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础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础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Q016.5+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越来越显现出其命脉作用。建筑是决定经济水平的参照,所以建设高水平工程成为了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而建筑工程机械又是建设的臂膀,所以,严格的管理施工机械,才可以为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提供保障。

1 施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不仅是基础施工阶段还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对施工的机械设备都有着不同需求,建筑工程施工环境恶劣,设备复杂多样,机械设备操作技术要求高,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合理的调配工程的机械设备,对各类设备的运行情况要详细掌握,随时对设备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 当前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过分注重企业的经济利益部分,而忽视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这对于建筑施工的分布广、设备、人员调配频繁的施工现场来说,机械设备的安全问题成了最大的隐患。施工企业为了节约开支,精简了部分管理人员,把机械设备归纳为现场的一部分,觉得和管理部门没太大关系,这样就造成了建筑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极大漏洞,严重影响了施工的安全,做为一个建筑施工企业来说,需要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健全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职能。

2.2 机械装备落后,设备盲目购置

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程,不可预见的因素很多。施工机械的数量种类都要根据施工的环境、条件等因素来决定。先进多样的机械设备配置,对施工方法和工艺的多样性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虽然设备配置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工程质量和进度,但是施工企业也不能只盲目的追求量数量而忽视其对自己企业的适应度。要切合企业实际,根据正式的需求进行购置,才能全方位的发挥机械的高效功能,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购置成本。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真实的了解自己的公司现状,对设备配置要有长远规划,才能有效避免造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发生。

2.3 机械管理与生产管理存在矛盾

一个企业要保证科学合理的运作,就要重视制度的约束作用。完善的管理,科学的考核,就能极大地调动职工、机械设备的工作积极性,消除“大锅饭”意识。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也消除了很多管理上的死角,使机械管理不再仅仅是车辆机械的油料和安全的管理。

3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企业管理首先就是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市场需求的发展演变带动企业的管理机制的改进,才是一个市场化的良性循环。合理的管理机制包括很多方面,但是能真正完全调动全员积极性,群策群力,认真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方法就是完善的奖罚兑现机制。经济利益与施工管理有效结合。而且为了更大限度的扩大有利面的影响,要遵循奖大于罚的原则。

3.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机制。

3.2 制定严格的管理方案,并下发到所有操作人员手里,详细了解施工中的各种相关细则。

3.3 严格控制工程机械操作人员的的使用情况,实行严要求,高标准,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3.4 坚持机械设备的质量检查制度。机械设备部每月定期进行一次质量检查,每次检查结果通报,并与奖惩挂钩。

3.5 奖罚分明,对在关键岗位和关键工种上的机械工作人员,实行奖金上的倾斜政策。

3.6 实行机械设备管理例会。在工程施工的工地,按时招开机械设备管理的例会,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机械设备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使在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的运行问题和进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沟通,并进一步加以完善,设备管理例会使机械设备在施工中的具体使用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调整及落实,使工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工程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及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4 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是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一部分,施工是一个连续性的活动,所以对机械设备的需求就更加严格,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稳定的运行情况是保证工程施工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所以在机械设备现场,需要有专职检修保人员对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以避免因小故障累积成大事故,导致整个工程停工。所以对于机械设备的检测是保证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相关人员的协调配合,特别是设备的操作人员,更要及时发现设备的不正常状况,及时采取措施,以免故障变大,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由于施工的特殊性,对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感觉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部分设备的维护状况还很不尽如人意,如完成施工任务的设备没有清洗,严重的会造成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部分陈旧的设备维护起来很困难;设备的专业维修人员缺乏,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5 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质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其技术素质和业务能力,是强化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为安全生产服务的基础。班组在“三级”安全教育中,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但设备的完好与否,是同等重要的。我们要杜绝“三违”现象,同样要强调施工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它不仅关系到设备的本质安全,同时直接危及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试想,若一台残缺不齐的设备,操控困难、运行不稳,或是安全装置失灵,甚至缺失,其将要产生的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要强化安全教育、全员参与,使“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自觉行为,在学习教育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主动参与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施工设备,朝着大型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设备的操作人员以及检修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技术水平、必须与其相匹配,否则,不仅不能发挥设备的正常功能,反而容易造成设备非正常损坏,影响设备的本质安全和使用寿命。因此,建立和落实设备的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地进行技术培训,制定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程,是保证设备安全的必要条件。

结语

设备安全管理,不仅属于安全管理的范畴,而且也是设备管理的业务范围,两者是交叉相融的。设备的管理不能不讲安全,安全管理必讲设备的安全。所以,提倡“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无小事、安全从我做起”的全员安全意识,是促进设备安全管理迈向新高度的推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袁鲁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9):134.

[2]施宝印.论工程机械的安全管理问题[J].科技与管理,2009(3):45.

[3]段红升.工程机械安全管理之我见[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1(4):57.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础范文2

一、树立安全理念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首要前提。

多年来,“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警句我们都已耳熟能详。然而,在大多数人中,却普遍存在着“重生产,轻产安”“重井下,轻地面”的麻痹思想,认为只有高危行业、煤矿企业才需要“警钟长鸣”。许多不该发生却发生了的不安全事故正是在人们对安全管理“心存侥幸,丧失警惕”的情况下发生的。由此可见,安全理念对实现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建筑施工企业涉及建筑施工地基基础、岩土工程、道路工程、电焊切割等诸多方面,应该说属于地面企业中安全生产的“高危行业”。必须对安全生产时刻保持清醒认识,不断强化安全理念。坚决克服只有煤矿才是安全生产“高危行业”的糊涂观念,杜绝麻痹松懈的侥幸心理,牢固树立“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的安全理念,树立“千方百计打造平安工程”的坚定信念以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

把思想认识到位、制度落实到位、安全责任到位、设施投入到位、监管处罚到位的安全管理理念贯穿到建筑施工作业的全过程,着力打造“项项工作有章程、行为举止有规范、人人都是管理者、个个都是责任者”的长效工作机制,在企业形成一个警钟长鸣保安全、同心协力促安全的强烈氛围,从而为安全建筑施工奠定思想基础。

二、强化安全管理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颁发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根据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及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组织技术措施等方面。

在制度建设方面,要依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各类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建立一整套从工程招、投标、施工决策、合同订立、工程监理到作业程序、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并结合各有关部门适时开展的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安全标准化管理活动,不断对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修订完善,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在组织措施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严格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二是要禁止挂靠施工。从招投标开始,严格审查承建资格,不准超范围施工;三是要加强对现场用工的管理。工人的使用必须签订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施工合同,明确安全生产双方各自的权利、义务。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四是要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企业要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给予足够的管理权力。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施工队、项目部按规定配齐配够安全专职人员,严格实行安全优先、一票否决制度;五是要建立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其安全责任。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杜绝无证上岗操作。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对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

在技术措施方面:一是工程开标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按照防雨、防风、防洪、防触电等安全规定要求,认真做好现场规划。做好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经企业总工程师审批、监理公司批准;二是现场道路畅通、平整、坚实、硬化。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安放消防器材,编制消防预案,并成立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均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各种房屋、库棚、料场等要符合公安消防部门的消防安全距离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在加工场和料库内吸烟;三是电气、设备防护、各种机械设备要有防雨及安全保护装置。要有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使用维修和保养。检修电气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上悬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安全警示牌,并派专人看管。必须带电作业时要经有关部门批准;四是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易滑鞋和裙子。高处作业戴安全带,从事架工人员要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才能上岗。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出入口要设防护栏;施工架子按规定在操作层中间每隔两层满铺跳板;拉结、顶撑、剪刀撑、扫地杆符合安全规定,设置踢脚板,挂设安全网;五是坚持文明施工。施工现场封闭施工,围墙、大门应庄重美观。施工机具摆放整齐,机身保持清洁,临时设施、砂、石、钢材等材料统一布置,堆放整齐。宿舍整齐有序、食堂卫生饭菜质量符合标准。

三、科学应用循环管理是实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

循环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它不仅详尽细致地规范了企业具体工作实践中每个环节的管理行为,而且又为推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建筑企业管理实践中,将大大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的安全管理水平。循环管理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即安全决策阶段。包括企业制订某段具体时间如半年、一个月的安全管理计划;分析建筑安装生产系统的安全现状;提出安全指标;编制安全措施计划。选定企业管理目标和依据,主要是企业该时期的安全工作方针,上级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要求以及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状况等,然后分析生产系统安全现状,根据安全工作目标编制安全措施实施计划。

第二个阶段,即计划实施阶段。依据细化后的安全措施计划,落实到企业中各部门和个人头上,层层负责、逐级落实,按照既定进度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安全管理计划的总目标负责人集各分目标负责人,分析和汇总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实施进程进行分析、协调及修正,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

第三个阶段,即效果检查阶段。当安全目标达到或计划实施一段时间后,各部门、各单位均针对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最终的、整体的效果如何,还需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和确认。这种对初步实施效果进行检验或确认的过程称为成果巩固期(一般需数月之久)。巩固期过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及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最终的检查和评估,并最终予以确立。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础范文3

关键词:建筑拆除工程;安全管理;应对策略

1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1 认识不清、监管不力

工程管理的力度不足,问题往往都出在管理层的思想觉悟不足,对工程管理的重视不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旧有建筑的拆除工程是一项技术含量不高、难度不大、不需要多余管理的工程,因此拆除工程的管理工作经常会被管理人员无意识的忽视。也就是说,因为管理人员的外因和工程本身性质的内因,拆除工程的管理工作很难很好的展开,经常出现管理工作与现场情况脱节、建筑企业违规进行拆除工作的问题,而责任没有落实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更是频频发生。

1.2 建筑单位违规转包

有些建筑单位为了谋取更多利益,违反法律法规,将拆除工程违规承包给没有相关资格证的建筑队。这样的单位或个人接入工程后,时有出现为了赶工而不按照流程施工、以次充好的行为,容易在工程中造成对后期工作影响严重的隐患。

1.3 违反建筑拆除工程备案制度

《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第11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拆除施工组织方案,堆放、清除废物的措施等资料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不少建设单位在措施不到位、没有办理备案手续的前提下,擅自进行拆除作业,致使拆除工程安全监管失控。

1.4 农民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技能缺乏

在目前的建筑业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农民工是建筑团队的主要组成部分。拆除工程的施工现场往往条件落后,现场的主要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在建筑行业地位较低的农民工,这些工作人员对于施工安全管理的意识淡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规范不重视、不熟悉,对拆除危房施工作业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就算发现了安全隐患存在也无法及时解决。在拆除作业时,往往楼板上人员聚集或堆放材料,作业人员站在作业面上操作,被拆除的构件随意堆放,事故安全隐患严重。在个别工程现场,作业人员甚至不戴安全帽进行作业。

1.5 利益驱使

有些施工单位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人为的减少了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时间,对于安全保护设备的投入也非常有限。在施工现场不按预定方案进行作业,也不做提前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根本不到位,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要么只是挂个名头,要么干脆不设立职位,工人的违规操作根本不受管制。有时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会有意识的采取垂直交叉作业的方式来进行建筑拆除,而这样大大提高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对策及建议

2.1 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

各级政府所属的质量监控机构是督促建筑企业重视施工安全的最重要主体,而在这一项工作中非政府所属的检查机构也起到了相当的辅助作用。所有人都必须认识到建筑拆除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这首先就需要监管机构将监管职能履行到底。其中,在落实监管责任的时候,要对工程安全监管和现场安全监管的责任有明确的划分,将责任明明白白地落实到个人。

另外,为了更好地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单位应该提前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设置并检查,有关部门也要对其中的关键点进行审查,如果审查结果达不到要求,那么就应该要求施工单位不能开工。除了尽可能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之外,对现场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也很重要。及时的对操作人员进行教育除了可以提升他们的觉悟之外,还可以间接地提升他们操作的严谨性,以达到在工作中减少人为失误的目的。监管机构完善监管职能、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方式、建筑单位提升思想觉悟,只有三者充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建筑业的拆除工程整体水平得以提升,也将对提高我国的建筑行业有重要意义。

2.2 严格执行建筑拆除工程相关规章制度

任何行业都有其相应的规则,如果这些规则得不到很好的遵从,那么就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建筑项目耗时长、工程量大、涉及的资金投入和后期可能会造成影响的人群都非常巨大,这些性质都导致了建筑项目中容不得半点差池。建筑单位必须在取得相应资格证之后,才能开始进行拆除工程,同时要严肃杜绝施工企业将拆除工程承包给不具备资格的单位和个人。

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安全生产许可证,拟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危及毗邻建筑的说明,拆除施工组织方案,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等,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措施不到位、没有办理备案手续的,不得进行拆除作业。

2.3 施工单位要加强建筑拆除工程的安全管理

施工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对于拆除工程的重要性,从而重视这项管理工作,为了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利益,施工单位要对拆除工程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拆除工程是工程正式的一部分,需要像普通工程一样在开工前实际组织方案,进行明确的人员分工安排,这样才能落实现场的安全保护措施。要对工程中负责检查和管理的人员责任进行明确的划分,同时确保工程中不能出现转包的现象。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依照《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中的规定进行操作。人工拆除作业时,禁止人员在楼板上聚集或重物堆压,以避免楼板无法承受负担倒裂产生人员财产损失;作业人员应站在稳定的结构或脚手架上操作,被拆除的构件应有安全的放置场所;人工拆除施工应从上至下、逐层拆除分段进行,不得垂直交叉作业。作业面的孔洞应封闭;人工拆除建筑墙体时,严禁采用掏掘或推倒的方法;拆除工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施工单位应该组织专人定期在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人员操作是否规范、材料质量是否合格、现场清理工作是否到位。及时的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可以偶小的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而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应该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和重视,等到隐患解决后才能继续施工。

针对目前取得专业拆除工程资质的建筑企业较少,且单个建筑拆除工程工程量不大、利润低、危险性较高,这些问题导致了拆除工程经常被承包给某些小单位或个人来完整,这些团队往往并不具有相应的资格能力。建议政府加强政策规范和引导,积极培养建筑工程拆除市场,使之规范和完善,有利于安全监管。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改进建筑拆除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专业监管机构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肃生产经营的纪律;建筑企业则应该自觉主动的维护行业的秩序,做到不以次充好,不拖延进度,不胡乱赶工,尽最大能力做好每一个工程项目。建筑拆除工程的动工需要齐备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和其他资历证明,建筑企业要将建筑作为自己的责任,并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从多方面综合来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础范文4

有些地方机构监管不力,致使建筑市场在准入和请出方面的混乱,尤其还会出现劣性竞争的问题。例如,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违反法规、以假乱真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还有小部分单位并未在政府机构批准的情况下就开工,为节省开支而偷工减料,致使建筑物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在建筑施工时,安监机构只注重施工的外观状态而忽视对施工具体安全问题的排查,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监督管理职责。

二、改善建筑安全管理现状的一些措施

1.全面贯彻建筑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层层安全管理模式,在充分认识实际建筑工程施工各项内容的基础上,设置对应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真正在施工全过程实施安全管理措施,体现强烈的安全施工意识,强化施工管理力度。规定建筑施工现场的项目负责人作为主要的责任承担者,将施工安全管理的成效与经营绩效有效结合起来,合理增加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责任人的惩罚程度,使得施工现象管理人员切实明白,只有确保施工各个方面安全了,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样他们就会激发主动工作的热情,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完善相关施工防护装置。

2.做好建筑施工安全教育工作

为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就应加大对他们安全教育的培训力度,并建立专项使用安全管理队伍。(1)安全技术的培训在充分认识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基础上,定期组织对施工人员特定建筑工程项目的业务培训活动,使得他们能够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并在开展具体施工作业进程中具有良好的自我防护能力,借以确保建筑施工顺利开展。(2)施工设备的检修专项施工安全管理队伍应该定期对施工所用机械设备及建材进行质量检测,借以提升设备的应用效率,对那些破旧的、老化的、运转不灵的设备进行更换,提高建筑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一点出现设备故障,就可以及时对其加以维修,在存有安全隐患的地点应设置显眼的警示标志。

3.增加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

安全是建设单位的成本控制、经济效益、施工生产的重要保障。建筑单位应该把安全施工当做工程建设的重点,做到层层工序施工安全把关,充分排查施工现场存有的安全隐患,从安全事故的来源加以杜绝,不断加大安全施工的资金投入,确保建筑施工整个过程安全可靠。决策人员应该重视安全管理,彻底改变原有的只顾利益、不顾安全的施工模式,设定专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金,严谨随意挪用、减少这项资金,保证资金能够切实用到施工安全建设当中。

4.建立全面合理的监管机制

在建筑施工中,监管人员应该充分掌握施工细节变化,实施灵活多变的动态监控管理。每一个细节都会对施工的安全造成影响,使得安全管理涉及建筑工程施工的方方面面,从从业人员、施工现场、建材、机械设备、工期、施工技术、施工流程到最后的投入使用都要做好安全管理。因此,完善现代化实时、全面、高效、动态、灵活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对于建筑工程各方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采取新的安全管理对策,在科学总结以及综合应用的基础上,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5.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础范文5

关键词:施工 安全管理 策略 方向

1 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单位的施工管理方面。首先风险率高是建筑施工工作的主体特征之一,作业中主要以高度和立体交叉作业为主要形式,施工环境不仅危险而且恶劣。如果工期紧迫造成的危险将更大。所以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各个单位通力配合,如果对建筑施工人员的防护不到位,发生突发事件,相关伤亡事故也就无法避免。而建筑施工单位在预防突发事件中占有主导地位。其次,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取得了十足的进展,但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类型仍旧没有改变,主要采取的作业方式为手工劳动操作,与过去相同,故而造成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施工单位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应该从防止施工人员“体力不支、注意力分散和失误增多”几方面入手,才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1.2 企业竞争方面。首先当前业内大多数的施工企业为了多接任务而加紧效率,提高效率的手段就是缩短工期,不按正常规律办事,在承揽工程任务的过程中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在很多地方还出现了越级承包和无资质分包等严重违反了法律,破坏了正常的行业发展秩序。恶性竞争导致的结果就是工程任务加重,对建筑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保障是严重地损害。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建筑人员人身健康的保障是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的通病。因为无法落实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并且部分落实后难以依法执行,因此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层出不穷。其次,在行业的持续发展中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只注重如何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目标在于节约工程的造价成本,对于施工安全管理的投入较少,甚至在购置必要的安全管理设备时都难以保证投入资金的充足,设备的不足和滞后降低了现场安全防护保障的功能,增加了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保障工人的健康安全也就成了一纸空谈,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意外的发展也就变得不意外了。

1.3 行政监管方而。行政监管的缺失是我国很多行业发展中都存在的一大问题,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也不例外,我国颁布了不少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但是真正重视和落实这些文件的企业少之又少,相当少的一部分企业开展了学习施工安全管理文件的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也不到位。这一部分责任在施工安全管理行政部门,管理权和处罚权分离的现象在该类部门层出不穷,不仅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而且不利于该部门职能的发挥,影响了该行业的正常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发展需要把行政监管纳入到安全管理保障体系还在,这才能有效保障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顺利推进。

2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安全法规的完善和建筑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建设中应该强化总包、分包的迈入门槛并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保证行业的规范性。一个项目往往被施工企业多次转包和肢解分包,这使得建筑施工的责任管理不明确,出现违章操作时推卸责任的状况出现。加强安全法规建设,对于违规操作指挥和不按施工操作规范的施工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以及对施工单位不及时更新安全保护设备、不采取防暑措施、高强度作业等行为进行处罚、追究法律责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须是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制度作为基础,通过对意外经验的总结,再结合实际对标准和制度的补充完善,使施工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才能步入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

2.2 因地制宜的进行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在施工过程中以安全为核心。这是施工企业对施工人员和生产负责的表现。当施工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首先为“安全”让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必须成为施工中的首要原则。三位一体的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是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主要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个主体协同将“安全带来效益”的安全管理观念树立并实施,不能只重视企业的眼前利益,一旦发生事故,将反过来重创企业的经济利益。

2.3 各单位尽最大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劳动条件的好坏,施工作业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施工事故发生率,结合不定期的检查和监督来控制和消除施工中不安定因素和不利影响。针对施工实际情况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安全问题,针对过往的经验、生产实况、地域特征等进行相关解决措施的寻找和落实工作,将潜在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中,让施工安全得到最大的保证。

2.4 加强原材料进场及施工机械的管理。原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而采购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原材料和施工机械的安全标准。因此,在采购员选择中应该以具备专业知识和责任心为标准和核心,并鼓励采购员选择有质量保证的原材料。其中,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是衡量原材料质量优劣的一个主要标准,在选购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并通过考核、市场调查等方式选择具备一定资质水平的供货厂家。将原材料送入施工现场时,需根据实际情况和规范化要求进行验货,避免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地,可实行由工地负责人、业主方、监理方组成的检测小组进行考察,并明确划分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出现的事故追究相关个人的责任。根据施工单位实际情况建立施工机械的管理规则,避免设备的“带病”作业,在使用前进行设备的检查,合格后再进行使用,如果存在不合格状况应及时进行检修并进行故障的排除。在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后要进行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和施工完成后保养,避免生锈、防护装置不安全、螺栓松动等情况的出现。

因此,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完善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监察,相关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其监管职责和义务,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同时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发展中必须要有统一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性循环。除此之外,提高安全管理技术人员素质、建立健全安全施工法律法规、完善生产安全培训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实现施工安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3 结束语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施工安全管理不仅仅是挑战,也是一项基础,把握好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但可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直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具有较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应协调好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关系,明确三者的义务和责任,促进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其国,樊锡仁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与技术[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常宏宇.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9,35(8):217-218.

[3]梁宇.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安全问题[J].低温建筑技术,2009,3:119-120.

[4]谢英良.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J].工程技术,2009(22):260-261.

[5]谭毅坚.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浅析[J].工程管理,2009(33):168-169.

[6]赵幼民,赵军伟,朱新智.努力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陕西建筑,2010.

[7]唐家良.浅析施工安全管理[J].今日南国,2010.

[8]唐春凯,杨一伟,崔维军.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建筑安全,2005.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基础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是社会系统工程,是建筑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特点

(一)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多样性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多样性,建筑施工所辐射的行业和领域比较多,如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交通公路建设项目,钢结构建设项目等,对于不同种类的建筑项目来讲,其所建筑周期,使用是被,建筑方法,施工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二)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即使是一个建筑工程项目,其所涉及到的工程类型,安全生产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是基础工程项目,主体结构工程项目,水电安装项目,都需要开展安全管理措施,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

(三)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特殊性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因为每一个工程的施工时间长短,地理位置,作业环境,配套设备,管理人员素质都是不同的,就意味着没有完全相同的安全管理工作,往往都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去制定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从而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危险性

施工安全管理的危险性,由于建筑施工生产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无论是设备的使用,技术的操作,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危险,尤其在建筑施工环境下,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不确定性的特点,无疑加大了建筑施工的危险性;

(五)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动态性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动态性,无论是基础工程部分,还是主体施工部分,或者是装修部分,都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一旦某些因素产生了过大的变化,将使得原本的建筑工程施工条件发生变化,这就要求在不同环节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确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一)企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不到位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很多企业不是不知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为了节省许多的麻烦,增加工程的利润,这些企业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不愿意加强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甚至有些建筑单位明明曾经已经发生过因为安全管理不完善而出现的安全事故,但是,这些企业仍然不思悔改,对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视而不见,而且许多规模不大的施工单位对于国家颁布的有关建筑施工的法律法规、施工规范不能及时有效的贯彻落实,因此,我国在建筑工程施工时不断地出现安全事故,即使国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对施工单位的管理也收效甚微。

(二)施工环境复杂

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往往是较为复杂的,众多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工具等都要在短时间内进入现场。这些材料往往包括一些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而有的施工单位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没有将这些材料妥善安放和处理,导致施工现场散乱,各种易燃物质集中在一起,一旦碰到了明火,就会造成财产的巨大损失,甚至导致人员伤亡。再加上有的施工单位没有做好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及检查,施工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增加了危险因素。

(三)安全生产责任不明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致使建筑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只考虑到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早日完成施工项目,实行连续强度作业,严重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建筑企业为了获得承包权,采取不正当的手段,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发包;施工单位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在预定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在设备和生产方面花费资金有限,施工人员的生产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十分落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得不到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建设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合作,在划分责任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到落实到位,致使各个参与功臣建设的单位没有较高的重视程度,无法正确处理工程质量、安全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建筑工程中存在较多的利益,有些企业为了一己私利,将安全生产抛之脑后,不顾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难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建筑工程缺乏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

在招标的时候,某些建设单位专门降低造价,但是施工单位却减少在安全生产费用方面的相关投入,进而造成在工程安全生产方面资金的缺乏,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出现施工材料部合格的状况,同时也会给安全生产增添了很多困难和麻烦,最后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甚至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不仅引起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施工的顺利开展。

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制定完善的应急措施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应当注意加强防火防爆措施。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原材料大多属于易燃易爆产品,极易发生火灾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大,规模庞大,倘若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包括泡沫灭火器与干粉灭火器之类等消防设备。其中,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灭火技能培训,实行火灾救灾演练,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避免人员伤亡,控制企业的损失率。

(二)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实现施工进度有效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应针对施工每一阶段和工序、工种中的技术难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施工方案,以有效地指导现场施工平面布局和资源配置,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空间,合理地布置施工平面图,设计施工平面图时首先确定垂直机械的位置,如施工电梯、固定式塔吊、井架等,结合拟建工程的平面形状、高度、施工材料、施工接卸负荷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布置,建筑物各部位高度相同时,处置机械可布置在施工段界线附近,高度不同或平面较为复杂时,可布置在较高部位的一侧或拐角处;其次应当确定搅拌站、仓库、材料及构件堆场的位置,搅拌机应布置在垂直运输机械的工作幅度内,布置好现场加工作业棚、仓库及堆场等位置,具置根据施工情况而定,一般以运距短、施工安全和二次搬运少为基本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条件布置好工地临时供水、供电管网,此外应规划好现场道路及运输路线,运输道路不仅要满足材料、构件的运输要求,还要满足消防要求,道路的两侧应根据施工现场地形合理地设置排水沟。施工图的设计应清晰明确,机械设备安装、线路铺设、临时设施等均应在平面图上有明确的标识,确定施工平面图后应将其放置在醒目的位置。

(三)建立健全安全施工责任制

目前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中,一些企业的施工安全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监管部门在施工现场发现安全隐患并与项目部交换整改意见后,项目部才着手进行整改,而整改也仅仅是为了应付监管部门。安全生产成了行业管理部门的事,而不是“安全生产企业负责”制。安全工作要搞好,企业必须做到认识到位、机构人员到位、资金到位。作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在每次现场检查之前,项目经理都应该首先对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护设施、设备在自查的基础上,接受监督机构的抽查,不能以监督机构的检查代替项目的自查。监督机构应从现场的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情况来反查各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利用不良行为扣分、经济处罚、业绩评价等手段来促使企业对安全负责,达到实现安全的目的。

(四)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把经常性的普及教育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改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首先需要做好的是深刻理解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特点,并对其管理的实质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去制定相对应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案,将更加有效的实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高健.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