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医疗市场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医疗市场前景范文1
的智能养老服务。SWOT的分析。南京市
·
的《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口信息与老龄化事业发展纲要》显示,2013年至2017年,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从120多万增加到141多万,就老年人口比例而言,从18.78%增加到20.85%[1],如图1所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保障水平的提高,南京市老年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将延长,深度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图1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户籍及其比例变化(单位:%)
,由于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南京市的养老服务面临更大的压力。智能养老服务弥补了传统养老服务的不足,为当前养老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智能养老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信息交换、处理、存储、维护等方面的优势并大量挖掘,借助计算机、服务器、信息管理中心、移动终端设备等物联网,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服务[2]。
1.1优势分析
1.1.1丰富南京市养老服务内容
的传统养老服务有基本生活服务,如在南京市的膳食援助、沐浴援助、医疗援助、紧急援助、清洁援助和步行援助,但老年人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安全、优质、功能齐全的养老服务,加入现代养老技术元素可以使养老服务全方位、立体化。例如,智能养老服务可以通过智能手镯、一键通话等智能养老产品24小时监控老年人的健康和安全,收集的老年人健康数据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智能养老服务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和APP手机社交平台,老年人可以与亲友在线交流,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老年人还可以向智能养老信息平台提交其过去的职业、技能等信息。这不仅充分利用了老年人的资源,也使老年人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养老服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弥补传统养老基本生活服务的不足,而且更注重精神服务需求
1.1.2提高南京市养老服务的效率
南京市养老服务的信息沟通主要依靠线下,导致供需信息不对称,需求方很难迅速找到合适的养老机构。由于缺乏养老机构的信息来源和线下实地考察,养老服务机构容易受到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通过智能养老服务应用信息平台,可以在线展示各公司的服务内容介绍、图片、视频等用户评价。老年人或其家庭可以通过在线平台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公司,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匹配效率。同时,供应商可以通过平台获取订单信息,安排就近的服务人员提供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结合,降低信息沟通成本。例如,南京市浦口区通过虚拟养老院的建立,依托信息平台和第三方运营,加强线上数据流和线下服务落地,提供更便捷的养老服务。综上所述,服务供需双方都可以通过智能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降低各自的成本,从而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
1.2劣势分析
1.2.1投资成本高,利润难。
养老服务业的早期投资成本相对较高,无论是养老院等传统服务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或使用信息技术的智能养老服务。对于智能养老服务行业,其服务产品(如智能服装、智能家电)在远程医疗的研发(等)将消耗巨大的资金。除了早期的研发,后期的设备和软件调试、维护和编程,以及专业人才团队的建设,都将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高昂的成本使得老年人购买的服务价格昂贵。这不仅是引出了老年人的参与,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低下,难以迅速收回成本。
1.2.2缺乏产品技术标准。
智能养老服务的发展还没有形成大规模。它只是在一些领域的试点,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市场商业模式全国化,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原因是市场上政府对智能养老产品没有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导致不同地区的产品差异化,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产品不兼容,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缺乏标准化的技术标准指导将阻碍产品研发和经验总结,不利于产品优化和推广,也制约着智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1.2.3
专业服务人才短缺y智能养老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对养老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但据调查,从事养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有只有不到20%的服务人员具有专业资格,大部分养老服务人员只有初中及以下学历。这使得养老行业人才队伍整体专业素质较低,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目前社会对老年护理服务人员的要求已不再是简单的保姆式护理。社会期待的是更全面的人才。除了服务知识外,他们还应具备医疗、互联网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1.3机会分析
1.3.1养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南京市老年人口比例高,老年人口数量多,对养老产品和服务的刚性需求强,客观上促进了养老市场的发展。此外,老年人也经历了生活财富的积累。同时,他们有家庭作为物质经济的后盾,有隐性消费能力。此外,社会进步将潜移默化地改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老年人的购买力将不断提高。由此可见,中国养老服务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老年人口的数量和预期寿命将不断增长,这也表明养老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稳定性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1.3.2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
南京市政府向养老服务业释放优惠信号,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养老服务市场,包括预留养老建设用地、补贴养老服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等,这些政策积极引导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引导社会所有资源进入养老产业,说明养老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如表1所示。
1.3.3技术有助于智能养老的发展
·
的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的不断突破也有助于智能养老产业的发展。借助技术手段,为当前养老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或解决方案,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智能化服务,促进社会养老资源的高效配置。同时,科技在其他行业的应用,如金融业,也有很好的成功示范作用。借助其他地区或行业的成功应用案例,总结成功经验,避免一些错误,帮助南京市智慧养老服务业发展。
1.4威胁分析
1.4.1智能养老服务的接受度较低。根据
的主观分析,由于文化水平、社会经验和年龄等因素,老年人对智能养老服务产品的心理接受度较低,对高科技产品的排斥。客观上,一些养老科技产品确实有着复杂的使用方法,不考虑老龄化问题。甚至一些所谓的智能养老产品“玩概念”在市场上也没有真正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实际需求。这不仅无助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导致老年人对智能养老的抵制,因此他们更不愿意接受和使用智能养老服务和产品。智慧养老服务普及率低,只有少数老年人了解智慧养老相关概念,接受智慧养老服务。
1.4.2政府法律法规缺失
智能养老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法律法规尚属空白。一方面,虽然政府了有关智慧型养老的标准文件,但大多是建设性意见,没有实际约束力,主要体现在缺乏顶层统筹、资本参与、市场运作的具体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政府的监管体系并不完善。对于使用智能技术的养老服务,政府仍然关注传统养老服务可能带来的问题,没有及时补充智能养老服务的监管内容。不完善的监管体系将损害老年人和智能养老服务企业的权益,降低市场参与的积极性。
2.1改进养老服务产品核心竞争力
表1南京市利好政府政策总结(2015-2019)
在“银发潮”背景下,养老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智慧型养老企业应积极把握优惠政策,跟上时代科技的发展步伐。发挥智能养老的固有优势,注重提高对老年人的服务质量,给予精神关怀,帮助老年人实现自我价值。在产品服务层面,养老企业应充分调研养老服务市场,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研发智能养老产品,形成养老服务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开发的产品,企业应加强营销推广,提高服务质量,打造老年人信赖的养老品牌,拓展和细分智能养老服务市场。
2.2改变老年人的认知方式
老年人对新事物的认知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要让老年人接受并愿意使用智能养老服务,最大的障碍是老年人思维和认知方式的转变。在这方面,我们应该首先呼吁老年人的子女帮助他们建立求知欲和信心,帮助他们克服对高科技服务和产品的恐惧,让老年人拥有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社区在为居民服务时,可以开展老年人应用科技知识的宣传指导、培训课程等活动。第二,研究人员可以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人性化产品,让科技适应人而不是让人适应科技,让产品成为“傻瓜化”。最后,政府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公共服务提供,加强对网络安全环境的监管,改善老年人网络的生活环境。
2.3提高人才培训团队的规模和质量
针对智能养老服务行业人才匮乏的现状,需要政府、社会和高校的密切合作。各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应及时拓展与智慧养老服务业高度相关的学科,继续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积极与企业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关专业,系统实施分层人才培养,充分满足智能养老服务行业需求。政府要做好智能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落实养老服务生助学金、降低学费、设立专项奖学金、毕业生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
2.4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市场准入机制
为整个智能养老服务市场,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健全智能养老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制,明确政府、社区、企业、家庭在智慧养老服务中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政府应建立市场准入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源进入智慧养老服务行业,通过建立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利用资本力量反向推动管理规范化、效率提升,智慧养老产业的科学治理和资源配置优化,为智慧养老服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和充足的资本动力。
参考文献[
智慧医疗市场前景范文2
关键词:物联网 物联网应用 辽宁
中图分类号:F49;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035-02
物联网被称为是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同时也被许多国家列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的概念首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凯文・艾什顿在1999年提出。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5年的《互联网2005.物联网》中正式采用物联网说法。物联网(IOT)是“物物相连的智能互联网”,它包含了三层含义:(1)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2)物联网的用户端可以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3)物联网是可以进行智能控制、自动监测与自动操作的。
一、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政府对物联网的发展十分重视,2009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同志,就提出要建设信息网络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又颁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物联网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同时出台了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
“十二五”期间,共启动了28项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2013年10月又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4-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工作的通知》,财政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共同设立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对物联网研发项目的支持,已经累计安排物联网专项资金15亿元,陆续支持了500多个研发项目。
近几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综合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充分体现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地方政府出台地方规划和行动方案,加大投入力度,对企业为主体的物联网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进行扶持。建立协同推进机制,积极推广物联网应用,取得了积极成效。物联网技术已经融入到了纺织、冶金、机械、石化、制药等工业制造领域。尤其是智能交通领域的车联网以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物联网,市场前景良好,增长速度不断攀升。到2014年,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5800亿元,同比增长18.46%。
中投顾问的《“十三五”数据中国建设下物联网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构成物联网产业链中的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分别占物联网产业规模的2.7%、22.0%、33.1%、37.5%和4.7%。而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参与厂商众多,成为产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
从应用领域角度看,2015年占据我国物联网市场主要份额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家居和智慧城市。其中智能家居领域由于和日常生活高度融合而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发展最快的应用领域。智能交通中的车联网以及智能医疗领域,由于需求空间广阔、产品附加值高,在2015年获得了大量的市场投资,在2016年其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
预计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其理念也日趋成熟。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创新活跃,发展迅速,真正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被认为是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辽宁省在物联网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能力、网络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物联网产业也必将成为辽宁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加速产业信息化智慧化的核心推动力量。
二、辽宁省物联网产业应用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辽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在电网、工业自动控制,数字医疗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物联网试点和示范项目,并且取得了初步进展。
例如,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基于物联网的绿色通信机房,为维护人员提供机房实时能耗水平并提供能耗优化建议,降低了故障发生概率与整体能耗,体现了物联网的智慧应用的优点。通过部署统一标准的各类感知装置,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环境数据,并且遵循统一信息模型和通信规约,系统统一对感知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加工。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自2015年起开展了国家电网公司物联网示范应用建设的试点工作,其建设内容涵盖了变电、配电、机房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改造。特别是该公司的信息通信工作部以智能电网建设为契机,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电网,未来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智慧医疗市场前景范文3
这些从前仅存在于科幻世界的梦想,如今正被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向现实:医疗领域中的医用机器人,已经在运送物品、移动病人、临床诊疗和手术、康复护理和医用教学等方面一显身手,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日趋智能化、精准化
近年来,医用机器人已经发展成为先进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性学术方向,大大促进医疗,尤其是外科手术的微创化和智能化发展。医疗机器人北京市工程实验室主任张送根博士介绍说:“智能型手术及医疗机器人,有广泛的感觉系统、智能和模拟装置,涉及医学成像、图像分析、机器人、运动分析及虚拟现实等多个学科的最新成果,能够全面扩展人类能力极限,提高医生的手术及诊疗技能,辅助医生进行手术规划、仿真、操作等过程。”例如,可减少手术差错率,提高微创手术精准度,避免病人感染,降低辐射危害,增强抗疲劳能力等。医用机器人既提高手术及诊疗质量,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康复周期,降低医疗成本,成为未来医疗领域的研发必然趋势。
医生受制于人体生理结构,在操作精度、稳定性、抗疲劳能力和抗辐射能力等方面有很大局限,而这些正是机器人的优势所在。与其他机器人相比,医疗机器人还具有独特优势:在医院、街道、家庭等多种环境下工作,决定了医疗机器人具有移动性与导航、识别与规避能力,还有智能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并在需要人工控制的情况下,具备远程控制能力;医疗机器人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都以易消毒和灭菌为前提,安全可靠且无辐射;以人作为操作对象的医疗机器人,要具有对状况变化的适应性,对作业的柔软性以及对人体和精神的适应性等;医疗机器人之间及医疗机器人和医疗器械之间具有或预留通用的对接接口,如人机交互接口等。
伴随科技进一步发展,医疗机器人还会更加智能化和精准化。有科学家甚至大胆预测,“到2100年,日常生活中将充满各种智能机器人,我们将同机器人紧密联系”。这让人振奋,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受制造费用昂贵等限制,机器人的智能化之路还很漫长。
治疗领域越发广泛
自从20多年前首台医疗机器人问世,如今,几乎在医学各个领域,都能看到医疗机器人的活跃身影。功能各异的医疗机器人正在改变传统医疗模式,迅速提升病人的生命质量。
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陈安民教授介绍,医疗机器人从功能上可分为5种类型:一是辅助内窥镜操作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够按照医生的控制指令,操作内窥镜的移动和定位。二是辅助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它一般具有先进的成像设备、一个控制台和多只电子机械手,手术医生只要坐在控制台前,观察高清晰度的三维图像,操纵仪器的手柄,机器人就会实时完成手术。三是远程操作外科手术机器人:由于配备了专门的通信网络传输数据收发系统,这种机器人可以完成远程手术。四是虚拟手术机器人:这一机器人将扫描的图像资料进行三维分析后,在电脑上重建为人体或人体器官,医生便可以在虚拟图像上进行手术训练。制定手术计划。五是微型机器人:主要包括智能药丸、智能影像胶囊和纳米机器人。智能药丸机器人能够按照预定程序释放药物并反馈信息;智能影像胶囊能辅助内窥镜或影像检查;正在研制开发的纳米微型机器人,还可以钻入人体,甚至在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里,完成靶向治疗任务。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外科手术机器人和智能影像胶囊。“外科手术机器人动作精细、失误率低,可以避免医生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大大减少患者感染危险,并能够大幅降低放射线对患者和医生的双重影响。”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员杨国忠介绍说。智能影像胶囊同样声誉广泛。这项于上世纪90年代就获得通过的专利技术,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痛苦、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等多重优点。患者只需服下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智能胶囊,就能接受消化道系统检查,甚至接受机器人体内定点给药,可以作为消化道疾病诊疗的首选方法。
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医疗机器人显著推动了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令人期待。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瑞士、以色列、韩国以及新加坡等国的学术机构和公司,均设立了与医疗机器人相关的研究机构,开发出多种系统原型,部分已经形成商业化产品。
首部商业化手术机器人于1994年在美国推出。目前,由医生操纵台、机械手和内镜装置三大部分组成的美国“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最为畅销,截至2011年初,全球共计售出1700多台。此类手术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普外科,还能完成脑神经外科、心脏修复、人工关节置换和整形外科等多领域手术,但上千万元的设备价格,仍是医疗机器人产业亟待突破的瓶颈之一。
我国的手术与医疗机器人研究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却很快。据张送根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1997年至2007年先后自主开发了5代脑外科机器人系统。2002年,又研发出国内第一台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并于2011年获得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该产品目前已经成功进入市场。生产商也成为全球第五家获得医疗机器人注册许可证的公司,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性价比高、发展前景广阔。
2003年,南开大学研制出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可实现克隆研究中的转基因注射、染色体切割、细胞融合与分离等操作。2005年,天津大学研制出显微外科手术机器人,能实现显微镜下1毫米动脉血管的吻合手术操作。
智慧医疗市场前景范文4
由此可见,接下来东软将向新业务、新技术发力,帮助自身和客户推动传统模式向互联网化全面转型。商业环境等客观因素是东软改变的一方面,而来自其内部的变革原动力正在将东软推向新的台阶。
企业互联网转型
谈到未来东软整体战略目标时刘积仁表示,东软将全面推进BBC战略。在传统业务方面,东软将通过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为客户提供由传统模式向互联网化转型的全面解决方案,帮助客户互联网化转型。在新业务、新技术方面,东软将全面发力,在大健康、车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形成合力,以新的商业模式和融合创新推动变革。
从B2B到B2B2C的转变,是东软互联网思维模式转变的第一步,也是企业竞争力重构的重要部分。过去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方案只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即可,而今,新的环境让东软懂客户的同时,还要懂客户的“客户”。“互联网在改变我们传统客户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刘积仁说:“过去我们按照客户的需求构成一种解决方案,现在我们在思考创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能够把软件以外的资源通过互联网整合起来提供给客户,为客户创造在互联网时代的价值。”
确实,如今企业运营更强调直接面向客户,帮助企业获得第一手的客户反馈,加速产品创新,从而提供更好的客户体验,贯通业务过程、上下游协作。基于此,近日东软了升级版SaCa和UniEAP产品――SaCa v2和UniEAP v4,推出全新企业互联网应用支撑平台产品。为了更好地帮助客户采用SaCa和UniEAP构建企业互联网应用,东软还开发了面向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组合应用参考架构,能够快速构建智慧民生服务、互动媒体服务、物联网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以及开发与动态管理云应用服务。据介绍,该平台已经在政府、医疗、制造、电信、能源、教育、金融、交通等领域拥有近2500家客户,服务于近10亿用户。
除了从B2B公司向BBC公司的转变,以及新技术的升级以外,面对互联网转型,东软还进行了新业务布局和商业模式的设计。盈利模式从人力资源驱动转为IP与知识资产驱动,形成了全球一体化市场和文化的融合;以客户为中心,加快组织与运营的变革,以提升综合竞争力。这其中,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是所有业务的元素。
“我们会调整我们的组织,使我们的服务看似是企业的一个IT部门,也是让其客户满意的一个贡献者。”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首席知识官张霞说:“人们对于更简单、更便捷、更便宜地获得服务的需求,正在推动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商业模式不断被重新想象,由企业驱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创新机遇
“当我们想用互联网的思维颠覆我们很多传统东西的时候,我们也认识到互联网并不可能颠覆所有的事情,所以我们就选择融合创新,与客户和合作伙伴共同形成合力。”刘积仁说。
在新经济环境下,东软依然有很多新的发展机会,其中包括:医疗、教育等新需求中的机会;客户在创新运行效率,新商业模式的机会;政府对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机会;在互联网环境下新商业模式的机会;传统业务向云与大数据应用方面的机会。
以医疗行业举例。数据显示,未来6年,中国健康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老年人市场消费规模至少有1万亿元。可见市场前景之大。而东软在公共卫生医疗管理平台领域也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其中社保服务占据中国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现在在其“大健康”策略的推动下,正在逐步构建一个完整的医疗体系管理云生态。
目前在智慧海南建设中,熙康健康一体机覆盖到全省的2400个村,为800万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而在无锡、佛山、南京、沈阳和郑州等地,东软提供的产业模式已经开始走进社区和居家健康管理形态之中。东软接下来的目标就是通过云生态,把服务从医院扩展到社区,把服务送到家,就像逛淘宝一样,提供24小时持续服务,使资源充分利用。
此外,中国的工业发展一直在持续创新。就汽车制造而言,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虽然这个领域中国不是绝对的领导者,但是未来绝对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让车与车、车与人能够互通互联这只是车联网的基本使命,而东软正在做的就是让汽车能够更加智能。据了解,东软现在有2000多名软件工程师专门面向这个领域开发研究。刘积仁认为,制造业的发展更需要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而东软正是积累了十多年的经验正在努力去实践。这也是东软全球化的重要部分之一。
智慧医疗市场前景范文5
科博会开幕热点多
在本届展会上,国家863计划的近百项成果、载人航天和航天科技应用成果、国家重大专项的创新成果和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以及数十个国家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最新科研成果将首次在亮相。首次亮相科博会的航天科技专题展,展示了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方面的50余项顶尖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全球北斗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以及运载火箭、应用卫星等;核工业集团、兵器工业集团等军工央企展出了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行业领先技术成果;由国家海洋局主办的“海洋科技展”集中展示了“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发展成就,包括“863”计划、“908”专项海洋领域的项目成果和“十二五”海洋科研与海洋经济发展方向,新一代海洋观测探测技术和海洋工程装备,展现新时期海洋经济区发展面貌;相隔10年后,第16届科博会重新开启“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展区”,这一展区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在内的20多家高校院所集中展示、推介了120多项最新科研成果。这些展位的出现,体现了我国科技发展“政产学研用”相融合的大趋势。
除这些展位吸引了参展者的关注外,3D打印、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车联网等新成果的展出为企业凝聚了颇高的人气。以3D打印为例,在本届科博会上,多家公司不约而同地将3D打印机作为主打产品,在第一、第五展馆,都能看到3D打印机的工作实况。记者看到,3D打印机在观众们的注视下进行打印。随着喷头的移动,耗材在平台上不断积累,逐渐展现出一个网格状笔筒的外形。在周围的展台上,3D打印机制成的机械结构、建筑模型、人物肖像等成品也成了观众瞩目的焦点。
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如何“逛科博”也被注入了科技元素。与腾讯SOSO街景地图合作,同样的技术被运用到了科博会上。点击进入展览馆的大门,观众可以点击“前后左右”的任意方向选择将要看到的图景,而挪动的间距也将以单位米来计算。随意拖动鼠标,通过3600的图片展示,市民可以用电脑或手机逛科博。
展智慧成果 建生态家园
据不完全统计,科博会期间,共签署科技产业基地建设、技术合作和贸易等项目123个,协议总金额860.23亿元人民币。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签约项目62个,占项目总数的50%以上。
国家科学技术获奖项目展区,一种无害化终极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制造环保再生煤配套发电循环经济的技术引来众多专家和企业的驻流;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技术展区,一大批自主创新的节能减排技术与产品贴近企业应用,显示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路灯节电器节电率达35%~50%,直接并网变速恒频发电机可广泛应用于风力、水力、潮汐、太阳能等变速发电系统,堪称电机制造技术的一次飞跃;中关村自主创新成果展专门设立的“生态家园”展区,集聚了新能源、大气治理、水处理、生态修复等新技术成果;北汽集团张扬人文科技理念,推出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展示了创新实力和为改善大气环境、降低PM2 5做出的积极贡献。可以说,这批企业在展现生态家园建设的新成果的同时,彰显科技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诉求。
科博会的13场专题推介会和8个论坛,聚焦“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低碳、环保、节能构成其核心内涵。推介会上首次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3)》,总结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动向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策略,对我国大范围雾霾等极端气候与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智慧城市:中国科技新航向
技术融合催生的一批新产业、新成果,使参会者看到城市生活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革命性变化,智慧北京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成果展呈现了智慧生活的全新图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信息化正在进入政府、企业管理和百姓生活。智能技术、移动互联、3D打印等互为关联、互为加强,形成了有机的庞大体系。智能家居养老、远程医疗监护平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多个展区展出。智能制造向更高更新发展,形态各异的服务机器人在本届科博会出尽风头,从模特、导游到厨师、裁缝,各行各业的机器人应有尽有。骨科导航机器人,拥有多项医疗机器人核心专利,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智慧医疗市场前景范文6
【关键词】 青海中草药;研发思路
据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黄汉儒教授介绍,全球每隔三年就会产生1个耐药性更强的病毒,以目前美国的药物开发水平,平均从一万多种化合物中才能筛选一个新药,而且投入资金多达五亿美元,花费十年时间才能产生一个新药,从时间上根本应付不了新病毒,对付精神病老年病等慢性病,化学药几乎束手无策,而且在杀死病毒的同时,也极可能损害正常细胞,其毒副作用令人头疼。中药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有沉淀的文化底蕴,他以协调平衡为治疗机理,对不少慢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毒副作用较小。因为中药的独特药理作用,现代医药为中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药已经迎来了大好发展的机遇。⑴
1 国际天然药物应用现状
全球约有80%的人以天然药物作为基本医疗保健,国际植物药增长速度高于医药产品平均速度,西方发达国家植物药市场的年增长率达20%以上。1996年全世界天然药物市场销售总额高达160亿美元,2000年跃升到430亿美元。印度EXIM银行最近发表的报告认为全球天然药物每年的贸易额达600亿美元,指出天然药物的原料供应上主要为中国、印度、巴西。世界银行的报告则认为2000年世界天然药物产业约800亿美元,到2008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据Freedonia Group公司估计天然药物的市场需求将按每年13%的速度增长,天然药物的市场份额将从目前的全球医药市场的1/7增长到1/6~1/4。⑵
目前全世界已有174个国家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中医药在美国和欧洲正逐步被接受。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医学学术机构和大型的化学企业巨头,直接把研究对象瞄准了植物药,且加大了对植物药研究的投入力度。
2 国内影响和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因素
在国际天然药物巨大的利润空间里面,中国的天然药物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而且大部分是初加工和原材料。在国内,2004年医药市场近500亿元产值的中药仅占整个医药产业产值的18%的市场份额。影响和制约中医药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2.1 市场开发严重不足.目前约占人口总数60%的农民及低收入群体, 消费仅占中药产品的5%。因农村医药市场监督不到位,用药质量没有保证,农民对用药失去信心,增加了医药产品在农村市场的推广难度。
2.2 中药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新品研发周期长,投资多,风险大,许多企业研发实力极其薄弱,他们仅跟踪市场上销量较好的品种进行低水平仿制,结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形成销售困难。
2.3 基础研究薄弱。近年来,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工程,对医药产业投资不少,但在基础理论研究不多,在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界定,中药材有效部位筛选毒理研究等方面投入不足尤为突出,在基础研究方面能力十分薄弱。⑶
目前在世界排名前25位的制药公司已有20家进入中国,辉瑞、葛兰素史克、默沙东等名声显赫的企业纷纷投巨资在天然物研发领域展开合作。
3 对青海省中草药产业的分析思考
1986年全国中草药的普查表明,青海中草药资源蕴藏丰富,共有1619种,其中药用植物科1352种,药用动物75科196种,药用矿物12类71种。其品种大部分是野生的,极少部分为栽培。⑷
由于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日月山以东逐渐向黄土高原过渡,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形成日照时间长、光质好、昼夜温差大,药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强烈,由太阳能转化的化学储藏能(干物质)不易散失,加上生长在天然的生态环境中,因而药材一般质地优良,干物质积累多,无污染,药效独特,品等上乘。根据化学分析,有效成分含量高,并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如冬虫夏草、麝香、鹿茸、牛黄、柴达木人工培植的枸杞等。⑸
然而,在明显的自然资源优势下,我省中草药研究开发以及中草药市场的开发却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落后状态,这与我省的科研力量、资金积累、生产销售理念等息息相关。
面对中药在国内国外市场的巨大利润,依托青海丰富的中药资源,青海省政府已把发展植物药列为优势产业,大力扶持。
鉴于这种情况,我省企业应充分利用我们现有的科技力量,借鉴外省和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研究思路以及它们的科学经营理念,青海的中药产业的前途是光明和充满希望的。我对青海省中草药研究开况有以下几点思考。
1)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思路一定是死路。我省目前有十几家小型中草药企业,但经过几年的运作,已都举步维艰,勉强度日。这与企业对其自身的发展研究的少,对企业向何处去,能走多远没有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有关。因此一个企业必须要有明确的思路,量力而行。
2)品中决定发展,产品带动企业。GMP认证后,我省的小型企业陷入固定资产投入过大,没有新的、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形成生产力过剩的情况。目前不仅是我省就是全国普遍存在的跟风现象严重,为了眼前的利益,搞“短、平、快、老、普”的产品,仿制,缺乏二次开发的能力。缺乏核心竞争能力,结果大家一哄而上,造成产品泛滥,陷入资金投入而收不回的困境。
产品、市场、执行,其中第一位的就是产品,而产品的核心就是研发。企业在研发战略上,应当满足目前生产或生存需求的同时,及早开发中长线项目,短:中:长的最合适比例为10:3:1,使产品形成梯队。
3)有理念、有敬业精神的人才。新产品的研制,科学理念的管理,智慧型的销售都需要有专业知识的,能多思多虑的,敢为人先的有敬业精神的人来完成。
4)产品类型的定位。世上疾病种类繁多,治疗疾病的药物种类更多,对于企业来说应立足于某一面某一点,作强作精,如青海制药厂就立足于麻醉性镇痛药,效益可观。
5)科学的营销。拼设备,拼价格已不是今天的竞争手段,靠中专生、高中生去跑市场,让市场来接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是不可想象的,学术推广,知识营销是智慧加专业的诠释。
6)合作共赢。我们的企业家要舍去“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旧观念,应互借优势,互惠互利。如你有GMP的厂房,我有市场前景好的新药,它有GSP的销售网络,不妨合作共赢。
7)市场定位。我省是一个农牧业大省,我国是农业大国,70%-80%的人生活在农村,他们购买力低、知识层面低,而中草药正好有价格低,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的优势,在农村医药市场的销售刚刚起步,竞争还很弱,我省的医药企业应注重农村药品品种的开发。
总之,我省的医药企业如想分享药用植物这个利润丰厚的蛋糕,就要立足本省,本企业,借助先进的管理理念,营销方法,技术力量,严把产品质量,在所选择的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黄绍斌.民族药步入投资黄金期.世界医药,2005,2:65-66.
[2]李磊,裴天才.国际天然药物应用现状分析.世界医药,2005,2:34.36.
[3]李磊.影响和制约中医药快速发展的关键要素等.世界医药,2005,3: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