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产养殖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产养殖的必要性范文1
1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水产养殖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同时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之一。适当的水产养殖操作能够减轻天然捕捞渔业的压力并解决沿海居民的生计问题。然而随着产业的迅速发展,水产养殖也对内陆及沿海已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如生存环境的竞争、环境污染、寄生虫和疾病的传播及外来物种的入侵等。
为避免风暴和潮流的侵袭,养殖场通常多选择在海湾和河口处,需要有良好的水质、频繁的换水和其他优越的环境条件,而具备这些条件的水域通常是有限的。养殖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也使一些野生物种丧失了栖息地。例如,一些欧洲的养殖场曾经建在野生鲑鱼的迁徙路线上;而在亚洲和拉丁美洲,为了建造对虾养殖场,一些红树林被砍伐;养殖操作也会将寄生虫和疾病传染给野生海洋物种。在北欧的一些地区,由于海洋中数以百万计的养殖鱼,海虱的数量显著升高。而10~15个海虱就可以杀死一条鱼。许多养殖鱼和虾为肉食性,其饲料均来自野生捕捞。而养殖鱼的食量非常惊人,如将一条金枪鱼(thunnus)养殖到1kg,需要22kg野生捕捞的鱼。上述行为不仅增加了海洋环境的压力,还给全球渔业带来了过度捕捞的压力。因此,水产养殖业需要寻找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将废弃物排放量降至最低,提高周边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途径,实现负责任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养殖模式。
2.可持续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是全球消费者的一种快速增长的生活方式,其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这些消费者正在迅速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和全球性的消费群体。而生态标签也正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可靠标志,购买带有生态标签的产品就意味着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上述理念发展过程中,相关技术标准及实施指南相继产生,这些标准由国际权威机构制定,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并对相关产业进行认证,使得可持续性理念及措施真正贯彻到水产养殖业中。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最规范水产养殖操作标准和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是目前全球与水产养殖相关的最有影响力的认证。
2.1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标准
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出台之前,农业生产者每年要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审核。考虑到这个问题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环境保护和工作标准关注的不断增加,1997年由欧洲零售商生产经销集团的零售商发起,对标准和程序进行统一,并得到了英国零售商与欧洲大陆超市的支持,制定了欧洲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标准。迄今为止,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经历了4次换版,认证的产品范围也由最初的只针对水果和蔬菜,现已覆盖了水果和蔬菜、花卉、大田作物、咖啡、茶叶、棉花、牛羊、家禽、猪、水产品等3个大类14个小类的产品,基本覆盖了整个农业的各个行业。目前,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主要包括农作物、家畜、水产养殖、复合饲料生产、植物的繁殖材料和监。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水产准则重点有:渔民和消费者的安全和福利,产品和生产记录的可追溯性,化学品和医药使用的最小化,动物的福利,有效利用资源,环境意识,符合国际和当地规章。
2.2最佳水产养殖规范 本文由收集整理
目前,在冷冻及加工成品虾、罗非鱼、叉尾鱼回、鲶鱼和鲑鱼的包装上均可见最佳水产养殖规范标志。随着最佳水产养殖规范认证的进一步推广,类似的标志也将应用在其他鱼类、贝类产品的包装上。水产品包装上如印有“已通过最佳水产养殖规范认证”的标志,则说明这些水产品的养殖和加工严格遵照了最佳水产养殖规范,符合责任水产理念。通过最佳水产养殖规范认证的孵化场、养殖场及加工厂依照最佳水产养殖规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障工作人员的权益,并生产有益消费者健康的产品。
2.3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认证
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是2009年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荷兰可持续贸易行动计划创立的独立的非政府组织。目的是管理由水产养殖对话制定的负责任水 产 养 殖 的 全 球 标 准,进 行 生 态 标 签 的 认证。它认为水产养殖业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有营养和高品质的海鲜。然而,由于产业的不断扩大,它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因此,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将潜在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至关重要。它希望通过认证计划和生态标签来转变海产品市场,促进负责任的水产养殖操作的执行。
2.4其他水产养殖生态标签
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不断枯竭,水产养殖作为弥补海洋渔业资源不足的措施得到迅速发展。但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也随之而来,为了规范水产养殖操作,许多发达国家纷纷以生态标签的形式来鼓励水产加工者、贸易商和鱼贩向消费者承诺其购买的水产品来自负责任的操作,也可以让消费者知道如何选择可持续水产品,从而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养殖渔业的实现,保证水产品的稳定供应,进而确保水产养殖行为的稳定发展,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3.可追溯性管理对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1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10年中,由于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日益富裕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全球的海产品和与贸易相关的消费量呈现出戏剧性的上升趋势。因此,为了弥补海洋捕捞的不足,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在渔业商品贸易中的份额不断增加。通过研究,科学家们认识到,水产养殖业将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食品生产行业之一。而我国作为世界上的水产养殖大国以及水产品再加工和出口大国,水产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繁荣,还关系到大范围人口的生存和就业问题。因此,走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3.2可追溯性管理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20世纪90年代,为应对各种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可追溯的概念应运而生。近年来,水产品消费者,特别是世界上富裕经济体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地要求零售商保证其提供的水产品不仅是高品质和可安全食用的,还要求这些水产品来自可持续的渔业。因此,一些大型的零售商要求在食品质量、安全和可持续性方面进行自己的标准和计划。进口国的公共管理机构也应消费者要求,通过规范行业来减少不利影响。这些标准、计划和政策的主要战略之一就是要对水产行业进行可追溯性管理,而在这些追溯行动中,生态标签显得尤为重要。上文提到的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最规范水产养殖标准和水产养殖管理委员会生态标签都对可追溯性作出明确要求,为了实现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可追溯性,可追溯性管理是取得这些认证的基础。
水产养殖的必要性范文2
[关键词]水产养殖 成本费用 融资问题 公司制
一、朱旺村多宝鱼水产养殖的发展
莱州市多宝鱼养殖基地位于莱州市大原镇朱旺村西,海岸线长5华里,方圆20公里内无污染源,有丰富的地下浸入海水,发展水产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然而,莱州港朱旺村引进多宝鱼养殖,至今经历了从开始、发展到繁荣和危机的过程。
多宝鱼养殖开始发展于2000年,在这一期间,养殖户数数量不多,鱼价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而且成本不高,因此每尾鱼的获利空间很大。2001、2002两年是多宝鱼养殖的发展时期,2003、2004两年是多宝鱼养殖的繁荣时期,在这两个时期养殖户数都急剧增加,海上养殖区迅速成长为养殖基地,鱼的供应量明显增加。同时多宝鱼在广州、上海、深圳、厦门、北京等地的市场需求量开始以很快的速度增加,因此在2001年,多宝鱼需求大于供应使价格出现上升趋势,但之后在2003~2004年由于养殖户数的急剧增加引起供应量急剧增加,鱼的价格开始急剧下滑。从2003年开始,莱州多宝鱼养殖技术中心投巨资从国外选用了经检疫不带传染性病原的亲本进行多宝鱼育苗,使鱼苗的价格下降,从而使地租和电费等固定成本成为占比最大的成本。200年,市场供求开始趋于平衡,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发展势头比较正常。
二、朱旺村多宝鱼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个人养殖的融资问题。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养殖户开始养殖时,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资到养殖的初期工程,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如建鱼棚、买设备等,或者采取合伙投资的方法,将少量而零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投资,或直接向银行贷款。随着养殖过程的进行,养殖户收益主要用于还债或贷款和扩大养殖规模,当扩大养殖规模面临资金困难问题时,养殖户只能向银行进行贷款。此时银行提高了警惕,尤其在鱼价低的时候,由于养殖户提供的担保品(如房子)本身的市场价值很低或者其变现价值很低,因此不能被银行轻易接受,这对急需资金、而养殖收益又很微薄的养殖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其次,是鱼的成本、定价和利润问题。首先看鱼的成本问题,鱼苗的价格是多宝鱼养殖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在所有的成本项目中弹性比较大,对成本的影响也比较大,但是却始终处于养殖户的控制之外,是一种约束性成本。其次来看一下多宝鱼的市场价格问题,在多宝鱼批发市场上,即主体为养殖户与贩鱼商时,在其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养殖户本身把几乎全部精力用在了养殖过程上,而对消费市场上鱼价及多宝鱼的销售情况关心度不够,又因为多宝鱼的供应量极大,导致养殖户在与鱼贩进行交易时,基本是由鱼贩出价,愿卖者就进行交易,这造成了利润在鱼贩与养殖户之间分配的变化。养殖户的利润完全由鱼的批发价决定,而鱼贩的利润则由鱼的市场价格和批发价格两者共同决定。在多宝鱼养殖初期,多宝鱼的市场价格很高,同时鱼的批发价格也很高,且多宝鱼市场价格与批发价格的差额小于其批发价格与养殖成本的差额,因此社会总利润中大部分被分配到养殖户手中;但是随着多宝鱼市场价格的逐渐降低,鱼的批发价格也随之降低,并且批发价格的降低速度要快于市场价格的降低速度,同时成本的降低幅度和降低速度相对较小,因此导致市场总利润中的大部被分配到了鱼贩手中,养殖户在多宝鱼批发价格的定价问题上处于被动地位。
第三,是养殖户自身存在的问题,即个人制经济中小农意识的问题。调查表明,大约28.5%的养殖户在开始投资多宝鱼养殖时,没有考虑到多宝鱼价格会随养殖户数的增加而下降问题;42.8%的养殖户没有考虑过“见好就收”,而且考虑过“见好就收”的养殖户也基本都没有付诸实现,以至于许多养殖户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收回投资本钱,甚至赔得越来越多。由此可以看出,在水产养殖个人制模式中,大部分养殖户对市场没有足够高的预见性,且对市场的依赖性太大,始终处于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的状态。
三、未来水产养殖的新模式――公司制模式
以朱旺村多宝鱼水产养殖为例,进行公司制的方式为,将全村的养殖基地合并为一个公司,养殖户以其现在手中持有的全部资产作为股份成为公司股东,公司另雇职业经理人或工人等进行多宝鱼养殖的日常管理,并使其规范化。公司制模式可以解决上述三大问题。
首先,能解决养殖融资问题。水产养殖个人制模式中融资的主要问题是在向银行贷款。如果建立公司制,可以以法人身份到银行贷款,只要有符合国家各种规范的财务报表等就可以贷出款项,比个人去贷款要轻松得多,而且由于公司的资产能够降低银行贷出款项的风险,对银行来说可靠性更高。成立公司之后,可以雇佣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使全村多宝鱼水产养殖的财务状况更条理、清晰、透明。
其次,可以解决鱼的成本、定价和利润问题。水产养殖个人制模式中鱼的成本问题主要由鱼苗的价格引发,如果成立公司,可以把朱旺村现在的技术研究中心纳入公司内部,这样由鱼苗商所得到的利润就可以内部化,并且使利润分配更加平均化,从而提高养殖户的收入。同时鱼的定价和利润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因为一旦成立公司,所有养殖户的利益是共通的,一损皆损,一荣皆荣,这样就可以在与鱼贩进行交易时获取对鱼价的更多的主动权。
第三,可以解决养殖过程中小农经济的一系列缺陷。首先,通过公司制的确立,可以使多宝鱼水产养殖产业化,通过专业的市场分析人员更好地把握市场,提高对市场的预见性,能够对市场的各种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从而摆脱小农意识给多宝鱼养殖造成的危害。其次,对养殖户来说,一方面可以分散风险,使社会总利润分配更加平均化;另一方面,现有养殖户入股新成立的公司后,既可以不再参与养殖,只得股利分红,也可以继续参与多宝鱼养殖,有助于其收入的提高。第三,对多宝鱼养殖的整体来说,可以降低各方面成本。如前面所说的雇一个技术人员对每个养殖户来说成本都很高,但如果成立公司,那么公司只要雇几个技术人员,对各养殖户分别进行指导就可以了,这样分配到每个养殖户身上的成本就比自己雇技术人员要少得多,而且养殖户越多,成本越低,从而提高效益。
水产养殖的必要性范文3
关键词特种水产;高效养殖;基地;建设;江苏姜堰
中图分类号F3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334-01
姜堰市华鑫特种水产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是2009年江苏省财政厅和省海洋与渔业局下达的江苏省高效设施渔业建设项目,由姜堰市华港镇华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承担实施,姜堰市农委水产站为项目实施指导和合作单位,姜堰市财政局为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管单位。实施时间从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该项目总投资213万元,单位自筹153万元,省财政拨款60万元。
1项目单位概况
姜堰市华港镇华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800万元,股东5人,会员25人,营业场所30 000 m2。合作社按照“民有、民营、民管、民享”运作管理模式,与成员单位签订协议,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池塘建设和改造的标准及要求,统一修建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统一购置和安装渔业机械,统一苗种采购和组织放养,统一生产管理模式,统一组织市场销售。在技术上,与姜堰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专家挂钩现场指导,定期开展技术讲课,同时向相关的科研院所和上级主管部门谋求技术支撑,开展科研合作。
2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2.1符合产业政策、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
特水养殖是渔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渔业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江苏省、市、县等各级政府都把特水养殖作为大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纷纷列入农(渔)业相关规划和政策扶持之中,如《江苏省优势特色水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1]《泰州市“十一五”渔业发展规划》《姜堰市特种水产业发展规划》等,近年来还出台了鼓励发展特水高效设施养殖的激励政策。因此,发展特水高效养殖,完全符合产业政策、行业和地区发展规划[2-3]。
2.2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
姜堰市华鑫特种水产高效养殖基地位于姜堰市里下河腹部地区,水网纵横,水源丰富,水质优良,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4]。
2.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项目实施后,可以进一步提高特水养殖的能力和水平,示范带动姜堰市高效设施渔业的发展。预计实现乌鳢主养单产30 t/hm2、罗氏沼虾单产6 t/hm2,纯收益分别达到7.5万、4.5万元/hm2,带动农户实现效益4.5万元/hm2以上,增效1.2万元/hm2以上,对渔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效致富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3主要研究内容
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池塘主养乌鳢、罗氏沼虾苗种的合理放养密度;②生产过程中水质调控和无害化生产技术;③生态养殖技术的研究;④高产高效技术研究推广。
4经费使用情况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合作社投入136万元,先后与华港镇葛舍村、淤溪镇南桥村签定了土地流转协议计26.67 hm2,(其中华港镇葛舍村14.67 hm2,淤溪镇南桥村12.00 hm2)并对流转的地段进行改造。由合作社按养殖的要求制定池塘改造标准,参与的养殖户按标准将塘口于3月底前建成标准化渔池。同时,根据生产的需要,投资35万元先后建成140 t容量的饵料储藏冷库及仓库,投资2万元在3.33 hm2池塘中安装了微孔增氧设备作为试验塘,投资4.093 2万元安装锅炉2台,投资4.907万元建成3 500 m2的增温大棚。投资30万元建设道路3 000 m2,投资30万元购买变压器2台,架改线路800 m。分别投资7.2万、7.8万元引进沼虾、乌鳢,并投资1.999 8万元进行技术培训5次。
5项目完成情况
5.1技术路线图
华鑫特种水产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5.2经济效益
通过1年的生产实践,主养乌鳢的池塘,放6万尾/hm2的苗种(50 g/尾);主养沼虾的池塘,放67.5万尾/hm2左右虾苗(规格1.5 cm),单产分别可达43 185、9 240 kg/hm2,平均收入可达77 460、57 375元/hm2。同时带动周边33.33 hm2的水面养殖,平均收入达45 810元/hm2,增收11 820元/hm2。
对渔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6项目创新点
(1)沼虾塘建立大棚、使用锅炉供热,可使成虾提前20 d上市,平均增收1.2万~1.5万元/hm2。
(2)沼虾要求饵料粗蛋白质含量,上半年不低于42%,下半年不低于38%,7:00―8:00投饵量占1/3,17:00―18:00投饵量占2/3。
(3)乌鳢塘一定要栽种水草作为隐蔽物,既可改善水质,又可降温,还可以作为搭配鱼类的饲料。
(4)建立饲料储藏冷库,确保了乌鳢饵料的正常、及时供应。
7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江苏省优势特色水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EB/OL].[2009-12-13]..
[2] 顾盛杉.特种养殖成为姜堰富民产业[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09-11(2).
[3] 张兆海,钱忠华.姜堰:标准化养殖助推企业做大做强[N].江苏法制报,2006-08-14(6).
水产养殖的必要性范文4
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习惯于将中国学生的沉默行为归因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尊重教师课堂上的主导权威,保全面子以防说错。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其带动的思想的多元化,当代“9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日趋呈现复杂化,文化的强势作用是否仍是导致学生消极沉默的主导力量还有待研究。同时,许多学者提出的解决手段在实践中不易操作,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究,从而帮助师生构建更加有效的课堂互动模式,激活沉默的课堂,为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提供依据。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时,作者通过师生访谈的形式,对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调查。定量分析时,作者使用手动的方式对我院2012级2300名学生的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描述及相关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了学生课堂沉默的程度和导致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二、研究结果
结合访谈记录和调查问卷统计,学生自身、教师、班级规模、课堂氛围都会对学生的课堂沉默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问卷中的第六题表明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因素会对课堂沉默产生影响的仅为21%。
1.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生的语言水平。体现在学生的听说能力上,老师的问题听不懂,想回答问题时又受到口语交际水平的限制,想说说不出来或对话题不感兴趣。
(2)学习英语的目的。受到长久以来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和找工作。
(3)面子意识。学生想回答问题时,害怕回答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而感到丢面子。
(4)情感因素。想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受到紧张、焦虑以及信心不足的影响。
(5)长久以来形成的听课习惯。从小学或初中开始,在英语课堂主要以听众的身份而不是参与者。
(6)个人性格。有些同学的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出头等因素。
2.教师的原因
(1)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在任何一个科目的中国课堂上,教师是主要角色、占主导,有着不可侵犯的地位。
(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合适的提问形式。如有的教师习惯于点名提问,有的喜欢全班集体回答,有的喜欢学生主动回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部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3)反馈质量。对学生的答案没有评价、不及时或者简单应答,这样使学生失去了再次回答问题的兴趣。
(4)单一的课堂活动。大部分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参与到更多类型的课堂活动中,他们就会对课堂活动感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
(5)等待时间。大多数学生表示希望老师在课堂提问时能给予更多的思考时间。
(6)老师说话的语气和态度。部分学生表示,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等以及对老师的喜爱程度会影响课堂参与的积极性的。少数学生认为没关系。
3.班级的原因
(1)班级的规模。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师和学生的感受是相同的。教师认为在人数较多的班级中会影响到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很难组织课堂活动,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很多学生可能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保持沉默。学生认为,回答问题的机会变小了,课堂纪律不好保证,听不清老师的提问。
(2)课堂气氛。大部分学生表示,如果课堂气氛轻松并舒服,他们可能在课堂上会更加活跃些的,老师应该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营造舒适轻松的课堂氛围。
(3)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所有的影响因素是相互交织,互为因果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课堂表现。
三、应对课堂沉默现象的策略
1.从教师的角度打破课堂沉默
(1)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策略。提问策略指的是当教师向学生提问时用到的技巧。通过有效的提问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利用线索找到答案并用自己的观点来回答问题。Ur,P.指出6种判断有效提问的标准:提问清晰度,不仅指学习者能否理解提问的主旨,还指问题所需的提问方式;提问的价值,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激励学习者的思考和反馈,还是仅仅用于课堂时间的填补;提问的兴趣度,学习者是否觉得问题有趣、有挑战性或者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问的有效性,问题是否激发大多数学习者回答的欲望;提问的延展性,问题应该不拘泥于一种答案;提问者的反馈,如果学习者的答案不恰当,提问者应保证不打消其答题的积极性。
为了在课堂上提出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如熟悉学生、教材并设计适合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
(2)提高教师的反馈策略。交流的互动性本质是通过反馈达到的。课堂上的反馈包括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和对不恰当或错误回答的改正。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出积极的回馈,包括表扬或重复学生的正确答案。教师应给出多样的、有意义的或具体的积极反馈,而不是单一的、笼统的或毫无意义的反馈。很多教师习惯使用“好”“对”或“回答正确,请坐”来结束反馈。有效的课堂反馈,可以使师生之间的对话进行下去,使学生从中得到进一步的对问题的理解。
对于错误回答,教师不要快速地给予否定或打断学生的答题过程。对于某些有争议性的或讨论性的问题,教师要能够包容和接受不同的答案。
(3)提高教师的表达策略。在第二语言习得或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和活动组织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下转第138页)
多媒体课件在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张安国侯文久王宏杨凤影
(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水产养殖教研室)介绍了多媒体课件在水产养殖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及一些注意事项,并结合相关课程介绍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期为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多媒体课件水产养殖课程教学传统的水产专业养殖课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对书本知识进行课堂讲授,教师写板书,学生做笔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在许多领域已广泛应用,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水产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多媒体课件在水产养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作一探讨,以期为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改革有所帮助。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点
1.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是单向灌输信息的工具,学生在被动环境中学习,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水产养殖专业课程与其他基础课程有所不同,必须有具体形象的图片和动画视频,学生才能听明白、感兴趣,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它将文字、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可重复性、针对性、图文声像并茂等特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加深印象,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实际授课中,如果只使用传统的书本教学,显然已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接受大量的新信息,课堂气氛变得紧张而活跃。学生学习气氛浓厚,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维和创新。例如,专业任课教师可以把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新病例、新案例通过现场视频、现场照片等形式及时地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水产养殖生产一线的最新进展状况。
3.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
高职水产养殖专业以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水产养殖专业的很多知识都需要水产动物的标本或实体来进行分类讲解和现场观察,而且前后联系紧密。如果这些都依靠传统授课方法来实现,既有困难,又不具备如此众多的标本或实体。例如,海水观赏鱼、水生生物学、鱼类学等课程,光靠教师的描述和书本有限的几个图谱,讲述起来显得重复又难以分辨。引用了多媒体,学生可以在课件中看到各种各样的水产生物图片,可以进行种类间特点的对比、分析。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既优化了教学过程,又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4.节省教学时间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书写教案。虽然每年都有部分改动,但其中有许多内容是重复的。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师只需在有课件基础上进行部分更新,从而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教学时间,使他们有更多时间查阅资料,丰富授课内容。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花大量时间写板书,学生也花大量时间记笔记,占用了许多有效课堂教学时间,大大降低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可连续地将课程的难点进行深入地讲解和分析,学生也能专心理解和思考,课后学生可以利用拷贝课件进行复习和总结,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水产养殖课教学课件的制作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讨厌枯燥的旧式教学方式,希望教师的讲解能够深入浅出、多讲解一些教材以外以及生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在水产养殖专业课程教学中,我们根据课程各有特点的方式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另外,要想用课件把课程讲好,也需要下很大功夫,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制作《名特优养殖技术》课程课件为例,首先要制作一个总体规划,每次课都可以先以总纲的形式将主干内容体现出来,再分章节将搜集到的各种素材充实其中。这些素材包括各种名特优养殖动物的形态特征,人工繁殖及养殖场地设施的构造结构以及相关的设备、设施和工具的图片。另外,还给学生增加了养殖现场中的一些照片和视频录像,使学生在教室里就能体会到养殖生产现场的感觉。在海参养殖这部分内容讲授时,首先将海参的种类以图片的形式给学生讲解,一是对不同种类进行比较,二是对海参的形态结构能够掌握。在讲授海参“吐脏”这一特性时,用视频的方式讲解,非常形象生动,学生易于掌握。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整合、研讨,为使教学方法多样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尽量多用带有声音和动画效果的色彩对比鲜明的图像以增加视、听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取决于课堂教学的需要,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学气息,而不加选择地使用过多的多媒体课件。例如,鱼类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养殖技术、虾蟹类养殖技术、贝类养殖技术等课程确实需要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而渔业经济与管理等课程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必要性就较小。另外,应将多媒体教学方式与其它板书等其它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采用多媒体教学时发现,师生间近交流减少和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力被减弱,无法做到教学的双向或多边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如果一味地把多媒体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手段,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也就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运用多媒体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适当地选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发挥,但多媒体不能替代教师而主导课堂教学。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
四、结语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是改革教学手段及方法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教学在水产养殖课程教学的应用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但目前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说明如果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当,则达不到预期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合理选择合适的媒体课件方式,让多媒体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各尽其能,互相补充。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深化,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目的,是今后值得深入探讨的教改课题。
参考文献;
[1]潘英.贝类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24-26.
水产养殖的必要性范文5
在转产转业中,浙江捕捞渔民主要有就地转移、异地转移2种选择。本研究所说的就地转移,是指向当地渔区的涉海或涉渔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充分挖掘渔业本身的吸纳力,从深度和广度上大力发展相关的二、三产业,让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问题由渔业自身来解决。异地转移,是指向县级及其以上城市转移,从事非农产业。
1.12种路径的比较
无论是就地转移还是异地转移,都各有优势和劣势。比如就地转移,周围的环境、人际关系等都比较熟悉,就业风险小,生活成本较低。要实现就地转移,捕捞渔民可以从事近海养殖业、水产品运输或个体经营,而这需要有一定的资金积累。如果在当地从事水产品加工业,需要有较为发达的第二、三产业作支撑,否则难以吸纳多余的渔民劳动力。对于没有资金积累、没有养殖经验、当地渔区也没有相应的水产品加工企业的渔民来说,如果选择异地转移,到城市打工,可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收入,交通、生活物资的采购等也更为便利。但它也有缺点,如生活成本高、就业风险大等。具体说来,两者的优劣如表1。
1.2当前浙江捕捞渔民及其转产转业的特点
(1)渔民素质低且年龄偏大,被迫转产转业的捕捞渔民绝大多数只有初中及其以下的文化水平,平均年龄在42~45岁之间。他们以捕捞为生,缺乏从事其他行业的信息和技能。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大、思想观念传统的人,异地转移的意愿也较低。(2)转移行业上,虽然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都积极鼓励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放弃捕捞,转而从事其他行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但由于渔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难以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靠海吃海”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绝大多数渔民还是选择了涉海或涉渔的行业,比如浅海或围塘养殖、水产品加工、水产品运输、休闲渔业等。(3)返流现象多。渔民群体自身文化素质低,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差,在转产转业后,难以适应新的岗位或新的就业环境等,反流现象日益增多。表2显示浙江的几个主要渔业大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返渔现象,其中以舟山市和宁波市最为突出,返流人数分别占了总转业人数的46%和51%。通过对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优劣的分析,并结合当前浙江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特点,可以发现捕捞渔民因为种种原因,目前还无法从根本上摆脱海洋和渔业带来的束缚。因此,笔者认为就地转移是浙江捕捞渔民当前最佳的选择。
2浙江捕捞渔民就地转移的理论分析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托达罗创立了发展中国家产业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理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失业状况的事实基础上的,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更具有指导意义。托达罗模型[8]认为,人口流动是一种经济现象,即便城市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失业现象,但人们还是可以做出合理的决策。它假定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的主要动机是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异,这个差异越大,流入城市的人口就越多。但同时,托达罗也认为,城市的就业率和失业率也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是否会流向城市。也就是说,如果他预期城市的就业率很高或者失业率很低,他就会流向城市;反之亦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托达罗把农业人口迁入城市就业的可能性与城乡劳动力供需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的人口流动模型,如式(1)。式(1)中,M表示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的数量,d表示城乡预期收入差异,f>0表示人口流动是预期收入差异的增函数。农业部门的收入等于未来某年的实际收入,现代工业部门的预期收入等于未来某年的预期实际收入和城镇就业概率的乘积。如此城乡预期收入差异可以表示如式(2)。式(2)中,w表示城市实际工资率,π表示就业率,r表示农村平均收入。托达罗模型认为政府要缓解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局面,从根本上来说,应该提高农村平均收入(r),降低城乡预期收入差异(d)。具体说来就是要求国家政府部门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乡镇企业,增加农村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就地转移。
上述理论模型是解决农民转移就业问题的,尽管农民与渔民有所不同,但在转移就业的问题上,他们却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表3。就目前来看,中国的渔民和农民绝大多数从事的都是第一产业,他们被迫转产转业的主要原因均是第一产业中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有2个:(1)异地转移多余的劳动力;(2)就地发展第二、三产业,吸纳多余的劳动力,这也是托达罗模型在实践中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具体体现。第1个途径只是缓解了当地的供需矛盾。当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其他地区的时候,因为就业机会总是有限的,又会促发转入地区的供需矛盾。因此,从根本上说,供需矛盾并未解决,只是从一个地区转移到了另一个地区。相比之下,大力发展当地的第二、三产业,不仅有利于吸纳多余的劳动力,也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更符合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3浙江捕捞渔民就地转移的必要性
3.1从渔业资源的角度看当前各主要渔场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近海渔业资源的衰退主要归因于海洋环境的污染、捕捞强度的加大和捕捞方式的不当,其中尤以渔民掠夺性的捕捞方式和手段给渔业资源带来的危害最大。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签订又进一步缩小了浙江捕捞渔民传统的外海渔场。据浙江反映,仅中韩渔业协定的影响就有1万多艘渔船转产,约3万捕捞劳动力下岗待业,波及近10万渔民的生活问题。有限的渔业资源难以承载众多的渔船,对竞争力弱的渔民来说,转产转业是必然的选择。然而,究竟是在本地从事涉海或涉渔的第二、三产业还是到异地继续从事传统的捕捞渔业常常是很多渔民要面临的选择。不论异地渔场有多么大的渔业资源存量,如果渔民不改变以往掠夺性的捕捞方式,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还是会走回原点,依然要面临渔业资源枯竭的问题。而选择背井离乡以后出现的语言、社交以及给自身家庭带来的影响等各种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因此,从长远来看,渔民选择就地转移,大力发展与渔业相关的二、三产业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3.2从捕捞渔民的角度看长期以来,渔民就有着根深蒂固的“靠海吃海”的观念,在他们看来,撒网捕鱼就是非常适合他们的生产方式。而且多年在相对固定的海域捕鱼,使得他们对当地海域的潮汐、风向、气象和其中的渔业资源了如指掌。如果突然换了作业海域,相关的信息对他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存在的风险也就更大。除了传统观念的限制,渔民自身的能力也是阻碍他们转产转业的一大因素。从整体上看,渔民同农民一样,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绝大多数渔民只有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世代从事捕捞业,使得他们只掌握了与捕捞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其他可用以谋生的技术;油价的上涨、水产品市场价格的低迷、渔获物的减少,使他们的收入大大降低,甚至有时会入不敷出,因此,多数捕捞渔民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用于转产转业。综上所述,观念落后、自身文化素质低、技能单一、资金积累不足等原因,阻碍了浙江捕捞渔民顺利实现转产转业,彻底脱离捕捞队伍。
4浙江捕捞渔民就地转移的可行性
4.1从经济发展趋势的角度看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曲折前进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那些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高,污染、破坏环境等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规律的产业都将会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经济、环保、绿色的新兴产业。当前捕捞人口与渔业资源的矛盾已经突显出来,意味着必须有一部分人退出捕捞队伍,转向与之平级或更高一级的产业链。而被迫退出的这批渔民通常具有年龄较大、资金不足、信息不全、技术和装备落后等特点。据此,如果政府可以顺应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当地大力发展涉海或涉渔的第二、三产业,如水产品运输业、水产品加工业等,同时对渔民进行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尽快上岗,实现就地转产转业。这无论对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还是对转业渔民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4.2从本地自然资源优势的角度看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城市生活、工作压力大,空气污染严重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节假日出门旅行。近年来,浙江省的滨海旅游业发展比较迅速,其中以舟山市滨海旅游的发展态势最为良好。尽管如此,舟山的滨海旅游资源还有待开发;已开发的旅游资源缺乏统一规划、产品单一、项目雷同、地方特色不突出、管理不完善。例如,笔者曾在浙江枸杞乡调查期间发现,当地的海水非常清洁,距海边500m左右就是渔村,房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山上灌木茂密,是夏季人们爬山、游泳、垂钓、品尝海鲜的好地方,而且枸杞乡距周边的大城市如上海、杭州等都很近,潜在的游客群体众多。可是由于当地管理乏力,致使沙滩、岸边的道路、码头、渔村都有不同程度的“脏乱差”现象。如果可以改变这一面貌,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统一、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突出地方特色,未来的枸杞乡不仅是当地渔民休闲娱乐的地方,还可以吸引来自不同城市和地区的游客,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吸纳一批被迫转产转业的捕捞渔民,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推进浙江捕捞渔民就地转移的建议
5.1加强对捕捞渔民职业技能的培训由前述可知,文化素质低、技能单一是直接制约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一大因素。地方政府可以拨出一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对捕捞渔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进行大力宣传,鼓励渔民积极参加。首先,在培训内容的制定上,要有针对性。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本地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结合渔民自身对再就业的期望和意愿来综合制定培训项目,比如水产养殖知识、科学投放饵料的技巧、国家出台的各项配合转产转业的惠民政策等。这样既调动了渔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会使培训更加名副其实,让渔民学有所用。其次,由于捕捞渔民多数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较弱。因此,培训的方式应尽可能灵活,语言要浅显易懂。最后,渔民,特别是海岛纯渔区的渔民,远离陆地,交通和通讯不发达,信息闭塞。对此,当地政府可以设置专栏,为广大渔民免费提供各种就业、创业信息,鼓励渔民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主动地实现转产转业。
5.2鼓励捕捞渔民从事水产养殖业中国是水产养殖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据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全球供人类消费的水产品约4800万t,仅45%源自水产养殖,而全球人口2030年将增加20亿人口,如果人均消费量维持不变的话,所需水产品将增至约8500万t。如此庞大的需求量单靠捕捞很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是弥补供需缺口的唯一途径,也是渔民实现就地转产转业,“离捕不离海”的不二选择。首先,政府要加强对渔民水产养殖知识的培训,如优良苗种的选购、饵料的选择与投放、病害的防治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基础。其次,渔民在发展近海养殖或围塘养殖时,都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布局,自觉控制好养殖密度,不能因一时贪图眼前利益而污染了水域环境,使长远利益受到损害。最后,水产养殖业与捕捞业一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容易受到病害、台风、赤潮、市场、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加快建立相应的权益保障机制,当渔民遇到不可抵抗的自然灾害、养殖水域被征用、因海洋工程建设受到影响时,可以得到救济和补偿,保障渔民的基本生活。
5.3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捕捞渔民对从事水产养殖业最大的担心是怕没有销路。对此,政府可以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大型的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同时,鼓励渔民从事水产品运输业或销售业,使当地的水产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产品运输和销售有机结合起来,从纵向和横向延伸产业链。其次,可以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休闲渔业。修缮当地的人文景观,如残破的寺庙、古老的渔村宅院等;把在转产转业中淘汰掉的渔船经过精心修理和装饰用于水上垂钓、观光、餐饮等;开展形形的渔文化节,如祭海、祭妈祖、歌舞、晚会、渔村历史讲解等,把文化注入到休闲渔业中去,使游客在娱乐中感受到地方特色。休闲渔业的发展同时也会带动当地餐饮、住宿、购物等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渔民的就业和增收开创更多的途径。
6结语
水产养殖的必要性范文6
第二条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设施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设施农用地具体可分为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
(一)生产设施用地是指在农业项目区域内,直接用于农产品生产的设施用地。包括:
1、工厂化作物栽培中有钢架结构的玻璃或PC板连栋温室用地等;
2、规模化养殖中畜禽舍(含场区内通道)、畜禽有机物处置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
3、水产养殖池塘、工厂化养殖、进排水渠道等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
4、育种育苗场所、简易的生产看护房用地等。
(二)附属设施用地是指农业项目区域内,直接辅助农产品生产的设施用地。包括:
1、管理和生活用房用地:指设施农业生产中必须配套的检验检疫监测、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控、办公生活等设施用地;
2、仓库用地:指存放农产品、农资、饲料、农机农具和农产品分拣包装等必要的场所用地;
3、硬化晾晒场、生物质肥料生产场地、符“农村道路”规定的道路等用地。
第三条设施农业用地按农用地管理。
(一)兴建农业设施的,经营者应拟定设施建设方案,并与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用地协议。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应先行依法签订土地流转同。兴建农业设施占用农用地的,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其中,生产设施占用耕地的,生产结束后由经营者负责复耕,并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复垦协议;
(二)附属设施占用耕地的,由经营者按照“占一补一”要求负责补充占用的耕地。
第四条严格控制附属设施用地规模,不得超越以下标准:
(一)进行工厂化作物栽培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5%以内,但最多不超过10亩;
(二)进行规模化种植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3%以内,但最多不超过20亩;
(三)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7%以内(其中,规模化养牛、养羊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比例控制在10%以内),但最多不超过15亩;
(四)水产养殖的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项目用地规模7%以内,但最多不超过10亩。
第五条在以农业为依托的休闲观光项目以及各类农业园区,涉及建设永久性餐饮、住宿、会议、大型停车场、工厂化农产品加工、中高档展销等用地,不属于设施农用地范围,按非农建设用地管理。确需建设的,必须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因设施农业项目发展需要,申请按建设用地使用土地的,可按建设用地管理,并依法办理建设审批手续。
第六条设施农业建设应根据农业发展规划、种植养殖等设施农业项目布点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尽量利用荒山荒坡、滩涂等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的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确需占用耕地的,也应尽量占用劣质耕地,避免滥占优质耕地,同时通过工程、技术等措施,尽量减少对耕作层的破坏。
第七条农业设施的建设与用地由经营者提出申请,所在乡镇人民政府申报,县政府审核同意。申报与审核用地按以下程序和要求办理:
(一)经营者申请。设施农业经营者应拟定设施建设方案,方案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用地面积,拟建设施类型、数量、标准和用地规模等。并与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土地使用年限、土地用途、补充耕地、土地复垦、交还和违约责任等有关土地使用条件。协商一致后,双方签订用地协议。经营者持设施建设方案、用地协议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用地申请。
(二)乡镇申报。乡镇人民政府依据设施农用地管理的有关规定,对经营者提交的设施建设方案、用地协议等组织国土资源、农业等部门进行审查。符要求的,乡镇人民政府应签署审查意见,及时将有关材料呈报县政府审核;不符要求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及时通知经营者,并说明理由。
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营者应依法先行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同,并随呈报材料一并上报县政府。
(三)县政府审核。县农委、畜牧水产、国土资源等部门应分别对乡镇上报设施农业项目进行审核,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县农业部门重点就设施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承包土地用途调整的必要性与理性,以及经营者农业经营能力和流转同进行审核,签署审核意见;县国土资源部门依据农业部门审核意见,重点审核设施用地的理性、规性以及用地协议。涉及补充耕地的,要审核经营者落实补充耕地情况,做到先补后占。符规定要求的,由县政府批复同意。
设施农用地经县政府批准后,乡镇人民政府具体监督设施建设和用地协议的实施,县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土地变更调查、登记和台账管理等相关工作,县农业部门做好土地承包同变更和流转同备案、登记等工作。
第八条经营者要坚持农地农用的原则,按照政策规定和协议约定使用土地。设施用地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禁止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用地用于其他非农建设;不得超过用地标准,禁止擅自扩大设施用地规模或通过分次申报用地变相扩大设施用地规模;不得改变直接从事或服务于农业生产的设施性质,禁止擅自将设施用于其他经营。
第九条县农业部门应切实加强经营者农业经营能力、经营行为和土地流转同履行情况的监管。
第十条县国土资源部门、农业部门和乡镇政府都应将设施农用地纳入日常管理,建立制度,分工作,形成联动工作机制。
县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县农业部门加强设施农用地批准后的跟踪监管,督促指导设施农用地的土地利用,及时做好土地变更调查登记和台账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监督经营者按照协议约定具体实施农业设施建设,落实土地复垦责任。
第十一条县国土资源部门和乡(镇)国土所在土地巡查中要对设施农用地开展巡查,对不符规定要求使用土地的,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查处,及时纠正整改。
第十二条县国土资源部门对于未经审核同意的设施农用地,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不符设施农业用地规定的,要恢复土地原状;符规定的,处理到位后确需用地的,按规定完善用地手续。