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洪涝灾害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洪涝灾害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水资源:水利建设;供需矛盾;洪涝灾害;水力发电;大坝
中国水资源总量较多,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占有量很少。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是中国水资源的显著特点;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河流的泥沙淤积严重。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容易发生水旱灾害,水的供需产生矛盾,这也决定了中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的任务十分艰巨。
1 水资源的利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地表水年均径流总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球陆地径流总量的5.5%,占世界第5位,低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和美国。我国还有年平均融水量近500亿立方米的冰川,约8000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及近500万立方千米的近海海水。目前中国可供利用的水量年约1.1万亿立方米,而1980年中国实际用水总量已达5075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水资源的46%。
2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在现今社会,随着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需水不断增加,出现了供水紧张的局面。据1984年196个缺水城市的统计,日缺水量合计达1400万立方米,水资源的保证程度已成为某些地区经济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仅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
3 水资源的开发
然而,自建国以来我国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江河整治及防治水害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
在城市供水上,目前全国已有300多个城市建起了供水系统,自来水日供水能力为4000万吨,年供水量100多亿立方米;城市工矿企业、事业单位自备水源的日供水能力总计为6000多万吨,年供水量170亿立方米;在7400多个建制镇中有28%建立了供水设备,日供水能力约800万吨,年供水量29亿立方米。
(1)农田灌溉方面,全国现有农田灌溉面积近8.77亿亩,林地果园和牧草灌溉面积约0.3亿亩有灌溉设施的农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但它生产的粮食却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
(2)防洪方面,现有堤防20万多千米,保护着耕地5亿亩和大、中城市100多个。现有大中小型水库8万多座,总库容4400多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约150万平方千米。
(3)水力发电,中国水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在电力总装机中的比重约为29%,在发电量中的比重约为20%。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既受水资源数量、质量、分布规律及其开发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各部门对水资源需求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
由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工农业生产,例如1981年,大连市工业产值损失6亿元就是缺水造成。在中国15亿亩耕地中,约8.3亿亩没有灌溉设施的干旱地,另有14亿亩的草场缺水。全国年平均有3亿亩农田受旱。西北农牧区更有4000万人口和3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其次对群众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度不便,很多些城市楼房供水不足或经常断水,以至于有的缺水城市采取定时、定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难。其三,地下水超量开采,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资源枯竭,在全国27座主要城市中24座城市出现了地下水降落漏斗情况,严重危害人们生命。
4 水利建设与洪涝灾害
4.1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严重,中国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洪涝灾害长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特大洪水就有1062次,平均两年就会发生一次。黄河在2000多年中,平均3年就有两决口,百年就会一改道,仅1887年的一场大水就死亡93万人,全国在1931年的大洪水中丧生370万人。建国以后,洪涝灾害仍不断发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国家要想治国安邦就得把兴修水利、整治江河、防治水害实当成首要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措施。
中国40多年来,建成各类水库8万多座,配套机电井263万眼,拥有6600多万千瓦的排灌机械。共整修江河堤防20余万千米,保护了5亿亩耕地,机电排灌面积4.6亿亩,除涝面积约2.9亿亩,改良盐碱地面积0.72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万平方千米。这些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每年为了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提供用水5000亿立方米,解决了山区、牧区1.23亿人口和730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而且在防御洪涝灾害上发挥了巨大的效益。
4.2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和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水环境的恶化,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特别是1991年入夏以来,在中国的江苏、太湖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的其他地区连降大雨或者暴雨,部分的地区出现了近百年来罕见的洪涝灾害。截止到8月1日,受害人口达到2.2亿人,伤亡5万余人,倒塌房屋291万间,损坏605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约3,15亿亩,成灾面积1.95亿亩,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5亿元。面对这次大面积的严重洪灾,应该进一步提高对中国面临洪涝灾害严重威胁的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寻找防治对策。
4.3目前我国经济腾飞时期,为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表明在未来20年中,在为解决水资源短缺与合理配置、防洪、满足电力供应等方面的要求,仍然需要建设大坝。但建设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全世界大多数的国家都在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认真地考证、研究、推迟,甚至在某种极端情况下中止或放弃新的水电开发方案。
洪涝灾害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干旱;霜冻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99
1 农业气象灾害的种类
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是因一些气象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一些不利的气象条件,这些气象条件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主要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灾害,比如热害、冻害、霜冻等;也有因水分变化导致的一些干旱及洪涝灾害、雪灾雹灾等;因风引起的风灾,还有各种气象条件综合产生的干热风、冷雨、冻涝害等。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是指对农业生产产生危害的一些气象变化,与气象的概念不相同,在气象上一些天气变化,比如寒潮、倒春寒等都是正常的气象变化,不一定就是灾害,但如果危及农业生产,造成灾害则便成为农业气象灾害。
2 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
我国的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气候因纬度不同也有所差异,所以农业气象灾类也呈种类多、频率高、强度大的特点,像台风、洪涝、干旱、冻害、冰雹等在农业生产中呈多发态势,总体来讲具有以下特点。
2.1 季节性明显
比如沿海地区的台风,一般多在夏、秋季节发生,平时则很少刮台风,东北地区的春季干旱基本每年都会遇到,而夏季则相对要少一些。
2.2 区域性发生
如洪涝灾害多发生在降水量较集中的地区,一般都有河流湖泊,或者周围高山的盆地相对较多;台风则集中在沿海地区,而内陆地区则一般很少有台风发生。
2.3 局部性发生
有很多灾害的发生往往在多个地区发季,但不可能所有地区都发生同一种灾害,一般只在几个地区发生,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像冰雹的发生,往往局部性更加明显一些。
2.4 多灾并发性
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往往呈多灾并发的特点,一旦有1种灾害的发生,便会形成连锁反应,比如台风来时,便会伴随暴雨而至,引发洪涝灾害,还会引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农业气象灾害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但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社会活动加剧,工业生产及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气候的分布和平衡被打破,农业生态也在渐渐失衡,极端天气变化越来越呈频发趋势,强度也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大灾增加,农业受灾面积扩大,经济损失越来越重等特点。
3 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防御对策
在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上要加强科学研究,研究不同灾害的发生规律,既要对单项灾害进行深入的研究,也要对不同灾害间的发生关系进行研究,深入研究各种灾害的群发性和多元性,分析其发生的机理,总结其发生的规律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展开灾害的预警,做好提前预报,提高测报的准确度,也要对环境影响及生物抗逆性进行的研究,多角度、多学科的高层研究,综合不同气象因子的变化的进行综合研究。
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要提高农业生产的装备水平,针对不同的灾害进行有效防御。在农业生产方面,要大力完善农田基本建设,加强配套设施配备,发展水利灌溉、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全方位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根据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特别是其季节分布特点,进行作物和品种布局;根据因时、因地制宜的原则,推行防灾抗灾的农业技术措施,以减轻或避免灾害损失,如适时播种,土壤耕作,合理灌溉,以水调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结构,灾前抢收,灾后补救等,提高抗灾能力。建立不同地区防灾抗灾、稳产增产的农业技术体系,从农业系统的整体着手提高抗灾能力,做到有灾防灾,无灾增产。
冷害:可以通过调节灌水进行土壤保温,比如日排夜灌,提高土壤温度,在根外施肥、喷水、施用营养剂等,喷施水面增温剂等都达到一定的增温作用。
霜冻:针对于霜冻,方法也有许多种,可以通过农业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来进行防御。农业方法主要包括品种选择、调整播期、改良土壤、壮苗等措施,物理化学方法可以用熏烟法、灌溉法、喷雾法、防护林法、覆盖法等措施,都能达到防御霜冻的效果,减轻危害。
干旱: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根据干旱发生情况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及时进行灌溉,保证墒情。要选用抗旱品种,人工降雨、喷洒化学抗旱保水剂等进行干旱防御。
洪涝:建设水库、堤坝等水利工程减少洪涝;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储存土壤水;改良土壤结构,建立合理的排灌系统。
干热风:在干热风出现前,采用选取对干热风抗性高的优良品种、营造防护林带、合理施肥、适时播种等综合措施避免干热风危害;在干热风出现时,可喷洒石油助长剂、草木灰水、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钠等化学药剂来减轻危害。营造农田防护林,以有效地防御干旱、高温热害和干热风。
洪涝灾害的概念范文3
我们从抵御洪水来讲,建筑防洪概念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场地选择建筑物的选址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为保证建筑物的防洪安全,首先应避开大堤险情高发区段,远离旧的溃口,防止直接经受洪水的冲击。地势较高的场地、有防洪围护设施(如防浪林、围垸子堤)的地段可优先作为建筑场地。建筑物选址应在可靠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进行,基础数据不全就难以形成正确的设计方案。建筑选址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地形、地貌、降水量、地表径流系数、多年洪水位、地质埋藏条件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拟建建筑应选择在不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的地段,应避开孤立山咀和不稳定土坡下方。另外,膨胀土地基对水的浸入比较敏感,从防洪设计来看,也是不利的建筑场地。基础方案应采用对防洪有利的基础方案。房屋应座落在沉降稳定的老土上,基础以深基为宜。如采用桩基,可以加强房屋的抗倾、抗冲击性以保证抗洪安全。有些复合地基,如石灰、砂桩地基,在防洪区不宜采用。多层房屋基础浅埋时,应注意加强基础的刚性和整体性,如采用片筏基础,加设地圈梁。在许多农房建筑中,采用新填土夯实,地基并没有沉降稳定,基础采用砖砌大放脚方案,对上部房屋抗洪极为不利。上部结构从防洪设计出发,也应加强上部结构的整体性。对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和圈梁是行之有效的。有些农房建筑,楼面处不设圈梁,以为用水泥砂浆砌筑的水平砖带就可以代替圈梁的作用,这是一种误解。还有的房屋,仅用粘土作砌筑砂浆,使砌体连接强度极差,又不能经受水的浸泡,造成房屋抗洪能力低,整体性差,应予改正。有些地区试验的框架轻板房屋,是抗洪建筑较好的结构体系,应在降低造价上作进一步工作,以便在广大防洪地区推广。建筑材料防水性能好、防腐性能好、耐浸泡的建筑材料,对防洪防涝是有利的。另外砖砌体应有饰面材料,用以保护墙面,防止洪水浸蚀、剥蚀。选择防水性能好,耐浸泡的建筑材料对抗洪是有利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当是首选材料。砖砌体应有防护面层,采用清水墙容易受水剥蚀,必须采取防水措施。过去在洪水多发区采用的木框架结构已逐渐被砖和混凝土结构所取代;如采用木框架结构,应对木材作防腐处理。
我们以城镇住宅为例来分析下建筑防洪设计
村镇住宅在洪水中的破坏机:哩洪水对村镇住宅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是因为村镇住宅建筑物所受到的外力超过了建筑物本身所能承受的受力极限。洪水对村镇住宅建筑物的作用力主要表现在:水流的动水压力、水流的静水压力和水流的浸入力。这3种水流的作用力表现形式是相互作用的,力的出现时间和作用次序是:有差别的。在洪水爆发初期,村镇住宅建葫物所受到的洪水作用力主要表现为洪水的动水压力和水流的静水压力,此时村镇住宅建筑物的迎水面所受到的压力值最大,最大压力可达两者之和。对于脆性材料的村镇住宅建筑物或建筑等级较低的村镇住宅建筑物,此时最易因强度不足而遭到破坏。随着村镇住宅建筑物内部进水,作用在墙体上的洪水静水压力逐渐减弱,此时作用在村镇住宅建筑物四周的力主要表现为洪水的动水压力。在洪水爆发的同时,洪水的浸入力开始慢慢加强。洪水进人村镇住宅建筑物墙体内部,特别是浸入村镇住宅建筑物的基础部位。浸人墙体内部、基础部位的水体与建筑材料发生作用,改变了胶体材料的力学性质,致使砌体之间黏结力降低或地基基础发生变形,从而导致村镇住宅建筑物破坏。村镇住宅建筑物采用水泥砂浆砌体的村镇住宅建筑物模型,能够很好地增强建筑物的强度,使它免醴洪水的冲击破坏,此时建筑物能够承受较大的单宽洪水流量,这一点从试验中测得的数据可知。对于整体模型建筑物来说,只要模型建筑物的基础在水流的浸泡冲击下不被破坏,模型建筑物一般不会出现倒塌事故。但是,试验中地基基础和实际中建筑物基础差别悬殊,试验中的模型建筑是直接砌筑在水泥地面上的。现实中的地基基础千变万化,施工中还会采取各种加固措施。即使这样,地基基础的变形破坏还是引起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索。村镇住宅建筑物在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建筑物抗击洪水浸泡冲击的能力。一定时间内,只要建筑物的地基基础在洪水的冲击浸泡下不被破坏,建筑物本身就不会出现倒塌事故,但是这种加固措施,需要耗费大量的水泥,工程造价也会很高。这种加固措施在广大农村地区,实际的应用价值不是很大。
洪涝灾害的概念范文4
1.1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
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从原始人类的进化到人类文明社会的产生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整个自然进化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约300万年的人类历史中,人类选择自然所迈出的第一步是逐水草而居,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重要城市都偎依着一条河流。回顾中国的历史,水正是中国文化产生的渊源。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前提,而人类的生存又需要人与水的和谐关系作为支撑,因此,人水和谐是人类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水孕育了人类的文明。
1.2人类治水的四个阶段
人类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人类利用河流并听命于河流的自然阶段,大致相当于原始社会时期,虽有保护居民区的护村堤埂,但人们对水的自然状态无力加以明显的改变,不得不听命于大自然的主宰。
二是人类利用河流并抗御河流的阶段,大约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人们有能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较大型的灌溉和航运工程,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有限,严重的旱灾或水灾还常常成为改朝换代或重大社会动荡的直接原因。
三是改选河流为人类服务的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前,人类支配河流的能力远远超过历史水平,但也带来对河流健康的伤害。
四是人类与河流和谐发展的阶段,当主要依靠工程技术措施治水出现困境时,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与河流的关系应该是既要改造和利用,又能主动适应和保护,人类要由河流的征服者,转变为河流的朋友和保护者,把人类的治水实践推进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的阶段,即人水和谐。
1.3人水不和谐问题
一是洪涝灾害,我国季节性,地区性洪涝灾害十分严重,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持续和快速的发展。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
二是地下水超采与地质灾害。对地下淡水资源采取掠夺式开发,导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降落漏斗,从而引起地面沉降,危害地下管线和建筑物。如西安市地下水的超采,致使地面连续沉降。现有大的地裂缝9条。天津、上海、北京等城市也存在同样的情况,其中上海、天津市累计沉降幅度己超过2m。
三是水土流失,据遥感普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不包括冻融侵蚀面积就达355.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42%。由于水土流失,每年损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之多,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在许多地方造成耕地减少、肥力下降、江河泥沙淤积、水源涵养缺乏、自然气候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不良后果。
四是不安全饮水,2008年11月21日,卫生部监督局局长赵同刚在第三届国家环境与健康论坛上透露,中国有3.2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其中有5000多万人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
五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目前,全国有超过一半的城市缺水,而水污染又使缺水形势更为严峻,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地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2促进人水和谐的对策及措施
2.1改变传统治水思路
“98洪水”之后,水利部与时俱进,创新理念,提出了现代治水新思路,并不断补充完善,成为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现代治水新思路的核心。概括地说,就是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积极发展水文化
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取决于人们对水的认识,而人们对水的认识属于水文化内容。水文化是人类水观念的外化。反映了人类对水的认识程度,水文化的重要内涵是人与自然的相处哲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水的和谐相处,保持生物多样性及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是水文化概念提出的初衷。水文化意识有助于人类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种意识是人类长期以来和自然共存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它是基于人类对于水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水与人类社会文明进程的理解之上的。此外。还应大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了解、熟悉水法规,形成依法治水、管水、爱水、节水的意识,努力实现从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随意开发利用水资源,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调配水资源。
2.3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健全和谐的用水体系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最根本,最有效有战略举措,也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一要搞好节水宣传,要以媒体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向领导和群众宣传水危机、节水知识、节水典型,唤起全社会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强烈意识。二要抓好制度建设,要建立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编制全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提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制定工业、农业、生活等各项用水的定额标准,对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实行年度用水问题控制。三要逐步建立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4加强依法治水
建立健全和谐的管水体系,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上承各级政府,下连千家万户,牵动社会各界,涉及各方面。因此。只有动员全市人民的共同参与,才能使人水和谐的目标变成现实,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人水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享受人水和谐的快乐。
洪涝灾害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规划
海绵城市,下雨时吸水,干旱时放水,自主调节城市干湿度。较为官方正式的海绵城市概念是指全新的城市雨涝管理概念,是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应对雨涝灾害的一种城市建设方式。
1海绵城市的优势
(1)渗、排:通过透水铺装、下洼式绿地、渗渠等渗透措施可以使部分雨水渗入城市地下,补充城市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有效缓解城市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提高城市的地下水位。(2)蓄、滞:在城市缺水问题突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雨水罐、蓄水池蓄积部分清洁雨水。同时,通过建造调蓄池和雨水花园还可以滞留部分雨水,减少峰值流量,缓解排水管道的压力,减少城市内涝问题和控制溢流污染。(3)净、用:贮存下来的雨水可以用于城市绿化和浇洒道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缺水问题。通过合理的净化措施净化贮存的雨水后,还可以将雨水用于冲厕、洗车等,从而减少自来水的用量,进一步缓解了城市缺水问题。
2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2.1以实际出发为原则
对于每一个城市建设来讲,都有着属于自己地域和环境的特点,而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需要依靠于城市建设的先天环境问题,在相关的规定中也明确了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例如城市的经济状况、当地的水环境、雨水资源等问题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2.2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原则
生态优先是海绵城市建设当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也就意味着建设海绵城市就要时刻以当地的生态问题作为重点考虑的对象,安全为重不仅仅意味着水资源的保护问题,最为重要的是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得到一定的安全保障,在构建海绵城市的基础上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保护。
2.3规范化建设原则
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都需要依据科学合理的规范化目标与方案,对于现代城市建设来讲,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依靠于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方案,设计的方案不仅要着眼于生态与建设的平衡,还要根据当地的水文和水利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各项功能或设施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将来会面临的问题都要考虑其中,例如建造的费用、是否与城市经济发展保持平衡、维护问题等等。
3海绵城市规划方法
3.1水系湿地规划
水系湿地作为城市的净化器对城市环境保护、气候调节、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1)划定限建区和禁建区,通过法制等强制手段划分蓝线和绿线,让这些天然海绵体保持良好的调洪能力以及海绵吞吐能力。(2)修复自然生态,通过淤泥疏浚、生态砌岸、水植物培育等来修复绿色生态系统。但要注意重建设的同时更要重管理,充分发挥自然与人工水系湿地的蓄水、补水、净水作用,建设海绵城市,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旱涝灾害,造福城市居民。(3)生态走廊的构建,有利于海绵城市发展的生态走廊,例如河流、水渠和植物等,并通过生态走廊来加强多个生态板块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性的生态海绵体;另一方面也使得生态环境形成必须的网络和通道,方便搜集和利用雨水。
3.2城市道路
现如今城市道路越建越宽广、越建越气派、越建越坚实,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道路并不渗水,甚至严重阻碍雨水的排泄,造成城市内涝。因此城市道路在建设中应该注意完善下水道系统,牢固井盖安全,充分利用透水透气材料建设城市交通道路,减少旱涝灾害,真正实现海绵城市的建设。近年来,深圳市开始大力提倡完善城市下水管道系统,建立完善的小水管道体系,减少城市内涝,充分利用雨水,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等问题。
3.3地块内部
作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地块内部的规划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地块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每一部分用地。建设海绵城市,就要注重绿化、园林、湿地、湖泊等方面的建设,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在保证城市正常有序运行的基础上,应把此部分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实现合理规划海绵城市。
洪涝灾害的概念范文6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urban water crisis is looming. Flood disaster,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 water has become a modern urban ills, such as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life cycle theory for guidance, introduced low effect development (LID) storm-water management concept, and on its in abroad city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 and social benefits for has analysis,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area on LID technology advantage for has research, hope in city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process, accelerated LI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our country, mitigation city water environment crisis, promote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关键词: LID;雨洪管理;成本-效益分析
Key words: LID;storm-water management;cost and benefi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V1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2-0287-03
0 引言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不断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有些城市甚至出现了人员伤亡[1]。事实上,在遭受水涝困扰的同时,许多城市还面临严重的径流污染、供水水源短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
长期以来,“雨水”作为雨洪管理的主要对象,在城市建设中主要通过排水设施当做“废水”简单的排放。由于城市地下空间紧张,没有足够的管位铺设更大口径的排水管道,加之排水设施投资巨大,道路大面积开挖还会对交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传统雨洪管理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以排为主的合流制雨污管渠、泵站、排水沟等基础设施,已经难以应对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水困境。
低影响开发是发达国家新兴的城市规划概念,其基本理念是通过有效的水文设计,综合用入渗、过滤、蒸发和滞洪蓄水等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使城市开发区域的水文功能尽量接近开发之前的状况,最终减少环境负面影响,同时间接实现其他效益。例如缓解污水管道负荷效益、保护下游受纳水体效益、地下水补给效益、景观效益、地产增值效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效益、减缓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减少城市噪光污染等。
美国环保署(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研究表明,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策略有利于降低城市开发成本,增加城市建设收益。完善的低影响开发设计,既可减少场地硬化面积,也可减少路肩、排水沟的工程量,同时,减少雨水排水管道、结构性设施的投入量[2]。
1 低影响开发应用潜力
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普遍存在着雨水径流污染和城市洪涝灾害问题,然而,由于城市雨洪管理技术落后和制度缺陷,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LID作为新兴雨洪管理策略,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将其列为城市水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我国也引入这一先进模式,在北京、深圳等城市试点并取得了积极效果,迈出了我国低影响开发模式由探索到实践的第一步。
1.1 LID微观尺度潜力 低影响开发利用先进的设计手法,以较低的成本和较少场地扰动优化现有项目,而不是依靠大规模的人工工程改变城市水文条件。从本质上讲,LID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维持和恢复开发区原有的水文特征,同时将其作为改进型措施,降低开发项目的径流流量,在源头有效去除雨水中营养物质、病原体、重金属等径流污染物,最大程度的降低开发项目对受纳水体、土地开发、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3]。
从社会角度讲,LID将居民和开发商作为行动的主体,通过经济政策激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项目开发,减轻其负担。尽管其最初聚焦的领域是城市雨洪管理,但随着理论的应用与深化,外延不断拓展,已上升为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城市开发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减轻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保持和恢复自然生态。
1.2 LID宏观环境潜力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形成了对LID的迫切需求。
另外,越来越严峻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也为 LID 的应用提供了最佳时机和条件。从2000年开始,北京市围绕开源、节流、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四个方面制定了26项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工作的措施。其中雨水利用有三项,包括建设雨水利用工程、城市雨水利用政策、利用砂石坑蓄集雨水回灌工程[4]。上海市也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投资100亿元新建改造28个排水系统,并研究试点“低影响开发模式”,即在不增加现有排水硬件设施的条件下,通过建设屋顶绿化、雨水利用设施、调蓄池的方式使得降雨不必全部经由排水管道和泵站排出,以此提高城市防洪标准。
近几年,城市洪涝问题凸显,人们逐渐认识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国外已经有一些国家进入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产业化初级阶段,如德国、荷兰、美国、法国、日本等。专门为城市雨洪综合利用工程设计生产的过滤器、流量控制阀、雨水口、检查井、储水罐、雨水回用控制单元等设备在国外的市场上已经比较常见,雨洪综合利用工程产业化已初露端倪。
我国只是在近几年某些展览会上才能偶尔见到国外的雨水利用产品。因此,必须积极探索低影响开发模式并加快其推广应用力度,建立我国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产业,缓解城市发展面临的水问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 LID费用效益分析
在城市雨洪管理体系中,存在着开发机构、设计机构、建设机构、使用机构等多方面利益主体,他们追求的主要目的不完全相同。城市雨洪管理的目的是缓解城市洪涝灾害、保持城市水生态平衡、节能减排等。政府作为雨洪管理的主体,在保障雨洪管理设施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使其全寿命周期费用最低。另外,政府还需要整合各方主体的经济利益,形成“合力”,最有效的实现雨洪管理的环境、社会、经济效益。
研究表明,LID雨洪管理模式在城市雨洪管理效果上远优于传统雨洪管理模式,令人可喜的是其全寿命周期费用和社会成本也低于传统雨洪管理模式。同时,还能带来更多的环境、社会效益。
2.1 LID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2.1.1 LID的成本费用 LID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并不是独立于小区雨水利用建设的,一般而言,都结合小区排水工程进行,不管建设工程位于老城区、新建区、还是待建区,雨洪管理工程投资都是在小区排水工程上所增加的投资,包括各种类型的雨水利用设施及其相关的电气设备和庭院屋面排水系统,但不包括用于装饰或介绍工程特点而花费的费用。
2007年,美国环境保护署对17个部分或全部采用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技术的项目进行了初步效益-费用评估。这17个项目中有大学校园、公寓、城市街道和其他一般性建筑,美国环境保护署应用其中 12个所提供的准确经济数据进行了简单的成本比较,应用另外5个的信息进行了定性的指标趋势分析。
结果显示,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技术的采用减少甚至消除了大雨池塘的建设、减少了雨污排水管、雨水处理设备和其他相关的雨水基础设施投入,减少了场地、道路硬化面积。根据美国环保署测算的数据显示,与传统雨洪管理技术相比,LID技术的应用节约了15%-80%的成本[5]。
2.1.2 运营费用 最近,有不少学者对LID成本进行研究,其中多数局限在建安成本方面。因为在开发人员开来,传统雨洪管理与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比较时,建安成本是所考虑重要因素之一。事实上LID就安装成本与传统雨洪管理模式相比有很大不同,其成本效益主要体现在项目使用和维护阶段,在项目使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过分强调建安成本就会忽视其他因素,例如运营、维护成本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优等势[6]。
在维护费用方面,美国环境保护署1999年的报告显示,传统设施中滞留区和人工湿地的维护费约为建造成本的3%-6%,洼地雨洪管理的低影响开发的维护费约为建造成本的5%-7%。但是,生物滞留区和洼地的大部分维护可以融入到日常景观维护工作中,不需要特别设备;而湿地和水池的维护则需要大型笨重的设备,以移除沉积物、油类、废物以及前池和开放式池塘中生长的植被。
2.2 LID效益分析
2.2.1 经济效益
①渗透补充地下水的效益。由于低影响雨水综合利用的实施,通过增加透水面积、绿化植草面积、渗透管沟、洼地、渗水井等设施,增加了雨水入渗量,有效回补地下水。
②节水增加的国家财政收入。据了解,全国600多个城市日平均缺水1000多万立方米,国家年财政收入因此减少200亿元,相当于每缺水1m3,要损失5.48元。通过低影响开发技术,节约1m3水,就可以为国家创造5.48元的效益。
③因消除污染而减少的社会损失。美国环保署研究结果表明,每投入1元环保费用,可减少3元的环境资源损失,即投入产出比为1:3。LID资金投入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环保费,但其减少的环境资源损失也会接近3元。
④城市洪涝减缓而减少的损失。城市内涝必然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LID把以往人们对降雨防备或敌视的态度转变为“区别对待”、“化敌为友”的策略,转变被动地防御雨水为主动迎接雨洪、控制和利用雨水。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留住雨水。
其基本思路如下:1)控制雨洪径流,使初期雨水就地分散处理;2)增加下垫面透水面积,增加降雨下渗量,使雨水就地流入土壤,降低地区径流峰值;3)设置滞蓄存储设施,滞留雨水径流,控制降雨下泻[7]。最终实现延迟洪涝时点、降低城市洪涝峰值、缓解城市雨水危机,减少城市洪涝造成的损失。
⑤土地增值。传统设计将地上建筑与其他设施分开设计,LID所应用的生物滞留等技术则可以融入景观设计,实现建筑主体与附属设施的综合设计。它将道路两旁的超车道、停车场和用来修筑水池或湿地的土地都纳入统一设计,把节省下来的土地用以修建住房,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2.2.2 环境效益 LID的雨洪管理技术由于采用了生态化、低能化、可持续运行的设施,不仅能保护开发区域水环境、改善建筑设施外部生态环境、提高建筑物内部的环境质量,还可以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并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8]。
2.2.3 社会效益 LID通过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和雨水资源开发利用,可节约优质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为城市提供大量环境景观用水,重建水生态环境,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量、改善水体环境。
另外,LID通过引导建设项目开展城区雨洪利用工作,可降低洪峰流量,维护自然水文循环,增加地下水补给,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通过规划实施,引导拟建项目采用低影响开发模式,实现雨水综合管理与控制,实现开发建设后径流系数不增加的目标。
3 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年来城市水困境日益严峻,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雨洪利用的重要性和带来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低影响开发理念作为新兴的雨洪管理理论,不仅能够有效的雨水利用效率、从径流源头上控制雨水污染,缓解城市洪涝灾害,从项目生命周期角度看,其费用—效益比更佳,其推广和发展大幅度节约城市给水排水系统投资,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建设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推动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车伍,李俊奇.低影响开发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多尺度应用[J].给排水动态,2011,6:17-18.
[2]David T. Case,Lance W. High. Low Impact Development Design Strategies Can Benefit the Environment While Controlling Construction Costs[J].Construction Law and Business,2001,2(2):29-31.
[3]王建龙,车伍.低影响开发与中国绿色建筑[J].中国给排水,2011,27(20):17-20.
[4]潘安君,张书函,陈建刚,等.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5]Dov Weitman,Chief. Reducing Stormwater Costs Through LID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C]// Th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8 International Low Impact Development Conference. Washington,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