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亲子沟通;留守儿童;安全感
一、问题的提出
留守儿童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出现。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教育问题日益严重,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这其中包括了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的丰富内涵。离开了农民,新农村就无从谈起,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谓培育新农民,就是要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今天的留守儿童是明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关注留守儿童的今天就是关注新农村建设的未来。
安全感是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研究理论认为,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最持久、最核心的一种家庭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儿童与父母的相互作用和情感关系将会影响到儿童将来对社会关系的期望与反应,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为儿童的顺利社会化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抚慰感。因为父母常年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无疑会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二、概念的界定
第一,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本文界定的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经商而留守在家,由祖父母或其他亲人代为抚养的小于16岁的孩子。本文调查的留守儿童主要处于8岁-16岁的年龄阶段。
第二,亲子沟通。亲子沟通指的是父母与子女彼此之间相互分享情感、交流意见及表达需求的行为。亲子沟通的质量、状况、方式将会影响到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断的形成,以及儿童的学业成绩、心理问题。亲子沟通技巧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开放式沟通:亲子之间积极正向的沟通技巧,例如,倾听、尊重、同理、支持等。二是问题式沟通:亲子之间不能分享彼此的情感,多运用副向的沟通技巧,例如,批评、束缚、不支持对方的沟通方式。研究表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利于孩子心理发展的需要及良性亲子互动模式的建立,在亲子沟通中得到父母支持的孩子有更好的自我认同感及心理安全感,而与父母沟通不良的孩子更容易各种情绪和行为问题。
第三,安全感。安全感(Security)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湖南岳阳、娄底、郴州、湘西四地的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样本,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56份,其中男孩260人,占57%,女孩196人,占43%;初中生214人,占47%,小学生242人,占53%,单亲家庭占8%,双亲家庭占92%;32.6%的留守儿童与母亲生活在一起,15.3%的留守儿童与父亲生活在一起,48.7%的留守儿童与祖辈生活,3.4%的留守儿童寄养在亲朋家中;父母外出务工时间“一年以内”的有79人占17.3%,“两年至三年”的有73人,占16.1%,“三年以上”的有304人,66.6%。
本研究采用的问卷是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和马斯洛的安全感一不安全感问卷(S-1),自编问卷用以了解留守儿童亲子沟通的方式、频率、内容,以及包括性别、年龄、留守时间、留守类型等基本资料;安全感一不安全感问卷(S-I)包括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25个项目,共75个项目,大约10分钟完成。量表采用三级评分,即“是”、“否”、“不清楚”。对结果数据运行用SPSSl3.0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在性别这一变量上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334),表现为男孩和女孩的安全感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年龄来看,小学生安全感稍差,初中生较好,但是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安全感在留守时间这一变量上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941),表现为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水平和留守时间长短没有显著性差异;留守儿童的留守方式这一变晕上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05),与母亲(父亲)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安全感水平最高,其次是和祖辈生活,被寄养在亲朋家的留守儿童安全感水平最低。
那么,亲子沟通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感的影响情况如何呢?结果如下。
我们将亲子沟通频率与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交互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在亲子沟通频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我们将亲子沟通方式与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交互分类,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的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在亲子沟通方式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别(P
五、对策思考
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即基本人际信任,才能积极地发掘自身的潜力,才能有人性及价值的较充分的实现。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安全感是这样产生的:父母(尤其母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客体,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够给与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体验的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存在,其亲子之间的沟通更多地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沟通的非面对面性等特点,父母无法给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合理的爱,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父母正确认识角色规范。父母作为承担子女养育责任的社会成员,除了保证孩子所需的物质条件之外,还要给与孩子教育、亲情与心理上的安全感。留守儿童父母更多地考虑到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而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则重视不够。父母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进亲子沟通与交流、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与信任。良好的亲子沟通是一种无法代替的教育资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影响其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倾听子女的心声,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真正关心子女的成长,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第二,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我们从调查中发现,如果父母双双外出,则对子女的行为发展影响较大,但是如果父母由一方在家,则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在各方面都相对要小一些。因此,我们建议,父母外出务工时,最好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的存在与完整。而且,有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母亲最好不要外出,在初中阶段父亲最好不要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就要加强亲子沟通。
第三,强化社会支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状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留守儿童家庭亲子之间的互动几乎成了一种次级群体的交往模式,而且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又不能很好地起到监护的作用,这时社会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建立一个以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为中心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支持因素,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帮助他们成为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卢会醒,张晓雪.中学单亲家庭子女安全感相关问题的研究[J].时代教育,2008(7).
2、李骊.友谊质量、师生关系对初中农村儿童心理安全感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8(5).
3、曹中平,杨元花.亲子分离对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影响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8(7).
4、房超,方晓义.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
5、雷雳等.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J].教育研究,2001(6).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 文化资本 中部落后农村 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部落后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使得这些农民工的子女有权利接受父母所在打工地方学校的教育,但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还是选择将子女留守在农村老家,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照管。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截止2012年,中部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已达550万名。这些留守儿童远离父母,大多数处于一种放养的状态,无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已经成为不争的社会现实。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文化资本?“留守”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笔者在本文中将借助于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视角进行相关分析,以期找出中部落后农村留守儿童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症结所在,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一、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
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在其《资本的形式》一书中将资本分为三种形式: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他认为孩子之所以所取得的成就不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不同,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不同。由于教育的文化是统治阶级的文化,因此在统治阶级文化背景中长大的儿童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资本,处于教育中的有利地位。“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于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是以作品、学历文凭、名誉头衔为符号,它不同于经济资本,无法对其进行定量化操作,但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金钱起着同样的作用。[1]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亲历学习,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良好的素质和修养,从而获得文化资本。在本文中,笔者所界定的家庭文化资本是指在家庭场域内,个体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实践所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素养和文化商品等特定的资源。
二、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资本分析
对于中部落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而言,家庭和学校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场地,也是他们文化资本的来源地。但是相比较而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家庭文化资本的缺失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中部留守儿童所占有的家庭文化资本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监管人文化水平低、教育投入少及学历资格的缺失三个方面。
(一)较低的文化水平和教育期望
布迪厄将文化资本分为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具体的形式,指个体通过家庭文化背景、知识、技能等熏陶和教育所获得的,并内化为自身的学识和修养,外在的表现是能力、信心、学识、修养等。[2]良好的家庭文化背景、知识、技能等对于孩子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父母较高的文化水平与这些家庭文化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中部落后农村的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祖(外)父母照管,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笔者在本次的调查中,发现文盲或半文盲的(外)祖父达到调查人数的4%,(外)祖母达到调查人数的6%。由于(外)祖父母的知识有限,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无法解决,再好一点的情况就是求助于高年级的哥哥或姐姐。交谈中,笔者还发现了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女孩子,她的语言表达流利,思维清晰,但是一起生活的祖父母是聋哑人,只能靠唇语和手语交流。因此,这个小女孩与同龄的小伙伴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从同伴身上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在教育期望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外)祖父母没有过多的时间督促孩子学习,他们往往教育孩子老实本分,踏踏实实地工作,将来能混口饭吃就行,对于孩子的教育成就没有很大期望。访谈中,笔者听到最多的说法就是,“我们家祖上没有出过秀才,现在也不奢望孩子能有多大的出息”。由于亲戚网络中没有较高的学历,因此,他们并不要求孩子在学业上有多大的成就,这种保守的观念与放任的态度,使得家庭没有追求学业成绩的氛围,孩子在学业成就方面缺少父母及亲人的期待与关注。[3]这样缺少(外)祖父母的监管与教育,自然就不会有强烈的学习愿望。
(二)教育投入少
笔者通过与老师、同学交谈,得知留守在农村老家的(外)祖父母每天都在田间辛勤劳作,他们没有认识到良好的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家中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这些留守儿童从未参加任何特长补习班,连一些基本的学习、游戏用品都得不到。当问到留守儿童校外课余时间是怎样度过时,孩子们的回答是和小伙伴玩耍或者是看动画片。有一两个孩子说自己有一本童话书,但是在小学低年级就已经读完了。再好一点的情况就是有本作文书,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文化资本的第二种形态是客观的形式,具体地说就是书籍、图片、图书、机械、词典等物质性文化财富,是现实可见的。但是个体即使拥有了这些客观文化资本,如果不投入到具体的市场中去的话,那么也无法成为一种文化资本。[4]在信息化时代里,互联网铺天盖地,电子学习工具更是生活学习的好帮手,必不可缺。然而,在这些物质性文化财富方面,调查结果令笔者震惊。在被调查的40人中,他们每人只拥有一本新华字典和一个数学计算器,再无其他任何学习工具。那些留守在农村落后地区的孩子大部分没有接触过已经普及的电脑,电子词典等之类的工具书,这让笔者觉得很不可思议。由于这些留守儿童监管人落后的教育观念及在教育投入上比较少,落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很少有专门的图画书、故事书、彩色等,更不会拥有昂贵的智力开发玩具。在许多闲暇的课余时间中,这些留守儿童无法像城市中的孩子那样参加各种特长辅导班,学习各种乐器和舞蹈。这样一来,孩子的音、体、美等各方面素质不能够健全的发展,更别说利用客观文化资本提高竞争力了。
(三)学历资格的缺失
一般而言,父母所拥有的文化资本总量,即家庭文化背景对于孩子在学校及社会所取得成功程度是成正比的。孩子的人生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父母拥有的经济和文化资本总量的多少。而相比之下,这些农村留守儿童没有较高的起始点,很少有机会接受到优质的初级学校教育,进入一流学校接受精英教育,获得较高的学历,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然而,中部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学历很低,除了接受父母微不足道的经济援助(教育投资)外,很少有父母持各种高学历的资格证书,很难从他们那里获得学习上的帮助。
文化资本的第三种形态是体制的形式,是一种客观化的、必须加以区别对待的形式存在。文化资本的体制形态就是个体将其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某种形式(通常以考试的形式)正式予以承认并通过授予合格者文凭和资格认定证书等社会公认的方式将其制度化。它是一种将个体层面的身体化文化资本转换成集体层面的客观形态文化资本的方式。所以,体制形式的文化资本是一种介于具体化文化资本与客观形态文化资本之间的中间状态。[4]拥有较高学历资格的父母,他们可以将学历资本转换为经济资本,为子女获得较高的学历资本投入需要的金钱。不过,要使自己的孩子获得较高的学历资本光靠金钱投入显然是不够的。父母除了提供金钱等物质投资之外,还必须想方设法地为自己的孩子收集各种学习信息(尤其是考试有关的信息)。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们应该随时准备投入自己的文化资本,亲自辅导孩子学习的任务。而那些中部农村地区孩子的父母虽然也会全心全力地支持子女上学,总是强调“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但实际上,他们常年在外务工,仅仅为孩子提供金钱,很少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孩子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更别说是为孩子收集各种学习信息了。同时,他们的文化水平最高的也就是初中文化程度,很少拥有各种能够证明自己能力的学历资格证书。课改以后仅有的一点知识更是捉襟见肘,不能够承担辅导孩子的学习任务。另外,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父母不能客观地对待孩子的成绩:假若成绩好,孩子会被极力地炫耀,十村八庄的人都会知道;假若成绩不太理想,则会责怪孩子笨,不努力,较少有父母会考虑自己对于孩子学习带来的影响。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农村家庭文化资本与中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之间的确存在很大的关系。尽管国家颁布了法规政策,推行并完善了九年义务教育及开辟贫困生绿色通道等,使农村的基础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使每个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享有均等的入学机会,但是因为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不同,直接影响了孩子所接受教育的不同。因此,要想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农村的教育发展水平,就必须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重视农村家庭文化资本的培育。
运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分析笔者本次的调查,研究中国中部农村地区文化资本的缺失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希望能够引起社会、教育界的反思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朱伟钰.“资本”的一种非经济学解读——布迪厄“文化资本”概念[J].社会科学,2005(6).
[2][4]浦蓁烨.论布迪厄的“文化资本论”[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3).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隔代教育;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进而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抚养、监护状况令人担忧,有的是留守的父或母一方养育,有的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些隔代监护人来抚养,也有的是由亲戚来监护。但留守儿童中绝大部分是由隔代监护人来抚养。依渭源县会川镇西关村为例:全村有六个组,居民户301户,村民1112人,有留守儿童113人,其中87人由隔代监护人照管,占总体的76.9%。就是说,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是隔代教育。
一、我国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所产生的效果和引发的问题往往是在受教育者的身上体现出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更多的也还是体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学习、思想、生活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在他们身上,体现了隔代教育的弊端。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给教育者带来一定的影响。
1.在学习上的主要问题
学校教师普遍认为“留守儿童”大都是“双差生”、“问题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缺乏进取心和自觉性,存在严重的厌学倾向。学习方法不科学,习惯普遍不良。对于儿童而言,良好的习惯比知识、能力更重要,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在对177名“留守学生”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人学习方法不科学。他们放学回家,先做作业再玩的仅占42%;每次学习前,能够认真预习或复习功课的仅有45.7%,不需要辅导,自己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只有21.3%。
2.心理上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大的,而隔代监护人一般采用温饱式的教育,根本无法切实感知和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动态,难以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亲子互动的缺失,抚养人模糊的职责意识,造成了儿童缺乏对信任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孩子容易产生焦虑和对别人的不信任。农村隔代老人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重养不重教、重物质轻精神,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这无疑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道德问题突出
通过对全县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31%的人平时有说谎的习惯,15%有过偷东西、破坏公物等不良行为。他们大多跟祖辈生活在一起,祖辈倾向于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极少能对孩子精神上进行引导。
4.亲子关系淡化
好的亲子关系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但留守儿童生活中与隔代监护人相依为命,外出打工的父母一年到头不一定能见到孩子。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那么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也会致使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角色缺位,在他们心中仅存的就是两个空洞的代名词――“爸爸”和“妈妈”,但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无法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享受父母的悉心照料;对于孩子的父母而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整个家庭。
5.价值观偏移
打工父母平时对子女关注较少,内心有一种负疚感。因此,对孩子采用纯物质方式进行补偿。在此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拥有金钱的数目增多,使用的自由度也逐u提高。以渭源县会川镇东关村为例,有46%的儿童每个月有30元以上的零用钱,但他们有31%的儿童将父母给予的零花钱拿来“请客”,大肆铺张浪费,有28%的儿童用这些钱买小饰品或玩具,有25%的用来上网,仅有16%的用于购买参考书籍。而且,在这些留守儿童中,“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也逐渐抬头。祖父母、外祖父母感觉钱是孩子父母给的,不好加以干涉。
二、“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带来的影响
1.祖父母教养特点
通过比较与分析祖父母教养特点:通常我们倾向认为“隔代亲”会带来溺爱和包办,不利于儿童成长,但在访谈的个案中,发现祖父母并没有过分溺爱孩子,反而会出现一些忽视和控制行为。这一点与以往研究不符,可能是由于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家庭,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祖父母扮演了父母的角色,这时,相比传统的祖父母,他们就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而祖父母对待孙子孙女受到多重变量的影响。
Tomlin(1998)指出祖父母对孙子孙女的影响,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祖父母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种族背景等。受研究的一组案例中,一位留守儿童的祖父曾是当地的小学校长,受过比较良好的教育,给予她生活、学习方面更多的支持和关注。而有些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受教育水平却比较低,对孩子的学习、精神上的关照比较少。另外,从一些案例中我们发现,很多祖父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更喜欢孙子,而不喜欢例孙女,所以对她们并不重视,有一些忽视行为,可见家庭关系也会影响祖父母对儿童的教养。
2.教师、同伴的影响
从教师、同伴等内容的访谈记录来看,在留守儿童家庭,祖父母有时难以提供足够的生活、精神支持,老师、同伴对儿童的影响增大。根据访谈资料,留守儿童所在的班级氛围没有很明显的差别,都不是非常的温暖和睦、井井有条。这与农村学校条件比较差、班级活动少、教师队伍不健全有关。但是留守儿童的老师对待他们的方式不同。有的老师给了她更多的关心,有的老师把他当做差生看待。留守儿童的朋友也有所不同,有些留守儿童的朋友品学兼优,有的朋友性格内向、调皮、不守规矩。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农村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存在偏差,以致教好几个差生不如带好一个优生。无论是对教师的考核还是对学生的评价,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理念上。老师会给学习好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对成绩较差学生的教育、管理,从而也在一定意义上加剧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
3.儿童的行为和心理状况
从情绪的角度来看,很多留守儿童同学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会经常哭泣、难过,并且容易焦虑,部分偶尔会感到焦虑、孤单。相比而言,还有一部分存在更多的外部问题行为,比如逃课、打架、不遵守课堂纪律。这一差异可能与性别有关。尤其是男孩,对奶奶的管教比较逆反,不遵守纪律,有更多身体上的攻击行为。至于女孩儿,心思细腻,忧虑较多。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共同点在于都存在一些身体上的不适,这一身体上的不适可能与祖父母照顾不周有关,也可能是儿童无法表达和排解其心理不适而产生的躯体化表现。另外,相比其他由父母抚养的孩子,他们都显得更为孤僻,不合群,这可能与父母不在身边产生的自卑与胆怯有关。
从访谈案例来看,在留守儿童家庭,祖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孙子孙女的学业、情绪和社会交往。具体祖父母会采用怎样的教育方式与他们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等因素有关。而老师和同伴因素也可能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适当的来自教师和同伴群体的支持可以缓解父母外出务工给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从而成为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主要和祖父母一起生活,与父母的沟通困难,不懂得父母在外的艰辛,也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感情上越来越淡漠,甚至对父母没有了爱。如此一来,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并极易使其养成各种坏习惯,滋生很多不良行为。对此,为培养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爱心,需要加强感恩教育。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现状
1.学校教育现状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学校也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如此一来,教师只重视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知识,并用考试的方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教师一般不重视,也认为没有必要。这导致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侧重点放在“智”上,而忽视了对留守儿童的“德育”。
2.家庭教育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到城市中,由于疲于生计,因而疏忽了对孩子的管教,对其关爱也不够。父母虽然尽量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但是在情感上的投入很少,想的都是哪怕自己受苦,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1]。如此一来,孩子的各种需求在得到满足以后,将逐步滋生不良习惯。孩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旦他们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将出现各种不良行为,容易让留守儿童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将别人给予自己的爱当成理所当然,感恩意识不强。
3.社会教育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也逐步提升,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不过也产生了很多不良文化,滋生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等思想,而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恩品质则被忽视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处于这样的环境下,身心健康也容易受到不利影响。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对策
1.在学校中加强感恩教育
(1)将感恩教育融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留守儿童。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渗透对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并将其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内容。每节课之前,教师可以为留守儿童出示一句感恩的名言,让留守儿童一起朗读,或者为留守儿童出示一些感恩方面的诗词,让留守儿童的心灵得到洗涤[2]。如此一来,留守儿童在今后的学习中,必将心怀感恩,既能够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还可以逐步增强感恩意识。
(2)将感恩教育融入活动中,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真正践行感恩。通过课堂内外的双管齐下,可以提升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成效。对此,学校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例如,开展“感谢捐资助学的爱心人士”的主题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参与书信大赛;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各种教育影片,如《妈妈再爱我一次》,让留守儿童写下自己的观后感 ;举办“我与凡卡作比较”的主题班会;在母亲节当天,让留守儿童为自己的母亲制作一份小礼物。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既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又能懂得如何感恩。
(3)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保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顺利进行。在留守儿童品德形成的过程中,校园文化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农村小学要结合自身情况,塑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将其内化为留守儿童的实际行动[3]。从校园文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服从阶段。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留守儿童会将其与自身行为作比较,若是发现自身行为有不规范的地方,则会加以改正。二是认同阶段。随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更加深入理解校园文化,对其也将更加认同,从而主动改正以往自身的不良习气。三是内化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在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将其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修养,最终养成良好的品质。所以,农村小学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塑造,可以将感恩教育相关标语张贴在校园中,并采取设置专栏、悬挂横幅等方法,展示各种活动中的优秀案例。也可以将专栏设置在教室墙壁上,在上面张贴留守儿童的学习成果,通过发挥宣传的作用,以此激励更多的留守儿童。
(4)定期开展家长会。学校方面要积极组织开展家长会,通过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交流,让他们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有的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无法到场,教师则要通过手机进行联系,告诉他们孩子的现状。只有加强家校联系,才能形成感恩教育的合力,并提升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的效果。
2.在家庭中加强感恩教育
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中,家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之下,留守儿童才能受益K身。家长是留守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其感恩教育上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家长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为留守儿童做好表率,投入更多的情感。只有父母多关心留守儿童思想状态,与他们培养浓厚的情感,这样留守儿童才能理解父母在外的艰辛,才会更加刻苦学习,以报答父母的恩情。此外,父母还要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其责任意识。同时父母还要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监管责任,积极主动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和思想上的变化,而不是过于溺爱孩子,一味满足他们的要求[4]。父母可以为孩子讲述自己在外的艰辛,让他们真正明白幸福生活来得多么不容易,这样才会使其更加发奋读书,生活上也懂得了勤俭节约。父母要多与学校和班主任联系,主动交换意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这样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3.在社会中加强感恩教育
除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社会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脱离了社会,则教育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取得实效。对此,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各个机构加强配合,净化文化市场。同时还要提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将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确保将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才能得到更多人关注,并能够顺利开展下去。
三、结语
总之,加强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感恩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感恩、如何生活,这样农村留守儿童在今后的学习中才会心怀感恩,并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业,同时也能与人为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农村小学留守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需要加强配合,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这样才能增强留守儿童感恩意识,使其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苏民懂.刍议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J].经营管理者,2015(11):369.
[2]李 婷.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4(7):91-92.
[3]涂平荣,周素琴.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教育问题探微[J].青少年研究,2014(5):8-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教育问题 对策
一、 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现状
(1)“留守儿童”的界定及产生背景
叶敬忠等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期(一般指外出务工超过6个月)在外务工而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扶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还有研究者将留守儿童的上限界定为16周岁,即16周岁以下因父母双方或单方在外务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孩子均为“留守儿童”。
诚然,留守儿童的产生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的。一般认为,留守儿童产生是由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矛盾产物。在我国现代化的加快促使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大多数农民工无力解决孩子进城读书的问题,只好将其留在农村,于是便产生了教育学领域的“留守儿童”。
(2)我国现有留守儿童的地区分布及规模
从多项研究成果来看,留守儿童大多聚集在劳动力输出规模较大的省份,以四川省为首,还包括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浙江等省份。其中由于广东、江苏等省内劳动力流动较大,也产生了一定规模的留守儿童。
关于留守儿童的具体规模,各项研究成果之间略有差异。2003年11月,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全国妇联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估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多达200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长。根据全国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另外据全国妇联2006年提供的数据,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22%。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规模已相当之大,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3)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分析
根据儿童的监护状况,研究者将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儿童单独留守家庭。分两种情况,其一是父母流动外出后,年龄较大的儿童独自生活;其二是父母流动外出后,家中儿童虽独自留守,但由居住临近的亲属邻居提供帮助。b.“单亲”留守家庭。即留守儿童仅和父母中的一方共同生活。c.隔代留守家庭。即留守儿童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同生活。d.其它监护家庭。即留守儿童由其它亲属或非亲属监护人代为监护。
(4)留守儿童受教育结构分析
由留守儿童的年龄特征可以看出,他们接受教育的层次主要集中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涉及部分大龄留守儿童的高中教育。从研究结果来看,学龄前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小,而且长期得不到父母亲情的呵护,早期教育严重确实。大部分留守儿童能够较为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此阶段主要面临学业和心理健康的挑战。大龄留守儿童接受高中教育的比例较小,大部分随父母外出务工。
二、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列举及成因分析
(1) 家庭教育长期缺失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留守儿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主要表现为:
早期教育缺位。在农村,55%的0~5岁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亲情呵护与亲子交流,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发展都会受到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对于他们而言,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少,在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得不到正规学前教育的补偿,早期发展受到局限。
亲情教育缺乏。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父母的直接情感交流及其缺乏,造成留守儿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具有只单向地接受爱,不去施爱,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整天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他人缺乏诚信,片面强调个人利益,依赖性强;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情感体验。
行为教育架空。留守儿童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再加上隔代监护或他人监护的缺陷,他们的许多不良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以致放任自流,拉帮结派,小偷小摸,抽烟、酗酒等,更有甚者破坏社会治安,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2) 学校教育问题重重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最主要场所,也是能够对留守儿童施加影响的最佳机构,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样会加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峻性。学校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
学校体系的不完整。近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农村得到普及,但由于教育经费等原因,许多原有的村级中小学被合并,而且学前教育在农村普遍较弱,这样由于农村学校体系的不完整性给留守儿童就近接受教育带来挑战。
学业成绩方面。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较差或呈下降趋势,仅有少部分留守儿童学业成绩较好或呈上升趋势。我想学业成绩的好坏直接和父母的学习监管程度有关,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在学业上得不到父母较好的监管,因此往往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导致较为拙劣的学业成绩。而部分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由于增加了同老师和同学交流的机会,他们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更愿意寻求老师或同伴的帮助,由此弥补了父母文化水平较低无法进行直接辅导的缺陷,其学习成绩往往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道德发展方面。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来自家庭的道德教育,往往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上较为缺失,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成为学校不得不直面的严峻挑战。而在我国农村学校,往往更看重学生学业上的进步,应试、升学压力较大,甚至无暇从事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根本无法从学校得到弥补。由此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缺乏社会甄别能力,面对良莠不齐的社会现象,很有可能接收一些错误的道德观念,并在这些错误的道德观念的影响下产生行为偏差,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人格养成方面。心理学诸多研究表明:未成年人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和父母及家庭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农村留守儿童长期或暂时处于“亲子离散”状态,加之伴随外出务工出现的父母离异状况,常常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社会焦虑、缺乏安全感和社会认同感,这一系列感受往往造成留守儿童自信缺失、自尊受挫,人格发展走向畸形。因此,如何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健康发展成为学校面临的重大任务。教育是使人成人的事业,学校是使人成人的地方。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问题。目前,建立寄宿制学校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寄宿制学校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在我国中西部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受经济条件限制,寄宿制学校数量有限,设施较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规模农村留守儿童的寄宿问题。其次,即使建立寄宿制学校的地区,由于管理不力,只管不教,留守儿童面临的社会心理等问题的不到解决,寄宿制学校作用发挥十分有限。
(3) 社会教育任重道远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特殊环境,社会教育往往被忽略,具体表现为:
留守儿童社会活动方式单调。由于农村缺乏相应的活动设施,因此对倡导留守儿童参加有益社会活动造成限制。
农村环境对留守儿童的不利影响。赌博、游手好闲等社会环境往往深刻影响留守儿童,使他们放弃学业,整天在外游荡,甚至参与赌博、盗窃等不良社会活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努力和合作,具体对策与建议如下:
(1)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以及监护人教育
家庭背景是造成学生学业、品德差异的重要因素,而父母则是家庭中影响孩子的直接因素。留守儿童由于长期或暂时跟父母分离,主要跟祖辈、亲戚生活,有的甚至独自生活,因此的不到较好的监护。目前,有些地区针对留守儿童实施“家长制”、“托管家庭”等制度,即由留守儿童祖辈、亲戚之外的其他人或家庭来代为行使留守儿童的监护权。但毋庸置疑的是,由于祖辈、亲戚的观念以及其他监护人的精力问题,留守儿童的监护仍然得不到较好的保证。因此,加强监护人教育成为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重要环节。有些地区已经尝试建立“家长学校”、“爷爷奶奶学校”等,以期通过对监护人的教育,使其更加重视儿童的监护问题,更加理智地行使监护权,以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 加强父母和留守儿童的联系
其他监护人往往很难满足留守儿童在亲情上的需要,父母和孩子经常性的沟通往往会让孩子赶到有所信任和依赖,从而增加学习和生活的信心。父母经常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更容易使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爱以及父母在外务工的艰辛与不易,从而激发起其努力学习的动力,促使其健康成长。许多地区在当地政府和通信行业的合作下为留守儿童可开设了“亲情电话”以方便亲子交流,还有少数留守儿童得到部分企业的资助,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进城和父母团聚。这些举措无疑会增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较好地预防留守问题儿童的产生。
(3) 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龄前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在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很少,即使接受学前教育,由于师资、经费等限制,效果相对较差。因此,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强化学前教育师资建设,优化学前教育环境,提升留守学龄前儿童入园率,无疑成为解决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举措。
(4)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道德及人格教育
学校不应该只是学生升学的工具,还应该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与人格养成的场所。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教育,往往更容易产生道德和人格危机,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成为社会代表者的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作为影响者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具备爱智统一的教育品格,用爱去温暖留守儿童的心灵,用智去化解留守儿童的困惑,促使留守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有些学校专门开设了相关德育课程以及“心理咨询室”,为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和人格教育问题作了有益的尝试。
(5) 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成为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和学习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仍有代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支持力度,不仅要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且要提升寄宿制学校的质量。此外,还应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寓教于管,配备生活老师,加强与学生沟通,使留守儿童能够在寄宿制学校感到家一般的温暖。
(6) 净化农村社会空气,减少对留守儿童不良的社会影响
社会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监管,更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农村缺少公共活动场所及文化设施,更没有少年宫等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而麻将馆、电子游戏室、录像播放厅、网吧等在许多农村却有着很高的普及率。缺乏父母监管的儿童经常出入这些场所,受到不良影响。针对这一问题,许多农村开设了“社区亲情活动室”、“俱乐部”、“图书室”等有益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活动形式。但由于受经费、人员等限制,往往在规模、效果上不尽如人意,因此需要加大政府在这些方面的投入。另外,许多大学生志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行为也是可取和有益的。
四、 评价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势必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由于我国目前面临着城乡体制、教育体制等各方面的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将暂时或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各方面问题的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会相应得到解决,但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杨照 著 《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吴康宁 著 《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 王江荷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问题对策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09年第一期
[4] 王章华、黄丽群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问题与思考,09年第一期
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范文6
>> 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情感边沿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 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帮助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语言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刍议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对策 浅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干预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教育对策探析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现状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71-79.
[3]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157(3):60-65.
[4]叶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6):67-69.
[5]傅爱红.公共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04):63-65.
[6]傅斌.依托文化共享工程 服务农村留守儿童——公共图书馆为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0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