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基本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碳中和的基本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碳中和的基本内涵

碳中和的基本内涵范文1

关键词:低碳经济;政策;产业结构;创新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19-01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2003年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

一、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研究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在其《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国内早期研究低碳经济的庄贵阳(2005)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革新和政府推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谢军安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的内涵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低碳经济是相比于基于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第二,低碳经济是对于新能源和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最后,低碳经济是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人为解决碳通量增加引起的地球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低碳经济本质上属于全球的碳中性经济。

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重点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李建建、马晓飞(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其特点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其本质是通过不断增加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重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

范建华(2010)认为需要从五个方面来深刻理解低碳经济丰富的内涵:第一,在对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规律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二,在主体上,企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体;第三,在发展内容上,主要构建低碳型产业结构和低碳型区域发展模式;第四,在目标上,要权衡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终使得能源的使用效率最大,生态环境最优化,使人民生活福利最大;第五,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上,必须坚持节能减排。

综上所得,正是由于全球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显著,低碳经济作为当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其理论和实践的完善拓展。也就能看到我们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研究领域来看待和发展低碳经济。尽管研究的角度不同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其根本内涵是大致相同的,即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这“三低三高”为主要特征,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整个社会最大产出的绿色经济。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考虑

不管用什么指标去评价当今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得出的结论肯定都是不达标的,如何来解决当今中国低碳水平不高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要迅速推进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国家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去全方位立体的推广。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其公共政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谢军安(2008)认为当今中国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高速推进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特征以及工业化比重不平衡等因素制约着中国从“高碳”转向“低碳”的步伐。所以他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中国的产业化转型和技术革新;第二,加快建立我国的低碳发展国家战略,从发展战略和长期目标,从国家层面到企业甚至个人层面,全面实行社会经济生活低碳化;第三,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第四,在全力推进科学技术革新的同时保护知识产权;第五,积极推进碳信息平台的建立,构建中国的碳平衡交易平台;第六,推进企业参与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紧跟时代风向标;第七,促进低碳经济立法,保障低碳经济的顺利推进。

李友华(2009)认为中国目前经济增长与减排目标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只有科学的运用好政府政策才能实现这两个目标。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低碳经济需有一下几个对策:第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第二,加大经济投入,促进低碳经济的技术改革和国内国际间合作;第三,制度的创新,尽快完善碳排放的贸易制度,创造条件建立碳基金;第四,建立低碳经济示范园区,可分为区域性,行业性示范区;第五,发展低碳能源体系,例如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第六,关注农村低碳经济的发展,农村是碳源的大户,解决农村碳汇,对全世界的影响极大。

可见,在低碳经济政策上面,基本都是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金投入,技术革新,金融财政创新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的,同时带给我们很多新的理念,比如碳税,碳交易平台等等。从国家政策层面来推广低碳经济的效果是肯定的。如何在使各个层面的公共政策之间相互配合,产生最高最好的效率,还需要我们深入进行实证分析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庄贵阳.我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79-87.

碳中和的基本内涵范文2

    碳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

    旧模式下的中国的城市发展走在外延扩张的发展之路上,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旧的城市规划模式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无序规划、低效开发,降低了城市土地利用率,引起了城市的不平衡发展。故新时期低碳理念下经济的发展模式约束着旧模式的发展,是一次用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在城市发展上的新调整,也是新时期城市规划模式脱胎换骨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2.低碳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内涵

    2.1低碳城市及其规划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是指以城市空间为载体,以低碳理念为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和方向,以低碳社会为城市社会发展样本和蓝图,以低碳生活为城市生活方式和导向的城市。实际上是,低碳经济理念、低碳社会理念、低碳生活理念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综合应用[1]。

    低碳城市规划(Low-carbon City Planning):是指从原有的城市形态及城市发展模式、建筑群体布局出发,以低碳城市为发展目标,合理布局、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最终建成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排放量型城市形态[2]。

    低碳城市是中国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问题,所引出的城市发展模式需要。而低碳城市规划则为达到低碳城市模式的目标,在以“低碳”为宏观导向下的城市规划手段。两者共同为低碳时代的产物,而低碳城市规划是低碳城市模式的接生医生。

    2.2建设低碳城市的内涵

    仇保兴在“2009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提出,将低碳经济理念和城市规划理念两者有机组合,形成了“低碳城市规划”[3]。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具体化,亦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规划发展中新结合。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推广低碳理念,减少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做好城市规划的前期介入工作,实现一种理念的转变。其主要内涵包括:(1)以低碳理念支撑城市规划主导模式,实现城市规划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2)以政府低碳政策为杠杆,引导低碳城市规划;(3)以城市规划布局为手段,实现低碳城市的几何空间结构,以低碳技术为支撑,倡导新能源适度替代,推广低碳能源应用。(4)体现城市居民生活观念、意识的提高,以低碳理念、特征转变现代城市生活方式;(5)以人为本,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整体合一、互惠共生的经济高效、低碳环保、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区形式。

    3.低碳城市规划策略

    3.1 城市规划布局层面

    3.1.1城市低碳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是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载体,是城市的经济活动命脉。城市交通体系的良性循环对实现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学术角度出发,同济大学潘海啸等教授从空间规划的角度,提出了区域层面的公共交通导向走廊式发展模式、总规划层面的绿色交通支撑的空间结构和详规层面的小街区模式,通过合理的交通布局来减少交通排放[2]。因此,倡导“绿色消费”的交通系统规划模式,以低碳环保的原则,利用有限资源,实现交通系统内部的协调性和效益性,引导城市交通规划系统逐步组建合理的结构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为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中实现“低碳交通”,其策略如下:

    (1)城市交通规划的内部优化

    一方面,优先规划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交通能源消耗。如,结合城市规模灵活规划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RT),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发展高品质、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的快速公交(BRT)系统,牵引低碳交通格局;倡导“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OD模式),鼓励沿着现有邻里交通走廊沿线实施填充式开发或者再开发。

    另一方面,发展环保型交通工具,研发智能交通,规范小型交通工具,重视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发展。如,开发研制新能源、小排量、轻型环保类交通工具,推广以人力为主的小型交通工具飞应用;适度合理的限制小汽车的无节制使用,解决其所引发的过多占用城市规划用路、能源浪费、尾气污染等问题;引进智能交通系统(ITS),加强人与交通设施、工具间的有机联系,从而充分利用交通系统的“时空”资源。

    (2)城市交通规划的外部协调 将低碳交通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当中,协调城市开发强度与交通容量的关系,使交通系统的规划支撑城区土地规划;研究交通规划外部的需求分析、规划模式,从整体把握交通系统以及城市布局;强调节能环保的交通理念,在道路规划建设中,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充分考虑与之相关的要素,实现城市交

    通的“绿色性”;建立全民参与机制,提高全民交通素质水平,培养绿色交通消费的意识,树立有节制的交通观念。

    3.1.2城市空间结构规划

    在城市结构空间规划方面,解决紧凑形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人口密度之间的矛盾,合理规划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是其实现低碳城市规划目标的关键。

    首先,打造低碳城市空间结构应解决人口密度与紧凑型城市发展的矛盾。一方面要遏制城区摊饼式膨胀,引导疏散高密度人口区域,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夏季电力降温能源消耗。又应实行有控制的紧凑型疏解,推进以绿稧间隔为辅的公共交通走廊型城区空间方式扩张,将新的规划布局于公共交通纽带。结合城市发展的步伐,在走廊方向进行分段分时序的规划发展,最大程度的地吻合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需要。

    其次,在城市整体结构形态方面,通过对各种空间布局形态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效应进行分析、对比、评估,得出不同的低碳建设结论,进而对比选择出最优城市空间结构方案。如,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居民区、产业园区、CBD新区的规划与设计等,其建设空布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实际用途,确保规划方案的可行性[4]。在居民区引导低碳生活和消费理念、全面建设绿色、高效可再生利用能源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区内环保能源利用率;产业园区规划方面,重点分析不同类型产业布局的能源损耗率,提高废物能源的再生利用率;在CBD规划方面,合理组织不同功能的用地和建筑布局,优化规划布局中的能源集中供给、绿色碳汇、绿色建筑技术等方案。

    3.1.3 城市土地规划

    在城市土地规划利用方面,探索不同用途组合,科学制定城市土地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结合紧凑型城市空间规划,以“大分区,小混合”的原则构建以多功能混合使用为主的土地使用模式,减少资源的利用实现低碳目标[5]。规避城市总体规划中惯用的功能分区方法所导致的功能区用途单一、资源浪费的现象,并对已按原则规划的土地,通过对其混合功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甄别,纠正功能分区僵化的布局。

    拓展以公共交通为支撑,适合人与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辆的用地地块面积,规避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拓宽城市基础建设、加大城市街道等大尺度的建设倾向。学习中新天津生态科技城项目,加强城市非传统建设用地的开发,倡导高密度混合型的土地规划模式;曹妃甸生态城项目,探索低碳生态城市之集约利用土地、积极利用可再生资源、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用地规划模式;中新苏州生态科技城项目,按照低碳生态理念的“改进”,而非在场地原生状态下的规划模式。

    3.2 低碳技术层面

    3.2.1 倡导节能型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和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科学合理的节能型建筑设计技术应用亦是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节能型建筑则需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而且能为长期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节能型建筑的设计[6]包括:建立建筑节能型政策与法规;建立切实可行的建筑节能设计评价体系,明确建筑的量化数据和量化指标;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可再生资源、新能源和低能耗技术产品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的推广应用;推广节能型建筑设计,促进建设主管部门、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业生产企业等就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应用节能型建筑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推广普及绿色节能建筑。针对不同地区方位,提出不同的节能建筑设计认证系统和相关制度,作为对城市和建筑设计的节能标准做出审核、评价。把具体的节能建筑设计过程及其内容按照不同的方面加以评审,确保实际设计中建筑节能化、绿色化的应用可行性。

    3.2.2 推广低碳能源应用

    更新原有能源结构,扶持城市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在城市主打石化能源中,煤的含碳量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的单位热值碳密集只有煤炭的60%。而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属于无碳能源[7]。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规划山谷地块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试点,通过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实现对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从低碳城市规划策略的角度看,扶持低碳和无碳能源,促进城市能源供应的多样化发展,处理好高热值碳密集能源与无碳能源之间的协调关系,是适用低碳城市规划策略的必要技术路线。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碳中和”技术,发挥清洁生产的作用。低碳技术和清洁生产是实现低碳经济主要方式,通过“碳中和”技术实现城市总体碳排放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减少;通过清洁生产从资源的开采

碳中和的基本内涵范文3

1.1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1.2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首先,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可以有效降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维护国家的能源安全;其次,从某一个地区来考虑,通过大力扶持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但可以有力地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崛起,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而且可以借助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促进传统产业的效益、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加快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是各地各级政府完成国家节能降耗各项指标的一条必由之路。

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分析

2.1科技水平落后是最大制约因素

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总体技术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开发低碳技术的实验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实际应用相距甚远,目前科技水平的落后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例如,虽然我国对公共交通部门中汽车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了比较严格的限制,但是新型能源(比如氢能)的燃料技术并不完善,使得低碳经济很难推进。还有,在电力生产部门,以煤炭发电的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这种主要靠煤炭来发电的形势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在低碳技术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传统的化石燃料仍然是目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首选。

2.2资源禀赋和能源结构不利于碳减排

中国是世界上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煤炭是最便宜最具竞争力的发电燃料,它是维持中国制成品在世界市场上价格竞争力的因素之一。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将长期存在。中国目前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人均的70%、11%和4%,而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非常不利于碳排放强度的降低。

2.3中国的产业结构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国经济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部门,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因此,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高能耗产业的比重明显偏高,而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较低,发展滞后。所以说,我国特殊的产业结构状况严重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

2.4经济发展所处阶段面临沉重的碳减排压力

中国目前正处在重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重化工工业化特征非常明显,人口规模巨大且绝对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和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长。因此,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讲,也不利于碳减排的有效实施。

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选择

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工业加快发展、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一方面,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费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因为我们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又不能以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为由,放缓甚至停止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因为中国还是一个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唯一的选择。因此,我国应该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大力推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3.1将“建筑业、城市交通运输和城市化”作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三大重点领域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目前建筑能耗占我国能耗总量的28%,这一比重未来20年内有可能达到3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建筑能耗将会持续增加。因此,把建筑业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领域是中国国情的必然。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对于缓解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其次,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市内交通以及城际交通运输始终比较紧张,基本上都是以适应需求、甚至滞后的方式发展,很少能做到交通先行发展。目前,我国大城市基本上都处于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城市立体交通以及构建对外大通道的关键发展时期,需要持续的巨额资金投入,所拉动的相关产业也大都是高碳行业。因此,在这个阶段更要提倡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后,城市化也应列入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重点领域。便利快捷和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是现代文明的结晶,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可能会出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情况,因此,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3.2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结构低碳化

基于我国当前的能源消耗现状,大力发展新能源是解决制约我国经济发展能源瓶颈的必然选择,应该从政策与资金两方面推动新能源发展,促使新能源发展走向产业化道路。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制定的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规,继续加大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府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培育光伏太阳能、生物质能、地源热能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抓住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的契机,推进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应用,形成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通过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从而逐步实现低碳型能源消费结构。在近期,中国应把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作为重点,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和固碳技术的研发;在中期要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推进氢燃料等新能源技术以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更长远看,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洁净煤、先进核能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并加快开发清洁的替代能源,尤其是战略性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向“低碳富氢”的方向发展。

3.3发展循环经济,构造低碳型产业体系

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实质与内涵是一致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面,积极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创建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型企业,促进工业领域的清洁生产,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培育各类可再生资源市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注重强化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型制造、生物技术等低碳型行业领域建设,加强环保产业的扶持与投入;严控高耗能产业发展,在面对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时,要特别注意强调引入门槛,不符合两型社会建设、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产业项目一律不予引进。

3.4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发展与减排的良性循环

从中国实际情况看,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约束,为避免经济建设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在其生命周期内的锁定效应,必须高度重视向低碳经济转型。因此,有必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视野,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

3.5完善低碳技术创新的激励政策

目前中国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来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但是,现有的这两个基金主要资助碳汇项目,还未将基金用于低碳技术研发的支持和激励。碳基金的目标除了应该关注碳汇的增加外,还需要更加关注通过帮助商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中寻求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从而帮助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社会。碳基金的资金用于投资方面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加快技术商业化;三是投资孵化器。我国碳基金模式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按企业模式运作。碳基金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找出碳中和技术,评估其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鼓励技术创新,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以促进长期减排。

碳中和的基本内涵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途径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016-03

一、 低碳经济的内涵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价格飞涨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挑战的的情况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经济”和“低碳”二者兼顾的发展方式。“低碳经济”(1ow carbon economy)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该概念提出后,各国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对发展低碳经济相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低碳经济的内涵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了诠释。低碳经济的内涵是: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1]。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CO2排放可分为自然排放和人工排放。人工排放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CO2排放,主要包括化石燃料消耗、生物质燃烧等,其中,化石燃料消耗所排放的CO2占95%以上,所以,化石燃料消耗为主要碳源[2]。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致使地层中沉积碳库的碳以较快的速度流向大气碳库。据统计,在20世纪的100年中,人类共消耗2 650×108吨煤炭、1 420×108吨石油,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20世纪初的不到300m g/l(ppm百万分率)上升到目前的接近400mg/l。由于人类向大气排放了过量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从而引发了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海平面上升约0.17m ,并引起近50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如此发展下去,预计在未来20年中,气温大约以每10年0.2℃ 的速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明显地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平衡[3]。

从工业革命开始到1950年,人类由于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CO2的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间,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到总排放量的77%[4]。全球气候变暖,我国也不能置身事外。2007年,中国CO2排放总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3.6%,仅次于美国目前,居世界第二[1]。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CO2排放总量很可能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5]。国际社会要求的中国承诺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呼声强烈。无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做为一个负责任发展大国,我国都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二)减少未来GDP损失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O% 的损失[6]。所以,越早发展低碳经济,避免的损失就会越大;或者说,越早发展低碳经济就越是有利。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从统计数据来看,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为5.5%,但能源消耗、钢材和水泥消耗却分别占世界的15%、30%和54%[7]。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1]。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比较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了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因此,我国必须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走科学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应对资源短缺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步入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对能源、原材料等资源需求压力增大,粗放型经济快速增长使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资源进一步紧张,如石油供应不足,水资源短缺,电力紧张等问题。到2020年,在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45种矿产资源中,可以保证的有24种,基本保证的有2种,短缺的有10种,严重短缺的有9种。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石油、铁、锰、铜、铅和锌的进口依存度将分别为58%、52%、38%、82%、52%和69%。以我国目前的增长速度和生产规模,依赖国际市场购入大量资源来支持粗放型增长是不切实际的[7],中国不能无限度地利用国际市场。这就要求在加强对国内资源开发和国外资源利用的同时,更要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降低资源消耗,走低碳经济道路。

(五)能源安全考虑

我国能源消耗量正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而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我国每天石油进口大约350万桶。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权威预测,尽管我国在能源生产上取得重大成果,但未来能源需求将不断增长,进口将日益上升。到2030年,我国可消耗多达38×108吨油当量(2008年消耗约19×108吨油当量),其中包括24亿吨煤及8×108吨石油,大部分石油将依赖进口(约每天1.3×107吨)[2]。考虑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石油进口的过度敏感,以及根据西方国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石油危机时期的经验,中国必须重视能源供给安全[7]。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有利于巩固我国能源安全。

(六)预防“绿色贸易壁垒”

在现阶段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美、日、欧等国家已进入知识经济或服务经济时期,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产业仍处于低端位置,在产业技术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国际贸易中,中国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度依赖于原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商品。并且,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国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劳动、资本密集型、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 的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并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据2007年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国2004年净出口产品排放的CO2约为11×108吨,约占总排放量的23%。IEA则估计,2004年中国国内出口商品生产蕴涵的与能源有关的CO2排放量为16×108吨,占中国排放总量的34%[9]。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碳排放”可能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 ,打压和限制中国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9]。

(七)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

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会导致经济运行成本和社会成本进一步扩大。有关研究表明,2003年中国环境负担占GDP的比例约为2.68%~5.78%。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的数据,2004年环境污染损失占同期GDP的3.05%[7]。发展低碳经济,就能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是减轻环境污染的需要。

三、国内外发展低碳经济途径与方法

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研究表明,降低C02排放的5种方法是:(1)减少能源消耗;(2)使用含碳量低的代替燃料;(3)使用可再生能源;(4)增加天然落水洞;(5)C02的捕集和封存[10]。

(一)国外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调整经济结构,降低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的产业的比例,改变生产模式;改变生活方式,建立资源能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例,改变能源结构,并清洁使用化石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利用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其中,新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效是重点[11]。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与方法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有:(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变出口带动经济发展为国内消费带动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大约23%的污染物是在出口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产品卖给了外国人,污染和环境破坏留给了自己;(2)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3)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能源的消费比重,增加核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的消费比重,同时在对煤炭消费前进行低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的碳排放;(4)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碳捕获和埋存技术(CSS)、碳中和技术,加强技术创新、生产新型节能材料和节能产品,减少碳排放;(5)城市建设的进行绿色规划,建造绿色节能建筑;(6)增加碳汇,通过植树造林、草原修复、湿地保护、农田改造和海洋管理等措施保护自然碳库;(7)积极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总结可行模式,推广至全国;(8)积极利用联合国CDM项目,引进发展低碳经济的资金和技术,同时积极构建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9)建立国内的碳基金促进国内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10)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1][4][5][7][8][12]~[18]。

四、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其他可行途径与方法

从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式和发达国家大同小异。主要集中在减少高碳能源的消费、提高高碳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增加新能源的利用,方法都是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能源结构、构建低碳生活。但是,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应该根据自身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采取适合国情的发展途径与方法。有些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发达国家不必考虑或者不作为重点考虑,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却可以从中挖掘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

(一)加强交通道路建设,大力建设高等级公路和快速铁路

建设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能缩短运输距离并且提高公路铁路的运载能力,能减少单位重量货物的运输能耗,也就是能以更低的能耗运载相同的货物。据统计,乘高速列车带来的人均碳排放只有飞机的十分之一[19],而在中短距离内,乘坐高速列车所花费的时间比飞机更短。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高等级公路远不如发达国家四通八达。2007年,我国的等级公路里程比重只有70.7%,高等级公路的比重更少,快速铁路建设也才刚起步不久,交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所以,加强交通道路建设,大力建设高等级公路和快速铁路,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能减少碳排放,完全契合了低碳经济的内涵。

(二)全面普及智能电网,改善电力运输

由于输电线有电阻,电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被消耗一部分。而采用智能电网,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在运输途中的损耗。2009年9月8日在重庆举行的第11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表示,我国如果加快推广“智能电网”,利用先进智能技术,提升电网输送能力和运行控制灵活性,提高发电设备的综合利用效率,至少可将电网效率提高15%以上。

采用智能电网,减少电网输配电损失,最终都会相应地减少煤炭消耗。在用电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的输配电损失量,就可以等同的减少电的生产总量,无论电力生产来源于水电、火电式核电等的哪一种,都可以在不改变其他电力的生产供给量,等同量地减少火电生产。

年节约煤炭量的计算公式为:S=T×L×R

S为年节约煤炭量、T为年发电总用煤量、L为输配电损失率、R为智能电网效率提高率,按照此公式计算, 2007年全年发电用煤量为130 548.8万吨,输配电损失率为6.287%,智能电网按效率提高15%计算,全年就可以减少发电用煤量为1 231.14万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逐年上升,未来我国年输电节约煤炭量还会更多。

(三)改良暖气输送管道,减少运输途中的热量损失

暖气在输送到用户的途中,由于运输管道会传导热量,热量在运输途中就会损失掉一部分,所以,应该采用绝热性能更好的材料来做暖气输送管道,降低暖气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减少暖气运输损失,就会有更多的热量到达住户,在住户用热量不变情况下,则可以减少暖气供应,最终减少煤炭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注重城市长远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城市规划必须考虑长远,满足人口增长需要。目前,我国城市总数为661个,城镇人口5.6亿,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到达58%~60%。届时,我国的城市人口将到达8亿―9亿[20]。而我国的城市规划往往缺乏长远考虑,许多规划设计只能满足短期需求,对于长期由于城市人口增加所带来的需求变大估计不足,所以在城市中建了拆、拆了建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行为本身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是一种“高碳”行为。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长远,特别是对于交通、城市供水供电、城市污水收集管网等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将来由于城市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对交通、水、电、排污等需求增长变化。重复建设也是“高碳”行为,必须予以避免。

(五)大力发展节能建筑

根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现有建筑4 300亿平方米,但全国城镇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不足总额的1%。现在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有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的发达城市公共建筑能耗比国家要求的能耗标准高出2―3倍。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的节能建筑发展空间还很大。

在其它方面,如改良产业布局,减少中间产品运输;制定行业碳排放标准;加速被碳锁定企业的折旧,严格限制高碳企业发展等都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方法。

结语

低碳经济是确保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可行手段,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我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以及节能等多个目标的实现。在全球积极寻求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的背景下,中国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在借鉴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方法的同时,也必须结合自身国情特点,发展适合国情的低碳经济之路。我国应该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方法,做好每一个节能减排的环节,走低碳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郎春雷.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低碳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2009,(6):39-45.

[2] 韩雪梅,刘欢欢.我国生态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动态比较研究――关于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考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3):118-120.

[3] 刘焕彬.低碳经济视角下的造纸工业节能减排[J].中华造纸,2009,30(12):10.

[4] 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2009,5:12-13.

[5] 宋德勇,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86-88.

[6] 邵伟.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J].金融与经济,2009.2:33.

[7] 庄贵阳,储诚山.低碳经济选择与践行科学发展[J].中外能源,2009(14):19):86-87.

[9] 张春华.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发展之路[J].本月焦点,2009(2): 23.

[10] 周宏湖.将温室效应促低碳经济――CO2减排、捕集和封存[J].轿车年报,2009(5):70.

[11] 杨海真.低碳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

[8] 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http://finance.省略/roll/2010104/14367189760.shtml.2009-01-04.

[12] 陈瑞清.发展低碳经济――建设新型能源战略基地[J].北方经济,2009(6):7.

[13] 贾德昌.低碳经济时代向我们走来[J].中国工程咨询,2009(4):14.

[14] 任奔,凌芳.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与启示[J].上海节能,2009(4):124.

[15]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4(15)100-101.

[16] 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49.

[17] 王利.低碳经济: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之基础――兼谈中国相关法律与政策的完善[J].池州学院学报,2009,2(23):20.

[18] 崔长彬.低碳经济模式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53.

碳中和的基本内涵范文5

(一)企业低碳动因与目标应用

BruceBellingham以奥巴马政府增加经济投资强化低碳审计为例指出,低碳审计关乎环境气候变化必须尽快落实审计活动。卢相君、唐楷基于受托责任理论出发,对英美国家的低碳审计经验进行了归纳分析后,为我国低碳审计目标提出了建议。JennyDawkins从决策有用观理论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低碳审计的动因即经此审计后的信息会更具公信力,能够为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李兆东、鄢璐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以需求为切入点,认为低碳审计的动因从根本上是低碳政策的实施以及碳交易市场审计评价与认证的需要。欧阳弘毅、付敏则从企业的角度通过规范分析,归纳出企业低碳审计的动因主要是实现低碳经营、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增加盈利。吴静归纳研究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碳审计政策以及我国目前的问题,对我国碳审计目标提出建议:总体目标是保障低碳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具体目标则与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的相类似。

(二)低碳审计主体研究应用

目前国内关于碳审计的主体有着较统一的认识,审计主体是审计行为的执行者。钱纯等学者对低碳审计主体展开分析比较,认为现阶段应加强我国碳权交易市场审计主体的队伍建设。刘颖、侯锦川从动态的维度通过分析归纳环境审计与碳审计的关系,指出低碳审计的主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框架的变化而变化,同时提出有必要将企业内部审计及社会审计纳入低碳审计主体构成中。王爱国在分析归纳出国外低碳审计研究成果经验,提出我国低碳审计应以政府低碳审计为主导,逐步扩展到内部低碳审计与社会低碳审计,丰富了低碳审计主体范围。陈燕燕、彭兰香通过归纳分析了环境审计与低碳审计二者的关系,指出低碳审计的主体应为独立的审计机构。

(三)在碳审计的内容方面的应用

低碳审计模式可以沿着“将低碳生产流程、节能减碳技术与环境绩效审计、节能减排审计、能源审计相结合”的方向进行探索。袁宏路归纳出企业碳审计的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政策效果审计、企业绩效审计、低碳产品的审计、低碳行为的认证。张薇、伍中信则是从两型社会的角度对低碳审计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认为应包含合规性、“碳中和”、碳绩效审计三方面的内容。孙圣洁在进行了规范研究后认为企业低碳审计的范围应涵盖: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及治理的审计。钱英莲、樊鹏燕以煤炭企业为背景,对低碳审计内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理论建议。杨应杰归纳出低碳审计的两大关键内容:制定碳消费目标程序的合理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位一体的审查。

(四)在我国企业碳审计存在问题方面的应用

英国是低碳审计的起源地,王帆在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后认为我国应开展低碳审计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刘惠萍、王爱国对我国低碳审计进行规范研究,对我国低碳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低碳审计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分析。何雪峰在总结当前低碳审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低碳审计的主要程序和步骤应分为确定审计项目、数据收集与方案确定、实施低碳审计、编制低碳审计报告四部分。综合国内外以规范研究方法进行低碳审计研究的文献,不难看出自2003年“低碳经济”一词提出后,政府、企业等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目前低碳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规范研究依然是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应用于低碳审计理论研究中,一方面是由于政策缺失的需要,亟需构建起一套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方法论指导低碳审计实务的开展;另一方面由于低碳审计实务尚处于探索阶段,可供研究的审计案例较少,使得研究方法仍局限于规范研究方法。笔者认为研究方法并不是孤立、互斥的,在一定情况下是相辅相成的,应该根据所研究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二、低碳审计实证与案例研究方法应用

当前国外低碳审计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且研究多集中于实务方面,即具体某领域的低碳审计:Amodeo,Christian以英国土地信托业为对象进行低碳审计研究。FrancesStewart针对公司规模的不同,分别讨论了大型企业及小型企业开展低碳审计的现状。也有学者针对目前的碳审计模式提出自己新的观点,JonathanRiley认为应给予已开展低碳审计的企业以实质性的鼓励。国外不仅是相关学者进行低碳审计理论研究,许多专业机构也致力低碳审计相关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为审计实务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依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了排放因子等参数值为低碳审计提供了准确的计量依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以及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联合了《温室气体协定书-企业会计和报告准则》详细阐述了低碳审计的五个步骤:确定审计边界、定位碳排放源、选择排放量计算方法、数据收集与汇总、计算并编制排放清单与审计报告。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GA-Canada)制定了《实践指导: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审计业务》为碳鉴证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专业的标准;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更多的服务机构致力于开拓碳鉴证业务,这些机构往往以国际审计鉴证标准中非会计业务审计流程为依据进行低碳审计;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2011年了国际鉴证业务准则(ISAE)第3410号《温室气体排放声明鉴证业务》征求意见稿,这项准则规定了低碳审计的依据以及审计主体在低碳审计过程中应注意与遵循的标准,包括计划的合理性、标准的恰当性等。国内低碳审计实务研究方面,我国香港是最早开展低碳审计活动的地区并了建筑物排放指引等标准,刘少瑜等对香港建筑物排放低碳审计的指引进行了介绍。有学者结合特定行业对企业低碳审计进行案例与实证研究,李飞对半导体企业的低碳审计方法进行了探索,钱英莲、樊鹏燕等学者对某大型煤炭企业的低碳审计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通过低碳审计挖掘煤炭企业的节能减碳潜力。杨渝蓉等学者以“水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议定书”为评价标准,从低碳审计的基本流程入手,对某水泥厂应用示例进行计算。以上论述的案例及实证研究方法在低碳审计中的应用有两大特点:其一是所选定的低碳审计研究对象多为污染性较大的工业行业中的某些企业,这是因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污染企业对降低碳排放更具有实际意义;其二是案例及实证研究方法相较于规范研究方法在低碳审计的应用较少,但其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主要是两类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随着低碳审计理论研究的日趋成熟与完善,更多的学者会寻求新的方法对低碳审计进行研究,另一方面也是低碳审计理论指导实践的必然结果。因此实证及案例研究方法仍是未来进行低碳审计的重要工具与手段。

三、结论与展望

目前在碳审计方面的研究仍主要是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为主、案例研究方法辅之,综合国内外低碳审计文献可以发现,低碳审计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们关于开展低碳审计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低碳审计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1.学者们关于低碳审计的内涵、动因、主体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研究成果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2.研究方法仍以规范研究为主,实证与案例研究方法应用较少,缺乏低碳审计实用性研究。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关于企业低碳审计仍处在探索阶段,缺乏专门的理论框架与准则为其作科学的指导,因此学术研究更侧重于低碳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另一方面现阶段由于低碳审计相关的数据收集与核算较为困难,这也是低碳审计的实证及案例研究方法应用较少的重要原因。“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各行业发展的趋势,开展低碳审计势在必行,为此笔者认为推动低碳审计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系统构建低碳审计理论体系

为促进碳审计的发展,应从顶层设计入手。应积极探讨低碳审计理论体系构建模式,建立起国家主导、企业内部审计为基石的低碳审计系统。对此政府应致力于制定有关政策,为低碳审计理论和应用程序提供政策依据,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力量,从理论与实务的角度推动低碳审计的发展。低碳审计理论体系应涵盖从低碳审计的概念、动因、审计主体与客体到低碳审计评价标准等各个方面,努力构建更为科学全面的低碳审计理论框架,为实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指导。

(二)开展低碳审计的应用性研究

碳中和的基本内涵范文6

关键词 低碳模式;低碳均衡;循环经济;综合集成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3-0001-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3.001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理念自1972年首次提出以来,已深入到人类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模式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 “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中,始终面临一系列重大的环境问题,其中最根本、最棘手的就是如何解决因化石能源无度利用导致温室气体过度排放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2003年,英国政府在其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引起全球广泛关注[1];2007年,美国出台《低碳经济法案》,表明未来低碳经济将成为其重要的战略选择[2];2007年,主席提出中国将“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2008年,日本以《构建低碳社会的12方略》为基础着手实施“低碳社会行动计划”[3]。《斯特恩报告》指出,“现在全球以每年1%的GDP投入碳减排,将可避免未来因环境恶化造成的每年5%-20%的GDP损失”[4],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将通过判明循环经济的低碳价值,阐述循环经济的理论困境,结合我国循环经济的现实困境,提出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并运用系统综合集成思想,构建低碳模式基本框架和实现途径。

1 循环经济的低碳价值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循环经济是 “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蕴含了节能减碳的价值品质。然而,在目前技术水平约束下,循环经济在能源环节中面临巨大瓶颈,作为特殊资源的化石能源无法完全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要突破该瓶颈,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都要求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

1.1 循环经济指标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是衡量其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分析其指标体系,可从深层次上判明循环经济 “减碳”的价值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我国循环经济宏观评价指标由能源利用指标、水资源利用指标、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和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四大部分构成,如表1所示。1.1.1 能源利用指标分析

能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状况,包括:能耗强度高耗能产品单位能耗、供电标准煤耗和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四类指标。其中前三者是逆向指标,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正向指标;前三者的值越小、后者的指标值越大均表明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耗量越小,温室气体排放量也越少。

1.1.2 水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水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三类指标。其中前两种是正向指标,后者是逆向指标,前者的值越高或后者的指标值越低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水资源的新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应就越少。

1.1.3 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矿产资源利用指标用来衡量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回收效率,包括:重要矿产资源回收回采率和金属再生利用率。前者是正向指标,后者是逆向指标,其指标值越优说明矿产资源利用效率越高,矿产资源的新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应就越少。

徐玖平等:发展循环经济的低碳综合集成模式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3期1.1.4 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分析

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用来衡量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和处理效率,包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和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金属再生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CO2排放量。前五类指标其值越高说明废弃物利用效率越高,新资源的开采量就越小,社会总能耗就越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应就越少。

上述分析表明,在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具有明显的低碳意义,体现着循环经济追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总量的减量化发展原则。表 2 显示了循环经济指标在节能减碳方面的低碳价值及其所具备的化石能源利用减量化、温室气体排放减量化的内涵和品质。

1.2 循环经济面临困境

循环经济遵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合流程,主张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并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循环经济现有框架下,以人类现有的技术而言,作为特殊资源的化石能源无法完全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如图1所示)。

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的碳循环是平衡的,在漫长的农业社会温室气体(CO2)浓度一直稳定在280PPM,但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浓度一直处在快速上升的趋势[5];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凡特•阿累利乌斯认为,化石能源(高碳能源)的燃烧使用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大气中CO2的浓度[6],预计到2050年,温室气体浓度将达到550PPM[7],这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病毒增加、物种减少、灾害性气候频繁等,极大地扰乱自然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

为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循环经济亟需通过模式创新降低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人为碳通量,通过减排CO2、减少碳源、增加碳汇,改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在实践上,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在能源和环境方面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难以克服的问题。

1.2.1 节能减排问题凸显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费持续增长,“节能降耗与发展排放”问题突出。2003年我国的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8],单位GDP水耗是发达国家的5.1-35.8倍[9],目前,由于经济规模的逐年增加以及煤炭主导的能源结构,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如表3所示),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并呈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20年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CO2 排放国[10]。在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中,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重道远。

1.2.2 能源结构严重高碳

在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仍然占最主要部分,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分别高达76%和68.9%,是世界上煤炭比重最高的国家,相对而言石油和天然气比例较低,人均石油开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1%左右[11]。我国能源结构 “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决定了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大,清洁能源比例较低,CO2排放强度高,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异常突出。

1.2.3 产业模式极不合理

我国经济在高增长过程中形成了“高速发展、高碳排放”的发展路径,由于产业结构失衡,能源结构单一,三大产业发展模式高碳问题异常突出,高能耗的工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过高,尤其是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高能耗、强排放、重污染”的行业在我国第二产业中比例过高,而低能耗的生态农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导致经济发展“持续高碳”。

综上所述,面对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的困境,结合我国循环经济的现实瓶颈,亟需创新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通过构建“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低碳模式结构特征

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是以“社会-经济-生态”复杂巨系统为背景,以提高碳生产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特殊循环经济模式,其本质是一种经济控制模式,按照减量化原则,通过源头控制减少CO2排放,即减碳,通过末端控制,即固碳,来实现温室气体的减量化排放,重构人类的经济社会系统,使“社会-经济-生态”在低碳目标下具有耦合结构,形成其特有的结构特征。循环经济低碳模式结构如图2所示。

2.1 系统整体特性

低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在系统要素、层次、目标、运行等方面都具有复杂、有序、多元、耦合、动态的整体特性。

2.1.1 系统要素互为基础

开放性。开放性体现在以系统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为基础,以各个子系统间碳减排为手段,以提高炭生产力为目标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低碳模式不断从外界汲取负熵流,在系统内部,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互为背景,通过碳减排,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低碳动态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2 系统层次有序众多

高维性。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而每一个子系统又包括其各自的子系统,由于低碳系统组织在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以上这些系统还可以继续划分系统等级,如此逐层分解,形成了低碳模式系统的庞大的层次结构。

2.1.3 系统目标复杂多元

复杂性。低碳模式是 “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 体,发展低碳模式就是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着眼,综合协调和控制循环经济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统筹整体功能和局部利益,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动态均衡。

2.1.4 系统运行动态演化

涌现性。在低碳模式内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在动态中实现系统的优化和创新,从而使系统内部组织和结构,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独立到融合、从封闭到开放、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涌现出各子系统所不具备的整体效应即:“经济-社会-生态”的低碳均衡动态发展。

2.2 立体模式结构

低碳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系统为背景,以社会经济系统为核心,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优化消费习惯达到减少碳源的目的,从而根本上改变对化石能源的高消费造成的高碳排放;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发展碳中和技术、碳封存技术,积极发展炭汇林,建立炭汇交易机制,减少环境中CO2的存量,使得碳排放和碳吸收达到动态平衡,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低碳模式的框架结构如图3所示。

2.2.1 多跨度时间结构

低碳模式可分为四个相互影响时间跨度,较长周期跨度制约着较短周期跨度的发展,同时较短周期跨度的变化累积形成较长周期跨度的动态演进。低碳模式时间结构如图4所示。

(1)短时间跨度-企业层面低碳经济。一般为5年以内,在此期间,系统的外部环境作用相对较稳定,其核心环节是通过实施碳减排技术,减少CO2排放量承担起企业的生态责任。

(2)中时间跨度-产业层面的低碳发展。一般为20年以内,在此期间,经济发展会显著改造系统内外部环境,其核心问题是实现产业范围内的结构调整,通过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的低碳发展。

(3)长时间跨度-社会层面的低碳社会。一般为50年以内,在此期间,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甚至超出人类的认知水平,其核心问题是在全社会进行低碳模式的系统改造,“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理念深入人心,人类全面、稳步、有序地步入低碳时代。

(4)超长时间跨度-全局层面的低碳生态。一般为100年以内,在此期间,系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已深刻影响系统每个组元的运行,其核心问题是构建低碳生态系统,实现低碳排放甚至零碳排放,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条件下的碳平衡,全面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

2.2.2 多层次空间结构

低碳模式可分为逐次扩大的四个层次,形成 “企业-产业-社会-生态”的整体空间结构。

(1)小空间跨度。关注企业层面的低碳模式,在企业内通过推行碳减排技术和能源替代策略,减少生产和服务中化石能源使用量,实现CO2排放最小化。

(2)中空间跨度。关注产业层面的低碳经济,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推行碳减排和固碳技术,提高炭生产率,在同样经济产出水平下,减少CO2的排放量,实现经济系统的低碳化。

(3)大空间跨度。关注社会层面的低碳发展,最大限度高效地利用能源,减少CO2排放,实现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低碳化,构建低碳社会体系。

(4)超大空间跨度。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低碳发展,通过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中CO2的排放量,使得整个地球生态系统恢复至正常的CO2水平,从而达到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目的。

综上分析,低碳模式要求人、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子系统,在时间和空间的微观、中观、宏观和超级四个尺度动态、立体地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动态运行模式

低碳模式,在运行模式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低碳高效经济系统、低碳和谐社会系统、低碳均衡生态系统;通过生态控制理论,在经济系统高效运行前提下,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控制碳源,减少碳排放;在社会系统和谐稳定的基础上,改变人们的高碳消费习惯,减缓高碳生产的动力,控制碳源;在生态系统,通过保护与发展森林、草地、湿地等微系统,增加碳汇,恢复生态系统自然的碳循环平衡;通过低碳模式的耦合作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低碳动态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2.3.1 低碳高效经济系统

低碳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耦合体,由若干清洁生产企业、循环关联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和多条生态工业链组成,涵盖了经济系统中的生产、物流、消费、能力支撑各个层面。企业、产业和园区之间,通过节能减排,调整生产结构和能源利用结构,使系统中的化石能源都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开发清洁能源,减少CO2排放实现整个经济系统的低碳化和高效化。

2.3.2 低碳和谐社会系统

低碳社会系统是将低碳理念注入社会生活各层面,以政府服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信息服务体系、文化道德体系、约束激励机制等为支持,把低碳经济的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通过发展绿色住宅、建立生态社区、构建低碳消费等措施,全面减少社会层面的碳排放,最终实现和谐文明的低碳社会。

2.3.3 低碳均衡生态系统

低碳生态就是在经济领域实现低碳转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低碳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低碳均衡,从根本上减少人类活动造成的CO2过量排放的问题,从而实现生态系统自然碳循环的动态平衡,消除温室气体过度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解除由此带来的生存危机。

3 低碳模式集成体系

低碳模式在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优秀思想,通过构筑“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低碳动态均衡,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发展特征,实现人类生存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彰显生态文明的价值品质。低碳模式的发展体系以生态伦理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生态控制理论和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通过系统集成耦合产生低碳模式的理论体系;通过产业模式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以低碳技术为发展手段,在低碳政策保障体系的框架下,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低碳动态均衡,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低碳模式综合集成体系如图5所示。

3.1 理论集成

低碳模式通过构建“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整体。低碳模式是在生态伦理指导下,实现生态文明的社会经济发展范式。低碳模式将 “天人合一”的思想具体为“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低碳动态均衡。在低碳发展框架下,通过继承已有思想,融入低碳理念,耦合形成低碳模式理论体系和理论创新。低碳模式理论集成体系如图6所示。

3.1.1 理论体系

生态伦理、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构成了低碳模式的理论基础。生态伦理为低碳模式提供发展哲学,生态经济为低碳模式提供发展框架,循环经济为低碳模式提供发展路径。低碳模式通过继承与发展现有的文明成果,立足“社会-经济-生态”巨系统,以系统低碳均衡为价值判断,从资源、产业、社会和生态四个层面演绎出完整的低碳模式理论体系。

低碳资源理论是以资源能源为对象,阐述在低碳模式框架下,关于资源减量化循环化利用、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低碳能源及其开发利用技术的相关理论;低碳产业理论是以产业经济为对象,阐述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关于利用低碳技术进行企业清洁生产,产业优化布局的相关理论;低碳社会理论是以社会系统为对象,阐述在追求低碳和谐社会过程中,关于如何贯彻低碳理念,优化社会消费方式,构建低碳社会的相关理论;低碳生态理论是以生态系统为对象,阐述在实现低碳生态均衡过程中,关于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碳汇、维护自然系统碳循环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构建低碳生态的相关理论。

在低碳模式理论体系中,低碳资源是基础,为实现低碳均衡提供资源利用的理论技术;低碳产业是核心,为低碳经济的重点经济环节提供相关理论技术;低碳社会是保障,为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实现低碳均衡提供社会制度保障的相关理论;低碳生态是目标,通过低碳资源理论、低碳产业理论和低碳社会理论刻画人类社会的低碳发展路径,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低碳动态均衡,最终走向可持续发展。

3.1.2 理论创新

低碳模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继承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思想的全新的发展模式,在理论创新方面具有全新的理论品质。低碳模式理论体系通过继承与发展,从发展哲学和发展范式两个层面成了新的理论品质。

在发展哲学层面,低碳模式以低碳理念为核心创新了低碳世界观、低碳伦理观和低碳价值观。低碳世界观是在继承“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基础上,用“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的观点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导人类实践活动;低碳伦理观是在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上,站在生态文明的高度,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以“人类属于地球,而地球绝不属于人类”的价值判断,重新定位人类在“人类社会-自然环境”巨系统中的坐标;低碳价值观以低碳世界观和低碳伦理观为基础,以“人类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低碳动态均衡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判断标准,重塑人类社会在“高发展-高排放”困境中的价值体系,以低碳价值作为作为人类生产、消费的价值取向。

在发展范式层面,低碳模式以低碳发展为导向创新了低碳发展观和低碳经济观。低碳发展观是在低碳世界观的基础上,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生存危机,以实现低碳均衡作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最根本、最现实、最紧迫”的发展目标,通过“社会-经济-生态”巨系统低碳动态均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低碳经济观是在低碳发展观的基础上,针对社会经济“高发展、高排放”的高碳瓶颈,在低碳技术和低碳制度支撑下,以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为手段,通过清洁生产机制,追求经济发展路径由高碳经济向“高发展、低排放”的低碳经济转向,实现低碳均衡前提下社会经济的高效能、高效率和高效益。

3.2 现实框架

低碳模式为解决循环经济碳减排压力,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效的发展路径。低碳模式是针对化石能源利用高碳排放问题,以提高碳生产率构建低碳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能源消费和废弃物减量化排放为原则,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本特征,以能源结构调整、产业模式优化和技术体系创新为主要手段,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政策体系为重要保障的特殊的循环经济模式。实施低碳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高碳排放”之间矛盾的有效手段,是构筑低碳均衡,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2.1 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低碳模式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低碳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低碳能源是低碳模式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模式的关键环节,循环利用是低碳经济的有效方法。低碳模式通过进行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推进现代经济发展由以碳基能源为基础的不可持续发展经济,向以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根本转变,加速能源消费结构由高碳型黑色结构,向低碳与无碳型绿色结构的根本转变。低碳模式在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模式,持续发展是低碳模式的根本方向,低碳模式是最具操作性的、可量化的持续发展模式。

3.2.2 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

低碳模式以循环经济为本质。节能减排是应对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压力、能源供需矛盾和生态日益恶化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目标的着力点。低碳模式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最佳体现与首选途径,同时又向循环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中,“减量化”首先应该通过节能减排实现化石能源利用少量化和碳排放最小化、无碳化。发展循环经济内在要求发展低碳模式,循环经济是低碳模式的本质,低碳化发展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3.2.3 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低碳模式以能源结构调整为手段。低碳发展是指在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约束将制约经济发展方向的选择,决定经济社会向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向演化发展。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变甚至更优的条件下,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改善能源结构,通过限制高碳能源在社会能源构成中的比例,积极开发低碳能源,合理调整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实现碳排放总量和单位排放量的减少。因此,为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和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的双重目标,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是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3.2.4 以低碳产业为支撑实施产业优化模式

低碳模式以产业优化模式为途径。产业结构将制约经济发展的路径模式,决定社会经济温室气体排放的强度。在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生产特征不同,其能耗和碳排放量也不同。低碳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要实现社会经济低碳转向,须调整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通过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落后生产能力,发掘服务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减少碳源;发展生态农业,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碳汇,吸收CO2,增加碳汇;必须以低碳产业为支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经济从“高增长,高排放”的高碳增长模式向“高增长、低排放”的低碳增长模式转变,实现产业模式优化。

3.2.5 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

低碳模式以低碳技术创新为方法。低碳或无碳技术的研发规模和速度决定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规模,低碳技术主要包括三类:温室气体的捕集技术、温室气体的埋存技术和低碳或零碳新能源技术。低碳技术将成为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应以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平台为依托,从组织体系、对象体系、投入体系、服务体系四个层面,构建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投入为基础、服务为保障、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3.2.6 以政策体系为保障开展低碳模式示范

低碳模式以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低碳政策保障体系是实现低碳能源结构调整、推行低碳产业优化模式、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平台,低碳模式的发展须依靠政策保障来降低其成本。我国应主要从低碳政策体系、低碳市场体系和低碳考核体系三个方面构建低碳模式政策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低碳模式试点机制,有重点、有针对地从区域(城市)和产业(企业)两个层面系统性、有步骤的开展示范;积极打造以“高速增长、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低碳模式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其“以点带线、以线促面”的试点示范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实现低碳发展。

4 结 语

低碳模式在深刻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优秀思想,通过构筑“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低碳动态均衡,实现人类生存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彰显生态文明的价值品质。低碳模式是针对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化石能源利用高碳排放问题,以提高碳生产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目标,以能源消费和废弃物减量化排放为发展原则,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本特征,以能源结构调整、产业模式优化和技术体系创新为主要手段,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低碳政策体系为重要保障的特殊循环经济模式。实施低碳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通过构筑低碳均衡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carbon Economy[R].2003.

[2]Federal Government of U.S. Lowcarbon Bill [R].2007.

[3]Japanese Government. 12 Pieces of Strategy to Build a Low Carbon Society[R].2008.

[4]N Ster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The Stern Review[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5]IPCC. Emission Scenarios [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77-179.

[6]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9-41.[Academy of Sciences Energy Strategic Seminar. Ener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China [M].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39-41.]

[7]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统计局.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R].2006:77-79.[State General Bureau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ate Statistics Bureau. Report of China's Green National Accounting System 2004[R].2006:77-79.]

[8]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al Health Country Profile――China [R]. 2005:89-91.

[9]Johnston D, Lowe R, Bell M. An Exploration of the Technical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CO2 Emission Reductions in Excess of 60% Within the UK Housing Stock by the Year 2050 [ J]. Energy Policy .2005 , (33) :1643-1659.

[10]Treffers T, Faaij APC, Sparkman J, Seebregts A.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ies for Setting up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for the Long Term: Two Visions for the Dutch Energy System in 2050 [J]. Energy Policy ,2005 , (33) : 1723-1743.

[11]A Kawase R, Matsuoka Y, Fujino J .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 in Longterm Climate Stabilization Scenarios[J]. Energy Policy, 2006 , (34) : 2113-2122.

Developing the Lowcarbon Metasynthesis Model of Circular Economy

XU Jiuping LI Bi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Sichuan610064,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