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矿业产业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矿业产业概念范文1
>> 循环经济模式分析 宁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探析 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初探 试述矿业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模式:经济增长新观念 煤炭企业实现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 企业循环经济模式与实践发展 论循环经济模式下新农村建设 鲁北化工集团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循环经济模式下包装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我国县域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 新形势下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 浅谈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绿色物流发展 工业区循环经济模式初探 山西煤炭企业实施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成长特征研究 龙桥铁矿的矿业循环经济模式 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研究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环境会计概念框架 燃煤电厂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石井邦宜.20世oの日本h境史[M].|京:bIh境管理f会,2002.
[4]物のI理及び清撙碎vする法律[EB/OL].1970[20160613]..
[5]h境基本法[EB/OL].1993[20160613]..
[6]h境基本[EB/OL].1994[20160613]..
[7]循h型社会形成推M基本法[EB/OL].2000[20160613].
[8]近藤加代子,谷正和.循hから地域をる:自然循h型地域社会のデザインに向けて[M].福:海B社,2010.
绿色矿业产业概念范文2
关键词:信息化 数字化 矿山
中图分类号:T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090-01
1 国内矿山信息化现状及特点
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不仅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和科学的进步,更给矿山企业指明了方向。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矿山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矿山进行合理开发已经成为了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矿山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势头,大大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开发,促进了矿山企业科学有效的管理。 近年来,我国矿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面临着的问题也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化建设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功能单一、各系统数据各自独立、互不共享,利用率极低。
(2)各信息系统数据传输格式(接口协议)缺乏行业标准,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孤岛”的现象。
(3)多数系统平台功能不完善,没有应用最新信息技术,如:安全与生产系统集成、三维可视化、远程网络平台等。
(4)矿产资源利用水平不高,全国全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50%,比发达国家低10%~20%。
(5)来自国外市场的高产、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矿产竞争激烈,为此,我国矿山企业降成本、提质量、抢市场面临着严峻形势。
2 巴润数字化矿山概念及内容
2.1 概念
“数字矿山”一个层次是将数字矿山中的固有信息(即与空间位置直接有关的相对固定的信息,如地面地形、地质、开采方案等)数字化,按三维坐标组织起来一个数字矿山,全面、详尽地刻画矿山及矿体;另一个层次是在此基础上再嵌入所有相关信息(即与空间位置间接有关的相对变动的信息,如储量管理、机电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等)组成一个意义更加广泛的多维的数字矿山,更好的开发建设矿山。
总的来说,“数字矿山”是在标准的时空框架下对真实矿山整体及其相关现象的数字化再现,将最终表现为矿山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与高效、安全、绿色开采,实现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无人采矿与遥控采矿,以及矿山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2.2 巴润矿业数字化矿山建设内容
矿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是仅仅实施一套ERP系统,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化体系,应该由横向、纵向两个方面组成:横向要覆盖供、产、销,以及财务、人事、设备维护、项目管理等各个环节,纵向应该能从最底层的生产设备、生产线及物料控制系统,一直向上延伸到企业的最高决策层。一个真正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必须是一个全面、完整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包括如下的五个层次:
一级系统:设备控制系统
二级系统:过程控制系统
三级系统:生产执行系统 (MES)
四级系统:资源计划系统 (ERP)
五级系统:企业间管理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
巴润矿业“数字矿山”涵盖的业务主要有地测采管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等。这些业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结合巴润矿业企业信息化现状和实际需要,宏观把握、统筹规划,制定出基本框架和总体建设目标,分阶段、分步骤地稳步推进。目前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以下系统:地测采管理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执行管理系统;支持矿产品物流业务的应用系统、矿车调度运输系统、支持一级核算模式的财务管理系统及在数据集成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经济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
3 结语
如今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让整个全球都进入了高速的信息时代。然而管理信息化也成为了企业管理走向信息化的必然之路。目前来说我国矿山管理种的应用还处于摸索和探究阶段,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如今矿山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走向信息化推进,这不仅是一项长期的发展工程,更是一项远大的发展前景。只有对我国矿山管理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时找出,并通过合理性分析,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矿山管理信息化的稳定以及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国清,胡乃联.矿山企业ERP系统实施方案研究[J].金属矿山,2004(1).
[2] 李学锋,谢长江,段希祥.我国矿山信息化现状及发展途径探讨[J].矿山研究与开发,2004(6).
[3] 王军锋,黄勇.矿山信息化的主要问题与关键因素[J].采矿技术,2004,4(3).
[4] 雷胜利.浅谈矿山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技信息,2008(21).
绿色矿业产业概念范文3
摘要:建设数字矿山以成为21世纪矿山发展的潮流.本文介绍了我国数字矿山的建设现状,对我国今后数字矿山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数字矿山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1.数字矿山
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数字地球——展望21世纪我们这颗行星”的演讲中提出了数字地球这一概念.随后,我国也提出了数字中国的概念.在此背景下,为了拓展矿山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促进矿山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降低决策的风险性、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建设数字矿山的构想.
数字矿山(Digital Mine),又被称为DM.目前,对于数字矿山这一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吴立新教授认为,DM是对真实矿山整体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认识与数字化再现,是一个硅质矿山,是数字矿区和DC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M的核心是在统一的时间坐标和空间框架下,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类矿山信息,将海量异质的矿山信息资源进行全面、高效和有序的管理和整合.DM的任务是在矿业信息数据仓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空间分析、数据采矿、知识挖掘、虚拟现实、可视化、网络、多媒体和科学计算技术,为矿产资源评估、矿山规划、开拓设计、生产安全和决策管理进行模拟、仿真和过程分析提供新的技术平台和强大工具.而东北大学王青教授更为通俗的解释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手段,把矿山的所有空间的和有用的属性数据,实现数字化存储、传输、表征和深加工,并应用于各生产环节、管理和决策中.
对于数字矿山建设,目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5种观点:1)数字地球观点:认为数字矿山是数字地球的分支,与数字城市、数字农业等同类,强调数字地球的指导和GIS的作用.2)地质模型观点:认为数字矿山是矿山地质的数字化模型,强调对地质实体的模型建立、模型的互动性和地质属性的精细度.3)信息管理观点:认为数字矿山是企业的神经系统,数字矿山应以MIS为主,强调信息流、业务流、知识管理、协同工作环境和决策支持.4)监控系统观点:认为数字矿山应以监控系统为主,强调管控自动化.5)工程应用模式:认为数字矿山是矿山专业应用系统的集成体,强调应用系统的整合、数据共享和整体实用性.而当前,我国建设数字矿山,更能降低矿山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化解矿山风险隐患,增强安全系数;合理开发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国际上数字矿山的发展动态
数字矿山自提出以来就在发达国家引起了重视,并建立了长远计划.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加拿大就开始研究遥控采矿技术,目标是实现整个采矿过程的遥控操作,现已研制出样机系统.并且,加拿大计划在2050年实现无人矿山的建设,通过卫星实现矿山自动控制、自动破碎和自动开采;芬兰采矿业也宣布了智能化采矿的目标,组织成立了28个专题研究.瑞典也制定了面向矿山自动化的“Grountecknik2000”战略计划.
在数字矿山的应用软件方面,澳大利亚的Maptek公司开发的Valcan软件系统和Surpac MINE GROUP公司开发的Surpac软件系统等都用着广泛的应用.
3.我国数字矿山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矿山还处在矿山信息化(DC)的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大多数矿山企业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可共享的信息量少,信息流向无序且单一.这些都造成了矿山企业没能形成信息化决策和矿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规模优势,严重地影响了矿山企业的市场竞争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国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处在3个层次.
(1)第1层次——无路无车
一部分企业经营状况较差,不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还有企业,领导层观念老化对矿山的信息化建设.这都导致矿山企业没有信息化的设备和人才.
(2) 第2层次——有路无车
部分企业经济基础较好,购置了大量先进的信息化建设的设备,但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够,没有相关配套的专业软件支持,虽然有先进、齐全的设备做基础,但无法有效利用,导致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仅仅停留在表面工程.
(3) 第3层次——车货不一
一些矿山企业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较合理的投入,但由于对全局把握不够,导致各子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有很大提高,但整体效果不佳.
而较为理想的局面应该是车货统一,在各矿、局、省、全国按4种模式来组织矿业信息化建设,并且要按照DE和DC的要求和规则逐步建立DM,这是矿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4层次,也是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矿山企业的努力方向.
4.我国数字矿山的发展趋势
针对我国数字矿山建设布局不均衡的现状,我国应制定如下战略对策:
( l )更新观念,培训人才: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各类人才培训,尽快进行观念更新,使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和协同配合DM建设.(2)加大经费投入,组织科技攻关:政府、企业要高度重视和联合投入,通过设立持续稳定的“数字矿山”资金来支持DM创新研究,组织层次不同、范围不同的科研攻关与技术推广.(3)形成优势合力,稳步健康推进:有关高校、院所和矿山企业之间、不同高校和学科之间要优势互补,加强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实施DM战略,力争实现我国矿业产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使我国的矿山和矿区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杨志勇.露天矿数字矿山建设思路探讨[J].露天采矿技术.2012(1)
[2]梁宵,袁艳斌,张帆,夏文钊.数字矿山应用及其现状研究[J].中国矿业.2010(9)
绿色矿业产业概念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舆论宣传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正式提出是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该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综上所述,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有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集团公司打造低碳经济现状
近年来,金川集团公司立足采、选、冶、化、深加工联合配套工艺不断通过开展增收节支、节能降耗和“科学指出,杜绝浪费”等一系列科学发展观实际活动举措,不断提升优化产业链,倾力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初步建立了三厂区循环经济圈,一批羰基镍、羰基铁粉、海绵钛、精密铜板带材项目、金川太阳能公司等先进产业群诞生。与此同时,公司还在循环水利用上大做文章:“十一五”以来,全公司累计斥资5.7亿元用于节约综合技术改造,建成了5万吨/日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程、800吨/日含镍废水处理站,实施了污水综合利用工程、排水系统改造含金属高盐类废水处理改造、酸性废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系统改造等项目,这些项目的运用,仅2010年就处理中水利用量达到1300万吨,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近90%,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金属产品总量由过去的不足5万吨增加到了去年的50万吨,产量增长了10倍,而用水只有6300多万方米。第一硫酸车间挖潜技术改造、70万吨/年硫酸工程、15万吨/年亚硫酸钠扩建、第三硫酸车间系统扩建、铜冶炼烟气综合治理以及回转窑烟气配气制酸等项目的相继投产,为实现“蓝天碧水工程”奠定了基础,充分利用二氧化硫烟气年度生产硫酸220万吨/年;镍都实业公司的白烟灰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获得了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一等奖。作为中国镍钴生产基地和钯族金属提炼中心,这只是低碳经济模式转型过程中的一瞥。纵观金川集团公司立企业于民,造福于客户、员工和人民的“三个四”发展战略布局,从当前公司在全球行业内的发展形势来看,低碳经济还在员工意识里没有彻底牢固扎根,管理思路上正待进一步强化、细化,发展模式仍然存在不足。
2实现低碳经济下金川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1成立节能减排委员会,制定公司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公司应根据厂情成立节能减排委员会,委员会主任应有公司副总兼任,下设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研究所和节能降耗办公室,负责节能减排计划、批准节能减排项目和落实节能减排费用,从规划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确保“科学指出,杜绝浪费”主题管理活动以及根据工作内容开展的活动有人组织、有人监督考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各二级单位有任务、有目标、有计划地合理制定成量化指标,予以督导并落实活动的进行情况。
2.2培养低碳管理人才,促进企业管理
集团公司可联合国内外高校、知名企业或者低碳研究机构培育低碳管理模式下所需人才,为公司量身打造适合时宜的管理制度,积极引导和带动各单位卓有成效地开展“低碳工作”,消除国企员工“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思想观念,减少高排放、大浪费现象,使管理正规化、有成效。
2.3建立绿色财务战略体系,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
由于低碳经济与现行部分厂矿的“高能源、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模式有显著区别,它需要公司在相关的技术领域进行投资,且尽可能改变原有生产模式。但是,有可能无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产品在经济转型中获得优势后才能带来竞争力,这期间,经营者要有坚决为环保付出的思想,义无反顾地将促进低碳产品的消费和低碳社会的构建纳入企业使命,同时将现行以利润最大化为主导的财务目标修正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绿色财务管理目标,并通过企业文化和制度两条途径保证目标和使命的实现。
2.4加强监督检查,做好过程监管
建立健全监督人制度,受政府机构委托,该监督人是受过专业教育及专门培训的人士,同时对全公司进行临时性和经常性的生产经营情况检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立即予以制止并提出改善措施,情况严重,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事故的,交由行政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5强化舆论宣贯,营造低碳氛围
集团公司要极力加强做一名低碳员工的宣传。借助媒介和网页解读国家低碳经济政策,以及最新低碳产业发展情况,适时举办一些参与面广的低碳知识宣讲会、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图片展等。着力向生产操作岗位员工灌输低碳经济,并在工作区域内悬挂醒目的宣传标识,引导员工投身于低碳建设、热衷于低碳建设,为公司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
3结语
2009年9月17日,国务院总理在兰州金川科技园视察时说:“金川要把矿产资源吃干榨净。”这是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终结局。但关键是,我们要想方设法把循环经济这个过程把控好,最大限度地聚金川矿产资源之金、资本之金,汇纳人才之川、技术之川、文化之川,广聚八方之力,将低碳经济进行到底,实现持续发展,打造长青基业。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需要落到现实的行动。除文中论述之举措外,实践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探索研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不断探索新对策,为金川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马艳,严金强.经济发展方式与低碳经济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11(1).
[2]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J].世界环境,2008(2).
[3]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10).
绿色矿业产业概念范文5
关键词:文化资源;产业化;开滦模式
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高、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的朝阳产业。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创造物质财富和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之一。开滦煤矿是清代中创办的企业,享有“中国近代煤炭工业源头”和“中国北方民族工业摇篮”的美誉。百年开滦积淀的文化资源极具典型性和稀有性。近年来,开滦加快自身特有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提炼和创新,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不断壮大文化产业规模,以开滦模式成功践行“文化强企”、“促进文化事业”和“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之战略,破解出资源型企业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密码。
一、开滦模式的内涵
开滦在文化产业开发建设实践中,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为“容器”,用活有形和无形两种文化资源,运用文化创意新思维激活矿业遗产保护,坚持“保护与展示”、“改造与再利用”、“提炼与创新”相结合,探索形成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三种模式。
主题博物馆模式:2009年落成的开滦博物馆,运用多项高科技手段,实现了集“保护、研究、传播、展陈、追忆工业文明、科普教育、休闲体验”于一体,挖掘和收藏了近现代万余件珍贵的历史文物,真实再现开滦首开中国路矿之先河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等。
典型遗址保护开发模式:开滦以国家级矿山公园建设为载体,遵循“有效保护、科学展示、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原则,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对开滦首创中国近代工业典型的“几个第一”遗址、遗迹加以保护性修缮与开发,以典型遗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展现中国百年近代工业文化。
创意、休闲、艺术体验与商业服务模式: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景区中,利用始建于19世纪初期的老厂房,以突出工业符号和特色的建筑视觉品质和景观环境设计理念,巧妙打造成“KMA开滦魔力之地”文化创意休闲园区。形成了以“中国音乐城”为主流业态,集音乐培训、乐器展示、影视创作、版画制作、景观设计、会展服务、广告设计、休闲服务等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区,成为品味高端、内容高雅、创意创新、商业服务综合配套的文化产业市场运营空间。
开滦模式实现了由典型的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创新型转化,实现了开滦博物馆、工业遗迹遗址保护等文化事业项目与文化产业项目的巧妙对接与融合。其核心是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出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国近代工业文化旅游产业雏形。
二、开滦模式的成效
开滦模式即工业文化资源旅游化,旅游文化产品化。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实现了集旅游观光、理性追忆、休闲休憩三位一体,使厚重的工业历史文化和别具特色的城市本土文化实现落地,并转化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形成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支点,实现文化旅游、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共生、互补和多赢的良性循环。
绿色矿业产业概念范文6
一、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可持续发展课题的紧迫性
(一)石嘴山市是西北地区一个因煤炭产业而兴的重要能源基地
石嘴山市地处宁夏北部,属内陆边远山区。2001年底全市总人口6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7.6%;国土面积445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可耕荒地6.7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5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6.5亿元,第二产业29.5亿元,第三产业14亿元;总产值70.3亿元,工业销售产值 亿元,工业销售收入 亿元,工业利税总额 亿元。2001年煤炭产业总产值为13.7万元,占全市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7%;职工人数为40825人,占全市在岗职工总数人的30%。按照国际城市的职能划分,石嘴山市主导产业职工占职工的总数远远超过了15%,故石嘴山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
石嘴山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广,储量大,主要种类有煤炭、硅石、石灰岩、粘土等。其中,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煤炭探明储量25.12亿吨,保有储量21.07亿吨。石嘴山地区煤炭开采悠久,远在明清时期就已在汝箕沟地区进行煤炭开采,但由于生产条件原始落后,产量很低,并无什么规模。1949年,石嘴山地区煤炭产量只有1.75万吨。只有到1958年建立矿务局以后,采矿业才得以快速发展。随着矿区建设队伍的进入和生产能力的形成,煤炭产业渐成气候。依矿而兴、先矿后市。石嘴山于六十年代建市,近四十年来该市以煤炭生产为主线,已建立了完整的地面保障系统,包括电力和水的供应、设备的制造和维护、运输系统以及相应的管理系统,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随着煤炭产业的发展,石嘴山地区聚集起大量的煤炭职工和他们的家属,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区,围绕着煤炭产业及职工、家属的生活,通信、运输、、文教、卫生、商贸、餐饮等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该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该市在八十年代逐渐发展成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
石嘴山地区的煤种较为齐全,有无烟煤、气煤、焦煤、瘦煤、贫煤等。太西煤因具有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高精煤回收率、高机械强度而闻名于世。多年来,石嘴山市的资源开采业构成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不但给国家建设提供了原材料、能源等基础产品,而且还提供了可观的利税,累计上交国家利税 亿元,仅2000年就上交国家利税 多亿元,此外,国家还拿走了原煤差价4000多亿元,太西煤出口创汇 亿美元,投入产出比是1比 。
从石嘴市的发展形成来看,煤炭产业是该区域的主导产业。煤炭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最高时期达到 %。在该市的发展形成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尽管有其他产业部门的先后出现,但煤炭产业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由于煤炭资源开采成本不断增加、基地生态系统逐渐脆弱、加之国家能源的结构调整,引致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系统稳定性不断变差,从潜在的危机来看,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储量是有限的,开采一点就少一点。一旦煤炭挖完了,或者接替资源不足,而新的主导产业又没有很好地培育和发展起来,那么资源的枯竭将容易造成产业衰败,进而导致城市的衰败,使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
(二)煤炭产业在石嘴山市已有由主导性优势产业沦为弱势产业的趋势
当今在中国能源结构优化,强调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消费比重上升,因此,煤炭消费比重下降的趋势是无法避免的。能源市场对煤炭工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煤炭的质量上要求高标准,产品要低灰、低硫、高热值,而在煤炭的数量上没有更多的需求。美国曾对征收二氧化碳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过研究,受到打击最大的就是煤炭行业,由于用户对优质能源选择增加,相当多的用煤户转向用油或气,将减少对煤炭的需求,导致更多的煤矿关闭。煤炭是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有的区域有煤炭资源,有的区域就没有。各地煤炭资源储藏的条件和煤质也各不相同。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煤炭产业将经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这是由其自身的发展所决定的。
煤炭产业的发展规律符合行业生命周期。经过勘探和评估,投入开发,在初期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包括矿井建设和大量的地面工程,开始形成生产能力,这就是初始期的情况。在地面工程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随着矿井建设速度的加快,煤炭产量迅速上升,煤炭产业进入了成长期。随着基本建设的结束和配套工程的完善,煤炭产业达到了设计的生产能力,开始进入了成熟期。随着煤炭储量的下降,开采条件恶化引起了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煤炭产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煤炭作为一种商品,不论是哪一个国家生产的,还是哪一个地区生产的,都在市场上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些地区生产的煤炭由于质量低或价格高等原因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其结果是加速了该地区煤炭产业的衰退。一个地区的煤炭产业必然要走向衰退,只是时间的早晚和速度的快慢罢了。当煤炭产业走向衰退时,必然会影响到该区域的经济系统的发展。
石嘴山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国有矿山有2/3进入中老年期,资源逐渐枯竭,有多座矿山即将闭坑和面临闭坑的威胁。仅就资源存量来看,太西集团区域现有煤炭储量5.5亿吨,年开采量600万吨,按现有储量上最多能开采40年。由于无序竞争现象难以得到有效的遏制,造成石嘴山市煤炭开采成本不断加大,煤源开采周期还有可能要缩短。另外,矿山多数地处偏僻山区,“办社会”的负担远比其他企业要重,不但要办为企业自身服务的社会事业,而且要为所在社区承担社会义务。如太西集团现有学校27所,21所。由于缺少区位优势,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家属子女就业都比较难。有些矿山城镇,矿业几乎是惟一的支柱产业,城镇建设负担基本上都压在矿山企业身上。矿山企业的市场环境也是日益趋紧。据估计,石嘴山市煤炭产业的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约落后20年,劳动生产率相差近百倍,资源回收率比发达国家低10%-20%。企业技术装备普遍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从全国的形势来看,由于矿业普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家的、民间的、外商的资本目前都不太愿意投向矿业。我国矿业的投资环境,特别是非油气矿产投资环境,被国际矿业界认为是最差的国家之一。1999年世界大跨国矿业公司在全球投资的116个大型非油气矿产开发项目,中国一个也没有。由于勘查工作滞后,造成后备矿产储量下降,保证程度降低,新建矿山寥寥无几。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45种主要矿产中保证需要的只有23种,到2020年则仅有6种,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从石嘴山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市区域经济系统中多种产业共同发展或主导产业出现了转移,煤炭产业有逐渐从主导产业的地位上退下来的趋势。全市煤炭产业产值由 年占全市工业总值的 %,下降到目前煤炭产业产值所占比重 %。从具体的煤炭企业来看,如太西集团是全国520家重点国有企业之一,在宁夏经济规模列第五位,工业增加值列全区第二位,是宁夏十大优势骨干企业之一。但表象上的辉煌难以掩盖潜在的危机,市场竞争日趋加剧,资源优势逐步减弱。在创造了50年的辉煌之后,将最终为煤所困。加之多年来企业办社会,造成企业社会负担愈来愈重。集团内现有一万多待业青年,一万多退休职工,企业岗位冗员严重,设备闲置现象不断加重,各类矛盾将不断出现。
(三)煤炭产业一旦沦为弱势产业必然严重冲击石嘴山市的经济发展
煤炭产业是石嘴山市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起、发展和衰退都将深刻地影响整个系统的发展。煤炭产业对石嘴山市的影响并不在于具体形态的产品煤炭上,因为具体产品的需求很容易通过国内外市场来满足。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地方上的财政收入、给环境造成污染等方面。煤炭产业在石嘴山市整个经济系统中的地位,决定着煤炭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系统中具有高关联度,煤炭产业的衰退必然给系统造成冲击。当煤炭产业占有主导地位时,这种衰退减少了对劳动力和第三产业的需求,并且减少了地方财政的收入。人口系统因就业机会减少而引起获取报酬的减少,也导致了对第三产业需要的下降。在这种双重影响下,对第三产业的有效需求明显下降,这将加剧第三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人口系统所得报酬的再次减少,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将迫使政府减少对城市基本设施建设的投入,减少对事业、卫生医疗、城市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的投入,造成市民生活质量的下降。市民生活水平的降低可能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接受良好的教育,影响该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照此下去,很难设想后果将会怎样,但可以肯定将是灾难性的。
煤炭产业发生衰退时,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是个共性问题,也是第一位的问题。石嘴山市煤炭企业职工的收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是各行业中最高的。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矿工收入的增长幅度却成为全社会较低的行业之一。据统计,很多煤炭企业矿工的月收入只有五六百元。矿工劳动条件十分艰苦,关节炎、矽肺病等职业病近年有上升趋势。突发的安全事故也主要发生在矿山。由于矿业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本要素投入,“洞老山空”是迟早的事。石嘴山市近百个矿山面临闭坑威胁,将直接影响到上万矿工和近10万家属的工作和生活。由于没有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矿山补偿基金”,企业难以转产,这部分矿山职工已形成社会最贫困的阶层,他们比其他贫困人口更艰难。大武口区朝阳办事处红旗居委会居民绝大多数是宁夏煤炭基建公司的职工或家属,我们在该居委会的822户居民中随机抽取30户,重点就家庭人口、就业状况、居民月人均收入及收入的主要来源、职工下岗情况、居民的住房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这30户居民户均人口为3.53人,目前实际就业人口有19人,平均每两户就有一名失业下岗职工,被调查的居民中平均每月人均收入226元,其中人均收入在160元以下的居民家庭有4户,占被调查居民家庭的133%;人均收入在160元至250元的居民家庭有13户,占43.4%;人均收入在250-550元的居民家庭有6户,占20%;人均收入在350元以上的居民家庭有7户,占23.3%。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有20%的居民靠工资,50%的居民靠退休金生活,还有20%靠处出打零工维持生活,另外还有10%的居民家庭靠下岗生活补贴金维持温饱。且据有关方面预测,随着部分煤炭企业的效益下滑或破产,石嘴山市矿区居民生活困难将进一步加重。矿工一旦失业,既不如综合性城市中的贫困人口有较多的谋生门路,又不如贫困农民还有一小块土地可以安身立命,极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无产者”。加之矿工和矿工家属人群分布集中,所以更容易影响社会稳定。
(四)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在全国具有普遍意义
据最新统计,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地级市79座,地级区盟7座;县级市100个,市属县级区25座;县城179座,建制镇36座。全国地县两级城市663座,矿业城市占了27%,全国未建市县级行政单位1682个,矿业县占了10.6%。在这426座矿业城镇中,处于成长期的84个,鼎盛期的291个,衰退期的51个。2000年,依托百年老矿东川铜矿建立起来的云南省东川市,由于资源枯竭,替代产业建设未能见效,不得不撤销了地级市建制,成为“矿竭城亡”的第一个实例。矿业开发既给城市带来了财富和物质资源,又因废石、废水、废气和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给矿业城市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地质环境恶化、土地复垦任务艰巨则是许多矿业城市面临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10.6%提高到1999年的31%,400多座矿山城镇的兴起可谓功不可没,这是矿业为我国城市化作出的特殊贡献。由于矿业城市多是在荒无人烟或人烟稀少的穷乡僻壤,都是在偏僻落后地区兴起的,其中很多又是老、少、边、穷地区。因此,矿业城市的兴起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区域经济格局,对于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这些昔日的辉煌渐成历史,如今的矿业、矿工、矿山和矿城,即“四矿”问题就像迟暮的英雄,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四矿”问题直接涉及的城镇人口有1亿之多。有人将“三农”、“四矿”并称,颇为中肯。“四矿”问题如处置失当,不仅会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直接关乎我国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高度重视和解决“四矿”问题,有着非常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的工矿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煤炭城市。这些煤炭城市大都是以煤炭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为支柱产业,煤炭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除少数几个城市外,一般都在20%~60%,煤炭工业职工及其家属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也在30%~70%。因此,研究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二、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实现可持续应遵循的原则
石嘴山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解决“矿竭”而不“城衰”的问题,说到底是资源开发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问题。以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为基础和重要驱动力的石嘴山市,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使资源在开发结束后,仍能维持当地人口的长期生存,这就要求石嘴山市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与城市建设协调,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利用资源,同时更要适时调整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经济发展,协调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构建良性城市系统,为长远发展提供条件。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结合石嘴山市的具体实际,我们认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必须树立开发与保护并举的观念
由于煤炭资源不可再生,煤炭资源开发要长远和眼前利益兼顾,规模适度。首先,要对重要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不是“有水快流”的问题,而是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正确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保持一定的矿产资源储备,同时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以保证资源的合理、有序、永续利用。尤其是,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利用的思想,不仅要对各种伴(共)生矿床和有用元素进行综合开发,而且要对资源开发和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副产品及废弃物,如煤矸石、矿井水、煤渣、煤层气和洗煤泥等,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变废为宝。其次,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全国生态安全。必须以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重要前提,既要考虑到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
(二)必须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任何城市经济体系中,自始至终是一个主导产业是不可能的,它必然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更替,原来的主导部门可能成为现在的辅助部门,矿业资源型城市更如此。如果矿业城市的主导产业衰退,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出现主导产业“断档”局面,就会发生矿竭城衰的现象。因此,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产业结构适时、有效的调整。
(三)必须变资源导向型战略为市场导向型战略
矿产开发不应是封闭的、单一的,而是开放的、多样化的。资源作为一种初级生产要素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正日趋减少,而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却越来越重要。因此,要想获得较快的发展,不仅要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还要改变过去那种对当地资源的高度依赖状况,从资源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战略,即从“我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必要时,还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消费市场。也就是说,“市场导向”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当前市场上缺什么我就发展什么”,或者“大家都发展什么我也发展什么”。石嘴山市在加快优势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还必须依靠进步加快开发步伐,积极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积极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变化需求,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由重点开发能源、矿产品资源转向对农业水土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由采掘、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化模式转向以加工农副产品为主的轻工业化模式,由政府对竞争性产业的投资转向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政府也要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开发资源,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本服务并降低交易成本和投资风险,从而实现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双赢目标。逐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矿产业和制造业,才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四)必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城乡关系、 工农业关系和区内外关系,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系统 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共进。石嘴山市地区幅员辽阔, 但高质量的耕地少,土地盐碱地化严重,生产力水平低。长期以来, 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结构,受水土资源紧缺的严重制约,造成了大量劳动力剩余和经济的相对贫困化。城市超重化的资源产业格局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低,因而造成矿90%的能源、原材料调出区外,而60%的农副产品和日用品又从区外调入,结果是利益的双向外漏,人为地阻隔了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所固有的内在关联性。石嘴山市农业特别是近郊农业在功能上应服务于矿区,通过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既可满足城市的需要.又能增加农民收入。远郊区(县)是粮食生产、经果生产和林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通过培育龙头和基地十农户的途径,促进农业经营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同时、把小城须建设与农村主导产业、乡镇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带动农业经济的全而面发展,为城市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腹地环境。
石嘴山市地处西北内陆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除加强区内关联产业间的联合外,还可以依资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强区际问联合和经济合作。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利用能源和原材料的优势,与资源调入区或加工地区间垂直联合、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扩大矿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二是着眼于互补性和规模效益。与同质资源区就近横向联合,共同克服限制因素和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联合双方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带动整体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五)必须打破条块分割,实现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资源型城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严重,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些资源型城市则经历了先有企业,后有政府的发展过程,地方政权机构是随着资源的开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形成了一种"大企业、小政府"的格局。由此在城市建设上形成壁垒分明的两块,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加工转化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相互争夺资源现象比较严重。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不仅直接制约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强化了政企不分,增加了企业办的负担,同时也削弱了政府的调控能力,了城市功能的发挥。为了实现政企分开,调整和优化煤炭工业结构,提高国有煤炭企业竞争力,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1998年7月,国务院决定将原煤炭工业部直属和直接管理的94户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到省级政府管理。对省级政府来说,这次改革无疑将有助于对各类煤矿的统筹安排,加强对煤炭行业的调控和管理。然而,在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来说,“条条”分割问题依然存在。政企不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有煤炭企业的改革仍将任重而道远。因此,为促进地区经济融合发展,当前必须尽快打破条块分割,按照统筹规划、发挥优势、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起企业自主、条块一体、联合投资、共同受益的新机制,变各自为战为协同作战,变单体优势为整体优势,从而探索出一条矿城一体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在矿城一体联动发展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煤矿企业与地方合资或合作联建生产企业;煤矿企业逐步将社会公益事业分离出来,移交地方统一经营管理,并在初期对地方提供部分资金支持;地方政府主动为国有大煤矿搞好服务。
三、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探索
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能仰仗单一的优势资源,而是应发挥综合优势,适时进行优势再造和转换。
(一)促进煤炭产业技术进步以实现优势挖潜
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率低源于技术落后,据有关部门统计:国有煤矿的资源利用率是50%,县级煤矿的利用率是20-30%,大多小煤矿低于20%,大量可利用资源永远弃于地下,资源回收率仅30%。矿产资源每年损失1亿元。我国资源每年损失1亿元。1949年以来,国民经济生产总总值增长10位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因此,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综合采煤,开展煤层气化工作等,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煤炭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不仅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需要,而且这样做可以减少煤炭产业就业职工人数,从而缓解转型期间的就业压力。在状况下,煤炭职工的素质普遍较低,这就为转型期间对他们的培训和再就业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煤炭产业的技术进步将有利于提高职工素质,为煤炭职工在转型期间的再就业创造条件。
促使煤炭企业技术进步,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煤炭的洗选加工。目前,我国原煤入洗率只有24%左右,远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今后应逐步向100%的入洗率过渡。据估算,正常情况下,每入洗1吨煤可去除0.15~0.2吨煤矸石,还能去除50%~70%的天然硫。同时,每选洗1吨煤平均可盈利20元左右。因此,加强对煤炭的选洗加工,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加强对煤炭副产品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在煤炭开采和转换的过程中,对排放的各种废弃物和副产品,如煤矸石、煤渣、洗煤泥、煤层气等,一定要进行综合利用。例如,根据煤矸石的不同特性,可用于填塌陷、铺路、制砖、生产水泥、供热、发电、生产化工产品等。这样既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第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三废"的治理。当前,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管理和治理力度,坚决制止野蛮开采,制止"三废"乱排滥放,继续抓好超标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工作,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或布局不合理、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破坏资源的企业和项目,要坚决予以取缔、关停、淘汰、搬迁;第四,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要搞好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清洁生产。当前,应该大力推广那些国内已经商业化或有条件商业化的清洁生产技术。如加强对矿井水的资源化处理和洗煤水的闭路循环使用;积极发展集中供热和煤气(液)化;推广先进的燃烧方式和烟气净化技术;建设煤泥热电厂或推广循环硫化床燃烧技术;抓紧水煤浆技术的推广和工业性实验;大力发展型煤,禁止散烧原煤;等等。
(二)进行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优势替代
煤炭产业的转型是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发展长河中的一个过程,是由替代产业逐渐接续煤炭产业的过程。煤炭产业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由此而造成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波折、减缓、甚至于倒退也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认真解决好煤炭产业的的结构调整和转型问题。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建立既符合全国或大区劳动地域分工格局,又能充分发挥地区动态比较优势,而且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佳的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遵循这一目标,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坚持以下五个原则:一是非均衡性。煤炭城市的经济效益不佳,自我积累能力差,加上国家投资政策的改变,资金严重短缺。在这种形势下,要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必须集中力量发展关联效应大的主导产业,以此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二是稳定煤炭生产。煤炭城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70%的能源来自煤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能源构成状况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九五”期间,煤炭年均增长速度计划为2.3%。因此,煤炭城市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以稳定煤炭生产为重要原则,这既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的需要;三是综合效益最大。煤炭城市经济效益低下、环境质量不佳、就业岗位少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都与产业结构失衡密切相关。因此,产业结构调整应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做到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整体最优;四是可持续发展。煤炭城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任何煤矿都必将经历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生命周期,以煤炭为单一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注重眼前经济发展,又要兼顾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城市与区域相结合。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为区域提供物资和劳务服务的城市经济基本活动部分。因此,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将城市拥有的比较优势与区域的宏观背景加以综合考虑,不应脱离对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及今后产业空间布局总体战略的综合。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煤炭资源型城市要实现经济的全面振兴与化,就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把城市经济发展建立在高度依赖自然资源之基础上的做法,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积极发展非资源型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首先,对各种优势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在许多煤炭资源型城市,除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外,一般还具有多种多样的优势矿产资源。例如石嘴山市就除拥有丰富的煤以外,还拥有硅石、耐火粘土、陶瓷粘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分布面积广,也是优势资源,应大力开采利用。因此,对石嘴山市来说,除了搞好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外,还应搞好其他非煤优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其次,延长产业链条,搞好精深加工增值。从国内外一些城市的经验看,对煤炭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增值,主要有以下几种办法:一是建立坑口电站,发展煤电联营,促进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的加工转换;二是发展高耗能工业,如实行煤电铝一体化,变单项优势为整体优势;三是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大力发展煤化工工业,如提取甲醇、醋酐等化工原料,开发醋酸纤维素、醋酸乙烯、感光材料等高科技产品,以提高煤炭的加工利用率。石嘴山市在大力发展煤化工、碳素制品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四是积极开展对煤矸石、粉煤灰、煤层气等的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减少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第三,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对煤炭资源型城市来说,产业转型要立足资源优势、现实基础、区位优势、技术力量和投资来源等要素,通过资源配置和资产存量优化,使资产增量转移到效益较优的产业部门。煤炭产业转型可能想象用某个产业或一、两个项目就可以接续煤炭产业对系统的贡献,因此替代产业将是一个综合的方案。可以若干个骨干项目来带动系统经济的发展,围绕着这些骨干项目可以搞零配件加工、产品的深加工等中小项目,实现社会分工专业化。随着经济发展,带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可以利用煤炭产业所拥有的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第一产业。如亘元集团现有耕地1166公顷,各农场已有30-40年年的耕种,具有一定的农业基础设施。着眼于煤炭替代产业的开发,亘元集团立足发展生态农业项目,确定了设施园艺产业建设项目、生态经济林建设项目、肉牛繁殖育肥项目、羊产业建设项目、生态林果业建设项目、生态农庄建设项目等六个重点建设项目。目前项目已全面启动,部分项目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解决了近2000多名人员的就业问题。转型所需资金应该多元化,由国家投一部分,由煤炭企业利用自有资金和贷款解决一部分,吸引区域内外的资金和外国资金,并鼓励煤炭企业职工自筹部分资金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或自办微型企业。
(三)实施绿色资源型城市战略以实现优势延伸
石嘴山市要集中力量建好大武口区,使人口向大武口区集中。要下气力绿化、美化大武口,并整治好石嘴山、石炭井等矿区环境。实施绿色资源型城市战略的主要任务是规划城市建设,力求布局合理,整齐美观;及时治理三废,保护土地、大气和水体;加强生态建设,搞好园林绿化;加强清洁卫生等市政管理。实施绿色资源型城市战略既需要城市政府负责,又需要开采企业出力。因为资源开采对城市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既需要矿产资源,又需要优良环境。这样就产生了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有些国家和地区采用关闲矿山到国外、境外去获取所需的资源。而我国则不一样,我们需要的资源量大,国际矿产品市场不可能满足我们的全部需要,我们也不可能用那么多的外汇去购买全部所需的矿产资源。何况我国还有相当的资源潜力。此外,从国家经济安全考虑,在世界风云突变的时候,完全依赖国外资源对我们也是很不利的。这就是说我们不能走停止资源开采来保护环境之路,而应实行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方针,在保护中开采,在开采中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矿山生态恢复与治理是”十五”计划任务之一。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是以人为本、代表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城市品位、优化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为了实施绿色城市战略,石嘴山市就应及早作好城市环境保护的总体规划,在市政建设、环境卫生和城市绿化三方面进行部署。要运用经济的、的、行政的多种用段,制订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实行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对于已经破坏了的土地和生态环境,与争取国家给予支持的同时,要采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环保基金来进行土地复垦,搞好城市园林绿化,大力发展洁净煤等洁净能源技术,减少对城市的污染,对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汽车尾气等工业废气和生产生活废水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创造一个整齐、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对于资源开采企业来说,要把矿山建设成花园式矿山,实现坏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双赢目标。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洁净煤技术和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是我国煤炭工业顺应生态环境建设的现实选择。目前,洁净煤技术与设备的推广刚起步,由于环境治理不到位、不严格,洁净煤技术和设备在市场上推广有一定的难度。煤炭仍在陈旧的炉具设备里大量的直接燃烧,搞洁净煤技术还看不到效益,但这种状况不会长久。因为,在全球环保行动中,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随经济发展的不断增加,日益引起国际广泛的关注,政府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将会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下,严格环境治理标准,将会继续加强环境治理力度和扩大治理范围,真正落实《环境法》。如果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或考虑征收环境税,能源用户就会将环境治理的费用计入成本,经比较后再选择能源的种类和所要采用的技术与设备,煤炭用户就会增加对洁净煤设备的需求。因此,只有经济化的洁净煤技术才可能增加煤炭在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力。煤炭是石嘴山市的资源优势,确保并不断提升这一资源优势具有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对全市的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开发与推广洁净煤技术方面石嘴山应有超前意识,要抓住国家调整能源结构和推行绿色环保行动的机遇,既造势、又乘势,力争使该项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成为石嘴山在西部大开发大发展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凡是有煤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赋存煤层气,是不可忽视的清洁能源。煤层气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而且有利于改善煤矿的安全条件,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石嘴山市应鼓励、引导、支持有条件的煤矿开展试点,积极引进先进的煤层气开发利用技术,改变煤矿只生产煤炭,产品单一化的状况,在产品结构上向优质化靠拢。
(四)“煤电联营”、“煤电高耗能联营”课题以实现优势互补
相对世界发达国家,我国的煤电转换比重过低。199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的煤电转换比重为93.2%、德国为90.9%、英国为74.6%,我国则不足40.0%。为解决我国终端煤炭消费比重过大带来的环境、效率等一系列问题,就必须要持续不断地提高我国煤炭转换为电力的比重。煤炭是电力工业的主要燃料,煤炭工业作为电力工业的上游产业,面临着与其他资源型产业同样的问题,如石油与化工产业上、下游的共同发展问题,煤炭工业与电力工业上、下游的共同发展问题。
目前石嘴山市一般发展好的煤炭企业有其特殊的条件,如开采条件优越、生产成本低等。大多数煤炭企业在煤价下跌的市场竞争中,难以扩大生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炭企业长期以来单一的产业结构、企业的社会化问题得不到解决,总量过剩,市场混乱。为解决煤炭企业长期以来单一产业结构的弊病,煤电联营的探讨需要进一步深入。煤电联营,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需要国家进一步出台相关的政策,打破行业壁垒,加强行业之间的协调。新建煤矿应与电厂同时规划,建设坑口电站,成为同一个经济实体;已建煤矿可与电厂联营,成立集团。以电促煤,相互支持,共同发展,以下游产品的利润扶持上游产业,可以加快煤炭企业走出困境的步伐,进一步促进国有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还可以解决煤炭营销市场混乱,煤炭行业自办小电厂存在的技术水平低、效率差、污染严重等问题,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四、煤炭资源型城市石嘴山实现可持续所需要的扶持政策
资源型城市的兴衰固然受资源丰度和采掘程度制约,但与国家宏观指导是否得当和政策支持力度大小也有关。所以,为了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为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治久安,除了资源型城市本身要努力外,国家应对资源型城市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
(一)尽快还煤炭以基础产业的本来面目
,矿业目前的窘境突出表现为其基础产业地位尚未得到真正确立,无论在国家产业分类上还是在行政管理上均未被视为独立产业,从而导致无法制定一套统一的、符合矿业的制度和战略,在这方面,矿业甚至比农业更具危机。按我国统计习惯,矿业是与制造业、建筑业一同划为第二产业的。但从经济属性看,矿业应同农业一起划入第一产业,因为它们都是直接从事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次产业。从生产角度来看,矿业对下游产业的甚至要大于农业:全国能量供应的93%来自矿物能源,制造业原料的80%来源于矿产品。所以,在联合国制定的标准产业分类中,属于第一层次的有10种,其中第二位即为“矿业和采石业”,位于“农业”之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皆将矿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来对待。但由于矿业的基础产业地位得不到真正确立,国家对矿业索取过多,税赋不尽合理,导致矿业投入不足,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相当长一个时期,国家通过对主要矿产品的垄断经营和矿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实行“资源无价,矿产品低价,深加工产品高价”的政策,矿业被过多地“抽血”。即使是现在,我国矿业还实行着增值税制度,这也很不合理。因为矿业不同于制造业,它和农业一样没有经营管理意义上的“上游产业”,即矿业生产没有“原料”,“矿业进项几乎为零”。所以,世界上多数国家均不对矿业实行增值税制度。基于以上原因,建议国家参照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把矿业确定为一个独立的基础产业,建立能反映矿业经济发展状况的统计与考核指标体系,把矿业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宏观决策之中。
(二)继续搞好煤炭的关井压产工作,建立矿山企业的反哺机制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机制
由于受"有水快流"的影响,前些年我国乡镇集体和私人小煤窑迅猛发展,非法开采、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十分严重。1998年,我国6.4万个煤矿中达到规模产量的仅500多家,全国6.1万处各类小煤矿年产规模只有8000吨左右。在全国原煤产量中,有一半是小煤矿靠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开采出来的。而且这6.1万处小煤矿中有5.12万处属非法生产,产量达4.3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30%以上,造成煤炭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影响了煤炭工业的正常发展。为此,国务院决定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煤矿,压减煤矿产量。1999年以来,煤炭行业关井压产、总量控制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止到1999年10月,全国已关闭非法和布局不合理的小煤矿3.05万处,比原定计划指标2.58万处多关4700处,小煤矿煤炭产量共压缩了1.86亿吨;国有煤矿通过限产压库,煤炭产量也比上年减少了1亿吨。为促进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今后应继续坚持总量控制,实行合理开发,搞好煤炭工业的关井压产工作。然而,由于这次关井压产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产煤大省(区),尤其是一些煤炭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过去曾经对国家作出过较大的贡献。因此,国家对这些城市煤炭工业关井压产后给予相应的援助政策,尤其是财政援助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国家应建立煤炭开采企业的反哺机制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补偿基金。在矿业销售收入中,特别要注重从处于高产期稳产期矿山实现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建立暮年矿山的反哺基金,并在分级财政中增加资源型城市的留成比例建立补偿基金,用于衰退期矿山的转产补贴,为矿山闭坑转产与人员分流再就业和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补助与支持;对于面临资源枯竭的城市,要集中力量,实行特别扶持政策,培育非矿产业与促进城市转型。在财税政策上,建立对煤炭城市的反哺机制,如国家对煤炭城市的增值税、消费税,可以加大返还比例,力争返还率达到35%-40%;对煤炭城市中央企业所得税,实行中央、地方共享;提高资源税征收比例,并全部用于矿业城市生态建设。同时,建议调整对煤炭城市的财政体制,减少上缴基数,实行上缴不递增政策。在国债项目安排上,建立专项资金用于煤炭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第二、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对矿业城市应有通盘考虑。国家要通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鉴于矿业城市在城市数量上的比重及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建议国家设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委员会这样一个非常设机构,把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对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统一规划,统筹运作。将矿业城市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纳入国家宏观决策,调整国家资源政策。国家在实施资产重组、呆帐核销、优化资本结构以及制定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时应适当向这类城市倾斜。
第三、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对国有煤矿的改造,全面落实扶持、改造、整顿、联合、提高的政策。尤其是要积极鼓励国有煤矿实行规模经营;鼓励国有重点煤矿之间进行联合;加强对国有煤矿的技术改造,实行正规开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给西部的矿业城市带来了性的机遇。但要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还需要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如要完成对石嘴山市矿区国土整治,采空区、陷落地、尾矿库治理及生态植被恢复;新区矿产资源勘探;政府接收国有企业举办的社会事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企业解困;粮食、商贸企业改制;矿业开发和新兴产业培植等主要项目,就必须需要国家增大对石嘴山市的转移支付力度。
(三)取消阻碍煤炭工业发展的建设基金,降低煤炭企业的税负,建立减轻煤炭企业负担的机制
1998年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地方后,国务院决定.继续执行中央财政对国有重点煤矿的亏损补贴、增值税定额返还政策;对32户国有重点煤矿超亏占用工商银行贷款,按照有关规定继续实行计息挂帐;继续执行对国有重点煤矿的转产贴息贷款政策。同时,企业下放后,所得税不再上缴中央财政,全额交给地方财政;企业利润不再上缴和划转,全部留给企业。这些政策将有利于国有重点煤矿逐步摆脱困境,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然而,现行国家政策中也有一些阻碍了煤炭企业的发展。目前,煤炭工业是我国唯一没有建立发展基金的基础产业部门,而每年却要上缴几百亿元的各种基金和费用,不仅严重影响了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各地区煤矿的不平等竞争。1998年,国家仅从煤炭运输中征收的铁路建设基金就高达117亿元,其有重点煤矿占绝大部分,这不利于煤炭工业的发展。为此,建议国家取消铁路建设发展基金,以维护各行业之间和各地区煤矿的公平竞争。即使当前暂不取消这一基金,也应对国有重点煤矿免交铁路建设基金,或者实行先征后返的政策。同时,要逐步调整现行的定额补贴和税负政策,把财政补贴的额度与煤炭市场的价格挂钩起来,建立动态补贴机制。
我国煤炭企业要摆脱困难局面,主要靠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进步,除此之外,国有煤炭企业还要靠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才能顺利发展。例如,在现阶段,需要调整各行业,特别是资源性行业与其下游行业的利税水平,避免行业间的不平等待遇和过大的收入差异。国家实行利税改革,开征增值税,对资源型的上下游行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资源型行业的原料来自大自然,除开采所用的辅助材料无其他原材料,进项抵扣值较低,还要缴纳资源补偿费;但其下游行业,多为加工业,原材料占用比重大,进项税值高,抵扣多,相应的净税率就低得多。例如,煤电行业的销项税为17%,可以抵扣燃料进项税9%,实际净税率为8%;煤炭行业的销项税虽为13%,但进项税只有4.7%,抵扣后实际净税率为8.3%,另外还要按照产量缴纳资源税,按照销售收入的1%缴纳资源补偿费。煤炭行业的税赋水平不仅比原来执行的3%产品税要加重许多,相对发电行业的税赋也明显得多。因此,需要适当加以调整。1994年税改后,我国矿业算术平均综合税率为14.65%,是税改前的近3倍,是目前制造业税负水平的2倍,高出国际同行业水平近6个百分点。1994~2000年,太西集团煤炭产品平均综合税负就率为6.56%,与原产品税税率3%相比,税负率平均提高3.56%,是原产品税税负率的一倍还多。2001年综合税负率为7.9%,与原产品税税率相比,提高了近5 个百分点。另外按现行税法规定范围,企业办社会性质的机构,属于非缴纳增值税范围,但煤炭企业自产产品用于办社会却视同销售,需缴纳增值税,这无疑又增大了煤炭企业增值税的纳税基数。因此,要切实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就必须统筹矿业合理税赋。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对煤炭企业办社会性质的进项税应准予抵扣。
由于历史的和体制的种种原因,开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诸如税赋重、社会负担重、离退休人员多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再加上近几年在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实施企业改制,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又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和困难。国家应拿出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减轻矿山企业负担,帮助它们增强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为了实行政企职能分开和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决定通过改革把应由政府办的事交给政府来办,许多地方也开始这样做了,将企业所办的学校、、托儿所等交给政府,并在过度期间继续给予一定的补贴。但由于不少资源型城市政府本身财力也很有限,完全将矿山企业所负担的社会职能接收过来力不从心。所以建议国家要研究矿资源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理顺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资源型城市和开采企业的共同发展问题,把产业发展政策与城市发展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制订有利于城企双方共同发展的政策,既解脱企业办社会的沉重负担,又能促进企业与城市各方面能协调、持续发展。
应建立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矿工再就业特别计划。应不断理顺城矿职责关系,实施城矿互利战略,制订有利于矿业和城市互利发展的政策。促进资源勘查开发与节约利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采用国家支持、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三家抬”的办法,切实减轻矿山企业办社会的负担。
(四)对煤炭城市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援助政策,建立产业转型的财政支持机制
煤炭城市实施产业援助政策,是发达国家通用的做法。在60年代,为促进九州地区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日本政府曾在该地区兴办了一批现代工业开发区,吸引大批区外企业入迁九州开发区,并按新的产业政策兴办一批新企业。日本政府对开发区内企业安置煤炭工人及其子女就业给予一定补助,并视用人比例的高低实行差别优惠政策,除外,还对失业煤炭工人承担培训费用。日本政府的上述做法,对当前我国煤炭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煤炭城市的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差,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城市功能转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建议国家对煤炭城市的产业衰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提供必要的援助政策:
第一、国家应把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调整、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新世纪发展战略中的一个特殊问题来加以研究。如组织力量对资源型城市进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以及发展战略进行调查和研究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并加强调控和指导。在产业布局上,优先安排能够发挥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大、国际竞争力强的重大项目;中央应积极促进地区之间经济结构调整,利用政策或行政手段,通过发达地区向矿业城市进行产业战略转移和技术辐射,逐步把发达城市的一些原有的主导产业和产品的国内外市场过渡给矿业城市,在其建立和发展自已新的高技术主导产业的同时,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逐步向矿业城市转移,既实现了自身产业的升级,又解决了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第二、要支持煤炭城市发展新兴产业、接续产业,使之尽快成长为支柱产业。从财政和政策上重点支持大中型矿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并从宏观上对矿业城市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社保政策和城市政策等多方面给予综合指导,积极推动矿业城市的结构调整与城市转型。
第三、要建立矿山转产基金,以用于衰退期矿山的转产补贴。矿业城市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面临资源和财富的双重流失,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就业等方面的压力等。建议国家研究出台针对矿业城市的特殊财政政策。例如:国家在新增国债中,单列一定额度支持矿业城市的基础设施、环保项目建设;今后每年给这类城市安排一部分城建专项债券,国家允许这类城市发行专门的城建福利彩券,动员民间财力支持城市建设;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以解决再就业问题。国家要根据不同矿区的资源赋存条件,设立专门用于老矿区结构调整的专项资金。加大对煤炭塌陷地复垦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并对复垦后恢复生产的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
第四、要积极鼓励"三废"利用,建立环境生态补偿基金。在税制改革以前,我国对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免征产品税。税制改革以后,开始全面征税。目前,连销售煤矸石和粉煤灰都要按规定交纳增值税。各种税费的增加,不仅影响了"三废"利用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的开展。为加强对"三废"的综合利用,建议中央对煤炭城市"三废"利用企业实行减免所得税和增值税政策,或者实行先征后返,返回的税收由城市政府统一管理,专项用于环境治理和综合开发利用。同时,国家要对开展综合利用的企事业单位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鼓励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这些都需要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给城市政府使用,这对新资源型城市或老资源型城市都十分必要。对新资源型城市由刚刚开发的矿业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对老资源型城市矿业企业没有这种能力的,由城市上级政府从收取的税收中解决。这是使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对搞好为矿业企业服务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