二十二条 装载机、吊机在铁路线路旁转堆、叠堆等作业时,禁止侵入铁路限界。因作业需要必须侵入铁路限界时,应事先通知铁司货运值班员和车站调度。铁司取送车经过该线路前,应减速慢行并鸣笛警示,港区机械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至安全距离外。
第二十三条 搬运超长、超重货物或移动港区大型设备跨越铁路道口,应事先通知铁司安全部门采取安全措施。
第二十四条 道口工应在机车车辆到达前下放道口栏杆,避免机动车和行人抢越道口。道口设备故障时,应派人负责道口安全防护。
第二十五条 道口铺板不得超过轨面25mm。道口轮缘槽,股道内铺板的轮缘槽应经常清理并符合铁路要求(宽70~100mm,深45~60mm),防止机车车辆运行时脱轨掉道。
第二十六条 在股道上和股道两旁作业的人员,在火车进入作业地点前,必须服从调车人员、货运人员的指挥,停止一切妨碍行车安全的作业,人员和机具必须迅速撤离至钢轨头部外侧2米以外。
第二十七条 除因货位关系,铁司有计划压警冲标送车外,车辆应停于警冲标内方,距尽头线车挡须保留15米安全距离(装有缓冲设备的尽头线除外)。作业区因装卸车需要,推动车辆距尽头线车挡不足15米时,作业完了应将车辆推回安全距离外。
第二十八条 车辆送到装卸地点后,原则上不准再推动。遇特殊情况,作业区需人力或机械移动车辆时,须在铁司人员指导下进行,并遵守以下规定:
1、移动的车辆,手闸必须良好,要有经验的人员负责制动,对手闸失灵的车辆不得手推调车。
2、移动车辆时,应撬棍撬动,禁止用机械冲撞起动。
3、制动车辆时,应按规定使用手制动机或止轮器,禁止用枕木、木板、石块及其它杂物制动车辆。
4、人力移动车辆时,速度不准超过3km/h。
5、暴风雨(七级以上大风)、大雾及夜间照明不良时,禁止推动车辆。
6、仅允许在本线内移动,且不得超过警冲标。三区k8、k9延长线(15#、16#场)装车,禁止往调车场方向推车。
7、装载易燃、易爆、剧的车辆,禁止推动。
8、装载圆木、竹杆、电杆等容易滚动货物的平板车和低边车作业未完了前,不准推动车辆;装载超出车边及敞车卸车未卸至车边以下时,不准推动车辆。
9、禁止两组车在同一线路上相对方向移动。
10、移动成组车辆时,必须连挂在一起。人工移动时,重车不得超过两辆,空车不得超过四辆;重空车混在一起时,两辆空车折合一辆重车计算。机械拉车不受此限。
第二十九条 装车时,必须按车辆标重均衡装载货物,不得超载、偏载,装车不得超过划线高度,散货装车后应进行平车。
第三十条 卸车后,卸车工人应将卸空后的车辆清扫干净,车门、车窗,端侧板关闭妥当,并按规定用铁线加固好。有蓬布时,应将蓬布折叠整齐,送回指定地点。
第三十一条 装卸作业完毕后,作业人员应将剩余货物及装卸机具撤离至钢轨外侧1.5米以外;油罐车装卸完了,须抽出油管,收回活动楼梯,关好阀门、罐盖,撤除防护信号。作业区装好的散装货物,经铁司货运员验收后,不得擅自加装。
第三十二条 机车车辆在港区线路上受到损坏或丢失配件的,应将该设备停留在原作业场所,作业区应及时通知铁司有关作业人员到场鉴定,双方分析明确责任,责任方承担费用。如作业区隐瞒不报,铁司(或铁路)检查发现后将故障车辆送原地处理,并由作业 区承担一切损失。
第三十三条 下述与铁司线路、信号及有关设备的施工安全问题,作业区须向铁司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施工,铁司派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安全监督。
1、在线路上增设平交道口或扩宽、整修原道口时;
2、在线路上空横跨线路拉电线、电缆时;
3、在线路路基下埋设管道、修建涵洞时;
4、在线路两侧(钢轨头部外侧5米内)建固定建筑物时;
5、在线路两侧(钢轨头部外侧2米内)搭建临时建筑物时;
6、须占用铁路线路堆放货物、停留机具设备时;
7、往线路方向排水,可能造成道床板结时;
8、在线路附近开挖地基影响通信信号电缆时;
9、在铁路曲线地段种植花树木影响铁路信号显示和了望时;
10、线路旁站台(月台)下沉或外涨,侵入线路限界需要整修时;
11、线路两侧排水沟堵塞,需要开挖清理时。
第三十四条 各种杂物、垃圾禁止倒进线路内。处理超重车卸下的货物必须及时清理,保证线路正常维修和安全运输。
第四章 组织领导及实施
第三十五条 为了更好地检查、监督执行本协议,铁司和作业区各方领导半年召开一次协调会议,双方检查协议的执行情况,研究解决协议存在的问题。请局安全处领导主持会议。
第三十六条 铁司和作业区安全部门每季召开一次安全联劳会,总结联劳工作,交换意见,协商解决作业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双方轮流主持。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协议导致发生事故或严重事故苗头,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由双方组织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事故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责任单位负责赔偿。
铁路货运安全问题分析范文4
引言
铁路车辆是我国铁路主要的运输工具,其责任和意义也非同一般。而维修是一种保障运输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而对于维修成本的控制往往需要通过一些科学的管理方式,例如目前诸多企业采用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主要是通过一个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决策管理和运营,同时集合企业资源,结合决策层与企业员工的理念,最后实现资源管控和优化的重要目标。而对于车辆成本管理来说,主要可以通过ERP平台。进行预算管控、维修零件采购、故障情况、维修周期以及使用情况记录。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铁路车辆检修方法分类
1.状态性检修
状态检修是根据目前铁路车辆的运行情况开展不定期的检修方式,即故障检修。它也属于一种事后检修的方法,而它主要是指当铁路车辆在运行时出现问题时采用紧急检修进行处理以保证其正常安全的运行,虽然检修能够实时解决问题,但是由于检修时间较短,很难从根源上去分析故障问题,所以很难杜绝二次问题发生。
2.计划性检修
关于计划性检修,可以追溯到1949年建国初期,那时我国铁路部门就提出了预防性计划检修的制度,而制度规定,计划检修要包含定期检修与日常维修两种。其中定期检修是指在一段周期时间内,对于车辆进行检修,按照组成可以分为大修、中修、年修以及制检、轴检五个部分,而到了1965年,定期检修的内容和流程也得到了相应的简化,即客运火车主要由厂修、段修、辅修三个部分组成,而货运火车则在以上基础上加入了轴检。厂修方面,主要是通过对于铁路车辆的全面检修,从而保证铁路车辆整体符合厂修规定,从而保证车辆的性能指标,其检修地点固定为修理厂或者具备检修能力的车辆段;段修方面,主要是对车辆整体进行检修,然后替换和修理磨损的零件,从而保证其符合段修规定,同时车辆能够保证在下次段修前不出问题,其修理地点主要集中在车辆段;辅修方面,即是辅助修理的检测,辅修的位置多是集中在制动装置以及轴箱油润部位,也有一些其他的部位,而辅修的的地点主要是站修线或库检线;最后是轴检方面,严格来说,轴系也是辅修的一种方式,一般轴修主要可以分为摘卸车轴和不摘车轴两种,前者主要的地点为站修线,而后者主要集中在车辆中,但无论怎样,轴检的主要目标是保证下次辅修前,车辆不会由于轴箱油润问题而出现安全问题;而对于日常维修来说,顾名思义,就是每日的检修任务,即主要可以涵盖列检、库检、乘检和临修四种检修类型,日常检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日常对于车辆运作前的状态进行调整,保证形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
二、铁路车辆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是指两次维修之间的间隔时间,而我国目前对于铁路车辆的检修周期规定为:
1.厂修周期:常用客运车辆6年,常用货运车辆5年,耐腐蚀教材的货运车辆或者客运车辆4年(例如餐车、行李车、化学品运送罐车等等),运用较少的客运、货运车辆8年(例如特种用途车辆或载重量在90吨以上的超长货运车辆等);2. 段修周期:常用客运车辆1.5年,餐饮和行李类车辆1年,常用货运车辆1年,运用较少的客运、货运车辆2年;3. 辅修周期:常用客运车辆3个月,其他的客运、货运车辆6个月;4. 轴检周期:滑动轴承车辆3个月,轴箱滚动轴承车辆6个月,无轴箱滚动轴承车辆1年[2]。
三、铁路车辆检修成本计算
铁路车辆检修总成本可以看做状态性检修成本与计划性检修成本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就是: ,其中 代表状态性检修成本;
代表计划性检修成本[2]。而在成本计算之前,我们可以假设铁路车辆各零件故障率符合Weibull分布函数,而相关参数情况如下表表一所示:
四、目前铁路车辆检修成本管理现状
虽然通过成本计算和预算可以实现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但是目前我国实际铁路车辆维修成本还是存在较多问题,而将这些问题按照其原因可以归纳为:成本预算指标缺乏合理性、成本管理责任体系不够完善、成本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以及成本管理系统脱离实际需求四个方面,而详细的分析流程如下所示:
1.成本预算指标缺乏合理性
成本预算是提升维修效益最大化以及成本最小化的重要流程,也是铁路车辆修理成本管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对于目前铁路车辆修理成本预算来说,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成本预算指标问题,维修成本预算指标出现高低不齐的状况,从而导致诸多问题的产生。就成本指标预算指标过低来说,很多企业员工会对于这种措施产生强烈的心理抵制,从而导致工作难以开展;而成本指标预算指标过高,又会导致企业出现浮夸现象,而且诸多运作生产的细节问题都会被隐藏起来,对于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成本管理责任体系不够完善
对于目前大部分铁路企业来说,也存在着成本管理责任不明确的问题,而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缺乏一个完善的责任体系,从而无法保证成本管理各部门员工各司其职,而在实际运作时往往会因为预估成本与实际成本不相符,从而导致费用引发的利益冲突,而且会产生更多严重的问题,例如“踢皮球”的责任推脱现象,而且也导致了车辆修理成本管理整体格局被打乱,所以完善维修成本管理责任体系也是目前铁路车辆企业优化成本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4]。
3.成本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对于目前成本管理方面来说,成本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特别是在成本管理落实工程中,很多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较低,例如知识水平以及管理能力不足,无法保证铁路车辆成本预算工作符合实际需求以及科学理念,而管理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疏漏,与实际发展方向相背离,此外还有责任素质缺乏,具体表现在责任意识低下,对于自身职位缺乏职业道德,对于企业缺乏归属感,从而导致自身发展与企业发展发生严重脱节,也间接影响的整体企业的发展效率。
4.成本管理系统脱离实际需求
根据相关资料调查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铁路企业的成本管理都是沿用以往的管理方式,而且创新意识极其缺乏,从而导致目前我国铁路企业的维修成本管理体系难以满足市场的发展,而且在成本管控方面往往需要使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管理缺乏效率和科学性。而现代管理体系也对车辆修理成本管理具有更高的需求,即需要铁路企业能够跟随市场发展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而研究减少铁路车辆修理成本的对策,也是体现该核心理念的重要手段。
5.运输量加大了成本负担
目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运输行业的具有较快的发展,特别对于货运来说,主要可以体现在运输量增加方面,而运输量大,也会让货运列车在运输过程中密度较大,而且始终保持高负荷运载状态,从而导致了一些基础设备的快速损耗,也减短了其使用寿命。例如一些线路设备,本身构造就比较复杂,而使用寿命缩短也间接加大了维修的频率,而维修的难度提升了整体维修的成本,也不利于维修成本的有效管控 [3]。
五、铁路车辆检修成本管控的有效策略
为了能够达到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笔者在针对以上出现的维修成本问题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管理方案,降低铁路车辆维修成本消耗的策略以及增强成本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主要可从下文4个方面入手:
1.科学的成本消耗计划制定
对于维修成本管控来说,成本费用计划就是一个主要的过程,其主要的目的和作用就是减少车辆修理过程中成本的消耗,所以也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入手,已达到管控的重要目的。一方面,对于计划而言,首先需要加入企业内部各类铁路车辆的实际维修成本,其次还需要统计进厂时的车辆情况,企业历年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一些外因(例如市场变化等等);另一方面,需要统计一些基础数据,例如一些昂贵零件的替换修理频率,从而保证每一次消耗都能记录在案,保证整体铁路车辆维修成本的实时监督以及有效把控。
2.完善责任管理体制
责任管理体制是保证维修效率和维修质量的重要基础,而通过对其的有效管控可以保证维修的高效性,从而让维修消耗的时间成本以及材料成本降低。而完善责任管理体制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成本管理层面上,可以明确分级管理与归口控制的责任,然后研究成本消耗计划,同时代入到企业中,明确每个部门、每个班组乃至每个人的责任,从而间接激发每个部门以及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归属感,最终保证企业内部维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协调。
3.增加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途径
相关的成本管理人员是保证铁路车辆维修成本有效管控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成本管控工作开展的主题,所以对于成本管理人员来说,素质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人员的素质提升主要可以是针对两种素质进行提升,即职业素质以及能力素质。就职业素质而言,改善策略有,每月开办思想教育座谈会,会上通过案例演示以及责任教学,让每个人员能够将自身的工作与企业发展相联系,提升每个成本管理人员对于成本工作的重视度以及对企业的使命感与归属感。
4.建立ERP成本管理系统平台
ERP系统对于各大企业的资源管控以及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铁路部门的维修成本管控也同样适用,特别是其在企业内部可以构造一个完整的管理平台,然后通过流程管控、减少核算以及核对流程,从而提升车辆维修成本管控的准确性以及便捷性。特别是在维修成本方面的报表,可以通过电子表进行填写,而且对于成本进行消耗标准管控,对于节约或者浪费情况做到实施反映,从而达到降低维修成本的目标。
铁路货运安全问题分析范文5
【关键词】安全风险管理;铁路;工务部门;应用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铁路工务部门的相关设备和技术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高,但是铁路部门的安全问题却并没有减少。同时,近年来,无论是铁路货运还是客运都经过了几次大提速。特别是自从温州动车事故后,铁路安全风险管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问题。为了更好的提升铁路运营的安全性,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全面彻底的实施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提升全体员工安全风险管理意识紧迫,铁路部门要在铁路运营维护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全面展开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使科学化合理化的安全风险管理更好的应用到铁路运输行业。
1 风险识别
工务部门要及时对路桥设备进行养护,对线路状况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同时,对铁路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要严格执行;对一线员工的安全风险管理意思要多培训,多监督,遇到违规操作及时惩处,防止铁路风险事故的发生。
要想做好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就必须分析铁路工务安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铁路工务安全工作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有不同的涉及范围,从铁路运营系统来说包括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铁路技术分类上又包括机务、电务和车务等等;若充分考虑我国的铁路发展环境还包括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管理等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铁路工务安全的风险管理既要考虑内部原因也要考虑外部原因。相关安全问题所涉及的因素种类繁多,风险识别的难度可想而知。
铁路工务部门要从系统自身出发,通过专业知识指导和时间经验结合按照风险级别分解的方式来实现风险管理的应用。通常,风险数据分析、风险事故调查、专家会诊和论证等方式都是铁路工务部门风险识别的有效手段。最好从多维角度认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建立风险数据库,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安全风险识别。
2 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的分解
为了做好铁路工务部门的安全风险识别,铁路部门要根据铁路安全的各个方面实施安全风险的分解。相关风险分解可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
(1)管理层面:铁路系统的管理分为三个级别即班组管理、车间管理、工务段管理。风险分解在管理层面的工作是要从这三个管理级别入手,分析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因素,并将其归入风险管理之中。
(2)人员系统因素:通常铁路安全风险事故的发生是和铁路系统内部人员管理、设备运行及作业方法混乱相关的。为了避免铁路安全风险的发生就需要严格分析调整相关系统和谐运作的机制,才能为铁路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证。
(3)环境因素:由于铁路运行自身特点,其受自然环境等外部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在安全风险管理中,铁路工务部门要加强各种自然或人为的不利环境对铁路安全的影响。做好路线安全例行检查工作和自然灾害等预防工作意识。
3 铁路工务系统风险清单的建立
铁路工务系统通过风险分解和三维分析后要建立风险管理清单。风险清单的建立有很多内容,本文只对人员因素、设备质量因素和作业方法因素及管理因素简单作一示例。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具体需要做改进。
(1)人员方面:安全意识差、做事求省事省力、不遵安全规范、生理缺陷。
解决对策:严格"先培训后上岗"制度,职工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重视现场教育和实际操作,经常开展达标评比活动、狠抓口常教育,班组长抓好班前10 min的安全交底,考核与奖励相结合。
(2)设备方面:钢轨及配件病害,轨距高低水平超限边坡病害、道口隐患,桥梁、路基、隧道、标志及涵渠设各、养路机械及生产机具等。
解决对策:建立设各病害档案,日常检查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检查汇报制度,对设各病害及时整治;养路机械设各定期检修技术状态良好;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或经过专门的技术业务培训。
(3)管理方面:管理计划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跟不上、安全检查不彻底、安全信息不畅通、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解决对策:建立近期及中长期管理计划,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建立信息管理和处理系统,及时准确收集、加工、存储、传递相关安全信息,安全费用专款专用。
在实践工作中对于已经建立的风险管理清单要不断改进和修正,没有最优只有更优。
4 加大安全风险管理投入
在铁路工务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中,安全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对风险法防范工作,而应当作为一种重要战略投资工作落实到位,才能有效发挥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价值,适应铁路发展的最新需求。在铁路运营过程中铁路部门管理者要积极将安全风险的管理纳入到铁路自身运营成本中去。同时,加派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相关执行人员不但要对铁路工务安全规章制度了如指掌,也要长期调查,核算安全管理投资的潜在投入与收益比。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是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为支撑的。铁路部门不加强相关安全设施和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的投入就不可能在在铁路安全风险管理上做好铁路安全防护、灾害预防和预警工作。
另一方面,还要完善安全信息管理体制机制,明确铁路各部门工作人员安全职责。收集安全风险信息,并不断补充相关安全管理清单和条例。铁路部门要建立安全风险应急处置部门,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派遣专门人员做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科学处理措施。
5 结语
加强铁路工务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是实现一个科学安全持续发展的铁路交通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自从温州动车事故后,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问题不断凸显。为了更好的提升铁路运营的安全性,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彻底的实施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本文笔者多年在铁路工务部门的一线工作,通过铁路风险识别、铁路工务系统安全风险的分解、铁路工务系统风险清单的建立及加大安全风险管理投入四个方面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介绍。希望提出一些对铁路工务部门安全风险管理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建议,给同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铁路货运安全问题分析范文6
一、加强教育,启发动力,向人员素质要效益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挖潜扩能、提高效益首先应该从提高职工素质入手。
首先,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经常向职工分析宣传港口竞争形势、市场需求情况、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等,明确港口兴衰与职工自身的利益关系,增强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加强职工的技术业务培训。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努力培育知识型职工、创建学习型企业。第三,加大激励约束力度。深化岗位竞争机制,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提升靠业绩”的良好风气。
二、细化措施,严防死守,向安全生产要效益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是实现企业效益的前提,只有安全顺畅的运输环境作保证,才能实现运输效益的最大化。
1. 树立四种意识,提高保安全的主动性。教育职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为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安全意识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责任意识、标准意识、危机意识和问题意识。责任意识是前提,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安全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态度不端正,工作质量就会降低,甚至酿成事故;标准意识是基础,安全标准是安全管理和现场作业的依据,标准化作业和标准化管理是保证安全的基础,不按标准作业早晚会出事故;危机意识是责任意识的进一步深化,它源自维护来之不易的安全形势和职工切身利益的责任感,能使劳动者产生工作压力和动力;问题意识是责任心强弱的表现,也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能力,铁路运输安全的特点就是要求我们及时消除安全问题和隐患,把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2. 加强现场控制,抓好三个关键。抓现场控制要抓在点子上,突出关键人、关键时间和关键环节。关键人包括岗位技术含量高、危险性大、容易出事故和经常违章不好管理的人,针对这些人,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互控联控、盯岗到位。关键时间指的是每年、每班中易出事故的时间段,要加强这些时间段的安全提示和检查,严格劳动纪律,确保安全操作。关键环节指的是作业难度大、线路情况复杂、牵涉单位多、新车型等的作业,如港内块煤集装箱、304#矿石等作业,要优先拉运、全程跟踪提示,保证作业的顺畅和安全。
3. 严格管理,消除习惯性违章。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习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主要包括习惯性违章管理、习惯性违章指挥和习惯性违章作业。要克服习惯性违章,首先要让管理者和职工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危害,端正态度。要教育职工不断的学习新业务、新技能,熟练掌握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技术业务水平。要善于从正反两面的典型事例中予以借鉴,不断提高职工的防护能力和安全操作水平。
三、优化组织,挖潜扩能,向运输效率要效益
铁运公司从事的拖运生产只是港口装卸工艺的一个环节,特殊的地位客观上决定了我们不具备开拓市场的功能,只能在生产环节的衔接上挖潜力,在压缩非生产作业的时间上提效率。
1. 加强调度组织,提高港口铁路作业效率。
压缩货车在港停时是加速车辆周转、提高作业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进港重车来说,就是尽量压缩车辆进港、卸车、排空各环节的时间;对于装车出港的车辆来说,就是积极备车、装车,加速车辆出港。针对秦港货源结构的特点,压缩货车在港停时主要就是压缩进港煤炭和出港杂货的停时。进港煤炭方面,重点研究接卸车、空车出港过程中较为费时费力的环节,也就是针对影响生产进度的瓶颈,想方设法予以改进,找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使机车、线路的使用达到最佳配合,提高作业效率。在出港杂货方面,要积极备车,为杂货装车做好准备。一是做好空车进港的接车工作,二是充分利用卸后空车装车。装车完毕后尽快组织货车出港。
2. 加快设备改造,提高港口铁路运输能力。一是建议尽快接通东港站三场经秦东站六场至开站的转车作业通道,接通后可减少矿石约3公里,压缩车点约1小时,还可以排除东西港转车作业对五场调车作业、发车作业的干扰,为五场100%发车创造条件,提高转车作业效率。二是建议协调北京局接通东西港联络线与秦南正线,实现304#矿石空重车在秦皇岛南站与东港站之间直接进行取送作业,取消经开站转车的作业环节,接通后可减少矿石车、秦南向东港转煤车运输距离约6公里,压缩车点约2小时。
四、抓住重点,发挥优势,向重点作业要效益
2008年9月6日18:30分,秦东方向迎来了第一列C80列车。此后的几年中,C80车辆进港比例在不断的增高,到现在已逐渐替代其它车辆成为秦东的主打车型,占到了进车总量的85%。如何抓好C80车辆的接卸、提高C80车辆的作业效率对我公司效益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认真思考、反复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提高C80作业效率的措施,确保了C80车辆作业的高效、顺畅运行。
1. 及时接收C80二小时预确报,克服困难,保证二、三场接车顺畅。
2. 保证二、三、四场重车对车全列带风作业,保证四场交予二公司的C80为满风车列。
3. 在接到二公司卸车完毕通知后,及时去五场对应线路取车。
4. 保证空车车列黄标组合顺向。
5. 制定港内调车作业办法,确保各工种协调配合,高效顺畅。
五、精打细算,严格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
在运输收入和成本管理方面,我们一手抓运输组织,一手抓节能降耗,推行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