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教育改革
观念决定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师观念深深地根 植于教学文化之中,有怎样的教学文化,就会产生怎样的教学观念。教学文化是教育观念产 生的土壤,为了更好的使课程改革得到实施,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建构新型 的课堂教学文化。新型教学文化的构建要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进行,教 师要转变自己教学中的诸多理念,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学文化重建的前提。生本理念的确立 是教学文化重建的核心,确立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是教师也是 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 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1、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近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展开了一系 列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基础研究主要涉及构建中国教育心理学体系、智 力与非智力因素及其对学习的影响、儿童青少年人格发展与健全的培育、创造力及其培养、 素质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学与教的理论等研究领域。应用研究主要涉及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 和培养、提高学与教效率、教与学的策略、学科教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心理问题、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等研究领域。此外,还在美育心理、汉语认知、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等领域进行了 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拓展了研究领域,而且直接 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2、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日益丰富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诞生于西方的学科,其研究结论基本上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影响。 我国教育心理学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早期多是做一些验证性研究,带有明显重复、印证西方 研究的烙印。通过近20 年的努力,我国教育心理学逐渐显现出中国的研究特色,引起了国内 外学界的关注。如美育心理研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探讨、中国儿童青年心理发展特点和规 律的研究、中国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研究、中国独有的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研究、汉语学习 认知的研究、教学心理学的研究(尤其教与学策略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全心理素质培 养的研究、学科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师心理研究等,紧密结合中国化和中国教育教学实际,有 理论有实践更有独特的建树和创新,初步体现出了中国特色。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1、学生个性发展与教育环境的关系
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源于知识和规范的学习,而且受到复杂 多变环境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环境限于学校范围的物理环境,我国教育心理学已将教 育环境扩展到影响教育活动的一切条件上,既包括课堂教学环境、学校物质环境、校园文化 环境、教育生态环境等,也涉及如何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改革考试选拔制度,给学校、教 师和学生以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等。教育心 理学在教育环境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地被运用到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为良好课堂环境的创设 、班风的建立、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教育环境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全面 地、真实地呈现在受教育者面前,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灵,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个性 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
2、学生智力能力发展与知识学习
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如何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将知识有 效地传授给学生是教育者共同关心的课题。教育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学生) 如何获得(学习 ) 知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并非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才是 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 性知识,而且发现三类知识之间是可以不断转化的。陈述性知识中的事实性知识可经过不断 的变式练习,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而在应用程序性知识对内调控和对外办事的过程中,又形成 了策略性知识。这表明,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之间是有机联系的,这就为解决知识与智能之间 的转化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我国教育心理学者主张把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结合起来,已取得 的一些研究成果,为智育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
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
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还包括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性发展反应了个体从生物人转化 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适应是其核心内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是不可分割的。规 范学习是指个体把社会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自己的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行为需要的过程, 即规范的内化。关于规范学习的研究,冯忠良认为,规范学习涉及思想的、道德的、法律的、 态度的等多方面的内容;张大均认为,规范学习既包含认知性内容的学习,又包含情感性内容 学习与行为性内容学习。规范的学习和接受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和信奉三个连续的阶段,而 且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有其相应的条件;学生的品德、态度、观念等社会性发展均体现在认知- 情感- 行为等规范接受的过程中。上述理论观点对素质教育中学生社会性发展,尤其是社会 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主题,然而对教学有效性的系统研 究和探讨却是近年的事。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在多大程度上对 学生有意义。为此,教师必须有条理有组织地呈现材料,把新信息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态,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等。教育 心理学者构建出了针对不同内容的有效教学模式,如指导教学、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等;发展 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有效教学方式,如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研究还表 明,教学的有效性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如教学内容本身的有效性、教学调控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选择的有效性、教学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教学交往的有效性等。教学有效性的研 究成果已经广泛地运用于各科教学实践中,为提
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有用的理论和方法。
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优化”转变。教师 不仅应该看作是一种职业,更应该成为一种专业。培养专家型教师和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 改革的核心和方向。教师专业化发展目的和核心是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20 世纪80 年代以 来,教师心理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受到重视,如刘兆吉等人研究了教师威信及其形成问题 ;张大均等人研究了教师心理素质,尤其是师范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及其教育问题;申继亮 等人研究了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职业承诺、知识结构和教学反思等。这些研究为教师专业 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为我国教学改革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
1、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主体性培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我国教育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尊重学习主体 、压制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应试教育”倾向,开始了以充分调动和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的探索。然而这一探索在理论上源于教育心理学对主体性的研 究成果。当代教育心理学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结果主要取决于学 生的积极认知活动,教师则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认知活动。即是说,学生的主 体性发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对自身活动调控的主动性、实践活动中 有明确目的、计划和选择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等方面。其中创造性又是主体性的核心内容。 主体性研究的成果体现在课程教学改革中为:在教育观念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看 作有生命的主体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教育目标上确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目标体系,力求 让学生在达到最基本的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自主发展;在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上,建立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生活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的躬身实践和体验,使学生做 到自主、自立和自信。
2、提倡探究学习培养创造性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探究学习摆到突出位置,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探究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 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强调 “研究性学习”,以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 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 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意识等。也就是说创造性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而有关创造性问 题的研究一直都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领域。国内不少教育心理学者对创造性的心理结构、种 类、创造力的测量及培养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心理科学 基础。同时教育心理学关于发现学习方式的研究成果也体现在探究学习上,而探究学习作为 一种有指导的发现学习,是学生创造性培养的重要途径。
3、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充分和谐发展
教育心理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关注个体差异。我国教育心理学工作者对个体差异展开了 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不同智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智力 水平较高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学习领会速度快;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学习过程也不相同,如场 独立型风格的学生较适合那些不强调“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对科学、机械等强调认知 能力的专业感兴趣,而场依存者则相反;成就动机方面,研究发现有些学生希望自己独立取得 学习成绩,另一些则希望通过顺从、迎合教师的需要来取得相应的成绩。另外在性别方面,如 女生的语言能力较男生强,而空间想象和数学能力较男生差等。智力水平、能力结构、认知 风格及性别差异等逐渐形成学生的个性。教育活动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 育方式、方法。教育心理学关于个别差异的研究,其实践意义是为解决素质教育关于学生个 性充分发展问题及因材施教提供了科学基础。如在学习困难学生、智力超常及智力低常儿童 的特殊教育和干预方面,在同质分组、个别教学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方法和技术方面都充分 体现了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
4、全面发展心理研究为多元课程设置提供了心理科学依据
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教育的多元化,就是在教育目标、课程内容、 学习评价等方面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实质则是个性的充分和谐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 发现,个体在能力水平、个性结构和认知风格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多元 智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的兴起,人们对全面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体现在课程设置上 就是“多元化”。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就摆脱了单一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建 构以“全面发展”和“多元化”为指导的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构成因素的多元性,建立起 包含知识获得、智力培养和个性和谐等多元因素的整体性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课程内 容体系的多元化,从单一的国家统一规定到设置符合实际、反应科学文化成果内容的课程,使 课程具有迁移性和张力,如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形式的多元化,逐渐减少必修课,增大选修课 、活动课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等;课程实施模式的多元化,根据课程的要 求和学生的实际,侧重教学的实践性与活动性,如探究学习。多元设置的课程既依据于全面发 展心理研究又通过推动教育个性化,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我国教育心理学研究致力于为中国现实教育服务
1、德育心理研究为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服务德育心理研究主要是从品德形成的心理结构 、过程及其变化的规律着手,为德育提供心理学的依据。德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在品德心理 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即道德品质培养上。近20 年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 逐渐结合中国自己的国情和教育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心理研究路子。如李伯黍 教授等以皮亚杰的研究路线分析了我国青少年道德判断发展及教育影响因素,发现了不少中 国儿童自己的特点;章志光教授领导的有关学生品德形成问题的课题研究,多方面分析了影响 品德的各种内部因素;曾欣然教授则主张从现实社会人的本质联系和人的实际品德行为中研 究人的品德心理。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品德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形成 了我国德育心理研究的特色,促进了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美育心理研究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服务
从20世纪初开始,美育就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兹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美育很长 一段时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美育地位在我 国教育中重新得到确认的同时,刘兆吉教授提出 美育心理学概念并致力于美育心理学研究,1990 年出版了《美育心理学》,标志着美育心理 学的学科体系初步确立,推动了美育心理研究的发展。全国教育规划的“七五”、“八五” 和“九五”中都有美育心理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美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学 校审美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3、智力与非智力及其培养研究为全面发展教育实践服务
智力培养和开发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20 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单纯的智力培 养和开发会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非智力因素在个体成长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共同促 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非智力因素开始受到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也迅速开展。沈德立等对“非 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版了专著《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吴福元等研 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要大于智力因素,而且还随入学时间推移而增强;燕 国 材等对非智力因素作了理论概括,划分了不同的理论层次。不少学者还提出了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措施,并结合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长期的实证研究。非智力因素的提出和研究在一定程 度上推动了我国以全面发展为目的素质教育实践。
4、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因素。研究表 明,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情感困扰、社会适应等心理问题突出,学校开展心 理健康教育日显重要。张大均等从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出发,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全 面实施素质教育相结合,力图通过培养健全心理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源 性因素,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讨和系列的实 证研究,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5、教学心理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课堂教学始终居于学校教育中心地位,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教学心理学研究备受青睐。 因为无论是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学校教育的综合整体改革试验,还是创办特色学校、示范学校 ,重视素质教育,客观上都要求深入地进行教学心理规律的研究。该领域研究中,张大均等初 步构建了我国的教学心理学体系;冯忠良提出了“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的理论,皮连生提出 了“知识分类教学的理论,李蔚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心理规律,张大均等探讨 了课堂学科教学中渗透“策略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申继亮等研究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培 养等。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心理学的内容;另一方面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为 有效课堂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五、 教师要吃透课程改革的精神, 完成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克服心中的迷茫, 首 先在于作好心理调整。这就要借助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1、调整心理状态, 适应从主导变为引导。
由管理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变新课程要求必须改变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自主 学习, 自主思考, 成为学习的主人, 取得个体的全面持续发展。换而言之, 也就是要求教师 由过去的课堂主导者、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广大教师在传统与发展之间面临着痛苦的心理 抉择, 调整心理状态, 成功地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型是教师成功应对课改, 也是课改成功的关 键。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传统教育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 教师在课堂上独自的讲, 学生被动的装。这种说与听的学习活动仅仅是一种口头机械的学习, 学生难于理解知识的内 涵和外延, 更难于在有限的知识积累基础上有所创新。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操作, 通过自己亲 身活动进行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正是从这个角度, 皮亚杰认为:“知识是不能教给学 生的。”新课程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 对 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多元化的选择,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按照各自的步调向前发展。新课 程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清醒的认识。要求教师要善于和乐于发现学生 的优点和长处, 科学地分析学生的优势和劣势, 辨证地认识学生, 让学生在表扬和鼓励中健 康发展。从新课程实施纲要中我们不难看出, 新课程改革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改变以往单一 的、不合理的评价方式。我们的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们, 相信他们, 让每一个学生都为自己而自豪, 健康自信地成长,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时代 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2、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具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是 一个特殊的职业, 我们面对的学生, 心理发展还不成熟, 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尤 其是教师的情绪和情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环境的正确认识、态度和观点。在知识经济时代 成长的孩子, 感悟信息的能力比任何一个时代的孩子都强很多, 面对教师这一鲜活的榜样, 他们渴望能有一个公正、文明、亲善的, 对学生、对生活都充满信心和期望的楷模。
3、教师要培养饱满、乐观、稳定的情绪。
教师心理状态对于学生心理活动, 乃至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巨大作用已经愈来愈得到社 会和家长的认可。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个被教师和其他学生公认的差班, 前后换了几任教 师, 其中不乏大家公认优秀的、也有强悍的,却总是弄不好。有一位柔弱的女教师来到了这 个班, 进了教室, 学生们怪叫、起哄, 学校领导在外面捏了一把汗。奇怪的是几分钟以后, 老师并没有哭着跑出来, 教室里反而安静了, 传出讲课声。事后, 其他人问这位老师怎样治 这帮学生的, 这位老师笑笑回答:“我什么都没做。”后来人们在学生的日记中找到了答案: “我们笑着、闹着、吹着口哨, 准以为教师会呵斥我们, 会气得离开教室,像其他老师一样 。可是, 老师一点生气的样子都没有, 只是微笑着站在讲台上, 看着我们, 就好像我妈妈第 一天送我上学时的样子, 眼神中满含着关切和期望, 我觉得我不能再辜负老师, 我今后上课 再也不闹了。”分析其原因, 我们不难看出, 学生吵闹, 教师应该生气, 这是常理, 学生也 这样认为。但是, 这位教师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并以自己的情绪感染着学生。参考文献:
[1] 付进军.大学生就业力促进与职业发展[m].科学出版社, 20__.
[2] 张玉.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m].电子工业出版社
[3] 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版) ,1998,(3).
[4] 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__,(3).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2
关键词 知识经济,创新能力,知识创新,心理学。
分类号 B84
1知识经济时代与知识创新系统
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积累了浩如烟海的科学技术知识,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的发展。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要素,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知识资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最大的优势资源。因此,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与效率将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即国家的创新能力将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如同志的论断那样,“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知识创新是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是中国科学腾飞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1]。
2 知识创新体系中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是用严格、科学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以及社会、自然关系中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一门重要科学。它探索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它研究的基本主题是生命科学中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是有史以来人类企图认识的重大问题之一。
对人类心理现象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索,不仅丰富了人类对自身心理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已成为模式识别、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高技术领域的重要知识基础,在教育、医疗、工业、军事、司法和航空等领域也有自己独特的贡献。著名心理学家Kahneman教授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心理学知识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最好例证之一。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调查结果也证明,心理学的发展水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
因此,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开展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传播心理学知识,应用心理学成果,培养心理学人才,是我国知识创新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3 国家对心理学的需求
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目前各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这种差距带来的结果,一是社会的“时代交叉”十分明显,工业化尚未完成,大量的劳动力还在农村,与此同时,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虽然还不发达,但是都有一定的发展,并且在局部地区达到较高水平。二是人口的“时代落差”十分巨大,西部农村人口仍处于农业时代,东部城市人口普遍处于工业时代,大城市中的“白领”阶层开始享受知识经济成果。研究发现,这种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背后是各地区之间显著的知识差距。因此,提高人们综合知识能力是缩短各地区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最重要的措施。
另外,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处在信息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在从集中控制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体制内的变革不断深入,使得各种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信息化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要求更好地理解个人决策的认知基础;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冲突与融合,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要求更好地研究人的经济行为。
因此,提高人口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适应与创新能力,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以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需求。
4 心理学发展的国际前沿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得益于科学的研究方法,现代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仍需要借助当今最先进的研究手段。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心理学一方面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另一方面其内部各分支领域分化综合。这种多学科交叉和多层次整合的发展特点,既拓宽和深化了自己的研究范围,也促进了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心理学研究得以深入。当前,心理学主要分支领域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如下:
4.1 认知心理学
目前,以信息论为先导,以计算机、网络等为主要内容的IT产业,正以惊人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发展使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完善,从而对机器的人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在真实背景下研究复杂众多的信息如何能为人所知、被人所用、人与机器怎样才能更好地交流,提高研究的生态学效度,成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另外,信息科学、神经科学及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许多先进的手段,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开始和电生理方法、脑功能无损伤检测方法、数学建模以及计算机模拟方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重视认知模型、计算模型和神经模型建构的数据和理论的整合,探索复杂认知行为的神经学和遗传学基础,成为认知心理学发展的另一趋势。
人类行为的极端复杂性源于脑的结构和功能同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神经科学在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的研究上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但人类复杂行为的脑机制并不能归结为若干分子事件或不同脑结构和功能的集合。生物心理学研究将行为水平研究渗透到神经生物学及相关的微观领域,揭示脑与行为的关系,阐明心理活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心理行为因素如何调控影响健康的生理状态的机制,以增强人类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4.3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人类个体生长的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而且研究个体学习、个性形成与社会化、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的规律。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研究发现胎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知能力,新生儿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婴儿表现出情绪和社会性发展。另外,在社会老年化的今天,研究越来越关注人在衰老过程中认知能力及情绪动机的变化、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的年龄阶段向两端延伸,毕生发展的观点被普遍接受。个体是一个自组织的动态系统,有自己的心理需求和个性特征。采取生态学的观点,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研究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4.4 组织行为心理学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而且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组织结构、管理和经营方式及交易方式,需要研究信息化条件下个体与组织的行为适应问题。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强势经济文化与弱势经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组织的管理与经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青少年社会化等带来深刻的影响,产生许多新的科学问题,如国际间人才竞争本地化、跨国管理与经营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我国企业民族品牌建设等。因此,需要研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另外,还要研究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产生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为国家制定公共政策和国有企业改革提供科学建议和技术支持。
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及其与脑的关系是心理学的基本主题。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促使对这个主题的研究一方面向微观发展,探索复杂认知活动的神经和遗传基础;另一方面向宏观发展,研究人与复杂环境(包括信息环境、文化社会经济环境)交互作用中的认知,追求研究的生态学效度。
5 心理所研究的重点方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是一个国家级综合性心理学研究机构。根据国家需求和心理科学的发展前沿,按照国家知识创新的要求,并结合心理所的基础和优势,对科研目标进行凝练和提升,确定了未来重要研究方向和奋斗目标。心理所研究的重点方向是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认知与复杂信息环境、社会经济与心理行为。
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应激、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建立心理健康的评估体系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咨询理论和行为干预方法;探索智能(创造力)发展规律及其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形成创造性思维和发展规律的理论框架、评价系统和训练方法。
认知与复杂信息环境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复杂信息环境中人的心理过程和规律,为高新技术系统的研制和发展提供工效学基础;研究汉语的心理表征和认知加工及计算模型,为中文信息处理系统提供核心技术。
社会经济与心理行为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全球化冲击下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对行为的影响,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理论,构建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行为预测模型;研究社会经济转型期组织变革及行为适应机制,建构社会预警系统,为国家制定公共政策、企业变革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世纪。面对世界科学技术更为迅猛发展的新趋势,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需求,我们必须承担民族复兴的使命,抓住机遇,推动我国心理科学加速发展,为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做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PSYCHOLOGY DEVELOPMENT
Yang Yufang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Abstract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3
关键词:维果茨基 最近发展区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40
维果茨基(1896~1934)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创建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推动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发展,为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为心理学研究留下了珍贵宝藏。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在其俄文专著《认知心理学》中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中从事认知过程研究的每一位心理学家都应该承认维果茨基的著作对自己的巨大影响。”[1]维果茨基思想的核心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即来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完美交集。
1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内涵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简称ZPD)理论,是维果茨基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关于教学与发展关系的重要概念,“最近发展区”又译为“潜在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3]维果茨基认为,教学与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今天儿童靠成人帮助完成的事情,明天他便能独立完成。这样,最近发展区将帮助我们确定儿童的明天,确定他发展的动态……儿童智力发展的状态至少可以借助他的两个发展水平――现实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区来加以确定”。[4]“最近发展区”的实质是现有的与潜在的认知机能之间的智力空间,“它说明学习者已达到的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的关系,即学习者心理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之间的关系。”[5]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存在“最佳期限”并由最近发展区决定,无论是超出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还是降低最近发展区水平的教学,都是缺乏实效和兴趣的,只有适合儿童“教学最佳期”的教学才能对学生施加最佳影响。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和“强化”业已形成的原有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和“培养”潜在发展的心理机能。[4]即“教学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才能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促进个体技能训练获得最佳效果。
20世纪60年代,“最近发展区”理论得到西方学界尤其是美国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认同,并随之引发研究热潮。美国学者斯坦福(Steffe)在其专著中指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维果茨基对皮亚杰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它在构建主义中被加以重构……最近发展区表示着一个关联的但有着差异的意义――它超越了‘准备就绪’的观点”。[2]由此可见,“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推动和发展现代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 “最近发展区”理论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所倡导的教学观恰与教学本质暗合,对现代化发展式教学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6],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积极吸取其科学和合理成分,不断创新和丰富实际教学创造了条件。“最近发展区”理论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被赋予以下内涵:
2.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建构主义思想
维果茨基认为:“复杂的认知结构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个体间相互联系和社会历史之中发展过程的产物”,[7]最近发展区在学习者的社会化过程和个体建构过程中实现。教育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与灌输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努力改善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实现学生思维观念、认知能力的自主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8]由此可见,学生的认知发展以社会资源为中介,以心理加工为手段,融合新旧知识经验,进而实现知识内化和行为示范,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社会建构主义思想,与“最近发展区”理论相契合。
2.2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倾向动态集合理念
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基于对智力测量静态化,忽视智力发展动态特征的反对。“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其实质是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是螺旋式动态向上向前的发展过程,并在三个维度集合体现动态特征:一是教育资源的构成成分和教学实施的影响因素处于动态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时刻丰富和扩展,教学影响因素不断变化和改变。二是教育对象的发展水平和思想境界处于动态发展过程,学生从课程理论学习到思想内化,再到行为表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三是教学评价应该建立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之上实行“动态过程”评价,以便及时促进学生思想升华、行为规范以及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最近发展区形成。
2.3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多元发展环境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学生的发展水平来源于教与学之间的社会化层级重构,讲求教学建立在学习者的社会化过程和个体建构过程之上,认为学生发展水平的提高、知识领域的延伸和思维维度的拓展与其所处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的无形塑造密切相关。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环境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从宏观上讲,经济全球化带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资源全球化,扩大和延伸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环境领域和纵深,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微观上讲,学校环境的相对封闭性与社会环境日新月异使二者缺乏相互适应性,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明显日渐乏力。因此,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立足多元发展环境时刻保持先进性和鲜活性的本质特征。
2.4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建立方向预设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思想观念的灌输为目标,教学理念被课程标准所限定,教学内容被教材所束缚,教学活动思路狭窄,教学陷入“死胡同”,学生产生学习困惑和教师增加教学难度。缺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制约了学生智力的个性化发展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教育理念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并致使学生无法从容获得切身体验。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建立在学生发展区基础维度之上,旨在主导预设教育方向和倡导自主构建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之下充分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体现综合素养提供方向和过程保障。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多元动态发展环境,处于学生发展进步的中间环节,着眼于学生与社会的相互适应和共同发展,并且有着自身独特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不断探索教育发展规律,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Steffe L P. The constructivist teaching experiment :illustrations and implications [J].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2002,(7):177-194.
[3]Vygotsky L S. Thought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MA:MIT Press, 1978.
[4]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白学军.智力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6]王文静.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0,20(17):17-19.
[7]龚浩然.试论Л・С・维果茨基关于意识心理学思想[J].全球教育展望,1991,(5):1-8.
[8]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郭云龙(1985-),男,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4
关键词:激励机制;中职学校;德育
德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系统工程”,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在教育内容、形式、目标等方面形成诸多共识。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中职学校德育的发展,并取得了实效。笔者认为在各种德育形式中,重视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激励的特有教育功能,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德育效果。现结合多年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践,试论一些见解。
一、构建激励机制的依据
激励,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通过外部刺激,诱发教育客体内驱力,使教育客体把外部刺激内化为自觉行为的一种手段和措施。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就是以外界事物的激发鼓励而使人产生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它驱使人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积极活动,表现出高效率的行为。人只有在受到激发和鼓励的情况下,才能有巨大的动力,才能产生最高的效率、最好的言行表现。
二、激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因需利导
需要是人类共有的现象,不同的人需要各不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需要也各有其特点,需要的特殊性告诉我们,必须具体分析学生的需要。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一般学生都有以下几种需要:第一,满足生存的需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衣、食、住、用等基本生活需要比一般学生来得强烈。第二,安全的需要。希望校园周边环境治安秩序良好,校内秩序井然有序,人身、财物安全有保障。第三,归属需要。希望在学校(班)集体中的角色得到认同。第四,渴望学有所成,受到积极评价的需要。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自我价值有效体现,理想和抱负如期实现。
运用激励手段,必须因需利导。一方面,对学生符合教育目标的合理的需要,在现实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要给予肯定,尽量满足。例如对特困生的生存需要,学校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通过结对子、扶贫帮困、减免杂费等措施,使他们生活有保障,无后顾之忧。对学生符合教育目标的合理的需要,但暂不具备条件的要讲清道理,并积极创造条件;与教育目标背离的不合理的要求,决不迁就,相反应加以制止。另一方面,因需利导还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低层次需要与高层次需要之间的矛盾,主导需要与非主导需要之间的矛盾,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上述学生的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金字塔。在教育过程中,当学生低层次需要得到一定满足时,必须不失时机促成其向高层次需要转化,使高层次的需要成为主导需要。激励主导需要就能事半功倍。当然这些需要都是就个体而言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激励中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个人需要必须服从社会需要,这样激励才能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
三、激励必须从发挥德育功能着手,综合应用
(1)目标激励。美国著名学者费罗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激励作用大小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人对激励因素所能实现的可能大小的期望,二是激励因素对其本人的效价,即激励力量=期望概率×目标效价。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学生在教育中体验到的收益和效价越大,作用就越大,教育效果也就越显著。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实际,设置合理的目标,使学生学有目标,行有方向。
(2)人格激励。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都有学习和仿效的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各行各业的模范人物,大力宣传他(她)们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树立心系祖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高尚思想境界;还要善于宣传学生中的模范,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教育作用,使学生学有楷模,超有目标。
(3)情感激励。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思想不是它们被记住的时候,就会成为神圣而牢不可破的,而是在它们生存于朝气的情感波澜之中,生存于创造和行动之中的时候,才成这神圣不可破的。”在德育实践中,要使学生接受、抑制或改变某种思想观念,情感激励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应对学生充满关心和尊重,充满温暖和期望,充满鼓励和鼓舞,借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真心爱护他,并为其操心时,老师的批评和诱导是有效的。倘若老师对学生缺乏情感,给人以居高临下的感觉,道理说得再好听,学生也只会口服而心不服。因此,在德育激励中,老师要尊重学生情感,把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与培养学生、教育学生、塑造学生有机结合起来。唯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评价激励。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手段,这种手段同时也发挥着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的功能。中职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中考的失败者,我们要多找学生优点和闪光点,以正面教育、鼓励、激励学生为主,不滥用惩罚,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信心的树立和主体性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只要学生作了努力,只要学生有不断进步的愿望,都应该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积极的评价。现在我校提出写“温馨式评语”“激励性评语”的尝试,只有多用激励的方法,才有可能抓好后进生的德育工作。
(5)奖惩激励。奖与惩是对学生和某种言行给予肯定和否定,表扬与批评的一种教育手段。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责任感和荣誉感,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学习、工作能得到集体的认同,受到集体成员的积极评价。因此,对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品德高尚、成绩突出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其为集体的目标而更加努力;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和不文明行为,如乱抛废物等现象,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施以合理的处罚,达到既教育本人又警示其他学生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思想的变化,德育的方式、方法也需作相应的改革。传统方法如个别说服、集体教育、榜样带动等要继承,但也要有新的创造和发展,教育工作者如果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发挥激励特有的德育功能,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定能得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正方.学校管理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5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教学方法;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管理专业是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4年的新设专业,在国内也属于新兴专业,《普通心理学》是幼儿园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本人在授课中发现,许多学生起初对心理学有粗浅、非理性的兴趣,对心理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学习愿望比较强烈,然而接触一段时间后,兴趣大大减弱。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学生基于以往的生活经验形成的对心理学的错误或不切实际的认知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全面系统传授,而忽视将理论与学生的专业、生活实际相结合,这种片面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认为心理学充满枯燥理论,远离生活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学习兴趣下降。[1]因此,如何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密切联系幼儿园管理专业特色,培养他们建立科学的心理观和理性的心理学兴趣,了解心理学研究以及如何开展研究,同时探索适应学生年龄和需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成为当前《普通心理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就目前幼儿园管理专业《普通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分析目标与对象:教学方法研究的逻辑起点
1、明确教学目
普通心理学是继教育学、管理学之后,幼儿园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有关心理学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既要阐明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各分支学科的特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要为后续课程,如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教育心理学、教育与心理测量等课程奠定基础。
2、把握教学对象
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授课安排是在大一,这阶段的学生普遍还保留有中学学习的习惯和思维意识,被动、死板,缺乏自主学习与研究意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倡导问题意识,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理论联系实际性,向学生展示学科全景,培养建立学生学科思维,弘扬科学精神作为辅助教学的一个侧重点。
二、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场域
1、进行教材改革
在教材的选用上,国内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北师大(彭聃龄)版的《普通心理学》教材,或是学前教育基础课用书科教(李传银)版的《普通心理学》教材,这两本书的共有特点是都比较强调心理学的“一般”和“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和基本原理。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感到概念繁、理论多、内容抽象、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兴趣下降大半。因此,需要考虑幼儿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材改革,对部分心理学知识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调整与删减。教材改革主要考虑三点: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幼儿园管理专业方向的结合;二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如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的协调;三是普通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科前沿的结合。比如,在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章适当增加学前儿童发展特点的讨论;在工作动机和组织行为章节,引入管理心理部分。
2、重新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
根据幼儿园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重新编制《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简介,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的基本内容、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第二部分为课程教学总体安排,包括学时及学时分配、推荐教材及要求、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考核方式及内容;第三部分为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练习、实践教学及相关必要说明。在以往的授课经验中,教学大纲仅仅限于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使用,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但在此次教学改革过程中,在学期一开始就以电子讲义的形式将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学习重难点及教学要求等向学生进行详细说明,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使学生明确课程需达到的水平。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其一可以使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课程的内容,方便其进行学习规划,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其二当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学习自我考核和评价有了依据;其三学生还可以根据推荐书籍和文献阅读,扩展知识范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研究的意识导向
教学活动的组织从强调学科内容的完整性逐渐转向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关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学活动的组织需要在以下五种意识的主导下展开:
1、课程资源意识
根据精选后的教学基本内容,搜集大量的视频与图画资料,丰富课程资源,并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刺激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引导总结出理论知识点。如对感知觉的规律、视错觉现象等内容采用图片形式可以非常直观的让学生得出相关结论,提高教学效果。
2、知识的应用延展性意识
多角度加强心理学的应用性与趣味性,便于学生更直观、感性的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利用案例和故事来解释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当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其对特定教学内容的独特理解和真情实感时,学生往往会产生难以忘怀的感受。[2]同时,在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或前沿问题,比如近两年比较火的节目《最强大脑》中个案,来讨论说明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更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
3、问题反思意识
设置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如通过“为什么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主要反映的是人在哪些方面表现的不一样?”的提问引出人格问题的讨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加强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运用。
4、职业意识
在授课中加入职业意识培养,通过创设职业情景,进行互动式教学,比如针对情绪这一章,可以通过设计“如何缓解应对新入园学前儿童分离焦虑情绪”,让学生组建项目研讨小组开展分析讨论,学生既了解到未来将要进入的职场问题,同时激活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性和实用性。
5、知识的整体性意识
及时总结教学内容,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课前提问、课后布置练习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每章课程内容结束之后,首先由学生对本章知识点归纳梳理,并以框架图表的形式绘制出来,再由教师点评总结。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知识系统,使他们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为期末复习做好铺垫。
四、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的检验
科学的考核方法既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课程考核应兼顾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和课堂主动性的培养,将考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项目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结合起来,再根据期末考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勤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20%,小组讨论项目参与度和课堂表现占30%,在课堂反馈调查中发现,93%的学生认可并接受此考评方式,同时对开展自我测评和小组互评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期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他们培养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意识和主动性,而这也是课堂教学应追求的目标。总之,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是孤立的,它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受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影响,改革需要综合考虑四者的交互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科基本内容,提高学生兴趣与关注度。
作者:田婧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注释: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方向范文6
关键词:感知记忆;教学方法;直观教具
一、小学生的感知、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个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地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力和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都会不断提高,开始逐步懂得珍惜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
二、符合小学生感知记忆特点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1.实物教学法
小学英语中的许多单词是表示事物的,巧用实物,小学生可将单词与实物建立直接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运用不同的方式识别同一事物,具有不同的识别速度,用语言介绍识别的时间为2.8秒,展示实物识别的时间为0.4秒。(国际学术期刊 《公共科学图书・综合》)由此可见,展示实物能缩短感知时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语义变得更简易、快捷。
在教学颜色时,我充分利用教室里红旗的颜色让学生感知red,用黑板的颜色让学生感知black,用课桌的颜色让学生感知yellow,用围墙的颜色让学生感知green,用窗帘的颜色让学生感
知blue,实物教学有效地化抽象为形象,避免了机械记忆的枯燥
乏味。
实物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feature-integration theory of attention),它主要探讨视觉早期加工的问题,因此可看其为一种知觉理论或模式识别的理论。由特雷斯曼、赛克斯和盖拉德(Treisman,Sykes & Gelade)1980年提出。见下图:
Treisman认为,视觉加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特征登记阶段,相当于前注意阶段
此时人几乎不需要努力,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发生。前注意加工可以帮助人们对周围环境进行指向性的搜索。视觉系统从光刺激模式中抽取特征,是一种平行的、自动化的加工过程。Treiasman假定,视觉早期阶段只能检测独立的特征,包括颜色、尺寸、方向、反差、倾斜性、曲率和线段端点等,还可能包括运动和距离的远近差别。这些特征处于自由漂浮状态(free-floating state)(不受所属客体的约束,其位置在主观上是不确定的)。知觉系统对各个维量的特征进行独立的编码,这些个别特征的心理表征叫特征地图(feature map)。
(2)特征整合阶段(物体知觉阶段)
知觉系统把彼此分开的特征(特征表征)正确联系起来,形成能够对某一物体的表征。此阶段,要求对特征进行定位,即确定特征的边界位置在哪里。这是叫位置地图(map of locations)。处理特征的位置信息需要集中性注意。集中性注意就像胶水一样,把原始的、彼此分开的特征整合为一个单一的物体。这一系列加工过程较前者要慢一些。由于需要努力,当注意超负荷或人们分心时,特别是对注意的要求很高时,就会将刺激的特征不恰当地结合,造成错觉现象。
2.身势体态教学法
身势体态是教师用表情和身体的动作向学生传达信息、描摹事物,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还能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语言,使之更加明确有力,在教学football,basketball,table-tennis时,我以手势动作来传达言语信息,学生很乐意接受,并跟着一起做动作,英文单词就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瞬间英语课堂就进入。身势体态以其暗示性,有利于组织教学,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理解,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备受学生的青睐,从而成为一种很有感染力的教学方法。
身势体态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具体实现方式是:通过语言学习者听到一个外语指令,用身体动作对它做出对应的反应,从而使听者逐渐自然建立语言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听到“stand up”,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听到“touch your nose”,就去摸自己的鼻子。应用更多的手势和简单实物教具,TPR完全可以展示动词的不同时态以及复杂的句子形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具是非常重要的,充分运用直观教具是贯彻小学英语的基本原则和途径之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证。而直观教具主要是用于课堂教学的视觉材料,它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创造一种逼真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为他们形成新概念、掌握规律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直观教具还能使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和准确,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兴趣和情绪,从而改善学习气氛。
参考文献:
[1]Marion Williams & Robert L. 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