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环保意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环境环保意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环境环保意识范文1

1 将环保理念渗透到生物教材中

1.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知到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讲授。就高校生物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认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属于“可讲可不讲”的范畴内,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严重阻碍了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因此在生物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创设兴趣盎然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计划有目的的向学生灌输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1.2 深化学生对环境恶化的认知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加强环保理念的渗透,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依据环境保护内容涉及课程教学秩序,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合理运用,实施生态环境教育,引导学生把握生态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生态行为素质。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让学生充分认知到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促使高校学生树立强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调查所在地区的制备情况,并组织设计绿化校园活动,以增进学生爱护植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

1.3 合理运用多种方式加强环境教育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应当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灌输式讲授方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通过视频和幻灯片等增加学生对环境的感性认知,在生物类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展开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有关生态的新闻报道向学生介绍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的生理活动、社会活动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对整个生物圈所造成的影响,呼吁学生积极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上。

2 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1 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机融合,带领学生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促进环保教育目标的实现。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促使学生认知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自觉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到城市周边的风景区参观植物园和动物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增进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进而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2.2 宣传教育文艺活动

高校应当定期组织开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包括“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植物节”等,配合相关主题,以环境保护知识讲座、演讲比赛、环保节目表演以及征文比赛等方式,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化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积极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2.3 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在高校生物类教学过程中,课程结束时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生态环境相关问题布置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在下次上课时组织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以增长知识,促进学生进步。比如让学生对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情况、农村土地利用与废弃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或者对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餐盒的情况进行调查,从学生身边细节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 深层探讨,将环境保护落实到行动上

3.1 结合突发的事件加强环保意识的渗透

教师在进行食物链教学时,发现学生往往只记住了课本上的一些表面的食物链,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食物链在环境保护中的重大意义。此时教师应当结合社会上出现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物种或者一条食物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的影响。

如大家深知食品关系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安定发展,但各种食品污染给我们带来诸多隐患:不法商贩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各种违背自然规律、催生动植物尽快成熟的技术手段被频繁使用,比如大量农业的喷洒、抗生素药物的滥用、甚至是饲料激素的添加,都造成了动植物体内化学物质和药物的过度残留。不法商贩突破道德底线的急功近利,更是爆出了如三聚氰胺、苏丹红、塑化剂等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公众缺乏必要的安全感。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学生能用食物链的知识来系统分析食品污染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多大的灾难,从而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2 增强学生自身责任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教师应当让学生带着一双关注环境的眼睛,在网络、报刊、新闻媒体上收集与环境有关的资料,用敏锐的视觉捕捉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现实情况。如藏羚羊的灭绝、癌症患者越来越多等现象,探寻深层次的原因或症结所在,从而认识到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态度,以及环境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还应该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迫切感受到自己这一代人所肩负的重任;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如不抽一根烟、节约每一滴水、爱护花草、珍爱小鸟的生命等等,从而使得环境保护的意识如空气一般充满他们身边的空间。

生态环境环保意识范文2

关键词:森林文化;生态保护;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3.073

我国是人口大国,且国土面积十分辽阔。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极小,导致在森林资源方面,人均占有率较小。近年来,我国已经从“单方面向自然索取”转变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使得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日益减少。因此,我们要重视森林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要一直坚持走下去,并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对现如今的生态环境有明确的认知,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十分欠缺,由于要满足社会和人们的日常需求,导致对森林的过度开发,使其面临极大的危机。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原本较少,再加之不断的开发、滥砍乱发以及忽视可持续发展战略,导致森林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木材资源严重匮乏,森林生态环境的现状堪忧。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人们的生态意识较为淡薄。由于人类单方面向自然索取且不加保护,从而导致森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有的地区甚至变成荒漠。现在即使是对森林生态环境加以保护,也很难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因此生态保护意识有待强化。

2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森林,又被誉为“地球之肺”,它的作用极其巨大,但与此同时,森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仅占陆地系统的30%左右。因此,森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替代的生态效益,而且森林中有着极为复杂、繁多的生物种类,主要包括高大乔木、灌木、地衣苔藓、草本植物,还有数量庞大的动物种群以及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种群等。森林具有复杂的结构、丰富的物种以及强大的功能,它自身就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生物圈,对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巩固土壤以及改善水土流失问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1 保护木材资源

森林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因此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不仅可以保护稀少的木材资源,而且能体现出在生态建设方面的重要成果,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进行。

2.2 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森林中拥有着繁多、复杂的生物种类,因此,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如果对森林造成严重的破坏,其中的物种必定也会受到伤害,多种生物也将濒临灭绝。因此,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可以保护物种不遭到破坏,为这些生物种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3 良好的经济效益

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仅可以使我国的资源产量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还为国家节省开支,保证社会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人们生活越来越幸福。

森林在陆地系统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保护生态环境,杜绝过度开发环境的现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相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对森林的利用、保护及开发进行系统的管理,优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3森林文化生态保护的主要措施

3.1 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的确立是人类认识自我、认识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这将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奠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思想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于初级阶段,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因此在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也尤为重要。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满幸福。要积极学习传统的思想财富,挖掘其现实价值,不断补充和丰富人们的生态价值观。

3.2 完善自然环境保护机制

若要对森林生态文化进行保护,首先得有一套先进的自然环境保护机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可以实行“奖惩制度”,对努力保护环境的群众进行表彰或者现金奖励,对破坏环境的人,根据其对环境的破坏强度,再具体分析判定。尤其是对环境破坏极为严重的人,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要实行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去约束不法行为,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和谐而努力。

3.3 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节约资源等方面,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都能充分意识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使其对我国现如今的生态环境现状有明确的认知,加强其生态保护意识,让每个人都能为优化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森林文化生态保护方面还应继续努力,积极的完善生态制度,并加大宣传力度。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要将其传承下去,福泽后世,因此我们更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森林生态的保护与我国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 张杰,徐波,那守海.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04).

生态环境环保意识范文3

 

现代城市的飞跃发展。

 

在工业革命前的几千年人类社会中,城市的发展一般都是极为缓慢的,大多数的规模都不大,城市功能的基础设施简单,社会结构和自然环境长期保持稳定。

 

然而在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力量,使欧洲许多城市短时间内在空间上有了极大的转变。由城墙所围绕的传统城市在政治、军事、宗教等方面的功能开始退化,城堡被完全破坏,城郊地区开始发展。随着农村人口迅速向城市集聚,城市人口骤然增长。自1801〜1901年期间,,曼彻斯特人口增加八倍,伦敦由100万增加到650万,巴黎由50万增加到300万,而美国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则更是天文数字,纽约由3300人增加到350万,芝加哥由300人增加到200万。

 

同时,城市在区域空间中的社会经济地位迅速上升。直至今日,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中心城市的工商活动约占全国的70%,法国大巴黎城市地区占了全国5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城市成为社会经济的增长中心,带动着其他地区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的财富增长。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城市的发展也就代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但是,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本世纪初,城市人口的激增和城市规模的急速膨胀,打破了原有城市环境的平衡状态许多居住街坊沦为贫民窟,大量廉价新建的居住区拥挤不堪,交通不畅,缺乏空地,通风采光不足,卫生条件很差。不断恶化的居住环境接着导致了各种流行疾病的爆发,城市发展成为城市环境问题的触发因素.

 

我国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日新月异地改变着城乡的面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发展速度也使许多城市人口骤增,规模膨胀,土地资源大量流失,城乡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各种经济成分杂乱无序的发展导致了区域性资源短缺和整体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现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总是一对难以分舍的矛盾。回顾百余年现代城市运动化历程,每一轮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城市扩张,都免不了要引发一场新的环境危机和保护运动。进人90年代以来,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仅包括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缺乏绿地等城市问题,而且也包括水资源污染、野生环境破坏、土壤流失、沙漠化等区域性问题,甚至是能源危机、臭氧层空洞、全球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等全球性问题,这些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逐渐威胁着人类的自身生存,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解决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这种现象表明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所涉及的不仅是一种可以通过生化学、环境学等具体方法手段来得以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且也涉及到了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于是,人们重新审视长期以来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发展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它所隐含的目标是什么?它为什么会与环境危机联系到一起?

 

90年代世界城市规划的主题是可持续性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再一次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提到一个中心位置上来,并且在我国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响应。然而.这个口号毕竟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首先提出,若要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中得到体现并形成具体措施,则需要对它的历史背景以及在我国的特殊意义和具体问题有所充分的认识。

 

二、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历程

 

在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中,目前所公认的环境意识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它针对的是现代城市运动所带来的城市居住、工作环境不断恶化等方面的问题。在随后的100多年间,环境保护问题经历了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人们都面临着新的环境问题,对此提出的保护方针和组织形式也有所不同,而不少是前者的简单重复。如果除去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杜会带来巨大破坏的时期,西方国家在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运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8世纪后半叶到本世纪初。这个时期的中心主题是对在城市发展中消失的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的怀念与保护,这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要来自于少数精英人物.由于看到工业革命对城市原有景观和生活环境所带来的灾难性的破坏,他们出于对资本主义髙速发展时期的经济自由主义的批判,抗议城市的工业化,对现代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保护主义者不仅希望保存已经失去功能作用的社会和自然秩序,也希望保持过去所遗留下来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等实物。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带头人拉斯金甚至认为“毫无疑问,我们是否应当保留过去的建筑,它们不是属于我们的。它们一部分属于建造它们的人们,一部分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这个时期的保护运动虽然对20世纪的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由于没有得到社会的反响,因而很快就被城市发展的浪潮所淹没了。

 

第二个阶段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这时,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有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基础,环境保护组织的成员不仅包括民间保护主义者,而且也包括一些城市规刘政策制定者,他们希望注重城市土地使用规划、污染控制和自然、历史特征的保护这是环境保护由被动保护走向通过城市规划进行主动保护的第一个步骤,人们希望通过城市的发展来解决环境问题例如勒柯布西埃在对巴黎进行的“光辉城市”的规划设想中,希望采用髙层建筑来提供更多的地面和绿地,改善以往拥挤、嘈杂的环境。同时,人们也意识到对城市发展规模进行控制,采用城郊绿化隔离带来控制城市无休止的扩展,保护乡村自然环境不受城市的侵蚀。

 

第三个阶段开始于60年代初期,于70年代达到髙潮。这时城市规划学科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研究重点逐步从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向社会经济研究方面,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因,也是城市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二战后西方各国经济迅速恢复,城市又开始大规模扩张。最典型的是1952年伦敦发生烟雾事件,致使4000人丧生,这说明了城市环境保护并不是可以仅仅通过主观的空间规划就可以达到,而是与城市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结合对战争的反思和各种社会思潮,人们开始反对唯利是图的物质主义,并对非人化的技术手段进行批判,对经济发展表示质疑。由于逐渐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即将到来的食物、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短缺,人们对于未来的忧虑不断增长,对发展丧失信心。从空间规划角度来看,以10人小组为首的各种思潮对现代城市.运动提出严丨方的批判,人们对于环境理解不仅包含了物质空间环境,而且也包含了抽象的历史文化、宜人性等因素,认为现代城市对物质空间的改造并不一定意味着环境的改善,并对现代城市革命性的发展提出质疑。

 

第四个阶段开始于80年代末。经历了80年代初期全球性经济萧条之后,人们逐渐改变了在前一个阶段中将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想,继而走向将两者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态度也不是通过环境改造来使之适宜于人,而是强调了生态的概念,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从这个阶段来看,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复杂化,目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发展与环境问题具有区域范围、国域范围、甚至全球范围的普遍性。随着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的不断区域化、国际化,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任何局部地区的发展与环境问题都不是孤立的点状的,而是与其他地区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网络关系。

 

2.发展与环境问题涉及人类当前与未来的根本利益。全球性的能源危机、环境恶化不仅使现代文明的发展遇到了严重阻碍,而且甚至直接涉及到人类是否能够生存下去的问题。

 

3.发展与环境问题具有相互缠结的复杂性,各种问题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个地区、某个城市所采取的某些措施,从一个角度来看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却反而使问题恶化。例如,许多城市采用绿化隔离带来控制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以保护城郊的土地资源,但同时这又加剧了城市的拥挤程度,导致城市内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协调仅仅作为一种政策上的目标,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方法手段。

 

从历史过程来看,90年代的生态环境保护并不是以往城市环境意识的简单重复。1〇〇多年来,人们的环境意识从单纯保护、发展保护、控制保护到生态观念,这种过程是随着对环境与发展认识的不断深人而逐步形成的。由于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原来意识中无限的自然资源变得有限了,地球变得狭小了。

 

三、城市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本质因素研究

 

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人类自身的劳动能力和知识与智慧,另一个是人类可以处置的生态资源,也就是用来进行发展的资本。劳动生产增长了人类的财富与福利,但这种增长是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的协调而又持续的社会发展则应当使产出的财富大于消耗的资源,同时保持这些资源持续性的供给。

 

生态资源系统是人类财富与福利的来源,贾里尼在其《关于财富和福利的对话》一文中,将这种生态资源系统形容为“天赋与遗产”,也就是说,如同继承祖先的遗产一样,当今人类可以在没有任何劳动的情况下获得这一切资源,依赖它们进行生存,并可以用它们来生产出足够的产品来满足人类的需要。这种天然资源在宇宙中是无限的,但在地球上却是有限的,而且用传统的经济眼光来看,这些天然资源的“经济价值”等于零。在没有当代人类劳动的情况下,人类可以获得的生态资源包含四个方面:

 

1.自然或物理的生态资源:指宇宙、太阳系、地球、地球物资、水、空气、矿产、金属等。

 

2.生物学的生态资源:包括植物、动物、起源于生物的资源、日益复杂的遗传密码和信息。

 

3.文化或人造的生态资源:包括劳动工具、语言工具、运输工具、各种技术和知识工具、文化遗产、人造环境等。

 

4.货币化的(即资本)生态资源:货币是一种在空间上、时间上增加资源的流动性的特殊文化工具,它同工业革命以来加速扩散的新技术相联系。

 

人类总的生态资源并不是这四个部分简单的叠加,这里包含的一切要素都是相互依存的,它的形成取决于一个要素同这一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积极协调配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则应当是系统总体的发展。

 

但是,在人们的观念中,社会发展与单纯的经济增长常常被混淆在一起,并习惯用国民生产总值这样的价值系统来衡量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事实上,经济增长和人类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增长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情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经济增长并不一定真正形成在财富和福利方面的增长。环境危机、能源危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增长并不是无限的。许多经济增长包含着日益增长的高成本付出和环境破坏,这些髙昂的代价对于真正的福利和财富总体水平的提髙具有越来越大的消极影响,甚至对于那些直接消费这些物质和服务的人们来说也是这样。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在任何环境下都增加财富和福利,在某种场合,它甚至将减少财富和福利。以90年代在我国淮河流域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为例,为了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淮河两岸许多城市不顾环境影响,大量兴办造纸业等污染严重的产业,结果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一些收益,但随即就造成了淮河水域的彻底污染,不仅自然环境破坏殆尽,而且导致生产无法继续,两岸人民的饮水都成问题,所带来的损失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在传统经济学概念中,人们习惯用衡量发展的经济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这些概念范畴枭从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经验中得出来的。这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工业化生产过程已经成为财富形成的主要方式,社会髙度分工使人们采用货币来进行财富的交流和分配,并用货币来衡量由于劳动所增加的财富。

 

工业革命以来的几个世纪中,人类经济活动中货币化部分的增长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而非货币化部分则基本遭到忽视。许多工业活动之所以可以贏利,是因为可以自由获得某些自然资源的缘故,人类获得这些自然资源的代价,只不过包含它们的开采成本和运输成本.看得见的价格体系之所以能生产和发展,除了人类自身劳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之外,还因为有看不见的、无法计价的经济货物和服务的因素在内如果将原先无法计价的空气、水、自然矿产等资源价格化,那么,人类社会的经济系统则必然会以另外一种标准来衡量。

 

在传统的发展观中,货币价值问题或明或暗地构成为任何社会的引力中心,同时也是生产目的要素。传统发展观将人的劳动看作是发展的唯一源泉,价值是由人的劳动产生的,人所产生的东西都有价值。而反过来说,不产生由货币价值能够进行衡量的劳动则被排除在外。人类财富的增长是劳动所产生的附加价值的增长,在原材料上每加一次工,就增加一次附加价值,直至产品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形式的生产都从生态资源开始,而生态资源本身都没有价值。因此,传统发展观的价值理论主要建立在劳动的概念上,而生态资源的价值却遭到忽略,以致于在今天许多的自然资源的耗损得不到经济价值的有力说明,在发展中不能够引起真正的重视,这也就是成为当今许多环境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的根本原因。

 

因此,对于发展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观,而代之以新的、以生态学为基础的可持续性发展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注意到发展的生态环境,从一个更广泛意义上来衡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能孤立地将人类的发展独立于生态系统之外。

 

可持续性发展观则是在考虑到整体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人类财富和福利总量实质性增长为目标的一种发展观。传统的经济思想都是以货币化活动为中心,一些非货币化的活动则被看作是能够通过同货币化生产体系相类比来进行分析的特殊情况。而可持续性发展观则是要求同时用货币化和非货币化要素的结合来定义财富,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发展包括生产物质财富的一切人类活动体系,不仅包括看得见价格的活动,而且也包括常常有助于我们生活的、必需的、看不见价格的活动,人类总的财富和福利,是人类可以从货币化和非货币化体系(水资源、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中获得的一切物质和服务的结果。因此,对于可持续性发展的衡量,不仅应当在以货币为基础的传统经济思想中进行,这也就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制定和具体实施在实践上得不到顺利进行的根本原因。这还有待于人们普遍接受的新的价值衡量系统的建立,使货币化行为与非货币化行为、劳动产品与天赋遗产之间具有平等的可比性,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四、我国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基本对策

 

目前,在我国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达成共识的战略方针。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施这种战略的历史背景是有所不同的。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已经历了200~300年漫长的工业化生产历程,其发展速度已经趋向一种饱和的状态,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面对能源、环境危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差距,突破发展极限,从70年代以来的经济滞胀走向有机发展。而我国经济真正高速发展时期是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这种发展是一种解决°温饱”的生存问题和一种在“赶超”性质下的突进模式。尽管在短时间内使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飞跃,但是这种发展模式是以其他方面的牺牲为代价的,因而并不能持久。

 

首先,由于生产的快速增长是以低水平的生产力和物质资源高消耗的方式下进行的,需要自然资源的大量投人。但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储备并不丰富,人均资源占有率低,资源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不可能长期支撑髙消耗的发展。

 

其次,片面追求经济指数的髙速增长,使得产业结构得不到及时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加工工业遍地开花,唯利是图现象普遍。同时也影响了见效周期长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单位物耗水平下降,使我国的资源长期处于短缺和浪费存在的状态。

 

另外,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现有资源使用效率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大,突进式发展模式是以牺牲其他地区人民的利益和下一展所需要的生态资源为代价的。

 

针对这种突进发展模式的不利因素,为了使我国的经济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一方面要改变原有的发展观念,以生态资源总体上的提高来看待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就是要保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性供给,这是保持发展能够持续下去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各地区在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资源分布情况差异十分显著,客观上存在着发展的不均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给沿海开放地区实行政策倾斜,人为加强了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的梯度发展趋势。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同时,由于不均衡性不断加剧,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带来了不少弊端。例如,大量劳动力涌向沿海发达城市,使这些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生产、生活空间极度狭挤,生产资料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一些污染严重、低效率的生产活动又流向欠发达地区,使那里的生态环境迅速破坏,反而使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滑坡。为了保证社会总量的持续性发展,必须要调整生产力的空间布局,缓解某些地区过度拥挤、污染严重的局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安定,使区域经济在可承受的非均衡代价下协调区域经济关系,实行最大幅度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全体人类社会共同的宏伟目标,它强调了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是,它的实践必然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适当的战略发展,通过具体的区域规划、城市规划,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产业布局、资源配置、人口控制、行政管理等具体措施来得以完成。但是,在具体实际中,人们尽管对于环境保护的目标很明确,也面临许多实际困难,难以形成具体的行为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这是因为:

 

1.对环境的保护并不被看作是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环境质量的提髙不能换算成为货币价值,不能纳人经济增长范围;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不能以货币价值来衡量。

 

2.许多由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并不能事先预见到,而必须经历一段时间显示出较为严重的后果时,才会引起重视。

 

3环境问题往往由个别部门造成,导致大众受害;而环境问题的解决往往要求个别部门付出代价,而受益的是全体人民,这在行政上得不到很好的协调。

 

4.城市的发展部门与控制部门得不到协调统一,机构权力不均衡,导致城市发展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因此,对于发展与环境问题不可能从单一的方法手段来解决,如果只通过具体的技术手段对环境进行保护与改造,虽然直接针对问题的本身,但缺乏对问题的本质和起因足够的了解;如果仅通过改变人们的发展观和价值观,改善人类社会结构和生产结构,使社会与自然环境得到协调发展,虽然这是从本质人手,但是缺乏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具体手段。在实践中应当将这两种策略结合起来,关键在于确立系统性的发展控制和环境保护组织机构和体系,来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这种体系应当包括如下一些系统:

 

1.生态资源保护系统:为了维持可持续性发展,对于可枯竭资源的利用的策略应当是一方面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在寻求替代品时,严格控制利用速度。另一方面,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速度应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之与再生速度相适应。

 

2.区域协调系统:由于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区域性共同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只通过每个地区单方面的努力就可以完成,而是需要所有地区积极的协同配合,共同制定以生态关系为本的发展战略,因此,这也赋予区域规划以新的重要意义。

 

3.环境监测系统:以往人们在城市发展中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环境变化程度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了解不够。这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来记录、监测环境的变化,并在区域范围内达到协调统一。

生态环境环保意识范文4

但是,人类为了自己的发展,不惜代价“征服”地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极端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及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严重的环境污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处于危机之中,世界范围内的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因此,增强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已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对生态环保问题相当重视,《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决定》中兼顾到城乡环保协调、区域环保协调和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三大环保领域的协调,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已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新阶段。作为一名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者,应该结合学科优势,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为我国的环保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以生物课堂为渠道,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以生物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态环保知识的理论教育,即寓生态环保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一)提高认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首先,学校和学科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生物学科的重要性,必须认真上好课本内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决不能拘于形式或让学生自学甚至干脆不讲。由于有些地区的初中生物成绩不计入升学考试总成绩,于是,有些学生认为生物科是“杂科”,可学亦可不学,出现厌学情绪;有些教师也认为这是可教可不教的内容,学生也就顺水推舟,不愿学了。诸如此类的思想认识,严重阻碍了学生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制造“可教时刻”,创设兴趣盎然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的精力集中在“愿学时刻”。如,在讲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吸收作用中的无土栽培”时,可提问学生:“大家有没有看过没有土壤培植出来的植物呢?”这个问题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很快进入“愿学时刻”,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吃过水里种的豌豆苗”、“我吃过无土番茄”、“我吃过沙里种的豆芽”……教师接着讲述无土栽培的原理和优点,并讲述无土栽培在生态环保中的意义。这样,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灌输生态环保知识给学生,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二)重视教材中与环保有关的“活动”等栏目,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虽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但有部分老师还是摆脱不了传统教学的束缚,对教材中的一些“活动”、“建议活动”等栏目不够重视,栏目内容知识教学有一带而过或只字不提等现象,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学工作者,一定要领会好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视教材中与生态环保有关的每一个活动,用好这些活动栏目,使新课标真正落到实处。比如,在执教“一次性木筷的利弊”讨论活动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木筷加工厂厂长、餐馆经理、餐馆消费者、清洁工、环保人士、林场工人、政府官员等角色,让他们在各自的立场上发表意见。加工厂厂长组代表说:“一次性木筷的好处非常明显:1. 卫生;2. 方便,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3. 便宜;4. 易被自然分解,不会造成白色污染等”。餐馆经理组代表说:“我赞成使用一次性木筷,除了加工厂厂长所说的外,还有两点好处:1. 成本低,我们不用雇人洗筷子;2. 卫生,不需要耗电去消毒”。餐馆消费者甲:“一次性木筷卫生、方便、便宜,很好”。消费者乙:“一次性木筷方便、便宜,但是否卫生,我表示怀疑……”清洁工组代表:“一次性木筷不好,筷子用后乱扔,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而且加重了我们的工作负担,为我们的清洁、运输、处理等带来许多不便,这也是现在垃圾量比以前多的原因之一”。环保人士:“树木被砍伐,破坏森林,大量资源的浪费与垃圾的堆积,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带来了无穷的后患”。经过角色扮演,讨论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利弊,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一次性木筷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然而代价却是沉重的,让学生分析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弊端,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最终从保护生态环境、拯救森林的角度思考,通过举手表决,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应该禁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三)在课堂教学中扩充课外知识,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光靠课本中的生态环保知识照本宣科是不够的。教师应结合实际,搜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资料进行教学,如,讲授保护我国举世闻名的珍稀植物时,可穿插一些对环境有净化作用并要加以保护的植物进行教学。如,天然解毒机――木槿,粉尘过滤器――榆树,抗污降毒树――夹竹桃,天然吸尘器――泡桐,绿色消声器――珊瑚树,污染监察兵――女贞,常绿净化器――黄杨等等。这些课本外的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想不到自己身边的许多植物对人类环境的作用如此巨大,都能意识到要注意保护这些植物,并且要大力宣传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又如,讲到有关益鸟的保护时,除书本介绍的森林医生――啄木鸟外,还介绍其它益虫、益兽、益鸟,如地下耕耘者――蚯蚓,大地清道夫――蜣螂,蚜虫死对头――瓢虫,除害飞行家――蜻蜓,田间卫士――青蛙,壁上小老虎――壁虎,捕鼠能手――猫头鹰,灭鼠益兽――黄鼠狼,灭害功臣――乌鸦等,这些动物也是人类的好帮手,都有其自身价值和生态环保价值。通过课外资料的搜集、讲解,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强了生态环保意识。

二、以课外实践为途径,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就好像纸上谈兵。俗话说:“实践出真知”。通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组建“环保志愿者”小组,宣传生态环保知识

通过校园广播、校报、黑板报以及在公示栏张贴海报等多种宣传方式,向广大同学宣传生态环保的重要意义及相关知识。动员、组织同学们积极参与“环保志愿者”小组,成为学校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浓厚的氛围中,获取课堂中无法获取的知识。“环保志愿者”小组的组建,使学生在有组织的情况下,通过志愿者活动向更多市民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同时,在“环保志愿者”小组的带动下,校园生态环境也大为改观。

(二)让学生收集信息,编辑手抄报,参与生态环保活动

先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寂静的春天》、《沙乡年鉴》、《环境保护》等科普读物,并让学生根据手抄报的编辑需要到学校图书阅览室查找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各种环保信息。如,有的同学注意到,2001年7月13日,北京奥申委在莫斯科陈述情况后,国际奥委会委员提出“北京如何解决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的环保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改用天然气作燃料并使用自行车,提出申办“绿色奥运”的理念,国际奥委会对北京的回答很满意,我国最终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诸如此类的信息编入手抄报,将手抄报办得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手抄报的编辑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还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更深刻地领会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

(三)组织“生态环保”研讨会,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研讨会要在学生掌握一定材料、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后召开。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撰写“生态环保”小论文,并提供一些主题,比如“怎样解决白色污染”,“如何提高空气质量”,“怎样建设生态旅游区”等。在小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学生会将他们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上升为理论,而且材料颇为真实。在研讨会上,让学生自己宣读论文,发表自己的新观点,然后,同学们发表各自的看法,通过研讨形成研讨会决议,从而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组织学生参与生态环保实践,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学校周边有很多企业、居民点、河流,为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调查小城镇、居民点或河流的生态环境状况,观察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对水质以及周围空气的污染和蚊蝇的孳生等;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深入调查各乡镇居民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感受和希望。调查造纸厂、水泥厂、松香厂等企业的污水排放情况,观察污水注入河流后造成的河段环境变化。组织学生参加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活动,清理“白色污染”(塑料污染)。要求每一位环保志愿者每年在校园、林场或学校的德育基地种植一定数量的花草树木,并落实种好、管好的责任制。这样,学生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总之,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生态环境正处于危机时,作为生物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学科优势,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责无旁贷地保护环境,珍爱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恩山.生物学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M].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121.

[2]林崇德.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自然.环境)[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4.12:363-368,433-436.

[3]殷海成.生物教学渗透生态环保意识教育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10(1):26-27.

生态环境环保意识范文5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保力度,坚持走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努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意识;生态文明

为了调查牡丹江市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及牡丹江市的环境状况,宣传并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2010年12月22―25日笔者对20位牡丹江市民,20位宁安市大生村村民,20位柴河中学学生及20位牡丹江师范学院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主要调查了牡丹江市市民环保意识及影响市民生活和工作的主要污染类型,是在牡丹江市区和宁安市,以及中学、高校以调查问卷并分析调查结果的形式完成。

一、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本次被调查者共85人,年龄段分布中10―20岁有20人,20―30岁有28人,30―40岁分别有26人,40―50岁11人。文化程度的分布中,本专科以上学历35人,中专/高中文化有17人,初中学历20人,小学学历13人。职位或身份的分布中,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5人,自由职业者5人,农民20人,在校学生45人。

二、调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对牡丹江市区市民调查过程中,认为牡丹江市目前的环境状况和5年前相比有明显的改善的人数占95%,5%的市民认为没什么改变;在对宁安市大生村调查后统计得出,90%的村民认为目前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10%的村民认为环境状况一般。通过对城市与农村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部分高污染企业在农村的建立及部分村民的滥砍滥伐,毁林开荒等,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不断加剧。因此,农民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

第二,城市与乡村都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高,80%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和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整体上城市环境污染高于农村。

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增强,环境污染程度加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调查显示,政府虽然对保护环境采取有关措施但是力度不够,80%的群众对城市环境不满意,75%的农民认为农村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大量的树木被砍伐,林地变为耕地。以前很多的动物现在也几乎见不到了。

第四,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不断推行城镇化建设,为了扩大建设所需的用地,就会占用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等,就会造成土地生态损失的特点。由于城镇化规模的扩大,各种环境问题也会不断涌现,例如,由于人口的聚集,生活垃圾增多;车辆、工厂增多导致的大气、噪声、水污染严重;活动的废物排放在地域点上也集中起来,从而形成明显的负“外部性”等。

(2)价值观念、教育水平对环境的影响。价值观念反应了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观点,决定他的行为举止和思维方式。在调查中发现,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仍然占重要地位。例如:15%的人认为环境保护与个人无关,个人在环保实践中作用不大;40%的村民认为焚烧秸秆方便劳动,对环境影响不大。教育水平的高低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有很大差别。例如,在对中小学及高校调查显示,30%的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45%的学生会践踏草坪,1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环保意识。对大学生调查过程中,90%的大学生对环境破坏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参加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中。

第五,目前人们虽然对生态环境不满意,但是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不得不并且不断地将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泄到环境中去。根据调查发现,影响牡丹江市环境的主要有:按造成污染的性质分:物理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波)固体废物污染等;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目前牡丹江经济不断发展,但粗放型经济增长和资源浪费仍未得到根本转变;地区仍然注重经济指标,忽视了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在生态环境建设投资开始加大,但指导思想偏离生态系统方式,生态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甚至出现生态环境不断破坏的恶性循环。如,在对柴河镇调查过程中,人民反映目前当地的树木资源已经严重匮乏经济发展缓慢,因为柴河是以林业发展为主导的地区,可是长期以来人们乱砍乱伐严重,不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造成目前当地林业资源严重匮乏,环境也不断地破坏。

第二,由于人们长期的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环境问题不断地涌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环境是公共物品,这就产生了“搭便车”现象。人们都想只消费而不对环境进行付款。只希望别人去治理而自己可以不用负责。在对宁安市大生村调查中,有的村民就反应,为了扩大种植面积,收成更多,部分村民就毁林开荒,破坏树木植被,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村民乱砍乱伐以扩大耕地面积。

第三,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力度不够。虽然在调查中,居民对政府近5年对本市环境治理上有明显效果,但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然严重。政府在各项关于环境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方面仍不很健全,执法力度不强,这就很难从宏观上改善环境。

第四,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关系到很多利益方面的选择,这也是在保护环境和处理各种破坏行为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环境保护的过程就是各个利益主体及人与环境“博弈”的过程,在环境保护研究领域,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和现象化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应博弈、人与自然环境博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博弈、管制者与被管制者博弈等。

第五,“权力寻租”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只要有权力的存在,只要这种权力缺乏制衡或制约,就有寻租的可能。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牺牲环境来取得的,监督不力更是是滋生寻租的土壤。[1] (P.8-9)政府官员为创业绩或企业的高层领导为得到更多的利润占用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以权力为依托,严重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六,我国公众环保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当中,在环境保护中呈现“搭便车”现象。明明知道通力合作对谁都有益,但最终还是只盘算自己的“小九九”[2] (P.128-129),长期以来我国的环保一直是政府主导型,并且这种趋势与日俱增。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0%的公众都政府应该是环境保护的主体。诚然,行政导向下我国环保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这一机制也在一定程序上滋生了公众对政府的“环保依赖感”――这也是我国公众环保“只说不做”的主要成因之一。由此可见,公众环保的个体理性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其实公众的“搭便车”倾向与环保意识越淡薄,生存环境则越恶劣,对于习惯于政绩考核的行政部门而言同样是压力。[3] (P.87)

四、措施及建议

生态环境的好坏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环境生态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 20实际中叶以来,环境危机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所以我们要树立以生态为中心的环境思想,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第一,社会环境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如各种行为准则,各地区的合作等,但更重要的是加强环境伦理道德建设,使之得到社会的承认,成为人们的行为指导。

第二,要以为指导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科学社会主义是的核心,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我国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加强环境立法建设。承认和尊重环境的内在价值,确立生态环境立法理念。用环境法来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使人们从思想理念上确立“生态主义”的环境理念。

第四,加强科技宣传和技术支持,面向市场建厂,合理利用农药化肥,发展生产,减少污染。

第五,避免“搭便车”现象,削减我国公众环保行政导向的纵深度,行政部门应当做的,是环保激励与制衡体系的建构,应当通过系列激励与惩治措施推进环保的市场化改革与全民性参与。和谐生存环境的主要保卫者,必须是社会大众。加大宣传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学习环保知识,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切身实践保护生态环境。

第六,各级政府部门做好监察工作,合理运用权力,切断“权力寻租”的链条,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此外,要加强环保宣传力度。

第七,在制定环保政策措施、建立环境法制体系和环境经济政策体系过程中,必须采用决策分析手段,认真分析作为决策主体的博弈各方,其行为发生直接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同时,要避免经常采用威胁策略,因为其他博弈方也会采用反威胁策略,导致各方利益受损。博弈论为正确协调、处理环境保护矛盾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人是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主体,因此人人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为核心。[3] (P.201)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我们治理环境,保护生态就是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继承了我国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又反映我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我国自古就倡导天人合一,因此在长期发展中把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以加快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实现人类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单成前.放松管制遏制寻租[J].ASPT来源刊,2005,(8).

生态环境环保意识范文6

关键词 生态工业园;民众;环保意识;培养途径

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繁荣,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如水土污染、气候变暖、湿地萎缩、草地退化、物种灭绝以及土壤沙漠化等等。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近几年的洪涝灾害以及“非典”、“H1N1流感”等异常病毒的产生,就是最好的例证。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传统工业所采用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必然引起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破坏,而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也必将影响或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幸福。因此,摒弃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世界各国的唯一出路,而生态工业园是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最佳选择。所谓生态工业园是指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对物质能源的使用采取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即3R原则),从而实现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废物的零排放或少排放,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生态工业园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现已成为传统工业园区改造和完善的方向。因此,作为生态工业园区中的民众,参与环保就显得更具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工业园区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

环保是一项全民性的公益事业,除依靠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力量之外,它还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中国环保形势严峻,公众参与程度低是要因。公众作为世界环保事业的最初推动力,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公众的参与,环保事业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国外经验表明,公众参与不仅是环境质量得以长久维持的根本原因。而且也是监督政府和企业履行环境管理与保护义务的庞大社会力量。在生态工业园区中,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其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弥补政府主导型环保的缺陷,有利于政府环保政策的贯彻执行

环境保护是一项耗资巨大、历程漫长的系统工程,它的复杂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只能由政府来担任主要管理者,负责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以及宣传和教育等各项环保事务。这种政府主导型环保制度往往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强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从事环保、干预环保,政府几乎要承担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全部责任。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或抑制了公众对环保的参与,公众的环保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如果在生态工业园区中鼓励民众积极参与环保,形成浓厚的环保氛围,那么整个园区的生产与排污将会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双重监督,园区生活环境也会时刻受到民众的关注和爱护,从而弥补了政府主导型环保的缺陷,促使制造污染的企业、集体或个人走人环保轨道。与此同时,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意味着对环保的理解、重视和支持,进而有利于政府环保政策的贯彻与执行。

(二)园区民众全员环保树立榜样,有利于扩大环保队伍与环保范围

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其优越性是以往任何工业园区所无法比拟的,已被许多学者认为是工业园的“发展终结”。在这样的园区里,民众整体素质高,环境质量要求高,环保意识强,能够为周边城区的居民树立环保榜样,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和熏陶周边居民,坚定他们参与环保的意志和信心,提高他们参与环保的兴趣和速度,进而促使环保队伍与环保范围得到不断扩大,同时也有助于加快环保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三)民众自觉环保养成环保习惯,有利于提升园区形象和节约资源

社会不断的发展会形成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生态工业园中,民众的自觉环保行为,也是园区高度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和园区成熟的标志之一。生态工业园作为一种新事物,它要经历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需要各种因素、各种力量的不断作用和影响,才能日趋完善。同样。民众环保习惯的养成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宣传引导和时间的沉淀。然而,一旦民众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自觉参与环保,形成环保风气与时尚,那么整个园区的形象必将得到质的提升,园区的竞争力和社会资源的节约也必将得到明显的加强。

二、在生态工业园区培养民众环保意识的途径

生态工业园作为工业园向前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保护环境是它的必备功能,也是生态工业园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而环境保护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综合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学术机构、社区以及家庭和个人等各种层面的力量,才能实现全方位的环保。在此,笔者结合国内外已取得的环保经验,对生态工业园区民众环保意识的培养途径作初步探讨。

(一)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园区民众环保意识

关于环保的宣传教育。《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中指出:“各国应通过广泛提供资料来鼓励公众的认识和参与”。然而,“2007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表明: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2.1分,环保行为得分为36.6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4.7分,三项指标均不及格,这说明中国公众对环保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程度很不理想,迫切需要加强与提高。目前,在培养公众环保意识与参与行为方面,政府主导的宣传教育活动和新闻媒体传播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具体到生态工业园中,首先要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各级管理者和广大民众的生态意识,宣讲生态工业的有关理论和操作技能。其次要加强生态工业园区的信息交流及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网站、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生态工业及园区环境建设的标准与要求、环保知识与操作。最后还要精心制作和发放环保资料,组织各项环保专题活动,让公众充分认识环保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系列宣传与教育,园区民众的环保意识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二)充分发挥园区环保组织作用,提高民众环保参与程度

从2005年至2008年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可以看出:公众普遍认为保护环境主要是政府的职责,在环境意识上具有强烈的依赖政府倾向。然而,客观要求表明: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环保事业除依靠政府行为之外,还需要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才能取得满意的成效,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环保组织的作用。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环保组织是联系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的信息桥梁,是环境的爱护者、监督者和保卫者,也是政府环境治理的重要补充。环保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如德国政府常常因为环保组

织的抗议而不得不放弃修建高速公路的计划。国内也有许多高污染项目因环保组织的反对而被迫停止或迁移。因此,在生态工业园里有必要成立各种形式的环保组织或环保团队,并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限,让其高效的服务于政府和大众。环保组织提倡保护环境、抵制污染和防止破坏生态平衡,其组织的功能和目标有利于获得公众的信任与支持,往往能够影响和团结公众、凝聚公众力量,并加以引导和带动,进而提高公众环保参与程度。

(三)引进环保设施与设备,为民众养成环保习惯创造条件

客观因素对环保意识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各类环保设备的配置可以有效促进环保意识的形成。例如在公共场所安装的环保设施和设备,会给路过的人群产生视觉“冲击”,触发环保感性认识。进而形成潜意识里的环保观念。当然,生态工业园区的环保质量和水平也首先反映在环保硬件上,环保硬件为园区民众实施环保行为提供便利,为民众养成环保习惯创造条件和机会。可以说。环保设施与设备的引进,不仅是提高园区民众环保意识的有效方式,更是民众养成环保习惯的物质保障。在发达国家的环保体系中,环保设施的建设得到普遍重视。如德国政府不但注重公共环保设施的投入。而且还采取措施鼓励家庭购置环保用具。现在每个德国家庭里通常有五个环保桶。分别用来存放包装物、废纸、玻璃、植物和不能回收的垃圾。通过对垃圾的分类和环保工具的使用,德国人的环保意识变得根深蒂固。

(四)加强园区生态文化建设,催生和巩固民众环保意识

关于生态文化的概念,中国社科院余谋昌教授在著作《生态文化论》中阐明: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也就是说。生态文化所倡导的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这与构建环保型社会的要求相适应。在生态工业园中,生态文化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导向。加强园区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树立文明的生态观念、坚持科学的发展方式以及倡导绿色的生活行为。由此可见,通过园区生态文化建设。能够树立公众的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培养公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的消费理念,实现“经济人”向“生态人”的转变。然而,从意识的形成过程来看,由于受到园区生态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公众的环保意识也会逐渐的被动的产生,井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加强和巩固。如日本政府利用生态文化理念促进国人环保意识,使得民众环保意识大大加强。

(五)制定园区环保制度与奖惩机制,强化民众环保行为

环境污染来自各行各业,环境保护也因此困难重重。为实现生态工业园区环保工作的有序和高效,需要制定各种环保制度,以便规范各级管理者和公众的环保行为。园区环保制度通常包括环保机构制度、环保组织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环境状况公布制度、环境纠纷处理制度、环境问题论坛制度以及环保监督与决策制度等。环保制度是实现园区环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园区民众在环保制度的制约下,环保意识会不断提高。环保行为也会不断规范。此外,由于环保奖惩机制的缺失,导致我国公众环保参与面窄、积极性差、形式单一。所以还要建立园区环保奖惩机制,以便调动民众环保积极性、强化环保行为。在日本,环保奖惩机制的运用显得比较普遍和成功。日本政府规定:扔垃圾要付费,且不能超过规定重量。如超重就要被罚款,超重越多罚款越多;反之,垃圾越少则奖励越多。此举使得日本国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大增。环保行为得到明显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