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全的必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云安全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云安全的必要性

云安全的必要性范文1

[关键词] 口服避孕药;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细胞色素P450

[中图分类号]R979.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c)-157-02

口服药物避孕是最好的避孕方法之一,也是发达国家育龄妇女选择最为广泛的避孕途径。随着避孕知识的普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有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权的落实,我国育龄妇女选择药物避孕方式的比率将会迅速上升。鉴于育龄妇女服用口服避孕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合理使用该类药物既可造成育龄妇女及社会的经济损失,也可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其结果与《中国妇女生育健康政策建议草案》促进妇女生育健康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宗旨相违背。为促进我国口服避孕药合理使用水平,降低人工流产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文特通过影响体内药物1相代谢限速酶――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P450s)系,可影响经此酶系代谢的口服避孕药体内代谢的过程而导致避孕失败或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增加的机制,阐述育龄妇女服用避孕药期间使用其他药物经P450途径对口服避孕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应用药物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影响,可影响经此渠道代谢的药物体内代谢过程而产生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理,阐述育龄妇女服用避孕药期间,其他药物经P450渠道对口服避孕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2 结果

2.1 市售口服避孕药所含的主要成分

目前市售常用口服避孕药所含成分主要为炔诺酮、炔雌醇、去氧孕烯和孕二烯酮等,如:毓婷、悦可婷含有左炔诺酮,妈富隆含有去氧孕烯和炔雌醇,特居乐含有左炔诺酮和炔雌醇,敏定偶含有炔雌醇和孕二烯酮等。

2.2 口服避孕药体内代谢的主要途径

炔诺酮、炔雌醇、去氧孕烯和孕二烯酮等口服避孕药成分在体内主要经肝微粒体CYP3A4代谢,诱导或抑制CYP3A4可促进和降低这些成分的体内代谢[1~3]。

2.3 服用对CYP3A4产生作用的药物对口服避孕药的影响

资料显示,育龄妇女服用口服避孕药期间使用其他对CYP3A4有诱导或抑制作用的药物时,所产生的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对口服避孕药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重大影响,可导致出血和避孕失败或增加口服避孕药心血管性疾病产生的风险[1]。

2.4 药物对CYP3A4的影响

目前市售女用口服避孕药所含主要成分大多为CYP3A4底物,表1中为对CYP3A4有诱导或抑制作用的部分药物。育龄妇女服用避孕药期间同时使用表1内药物时,应考虑产生代谢性相互作用对口服避孕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2.5 药物对口服避孕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17-α-炔雌醇是使用广泛的常用口服避孕药,诱导CYP3A4可产生不规则流血及避孕失败,抑制CYP3A4可增加其血管性疾病和高血压风险[1];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因、非氨酯、托吡酯、奥卡西平等抗癫痫药诱导CYP3A4而增加口服避孕药避孕失败的风险,非氨酯仅促进孕激素类避孕药的代谢,托吡酯促进雌激素类避孕药的代谢[4];波生坦降低炔雌醇及炔诺酮的AUC分别为31.0%和13.7%(AUC降低的最大值分别为66%和56%)[5],利福平通过诱导雌激素-2-羟基化酶作用而促进口服避孕药的代谢[6];贯叶连翘对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作用可导致口服避孕药避孕失败或出血[7]。

3 讨论

通过了解药物对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活性或量的影响,可预测P450底物药物联合用药的合理性。口服避孕药主要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代谢,其他药物诱导或抑制该酶系产生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可影响该酶系对相应底物避孕药的代谢,从而可影响避孕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鉴于联合用药因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口服避孕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对育龄妇女危害严重,相关人员掌握细胞色素P450相关知识可提高育龄妇女口服避孕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促进我国妇女生育健康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因此,应重视育龄妇女服用避孕药期间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对口服避孕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Zhang H,Cui D,Wang B,et al.Pharmacokinetic drug interactions involving 17-alpha- ethinylestradiol: a new look at an old drug[J]. Clin Pharmacokinet,2007,46(2):133-135.

[2]Korhonen T, Tolonen A, Uusitalo J,et al. The role of CYP2C and CYP3A in the disposition of 3-keto-desogestrel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desogestrel[J]. Br J Clin Pharmacol, 2005,60(1):69-75.

[3]Zhou S, Yung Chan S, Cher Goh B,et al. Mechanism-based inhibition of cytochrome P450 CYP3A4 by therapeutic drugs[J]. Clin Pharmacokinet, 2005,44(3):279-304.

[4]Harden CL, Leppik I. Optimizing therapy of seizures in women who use oral contraceptives[J]. Neurology, 2006,67(Suppl 4):56-58.

[5]van Giersbergen PL, Halabi A, Dingemanse J.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 between bosentan and the oral contraceptives norethisterone and ethinyl estradiol[J]. Int J Clin Pharmacol Ther, 2006, 44(3):113-118.

[6]Bolt HM. Rifampicin, a keystone inducer of drug metabolism: from Herbert Remmer's pioneering ideas to modern concepts[J]. Drug Metab Rev, 2004,36(3-4):497-509.

[7]Zhou S, Chan E, Pan SQ, et al.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s of drugs with St John's wort[J]. J Psychopharmacol, 2004,18(2):262-276.

云安全的必要性范文2

云计算技术是当今新技术领域的热点,也是未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为了适应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帮助推进公司管理现代化,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本文探讨了面向油田企业核心数据资产建设高性能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库云平台)的现实需求和必要性。同时,笔者基于云计算技术、云架构及建设方法研究,提出了一套可以落地的参考架构。通过本文的阐述,其他油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进一步细化,从而快速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数据库云计算平台。

关键词

云计算,油田数据资产,数据库云平台,高性能

建设背景

青海油田是我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是青海、两省区重要的产油、供油基地。近年来,随着油田公司管理的进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细化生产管理,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效益,安全生产,绿色低碳,成为指导实际工作的目标。作为生产单位,油田总部及下属厂站的生产设计、建设、运维及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比如,近年来,厂站已经由传统的人工作业型单位,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联网化不断迈进,与此同时,总部及厂站客户的诸多困扰也随之而来,如系统各自拥有独立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造成资源浪费,使用效率低下及管理困难。更进一步,由此带来的信息孤岛现象,系统数据共享困难,大量数据无法综合分析,对于总部与厂站各部门协同工作,实现管理系统与控制一体化造成了很大障碍,这必将对厂站实现其管理和效益目标造成影响。而作为总部,随着管理层对油田公司及各级单位业务掌控能力,管理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对以往只管人事组织,不管生产细节,只管总量提升,不重效率提升的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各项业务层面的需求,反映到信息化层面所对应的课题就是怎样对油田公司及下级生产单位的核心数据资产进行统一收集、统一管理管理、维护和深化综合利用。从外部同业情况来看, 随着“数字油田”等新的石化行业信息化理念被普遍接受,很多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切决策由信息系统先说话的地步,全面数字化已经成为各石油石化企业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综上所述,云计算平台作为解决上述问题挑战,实现未来油田竞争力全面提升的重要实现手段,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云计算作为目前IT界最为热门的技术,以其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高通用性、按需服务、费用低廉的优势与特性为油田企业的IT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由于企业的数据信息集中在“云”中,以数据整合为核心的数据云计算平台,是兼顾了实施速度,技术难度和价值体现的平衡选择,可以帮助青海油田迅速找到建设“抓手”,帮助青海油田满足“数据到信息,信息到知识,知识到智慧”的全面提升,实现速赢。

建设目标与需求分析

根据青海油田的需求情况,高性能云计算数据库平台建设主要实现以下业务目标:

1. 实现油田生产及主要管理系统数据整合,提高整体硬件利用率,实现统一管理,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提升精细化管理,协同工作水平,为提升采收率等业务目标服务。

2. 消除或降低各种IT系统硬件和软件故障对业务应用运行的影响,提高生产系统的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3. 满足公司I T建设的长远目标,提升IT系统在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面前的适应能力和快速任务构建能力,为数字化,智能化油田的建设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据笔者所知,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大多数石油企业都在筹划涉及自己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心,以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竞争力,使企业具备敏捷的市场洞察力和适应能力。

基于上述业务目标,笔者通过研究认为高性能数据库云平台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高效的数据整合、处理能力及强大的存储能力;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便捷的维护管理;同时兼顾绿色节约建设理念,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1. 高效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库整合能力

目前油田生产管理,后台管理财务等系统应用中对数据的访问存在不同的访问特点,既有不间断地数据采集业务,也有由用户发起的基于生产数据的大量计算分析汇总业务。而在传统三层架构或单纯服务器集群架构下,服务器的CPU即使满足计算要求,即使采用最好的服务器搭配最好的存储阵列,在大数据量的应用下,数据的读取、响应性能也很难得到提升,进行数据处理时,SAN光纤通道带宽等限制由于存储磁盘带宽限制或者存储网络端口限制,无法提供足够的输入输出带宽吞吐量或传输速率,存储到服务器主机的瓶颈问题凸显,最终导致计算分析结果响应时间非常慢。数据库平台的数据处理效率提升需要利用软硬件相结合,主机、存储以及存储网络相结合的一体化云计算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架构下的吞吐量及传输瓶颈,针对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处理要求,满足系统性能要求。

2. 弹性的扩展能力

目前的生产,管理应用数据库中,任何局部的改动,都将影响所有应用,显然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架构对于系统的运维管理和扩展性都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提高数据库平台系统的扩展性,并适应未来业务规模和用户规模不断增长的挑战,是对系统可扩展性提出的要求。目前已经建立的生产系统,财务系统和OA等应用系统包括应用层和数据库层,通常,应用层的扩展性比较容易实现,而数据库层的扩展性受最初架构设计的影响非常大,好的数据库层设计能够在业务扩张和用户规模增长过程中,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对数据库进行扩容和升级。尤其是对于未来3-5年建设多个数据库,多表的访问、检索和查询井喷式增长的情况下,采用数据库云平台能够快速有效地搭建数据库,迅速支撑应用层的需求,从而满足业务系统的迅猛增长要求。

3. 强大的存储能力

数据库平台需要的存储应该具备海量容量和智能存储功能。数据处理和数值计算时,前提条件就是需要有足够的硬盘空间存储所需的非结构化数据和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地质数据,测井曲线数据等,结构化数据则包括井属性数据、油水井生产日周月数据及历史数据等。随着生产实际需求和对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性能数据库云平台需要更大程度上提高存储容量,且保证存储智能化,防止存储成为系统访问中的瓶颈。

4. 高可用运行环境

数据库平台需要运行在安全性极高的环境中,必须考虑各种可能的故障或灾难对系统持续运行的影响。该系统在数据库、存储、网络,以及备份、电源等各个方面均应该满足稳定型、可靠性需求。云环境需要能够提供完全的数据库访问和对于出现问题时无缝的平滑过渡,不间断的数据库操作。

5. 便捷的维护管理

基于自动和自助式的维护管理方式,数据库云平台需要具有利用简单直观的维护管理工具来管理整个计算系统的能力,不仅能监控整个系统的软硬件运行状态,而且还可提供故障预警功能,当出现故障点时(如温度异常、风扇停止转动等),可以及时提醒系统管理员进行处理,以避免或减少系统故障和由其引起的数据损失;此外,系统还需要提供多种联机技术支持,在对内存和存储进行自动管理的同时,还具有数据库性能自我诊断、自动纠错和自动调整优化的能力,以减轻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整体维护成本。

6. 绿色节约建设

不仅是为了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也是为了更好的在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过程中避免传统建设模式带来的总体投资成本高,实施时间长,占地面积大,制冷及电力消费巨大等弊病。数据库云平台的构建要兼顾省地,省电,快速的建设原则,并以此为指导选取相应的技术和产品。

数据库云平台参考架构

笔者探讨构建的云计算平台是为了油田企业构建,属于企业私有云。从系统架构图上可以反映出,云计算平台方案重点在于数据库云化,原因在于:

1、企业内部数据最为关键,不能发生错误和丢失,对于高性能和高可用性要求更高,对服务品质(SLA)的要求也会不同,这就要求不同的基础架构提供支持,因此数据库整体的硬件配置往往会高于其他部分的硬件配置

2、数据库基础架构相对稳定,即便是随着工作负载的增加而弹性扩展,往往也是靠横向节点的增加和纵向硬件扩展同时实现。

3、数据库操作是I/O密集型,对于网络带宽要求的比较高。

4、数据库由于依靠数据文件存储数据,对存储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容量要求更高。

5、应用往往和业务相关性强,特别是下属单位自用的应用,独立性强,进行云化集中困难很大;而数据库层面相对技术性强而业务性较弱,标准性高,组件化程度高,容易被我们的技术部门掌控,容易体现成果,易实现云化部署。

数据库云计算平台整体技术架构包括十个部分,合并来说有九个主要模块:

1. 云基础平台: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网络,存储,操作系统等基础性组件。作为支撑上层其他模块的基础,需要考虑基础平台硬件的构建要符合几个原则:

a) “均衡性”,即其硬件设计各部分不能对数据库性能发挥产生任何硬的瓶颈,如网络带宽瓶颈,磁盘吞吐IO的瓶颈等;

b) “高性能”,构建后整体性能要保证很高,以便支撑未来多数据库云化整合的服务质量保证;

c) “高可靠性”,设计符合全冗余,保证安全可靠的生产运行,不出现单点;

d) “灵活扩展”,扩展方便,方式灵活保证未来云平台从小到大的建设演进方式,同时做到既有投资的有效保护,即可以支持硬件隔代混用能力和在线升级能力。

2. 数据库池:本模块是支撑多个上层应用的必要模块,现有环境中,这些信息是分别按照结构化数据使用关系数据库和非结构化数据使用文件系统环境存储保存。笔者认为,以目前技术水平,应该使用数据库作为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统一存储平台,使用关系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策略管理所有信息。同时,本模块对并行计算模式,数据库处理优化应当重点支持。

3. 高可靠集群:通过集群模块,云平台不仅继承了服务器冗余带来的高可用性,而且在软件层面强化了高可用性。同时,通过在服务器池中添加更多节点(横向扩展)或者在现有节点中添加更多CPU、内存或 I/O 卡等物理资源(纵向扩展),可以实现灵活性和可伸缩性,从而为计算资源的池化和动态分配提供支持。

4. 异构数据复制及转换:针对油田不同平台,不同数据库版本的整合提供可能性,主要完成数据复制及转换,实现以下功能:

a) 跨不同表结构的数据复制能力。为了满足各自业务的性能要求,生产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以及数据仓库在相同的业务实体在不同数据表上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字段数量和字段属性。

b) 对异构平台的支持。未来可能会出现跨平台(包括可能出现的不同主机服务器和操作系统、不同的数据库及版本)的数据ETL需求。

5. 资源调度与存储优化:数据库云的资源调度与隔离主要分为三个级别:服务器级、数据库级与数据库内部级(或用户级)。三个级别并不是完全分割的,可以互相组合、相辅相成。而且要能够灵活调度资源,能够设定资源调度计划,使得计划在设定的时间自动发挥作用。例如,白天对生产管理系统分配更多资源以提升用户满意度;晚上对决策支持系统分配更多资源以提升吞吐量。能够进行资源调配的元素主要包括:CPU,存储I/O带宽,SQL并行执行,内存,磁盘存储。

6. 云安全:为满足数据库云安全的各项需求,在进行数据库云安全规划时应考虑以下能力:

a) 身份识别:保证信息只为合法用户访问。

b) 存取权限控制: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及防止合法用户对系统资源的非法使用。

c) 审计追踪:必须制定并在系统中实现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和审计制度,包括物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访问控制和审计。

7. 海量数据分区:对未来几年可预见整合后的数据量增长,百GB,TB级,需要有分区模块进行管理和划分,在云计算平台,虽然存储介质和数据处理技术方面的配置已经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性能要求,但是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需要提供对数据进行分区的技术,以改善大型应用系统的性能。

8. 数据压缩:出于未来云平台承载系统及相关数据量增长情况的判断,数据压缩将能够有效的节约存储空间,尽管存储成本已下降,但需要在线保留的数据量的激增仍使得存储成为IT 预算的最大因素之一。而实际情况也证明,对于油井生产数据有相当大的压缩可能性,从我们在其他同业客户的测试中我们看到,压缩比从几倍到几十倍都有可能。除此之外,压缩能够带来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对性能提升有所帮助,可以想象,通过压缩使得单位时间内能够处理的数据增加几倍对性能的提升将有多大帮助。

9. 一体化综合管理系统:企业云环境应当是完整的、统一的、自动化的,需要统一管理工具完整覆盖整个生命周期,而不是通过多个单点工具进行维护管理。在一个云环境中,也需要有多种角色各司其职。一般地,包括最终使用者、自服务管理者、云管理者等三种角色。最终使用者提出资源申请;自服务管理者为最终使用者设计服务模版;云管理者设计整个数据库云架构。一旦云开始运营,监控和管理将成为重点。当前业界领先的是 “从应用到磁盘”监控模式,在单一面板中监控所有组件,并提供深入的、开箱即用能力。

通过调研,笔者认为以上参考架构中涉及的各个模块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市场上也出现符合要求的产品,因此从实现的角度来讲,数据库云平台已经不再仅仅是纸面上的蓝图,而是可以转化为落地建设的项目。,当然,从实践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和所有项目一样,数据库云平台建设项目也需要配合相关的集成和实施服务及运维服务。其原因在于,相对于传统产品和技术,新的产品和技术能够更好的降低集成实施难度,缩短项目建设实践,降低整体风险,但是服务永远是确保云平台顺利运行的剂和重要保障。这一部分的探讨将在后续文章中讨论,此处不再累述。

云安全的必要性范文3

(一)公交流动人口监控提出的社会背景

1.公交系统现状

公交车是我国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交通工具之一,也是我国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推崇的交通工具。遍布各个城市乡镇的城际、城乡公交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公交系统具有分布范围广、载客量大、线路站点多、客源复杂等特性。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公交车对于安全性有着很高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公交系统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除了硬件设施、管理机制等客观原因外,还有不少问题是由于乘客的行为而引起的。

2.近年来公交车犯罪事件

近几年来,我国公交系统在运营过程中,曾发生过多起乘客行凶伤人事件,每一次都造成了多人伤亡,社会反响极大。主要事件如下:

2011年,上海公交车上6名男子于下车时行窃,并将1名制止的乘客及同行3人打伤。同年,广西南宁4名男子在公交车上持械抢劫伤人后逃逸。

2012年,云南昆明一男子在公交车上持刀伤人后被制服,警方将其带走,经调查怀疑其患有精神疾病。

2013年,陕西榆林一男子公交上行窃被发现,持刀刺伤乘客逃逸;福建厦门BRT公交车发生纵火案引起爆炸,造成81人伤亡,犯罪嫌疑人被当场烧死;河南安阳长途汽车上男子持刀抢劫行凶并逃窜,造成15人伤亡。

其中更有多起事件,由于犯罪嫌疑人逃窜或当场身亡等原因,给公安工作的进行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公安工作对公交流动人口监控的需求

1.公交系统安全隐患中的人为因素

公交车作为公共交通的主要工具,人流量巨大,而且客源极为复杂,存在着许多人为因素的安全隐患。不少小偷惯犯长期在人员拥挤的公交车上行窃;更有那些罔顾乘车须知的人,携带违禁械具并持械伤人;此外,还有一些乘客有着精神病史或家族精神疾病遗传,极易因一些外部刺激而突发疾病,做出伤人的举动。因此,对公交流动人口做出一定的监控,尤其是对有着犯罪前科、暴力不良记录、精神病史等问题的重点管控对象进行重点关注,防范于未然,将有助于维持社会安定。

2.公交系统缺少必要的安检系统

地铁、火车等公共交通在车站入口处均设有完善的安检系统,能够较为有效地防止乘客由于携带危险物品或管制刀具而带来的安全隐患。而城际、城乡公交车及长途客运等公共交通工具在这方面则无法实现。由于公交系统具有分布范围广、线路站点多、载客量大、客源复杂等特性,无法建设规范化的乘车入口和公交安检系统。如此一来,乘客所携带的物品就成为了“定时炸弹”。公交车上乘客数量众多,加之车中空间狭窄,一旦问题发生,难以躲避,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公交流动人口的监控极有必要。

3.公交车载监控视频系统存在盲点

最近几年,交通部门及各公交运营企业已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交车载视频系统的建立与规范化管理,此举有助于公交系统的日常管理与突况的事后调查,目前已初见成效。然而,车载监控视频一般为前端车载监控系统,无法由电脑自动控制或人为手动调整摄像头的方向,只能定位于某一视野范围,存在着监控盲点,即监控摄像头无法拍摄到的角落。一旦这些监控盲点被不法分子发现,并利用其隐藏自己的身份或携带的违禁物品,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将会阻碍事后调查的开展,对打击犯罪带来极大的影响。因此,今后的公安工作将对公交系统中的人口流动提出监控要求,以实现视频与信息的双面传递。

二、技术手段及支持

(一)总体布控系统图

(二)手机终端软件

1.二维码简介

二维码是利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照一定规律在二维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像记录数据符号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来实现信息的自动识别处理。它具有存储容量大、识别速度快、纠错能力强、全方位识读、保密性强、防伪性好等特点。此系统运用手机二维码作为中介,实现信息传递与互联。

2.手机终端软件设计构想

下载手机终端软件并连接无线网络,即可在手机上实现与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只要完成实名注册与基本信息的填写,就可从管理系统获得唯一的公交账号和对应的手机二维码。再次使用时,只需登录个人公交账号,就可获取手机二维码用于乘车,后台管理系统通过一定的算法对公交账户实现扣费。在手机终端软件上登陆公交账号,即可随时查看乘车信息及公交账户余额,并可通过提交申请与确认个人信息,取消原有公交账号。此外,手机终端软件还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公交账户实现充值。

(三)数据识别传送设备与传输方式

1.二维码识别终端设备

手机二维码的识别依靠的是装载在公交车上的二维码识别终端设备,该终端是后台信息管理系统与手机终端软件之间传递信息的桥梁。

通过无线网络在手机软件中登陆公交账号,即可在软件使用界面显示二维码图像,用于乘车。将手机屏幕上的二维码置于识别终端设备的感应部位,终端自动扫描二维码并进行精确解码,还原出个人公交账号,并通过无线网络实现二维码识别终端设备与后台信息管理系统的对接,乘车信息由终端向上传送至管理系统。

公交车上装载两台二维码识别终端设备,分别位于前门上车处及后门下车处,乘车费用按路段计价。乘客在前门设备处刷一次手机二维码,确认乘车,结合GPS定位系统,终端记录乘车线路、上车站点及时间等乘车信息,并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至后台信息管理系统;在后门设备处再次刷码,确认下车,终端记录下车站点及时间,乘车信息再次上传至后台系统,同时,系统通过一定的算法对公交账户进行扣费。

2.3G与4G的网络传送

由于公交车运行时无固定轨道线路且位置分散,因此,要实现实时传输个人乘车信息,就需要二维码识别终端设备利用3G网络,采用其接入技术,以满足信息上传的业务要求。如今,我国已经逐步迈进3G时代,3G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手机二维码的传送解决了以往的带宽、终端、应用环境等各种瓶颈。虽然目前3G技术的发展仍然不够完善,尚未达到全范围使用的水平,但是随着4G网络的研究与技术发展,信息的无线传送将更加容易、便捷。

(四)后台信息管理系统

后台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公交流动人口监控的核心所在,采用的是“后台实名,前台虚拟”的安全模式。手机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软件实现在系统中的实名注册,系统将每一个用户的真实信息记录在内并建立一个唯一的虚拟公交账号,同时根据一定的算法自动生成专属二维码。当二维码识别终端软件通过无线网络将用户的乘车信息传送至后台信息管理系统时,系统将信息录入大型数据库中,并进行整合。

后台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与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对公交账号的充值。此后,在接收到用户的乘车信息时,管理平台将对用户的公交账号发送扣费通知,直接从账户内扣除相应的乘车费用,并记录乘车信息及账户支出信息、账户余额,方便用户随时查看。鉴于用户可能忘记账号密码,还可通过申请及回答个人信息问题,取消原有公交账号并重新注册。

三、管控系统研究分析

(一)积极宣传,提供实名制实施平台

可以从网络实名制等体系看出,实名制的出现必定会引起社会上民众的巨大反响。民众不会接受直接公交卡实名制的做法,强制的实名制会让公民产生一种反抗心理;用身份证当公交卡使用,虽然可以挂失,但公交刷卡是一个经常行为,丢失问题就会反复出现,对于外来人口补办身份证程序会非常麻烦,所以并不推广;如今社会有运用RFID技术与手机SIM卡绑定进行实名,可以解决挂失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有透漏隐私信息的风险。

该系统中软件的实现是让公交卡无纸化的前提,支付宝、财付通软件的成功预示着时代正向着无纸化前进。据网上调查,网民普遍认为公交卡存在挂失难充值难的问题,而该软件可以使民众出门不带卡不带钱,因为其账户是与人绑定,所以不仅不怕丢失后不能挂失问题,还有方便转账等基础功能,为民众提供便利。

对于此款手机软件我们应该做到耐心宣传,不能以暴制暴。具体措施如在具有影响力的手机软件平台上将该客户端软件置顶;在人流量多的公交车站站牌处贴上宣传海报,宣传其可代替公交卡,实现刷卡无纸化,在手机上便可挂失可补办可充值的功能,解决公交卡挂失难充值难问题;在公交网或交通网站版面上配上简单标语“实施公交卡无纸化,方便你我他”。这些推广需要让民众切实了解该方法对他们的利益,让他们潜意识里接受实名化。

(二)管理监控机制的实现

1.成立专门的管理与监控部门,择优选取人员

交通管理部门与公安部门需要相互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在前管理,公安部门在后监控。

因为本身涉及民众隐私信息,如何做到正确监管此类信息,不造成泄露隐私问题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公交首要特征是车辆多,人流量大,则信息量大,需要成立相应的后台管理信息部门来收集、分类、整合这些庞大的信息。我们可以类似于中国移动公司的管理信息部门,手机信息和通话记录可以备份在手机也可以在移动公司查询到。

如此庞大的涉及民众隐私的信息,公安部门也需要对此重视。因为此系统不仅涉及到钱财安全还涉及到民众地理位置信息,只有成立相应的监控部门并落实到位才能打消群众的安全顾虑。

基于无线网的信息传递对信息保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后台信息管理系统总会有技术漏洞,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另一方面,不管“黑客”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都需要有能力进行反击。越重要的位置则需要越可靠的人,这就需要管理信息部门可以选取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人才,监控部门则需要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对于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反馈。

2.建立严格管理流程,细化责任分工制度

交通管理部门有义务保障公民的隐私安全,内部建立起严格的管理流程是做好安全保障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采取硬件和软件设备对有盗取用户信息意图的“黑客”进行防范。此外,在专业的人才也需要进行思想培训,涉及到信息管理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规范制度的建立可以从外部限制他们,培养起敬业精神,对故意泄露用户信息的工作人员也应给予严厉的处罚,依照程度对其送入监控部门进行处理。涉及到信息管理的人员部门建立应明确,管理、分类、维修等方面都应建立起相应的流程制度,以防有责任漏洞让非法分子逍遥法外。

公安部门进行定时监控查询,对相应违法分子有所处罚,同时交通管理部门还应有配合公安部门调查的义务,也只针对专门的监控部门。

(三)完善相应立法机制

任何一项系统的建立必须有相应的立法机制确立起来,以保障系统的顺利运营,同时增加可操作性。这个系统涉及社会法律和网络法律,社会的法律法规已经可以运用到这个系统中,然而网络社会的法律还没有健全,存在漏洞。建立与其对应且相适应的法制体系也是迫切需要的,从网络建设领域看,分为技术和应用层面,该体制系统还涉及到网络经济安全问题,这个是最为重要的,所以针对不同情况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以规范和监督管理。

四、前景展望

(一)拓展其技术,进一步走向无纸化时代

时代的进步意味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已经呈现无纸化的趋势,网络的作用也是日渐突出,人们已经离不开网络的便利性了,在此基础上,随着技术的发展,本系统中所说的技术也会被性能更加优秀,性价比更高的技术所代替,成为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的技术。

二维码的创新应用可以让我们用手机链接全世界,实现一卡通客户端,运用更可靠的保密算法来保护用户的安全;4g网络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人随时随地观看视频的景象,也就是说信息传递速度将更加便捷,车载无线监控视频也可以进行实时传输,相信与此系统的相互配合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云计算与云安全的技术发展也在预示着后台运营管理平台将达到更好的保密性和快速性。这些技术的发展推进我们走向无纸化时代。

(二)配合提高公交见警率,起威慑作用

人防与技防的结合可以达到有效的防范犯罪作用,此系统设计目的在于可以调用人物地理位置达到提高破案速度与破案率,同时不会让民众有太大反抗心理,这是技术的防范。徒步巡警一方面有利于公安警察与群众关系更为密切,警察现在与群众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在一线的民警比例也需要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公交车上的犯罪大多是小偷小摸,民警的出现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威慑犯罪嫌疑人。

国外的公安巡警有专门的公交巡警,在公交车上见到警察是很寻常的事,而我们国家并没有公交巡警的制度,我们可以吸取国外警察的优势融合我们的特点建立起新的制度,配合公交巡警见警率,威慑犯罪分子,进一步减少犯罪率,提高破案率,让社会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