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工智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1
人工智能的概念很宽,所以人工智能也分很多种,我们按照人工智能的实力将其分成三大类:[2]
第一类:弱人工智能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 (ANI),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有能战胜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但是它只会下象棋,你要问它怎样更好地在硬盘上储存数据,它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你了。
第二类:强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是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创造强人工智能比创造弱人工智能难得多,我们现在还做不到。Linda Gottfredson教授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强人工智能在进行这些操作时应该和人类一样得心应手。
第三类:超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 (ASI),牛津哲学家,知名人工智能思想家Nick Bostrom把超级智能定义为“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都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超人工智能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一点,也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万亿倍的。
讨论人工智能对法律的影响,我们也会从人工智能的“三大类”入手,各个阶段的人工智能,对法律产生的影响将是不尽相同的。
在第一类,弱人工智能(ANI)阶段,由于人工智能智能处理较为单一的问题,且发展程度并没有达到“模拟人脑思维”的程度,所以人工智能仍然属于“工具”的范畴,与传统的“产品”别无二致。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就是弱人工智能阶段。虽然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等新产品的出现,给传统法律体系带来许多新问题,引发许多新思考,但仍然属于传统法律体系能够解决的问题。
2016年2月,Google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加州山景城测试时,与一辆公交大巴发生碰擦,所幸无人受伤。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却确认,根据美国联邦法律,用于自动驾驶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被视为司机。那么是“司机”、谷歌,还是驱动汽车的算法、感应器以及所有控制系统来负责交通事故呢?
这起事件引发了许多人对人工智能卷入犯罪案件中责任主体界定模糊的问题的思考。人工智能究竟是不是具有法律和道德意识与行为能力的主体?如果不是,那么当人工智能触犯了他人利益、造成社会损失时,究竟应该由研发者、运营者还是使用者承担责任呢?此时,有哪些法律能够用来保障这些人的权益?如果承认人工智能是有行为能力的主体,那么又该如何为这些“人工智能”定罪量刑呢?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显然,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机器仍然属于工具和产品的范畴。传统的《产品质量法》在这个阶段内仍然可以直接适用。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就会马上改变。
在第二类,强人工智能(AGI)阶段,由于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比肩人类(笔者认为这是人工智能的“奇点”,在短期内人工智能将极大地超越人类),同时也具备了具有“人格”的基本条件。
由于机器可以像人类一样独立思考和决策,该阶段的人工智能应该和人类一样,成为独立的主体享有权利,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将体现在财产、继承、侵权、刑事等各个方面。这个阶段的法律已经基本无法直接套用,人工智能将对传统法律体系产生巨大的冲击和颠覆。
在第三类,超人工智能(ASI)阶段,该阶段的人工智能已经跨过“奇点”,其计算和思维能力已经远超人脑。人工智能将打破人脑受到的维度限制,其所观察和思考的内容,人脑已经无法理解,人工智能将形成一个新的社会。
人类的法律体系仅在人类社会生效,在这个阶段,人类规则的制定已经无法影响人工智能,因为人工智能已经超出了人类社会的范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自我改进,一个比我们聪明100倍、1000倍、甚至10亿倍的大脑也许能够随时随地操纵这个世界所有原子的位置。此时的人工智能已经不是人类可以理解和想象,人类的法律体系也会随之消亡,或转化成另外的形态而存在。
基于此,笔者大胆地提出人工智能对法律影响的几点预测:
第一,成文法将会萎缩甚至消亡。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和新技术留给立法的时间将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极其复杂的新问题将迅速出现,成文法将成为历史;
第二,法律体系将彻底颠覆。随着人工智能从低到高的发展,工具终将将具备人格、超越人格,我们传统的法律体系也将失去存在的基础;
第三,法律将在“创新”与“生存”之间不断博弈。创新的伦理问题将伴随人工智能发展的全过程,是否允许技术创新迈向“奇点”,用以保卫人类的“生存”,或许会逐渐成为立法者考虑的核心问题。但立法者很可能会发现,创新也许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现阶段,人工智能已经逐渐对法律领域产生影响,并引起了法律领域的变化,我国的法律体系应当重视变化,积极向人工智能时代转型升级。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合同审查、资料收集、尽职调查、材料翻译等领域为法律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并且在工作效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会进一步影响到司法机关、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的用人模式,可能会减少这些机构对入门级技能新人的雇佣和培养。
再例如,由于创新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新事物产生的时间大大缩短,由新事物而引发的新案例将越来越多。而现阶段,人工智能还不能够独立地提供法律服务,更不能独立地对案件进行分析和审判。这需要大量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们积极拥抱和学习新技术,并且需要一定的深度。这对于传统法律人来说,难度很大。专业人才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严重的断层,法律在短期内对新事物新案例也将无暇响应。法律应当重视内生规则(如网规)、判例的作用,通过柔性、大众化、平台化的规则治理,通过数据和算法来预判行为,来适应这种“断层”。
国外各种关于法律技术的发展早已日新月异,在电子证据管理(Everlaw/Cicayda)、区块链文件保存技术(Factom)、预测案件审理(Juristat)、案例研究(Ravel Law)等领域各种新型法律服务工具早已百舸争流,甚至还有各种交流法律技术的论坛(Legal Technology Forum/Legal Tech Asia/ABA TechShow/Legal Tech NY)。可能因为国内的法律服务市场还不够大或者经济利益不够多,关于法律技术的研发远远滞后,法律领域的创业公司多是新媒体或者法律服务平台。[3]我们应该利用互联网发展的优势,重视法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人工智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人工智能;刑事风险;刑法应对
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工智能提供了很大的助力,人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拓了更多的领域,创造了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面对着人工智能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在利用人工智能获得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例如有些不法分子会借助人工智能产品的使用或者是开发实施一些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给人们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相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刑事风险的巨大危害性,进而加强法制建设,全面做好应对,使人工智能充分发挥它积极的一面。
一、关于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产品的概述
(一)关于人工智能的概述
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提出比较早,大约在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但是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后却没有得到较快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在此后的一段时间,人工智能几乎处于一种停滞的状态,直至2016年韩国的一场人机围棋大赛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人工智能上。各个国家也意识到人工智能将是改变世界的一种重要力量,纷纷加大对其研究力度,进而成为各个国家竞争的新领域,由此世界逐渐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在给世界带来强大发展活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超越法律范围以及法律理念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不能忽视。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更需要站在法律的层面严格审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做好各方面风险的应对。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关于人工智能的刑事案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鉴于此,对这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1]。
(二)人工智能产品的类型
人工智能产品根据其内部算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工智能产品,另一种是弱人工智能产品。通过对人工智能产品的深入研究发现,其本质是基于内部算法,并具有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看到人工智能主要依据内部算法发挥作用,内部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内筒,如果对这个技术内筒的运作再进行分类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同时也不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针对这个问题,在法律层面对人工智能产品进行分类主要依据的是产品是否具有控制能力以及辩证能力。虽然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较快,但是从发展水平来说还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弱人工智能时代的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并能思考以及解决问题,但是这些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研发人员意识的体现,是研发人员利用程序表达出来的一种判断和决策。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也会进入强人工智能时代,这个时代的产品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辨认能力。它与弱人工智能时代产品的最显著区别是其可以突破设计人员编程的控制,真正实现自我意识、自我判断、自我决策。这种产品会给世界带来极大改变,同时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2]。
二、人工智能刑事风险所具有的特点
(一)与传统犯罪相比具有较高的危害性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其与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密切。人们在获得人工智能产品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加之人们对这些风险缺乏辨别力,导致人工智能刑事风险产生的危害较大。如今我们在一些媒体上会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开展各种形式的犯罪活动,不仅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而且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损失。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对人工智能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人工智能开展犯罪活动会越来越普遍,严重危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会给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害。为了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相关部门必须要采取措施遏制人工智能犯罪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在法律层面做好保障。否则任其发展必然后患无穷。通过对一些人工智能刑事违法案件的调查,我们看出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获取企业的私密信息,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同时还会引发行业的不良竞争,影响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增加了很多的犯罪形式
人工智能时代犯罪有了更多的形式,这些形式带有人工智能显著的特点。现在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青睐人工智能犯罪是因为借助它可以轻松获取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而利用这些数据实施犯罪活动。人工智能这一高效获取数据的功能如果加以正确利用,不仅可以加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还会极大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一些犯罪分子瞄准了人工智能这一特点实施一些新型的犯罪活动,违反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初衷,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出现的各种新型犯罪,要从根源上确保信息的安全性,避免被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3]。
(三)人类对其控制能力较弱
人工智能时代一些技术的使用很难利用一定的标准评价它的道德性以及合法性,相关人员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人工智能产品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具备控制能力以及辨别能力,基于这样的特点很难对其程序进行管控,从而降低了人类对它的控制。例如操作人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操纵机器人开展某项活动,如果在一些环节采取了具有违法性质的操作,但是机器人并不能自动发现这种不法指令,进而拒绝执行。这种弱人工智能给犯罪分子留下了犯罪机会,同时也给人工智能的利用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随着高科技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人员在对人工智能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探寻到一些技术可以实现机器人自主学习。机器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原本是为了抑制智能机器人,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当这种能力不断积累,机器人在执行各种命令时有可能违背人们的意愿。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机器人正常作用的发挥,甚至还能做出一些危害人类的举措。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机器人的行为完全不受人们的控制,那么对社会将会产生极大的冲击,后果不堪设想。以上说明的种种情况都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极易发生的一些刑事风险,这些刑事风险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及人员应该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现有的法律不断进行完善,从而达到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另外,人们在利用人工智能时也要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使自身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从而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价值造福社会,避免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人工智能危害社会[4]。
三、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刑法应对
(一)建议《刑法》增设滥用人工智能相关罪名
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期,大部分人未能意识到人工智能会带来刑事风险,因此相关的法律存在着一定的欠缺。随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水平的提升,人工智能给人们带来了更多新奇的体验,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更多的犯罪机会,而且这些犯罪大部分是刑事犯罪,严重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甚至还会引发社会恐慌。基于人工智能的特点,其所产生的刑事风险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较好处理。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不仅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同时其危害还具有持久性。鉴于此,相关部门应该针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采取措施最大化做好人工智能产品的刑事风险控制工作,并高质量进行刑法应对。随着人工智能刑事犯罪案件数量的增多以及其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人工智能刑事风险防控以及刑法应对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加强刑法应对也是完善我国法治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社会发展前期人工智能水平较低,这类刑事案件不多,所以《刑法》中没有滥用人工智能相关罪名。但是随着我国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刑事犯罪的可能性增大,所以在我国《刑法》中增设滥用人工智能相关罪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样在一定程度完善了法律,同时对相关人员滥用人工智能开展犯罪活动有一定的打击作用。当今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处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加之我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高效发展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由此看出维护社会的稳定对我国的重要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一些不法分子滥用人工智能,给我国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对我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我国社会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人工智能提供较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还要防范一些人员滥用人工智能,确保社会整体发展的稳定性。如果不能对人工智能的刑事风险加以管控,同时也未能全面做好刑法应对,那么无疑给我国社会发展埋下一个巨大隐患。如果相关部门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个隐患加以管理,在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社会更好的发展。为了使我国既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积极的一面促进我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又能有效规避利用人工智能犯罪行为的发生,需要相关部门借助法律的力量来达到以上目的。通过《刑法》增设滥用人工智能相关罪名,进而规范人们利用人工智能的行为,确保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同时能够使人们明确如何合理合法利用人工智能,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之所以建议在《刑法》中增设滥用人工智能相关罪名还由于《刑法》比起其他法律对人们更具威慑力,对人们约束性更大,对一些滥用人工智能的行为会发挥出更大的警示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在使用刑罚时如果剥夺了犯罪人员的一些权利,那么这种权利的剥夺不具有可逆性,对犯罪人员来说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刑法》的这种特点对犯罪人员的威慑力会更明显,使人们更加深入了解滥用人工智能的严重后果,从而不敢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犯罪活动。人工智能犯罪与其他形式的犯罪相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不仅会对人们造成财产危害,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刑法风险以及犯罪要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利用刑法这个有力武器避免人工智能犯罪行为的发生,进而弱化它的影响力。另外,相关部门还要根据社会和市场的发展优化处理人工智能带来的刑事风险,维护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5]。
(二)建议《刑法》增设人工智能事故相关罪名
首先,在进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前,研发人员要明确自身的义务,在研发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中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确保每一个研发环节都符合人类社会的道德体系,最根本的是符合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从源头上避免人工智能事故的发生。其次,人工智能产品开发后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调试。研发人员在调试的过程中也要确保符合道德以及法律的要求,否则在调试阶段出现一些问题容易导致人工智能事故的发生,从而在后期人工智能技术的利用中引起更大的危害性。最后,对于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也要提供有效的保障,一方面要确保智能化产品在数据安全方面的技术保障,另一方面还要采取措施避免人工智能产品在应用环节出现的一些数据错误情况,使人工智能产品以及技术为人类提供更加安全以及高效的服务,避免其发挥消极作用对人类以及社会产生危害[6]。
四、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工智能化水平也相应提高。在如今越来越智能化的时代,我们不仅需要进一步开发人工智能的价值,还要重视它所带来的刑事风险,并提前做好完善的刑法应对来更好地处理人工智能刑事犯罪。相关部门要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刑事风险,从而在开展刑法应对时更具方向性和目标性,最优化做好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控制,实现我国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蜜.人工智能时代的刑事风险与《刑法》应对研究[J].法制博览,2021(35):43-45.
[2]刘宪权.人工智能时代刑事责任与刑罚体系的重构[J].政治与法律,2018(3):89-99.
[3]陈文,姜督.人工智能的刑事风险及刑法应对[J].南京社会科学,2020(1):99-105.
[4]王志祥,张圆国.人工智能时代刑事风险的刑法应对[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9,34(2):97-107.
[5]张全印.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带来的刑事风险与刑法应对[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8(6):14-20.
人工智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人工智能;资产评估;企业兼并;问题对策
一、企业兼并中资产评估的问题
第一,无形资产难以准确评估。不同于有形资产的有形性和可观测性,无形资产的核算给资产评估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首先是无形资产的无形性,使得评估难以通过其本身得出精确的评估结果;其次,对于无形资产的评估还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使得评估的结果差异较大,使得无形资产的评估结果得不到客观公正科学的有效保证。第二,资产评估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资产评估作为新兴的行业具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且未来市场前景广阔[1]。但其发展的速度超过资产评估的行业建设速度,使得在一些规章制度和行业准则方面发展还不健全,难以建立统一的资产评估准则。在企业兼并中,其评估结果存在无法避免的差异,影响资产评估的质量,因此在整个评估行业中就很难控制风险。
二、企业兼并中资产评估智能化
人工智能是一项新兴的科学技术,它不是像人那样通过思考来工作,而是通过搜集、统计某一工作的大量信息,模拟人的意识和思维处理信息的过程,并拓展延伸人的工作技术和方法。人工智能融入资产评估后,无论是资产评估工作内容还是与之相关的评估人员都有了一些变化。随着人工智能对资产评估的多方面渗入,对企业资产评估来说,加快资产评估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必然选择,代表了当今社会对人工智能运用的更高要求。快节奏时代,企业也在为高效率、高价值的生产发展,谋求与之匹配的智能化配置,人工智能与资产评估密切融合是大势所趋。资产评估是为了便于确定企业价值,而形成一份准确无误的资产评估报表是一项繁杂且艰巨的工作。资产评估人员需要将核算好的资产评估资料进行系统的清算和整合,通过人工检查清算,制成报表,生成资产评估报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很多事项,稍有不慎就会给被兼并企业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失。传统的资产评估清算是人工操作的,这种机械性的工作需要耗费资产评估人员大量的精力。引入大数据、云计算后,不仅提高了资产评估中某些工作流程的效率,还减少了部分资产评估人员中重复且单一任务,并能自动整理保留与资产评定相关的资料。但随着人工智能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给资产评估增加了传统行业没有的一些风险和费用。
三、人工智能对资产评估发展的风险和挑战
(一)智能化评估档案保管的风险
传统资产评估资料是手工编制的,因此直接保存即可。纸质的资产评估资料在保管期间一般需要防火防水,一旦丢失和损坏将很难找回。电子资产评估资料的存放虽然占据的空间小,但是存储空间不仅要防火防水,还要注意空间内温度的控制,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硬盘读取信息的速度,损坏硬盘,进而导致储存的资产评估资料丢失。防尘防潮也是硬盘存储需要注意的问题。除了这些问题,硬盘的存放也不是永久的,不同的硬盘质量也有不同的保质期。电子资产评估资料要依托于计算机和网络,才能传输、打印,没有设备就不能查看资产评估资料。虽然工作效率提高了,但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费用。
(二)智能化评估软件的安全风险
一是外部。人工智能依托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那么就有很多网络安全风险问题。企业间的恶意竞争可能会从智能软件下手,首先,智能化评估软件会遭遇黑客非法入侵,黑客攻击可能造成评估信息的泄露,对委托方和投资方造成不可逆的风险;其次,智能化软件遭遇病毒侵袭、系统故障、线路故障等也会造成系统“瘫痪”和计算机线路中断,轻微的会影响日常资产评估工作,严重的会使资产评估数据丢失。另外,电子档案相对纸质的来说,窃取和泄露信息变得更加容易,短时间即可拷贝盗取大量评估信息。二是内部。每一位资产评估人员对应一个账户进行智能化软件处理资产评估工作,每个账户都有各自的密码和权限,账户使用者只能进行权限范围内的工作,而权限又是按照资产评估人员各自的岗位职责设置的,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资产评估的正常进行,避免资产评估人员的越权操作。但网络环境下,也不排除个别资产评估人员可能会滥用权限,利用系统漏洞泄露评估信息,造成被兼并企业和投资者的巨大损失。
(三)智能化对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挑战
第一,评估机构作为企业兼并过程中的中介,其评估过程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随着人工智能化、互联网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的不断渗入,评估机构要提高抗风险能力,内部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与防控体系,保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预防评估流程中存在的疏漏,采用智能化评估软件,拟定科学合理的评估计划,提高评估计算的准确性,编写出高质量的评估报告[2]。并且,还需要注意政府介入风险,虽然企业兼并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政府的介入犹如一双无形的手,为了达到特定的经济目的,干预市场经济,介入兼并行为,限制资产评估的过程,导致评估价值区间与客观价值的偏离,影响评估结果的客观准确性。使得评估结果的参考价值下降,从而给企业及其利害关系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第二,在企业兼并资产评估中,传统资产评估在资产清查和资产价值评定估算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安排大量的人员进行,企业因这些工作流程产生了很多评估岗位。高质量的资产评估不仅要对企业综合资产有准确了解和评估,还要对资产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和评估方法有很高的把握和知识武装,这就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素养的综合型评估人才。人工智能的引入使得企业资产评估的用人率降低,同一资产评估岗位的部分人员闲置,特别是那些只会简单操作的初级资产评估人员,仅掌握了与资产评估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现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不了解、不熟悉,进而影响对智能化评估软件的实际操作,这部分评估人员在竞争中更容易被淘汰出局。因此,人工智能的运用是这些资产评估人员适应社会发展的一大挑战。第三,由于人工智能是设定好的一种“算法”。在资产评估里有很多重复性强、过程单一、不需要创新的工作,而人工智能在其中的运用,出错率远低于人类。例如,企业、银行的发票、原始凭证就可以使用智能扫描功能,直接录入电脑。这种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发票信息的准确性,减少了在这方面投入的劳动力,但也造成了以这些工作为生的评估人员的失业。因此,评估智能化既是资产评估人员对计算机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再一次汲取,又是传统资产评估人员就业升职的巨大挑战。
四、企业兼并中风险和挑战的应对措施
(一)科学客观的评估兼并企业价值
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都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并依据企业兼并的目的,运用智能化资产评估方法,科学准确地评定估算出资产的价值[3]。在评估资料硬盘保管方面要不断地改善保存环境和加强评估档案管理的安全防护性,提高环境条件,安排管理人员定期对电子评估资料进行整理和检查,防止电子评估资料因客观条件而损坏和读写空白。评估机构既要保存电子评估资料,还要保存纸质的评估资料,对电子评估档案备份两份以上,并且打印出纸质的同时保存,实现一旦其中一方损坏遗失,可以再次恢复评估数据的目标。
(二)建设良好的评估环境
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制定统一行业规章制度,缩小核算差异,降低评估程序的复杂性。对系统外部的安全风险方面,企业需要对智能化评估软件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检查计算机线路是否正常,定期检查系统杀毒功能,进行系统维护,不断升级软件以应对新型攻击手段,减少问题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良好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级评估人员账户权限要相互牵制、相互监督,使得每项指令都有迹可循,避免评估人员产生违法行为。借助线上视频课程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模式,系统地学习相应的评估制度和智能化评估系统,可以此加强机构在评估风险层面上的预防和控制能力[4]。
(三)注意评估过程的流畅性
在计算机和网络条件下,评估机构应尽快做好评估前资料准备工作,提前制订好评估计划,形成完整的评估体系,确保评估内容保持完整性,评估过程规范性,针对评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预防风险应对处理方案,在减少安全风险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计算公式提高评估效率,使得评估业务更具有灵活性。注重企业的整体价值评估,准确把握被兼并企业的资产价值。同时,也要通过政府等各方的努力,建设规范统一的资产评估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资产评估在企业兼并中的作用,降低评估风险,提高评估的有效性,使资产评估在企业兼并中做的工作更具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丽芳.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信息披露研究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403-404.
[2]申海霞.大数据时代资产评估业的机遇与挑战[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4):211-212.
[3]邓蕾.资产评估在人工智能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财税研究,2018(17):139-140.
人工智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信息类;教学应用
教师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中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时,要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含义和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还要了解电气信息类专业的育人目标和教学要求,将人工智能和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为学生打造全新的教学课堂,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能够在人工智能的运用下得到有效的提高,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一、人工智能时代的概述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缩写为AI)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该词也指出研究这样的智能系统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实现。人工智能于一般教材中的定义领域是“智能主体(intelligentagent)的研究与设计”,智能主体指一个可以观察周遭环境并作出行动以达致目标的系统。约翰麦卡锡于1955年的定义是“制造智能机器的科学与工程”。安德里亚斯卡普兰(AndreasKaplan)和迈克尔海恩莱因(MichaelHaenlein)将人工智能定义为“系统正确解释外部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学习,并利用这些知识通过灵活适应实现特定目标和任务的能力”。人工智能的研究是高度技术性和专业的,各分支领域都是深入且各不相通的,因而涉及范围极广。人工智能是研究使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是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它是哲学、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仿生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人工智能时代下进行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含义和发展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样才可以给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改革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保证后续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2016年的世界经济报告中,人工智能被预测为第4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技术代表,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角度进行相互的渗透以及融合,从而符合各个领域对于智能化技术的新要求和新需求。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也形成了新的产业核心的发展模式[1]。我国经济结构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独特的技术形式和技术模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还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朝着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而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并且发展前景是比较广阔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指将多个学科技术进行有效的整合,其中涵盖了计算机学科、语言学科和心理学科,智能化特征是比较明显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融合了各种尖端的技术,能够将技术能力和技术思维进行有机的结合,模仿人的工作行为和思维,在当前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首先,在实际用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机器人的研发,机器人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替代和处理,模仿人类的思维进行日常的工作。在后续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数据系统的开发,可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对计算机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及分析,在较短时间内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完成整个工作流程[1]。随着我国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工作人员纷纷加强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力度和开发力度,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果,还可以及时的发现在计算机系统日常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故障。在当前时代下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范围在不断的扩展,并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发挥着独特性的作用和决定性的重要影响的作用。
其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各行各业进行了相互的渗透以及融合。在当前电气信息专业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对原有的工作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和创新。一些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构建了自动化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完美的融入电气信息领域中,不仅为我国电气信息领域指明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最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电气信息领域中的影响是迅速扩大的,人工智能的使用会对电气信息行业的各个环节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人工智能的应用不仅仅停留于行业的技术层面,更加重要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一些新的工作思维和发展理念。作为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工作人员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下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根据人工智能时代的特点以及发展方向,对原有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及创新,并且还要掌握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新技能,从而使得电气信息类专业影响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从侧面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2本刊特稿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年第24期(总第745期)来说是把双刃剑,给实际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工作人员不得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素质,掌握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当前时代下这种影响和变革已经被普遍认可,因此使我国电气信息类专业行业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高校要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进行适当的改革以及创新,根据当前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对人才的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良好的培育,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水平和质量,再一次加深人工智能和电气信息行业的融合力度。相关负责教师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育重点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根据人工智能时代和电气信息领域融合的背景,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从而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人工智能对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的影响分析
人工智能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人脑功能进行模拟,具备一定程度的人类认知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人工智能是人类所制造的智能化技术,也是机器智能化发展的主要载体。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所以在人工智能研究的过程中,涉及有关语言识别和图像识别方面的功能。在当前时代下,人工智能所形成的热点效应是比较广阔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各行各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而发展,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需求来说,也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而发展。电气信息类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班级学习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实践性是比较强的。在电气信息类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新兴的技术被应用其中,扩展了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发展实力,并且人工智能和电气信息类专业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和渗透。人们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互联网思维的发展理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再加上云技术和算法技术的普遍化,这又给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相互融合的技术背景下,电气信息类专业也即将进入到人工智能发展的领域中[2]。因此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要了解人工智能时代下先进的信息技术,并且还要结合电气信息类专业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特点,树立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理念,从而使得电气信息类专业能够在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得到广泛的发展。对于人才需求方面,要求高校要对原有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教学重点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融入人工智能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进行良好的培育,高校要正确地理解人工智能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的影响,从而使得电气信息类专业能够朝着生态化和持续性的方向而发展。
三、人工智能给电气信息类专业提供的机遇
在人工智能技术中,所涵盖的技术内容相对来说是较为丰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从中可以看出在当前时代下的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把握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机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人工智能技术中包含着语言识别技术和图像辨认技术,也可以对一些语言进行有效的处理和研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让学生了解当前电气信息领域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的发展特点[3]。由于电气信息类专业所涵盖的内容是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多个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这给学生日常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的内容,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流程进行精心的安排。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以计算机作为主要的辅助手段兼容,并且充分利用其他专业领域的技术来开展日常的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原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改革以及研究,并且结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这一大背景,对原有课程教育模式进行创新和调整,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重新构造了电气信息专业的课程,由于电气信息类的实用性是比较强的,在人工智能的技术下能够取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将语言识别技术和图像辨认技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专业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在课堂教学情景中,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网络化的教学,并且为学生打造智能化的工厂开展虚拟实验室,从而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水平进行良好的培育。其次,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传统课程教育模式进行有效的转型和升级。在以往课程教学中,由于电气信息类专业所涉及的知识学科是相对来说较为丰富的,这给教师的日常教学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比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实现课程的有效统一,也无法为学生打造标准化的课程教育体系,在进行个性化和独特性课程教学方面的力度还是不足的,甚至也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进行主要的支撑,这给实际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总结和收集。从而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教学课堂,并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实现快乐学习的效果[4]。在专业教育中教师要充分的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性效果,对学生的知识需求进行深入的挖掘以及研究,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课堂情景的构建,通过网络化的教学为学生再现一些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中,由于原有的教育重点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了,所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进行有效的改革,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获得稳定的发展。首先,在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进行改革时,要转变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主要是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信息类专业行业中的运用对各个环节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电气信息类专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方面都和传统发现模式有所不同,在电气信息处理的过程中提出了诸多的要求。相关电气信息类专业从业者不仅要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创新性的思维能力,能够面对当前变化多端的人工智能时代,具备新的技术和新的思维,灵活地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来说,要对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定位,实现良好的变革。其次,电气信息类专业要着眼于当前国际发展方向和新业务的特征,了解有关业态产品和专业能力方面的内容。从这些问题入手提出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对原有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促进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升级人才培养模式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进行改革时,要在原有育人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升级,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设置。当前大部分电气信息类专业院校还是采用之前偏理论的课程来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讲授,虽然这些理论知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但是假如仍然向学生讲述这些课程的话,也没有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的结合,使得学生无法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相关负责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要对原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转型和升级。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师要根据当前电气信息行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要求,对课程教育内容进行重新的调整。首先,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要向学生全面地展示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技术是推进电气信息专业前进的动力之一。但是在原有的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实施和教学并没有受到相关负责教师的重视,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为学生融入当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运用案例,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机协作是当前主要的工作模式和发展模式,因此对于电气信息类专业教育来说,要对人才培养课程结构和课程重点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创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入有关以往课程的教育内容,还要对课程进行有效的扩展,融入新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相关的课程。比如教师可以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实训活动和实践操作平台,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要融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些教学模式的运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还可以多方位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所以相关高校要适当的借鉴这一教学经验,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其次,在育人模式中还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电气信息的发展模式和主要的发展方向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当前电气信息领域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使自身能够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得到有效的发展需要创新和创意的人才,并且要求这部分人才能够掌握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根据电气信息发展的实际需求和人们对电气信息的要求,从而生产出个性化和特色化的产品。在育人模式升级中,教师要将专业和特色进行有机的融合,构建新的教育思路,过硬的专业素质才是人才升级的重要基础。在人工智能时代下,信息的来源和途径逐渐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些繁杂的信息中既有重要的信息也有多余的信息,所以要使学生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辨别。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中,要专业性的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这些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有效性。
(三)引入任务驱动的实验模式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对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在保留原有学习项目的同时,立足于学生当前的理解能力,开发新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性的思考,并且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思路进行适当的引导以及启发,使学生可以运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内容灵活的解决实际实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设计以及验证。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引入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的目标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实现综合性的学习效果。在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要融入当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来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教师要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中增加一些设计型和创新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直接深入到实践学习中进行方案的设定以及验证,并且对最终的实验结果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以及讨论。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围绕着一个教学目标来开展日常的学习,并且学生在学习和验证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对学生的实验方向和实验思路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可以在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性的探索以及学习,并且也可以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互动。
(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辅的教学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时,要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从而对实际教学起到一个良好的辅助作用。比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相互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课程内容中要围绕着各种企业的实际项目来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教师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展现真实的一线工作现场,让学生全面的感受工作的环境,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可以让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和直观,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五)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模糊理论、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的应用比较广泛。以前我们常常面临的问题是,当电气设备出现问题或故障时,总是表现出比较复杂的症状,采用传统处理手法难以对问题做出准确判断和查找,人工智能技术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比如发电机的设备故障具有非线性、不确定和复杂性的特征,传统论断方法准确率非常低,而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中模糊理论和专家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大大提高故障论断的准确率。
人工智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化营销;消费体验;消费体验模型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213
1相关概念界定
11“消费体验”的定义
目前的消费类型主要分为功能型消费和体验型消费,和传统的功能型消费不同的是,体验型消费的重点不仅仅是购买商品,购物的过程同样受到关注。在体验式消费中,消费者通过看、听、触摸等感官感受来感知产品和品牌内涵。消费体验就是体验型消费中的重要部分。
方征(2007)认为,消费体验是一种超乎有形产品或服务的非凡感受或情感,而这种感受或情感的来源是由消费者主动追求或消费者间互动而成的。
12“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部分,至今已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斯图尔特・罗素(2013)认为,人工智能是一种类人行为,类人思考,理性的思考,理性的行动。人工智能工程师张思楠认为,人工智能的重点应在“智能”上,他认为“智能”是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即由人类造的智能实体,这种智能实体,只是在标准和功能上要求与人的思考与认识水平相近或是超越人类。美国MIT大学Winston教授(2012)认为: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的工作。目前“人工智能”的定义仍未统一,但关于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已经形成共识,因此笔者认为人工智能可以理解为利用人工手段,通过机器模范人的思维与行为,并对其进行拓展。
2文献综述
对现有的文献进行研究后发现,目前对消费体验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而人工智能在国内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菲利普・科特勒在《市场营销》(2003)一书中提到,产品策划者需要考虑产品和服务的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会增加消费者价值。第一层是:顾客核心价值;第二层是:产品策划者必须围绕产品的核心利益,构造一个实体产品;第三层是:产品策划者还要向顾客提供一些附加服务的利益,以便围绕核心利益和实体产品构造扩展产品。如今,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的消费升级阶段,在这一阶段,第三层内容格外受到重视。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在消费时会更加注重售前与售后服务和连带性消费体验。菲利普・科特勒的产品与服务层次见下图。
在现有的相关研究中,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消费体验模型。
方征(2007)总结了几种消费模型:Holbrook提出的体验观点ES表;Pine和Gilmore将体验的运作分为两大构成及四种类型;而Schmitt认为,要想给予消费者满意的消费体验,最重要的任务是为消费者创造不同的体验形式。由此提出了战略体验模型,将消费体验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五个维度。本文也将以此模型为基础,探讨人工智能是如何提升消费体验的。
吴秋蓉(2011)认为,战略体验模型的五个维度可以分为个人体验(感官、情感和思考体验)与共享体验(行动和关联体验)。他认为个人体验是即时性的,形成的时间比较短,容易被感受到,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退,常常被外界的环境刺激诱发;而共享体验是在与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而且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这种体验不容易被感受到。
在有关人工智能的研究中,人工智能和营销的结合的研究多停留在现状的描述和案例分析层次。
丁道师(2016)以百度为案例,探讨了人工智能为品牌带来的价值。他认为人工智能为品牌带来了新的营销价值,同时人工智能在场景营销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提升用户价值。谷虹(2016)在文中将人工智能与品牌结合,提出人工智能将推动“品牌智能”的发展,品牌将从前智能阶段进化到高级智能阶段。韩思齐(2016)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营销开始向智能化发展,营销活动的智能化体现在:人工智能优化营销数据搜集和处理方式、人工智能提供个性化的营销策略、人工智能改变广告投放方式三个方面。从现有的人工智能相关研究上来看,大多数学者都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为营销带来的改变,同时提到人工智能对用户体验和价值都有提升,但却没有文章对其进行系统的论述。
3人工智能创造全新消费体验
2016年成为中国智能化营销的元年,人工智能更好地理解市场、联系市场,从而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体验。在营销领域,人工智能的三种革命性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消费体验:以准确预测和个性化服务为主要应用场景的数据洞察技术、以虚拟现实、数字语音交互推动的互动技术、以云计算、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为基础的基础技术。
31数据洞察技术――了解消费者需求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企业和品牌可以通过获得大量的数据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商业,并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而在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让被营销人员忽略的“暗数据”开始发挥作用,在加快个性化服务发展的同时,更加准确地预测消费者需求。
IBM的Watson,作为目前最出名的人工智能系统,拥有最新的消费者-产品配对的大数据技术,并且与全球众多销售品牌进行合作,提品服务。户外服装品牌The North Face利用Watson打造全新的购物体验。消费者在购买The North Face产品时,Watson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并根据消费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筛选出相应的产品,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消M者需求。
The North Face采用的是文本分析技术,但社交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带来了海量图片信息,图像识别与数据处理技术的结合将成为人工智能另一个发展方向。这项技术通过捕捉消费者上传的图片并进行深度理解,丰富用户画像,使得营销者对消费者的洞察更加立体。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营销的终极目的是充分洞察和了解顾客,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文本和图片信息进行深度分析,使得营销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强消费者在消费时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发消费者的内在情绪,使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品牌所创造的氛围中,并在不断的接触中增强对品牌的好感度。
32互动技术――激起消费者心流体验
营销从最开始的图文时代到视频时代,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寻找新的信息载体来提升消费者观看广告的体验,更加主动地接受广告信息。而如今的人工智能与VR技术的结合,通过互动感和沉浸感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最大法宝。随着VR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渐成熟,将营销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
2016年,我国最大的VR看房平台“无忧我房”推出了人工智能销售――Hugo。消费者通过戴上VR设备,操作手操柄唤出AI,并向其提问,AI通过记录消费者的相关数据,包括房屋不同位置停留时间、语音语调等来形成客户分析表,分析客户购房意向和实力并对客户进行分级。Hugo通过将人工智能与VR结合,为购房者提供了更良好的购房体验,并推动房地产行业进入科技营销时代。
同时,人工智能和VR技术还将应用于食品行业。百度和伊利联合推出的“度密看伊利”VR体验活动,将人工智能与VR结合,消费者通过手机百度就可以“亲临”牧场,体验加工厂。百度还和伊利联合定制了纸盒版VR眼镜,消费者可以通过VR设备进入VR模式,将可视化引进食品行业,为消费者提供更真实有趣的消费体验。
除了VR营销外,人工智能还应用在语音互动广告技术方面。优数科技的一款智能软件可以帮助用户跳过片头。例如,在视频的片头广告中设置一系列问题,用户在观看广告的同时可以利用语音与广告进行交互,答对问题就能够跳过片头。通过这一方法,用户在节省时间的同时还能够了解到品牌和产品信息。在这一过程中,用户会融入自己的思考体验,从而加深对品牌的认知与记忆。
一直以来,京东凭借其极速物流而获得大量用户青睐。但最近,京东的技术研发体系不断在智能技术上发力,期望构建一智能电商王国。在看到语音交互的趋势后,京东通过叮咚智能音箱,将语音技术、电商服务、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实现语音购物体验。消费者可以通过该设备完成订单追踪、查询商品信息和下单指令。京东通过将语音交互入口和互联网结合,拓展了购物空间和人群,并提供更为便捷的购物方式。
在人工智能的互动技术下,传统的营销方式正在改变,品牌不再是冰冷的一个标志,消费的过程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过程的重复。人工智能的互动技术将营销引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通过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使消费者在互动中进行思考,激起消费者的心流体验,提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情感与思考体验。
33基础技术――打造会话式互动
Forrester、埃森哲和德勤都在其2017新技术趋势报告中提到了“对话营销”一词。这意味着营销已经开始从“社会化营销”向“对话营销”转变。在Forrester的消费趋势报告中写到,如今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自动化的消费体验,自己解决问题。同时,社交媒体的创意广告对消费者将不再具有明显的吸引力,而一对一的营销模式才是消费者更能接受的。“对话营销”带来的是会话式互动,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
很多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已经开始利用会话式互动来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2016年4月,上海肯德基选择与百度的“度秘机器人”进行合作,联合推出智能概念店“KFC original+”“度密机器人”在体验店中帮助消费者完成以点餐为主的服务。例如,在点餐区域,消费者可以利用机器人完成点餐活动;在全息投影区域,消费者通过机器人可以看到肯德基食品的制作过程。“度秘机器人”与肯德基的结合是基于特定场景的消费者服务,肯德基与智能机器人的结合,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一对一的服务和新鲜便捷的消费体验,还通过这种一对一的会话式互动,以消费者乐于接受的方式加深品牌印象,并为肯德基贴上“智能化”的标签。
作为一家电商企业,亚马逊也在智能化方面推陈出新。作为亚马逊智能家具的入口产品,智能音箱Echo的基本功能就是语音购物,语音选购商品,并进行语音支付,并且支持重新买你以前买过的东西。Echo通过内置的Alexa人工智能服务来完成消费者的每一个口令,整合购物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它还包括外卖、优步等O2O服务,增加消费的便捷性。Echo通过提供一对一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与其进行互动,而其背后代表的亚马逊品牌也在消费者与Echo的对话中进行隐形的互动。
任何消费体验的提升都在于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人工智能对产品带来的一个深刻的影响,是从单一功能的极致转向连续场景的整合,可以让用户以较低的成本和较短的时间解决不同场景的需求。亚马逊的智能音箱和“度秘机器人”可以在与消费者的对话中轻松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提升消费者情感体验的同时与消费者进行互动,保持行动体验。
4结论
人工智能已经从计算机领域渗透营销领域,人工智能和营销结合所产生的富有创意且沉浸式的内容、互动的场景都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好的消费体验。首先,在产品设计上更具有科技感,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其次,通过一系列的产品设计和服务优化消费者消费过程,增加消费者在消费时愉悦的感受,提升消费者情感体验;最后,将产品与人工智能结合,在互动中提升消费者的思考与行动体验。但是,在对人工智能产品进行分析后发现,大部分产品都致力于提升消费者的情感、思考和行动体验,而关联体验却被忽略,大部分产品的社交属性并不明显。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产品的社交化发展也许会成为下一个趋势。
虽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品牌在多个方面提高营销效果,但若想营销完全智能化,笔者认为目前是不可能的。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他认为,营销的目的都是为了发现用户需求和激发欲望,而消费者的欲望很难用机器捕捉。同时,激发和满足欲望少不了营销沟通,而营销沟通是双向互动行为,在目前是无法完全由人工智能代替的。因此,智能化虽然是营销发展的新方向,但完全的营销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方征消费体验研究概览[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7,24(7):73-74
[2]Russell,Norvig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 邹蕾,张先锋人工智能及其发展应用[J].信息网络安全,2012(2):11-13
[4] 科特勒,俞利军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经典译丛:市场营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人工智能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范文6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as become a key project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anual labor, such an automated engineering model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e entir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utomation will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concretely.
关键词: 电气工程;自动化;人工智能;具体运用
Key words: electrical engineering;automation;artificial intelligence;concret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151-02
0 引言
最近这些年,随着我国科技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也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愈渐成熟。并且已经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电气工程行业,这项智能的普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它具有操作简单精准的特点。但是这项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缺点,在目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技术逐渐改善,对于我国各项工程行业均有着重要意义。
1 人工智能的简介
最开始提出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是在二十世纪末,这项技术在研究最初主要是以计算机应用为主体,这个设计中包含了自动化,对信息进行相关控制以及模仿、逻辑、语言等等不同的行业的一门综合程序框架。人工智能如其名称而言,就有很强的人工性。这是一套与人类思想相近的理论体系,可以胜任任何人类可能完成的各项工作。在目前社会对于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言,人工智能仍是一项新兴技术企业。它主要体现于人类大脑所反映的思想、图像、语言,甚至动作行为。而这项技术的运行主要包括,电子技术研制开发以及对计算机信息图像处理等不同专业。由于科学技术正在不断进步,计算机已经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对于人工智能的开发研究而言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人类的大脑是目前所知的最精密的分析“设备”,这是不能完全复制的,计算机只能根据其发出的信息进行模拟收集和反馈。电气自动化在对程序进行加强互换生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电气自动化实现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成本,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工作效率有效提高。
2 电气自动化中人工智能技术现状
对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相关完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这项工作进行过程中,需要对电路以及整个磁场知识进行熟悉掌握,还需要根据在设计过程中一些经验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和对问题提前解决。过去电气自动化产品通常应用的是最古老的方法,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工作。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最优秀的设计方案,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科技正在不断进步,计算机研究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电器产品在设计过程中的设计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整体研究周期。这样不仅仅对于产品质量有着很大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工作效率。目前由于自动化技术正在不断发展,智能控制,电气自动化已经逐渐成为现实。主要步骤包括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对整个电气自动化运行过程的监视,以及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警报。在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需求对工作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记录。这样可以有效观察是否在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并随时监测事故相关警报极限,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记录,通过对语音图像进行存储。操作人员在自动化设备进行操作时,主要是通过路器进行切断来保证其在标准负荷下进行自动化工作。电气自动化设备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对故障波形进行记录和时间控制。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3 人工智能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优势
3.1 受外界影响因素较小
在使用人工智能电气自动化系统时,不会受到不同数值计算类型、模型参数变化等因素影响,利用人工智能化之后,不需要获取精准的动态模型。同时运用人工智能化之后,会降低电气工程对模型环境以及运行参数的要求。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可以有效提高电气自动化水平,降低众多的干扰因素。
3.2 节省资源
传统的电气工程在操作中需要使用相关的控制器、变压器、线路、电线电缆等多种电气设备,为了保证电气工程稳定运行还需要为这些电气设备配备专业的维修管理人员。这些不但增加了风险几率,而是也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人工智能电气工程降低了对电线电缆以及变压器的依赖,不但可以提高电气设备的整体工作效率,也减少了成本投入。
4 人工智能的运用
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各项自动控制系统如继电器,绝缘开关等。这些相对简单的系统,共同构成了电力系统庞大的控制监测管理框架。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其进行实时保护时包括两种机制,分别是分离和持续连接状态,由于人工智能在对不同状态进行识别时主要是通过对其现象进行评估。励磁控制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是一种持续连接状态体系。当发电机由于各项原因造成体系内容量剧增时,自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对分离状态进行启动对整体,电气装置有着强大的保护作用。在电气系统的应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对其产品进行优化,在最初设计时需要将科学已经验相结合才能使这个产品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能有效应用于社会生活工作当中。最近几年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通过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这一技术在其不断被应用的过程中,可以逐渐进步并且进行创新,使得产品在设计时可以更加适用并且具有科学性。如果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他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和其设备出现的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在短时间内很难对其进行判断,但是如果应用人工智能智能技术就可以对这个现象进行很好处理。
诊断电气设备中的故障:出现问题时,电气设备表现出来的症状及现实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有时间很难判定和查找,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操纵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操纵人工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在机电和发机电也是很常见的。由于电气设备的非线性故障,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导致传统的诊断方法准确率低,效果不明显,而人工智能通过将专家系统和模糊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使用,能够确保故障诊断的高精度。
5 结束语
目前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自动化的要求也在逐渐升高,人工智能技术,无论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面,还是在未来其他工程行业应用方面都将是这项技术在几十岁过程中对技术含量要求很高。如果一旦对这项技术进行改进,那么其在应用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人力资源方面而言,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发展的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彦斌.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2015,45.
[2]李浩.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电气设备,20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