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阅读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进行阅读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进行阅读教育

如何进行阅读教育范文1

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句子到段落,从段落到文章的理解都要通过仔细阅读来完成。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呢?下面就此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提高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开始时,我给每个学生起一个英文名,学生们很好奇,也很乐意自己拥有了新名字。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都叫他们的英文名。在教学过程中,我认真研读教材,精心设计语言情景,通过学唱英文歌曲、竞猜、抢答、表演等形式组织好课堂教学,有时自编的小品都取材于班内真人真事,让本人表演。我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编剧小组,让他们积累素材。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寓教于乐,学生不会生厌,让他们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和阅读速度。扩大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所以,对于每个英语学习者,都要熟练掌握一定量的词,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词汇量的获得,首先是课本上的必须掌握。在记单词时不要单独记生词,那样很容易忘,最好把它放在句子或文章中一起记忆。把单词同整句话一起记,不仅记住了单词的意思,也记住了它的用法。其次,广泛阅读是扩大词汇量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在泛读时不要求对内容完全掌握,能看懂、能接受信息、进行简单总结,能就所读内容进行问答就行。广泛阅读可以是老师向学生指定阅读材料,然后统一检查、提问。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阅读,老师不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读物选择方面老师应给予指导,作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比赛看书多少、难易程度、词汇量的大小来激发读书的乐趣。

三、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不同的阅读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1.不要出声读或指读,要默读。出声读和指读都会分散注意力,限制阅读速度。默读可以集中大脑,边读边想,可设问、可推测。2.不要逐字逐句地读,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句地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3.不要重复阅读,这样影响理解力的集中,减慢阅读速度,因此会挫伤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调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智慧,一口气越障碍看到底。4.不要一见生词就查字典,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地方,要舍得放过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阅读兴趣。5.不要边读边译,这样影响速度,不能促进理解。应该直接用英语思维、记关键词、抓主旨。

四、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

读书需要多种能力,需要语言能力、记忆能力、语言技能、理解能力及阅读技能。

阅读能力也是阅读方法,阅读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阅读材料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不同类的书需要不同的方法。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对阅读技能、方法作过论述:“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需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淡而无味矣。”

“只须读其部分者”是有目的,有选择的阅读,可通过巡查与略读来完成;“有可吞食者”,即“只须大体涉猎者”,指快速吞食,可大体略读、查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即“少数则须全读”,需要进行反复阅读、精读、研读。

掌握一定的技能之后,还要多练,做到熟能生巧,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阅读技能。

(一)寻找主题句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做主题句。大多数主题句出现在段首,有些主题句出现在段尾,也有少部分的主题句出现在该段中间。但一般文章的写作都是遵循把重要信息放在第一句这种原则。所以“首行”读法对于学生读自己太熟悉的题材的文章时尤为适用,这样可以帮助读者先在头脑里树立整篇文章的内容框架,然后再补充框架,仔细阅读。

(二)首末段落与各段首句读法

每篇文章或章节的首段和末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作者会在首段里陈述他的写作意图,也可能会在末段里对整个章节做出总结。因此,应十分重视首末段落。同时,还要重视各段的第一句,因为往往首段后的各个段落是对首段的展开。再有,重视各段首句可以弥补有时首段陈述不详的缺陷,解决末段综述性话语里的疑难问题。

(三)搜寻式阅读,即跳读

跳读的目的是要从文章中查阅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要采取竖视视向阅读。即眼睛不横向视读,要竖向阅读,对于每行的东西只读关键词,非关键词不用注意。对关键词也是一扫而过,因为竖视视向阅读或者扫视关键词都是在掌握主旨大意后,对其他部分的阅读,速度必须快。关键词是指主语、谓语、宾语;文章标题、引号部分、粗体字、黑体字、大写字、斜体字、划线部分;承接语、过渡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四)正确判断和推理

如何进行阅读教育范文2

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课堂上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成功的关键因素 语文教师应该明白,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智力的开发者,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者,是信息的提供者,意义的建构者,学习的帮助者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注意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提高教学效率;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2. 合理的分组是课堂上合作阅读、思维激发教学尝试成功的基础

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更需要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不但要有竞争的意识,更要有合作的精神,需要有合作生存、合作发展的意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遵循学生学习规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兴趣,诱发思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倾听和口头总结别人观点的能力以及即兴演讲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个人和小组学习的能力。

3. 在合作阅读中注意思维激发训练

如何进行阅读教育范文3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美 形象美 意境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做才能更有效的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下面笔者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品味语言,发现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欣赏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语文课本及读本中收入了不少“语言美”的古今诗文。优美的语言,是学生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丰富源泉。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文字朴实、真挚。《纪念刘和珍君》的犀利、诘问,《赤壁》的磅礴、激越,《空中楼阁》的清新、婉约,《荷塘月色》叠字叠词的运用俯拾皆是,使文字呈现动人的声韵美等等,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呈现着千姿百态的美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文章,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深入地体味不同风格作品的语言的美,体会作家怎样准确、鲜明、生动地运用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得到美的享受。如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教师在教学中,应从语言方面入手,带领学生领略那神态万千的桂林山水、妩媚多姿的西湖秀水、嶙峋怪诞的黄山奇石,感受阳光的温暖、风的清凉、夜的宁静、月的皎洁、花的清香、叶的飘零,体悟黛玉的多愁善感、诸葛的足智多谋、屈原的爱国情怀、杜甫的关注民生、王维的纵情山水、清照的无限哀思,让学生沉醉于文学的氛围中,沉浸在审美的愉悦里,徜徉在感悟的文学长廊上,在享受的同时,也在学生的心田上,撒下追求希望的种子。

二、把握形象,体会美

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语文教材中塑造了众多的性格各异、个性鲜明的优秀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具有崇高的品质,他们的思想先进,心灵高尚。在阅读欣赏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刻地揭示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激起学生思想情绪上的共鸣,明确善恶、美丑的标准,激发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逐渐形成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如坚持正道为理想献身的屈原(《涉江》);有忠贞爱国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有正气浩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等。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些文章时,教师应该善于从审美角度,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使学生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产生一种精神愉悦和情感认同,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艺术形象都是有审美价值的。“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的‘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罗丹语)反面人物形象也是艺术审美的重要内容,同样具有审美价值,同样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情绪体验、情感愉悦和思维。

三、感受意境,领悟美

在正确的审美观的指导下,正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美。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有感情的讲解去感染学生,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如在讲授《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开发美点,可以欣赏文章外观形态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可以欣赏内在意象美,可以欣赏文化意韵美等方面体会它的意境美,使学生从感知层、体会层不断递进,力求运用“激情”、“热情”,让学生数次出入于美文之中,激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的共鸣。这种情感的激发将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形成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从而达到与作者在心灵上的契合与情感上的共鸣。

可见,只有把握课文的意境以及意境中的情感,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体验到审美的愉悦,使学生感受到美的真谛。

四、启发学生,想象美

别林斯基曾说过:“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在欣赏理解作品的意境的同时,教师应注意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材中有各种因素的美,要体会这些美,教师还需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一起进行“美的加工”美的想象、美的思维,使本来枯燥单调的知识演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这些美,欣赏这些美,并用自己的手去表现美,想象美。

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重点应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如此恬静、淡雅、高洁。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你可曾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意境?有的同学可能想到了在家乡的夏夜,月光下静静流淌的小河,清新、宁静、富有诗意。作品的艺术美唤起了学生心中生活美的回忆,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意境的理解。强化了自身的审美经验和情感体验。

想象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想象的结果使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的实践锻炼。

如何进行阅读教育范文4

关键词:阅读教学 重要性 培养方法

阅读是了解各类信息的必要步骤,也是积累知识、提高个人能力的重要路径选择。对高中生而言,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更是帮助学生们学好所有功课的前提。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显然已经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以学生参与为主体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培养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既而进行正确、科学地阅读。因此,学生必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这也正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一教学理念必须要充分得以坚持的理由。

鉴于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的是正确引领和指导,学生的自主阅读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出发点,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为主旨,要在整体感悟、品味语言、理清思路、把握意蕴、鉴赏评价等具体的实践环节上,通过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一一展开。

但话说回来,要想实现上述目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有一定的技巧。依我的实际教学经验,首先可以强化对美文的美读,即在美文的朗读中体验作品的抒情性情感。其次,要通过略读、速读等快速阅读技能实践,培养学生们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感知课文内容,提取和筛选有价值信息。最后还要通过默读、精读等技能实践,引导学生们深入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进而从多角度深入理解课文本身的意义。

二.教学设计层次感要明显

阅读的最终目标是要将文章彻底读懂。这其中包括对文章本身蕴涵的重要信息的提取,对作者语言魅力的感知,对文章主题思想的准确总结和概括。

针对文学类作品的阅读,还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鉴赏和评价。有鉴赏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疑惑,有疑惑才有焦点讨论,有焦点讨论才能刺激学生积极寻求解决意见冲突的办法。

不过,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要重视方式方法,实现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和层次梯度。倘若老师自己都没有读懂文章本身的内涵,没有摸清楚作者本身的语言及内容逻辑,再多的阅读教学付出,到最后都是徒劳的,起不到培养学生、引导学生的作用。

与此同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应该明白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的道理,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每个人平等、自由发言的机会,不能存在任何偏见;要善于鼓励每个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在相关争议的辩论中积极发言;要通过轻松的引导,让学生们都能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形成畅所欲言、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不断创新阅读模式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倡导“阅读――研讨――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具体理念和做法如下。

首先,阅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应该被列为学生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具体过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边读边想,并及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及评价。

其次,研讨要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进一步深化对文章本身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最后,“创新”是在前期阅读、研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然后放进一个筐子里进行整体思考,即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

总体而言,“阅读”是基础,“研讨”是条件,“创新”是结果。在“创新”这个环节,关键在于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发散、逆向思维。

四.加大课外阅读拓展

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低,近年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我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主要的原因还是具体的方法不对。

如何进行阅读教育范文5

一、设计兴趣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英语这门学科,大多数学生对其不感兴趣,认为英语不好掌握,太难学,因此,我认为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一项重要保证。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完成英语阅读教学中每一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之前,我尝试着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与之密切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练习题,让学生以这些练习题为引导,教师以轻松明快的节奏创设出快速度通读课文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这其间选择重点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以利于获得更好的学习英语课文的信息,对下一步的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做好铺垫。教学中使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如:投影片,多媒体计算机等,充分发挥了它们拥有的效能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调节了课堂上枯燥、乏味的气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发浓厚起来,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

记得我在英语周报上发现这样一则事例,中国的一位留学生在美国参加一个朋友的舞会时,他与一位女性跳舞时,女士说了一句:Are you pulling my legs?(你在开玩笑吗)。这位男性非常惊奇地说,没有呀,我没有拉你的腿。这说明英语语言素材积累的不够,造成了尴尬的局面,影响了交际。那么怎样解决英语语言素材积累的不够的遗憾呢?这就需要中学生从阅读中进行积累,也要求英语教师进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中语言的训练,语言积累多了交际能力也就提高了。在阅读中,我引导学生以前面的练习题为教学语境去理解词语的意思,由原来的逐词阅读变为句子阅读,近而抓住课文的主要语句,串讲课文并要求学生复述,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实际运用语言的本领。

三、注重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培养

认识事物的真正任务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因而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深入理解,准确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表情达意的规律。我在阅读教学内容的关键出提出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实践表明:对学生注重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培养这种教学设想是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学生对课文由简单的词句理解变为理性的情感理解,学生对这种知识掌握越深刻,教学难度越低,阅读理解能力越强。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好英语阅读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播的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仅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而且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心情愉快中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成了学生能否学好英语阅读知识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尊重、关心、信任学生,和学生友好相处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稳定,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以平等、同志式的关系与学生相处,从各个角度上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关心与信任,使同学们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融入集体和谐的氛围中,同学们对英语阅读的学习更加积极,理解能力得到逐渐的提高。其次,通过师生合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科学性的教学活动。英语课堂上要经常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教学中,我时常鼓励学生之间围绕本课的阅读内容进行互相提问,并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因为和蔼可亲的教师释放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所以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知识。最后,每天的英语课我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我的良好情绪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本节课的阅读教学任务。

总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引起师生共鸣、学法和教法的共振、知识和能力的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

五、教学中不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对初中学生来讲不是不可拥有的能力,但在实际上多数同学仍然存在依赖的心理,因此,我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在学生英语阅读知识取得点滴成绩时予以表扬,让他们觉得自己能行。有了自信心,他们对难题就有了挑战性,就会积极主动进行阅读学习。其次,我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较好的学习英语阅读的自学方法,自学能力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并不排斥教师的点播,因此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自学方法进行尝试性自学,用适合学生自己特点的自学方法去学习阅读知识,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自学能力也有了相应的进步。

六、阅读中渗透作文教学

如何进行阅读教育范文6

关键词:阅读;小学语文;教学

一、创造条件,拓展空间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阅读是获取信息和更新知识的基本途径。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学,要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意识,使阅读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心智活动,让作为阅读者的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材料中的那些具有客观意义的文字符号,可以理解甚至去感觉阅读材料所表达的意义,从而掌握阅读材料的内涵和思想。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定计划和目标,同时把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结合起来,将课外阅读也纳入教学计划,并且正常按计划进行,防止随意更改。引导学生自己确定阅读过程,明确不同阶段要完成的阅读目标,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加强重视,读中感悟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教师大多还局限于讲解的过程,想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也可以说教学的过程教师有些“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可能要比教师直接传授要慢,所以有些等不得。虽然新课标指导下要求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但是在语文学科建设中,长期存在着没有阅读教学的尴尬局面,观念和模式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既定目标。因此这对教师就提出了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重对阅读教学的比重,加强阅读教学。不是单纯的只是让学生多读就行,而是交给学生方法,教学学生怎么去阅读。如何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并对获得的知识加以分析、理解和总结。要用获得的知识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难点,这是教学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引导学生充分的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对阅读材料整体感知,在读的过程中产生感悟,这样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学生在读中受到语感的熏陶,这也就是我们提倡的“以读为本”。

三、关注学生,调动兴趣

语文教学,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虽然注重知识的理解、消化及运用的过程,但是对于语文这个学科来说,教学过程不应该只停留在保持本身的完整性,而应该把语文中诵读、积累到迁移这个过程体现出来,这是语文教学中“授人以渔”的方法,而不是“授人以鱼”,也就是实现语文教学引路的目的。作为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推荐阅读文章,阅读书目等,并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活动。同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激发兴趣,并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同时能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使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要细致观察,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并根据其个性开展对其有效的学习引导,让小学生真正的走进语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也就是用小学生的阅读期待来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合理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四、立足起点,创造思维

读书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任务。根据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学习新的课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读预习部分,或是和课文相联系的课外内容。也就是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对文章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指导学生,对重要词、语句进行重点阅读,最后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深化,领悟中心。另外,教师在阅读中还要引导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这样也是为培养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作为教师,要突破课本这个范例规定的条条框框,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因为课本给学生提供的方法或者结局是单一的,可是通过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答案可以是无穷无尽的,可以是丰富多样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激发思维的广度,给想象长上一对翅膀,任其翱翔。

五、广泛阅读,注重积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知识,写作是运用知识,所以都说读写不分家,就是这个道理。要想以后写作能得心应手,手到擒来,做到下笔如有神,那么一定要在阅读方面多积累,多读,多记,多写。因为阅读也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之一。阅读能丰富学生的语言,也是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的最基础的方法之一。广泛阅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阅读分为课上老师指导下的阅读和课下个人性经常性的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让学生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可以教学生利用摘抄的方法,如在阅读中遇到好的妙语佳句、精彩片断等都摘抄下来,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融入其中,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巩固检验学生阅读教学所学的知识,如演讲、朗读、讲故事等,不但能检验学生的阅读学习,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真正的学以致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平时就养成广闻博记的习惯,积累知识。

运用阅读教学来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完成,不但能全面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也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我们要完善阅读教学,使其在素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逢大.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的尝试[J].安徽教育,198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