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国际贸易理论汇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国际贸易理论汇总范文1
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兴起的背景
国际竞争力侧重于从经济角度评价、比较国际上各实体的实力,从不同视角看,大致包括企业、产业、国家三个不同层次。从国家层面上评价、比较国际竞争力,即是国家竞争力。国家竞争力是一国的综合竞争能力,它以企业、产业竞争力为基础,同时又受该国制度、文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国家竞争力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展迅速。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的产生及快速发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从微观层面来看,当时西方国家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经过几十年发展,规模迅速扩张,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于是,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中取得更大的份额,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这在客观上形成了评价国际竞争力的需求;其二,从宏观层面来看,20世纪80年代后期前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实力逐渐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主导力量,这也促进了以经济为主的国家竞争力评价的研究。
目前各国政府组织和学术团体均对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给与了高度关注,并成立了评价机构。国际上,国家竞争力评价有两个最为权威的机构: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
国家竞争力评价方法评析
国家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国际贸易指数、波特的钻石模型、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评价体系。
(一)国际贸易指数评析
国际贸易指数的理论基础是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只要不同国家的产品生产成本存在相对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会使得各个国家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一国可以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并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实现其比较优势。在比较优势理沦框架下,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其对外贸易竞争力,即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具有优势。为考察一国的外贸竞争力并进而反映其国际竞争力,人们设计了相关指数来测度具体情况,如净出口指数、贸易条件指数、生产要素密集度指数和现实性比较优势指数等。
国际贸易指数能够从各个视角反映一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的竞争力,但是也应当注意到,国家竞争力足竞争力在国家层而上的表现形式,涉及到很多因素,其内涵比国际贸易竞争力丰富和复杂得多。国际贸易竞争力只是国家竞争力的一个方面,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通过国际贸易指数考察国家竞争力只是国家竞争力比较初期的较为粗略的做法,涵盖的因素不够全面。
(二)波特钻石模型评析
波特的钻石模型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企业或产业具有并能够维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波特认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是其企业、产业等竞争力的综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整体状态决定了一国竞争力的强弱。基于该思路,他建立了测度国家竞争力的钻石模型,通过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产业支持、企业战略与结构四方面因素综合反映国家竞争力,并根据产业阶段演化将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划分为四个阶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阶段。该模型及相关因素是波特利用4年时间对8个发达国家和2个新兴工业化国家进行考察后建立并确定的。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国际贸易理论的不足,钻石模型是了解一国竞争力现状、判断其变化趋势的有效工具,其工作对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钻石模型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经济体制、国际资本流动、社会文化状况等因素未给予充分重视,这些因素对国家竞争力也会产生重要影响:第二,钻石模型中,生产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波特认为基本要素丰富并不能有效提高国家竞争力,应当大力开发高级要素,这使得其钻石模型反映发达国家竞争优势更加准确,对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的解释缺乏说服力。
(三)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评价方法
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包括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新古典理论框架下,从近期来看,某一时点上的国家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与人均资本存量这三方面因素。依据内生增长理论,知识溢出、人力资本溢出、技术溢出等因素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坚持技术进步,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政府活动,才能增强一国的竞争力。
经济增长理论是WEF(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发表的《全球竞争力报告》(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GCR)和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每年发表的《世界竞争力年鉴》(WorldCompetitivenessYearbook,WCY)的重要理论基础,体现于其评价方法之中,其中WEF评价方法表现得更为明显。当然,这两大国家竞争力评价机构也广泛吸取其他经济理论作为其理论依据,经济增长理论只是一个重要方面。
1.WEF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
WEF每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公布其国家竞争力评价结果。2006年,WEF已包含125个经济体,参评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已占到世界GDP总量的98.1%。WEF竞争力指数体系包括三种基本指数:增长竞争力指数、商业竞争力指数和全球竞争力指数,商业竞争力指数侧重从微观层面考察竞争力,增长竞争力指数和全球竞争力指数更侧重宏观经济政策及制度。各类指数下包括若干基础性指标,评价过程中,首先对基础指标进行评分,然后按照指标的权数逐层汇总并得到竞争力指数值。
2.IMD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
IMD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对全球核心国家的竞争力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及预测。IMD认为,四种基本力量决定了一国竞争力发展的环境,这些能力是历史、传统、社会价值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以其为基础构建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操作层面上,IMD通过经济运行、政府效率、商务效率和基础设施四方面要素构建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每个要素又分解成5个子要素,共计20个子要素。IUD国家竞争力评价中指标数值计算也是采用逐层加权汇总的方法。
目前,WEF和IMD是全球最权威的国家竞争力评价机构,其团队化、组织化的研究方式已成为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的主流模式。他们的工作一方面从已有的国家竞争力评价理论中汲取可以借鉴、利用的部分,另一方面也不断地为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这两家机构的工作极大地加深了人们对国家竞争力的理解,使国家竞争力这一概念在全球日益受到关注。
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团队化将是国家竞争力评价的主流模式
国家竞争力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是这些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评价国家竞争力需要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选取足够多、能够涵盖国家竞争力各个方面的指标可以更为准确地描述一国的竞争力。这样的评价方法涉及诸多指标,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的处理、指标值的计算要使用较为复杂的方法,无论是从工作量还是从工作难度来看,个人都很难独立完成这样的工作,需要通过专门的评价机构、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随着国家竞争力评价所涉及因素的逐渐增加和方法的日益复杂、完善,团队化将成为国家竞争力评价的主流模式。目前,WEF和IMD的国家竞争力评价工作是非常成功的团队化例子,在其影响下各国的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机构发展十分迅速。
(二)一些因素在国家竞争力评价中将日益受到重视
在国家竞争力评价的初期,诸如国际贸易状况等即期作用明显的因素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受到普遍重视。随着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一些因素虽然对国家竞争力的即期效果不明显,但是这些因素是增强一国竞争力的原动力,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在这些因素中,以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最具代表性:从长期来看,只有真正具备创新能力的国家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其他国家无法在短时间内轻易获得。通常,发达国家的创新能力强,发展中国家要增强其竞争力,提高创新能力是有效、根本性的措施,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这方面的投入;自然资源会随着使用而逐渐耗竭,而人力资源却可以不断产生,高素质人力资源作用于国家竞争力的形式是“乘”而不是“加”,对于资源禀赋匮乏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国际贸易理论汇总范文2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微课;自主学习
1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得到飞速发展,同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对外经济贸易人才,成为很多高校的工作重点[1]。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课程大多具有知识面比较广、内容比较烦琐、概念抽象等特点,如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知识点和技能方法,还要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业务问题,保证交易中经济利益的顺利实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教学要求。伴随着信息化教学的实施,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开始为广大高校教师所研究与运用。本文基于微课,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教师运用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案例进行对策分析。
2微课的特征
微型视频课程简称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美国教育家David经过大量的教学实验,验证了微型知识脉冲匹配相应的学生讨论和作业取得的教学效果,与传统长时间授课取得的教学效果一样,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广泛采用的教学形式,同时也得到很多教育者的好评[2]。微课具有以下特征。1)精致的教学设计:教师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精心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一般利用五分钟左右时间对知识点进行透彻讲解,简短精练式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3]。2)教学内容明确:授课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进行明确讲解。3)自主学习为主:微课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存储方便快捷,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4]。4)制作过程简单:微课制作比较简单,不需要很专业的操作技能,节约了教师的备课时间。5)示范案例灵活:教师可以根据授课需要灵活加入教学案例,实现教学内容具体化、真实化,便于学生对烦琐知识点的记忆和应用。
3基于微课的国际贸易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笔者一直从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也一直致力于研究微课教学,发现目前微课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笔者以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微课使用情况为例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选取潍坊科技学院工商学院2014级本科三个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财会电算化专业、对外贸易专业)学生200名,国际贸易专业教师五名;对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师采用访谈和听课的形式,进行相关研究。调查数据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0份,问卷有效率95%。问卷形式基本采用选择题,问卷内容涵盖了微课的优点和缺点、微课教学设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使用微课情况等方面,共40道选择题。对教师采用听课方式,课堂总结教师在微课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访谈教师总结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在使用微课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56%的学生不是很了解微课,也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微课的不多;80%的学生认为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采用微课教学比较形象,便于理解,对于一些专业概念采用视频或者图画形式,教学效果比较好。访谈中教师也觉得微课教学是一种趋势,但是万事开头难,需要花费时间制作微课件比较耗时,以后伴随微课的盛行,制作技术会更加娴熟。听课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在微课教学中过于追求课件画面的丰富,教学时间掌握不恰当,且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查结果分析调查中发现,部分教师对微课的利用并不是很频繁,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1)教师的信息化水平需要提高。微课制作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软件制作基础,采用录制和图画等结合形式,但是一些教师这方面的能力欠缺,所以害怕利用微课教学。2)相关专业课程的微课资源匮乏。一些公共课程的微课资源比较多,各个网站或者教学论坛中都有,也都比较精致,但是一些专业课程资源比较零散,不系统,还没有建立一个教学资源共享平台。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学生课前不进行相关知识的预习,课后不进行系统的复习,仅凭微课中教师对知识的教授,导致微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4微课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应用设计
笔者结合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微课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为例,分析微课使用中应注意的相应教学对策,以便于师生真正在微课教学中受益。微课制作环节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主要讲述国际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涉及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保险相关理论及政策等,内容比较烦琐抽象复杂。教师在微课制作环节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对很多知识点不理解,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多增加图片和动态演示视频,以教师录音讲解的形式,把一些抽象的概念变成可视化教学内容。为了防止学生对丰富画面分心,教师要采用讲授式教学形式。对于一些实践操作内容,如包销协议的签订,包销商品的范围,包销的区域,包销的期限、金额和数量,包销商品的作价方法等,这些知识点比较烦琐,与实践联系很密切。教师可以先录音教授这些知识点,观看微课视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愉悦地理解相关概念和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采用项目教学法驱动学生真正实践操作练习,学生之间提问、回答,练习包销协议的签订。总之,微课制作环节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启发式、小组合作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多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同的教学内容制作不同的微课教学。微课教学使用环节微课教学使用环节一般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部分。课前学生进行预习,结合即将学习的内容主动搜集资料,制定学习任务。
如国际贸易方式这节课,学生需要自己搜集国际贸易方式有哪些,有固定组织形式的贸易和无固定组织形式的贸易有什么不同,分别包括哪些内容等,这样不但了解了相关概念,同时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课中教师结合微课资源,播放内容实物画面进行分类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掌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结合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包销和独家在业务性质、协议名称、收入、资金和责任等方面有什么不同,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时间,并做进一步讲解,保证在有效的课程时间内起到最佳教学效果。课后,根据微课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情况布置作业,作业形式也要结合授课内容,可以采用书面作业、写研究报告或者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如的种类这节课,学生可以采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写出独家、一般和总三种形式在目前国际交易中的应用前景,对不同的国际贸易形式应该采用的形式进行分类和汇总。学生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又一次对概念加深了理解,对学习效果进行强化。微课教学评价环节微课教学评价环节是很多教师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但是教学评价的作用非常重要。微课教学评价环节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教师根据微课教学中学生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学习了寄售与展卖这节课之后,学生能不能说清在现实国际交易中寄售的优点和缺点,寄售协议的签订等。教师对微课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更正,需要补充的教学内容及时完善,在微课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反映,适当增加动画模拟形式,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学生对教师微课教学进行评价,包括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最终达到共同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5总结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凭借精致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明确、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和制作简单等优点,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的教学案例希望为同行提供教学参考。
参考文献
[1]胡世清,文春龙.我国微课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8):46-53.
[2]张静.基于微信的微课程设计开发研究:以《经济学基础》中的“机会成本”微课程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5.
[3]王晶晶,蔡冬青.基于微课的“国际贸易”双语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16(35):31-32.
国际贸易理论汇总范文3
论文摘要:随着中美双边贸易额的不断增大,美中贸易逆差已成为双边贸易摩擦的主要焦点之一。通过对近30年来美中双边贸易数据的分析,并在结合维农(RaymondVernon)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相似性比较分析,得出美中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结论。另外,这种结构性的逆差对中方也是不利的,但会随着中方的经济发展而逐渐缩小,甚至消除。如果双方加以不适当的人为干预,不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还会损害双方的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政策建议。
1、前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特别是通过大力引进外资来发展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美贸易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美国在2004年成为了我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占我国对外贸易的14.8%,仅次于欧盟(15.5%)。1997年美国超过日本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海外市场。根据美国2000年的统计数据,我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三大进口国。2006年,我国取代墨西哥成为了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由此可见,中美双边贸易已经成为两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美中两国自1979年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从1979年的不足25亿美元猛增到2009年的3659.8亿美元,短短的30年时间增长了146倍之多。近几年来,美中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根据美国官方统计,在美中贸易中,美国自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2009年贸易逆差达到2268.3亿美元。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在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中,中国对外贸易一直为逆差,1993年开始转变为顺差,2009年底顺差为1960.7亿美元。
由于巨额贸易逆差的存在,导致美中经贸关系引发许多问题,如反倾销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纺织品配额问题等。本文结合产品周期理论从两国贸易逆差总量、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对美中贸易逆差进行分析。
2、中美贸易额及产品结构的比较分析
产品周期理论主要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如果要分析美中贸易逆差是否是符合产品周期理论假设条件所规定的结构性的,那么就不仅要讨论中美间双边贸易总额之间的关系,还要深入探讨中美贸易产品的结构性差异,只有结合了这两方面的因素,才能说明美中贸易逆差的首要原因。
2.1中美贸易额的总量分析
为了更真实客观的反映数据的可信性,本文分别采用中国官方公布的中方贸易顺差数据和美国官方公布的美方贸易逆差数据,虽然双方的加总并不是平衡数据,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哪方的统计存在误差,只是统计范围的差别,比如对直接外资投资企业进出口统计标准和统计口径的不同等原因。基于以上原则,本文整理了美中双方1980年至2006年27年间的贸易总量的统计数据,见图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中美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特别是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双边贸易额以每年约2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美国成为中国的仅次于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美国也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国,中国是美国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出口市场。(2)尽管中美双方的统计口径存在上亿美元的差距,但是纵观美中贸易26年间的差额变化,总体趋势是不可争议的,即中国的贸易顺差在逐年增大,但增速有所放缓;美国的贸易逆差也逐年增大,但逆差的扩大也呈逐年减小趋势。
2.2中美贸易的产品结构的比较分析
对中美两国的历年贸易总额进行分析,只能得出美中贸易逆差的感性概念。因此,除此之外,还应对美中贸易逆差的商品结构进行仔细分析。本文选取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统计署贸易数据库(UNCOMTRADE),根据中国从美国的分类商品进出口值,我们可以得出美中贸易逆差的分类商品值。本文选取的时间跨度为1995-2006年进行分析。数据的选取标准采用SITC一位数,本文将两国出口商品按1位数的SITC代码分为农产品(0+1+2)、初级产品(3+4)、相对劳动密集型制成品(6+8)及相对资本密集型制成品(5+7+9)。因此在具体分析时,本文将0-9类商品划分为农产品、初级产品、相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图2形象地显示了美中贸易在这四类商品上的不平衡值。
由上图可以看出,1995-2006年期间,中国的农产品一直处于逆差状态;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从1996年开始由逆差转为顺差,虽然2001年出现小幅回落,但2002年以后增长迅速;而相对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处于缓慢上升的顺差状态,但是其比重却占了美中逆差额的绝大部分;初级产品相对处于较低贸易额平缓发展的状态。
2.3结合产品周期理论分析美中贸易逆差的性质。
经济学家维农(Raymond Vernon)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他认为某种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完成一次循环,需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各国由于自身的发展阶段和比较优势的不同,贸易的形式、范围和数量都有所区别。如图3所示,t0-t1时期是产品的研发期,t1-t2时期是贸易的初始阶段,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发达国家之间,这两个时期共同构成了比较优势理论中的初始期;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化,在t2-t3时期扩展至新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由于工业基础薄弱,进口需求旺盛,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海外市场,在t3时期,次发达国家基于自身比较优势成为净出口国,在t4时期,首要发达国家由于竞争激烈,研发、管理、营销等方面成本的提高,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逐渐由净出口国转为净进口国,这三个时期就是产品周期理论中的成长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品已实现了标准化,并普及到广大的市场汇总,参与国际贸易各国厂商的生产基本达到了最佳规模点,劳动力红利成为发展中国家后发制人的主要手段,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在t5时期由净进口国转变为净出口国,这一转变即意味着产品周期理论中的成熟期的到来。
通过对比笔者发现,根据产品周期理论绘制的图3中代表中国进出口商品平衡额的L3曲线和代表美国进出口商品平衡额的L1曲线,与根据中美贸易实际发生量绘制的图2.1种的中国顺差额和美国贸易逆差额存在惊人的相似性。此外,由于美中贸易逆差额主要来自相对劳动密集型和相对资本密集型产品,这就使上述分析由曲线上的“惊人的相似性”转变为实际贸易状况符合产品周期理论的指导。
综上,可以得出美中贸易逆差额是结构性的,是美中两国在长期经济发展中所不可避免的必经阶段。图2.3中标出的t5时期即是中国加入WTO组织前后的时期,是中国经历自78年改革开放以来卓有成效的积蓄性发展所达到的必然高度。
3、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美国向中国出口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和中国向美国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国际贸易形势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一定的稳定性。结合产品周期理论,本文认为,美中贸易逆差是结构性的,并且随着中国的发展,这种贸易逆差将会经历一个峰值,随后逐渐下降。2009年和2010年的初步数据显示,美中贸易逆差额的扩大趋势正在逐步放缓。但是,由产品周期理论(图2.3L2)可知,即使中国发展到与美国的双边贸易能够实现零顺差的地步,即中国发展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时候,美国仍会面对着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这些问题不是美国施加政治压力、外汇压力以及舆论压力所能克服的。这种贸易逆差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发生自由国际贸易时所必然产生的。
另外,美中贸易巨大逆差的存在也表明中美经济潜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这种贸易顺差对中方来说也是不利的。
综上,我国应该继续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改革,建设创新性社会,加大创新投入在企业成本中的比重,努力实现由高污染、高消耗、低附加值的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向出口低污染、低消耗、高附加值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变。这一转变需要长期的、渐进式的进行,因此,本文建议尊重国际贸易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人为的给双边贸易加以负面限制,这样对双边贸易各国都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高筠燕,姚益龙,产品周期理论的重温与思考,世界经济文汇,1991,(01)
[2]李坤望,张伯伟,国际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1-93
[3]李强,唐磊,中美贸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基于产品周期理论的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9,(6)
国际贸易理论汇总范文4
[关键词]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B
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主要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与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以海上运输与保险作为重点,阐明有关国际货运与保险的基础理论以及教授如何办理海上运输与保险的基本技能。根据近几年来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其主要就业岗位为外贸业务员、跟单员、货代从业人员,报关员等,为了不断满足市场对国际货代人员的要求,扩大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在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的实践教学中,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一、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种类少,内容滞后
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是国贸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开设,适用的教材较少,近几年国内比较有影响的教材是外经贸大学出版的《国际贸易运输与保险》,其内容不够全面、部分内容已过时,如集装箱、提单等章节,内容较陈旧,不符合当前教学的需要。近几年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出版社相继出版相应的教材,但大部分内容是围绕国际货运等方面,是面向高职高专或是自考的教材。目前还没有适合于本科或是独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的相关教材,双语教材也基本上没有: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从事外贸工作中能够灵活地运用运输与保险知识与外商进行良好的商业合作,因此为了加强学生的专业方面的英语水平采用双语教学是重要的手段。但是由于课程中很多内容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因此很难从国外找到适合我国双语教学的教材。综观国外相关的教材,发达国家在海上货物运输教学方面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船舶类型与基本结构、与积载有关的船舶知识、货物知识、船舶安全知识(即船舶稳性、强度和吃水差的核算与要求等)、货物积载与装卸、各类船舶(特别是集装箱船、固体散装货物船、液体散装货船等)安全运输以及危险品安全运输等”。而我国国际贸易专业的教材内容较少,国内也没有出版相关的教材。这显然不能适应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需要,更不能适应现代海上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达不到开设本课程教学的目的。
(二)学生实习机会少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很多大专院校扩大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招生规模,而国际运输与保险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有限,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经营的盈利性和竞争性的考虑,使学生实习成为一大难题,而学生如果不能在相应的企业进行实践实习,就很难深刻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无法衡量。为了加强实践教学,一些学校建设了仿真实验室,对本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对国际物流的基本流程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企业仍没有相应的实习岗位供学生实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识记上,比如说缮制单证,学生不能很好地从信用证提取信息;再如保险种类学习,保险单的填写,虽说在课堂上教师花很长时间和很大精力作详细的讲解,但是让学生来分析实际案例时,仍不明白该如何填写保单。这些具体问题除了讲解理论知识外,实践实习是必要的。
(三)教师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
目前主讲这门课程的教师大多不是专业教师,复合型人才较少。运输与保险这门课程分为运输与保险两篇,大部分教师对此知识不够专业,而且大多数教师不具有实践经验,很少有教师真正做过相关的海运事务,或是从事海运保险的实务。无疑对实践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议及措施
(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与企业保持联系
本课程较强的实践性,使得单纯的书本教学容易与实践脱节。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触最新信息,教材内容的更新十分重要。目前一些教材重心偏离,不适应现代海上货物运输要求,集装箱运输由陆运发展至海运,并以集装箱运输取代了绝大多数的杂货船运输。近些年来海运中以三大类船型运输为主,即集装箱船、散装液体货船和固体散货船。在我国国际贸易专业的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教学中,仍然将杂货船运输作为授课的重点,占该课程总课时的1/3以上,显然不能适应现代化船舶发展的需要和现代海上货物运输的要求。再如,教材对班轮运输的计算占很大的篇幅,而集装箱运输的计算则占一小节,与现实严重脱节。在实际贸易汇总现大部分采用的是集装箱运输,笔者认为需要相应加大其篇幅,与现实接轨。
因此,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理论内容基础上,除了从网络资源、书籍资料上进行补充以外,还应加强同企业联系,将最新的企业货运单据如海运单、货物托运书、设备交接单等更新资料及时提供给学生参考。将不同企业的提单让学生填写,让学生明白提单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哪些表格内容是可以灵活处理。
(二)教学内容应讲求实效,增加应用性
独立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要求系统性和完整性,尤其要区别对待航海专业的学生,他们除了要求掌握航海技术,还要掌握船舶结构特点和各自的积载要求。但是对国贸专业的学生的要求不一样,他们要对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实际操作的同时,更突出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不能贪大求全,要增加应用性、适用性。如熟悉所载货物的特性,熟悉运输流程以及相关的公约和法规,让学生了解其内容、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等。 如掌握外贸运输企业及其相关企业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政策法规,具有货运、揽货、货运站、租箱、拆箱及装箱等具体操作、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再如保险原则,教材列举很多原则,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很好把握,教师应把重心放在保险单的制作上,以此为基础,然后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明白保险单上每一保险种类所代表的实际意义。这样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锻炼学生团队作业
本课程实践性的内容较多,还需要一定的外语知识,如果通过团队作业效果会更好。因此,教师可考虑实际情况,设计一些课内外作业要求学生团队完成,如以小组为单位填制各种运输单据,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填单的过程中可通过互相讨论、互相检查发现很多问题,并能自行纠正,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人数较多的班级。再如运输流程以及业务等内容,书上讲的较少,可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然后每组派代表讲解小组的成果,这样学生会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查阅各种资料,并最后形成小组意见。这样的教学效果相当明显,事半功倍。
(四)改革考核方式
以往的课程考核主要以知识结构考核为主,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因此新的考核方式应是围绕考试职业技能展开,减少识记部分考题,加大技能考核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围绕能力标准及岗位要求的核心展开。学生的最后成绩由三部分组成:闭卷考试占50%,课程仿真实训占30%,校外实习报告占20%。
(五)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提供顶岗实践机会
要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为此本专业可与物流专业及用人单位共同合作,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教授国贸及运输管理的知识,物流专业的教师教授物流相应的知识,最后一学期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学生亲身验会国际货代从业人员的工作,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使自身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学生毕业后可有多种工作选择,可从事国际贸易,也可从事海上运输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 朱谨.《外贸运输与保险》实践教学的思考[J] .中国集体经济,2007(8):179-180.
[2 ]汪益兵,陈亚飞.“海上货物运输”精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 .航海教育研究,2008(1):48-50.
国际贸易理论汇总范文5
关键词: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11-0010-05 收稿日期:2010-06-10
产品是技术的载体,产品进口会使得所体现的技术在进口国发生外溢,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过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是一国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在当前全球贸易迅猛发展的条件下,进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开始引起学者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进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简单地加以评述,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进口贸易影响技术进步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一)理论基础
新贸易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动态贸易利益的量化研究提供了可能,为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Krugman(1979)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学家放松了传统贸易理论完全竞争、产品同质、收益不变等强假设条件,将规模经济、产品种类、技术转移等因素引入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之中,将贸易理论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构成了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点。Romer(1990)、Grossman and Helpman(1991)、Yong(199I)、Aghion and Howitt(1992)等学者将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加以拓展,在开放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了投入品种类、产品质量等变量,考察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了国际贸易在技术转移、模仿和创新中的作用,为增长理论与贸易理论的融合奠定了基础,成为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Melitz(2003)、Meliiz andOttaviano(2005)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研究表明,开放条件下生产率异质企业对于外部竞争压力的不同反应对行业生产率的变动产生重要影响,这为进口竞争的技术进步效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二)作用机制
为了实证分析进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许多学者对上述基础理论模型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拓展,具体地解释了进口贸易影响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
Coe与Helpman(1995)在Grossman、Helpman(1991)研究的基础上,利川进口份额作为权数衡量了国外研发对于本国TFP增长的贡献,为衡量和测度国外技术溢出对进口国技术进步影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Connolly(1997)发展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上证明进口贸易对模仿进而是技术扩散产生的正向影响,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获得静态和动态贸易利益。贸易通过降低南方国家的模仿成本,产生重要的技术扩散效应,促进南方模仿国的增长,因为贸易可使南方模仿者廉价地获得关于北方创新者新产品的知识,而进口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提高了成功模仿的概率,会对南方模仿产生正的影响。南方国家销售进口产品,提供售后服务,会增加对于进口产品技术知识的了解,降低对这些产品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的成本。同时,贸易开放还会通过对国内企业带来的竞争效应,影响企业的模仿行为和国内企业数目,进口贸易降低了模仿者了解国内市场需求的成本,保证了有效率模仿的实现。Connolly(1999)在一个南北贸易的质量模型中,在创新和模仿过程融入了学中学(learning-to-learn)的概念。他认为,学中学(learning-to-learn)不同于干中学(learning-by-doing),因为学中学获得的技术更具有一般性,因而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而不是仅仅限于特定所学任务。当一个企业成功模仿了质量越来越高的特定种类产品时,他将获得产品工程中的知识,并且改善它,因此模仿不仅使得企业在未来的模仿中更有利,而且提高了企业独自成功发明更高质量水平产品的可能性。
Keller(2001)认为通过与国内外企业相互作用的学习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方式。国内发明的效率随一国知识存量的递增而递增,它与国内所知的产品设计的数量是成比例的,通过增加国内知识存量,国际溢出提高了国内发明活动的效率。Chen、Imbs、Scott(2009)扩展了Melitz(2003)和Melilz、Ottaviano(2005)的企业异质性国际贸易模型,把理论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认为贸易的开放导致了竞争效应,在更大的国外竞争和更多的进口产品的压力下,国内企业的利润会下降,异质性企业中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会退出市场,只有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才可以适应市场竞争,并且会在竞争中增加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这样产业的平均生产率水平也会上升。
理论模型的构建为实证研究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础理论模型的拓展把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地揭示了进口贸易影响进口国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进口贸易可以通过进口贸易总量、进口贸易模式和进口产品的竞争效应对技术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进口贸易总量的技术进步效应
(一)国家层面进口总量的技术进步效应
Coe、Helpmanfl995,以下简称“CH”)利用21个OECD国家和以色列1971~1990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伙伴国的R&D资本存量通过进口贸易的传导机制对进口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发现国内外研发资本存量都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一国进口占GDP比重越大,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对国内生产率的影响越强,开放度高的经济比开放度低的经济从国外研发中获益要大。方希桦、包群、赖明勇(2004)使用CH的方法计算了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研发资本存量,实证分析发现通过进口的技术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许多学者以CH模型中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新的方法进行了拓展研究,得出了与CH相似的结论。Liehtenberg、Potterie(1998,LP)认为CH(1995)模型中计算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赋权方法存在汇总上的偏误,因而提供了一个理论上产生更少偏误和更好实证结果的赋权方法,在修正了指数偏差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研发的产出弹性对于一国贸易开放度的依赖,研究证明一国贸易越开放,该国从国外研发中获益越大。喻美辞、喻春娇(2006)利用LP方法计算了相对于中国的国外R&D资本存量,并将人力资本因素引入到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证明通过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促进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Keller(1997)也质疑CH
(1995)的赋权方法,而采用随机赋权方法计算了国外知识资本存量,同样得出了与CH模型相似的结论。但是Coe、Hoffmaister(1999)认为Keller(1997)的随机赋权实际上是带有随机误差的简单加权平均,这种随机赋权只会得到一个随机变量,它和生产率之间是不存在联系,他们利用替代的赋权方法作为双边进口份额回归证明,随机创造的贸易模式并不能产生国际研发溢出的估测。
鉴于上述学者研究中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方法中可能出现的伪回归,有学者根据CH研究的数据,利用面板协整方法重新考察了进口的技术溢出对进口国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通过进口的研发溢出效应要么是微弱的(Kao、Chiang和Chen,1999),要么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Funk,2001),因此,他们认为之前对于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的研究高估了进口的作用,但是忽略了其它传播机制的作用。
Altair and Cieeone(2004)测度了贸易的实际开放度对国家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进口和出口加总的贸易开放度是一国全要素增长的重要因素。Falvey、Foster、Greenaway(2004)区分了知识的性质,认为通过发达国家的研发生产的知识能够通过贸易溢出到其他国家,利用21个OECD国家1975~1990年的面板数据集中考察了进口作为技术传播途径的作用,发现无论国外的知识是公共还是私人的,进口的技术进步效应都非常显著。Lumenga-Neso、Olarreaga、Sehiff(2005)通过引人间接与贸易相关的研发溢出的概念扩展了CH的分析,认为与贸易间接相关的研发溢出也会在国家之间发生,他们利用114个国家的向量矩阵实证研究发现,国外研发的间接流量要远高于直接流量,间接流量对于TFP的贡献要远高于直接流量的贡献,并且全部(直接加间接)国外研发流量明显地要比国外直接研发流量要稳定。由于间接效应的存在,双边贸易相对来说并非国外研发通过贸易溢出的重要决定因素,这调和了CH(1995)与Keller(1997)的结论,但也提供了贸易作为国际知识传播机制重要性的支持。
Madsen(2007)使用16个OECD国家1870~2004年间技术进口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新数据库,验证了知识是否通过贸易渠道发生了转移。实证估计表明,在过去135年中通过贸易发生的知识转移始终非常重要,TFP与知识进口之间存在很强的关系,在过去一个世纪中93%的TFP增长要归于知识的进口,知识的外溢是1870~2004年间OECD国家TFP收敛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贸易的国际技术外溢是OECD国家TFP增长的重要贡献因素,有助于OECD国家TFP的收敛。
(二)企业和产业层面进口总量的技术进步效应
企业和产业层面的实证研究证明,进口和技术进步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Blalock、Veloso(2003)利用印度尼西亚制造业的详细面板数据,证明供给进口密集部门的企业比其它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进口是国际技术转移的推动因素,与国外厂商的垂直供应联系是进口推动技术转移发生的渠道,这从企业层面证明进口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Aeharya、Keller(2007)把技术转移和进口联系起来,利用17个工业化国家1973~2002年的详细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进口是技术转移的一个主要渠道,国际技术转移对于生产率的贡献常常超过了国内研发的贡献。
李小平、朱钟棣(2006)总结了国外学者计算R&D存量的六种方法,并用这些方法分别计算了同外R&D存量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虽然不同的实证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不近相同,但基本上肯定了产业层面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为正的结果。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2008)利用DEA方法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的增长,发现进口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但是出口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明显。
三、进口贸易模式的技术进步效应
(一)资本品进口的技术进步效应
与CH(1995)研究方法相一致,Coe、Helpman、Hoffmaister(1997)采用77个发展中国家1971~1990年的数据,研究了这些国家通过机械设备进口从工业化国家的研发中获益的程度,结果显示,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知识通过机械设备进口能够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率,国外研发资本存量越大,对于来自工业化国家机器和设备进口越开放,本国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越高,该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就越高,而总进口中许多消费品和服务的进口对于生产率并没有影响,国外知识存量只是通过机器设备的进口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率。
Connolly(1999)考察了国内外创新对于实际人均GDP增长的贡献,发现来自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在国际技术扩散中作用的证据,国内模仿和创新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进口存在持续的正依赖性,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对于人均GDP增长的贡献要高于国内创新的贡献。Xu、Wang(1999)认为资本品比非资本品拥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因资本品贸易是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他们考察了资本品贸易作为国际研发溢出渠道的重要性,估测结果表明,在G7国家中,研发投资大约一半的收益溢出到了其它OECD国家,其中大约一半的溢出是通过资本品外溢渠道发生的,资本品衡量的研发溢出变量统计上是显著的,比总进口衡量的溢“{变量更多解释了国家间生产率的差异。Eaton、Korlum(2001)也认为国际贸易可以把技术进步的好处传递过国界,他们通过研究世界生产和资本品的贸易,评估了这一机制的重要性,证实一国的生产牢取决于该国对国外资本品的可获得性以及该国使用资本品的意愿和能力。
(二)中间品进口的技术进步效应
Keller(1997)引入一个研发驱动的增长模型,技术通过体现在不同中间产品的贸易传递到国内其它部门和国外部门,他使用来自8个OECDI业国1970~1991年13个制造业的数据研究发现,在同一行业中,国际贸易是国外技术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随后使用相同的数据,Keller(1999;2000)量化分析了贸易模式在决定技术流量中的重要性,发现一国的进口模式会影响到一国的生产率,如果一国主要从技术领先国进口,该国获得的体现在中间产品上的技术将高于主要从技术跟随者进口的所得,与进口模式相关的技术进口的差异解释了这些国家生产率增长上20%的差异。Hakura、Jaumotte(1999)利用87个国家1970~1993年的数据,在区分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对于技术转移影响的基础上,考察了贸易在技术从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溢出中的作用,证明产业内贸易能够比产业间贸易更多地促进技术转移。
Amiti和Konings(2007)利用印尼1991~2001年间制造业的普查数据,估测了贸易自由化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他们区分了源自最终产品关税降低的生产率增长与源自中间投入品关税降低的生产率增长,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投入品关税的降低。Topalova(2007)利用制造业部门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印度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贸易改革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中间品关税的下降导致的生产率增长远高于最终品关税下降产生的影响。Kasahara、Rodrigue(2008)利用智利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估测了国外中间品的进口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国外中间产品的进口提高了生产率。Halpern、Koren、Szeidl(2005)利用1992~2001年问匈牙利制造业企业产品层面的进口数据估测了一个生产者结构模型,研究显示,进口的技术进步效应在统计上与经济上都是显著的,进口解释了匈牙利90年代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30%。
(三)对贸易模式技术进步效应的质疑
对于贸易模式与技术溢出、技术进步的关系,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Funk(2001)使用面板协整技术考察了贸易模式与国际研发投入溢出间的关系,没有发现支持进口模式与研发溢出之间关系的证据,因此认为,先前的研究可能高估了进口投入品在国际研发溢出中的作用,却低估了其它传播途径的作用。Lumenga-Neso、Olarreaga、Schiff(2005)对与贸易相关的间接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的研究,似乎也证明双边贸易模式并非国外研发通过贸易溢出的决定因素,一国外部研发溢出流量对于贸易模式的依赖可能是很低的。
四、进口竞争的技术进步效应
进口竞争的技术进步效应早已引起学者们的注意,但是受传统贸易理论严格假设的束缚和统计数据可得性的限制,这方面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进展相对缓慢。随着企业层面统计数据可得性的提高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开创性进展,进口竞争的技术进步效应引起学者们极大的研究兴趣。
Bertschek(1995)利用德国80年代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进口和内向型FDI对于国内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发现进口和内向型FDI增加了国内竞争,降低了国内企业的盈利,对产品和过程创新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Lawrence、Weinstein(1999)通过对日本1964~1973年间进口贸易的研究发现,进口竞争是促进日本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并且进口竞争的作用要大于中间产品进口对于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多竞争性产品的进口刺激了创新,向国外竞争对手潜在的学习是效率增长的主要渠道。
Pavcnik(2002)利用企业水平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智利贸易自由化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企业内生产率的进步要归于进口竞争部门中的贸易自南化,总的生产率进步源自资源从低效率生产者向高效率生产者的重新分配。Schor(2004)利用巴西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于企业生产率演进的影响,发现进口产品和中间投入品关税变动与生产率的变动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贸易自由化后,竞争的增加和可获得的体现更高技术的中间品进口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Topalova(2007)的研究表明,进口关税的下降增加了国内竞争,导致了产业生产率的提高。
Gorodniehenko、Svejnar、TerrelI(2008)利用27个新兴市场经济的数据,估测了来自国外的竞争、与国外企业的垂直联系以及国际贸易对国内企业几种创新的影响,发现有很强的证据表明国外竞争和创新之间存在正向的关系。Chen、Imbs、Scott(2006)利用欧盟1989~1999年间制造业的详细数据研究发现,进口竞争的技术进步效应在短期和长期中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短期内贸易开放具有促进竞争的效应,由于进口竞争的增加,无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产业中产品平均成本降低、生产率出现上升。但是长期来看,当竞争力更弱的经济体也开始出口时,这些效应会逐渐减弱甚至会逆转,虽然增加的贸易对欧盟的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很小的。Acharya、Keller(2008)使用1973~2002年间工业化国家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长期内进口自由化通过选择效应降低了本国产业内的生产率。
对于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的研究,以上我们按照进口总量、进口模式和进口竞争几个维度进行了系统梳理,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三种机制并非各自独立地发挥对进口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它们分别都是从进口贸易的一个侧面反映出进口贸易可能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对于一国整体进口来说,三种机制都在共同发挥着对于技术进步的影响。
五、结语
进口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隶属于动态贸易利益研究的范畴,是对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机制研究的深化与发展。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成果证实了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内生关系,进口是影响一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深化并丰富了我们对于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和认识,有力证明了自由贸易所蕴藏的巨大动态利益,为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目前,对于进口与我国技术进步关系的研究相对来说还不够充分,不够深入,主要还是停留在进口产品总量上的研究,缺少对进口贸易模式、进口竞争技术进步效应的研究,因而对进口与我国技术进步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我们认为未来对于进口与技术进步关系的研究应当考虑一些忽略的变量可能产生的影响,深化对于新的机制的研究,同时对于我国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应当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方希桦,包群,赖明勇2004,国际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l中国软科学(7)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2008,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J],经济学(季刊)(2)
李小平,朱钟棣,2006,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
国际贸易理论汇总范文6
【关键词】汇率制度改革 人民币汇率 世界贸易格局
2005年7月中国汇率制度改革拉开帷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世界贸易格局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成为人们新的关注点。经历了2007年演进的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进入了另一个阶段,在此过程中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更加明显。一方面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一方面则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不禁将两者联系起来:人民币汇率改革是否改变了世界的贸易格局,抑或是影响了全球经济版图。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自2005年下半年才真正开始,同时经济政策固有的时滞延缓了针对汇率制度改革后的效应研究,因此对于汇率制度改革是否带来了全球性经济效应的可参考文献很少,然而不少学者先前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结构以及进出口比率的研究却为文章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证基础。
按照传统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汇率变动对实际进出口产生影响的必要条件是Mashall- Lerner条件。然而在国际贸易的实际操作中,经济系统内生性俨然实现了对该理论的颠覆:汇率升值效应、政策时滞效应以及相关的交叠作用使得利率变动直接影响了贸易体系的变化。在实证方面,Kenen and Rodrik(1986)、Cushman(1988)、戴祖祥(1997)都较早地开展了此方面的实证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政策的调整以及经济的远景规划已然成为世界性问题,汇率制度改革也不例外。作为世界贸易第二大国,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必然会对原有的世界贸易体系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的不确定性就成为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关键。时至2011年8月,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经历了6年的演进,世界经济格局也悄然发生着改变。那么,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是否支撑了当今全球贸易体系?世界贸易格局是否因中国汇率制度的变动而发生了调整?正是对该问题的追索,文章通过收集和整理近十几年中国汇率和进出口状况的基本数据,同时汇总了世界各主要国家(澳大利亚、巴西、法国、德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俄罗斯、英国以及美国)和全球的贸易结构,基于统计分析对该问题进行解答。
一、中国汇率制度改革背后的经济证据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坚持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并保持与美元相对固定的兑换比率,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主动地位,并以相对贬值的优势实现贸易顺差。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经济形势催生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2005年7月中国汇率制度改革拉开帷幕,由此中国结束了与美元固定挂钩的汇率体系,开始走上逐步自由的汇率体系。这一政策的实施一方面直接引致了人民币对美元比率的调整,同时间接地促动了其他货币与人民币之间的汇兑关系。
图1给出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CNY/USD)和以贸易加权获得的中国实际有效汇率(Real Efficient Exchange Rate,EER)变动趋势。从人民币兑换美元的趋势图谱中可以看出,中国在2005年开始汇率调整步伐,在2005年至2011年上半年,人民币一直以升值的姿态调整着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比例。相对而言,实际有效汇率(REER)更加全面地展示了人民币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的全球变动趋势。在图1中,中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趋势要明显弱于人民币美元汇率走势,调整趋势并不剧烈,但也同样表现出与以往走势的明显不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上升趋势和人民币兑美元比率的下降都直接表明了中国人民币在汇率制度改革后的升值现象,这种状况可能并不能阐明任何实质性问题,但是同中国近年来的贸易状况变动一起就能反映出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和世界贸易体系的影响。
注:①“REER”(Real Efficient Exchange Rate)为中国实际有效汇率,图谱中分别给出了以“CPI价格指数”和“PPI价格指数”为平减基础的实际有效汇率;“CNY/USD”表示人民币兑美元比率,图谱中给出的年度汇率值分别为年末值、年平均值和二级市场年末结算值。
②2011年度取值区间为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末,对应各指标取值要求则给出了2011年的各项数值。
③左侧纵坐标对应REER取值,右侧纵坐标对应人民币/美元汇率值。
数据来源:EIU国际宏观经济数据库及国际清算银行(BIS)
从图2关于中国各项贸易指标的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在1995-2010考察区间内的各项贸易额都呈现增长趋势,且其在世界贸易份额的比例(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以及进出口总额和剔除世界增长后的进出口总额占比)逐年增加,这一点对于平均以10%速度增长的中国而言并不稀奇。然而将这一比例量化为实际的净出口额时,文章发现中国进出口额在2005年开始发生显著的突变,虽然经历了2007年金融风暴的世界性衰退期,但是中国净出口总额规模依然十分庞大,较2005年之前有明显的膨胀,显然在这一增长趋势的背后有着内生因素,而汇率恰恰是一个核心的中介指标,其影响着各国贸易行为。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中国汇率改革对中国乃至世界贸易结构的影响,文章在下一小节将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全球的贸易状况进行基本的描述,并对中国汇率改革是否成为当今世界贸易格局背后动因予以解答。
注:①“Im”为中国进口额世界占比;“Ex”为中国出口额世界占比;“Total”为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世界占比;“Total-”则为剔除全球贸易总额增长后的中国进出口总额世界占比,即“Total-”=“Total”/全球贸易额增长比例;“Net”为中国进出口贸易净额。
②由于“Total-”取值需进行增长率测算,其原始数据时段为1995-2010,因此“Total-”实际数值区间为1996-2010。
③左侧纵坐标对应“Im”、“Ex”、“Total”和“Total-”取值,右侧纵坐标对应“Net”取值,单位10亿美元。
数据来源:EIU国际宏观经济数据库及笔者处理
二、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动
1995-2010年间世界整体贸易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贸易中心逐步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发展中国家推移的趋势是这一过程的主要特征,而这其中最为明显的国家包括中国、印度、俄罗斯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以美国、德国、日本、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图3中给出了几个代表性发达国家进出口总额之和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图中可以看出1995-2010年间,这些国家在世界的总占比下降了接近10%,而这一过程中变动最为明显的时点则出现在2005年。这使得文章确立了以2005年为分界点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对汇率改革的世界影响予以解答。
表1给出了世界主要国家进出口总额世界占比的数量化比对,平均来看,1995-2004年间发达国家占据世界贸易总额的逾50%份额,其中美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6%。然而到了2005-2010年间,美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比例降至11%,其他国家如英国(降低1%)、日本(降低1%)、德国(降低1%)等都经历了相应的下降;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比重则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中国的世界占比从4%上升至8%,实现了占比的翻倍。如果以1999-2004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其结果也基本相近。从这一点来看,世界贸易格局在2005年时点开始发生了变化,而恰恰是在这个时候中国汇率改革拉开帷幕,两者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联系。
在世界主要国家进出口总额调整的背后是进口额和出口额的全球性分配,这也是对新的世界贸易格局的一个调整。图4、图5 以及表2分别给出了世界主要国家出口额和进口额世界占比的变动趋势。
图4到图5的变动展示了世界主要国家在1999-2010年区间内进口额世界占比的主要趋势,如同进出口总额的占比趋势一样,发达国家份额逐步向发展中国家移动,其中的美国和中国最具代表性,分别降低了4%和提高了3%的世界占比。
另外从出口额的总体变动状况来看,相对于进口额的大幅调整,发达国家出口额世界占比的变化较微弱,美国在1999-2010年间世界占比仅下降2个百分点,而中国依然实现了4%-5% 的份额提升。在中国进口额和出口额世界占比两向提高的同时,是发达国家原有贸易结构的调整,这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汇率改革中人民币升值的内生性效应,一方面提升了发达国家在进口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则被动提高了人民币的购买力,从而实现了中国在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上面的双重效果。不过从世界主要国家整体变动来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明显变动的发展中国家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但主要是中国。从这一点来看,中国汇率改革背后所引致的世界贸易结构的变化对自身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效果最为明显。
从前面对中国近年来贸易状况的分析中发现,净出口额的变动趋势恰恰与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相对应,且表现出与汇率变动近似的路径,由此针对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净出口状况的描述应该能够更好的对中国汇率制度的世界性影响作以解释。图5给出了世界主要国家在1999-2010年度间的净出口额区间平均变动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传统的逆差国家,英国、美国、法国等在这一过程中境况进一步恶化,而中国、俄罗斯以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顺差趋势则更加明显。总体而言,如同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净出口变动趋势一样,世界贸易格局也发生了变动,无论是进口总额世界占比还是出口总额世界占比,抑或是净出口额的总体分配状况,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正逐步替代部分发达国家的强势地位,这与稳步走强的人民币以及渐趋自由化的人民币汇率有着很强的相关性。
3.中国汇率制度改革是否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
以上的分析中,对中国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贸易状况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汇率制度改革背景下的世界贸易格局确实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发达国家的强势垄断地位进一步削弱,以中国、俄罗斯、巴西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逐步跃升至世界贸易舞台的主要力量,这背后既有现实的经济动因,又有单方面的外部作用。虽然不能说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引致了世界性贸易格局的变化,但逐步自由化的人民币汇率催化了世界格局变动的反应过程,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逐步开展,弱化了美元结算的主体地位,人民币兑欧元以及人民币兑换日元贸易的扩大加速了对原有贸易体系的调整;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趋势的加强,既改变了中国的进出口结构,同时也改变了贸易相关国家的进出口结构,如中国进口额的激增以及美国进口额的相对降低,都不同程度上反映在了世界贸易格局变动中。由此中国汇率改革确实影响了新时期的世界贸易格局,而这种贸易格局的变动也最终会影响世界未来经济发展,世界经济版图可能要经历一次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Peter B. Kenen and Dani Rodrik. Measuring and Anal1yzing the Effects of Short-Term Volatility in Real Exchange Rate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ume68,No.2,May,1986:311-315.
[2] David O. Cushman. U.S. bilateral trade flows and exchange risk during the floating period[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Volume 24,No.3,May,1988:31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