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传播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传播的核心

新闻传播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网络新闻;内容编辑;内容呈现

、国际互联网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媒介平台国际互联网又称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国际互联网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因特网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

近年来,人们常把国际互联网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介”。笔者认为这一说法颇为片面,体现了人们对国际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和传媒业之间的关系缺乏科学的理解。

国际互联网的根本特性是使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的最大特征是使任意形式呈现出来的信息在传播的技术层面上同质化———都变为逻辑上0或1的二进制数构成的编码。基于这一特征,因特网中现行的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实现了在通用的网络中对任意信息的黑箱式传输。因此,因特网之于媒介,绝不是一种和报纸、广播、电视并列抑或替代的关系,而是一种多功能的全媒体平台。

因特网是一种极其便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基于这一渠道,人们可以使用任何形式的网络终端实现不同功能特征的媒介应用。在多媒体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以文字媒介形式传递的信息,这种媒介使用的体验可以是类似于报纸的,但又具备了报纸所不具有的种种特性。同样,类似广播、电视的声音、声像媒介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终端借助因特网的信息传递功能得以实现。

因此,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通用性的信息传输网络,它为包括大众传播在内的各种传播活动提供了便利的全媒介平台。

二、国际互联网技术特点对网络平台上大众传媒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当然,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活动是因特网上重要的传播活动之一。作为一个通用性媒介平台,因特网具有各种特征,其中三点特征对于网络平台上进行的大众传播尤其是新闻传播活动非常重要。(1)信息的海量性。因特网的诞生使得理论上一切在这个地球上以数字形式储存的信息都可能被接入网络的任何终端设备瞬间调用,这就造成了一个历史性的事实,即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信息供大于求的状况。海量的信息来源必将造成关于同一新闻事件的大量同质化报道。(2)信息的即时更新性。因特网生来就是一个工业标准的集合体,任何功能的机器电子设备,只要它符合接口标准,支持因特网的协议,就可以接入网络,上传、下载信息。握有正确设备的新闻记者可以第一时间将新闻上传至网络,有感想的任何人也可以第一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加之接入网络人数的海量性,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排除制度因素的影响,则重大新闻事件的信息在因特网上的更新是即时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传统意义上时效性的新闻价值。(3)信息来源的复杂性。网络的另一重要特征———交互性,决定了绝对意义的信息获取者或生产者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能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信息或观点,甚至在因特网上开办专业化的信息网页的成本也低得惊人。信息来源的异常复杂导致了信息真伪的辨识变得较为困难。此时,信息者的权威性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变得尤为重要了。

基于因特网的上述特性,网络新闻传播活动中媒体间的竞争呈现出了与传统媒介不同的特点。如前所述,信息的即时更新性使新闻的时效性几乎成为了必然,并且网络用户的媒体使用是主动性、习惯性的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传统媒介独家新闻的激烈竞争。而信息的海量性和来源的复杂性更使网络使用者面临着大量关于同一新闻事件雷同的抑或是事实陈述迥异的报道。此时,专业传者最急需发挥到极致的职业角色恰恰是最为经典的“把关人”角色。面对网络上无穷无尽的信息和“超文本链接加关键词搜索”的网络信息基本呈现模式,传者要为受众准备的应该是一份分门别类、精心编制的新闻标题菜单。这份菜单的分类是否足够精细,重点是否足够突出,标题是否足够精彩,内容是否足够准确,是否利用先进的网络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上种种决定了受众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之中更青睐谁。

在网络上,培养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而习惯的培养必须通过常年累月新闻信息的完美呈现。由此可见,互联网平台上大众传媒新闻传播活动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完美的内容编辑与呈现形式。

三、网络新闻内容呈现的内在要求(一)时效性是准入的门槛前文中强调了网络信息的即时更新性对新闻时效性的淡化,但这绝不是说时效性是不重要的,而是说时效性的实现变得空前简单了。因此,新闻的时效性也就成为了网络新闻传播游戏的准入门槛。网络虽然也像报纸一样具备文字媒体的功能,但是忽视时效性一味追求深度报道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最先把新闻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媒体,才能优先享有向受众提供相关新闻背景线索与观点评论的超文本链接的机会。

(二)多维度、明晰的信息分类排序时效性只是最基本的要求,网络新闻的关键是呈现的模式要符合受众的要求。如前所述,新闻标题菜单的分类与排序格外值得讲究。新闻的分类维度要多而细致,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重大新闻安排在开头醒目处之外,其他消息应分门别类置入各个栏目之中,可按题材、内容、地域、特点等各种维度分类,按照重要性或者时间顺序排列整齐,并且应包含相关的关键词,以便搜索引擎能够检索到这篇新闻。此外,新闻标题菜单的呈现美感同样是极其重要的。

(三)表意精辟、引人入胜的新闻标题网络新闻需要用户的点击才能呈现出全文,而用户是否点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标题的质量。网络新闻的标题受篇幅限制应尽量短小,用有限的字数较为明确地表达新闻事件要素的同时,更关键的是要表明这条新闻值得关注的价值点何在。在命名标题的过程中,应切记浮夸,标题与内容不符,一旦让受众在点击之后产生上当的感觉,则会影响受众使用习惯的培养和延续,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四)多媒体内容、丰富的背景资料和深度分析网络新闻的一大优势就是网络信息彼此间的链接性。

新闻传播的核心范文2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效应

传播效应是指通过某一中心点,向周围辐射传播的过程中感应到各种影响因素影响的情况。其不仅可以充分反映受众人群的需求,更能深入反应各媒体在媒介融合情况下发展的优劣。当前,我国各研究人员立足在我国媒介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针对其传播感应情况,将新闻传播融合效应大致分为叠加效应、波纹效应、窗口效应和长尾效应等四类。

(一)叠加效应叠加效应就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媒体传播媒介与传统传播媒介相结合,对其传播方式进行一个叠加的结果,此不仅扩大了新闻传播覆盖率,更能拓展受众面积,提高社会影响力。比如,在2017年的四川九寨沟地震时,除了四川新闻电视台、报纸等进行官方数据播报之外,更有贴吧、抖音、微信、直播等开始纷纷报道转述,让更多的人民了解到九寨沟灾情,也让更多的社会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在这样的叠加效应下,新闻信息传播更加全面,传播效率更高,受众面积更大,影响力更加深远。

(二)波纹效应波纹效应就是在新闻数据信息传播过程中,各媒介之间传播一些相符合或者是相似的信息,从而增强新闻传播的范围及公信力,发挥出新闻的社会舆论引领力。比如,在疫情期间,有部分自媒体人员断章取义,编纂不实信息获取流量,这时候官方新闻需要出面对其信息进行澄清,以消除民众恐慌。因此,官方媒体需要通过多重渠道,来对其谣言进行澄清,以便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舆论引领力。

(三)窗口效应窗口效应就是新闻媒体立足在新闻媒体的优势和受众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最大面积的传播“窗口”,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社会影响力与新闻的覆盖面积,为提高社会公信力与凸显社会新闻价值创造条件。比如,在“中国留学生章莹颖在美失踪事件”这个新闻上面,我国法治新闻正是通过互联网、微博、公众号等媒介,让受众及时了解到我国侦查此案件的决心与进度,并全程将案件发生到嫌疑人抓捕过程转播给受众,并将侦破最新消息公布给受众,让广大市民朋友提供相关信息,从而更快地侦破此案。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体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影响力,也想社会传播了积极正能量,并宣传了我国法治、保障每位公民人身权益的决心。

(四)长尾效应长尾效应就是充分开发媒介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并全面提高新闻媒体传播效率,不断拓展新闻采编内容,从而引导新闻市场的“长尾”区域。此主要是通过研究新闻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在当前的市场之中,新闻媒体的传播仍然是以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也是人们印象中真实、可靠新闻的来源渠道。在这样背景下,网页、微博、公众号、自媒体视频等在公众间的公信力较小,也就是市场需求下的“长尾区域”。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只有充分提高各个媒介间的新闻传播公信力,提高民众新闻获取宽度,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新闻媒体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路径

(一)明确融合目标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路径需要明白信息处理的目标。首先,要充分运用当代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全面挖掘新闻素材,提高新闻的真实度与整合性;此外,还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受众的喜好,立足在新闻采编原则的基础之上,尽量满足受众的需求,引起受众的观看新区,从而提高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比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主播说联播》之中,就充分利用了传统新闻的模式融合现代短视频传播形式,让严肃、枯燥的新闻联播变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播报形式,更通过自媒体的互评功能,及时了解到受众的意见,快速获取网络热点新闻,以提高新闻的影响力;其次,要充分开发新型媒体优势。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主要是在固定的时间进行播放,这样严重阻碍了新闻的实效性,且对受众的时间有巨大的要求。这不仅仅是新闻媒体需要进行前期数据处理以及新闻审核、采编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更是传统新闻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的结果。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改变传统新闻媒体传播模式,将其向新型媒体延伸,以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拓展受众面积,使之更好的引导社会舆论方向;最后,更加贴合社会发展需求。在社会快节奏生活之中,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不仅需要满足其快速了解重要事态发展之外,更多的是满足其阅读时间。新型媒体由于短平快的特点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因此,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开发新型媒体优势,结合自身特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转变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流程,从而提高受众面积。综上,本文认为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需要明确融合受众喜好、新型媒体传播模式、新型媒体生产流程目标。

(二)加强媒介互动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人们习惯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传统新闻媒体主要是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进行传播,这样情况下,观众只能被迫接受新闻信息,对很多事件不能发表自己的言论,降低了受众的观看兴趣。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充分开发新型媒体优势,借助新型媒体平台传播的快速性与影响力,增强互动性。比如,可以将新闻媒体内容制作成为短视频,在自媒体平台上进行播放,让受众发表自己的言论,并依据受众的喜好,提高新闻播放的详细度;通过此方法,也可以充分了解到人民所关心的事件内容。比如,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主播说联播》短视频之中,主要是针对当前“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进行讲述,并对受众提出的意见及热点事件进行剖析与报道,这样提高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改变了传统新闻传统媒体距离远的印象,让播出的新闻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公众的发展需求以及心理诉求,从而更好地促进新闻媒体的发展。

(三)提高技术升级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传播路径的研究必须奠定技术基础,要充分开发现代技术手段,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首先,要充分保证信息传输的真实性与效果呈现的完整性。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要依据传统新闻严谨性、科学性的原则,通过网络分类管理,并方便民众依据关键词搜索相关信息,提高受众观看效率;其次,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渐成为了媒体行业的主要技术植株,其不仅能为新闻媒体提供全面、真实的信息资源指出,更能提高传统媒体在自媒体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在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还能促进两者信息的交流与发展。最后,完善新闻传播渠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上,更多是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网页、贴吧等现代渠道进行传播,这样不仅能充分展示新闻媒体的信息资源,更能延伸新闻媒体的传播渠道,提高传统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比如,在当前“共享单车扫码对账户的安全影响”的事件之中,我们可以得知人们关注的是在进行扫码骑行共享单车的时候,由于泄露了自己的支付账号以及支付方式,若是有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获取不正当利益,将对我们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新闻媒体需要针对这一事件深入分析,并针对民意调查、解决方案收集或者收集观众的建议,并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荐给受众,这样切实提高了民众的安全意识,也能增强新闻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四)完善人才培养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新闻媒体需要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具备互联网技术的专业人才。首先,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改变传统思想观念,要认清当前是“流量为王”的时代,要及时转变传统新闻媒体的运营模式,要不断把握新型媒体的发展与变化,全面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优势,更好地促进新闻媒体的发展;其次,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学习新型媒体的发展理念、营销手段、运营模式等,使之充分与传统媒体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提高新闻媒体社会影响力与影响范围。最后,要打造专业全媒体人才队伍。既要引进具有高素质的互联网专业人才,也要培养一批精通媒体业务的专业人才,为新闻媒体传播融合发展奠定基础。

(五)注重层级开发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虽然媒体发展有利推动新闻媒体在社会公众间的影响力,但是其仍然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隐私问题、法律问题。因此,新闻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方向仍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把握。要充分优化媒体应用环境,切实提高全媒体时代信息数据技术的升级与发挥在那。首先,要建立全媒体研究院校,广泛吸收西方国家的技术经验,实现国内信息技术的快速升级;其次,要对媒体系统进行层级开发,充分保证受众的隐私安全;最后,政府部门要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媒体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与整合,切实保证新闻媒体是国家政策方针“宣传员”的作用;此外,还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我国各地文化差异、喜好偏爱等进行定制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新闻传播的核心范文3

关键词 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变革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保惠,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宁夏银川市750001

随着数字技术的日益精进和广泛运用,web2.0网络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新媒体介入,新旧媒介的融合越来越多,媒介融合被许多学者称为媒介的必然归宿。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的。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的概念。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传播形态融合的主要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迈克·麦金教授认为,要从经济和运营的目的、新闻报道方式、社会关系三个方面理解媒介融合的定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包含媒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三个方面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媒介手段逐渐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心,以卫星、电子技术等为传播途径,不同的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整合,各种媒介形态之间相互融合,媒介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

“媒介融合”在当下已经不是新鲜的概念,随着新技术带来的传媒迅猛发展以及传播格局发生的巨变,它既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结果,也是信息技术社会人类媒介生存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由于高速发展的传播技术的驱动,媒介融合的趋势在2005年就初露端倪,进A2l世纪,伴随新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化媒介融合催逼下,我国大规模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人才培养与教育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理念,呼唤新型新闻人才,这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挑战。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对人才的新需求,媒介融合同样对我国新闻传播人才整体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具有“全媒体”业务技能的新闻人才

在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亦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即从事跨媒体采编的全能记者必然受到媒体界青睐。

媒介融合对新闻专业人才首先提出了技术挑战和需求,即数字技术和新闻专业技术的融合。新闻媒介界限的消融必然引发新闻报道方式的融合,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同时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纸媒、电视、网络甚至手机等多种平台信息数据库服务。这就要求记者不能再像过去仅仅是单纯的文字记者或者摄影记者等,而应该是技术全面的“多面手”,具有“全媒体”技术:如虚拟影像合成技术、数字合成技术、3G、web2.0、影视编导、节目策划、摄像技术、灯光技术、非线性编辑、特技制作技术、音视频编辑技术等,在数字传播条件下,全媒体记者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特点和优势,组合成具有立体感,新颖、活泼、独特的新闻报道形式,可以在多种媒介上,实现资源多载体共享,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当前我国能胜任这种多种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还极其匮乏,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新闻从业人员或在读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进行跨媒体技能的培训。

(二)具备完善的知识与技能结构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和多媒体融合的条件下,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不只是在于采集与新闻信息,更需要加强整合各种内容产品,提升信息品质和价值,更加重视以聚合和互动为重点的全媒体整合,为受众提供全时段、全方位、全媒体的新闻信息服务。

这种全媒体时代的专业信息分析整合能力,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技能与结构的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传播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美学、数字通讯技术等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具备策划、数字采编、非线性编辑、音视频形象表达等能力,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无法应对新闻生产方式的变化。

(三)具有对多种媒介平台综合管理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

这类人才除了具备传统的传媒管理人才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还需要精通各类媒介的技术与运营模式,知道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使新闻内容效果最大化、信息价值最大化。面对媒介融合所带来的高度细化小众化市场,站在媒介品牌打造的高度,以整合传播思维能力,全方位挖掘信息和受众价值,通过组合产品、整合媒介使已经分散的受众重新聚合。因此,懂新闻、懂技术而且深谙管理、营销、金融投资等经管知识,是这种人才的必备素质。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深入,中国传媒业越来越需要大量完全意义上的优质传媒职业经理人来为媒体服务,他们是既懂新闻业务又擅长经营管理的人才。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的应对

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确立2015年在全国全面实现电信广电及互联网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带来了又一轮媒介融合潮流,新闻教育必须直面这种媒介融合背景下所带来的新闻传播教育变革问题。媒介融合在推进媒介人才能力融合的基础上形成新闻传播教育融合,形成科学性、人文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统一。

(一)教育理念的更新

信息技术的更新给人类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新的传播工具,而且是传播领域内一场深刻的观念革命。媒介融合的趋势凸现新闻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紧迫和重要。因此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不仅仅是对教学课程设置的调整、教学与实习模式的拓新,更关键的还在于“大传播、全媒体”意识的树立和实践。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明确的是:当代的新闻传播教育不仅仅等同于新闻传播教学,更不能简单为新闻学或新闻业务教学。新闻教育院校应当敏锐的认识到新闻业的变化,及时对自己的教育理念、目标等做出新的调整,“融合”使新闻传播教育转向以创新思维教育、复合技能培训为目标的协作型学习模式。现在的新闻传播教育更需要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与并重的教育观念,即融合学院教育、社会教育(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观念,这三个方面的融合就是媒介融合时代我们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方向与创新途径。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新闻教育的理念要变,但新闻专业主义的精神教育不变。

(二)课程体系的变革

一是通识教育与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并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大部分新闻学院大约75%的课程属于通识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新闻教育目标已经从传统的培养新闻记者的职业方向转向重视各个学科的融合,重视媒介人的社会、经济、历史、政治和哲学的背景。在媒介融合时代,相比较于公民记者新闻专业人才存在的价值是,在海量的芜杂的信息中甄别挑选新闻的眼光、发表观点的角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价值,这要求记者具有人文精神和批判力,而通识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与批判力的路径。

我国传统的新闻学教育所采用的课程体系多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视实务,通识教育的选修课程比例十分小,面对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加剧的现实,传统新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媒介融合的变革需求,新的课程体系应立足于多学科综合教育,包括人文学科教育、社会学科教育、自然学科教育等。在基础课的设置上,要真正贯彻厚基础原则,使学生打好各类基础。新闻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新闻人才,理应是文理兼通的全才。只有涵盖上述内容的课程体系,才可满足通识教育和新闻专业教育并重的要求。

二是新闻实务类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媒介融合趋势下,传统新闻实务类课程与之不适应的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专业细分,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专业的业务技能进行割裂培养,这显然不符合培养全媒体记者的要求。因此,在新闻学科课程设置需要打破传统实务类课程设置的条块分割,学科的组织架构需要适应媒介整合的趋势,整合新闻业务课程,突出“全媒体”技能,使各个专业方向都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新闻实务类课程应逐步地向媒介融合过渡,在媒介融合教育方面,美国很多新闻院校已从研修阶段进入实验阶段。据2003年对美国300所新闻院校的调查,约有50%的院校已经根据媒介融合对课程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如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年开设了一个媒体整合的新专业。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中也可尝试开设媒介融合学或融合新闻学专业,将其纳入到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之下。另外需要创建新的课程,例如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论课程,关于融合新闻、数字新闻、手机新闻等实践性为主的课程;其次,需充实一些传统的课程,例如新闻采访课,应加大网络采访、手机采访等新技能的培训;新闻报道课应加强多媒体写作方面的教学内容。新闻专业学生需要精通一门传统新闻技能,比如新闻写作、摄影、编辑等,再选择一些高级的媒介融合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类媒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综合性的传媒集团对人才的需求。

三是整合校园媒体,打造媒介“融合新闻”的实习平台。美国新闻人才的培养基地——密苏里新闻学院一直以自办商业报纸、电台、电视台为荣。在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课堂和报社编辑部、教授办公室整合在一起。“密苏里模式”所倡导的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对我国新闻院校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主要采用建立实践基地来完成实践环节,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经费紧张、容纳学生有限等诸多困难,这使得学生专业实践质量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可大力开发利用整合校园媒体,可将课程教学与校园媒体建设相结合,即将校媒作为专业的实践基地。大力建设利用新闻专业实验室资源,打造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将校内新闻传播资源整合为可供学生实践的“传媒集团”。目前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学生自办校园媒体类型已经从单一报纸发展到网络电视台、网站、网络电台,初步形成了多媒体实践平台。因此提倡学校整合校园媒体,建立一支专业教师参与、统一管理的采编队伍,实现人力和设备资源共享,为学生搭建“融合新闻”的实践平台,让学生熟悉当下媒体运作流程,学生分批到校园平台进行实践,形成系统和循序渐进的训练,为具备多种传播技能打下基础。

纵观当今全媒体的发展形势,面对全媒体时代的市场需求,我国的新闻教育改革需要创建适应全球化和媒介融合发展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我们在师资队伍、实验中心、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和变革。媒介融合时代呼唤媒介融合性人才,这才是新闻教育适应未来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付晓燕.媒介融合下的美国新闻业和新闻变革[J]新闻与写作.2009(8)

[2]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01

新闻传播的核心范文4

一、媒介融合的基础性内涵机理

媒介融合,实际涉猎的信息交流空间范畴十分之广阔,尤其经过多元化文化交流途径交叉作用之下,使得传统报刊和电视传播途径开始逐渐退出历史中心舞台,相对应地由最新的互联网平台予以交接。所以说,媒介融合具体就是凭借创新型的通信技术,进行不同类型信息媒介融合应用的一类技术型手段,其核心动机是为了进行各类信息交换式传输,使得媒体信息资源尽量得到高效的优化改造和整合控制,顺势将所有媒体信息资源统一地过渡转接到新型网络平台之上,确保今后不同人员浏览的快捷和灵活性。归根结底,媒介融合主要依靠三类要素予以协调支撑,包括组织结构、传播路径、所有权属等,三者彼此作用可以持续可靠地促进信息交流发展,逐渐推动信息传播朝着愈加全面的方向进步。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实际发展状况

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传统电视新闻报道工序流程也顺势革新,在某种层面上迎合了社会大众及时获取新闻信息的急迫诉求,同时更呈现出全新的发展特性。在电视频道愈加专业化的前提下,电视新闻凭借卫星和数字化传播技术支持完成了流畅性直播控制的任务指标,尤其是在进行国际范围内的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直播过程中,通信卫星和诸多高端科技传输方式,发挥着较为独特且强劲的支持优势。具体表现为:

第一,不断提升新闻传播质量,令社会大众能够及时动态化地跟踪特定新闻事件发展过程。

第二,愈加深刻地呈现新闻事件诸多细节,令观众恍如身临其境一般。

第三,进行面对面直播交流,规避任何中间牵引式工序流程,确保观众注意力的全程集中结果,及时将观众观看心得,保证彼此对特定新闻事件的全方位理解结果。

需要额外加以强调的是,电视新闻直播事业发展至今日,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模式,已经不再是以往般的特定节目,包括直播整体运作模式、信息深度化报道、访谈和评论信息等,衔接得都十分紧密流畅,避免错过任何突发性新闻事件。

三、媒介融合环境中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事业迎来的具体优势条件

媒介融合趋势不断深化,电视新闻传播事业也获得了较为多元可靠的支持性条件,并且主要透过新闻观点阐述和新闻采编等层面予以细致化呈现。

(一)新闻阐述观点的多元化特征

在媒介融合进程全面推动作用下,涉及以往独家新闻形式早已不复存在,其主张进行最新新闻信息资源共享,所以新闻信息在不同传播路径上往往会呈现明显的相似之处,由此令电视新闻看点透过类似新闻内容,快速地朝向差异化新闻评论和播报关键点等方向扭转。因为不同电视台在针对特定新闻事件评价过程中,设定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不尽相同,所以新闻观点的多元化现象便表现得愈加深刻,其间和社会大众的互动性也得以有机强化。从此,电视新闻传播内容将不断地贴近生活,主动获取更多受众人群的热衷情感,长此以往,令电视新闻观点阐述地愈加多元化,方便引导社会大众运用更全面且理性的视角,去审视我国社会甚至国外一切新闻动态。

(二)新闻采编方式的多方合作现象

透过以往实践调查结果对比论证,传统电视新闻传播信息采编工作,时刻面对信息来源渠道匮乏隐患,往往需要委派大规模的信息采集工作人员承担特定信息整合和重复编辑职责,整体工作效率低下并且缺乏全面性,直接限制了电视新闻最终播出质量,并且无法对社会大众产生科学的舆论引导作用。自从媒介融合之后,新闻信息资源便得到全方位共享,不管是视频、图片或是文字等,都可以在较短时间范围内利用高端技术予以智能化收集和编辑处理,使得电视台内部人力资源身心压力就此消除,更强化了电视新闻实时转播的效能。另外,就是令新闻信息资源的来源范畴变得愈加宽阔,任何普通人员都可以将发现的特殊性事件记录并提供给新闻传播单位,保证电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而与此同时,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也将顺势同步采取团队合作和分工处理两类手段,提升新闻信息整理效率基础上,保障新闻信息采集的快捷和真实性结果。

四、日后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全新走向和富有针对性的适应举措

(一)今后电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全新走向

在传播媒介系统化融合前提条件下,我国电视新闻传播事业革新拓展走向开始发生着激烈的变动迹象,包括表达手段的创新、各类宣传媒介的交叉化改良沿用,以及既有新闻观点整理评论标准的革新等。相关细节内容将具体如下所示:

第一,表达手段的创新。在媒介全面融合环境下,受众群体对于电视新闻传播事业的规范诉求显得更加严格,要求凸显相关新闻事件真实性基础上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价内容,同时在还原特定新闻事件本质基础上,作出富有针对性且创新的解释。实际上现阶段我国新闻传播方式日渐多元化,以往电视新闻传播的既定优势也逐渐被削弱,以上一切结果都要求我国电视新闻传播在表达手段上进行创新改造。如面对相似的新闻内容,主动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新闻评论点创新和独特性层面上,而不是内容的细小变化结果,这样便能够令受众人群获得耳目一新的感官效应,进一步令他们自主提升对特定电视新闻的关注力度,发挥出其余新闻传播手段无法赢得的绩效水平。另外,便是改善电视新闻传播特色栏目的构建力度,创设出别具一格的精品类新闻栏目,借此吸纳更多数量的电视新闻受众人群,并适度地加快对新闻事件评论和表达模式的创新进程,最终大幅度提升电视新闻传播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的综合竞争实力。

第二,不同类型传播媒介的交叉化改造沿用。此类走向可以说是完成媒介融合指标的前提条件,如今许多传播路径都几乎被互联网平台覆盖,电视新闻传播事业也必须要紧跟形势。如今我国大多电视新闻传播都开始衍生出别具特色的网络化新闻门户,经过专属客户端成功连接之后,各类用户就可以快速地浏览时下最新电视新闻资料,这可以说是典型电视新闻和网络技术融合的必然结果,能够有效地提升电视新闻实际浏览量。归根结底,其不管对于网络门户或是电视新闻事业来讲,都将发挥出十分可观的支持效益。须知不同媒介交叉使用需要全心全意地遵循双赢核心原则,即同步关注新闻资源和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借助较为快捷和灵活的新闻传播路径,令新闻传播和发展速率得到更为理想的提升结果。与此同时,集中一切力量开发出报纸类新闻刊物的潜在价值,如针对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剖析和完整地说明等,使得社会大众能够凭借该类资料加深对特定新闻的理解。总的来说,借助各类媒介交叉使用结果,能够可靠地改善电视新闻传播的广泛和时效性。

第三,既有新闻观点整理确认标准的调试。新闻信息资源来源渠道十分广阔,尤其是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之下,新闻信息资源库变得愈加庞大和健全,完全能够作为今后电视新闻信息来源的支持基础。但是,此类信息库不单单为新闻播报事业而生,如若想要制作出广受好评的新闻节目,同时推动电视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进程,就必须强化电视新闻整合能力,力求在强大的信息资源内部,挖掘出最佳且独特性强的新闻信息资源,绝不是一味地进行相关新闻混合播报处理。事实证明,想要切实地完成新闻整理事务,前提条件便是精准化选取别具特色的视角,并且对特定新闻事件本质加以深层次地剖析和断定,借此维持电视新闻播报整体的科学性结果。在进行电视新闻传播既有观点革新过程中,要求新闻视角必须保留独特和创新特性,以方便后期提升社会大众整体的关注意识。相信经过标准类新闻信息资源有序筛选和应用之后,电视新闻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便会由此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二)适应上述走向的具体措施

具体就是回归电视和新闻,并从中确立起视听本位的价值理念,保证信息规范、多元性,令受众人群获取应有的美感效应并顺势凸显新闻本体的价值地位,令以往严重的宣教色彩得以顺利消除。具体适应举措将表现为:

首先,时政新闻制作上采取民生活举措。时政新闻长期以来都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涉猎内容,其中现场直播不仅是电视媒体的特殊使命,更是彰显电视媒体主流地位的必要条件,产生以上结果可以说和我国具体国情有着直接性关联。实际上,时政新闻的成功,和其余新闻节目和非新闻节目相比,会给电视台带来愈加深刻的社会影响力,并且逐渐地转化成为必须的经济汇报率。所以说今后相关新闻制作人员要做的,就是全面变动头条新闻选择和编排理念基础上,使得时政、国内、国际、民生类新闻构成比例得以协调,同时保证记者型新闻主播、引入评论员和节目自身品质的提升结果,力求在文风上创新性地应用故事和口语化表达手法。

其次,民生新闻上沿用公共化策略。如若说时政新闻代表政府,那么民生新闻则毫无疑问地映射出社会大众的需求了。所以说,现代我国民生新闻作为电视新闻的一类新型样态,其不单单主张全面关注民生细节,反映民情,同时更注重进行民意表达。主要是凭借平民视角和情怀彰显基础上,令受众人群对相关新闻节目产生无线亲切随和的感知效应。此类透过内容到形式、话语到视角的全新整改方式,是针对过往时政新闻主导地位的一类全新挑战行为,因此部分学术专家开始将民生新闻视为我国电视新闻史上的第三次革命。至于民生新闻的基础性共识,则是尽量运用平民化视角,进行底层民众生活中常见的新闻事件和信息传达,保证切实地关注和服务百姓,令他们不同阶段面对的生活、生产等困难得到真正解决,从中凸显媒体对广大受众群体的社会关怀特性。

最后,公共新闻上实施情感化控制手段、公共新闻是我国电视台新闻节目的重要品牌,其和民生新闻一样,都给电视台创下极高的声誉地位,虽然初始阶段部分人员对其产生炒概念的疑虑,不过公共新闻始终凭借其独特的勇气和智慧,获得电视新闻市场内部竞争的制高点,并和之前提出的民生新闻形成双峰效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观众近年来收看电视新闻的习惯和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通过新手法、新形式、新语言采写新闻报道,进行新闻创新,才能不断推出受欢迎的新闻作品,让电视新闻与观众全方位对接,切实担负起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

结语

新闻传播的核心范文5

【关键词】媒介融合;MJC;实践能力

国务院学位办于2010年批准设置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并于201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48所高校开始招生。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1]

媒介融合主要是指随着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媒介形态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网络融合、内容融合、终端融合以及媒介形态的融合、媒介产品的融合、组织结构和产权的融合等的新闻传播形态日益凸显。[2]其终极目标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时间都能获取和传播任何信息。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高层次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变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满足媒介融合对多元化、整合性和融合化传媒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注:为行文方便,以下用MJC代替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媒介融合对MJC培养的影响

媒介融合的快速发展,导致全媒体时代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传播高层次人才特别是MJC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媒介融合为MJC的跨学科研究和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我国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传统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为高等学校培养教师和为研究机构培养科研人才,媒体不是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第一选择,其能力和素质主要是以科研素养进行评价,培养模式比较专业和单一。但是,培养的MJC是直接针对媒体就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这种定位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导向,即需要培养技术复合、知识结构复合和能力复合的“全能人才”。为适应这种需要,仅靠单一的某一种媒体或新闻传播单一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是不行的,跨学科的研究和培养已成为必然。

2.媒介融合导致的“全民记者”现象为MJC的培养带来了新挑战

媒介融合导致各种自媒体迅速兴起,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博客、微博等自媒体传播平台,对诸多突发公共事件等进行迅速扩散和传播,其传播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超过专业媒介组织精心策划的新闻报道。在“全民记者”语境下,虽然我国的传媒业特别是网络传媒业取得了大发展,但新闻媒体对人才的需求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人才培养规模在扩张,不但本科毕业生进入媒体就业困难,即使是硕士研究生想进入地市级以上的媒体工作也不容易,约70%以上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要进入非媒体单位就业。[3]目前高校培养的MJC有大约50%到企业等非媒体单位就业。因此,媒介融合环境下新的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对目前MJC教育单一为媒体培养专业人才的定位提出了挑战。

3.媒介融合对MJC教和学的内容赋予了新内涵

按照MJC教指委的要求,MJC课程设置要着重提升新闻与传播实务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大多数高校对MJC的培养都处于探索阶段,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于在媒介融合背景下,MJC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还没有进行系统科学的内容设计。媒介融合对每一位公民的学习、生产和生活都产生着重要作用,新闻传播越是全民化,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MJC应成为一专多能的融合型人才,具有精通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音像视频制作及各种多媒体使用的综合技能,能从理论高度认识各种新闻现象、分析新闻背后的社会根源,提出相应的建设性建议。学校要按照这一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MJC要按照这一理念进行学业规划,为MJC的教与学赋予新内涵。

4.媒介融合促使MJC培养教育的评价机制产生了新变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的评价主要看科研和学业成绩,因为他们的毕业去向主要是高校及科研部门。但是,因近年来的大幅扩招,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危机,一方面是因为当前高校及科研部门主要招收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研究生培养中过分追求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而导致实践能力的缺失。因此,在MJC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凸显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评价机制上要把实践能力的高低作为重要考核指标,要把实习实践作品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而科研成果只能作为补充和参考。

二、当前MJC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11年各高校开始招生以来,MJC的招生人数在大幅增加,在培养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缺乏特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MJC的就业是和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其最鲜明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是以实用性为主,各类媒体需求的是高素质的记者、编辑、主持人、广告人、新媒体能手、媒介经营管理人才,即使是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对MJC也要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从总体上看,国内大部分高校培养MJC的目标定位与新闻传播学科学位研究生的定位区别不够明显,缺乏学校特色和针对性,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技能脱节、教学与实践脱节、培养教育与媒介融合的现实脱节、人才培养与媒体用人需求的脱节等问题,这与媒介融合背景下社会对复合型及融合型人才的需求相距甚远。

2.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

在MJC课程体系设置及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多数高校是在原来新闻传播学科学学位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有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是部分理论课程的改良,还是由原来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开课,所讲内容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比重过大,专业选修课五花八门,“因人设课”现象比较普遍。缺乏有效的公共平台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培养方案的设计和部分高校两年制学科学位区别不大,没有把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贯穿于培养方案的始终。本科非新闻传播专业考入的部分同学在毕业时所具备的新闻传播知识和实践能力还不如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多数高校还未探讨出MJC毕业需要的科学条件和标准。

3.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高校对MJC考核评价体系相对单一,主要侧重于科研能力及学术水平的考核,在校期间的评先评优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活动都要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MJC培养的唯学术化,直接导致MJC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理论的学习及研究方面,只有较少时间从事实践性活动。然而,当前MJC所发表学术论文大多学术含量不高,真正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凤毛麟角。同时,因为对实践能力的考核缺乏刚性约束,大多数MJC只要通过正常的课程考试及论文答辩,就能顺利毕业,他们缺乏压力,没有危机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动力。在如何考核MJC实践能力方面,目前各高校普遍缺乏相关规定和评价标准,对各项能力的评价全凭学生自己的感觉。

4.缺乏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对MJC师资的配备,国务院学位办在MJC设置方案中明确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1]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各高校MJC师资的配备与设置方案的要求有很大偏差。就校内专业教师而言,在具备MJC培养资格的高校中,大多为“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为了学科建设的需要,这些高校制定引进教师的条件,无论在学历上还是在科研成果上要求都非常高。比如郑州大学要求所引进的教师必须是博士研究生,且本科、硕士、博士都要在“211工程”或“985工程”高校就读。大部分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媒体工作的经历,实践能力不足。校内教师对MJC讲授的多为理论性强的知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校外导师而言,虽然名义上也是MJC的兼职导师,因为所指导的学生大部分并不在导师所在部门实习,多数导师并未尽到在实践中指导的责任。

5.缺乏完备的校内实验条件和校外实践基地

新闻传播学科在实践教学方面具有工科的某些属性,各类实验室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学校层面对新闻传播学科定位为文科,对新闻传播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投资力度不够,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建设水平都满足不了培养高层次MJC人才的需要。就校外实践平台而言,多数MJC培养高校设立了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聘任了一定数量的校外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开展了良好的校媒互动,为MJC的实习实践提供了平台。比如郑州大学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电视台、中原报业传媒集团、郑州电视台签订了共建协议,把这4家单位作为MJC实践基地,聘任基地有副高以上职称且较强实践能力的专家担任MJC的校外指导教师,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因就业岗位和实践基地的不一致,MJC不愿到基地实习;因基地接纳实习生的能力有限,MJC进入实践基地实习的难度较大;MJC在实践基地实习岗位缺乏轮换;基地导师缺乏指导MJC的积极性等。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MJC培养体系的构建路径

基于对MJC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本文建议从六个方面构建新的培养体系,以科学的教育体系保障对MJC的高质量培养:

1.构建实践性和品牌化的MJC培养目标

对MJC的培养,需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其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真正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长期从事新闻传播类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深感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危机感。新媒体领域对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大量增加,而学校针对性供给严重不足,多数学校还是按照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传统的媒体人才,而传统媒体对人才的需求在逐步萎缩,这就造成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在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传—受关系的变化也对MJC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层次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MJC必须适应媒介融合的需要,其科学定位应该是:一是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职业道德;二是满足新闻传播“全能型”人才的要求,具备良好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能力及新媒体的使用能力;三是具有高层次的专业能力,即专业化的信息筛选能力、深度报道能力和时事分析能力;四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品牌优势。MJC是新兴专业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位MJC细化制订培养方案,提升MJC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能力,以打造学校的教育品牌和MJC的个人品牌。

2.构建媒介融合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媒介融合的快速推进,媒体制作和传输技术数字化的迅速发展,要求新闻传播人才必须成为传媒业的“多面手”和“全能人”,高校在MJC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应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一是改革学制,对MJC进行分类培养。对于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建议学制为两年。这类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采、写、编、评的各种课程,不宜再重复开设这类课程。让他们在媒体融合实验室接受训练,全面掌握各类媒介的知识和综合技能,重点培养他们形成立体化的知识与技能的结构体系。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建议改为三年学制。一年级学习新闻传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培养类同于第一类学生。二是改革课程体系设置,使每位学生都能按需选择。根据已有的课程设置方案,MJC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但这种设置不利于个性化培养。建议改为基础课程(政治、英语等)、专业课程(网络新闻传播研究、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行业课程(广告学研究、电视节目创意与策划等)、综合素养课程(网站设计与建构、传媒文化与礼仪等)、地方或学校特色课程(比如郑州大学可开设中原文化解读、穆青新闻理论与实践等)五大模块。这种课程体系有利于促进MJC专业技能、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三是扩充教学内容,实现跨学科融合。新闻媒体更青睐有多种学科背景的学生。要培养一专多能的新闻杂家,高校应适当引进其他院系优秀教师为MJC进行专业知识的“精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好书进行精读。四是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针对MJC实践性强的特点,应鼓励教师采用课堂讲授、问题研讨、论文报告、工作组式、讲座式、现场研究、模拟训练、项目驱动型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将媒界的动态、问题及实际项目纳入课程学习内容,切实锻炼MJC的实际操作能力。[4]

3.构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空间的无限性和传播手段的复杂性,为MJC教育提出了“双师型”的师资要求,即教师既要有业界工作经验,又要有学术研究成果。[5]据了解,国外新闻院校的教师有新闻从业经验的占70%,而我国还不到30%。近年来,高校引进教师存在严重的唯学历论,大部分年轻教师从本科读到博士,没有新闻从业经验,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因此,在选聘教师时,应强化实践性的要求,可采取两种渠道和方法:一是降低对新进教师的学历门槛,他们不一定是博士,但是必须有在媒体不低于5年的工作经验且具备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二是要求在岗教师必须参加每两年不低于一个月的媒体挂职实践,特别是在一些影响力大的媒体实践。同时,要积极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以弥补校内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的缺陷。对于为MJC聘任的在媒体有很强从业经验的社会导师,学校应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对他们进行考核,同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以充分发挥社会导师在MJC实践能力提升中的主导作用。

4.构建完备的校内实习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

高校要打造和利用各种平台,强化MJC的实习实践环节。一是要充分利用院(系)实验平台。有MJC培养资格的院校,应投入足够的经费建设媒介融合实验室,涵盖平面媒体、广电媒体、网络传播、商业传播、影像传播等多个工作平台,同时将传统的实验室打通,完全模拟媒介融合基础上的现代新闻采、写、编、评、播的整个流程,要求MJC在各个环节进行模拟实战。二是要充分利用好本校的自办媒体,广泛吸收MJC参与校园媒体的运作。三是加强与校外媒体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实质性合作,对MJC共管互动进行培养。四是重视研究生实习基地的建设,确保MJC愿意到基地实习,并在实习中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同时要确保实践基地愿意接收MJC实习,并在实习中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和考察后备人才;也要确保实践基地的导师愿意并有效指导MJC的各种媒体实践和训练。

5.构建综合性多元化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

对MJC的评价,应侧重考核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重点进行实践作品评价、业界实习评价、社会实践评价,同时兼顾学业成绩评价、科研成果评价和学术参与评价,在年度考核及评先评优等方面也要在指标权重的设计上体现出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在毕业成果评价上,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更鼓励MJC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习作品作为毕业成果,如已发表的有分量的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高水平的评论作品或是中标的策划创意企划书、有质量的市场分析调研报告、被采纳的优质广告文案和平面设计作品等。在毕业答辩时,在新闻传播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应是答辩委员会的主体。同时,学校也要制定对MJC专业课教师、指导教师及校外导师的科学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以提升教师在授课、实践指导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构建职业理想、媒介素养和就业指导教育的有效模式

越是在媒介形态迅速改变和全媒体表现出的无序性媒介运行形势下,作为培养高层次传媒人才的MJC教育,其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教育越显得重要。高校应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提倡崇高的职业精神”等基本的职业价值理念渗透到MJC的课堂教学、实习实践中[6],将职业理想和价值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同步化、一体化。良好的媒介素养对促进MJC职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设置独立课程,也可融入其他课程对MJC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培养MJC对传媒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重在强化批评性思维的能力。

当前,各MJC培养高校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基本上都超过科学学位人数。MJC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在保证MJC培养质量的情况下,各高校相关院系应全员参与MJC就业能力的提升,为MJC的就业创造一切有利条件。要有效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引导MJC根据自身特点、媒体用人要求及就业环境等影响因素制订科学的职业规划,调整就业心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本文为郑州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重点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类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YJSJY201110)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新闻与传播硕士设置方案[EB/OL].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xwyyjsjyxx/gjjl/szfa/xwycbss/265000.shtml.

[2]孟子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育变革[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

[3]钱晓文.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2(12下).

[4]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5]莫凡.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才需求与教育变革[J].理论导刊,2011(7).

[6]倪宁,谢天武.从两重到双跨:论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的三种关系[J].中国大学教育,2013(4).

新闻传播的核心范文6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策略研究

一、引言

21世纪的今天我国科技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各形式的媒介也随之涌现,人类正在迎来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着实也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但不能完全否定传统媒体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媒介融合正是在新媒体背景下媒介发展的新趋势,指传统媒介与新媒介融合发展的新形式,在技术、内容、形式方面实现全面融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二、媒介融合概述

(一)概念媒介融合最初在美国提出,认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媒介简单结合在一起的形式就是媒介融合。我国新闻学教授喻国明先生在《传媒经济学》中提出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趋同的一种趋势,将数据和各终端平台相结合,从而得到同一化、一体化的媒体形式。目前这种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已应用广泛,如电子报纸、手机广播、手机电视……“媒介融合”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媒体行业开辟了新道路,也为我国电商行业、数据应用等方面提供了新契机。

(二)融合形式媒介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有了多种不同的融合方式,不同的融合形式可以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传播效果。在国内可以大致概括为内容融合、网络发展融合、终端融合三个方面,内容融合主要是指传统媒体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的融合;网络融合指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的相互交融;终端融合主要是指电视、手机、电脑这三大终端在内容、形式上的融合。由此可见,将传统媒体的文字、图片、视频与新媒体的技术、终端、数据等的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

(三)特征每每出现新的媒介形式都必然是因为它存在它特有的特征,媒介融合主要具有四大特征:(1)新闻信息量在随时补充着。从新闻信息层面来讲,近几年,新闻的传播可以通过各种新的媒介和渠道,比如微博、微信、抖音和微公众号等,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2)受众有了不同的方式来获取新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即将迎来5G时代,各种获取新闻信息的工具越来越丰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脑以及电话手表等。为受众随时随地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在各种平台上随时看各种新闻信息。受众获取最新动态后,在社交网络发表看法,参与热点新闻事件评论,成为当代新闻阅读的方式。(3)新闻工作者从业标准改变。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对新闻工作者要求逐渐变高。记者被要求成为全能型,需同时采写编评,拍、剪辑等全面技能。(4)新闻传播方式得以更新。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只能通过报纸、广播、电视,而融媒体环境的当下,信息的传播方式多种这样。

三、融合新闻传播策略

(一)融合新闻类型融合新闻简言之即是集多种媒介手段于一身而进行的新闻传播形式。如收集报纸、广播、电视、手机、电脑等不同媒介平台上的信息融合在同一平台上,综合各自媒介的优势从而促进更多优质的新闻产品得以制作出。融合新闻最早在美国的两家媒体企业得到实践后取得了好的报道效果和社会效应,随后在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也逐渐得到了发展。“新闻业融合”的类型总结为以下几种类型:(1)所有权融合。大型媒体企业之间会对媒介手段、新闻内容、报道平台等的融合,从而形成一种商业的合作和所有权的融合。(2)策略融合。指不同媒体公司就新闻产品的制作、报道等策略方法上的合作研究与分享,有助于整体新闻行业的发展与创新。(3)结构融合。新闻企业把新闻的结构分为报纸、电视台和互联网,所谓的结构融合就是将用于报纸或者电视的新闻内容和从业人员也用于互联网这类的新媒体平台上,从而实现结构的平衡和融合。前三种是从“媒介组织行为”这个角度来划分的。(4)信息采集融合。这是指记者要具备多种新闻技能来采集新闻信息。这便是上文中所提及的“全能记者”新闻表达融合。这是指记者和编辑不仅能采集与编辑新闻,同时也需要拥有向受众解释新闻的能力。后面这两种从媒体从业人员的角度来划分。

(二)融合新闻内容的传播策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增长,媒介渠道越来越多,各种新媒体蓄势待发,从而满足受众对新闻量增多的需求。面对层出不穷的媒介生态环境,传统媒体需要对自身采集新闻信息方面做出改革,因此需要建立一个集多种媒介于一体的融媒介新闻中心。融合新闻通过整合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各种媒介的新闻信息,再提炼出内容优质,内容多元以及能满足广泛受众群体需求的新闻产品。这些制作策略不仅为受众带来一种新体验、新感受,对自身发展也带来了利益。传媒行业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融合发展方式,共同探讨出优质新闻内容,不断总结经验,付诸实践,最终来实现共赢。新闻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形式多样,结合了传统会与新媒体数字技术,通过直播活动来进行,达到全民参与的效果。最后再讲加工好的优质新闻产品通过手机、电视、电脑、平板等不同的平台来展示在受众眼前,真正意义上在内容精选、受众覆盖、商业价值上等利益实现最大化。

(三)融合新闻报道方式的传播策略首先是在报道媒介的改变与提升,在数字技术应用广泛的融媒体时代的今天,新闻记者可利用多种媒介和手段来报道新闻,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只能将各种笨重的摄像机和收音机器才能报道。其次在报道时间的自由化和及时化。在融合新闻理念的指导下,新闻报道的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每当有意外事件或者重大灾害事件时,报道者可以及时拿出手中的手机奔赴现场报道,做到新闻真正的及时性。最后是新闻报道者的普遍化,在融媒体时代的今天,人人都是记者。当群众身边发现有新奇的、突发事件等发生时,群众可以自由记录事件在网上,对新闻报道提升了真实性。不仅提高了公众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也充分真正满足了群众的言论自由。虽然很多学者对这样的现象有很多的质疑,认为这是新闻专业主义受到的冲击和蔑视,但无疑这是媒介融合时代的必然趋势,如何树立新闻道德和教化新闻专业素养才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改变的课题。

四、融合新闻未来发展趋势

在这个信息数据发达的时代,融合新闻是未来新闻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技术永远都是一把双刃剑,融合新闻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将带来不少的影响,同时也存在隐患。首先新闻的真实性和专业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削弱,当人人都有传播信息的工具媒介时,人人都可以说是记者。这就不能避免网络上海量新闻的客观真实性的不确定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将新闻拍出来公布,受众之间的互动性也得以加强,各种评论和转发为新闻带来关注,受众参与性得以加强。为尽力避免融合新闻出现内容低俗化、消息虚假化、报道混乱化等不良现象的出现,新闻行业应该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体制,对内容、平台等加强监管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未来大数据时代的应用和发展,会实现对受众口味兴趣的量身打造的新闻,对目标群体的精准画像,实现融合新闻真正的互动性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