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

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反思;方法创新;专业素质

1.新课程合理的教学反思要看是否关注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要适应课改要求,教师应在手段多样性、过程自主性、目标发展性、形式新颖性前提下,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以“34个省级行政区”(《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该片段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从教学方法创新角度出发,教师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 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启发]简要地介绍拼图游戏的操作方法及竞赛规则。

[学生活动] 学生出于好奇,跃跃欲试地进入竞赛活动状态中:

第一轮:可以看课本(《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页“1.7中国政区图” ),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一、位于东北的3个省;二、位于北部边疆的1个自治区;三、位于黄河中下游的6个省、直辖市;四、位于长江中下游的7个省、直辖市;五、位于南部沿海的7个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六、位于西南的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七、位于西北的5个省、自治区。)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第二轮:不可以看课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第三轮:正式开始竞赛,不可以看课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教师点评] 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成绩居前六名者,可以获得奖品(注:“中国政区拼图”竞赛游戏,在学生完成拼图时电脑可以自动记时)。

2.合理的教学反思要看能否处理好抓双基教学与引导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必然存在着优化过程。一方面教师应通过精心挑选教育内容,严格设计教学方案,抓好双基教学;另一方面应当明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某项知识技能不是终极目标要求,关键要看他们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能否在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整合中诱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地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下列变化过程入手展开探究活动:①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小,表示的内容也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大,表示的内容也越简略。②若需要一张内容详细武夷山市地图,则需要用大比例尺;反之,则需要用小比例尺;③师生共同走出教室,带着皮尺实地测量学校篮球场的长和宽,记录数据后回教室进行交流与讨论,具体过程如下:

[教师]请大家按1:200、1:100或1:50的比例尺将篮球场画在练习本上(部分学生画在黑板上);

[学生]学生根据比例尺计算、画地图(教师适时地引导);

[教师]请大家讨论,同一篮球场为什么有的同学画得比较大,而有的同学却画得比较小呢?从中能否得出一些规律?

[学生1]比例尺越大,画的图上距离就越长,反之就越短。

[学生2]我们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比例尺,从而画出所需要的地图。

[学生3]……;

教师点拨探究思路后,设计探究方案、制作武夷山市地图、做地图制作资料分析、归纳总结等都让学生自主去尝试。这样一堂课中,由于涉及直观性较强的数学概念加上学生实践的体验,所以研究性学习过程始终情趣盎然。分析表明学生探究结果与预计有偏差,其知识掌握也有疏落,但在这种类似科研的情境中,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收集、分析和判断,提高了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3.合理的教学反思要关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互关系问题

新课标阐明,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直接经验,密切联系他们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其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最终使学生智力和能力得以形成。在初中阶段,以低起点小坡度激励学生参与多元性课外实践活动,是稳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当使知识技能学习掌握的各环节在功能维度、要求维度、实践维度中找到相应位置。组织“收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资料”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3节水资源)课外活动时,教师以“水污染危害大”为题,组织学生对家乡水污染危害程度进行考察。教师设计具有深入思考价值的问题,提供了必要背景知识,并建议学生上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活动中教师适时让学生提出自学或联想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性地引导、点拨,让实践活动沿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发展这一链接顺利开展下去。课后分析可以看出,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是相互促进的,成功的课外实践活动能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把生活问题转化成学科问题分析判断并得出处理意见的能力,是否把实践能力培养,放在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这个大氛围中进行,这是亟待引起的问题。实践表明,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具备两成涵义:“活”包涵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学习活动的生成性,“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眼、动口、动脑和动手过程。“活”与“动”被激活与否,是教学反思时应当把握的一个尺度。

4.合理的教学反思源自合理的评价机制

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心理素质;实证研究;大学生;素质测评;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087-07

我国心理素质教育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逐渐受到学者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的内涵和结构、量表及测评、心理素质的提升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一、国内心理素质研究内容概述

心理素质是个体内在素质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是个体全面发展、受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归宿[1]。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开展研究是高校实施健全人格、培养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回顾

王滔等在2007年对1986年-2005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文献做过统计[2]77。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心理素质为篇名检索词,在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主要文献源,对2006年-2013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385篇期刊文章,硕博士学位论文23篇,如表1所示:

从查阅文献的总体情况来看,反映出三个特点: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05年,之后文献的研究逐渐下降。2001-2005年刚好是国家在2002年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的关注极具上升,对心理素质的探讨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二是2006-2013年10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量急剧下降。对照这一时期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心理素质的提法见解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认可”[3-4],这势必影响了在心理素质含义及理论基础之上的后续研究。三是1996年-2005年的研究偏重理论,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发展特征及心理素质训练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2]80。但是,从2006-2013年10月前文献研究的内容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增多,理论研究则数量减少。表明研究者注重对心理素质的实践应用研究,这是不断修正心理素质内涵、全面解读心理素质的必然阶段。

(二)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

“心理素质”是在“素质”概念基本上提出的,国内研究者对素质提出以下观点:一是从生物特征的角度来解释心理素质。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5]二是本性论,从人的本质、本性看待素质,认为素质是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6]。三是素养论,认为素质和素养是同义,是指人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一种基本品质。这种基本品质结构包含先天和后天,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受身心特性长期影响等特点[7]。四是认为素质是一种内在品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是有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8]143。研究者对素质提出的不同看法,影响了对心理素质涵义的不同见解。

随着研究深入,对素质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素质是人所特有的最基本的特征;素质具有稳定的和内在的特性;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的影响,也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共识既是学者们研究心理素质的起点,也是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对心理素质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在一起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9]第二种观点认为“自我意识发展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心理素质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有积极价值导向的多种因素组成的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10]33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态和心因方面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1]第四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人格和个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12]第五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立体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13]第六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影响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心理品质,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14]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尽管对心理素质提法差异较大,却也异中有同,都认同心理素质具有整体性,心理素质是多因素综合,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后天的教育可以影响和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素质具有基本性,心理素质是内在潜质、外在适宜刺激条件可以促进心理素质的内化和固定;心理素质具有差异性,心理素质体现的是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这些对心理素质内涵达成的共识,为心理素质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通过实证研究,不断完善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等理论,同时不断补充、完善研究方法,提高心理素质研究的有效性。

(三)心理素质内涵结构体系的构建

研究者们在心理素质理论认同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心理素质结构、元素和体系提出不同解释观点。钱含芬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身心潜能素质三个系统构成,具有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10]34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结构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15]。肖汉仕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水平或质量的综合表现,包含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燕国材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主要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16]。李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心理能力和质量,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形成的,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17]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的重要构成内容,是由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8]144沈德立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素质、自我的结构、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性格、认知风格、情绪调控能力和应对风格”[18]等元素。

将大学生作为研究群体,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观点主要有:第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共同影响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19];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由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再生素质六种素质构成[20];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适应性三个维度构成[21];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基础性心理素质、实践性心理素质和综合性心理素质三个层面[22];第五,大学生心理素质由性格特征素质、认知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自我意识七个因素构成[23];第六,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四个维度[24]。尽管各学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内涵结构提出不同观点,但在两个方面见解一致,即基本赞成心理素质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或心理特性;大多数学者是基本认同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能力、个性特征、环境适应的观点。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体系、方法和量表

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问卷或量表的研究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有四种观点:

第一,测评工具是依据大学生心理素质分为性格特质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和自我意识6个维度分别编制出6个分量表组成一个大学生心理素质总量表。研究表明,6个分量表和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内容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但是分量表间的独立性仍需进一步讨论[23]。

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测评研究,在根据开放式资料收集分析所收集的问卷项目基础上,草拟编制出45个项目的量表进行预测,对45个项目因子进行探索性分析,最终确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4个实证维度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但是问卷的后期验证和修订没有继续进行[24]。

第三,测评研究是王滔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在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理论基础上,对编制问卷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分量表和总量表的信度较好,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8之间,稳定性系数在0.65-0.81之间,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和结构效度。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证上继续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题量;另外,需要建立地区性或全国常模[25]。

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是梁宝勇提出的,可将心理素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认知能力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认知能力以智力为标志,而心理健康素质则由人格特质组成,并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分为人际交往素质、自我心理素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素质、性格素质以及认知和应对风格7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从人格、应激、适应、症状4个方面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但测评题量大、容量多,操作起来比较耗时,且没有系统分析四个分量表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功能,后期的实证研究基本没有[4]。

在上述大学生心理测评研究中, 王滔、张大均等研究在后期的研究中围绕所提出心理素质结构和测评体系,相继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趋向

从获取的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逐渐从理论的研究向实证和应用发展。同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对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和测评更科学,如在概念上,将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区分开;在测评工具上,对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数据检验、将测评心理素质的问卷量表和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区分开,采用多样有效的心理素质研究方法。这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发展趋向,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心理素质研究从理论转向实证

素质拓展训练的引入将心理素质的研究扩展到了操作层面,通过训练提高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心理素质的水平具有应用意义。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自信心、与他人沟通能力、团队领导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未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学生[26]。采用互动式心理训练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心理素质水平,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而且可以缓解和改善大学生的消极情绪[27] 。合理利用学校资源,采用专门设计的心理项目,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认识自身的潜质,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改善人际关系[28-29]。

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有的研究者选取课程形式来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当然,这些论文所提及的心理素质概念是宽泛的,没有依据某一心理素质理论取向,甚至将心理素质概念和心理健康等同在一起。这些研究通过跆拳道课程明显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30]、全面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明显降低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31]、团体辅导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困扰、发挥个人潜能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2]、体验式心理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33]、健美操课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取得理想效果,在自信心、表现力、锻炼自觉性、情绪控制力上有显著增强[34]。这些课程都是对心理素质的实践,从应用层面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作补充。

(二)在量表使用中不断修正心理素质维度和结构

对国内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测量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也已成型,国外引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工具,如16PF,90-SCL、UPI等;第二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并通过实证研究的,如西南大学张大均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清华大学樊富珉编制的“跨世纪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调查问卷”、郑希符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等;第三种是对心理素质没有科学的界定,自行编制没有通过实证研究的问卷。通过文献查阅,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查,采用的工具主要集中在第二种类型上,但同时表现出在理论依据基础上编制出的心理素质量表后,通过的实证研究较少,在对提出的测量问卷在测量维度、测量时间缺乏不断修正。

以不同区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为例可以看到大学心理素质差异。在区域上,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有:对北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优于全国大学生[35],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在自我观和职业观上表现较为合理,在行为表现也呈现积极态势[36];河南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较好,但一部分比例学生心理素质欠佳[37];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依赖性、抗挫折、人际关系等方面亟需关注和提高[38],安微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容乐观[39]。在上述文献中,使用不同的测评工具得出不同的测评结果,而且采用的理论依据和测评工具都不尽相同。这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重要缺失,在研究中尽快形成一套被认同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体系是所有研究的基础,否则很难形成完整体系。

(三)在区分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研究

提到心理素质,不可避免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我国近年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词汇。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逐渐增长,但迄今为之,没有形成共识[40]。查阅一些文献,看到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二者概念混在一起,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提出心理素质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弄清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41]。有的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指标来测查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指标测查心理健康。这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因此,有的学者提出“对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41]。系统分析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澄清二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的测量工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的深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42]

四、研究启示

(一)在实证研究中加大实践性和应用性

在不同群体不同性别的实证研究中,不断验证心理素质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心理训练等方式验证理论结构的合理性。有研究对理工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心理素质中认知特性的非实践性成分和个性的动力特征[43]。笔者也对此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也同样证实了心理训练对心理素质的促进。对心理素质的训练途径和方法既是对理论的验证也是将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从实践层次来讲,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是心理素质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启示。

(二)构建心理素质的本土化理论模型

心理素质是本土化概念,它的提出将促进中国心理健康乃至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本土化趋势。我国的心理素质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大学生心理素质3×3+1的网状培养模式,以推动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机制[44],但作为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大背景下,心理素质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理论研究滞后,热衷于对国外的心理健康理论、标准、技术、工具等进行转述、验证或照搬,而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国民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论模型的研究较少[45]。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中国发展现状、国民心态,构建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加强跨文化心理研究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集体主义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群体心理素质结构具有差异性。在进行心理测评研究时,要兼顾民族、区域、群体的差异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通过CNKI数字图书馆昆明理工大学镜像分站的文献检索,只有少量文章涉及到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特点,分别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广东少数民族、大理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做研究[46-48],并且这里的少数民族只是区域化中的少数民族总称,不是特指某一少数民族,对某一少数民族心理素质的研究文献非常匮乏,如对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发现,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明显低于汉族大学生的个性品质[49]。这就是跨文化的差异,差异的背后是研究者构建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体系的起点。

(四)加大对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因素的探讨

对影响心理素质因素研究,传统是从客观和主观因素上进行探讨,但随着内涵、理论构建的研究深入,可借鉴现代心理学理论的观点来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以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理论为例,他将心理素质划分为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三个维度,从社会认知理论、动力学理论、行为理论中可以看出有很多可以影响这三个维度的因素,如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榜样学习、压力管理等。这些影响因素其实可作为深入了解心理素质的内涵和构成的重要原因,也可更好地修正和完善心理素质理论,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2]王滔,张大均,陈建文.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20年回顾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4):76-83.

[3]刘金平.心理素质的本质和结构新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4):115-117.

[4]梁宝勇.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基本概念、理论与编制构思[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4):241-247.

[5]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50.

[6]燕国材.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1996(4):11-15.

[7]赵洪海.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56.

[8]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行为与研究,2003,1(2):143-146.

[9]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226.

[10]钱含芬.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成就相关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33-37.

[11]肖汉仕.心理素质机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9(4):26-28.

[12]刘晓陵,金瑜,林云祖.中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J].上海教育科研,1998(2):24-28.

[13]王极盛.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21-25.

[14]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56-62.

[15]刘华山.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2-53.

[16]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3):71-75.

[17]李虹.素质、心理素质与素质教育[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92-596.

[18]沈德立,马慧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67-571.

[19]周冶金.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30-34.

[20]许燕.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9(10):36-41.

[21]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13-44.

[22]张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4):43-45.

[23]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22-25.

[24]刘亚菲.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与测评[D].天津:天津大学,2009:23-26.

[25]孙璞,苏荣海,王振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108-110.

[26]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27]王滨. 互动式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26(1):61-65.

[28]孙利红.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415-417.

[29]关静红.拓展训练队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践研究[J].实践与探索,2011(23):311-312.

[30]边文红,张建春.跆拳道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3(2):54-55.

[31]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4-117.

[32]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55-458.

[33]胡义秋,詹林,朱翠英.体验式心理学课堂教学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4):70-71.

[34]赵湘.健美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8,12(7):82-84.

[35]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6-32.

[36]宁维卫,赵慧.西部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03-107.

[37]赵国祥,申淑丽.河南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276-277.

[38]李晴,边贵.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科技,2010,9:22-24

[39]盛红宇.安徽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17(1):88-93.

[40]姚本先,何玉梅.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123-124.

[4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42]张海钟,糟艳丽,陈小平.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中国本土的概念、标准、测评[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46.

[43]吴沙,李振山,杨迎潮,易远淑,等.理工院校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证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868-870.

[44]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45]王鑫强, 张大均. 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DH和DFM的超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6):67-76.

[46]郭怡梅.云南少数民族师范类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以大理学院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7,6(7):59-63.

[47]新疆财经学院课题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3):73-76.

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3

一、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学研究认为,素质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客观基础。人的发展是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这样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一阶段新质的出现,都作为下个阶段的基础而促成其在新的水平上生长,人的可教育性就是在不断提高基础水平的嬗变中体现出来的。因此,素质是一个人身心处在发展中的“基础条件”。个体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生理、心理两大基本要素,无论是古希腊时期的“身心既美且善”,还是现代社会提出的“个体和谐发展”,无一不认为个体素质结构包含身心两个基本方面。心理方面主要指受教育者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其外显形式表现为受教育者在智、德、美等几方面的发展。为了使受教育者在身心两大素质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教育者则有必要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就为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心理素质是指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个体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既包括智力因素又包括非智力因素,是先天的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影响的结合物。而心理素质教育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使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全面发展个性的过程,它是指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各种优秀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同时预防各种异常心理和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而以提高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的心理素质教育则无疑是促进受教育者迅速而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从这个角度讲,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人类自身的行为活动不外乎是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两个方面,生理活动的外显形式是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体育来求得发展;心理活动是内隐的,它可以直接表现为人的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现象,也可以通过道德行为、智慧行为、审美行为及劳动行为等外显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都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途径。由此不难看出,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归根到底都是心理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发展既可以通过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得以实现,也可以通过对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直接训练来完成,后者往往更直接、更有效。因此,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最直接的方法。

二、当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指导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是指导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基本指针,它既是对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规律概括和经验总结,也是对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对于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整体性原则

心理素质教育的整体性原则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训练对象的全体性,亦即指心理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学生整体,把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二是指要把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注意各种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注重知、情、意、行与个性的协同发展,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发展和全面提高;三是将心理素质教育与其它形式的素质教育协调一致,使其共同发展、互相促进。

因为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为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打基础,而要提高全民素质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作为新一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同时,素质不仅表现为个体素质,也表现为群体素质。因此,学生群体的精神风貌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对象。

心理素质教育还应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合理的素质结构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构成素质结构的诸因素是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从素质功能的整体效应来看,任何一个人的素质水平都是各个要素的综合性表现,既要重视素质自身的整体性,也要考虑构成整体素质教育的各个因素,使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就是在整个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都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的素质形成过程就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不断内化的过程,不通过学生主体内部积极性的调动,这个“内化”就不可能实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强调“内因”,因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都不能不受原有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强调学生的主体,并不是要贬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但是,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学校中的一切教育因素和教育要求,都是外部的客观的东西。这些外部影响,只有通过主体的积极因素“吸收”,才能转化为主体的内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学生是心理发展的主体,离开这一主体将使心理素质教育无的放矢,也会使教师的种种努力事倍功半。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到心理素质教育效能的高低是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转移的,从而不仅充分调动起教师的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学会通过不断重复、参与各种训练等方式来自我培养、自我优化各种心理素质。

(三)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人的心理素质结构不断分化和发展的真正动力。心理素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时,也重视其实践活动领域的扩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心理素质教育应着重教给学生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教育的目的。

心理素质的水映着人的能力结构体系的特点,而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运用而形成的。因此,心理素质教育不能简单停留在心理知识的传授上,应更多地让学生在各种模拟的情境中活动,通过讨论练习、亲身体验、自我探索、自控训练等方式,扩大学生主动加入和参与的程度,使其在实践中提高心理素质。(四)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的“材”,是指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而因材施教就是承认差异、重视差异,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区别对待、有的放矢,使每个学生按照不同条件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同其它教育一样,心理素质教育也必须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特点因材施教。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年龄差异,二是学生的性格差异,三是学生的兴趣差异,四是学习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为一般认识能力的差异,即在注意、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上,不同学生表现有不同特点;同时还表现为能力发展水平和表现早晚的差异,发展水平有超常、中常和低常之分,表现则有聪颖早慧、大器晚成之别。了解了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因材施教,使心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三、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运作模式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要使其正常、高速地运转起来,既要有思想认识上的准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予以保证。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各有其功能与特点,但从大的方面来看,主要包括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大方面。

(一)集体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化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中的班集体既是提高教学效果、增进教学效能的最有效方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机会,使其在这个集体中日益发展、成熟起来。在班集体中,可以使学生获得社会生活经验,学会正确处理同学关系,满足其归属、活动、自我发展的需要,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集体教育的方式主要有:

1.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化。就像体育要上体育课、德育要开设政治课一样,心理素质教育也宜有必需的课堂教学,把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教改实践证明,一切先进的教育思想,最终都要体现在课程结构之中,贯彻到教材之中,否则,先进的教育思想就难以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并根据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教程和学习指导书,使心理素质教育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心理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得到体现,从而开创素质教育、教育整体改革的新局面。心理素质教育课不能等同于心理学教学,主要宜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普及必要的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素质教育的认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及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身心特点;针对不同阶段学生易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

2.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活动中。过去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往往是重专业课、重分科教学,轻综合课;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重知识技能传授,轻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各科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一个知识技能大纲,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明确的目标,可以操作和检测,有一套包括考试在内的保证体系。然而在能力发展方面,尤其是情感、意志、个性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方面,提法笼统、模糊,既无法操作和检测,又无有力的保证措施,使心理素质教育被忽视,有名无实。课程体系只有分科教学大纲,没有一个以心理素质为核心统帅各科教学的总纲,使教育方针难以全面贯彻。同时,学科课程因缺乏心理素质教育这个核心、中介和桥梁,使各科教学处于孤立封闭状态,学科课程结构缺乏整体性、协同性。由于忽视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因而各科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负担过重。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学科教学的现状,这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一条根本途径。

3.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智育、劳动技术教育、美育及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互相促进,实现功能互补,以取得最佳的整体效应。

(二)个别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辅助途径,个别心理辅导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

个别教育就是教师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技能,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对个别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与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声乐;心理;方法

声乐艺术,是音乐表演艺术中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在呼吸节奏、发声共鸣、咬字吐字、听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多动作的组合。演唱者在进行声乐演唱中,听众更多的是注重演唱者的声音、情感、发音技巧,但在演唱者来说,这一切的基础是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学表明: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的驱动下进行的,心里活动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一个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一个演唱者在面对突况,临场发挥的坚固基础。临场发挥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演员自身的演唱技巧,这需要时间的积累;一个是就是演唱者的心理素质。本文就对如何提高演唱者的心理素质作一个简单的分析,同时提出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的几个方法。

一、何为歌唱心理学及歌唱心理学与声乐演唱的关系

歌唱心理学,指歌唱者的主观意识对歌唱与发声的自我调控。歌唱时由多个器官共同组合配合引起。引起歌唱的外部器官,眼、耳、唇、舌、腭等,那么内部器官就是大脑,有大脑发出信号来控制外部器官的配合由此来发声。如果这一观点被广泛认同,那么由大脑来控制发声,换一种说法,歌唱和发声受心理因素的调控。

那么,在演唱者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心理因素就是心理学与声乐表演的联系。而心理因素受着性格的影响,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演唱者的性格或急或缓,表现在演唱风格中为激烈、优雅的两个方面中就尤为突出。如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需投入在情境中,使自己完全放松,产生心理情绪从而进入歌曲内容的角色,才能最大程度的演唱好歌曲进一步把歌曲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一个性格消极、遇事低迷的人演绎一个欢快积极的歌曲,就会使歌曲大打折扣。因此性格影响着心理素质和制约着歌唱者的表演路径,应引起极大的重视。

再者,除了性格因素,演唱者有意识的对歌曲进行再创作也影响着演唱者是否能成功地塑造歌曲。通过书面的艺术有声化,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用有声的语言传递给演唱对象。在这里,只有不断地提高歌唱的艺术表现力,追求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技巧精湛,意境准确,才是完善歌曲的再创造的实质。而这一实质也是提高演唱者心思素质的要点之一。俗话说,用实力说话的人底气更足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演唱者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其在演唱中就更有自信,不会因为自身素质的高低而出现自卑心理,从而没有完全发挥出自身水平。首先,作为一个声乐艺术家,心中有着十分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二、心理素质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歌唱与心理在上述的陈述中想必可以证明是牢牢联系在一起的。歌唱总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进行,而心理支配着歌唱者的积极或低沉或激昂的心理,从而发挥出歌曲的风格。而歌唱心理发复杂性也是每个歌者学习时的难题,下面就几种心理影响对声乐演唱的作用作浅谈。

(一)紧张心理

人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难免会出现紧张心理,有时这种心理会助人一臂之力,但有时也会搞砸一切。紧张心理表现在现场中,会造成歌者的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感知模糊、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思维活动减慢。更有甚者会造成歌者在演唱过程中忘词的情况。在遇到紧张情绪时,目前最普遍有效地方法就是做深呼吸。在临上场之前,许多演唱者都会做一个呼吸调整,这不仅是对演唱时呼吸的配合调整,也是可以对自己心理上的抚平,让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不慌不忙。

(二)情绪影响情境带入

培养情绪和情感是一个歌唱者的 必修课,若一个歌者的发声功能完全正常,那么他的情绪情感也将影响其发声演唱。歌唱者在进行演唱之前,需先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面对特殊的情境调动特殊的感情,比如积极的情绪,会使人欢快,兴奋;而消极的情绪会使人压抑,悲伤。歌唱中需要表演哪种情绪就需要对歌曲风格、歌词、作曲背景进行分析,从而调动自己的情绪。也就是说,歌唱者在面对犹如“酒干倘卖无”这类的歌曲时,需调动悲伤的情绪;而面对“欢乐颂”这类的歌曲时又要调动愉快的情绪。调动情绪的目的是要把情境带入到歌曲中去,换句话说,就是由歌曲来引发感觉,感觉带动情绪,让观众也感觉到歌者的情感。然而这些情感必须是由心出发,如对歌曲中美好事物的向往,爱情、友情、亲情的美好;或对背叛、离别、分手的厌恶。这种两个极端的情感需要歌者在平时的练习中就得多注意,勤加练习。

三、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

上面说了那么多关于心理素质与声乐歌唱的关系,心理素质对声乐歌唱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以上谈到的几点简单说明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素质是一个很宽广的词,有很多广泛的定义,那么就在声乐演唱的心理素质,情绪的影响,性格的影响,自身水平的影响等等都是心理素质的概念。那么下面对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做个逐一讨论。

(一)如何调整情绪

我们可以见到成功的演唱者在进行演唱之前,都会对自己的情绪进行一个调整。如要歌唱是一个积极欢快的歌曲,他们会提前把自己带入情境,让自己的情绪高涨起来。那么如何调整情绪呢。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心情在面对难题时能更有效率的解决,那么我们有时也会受外界影响,影响自己的情绪。在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坏的情绪的时候,如何调动起积极的情绪呢。美国心理学霍特举过一个例子:有一天,友人弗雷德感到意气消沉。他通常应付情绪低落的办法是避不见人,直到这种心情消散为止。但这天他要和上司举行重要会议,所以装出一幅快乐的表情。他在会议上笑容可掬,谈笑风生,装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蔼可亲的样子。令他惊奇的是,不久他发现自己果真不再抑郁不振了。这起事例其实比比皆是,人们有时在工作中遇到烦心事会闷闷不乐,但回到家里在家人面前放下工作的负担,努力开心起来,其实在装有这份情绪的时候,周围也洋溢着这种情绪,不知不觉间,往往能真正获得这种情绪,感受这种情绪的影响。就此,在声乐演唱练习中,歌者在演唱之前装着自己怀揣着那一份感情,练习真正的情感就会的降临。

(二)利用性格特点来提高心理素质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多大的程度上受着性格的影响,所谓拥有强大内心的人其性格也是坚不可摧的。而性格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可以证明是很难去改变,拥有一个怎么性格的人就会拥有怎样的命运,其实这段话也有它的道理在其中。性格很难改变,我们何不找出性格中的闪光点,把它放大,成为我们强大心理的根本。在成为一个成功的声乐艺术家之前,每个练习生需对自己的性格特征予以分析,找出自己的弱点,对演唱中不利的部分,需分析自己性格的优缺点,逐一列出,优点放大,缺点掩藏,把性格中可以发扬的部分进一步发展成心理倾向和人们进一步学习进步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

(三)自身水平能力的提高

歌者在平时训练中,需加强自身水平能力。上面说到,一切能力的基础是心理素质。但在训练心理素质的同时也要不忘自身水平的提高。训练发声,在和教师同学的共同练习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可以提高一定的心理素质。俗话说,强大的内心都是一个高超的能力者,而同时拥有超群水平和强大心理素质的人,成功的脚步会越走越坚定。

四、结束语

心理品质是一个歌者进行完美演唱的基础,是面对突况,需临场发挥时的内心支柱。心理品质所反映的结果也是跟演唱者的心理素质息息相关的。歌者在现场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态,它是多种心理素质的高速凝结,如情绪、性格、自身水平等等。而心理素质反映的结果更是过程,它比心理品质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说了许多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更多想说的是提高心理素质的不易,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这期间更需要歌者的性格帮助自己,不成为情绪的奴隶,找出性格中的优点,利用起来把握每一个对自己磨砺的机会,才能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心理素质,成为一个成功的歌者!

参考文献:

[1]王文武.心理素质提高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J].音乐生活.2016(03).

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策略

作为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和高校的基层工作者,辅导员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其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高校辅导员如果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那么将会妥善处理各项事务,全面确保自身职责的落实。反之,辅导员如果缺乏优良的心理素质,就很难为高校学生树立榜样,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也不利于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展开。因此,辅导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对管理质量具有重大影响。

一、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必要性

1.完善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和智能品质。对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其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缺乏合理性,一些高校辅导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学生工作不太相符,在教育心理学方面尤为欠缺。同时,由于一些高校辅导员属于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其未接受过系统教育心理学相关的教育,导致其专业知识方面成为其职业的短板。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的智能品质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辅导员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较弱,思想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加强对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够促使其认清自身的不足,引导其不断学习,有利于其知识结构、智能品质的完善。2.维护高校辅导员的健康心理。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最为直接的参与者,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状态对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进行分析可知,一些高校辅导员拥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和良好的智能品质,能够很好地处理学生问题,并且不计较个人得失,拥有一定的奉献精神。然而,受到竞争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等方面的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较低,一些高校辅导员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抑郁、紧张等心理问题。所以,为了保证学生工作的质量,加强对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通过培养其心理素质,能够促使高校辅导员形成良好的情绪反应能力,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情绪发泄方式,使其保持着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避免出现抑郁、烦躁等情绪。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策略

1.健全心理培训体系。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是单一工作,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因此,要想打造高水平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要建立科学的心理培训体系。在辅导员上岗之前,要进行岗前培训,在执业期间,要建立定期综合培训体系。在培训内容上,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避免培训走形式、走过场,要选择和学生管理相关的科目进行培训,建立有层次性的科学培训体系。要注重辅导员的交流机制,开展院系、校级之间的高校辅导员人才交流体系,积极地交流心理素质培养的经验,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素质。此外,要注重高校辅导员的学术培训,让辅导员更加贴近教学和科研实践,与教师、学生之间搭建平等的交流平台,融入共同学术交流体系,进而提升高校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2.密切结合实践工作。对辅导员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目标能使辅导员高效地开展学生工作。同样,实践工作也是培养和锻炼辅导员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辅导员应该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管理技能。除此之外,辅导员还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工作方法,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改进,自觉培养心理素质,提升管理能力。这能使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不断提升,将良好的心理素质内化成坚定的信念和优秀的管理能力,以此将自身的优秀素质转化为学生的意志品质,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3.建立科学的心理评价体系。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高校管理者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科学评价辅导员工作,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综合考查辅导员的业务能力、思想品德、组织能力和心理素质。要畅通学生反馈机制,在与辅导员沟通交流出现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及时向上级反馈信息,及早解决问题,提高高校管理的实际效果。在高校辅导员考核方面,要建立量化考核体系,提升考核科学性。这样能使辅导员及时发现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有针对性地提高心理素质。另外,高校要为辅导员设计合理的职业路径,在工资待遇保障和晋升空间方面,给辅导员一定的倾斜,减小其开展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后顾之忧,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将辅导员个人利益和学校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管理水平,激发辅导员自主学习的动力,进而提升辅导员的管理水平和学生服务意识,以此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和提升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应该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以此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静.浅析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

[2]丛潜.浅议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J].中国市场,2014

[3]丁莹.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培养探析[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

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范文6

在百度搜索上,“编辑心理素质”有3440万条信息。CNKI学术期刊(1979-2008)涉及心理素质的文章有31213条,其中有关编辑心理素质的文章0篇;人大复印资料中有关心理素质的文章有38篇,而编辑心理素质的文献为零;维普数据(1989-2008)资料库中有关心理素质的论文有9878篇,而涉及编辑心理素质的文章仅有4篇……因此可见,研究编辑心理素质的文献稀少,学术界对编辑心理素质的关注程度不够。编辑是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是文化精神产品的把关人。其心理素质健全与否,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而且也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影响其工作绩效。

理论价值。对编辑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首先,有助于拓展编辑心理的研究领域,有助于理解和认识到在今天急剧变化的出版业对编辑提出的要求,还可以深化编辑心理的研究深度、丰富编辑心理研究的理论成果。其次,有助于深化对编辑人员进行选拔教育的研究。心理素质是编辑选拔或教育的核心要素,因此对编辑心理素质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编辑心理辅导及编辑人员的选拔提供可以借鉴的心理学依据,增强编辑选拔和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践价值。对编辑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其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我国编辑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发展现状,为改善和提高编辑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其人格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为促进编辑的职业发展、提高专业特性提供心理依据。第三,有助于帮助编辑更好地应对信息社会给编辑行业所带来的挑战。

心理素质的概念。心理素质作为个体整体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对于心理素质的概念,学界众说纷纭。纵观学术界对于心理素质的研究,基本有两类论述。第一类是从心理素质的本质与基本特征来界定心理素质的概念,其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钱含芬,1996);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刘华山,1999);心理素质是多种类、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王极盛,1997);心理素质就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刘晓陵,金瑜等,1998);心理素质是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联系的心理品质(张大均,2000)。 第二类是从心理素质的内部结构来界定,其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素质应该包括和谐的心理健康状态、优良的个性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强烈的市场意识、良好的社会认识品质等(王凤琴,穆兰英,1997);心理素质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张大均,2000);心理素质是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燕国材,2000);心理素质的结构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元认知能力、一般认知能力、社会智力和实践智力、人格心理素质和心理行为的适应水平(刘金平,2002)。

在对国内已有关于心理素质的各种定义广泛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张大均对心理素质的界定比较系统,既有本质特征的把握,又有内部结构的阐释:

编辑心理素质的概念与结构。当前对“编辑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探讨比较混乱,鲜有确切的论述。目前对这一概念进行探讨的主要文献有以下几种。

余冠儒(1992)对高校学报编辑心理素质做了论述,认为高校学报编辑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大公无私,认文不认人,以质取文,甘当人梯;精深而广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社交能力;敏捷灵活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果断刚毅的判断力;坚定勇敢的性格等心理素质。李薇(1995)从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和知识素质三个方面,对学报编辑的心理素质进行了探讨,其中,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以“为人作嫁”为己任的人梯精神;公正廉洁,以质取稿;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智能素质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知识素质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及知识结构的多元性和开放性。郑汉阳(1997)认为编辑素质,就是指编辑在从事文化成果传播、出版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决定出版物质量,并对社会文化积累、社会道德形成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和显著效果的心理品质的总和。编辑素质在结构上,至少应包括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科学素养、劳动技能素养、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养五个方面的内容。

倪峭丹(1997)在《科技编辑心理素质近论》一文中,从宏观角度提出编辑应该具有知识结构的综合优化,驾驭市场经济的胆略;从微观的角度认为,编辑应了解读者心理和作者心理;对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具有高度的敏感和热情的进取心理;发掘好稿,珍视人才,公平竞争,甘当人梯;摈弃门户之见,同行相轻,嫉贤妒能;文理渗透,通专兼顾,团结协作。

陈毕君(1999)认为,编辑的心理素质“包括编审、加工、求新的社会态度和不徇私情、不以人取稿、不为专家和名人、权威的带有徇私性的影响和左右以及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坚持选题和组稿标准的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他进一步在对编辑应具备的素质的论述中谈到,编辑“起码要具备一般的认识、意志、鉴赏、审、编、校及创造性思维等心理素质”。

高鸣涵(1998)在《编辑心理素质三论》中,从心理过程知、情、意的角度,结合编辑职业特点,提出了编辑应具有的一些心理品质,但未对编辑心理素质进行定义。梁利(2002)认为,编辑心理素质是指编辑工作者在从事文化传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决定出版物质量,并对社会文化产生直接影响的心理品质养成的总和。它对编辑选择稿件的倾向性、编稿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以及校对工作均有影响。编辑的心理素质包括能力素质的养成、培养优良的性格、培养缜密的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培养灵敏的注意力。竹效民(2004)认为期刊编辑人员良好的心理素养主要表现为:具有创造性的心理素质,稳定的心理素质,包容的心理素质,缜密的心理素质。袁士迎(1998)认为,编辑应具备从政心理、奉献心理、进取心理和创新心理。姬建敏(2004)认为,编辑的心理素质是指编辑在编辑出版活动中,决定其编辑成效的、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它是一个结构和过程相统一的系统,包含行为、知识、能力、人格、价值观等成分。

综合来看,对编辑心理素质成分的探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与职业道德有关的素质(如公正无私、奉献、责任心等),与职业认知有关的素质(如知识结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性等),与职业个性有关的素质(如坚持性、进取心、稳定性等)。这些研究大多是理论层面上的描述,并没有涉及编辑心理素质的本质和核心,更没有述及编辑心理素质的全部内容。研究的对象不全面,以上观点基本上多是从高校学报编辑的角度进行研究中得出的,没有涉及更多行业的编辑。研究的深度不够,无法整合形成明晰的架构。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