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数据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理数据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理数据的特点

地理数据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 叠加 更新 模型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015-02

在GIS中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被抽象为点、线、面及其组合的表达,地理信息的更新实际上是对点、线、面数据的修改。该 文在分析基础地理信息的变化特点及点线面数据的变化形式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变化模型设计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方式。

1 地理信息的数据类型及变化特点

1.1 地理信息中的数据类型

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被高度抽象为点、线、面要素,复杂地物可通过其组合进行表达。点、线、面是GIS中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在GIS中分层管理。下面是对各类要素的描述。

1.1.1 面状地形要素

凡是在特定比例尺下(如1:10000)地形图中以多边形表示的地形要素均称为面状地形要素,如居民地类中依比例尺表现的独立房屋、普通房屋等;水系及附属设施类中,图上宽0.4以上依比例尺表示的河流,图上面积大于0.5~2的湖泊,小于0.5~2但有重要意义的湖泊(如位于国界附近的或作为河源的小湖及干早地区的淡水湖等)等都是面状形要素。在基础地理数据更新过程中,面状要素是重要的操作对象,在对面状要素进行更新的时候既要注意面状要素间的拓扑关系,又要注意面状要素与点状要素及线状要素之间的拓扑关系,面状要素也是更新过程中较难处理的对象。

1.1.2 线状地形要素

线状地形要素是指有一定长度而没有面积的对象,或者是在给定的地图比例尺(如1:10000)下形状非常狭窄的地形要素。

在1:1万地形图中线状地形要素包括几何线状地形要素和权属线状地形要素。几何线状地物是指具有一定面积与宽度的线状地物,主要包括交通及附属设施类中的铁路、不依比例尺的公路、其他道路;水系及附属设施类中的图上宽0.4mm以下的河、渠等。权属线状地形要素主要指境界线等。

1.1.3 点状地形要素

点状地形要素是指没有面积和长度的地理特征,或是相对于给定的比例尺来说边界太小以至于无法显示。在1:1万地形图中点状地形要素主要是指测量控制点,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方法研究居民地类中的不依比例尺的普通房屋,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类中的开采的矿井中的竖井、斜井、小矿井等及其他一些以点形式表现的地形要素。

1.2 地理信息变化的特点

基础地理信息变化的特点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规律中有具体的体现,科研人员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尽管由于区域差异性原因,除了自然地理因素外,人文因素作用显著,包括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调控、经济发展等的影响无论在变化程度、变化格局和土地利用转移方向上都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总的来看表现在,城镇建设用地通过大量占用耕地而扩展,非城镇建设用地间结构变化明显,城镇用地扩展主要集中于老城区的城市边缘区,扩展强度指数最高的区域多位于主城区的边缘区即城乡交替地带。这个现象在规模相对小的人类聚居区也有类似的表现,如村镇的内部相对稳定在的区域则是建设的活跃地带,与城市相比而言特点类似只是规模大小有别。

2 地理信息变更模式

基础地理信息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变化形式的丰富多彩,在以矢量模型抽象表达现实世界的地理信息中则表现为:代表客观实体的地理信息中的各种点、线、面要素的变化或是其各种要素变化的组合。

客观世界中各种不同的地理实体有着自己的发展变化规律,如:居民地,水系,道路等,从变化快慢上来说,由于我们国家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居民地,道路短时间内可能变化较大,而水体一般来说自然发展则相对缓慢;从GIS数据的变化方式上来看,又有所不相同,如居民地可能被拆迁改造从而使得记录它的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都发生变化。地理信息变化可分为空间数据变化与非空间数据(属性数据)变化,它们不是截然分开,有时空间数据改变和属性数据的改变又是相互影响的,如,上面提到的,属性改变导致图层转移,其中也包含空间数据的改变,同样空间数据的改变也会造成地形要素分类的改变,其属性信息也就会改变。

2.1 空间数据变化形式

矢量表达的空间数据类型包括,面状要素、线状要素及点状要素,对它们的变化模型分别总结如下。

2.1.1 面状地形要素主要变化模型

(1)面状地形要素分割,即一个面状地形要素分割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类型的面状地形要素。(2)面状地形要素合并,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类型面状地形要素合并为一。(3)面状地形要素扩大,面状地形要素所表示的类型不变,而其边界变化,导致其范围变大,从而使面状地形要素面积增加。(4)面状地形要素缩小,面状地形要素所表示的类型不变,其边界变化,从而使面状地形要素所围面积减少。如面积减小到一定程度则使得其所属类别发生变化,这又会使得其属性发生变化。面状地形要素变窄使其向线状地物方向变化,或者面状地形要素面积减少而使其变为点状地形要素。反之点状要素、线状要素也会向面状要素发展。(5)面状地形要素的新增及消亡。

2.1.2 线状地形要素主要变化模型

(1)线状地形要素新增或消亡。(2)线状地形要素的延伸或收缩。

2.1.3 点状地形要素主要变化模型

点状地形要素增加或消亡。

地理数据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应急测绘;应用

一、测绘地理信息在应急测绘中的需求

突发事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第一,具有威胁性的特点。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对社会或者民众的基本价值造成威胁。第二,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由于受所处环境、信息、以及人类的影响,使得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突发事件的不确定、突发事件对社会和人类造成影响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危急的应急方法的不确定性。第三,具有时间的有限性。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决策者往往对一些危急情况进行处理时,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只有有限的反应时间,所以这个时候,决策者则会面临巨大的压力。根据突发事件的这三个特点,政府应急管理的目标则要把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其在不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的同时遏制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突发事件发生了,则要将其危害控制到最小,减少不必要的上海或损失。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将防灾减灾作为测绘应急保障的核心目标,且测绘应急保障的工作要以防灾减灾为中心。此外,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测绘应急保障可以分为日常管理、应急响应、灾后重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无论哪一个阶段,测绘应急保障工作都要以速度为核心、空间数据为基础,并且还要以其数据的现势性为测绘应急保障工作的本质。总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启动突发事件测绘应急保障预案,并通过数据库、地理信息平台以及摄影手段等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权威的、较为详细的空间信息,帮助决策者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灾难应急方案以及灾后重建规划。

二、应急测绘体系构架

应急测绘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数据的获取。在进行数据获取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是航天遥感技术、航空遥感技术、外业数据采集技术等来获取灾区的一些基本的数据情况。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移动监测车来传送到数据处理机构机型处理。第二,对数据的处理。在进行数据处理的时候,可以采用遥感影像一体化的测图系统、应急快速制图系统等,对不同格式的应急数据进行融合和处理,最终形成应急测绘数据的成果。第三,信息服务。信息服务是将收集到的数据以及经过处理所生成的数据通过地理信息平台第一时间公布给应急部门。根据应急测绘体系构架,当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承载应急任务的相关部门要根据其职责做好测绘应急保障工作,并开启测绘应急预案,还要将已经生成的测绘成果通过绿色通道传给相关应急部门。此外,测绘应急队伍还要在灾难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灾区,将获得的测绘应急数据经过处理后传输给制图部门,制图部门利用快速制图技术,制作出简单明了的应急专题图,从而为应急部门提供专题图以及测绘地理信息电子地图服务。

三、测绘应急保障的关键技术研究

(一)优化数据采集工作

在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时,为了提高数据采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工作人员可以采取“天空地一体化”的应急测绘数据采集措施。如航天遥感数据采集。这一方式主要是通过航天飞机或者卫星来采取信息。航天遥感器具有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卫星可以快速的对所经地区的数据进行动态的监测,更新旧的数据,这是人工检测很难做到的。航天遥感器还具有数据获取限制条件少的优点,可以在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地方,通过航天遥感技术获取宝贵的资料。而航空遥感采集则是通过无人机或小型飞机进行数据采集工作的。因为无人飞机较为灵活且速度快,在小区域或者飞行困难的地区仍有较高的分辨力。此外,在数据的采集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地面单兵系统进行现场指挥和救援,因为地面单兵系统主要是由高清摄像机、GPS定位系统以及通信系统组成,这可以帮助工作人员较为准确的获得灾区的具置。

(二)优化测绘应急数据处理技术

在测绘应急中所获得的原始数据必须经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后,才能够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所以优化测绘应急数据处理数据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遥感影像一体化测图系统快速的获取数据信息,还可以通过应急快速制图系统,将现有的数据以及在测绘应急中采集到的数据结合起来,快速的提取有用信息,并在编辑后与现有数据进行融合处理,最后经过快速标记以及地图整饰等,完成应急图件的制作。

(三)优化地理信息平台数据服务系统

地理信息平台中的数据包含许多种类,这几种地理信息平台的使用,为应急部门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第一,地理数据中最基本的地形图数据。这里面不仅包含了最全的地理信息,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国土、规划等一些较为专业的设计中,而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地形图数据则可以帮助应急人员了解灾区的详细地理信息。第二,电子地图数据。其主要包括道路以及民众较为关心的重要地物,主要适用于互联网中。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电子地图数据可以通过互联网向民众最新的灾情。第三,航空影像数据。可以再应急指挥的过程中,通过无人机对航空影像数据进行采集,从而可以更加直观的将现场情况展示在公众的面前。第四,地理实体数据。地理实物数据可以按照地物的性质对灾区的一些设施和建设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帮助应急部门分析灾区周边的情况,并实施科学合理的部署。

(四)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指的是技术人员通过电脑设计出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并为应急人员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的模拟。虚拟现实技术为应急演练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仅成本低,还能够起到演练与培训的效果。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具有对突发事件的模拟以及分析功能,如在对水灾的模拟中,可以根据当前降水量的多少模拟出城市被淹的情况,并制定应急疏散方案,将灾难造成的损失减到最小。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无论在理论水平、精准程度还是应用方面,都有非常大的突破,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应急测绘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对突发事件数据、信息的处理以及管理上,并通过构建智慧应急应用,为应急管理听提供科学、准确的应急信息。

参考文献:

地理数据的特点范文3

[摘要] 在当今信息经济时代,各种信息技术不断整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无论从各方面讲都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有价值的。将GIS技术引入到电子商务的开发应用平台、物流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中,将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电子商务 物流 客户关系管理

一、引言

随着Internet的不断普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发展信息产业、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培养信息建设人才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人们不仅需要利用互联网快速检索和交互使用各种社会经济、商务信息, 同时越来越迫切需求将这些信息与地理信息有机地匹配和结合起来, 以获得这些经济信息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以采集、贮存、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与人类生存、地区的发展和进步密切关联, 在我国已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

二、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是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按照地理特征的关联,将多方面的数据以不同层次联系起来,构成现实世界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模型分析方法,提供多种动态的地理信息,为辅助决策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1.GIS的特点

GIS具有其他信息管理系统所不可比拟的优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备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具体来讲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共同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这是GIS最显著的特点之一。GIS不仅具有管理属性数据的功能,还能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并且将属性数据集成到空间数据之上,不仅直观而且可实现两者互相查询。

(2)具备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由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集成以及地理空间模型方法的应用,使GIS具备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等功能,能够满足地理研究和辅助决策。

(3)具有丰富的信息:GIS数据库中不仅包含丰富的地理信息,还包含与地理信息有关的其它信息,如人口分布、环境污染、区域经济情况、交通情况等。

2.我国GIS的发展

我国GIS的起步较晚,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提出开展GIS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迅速发展,在理论探索、规范探讨、实验技术、软件开发、系统建立、人才培养和区域性试验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和进展。1994年4月,我国专门成立了“中国GIS协会”,此后又成立了“中国GIS技术应用协会”,加强了国内各种GIS学术交流,研制推出了Geostar、Citystar、MapGIS等具有自主版权的GIS软件。

三、GIS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 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 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互联网固有的特性既赋予了电子商务有别于传统商务无法比拟的优点,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和研究的深入,已经证明电子商务是必须以传统商务为基础,是不能脱离传统商务独立存在。

GIS虽然是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但它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是多学科集成。这种集成使GIS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融合和应用,为各种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和管理决策依据。特别是目前WebGIS的发展能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网络化需求。

1.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离不开传统物流,GIS使传统流通企业在运作方式、技术、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上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物流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将GIS引入到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中,符合GIS和电子商务的特点,也符合物流业的发展。

(1) 交通路线的选择。在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中,涉及到物质实体的空间转移,运输和仓储站中成本的70%以上,因此交通运输方式及路线的选择问题直接影响物流成本的多少。这都属于空间信息的管理,这正是GIS 数据管理的强项。

(2)机构设施地理位置的选择。对于供应商、配送中心、分销商和用户而言,需求和供给这两方面都存在着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此外供应商和分销商其服务范围和销售市场范围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因此物流设施的布局是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其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利润获取的多少。

(3)车辆运输动态管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 是20世纪产生的一项高科技系统。在物流领域,GPS能广泛地应用于各个环节,如用于汽车的定位、跟踪、调度,这样能极大地避免物流的延迟和错误运输的现象,货主可以随时对货物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定位管理。此外还能掌握空中交通以及铁路运输中有关货物的动态信息,增强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控制能力,提高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益和客户服务的水平。GIS能接收GPS数据,并将它们显示在电子地图上,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企业动态地进行物流管理。

2.数字城市――电子商务和运营平台

数字城市的核心是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地理空间信息科学的技术体系中最基础和基本的技术核心是“3S”技术及其集成。

数字城市是以空间信息为核心、以网络为支撑的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数字城市建设的任务就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充分采集、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种空间信息资源,建立面向政府、企业、社区和公众服务的信息平台、信息应用系统等。地理信息系统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它为城市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信息公共平台,进而实现城市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位置的整合和共享。

3.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

GIS作为一种空间信息输入、处理、存储、管理、分析和输出的技术,其应用的核心在于空间现象、过程和规律的可视化分析,表面上GIS与客户关系管理(CRM)不相关,但实际上,GIS 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历史的、现在的、空间的、属性的。通过这些可以获得客户资料以及与企业相关的综合数据,如用户的历史购买力、购买行为、年龄构成、地理分布;所在区域的交通状况、经济发展程度、消费水平等。从而帮助企业做出企业和客户的空间分布、物流、营销等方面的决策。组件式GIS软件,使GIS应用可视直接嵌入到CRM系统中,实现无缝集成;采用关系数据库,将GIS数据于CRM数据统一存储和管理。随着Internet GIS 技术的发展,GIS在CRM中的应用更加广阔。

四、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历史上是独立并分开发展的不同系统,但是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各种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大势所趋。无论从技术特征上、体系结构上、操作的可行性上来讲,它们的结合都是切实可行的,而且是有价值的。将GIS技术引入到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不仅开拓了GIS 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促进电子商务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

地理数据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测绘;数据;坐标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为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它是建立在测绘测量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库为数据源,是管理和研究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提供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具体过程可以看成是,对地球表面与空间地理进行信息数据采集、贮存、管理和分析的连续操作。在测绘方面的应用主要依赖于通过计算机建立存储,检索,显示以及制图的过程。在当今的信息社会.GIS因为有着基于它本身特点的优势。即是一种结合地理空间特征和统计信息的信息系统。使得它成为了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信息节点和基础设施之一。

1 GIS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1.1 GIS的工作原理

GIS主要是通过对不同来源不同形式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原变量的坐标位置,比如可以利用经纬度以及海拔来对变量位置进行标注,有时也利用类似于ZIP地理编码系统来定位变量在GIS系统中的坐标,再组织生成能够直接访问GIS的计算机数据库,通过不同的运营商将地图形式的数字信息转换成可以识别的图像或信息。

1.2 GIS的主要功能

(1)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 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信息采集、属性信息采集;地理信息输入;地理信息数字化;地理数据的编辑、验证、编码、规范和标准化;符号设计和地图修饰;地理数据入库。

(2)数据库管理功能 地理数据库定义、建立;地理数据库操作,包括数据检索、增加、修改、删除等;地理数据库维护、备份和安全;地理数据库更新和变更历史记录。

(3)空间查询和分析功能 图形属性双向查询。根据地理对象的图形查询相应的属性信息;按照属性信息的特点,查询对应的地理目标。

(4)制图功能 GIS可以根据地理数据库地图生成数字地图,并对数字地图进行整饰,添加图例、颜色和标注,为用户输出全要素地图;根据用户需要,分层输出各种专题地图;可以输出通过空间分析得到的结果图。

(5)地形分析功能 GIS通过构造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有关的地形分析。其中包括等高线分析、透视图分析、坡度坡向分析和断面图分析等。

2 GIS在测绘中的流程

2.1 数据的采集

GIS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无论是可见的还是不可见的,都是自然环境的一种表现模式,是数字化的现实世界,这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抽象和描述基础上。

由于计算机的数字化特征,空间对象须离散化的表达,即把空间对象抽象表达为点、线、面、体等具有位置和属性特征的地理实体。空间地理数据无论是来源于数字数据,还是来源于模拟数据,都需要与所使用的GIS软、硬件相兼容。模拟数据,需经过数字化才能输入到GIS中;常用的模拟数据输入方法有:手工数字化、自动数字化(包括扫描)和键盘输入等。计算机虽可阅读和存储数字数据,但输入的数字数据格式与所用的GIS软件不一致时,要经过数据格式转换后才能输录入。GIS数据采集与输入的同时,还实现数据编辑功能。数据录入和编辑就是各图层实体的地物要素按顺序转化为x、y坐标及对应的代码输入到计算机中。

数据采集方法:

(1)定位设备:野外测量:大平板、全站仪、GPS、移动测绘系统特点:精度高、效率较低适合范围:小范围GIS数据采集或局部数据更新;

(2)数字化设备:数字化仪、扫描仪、摄影测量设备特点:范围大,速度快使用范围:大面积GIS数据采集、资源普查等;

(3)数据交换:针对GIS数据采集中属性信息采用手工调查和数据处理工作复杂等导致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AUTOCAD数字化采集GIS数据的方法。研究了将实体的属性信息编码进行数字化调查的方法,解决了GIS数据在AUTOCAD图形数据库中存储的问题,以及将AUTOCAD下的GIS数据转入GIS的问题,将大大提高了GIS数据采集的工作效率。

2.2 数据的处理

(1)误差识别与纠正,包括地图和相片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以及由于地图或相片变形引起的误差;(2)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的转换,以保证所有的地理数据具有统一的投影和坐标系统;(3)数据结构转换,即根据数据输入格式和分析的需要,实现矢量到栅格或栅格到矢量的转换;(4)数据的综合概括,以删去数据中不必要的细节;(5)图幅边缘匹配,以便于相邻图幅数据的合并或跨图幅的空间分析。

2.3 GIS系统的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GIS与一般的计算机辅助制图(CAC/CAD)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GIS具有空间分析功能。GIS的空间分析是指以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形态为基础,以地学原理为依托,以空间数据运算、为特征,提取与产生新的空间信息的技术和过程,如获取关于空间分布、空间形成以及空间演变的信息。做好数据处理的预处理工作之后,GIS便可以利用得到的数据来进行空间分析,对图形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从空间物体的空间位置以及相互关联去对空间事物进行研究以及定量描述。

空间分析的步骤:建立分析的目的和标准;准备空间操作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操作;结合分析的目的和任务,对获得的新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评价和解释;产生最终的结果图和报表模型。

3 GIS在城市测绘中的具体应用

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法缺少快速、准确地辅助分析平台,规划设计者在工作中难以避免地从主观出发,感性地分析处理基础数据和信息,这种规划设计手法,一方面效率低、工作量大、易出现错误,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规划设计中重结果、轻过程,重物质规划、轻社会经济因素分析现象的产生,致使规划成果内涵不足、科学性难以准确把握。

而GIS快捷的数据获取能力、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正是城市规划业务所需要的。它与城市规划紧密联系在一起,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不可或缺的辅助决策工具。GIS在城市规划中不仅是数据库,也是强大的工具箱。使用了GIS系统,由此所得到的城市测绘数据十分的详尽和准确,极大地提高城市测绘工作的科学性。与以往的城市测绘工作相比较,具有很大的进步。而且,这种测绘方式是基于计算机的,计算机具有高速的运算能力和极强的逻辑能力,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提供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增加城市测绘方案的合理性。另外,因为是基于计算机的,它能够自动生成表格和报告.数据库的使用又使得删补和更新变得十分的容易。GIS的使用也增强测绘人员对自身工作目的的准确把握,即了结了如何做好测绘工作才能使得城市规划得以顺利进行。

4 小结

GIS依托于地理学和测绘学,利用其算法和理论对数据进行抽象变换和处理,对城市测绘工作的精度和效率都有很大的提升。本文对GIS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它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性,随着GIS技术的优化和发展不仅给测绘工作打来了很大的方便,而且进一步推动了控制测量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昊秀芹.ArcGIS 9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2]马蔼乃.发展中国遥感与地球信息系统的战略[J].测绘科擘,2011(2):7-10.

地理数据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信息数据 数学模型

Abstract: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s acquisition, storage, geographical spatial data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t tools, techniques and discipline, to map, graphics, or the data form said the result of the treatment, in national economic and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re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Key words: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space information data mathematical model

中图分类号: 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融合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用来存储和处理空间信息的高新技术。其研究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用GIS系统来处理用户的数据;二是在GIS的基础上,利用它的开发函数库二次开发出用户的专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把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城市建设、企业管理、居民生活对空间信息的要求,并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功能,为土地利用、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提供辅助决策,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

GIS是将地面的实体图形数据和描述它的属性数据输入到数据中,即数据采集和编辑修改,最终建立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

2.2制图功能

建立地理信息系统首先是将地面上的实体图形数据和描述它的属性数据输出到数据库中并能编制出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图件。GIS不仅可以为用户输出全要素地图,而且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分层输出各种专题地图,

2.3查询管理功能

地理对象通过数据采集与编辑后,形成庞大的地理数据集,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来进行空间数据属性的查询,同时可以看到地图上表示的查询结果。

地理信息系统大多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属性数据库管理模块的主要功能是用户定义各类地物的属性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空间数据进行制定规划和决策。

3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例

3.1地理空间数据管理

主要是对以多种方式录入的地理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库管理、更新、维护、进行快速查询检索,以多种方式输出决策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为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计、城市交通等部门提供测绘保障服务。

3.2综合分析评价与模拟预测

GIS不仅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还可以将对现实世界各个侧面的思维进行评价,得到综合分析评价结果;也可以将自然过程、决策和倾向的发展结果以命令、函数和分析模拟程序作用上这些数据上,模拟这些过程的发展,对未来的结果作出定量的和趋势预测,对比不同决策方案的效果以及特殊倾向可能产生的后果,以作出最优决策。

3.3空间分析和查询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包括空间特征的几何分析、数字地面模型分析、网络分析、数字影象分析和地理变量的多元分析。这些分析功能为分用户提供了解决多种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地理对象的图形查询相应属性信息;按照属性信息的特点,查询对应的地理目标。空间分析的目的是解决某类与地理空间有关的问题,通常涉及多种空间分析操作的组合。

3.4地图制图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是从地图制图开始的,因而GIS的主要功能之一用于地图制图,建立地图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为用户输出全要素地形图,而且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分层输出各种专题,更重要的是由于GIS是一种空间信息系统,它所制作的图也能够反映一种空间关系,可以制作多种立体图形,而制作立体图形的数据基础就是数字高程模型。

3.5建立专题信息系统和区域信息系统

专题信息系统具有有限目标和专业特点,系统数据项的选择和操作功能是为特定的专门目的服务。这类信息系统主要以区域综合研究和全面的信息服务为目标,可以有不同的规模,其特点是数据项多,功能齐全,通常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3.6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合的应用

遥感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信息源。目前大多数GIS系统已揉进图像处理功能,并把它作为其中一个子模块。通过使用自动影像匹配和自动目标识别技术,处理卫星和航空飞机实时获得数字影像,可以将正影影像叠加到数字地图上,提供现势性很强的地形数据。

3.7属性数据的综合及融合

现有的GIS中,属性数据只是用于检索和查询或进行简单的统计。在众多项的属性数据中,有时将几个属性项的属性数值加以综合,构成具有某领域特定意义的新属性项的新属性值,这种综合是经过某领域研究人员深思熟虑的综合分析,用数量表示某领域问题的综合概念和结果特征。因此在数据融合前,必须把定性数据定量化,然后筛选出独立、有用的变量,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和模型单元,确定地质异常临界值大小,根据它对未知单元进行异常圈定和异常评价,最后利用GIS其显示结果。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将向着数据标准化,系统集成化,平台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方向发展,GIS的应用范围将不断发展不断拓宽,在国防与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建文,阉积惠.地理信息系统及资源信息综合 地质出版社,1993

地理数据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实现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农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用户也在不断地增加,从而推进了配电网规模的扩大。在现行的电网系统下,其结构呈现日益复杂的状态,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电力系统的需求,因此,必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将地理信息与电网数据进行有机融合,为配电网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地理信息系统

1.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是以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为支撑,处理相关的空间实体信息及其属性,并且通过属性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有效连接,加强对地理信息的管理,为供电企业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与其他的管理信息系统相比,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其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由数据输入设备、数据输出设备、数据传输设备、数据存储设备等方面组成。

1.2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有: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等,其通过对地理数据的输入和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来完成整个工作过程。通常情况下,常见的纸质地图、文字以及非数字形式的资料,都必须转换为数字形式,才能为计算机存储、识别和处理。实现从图形到数字的转换过程,称为数字化。在当前,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数据来源。此外,采用GPS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定位地球表面的任何地点,采集原始的地理空间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层”中。将不同的“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最终将地理信息输出。其中,对于不同图层构成的地理信息是不同的,有社会因素、植物分布、工程地质、土地利用现状、基本情况,在实现应用的过程,要对构成的全部状况进行研究。

1.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

用于查询空间信息、时间信息、车流信息、路面质量、沿路环境、居民分布等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已得到推广,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相互关系。

2.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首先,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要以配电网管理工作的方便性为基础,不仅要保证系统输入数据的直观化,而且还要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以合理、有效、实用的输出方式,促进系统稳定运行。所以,在设计系统时,一方面要考虑到系统功能的丰富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配电网系统的复杂性、多变性,结合其工作节点又多又分散的特点,着重考虑系统设计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另外,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还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加强对现代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业务管理和扩展的需求。因此,在实际实施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设计时,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以及先进性,这是系统设计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第二,加强对系统安全性和维护性的考虑,确保系统不被破坏,并以此为原则,提高系统的实用性,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将系统开发和应用成本控制到最低。

3.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通常情况下,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包括三大集成部分,分别是前台客户端、SCADA以及后台服务器端,在系统中,主要以分布形式的体系,呈现出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首先,前台客户端,其可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这样,就方便于每个用户,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登陆,从而进入配电管理系统。其次,对于SCADA数据,其主要是用来促进地理信息系统与SCADA系统的一体化运行,从而为用户提供有效方便的实时信息。还有,后台服务器端主是为了完成属性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有效连接,这是因为应用程序和地理图层文件都建立在这个服务端。

4.配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首先,关于GIS平台选择。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其涉及到的技术多,而且复杂,如:数据库、图形处理技术等等,所以要加强对现代先进技术以及实用商品的应用,加强对系统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其功能的实现。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所采用的是地理信息桌面平台,这个系统平台,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工具型桌面开发软件,主要是通过数据与地图的结合,以数据的形式,达到思维的可视化,从而针对具体的情况提供一种对应的决策支持方式。与其他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的平台相比,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灵活、简单、精致,对硬件环境没有过高的要求。另外,通过地理信息平台,一方面,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和数据管理系统中运行,便于对各种格式的数据进行访问,另一方面,还可以其与现有硬件的连接,借助于相应的开发语言,将地图作为处理对象,进行合理调用。

其次,关于数据库的设计实现。对于系统来讲,数据库对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想保证系统建设的成本和速度,就需要加强对数据库的应用和实现,并且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所以,整个系统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要以设计的数据库为基础,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数据种类繁多,且复杂,必须要加强对这些数据的合理组织,通过分析整合,使之成为有效信息,这也是当前系统设计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第三,关于属性数据库中的数据表的管理。所谓属性数据,简单来讲,就是对空间实体特征进行简单描述的数据信息,如:数量、名称、说明以及编号等等,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实现系统的分析和查询功能。

第四,关于对空间数据库的图层处理。在配电信息系统中,要针对数据不同的特点和特征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并且通过点面形式进行分层处理,结合配电网的相关信息,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建立适合于本系统的图层信息空间。然后,将各个地理图层叠加,形成完善的配电网信息图。

第五,关于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连接。在连接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时,要利用特殊程序,把空间实体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将其与属性数据进行有效的连接,结合关键字的对应,对图形对象作为媒介,进行信息的交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