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范文1
关键词:自主阅读;内涵;教学目标;有效方法
一、学生确定阅读目标,任务驱动
小学生的自主阅读不是完全的自主,不能什么书都看,也不能没有目的地阅读,教师需要确定学习目标,让小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学习,使学生能跟着教师的步伐去阅读,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给学生设定阅读方向,制作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对这一目标的完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要求,并且使学生在阅读中能够领会文章主旨,在学习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阅读能力。
二、阅读形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自主阅读越来越被教师看重,所以,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不仅要寻找适合小学生的读物,还应该创造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环境。因此,阅读形式的转变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将小学生的时间分配好,营造出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有时间自由阅读。
2.小学教师可以说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都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小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好领路人的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耐心解答,在思想认识上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并且给予适当的帮助,而与对阅读内容中的重点内容而言,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3.在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不以成绩为目的,而是要充分培养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还可以通过对文言文的阅读来让学生思考文章的内涵,感受文学的博大精深,让学生用阅读的方式来领会文字背后的含义,让学生热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小学教师在授课中应该更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提出问题的机会,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传统教学理念;自主合作学习;兴趣;教学活动;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始终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以实践,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方面。由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么关键的时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能力就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加强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推荐好书
一位著名学者曾说过,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可以在人生当中不断升值,最终使人们享受着良好习惯所带来的好处。小学生年龄阶段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自主阅读学习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做笔记,比如,看到自己喜欢的句子要学会抄录下来,方便记载;或者在阅读书籍过程中要随时进行勾勾画画,以方便下次看到重要的句子内容。也可以建议学生背诵下来,方便以后在写作过程中加以引用。这是阅读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录自己学习过程的依据,通过这些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推荐给学生适合的书籍或者好的文章,锻炼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例如,在文章《安徒生童话》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学习了解到什么是善恶,懂得要富有爱心,要学会帮助他人。在文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更多的就是爱国主义情操,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为祖国的伟大而光荣的荣誉感。
二、创设平台,提升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短短的45分钟并不能完全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多的还是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完善。著名学者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要想真正地实现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加宽广的世界,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另外,课堂教学也不能太过于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表演比赛、故事会、作文竞赛等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也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渔歌子》一文的学习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将学习时间交给学生自己,经过长时间自主学习培养的积累,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这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方法是否掌握的时候。然后,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根据自己自主学习的内容相互交流学习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要走下讲台与学生在一起,观察每一组学生的交流内容,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的了解工作。最后在轻松愉快的讨论氛围中,教师给予一定的评价,不能吝啬于赞美性的语言,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对于表现不积极的学生也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阅读教学方法被语文教师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有效阅读 教学 策略
阅读应该是创造性的写作或者说是创造性的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和理解,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阅读理解就会出现不同的结论,我们要清楚的是小学阅读不是格式化的教学,应该提倡的是创新教学,有效教学。
一、激发阅读的动力,培养阅读的兴趣
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大凡有所成绩的学生首先都是比较喜欢某学科的学习的,也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和学习也是如此,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熟知教材,做到知识与学情的有效整合,革新教学方式,使学生乐读、爱读、读不停口,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小学生天生爱动、喜欢看动画片和打游戏,我们可以适当的鼓励学生在看这些视频的时候跟着阅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视频、录音,让学生跟着阅读,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教学,实施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上台讲故事、朗诵等进行有效的阅读练习,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老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习,通过设置问题悬念,让学生主动阅读,爱上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动力,我告诉他们,书中的知识无穷无尽。对于小学生来说,任何事情都不会长久,并且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对于阅读来讲也是一样,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内容,不断的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异见"
对于小学语文课的学习,我们实行的还是标准答案式的学习和教学,这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动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较死板,由于受到教育环境、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发展滞后的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单一,可以说是格式化的教学,追求答案的标准化,在课堂上不存在另类思想和异见的说法,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追求的是整体划一,必须向标准答案看齐,不存在任何参考答案。小学生思维简单,想法很多,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理解可能是一千个汉姆雷德,凸显出自身的个性和偏好,为此也难坏了老师,他们追求的完全一致性的答题方式很难实现,难道对于阅读我们非得有统一的答案吗?针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我们应该提倡的是在遵守语文学习规律和社会普世价值观的前提下,突出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能由"言"到"意"的还原文章大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追求的是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教育方针,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不要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一定要切合实际,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代教育的目标要去,能尊重学生的不同解析,鼓励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理解文章,体会文章带给我们的启发,借鉴其中的精华。
三、创新阅读思维,学会生利
人们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此,一批批所谓的文人墨客,贤能贵族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殊不知,并非所有的书中都有黄金屋与颜如玉。中国人论理辩事常常会抬出逝去古人或现今名人的警句名言来佐证自己的观点,而又不知这些实为一家之言,一门之见,岂敢以真理而用之。这是我们的通病,一般人是逃不出这座围城的。当下中国,搞社会科学的没有多少重大的创建,大凡与此有些关联吧。科学家钱学森曾经不止一次的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在一个听话或人云亦云的社会是很难有科学创新的。读书固然好,但决不能被书所俘虏而沦为书奴,孟子所言极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呀。读书太过简单与粗略,有时很难理解和吸收书中有用的知识,更不用说作者隐藏文字背后的意境了。我一直让学生坚持品书,品,我粗略的理解为悟。悟就是用心以自己的理性去吸收书中的精华,去其糟粕,以达到以此为鉴,学以致用的目的。陶行知先生讲的好:"我们不应读书死、死读书和读死书,而应该用活书、活用书和用书活。读书重要的是能生利。"这些思想,我们毫不犹豫的追随了先生。是的,读书应当生利,应当学以致用。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精力与生命都是有限的,真容不得也容不起太多的浪费。如果一个人读过书只记得作者所云而无任何的感悟,与翻了田而不播种有何区别呢,其等待的只有徒劳无功,一无所获。经济学上讲机会成本,读书带些功利性与选择性也是无可厚非的,考虑一下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也是应该与必须的吧。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只传道、授业、解惑还远远不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启迪理性思维也是不能忽视的。
总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避免盲目性、随意性地让学生读,应注意善待文本确立方向,把握时机,讲求形式,真正让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提高。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阅读的内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在阅读同语文并行的同时,让学生真正做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全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范文4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效率;措施
一、小学阅读教学效率低的原因
(一)任课教师备课不充分
现在很多教师教学仍然沿用照本宣科的老一套,即老师照着课本念,学生对着课本看,讲课内容毫无新意。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在上课之前任课教师没有做好备课,或说备课做的不充分。任课教师没有充分备课的后果就会导致学生觉得老师讲课没有新鲜感,自然而然的下学习氛围就不高,接受新知识就比较慢,从而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效率低下。还有一些教师备课没有联系实际,没能很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导致备课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认知,从而导致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低下。
(二)课堂沉闷,缺少互动
阅读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每一堂阅读课,学生都可以通过和教师或同学之间的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但现在很多任课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放这种做法了,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或根本不开展交流互动活动,使得讲课显得十分枯燥,教学氛围低沉,值十分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课堂上不开展交流互动活动,使得学生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培养出一群只会写不会说的学生,有违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纲领,会对学生的未来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学生缺少阅读兴趣,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以及电脑已经普及到了家家户户,学生的见识被无限放大,因此,现在很多学生对纸质书籍的阅读缺少耐心以及阅读的兴趣,认为书中的知识无用又无趣,提不起兴趣、耐不下心来阅读,直接导致任课教师上课时学生不配合,开小差、走神的学生比比皆是,剩下的同学中能真正安下心阅读的少之又少,从而导致任课教师上阅读课时课堂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他们不爱阅读的原因之一。俗话说习惯决定人的一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一生受用的,教师和家长都应对此加强重视,让学生能够养生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提高小学课堂的阅读教学效率的措施
(一)教师研究教材、充分备课
任课老师在每一次阅读教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只有教师自己把要讲述的知识点理解透彻了,才能给同学们来讲,因此,充分备课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在进行阅读课之前,任课教师要把教材给吃透,只有深入了解了教材讲述的内容,才能明白上课时要讲述的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内涵,才能够在讲课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教师讲述的内容又更全面的了解。任课教师只有备课充分了,才能提前明确这节课讲述中的重点与难点,在讲课过程中就可以对这些方面着重讲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更好更快的吸收,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要牢记备课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好的教课,最主要的好是因为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备课时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作为第一要务,只有做到这一点的备课才是成功的课前备课。
(二)加强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互动
任课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课堂中,要营造一种自由、放松、平等以及民主的阅读教学氛围,这种良好的氛围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来营造。首先,教师应该时常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问答的方式来了解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是否已经掌握,学生掌握后是否能够运用到其他方面。其次,在加强师生间交流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可以再次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与同学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所以,任课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一种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会使教学效率大大的提高,教师要对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重视,努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三)要培养学生对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是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无疑是最好的办法。各任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教学工具如多媒体、影音设备等增加讲课的趣味性,使学生对学习这门课产生兴趣,这样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另外,教师可以布置课外作业,如每周读一本课外读物,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这也是可以提升学生们阅读的兴趣有效办法。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小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现在的小学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来说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小学阅读教学的教师对提高阅读课的课堂效率势在必行,所以,对提高阅读效率的研究不能拘泥于现有模式,要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范文5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兴趣;合作创新
一、转变观念,在探究中体现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之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采用的是“满堂灌”的形式。有的时候像是在进行互动式教学,但实际情况不是如此,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进行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学生是不进行思考的。像这样疲于应付教师的问题,学生又怎能真正思考、探索了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自由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
在学习中,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就会产生疑惑,有了疑惑不能独自解决,于是就有了交流合作的必要。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来切磋学问,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探究质疑问难,深入分析研究,长期就形成了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面向全体学生,把探究时间还给学生
实施探究式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放手给学生合作探究,从每一位参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给学生尽可能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究讨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究者。而在课堂中,由学生提出问题,自己探讨得出结论要比教师提问达到教参所规定的结论更有意义。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包含了对新旧知识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而学生的提问则使学生成为问题的真正拥有者,成为课堂信息的直接提供者。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创新、探究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合符合时展要求的新型中学生。
三、运用联系的方式进行探究性阅读
语文阅读不仅讲究的是探究性,也相当讲究阅读的联系性。探究的意思就是指在阅读时应该带着已有的经验进入到文章的阅读,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创造性,把学生带领到身临其境的情景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上也可以延伸到学习同一时期且有相同情况的其他诗词、美文等,运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学习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这样还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阅读能力,开拓知识面,也保证了阅读的质量和达到了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根本宗旨。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在阅读教学前,我布置学生带着相关的问题去预习课文。如教小说类文学作品时,我让学生从文学文化常识、生字、难词、故事情节等方面预习课文,指导学生就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如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小说的主题、写法揣摩等。学生在此基础上,逐步掌握了初步感知小说的方法,为以后阅读小说打下了基础,达到了预习的目的。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使学生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人,同时又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有时学生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学生通过思考探究,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一句中,‘东’和‘西’是否都可以理解为名词作状语?”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入,深入到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确有区别,甚至在教学资料上都没有明确的解释。这就说明探究式学习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创设多种问题情境,乐于探究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激发者、指引者。教师只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中学语文文章体裁多样,教师可以依文创设多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如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指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征,练习朗读和对话,运用话剧表演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而在教学《向沙漠进军》《看云识天气》等文章时,让学生认真阅读,提前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补充,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对科研知识的探究意识。
六、合作创新,提高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变了传统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它使每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提高探究能力。在教学《台阶》时,小组合作探究先提出了关于“如何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到底需不需要愚公这样的人?有没有愚公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的父亲又是怎样的呢”等问题。接着通过各小组间交叉回答其他小组的问题,用合作探究的形式由每一组记录员记下大家的答案,然后小组探究,再由小组中心发言人公布答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使情感教育进一步升华。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的阅读教学不应为教而教,我们应该把探究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提高学生学习探究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会学语文,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探索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不可忽视的就是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其教学内容不但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能从多方面的阅读材料当中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难以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由于阅读材料的匮乏和枯燥性,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其中没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使得阅读课堂变得乏味;学生在阅读中也没有认真体会感情,难以真正提升语言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阅读教学活动,让小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
一、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常常还处在因为自己的兴趣来进行学习的阶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也要注意利用这一点展开教学活动。常规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是教师来安排阅读的内容,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内涵。但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
二、教授小学生阅读方式
在小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常常难以真正投入自己全部的感情来完成阅读任务。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缺乏兴趣并且教师所教授的阅读方法过于单一无趣造成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阅读。
例如,在阅读蕴含知识的科技类文章当中,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将其中的连接性文字用默读的方式来进行阅读,只有当进入到文章中有趣的核心才进行有感情和深入的阅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节省了学生在阅读当中耗费了个人精力,降低了平常繁重的阅读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自身做好表率作用,在带领班级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自身就进行有感情的阅读,带动学生更好地进入到阅读材料的内容当中,引发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思考。
三、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小学生的学习和阅读效率和他们身处的环境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良好的阅读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还能够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情况下进行内容的探讨,进一步深化了对阅读材料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